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理念

2024-05-14

人生理念(精选5篇)

人生理念 篇1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关于命运和对命运抗争题材的小说, 小说主人公福贵及其一家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与乐观着实让人慨叹, 与之相较, 身处优良环境的当代大学生却显得迷茫、消极或颓废, 普遍存在人格缺陷问题, 那么, 小说《活着》有哪些是值得当代大学生们深思和学习的呢?

一.《活着》所体现的人生理念

1.痛心地忍耐生活

“活着”一词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中的福贵一家从兴盛到衰败, 所面临的正是人生无常的忍受。首先是贫困, 从拥有一百多亩田地的地主少爷到全家挤进一间茅草屋的普通农民,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中, 妻子家珍积劳成疾久病无医, 女儿凤霞小小年纪就被迫送给别人;儿子有庆不得以在课余割羊草, 就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 即便是外孙苦根, 也是因为过度饥饿之后的饱食而胀死。而福贵一家在从富甲一方到贫困至极的环境下并未表现出消极的生活态度, “城里小姐出生”的福贵妻子家珍在最艰难的时刻对福贵不离不弃, 换下绸缎衣, 扛起农具下田干粗活, 女儿凤霞“照样高兴, 吃起粗粮也不往外吐”, 福贵从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到一人担下五亩地重活的农夫无不是对生活苦难赤裸的承受。其次是死亡, 从福贵输光全部家财开始, 死亡便与他如影随形, 亲爹被气死, 亲娘病死, 儿子抽血过度而死, 妻子得病死, 女儿难产而死, 女婿因公而死, 外孙饱食胀死, 亲人相继死去, 只有福贵苟活人世, 这种对苦难命运的接受,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都是一场自我身心的全面较量和抗争, 对福贵尤其如此, 亲人的每一次死亡都使他变得格外坚强, 他学会了宽容, 学会了容纳, 学会了接受。“忍耐”本是一种柔韧的个性品质, 它能适时保卫着人的内心免遭苦难这种暴力的摧残。《活着》所表达的也就是这种对世界的理解和超然, 对苦难的忍耐, 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这一切无疑将对当今彷徨、焦虑、压抑的人们给予安抚, 给予爱, 给予关怀。

2.诚心地感悟生活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 不可能一帆风顺, 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福贵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捉弄, 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 没有放弃多苦多难的生命, 他始终有颗感恩的心。当福贵被迫从军两年后回到家中, 感受到久别的家庭温暖, 虽然依旧是贫困, 但他始终因能“回家”而庆幸, 他又有了重新开始的动力。对生活的感恩同样表现在福贵一家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上, 在福贵家衰败后, 作为千金小姐出身的家珍本可以跟随父亲, 回归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它宁愿放弃自己的身份, 放弃本该属于她的优越而选择和家人同甘共苦, 她只求“每年都给福贵纳双新鞋”。女儿凤霞从记事起就开始了漫长的贫苦生活, 并在一次感冒中成了聋哑人, 可是在那么多年的无声世界里她有的只是对留在亲人身边的欣慰。

感恩, 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 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 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 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 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 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 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 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 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3.用心地领悟生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余华这样来诠释《活着》的创作理念, 在作品中福贵的一生也同样体现了这个哲理般的理念, 失去亲人后的福贵几乎是一无所有, 他活着似乎完全找不到理由和方向, 在经历了痛苦和绝望之后, 唯一支持他活下去的就是生命本身, 就如同一盏明灯, 照亮了福贵前面坎坷崎岖的道路, 让他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 纵使失去一切, 只要还活着, 就有起步的理由, 作为主宰的人就有了生命精神, 不言放弃, 那么, 他最终即使没有获得他所预期的活法, 他也拥有了整个世界, 因为这个世界只属于坚持活着的人。当欺诈离我们很近的时候, 我们就会感觉诚信的高尚;当疾病离我们很近的时候, 我们就会感觉健康的美好;当死亡离我们很近的时候, 我们就会感觉到生命的可贵;也许正是目睹身边的生命一一消逝, 才让福贵更加珍惜未逝的生命, 他领悟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从细微处寻找快乐, 从平常中感受幸福, 足慰平生。痛苦与快乐常常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能做到苦中有乐, 苦中寻乐, 苦中作乐, 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平平淡淡是一种真实, 也是一种无奈;轰轰烈烈是一种潇洒, 也是一种伤害。

二.《活着》的人生理念对当下大学生的启示

1.从人格上认识自我

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 完善人格就是为了使这些不足之处得到弥补, 而人格的缺陷大多都因自我意识不足而起, 《活着》中的福贵在还是富家公子哥的时候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 对自己的人生缺乏客观的认识, 对本身的人格也模糊不清, 这直接导致了他行为上的肆无忌惮, 对人生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若是他不曾输光财产, 也许就那么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而当他家道衰落之后, 他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从而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 这就是正确的自我意识, 这也为他后来撑起整个家打下了基础。当代大学生虽受到良好的教育, 但他们更多的只是关注书本知识, 对自身的了解并不清晰, 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想完善自我却始终找不到“症状”所在, 所谓“对症下药”就得不到体现。首先, 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认识到自己的人格中哪一些是优良人格, 哪一些是不良人格, 对于自己的不良人格要敢于承认, 而后, 选择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自信、勇敢、勤奋、坚毅、善良、正直、热情、开朗、诚恳等。针对自己人格上的弱点, 如自卑、害羞、暴躁、嫉妒等予以纠正。

2.从心理上接纳自我

通过自我认识, 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有一些缺点, 但也有不少优点。就像福贵输光财产时, 他“恨这个, 恨那个, 最恨的还是他自己”, 当他意识到罪魁祸首其实是自己后, 他虽恨自己但并未放弃自己, 在日后的艰难岁月中也未曾自暴自弃, 他把对自己的歉疚融入到了对家人的爱当中, 这也是促使他坚强活着的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自我”是很重要的, 可很多人却因为看到自己这样那样的缺点、问题, 而嫌弃自己、看不起自己, 就更不用说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惜了。他们可以喜欢朋友、喜欢知识、喜欢自然, 却不能够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试想, 如果天天和自己不喜欢的一个人在一起, 如影随形, 又根本无法逃避, 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所以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问题, 努力去改正, 同时要有一个适当宽容但不纵容的心态。

3.从态度上调整自我

对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大学生而言, 死亡似乎更是一个不相干的字眼。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大学生自杀问题正趋于严重, 每年我们都能听到骇人听闻的大学生自杀事件, 而自杀的原因往往都是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事, 让人很是惋惜。大学生还未踏上社会, 可以说还处在家庭和学校的“温室”中, 还未尝到生存的艰辛, 而福贵却赤裸裸地承受着贫困和死亡的双重压迫, 他似乎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的死去的理由, 可是他活着, 心满意足地活着。同样是生命, 无论贵贱同样值得去尊重, 首先要用严肃的态度去对待生命, 生命才能还你一个崭新的笑容。

(1) 慎重地对待生命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 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不能都按我们的意愿去发生与发展,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挫折总是难免的, 我们应该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 应有勇气去面对它、克服它, 在这一过程中磨练个人的心智能力, 增强奋发精神, 锻炼挫折容忍力。对于自己先天的缺陷, 不必怨天尤人, 而应加以接纳。只有以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 才能克服挫折、应付挫折。

(2) 积极地对待生活

对失败的承受能力, 也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乐观、豁达大度的人往往把失败归因于可以驾驭的因素, 从每次失败中积累经验, 吸取教训。反之, 消沉、委靡的人则更容易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制因素。无论我们是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是工作中, 失败总是多于成功, 挫折可以使一个人消沉, 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其差异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是否优良。培养自己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步骤之一。如果没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 那么福贵一家在那个贫苦年代也许转瞬即逝, 那么福贵也就无法继续独自生活下去。

(3) 正确地对待挫折

现代社会要求个人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自我决策的能力和敢于竞争的意识我们要从单一而狭隘的“文化竞争”中解脱出来, 参加各种正当的竞争, 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竞争能力, 并在竞争中树立起信心, 磨练自我、战胜自我、勇敢地面对现实, 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

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培养, 是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合型合格人才的首要任务和终极尺度。《活着》以影响和感化的形式来体现人格塑造对人生对命运的重要性, 从慨叹中获得反思, 从眼泪中得到关怀, 其中包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值得每一位大学生细细体会。

人生理念 篇2

内容摘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用最朴实的文字、最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个从富到贫的农民及其他的家庭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彰显了对生活的忍耐、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领悟等人生的生存理念。通过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自我等方面透视《活着》的精神和信念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影响,以期引起世人关注大学生群体人格健全的教育。

关键词:《活着》 人生理念 素质教育 健全大学生人格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关于命运和对命运抗争题材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福贵及其一家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与乐观着实让人慨叹,与之相较,身处优良环境的当代大学生却显得迷茫、消极或颓废,普遍存在人格缺陷问题,那么,小说《活着》有哪些是值得当代大学生们深思和学习的呢?

一.《活着》所体现的人生理念

1.痛心地忍耐生活

“活着”一词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中的福贵一家从兴盛到衰败,所面临的正是人生无常的忍受。首先是贫困,从拥有一百多亩田地的地主少爷到全家挤进一间茅草屋的普通农民,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妻子家珍积劳成疾久病无医,女儿凤霞小小年纪就被迫送给别人;儿子有庆不得以在课余割羊草,就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即便是外孙苦根,也是因为过度饥饿之后的饱食而胀死。而福贵一家在从富甲一方到贫困至极的环境下并未表现出消极的生活态度,“城里小姐出生”的福贵妻子家珍在最艰难的时刻对福贵不离不弃,换下绸缎衣,扛起农具下田干粗活,女儿凤霞“照样高兴,吃起粗粮也不往外吐”,福贵从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到一人担下五亩地重活的农夫无不是对生活苦难赤裸的承受。其次是死亡,从福贵输光全部家财开始,死亡便与他如影随形,亲爹被气死,亲娘病死,儿子抽血过度而死,妻子得病死,女儿难产而死,女婿因公而死,外孙饱食胀死,亲人相继死去,只有福贵苟活人世,这种对苦难命运的接受,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自我身心的全面较量和抗争,对福贵尤其如此,亲人的每一次死亡都使他变得格外坚强,他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容纳,学会了接受。“忍耐”本是一种柔韧的个性品质,它能适时保卫着人的内心免遭苦难这种暴力的摧残。《活着》所表达的也就是这种对世界的理解和超然,对苦难的忍耐,对世界乐观的态度,这一切无疑将对当今彷徨、焦虑、压抑的人们给予安抚,给予爱,给予关怀。

2.诚心地感悟生活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福贵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捉弄,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放弃多苦多难的生命,他始终有颗感恩的心。当福贵被迫从军两年后回到家中,感受到久别的家庭温暖,虽然依旧是贫困,但他始终因能“回家”而庆幸,他又有了重新开始的动力。对生活的感恩同样表现在福贵一家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上,在福贵家衰败后,作为千金小姐出身的家珍本可以跟随父亲,回归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它宁愿放弃自己的身份,放弃本该属于她的优越而选择和家人同甘共苦,她只求“每年都给福贵纳双新鞋”。女儿凤霞从记事起就开始了漫长的贫苦生活,并在一次感冒中成了聋哑人,可是在那么多年的无声世界里她有的只是对留在亲人身边的欣慰。

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3.用心地领悟生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余华这样来诠释《活着》的创作理念,在作品中福贵的一生也同样体现了这个哲理般的理念,失去亲人后的福贵几乎是一无所有,他活着似乎完全找不到理由和方向,在经历了痛苦和绝望之后,唯一支持他活下去的就是生命本身,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福贵前面坎坷崎岖的道路,让他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纵使失去一切,只要还活着,就有起步的理由,作为主宰的人就有了生命精神,不言放弃,那么,他最终即使没有获得他所预期的活法,他也拥有了整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只属于坚持活着的人。当欺诈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诚信的高尚;当疾病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健康的美好;当死亡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生命的可贵;也许正是目睹身边的生命一一消逝,才让福贵更加珍惜未逝的生命,他领悟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从细微处寻找快乐,从平常中感受幸福,足慰平生。痛苦与快乐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做到苦中有乐,苦中寻乐,苦中作乐,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平平淡淡是一种真实,也是一种无奈;轰轰烈烈是一种潇洒,也是一种伤害。

二.《活着》的人生理念对当下大学生的启示

1.从人格上认识自我

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完善人格就是为了使这些不足之处得到弥补,而人格的缺陷大多都因自我意识不足而起,《活着》中的福贵在还是富家公子哥的时候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对自己的人生缺乏客观的认识,对本身的人格也模糊不清,这直接导致了他行为上的肆无忌惮,对人生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若是他不曾输光财产,也许就那么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而当他家道衰落之后,他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这就是正确的自我意识,这也为他后来撑起整个家打下了基础。当代大学生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们更多的只是关注书本知识,对自身的了解并不清晰,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想完善自我却始终找不到“症状”所在,所谓“对症下药”就得不到体现。首先,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人格中哪一些是优良人格,哪一些是不良人格,对于自己的不良人格要敢于承认,而后,选择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自信、勇敢、勤奋、坚毅、善良、正直、热情、开朗、诚恳等。针对自己人格上的弱点,如自卑、害羞、暴躁、嫉妒等予以纠正。

2.从心理上接纳自我

通过自我认识,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有一些缺点,但也有不少优点。就像福贵输光财产时,他“恨这个,恨那个,最恨的还是他自己”,当他意识到罪魁祸首其实是自己后,他虽恨自己但并未放弃自己,在日后的艰难岁月中也未曾自暴自弃,他把对自己的歉疚融入到了对家人的爱当中,这也是促使他坚强活着的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自我”是很重要的,可很多人却因为看到自己这样那样的缺点、问题,而嫌弃自己、看不起自己,就更不用说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惜了。他们可以喜欢朋友、喜欢知识、喜欢自然,却不能够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试想,如果天天和自己不喜欢的一个人在一起,如影随形,又根本无法逃避,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所以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问题,努力去改正,同时要有一个适当宽容但不纵容的心态。

3.从态度上调整自我

对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大学生而言,死亡似乎更是一个不相干的字眼。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大学生自杀问题正趋于严重,每年我们都能听到骇人听闻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而自杀的原因往往都是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事,让人很是惋惜。大学生还未踏上社会,可以说还处在家庭和学校的“温室”中,还未尝到生存的艰辛,而福贵却赤裸裸地承受着贫困和死亡的双重压迫,他似乎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的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心满意足地活着。同样是生命,无论贵贱同样值得去尊重,首先要用严肃的态度去对待生命,生命才能还你一个崭新的笑容。

(1)慎重地对待生命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不能都按我们的意愿去发生与发展,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挫折总是难免的,我们应该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应有勇气去面对它、克服它,在这一过程中磨练个人的心智能力,增强奋发精神,锻炼挫折容忍力。对于自己先天的缺陷,不必怨天尤人,而应加以接纳。只有以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才能克服挫折、应付挫折。

(2)积极地对待生活

对失败的承受能力,也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乐观、豁达大度的人往往把失败归因于可以驾驭的因素,从每次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反之,消沉、委靡的人则更容易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制因素。无论我们是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失败总是多于成功,挫折可以使一个人消沉,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其差异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是否优良。培养自己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步骤之一。如果没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那么福贵一家在那个贫苦年代也许转瞬即逝,那么福贵也就无法继续独自生活下去。

(3)正确地对待挫折

现代社会要求个人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自我决策的能力和敢于竞争的意识我们要从单一而狭隘的“文化竞争”中解脱出来,参加各种正当的竞争,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并在竞争中树立起信心,磨练自我、战胜自我、勇敢地面对现实,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

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合型合格人才的首要任务和终极尺度。《活着》以影响和感化的形式来体现人格塑造对人生对命运的重要性,从慨叹中获得反思,从眼泪中得到关怀,其中包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一位大学生细细体会。

鲜活的人生比陈旧的理念更重要 篇3

《〈论语〉选读》的教学从原先的资料匮乏,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逐渐走入到了资料充实,相对成熟的阶段。如何处理文本与资料的关系,如何处理孔子思想与现实的关系,笔者在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能把《〈论语〉选读》按一般文言文来处理

一般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文本体裁和内容做不同的处理,或重人物形象的分析,或重意境情趣的分析。但在不同中却有着更多的相同,我们会花上很长的时间进行文本的浅层理解——翻译,以此来积累文言古词,了解文言句式,从而能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但是在对《〈论语〉选读》的处理上决不能停留在对孔子言论的解读上,实践性才是我们教学《论语》的重点所在。

我们从《〈论语〉选读》教材的编排特点大体也可以了解到教材编排者不想让老师花时间在对文本的浅层理解上。《〈论语〉选读》中每一课每一章都有译文,难懂的文言字词,涉及到的古人名等都有注释,每课后还有“相关链接”介绍后世学者对该篇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在这种编排下如果我们还要花时间去对文本进行详细解读,这无异于画蛇添足。

让学生能沐浴到孔子思想的光芒,感受到孔子的智慧,通过学习,激起他们内心向上、向善的潜意识,进而主动要求提升自我修养,这应该是我们重学《论语》的目的,也是每个教师应该去努力的方向。结合现实来解读《论语》应该作为课堂的重点。

二、对《〈论语〉选读》的解读不可太深也不能拔得过高

就最近几年开展《论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问题:解读太深和拔得过高。

《论语》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后世的学者大儒,皓首穷经,也不敢说吃透了孔子的思想,更不要说通过半学期的课程学习,通过老师的解读就能讲清楚孔子思想,何况我们语文老师对《论语》缺少深入的研究,大多数老师只是临时抱佛脚查阅资料,自己只能算得上一知半解,没有深入解读《论语》的能力,就没必要把本应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堂变成高深莫测的布道场。如果现在的我们也还在大谈特谈“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明显是罔顾事实;古人尊崇孔子为“圣人”,把他供奉在了神龛,如果我们现在也把他当做神明,那是不切实际了。读《论语》首先得剔除他“圣人”的光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人,唯有如此,学生才不会觉得孔子的思想是我们现代人高不可及的。

细读《论语》,我们从孔子与众弟子的交往中,最先感受到的是他有着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当他看到弟子表现优秀或学有所成时,他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他会以一种近乎感叹的语气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会在子贡能做到举一反三时,非常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诉往而知来者。”他会在子夏请教《诗经》后能领悟出“礼后乎?”高兴而又谦虚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正因为孔子是人,所以他做不到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当他的得意门生颜渊去世后,“子哭之恸”,甚至悲痛地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讲究中庸之道的孔子会为自己的弟子去世而异常哀痛,这也见出了他的真性情。当众弟子侍坐在他身边时,他看到闵子骞“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在孔子的喜怒哀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这些情感都是因学生而发,他绝不是后世被人画在纸上,接受膜拜的那个“孔圣人”。对孔子,我们毋需把他拔得太高,把他当作完人,当作“万世师表”。

三、对孔子观点不可全盘接受

我们得承认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性格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他有关“智”“仁”“勇”的一些论述,有关教育、交友、处世的观念的确可以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但有些观点应该根据我们现实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对待孔子思想的态度也要与时俱进。

对于交友,孔子强调“适可”原则,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朋友忠言相告,不听就作罢。这个原则在处理一般的意见分歧时是可行的,如若朋友所做之事性质恶劣,有违法乱纪的趋向,而他又一意孤行,作为朋友假如依然坚持这个原则,为了不自讨羞辱,而放任朋友做出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这不仅害了朋友,而且自己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对于这种情况,真正的朋友一定要忠言相劝,这才是对朋友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治国理政上,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肯定道德的感化而否定刑罚的约束,这在孔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或许是适用的,但在现实社会,只靠道德的感化,是很难实现治国理政的目的。能被道德感化的民众必须是有“恻隐之”“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君子,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每个人都是君子,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君子。因此孔子的治国之道只能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期待,如若我们不结合实际盲目推崇,那么我们的社会可能会形成“好人吃亏,坏人得利”的病态。

孔子的言论和思想我们应该辩证地接受,不能言必孔子,把孔子的只言片语当作我们修身、治世的良方,毕竟孔子所处的环境与两千年后的今天有太大的差别。我们不能说孔子的言语到今日还是句句有价值,也不敢说孔子的行为到今日还是样样可以做模范。

如今不少人迷失了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正确的行为准则,淡化了传统美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引导,甚至摈弃了对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此背景下,教育学生从《〈论语〉选读》中学习为人的道理和处事的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交友观、事业观等方面能有很好的引领作用,但切不可泥古不化,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时代的变化,认真研读《论语》,去粗取精,与时俱进,找到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最好契合点,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养。

人生理念 篇4

关键词:情商,人生语文,语文课堂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甚至认为:“ 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可见, 情商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其特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 由于受当今教育“ 功利化”倾向的影响, 语文教育不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不仅让语文失去了本身特有的魅力, 严重伤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而且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那么,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如何突破“ 应试教育”的桎梏, 让语文教学回归到本质?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提出了“ 人生语文”的理念, 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 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使学生有高情商, 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 那么,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如何践行“ 人生语文”这一理念, 培养学生的情商, 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一、培养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

独立性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现代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比较溺爱, 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依赖性较强, 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人生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对其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 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的人格才会得到舒展, 思维的活跃性和创新潜能才会得到迸发。 因此,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宽容、平等、民主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倡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 让学生多参加教学活动

经常参加户外的集体的活动,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自主的想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学习要掌握学习方法, 不能一味的死读书, 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知识, 这样必然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最终达到敢问,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敢于提出相反的意见反驳别人。 现阶段的学生, 受社会风气等各方面影响, 都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就要给学生多一些展现自己的机会。 在课堂互动中还要学会换位思考, 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

2.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切忌武断的打乱学生的思维, 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讨论才会达到最佳效果。 尽量多为学生创造学习实践机会,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建立新型师生合作关系,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是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也是情商的重要能力之一。 可以说, 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的学生的这一能力呢?

1. 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阳光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 而且对学生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高中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 如果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 难免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可以使学生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阳光、乐观的性格。 因此,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我们要抛弃“ 权威者”和“ 监督者”的形象,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性格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 在老师眼里, 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只要自己勇于表现, 相信自己, 都是最棒的。 在开放、民主、平等的教室里, 学生得到的并非仅仅是好的学业成绩, 而且还有比成绩更宝贵的自信和快乐。

2. 构建科学合作小组,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哲学家肖伯纳曾说:“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 而我也有一种思想, 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 那么, 人均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句话真知灼见的道出了合作的重要性。 而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 教学实践表明,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拓宽他们的胸怀。 因此, 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合作意识的激发, 加强合作方法的指导, 为学生间开展合作学习提供可能, 夯实基础, 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协调部署能力等。

三、结束语

总之, 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是各个学科的基础, 它所承担的不是单一学习内容, 而是整个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因此, 教师要树立“ 人生语文” 的教育理念,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情商, 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照亮学生的人生发展。 点亮学生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继英.让人生因语文而精彩[J].语文月刊, 2010, (02) .

人生理念 篇5

古典诗歌教学的成败, 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和欣赏作品中的意境。所谓“意境”是作者抒发感情时创设的一个空灵的境界, 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观察、想象或描绘的物象、画面融合的产物。在赏析诗歌时, 如能引导学生进入此境, 必能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人生感悟和审美享受。然而要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意境, 教师必须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审美修养, 正因为如此, 古典诗歌教学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常常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古典诗歌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和体验、欣赏其中的意境呢?我认为可以分三步来引导学生。

一、把握诗中之“象”, 组合画面, 引发冥想与体验

大凡作者写诗, 都是因情而作, 情感的流露一般要寄托于现实可感之物。注入了诗人特定情感的可感之物, 就是所谓“象” (在诗歌理论中通常称之为“意象”) 。因为不同的“象”的采用, 诗歌可按内容分为田园、山水、边塞、咏物、咏史等。作者将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寄托于山水、田园、史物等抒发出来。学生在诵读诗歌时, 首先应关注这些景、事、物, 即“象”, 然后调动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画面。这一幅幅图景正是作者情感驰骋之地。作者或写景, 如崔颢的《黄鹤楼》, 写登楼远眺, 一空楼, 一人, 空旷的天空独有白云, 在此环境中, 人自然会生出寂寞孤独之感;或写事, 如杜甫的《石壕吏》向我们展现了安史之乱时百姓家园生活破碎的悲惨图景;或以“物”为象, 如杜牧的《赤壁》, 作者只写深埋地下的折戟, 由此读者联想到当年赤壁之战的情景, 在此历史背景下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 也有些诗歌作者将景事物都融入诗中, 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画面, 表达自己深沉复杂的情感。如辛弃疾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了大雪飘飞的塞北, 军营士兵的生活情景及与朋友饯别的场面, 茫茫远去的雪山路。学生借助想象呈现出一幅幅画面, 不能不说给了我们一种极美的享受。有了这些画面, 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容易多了。

二、扣住绘象之辞, 深入意境, 体会思想与情感

诗歌的意境包括“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对于“有我之境”, 诗中的绘象之词, 就是作者为情感流露遣词炼句的结果。如李白的《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作者无穷愁绪涌上心头, 坠入不称意的苦闷中, 以散发归隐表示和黑暗社会决裂之情, 极度宣泄的思想可见一般。有些诗歌在选词当中伴随修辞方式的使用。如曹操的《龟虽寿》, 以“老骥”、“烈士”自喻, 表明自己志在千里, 壮心未已的壮志豪情。还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采用夸张修辞表达自己心中愁绪的深长。

“无我之境”则是作者将自己隐去, 含蓄深远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此学生较难理会, 须有切身的感受。当读者在想象与感受中让画面萦绕于心之时, 自可借助绘象之词将自己置身其中, 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那是一个, 群山环绕的幽静的山间, 在此采菊, 远望山峰, 视野宽阔, 空灵而飘渺。这是一个虚、空、远的境界。对此热爱之人, 必有宁静超脱, 纯洁淡雅, 鄙弃污浊尘世的心灵。其人性美对后人的启迪可谓深远。诗之美即在此, 领会品尝到它的精髓, 想不受其感染恐怕也难了。

三、潜入意境之美, 内化入心, 提升人生境界与品位

借助意境的解读和品味, 深入理解了诗歌之情、之思、之义, 这还不是古典诗歌阅读欣赏的全部。在此基础上潜入意境之美, 于人生的体味和感怀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才是古典诗歌阅读欣赏的最高境界。如此, 则能真正切入和凸显语文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超越语文工具性和功利性的目标, 实现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效。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七言古诗, 诗人笔下的塞外风雪奇丽雄浑, 色彩浪漫夺目, 内涵丰富宽广, 意境鲜明独特。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等诗句, 将学生从对奇特景观的好奇与感叹的表层体验中拔出, 引导他们把大自然的奇丽景致与作者的壮逸情怀及浪漫理想联系起来, 上升到对人生情怀和崇高境界的感悟与冥思。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此前还应当相机叙事陈情, 让学生知晓岑参两度出塞任职, 六年戎马边疆, 渴望建功立业, 饱经雨雪风霜的人生经历和壮怀理想。

上一篇: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下一篇:证券交易自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