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转变(共12篇)
专业化转变 篇1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经历了很长一个发展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教师角色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新的教育理念影响下, 首要的就是要对现代教师的角色重新认识, 利于加深对教育的理解。
一、教师角色的认识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 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一般人认为,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一角色有自身特殊的身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 表现出独特的职业风采。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在前人的基础上, 概括出教师角色概念三种含义:
(一) 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教师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实践, 是能够直接观察到的, 主要是指教师在特有的工作环境中, 即学校或课堂上的行为。此外也包括可能影响学生的师生交往行为。教师在学校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 是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合作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咨询师、教育的研究者等。
(二) 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角色来表示教师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这一观点侧重教师的静态特征, 承认教师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以及教师的组成、状况、进入或脱离教师队伍的条件。
(三) 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
教师角色指的是对教师的期望, 其中有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 也有学生家长、学校行政领导、学生、政治家或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望。有些期望属于一般规范性的, 如要求、标准、责任等, 而有些期望则反映了某些信念、偏爱或别的思维方式。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是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的人, 他们可以达到自己的期为目标, 并且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总之, 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多种社会角色。教师能正确地认识自身的角色, 是明确自身责任的基础, 是做一名优秀老师的基石。在教师专业化大背景下, 教师应不断进行角色转变、角色适应、角色调整, 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外部条件
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各国加快发展教育, 力争培养最优秀的公民, 以便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处于制高点。外部条件的改变, 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 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 不再是“一次学习, 终生受用”的模式, 而是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无时不学习, 无处不学习”便是学习型社会的真实写照。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名词, 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学不再是权威的指令, 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相待、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那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都不断更新, 必然要求老师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换代, 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意识。因此, 教师要具有终生学习意识、适应社会的发展, 成为终生学习的楷模, 即终生学习者。
(二) 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教师职业已经由经验型向专业型演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性潮流, 各国都在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摒弃传统角色, 从传统“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任何一种潮流利于社会进步时, 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而应该认清形势, 去掉传统角色的惰性。教师遵循教育规律, 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潮流, 以新的角色投入教育实践中, 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三、教师角色转变的内部条件
(一) 教师的职能决定教师的角色
传统最具代表的观念:“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首要功能就是传道, 古代的“道”也就是一种高深的学问;帮助需要学习的人解怀释惑, 传递人类文明。“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习就得有老师, 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教师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人类文明, 师者闻道在先, 为学生积累学习方法。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结晶, 教书育人是教师肩负的社会责任。教师的职能决定了教师的角色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以学生为本, 做学生学习的同路人。
(二) 教育新理念的内化结果
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时期, 传统教师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新时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 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学习再也不是终结性的活动,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就必须做终身学习的楷模。21世纪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 讲究民主平等, 教师再也不是传统的知识权威, 跟学生应该平等相待, 以学习为共同目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路人。开放的社会, 人们再也不能闭门造车, 作为教师就要“学会合作”, 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领导都要通力合作;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也为了教师自身的提升, 一定要用开放的思想教书育人。教师要对学习的本质进行深入渗透, 学习是人类的客观活动, 学习的主体是人, 作为现代教师, 心中要有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好的思想指导好的行动, 教师要适应新的时代, 应先从思想上改变, 让行动更富有教育的新理念。
(三) 教师自身素质修炼的需要
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 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 从学生、初任教师、然后成熟教师、教育专家, 这本身就是角色不断转变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学习, 做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讲究教学方式方法, 得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正如老教育家吕型伟所说:“教育是事业, 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 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其生命在于创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奉献精神, 就得有自己的公众意识、服务意识;要了解儿童、学习教育理论, 就要向科学家一样求真务实;新时代的教师可不能当老学究, 不能当知识的容器, 得将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得有灵气、有创造, 把教书育人生涯演绎成真正的“艺术人生”。因此, 当代教师更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
(四) 教师人生价值实现
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职业者, 教师传递着人类文明。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渴望在精神领域获得价值的绽放。教师角色的转变, 映衬着教师人生价值的追求。教师自我实现的载体是专业化活动, 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逐步实现。教师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就需要对自身角色重新定位。因为教师工作对象是学习知识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寄托, 教师的人生价值在满足这些人群的需求中得以实现。一位教师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就会感到无比充实;如果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一些成绩, 就能够感受到人生的精彩。
四、现代教师角色体现
教师是学习者, 教师教育已经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 提倡教师终生学习, 构建学习型组织。教师是研究者, 已经从经验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过渡, 研究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和环节。教师的各种教研活动, 都离不开教师的对教学的仔细计划安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平等合作。在新的教学理念下, “教”是为了“不教”, 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真谛。现代教师要以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生涯, 应该以崭新的角色面对教育工作和学生学习。
我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很多年, 教师观念也有诸多改观。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 真正体会教书育人的内在魅力, 完成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责任, 引导学生追求完美人生,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师的工作作为专门化职业得到确认。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也提高了, 尤其对教师角色的转换:从权威者到参与者、合作者, 从“说教者”向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育者到终生学习者等。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 角色的转换, 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 更利于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角色,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施光跃, 李荣, 邬旭东著.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105-107.
[2]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28-129.
[3]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03-204.
[4]朱永新.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61-167.
专业化转变 篇2
护理模式转变下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等护理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发展护理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护理模式的新发展,在新的护理模式下,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现行的护理教育与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相距甚远,如何使护理教育模式与现代护理共同发展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作 者:刘宇 张静平叶曼 LIU Yu ZHANG Jing-ping YE Man 作者单位:410013,长沙,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刊 名:现代护理 ISTIC英文刊名:MODERN NURSING 年,卷(期): 13(21)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护理模式 护理专业 教学改革专业化转变 篇3
【关 键 词】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发展,本文从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重要性入手,在认识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讨论转变及改进的方式,从而使培训模式更为有效,最终达到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培训模式;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3-0070-02教师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传授者。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对教师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之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教师的专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才能创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因而,为了适应教育发展,须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师专业加速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训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就关于“如何打造”,提出了培训的措施,将教师的培训经费列入到政府的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这意味着国家对教师专业化的重视,也意味着对教师开展的专业化培训正逐渐走向正规化。现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遇到了很多专业发展上的问题,比如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延伸及拓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二、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1. 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知识传授是否正确、有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对讲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对书本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这里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如果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有偏差,就会使得在教学的源头发生错误,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更别谈教学质量了。第二层,教师需要准确拿捏知识层次,分清楚哪里是知识的重点及次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轻重缓急,并且知道哪个环节需要强调,哪个环节需要跳过,而不是所有知识完全不加工地都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理解及吸收造成困难。
2. 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良好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不仅涉及历史、哲学、心理学、政治、道德规范、法律等,还涉及对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现如今提倡的个性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富有层次性,各层次具有多元特征且各层次之间相互交叉,还要求知识结构是个不断需要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也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与改进
比较常用的教学培训模式一般有集中培训、教学观摩、聘请专家授课、专题讲座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些理论和实践水平偏高的人员,在一个相对封闭式的环境下,对有培训需求的人员所展开的一种集中培训。这类模式把接受培训人员的起点素质假设成一致,即一刀切,忽视了人员的差异性。另外,这类模式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授课的专家,因此培训的效果受到了专家专业知识水平的局限。再者,这样的培训形式更多的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播,长期采用这种培训形式虽然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起到提升的作用,但拥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代表就能构建高质量的课堂,这就出现了很多教师虽然有着高学历,却在课堂教学中力不从心的局面,没有实现培训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模式固然存在缺点,但仍然是现如今主要的培训模式之一。近几年,教师教育的培训模式也开始慢慢地有所转变,对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了一些改进,由侧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转变成对侧重行动研究为主。这说明教师的教学实践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研究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训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利用信息化技术展开培训。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原有的培训方式中,多媒体信息化设备的加入可以有效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例如,在线上为学员提供多种培训资料的阅读及下载,并且提供专家在线答疑,学员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组成学习小组。在虚拟的讨论环境中,线下氛围较线上更为宽松自由,更有利于学员的思考及创新,解决了学员在非正式学习中缺乏权威辅导及自主研究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培训平台,对学员实施短期的远程培训,并对远程培训的结果在线下开展评价及反馈。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员的学习时间更为灵活化,并且便于学员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培训材料,同时也弱化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偏远地方的学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受限的问题。
2. 群体互动交流培训。教师的工作环境是由各个教师组成的,群体之间因为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以及成长需求而形成共性。培训可以在他们的共性上在不同的大小环境中展开。小环境就是学校本部的学校年级组或者学科组为单位组成的集体,大环境就是学校本部与其他学校的教师组成起来形成的集体。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教学风格,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个人的专业技能也带有局限性,促进不同的教师在一起取长补短,合作开展学习,能取得更大的学习成果。建议在专业人员或者机构的组织及指导下,针对一个话题进行研究及讨论,模拟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一个团队合作的环境中相互帮助、学习、研究,以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
3. 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培训成本,还可以贯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其操作的便捷性、形式的灵活性、应用的普遍性,一直是培训模式的首选。校本培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需要从岗位的多维度对人员实施培训。教师按教学经验大致可以分为新入职教师(工作经验欠缺)、教师、资深教师(权威领导)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定区别,培训也需要设置不同的层次。首先需要对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培训需求,基于不同的培训需求,组织展开分层次的培训。初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知识,旨在帮助工作经验相对欠缺的教师群体更新、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满足岗位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需要。第二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实践能力,旨在帮助教师群体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使专业理论得到提升、总结。最高层次的培训主要是针对知识的创新及深化,旨在通过模拟教学情境,实现教师间的专业合作,帮助资深教师群体将专业知识及经验进行更大的提升及拓展,并获得创新。第二方面,准确定位培训目标,制订完整规范的培训环节。只有正确的目标才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而展开的培训,主要是帮助教师解决在专业化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且塑造一批学术领军骨干、教学活动领头人,在教育实践中起到领袖、带头作用,从而影响整体的专业水平。培训需要形成闭环:提出培训需求-拟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实施评价-总结培训,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提供依据,整个培训环节必须是连贯且完整的,才能使培训更为科学、规范。第三方面,校本培训需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积极地为学校教师提供去校外学习的机会,通过听专题讲座、参与学术讨论,提升其专业水平,并将学习成果带回学校,分享给学校其他的教师,成为校本培训中其他教师的培训讲师。
总之,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的发展,要求培训模式在规范、系统的基础上,形式较传统模式更灵活、更侧重于实践的技巧及知识的创新。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培训产生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仲岗.教师专业化趋势与现代教师培养与提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2]孟凡丽,程良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0(7).
[3]黄伟.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
[4]蓝海正.基于校本培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1(6).
[5]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
[6]郭绍青.宿翠华.分析教师需求,规化培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
专业化转变 篇4
一、工作重心的转变
德育干部每天要应对全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要组织学校若干德育活动, 如校会、升旗活动, 各种文体、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要指导年级、班主任工作, 指导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 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处理学生各种偶发事件, 关注学科德育;还要承担若干常规性工作或校长指派的临时性工作, 等等。这诸多工作中, 不可事无巨细, “眉毛胡子一把抓”, 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即工作重点, 那就是班主任队伍建设, 抓好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高, 助推班主任专业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任务,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学校应制定规划, 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 为此, 德育干部应义不容辞地将班主任专业化作为第一要务。
道理很简单:德育干部“手大捂不过天”, 不可能直接面对全校几百、几千名学生。在推行班授课制的今天, 学生以班为单位组成集体;班集体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 学生最亲近的教师、精神关怀者、人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就是班主任。因此, 班主任专业素养如何, 直接关系着这个班几十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全校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德育质量和育人水平。
因此, 德育干部要协助校长把握学校德育工作, 做好布置任务、指导监督、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但工作重心、工作着力点必须转到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上来, 将其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里。班主任专业化起步时间不长, 不少班主任依然保有原来的思维惯性, 经验性、情绪化、随意性较强。当前, 尤其要进一步指导班主任增强专业意识:使班主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专业人员, 自己的工作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创造性和不可替代性, 从而自觉地用专业理论指导工作或将经验进行专业的过滤;使班主任充分认识到要凭借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全力做好新时期的育人工作。专业意识的提高贯穿班主任专业化的始终, 专业意识越强, 班主任就越能“专业”地工作。
二、德育计划的转变
在中小学校, 经常听到班主任向德育校长和主任提问:这个月有什么德育活动?下星期开什么主题班会?固然, 班主任要按照学校的德育计划、要求去工作, 但一切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这其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差异性, 这个年级学生状况与另一个年级不同, 这个班与那个班的学生状况也不尽相同, 德育实效必须基于学生实际, 要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 第一条便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校德育计划, 是德育干部根据上级要求, 从学校整体状况出发制订的。必须指出, 这是全局性、指导性的计划。班集体德育计划必须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 体现其针对性和班集体特色, 这样才能发挥育人实效。学校德育计划只能是班集体德育的导向, 怎么实施还必须紧密结合班集体实际。而德育干部在指导班主任制订计划的过程中, 仍重在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因此, 德育干部要由制订宏观的、统一的指令性计划, 转变为制订指导性计划。应帮助班集体在学校德育计划指导下, 研究本年级、本班学生的实际, 听取学生意见, 分析研究后再制订与实施计划。必须改变班主任在育人中“听令”的角色;必须转变学校布置什么、班主任就干什么的被动的德育局面, 不要再干“一刀切”、“齐步走”式的德育了。
三、工作方式的转变
由于工作重心与计划要求的转变, 德育干部的工作方式也要由宏观、共性的指导变为具体的、以班为单位的、个性化的指导, 做到重心下移, 直面班主任。
个性化的指导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和班集体的不同实际、不同特点、不同计划去指导;就是针对班主任的不同性别、年龄、性格、经历、经验、手法、专业能力去指导。指导的目的和重点是通过对年级、班集体德育工作的指导, 助推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高;借由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高,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这样的指导就不单是开个会了之, 而是重心下移, 深入下去, 与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的近距离接触。既交流工作, 又答疑解难;既谈宏观原则, 更议微观实际;既即时肯定, 又沟通不足;既谈学生实际、工作思路、教育方式、落实策略, 也谈班主任的专业理想信念、专业道德、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过一段时间后, 定期不定期地再交流、再指导。这样, 德育干部与班主任可以共同磋商、交流、争辩, 可以共同学习、研究、探讨;这种指导是面对面的、双向的、互动的, 是在亲切、和谐气氛中进行的。这样的指导, 班主任无疑是欢迎的, 最终是促进了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的。同时, 在这样的指导中, 德育干部摸清了班主任的思想、学习、工作的脉搏, 及时掌握了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与问题, 可及时分析研究, 通过集中或个别的形式进一步指导提高。特别是可以发现班主任鲜活的经验, 抓典型及时推广。此外, 还应注重研究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创设班主任专业化的良好氛围。
德育干部要助推班主任专业化, 最终还是要让班主任认识到专业化的根本在于自身的努力, 主要靠“内塑”, 实现自主专业发展。但助与推的“外塑”也很重要, 德育干部的工作就是有效地启迪与促进。
四、成长思路的转变
德育干部转变工作方式, 无疑是接受新的挑战。新时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合适的教育, 同样, 德育干部也要为每一位班主任提供适当的指导。这就要求德育干部转变成长思路, 即在指导、要求别人 (班主任和学生) 的同时, 更要反省自己、提高自身。
专业化转变 篇5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及思路的转变
正在全国高校推行的英语教学改革,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改革后,英语教学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教学模式将转到以计算机及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上来.
作 者:卢长怀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刊 名:世纪桥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年,卷(期):“”(11)分类号: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学现状 转变
专业化转变 篇6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特别强调,要把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五权”落实到位。他提出,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长期使用权;要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自主权;要尊重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流转选择权;要保证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收益获得权;要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法定处分权。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王小映博士指出,只有真正将农民对承包土地依法享有的各项权益落实到位,才能实现土地依法自由流转。而在实现土地依法流转后,就有可能出现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形成专业化农业生产企业,走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一部分农民可利用流转金或补偿金进入二、三产业;一部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进入农业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工人,甚至还可以拥有企业股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认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除解决土地依法流转的问题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金融支持体系,一方面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和合理的农业补贴政策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等金融工具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在这些问题上,我国目前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国农业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对资金的渴求。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6月,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696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83.8%,但农户贷款覆盖面仅为25%,多达3/4的农户没有享受到农业贷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说,目前我国农户的信贷需求往往规模小而分散,缺少抵押担保且季节性强。因此建立具备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农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形成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农业企业信用机制和担保机制,从而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民资和资本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多元化投入的农业投融资体系。
有专家还特别强调提出,农业企业不应该也决不能过多依赖国有资本投资,民营资本应成为农业企业外部投资的主要来源。随着“一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政策环境将为民资进入农业企业提供巨大商机,民营资本大举进军农业的历史性机遇已经来临。
据安徽省工商联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安徽省确定的12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中,有57家是民营企业,占48%。民营企业投资农业势头正劲。而收益预期也颇为看好。今年2月以来,江西民营企业在湖南省投资兴建的牛牛乳业公司销售网点迅速扩大,总订单达到2万余户,新增牛乳订户8000户;同时带动当地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数千名青年农民成了企业的员工。
“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对于农业补贴问题,美中商业与贸易委员会主席麦芮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际上农业补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农业资金支持方式。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很大部分落在流通环节上,而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却得不到资金支持。中国政府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是非常积极的举措,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可以充分合理利用世贸协定中的“绿箱”政策直接对农户进行补贴,而同时应尽快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因为这是与世贸规则相违背的,容易造成农产品贸易的争端。
对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有着直接和重要意义的农业保险体系在我国还相当脆弱。有调查表明,近21年来,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仅83亿元,而赔款支出就达70.4亿元,2002年更创下新低,收入仅为3.3亿元。农险市场的供求格局一直呈现出相反的情况,一边是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下降,另一边则是迫切需要保险的农户无处投保。就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险,人保财产农业保险部王亚明向记者介绍说,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往往严重亏损,一般而言,如果赔付率超过70%,保险公司就会出现经营亏损。而从1982年到2002年的20年,该公司农业保险的赔付率是88%。
对此,美国南方保险基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提出,中国有关部门应重组农险体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在立法、税收、再保险和农业风险基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完善农业再保险机制。
专业化转变 篇7
(一) 课堂教与学
目前,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对公共课之一的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 学习主动性较差。由于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不足, 学生无法良好地吸收消化课上所学, 加之课下未及时补习, 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差, 进而影响了学习兴趣, 最终放弃学习。这种“遇到不懂就放弃”的现象比比皆是, 导致课堂学习效率日渐低下的恶性循环。英语教师为改善教学现状, 使出浑身解数,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环节, 却只能在短期内缓解课堂沉闷的学习气氛, 无法长远、根本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甚至有不少学生认为, 在以学技能为主的中职学校, 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大不如前, 并对公共基础英语课程的实用性提出了质疑。由此更加体现了基础英语教学的专业化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将基础英语课堂与专业化教育挂钩,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教材内容
如今, 在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中, 同一中职学校里的所有专业均使用相同的教材, 教学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展开, 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技能目标与初中时期并无大异, 而与专业关联甚少。此外, 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并不完善, 作为选修课并不普及。在校的英语学习, 难免让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感觉。
二、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定义及必要性
(一) 定义
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专业化, 即将中职基础英语的教学向学生专业发展方向靠拢。在教学目标上, 以帮助学生专业发展为方向, 对基础英语的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进行提升, 旨在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 将专业英语融入基础英语教学中, 使二者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公共英语课中也能收获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在教学方式上, 改变传统满堂灌输式的授课方式, 采用任务型教学, 模拟职业场景, 实现学生“做中学”, 教师“做中教”, 趣味性的教学任务设置则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必要性
1.物流专业英语市场需求情况
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日益发展壮大, 既懂物流专业知识又懂得相关外语的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相较英语专业人才, 物流企业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雇用具备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且掌握良好语言技能的人才, 以及能处理涉外的日常物流业务, 懂得填写相关单据、互通书信函电的人才。其原因是英语专业人才的在校所学仅局限于语言文化本身, 其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中, 由于不懂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因此, 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 学好物流专业英语对于其个人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对于物流企业单位来说, 也普遍重视其员工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2.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在中职学校中, 物流专业英语的开设并不普遍, 虽然多数设置在第二学年, 但有些学校则将其定为选修课。无论课时数还是课程内容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无法对该程度水平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考虑到前文提及的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英语水平, 物流专业学生对其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专业术语的数量之多, 以及词汇句型的专业性, 对于中职物流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再加上教材内容单一乏味, 教师一般以翻译和讲解的形式授课, 课堂枯燥沉闷, 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此外, 由于中职学校师资有限, 物流专业英语课一般由专业英语教师教授。虽然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 但是缺乏物流专业知识, 无法进行生动的业务场景重现, 让课堂少了一分专业味道, 而偏重于英语教学。
3.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现阶段中职基础英语的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 水平参差不齐, 英语学习热情不高, 所学内容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实用性不够。而专业英语学习的课堂上, 所学虽有用武之地, 但课程的难度及枯燥程度, 让不少中职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因此, 只有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二者有机结合, 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专业英语, 使学生既能学到日常英语, 又能补充专业英语知识。只有学生想学, 课堂效果才能得到改善。
三、以物流专业为例, 中职基础英语教学的专业化转变尝试
基于上述探讨, 笔者以本校物流专业学生为对象, 结合课前对学生展开的英语学习需求问卷的分析结果, 开展了一次实验。
(一) 教学目标专业化
在传统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 本实验单元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性格、才能及常见职业的英文词汇, 掌握求职面试时关于个人基本信息、性格、强项的问答句型。在尝试专业化转变后, 目标增设了使学生了解物流专业相关职业的英文表达:传统能力目标是让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情境进行英文面试交流;专业化的转变将面试情境设置为物流行业岗位的征召。这样的教学目标让教与学都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 教学内容专业化
实验内容为《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第一模块“Listening and speaking”。实验期间, 笔者在课本知识点的基础上, 融入了与物流专业相关的英语表述, 具体表现为在常见职业英文表述基础上加入了物流相关职业的英文表达, 例如, 课本中常见职业的英文表述有“cook”“worker”“farmer”等, 补充的物流相关职业英文表述有“warehousing assistant”“shipping clerk”“purchasing clerk”等, 另外, 在学习面试常用句型的基础上, 将面试场景设置为应聘某一物流行业岗位。
(三) 教学方式专业化
传统基础英语教学课堂, 教师多采用讲授等满堂灌输的方式, 学生对新知的吸收效果并不好。在专业化转变过程中, 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引入, 让学生仿佛置身职场环境中, 带着任务学习, 更有兴趣、更有动力。
(四) 评价方式专业化
评价方式也是教学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专业化转变, 评价方式也应随之变化。将考试内容一分为二, 第一部分为基础英语知识的考查, 第二部分则是对专业英语知识的考核。两部分的比例可随每单元的内容设置进行调整。此外, 考核方式应以口试为主, 笔试为辅, 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关于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专业化转变的几点思考
(一) 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实验中笔者发现, 本实验单元主题为求职面试, 与专业的相关性较大。其他单元主题在提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契合点方面, 存在较大的难度。基础英语教材的主题大多关乎日常生活, 无法实现每个单元内容都与专业英语自然衔接。因此, 对教材资源的优化重整十分必要。改编后的教材应该分为基础和专业两部分, 专业部分应改过去长篇晦涩难懂的文章阅读为趣味阅读, 适当融入本地物流行业新闻文章, 让学生想学且学得懂。
(二) 教学方式的改进完善
实验后, 笔者向实验对象发放问卷, 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专业化改变的看法。多数学生表示支持这样的转变, 尤其是加入游戏等趣味活动, 得到了广泛支持。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因此, 在获得学生认可之后, 教师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多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游戏趣味活动, 增加师生间互动, 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把教学重点由原来的翻译讲解课文内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上,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善教学效果。
(三) 师资力量的培养提升
笔者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师, 经过实验课尝试, 深觉对物流专业知识了解不足, 对专业英语知识的讲解缺乏深层的解析和知识发散, 偏重于对英语知识点本身的讲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 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 也是此次专业化转变尝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为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多组织英语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培训, 提供机会深入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实践, 了解真实职业场景, 迅速补充提高专业知识。对于物流专业教师, 学校应提供英语培训机会, 提高其英语听说应用能力, 同时进行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培训。平时, 学校还应多开展研讨座谈会, 邀请物流专业与英语专业教师一起, 互相交流学习, 各补所需。
参考文献
[1]焦芳敏.应用型本科专业物流英语教学的思考[J].探讨与研究, 2009 (8) .
建筑工业化促施工方式转变 篇8
目前,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正在成为建筑业发展热点。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地方政府, 都对建筑工业化越来越重视。
2013年1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明确提出将“推广建筑工业化, 发展绿色建筑”列为十大重要任务之一;2013年11月, 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建言“建筑产业化”, 提出要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这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中第一次真正落实到政策层面的推动举措。2014年3月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更是提出要“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各省市更是频频出台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沈阳、合肥、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先后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除在政策、税务、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制定鼓励市场购买的相关激励政策外, 还将保障房作为主要试点领域, 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促传统建筑模式转型。
据不完全统计, 仅2013年以来, 中外企业积极抢滩, 强势进军住宅产业化领域, 亦有央企并购民企主营住宅产业化发展, 半年多时间出现了近十家建筑工业化企业。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大背景下, 建筑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2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和优点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模式, 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 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 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 建筑工业化具有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综合性能好等优势。建筑工业化包含了住宅产业化, 它出现于二战后, 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欧美、日本被广泛应用, 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需要, 是经济发展产物, 是各国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人居、发展建筑产业的共同方向和必然选择。
预制装配建筑技术是目前国际建筑工业化的潮流之一, 能够推动建筑产业化、降低建筑消耗、提高建筑产品质量, 也是国际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在发达国家及许多地区都获得了广泛推广与应用。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 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 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 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得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环节是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本质的理解, 深化设计的方法和PC构件生产工艺也是关键。目前业内的主流系统可分为装配式剪力墙和装配式框架结构, 如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NPC) 体系”;西伟德宝业混凝土预制件 (合肥) 有限公司的“叠合板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台湾润泰集团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等。预制装配建筑采用了预制内墙、外墙、顶板、楼梯、阳台等, 这些在构件厂批量生产的标准产品, 在现场进行拼装。实践证明, 采用了这种施工方式能有效地缩短施工总工期, 加快进度, 实现高效节能、低碳环保。
3 新型建筑工业化带来施工方式的变化
与现浇混凝土相比, 混凝土预制件有诸多优势:建筑构件的质量和工艺通过机械化生产能得到更好的控制;采用预制件的建筑工地现场作业量明显减少, 粉尘污染、噪音污染显著降低;工人在工厂中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比复杂的工地作业安全系数更高, 机械化生产对人工的需求更少。
建筑工业化实现了生产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集成化、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建筑对施工机械的要求将产生较大变化, 机械化施工程度将大幅提高:用于构件吊装的塔机起重力矩应在250tm以上, 对吊装就位精度要求更高;随着现场现浇混凝土的减少, 对混凝土泵的需求大幅减少, 转而被混凝土构件生产线的成套设备所取代。它将标准化的设计和定型化的建筑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 运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方式来完成, 从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效缩短工期。
中国篮球职业化范式转变研究 篇9
1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1. 1起步与探索阶段(19 94~200 4年)
在国家体委“坚持正确方向,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深化改革,发展体育事业”精神的指导下,沿着“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改革方针。中国篮球界于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会议决定1995年全国男篮甲级联赛实行主客场、跨年度的新赛制。这次大会提出了“以竞赛改革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职业化为动力,挽救中国篮球,提高CBA水平”的口号[2]。1995年2月至4月,由国家体委主导,国际管理集团参与的全国篮球八强赛,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坚定了走市场化、职业化的信心。同年8月,国家体委篮球处公布了《CBA篮球联赛技术手册》,规定“全国甲级男子篮球联赛的主办权为国家体委,由国家体委二司篮球处负责实施和管理”,并明确了主办单位的权利。随后10月,中国篮协推出了《1995-1996赛季全国男篮甲级联赛竞赛规程》、《中国篮球协会运动员转会暂行条例(讨论稿)》和《俱乐部篮球队暂行管理条例(讨论稿)》[3]。这些规章制度的颁布,初步确立了各参赛主体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廓清了俱乐部的性质、组建形式、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为中国篮球走向职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1996-1997赛季,中国篮协在“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的指导思想下,颁布了《中国篮球协会俱乐部章程》、《中国篮球协会俱乐部篮球队运动员转会管理条例》、《中国篮球协会竞赛管理办法》、《中国篮球协会裁判员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颁布,为俱乐部的成立、发展和规范提供了依据。1997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成立(简称篮管中心)。篮管中心的成立,虽然改变了多头管理的状况,实现了篮球项目管理的集约化。但由于篮管中心肩负着“国家队”的任务,难免与俱乐部的利益出现不协调的状况。随后,自1998-2005赛季,篮管中心为了推动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几乎每个赛季都从赛制改革、联赛管理及商业开发这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布局。到了2004-2005赛季,篮管中心通过多个赛季的艰难探索,初步确立了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架构和运行机制,这为今后中国篮球职业化的顺利进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1 . 2完善与发展阶段( 2 0 0 5年~至今)
2004年4月,篮管中心在东莞召开联赛会议,提出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改革与发展计划》,即“北极星计划”。该计划决定从2005年开始实施,目标是用10年时间使CBA成为亚洲最好的联赛,并向世界级的职业篮球联赛迈进。任务是培育和发展强有力的CBA品牌,使联赛成为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摇篮,打造亚洲最好的职业体育联赛,赢得更多的国际赛事奖牌,使CBA成为盈利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品赛事[4]。《北极星计划》的提出,使中国篮球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的改革思路与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改革的措施与路径,改变了以往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改革方式。2005年,“北极星计划”的实施,体现了中国篮协对以往10年CBA进程的理性回顾与未来职业联赛的设想,标志着中国篮球职业联赛雏形的基本形成,指明了未来中国篮球职业化的前进方向。“北极星计划”之后的第一个全新赛季,CBA重装上阵,吹响了中国篮球职业化向纵深发展的号角,把中国篮球联赛向真正的职业化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中国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在金牌总数取得历史性第一的时候,中国篮球并未“转变范式、调整重心、掀起改革”的大潮。而在国内体育大环境下,随着篮管中心主要负责人的更迭,由于对篮球发展理念和治理模式认知的差异,使面向市场、坚定走职业化道路的“北极星计划”随后搁浅。中国篮协在2008-2009赛季总结发言中的“八点意见”和“七条思路”将并不平静的中国篮球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像“高举举国体制大旗、更改赛程赛制、控制联赛运行成本”等思路的抛出,令全面“改弦易张”的说法成了中国篮协新政的代名词。而“新政”的功效如何,是否有利于中国篮球的发展,仍需要实践的检验。但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是,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制度架构和运作模式仍然不成熟和存在诸多变量,变量的关键因素来自于管理者的变动和治理理念的不同以及行政力量的主导。这些因素的叠加,又将中国篮球的改革与发展,带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今后,中国篮球无论采取何种“新政”,毋庸置疑的是,坚持职业化、面向市场化的治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是其未来的合理选项。
2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困境
2 . 1“管制”思维主导联赛
从1995年开始,中国篮球联赛就和“管制”联系在一起。伴随着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中国篮球联赛始终与“管制”处在剪不断理还乱的胶着状态。这种“管制”思维下的联赛运行模式,在中国篮球联赛中经常有迹可循,如封杀“奥神事件”,以及2006-2007赛季篮协突然抛出的“缩短赛程、取消南北分区”等诸多具有“管制”色彩的治理模式主导联赛的进程。这些事件的出现,不仅让人产生了中国篮球职业化的主导力量在于“管制”,而且推动改革的力量也在于“行政”。事实上,这种主导联赛运行和治理的“管制”色彩与思维,难免会让人认为,中国篮球职业化与国际体育市场有背道而驰之嫌;也难免让人担忧中国篮球职业化的决心和前景。从10多年来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看,虽然中国篮协并不缺乏改革的思想和冲动。但是,细究一下,推动中国篮球改革的力量是什么,是体育行政还是体育市场,答案不言自明。尽管当今中国篮球在职业化的进程中,已经初步按照职业化的“形”来运作,但最能体现职业化的“神”,即职业化的治理模式和决策方式并没有按照职业化的规律来实施。
2 . 2商业化不等于职业化
从国际管理集团到瑞士盈方,这是中国篮球联赛10多年来绕不开的合作伙伴,他们对中国篮球商业化的引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篮球迈向市场、坚定走职业化道路的征程中,面对资本与经验先天不足的情况,借助外部资本和成熟经验,无疑能迅速打开局面、推动联赛改革的进程。但由于受急功近利、管制思维的主导,中国篮球改革一开始就瞄准了商业化。商业化推动了中国篮球的发展,而且商业化在其中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商业资本的介入,中国篮球联赛就没有今天的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也不会招致NBA管理层漂洋过海关注CBA,更不可能商谈合作CBA。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篮协近年来在篮球商业化上做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通过对中国篮球商业化历程的审视,中国篮球在商业道路上越来越驾轻就熟,但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却在缓慢进行,甚至整体实力随着商业化的深入,还有反复波动的态势。毫无疑问,仅有商业化的运作,除了带来滚滚的财源和丰厚的利益,中国篮球整体水平提升的效果如何,值得我们深思。鉴于此,我们需要各界尤其是体育界对中国篮球商业化进行重新的审视,商业化并不等于职业化,真正的职业化,不仅包括运动员的职业化和俱乐部的职业化,更包括监管者的职业化。篮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欧美篮球水平之所以比中国高,在于他们遵从这种规律。应该说商业化只是职业化的一部分,一个副产品,并非职业化的全部。除了中国篮球商业化的有形价值之外,其产业背后蕴藏的诸如品牌、文化等无形价值,才是中国篮球联赛可持续发展的立身之本。
2 . 3监管和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篮球联赛的主导者为中国篮球协会,或者篮管中心更为贴切。在当今成熟的职业联赛市场中,“官办分离”是一个基本假设。中国篮协作为联赛的组织者、规则制定者以及解释者等集诸多权力于一身,让权力失去了在阳光下的执行和必要的监督,这有悖于国际职业体育发展的趋势和架构。当前体制下,对中国篮协而言,CBA并非篮协唯一的工作重心。中国篮协对CBA联赛和上级的责任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以争取国家荣誉为主要职责的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决定了篮协并不会将联赛的职业化凸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更不会视俱乐部为服务对象和上帝。这一体制下的联赛运作,由于监管的缺失和制度的缺位,让中国篮协时常扮演了“灭火队员”和“消防大队”的角色。像球场暴力、球迷骚乱等诸多突发事件的产生,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甚至让其常处在地缘、行政、情感等因素的边缘而做出非理性的裁决。
纵观NBA等成熟的职业联赛,健全的监督机制和制度是确保联赛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CBA缺乏像NBA一样透明的选秀制度、完善自由的转会制度、严格的工资帽制度以及统一分配转播和商品收入等制度。这些制度架构的缺失,容易导致球队实力的不均衡,进而危及联赛的良性发展。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来讲,均衡的球队实力是保证吸引力的关键。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和架构,在保证联赛良性运行的基础上,各个球队均有夺冠的机会才是合适的,而不是像广东宏远那样八年七冠。诸如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篮协和联赛来讲并非好事。
2 . 4俱乐部绩效欠佳、矛盾突出
中国篮球经过近20年的职业化,到目前为止,仅有广东宏远一家曾公开宣称实现了盈利。截止到2012-2013赛季,尚未有其他俱乐部公开宣称实现盈利。即使宣布盈利的广东宏远俱乐部,从其公开的盈利指标不难发现,其盈利并非纯粹的自主经营、自主开发所获取的经营利润。广东宏远俱乐部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东莞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及当地政府、街道办和企业的巨额奖励。如除去非经营因素所获取的额外超额利润,那么广东宏远的亏损也在所难免。况且这一盈利模式在国内各篮球俱乐部并不具备示范和推广作用。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有投资行为就必然有逐利行为,没有回报的投资,属于慈善的范畴。即使慈善也追求社会效益。而国内各篮球俱乐部,在多年无盈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经营,甚至还有众多资本前赴后继的在CBA门前徘徊,寻求合适的切入时机。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发生在篮球俱乐部领域,像国内的足球、排球、乒乓球等领域也普遍存在。这表明,在中国篮球各俱乐部间,似乎不盈利是正常的现象,盈利反而成了异类。这种奇特现象从各俱乐部的投资主体看,篮球仅是其经营的副业,投资主体看重的是通过投资篮球所获取的靠近政府的机会、篮球之外的更多利益链条。像NBA的门票收入、电视转播、延伸产品的开发等常规盈利模式,在CBA却并非一个盈利的指标和可靠选项。
3中国篮球职业化范式转变的路径
1962年,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指出范式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移[5]。范式转换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历史状态和内在发展规律,对人们理清所从事领域的发展路径以及把握其领域的未来走向都有启发作用。借助范式转换理论,审视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发现,当前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诸多困境,在于旧的范式与当前中国篮球职业化实践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而新的发展范式尚在篮球职业化的实践中探索。基于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的实践与思考,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篮球职业化摆脱困境的关键,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快范式转变。
3 . 1更新管理模式
当今欧美等职业体育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职业体育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政府往往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做好“守夜人”或者“看守者”[6]的角色是政府在职业体育市场中的理性选择。在职业化、市场化良性运转的环境中,过多的“管制”或“干预”并不利于职业体育的有效运行。在当前中国体育体制的大环境下,篮管中心或者中国篮协基于国家荣誉的考量,承担了诸多“管制”的功能。而基于国家荣誉和“管制”思维模式下的联赛治理路径,更多彰显的是“行政治理”的色彩与意蕴,缺少来自对职业联赛规律的凸显和责任,甚至出现集体的无意识。但对于上级的责任和内部压力的彰显,优于对职业联赛运行效果的承担。基于此,更新目前的联赛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将成为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项,也是今后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范式转变不可回避和绕不开的重要选项。我们认为,更新管理模式一要更新当前的治理架构;二要更新当前的决策方式;三要更新符合CBA发展实际的战略规划。这是进一步推动联赛治理结构的范式转变,成为摆脱困境、步入良性运行的关键。
3 . 2调整运行机制
从欧美等成熟的职业体育联赛来看,基本上联盟是俱乐部的利益代表,俱乐部所有者扮演着委托人的角色,联盟管理者则扮演着俱乐部代理人的角色[7,8]。虽然欧美等职业体育联盟的治理模式不尽相同,但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在联盟制度框架下,享有分享权力的逻辑起点则是毋庸置疑的。在当前我国体育体制架构下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中国篮协代表着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至上的原则,以资本为主的俱乐部在分享权力和剩余利益的议价能力面前,缺少合理、有效的规划和路径。从中国篮球发展的前景和长远角度来看,市场、资本和俱乐部的利益,需要给予合理的关切和重视。如何重视和回应资本、市场和俱乐部的合理利益及诉求,则是摆在中国篮协或中国体育人面前的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对于此,既需要中国篮协具有改革的勇气,也需要其具有改革的智慧和谋略。
自1995年起,中国篮协在渐进式改革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尝试了数十次的制度设计和更新。多次制度更新的背后,彰显了中国篮协对职业化发展制度设计的不尽周全和规划的不尽合理。因此,加快调整当前中国篮球的职业运行机制与实际运作的不相适应,将成为今后中国篮球职业化良性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欧美等国家成熟职业联赛的审视,我们认为,调整中国篮球职业运行机制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创新联赛运行机制,可以考虑将中国篮协放在联盟监管者的地位,监督联盟运行,保证国家利益;二要提升俱乐部分享剩余权力和议价的能力;三要转变理念,重组CBA联盟,构建联盟管理者为俱乐部代理人的制度架构,实现联盟、俱乐部的利益最大化。
3 . 3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俱乐部投资人、中国篮协、运动员、球迷等作为当今中国篮球市场的利益相关者,各主体的利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达机制,呈现出制度缺失的状态。在资本追逐篮球市场,篮球市场吸引资本的互动中,利益相关者获取合理的利益是其正当的表达。而这在中国的篮球市场博弈中,在当前体制下的中国篮协具有绝对的议价优势,俱乐部投资人、运动员理应具有的表达机制在市场中却是缺失的。当前篮球市场的多方博弈中,在并不透明的议价机制和机会面前,俱乐部投资者和运动员的议价能力和表达机制,明显地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因此,改变当前中国篮球市场主体的非对等、不均衡博弈状态,健全利益相关者的表达机制,提升利益相关者的议价能力,则是今后中国篮球职业化范式转变的核心要素。在市场活动中,只有给予资本必要的议价能力和参与主体对等博弈的机会,才能促使资本推动市场的繁荣和主体交易的活跃。反之,则会逼退资本的逃离和遏制主体的交易,进而危及市场生态的均衡。基于此,我们认为,完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路径有三:一是提升俱乐部、球员的议价能力;二是创造各主体对等和均衡博弈的机会;三是设计合理、有效的表达机制和诉求渠道,能及时、合理、有效的化解联赛中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3 . 4提升俱乐部绩效
在欧美等体育市场中,职业体育俱乐部是经营某个高水平的体育项目,通过职业联赛来获取相关经营利润的企业[9]。既然是一个企业,盈利或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必然的正当追求。纵观国内的篮球俱乐部,除了广东宏远宣称的所谓“盈利”外,尚未有其他俱乐部实现了盈利。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国内篮球俱乐部作为一个企业,多年入不敷出,甚至巨额亏损,为什么还乐此不疲的经营呢?其中缘由只有投资人最清楚。但是,抛去其他因素,一个正常的体育市场和一个正常的职业联赛,不需要也没有理由长期亏损运作。没有盈利的联赛和市场,对社会贡献的动力不足,甚至为负。象俱乐部欠薪等事件彰显的就是俱乐部绩效差、盈利能力不足所致。俱乐部盈利能力不足也容易产生矛盾,影响联赛的运行和公信力。可以说,当前中国篮球俱乐部普遍表现的运营绩效差,长期亏损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急需管理者给予重视和寻求解决的路径。我们认为,提升国内篮球俱乐部绩效的路径有四:一是创新篮球俱乐部融资渠道,放开融资政策,提供配套支持;二是加强俱乐部自身建设,优化管理队伍;三是在联赛中给俱乐部创造更多的经营环境和权力,加大放权力度,增强俱乐部的盈利点;四是进一步提升俱乐部在联赛中分享剩余利益的能力和议价机制。
4结语
专业化转变 篇10
据统计, 至2011年, 我国目前共有1108所本科大学, 其中设立日语专业的本科院校共466所, 在所有高校专业排名中, 日语专业排名第十二位, 而在外语类专业排名中仅次于英语专业, 位居第二。另外, 由于近年高校扩大招生, 日语专业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在2012年7月的一次关于日语教学学术会议上明确表示:日语已经不再是外语领域的小语种, 已经跻身大语种行列。在日语专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同时, 生源过剩、就业困难、人才质量需求标准高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切实地体现出来。那么,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日语专业应该如何面对, 如何稳步前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新趋势
1、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 (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我国日语专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高潮期——新中国成立后;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日语教学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进步着, 但是一直以来都未曾走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或标准的束缚中, 即“以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为核心、基于语言知识传授的外语教学理念范畴”。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学习的自主性差、缺乏适应和交流能力。学生的外语学习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 似乎仅仅是为了通过各种考试, 拿到种种证书。新形势下, 学术界对于日语教育产生了例如多元语言主义等诸多教学理念, 即不要求学习外语达到母语者的熟练程度而是要求在不同的场合下, 面对特定的对象, 运用不同的能力, 达到有效的交流。这一理念强调了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外语知识本身是为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养成服务的以及将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
当然笔者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 外语的基础教学也很重要, 但笔者认为对非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这其中就包括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意在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能够顺畅地沟通。只有语言教学和非语言教学齐头并进, 才能使外语教学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效。
2、跨学科知识的需求
有某外语专业毕业生需求问卷调查中显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等希望外语专业毕业生具有宽泛知识能力与人文素质。在国家出台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市场对单纯的语言类毕业生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减小, 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为专业日语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去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是让学生去“学习日语”?还是“用日语去学习”?这是个很关键也很深刻的问题。如果是前者, 那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便会成为日语本身的工具, 如果是后者, 我们的学生将有可能利用日语这一语言工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而目前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显然对后者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主要用词汇量和语法项目来衡量语言能力的评价模式, 摒弃单一“学习日语”本身的陈旧观念, 将“用日语去学习”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教学中, 我们的日语教育才能摆脱固有模式, 走上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
1、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1)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即进行主导干预下的主体学习方式。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发表等形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列提纲、讨论等一系列过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使学生感到日语学习的趣味性, 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内省发现问题, 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另外, 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了发表做准备, 彼此间的配合和适应很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尽早导入文化课程的学习。笔者认为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大学一、二年级) 就导入日本文化等知识的学习是很必要的。因为日语学习初级阶段是关系到教育目的是否能够达成的关键时期。大多数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零起点, 所谓万事开头难, 如果一开始就单纯地进行语言学习, 每天除了单词就是语法的轰炸模式, 势必将学生的兴趣消除殆尽。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导入日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艺术等基础知识, 便会将索然无味的语言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形式, 可以采用图片、影像资料等较直观易懂的方式进行, 并且可以运用比较法, 将中日两国文化相比较进行教学。
(3) 创造跨文化交流机会。在课内, 充分利用会话课的资源, 导入跨文化的交际场景练习等。在课外,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演讲比赛、表演比赛等日语活动;平时多与外教和留学生进行接触、交流;养成读报纸、看新闻的好习惯, 关心国际形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跟日本的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流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与日本的大学合作, 就某一课题进行教师或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2、创建特色日语专业
近年, 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 曾经备受青睐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就业难的问题。在此笔者以大学教师的身份, 从教育的角度就这一问题浅谈下自己的想法。
面对如今的社会需求,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具有单一的语言知识, 还必须具有其它广泛的知识储备。现在很多外语院校已经采用1+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外语+专业技能模式, 这种模式虽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如果两个部分平分秋色很容易削弱外语专业的培养特色。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外语为核心, 其他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只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与加强。即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外壳, 包容进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 同时又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作为语言的内核。就日语专业而言, 可以开设商务日语、科技日语、计算机日语等课程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在外语教育中, 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人与人之间打开心扉, 仅仅依靠语言文字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同时, 对语言的学习仅仅停留于语言本身, 而不能很好地利用语言去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那么可以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有缺陷的, 是不可取的。在日语教育中, 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两点才能使学生学好日语, 从而用日语更好地去学习。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世界国际化进程加快, 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外语教育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变迁对我国外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日语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一环, 也必然肩负起这一重任。据了解目前大学日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套相对较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日语教学在变迁中应该何去何从, 也成为近年日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梳理新时期专业日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变迁, 以期对日语专业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日语专业,人才,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修刚, 李运博.日语教育概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赵华敏, 林洪.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 (4) .
[3]高志栋.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 2007 (5) .
专业化转变 篇11
确实如此。如果教师整天循规蹈矩,甘做知识的搬运工,何谈学生思维灵动、成为创新型人才?将教师从搬运知识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倡教师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是此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一大影响深远的“红利”。国家给教师的礼包,寄托着对教师更高的希望和期待。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在从知识搬运工转变为专业创造者的路上,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首先,教师要摆脱对“旧知识”的依赖性,而着力于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与整合。曾经,教师像一只巨大的容器,通过师范教育,获得“一劳永逸”的知识,步入教师岗位,向学生输出知识。在这一点上,教师对知识的依赖远甚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对知识的迷信,使教学倾向于将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多,教师也已不再具有“知识垄断者”的身份,不再那么“权威”。新型教师,在知识的输送方面,与互联网相比不一定更丰富更深刻,但一定更理性更有选择,向学生提供的知识也更有价值,对学生的影响也更深远。“高效地输送知识”将被“输送高效的知识”所代替,显然,后者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其次,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输者,更要做好信息的遴选和甄别工作。现阶段,各行各业更看重人才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知识储存量。很多知识完全可以通过检索、查询等方式即时获取,爱因斯坦所言“我从来不记忆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那些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当然,教师向学生输送的知识本身并没有贬值,而是拥有这些知识的意义已大大降低。在信息爆炸时代,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含金量”低的知识和信息上,显然是不明智的。怎样让学生在最好的年华接受最具有影响力和后发力的知识,可能不只是教材编写者的任务,也是教学一线的教师的职责。
第三,教师的态度必须从“眼中皆书”向“目中有人”转变。一直以来,我们重知识甚于重学生,如果学生没能掌握知识点,不惜采用损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方式批评训斥。教师想得更多的是“为学生提高成绩”,却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感受究竟是怎样的。教师要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则由以课业为中介转变为师生的直接交往。教师作为知识输送者的工具性已弱化,而作为人的内涵将更加生动而丰富。教师仍然是以引领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在学生身心发展、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的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实中,有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个人素养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有一大批具有专业创造力的教师,这应该是时代发展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必然之需。
专业化转变 篇12
在经济学中, 工业化一般被定义为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同时, 工业化不仅是工业发展的过程, 还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环境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禀赋条件, 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转型都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持, 可以说环境以及其所提供的自然资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工业生产是人类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工业化需要大规模地开发使用自然资源。所以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推进, 人类以更加有效的手段、更加集约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 工业化的发展受到环境的约束。工业生产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还会产生各种工业废物, 对环境产生影响。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不仅使工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 而且将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 资源坏境是工业化的起点。中国工业化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参与人口规模最大的工业化发展过程, 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是成本推进型和粗放式的工业化, 这使得中国工业发展受到的环境约束更为显著。在稀缺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由于工业化推进使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难以逆转的今天, 积极地寻求工业化道路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工业化模式特点
作为现代环境问题主要内容的环境污染几乎就是工业化的直接产物, 中国工业化的具体特点使得其对环境的破坏更为剧烈。中国工业化道路与西方由自由市场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不同, 其特点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道路”, 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体现出来的是鲜明的“追赶型”特征, 而不是由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收入水平和需求增长所带动的。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提出的“超英赶美”战略, 还是改革开放后确定的“三步走”设想, 都是建立在中国工业化落后于西方这一历史基础上的, 都是为了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形成了以追求经济高增长为最重要、最优先目标以及以资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为代价的追赶型现代化模式, 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忽视了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 工业高速增长。1949年以后, 中国的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在50年代为25%;20世纪60年代为3.9%;70年代为9.1%;80年代为13.3%, 这种高速度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也属罕见。这种高速发展一方面使中国的工业体系能在短期内得以建成, 另一方面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特别是80年代以前所建设的工业企业几乎没有污染控制设施, 留下了巨大的环境“欠账”。80年代后, 法律上规定新建工业企业都要配备污染控制设施, 但由于重视不够, 投资不足, 仍留下了一些缺口。同时, 在工业高速增长中, 传统工业仍占据绝对地位, 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到2%。这种粗放经营方式下所导致的高消耗、高污染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 工业结构重型化。中国走的是一条由投资需求带动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重工业是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业, 使得经济增长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大为膨胀, 从而拉动了包括石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初级加工部门生产的大幅度增长。这种能源、原材料消耗的迅速上升, 大大加剧了环境污染负荷。
第三, 中国工业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工业产值的42%, 但是由于乡镇企业技术水平低, 生产管理落后, 控制污染的投入有限, 加之布局不合理, 使得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能源、资源的消耗, 要大大高于同等类型的大中型企业。
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使我国的工业化面临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2005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144个国家的环境可持续能力排行榜中, 中国只排名第133位。从大气环境看, 2006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89万吨, 超过了环境理论容量的一倍以上;从土地环境来看, 到2004年, 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37.1%;从淡水环境来看, 2005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96.4亿吨, 比上年增加8.3亿吨, 增幅2.9%。中国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在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付出了环境严重污染, 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等沉重代价。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的国家是行不通的, 转换工业化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三、实现转变
中国并不具有特别的资源环境丰度优势,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一个基本国情。因此,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依靠大量消费资源,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也使得中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强调综合国力竞争的今天, 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只有转变原有工业化模式为一条新的既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 又能协调自然、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才能增强中国新时期的国际竞争力, 才能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第一, 从指导思想上来看, 要转变传统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中, 不单纯追求经济的数量扩张, 而要把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口控制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之一。
第二, 从政府层面来看, 要实现正确的角色定位和坚持制度创新。首先, 要明确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定位,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有效政府, 调整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将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为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经济增长的模式。其次, 政府应该着眼于全局、长远和公众利益, 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政策和完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立法, 通过有效发挥市场的激励作用, 促进企业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第三, 从市场层面来看, 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以生态法则为导向的现代市场制度。建立现代市场制度包括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价格信号制度、市场规则制度、市场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道德规范制度、信用管理体系等, 并且要求我们要坚持把生态法则作为市场制度建立的指导。从理论上讲, 由于产权界定较困难, 自然资源和环境领域最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因此, 要坚持以生态法则为导向, 逐步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资源环境运转机制, 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 建立以环境税费为主的“绿色税收”体系和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 从而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
第四, 从企业层面来看, 只有产权清晰的企业才会对来自市场的激励产生有效反应, 因此首先就要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是企业成为产权清晰地市场主体。其次, 要把现代生态环境制度纳入现代企业制度之中, 在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增加企业利润。并且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管理, 实现企业绿色制度创新。最后, 要以信息化的制度模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 中国要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在于以信息化的制度模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 实现企业制度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资源的消费和环境的破坏是工业发展的代价, 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经历了粗放式增长的过程, 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对于资源和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强, 标准越来越高, 中国工业正面临着实现从主要依靠耗费资源技术来支撑工业竞争力的阶段向主要依靠节约资源技术来支持工业竞争力的阶段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大趋势下, 中国的工业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竞争方式、经济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将发生显著变化。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既是其正式的政策表达, 也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正确战略选择。
摘要: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以资源的高投入为基础, 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随着传统工业化道路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 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的必由之路, 也是我国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传统工业化道路,环境约束,转变
参考文献
[1]、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4) .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 2007 (7) .
[3]、曲格平.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保护[J].战略与管理, 1998 (2) .
[4]、宋海龙, 李武军, 陈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 2003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