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影响(精选12篇)
经济发展影响 篇1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梦”能否更早的实现, 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尽快实现, 我认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综合生产力都在显著提高。如何制定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体系, 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只有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 利用高新科技手段, 则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市场的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中国现在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传统的价格体制等因素的干预, 农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现在还不能够体现市场的需求。我们都知道农民是利益的主体受益者, 这就决定和反映了市场需求的规模。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农产品的出口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春天”。还是要看我国农产品的主要竞争力如何, 这就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 怎样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就需要依靠科技的创新。近十年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粮食的价格也随之攀升, 如何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这就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
1 分析问题
1.1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了能够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 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 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 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的徘徊不前发展艰难。改革开放以来,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 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 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 农民要增加收入, 我认为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外还是要依靠高新科技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支持。
我国的农业经济由于一些不健全的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使得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我们现有的经济总体发展有一些不同步,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主体不清晰。我们现代的农业就是要依靠高科技和适用的技术把传统的农业转变为靠科技、靠人才、靠投入、靠管理的新型模式。农业的发展是由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因此我们要遵循其发展规律,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1.2 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阻力
在我国农民占大多数, 而且文化水平也较低, 虽然说我们现在的科技传播手段很发达和多样, 但是我认为怎样把新型的管理模式与方法能够更快的传递给农民, 还是应该靠面对面的沟通和手把手地传递。由于我们的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还没有建立起更快、更有效的传递机制, 使得原本不错农业科技成果和管理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 用于基础农业设施的资金还比较缺乏。虽然说目前国家每年都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相当一部分来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完善, 而且地方财政也会有相应的一部分。但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效果不够明显。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农业的国际竞争, 农业竞争实质上就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 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必须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从总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竞争优势,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化解一切阻力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2 解决问题
2.1 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 创新农业发展的模式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 怎样改变?向什么样的方向改变?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深刻的认识到新形势对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更高需求, 这就要求有创新科技的支撑和普及。把农业经济逐步的导入产业化、模式多元化、专业化、组织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利用网络进行视频教育, 为广大农民进行业务的培训, 使其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技术。在以科技创新来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的品质的同时, 以文化创意来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的品位。科技就是生产力, 通过科学的种田、科学的养殖来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健全基层信息服务平台, 使得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信息化。
逐步的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对农业的发展要从战略的高度作出前瞻性的部署。我们还应该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 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 加大奖励制度。制定长远的农业经济发展计划, 使农业经济长期保持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国家的综合经济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处于上升期, 使我们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国家农业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都要从长远出发形成三层力量的最优配置, 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2.2 强化惠农政策, 增强科技支撑。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我国农民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您的3/4, 但是整体素质和人均收入偏低。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对农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解决农民医疗难、社会保障难和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体制, 最大限度的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健康水平。
同时要加大高新科技手段介入农业生产过程, 彻底使农民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以及无污染的生产资料等问题要解决, 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得到健康、无公害的产品。今后一个时期, 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 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严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根本依靠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农业科技将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相信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的农业经济一定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 制约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对农业经济发展和推动有着巨大的影响。只是两者还没有有机的结合起来, 怎样能够多方面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怎样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农业经济,因素,科技,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5-1.
[2]李顺, 李霄峰.提高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2011-2.
[3]厉无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2013-7-16.
经济发展影响 篇2
安徽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是较落后但是发展势头较好,这里除了一些历史问题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有利因素: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附近有许多经济较好的城市和省份可以帮助安徽发展。
二是:交通发达。安徽交通发达,水网密布,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公路客车营运班线14857条,其中跨省班线1714条,跨区班线2567条,总营运里程271.671万公里。高速公路客运异军突起,零担和大件、集装箱货运满足了不同的运输需求。以合肥为中心,城市为枢纽,内联乡村,外联省际的客货运输网络初步形成。集装箱货运量逐年增长,大件运输生产初具规模。客运铁路 :主要有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青阜线、阜淮线、淮南线、宣杭线、皖赣线、宁西线、沪蓉线等。高铁线路 :主要有:京沪高铁、宁安城际铁路、合安城际(规划中)、合福铁路、合蚌客运专线、商杭客运专线(规划中)、合武高铁、沪宁高铁等。其中,京沪高铁与合蚌客运专线、合福铁路组成京福快速通道;沪宁、合宁、合武共同组成了沪蓉快速通道的一部分。水路交通 :淮 河 流 域:一级港口:蚌埠港、淮南港、阜阳港,二级港口:凤阳港、凤台港、利辛港,三级港口:怀远港、五河港、寿县港。长 江 流 域: 1
一级港口: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二级港口:铜陵港,三级港口:池州港。空运: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黄山机场,阜阳西关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管道运输: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主管道安徽段,同步建设省内支线管道,实现安徽省管道运输“零”的突破。根据安庆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南京—安庆输油管道的前期工作。
三是:资源丰富。安徽拥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国后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96种,矿产地2000多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有67种,矿区711处。其中以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7外,其余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是安徽省的优势矿产。能源矿产已发现7种,有煤、石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煤、石煤、石油3种。其中煤炭尤为丰富,保有储量246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1位。黑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钒、钛、锰、铬等5种。除铬之外,其余4种均有探明工业储量。其中铁矿保有储量30亿吨,居全国第5位。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锌、钼、钴、锑、铝、镍、锡,钦、镁等。其中的铜、铅、锌、钴、钨、钼、锑已有探明工业储量。铜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贵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金、银、铂族(铂、钯、锇、钉、铑、铱)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只有金、银2种。金矿保有储量150吨(含伴生金),居全国第10位。
浅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环境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刻离不开环境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强烈地影响着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会干扰和影响环境秩序,甚至恶化环境。为此,必须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环境建设,使环境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建设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向协调方向发展。
一、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界的侵犯与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人类为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发展经济,不可避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这种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好的环境能引来投资环境,恶化的环境会影响健康,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是主导,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自然环境是基础
经济发展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归根到底是从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加工成生产和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资源转化为产品,另一部分资源变成废弃物返回到环境中去。良好的自然环境能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一旦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环境恶化会通过经济发展情况反映出来,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进一步又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资源再生能力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 发展经济是根本
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是自然环境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了,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保护自然环境创造物质条件,并运用科学技术和宏观经济手段去保护、改善自然环境,增强自然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耐受力。没有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条件、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就无从改善。二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将自然环境改变为人工环境,按照人类发展的要求,建设一个比较理想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 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是经常的,表现在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就是环境问题的实质。离开了经济发展,解决不了环境问题;不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又难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再生产能力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一方面自然资源过度消耗,造成生态系统结构简化、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环境恶化。这种两难选择要求全面客观地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能因为保护自然环境就限制经济发展,而是要想方设法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内来发展济。
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又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同。当经济发展较低时,发展经济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保护自然环境就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逐渐由矛盾对立状态转化为协调统一状态。脱离具体的发展阶段、发展范围,无论是“发展第一的经济决定论”,还是“零增长的环境优先论”,都是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孤立静止地看待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系统整体协调。
二、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的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总的来看,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有所改善,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中国的现实情况要求经济发展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资源理性开发利用基础上,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有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经济问题与环境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如果经济发展损害了环境资源,那么环境恶化反过来会破坏经济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兼顾代际公平的基础上,以低耗、高效的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一)保护环境能够促进和优化经济增长
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保护好环境,能优化经济增长,促进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通过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产业经济政策,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二是通过削减排污总量,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既减轻了环境污染负荷,同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发展容量。
(二)发展环境产业可以带动对经济增长
环境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投资、消费和就业三个方面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对投资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以及由此而带动的社会需求的增加。环境产业主张企业从生产全过程实施环境管理,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达到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这要求企业在生产工艺上,尽量考虑使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开发清洁能源替代传统高污染的化石能源;开发回收再利用技术,通过延长产业链的形式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企业的环境投资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环境效益,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另一方面,企业为实施全过程环境管理所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需要设计和建造新的设施和装备,所引起的物质、资金、信息等方面的社会需求会与相关产业产生联动效应,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绿色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环境是经济的基础,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势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发展。虽然我国在改善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形势依然严峻,存在尖锐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篇4
探索经济发展的原因是经济学的一个古老命题, 最早对此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是马克思。他在《资本论》 (中文1版, 第一卷) 中指出:“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等。”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 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对此进行过探究。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种解释都是对一个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反应。“有学者根据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形式, 把人类所经历的经济增长范式划分为‘亚当·斯密方式’、‘福特方式’、‘索洛方式’和‘熊彼特方式’。”综合上述几种增长方式及马克思的观点, 我们不难总结出,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硬因素和软因素两个方面。”二战前的研究比较注重硬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比如地理区位、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生产资料及规模等。二战之后, 人们越来越注重软因素的影响, 比如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文化等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软因素”的作用越来越突显, 同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二、我国及山西具体情况
大多数人往往会放弃落后地方的生活, 而选择来到发达的大城市。这完全是两个地方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使然。我们来分析一下北京及山西经济情况, 2014年北京市GDP为21, 330.83亿元, 山西省则为12, 759.4亿元, 北京一年的GDP大约为山西的2倍。虽然GDP作为经济总量衡量指标有一定的缺陷, 但由它看出的一些问题也不无道理。两省、市的GDP总量差距较大, 可想而知两地的生活水平差距将会有多大。并且从2010年起, 山西省内生产总值虽逐年在增加, 但增速却明显减慢。2010年其增速高达13.9%, 甚至在2012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 山西生产总值增速为10.1%, 居高不下。而据科学统计, GDP合理增速却为7%。山西当前的增速明显让人担忧。但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却骤降到了4.9%, 较2012年降幅高达50%, 让我们想想这是何等的危机?
山西地处中国中部地区, 没有绝对好的地理优势, 也没有优越的自然资源, 主要靠煤炭产业发展, 显然产业结构很单一。近年来, 由于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枯竭的问题, 国家开始整治该产业。煤炭产业严重不景气, 煤价下跌, 政府加强调控该产业, 加强管制, 坚定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不安全生产, 着力化解过剩产能, 限制劣质煤的流通和使用以及推动煤炭结构调整等。煤炭市场低迷给以煤炭为重要财政支出为支柱的山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摆脱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 寻求转型发展是摆在山西省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近两年, 我国整体产能过剩, 水泥、钢铁产能过剩, 但二者对煤炭的需求都很大, 从而致使煤炭失去原有的市场, 继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放缓。再有, 以煤炭等能源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容易造成官商勾结现象的频发。党的十八大反腐倡廉建设以来, 山西的腐败问题突显, 从而发生了令人汗颜的“官场大地震”。
“一个好的政府应该是受顾客驱使的政府, 即满足顾客的需要, 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民主政府是为它们的公民服务而存在的。”而山西的政府形象却与上述描述恰恰相反。因此, 山西经济发展发生如此剧烈的波动。笔者认为用这么一句话描述山西之前的发展很形象:“不去考虑未来的问题和机会, 我们踉踉跄跄地从危机走向危机。”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突》中写道:“我们的政治制度是‘未来盲’。”山西可谓是发展战略的“未来盲”, 只是一味地盲目开发所拥有的煤炭资源, 着迷于眼前利益, 不做更长远打算。在人才培养, 科技水平的提高、创新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人是一切发展的核心, 要想发展壮大, 首先必须解决人口问题, 继而解决人才问题。在解决好日益增长的人口工作问题 (及基本生活) 之后, 继而解决这些人怎样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 (及科技进步、创新能力等) 的问题。换言之, 即将中国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才资源强国。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再来分析中国及山西高校现状, 2014年全国各省市普通高校占比情况:全国共有112所“211”学校, 分布在31个省市。从各省市拥有的211高校数量看, 北京有24所居首位, 江苏11所和上海9所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39所“985”高校, 仅分布在18个省市。排在前四位的是, 北京8所, 上海4所, 陕西和湖南均3所。虽然山西和北京普通高等学校的总数量相比相差不是太多, 但211、985重点高校占比北京均第一。而山西却几乎没有中国的重点高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自身思想的局限, 二则政府财政投入的数量不足。让我们看一个成功的范例:森尼维尔市通过给成功的管理人员以奖励, 使生产率提高4%。第四学区通过奖励成功的学校, 使东哈莱姆区的教育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为强国之路, 兴国之要。到此, 山西政府及人民是不是应该在教育问题、人才培养问题上有所想法了?
三、从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上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由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山西之前的经济发展模式缺失科学性、可持续性。煤炭资源毕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一旦把它开采到极限, 必定会限制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因此, 从科学发展面临问题的角度看, 要注意的是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人是一切发展的核心, 加大力度培养人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最科学、最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当下, 我国社会既存在人口资源丰富和人才资源缺乏的矛盾, 又存在着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基础平台不坚实;高级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结构需要调整。这些矛盾既对人才开发提出迫切的要求, 同时又为人人成为人才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只要人才培养问题得以解决, 科技水平的提高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摘要:从古至今, 经济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谋求进步与发展的首要目标。关于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探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那么,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在具体分析以山西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落后问题的同时,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将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关键词:经济发展,山西落后,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经济体制中的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2]韩恒.试论经济发展的软因素[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5.
经济发展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篇5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这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级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置身全球化浪潮,要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全球战略意识。
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的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当中。经济的一体化造成政治的大小三角,相互牵制的,一超多强的局面——经济决定政治。
所谓弱国无外交,只有经济和综合国力足够强大,才能在国际舞台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中国的经济利益即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大部分。
河南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篇6
摘 要 在河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着手从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层次以及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分析这些因素对于河南省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河南省 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从经济总量的变动情况看,“十五”以来,河南经济总量呈迅速扩大之势。GDP由2000年的5052.97亿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18407.78亿元。GDP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5.1%提高到2004年的5.4%。据2009年的最新数据分析可知河南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5位,河南的GDP含金量(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即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到28位,河南经济发展的含金量较低,即河南人均GDP中,收入占的比重較小。
从中部地区来看,河南经济总量的优势地位依然明显,多年来保持中部六省第一的位置。从人均水平看,2004年河南人均生产总值为9145元,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但与全国人均生产总值12336元相比,仍然有3000多元的差距,仅占全国的74.1%。而到了2007年河南人均生产总值为16012元,而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9524元,占全国的82.0%。
作为我国一个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河南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
二、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河南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总量快速扩张的阶段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主要由二三产业拉动,其中又主要以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受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较低的制约和制度约束相对缺失的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等粗放型特征比较明显。对于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素质的制约
全省劳动力数量巨大然而质量与数量却形成了强烈反差,难以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需要。全省人才严重缺乏,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仅为84人,不足全国一半,与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相差5-10倍;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才140人,居全国第27位。全省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较低的人口素质不仅影响了全省的创新能力,也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下列表1是05至07年全省总的从业人数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的数据。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劳动力数量巨大,但是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层次低,河南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比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河南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9.8:42.6:17.6变化为2000年的23.0:45.4:31.6,进而又一路变化为2009年的14.3:56.6:29.1,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基本态势。但与全国10.6:46.8:42.6的结构相比,河南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大,高出全国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比重明显偏低且偏离程度很大,比全国低13.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体现出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中部六省中的位次也居于最后。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低,河南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比较大,特别是三产比重比较低。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客观上影响了二产的管理和技术装备,这影响到河南经济增长中综合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河南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是河南经济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三)东部沿海地区制度创新对河南吸引外资造成的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使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全球化的机遇对我国各个地区是不均等的,全球化的挑战对各个地区也是不相同的。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加工贸易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价值链的不断提升,增加财富的积累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让东部沿海获得了“先行者利益”。这样在沿海与内地各省区之间,构造了国内同一个市场下经济发展不平等竞争的外部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所以,虽然改革开放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都享受到相近的政策,进行了相似的努力,但结果却大相径庭。让我们看一下重要年份河南省和上海市引进外资的情况比较分析:
在上示列出的三个重要年份中可以看出上海市每年引进外资所签订协议(合同)个数均为河南省的8到10倍左右,所吸纳外资金额以及实际利用外资额也均为河南省的好几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从资源型产业总产值分布状况看,尽管包括河南在内的中部六省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但其资源产值与东部比并不占明显优势,所能够吸引外资规模根本无法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这对中部地区尤其是河南欲通过开发资源形成产业优势的工业化模式无疑是一个影响因素。
(四)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河南省技术引进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技术引进规模不大,与经济地位不相适应。2004年,河南省技术引进金额仅占全国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0.4%,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24位。
其次,技术引进依赖于少数西方发达国家。
再次,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足。大多数企业重引进,轻研发,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脱节,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未能达到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最后,企业对技术引进缺乏长远规划,谈判能力较弱。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引进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成了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合理地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布局,在技术引进方面我们应遵循产业提升原则、效益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领先实用原则。建立河南省鼓励技术引进目录,制定技术引进促进政策。增强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能力。河南省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并通过区域产业结构重构和区域经济空间组织重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可持续的自我快速发展机制,努力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制约影响因素,从而逐步实现全省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安.空间二元市场结构约束下的中部崛起障碍及突破.当代财经.2007.5:72-77.
[2]河南省技术引进现状.问题及建议.http://kjs.mofcom.gov.cn/aarticle/ztxx/dwmyxs/s/200504/20050400078601.html.2005.04.22.
试析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篇7
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把经济发展同环境提升结合起来并提出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因此, 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等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支撑, 更需要相关软环境的支持。经济环境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条件, 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所谓经济发展软环境是相对其硬环境而言的, 概括地说硬环境是物质的、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软环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 如经济开放程度、市场体系、管理水平、法律意识、居民素质等。下边就谈谈经济发展硬环境、经济发展软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以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进入破产保护为拐点,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在国际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影响。国际市场的发展, 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 他们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要大幅度萎缩, 这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商品的出口, 给中国的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造成了直接的创伤。与此同时, 这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首创的企业又影响和波及到了内地的一些企业,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 也直接或间接地重创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信心。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特点是:波及范围是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逐渐波及内陆省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影响程度相对强于内陆省份。在分析经济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时候, 可以从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
1. 经济发展硬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硬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及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物质条件。良好的经济发展硬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和能源, 并容纳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料,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前提条件。只有保护好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资源, 才能促使经济长久发展。客观事实说明, 那种以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乱铺摊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 其增长速度越快, 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资源浪费就越大,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越严重, 发展的持续能力就越低。我国是人均占有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 我国只有遵循经济发展硬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2. 经济发展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软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及管理体制、政府服务效率、法律、社会安全和社会文化观念等环境和氛围。在硬环境旗鼓相当的条件下, 城市间乃至国家间的竞争最终是软环境的竞争。软环境的提高和改善, 对于经济环境的提高和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经济发展对软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大。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优化软环境, 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优化软环境是促进各地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之举。要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 各地都要重视软环境建设。当前, 某些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好, 仍然是制约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软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创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三、从软硬环境方面促进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善
纵观我国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竞争就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无论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还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都需要进行改善和提高, 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改善, 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1. 加强经济发展硬环境
(1) 树立科学发展观, 调整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因其粗放经营和盲目开发造成经济发展硬资源的浪费以及失衡, 限制着生产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这种外延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取, 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调整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是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要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 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进一步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要以提高经济发展硬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 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优化产业结构, 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 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
(2) 运用市场机制协调经济发展硬环境与经济发展。运用市场价格实现经济发展硬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效的经济发展硬环境的管理方法。首先, 通过对资源核算、计价、并有偿使用的方法, 把生产过程的经济发展硬环境代价纳入成本, 有利于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提升和经济发展硬环境资源的节约。其次, 市场机制可激发技术进步, 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硬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依靠科技发展“绿色产业”, 通过环境标志认证, 可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并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硬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提升。
(3) 依靠科技进步夯实经济发展硬环境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硬环境协调提升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研究开发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 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4) 健全和完善法规体系, 保障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环境法制、法规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硬环境提升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环境法规作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手段, 通过对行为主体的规范可预防或控制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发生, 同时也是对以经济发展硬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提升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和制度化。
2. 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
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举措。在当今形势下, 各个地方的政策优势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失去优势之后, 竞争的焦点就在经济发展环境的软环境上。无论是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环境、法制环境、还是政府的服务方面, 都需要加大重视, 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中软环境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 经济能否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劣, 谁能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软环境, 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1) 加强诚信的经济环境建设。诚信自古以来, 都是一个重要的为人做事的原则,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诚信对于商业环境的发展来说, 显得更为重要。经济发展环境要改善, 必须加强信用的建设。在诚信的环境建设中, 政府应当首先树立起诚信的形象, 加强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另外, 政府在处理当地的经济事务中, 也应该以诚信为主, 建设一个诚信的经济环境。
(2) 建立服务效能型政府。政府的职能转变是现代市场的要求, 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效能型的政府是改善经济软环境的举措之一。通过深化机关的效能建设, 充分改善经济软环境的综合服务, 权力全面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3) 强化效能监督, 加快依法行政进程。环境改善重在规范, 要进一步加大效能监督力度, 切实规范政府行为、企业行为, 做到政府依法行政, 政法部门依法办事, 企业依法经营, 社会依法管理。在经济软环境的建设中, 政府的监督效能非常重要, 只有提高政府的监督效能, 加快依法行政进程, 才能建设良好的经济软环境。在加强效能监督的时候, 政府应该提高对企业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接受法律和群众以及新闻的监督, 创造出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四、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环境的对策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 金融市场仍在持续的动荡中。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的压力也比较大, 经济运行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从根本上遏制经济下滑的不良趋势, 必须改变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 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环境的对策中, 国家围绕改善民生、稳定金融、启动消费、减轻企业税负等方面, 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目前, 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这些金融政策的出台, 有利于把握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实现平稳的经济增长。如2008年11月以后,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九项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是继央行大幅下调“双率”后, 国家短期内又一次发力金融领域提振经济的重大举措。九项金融举措其本质核心在于扩大贷款规模, 从多个环节进一步解决当前经济困境中的“资金供求问题”, 这些环节包括资金流向过程中的“价格、数量、渠道和方向”等多个方面, 其最终目标是促使资金按照最优化的方式配置到实体经济中,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措施的颁布和实施, 有利经济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具体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促进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重拾, 改善当前的经济环境, 这些都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 在10月12日公布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对于农业的扶持政策的调整, 也对民生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 有利于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
五、结语
总之, 在经济危机面前, 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和效果。经济发展软环境依赖一定的经济发展硬环境而存在, 经济发展硬环境功能的实现需要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支持。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到位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营造却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中, 应该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环境有软硬之分。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硬环境、经济发展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讨论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硬环境、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加强保护经济发展硬环境、经济发展软环境以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篇8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 以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果为先导, 引发了社会生产力持续高速发展, 使得现在一天生产的价值超过以往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产总和。由于世界市场和普遍交往的发展, 使得生产、消费、贸易、金融真正成为了世界性的。导致了信息、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在世界范围的大流动, 为这些因素的重新配置创造了条件, 出现了资本高度集中的趋势。
第二,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 必然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带来影响。首先, 国家职能部分被削弱, 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国际规则, 从而使国家的部分职能被现在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所取代;其次, 社会制度的变化愈来愈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开放性、渗透性与我国经济主权的排他性发生矛盾, 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制度的选择及实施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第三, 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展和运用, 突破了原有的地域和国家的限制, 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渗透。使得民族的、国家的文化愈来愈成为世界性的, 使得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愈来愈具有世界的性质。
第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当前国际社会也出现了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显著趋向。但是, 由于经济上的不平等往往导致或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和文化上的不平等。在现实中, 所谓“政治全球化”更多的体现在强权国家国际干预的扩大和其在全球范围内谋求世界霸权的战略设计。“文化全球化”则体现在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及后现代的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西方对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在政治和文化上表现为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虽然有不同的特点, 但就其所体现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来看, 有其共同的本质属性, 而这种共同属性本身又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第一, 世界经济全球化统一性指它是以新技术为动力, 不断开拓的世界市场为依托, 是经济、金融、技术的全球化交融的扩展与深化, 反映了当前世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运动, 是现代物质文明和先进文化普及的推动器。
第二,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立性指它是以技术、资本为手段, 以生产基地和市场的占领为依托, 有利于技术、经济、金融势力强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实现其追逐最大限度的垄断超额利润和在经济、政治上的“霸权主义”战略目标, 实现大国资本方式的全球性扩张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在这里是处于劣势的。
第三, 作为资本扩张的世界经济全球化, 它的对立性正在导致当今世界各种矛盾的产生、扩大及深化, 从而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条件。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 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在全球性扩展, 必将导致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 最终将加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加剧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 必然进一步导致世界范围的以强凌弱, 破坏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产生更为严重的灾难和罪恶。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如前所述, 在正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我们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受世界经济全球化性质对立统一性的制约, 作为世界生产力发展客观进程的全球化, 它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 实现资本扩张的全球化, 它又为中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的同时, 也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主要推动力, 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交往为基本内容, 以各民族国家的相互依存发展关系为纽带, 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广阔的世界舞台, 使中国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既可以利用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 又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以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参与全球化, 必须遵守全球范围内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生产、贸易和金融体系的行为规划, 这种规则在规范利益主体行为、协调各自立场的同时, 就为多元的利益主体进入我国市场进行公开化、白热化竞争提供了“通行证”。全球化发展必然要求消除民族国家壁垒, 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甚至交出部分经济管理权, 因而使国家经济主权和安全受到挑战。
(二) 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毋庸置疑, 国际资本的流动及跨国公司的发展, 能给一国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能够增加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能够提升本国产业结构的层次和位置。但也不可否认, 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的侵入, 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民族经济, 使民族经济带有一定的脆弱性和对外依赖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跨国公司通常会扮演“魔鬼”和“天使”的双重角色。外资对我国产业控制的主要方式是股权控制和设立独资企业。目前, 国内一部分产品的市场明显呈现出被外国企业垄断的趋势。与此同时, 国内著名商标品牌并入外企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在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一些产业, 国内企业面临空前竞争压力, 部分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
参考文献
[1]张骥.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影响水利产业经济发展因素初探 篇9
长期以来, 水利行业在单纯的计划经济轨道上运行, 从建设到管理都违背商品经济规律, 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加之客观上的水资源匮乏, 水污染严重, 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老化, 各种原因造成的灌溉农田增不抵减等因素, 使水利经济效益低下, 水利行业自我维持、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高, 水利产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现就影响水利产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作初步探讨。
1水利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是影响水利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水利企业经济改革, 就是通过转换水利企业经营机制, 把水利企业推向市场, 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通过改革水商品价格, 并利用这个水利经济杠杆, 充分发挥其对水利经济的导向作用, 建立起水利基础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良性运行的机制。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主观认识的片面性, 对水利是基础产业的认识不深, 从而使得水利行业客观上缺乏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的条件, 主观缺少自我约束和自我繁荣的要求, 以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极大的影响了水利基础产业经济的发展。
2水价偏低, 造成水利行业经济运作维艰
水商品的特点和属性:产品通过交换后才是商品。自然界的水不是商品, 也不具备交换性, 因而不是商品。自然界的水通过供水工程开发、加工 (如蓄、引、提或水处理) , 供给受益地区、群体后, 天然水就变成了“水商品”。水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 即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水商品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即受地理、地质、水资源、区域生产和社会活动范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而具有区域性、时限性和自然垄断性。
水费收入是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主要经济来源, 是维系水利基础设施再生产能力的生产性资金, 也是国家进行水利投入的资金正常回收渠道。水费收入直接影响着供水工程的管理水平。水价既是水商品的价值体现, 又是水费计收的基础。水价高低或是否到位, 关系供水工程的命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水商品应符合商品价值规律和一般商品价格管理的规定。制定合理的水价, 可以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促进节约用水, 改变长期以来用“大锅水”的局面, 改善水利经济, 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3水源危机, 严重限制了水利产业的经济发展
3.1水源不足, 是影响水产品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目前, 我国的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六位, 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居世界第88位, 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加之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实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比统计数字还低得多。
3.2水污染不仅是制约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还将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水污染遍及江河、湖泊和水库。河道、灌排渠道成了污水排放的通道, 水质严重污染, 可用水量不断减少。近年我国的废水排放量虽有所控制, 但每天仍在一亿吨以上。并且排放的污染物质、重金属砷、氰化物和挥发酚等, 逐年有所增加, 水污染负荷越发加重。越是工业发达的城市, 其附近水域的污染尤为突出。水污染不仅加剧了供水矛盾, 严重影响了水利经济的发展, 最近有关专家发出警告:水污染将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3水土流失降低了防洪抗旱能力, 加剧了水早灾情和风沙危害。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土流失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60%。大面积的开垦陡坡、乱砍滥伐森林, 加上有些工矿、铁路企业随意破坏地貌植被, 造成水土流失, 灌溉面积减少, 河流单沙增大, 河道淤积, 降低了防洪抗旱能力, 加剧了水旱灾害和风沙危害。同时, 挟带大量河沙的水用于农业灌溉, 造成农田沙土化, 降低灌溉质量。
因水源不足、水土流失、水污染等情况严重, 增大了水管部门的运作难度。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对水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产品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4提高认识, 深化改革, 变不利因素为动力, 促进水利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针对影响水利产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我们必须:
4.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及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水利为社会, 社会办水利, 对于防洪、除涝、水土保持等社会公益型项目, 应以国家投资为主, 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供水、水电等生产经营型项目, 应进入市场, 按经济规律办事。
4.2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水利资产经营管理体系。首先明确水利资产产权关系, 落实兼管和经营责任。针对水利产业分为公益型、有偿服务型和生产经营型, 研究制定出不同的产业政策和措施。对社会公益型工程由国家给予政策性补贴, 同时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或防洪保安费, 逐步提高自身维护水平;对有偿服务型工程, 除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外, 要按成本计收水费、服务费等, 逐步达到自我改造水平;对经营型工程, 通过经营达到自我发展水平。
4.3改革水价, 建立合理的水价格和收费体系。要理顺水利行业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与其它商品的比价关系。农业水价应保本微利, 城市和工业用水水价在成本的基础上要取得合理的利润, 达到社会平均资金利润水平。水力发电价格应随发电成本及物价变动及时调整,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力发电价格调整机制。
4.4建立完善的水利法制体系, 要在完善水行政管理法规的同时, 加强水利经济立法, 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4.5建立高效优质的水利服务体系。水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不断扩大服务范围, 深化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质量, 把服务和经营有机的结合起来。壮大水利基础产业, 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6抓好水利工程建设, 提高水利综合治理能力。首先加快大江大河和大湖的治理, 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大力发展供水和节水灌溉, 积极发展水力发电。要加强各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改善水环境, 同时加强水利前期和基础工作。
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0
一、社会发展坚持矛盾论
社会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实际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解决矛盾。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矛盾, 只有高度重视,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我们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我们经常提到的“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 实际上就是在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五对矛盾, 即城乡之间的矛盾, 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矛盾。矛盾分析方法要求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只有解决好这对社会主要矛盾, 才能实现社会更快更好地往前发展。所以, 认真分析不同的矛盾, 采取不同的解决对策, 保证发展方法和发展途径的科学化, 这是发展观之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在, 也是实现社会和人的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科学发展观充满着人文精神的关怀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是科学, 就在于它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因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4年7月5日在政协十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温家宝2008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认为“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 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人是社会个体与社会主体的复合体, 并由他们组成社会的整体。人的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是社会健康全面的发展的前提。特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重视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 强调关心弱势群体的发展。致力于低收入群体的增收,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全面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发展是硬道理, 是解决当前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无论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还是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都要依靠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告诉我们, 两点是有重点中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才能在发展中做到既全面, 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防止片面性。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决定性意义。……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来自于矛盾运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之源。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中矛盾的正反两方面。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 就是经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现实发展又告诉我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协调发展。片面的经济增长造成能源消耗过大, 环境污染严重, 城乡二元结构脱节。这些都是没有注意到矛盾的“两点论”, 因此,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发展, 以新的思维谋求新的发展, 以新的举措促进新的发展。在实践中, 立足全面发展,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大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四、协调发展坚持了普遍联系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 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为理论基础, 深刻总结了我国长期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引导和推动中国的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 最终实现新的平衡和协调,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十七大报告语) 全面建设惠及十三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就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 发展过程中不可偏颇, 更不能冒进, 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用科学合理地、平衡协调地、统筹兼顾地发展模式把发展看成是一个“系统集合体”和“过程集合体”, 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人的更好的全面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正确把握了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人为本,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 (十七大报告语)
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表明我们党已经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已经深刻把握了经济建设规律, 及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正确处理好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发展实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粗放型增长占很大比例, 所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只有积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总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一打纲领不如一步实际行动”, 只有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 才能使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真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摘要: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精神,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层面来看待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经济发展影响 篇11
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当前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文章围绕山西省实际情况,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口发展对山西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人口发展 转变 山西省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各级政府提出的解决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不适应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始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离开了人的发展,一切形式的发展都将失去其所存在的意义。因此,研究人口发展对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对于山西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发展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三个方面。人口数量主要指人口发展速度和规模;人口质量主要指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人口结构包括人口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和地域构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
一、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从世界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方面,增长的人口规模可以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大幅增长导致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大量劳动力闲置,增加了贫困人口比重,其中,妇女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同时,人口规模的扩大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各地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人文背景和人口素质状况等方面的不同,适度人口规模也将会不同。因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山西省的情况而言,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口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现阶段,山西省经济发展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贡献份额较小,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和地区(耕地、森林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很低,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基础服务供应短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迫于压力不得不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和气候变化恶劣,导致经济发展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传统粗放式的低水平上徘徊。因此,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促进贫困人口减少,有利于妇女地位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山西省人口均衡发展,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问题,应该多角度、多方向地审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既不能放松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又不能单方面追求人口的零增长;既要控制数量的无节制增长,更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分布。
二、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素质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一个国家劳动者体力、智力、思想觉悟和科技文化知识水平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方式和人口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从生产要素角度来看,人口素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的生产优势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资本和劳动力构成的要素比率。但事实上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经济不一定发达,而人口素质高的国家往往具有竞争力(如美国、日本),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在首位。
经济发展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从根本上来讲,人的因素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因素。人口素质的变化对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提高人口素质的直接结果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者素质低,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粗放型。因为低素质劳动者不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以在同样劳动耗费的情况下,不能生产出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产品。在这种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商家往往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等措施来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即粗放型增长。相反,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可以造就大量高素质的决策人员、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逐步增加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这样实现经济增长就可以较少地投入人力和物力。高素质劳动者能够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可以制造和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身体健康,这样可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促进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消费品的价格,使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趋向协调发展。最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因此,人口所具有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拥有高素质的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就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果人口素质尤其是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低下时,这一现状会极大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
从实际情况来看,山西省人口数量较大,人口素质偏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反映,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62029人,文盲率为2.13%。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居中①。劳动者素质低,必然使得劳动效率低。以农业为例,山西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比农业发达省份低几倍,甚至十几倍。山西农业劳动效率低的原因,除了资金投入和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以外,就是劳动者素质低。在劳动者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会遇到很大阻力。
三、人口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一)人口性别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性别比失衡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人口性别构成对消费和投资,进而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大影响。在长期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于体力劳动,特别是在许多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落后的社会生产使得农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生育男孩上,这是导致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原因。在城市也存在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现实状况,城市妇女在就业、劳动分配方面与男性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性别角色要求她们承担起生育的责任,这必然会离开职场一段时间,以技能生疏和岗位缺失为代价,进而有可能导致失去工作。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衡,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同时,对消费和投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据统有关计数据显示,山西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而且这一比例已经远超过联合国设定的正常值范围102—107,甚至预计在未来的数十年这种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象将更加严重。妇女对经济生活的参与层次和参与比例与男性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导致家庭生育男孩的愿望大于女孩,由此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性别比失衡使得男性劳动力过剩而出现就业性别歧视;迫于紧张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压力,传统的女性职业如打字、缝纫等也逐渐被男性所接受,如此就业形势,对女性劳动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这一现状势必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二)人口年龄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按照国际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理解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绝对意义说,人口老龄化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被认为是人口自身的不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资源缩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高速发展时代,老龄劳动力人口在接受新的知识和科技方面比青年劳动力要相对弱一些,对新产业和新岗位的适应能力也处于弱势。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截止2010年底,山西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70.5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8%,山西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②。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保障滞后,经济实力不足,社会承受力还很弱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这一变动趋势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障碍。具体来说,一方面靠资源消耗的劳动力扩张型经济增长得不到劳动供给的支持;另一方面由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实际工资水平必然提高,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成本上升,形成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总之,由于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和持续低水平,山西未来人口必然向老龄化、劳动负担重、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小的年龄结构发展,粗放的依赖廉价劳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不能够得到支持。因此,山西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与人口发展趋势相吻合,由劳动密集型将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变,经济结构将逐步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方向转移。
(三)人口地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是人口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该时点当地的人口密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地域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劳动者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或更高的收入水平是引发人口迁移主要原因。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无疑是吸引人口迁移从而造成人口地域分布的重要力量。
人口地域分布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局部地区人口规模增长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人口增长产生的需求压力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高度集中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出,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反而推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建立更加顺畅的人口流动机制的同时,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加强区域经济建设和人力资本建设,是实现山西人口地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还需注意,人口地域分布过度集中、中心地区的过度城市化会造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破坏、住房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混乱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人口区域分布的变化。
(四)人口城乡分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推进,出现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由此而引发人口城乡分布的变化。人口城乡分布的变化以及其变化的内容、变化的过程都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巨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化绝对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简单转移,而是百万人口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且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教育相对落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很少,综合素质与劳动技能也较低,多数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相比之下,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的集中,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同时也具有资本、信息和高新技术等优势,所以城市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同,一般来说非农人口比例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城市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针对山西的人口城乡分布现状,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针对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正确处理发展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注:
①②数据来源: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参考文献:
[1]王兆萍,郭建华.健康投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析—基于人口均衡发展的视角[J].西北人口,2011(5)
[2]彭希哲,黄苏萍,姜忠毅等.上海人口、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转型[J].科学发展,2011(9)
[3]辜胜阻,王敏,李洪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方向与新动力[J].经济纵横,2013(2)
[4]陈宇学.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口因素研究[J].理论学刊,2015(5)
浅谈法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2
一、有关法律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结果
在未忽视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前提下,韦伯把欧洲的发展归结为两个因素:文化价值和欧洲的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在韦伯看来,欧洲的法律制度提供了市场经济中市场参与者需要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为他们获得收益提供了保障,因为欧洲的法律制度是一种有逻辑的、形式的、理性的制度体系。主流的现代理论家,如罗斯托,将某些国家的欠发达归结于他们传统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与价值观。
新古典增长理论曾预测,由于技术进步和发达国家的资本收益递减,贫穷国家将比富裕国家增长的更快。但这一预测并未能实现,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把这种结果归结为制度的缺陷,包括缺乏法制、有保障的产权和制约执行机构任意性的政治体制。他认为,可执行的产权和公平的竞争规则在削弱国家剥夺能力的同时,可以确保私人企业家和大多数有效率的企业获得其劳动收益。相反,当产权或政策环境以频繁变动和高度行政任意性为特征时,经济活动的主体就不太可能对技术或政府政策的变动做出有效率的调整。
二、法律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1997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具有稳定的政府、可预知的法律变动方式、有保障的产权以及强有力的司法体系,就会比缺乏这些制度的国家取得更大的投资和增长。”
皮斯托和韦伦斯对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法律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发现,1960年到1995年期间,除了马来西亚,其余五个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是更加以市场为主导(与国家配置相左)和更加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恣意行为)。
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那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利益的法律保护方面一般都做得很好。对1993年到1995年期间的102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自由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得分最高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占了7个。当然,亚洲国家并非都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从1965年到1995年,只有6个国家和地区,即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中国,实现了持续的超过5%的增长。除了中国,其余6个经济体的法律制度都较好的满足了基本法治的要求,特别是在商务活动方面。反过来看,增长表现最差的国家是这个地区法律制度最薄弱的国家。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俄罗斯国内大规模开办商品交易所,但这些交易所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商品交易所的制度设计阻碍了合同的履行。因为它使得不诚实的交易者难以被辨认出来,抑制了交易的重复进行,并且其解决纠纷的措施不得力。在俄罗斯的商品交易所里,交易者大都进行着一次博弈。由于对交易者的诚信没有记录,他们只追求眼前利润的最大化,而不顾及自己的名誉.这导致在俄罗斯商品交易所内签订的所有合同大约有30%没有履行。这种法制的不健全最终导致俄罗斯的商品交易所走向衰落。
根据亚洲国家和俄罗斯经济的成败来看,可以认为,满足基本法治的最低要求的法律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中国法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两条主线:一是经济改革,一是法制建设。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经济改革逐渐转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法制建设则开始被灌注以法制的内容。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法制的关系,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思考和讨论。
1978年时中国连界定市场体制的基本法律都没有,或者至少没有一部满足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商法存在但反映中央计划经济的需要。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些早期的法律不是被废除,便是被修订。在开放政策初期,外国投资者的确因为我国缺乏可运作的法律体系、管理外国投资的法律含混而不完备和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遭遇困境。1978年到1992年间,在华的外国投资额相当小。外资大规模进入是在1992年以后,尽管法律体制在1992年远未完善,至今还是投资者担心的问题,但中国在为投资者提供一种至少某种程度的可预期性框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法律体制中的问题仍不容小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大量的关系主义、地方保护主义、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在六个实现了经济增长持续超过5%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的法律制度不能较好的满足基本法治的要求。或许因为尽管存在法治风险,但中国巨大的市场本身就使得投资决策具有合理性。也或许是因为极其高比例的海外华人投资抵消了法治和可执行的产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据统计,在中国地方保护主义、司法不力、腐败及类似情况等可质疑的或不合法的原因造成的不可执行率在17%到29%之间。而理性的投资者几乎很少只根据相对低的强制执行率来决定是否在中国投资。
但是,其他亚洲国家与地区的经验趋于确证,中国仅仅或高度依赖关系规则和市场的潜力将无法支撑长期的增长。在亚洲的那些实现了持续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中,大多数都从符合基本法治标准的法律体系中得益。
更加系统的经验研究表明,按人均计算,中国获得的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投资低于“平均”投资接受国的水平。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增长率放慢,外国直接投资下降。投资者越了解中国,他们对法治缺失的深刻影响体会得越准确。这就更进一步证明了,法治的不健全将影响中国的长期发展。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律制度的完善显然并不是导致长期持续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但是,如果中国要保持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一种符合基本法治要求的法律体系的建立是绝对有必要的。中国几乎不可能例外于法制是长期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这个一般性原则。经济改革和发展加强了对法治的需求,而法律改革和法治则有助于经济发展,二者是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
四、中国在法治方面需要做出的努力
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依赖于一系列的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些制度条件往往不完全具备,甚至完全不具备,而权力对竞争的干预却随处可见。自由和公正的交换得不到切实的法律保证,因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局面,中国要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得这种经济体制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就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既不能实行抑制竞争、维护少数人既得利益的权贵资本主义,也不能从市场取向转型的道路上后退,加强政府干预和摒弃对外开放,而是努力去建立一个法制的市场经济。
法制的市场经济制度应该能够保证生产性资产的控制权不会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防止这些人依靠其政治影响力来实现他们的经济目的。为此,必须建立公平和透明的市场规则体系,确保所有人的自由参与;要坚持开放,强化竞争,约束偏向于少数既得利益者的政治干预;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为社会贫困阶层提供帮助,而且努力帮助他们发挥有适应能力的人力资本;通过有效途径使公众真正了解其利益所在,使他们能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做出正确的符合其根本利益的选择,并真正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
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现有经济法制法规不够健全,或立法不够细化,从而使可操作性不强。此外,由于不断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会调整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分配关系,而改革资源又常常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如果相关经济立法不健全,执法不严明,就可能为政府官员的腐败创造条件和机会。所以,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大力加强立法,特别是经济领域的立法工作十分重要,急需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健全各项法律,特别是经济法律体系,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取代或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经济发展影响】推荐阅读:
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论文08-27
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07-08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08-26
两岸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纵深影响10-06
教育服务业发展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08-01
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05-28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09-02
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06-01
经济消极影响08-24
对经济的影响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