OBE理念

2024-07-30

OBE理念(共9篇)

OBE理念 篇1

摘要:针对当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现状, 分析其不足, 并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 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并付诸实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模式的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机械类学生机构选型、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借鉴,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OBE,工程教育,《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为了推进工程教育改革, 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 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 由专门的职业或行业协会 (联合会) 、专业学会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了工程类专业实施专门性认证,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行业提出的基本质量标准要求, 是一种合格性评价[1,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产出导向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简称OBE) 、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 这些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3]。我国若要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组织, 就必须基于OBE理念, 深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教育认证体制。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是研究机械的工作原理、构成原理、设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紧随《机械原理》课程之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机械原理》课程的延伸[4]。基于OBE工程教育认证的12条毕业能力要求及课程规划,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需培养的主要能力包括:1) 掌握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1) ;2) 具有分析和解释数据, 得到合理、有效结论的能力 (毕业要求2) ;3) 具有综合运用机械设计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复杂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毕业要求3) 。

本文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能力的上述四条要求, 结合近年实践经验, 阐述我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模式, 并为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提供参考。

一、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能力

《机械原理》内容包括两部分, 其一是对现有机构的学习, 包括构型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学习;其二是针对具体任务, 利用所学机构学知识, 设计传动方案。前者称为分析, 后者称为型综合, 《机械原理》学习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达到型综合的高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正是锻炼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

遗憾的是, 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体现不出OBE所要求的设计系统的能力, 复杂机械系统更无从谈起, 因此, 改革势在必行。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改革使设计题目多样化, 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而不限制其思维, 并且课程设计只提出最终要求而不限制方法, 为了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题目不宜太深太复杂, 其原则为:题目具有综合性, 以运动方案设计为主;题目要覆盖《机械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题目应结合生产实际, 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所熟悉的;题目的设计结果应包括两到三种基本机构, 也允许选用其他常用机构或组合机构;题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在设计题目确定后, 需对已选题目提出三种运动方案, 并经反复论证, 确定一种最佳运动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这种自由选题的模式可大大提高同学的兴趣。设计方案由学生独立提出, 经独立地分析、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 以发挥其主观性、创造力, 使学生受到一次真实的设计训练, 进而提升其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能力。

此外, 改革后的课程设计, 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 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设计题目,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共同完成设计任务。从选题、论证、设计到最后提交设计成果, 共同讨论、研究, 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仅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也使他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作用。这也符合OBE培养大纲中工程毕业生个人能力和人际团队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 方案确定之后, 其相关运动参数也随之给定, 每个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利用图解法和解析法对所选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力进行分析, 并绘制机构运动线图和作误差分析, 最后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从本质上来说, 这样的设计仅能算一次作业, 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学生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设计任务, 但却调动不了学生的设计兴趣, 对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缺乏深刻理解, 谈不上对学生的毕业能力的培养。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改革使设计题目多样化, 只提出最终要求而不限制方法, 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考虑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时间较短, 教师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 需提前做出安排, 如现代工具的使用、软件的学习、各种方法的比较、综合性作业安排等。

任务的不确定性导致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学生需要根据所选择任务, 基于所学的机构学知识, 甚至查阅相关文献去设计解决方案, 当多个设计方案确定后, 需要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 必然会深入了解每个所设计的传动方案, 最终方案确定后, 需对其进行结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因有了方案设计的深刻理解, 设计的目的已非常清楚, 在相应分析时, 对方法的选择和掌握自然水到渠成, 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 明确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从而不至感觉学无所用。

三、分析和解释数据能力

在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中, 第二条毕业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 以获得有效结论[5]。传统课程设计整个传动方案为教师所指定, 分析方法固定, 无需学生深入了解, 只需按部就班完成画图和分析即可, 可见, 传统课程设计在第二条毕业能力要求上基本没起到培养作用。

改革后的课程设计, 从设计任务到设计方案的确定, 均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所学知识, 自己设计传动方案, 并需要通过多方案的比较而得出可行方案。在方案确定后, 详细设计传动系统时, 需要根据实际任务确定各参数, 最后对机构进行分析, 并对数据进行误差分析。为了更真实地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意义和正确性, 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传动方案进行全部或者部分的搭接实验, 通过搭接实物并测量参数, 再与理论分析数据进行对比, 找出误差存在原因, 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评估学习产出是OBE教育模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如何合理地对各项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对课程的改革及持续改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课程设计所培养能力相对应,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成绩分为四部分:选题成绩、平时成绩、设计成绩及答辩成绩。各部分成绩分值及考核依据如下。

选题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查设计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能力。每个团队均需通过PPT形式, 结合参考文献查阅或调研情况, 对自己团队的设计任务进行说明, 根据所定任务设计两到三种机械传动方案, 每个方案中必须包含两至三种典型传动机构, 并且必须包含四杆以上连杆机构。根据传动方案是否合理、考虑是否周全、有无创新点、是否实用进行综合考核。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 主要依据设计阶段的出勤情况和态度评定, 这是设计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也是初步对毕业要求9中个人与团队能力的培养。

设计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主要评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分析和解释数据能力, 根据所选择分析方法、数据分析的正确性、模型建立、运动仿真、简图绘制等进行评价。

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各组将集中设计阶段的工作及成果以PPT形式作汇报, 主要介绍组员分工及完成情况, 组员自评分, 搭接视频等, 并回答提问, 据此评判答辩成绩。

通过此类考核方式, 对毕业生的能力9 (个人与团队) 和10 (沟通, 包括撰写报告和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也起到初步培养的效果。

此外, 上述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考核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投入提出很高要求。例如:教师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心血研究繁琐的教学目标分解和教学方法选择, 要求其自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广博的基础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对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方案及其特点要有充分认识, 能够正确引导学生, 使他们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比较后, 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方案。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 发现根据OBE教学理念改革后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为学生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能力、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并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 OBE工程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无论是在设计内容, 还是在设计方法和评估方式上, 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 持续改进, 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相应的毕业能力, 实现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

[2]余天佐, 刘少雪.从外部评估转向自我改进—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EC2000的变革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6) :28-34.

[3]顾佩华, 胡文龙, 林鹏, 等.基于“学习产出” (OBE) 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27-37.

[4]朱玉.CDIO工程理念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 :139-140.

[5]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17) :7-10.

OBE理念 篇2

4.1学生评教

学生在课程进行中,对任课教师的讲授、辅导、作业批改、讲评、实践指导等各项教学活动作出综合评价,并从客观角度以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式将结果反馈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作为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管理部门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运用性极强的专业课,因此,其评价标准就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自我评估对教师所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是否能理解、掌握、运用及其程度。例如,能否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际生活中某一类废水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并进行工艺设计。

4.2教师评学

(1)多角度综合评学。教师从课堂、实践、实验、素质等多角度综合评学。课堂评估由出勤、师生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大作业、个人课堂表达等构成。实践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程认识实习、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等,其评估由实践效果、操作技能水平、设计成果的质量和合作任务的表现等构成。实验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基本实验、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其评估由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验操作、使用设备和仪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验设计和科研、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能力构成。素质评估由环境科技创新实验能力、课外实践基地考察、名师座谈交流活动、创新成果、科研论文、科研总结报告、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训项目、节能减排大赛、环保创意大赛等构成。(2)多时段综合评学。教师从课前(预习、查阅污水处理文献和设计规范及标准等)、课中(出勤、师生专题讨论、个人课堂表达和课内互动表现等)、课后(大作业、实践、实验、素质等)、期中(阶段性考核、大作业等)、期末(考试、课程设计等)等多时段综合评学。

4.3检查评估

严格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华盛顿协议的相关标准开展评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主要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根据其标准体系设置相关教学活动,并以培养各类工程师(如:环保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等)为根本出发点,做到“以评促教,教评结合”。

5结语

OBE评价体系是以“学习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的系统。将OBE评价体系运用于“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虽然具体做法各有不同,更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反馈调整和优化完善,但只有不断尝试与创新,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教学质量才能有一个螺旋式的上升。改革不是“缝缝补补、遮遮掩掩”,而是“大刀阔斧、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Outcome-basededucation[OB/EL].

OBE理念 篇3

【关键词】OBE;学习成果;课程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最初来源于加拿大职业教育,目前在北美及英语系国家实施并取得较好成果[1]。OBE理念在中文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产出导向”或“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其强调以教学成果为核心,采取递进式教学的教育理念[2]。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部门正在大规模开展的专业认证,其认证标准的核心内涵就是:建构“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持续改进!而“产出导向”则聚焦于“学习成果”,实现“学习成果”的关键在于课程的建设。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中首先需要回答:课程体系如何支撑学习成果?课程教学如何实现学习成果?本文力图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引入OBE理念,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成果及其与课程体系的支撑矩阵:

一、明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成果要求--细化学生的能力特征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也有学习成果要求,但往往比较笼统,或者比较难以观测和评价。而依据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成果的要求,应当将学习成果细化为可观测、可评价的指标点:教师上课可观察、可教学,教学效果可检测、可考核、可评价;学生在作业、试卷、论文、报告中可表达。如,本人建议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成果可表述为以下八点:

学习成果1:通识与专业知识:掌握通识类、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对本专业领域内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学习成果2:实务与技能:掌握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实务操作与应用能力,具备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与水平。学习成果3:现代科技应用:具有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掌握现代服务业设计与研究方法,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具有独立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学习成果4:研究与创新: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思维,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学习成果5:地方特色与国际化:具有本专业的民族特色、桂林地方特色。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合作能力。学习成果6:协作与沟通:具备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具备协调旅游事务工作的能力,能够使用书面语言与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就本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学习成果7:职业素养:执善向上,具有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学习成果8: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以上八个学习成果,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分解为可观测和评价的指标点,例如,以上学习成果2可以细化为三点:指标点2-1:熟悉旅游管理实务的内涵和方法,能综合运用旅游管理的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指标点2-2:能够针对旅游管理实务中的案例,基于分析和研究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案;指标点2-3:受到实务操作的技能实训训练,具有旅游实际工作岗位操作的技能和经历。

其他各个学习成果,也应当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细化分解,达到可观测评价的目的。

二、建立支撑学习成果的课程体系——形成支撑矩阵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较新,且属于应用型专业,专业管理人员在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一门课程是否应该设置?这几门课程构成的体系是否合理?具体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专业教师也经常迷惑: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目的为什么是这个?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怎么评价教学效果?(其他专业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问题)

本文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建立明确清晰的课程体系--学习成果的支撑关系,一旦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支撑矩阵,由专业责任教授(或者专业学术委员会)负责判断课程是否设置与课程体系合理性问题,则不再会出现因人设课、盲目模仿其他院校设置课程等现象,任课教师也能够根据这一矩阵围绕本课程应该达成的学习成果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其教学效果也大为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上表,由专业责任教授(或者专业学术委员会)来分析前述的问题:这三门课程是否应该设置?这三门课程构成的旅行社方向课程体系是否合理?依据支撑矩阵显示:三门课程均至少有四个学习成果为高支撑强度,应当设置;但《导游实务》与《出境领队实务》支撑学习成果有所重复,可以考虑合并开设。

至于具体任课教师的前述疑问,则应当结合具体课程所覆盖学习成果的细分指标点逐项分析解决。如《导游实务》课程覆盖学习成果2实务与技能为高,其对指标点2-1、2-2、2-3均覆盖,则任课教师应围绕实现这三个指标点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实现相关学习成果并可评价。

参考文献:

[1]卢竹.基于OBE模式的《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2谢琼,李晓川.基于OBE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构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

课题项目:

OBE理念 篇4

(一) OBE工程教育理念核心

OBE工程教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 为实现预期学习结果而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OBE理念可用四个问题诠释: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如何达到预期学习目标;怎样评定、证明学生已取得学习成果。教育者清楚地知道学生结束学业时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水平, 以此构建教育结构和课程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目标[1]。《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工程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借鉴OBE工程教育理念。

二、精细化工专业实验学习产出

(一) 培养目标制定依据

高校专业目录经过整编, 精细化工成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个方向。精细化工方向实验课程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基础实验涉及基础化学实验, 专业实验涵盖常用精细化学品的分析、制备等此领域人才必备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培养目标的拟定以企业人才需求和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基础。

(二) 层次分明的培养目标

1. 了解精细化工相关行业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 工作环境, 关于该领域的国家法律法规;2.知道经典精细化学品的特点、用途和配制工艺;3.掌握精细化工常用实验装置和仪器使用方法;4.具备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创新意识和能力, 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基本素质;5.能够初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三、OBE理念导向下的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建议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 一切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不再是教育目的而是达到学习产出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系统中实验内容和类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三方面围绕学习产出进行调整。

(一) 调整实验内容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内容涵盖基本实验操作、经典化学品 (染料、胶粘剂、农药、材料、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品等) 的合成和复配。实验类型主要为验证性、复配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调整实验类型比例, 加重复配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二) 更新实验教学方法

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实验预习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主动结合理论知识以及查阅文献资料, 寻找多种实验路线, 分析其优劣, 分析适合实验室操作的实验路线和符合工业化生产的实验方案;传统实验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依“教材+教师”操作, 以“师”为中心。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播放实际生产工艺流程;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室操作;实验后师生反思评价并进行仿真实验模拟。

根据实验内容特点, 进行“项目式”教学。组织学生亲身去企业生产一线, 切身感受实际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项目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三) 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 必须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衡量学生的学习产出。因此考核应该能够涵盖本门课程作用的所有学习产出, 包括理论知识和各项技能;结果应该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多维状态[2]。

1. 收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可以清晰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报告的书写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考察学生实验前准备工作以及实验后思考和总结, 教师可及时发现实验教学问题。

2. 综合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操作过程可检查学生实验装置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是否正确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流程以及学生遇到实验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实验过程中, 教师应该观察实验室, 一方面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一方面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 以作为评价依据。

3. 理论考试和现场实验考核双“考核”齐下

专业实验主要考察的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技能水平。专业实验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作为卷面考试, 考察学生理论知识。安排现场实验考核,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操作限定实验, 反应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处理实验问题以及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4. 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

“项目课题”与精细化工实践生产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涉及知识广泛, 持续时间相对较长[3]。一个完整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系统把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在制定实验课程教学计划时, 联系实际生产和生活, 准备合适的项目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自由分组, 各组拟定项目计划并进行实施, 详细记录过程。项目实施中遇到问题, 各组成员可自行收集资料, 查阅文献或咨询教师找出解决。最终依据学生的项目记录以及实施情况给予评价。教师发挥“导”的作用, 学生担任中心主体。

参考文献

[1]顾佩华等.基于“学习产出” (OBE) 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27-37

[2]窦晓波等.以“学习产出”理念制订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2)

OBE理念 篇5

摘要:OBE模式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新观念、新模式。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体系的构建处于探索阶段,借鉴OBE这种全新模式探索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手段、新理念是本文的要旨。

关键词:OBE 网络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

一、“OBE”概念

OBE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北美开始流行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英文全称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可翻译为“以结果为导向”或“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围绕教科书和教师,以内容驱动教育系统运行的做法,而是以目标和结果为驱动,通过计划、实施、评估和使用环节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型的、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运行体系。

二、建立“OBE”模式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必要性

“OBE”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理论基础,在北美国家教育实践中也受到青睐,在当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高校教学改革中值得借鉴,在一些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中也值得研究借鉴。

教育部等三部委2015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随后,各地自主确定转型应用高校,全国一共650所,超过一半的地方高校面临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教学改革,面对新的要求和任务,这些高校目前还处于转型的探索和动员阶段,还没有可遵循的成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高校可以借鉴“OBE”这种国外发展成熟的模式来探索应用转型的成功之道。

网络与新媒体是教育部2012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特设专业,自2012年新增以来,现已有百余所高校招生或即将招生,作为特设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讲求新闻主义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崇尚技术主义的武汉大学模式以及推崇传播学的复旦大学模式。①这三种模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纵观国内不断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众多高校在此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依然沿袭着传播学和新闻学的教育理念,开设课程“一锅炖”,没有明确目标定位和特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专业差异性,专业能力泛而不专,缺乏社会竞争力,不能适应新媒介发展需要。

三、基于“OBE”模式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策略

1.制定“学习产出“的预期目标策略

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化的预期学习产出是“OBE”模式的首要环节,这个预期必须是可描述的专业使命、愿景、目标以及实施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预期目标的描述除了毕业生学习产出预期,还应包括制定每门课程学习产出预期目标。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和地方特点,结合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可以制定不一样的学习产出目标。对新闻传播和网络新媒体基础理论的 掌握和应用标准以及水平进行定义描述;对新媒体基本知识的范围和熟练程度要分类描述;对新媒体专业需要掌握和学会的基本技能要清晰地制定每项目标,逐条描述。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三是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高校可以在此宏观目标下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专业预期标准和课程预期标准。

2.实现“学习产出“的教育方法手段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OBE教育模式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这就使得教学活动在目标结果的驱动下,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学生的主导性大大增强。面对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群体,在信息开放的环境中,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用固定的方法手段教授学习显然已经过时。那么作为网络与新媒体新设专业,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依据OBE学生产出驱动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应该以实现预期学习产出为目的,其核心是将新闻传播大类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专业方向性平台,设定专业课程模块和相适應的可选择的教学策略。在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中学生根据产出目标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实现一个自主、开放和高效的教学运行系统。

3.评估“学习产出“的评价体系建设策略

对“学习产出”的评估是OBE模式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首先是检验“学习产出”预期目标的实现,目标是否合理,实现的方法手段是否高效;其次,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性,通过评估可以查找问题,改进质量;最后,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学情数据库,对于教育管理部门统计、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数据支持。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评估要依据学习产出预期标准展开,有专业层面的评估、也有课程层面的评估,课程层面的评估可以采用测验、问卷、项目、报告等多样化评价方法,既有形成性的评估,也有总结性的评估;同时,评估主体要综合各方面要求,可以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媒体单位等。只有形成综合的评估体系,对“学习产出”结果的认识和判断才能科学地使用。

结语:“OBE”模式是基于工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其标准化、程式化和预设轨道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过程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追求的是学生的同一性而不是多样性。网络与新媒体作为文理结合应用学科专业,不能完全照搬这种模式,必须遵循网络与新媒体学科专业自身特点把教师“教”的预设性和学生“学”的创造性结合起来,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甘肃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197

参考文献:

①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第期.2007年03期

作者简介:

雷鸣(1976—),男(汉)、甘肃天水人、硕士、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OBE理念 篇6

1 职业教育目标

职业教育目标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职业教育目标的构成一直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人们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描述:“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种属于普遍性目标,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用于所有教育实践。随着职业教育能力培养价值观和职业活动本质观的取向发展,普遍性目标在职业教育具体可操作性面前变得越来越乏力。

2 基于OBE理念的教育目标

1956年至1966年,布卢姆等对教育目标进行了持续研究,提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心理动作领域。有关研究将职业教育目标分为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发展能力三个领域[1]。李坤崇教授将教育目标解释为学生毕业后3~5年应达成的职业生涯与专业成就[2],与高职院校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201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在OBE理念和英国学者瑞文斯首创的在行动学习理念指导下探索实施“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模式改革,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的。在专业改革上首先建置教育目标及能力指标。这里所说的专业培养目标即基于OBE理念的教育目标,是专业课程目的之广泛叙述[2]。

3职业能力、核心能力与基于OBE理念的核心能力

3.1职业能力

我国现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概念,但随着职业岗位责任范围的不断扩大,职业能力成为一个动态的、多维的概念。结构主义将职业能力称为综合职业能力,即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后两者也称为关键能力;过程主义认为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通过已有知识的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OBE理论所指的职业能力是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3]。这与高职人才培养能力的知识、能力、素质是一致的。

3.2 核心能力

1972年梅腾斯在向欧盟提交的《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专题报告中,第一次运用了核心能力[4];1974年梅腾斯又在《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中对核心能力做了系统的论述。梅腾斯认为核心能力是指具体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是跨专业的、可携带的能力。核心能力提出后,很快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发展。英国实施了六项核心能力[5];美国提出劳动者应拥有五种基础能力[6];新加坡在就业技能体系中提出十项基本技能[7]。

20世纪末出现的一场波及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从根本上影响了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社会最需要的是能不断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能力。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将人的职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并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可见这里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所有专业岗位所必需的通用能力。2011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办公室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第一版)提出:“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延伸核心能力等,并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基于OBE理念的核心能力与能力指标

李坤崇教授在《大学课程发展与学习成效评量》中将核心能力界定为学生在毕业时应达成职业生涯与专业成就的能力及知识,应明确特定的知识、技能及态度[2]。核心能力是大学生毕业时胜过扮演某个职位或工作角色所需具备的才能、知识、技术、判断、态度、价值观和人格,是学生经历一段学习经历后的学习成果,这种成果由学生所表现的能力来衡量。OBE核心能力的“核心”是指中心、主要、重要的且具竞争力的,而不是基本、高深、外围或细微末节的能力。

在OBE理念下,教育目标和核心能力均是对学生毕业时成就的声明。能力指标是把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项目转化为可以观察、评量的具体行为,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表现[2]。黑龙江职业学院在实施“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提炼校院核心能力,同时建置专业培养目标及能力指标。

4 基于OBE理念的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能力指标的建置途径

4.1 以学生为中心

OBE理念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学业分数,而是在学习历程结束后学生真正拥有的能力;因此,学生是能力的主动建构者。在能力指标的建置过程中需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而要以学生为本位,确定学生毕业后可达成的主要能力。

4.2 秉承纵向连贯

在三级核心能力建置过程中,校、院、专业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纵向连贯、环环相扣,即专业能力指标呼应院核心能力,院核心能力呼应校核心能力。如在对校核心能力“职业素养”能力指标的建置上,院核心能力为“具备遵守法律法规、忠诚职业、适应变迁的能力”;专业能力指标为“具备质量意识、知法守法、忠诚职业的能力”和“具备适应岗位转换和行业发展中岗位要求变化的能力”。

4.3 横向整合

专业能力指标应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由统整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选修模组共同达成,在建置过程中应由所有任课教师参与讨论、沟通整合。如在对核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指标的建置上,建置为“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具备信息搜集、处理、展示的能力”两个项目,则丢弃了核心能力中的“创新”,创新能力虽然在统整课程中体现得不明显;但是在专业核心课程及选修模组中会有更多体现,只不过每类课程达成此项能力所占的权重不同,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修改为“具备学会学习、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和“具备工艺改进、技术革新的能力”两个项目。

4.4 给予学生高度期许

教育目标和核心能力是对学生达到较高层次表现的期待[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以成果为导向,以最终成果来展现学生的学习表现,推动所有学生获得能带得走的能力。高度期许强调学生达到较高层次的绩效,并具有达成的可能性。如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将“从事中药生产、经营与服务等工作的中药师”,修改为“从事中药生产、经营与服务、监督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监督管理”是对自身岗位管理及对他人岗位的监督,是学生在生产、经营与服务基础上能达到的较高层次的绩效,同时也是通过学校营造成功情境及学生自身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4.5 清晰可达成

专业能力指标应是学生表现成果的清晰呈现,具有达成的可能性。能力指标作为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的起始点,学生通过达成课程目标、教学单元目标,从而达成专业核心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以获得学习预期达到的美好愿景。如在核心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指标建置中,“具备控制药品质量风险的能力”定位较高,不具有普遍性,学生很难达到。因此,将其修改为“具备解决中药职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4.6 展现行业特色

依据专业面向的行业发展趋势、职场需求、学生个人能力及发展、家长与校友期望等向度,在呼应校核心能力的前提下,赋予时代性的培养目标及能力指标。如在“责任关怀”能力指标建置上,确定为“具备承担公众健康责任,为社会提供安全药品的能力”和“具备尊重生命,用同理心对待用药群体的能力”。随着药品不良事件的频频发生,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因此,应倡导人们树立承担公众健康责任意识、呼唤尊重生命的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逐渐建立并最终达成以上能力指标,既是行业特色,也是社会责任。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位,教育开始时给予学生学习历程的清晰愿景。笔者就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的界定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并实践基于OBE理念的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建置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OBE理念,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建置

参考文献

[1]孙善学.职业教育目标、目标分类与标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20-23.

[2]李坤崇.大学课程发展与学习成效评量[M].台北: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史庆.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外国教育资料,1997(06):47-52.

[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DOLETA).Workplace essential skills:resources related to the scans competencies and foundation skills[M].Iowa:Us Department of Labor,2000.

OBE理念 篇7

“OBE”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OBE”强调学校教育的重点应当是教育的“结果”或“产出”,即考查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应当追问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最后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技能,这些对于学生日后在社会中谋取职业能够提供什么帮助等。由于“OBE”教育这种强调以“结果”或“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因此,也被称为“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或“学习产出型教育”。

本世纪初,“OBE”教育被引入到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从理论背景来说,“OBE”教育模式的出现对于我国现有教育理念构成了极大冲击,极有可能实现当下学校教育范式的一次根本转换。特别是针对我国教育状况来说,主要实行的是一种偏向“课堂灌输”的教育模式,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长久以来所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课堂教育效果不理想,课堂上缺乏师生互动;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仅局限于课堂,并未长远考虑到课堂知识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问题。而“OBE”教育模式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两大弊端。

“OBE”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结果”,所有的教学最后都要围绕“结果”来考虑。但关于对“结果”的认知上,会存在许多偏见,这里需要申明的是,“OBE”教育中的“结果”并不是最终的或最后的“结果”,如学生毕业时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或判断显然过于绝对,且不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纠正。因此,“OBE”教育所强调的“结果”是阶段性和动态性的,在学生阶段性的学习之后,能够清晰地考查学习的效果。

另外,“OBE”教育虽然强调学习的结果,但在结果的背后必须要有非常系统的过程设计,以某些确定的原则作为学习的核心理念,这样才能保证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具体来看,这些原则包含四项:一是明确地聚焦于最终有意义的结果;二是为成功扩大机会并提供支援;三是对所有成功寄予较高的期待;四是从最终的结果反向设计[1]。这些原则描述了“OBE”教育在追求“结果”的前提下,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结果。

2“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导入“OBE”教育理念的意义

随着当今媒体单位用人需求从“专业型”向“全能型”转变,以及媒介环境整体向新媒体转型,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课程也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可以说,这种改革面临着两个层次的挑战:第一,广播电视业越来越感受到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冲击,广播电视业逐渐式微,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很难到“对口”的电台、电视台就业,与之相对的则是,互联网行业蒸蒸日上,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如果广播电视学专业能够把握这个契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则无疑解决了专业就业的难题;第二,如今的媒体单位越来越偏好“全能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系统掌握采、写、编、录、剪和播等各种技能,这给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人才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而“电视专题与栏目”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求是“全能型”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很好地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满足日后到媒体工作的条件和需求。

从实践层面来说,“电视专题与栏目”这门课程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电视节目的策划、拍摄、剪辑和制作等实践技能。本课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应用之间的无缝对接,即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职场之后,立即能够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职场当中。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可以说非常精准地体现了“OBE”教育的理念,即“理论知识考核,实验结果考核以及校外考核。”[2]可以说,“OBE”教育模式不仅为“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其有意义的理论模型,且在该理论模型的框架内,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导入“OBE”教育理念,对于推动“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是由过去重理论轻实践开始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大课堂实践的教学内容,并借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OBE”教育模式下的“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要在已有改革基础之上更加完善课堂实践部分的内容设计,并且将媒体单位对媒体人才的需求标准,纳入到课程教学的评估项目中来,实现老师、学生、用人单位三元互动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推动“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培养更适合当今媒介环境变化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

3基于“OBE”理念的“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模块设计

尽管“OBE”教育始终强调以“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的主要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结果”是唯一标准,“OBE”之所以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就在于它是以“结果”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终结性成绩,也要注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的形成性成绩,两者相互结合,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及进步情况,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分数的成绩取得,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3]综合来看,“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模块设计应当包含四个方面。

3.1理论知识讲授与互动

实践技能必须要有理论知识的指导,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的课程目标、知识结构、实践环节等,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和电视栏目。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加深对这三部分知识内容的认知,并就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探讨互动。

3.2课堂实践

围绕“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实践课的形式尽可能多元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主题辩论,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认知程度和思辨能力;现场模拟,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下热门电视节目的熟悉和了解程度;节目制作,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栏目等节目内容制作的相关技能。

3.3师资联合教学

《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涉及采、写、编、录、剪和播等。因此,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需要本专业的其他老师在相关专业技能上予以指导和建议。

3.4“请进来”与“走出去”

“请进来”与“走出去”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应用结合,为此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请媒体专业人士亲临课堂进行讲授或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当下媒体的人才需求、媒体经营方式等问题。此外,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媒体进行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如此,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效整合课堂内外学习资源。

基于“OBE”教育理念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电视专题与栏目”在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时,也需要以此作为指导原则,从多元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

[2]凤权.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3).

OBE理念 篇8

OBE是基于学习结果的工程教育模式, 而高等数学是工科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 OBE教育模式将研究重点从投入转为成效; 从教师教转为学生学, 而其关键点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收到高标准、高质量的学习结果。[2]

1. 可以将实验结果与数学教学相联系

很长一段时间里, 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与实验目的联系未能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 在高等数学课程中, 提供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实际结果, 设计一些要达到的实验结果, 由果索因, 这样就可以体现相关的应用价值。例如, 我们可以将OBE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在开展 “数学建模” 的活动中。另外, 还可以根据专业要求, 设计一些具体的实用数学实验专题, 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技术的提高。

2. 可将数学教学结论与过程统一

数学是一门富有活力的学科, 它寻求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和我们思想中的各种模式。尽管数学语言必须以人们学会的规则为基础, 但是激发学生超越这些规则, 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动机, 是很重要的。这种转变要求改变相应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风格。它包括进一步做出努力, 并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形成猜测, 不单是做些习题; 探寻解法, 不单是记忆步骤; 探索模式, 不单是记忆公式。通过这个OBE教育模式的改革过程, 学习和应用数学, 从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使人的理智和情感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3.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比较合理、生动的数学认识结构

系统的高等数学知识建构是离不开数学教学活动的, 采用OBE实验教学模式, 通过好的问题情境的设计,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给出预知的结果, 不给出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掌握已有的数学知识及算法, 并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解决问题。这种基于OBE教学模式, 可使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精神。

4.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用OBE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可以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困难, 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 从而得到成功体验。

采取基于结果的数学实验课题设计, 可以采用独立思考类型或合作交流类型的方式, 平等交流反思,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从而达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时,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 可以优化师生活动方式

长期以来, 高等数学教育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 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很显然, 教师要依据数学实验的教学目的、结果, 创设丰富OBE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更好地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

6. 易于完善数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OBE数学实验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可以起到补充高等数学课程利用的各种资源、工具和场所, 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建设课程等。有利于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 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唐瑞芬.数学教育国际透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385.

OBE理念 篇9

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 即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北美。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清楚他们的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然后寻找并设计适宜有效的方法使他们达到这些结果。为了实现教育目标, 需要以最终的结果反向设计, 全体教员必须从他们对学生希望的“结局”来开始课程和指导计划。这通常意味着从机构的最终输出结果开始反向地构筑课程和基本知识及能力模块。

二、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会计专业是高等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 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应用型大学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培养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 熟练专业技能, 了解、熟悉各种财务、会计和审计方针、政策, 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 会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 能够胜任一般企业会计岗位需求, 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实际上, 该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胜任未来工作能力和素质的试金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 企业对会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企业希望招聘来的人才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和会计基础岗位技能。换句话说, 就是进入企业后可以迅速进入会计人员的角色, 独当一面, 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精通业务操作, 适应岗位需求, 而不是仅仅拘泥于理论知识。在现在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中, 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教学模式的主要方面, 而会计专业的应用型较强, 由于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评价, 缺乏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外的其他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学生对理论知识难以深入理解, 动手能力不高, 实践能力较差, 就业后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和企业, 导致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应用型大学的教育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后的岗位需求, 突出职业本位, 强化技能训练。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应树立以结果为基础、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从企业需求出发, 以工作能力和素质为结果反向设计课程。

三、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会计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 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理论知识枯燥无味, 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更多的是依靠死记硬背来应付闭卷考试, 对理论知识难以深入理解。

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软件进行上机实验和通过纸质账簿在手工实验室进行会计模拟实训, 包括基础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现在, 高等学校会计专业实训课程设置的两种方式一般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 忽视了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另外, 各课程的实训与实训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 学生只是单纯地知道基础会计的实训做了什么, 税法的实训做了什么, 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训做了什么, 但在实际工作当中, 会计人员接触的业务是方方面面的, 不仅仅是处理账务, 还要面临去银行开立企业账户和存取支票、去税务机关保税、去工商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等业务, 如果学生不能将这些业务串联起来, 就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二) 现在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是学生不爱听课, 究其原因, 或是因为会计课程原本是比较枯燥难懂的, 或是学生虽在课程开始时努力听讲, 但越来越听不懂, 所以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劲头。学生不爱学习, 导致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考试, 就业后更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三) 校企合作少, 毕业实习流于形式。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 一般由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外出去企业参观, 或学生自行找个实习单位进行实习, 一般学生自己找的企业不会让学生去做财务实习, 因为财务工作毕竟掌握着一个企业的核心秘密, 企业一般不会让外人接触, 因此, 学生无法在企业中进行实际的会计相关实务操作,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从而使毕业实习流传于形式。

(四) 传统的会计专业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 考查为辅, 考试方式过于单一, 即使是考查课也是以理论学习为主, 以最终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试, 平时成绩占的比重非常小, 即使平时成绩算在最终成绩里, 平时成绩也只是对考勤的打分, 难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无法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能力素质进行考评, 难以以培养目标作为结果考核学生的学习与表现。

结合泰山学院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 将OBE教育理念植入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 重视学习结果, 以培养目标为终极目标反向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 从多方面开展基于OBE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四、基于OBE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一) 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改革授课模式

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缺少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 忽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情况。现在找工作面试的一种常见方式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师应以这种目标反向设计授课模式, 引入案例教学, 由教师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设计企业业务情境,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个人讨论表现和小组表现打分, 并记录在册。案例教学法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面试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由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当然, 这种教学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课堂掌控能力, 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 应在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的上半学期, 也就是毕业实习之前, 设置一门综合的实训课程, 这个综合并不是指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而是企业综合模拟实训, 集中一周到两周的时间, 这段时间学生不上其他的课, 全身心投入“工作”, 模拟在企业上班的场景, 早上八点上班, 下午五点下班, 严格签到和签退, 全程体验在企业上班的完整流程。对学生进行职务安排与分工, 一个企业中所有的角色以及这个企业可能与之打交道的所有的部门工作人员都由不同的学生充当, 从采购部、仓储部、财务部、人事部、生产车间到销售部一应俱全, 与企业经常打交道的银行、税务局、工商局等应有尽有, 使每个学生都不仅会与本企业的同事打交道, 也会和社会中其他不同角色的人员打交道, 每位学生充当的角色各尽其责, 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门课程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实战经验丰富, 能解决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拥有更广阔的知识面。

(二)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促成知识的快速吸收

会计专业教师应努力改变学生不爱学习的现状, 将课程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点,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学生都知晓的例子, 用时下最流行的话语展示出来, 尽量做到语言诙谐幽默, 但逗笑学生后不要忘记拉回理论, 拉回知识点, 这样才能达到课程目标, 比如枯燥的会计分录, 教师可以套上有趣的例子, 使学生既容易理解, 又容易记忆。使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有趣和容易理解, 学生自然会喜欢学习, 这种记忆也是深远的、难以忘记的。

(三) 重视毕业实习, 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业定向联合, 安排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进企业实习, 进行实务操作, 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了解会计实际的操作流程和账务处理, 包括如何点钞与验钞、填制凭证、设置账户、登记账簿, 如何填写支票、本票、汇票, 如何编制财务报表, 如何去税务机关报税, 去银行提取支票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为今后从事会计行业奠定扎实基础, 实习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被企业留下签约, 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

(四) 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改革考核模式

当前, 高校会计专业考核方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查, 学生多靠死记硬背, 一考完试就把理论知识都忘光了, 无法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考评模式应由对考试结果的重视转变为以学习结果为基础的考核, 这种考核应该是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不仅对学生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反应出来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评分, 还对学生在参与案例讨论、小组展示中的表现评分, 并作为课程考核分数的大部分比重, 而课程结束后的笔试只占小部分比重。企业综合模拟实训课程要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 教师根据学生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打分。

五、结语

将OBE教育理念植入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 就是以培养目标的终极目标为导向, 反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具备能力和素质的、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摘要:会计专业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 会计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 更要拥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但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评价, 难以达成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因此,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适时植入OBE教育理念, 以最终的教育目标为结果反向设计教学过程、课程及考核方式, 以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本文分析了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针对现状提出了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

关键词:OBE,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03) .

[2]何堂飞.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 2008 (06) .

[3]徐文杰.实践导向、能力本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J].财会通讯, 综合2009 (03) .

[4]李传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会计之友, 2010 (06) .

[5]刘晓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 2011 (03) .

[6]聂旺.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04) .

[7]汤向玲.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岗位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 综合2013 (02) .

[8]刘艳妮.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 综合, 2014 (03) .

上一篇: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下一篇: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