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采性分析

2024-07-29

可采性分析(精选3篇)

可采性分析 篇1

1 煤储层埋深和煤厚

煤储层埋深直接影响着煤储层的地层压力、地层温度、煤层气的吸附量和临界解吸压力等。因此, 煤储层的埋深对煤层气的保存、富集和开采技术条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区煤储层埋深:3号煤储层为130~1 060 m, 平均约516 m, 最薄点位于研究区西南角, 约为130 m, 最厚点位于研究区东北部, 约为1 060 m;15号煤储层埋深为205~1 150 m, 平均约610 m, 最薄点位于研究区西南角, 约为205 m, 最厚点位于研究区东北部, 约为1 150 m。

根据以往的研究资料证实, 通常情况下, 煤层所受压力是埋藏深度的函数, 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 一方面, 煤层所受的压力、静水压力、地应力, 储层压力、有利含气量都会增加;另一方面, 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 储层温度会越高, 吸附量越小。因此, 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 煤层含气量将随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该规律在本区表现较为明显。同一层煤在本区的埋藏深度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加大, 煤层的含气量也逐渐增大, 东部埋深大于西部, 东部的含气量大于西部。西南部3号煤储层的埋深约为290 m, 含气量约为3 m3/t, 而东北部3号煤储层的埋深为950 m, 含气量约为20 m3/t, 埋深增加了660 m, 含气量增加了17.00 m3/t。经过统计, 3号煤储层的含气量梯度为2.0 m3/100 m左右, 15号煤储层的含气量梯度为1.5 m3/100 m左右。

煤层厚度与含气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煤层越厚, 供气能力越强, 产量越大。美国主要开采煤层气盆地单井累积厚度为6~91 m, 比如美国圣胡安盆地, 煤层气高产区煤层累积厚度主要分布在9~30 m之间。因煤层气主要是吸附在煤层中, 只有少部分游离在煤层中, 所以, 在同一区域、同一层煤中, 在吸附力和围岩相同的情况下, 厚煤层要比薄煤层吸附得多;在同一区域、同一煤层中, 割理、裂隙发育相同的情况下, 厚煤层中的空间更大, 因此, 厚煤层中要比薄煤层中游离的煤层气多。比如MB-007井, 3号煤储层纯煤厚3.6 m, 含气量约为3 m3/t;MB-017井, 3号煤煤储层纯煤厚5.4 m, 含气量约为17 m3/t。MB-017井煤厚是MB-007井的1.5倍, 而含气量是5.7倍。因此, 厚煤带也是含气量高的部位。

2 煤变质程度

3 号和15号煤储层的变质程度均为无烟煤, 属高变质阶段, 此阶段煤对甲烷的吸附量高。煤级直接影响煤中的含气量和煤储层中孔隙—裂隙的发育状况。煤级太低, 往往含气量低, 不利于煤层气藏的形成;中煤阶煤较有利煤层气藏的形成;高煤阶煤对煤层气富集成藏有利有弊, 如果变质程度太高, 煤层已失去储层气能力, 则基本不吸附煤层气, 孔隙度降低, 储气能力有限, 无法形成煤层气藏。此外, 由于构造运动影响和基质收缩会产生一定量的裂隙, 这对煤层渗透性有很大改善, 如果构造环境稳定、煤层封闭条件好, 则有可能形成煤层气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资料证明, 沁水煤田的煤层气藏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

3 灰分产率

灰分是煤燃烧后的残渣, 在煤层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该参数可直接反映煤层含气量。煤层气在煤中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储于煤中, 煤中的灰分主要来源于煤中的无机物, 而无机物质表面与甲烷之间没有亲合力, 因此, 无机物质不吸附甲烷气体。由于煤中无机物质含量增高, 势必会代替有机物质占据的空间, 从而缩小有机物质吸附气体的总表面积。因此, 在同一煤阶的煤层中, 其煤层气的含量随着灰分产率的增加而减小, 即灰分含量越低, 煤层气含气量相对越高。

4 煤显微组分含量

煤的含气量与煤本身的煤岩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区内的3号和15号煤储层变质程度高, 煤中内在水分少, 煤的疏水性大, 接触角大, 煤层中的水在气的驱使下进入煤储层的大裂隙系统。在良好的封闭条件下, 这些煤层水被保存在煤层气藏内的大裂隙中。

不同的成煤环境会生成不同的显微组分, 不同的显微组分含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孔隙, 比如镜质组中的基质镜质体多含一些小孔或微孔, 因此, 煤的显微特征对煤层气的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5 煤储层渗透率

煤层的渗透率取决于煤中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 煤层渗透率直接决定着煤层气的运移和产出。一直以来, 人们都认为煤层的渗透率是影响煤层气产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是因为煤层气的产出要经历从煤层中解吸出来的过程, 煤层气的解吸量是煤层压力的函数, 而煤层气的储层压力与渗透率有关, 同时, 也与煤层的孔隙度有关, 与孔隙度是正相关关系, 总趋势为孔隙度越大, 渗率越高, 但也不完全是直线形式的关系。

煤层渗透率也与地层最小主应力有关, 应力松驰地区的渗透率高, 随深度增加的变化幅度不大, 储层产气量也较高;高应力地区的渗透率较低。

煤储层渗透率对煤层气井的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渗透率过低, 煤储层卸压速率和煤层气解吸速率将会过低, 导致压降漏斗 (抽排) 范围有限。渗透率过高, 表明渗流通道发育, 一方面, 当气藏边界有充足的压力补给时, 会形成稳定流, 即气藏中各点压力不随时间改变, 如果此时井底压力尚未降至临界解吸压力以下, 则气藏无法产气;另一方面, 会导致产水量过大, 使煤储层泄压困难, 不但需增加排水设备, 还需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水处理, 也不利于煤层气井的生产。

大量文献资料表明, 对煤层渗透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煤的内生裂隙, 即割理系统。而煤的孔隙度一般受显微组分组成、灰分产率和煤的变质程度影响。研究区内的3号和15号煤储层的显微组分、变质程度基本一致, 所以, 影响煤的孔隙度的主要因素为灰分产率。通过测试, 3号煤储层的灰分产率高于15号煤层, 煤中矿物质含量增高, 煤的孔隙度会随之减小, 因此, 15号煤储层的孔隙度大于3号煤储层的孔隙度是符合常规的。

煤层的渗透率与孔隙度是正相关关系。通过上述分析, 本区3号和15号煤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的总趋势为孔隙度越大, 渗率越高, 但也不完全是直线形式的关系, 可能与其他各种地质因素有关。此外, 煤层渗透率也与地层最小主应力有关, 本区地应力梯度和渗透率分布规律分析显示, 应力松驰地区的渗透率高, 随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不大, 储层产气量也较高;高应力地区的渗透率较低。

6 结束语

研究区内3号和15号煤储层的厚度较大、分布稳定, 是很好的煤层气储层。显微煤岩组分中有机组分主要为镜质组, 煤阶属无烟煤, 煤阶和煤质有利于煤层气生成和吸附。煤层平均含气量较高, 渗透率15号煤储层好于3号煤储层, 渗透率较好, 在构造裂隙发育地段的渗透性更好。埋深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厚, 但绝大部分面积小于1 000 m2, 这种埋深比较适合煤层气的开发。从3号和15号煤储层的显微组分镜质组含量分布、纯煤厚度和埋深可见, 含气量主要被煤的物质组成 (显微组分) 控制, 其次被煤的厚度控制, 再次被埋深控制, 可从MB020井的气含量、厚度、埋深、镜质组含量值和研究区的总体趋势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可采性分析 篇2

经过了解发现, 云南省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煤层气资源的蕴藏量也较高, 如何实现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成为当地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从今年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来看, 煤层气作为一种煤炭伴生资源, 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应对云南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及可采性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并对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及富集规律进行深入了解, 同时明确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重点, 并深入研究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可采性及市场发展前景, 保证云南省煤层气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富集规律

云南省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云南省煤炭资源总量为678.80亿t;云南省煤层气资源量为4240.88亿m3。按资源量级别划分, 预测资源量为637.47亿m3, 占15%;远景资源量为3603.41亿m3, 占85%。按埋藏深度划分:埋深1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2548.69亿m3, 占60%;1000~1500m为1009.39亿m3, 占24%;1500~2000m为682.80亿m3, 占16%。由此可知:云南省煤层气资源的勘探程度较低, 资源量主要集中在预测区内。

从目前掌握的云南煤层气资源地质数据来看, 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和富集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云南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已勘探区内

由于目前针对云南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程度较低, 导致现有掌握的煤层气资源均是在已经实施勘探的区域之内。除此之外, 根据煤层气的蕴藏特点, 也根据现有数据能够对煤层气可能蕴藏的地点进行合理推测。目前所掌握的煤层气蕴藏地点多数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得的。考虑到云南煤层气资源的丰富性, 要想实现煤层气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单纯依靠这两种方法是不够的。为此, 我们应以勘探开发的手段为主, 增加对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勘探, 并对勘探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保证勘探开发效果满足实际需要, 达到提高勘探开发效果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质量, 满足云南煤气层开发需要, 为云南煤气层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2. 云南煤层气资源浅层储藏量占比在60%左右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 云南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000米的浅层空间, 经过对煤层气资源浅层储藏量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 云南煤层气资源浅层储藏量占煤层气资源总量的60%, 便于对煤层气资源的开采。基于这一优点, 在对云南煤层气资源开采过程中, 应将浅层煤层气资源作为开采重点, 应采取优先开采浅层煤层气资源的策略, 实现对浅层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考虑到云南煤层气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开采过程中, 应采取先浅层后深层的原则, 掌握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分布规律, 做好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开采工作。为此, 我们要对云南煤层气资源的蕴藏特点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并根据煤层气资源蕴藏特点制定具体的开采策略, 保证煤层气的整体开采效果满足实际需要。

3. 云南煤层气资源中层和深层储藏量在24%和16%附近

通过对煤层气资源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后发现, 云南煤层气资源除了在浅层地表具有丰富的蕴藏量之外, 在中层地层和深层地层也蕴含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 云南煤层气资源的整体分布比例是这样的:浅层地表层煤层气资源所占比例约为60%, 中层地层煤层气资源所占比例约为24%, 深层地层煤层气资源所占比例约为16%。这一比例符合煤层气蕴含规律, 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 掌握这一分布规律有利于制定具体的开采方案, 能够提高煤层气开采的整体效果, 有利于促进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在煤层气资源开采过程中, 应对煤层气资源的蕴藏和富集规律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做到全面掌握煤层气资源蕴藏和富集规律的目的。

三、云南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

为了实现对云南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我们应对云南煤层气资源进行深入了解, 并划定重点区域, 明确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 做好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 满足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需要。从目前掌握的勘探数据来看, 云南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区域:

1. 云南煤层气资源开发第一区块

位于恩洪矿区南部, 包括老书桌井田、7井田及中段南部普查区, 面积24.34km2。该区煤层煤质较好, 为中变质烟煤, 生气量大、含气饱和度高、煤层渗

透性较好, 煤层气资源丰富, 煤层气预测资源量30.01亿m3。

通过对现有煤层气勘探数据进行分析后可知, 在恩洪矿区南部地区区块内, 煤层气预计储量很大, 预计会达到30.01亿m3的储量。从这一蕴藏总量来看, 值得我们增加投入对该地区的煤层气进行全面开发, 有效提高煤层气的开采量。为此, 我们应将这一地区确定为云南煤层气资源开发的第一区块, 制定具体的开采策略, 保证云南煤层气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保证云南煤层气资源开采在总量和有效性上都能满足实际需要, 达到提升煤层气资源开发效果的目的。

2. 云南煤层气资源开发第二区块

该区东部北邻老书桌井田及中段南部普查区, 全区现未受开采影响, 含煤面积17.19km2, 地层倾角5~20A, 含可采煤层17层, 可采煤层总厚12.17~32.4m, 一般为22m, 在恩洪矿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煤层气含量为0.45~30.32cm3/g, 平均9.57cm3/g, 煤层气资源量约为20.11亿m3, 资源量丰度为1.17亿m3/k m2。

除了第一区块之外, 经过对现有的勘探数据研究后发现, 在第一区块东部地区, 煤层气资源相对丰富, 其勘探数据主要为以上几种。在这一区块内, 由于煤层厚度较厚, 产生的煤层气资源也比较丰富,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 煤层气资源已经达到了20.11亿m3, 仅次于第一区块。为了实现对这一区块的有效开采, 我们应根据掌握的勘探数据, 将开采重点放在煤层气蕴含量相对丰富的地区, 保证煤层气开采取得积极效果, 满足煤气层开采要求, 达到提高煤气层开采质量的目的。

3. 云南煤层气资源开发第三区块

位于恩洪矿区中南部, 含煤面积16.44km2, 煤层气资源量21.31亿m3, 总体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 倾角5~15A, 断层较不发育, 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含可采煤层15层, 煤层总厚13.49~29.22m, 一般为22m左右, 预计煤层气含量4.83~9.92cm3/g, 一般8cm3/g, 煤层气资源量丰度为1.41~1.77亿m3/km2。

在对云南煤层气资源分布进行了解后发现, 在恩洪矿区的中南部地区, 其煤层气资源量达到了21.31亿m3, 具备了深度开采的条件, 能够成为新的煤层气开采区块, 其产量具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经过了解发现, 这一区块的地形与其他区块不同, 在倾斜度上比前两个区块的倾斜度要大, 在开采过程中难度较大。为此, 我们应根据煤层气蕴藏量和地形要求, 制定有针对性的开采方案, 保证煤层气开采效果满足实际需要, 达到提高煤层气开采质量的目的, 满足实际开采需要。

四、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可采性及市场发展前景

基于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勘探数据, 云南煤层气资源具有一定的可采性。考虑到煤层气的自身特点, 煤层气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用途。目前来看, 云南煤层气资源的可采性和市场发展前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云南煤层气蕴藏量高, 开采难度低

从云南煤层气蕴藏量和开采区块来看, 现有的煤层气开采区块总体蕴藏量较

高, 并且地形比较有利, 整体开采难度低, 有利于实现大面积开采。基于这一特点, 在云南煤层气的开采过程中, 我们应根据煤层气蕴藏量, 划定特殊开采区块, 保证煤层气开采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达到提高煤层气产量的目的, 保证煤层气品质满足实际要求。所以, 我们要认识到云南煤层气的蕴藏量及开采特点, 做好煤层气的开采工作, 保证煤层气的开采效果满足实际要求, 达到提高煤层气开采量的目的。

2. 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良好的政策和市场氛围

在目前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 由于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在工业生产和民用采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基于这一现实需要, 国家制定了具体政策重点扶持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 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此外, 由于煤层气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基础, 煤层气的整体市场氛围良好。这两方面的条件综合在一起决定了煤层气具有良好的可采性。为此, 我们应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环境有正确的认识, 应充分利用良好的政策和市场氛围, 做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

3. 城市民用燃料市场前景广阔

基于煤层气的特点, 煤层气正成为天然气的有益补充, 在城市民用燃料市场上得到了重要应用。由于煤层气燃烧值高, 并且具有与天然气类似的特性, 能够成为城市的重要民用燃料。基于这一特性, 煤层气在城市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为城市民用燃料市场增加了燃料品种, 保证了城市民用燃料供应。为此, 我们应认识到煤层气的应用前景, 并以此为基础, 增加煤层气的开采量, 满足城市燃料市场的实际需要, 保障城市燃料市场的气源供应, 促进城市燃料市场发展。

4. 煤层气利用量正在逐年提高

从目前煤层气在城市的应用来看, 煤层气正成为城市燃料的重要种类, 对丰富城市燃料种类, 增加城市燃料供应具有重要作用。此外, 煤层气还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燃料之一, 对工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煤层气的利用量正在逐年提高, 煤层气的作用也得到了认可。由此可以看出, 随着煤层气的利用量正在逐年上升, 煤气层的勘探开发工作也面临着新局面。所以, 我们要认识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 根据市场对煤层气的需求量, 做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

5. 煤层气区域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城市燃料市场对煤层气需求量的增加, 煤层气已经成为了城市燃料市场的重要产品之一, 由此也形成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煤层气区域市场。受到煤层气产地的限制, 煤层气的市场也带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基于市场对煤层气需求量的增加, 煤层气产品在不同区域市场间开始合理流动, 煤层气区域市场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 煤层气的开采应以市场为导向, 应根据产量需求进行合理开采, 保证煤层气开采满足市场需要。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煤层气资源是云南煤矿中重要的伴生资源, 作为目前城市能源的重要种类, 我们只有掌握云南煤层气富集规律及其可采性, 才能实现对云南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 达到提高开采量和提高开采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 我们立足云南煤层气勘探开发数据, 重点分析煤层气富集规律及可采性, 为煤层气开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白生海;煤系地层成煤环境及层序地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张玉贵;构造煤演化与力化学作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3]吴素娟;丽水凹陷古近系储层砂岩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4]张飏;神华煤大分子结构特征及其与强粘结性煤配合炼焦特性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5]杨永恒;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紫金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热力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06年.

可采性分析 篇3

关键词:可采煤层,硫分,分布特征,贵州

我国能源长期依赖煤炭, 而煤炭燃烧引发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地关注。作为煤中主要的有害成分—硫对环境问题尤其重要, 硫在煤燃烧中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成分, 是造成大面积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煤中硫分布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是硫引发环境问题研究的基础, 引起了众多专家的关注[1,2,3,4,5,6]。本文通过对织纳煤田贝勒矿区可采煤层硫分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总结煤层硫的分布特征及规律, 为开展区内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脱硫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 地质背景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中的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内。以北西向褶皱、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 主体构造为呈北西向展布的百兴向斜、加戛背斜, 北东向断裂。矿区位于加戛背斜南西翼南段, 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倾向南西, 倾角24°-60°, 平均30°。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永宁镇组及第四系。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 由细—粉砂岩、泥岩、灰岩、炭质页岩及煤层 (线) 组成, 厚340~390m, 平均360m。含煤43~68层, 一般为33层。其中, 含可采煤层8层, 自上而下为M1、M4、M5、M6、M7、M20、M27、M32, 均属无烟煤, 低中-中灰、高-特高热值煤[7]。

2 硫的分布特征

2.1 全硫特征

矿区内各可采煤层全硫在0.31-9.75%之间, 均值在0.84-5.43%之间, 其中M6、M20属低硫煤, M5、M7、M32属中高硫煤, M1、M4、M27属高硫煤[8]。各煤层硫分析见表1。

从上表中可知:以M4煤层硫分最高, M1次之, M6最低。

2.2 硫的赋存状态

煤中的硫, 一般分为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类, 无机硫可以分为硫酸盐硫和硫铁矿硫。矿区内可采煤层硫以黄铁矿硫为主, 占全硫比例50%-87%, 含量变化大, 在0-9.75%间, 平均0.43%-3.90%, 其变化趋势与全硫相同。硫铁矿硫主要以黄铁矿硫的形态存在, 黄铁矿呈正方晶体结构, 多以结核状、透镜状、团块状和浸染状等形态赋存于煤中。硫铁矿硫还包括少量的白铁矿硫, 多呈放射状存在。以有机硫次之, 占全硫比例12%-49%, 含量在0.12%-1.54%, 平均0.33%-0.77%。有机硫是一系列含硫有机官能团的总称, 是煤分子结构的一部分, 以交联结构及杂环形态存在。硫酸盐硫最少, 占全硫比例0-3%, 含量变化不大, 含量在0-0.18%, 平均0-0.08%。硫酸盐硫以不同的硫酸盐形式存在, 如石膏、硫酸钡、硫酸亚铁等。矿区内高硫煤中的硫绝大部分为硫化硫物 (83%-87%) 。有机硫次之 (12%-14%) 及少量的硫酸盐硫。中高硫煤中的硫以硫化硫物 (64%-80%) 为主。有机硫次之 (20%-34%) 及少量的硫酸盐硫。低硫煤以硫化物硫、有机硫为主及少量的硫酸盐硫。

2.3 脱硫特征

矿区内可采煤层经1∶4比重液浮沉后, 脱硫率为23.51-65.78%, 脱黄铁矿硫率为30.41-88.70%。说明可采煤层硫分含量高, 主要以黄铁矿硫为主, 经洗选后煤层硫分可降低至3%之下。

2.4 硫的分布特征

矿区内可采煤层中硫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不大, 未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可采煤层中硫在垂向上变化较大, 有低硫、中高硫、高硫煤3种 (图1) 。高硫煤分布于含煤岩系上部及下部, 中部煤层硫分低。硫化物硫变化趋势与全硫相同, 具有相同的曲线特征, 有机硫与硫酸盐硫变化不大。

3 结论

矿区内可采煤层有低硫、中高硫、高硫煤3种。高硫煤绝大部分为硫化硫物, 有机硫次之及少量的硫酸盐硫;中高硫煤以硫化硫物为主, 有机硫次之及少量的硫酸盐硫;低硫煤以硫化物硫、有机硫为主及少量的硫酸盐硫。

可采煤层中硫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不大, 在垂向上的变化较大, 高硫煤分布于含煤岩系上部及下部, 中部煤层硫分低。硫化物硫变化趋势与全硫相同, 具有相同的曲线特征, 有机硫与硫酸盐硫变化不大。

参考文献

[1]何培寿, 等.西南晚二叠世煤中硫的赋存状况及成因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 1989, 9 (4) :31-40.

[2]赵福平.贵州省晚二叠世煤中硫的分布特征及成因[J].煤炭转化, 2007, 30 (3) :16-20.

[3]赵福平.贵州晚二叠世煤中硫的分布规律及其地质控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06.

[4]曹志德.织纳煤田以那煤矿硫分特征分析[J].煤质技术, 2005, 2, 69-70.

[5]张光超, 等.云南省昭通地区宣威组C5煤层硫分分布特征[J].中国煤炭地质, 2012, 24 (4) :14-17.

[6]赵福平, 舒万柏.贵州大方背斜南东翼煤中硫特征及成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34 (5) :9-12.

[7]吴波, 等.贵州省纳雍县贝勒煤矿扩能扩界勘探地质报告[R].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 2009.

上一篇:4G电视下一篇:制造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