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

2024-10-24

生物菌肥(共11篇)

生物菌肥 篇1

利用微生物肥料作为肥料添加剂, 可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改善植物的营养, 刺激植株生长, 从而减少化肥施用量, 降低化肥污染环境的程度,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生物肥料的效果, 仍有必要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以指导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种: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 、胶冻样芽孢杆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 , 均由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中心提供。植物材料取样地点:无锡市滨湖区。

1.2 试验方法

1.2.1 菌肥的配制。

将巨大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菌斜面分别接种于1 000m L的摇瓶, 振荡培养16h后, 再接种于200L发酵罐, 通气培养约24h, 芽孢形成率>80%后, 终止发酵, 以灭菌草碳为载体, 配制成每克含巨大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各2亿的菌肥。

1.2.2 拌种。

将试验作物种子用菌肥拌种, 按每千克菌肥与单位面积地所需种子量的比例拌种后播种。在作物生长旺盛期进行有关指标测定, 与未进行菌肥拌种的对照作物比较, 观察菌肥效果。

1.3 测定项目

土壤有效磷, 叶片N、P、K、Ca O、Mg O的测定[1];土壤有效钾、植物根系活力测定[2];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系数的测定[3];植物激素由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及生长速度的测定[4];植物激素的作用测定[5]。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肥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在试验地中5点取样, 每点取3个样, 即离植株5cm处取地表下5cm深处土样数克, 测定其有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 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 施用菌肥所有作物中的有效养分均有所增加, 有效磷增加最高可达80.9%, 有效钾增加最高可达66.3%, 说明菌肥可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2.2 菌肥对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通过测定作物次生根的数量、根长, 以及根活力, 可衡量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测定时5点取样, 每点3株, 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 菌肥对作物次生根数的增加和次生根的增长均有显著作用, 并使次生根的活力具有较大的增长, 结果使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增强。

2.3 菌肥对作物营养的影响

为了解作物自身的营养状况, 对植物叶片所具有的氮、磷、钾、钙、镁成分进行分析。按5点取样, 每点3株, 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 施用生物菌肥, 几种作物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增加, 钾、钙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镁增加有利于叶绿素合成, 增强光合作用。

2.4 菌肥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强度与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叶面积呈正相关, 与生物产量高低直接相关。因此, 对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系数进行测定, 了解菌肥的作用。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系数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 试验作物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可增强光合作用, 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加作物产量。

2.5 菌肥对作物呼吸强度的影响

对不同作物5点取样, 每点3株, 测定作物的呼吸强度, 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 参试作物呼吸作用均比对照降低10%~23%, 表明供试作物消耗减少, 产量增加。

2.6 菌肥对作物生长的刺激作用

利用水稻芽进行生长速度测定, 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 菌肥溶液对水稻芽生长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表明菌肥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 能促进作物生长, 提高作物产量。

2.7 菌肥发酵液中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

菌肥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的含量如表7所示, 可以看出, 两菌发酵混合液含有多种植物激素, 总量达到66.27μg/m L, 由于拌种时激素作用的浓度范围为0.01~0.000 1μg/m L, 该菌肥发酵液稀释600倍后, 依然可以发挥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μg/m L)

3 讨论

巨大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是目前我国菌肥生产的主要菌种。由试验可知, 微生物菌肥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提高土壤中可吸收钾与磷的含量, 将无效钾、磷转变为有效钾、磷, 供植物吸收。如果土壤中原本没有钾、磷元素, 菌肥也不可能产生这些元素, 即菌肥不能代替氮、磷、钾肥料, 只能提高土壤肥料的利用率和肥效。使用菌肥后, 仍需要施用常规肥料, 才能保证作物的营养需求。

促成作物增产的另一因素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所生成的植物激素, 通过激素作用, 作物根系活力增强, 光合作用效率提高, 使作物获得充分的营养成分, 最终提高产量。要使这些功能更好地发挥, 施加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必需成活。因施加于土壤中的总菌数一般为75 000亿个/hm2, 总菌重约为7.5g。在土壤中微不足道, 如不大量繁殖, 则不能产生明显效能。而要保证菌能在土壤中存活、生长和繁殖, 则土壤中必须有供给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成分, 如糖类、有机氨等。在有机质较丰富的土壤中, 该菌的效能将发挥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严旭升.土壤肥料研究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8.

[2]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3]华中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

[4]华东师大生物系.植物生理学试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

[5]薛应龙.植物生理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生物菌肥 篇2

生物菌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其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一种看法认为它肥效很高,把它当成万能肥料,甚至扬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根本不是肥料。其实这两种都是偏见。国内外多年试验证明,用根瘤菌接种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确实有增产效果,合理应用其它菌肥拌种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对非豆科农作物也有增产效果,而且有化肥达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它是肥料,又与传统化肥和有机肥在概念和内涵上不同。

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只有当这些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为基础。正因为微生物肥料是活制剂,所以其肥效与活菌数量、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包括温度、水分、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原生活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排斥作用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应用时要加以注意。

微生物肥料还有一些其它肥料没有的特殊作用。现简介如下: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

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断降低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说明,仅靠大量增施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是有限的,更何况还有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平衡施肥、合理施肥以克服其弊端的途径。微生物肥料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有独到的作用。所以,根据我国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采用微生物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证增产,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质,减少污染。

2、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有机农业)来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或限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它要求肥料必须首先保护和促进施用对象生长和提高品质;其次不造成施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微生物肥料基本符合以上三原则。近年来,我国已用具有特殊功能的菌种制成多种微生物肥料,不但能缓和或减少农产品污染,而且能够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3、微生物肥料在环保中的作用

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分解发酵城市生活垃圾及农牧业废弃物而制成微生物肥料是一条经济可行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应用的主要是两种方法,一是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原料经处理由工厂直接加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工成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料;二是工厂生产特制微生物肥料(菌种剂)供应于堆肥厂(场),再对各种农牧业物料进行堆制,以加快其发酵过程,缩短堆肥的周期,同时还提高堆肥质量及成熟度。另外还有将微生物肥料作为土壤净化剂使用。

4、改良土壤作用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占土壤有机质的0.1%,与植物粘液,矿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质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另:提供国家发改委甲、乙、丙级资质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据来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一、市场规模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竞争态势

三、行业投资的热点

四、行业项目投资的经济性 第二章 生物菌肥项目总论 第一节 生物菌肥项目背景

一、生物菌肥项目名称

二、生物菌肥项目承办单位

三、生物菌肥项目主管部门

四、生物菌肥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研究工作依据

七、研究工作概况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生物菌肥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生物菌肥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九、生物菌肥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生物菌肥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三章 生物菌肥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生物菌肥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准入政策

三、生物菌肥项目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四章 生物菌肥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 生物菌肥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发展规划

二、生物菌肥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 生物菌肥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生物菌肥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四、生物菌肥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 生物菌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生物菌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生物菌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五章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 市场调查

一、拟建 生物菌肥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六、国外市场调查

第二节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三、价格预测

第三节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一、推销方式

二、推销措施

三、促销价格制度

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第四节 生物菌肥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二、建设规模

第五节 生物菌肥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生物菌肥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第一节 资源和原材料

一、资源评述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三、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第二节 建设地区的选择

一、自然条件

二、基础设施

三、社会经济条件

四、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厂址选择

一、厂址多方案比较

二、厂址推荐方案

第九章 生物菌肥项目应用技术方案 第一节 生物菌肥项目组成 第二节 生产技术方案

一、产品标准

二、生产方法

三、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六、主要生产车间布臵方案 第三节 总平面布臵和运输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总平面布臵原则

二、厂内外运输方案

三、仓储方案

四、占地面积及分析 第四节 土建工程

一、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二、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三、建筑材料

四、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第五节 其他工程

一、给排水工程

二、动力及公用工程

三、地震设防

四、生活福利设施

第十章 生物菌肥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一节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一、生物菌肥项目的地理位臵

二、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三、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四、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五、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六、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七、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八、交通运输情况

九、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十、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 第二节 生物菌肥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一、主要污染源

二、主要污染物

第三节 生物菌肥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第四节 治理环境的方案

一、生物菌肥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生物菌肥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生物菌肥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五、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第五节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第六节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七节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第八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一、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二、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三、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四、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一节 企业组织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企业工作制度

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十二章 生物菌肥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一节 生物菌肥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 生物菌肥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第二节 生物菌肥项目实施进度表

一、横道图

二、网络图

第三节 生物菌肥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臵费

五、勘察设计费

六、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生物菌肥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二、流动资金估算 第二节 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

二、生物菌肥项目筹资方案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三节 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四章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一、生产总成本估算

二、单位成本

三、销售收入估算 第二节 财务评价 第三节 国民经济评价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第五节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一、生物菌肥项目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二、生物菌肥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三、生物菌肥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四、生物菌肥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五、生物菌肥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六、生物菌肥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七、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十五章 生物菌肥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建设和开发风险 第二节 市场和运营风险 第三节 金融风险 第四节 政治风险 第五节 法律风险 第六节 环境风险 第七节 技术风险

第十六章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促进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发展的对策 第二节 我国生物菌肥项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投资机会及发展战略分析

一、生物菌肥项目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二、生物菌肥项目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我国 生物菌肥项目行业投资风险

一、政策风险

二、环境因素

三、市场风险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四、生物菌肥项目行业投资风险的规避及对策

第十七章 生物菌肥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一、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

二、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三、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四、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五、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六、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第二节 我国生物菌肥项目行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

第十八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投资受益分析表 第三节 损益表

第十九章 生物菌肥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附件 1、生物菌肥项目位臵图 2、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近5 年的财务报表、生物菌肥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 5、生物菌肥项目总平面布臵图 6、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 8、生物菌肥项目投资概算表 9、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 10、现金流量表 11、现金流量表 12、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4、资产负债表 15、财务外汇平衡表 1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7、流动资金估算表 18、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9、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2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2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莜麦施用微生物菌肥效果试验 篇3

关键词:莜麦;菌肥;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0-32-03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产主要依靠大量化肥的投入,不合理施用化肥引起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渐严重。这些年,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日益重视,探寻新肥源以代替化肥的研究备受关注,微生物菌肥是近几年推广的一种新型肥料,其中含有大量的高活性有益微生物,施用后能改良土壤,可促进植物生长及对矿质营养吸收和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产生促进植物生长代谢物,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有益菌类,施用后能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和土壤内微生物共同作用给植物提供营养,使环境中养分潜力得以充分发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2012年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在大同地区开展莜麦施用微生物菌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基地进行,前茬作物为豆类,试验田土质沙壤,地势平坦,灌溉方便,试验地年平均气温6.9℃,年降水量410mm,无霜期132d,试验前取土测试结果:pH值为8.42,有机质12.06g/kg,碱解氮18.4mg/kg,速效磷4.3mg/kg,速效钾126mg/kg.

1.2 供试材料 (1)微生物菌肥由甘肃农业大学提供的菌肥。(2)莜麦品种为晋燕八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处理A:全量化肥(当地常用化肥施用量,100%化肥);处理B: 菌肥+50%化肥;处理C:菌肥+75%化肥;处理D:对照(ck,不施任何肥料);处理E:菌肥。菌肥的使用方法,拌种前用水使种子表面变湿,将试验小区种子的播种量称出,按照种子与菌肥4:1进行拌种。其中化肥用磷酸二铵,以底肥方式施用,常规肥用量400kg/hm2。各处理化肥用量见表1。

1.4试验实施与田间管理

1.4.1 试验时间 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

1.4.2 精细整地 我国燕麦生产多为旱作,春季多风少雨,土壤解冻后要及时做好耙磨、镇压等保墒措施,最大限度地保住土壤返浆水和自然降水,为保全苗创造条件。

1.4.3 种子处理 选择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前晒种2~3d,再用0.3%的拌种双、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拌种,防治燕麦穗部病害及地下害虫。

1.4.4 适时播种 试验田于2012年4月15日整地,16日开沟后以条播的方式播种,播种量为160kg/hm2,行距20cm,播深4~6cm。

1.4.5 田间管理 (1)播后应很好的耙磨镇压确保全苗。(2)燕麦生育期一般要中耕3次,当幼苗长到4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宜浅锄、碎锄、锄净,切记拉大锄。第二次中耕宜在分蘖阶段,此时正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及根系生长的重要时期,所以必须深锄,第三次中耕宜在拔节后至封垄前进行,应深耕,既能减轻蒸发又可适度培土,起到防倒的作用。(3)莜麦生育期中,一般要浇水3次。即早浇分蘖水,晚浇拔节水,轻浇孕穗水。(4)防贪青、防倒。后期要严格控制水肥,灌浆后期切勿大量浇水。各小区田间管理措施一致,田间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合理灌溉、排水等田间操作。

1.4.6 适时收获 莜麦于2012年7月20日收获,各小区单打单收,单独记录产量。

1.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莜麦出苗和各生育期株高的影响 表2显示,微生物菌肥对莜麦出苗基本无影响,及差异不显著。微生物菌肥对莜麦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处理间株高的影响明显。其中处理C植株高度最高,分蘖期为31.6cm,拔节期为56.7cm,抽穗期为75.8cm。微生物菌肥对莜麦灌浆期和成熟期的株高影响不显著。

2.2 不同处理对莜麦地上部分干重和成熟期产草量的影响 表3显示:微生物菌肥对莜麦不同生育期地上部分干重的影响,其中对分蘖期地上部分干重的影响显著。不同处理中处理C最高,干重为46.6g,处理D最低为30.6g。微生物菌肥对莜麦的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地上部分干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莜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看出处理A、B、C、E比处理D(不施肥)均增产,增产率分别为66.5%、50.1%、91.8%、42.5%;处理C(菌肥+75%化肥)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A增产22.5kg/667m2,增产率15.2%;处理B(菌肥+50%化肥)、处理D(不施化肥)、处理E(全菌肥)的产量均低于常规施肥A,分别减产14.6kg/667m2、59.1kg/667m2、21.3kg/667m2,减产率9.86%、39.9%、14.4%。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试验中微生物菌肥拌种对莜麦出苗、各生育期株高、地上部分干物质的影响没有太明显。试验使用全微生物菌肥处理E、使用全量化肥处理A、化肥与菌肥配施的处理B和处理C,与对照处理D相比,均能提高莜麦产量。使用微生物菌肥拌种同时施常规化肥量的75%的处理C,莜麦产量最高,为2 550kg/hm2,处理A(常规用量)和处理B(菌肥+50%化肥)的产量次之,产量分别为2 220kg/hm2和2 001kg/hm2,处理E(全菌肥)的产量为1 900.5kg/hm2,处理D(不施化肥)的产量最低,为1 333.5kg/hm2。

大量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肥料仅有15%~40%被植物吸收和利用,以致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农业污染。微生物菌肥是近几年推广的一种新型肥料,其中含有大量的高活性有益微生物,施用后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使用微生物菌肥拌种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对莜麦个体发育、莜麦地上部分的干重、产草量和籽粒产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作为莜麦增产有效途经。微生物菌肥与普通化肥结合使用,达到低成本,高产的效果,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才.有机燕麦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任清,赵世锋,田益玲.燕麦生产与综合加工利用[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巴塔罗瓦·戈丽娜(俄),任长忠(著).胡新忠,赵桂琴(译).燕麦在膳食、医疗和化妆品方面的应用[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杨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主要环节[J].河北农业科技,2008(13):47-48.

[5]薛宏德,刘向阳,金建猛.微生物菌肥对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2(3):98-100.

[6]张春,刘党校,刘新伦.冬小麦应用生物菌肥拌种效果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01(1):6-7.

[7]王明友,李光忠,杨秀风,等.微生物菌肥对保护黄瓜生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J].土壤肥料,2003(3):38-40.

[8]徐志峥,丁亚欣,等.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5):269-270.

[9]姜研,王浩,王绍东,等.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J].大豆科技,2010(5):25-27.

[10]杨玉新,王纯立,谢志刚,等.微生物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8(S1):169-171.

[11]王涛,辛世杰,乔卫花,等.几种微生物菌肥对连作黄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1(18):52-57.

生物固氮菌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 篇4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8年设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试验站, 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 肥力状况中等, 前茬为水稻, 水源为井水灌溉, 秋翻、春整地。土壤有机质含量2.9%, pH值为6.8。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

试验采用大区条田对比, 不设重复, 每处理面积210m2。试验共设2个处理, 处理1在常规施肥基础上, 氮肥总量减少30%, 计算后从追肥中扣除, 每公顷施生物固氮菌肥45kg作基肥;处理2为对照, 采取常规施肥, 公顷施尿素250kg、磷酸二铵100kg、硫酸钾150kg。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水稻施用生物固氮菌肥的处理1表现较好, 穗粒数较对照增加3.8粒, 较对照增产13.5%。

3 小结

生物菌肥 篇5

关键词 菌肥 ;辣椒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维生素C ;可溶性糖 ;叶绿素

分类号 S641.3

粤西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北运蔬菜种植基地之一,仅湛江地区2011年冬种植北运蔬菜面积达7.47万hm2,同比增加0.6万hm2,总产212.8万t,农民的北运菜收入占全年农业收入的25%~40%。但目前粤西地区北运蔬菜生产也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过量施用化肥特别是氮肥,造成蔬菜内硝酸盐含量普遍超标,甚至严重超标[1]。大量的研究表明[2-3],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70%~80%来自于蔬菜,硝酸盐对于人体的毒性较低,但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在唾液中可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另一方面,亚硝酸盐在肠道内与次级胺结合成为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这对人体健康构成较大的危害。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使化肥的效率逐年降低,而且还造成了土壤板结、土壤生物环境恶劣、蔬菜病虫害发生严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解决蔬菜硝酸盐超标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从品种,栽培措施、采收、贮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之外,氮肥是影响硝酸盐含量的重要因素[4]。目前从施肥方面控制硝酸盐含量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氮肥选择,如选用铵态氮,用铵态氮代替硝态氮,被认为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一种重要措施。然而硝态氮不仅是蔬菜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氮源,而且它在蔬菜里面还有其他的重要的生理功能,不合理的控制其吸收必然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据田霄鸿等[5]实验,在只供给铵态氮的情况下,菠菜,小白菜和大青菜总鲜重质量分别仅是在供给硝态氮情况下的22.7%、25.9%和9.9%。董曾施等[6]的研究还表明像小白菜之类的叶菜类蔬菜,施用低量氮肥后其硝酸盐含量就超过4级标准。因此对硝态氮富集型的叶菜类减少施氮量并不能控制其硝酸盐的积累。二是施用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又称生物肥料或细菌肥料,是指一类应用于植物或土壤环境中有生物活性,起肥料效应的生物制剂。实践表明[7-9],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大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特别在改良土壤生物环境和培肥地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粤西地区主要北运蔬菜,也是氮肥量需求较大的蔬菜类。本研究以生产低硝酸盐北运蔬菜为目标,以微生物菌肥为主要肥料,研究化肥和微生物菌肥的不同施肥方式对辣椒可食部分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提高辣椒安全品质与营养品质的施肥方式,为生产优质安全北运蔬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品种为保加利亚尖椒(Capsicum annuum L., Bulgaria pointed pepper),购自内蒙古赤峰赤研种业有限公司。

供试菌肥肥料为湛江绿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肥大佬”复合微生物菌肥,内含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等,有效活菌数≥2.0亿/g;供试化肥为湘邦尔昌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硝硫基型复合肥:45%(N∶P∶K=15∶15∶15)。

供试土壤为广东海洋大学试验田水稻土。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采用盆栽试验,每盆装土7.35 kg并拌入基肥,基肥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见表1。

试验在岭南师范学院生物园的塑料大棚内进行。选取一定数量饱满的辣椒种子,在长45 cm、宽33 cm的周转箱中进行播种,不施任何肥料。待辣椒苗长至3叶期,选取长势相同的辣椒苗移栽到高30 cm、面积为584.6 cm2的六边形花盆中,每盆2株。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墒情浇水。开花和结果期各追肥一次,肥料用清水稀释之后浇于土壤中。辣椒果实长到10 cm以上时,采摘用于下列指标测定。

1.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硝态氮含量的测定采用硝基水杨酸法[10];亚硝酸盐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11];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0];可溶性总糖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2];叶绿素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2]。

1.2.3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 2003进行实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SPSS18.0软件ANOVA的LSD法进行组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的施肥处理对辣椒果实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影响

几种施肥处理间的硝酸盐含量达到显著差异。与单施化肥组比较,菌肥组、混合施肥组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46.1%和16.6%。因此,无论是单施还是混施,菌肥都能使辣椒的硝酸盐含量有效降低。见表2。

从表2还可以看出,几种施肥处理间的亚硝酸盐含量也达到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组的亚硝酸盐含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分别是菌肥组、混合施肥组、化肥组。相对于单施化肥组,菌肥组、混合施肥组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71.3%和48.9%。因此,无论是单施还是混施,菌肥都能有效降低辣椒的亚硝酸盐含量。

2.2 不同的施肥处理对辣椒果实的Vc、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蔬菜如何合理施用微生物菌肥 篇6

1 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

菌肥必须保存在低温(最适温度为4~10℃,最好不要超过20℃)、阴凉、通风、避光处,以免失效。有的菌种需要特定的温度范围,如哈茨木霉菌需要保存在2~8℃的恒温箱内,有效期为一年,而一些芽孢杆菌要根据生产质量高低,主要是看芽孢化水平,芽孢化高的能保存一年半甚至更久,芽孢化不好的达不到半年就失效,所以菜农应谨慎选择菌肥产品。不可以贪图便宜选择过期产品,这样的生物菌含量很少,失去功效,一般超过两年的生物菌肥要慎重选择。没有低温贮存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购买生物菌肥后应在短期内使用。

2 使用方法要得当

要想提高生物菌肥的使用效果,一要了解生物菌肥的特点,适用作物用及施用方法。生物菌肥可作基肥,撒施、沟施或穴施;也可作追肥,灌根、冲施、喷施等。生物菌肥穴施效果较好,生物菌可以迅速在蔬菜的根系周围形成强大的菌群,保护根系。如果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较多,如种了十几年的老棚,建议采取先普施后穴施的方式以增加土壤中生物菌的数量,增强防病效果。生物菌肥有一种施用方法一直没引起菜农重视,这种施用方法就是蘸根。据了解,用生物菌肥蘸根不仅有促进蔬菜根系生长的作用,而且对抑制蔬菜根部病害的发生也有显著的效果,比如茄子蘸根。茄子根部病害一般最易在茄子生长前期发生,因为此时茄子根系较弱,很容易被病原菌侵染。而茄子长成成株后,根系健壮庞大,抗病能力强,很少感病。因此,要避免茄子根部病害,就应在茄子苗期做好预防措施,而在定植前采用生物菌肥蘸根。二要提倡“早、近、匀”的施用技术,即施用时间要“早”,一般作基肥、种肥与苗肥施用;施入地点离作物根系要“近”;种子与苗肥要拌“匀”。

3 物菌肥肥效发挥条件

菌肥中的菌种只有经过大量繁殖,在土壤中形成规模后才能有效体现出菌肥的功能,为了让菌种尽快繁殖,就要给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3.1 调控好地温

一般菌肥中的生物菌在土壤18~25℃时生命活动最为活跃,15℃以下时生命活动开始降低,10℃以下时活动能力已很微弱,甚至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冬季大棚蔬菜施入菌肥后,调控好地温至关重要。而在冬季要想保持较高的地温,首先要控制好大棚内的气温,以气温促地温回升。一般棚内气温白天应保持在25~30℃为宜,夜间棚内温度低,为避免地温散失,维持地温恒定,除了采取地膜覆盖外,在操作行内覆盖作物秸秆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3.2 调控好土壤的湿度

微生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但水分过多又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因此必须注意及时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适量的水分。冬季大棚蔬菜浇水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因这段时间内浇水有利于地温的恢复和棚内湿气的排除。浇水时要注意浇小水,切忌大水漫灌。

3.3 保持良好的土壤通气性

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气性的,如根瘤菌、自生固氮菌、磷细菌等。因此,施用菌肥必须配合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3.4 适宜的土壤PH值

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较差,如硅酸盐细菌需要在PH7~8土壤中生存,所以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强微生物的活动。

4 尽量减少微生物死亡

施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蘸根时加水要适量,使根系完全吸附,蘸根后要及时定植、覆土。生物菌肥不宜与杀虫剂、杀菌剂及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的包衣种子合用或混用,使用菌肥后不要再用农药灌根,以免将菌肥中特定微生物杀死。有些杀虫剂、杀菌剂也具有专一性,但必须经试验对菌肥中微生物没有杀灭作用时才可混用。

5 注意施足有机肥

有机质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有机质分解还能供应微生物养分。如果土壤中的有机肥施用不足,生物菌就会因食物缺乏而使用效果不良。如果土壤中的有机质供应充足,生物菌肥中的益生菌就会大量的繁殖,从而增强对有害菌的抑制。因此,施用生物菌肥时一定要注意施足有机肥。

6 与其他肥料搭配施用

微生物菌肥本身养分含量低,必须与其他肥料搭配施用。在施用微生物肥料时,由于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具有固氮、解磷、解钾、抑菌、活化土壤、提高养分利用率的作用,因此施用这类肥料后,可以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有些菜农认为,菌肥不能与化学肥料混用,混用后高浓度的化学物质会杀灭菌肥中的有效活性菌,因而致使菌肥失去效果,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菌肥除了不宜与碳酸氢铵等化肥混用外,与其它化肥混用还有不少好处。如过磷酸钙施易被土壤固定而失效,与菌肥混合后施用,减少了化肥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养分的固定,同时化肥也可以被菌肥吸收保蓄,减少养分流失。单独施用较大量化肥或化肥施用不均匀时,容易对作物产生毒副作用,若与菌肥混合后施用,则不会发生此类问题。

7 注意适量施用

土壤中施入较多的菌肥,虽然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但也并不是施得越多就越好。盲目大量施用生物菌肥,虽然不会向化学肥料那样造成蔬菜烧根死苗,只是蔬菜植株体内盐类积累增加,有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恶化土壤质地,但最起码增加了肥料投入成本(因为生物菌肥价格较高),降低蔬菜的栽培效益。因此,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地确定生物菌肥施肥量,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土壤状况比较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以亩(667m2)施用生物菌肥80kg左右为宜。如果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可适当增加生物菌肥的施用量。一般根据土壤的盐渍化程度高低,每亩(667m2)可适当增施10~20kg为宜。

8 不宜将多种生物菌肥同时使用

叶面肥及生物菌肥施用技术 篇7

1 叶面肥种类

叶面肥的种类繁多, 全国范围有数百种乃至千种之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以下三大类。一是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 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 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 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二是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 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 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 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三是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 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 一种叶面肥既可提供营养, 又可刺激植物生长调控发育。

2 叶面施肥技术

2.1 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

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品种。在作物生长初期, 为促进其生长发育选择调节型叶面肥, 若作物营养缺乏或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 应选用营养型叶面肥。生产上常用于叶面喷施的化肥品种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肥料品种。

2.2 喷施浓度合适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 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 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 作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 更应严格控制;还有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 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 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不同作物对不同肥料具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 在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的适宜浓度为1.5%~2.0%, 在萝卜、白菜、甘蓝、黄瓜上为1.0%~1.5%, 在马铃薯、西瓜、茄子上为0.5%~0.8%, 在苹果、梨、葡萄、茶上浓度为0.5%, 在葱、番茄、温室黄瓜上浓度为0.2%~0.3%。

2.3 喷施时间适宜

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 湿润时间越长, 叶片吸收养分越多, 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 min为宜, 因此叶面施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 会降低溶液的浓度, 影响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追施叶面肥, 因为养分易被淋失,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若喷后3 h遇雨, 待晴天时补喷1次, 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2.4 喷施均匀、细致、周到

叶面施肥要求雾滴细小, 喷施均匀, 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的背面, 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 吸收能力强。特别是对于桃、梨、柿、苹果等果树, 叶片角质层正面比背面厚3~4倍, 更应注意喷洒叶片背面, 以利吸收。因此, 叶面施肥时, 叶的正反两面都要喷, 尽量细致周到。

2.5 喷施次数不应过少, 应有间隔

作物叶面追肥的浓度一般都较低, 每次的吸收量很少, 与作物的需求量相比低得多。因此, 叶面施肥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3次。至于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 (如铁、硼、钙、磷等) , 更应注意适当增加喷洒次数。在喷施含调节剂的叶面肥时, 应注意喷洒要有间隔, 间隔期至少应在7d以上, 喷洒次数不宜过多, 防止出现调控不当, 造成危害。

2.6 叶面肥混用得当

叶面追肥时, 将2种或2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 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 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显著。但肥料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 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另外, 肥料混合时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 一般情况下溶液p H值在7左右中性条件利于叶部吸收。

2.7 在肥液中添加湿润剂

作物叶片上都有1层厚薄不一的角质层, 溶液渗透比较困难。为此, 可在叶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湿润剂, 如中性肥皂液、质量较好的洗涤剂等, 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增加与叶片的接触面积, 提高叶面追肥的效果。此外, 在选购叶面肥时, 应注意包装标明的叶面肥的类型和功能, 使叶面施肥的目的与叶面肥的功能一致;还应注意产品有无农业部颁发的叶面肥登记证及产品标准证号, 以确保叶面肥质量和施用效果。

3 生物菌肥应用技术

生物菌肥是一种活性菌, 施用时必须埋于土壤中, 不能撒施于地表, 一般深施7~10 cm。由于生物菌对作物的根系和种子不造成任何伤害, 所以生物菌肥施用时应最大限度地靠近作物根系, 让其与作物根系最大限度地接触, 才能充分发挥生物菌肥的肥效。作种肥时, 施于种子正下方2~3 cm处;作追肥时尽量靠近根系为好;叶面喷施时, 应在15∶00时后进行, 并喷施于叶的背面, 防止紫外线杀死菌种。

生物菌肥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效果好。由于生物菌肥是一种高含菌量的生物制剂, 施于土壤后需要15~20 d才能发挥肥效, 多数生物菌需在氮元素的作用下才能复苏, 因此在施生物菌肥时要适量地配合少量氮肥, 一般施复合生物菌肥225~300 kg/hm2, 且根据不同情况, 配合施用尿素45~75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如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一般配合施用优质有机肥30 t/hm2) , 可以加快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生物菌的活性。

应保持土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生物菌肥在土壤持水量30%以上、土壤温度10~40℃、p H值5.5~8.5的土壤条件下均可施用。在土壤持水量小于30%时要及时浇水, 并及时中耕松土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温度。此外, 生物菌肥可以配制各种作物的营养土。一般取田园土 (没有被农药污染过的田园土) 60 kg, 充分发酵腐熟的人、畜、禽粪便30 kg, 加复合生物菌肥10 kg, 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该营养土可供农作物、蔬菜、瓜果、果树等育苗、养苗等使用。

参考文献

[1]王鹏, 殷丽琼, 玉香甩.茶园施用世奇牌微生物菌肥试验初报[J].福建茶叶, 2008 (1) :23-24.

[2]姜立国, 汤振霞.叶面追肥应掌握的六个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 2009 (4) :22.

[3]吕福堂, 陈传玉.叶面肥种类及叶面施肥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03 (5) :28-29.

生物菌肥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堆肥试验在长沙日日新肥料公司宁乡基地进行;烟杆从湖南农业大学烟草基地中南站获得, 生烟杆经机械剪切、粉碎, 含水量在50%左右;鲜鸡粪从宁乡温氏集团获得, 含水量在55%左右。

试验使用的发酵菌剂1为:哈茨木霉菌剂ACCC31707, 5亿cfu/g;发酵菌剂2为:耐热芽孢杆菌Lys-768菌剂, 300亿cfu/g;发酵菌剂3为:高温蛋白酶产生菌Lys-068菌剂, 300亿cfu/g;均由长沙水地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由湖南农业大学生科院实验室保存, 委托长沙水地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有效芽孢数400亿cfu/g。

1.2 烟杆堆肥处理设计

每个处理分别称取新鲜鸡粪250 kg, 粉碎的烟杆250kg, 加入不同配比的菌剂组合, 均匀混合, 堆成发酵堆。共设6个处理, 其中处理A:250 g菌剂1+250 g菌剂2;处理B:250 g菌剂1+250 g菌剂3;处理C:250 g菌剂2+250 g菌剂3;处理D:167 g菌剂1+167 g菌剂2+167 g菌剂3;处理E:100 g菌剂1+200 g菌剂2+200 g菌剂3, 以不加任何菌剂作对照 (CK) 。用表头式温度计垂直插入发酵堆35 cm处, 每天14:00定时测定堆温1次, 并在第3、7、12天测温后均匀翻堆1次, 每3 d在发酵堆35 cm深度处取样约50 g, 进行细菌总数测定。发酵结束后测定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水量、酸碱度。

1.3 测定方法

(1) 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按NY525-2011中所述方法测定。

(2) 微生物总数 (以细菌计) 测定。配制麸皮培养基 (Wheat Bran Agar, WBA) :麸皮20.0 g, 自来水180.0 m L, 100℃微火煮沸20 min, 并不断添水, 2层纱布挤压过滤, 滤液定容值为200 m L, 加入4.0 g琼脂, 自然p H值, 温度为121℃灭菌25 min。并按照10倍稀释法涂布平板, 培养形成单菌落后计数。

(3) 烟杆鸡粪堆肥发酵后含水量的测定。按GB/T 8576中所述方法测定。

(4) 烟杆鸡粪堆肥发酵后p H值的测定。称取5 g风干后样品于100 m L烧杯中, 加入50 m L冷却的沸水, 搅动15min, 静置30 min, p H计直接测定。

(5) 水稻病害专用生防菌肥的配制。将烟杆鸡粪充分发酵腐熟堆肥风干至含水量为13%~15%, 按照重量的0.5%添加400亿cfu/g的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 混匀制成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含量达2亿cfu/g的病害专用生防菌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菌剂组合发酵烟杆鸡粪堆肥温度的变化

不同处理对烟杆鸡粪堆肥发酵温度的影响见图1。可以看出, 添加发酵菌剂的处理与未加发酵菌剂的处理相比, 堆肥发酵温度差异明显, 发酵菌剂处理 (A~E) 在前6 d温度升幅很快, 6~8 d达最高值, 最高温度为62~68℃, 其中处理E (100 g菌剂1+200 g菌剂2+200 g菌剂3) 最高, 发酵温度达68℃。高温发酵维持3~4 d, 发酵10 d后温度略有下降, 13~15 d下降较快, 堆肥完全发黑, 18 d发酵腐熟完成。而未加任何菌剂的堆肥发酵, 温度升幅相对较慢, 约11 d达最高温度 (53℃) , 然后发酵温度缓慢下降, 发酵周期较长, 堆肥腐熟较慢。可见, 添加发酵菌剂有利于加速堆肥发酵进程, 发酵温度较高有利于杀死植物病原菌及虫卵, 缩短发酵周期, 降低发酵时间及场地成本。

2.2 不同菌剂组合发酵烟杆鸡粪堆肥微生物总量影响

堆肥发酵关键是微生物大量繁殖, 进行大分子降解作用, 其中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和小肽, 纤维素分解为寡聚纤维、寡糖或葡萄糖等, 同时微生物在利用这些物质的同时, 产生放热反应, 使堆肥充分腐熟, 堆肥的温度与微生物数量直接相关。试验中不同菌剂组合发酵烟杆鸡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总量影响结果见图2。可以看出, 添加发酵菌剂的处理 (A~E) , 堆肥发酵微生物数量远远大于未加发酵菌剂处理 (CK) 的数量。菌剂组合处理堆肥在3~6 d处于微生物对数生长期, 9 d达最高, 其中处理A、B、D、E单菌落总数达200亿cfu/g以上, 处理E最高, 为254.6亿cfu/g, 平板计数时, 细菌种类较少, 说明主要由发酵剂的优势微生物繁殖活跃, 实现烟杆鸡粪堆肥充分发酵腐熟。在未添加发酵菌剂的自然发酵中微生物繁殖较慢, 平板计数时, 细菌种类较多, 但菌数总量不超过100亿cfu/g, 说明发酵过程中优势微生物不明显, 自然发酵周期过长。这种趋势与温度变化一致, 说明温度的高低与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 添加发酵菌剂有利于烟杆鸡粪快速腐熟。

2.3 烟杆鸡粪发酵前后的理化指标分析

烟杆鸡粪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 其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 烟杆鸡粪经发酵后, p H值均有所下降, 其中发酵剂添加哈茨木霉菌剂 (处理A、B、D、E) , p H值下降更明显, 这与木霉菌酸性环境生长特性一致;烟杆鸡粪经高温发酵水分均大幅降低, 有利于后期干燥;CK和5个处理组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发酵后均有所提高, 表明烟杆鸡粪发酵后腐熟充分, 水分蒸发较多, 肥效提高, 有利于植物吸收;烟杆鸡粪发酵后的外观、色泽、气味发生明显变化, 鸡粪恶臭基本去除, 不愉快气味明显减弱, 较干, 颗粒状, 褐色, 发酵剂中哈茨木霉菌剂可减少氨气味, 堆肥比较疏松, 利于通气。哈茨木霉具有完整纤维素酶系, 可适当降解烟杆纤维, 而且是公认的生防菌;但哈茨木霉会导致产品表面略有白色, 不利于商品外观, 添加量不宜过多。无哈茨木霉发酵剂组合 (处理C) , 发酵产品略有氨气味, 不利于产品贮存。试验中发酵剂处理组, 无论是堆肥发酵的理化指标还是外观色泽气味均比CK优越, 而且发酵周期明显缩短, 发酵剂处理烟杆鸡粪的发酵周期为18~21 d。这与王卫平、范广璞等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5,6]。而CK属于自然发酵, 发酵周期长达45~60 d, 不利于大生产。综合考虑, 以处理E效果最佳, 即发酵菌剂100 g菌剂1+200 g菌剂2+200 g菌剂3, 添加量为1.0%。

3 结论

烟杆鸡粪混堆发酵, 比单一鸡粪发酵更疏松, 便于通气, 发酵更加充分。组合菌剂堆肥发酵后, 大大缩短发酵周期, 通过5组发酵剂处理烟杆鸡粪堆肥发酵, 18~21 d可以完成烟杆鸡粪堆肥发酵, 发酵后的理化指标除水分不达标外, 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等含量均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NY525-2011。其中, 组合菌剂E (100 g菌剂1+200 g菌剂2+200 g菌剂3发酵500 kg湿料) , 添加量1.0%时发酵效果最佳。烟杆鸡粪充分发酵腐熟堆肥风干至含水量为13%~15%, 按重量0.5%添加400亿cfu/g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 混匀后可制成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含量达2亿cfu/g的水稻病害专用生防菌肥[7,8]。

参考文献

[1]王玉, 聂长春, 胡大鸣, 等.废弃烟草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 2013, 41 (4) :429-434.

[2]张承龙.烟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J].云南环境科学, 2002, 21 (3) :56-57.

[3]李春丽, 夏敏, 崔淑贞, 等.微生态制剂发酵鸡粪与秸秆粉的效果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5 (3) :64-66.

[4]宁乡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3-04-07) [2014-07-25].http://www.cstj.gov.cn/static/ndqx/20130407/22387.html.

[5]王卫平, 薛智勇, 朱凤香, 等.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鸡粪堆肥发酵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 2005, 17 (5) :292-295.

[6]范广璞, 杨猛, 黄亚东.利用发酵麦秆和鸡粪开发“绿色”生态基质肥[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 (12) :366-369.

[7]李先文, 韦光启, 唐新贵, 等.生物菌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8) :216.

生物菌肥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时间为2009年4—6月, 地点设在山东省鄄城县鄄城镇西何桥村。试验地为轻壤质潮土, 土层深厚, 地势平坦, 排灌条件较好, 土壤肥力较高, 0~20 cm土层有机质1.62%, 碱解氮79 mg/kg, 速效磷45.3 mg/kg, 速效钾172 mg/kg, p H值7.7。前茬作物为菠菜。供试肥料为青岛凯特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肥、有机肥、过磷酸钙、硫酸钾等。供试芹菜品种为文图拉西芹。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 分别为:常规施肥+含微生物肥料800倍液 (A) ;常规施肥+含微生物肥料900倍液 (B) ;常规施肥+含微生物肥料1 000倍液 (C) ;常规施肥+冲施等量清水清水 (CK) 。3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22 m2 (11 m×2 m) 。各处理分别于芹菜移栽后7、22、37 d按所设计的浓度冲施1次肥料[2,3,4,5,6]。

1.3 试验实施

试验采用日光温室育苗移栽法栽培。2009年3月上旬育苗, 4月上旬移栽, 6月中旬开始收获。耕翻移栽前基施优质圈肥45 t/hm2、三元复合肥 (15-15-15) 1 125 kg/hm2、尿素375kg/hm2;芹菜旺盛生长期追施化肥375 kg/hm2。试验地块田间管理由专人统一时间完成, 无病虫害发生。芹菜收获前, 每小区取芹菜30株, 测定株高、叶面积系数及单株重。田间一次性收获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芹菜生物学性状

由表1可知, 芹菜叶面冲施青岛凯特尔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微生物肥料对株高、叶面积系数、单株重均有增加作用, 平均株高增长1.8~2.8 cm;叶面积系数增加0.28~0.32;单株重增加21.5~24.7 g。

2.2 芹菜产量

芹菜产量结果见表2。经方差分析, F=11.327>F0.01=7.01,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新复极差法比较, 冲施含微生物肥料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明显, 与CK产量差异极显著。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显著。

对冲施含微生物肥料各处理进行回归分析, 得芹菜产量y (kg/667m2) 与含微生物肥料冲施浓度x (稀释倍数) 间的回归方程:

由上述回归方程求极值可得, 黄瓜冲施含微生物肥料最佳浓度为稀释725倍。

2.3 投入产出

按含微生物肥料10元/667m2、芹菜销售价格1.6元/kg、用工费用20元/667m2计算, 试验投入产出状况见表3。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青岛凯特尔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微生物肥料对芹菜株高、叶面积系数、单株重有增加作用, 增产、增值效果明显, 建议该肥料在进一步示范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摘要:微生物菌肥对芹菜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微生物菌肥对芹菜株高、叶面积系数、单株重有增加作用, 增产增值效果明显, 可在进一步示范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芹菜,生物学性状,产量

参考文献

[1]郭秀珠, 冯惠英, 黄品湖, 等.微生物菌肥在芹菜上应用试验[J].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 2004, 26 (1) :13-14, 27.

[2]刘爱华.保护地蔬菜施用微生物菌肥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0) :30.

[3]王振宇, 于庆, 吕娟, 等.绿埃姆高效微生物菌肥在萝卜上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 2009, 25 (5) :33.

[4]冯惠英, 黄品湖, 郭秀珠, 等.蔬菜育苗应用微生物菌肥的研究[J].上海蔬菜, 2003 (5) :60-61.

[5]王小兵, 张森, 吴刚, 等.微生物菌肥对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技, 2009 (3) :45-46.

生物菌肥 篇10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基本情况 田间试验设在鲁西南保护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邹城市看庄镇。试验前按五点取样法取土样,土壤深度20厘米,按常规法测定土壤基本性状。土壤酸碱度采用pH计测定,水、土比例为2.6∶1.0;土壤有机质采取酒精燃烧法测定;全氮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有效磷用0.5摩尔/升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用1摩尔/升 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试验地水解氮198.31毫克/千克,有效磷157.12毫克/千克,速效钾436.71毫克/千克,有机质11.27克/千克,土壤pH值为5.23。

2.试验材料 试验用马铃薯品种为荷兰15号,三代脱毒种薯;肥料有总含量45%硫酸钾复合肥、商品有机肥、生物菌肥等。

3.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按照当地常规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处理B在氮磷钾三要素与当地常规施肥量保持一致,不再施用任何商品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增施生物菌肥80千克;处理C每亩单独施用木质素菌肥120千克;对照(CK)不施用任何肥料。试验小区面积为50米2,随机排列,3次重复。施肥方法均为播种前沟施,将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后再播种。播种方式为一垄双行,垄距90厘米,小行距15厘米,株距28厘米。播后覆土、喷除草剂并覆盖地膜,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栽培。

4.数据调查 马铃薯生长期间,各处理随机选取面积为10米2固定调查点3处,重点调查植株生长势,叶片厚度、颜色,以及马铃薯常见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青枯病、晚疫病的发病率(发病株数除以调查的总株数)。马铃薯收获时调查定点小区产量以及折合亩产量、商品率等,根据统计数字计算出增收与投入比。

二、结果与分析

1.生物菌肥对马铃薯生长势的影响 保护地马铃薯根系生长状况与植株上部形态表现密切相关,从植株上部生长势强弱即可判断出根系生长是否健壮,我们从保护地马铃薯出苗后10天开始定点调查其生长势,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植株叶片颜色同施肥种类和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处理A常规施肥方式,叶片绿色、较厚;处理B叶色浓绿、厚实;处理C叶片厚度虽然等同于处理B,但是叶片颜色比处理B淡;3个处理同对照相比,叶片颜色和厚度表现最为理想的是处理B。

植株徒长与植株节间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节间长是判断植株徒长的主要指标。薯芋类作物出现徒长,薯块膨大慢,商品薯少。保护地马铃薯最为理想的平均节间长度为7.2厘米左右,超过8.5厘米即表现轻微徒长,超过9.5厘米即定位严重徒长,平均节间低于6.5厘米植株生长不良。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处理中同CK相比节间长度最为适宜的是处理B,其次为处理C,处理A接近徒长;CK由于肥料不足,植株长势不良。植株生长势强弱与茎秆粗度有一定的关系,根据表1的结果,同CK相比,处理B茎秆最为粗壮,其次是处理A、处理C。

2.生物菌肥对马铃薯常见病害的影响 马铃薯常见病害的发生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安全生产。从保护地马铃薯现蕾期开始,我们跟踪调查了药剂防治前常见病害的发生情况(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保护地马铃薯病害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是马铃薯根腐病、青枯病及晚疫病。处理A根腐病发病率为4.13%,同对照CK 4.34%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B与处理C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0.75%、1.22%,同对照CK 4.34%相比分别低3.59%、3.12%。青枯病发病规律与根腐病基本一致,同对照相比,所有处理中发病最重的是处理A发病率为5.10%,同CK 6.32%相比低1.22%;发病率最低的是处理C为0.46%,稍高的是处理B 0.47%,同对照CK相比分别低5.86%、5.85%。晚疫病是保护地马铃薯发病最频繁且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在所有处理中,同对照相比,防治前晚疫病发生最重的是处理A为8.73%,处理B与处理C发病率分别为4.33%、4.27%,较对照CK发病率9.15%分别低4.82%、4.88%。茎基腐病致病菌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2.0厘米处,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作用在2.0厘米土层以下,因此对引起茎基腐病的致病菌抑制效果不明显,从发病情况看,各个处理与对照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不大,茎基腐病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K 3.42%、处理A 3.27%、处理C 3.20%、处理B 3.12%。

3.生物菌肥对保护地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4月26日保护地种植的马铃薯开始收获上市,我们同一天收获了不同处理3个试验小区定点调查的10米2,当场计产,统计出差异性(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处理同对照产量2993.48千克/亩相比,增产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B增产33.58%、处理A 18.49%、处理C 14.92%。商品率最高的是处理B为94.2%,比对照高出9.9%;其次是处理C 91.5%,同比对照高出7.2%;最低的是处理A 89.7%,同比对照高出5.4%。

4.肥料增收投入比 在销售价格一致的情况下,保护地马铃薯生产效益因子由其他因子所决定,如单产、肥料投入、农药投入、耕作灌溉费用以及劳务投入,由于我们试验的是肥料,在这里只统计肥料投入。2014年马铃薯田间地头收购价为2.4元/千克,结合表3统计出的增产情况,算出肥料增收与投入比(详见表4)。

表4 增收与投入比

从表4可以看出,肥料及防治病害每亩费用合计处理A为863.5元,处理B为753.4元,处理C为434.9元。增收与产出比即为每亩商品薯同对照商品薯的增量乘以当时的马铃薯千克销售价所得的价值与投入之间的比值。从统计结果看,增收与投入比值3个处理中最大的是处理B为3.96,其次是处理C为3.44,处理A最小为1.83。

三、讨论

土壤与肥料是所有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对生长期短、产量高的经济作物马铃薯来说尤其重要,然而由于偏施化肥现象较为普遍,土壤状况变差,土传性病害频繁发生,增产不增收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施用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传性病害,从而达到实现增产的目的。通过目测以及统计数据分析,处理B在每亩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5-15-15)的基础上,施用80千克生物菌肥,保护地马铃薯综合抗性强,增产率达到了33.58%,增收与投入比为3.96,是3个处理中最为理想的施肥方式。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邮编:273500)

生物菌肥 篇1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汶上县汶上镇姬沟村姬脉坤户大棚内。试验地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浇水、排水条件良好。供试土壤为潮褐土, 质地为中壤, 有机质14.9g/kg, 碱解氮94.6mg/kg, 有效磷31.21mg/kg, 速效钾165mg/kg。种植模式为1年3熟 (西红柿—油菜—番菜) , 前茬为油菜。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为“三一”牌微生物菌肥 (分经过发酵处理和未经过发酵处理2种) 、腐熟好的鸡粪、复合肥 (氮磷钾总含量为45%) 、尿素 (含氮46%) 。供试作物为西红柿, 品种为金棚一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处理1:腐熟好的鸡粪75t/hm2+复合肥1 275kg/hm2+未经过发酵处理的微生物菌肥1 200kg/hm2;处理2:腐熟好的鸡粪75t/hm2+复合肥1 275kg/hm2+经过发酵处理的微生物菌肥1 200kg/hm2;处理3:腐熟好的鸡粪75t/hm2+复合肥1 275kg/hm2, 以处理3为对照。小区面积133.34m2, 种植采取大小行, 大行60cm, 小行40cm, 株距35cm, 密度约为57 150株/hm2。

1.4 试验过程

试验于2008年1月3日至6月25日进行。2008年1月3日育苗, 3月10日移栽, 移栽前将试验用微生物菌肥1 200kg/hm2与腐熟好的鸡粪75t/hm2一起撒入大棚后耕翻;同时施用复合肥1 275kg/hm2作为底肥。移栽后浇水。5月初开始收获时, 每收1次果追施尿素75kg/hm2。所有田间管理措施, 如浇水、整枝、防病防虫等各处理严格一致。

1.5 调查及测产方法

调查并记录西红柿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产量测定采用小区单收单打累计计算和样点抽查测产相结合的办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菌肥对西红柿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微生物菌肥能够明显促进西红柿的生长发育, 表现为生长旺盛, 叶色深绿、油亮, 叶片肥厚, 茎杆粗壮;抗病性强;开花大;果实着色好、色泽亮丽。

2.2 微生物菌肥对西红柿经济学形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 施用微生物菌肥后, 西红柿平均单果重提高。处理1、2分别比处理3提高了4.82%、5.26%。施用微生物菌肥的西红柿个体大小均匀, 而对照区的西红柿略显参差不齐。

2.3 微生物菌肥对西红柿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 与对照相比, 施用微生物菌肥西红柿单产平均分别提高24.61t/hm2、29.92t/hm2, 增产幅度分别达到23.80%、28.94%。经过统计分析, 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3 结论

(1) 施用微生物菌肥能够明显促进西红柿的生长发育, 表现为长势稳健, 茎杆粗壮, 叶色深绿、黑亮, 叶片肥厚, 抗病性增强;果实着色好, 表皮光滑、色泽亮。能够提高西红柿单果重量, 增产效果显著。

(2) 微生物菌肥在西红柿等经济作物的保护地栽培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为改善蔬菜品质和蔬菜种植环境, 进一步提高保护地栽培的经济效益, 在保护地栽培中进行了微生物菌肥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 能够明显促进西红柿的生长发育, 提高西红柿的单果重量, 增产效果显著。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下一篇:东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