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研究

2024-09-08

细分研究(共12篇)

细分研究 篇1

网络借贷(P2P),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撮合陌生人之间达成借贷契约的一种民间融资形式,是民间借贷途径与方式的创新,是开辟融资渠道,补充银行信贷不足的有效措施,是践行普惠金融的有益探索。近年来,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势头迅猛。虽然作为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网络借贷生成与发展还是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本文试从市场细分、维护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

一、我国网络借贷的现状

与网络科技领域众多的创新一样,网络借贷也是舶来品,英国是网络借贷的发源地,全球第一家提供P2P金融信息服务的公司是英国伦敦佐帕(Zopa)网站,始于2005年3月。P2P被引入中国后,迅速扎根并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中国特有的信用环境下,一批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摸索着网络借贷(P2P)的中国模式,力图在民间借贷、银行信贷间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网络借贷(P2P)行业正处于形成期,并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新兴行业的混沌性

自2007年8月中国第一家贷款网站——“拍拍贷”成立以来,一大批P2P网络平台纷纷应运而生,至2014年底,网络借贷平台已达到1 575家。P2P是“person to person”或“peer to peer”的缩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或“伙伴对伙伴”。从英国佐伯(Zopa)网站的运行模式来看,主要是个人与个人间互助式借贷,借贷基础是个人的信用记录,P2P平台只提供网上交易服务,并不直接参与借贷活动。但P2P这种网络金融形式传到中国后,发展出多种模式。中国网络借贷(P2P)公司在缺乏征信系统支持的本土背景下,在努力寻求民间旺盛的融资需求与寻觅出路的民间资本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上,变形出多种模式,如:线下信贷审核+网上销售、线下取得债权+网上分销。而真正专注做网络借贷原版模式的很少。平台在撮合达成借贷契约的基础也有很大变化,除了设定高利率吸引出借人,还承诺本金、利息担保,主要担保模式有P2P平台直接承诺风险兜底、引进担保公司担保、提取一定的风险拨备金等。与其说中国式的P2P是互助借贷,不如说是网络贷款银行,其表现出新兴行业特有的混沌性。

(二)新兴行业的真空性

网络借贷正如许多新兴行业一样,在其形成期呈现出监管、政策、立法等层面的空白状态,既没有过多的行政监督,又没有有效的政策扶持,更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从当前监管部门的容忍态度来看,网络借贷还只是被视为民间借贷范畴的活动,其运作依据主要源自《合同法》中的借贷合同条款。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还处在比较宽松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监管真空期。有关网络借贷的立法工作还处于观察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现有的银行法、证券法等金融法律法规并不适用于网络借贷,但也意味着平台运作不能逾越界线。

立法与政策上的空白,给网络借贷带来一定的问题,如:行业标准、资金监管、电子借贷合同的有效性等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没有明确规范。在网络借贷活动中,如果发生纠纷,各方的行为及其结果只能依据民法调整,或适用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刑法条款追责,缺少事前、事中的有效监督管理。而且,网络借贷行业门槛非常低,注册一家网络借贷平台只要经工商、电信等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即可,相对于民资银行的繁杂审批手续而言,网络借贷正处于放任状态。

(三)新兴行业的风险性

从2007年至2014短短8年间,网络借贷经历了起步、发展、加速发展、爆发4个阶段。而行业发展最快的2013年、2014年两年中也出现了平台倒闭潮、跑路潮等现象,行业风险开始显露。目前,网络借贷正处于行业发展与行业问题同时迸发状态,针对网络借贷行业也出现了支持与反对两种声音,这也是大多数新生事物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网络借贷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征信能力风险。

虽然很多网络借贷平台提出“与银行同等严格信贷审核”的保证,但实际上渲染成分大于实际效用,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推广营销手段。网络借贷平台征信来源的非官方性,以及对贷款人信用审核的简单化,进一步加剧了信用风险对平台的侵蚀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征信工作也是网络借贷平台难以承担的任务。将恶意违约、不诚信的借贷者列入黑名单的做法只能起到事后惩戒作用,而事前风险防控才是核心。

2. 法律红线风险。

网络借贷平台为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实际借款人和贷款人并不见面,甚至完全陌生,其借贷契约成立的基础是对网络借贷平台的信任。对于平台的信任源自网络平台的承诺,借贷关系的安全性与合法性并不为借贷双方完全了解。在民事法律关系上也形成了贷款人、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之间的三角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变化,就不能简单地将网络借贷视同一种普通民间借贷行为。如何处理好这种新型的民间借贷关系,避免逾界,特别是与银行业的界线,以及避免触及非法集资雷区,都是网络借贷平台不可回避的问题。

3. 经济下行风险。

如经济下行风险是银行信贷的天敌一样,网络借贷平台也面临着经济波动风险侵袭的危机,没有百分百安全的借贷,做好经济波动风险防控同样是网络借贷平台的一大课题。目前很多平台将企业借贷简单归纳成一个服务门类是不妥当的。企业细分类别相当庞大,涉及行业及种类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是个性化的,其所受的风险影响因素诸多,不是简单用一个模式可以套用的。而且每个行业处于不同发展期,其风险也不尽相同。

4. 恶意欺诈风险。

从新闻媒体公开报道的P2P平台事件看,网络借贷面临行业自身的信用危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欺诈者故意编制假贷款信息对正常运营的P2P平台及投资者蓄意欺骗,造成平台坏账风险增加;二是欺诈者以组建网络借贷平台为手段,直接欺诈投资者。前者对各网络借贷平台个体的发展造成阻碍和困难,破坏单个平台的经营根基;后者直接侵蚀了整个网络借贷行业的声誉,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行业内痛恨的事。2015年1月20日银监会宣布成立普惠金融部,网络借贷有望迎来监管。

此外,网络借贷个体平台还面临员工素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资金被员工挪用、侵吞,或者出借人由于风险偏好、逐利目的等原因而提前提现也成为网络借贷行业的重要风险点。

综上所述,从网络借贷行业发展态势及现状看,P2P平台经营并非一帆风顺,其粗发式发展模式、不断触碰法律底线,以及对风险管控能力偏弱等问题需要得到很好解决后,才能迎来行业的真正辉煌。

二、网络借贷行业市场细化的必要性

当前,网络借贷(P2P)急切要解决的是明确行业界线、实现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这也是行业实现稳定发展,加快步入成熟期的先决条件。2013年上海网络借贷协会出台了《上海市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网络借贷行业准入标准》,把行业性质界定为网络借贷中介,表现出业内人士的自知和自制。但是,从网络借贷个体平台经营发展的角度看,真正要取得实质性的成长,还是要各自走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即细化目标市场。目前国内各网络借贷平台为加速发展,基本对贷款者来者不拒,不分身份、用途、金额,一律先收后核,真正能通过审核成功贷到资金的一般只占15%~20%,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比例基本持平。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会随着借贷市场供需逐渐平衡,甚至逆转而难以为继。因此,网络借贷行业要快速走出一条适合本土环境的发展路径,同时抗衡银行业向网络借贷市场渗透的趋势,决定其必须从目标市场细分上下一番功夫。这是当前国内网络借贷(P2P)平台的必由之路,也是最终能够生存并壮大的必要之举。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细分是降低运营成本的必要之举。从当前网络借贷网站上的公开资料来看,平台成本构成主要由信用调查、推广营销、网站维护、贷后管理等几个方面组成,其中围绕贷款项目所做的贷前、贷后管理成本占很大比重。实施市场细分更有利于平台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市场,实施模块化管理,将管理成本摊低,同时有助于在公司内部快速培养一批熟练的业务人才,实行专业化管理和明细化分工,在平台运营中少走弯路、少付学费,有效降低平台运行成本,甚至还可以达到减少整个行业的成长成本,减少行业内倒闭现象发生。

2.市场细分是强化风险防范必要之举。进行市场细分,将借款人的范围缩小,并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类同管理。如,对同一类型的借款人可以采用同类的借贷方式,采取同模式的期限、利率组合,采取同样的信贷审核模式。类同管理可以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风险管理预案,积累风险管理经验,有助于强化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最终控减违约率。

3.市场细分是提升投资吸力的必要之举。平台越专业,越能产生同质客户吸引效应,产生的交易流量就会越大,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平台的“被关注”度,形成良性循环,网络借贷平台信誉度、知晓度都会随之增高,甚至还能赢得投资人的青睐,其资金渠道也会随之流畅,资金集应效益也会形成。

4.市场细分是深化市场的必要之举。市场细分后,可以发现被同行忽略的需求群体。在贷款需求的挖掘中,专注于市场细分的网络借贷平台往往能出奇制胜,先人一步抢占目标市场。另外市场细分后的子市场较为具体细微,通过对比容易了解区间内的潜在需求,网络借贷可以通过一定的推广营销手段激发潜在需求,将其转换成现实需求。网络借贷根据目标市场细分后的子市场,可以更好地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网络技术和营销力量实现深耕细作,迅速占领目标市场,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三、网络借贷行业市场细化的分类法

网络借贷行业的市场细分主要是针对贷款人,从贷款客户群身份、贷款用途等方面进行细分,并因时、因地加以综合,从而明确界定网络借贷平台经营领域。

1.按风险分。信贷风险中,风险最大的是信用贷款,风险最小是抵押贷款,居间是质押、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绝对安全的贷款,风险管理也只能降低坏账发生的概率,而非消灭风险。以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方式发放的贷款也会产生问题,一旦产生问题,网络借贷平台要能熟练地实现担保的减损作用,所以在类别选择上要选择其中的一两种加以运用。网络贷款(P2P)平台应按照风险从大到小排列,列出风险类别,加以细化明确,从中选取适合自身平台运作的风险类别,并锁定加以执行。如:2014年底上线的辽宁“为为贷”,专做汽车抵押贷款。

2.按贷款用途分。将贷款用途细分为消费、经营两大类别,并在两大类别下再细分,如住房消费、购车消费、学费、奢侈品消费等,经营则可以细分为购置设备、原材料、短期资金周转等。分得越细,越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向纵深发展。中国的融资市场非常大,什么用途的贷款都想做,反而会增加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难度。

3.按贷款人群分。将贷款人群按其职业分成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公职人员、公司白领、外企员工、种植(养殖)户等类型,还可以按年龄、性别、居住区域进行细分,以确定服务的贷款人群。在对人群个体划分的基础上,再绑定家庭成员形成组合式细分,如“企业主(夫)+公职人员(妻)”,可以将借款人信用提升到一个更安全的级别。目前,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把公务员、医生、教师等有稳定收入的人群简单纳为服务对象,缺少多样化、个性化的管理特点,平台间形成盲目竞争、过度竞争。

4.按企业所属行业分。国家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一个具体标准,可以参照这个分类标准,划分贷款企业的所属类别,同时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各行业所处的不同发展时期进行筛选,一般选择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行业较为合适,谨慎处理起步期、衰退期行业的贷款。同时还要关注不同时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到的行业,影响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网络借贷平台要特别关注有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行业,如:北京众信金融专做清洁能源企业的融资。

5.按期限、利率、金额和还贷方式分。在现有的借贷期限、利率、金额、还贷方式细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分类方式,并将借贷利率、期限、金额和还贷方式实施组合式细分,分成不同类别,然后锁定一定的类别,实施分类管理,并结合贷款用途进行运用,确保贷后管理的可控性。如对学生的贷款可以一学期为一个贷款期限,以暑期结束为一次性还贷的最后期限,这个时间一般是学生暑期打工结束获得打工收入的时间段。

6.综合因素细分市场。在实践中,市场细分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综合上述五类细分标准,还要考虑网络借贷公司自身的因素:如公司的发展目标、员工结构、管理水平;不同阶段的外部环境,如国内外经济环境、社会舆情、行业的被认可度等;借贷市场的成熟度,如利率水平、融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状况等;可以合作的机构情况,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市场的发展状况等,只有从诸多因素上细致地划分和综合考察,才能制定出更具实战意义的目标市场,制定网络借贷个体平台的发展战略。

四、网络借贷市场细分实务建议

网络借贷不同于普通商品,贷款客户差异越大,导致经营成本越大。特别是国内的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尚不能完全实现信用借贷,其风险控制难度等同于银行贷款业务。因此,网络借贷需要通过目标市场细分、锁定实现同质化客户管理,降低管理难度,控制运营成本,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网络借贷市场细分就是要通过对贷款者需求差异予以明确分层定位,选取合适的客户群,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让网络借贷成为企业与个人融资的一条重要的、稳定的、畅通的渠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专注做一个领域内的信贷,有效控制借贷人的信用风险。按照不同分类标准拆分借贷市场,将不同的拆分区间进行有效组合形成目标市场,综合考虑网络借贷公司的技术力量、人员构成、所在区域、资金实力、市场经验等因素制定本公司的目标市场。

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将借款人的范围缩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将公司的全资源应用于该目标市场,对同类型借贷人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细分行业、一个细分的人群、一个细分的担保手段、一个细分的用途,也可以是它们组合后的一个固定模式。比如采取“企业联保”的担保方式对一个行业协会内的成员单位的融资需求开展网络借贷服务;也可以将网络借贷公司所在地的三小时车程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小商品市场商户作为一个群体为目标市场。细分市场后,应避开同质竞争,采取与别人不同的服务方式专注目标市场,将有限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一个点上,避免无谓的损耗,提升在同一细分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2.发掘优质客户源,合并类同客户,稳定借贷关系。银行青睐优质客户资源,网络借贷平台对贷款客户品质有着同样的关注。只有目标市场(贷款客户)的同类性、稳定性,才能实现平台经营的可进入性、可实现性和可盈利性。因此,基于网络借贷平台自身状况匹配目标市场,才能有效占领目标市场,才能集聚优质客户资源。结合目标市场细化平台建设,形成稳定的借贷群,并让借贷群发挥引荐作用,实现类同客户集群,同时制定模式化管理机制,稳定集群内的借贷关系。在能取得利益最大化的细分中,根据互联网借贷平台的综合实力,确定细分市场数量、每个细分市场的客户数量。

3.充分发挥互联网自身强大的市场细分能力和作用。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看,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市场信息收集整理能力,所以占据这一优势的网络借贷平台要充分发挥自身做互联网的特长,通过做强客户信息收集处理系统功能,开展深度市场细分。

一是强化网站的特色建设,做好细分市场范围内的信息服务工作,吸引特定服务群体,为客户提供一定范围内的专业信息,展开与客户的互动。如:与出国留学中介合作,对出国留学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发布,吸引有意向留学的群体,进而为这个群体中有贷款需求的人群提供借贷中介服务。

二是建立潜在客户数据仓库,在个人、企业数据整理、挖掘中发现新的市场细分方法。设计特定的信贷产品提供给潜在客户,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借贷需求,形成新的目标市场。比如,房贷首付比率提升后,有网络借贷平台推出针对房贷首付款的借贷业务。

4.建立自己的征信体系,把握扩大市场的关键点。要真正实现网络借贷的快捷便利,依靠的还是个人的诚信评价,做自己的征信体系才是互联网借贷的出路。无论这个行业发展如何曲折、如何标新立异,最终的归宿必然是凭借个人信用实施网络借贷的快速配对,并实现借贷利率的有效降低,普惠企业与个人。

从当前来看,具有全国性、实用性和完备性的征信系统实施还有一定的时间,但从一定的区域范围来实施征信系统的建设还是短期内可实现的。区域范围内的网络借贷平台要联合起来,做自己的征信平台,为区域内的网络借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应与市场细分结合起来,对目标市场群体内适合采用信用贷款的人群先行开展信用贷款,以这块区域信用贷款的先行先试带动区域内外其他客户进入系统接受信用评价,不断扩展所在目标市场的客户数量,达到良性发展的态势。

摘要:网络借贷(P2P)平台作为普惠金融的一种创新实践,近几年发展迅速,其本质是以网站介质为借贷双方提供信贷交易服务的中介公司,其业态一直徘徊于法律模糊地带。国内融资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为网络借贷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粗放的发展模式也潜伏着危机。本文认为,在国内信用环境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行业需要走一条细分市场、专注一隅的发展道路,才能迎来网络借贷(P2P)平台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P2P,金融,民间借贷,网络,市场细分

参考文献

樊志刚,黄旭,胡婕等.互联网挑战银行——谁是21世纪的恐龙[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6).

张中华,朱新蓉,唐文进.2013中国金融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2014)——互联网金融:理论与现实[R].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

细分研究 篇2

我国电子行业经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较高的市场细分水平。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细分市场中努力寻找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确定营销组合策略。按地理变量、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性别、心理行为等作为细分变量对电子产品市场进行细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可以说,这些细分市场已经具备了实际价值性。电子产品厂家只有及时发现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善于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才有可能抓住市场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先拔头筹

何谓市场细分及细分市场

1.1 市场细分化的概念

企业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经营观点作为指导思想,对目标市场有不同的认识。在生产观点指导下,企业从产品出发,把消费者看作是具有同样需求的整体市场。所以,大量生产单一品种的产品,采用普遍广泛的分销方式,同样的广告宣传方式。这样做,可以降低成本,降低售价,获得较多的利润。但是这样一来,消费者不得不购买品种单调的产品。此时,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

销售者先从整体市场中确定主要的子市场,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目标市场,开发对应的产品并设计对应的营销计划。所谓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构成总体市场的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将他们细分为若干相类似的消费者群体,即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根据影响消费者需求特点的明显标志,细分为一个个小市场,而每一个小市场的客户都有类似的消费需求,购买心态,消费模式和购买方式。然后对这些不同的细分市场,能有针对性的去选择目标客户群,能够明确谁是竞争对手,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同样,也能明确谁是自己的盟友,它的哪些资源与自己优势互补。通过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和盟友,就能为企业制订相应的市场营销的战略和战术,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采取相应的整套市场营销策略,使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商品,更符合各个不同消费者阶层和群体的需要,从而在各个细分的小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因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与异质性,有效的市场细分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良好的市场机会,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有助于企业以较少的营销费用获得相对较好的营销效果;为企业制定和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奠定基础。市场细分化与一般的市场分类有质的区别,市场的一般分类往往只从商品的供应方来划分,而并非从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差异来细分。

市场细分化不是从产品出发,而是从区别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出发来分析划分市场。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斯密于五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所谓市场细分化,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把消费者总体划分为类似性购买群体的过程。在市场上,有着各种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就是先发现不同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别,然后把需求相同的消费者群归为一类,每一个消费者群体就是一个细分市场。在各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之间,消费者的需求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而在每个细分市场之内,消费者需求的差别就比较细微。可见,细分市场是运用了求大同存小异的方法。

1.2 市场细分化的依据

市场细分化的原理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商品和劳务之所以会在市场上交换而被人们接受,只是因为其具体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特定的需要。以特定的商品和劳务去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这是在市场上实现商品和劳务价值的物质基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对市场纫分化。消费者需求的“异质性”是市场细分的内在根据。有些市场学家认为,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几乎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这样,市场就可以分为“同质市场”和“异质市场”。’

只有很少一部分商品市场,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和对销售策略的反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这种市场,称为同质市场,在同质市场上,不同的竞争者向市场提供的商品和使用的销售策略大致相同,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价格上。而大部分商品市场,购买者对同类商品的质量、特性、价格等要求各有不同。在异质市场上购买欲望和兴趣大致相同的消费者群,就构成一个细分市场。在异质市场上,竞争者可以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特性的不同偏好,向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而事实上异质市场上消费者的不同偏好是复杂的。电子产品的不同细分市场

2.1 电子类市场细分的变量

进行市场细分并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实践中,营销人员需要尝试运用不同的细分变量,或者对其进行组合,以开展有效的市场细分。一般说来,在市场细分中通常考察的变量有: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等。细分一个市场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细分都是有效的。一般来说有效的市场细分必须满足:可测量性、可接近性、实际价值性、行动的可能性。电子产品根据上述所说,可划分出跟其他产品大概相同的细分市场。

2.2 地理细分的电子产品市场

地理细分是指把市场分成不同的地理区域,如国家、地区、州、县、城市或者街区。地区、城市规模、人口密度、气候等都可以作为地理细分变量。通常按地域细分,电子产品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综合来说,电子产品的销售渠道以IT商城为主,其他还包括家电超市、摄影器材店、超市大卖场、百货商店以及其他渠道(网络、邮购等)。近2-3年内,各大电子产品生产商分别逐步取消了全国总代理的销售方式,并通过完善自身销售能力的方式发展各地经销商。虽然目前这种扁平化的销售渠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倚重于一些规模较大的经销商(一级经销商或大客户经销商),但是生产企业已经可以更进一步的感应市场的变化,也能够更直接的分析了解到消费市场不断变换的需求,从而适时的改变经营战略。

以国内经销的三大品牌数码相机:索尼、佳能、奥林巴斯为例,厂家已经或正在逐步实现渠道扁平化的转换。索尼、佳能已经采用直销形式(即不使用总代理,厂家直接给经销商供货),奥林巴斯也在京、沪、穗、深实现了直营。并且这种直营的趋势将发展成熟。就今后的发展而言,电子产品在家电超市的销售比例将逐渐增加。而IT城中店的销售重点在于中等价位的电子产品,厂家会与经销商合作在IT城建立形象店铺。IT城中店在电子产品的销售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

2.3 人口统计细分的电子产品市场

人口统计细分是指将市场按人口统计变量分为多个群体,这些变量有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种族和国籍等。人口统计变量是最常用的细分消费者群体的基础变量,原因在于消费者的需要、愿望以及使用频率均随人口统计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此外,相对于其他变量,人口统计变量也更容易测量。大多数电子类企业进行市场细分时通常要考虑两个或更多的人口统计变量。

如冰箱划分不同的尺寸、容积水平,分别满足几代同堂、三口之家、单身贵族等的需要。以年龄为变量对电子市场进行细分,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要,电子产品划分不同的外观样式,如青春眩目型,成熟稳重型。针对男性和女性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在手机这一个人用品上,不同的性别人群具有一定的功能需求差异。而且,女性消费者在功能上的要求比男性更多一些。不少手机厂家都推出女性手机以赢得女性消费者的青睐。按职业细分电脑市场,学生以娱乐游戏为主,就业者以电脑学习为主,机关人员强调易用易安装,科技人员强调电脑配置及电脑的运行速度。

2.4 心理细分的电子产品市场

心理细分是根据社会阶层、生活方式或者个性特点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处于同一人口统计群体中的人可能表现出极大的心理模式上的差异。企业可以根据这种最新的划分,选定特定的社会阶层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设计吸引该阶层的产品和服务。

电子产品市场细分的心理变数主要有:

⑴生活方式。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对电子商品的喜好和需求也不同。

⑵个性特征。电子产品营销人员都已使用个性变数来细分市场。他们赋予产品厂牌个性,以迎合相应的顾客个性。

⑶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牌号的商品所持的喜爱程度。在市场上,消费者对某种品牌商品的喜爱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企业为了维持和扩大营销,努力寻找忠诚拥护者,并掌握其需求特征,以便从商品形式、销售方式及广告宣传等方面去满足他们的需要。

2.5 行为细分的电子产品市场

行为细分是根据人们的知识、态度及对产品的反应和使用情况,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群体。电子产品的消费在购买时机、追求的利益、使用者情况、使用率和品牌崇信度等呈现出繁多的细分市场。

⑴购买时机。按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产品的时机细分市场。如学生开学的时候是电脑、MP3的销售的旺季,而中秋等节日,商家经常推出针对送给父母的实用性手机。

⑵追求利益。即根据顾客从产品中追求的不同利益分类。在购买电视机时,有的人追求价格低廉,有的人侧重耐用性及一般质量,有的人钟情国外的一些品牌。

⑶使用状况及功能。对使用状况不同的顾客,在广告宣传及推销方式方面都有所不同。目前很多产品可以集中进去很多功能。手机、家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经常面临上述的问题。一个简单的办法是提供最多的功能,来满足最大范围消费者的需要。但是,这种办法也未必有效。有的人希望简单易用的产品,比如选择普通的数码相机而不是专业的性较强单反相机。有的人只对经常使用的功能感兴趣,认为一些多余的功能不但提高了产品的售价而且提高了产品设计的复杂性,降低产品整体的可靠性。市场细分化的作用

市场细分化这种科学方法的提出,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其关键在于“细分”:第一,它把市场从单一整体看成为多元异质的分割体,反映了当代消费品与工业品市场的特点;第二,它用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需求加以划分,反映了产品差异化与服务多样化的竞争;第三,细分市场的出现,提供了选择目标市场的必要条件。一个善于细分市场的企业,至少可以获得以下的好处:

(一)有利于分析发掘新的市场机会,制定最佳销售战略

企业可以根据目前市场竞争的状况来分析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发现那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或满足不够的消费者,他们往往就是极好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发掘出新的潜在需求,率先开辟新的细分市场,可得到极大的先占之利。

例如:97年,海尔公司张瑞敏到四川西南农村去考察,发现农民用的洗衣机经常在排水管地方有污泥堵着,张瑞敏就问农民:“你这个洗衣机的排水管为什么有这么多污泥堵着?”农民说:我这个洗衣机不但用洗衣机洗衣服,还用它来洗地瓜。回来后,张瑞敏就对我们的科研人员说,农民用我们的洗衣机洗地瓜,把排水管都堵住了,看看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科研人员接到这个课题以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这个大地瓜洗衣机给搞出来了。实际它里面也没有高深的学问,只不过是搞了两个排水管,一个粗一点,一个细一点的,洗地瓜时用粗的,洗衣服时用细的。这个大地瓜洗衣机卖得并不是非常多,这是一个市场细分化。市场细分化就象一个企业,假如有100多种产品,可能有2%的产品卖得比较好,它的销售额达到80%,但是,你不能因为这2%好,就卖这2%的,那些我不做了,那就形成不了良好的销售。后来,张瑞敏在国外开会时,讲到了大地瓜洗衣机,有一个英国的银行家听了非常感兴趣,他回去以后就对他的朋友说了。他的朋友是《金融时报》的记者,这个记者一听更感兴趣了,非要到海尔看看这个大地瓜洗衣机。以后不远万里到我们海尔的样品室,看了看这个洗衣机。回去后,他写了一篇文章登在《金融时报》上,他说,中国的一个企业生产了一种能洗地瓜的洗衣机,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后,企业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非常的高。

(二)有利于企业开发市场

小企业一般资源能力有限,在整体市场或较大的细分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如果小企业善于发现一部分特定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细分出一个小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往往能够取得极大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企业调整销售策略

企业为整体市场提供单一产品,制定统一的销售策略,做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市场信息反馈比较迟钝,应变能力差。而在细分市场的情况下,由于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不同的产品,制定特定的销售策略,企业比较容易察觉和估计顾客的反应和需求,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企业有比较灵活的应变能力。

(四)有利于企业根据细分市场的特点,集中使用企业资源,避免分散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市场细分的好处

企业实行市场细分有如下好处:一是有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发展目标市场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因为企业通过市场营销研究和市场细分,可以了解各个不同的顾客群的需求情况和目前满足的程度,从而发现哪些顾客群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没有充分满足,在满足水平较低的细分市场,就可能存在最好的市场机会。我们还可以分析每一类重型汽车消费群的构成结构,根据不同顾客群的不同要求制定产品对策。二是可以使企业用最少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因为企业通过市场细分选择了目标市场,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市场营销对策,例如,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正确地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适销对路;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分销渠道,使产品及时进入目标市场。这样,企业可以将人力、物力、财力使用在“刀刃”上,从而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

市场细分是企业发现良机,发展市场营销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手段。还应看到,市场细分对小企业特别重要。因为小企业一般资金少,资源薄弱,在整个市场或较大的亚市场上竞争不过大公司。小企业通过市场营销研究和市场细分,就可以发现某些未满足的需要,找到力所能及的良机,见缝插针,拾遗补阙,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市场细分还可以使企业使用最少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这是由前面的优点决定的。因为企业通过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市场营销措施,比如:

(1)企业可以按照目标市场需要变化,及时地、正确地调整产品结构,使其产品适销对路;

(2)企业可以相应地、正确地调整和安排分销渠道、广告宣传等,使产品能顺利地、迅速地送到目标市场;

(3)企业还可以集中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使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刀刃”上,从而以最少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美)曼昆 著,梁小民 译:《经济学原理》,2006年8月。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3.《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电子产品世界》,2007年第4、5期。

细分研究 篇3

关键词:细分逼近插值

中图法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细分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当时G.de Rham使用“砍角算法”描述光滑曲线的生成。细分曲线中常用的许多算法均是砍角算法。1974年,Chaikin在研究曲线的快速绘制时把离散细分的概念引入到图形学界:1978年Catmnll和Clark…以及Doo和Sabinl21分别发表了一篇在图形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也就是图形学界推崇的Catmul—Clark算法和Doo—Sabin算法,标志着网格细分方法研究的真正开始:1987年,Loop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提出了Loop细分策略,细分造型方法的实质是通过对初始控制点或者初始网格进行一系列的细化过程,细化的极限生成所需要的曲线或者曲面。细分造型方法与传统样条、代数方法、变分造型等方法相比,在执行效率、任意拓扑结构、细分曲面特征以及复杂几何形状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1网格细分算法的分类及比较

1.1概念与术语定义1对于四边形网格M中的任一顶点v,如果v为内部顶点且价不等于4或v为边界顶点且价不等于3或2,则称v为奇异顶点。非奇异顶点称为正则顶点。

定义2权图(Masks)表示旧控制点计算新控制点规则的映射,其中新控制点在映射中用黑点表示,在每个旧控制点旁边的数字代表细分系数。

定义3奇点(0da Vertices)是在每一级细分中,按照某种细分规则所有新生成的点.在三角网格中,奇点也就是边点,实际上是将每条边的中点作为一个新点重新计算新的位置所得到的点.

定义4偶点是在每一级细分中,所有从上一级控制点继承得到的点.

定义5某项点的价(Valence)是指与该项点通过公共边相连的顶点个数.

定义6在一个网格中,如果的一条边只属于一个面,称这条边为边界边(boundary edge):如果一个顶点属于边界边则称此顶点为边界顶点(或边界点,boundary vertex):至少包含一个边界顶点的面称为边界面(boundary face)。非边界的边、顶点和面分别称为内部边(internal edge)、内部顶点(interna[vertex)和内部面(internaI face)

1.2细分算法的分类一般情况卜,对几何网格细分算法的分类包括以下四个标准:①生成网格的类型(三角网格和四角网格);②细分规则的类型(面分裂和点分裂):③算法是逼近型还是插值型;④规则曲面的极限曲面光滑性(C1,C2等)。

在现有的典型细分算法中,面分裂的细分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1—4的细分策略,对于三角网格,在每一次细分过程中,保留每个三角网格中所有旧控制点的同时,在网格的每条边上插入新点并两两相连,然后与旧控制点一起得到四个新的三角网格;对于四角网格,除了在网格的每条边上插入新点外,还需要在网格中间另外插入一个新点并与另外四条边上的新点相连,从而得到四个新的四角网格。点分裂细分方法则是一种1 N的细分策略,N为该点的Valence,每个顶点将分裂为N个新顶点,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新顶点重新连接组成新的网格。

1.3几种经典细分算法的介绍与比较在细分算法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Loop算法、Doo-Sabin算法以及Catmull-CIark算法下面对这几种细分算法分别介绍并进行比较。

1.3.1Loop算法Loop细分算法是Loop于1987年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的一种逼近型三角形面分裂细分算法。它是基于B样条的一种策略,应用于规则网格时可以产生C2连续的曲面,在非正规点处则可达到C连续。Loop细分策略的权图如图1所示,其中图1(a)为内部的奇点,图1(b)为内部的偶点,图1(c)为边界或褶皱上的奇点,图l(d)为边界或褶皱上的偶点。显然对边界与褶皱采用特殊的规则实际上产生的是一条三次样条曲线。

1.3.2Catmull-Clark(C—C)算法C-C算法是一种基于张量积双三次样条的逼近型四边形面分裂细分策略,该策略除了在非正规点处仅C1连续外可以达到处处C2连续,其细分规则源于双三次B样条的细分权图

如图2所示

图2中,利用权A可以得到和旧控制网格中每个点相对应的新控制点:权B则生成对应于每条边的新点:而权C生成的新点与控制网格中的每个面相对应。这三种新生成的点分别称为V(Ver-tex)型点,E(Edge)型点和F(Face)型点。显然,V型点是Odd点,E型点和F型点是Even点,F型点为其控制多边形的质心;E型点则取该边端点以及两个相邻多边形质心的平均值;V型点的计算相对复杂,它取决于该点的Valence,而边界与褶皱上的细分规则与Loop格式相同,图3是Catmull—CIark算法的权图。

1.3.3Doo-Sabin算法该算法从概念与原理上在几种细分算法中最简单,它是一种基于四边形的点分裂细分策略,仅使用一个权图就可以定义该策略.Doo-Sabin算法实际上是从Chaikin快速曲线生成算法的思想推广而来的一种生成光滑曲面的方法,生成的曲面可以达到C1连续,从细分规则可以看出,细分后顶点的度均为4,非四边形而的个数是细分前非四边形的个数加定点度不为4的顶点数,且在细分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此外,细分在极限情形时,某个原始多边形的细分极限趋向于该原始多边形的中心,所以极限曲面插值于多边形的中心,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在产品设计中用来控制细分的极限曲面。

2结束语

高校二手书市场细分研究 篇4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749万, 每年有大量的旧书被毕业生抛弃, 假设每人有10本还具有使用价值的图书资料, 每本书重约1斤, 这些图书资料大约重3.5万吨,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直接扔弃旧书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再加之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51%, 这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加剧了我国生态和环境的压力。在发达国家, 图书教材的使用寿命一般都会超过五年。而在我国, 一方面, 教辅资料的价格普遍呈上升趋势;一方面, 高校大学生毕业时直接将书本扔弃, 图书资料的利用率较低。如果在高校校园内建立二手书分享市场, 加速图书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增大其使用价值, 不仅能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物美价廉的学习资料, 更能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对二手书市场的研究起步较晚, 直接导致了高校二手书市场的研究相对滞后。谷媛 (2009) 对高校二手书现有流通方式进行调研分析, 得出高校二手书交易中心设立的意见。韩勇 (2010) 以内蒙古地区大学城为例, 对二手书市场的现状及优势进行详细分析, 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网站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徐若之 (2010) 以厦门大学二手书市场为统计调查对象, 采用建模定量分析和逻辑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二手书市场进行了相关分析, 提出了二手书分享市场的构想。王超, 马成林, 王亚鹏, 杜雪 (2016) 对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模式的高校二手书市场。

国内对高校二手书细分市场的研究为构建校园二手书分享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定性的方法来确定高校二手书市场的细分指标, 在确定细分市场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偏差而影响调查结果, 使得细分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二、确定校园二手书市场细分指标

本文以云南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云南大学在校学生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居多, 为方便研究, 在校博士生不在本研究的调查范围内。

小组成员充分发挥想象力,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展开思考, 对校园二手书分享市场的细分指标进行头脑风暴, 并对头脑风暴提出的候选细分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最终通过整理和投票得出排在前四位的指标分别是: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月生活费, 并将这四个指标作为候选细分指标。

为确定四个候选细分指标是否具有有效性, 调研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来判别。访谈主要围绕以下六个问题展开:“您的专业和年级分别是?”、“您的月生活费是多少?”“您平时倾向于购买哪种类型的书籍”、“您平时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购买书籍?”、“您能接受的书籍价格是多少?”、“在购买图书过程中您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服务?”通过整理访谈记录的发现, 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图书类型、价格、购买方式和希望获得的服务四个方面差别很大;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图书类型上有不同的需求;月生活费较高的学生对图书价格的要求较低, 月生活费较低的学生则希望图书价格尽可能低;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图书类型、价格、购买方式以及所希望获得的服务这四个方面需求差异都不明显, 为保证细分指标的有效性, 调研剔除了“专业类别”这个候选细分指标, 将性别、年级、月生活费三个细分指标进行分析。

三、问卷设计及回收统计

为进一步确定三个细分指标对市场的区分程度, 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通过对问卷的回收和整理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访谈记录所提供的信息, 此次问卷共设置14个题项, 问卷内容包含基本信息、二手书产品、价格、渠道和沟通五个方面。为保障调查样本的全面性, 本调研根据各年级的学生人数通过分层抽样来确定各年级的调查样本数量, 并在校园内随机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于2016年4月23日开始正式发放问卷172份, 至2016年5月16日共回收问卷165份, 回收率为96%, 其中有效问卷165份, 问卷有效率为100%。详细的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四、方差分析确定细分市场

根据问卷回收的结果, 分别对性别、年级、月生活费三个细分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并通过方差分析结果确定最终细分指标。三个指标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3-表5所示。

经过方差分析发现“年级”这个细分指标在产品、价格、渠道、沟通四个方面的差异都表现为显著 (p<α) , 且显著性水平高于“性别”和“月生活费”这两个指标。因此, 我们排除了“性别”和“月生活费”这两个细分指标, 选定“年级”作为细分指标。

五、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月生活费四个候选细分指标, 在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剔除了“专业类别”这个无效指标, 最后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年级”这个细分指标, 将高校二手书的细分市场确定为年级。

本文综合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二手书细分市场进行了研究, 运用头脑风暴法、焦点小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数据来源更为全面、可靠。在确定最终的细分指标时, 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 使确定的细分市场更具有科学性。同时, 本文也存在许多不足, 在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时, 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 访谈人数和访谈问题的深度不够, 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这将是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以及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市场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 通过准确的细分市场研究, 搭建校园二手书分享市场,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高性价比的二手书等学习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 发展循环经济。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二手书细分市场进行研究, 通过方差分析最终确定高校二手书的细分市场。

关键词:二手书市场,市场细分,方差分析

参考文献

[1]何佳讯, 秦翕嫣, 杨清云, 王莹.创新还是怀旧?长期品牌管理“悖论”与老品牌市场细分取向[J].管理世界, 2007 (11) :96-107.

[2]谷媛.高校二手书市场分析[J].科技创新报, 2009 (24) :239.

[3]韩勇.大学城二手书交易网站分析与设计[J].现代计算机, 2010 (3)

[4]徐若之.建立区域高校二手书市场的构想[J].中国统计, 2010 (8) :53-54.:181-183.

细分研究 篇5

摘 要:传媒市场的“过剩时代”已经到来,非时政类报刊面临着转企改制,城市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客观对报业市场的进行分析研究,广电报迫切需要寻求适应细分市场需求的盈利模式,向更加细化的指标体系转型和变革。有分众传播经验的城市广播电视报作为专业性不强,但专门化程度高的报纸类型,在社会“一元”格局的分解中,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发展空间,必将成为报业转型过程中平面媒体的重要效益增长点。

关键词:广电报;细分化;研究

进入21世纪,面临数字技术和全球媒体竞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媒体正在启动的最重大变革则可以用双转来概括,即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所谓体制转轨,即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一统的事业体制,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向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企分离的双轨制转变;媒体转型是依托数字技术的推进,在多媒体融合的大平台上,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型[1]。传媒业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传统媒体传统以上的“喉舌论”正在向提供丰富的新闻、生活实用信息转变。新闻传播的价值诉求也经历着重大的变化,既注重全面权威的信息、又要为受众提供延伸阅读的公共话语表达平台。此外,媒介的经营模式也正从追求规模扩增到追求效益、从单点式到传媒产业价值链、从粗放式到专业化、集团化的经营转变。

一、媒体宏观环境分析

目前,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日益深化,非时政类报刊正面临着转企改制。传媒市场的跑马圈地基本完成,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介的资源整合不断涌现,并诞生了一批实力雄厚的中央级、省级报业或传媒集团。此外,网络等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传播渠道越多越便捷,并具有定制式的个性化特点。受众获取资讯的方式的多元化,标志着传媒市场的过剩时代已经到来。

具体到生活服务类周报,虽然,报告显示国内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总体市场需求上升,但是利税总额下降,表明城市周报迫切需要改善经营,寻求适应细分市场需求的盈利模式,向更加细化的指标体系转型和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注重发行量到注重综合效益

报纸的发行量、影响力、受众口碑美誉度只是留于平面媒体的表面现象,各媒体更加重视的是一些精细化的效果考核。如读者的阶层人群、注意力资源、社会话语权等等,精细化、分众化、消费群体的优质化比浅显的发行量指标更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从注重简单的地域占有率到注重目标市场占有率

受众的细分化,媒体的多样化,使得媒介竞争更加残酷。以往媒体对自身发展的评价往往在意对市场对象的掌控状况,以及市场占有率等等。但是随着市场的复杂多变,要满足读者或受众更加精细化的需求,就是要紧紧抓住目标市场。

(三)从单一经营方式扩张到传媒产业价值链经营

以往“一元化”的经营模式,对于信息资源、客户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媒体要进一步提升效益,很难通过加大广告吸收量的办法来实现,要超出“单点式”经营,进入组建建团、成立联盟、多元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二、城市广播电视报微观市场分析

城市广播电视报诞生之初,在本区域内基本上是除当地日报之外仅存的另一张报纸。广电报诞生于报业品种相对单一、电视频道相对稳定的传统媒体缓慢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报业还仅以党报为主,电视业也尚未出现频道竞争。广电报凭借广播电视节目表这种垄断性资源,再加上明显有别于党报严肃面孔的娱乐、服务性轻松风格,得以迅速抢占报业市场。

然而,随着当地晚报的兴办及有线电视网络的普及,城市广播电视报生存发展压力骤增、疲于应对,被迫进入转型时期。作为一份行业报,广播电视报依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几个编辑”已经习惯了很久。许多潜在问题逐渐暴露。

首先,广电报大多是靠垄断资源起家,缺乏市场意识,更缺乏市场化的人才。

其次,广电报大多隶属于广电系统,而广电系统是以做广播电视为主业,办报并不专业。

最后,广电报办报时间较短,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少理论和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当传统媒体纷纷做大做强时,广电报苦于找不准定位,找不到对策,导致读者严重流失,发行量急剧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三、读者情况分析

从经济属性看,报纸是一种典型的“捆绑销售”的商品[2]。因此,报纸依靠读者生存,为读者服务是所有报纸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毋庸置疑,报业市场的瓶颈是读者量,因此想方设法争取读者便成为报纸生存发展的根本任务。但是,现在的读者与二十多年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受众相比,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人们思想的转变,观念的转型,消费的差异都决定了读者的差异性。

从扬州广电报和进行的读者构成分析(见表1、表2),可以看出两点:1.读者的学历层次下降,大专以上文化的从20的66%下降到的48.1%;2.读者年龄层次变大,26~45岁之间的人数由73.1%下降到46%,46岁以上的则由16.3%上升到39.2%。

四、消费者需求分析

一份报纸是否有看点或卖点,就在于它能否适应读者的需要。读者的构成是复杂多样的,他们对报纸所传播的内容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读者需求可以分为情感需要、信息需要、生活需要、求知需要等等。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指出,消费者通常追求价值的最大化,总是希望通过最小的付来获得最大的回报[3]。就每份报纸而言,读者需要付出一下三种成本:

(一)货币成本

读者购买某份报纸必须支出相应的货币量数值。通常情况下,消费者总是希望用尽可能少的金钱获得相对多的产品,但是由于近两年报纸纸张的涨价,扬州广播电视报曾有两次价格调整。一次是于,零售价从七毛调至一元;第二次年,从一元调至一元五毛,对报纸的发行量大有影响。和扬州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皆因两次提价,造成大幅下滑。(如图1所示)。

(二)精力成本

读者从众多报纸中选择需要购买的品种,需要付出精力去对比挑选。此外,获取报纸后阅读,更要付出个人精力才能掌握报纸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如何让读者尽可能方便快捷地做出选择、轻松阅读,各家报纸都从读者精力成本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机会成本

读者如果在一张报纸上就能获得所关注领域的全方位信息,他节省了时间,也获得了无须在阅读其他相同类型报纸的机会成本,反之亦然。

近年来扬州广播电视报的读者调查表明,随着读者趋于稳定和成熟,价格因素已经不是选择一份报纸的第一因素。读者往往最关注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否获得足够需要的实用信息。因而报纸营销活动中更多强调报纸内容、品牌的价值战而非价格战。

五、广告商需求分析

广告客户选择何种类型的报纸进行产品广告和宣传,出于以下考虑:

(一)必要性需求

产品要获得潜在消费者,离不开广告宣传。广告客户根据报纸的发行量、发行区域、综合影响力进行判断,从而传递其产品广告信息。一般来说,发行量大,覆盖区域广的报纸,读者群就相应庞大,广告商的潜在消费群体相应也较多。

(二)相关性需求

产品的广告宣传必须与报纸的内容、风格、阅读对象具有相关性或针对性。比如生产机械的厂商肯定不会选择教育行业的报纸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不论何种特色的报纸,它的内容总与某一类有共性需求的读者相关联。

(三)经济性需求

报纸所拥有的读者也是广告商的潜在客户。报纸的读者群相对稳定时,读者的阶层构成、消费水平、年龄分布等等,对商家而言就是客户的广告价值。总体来说,读者自费订阅或购买报纸的比例越大,说明读者的消费水平较高,读者的广告价值就较高,这个群体对对广告客户的吸力引就越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优质读者群。

六、市场前景和生存空间

广电报自创刊之日起,就是面向家庭服务的报纸。具有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深入家庭、阅读时间长等特点。这些与生俱有的.优势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呢?实现广电报价值的回归将是决定报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扬州广播电视报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放大媒体的价值。

(一)报纸本土价值

城市广播电视报都有特定的发行区域,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发展要在“新闻”和“落地”方面下足功夫,立足本土做原创。要区别于晚报、日报,以独特的视角采写身边的大事小情,通过挖掘同城人对自己城市的关注点,开辟具有本土特色的专栏专版,策划本城市民习惯、喜欢、向往的、本土特色鲜明的、群众参与广泛的主题活动,把电视报办成城市区域内的信息交流平台、资源展示平台、市民参与平台、群众互动平台。

(二)媒体服务价值

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生活服务类报刊,变单向传播为服务大众是谋求新发展的基础。只有服务好读者、服务好客户、服务好社会,才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也只有把报纸的服务做细、做足、做好,才能赢得市场。

(三)品牌增值的价值

要抓住服务家庭的独特优势,立足于广播电视报品牌价值的延伸,多元化发展、多渠道增值。

(四)广电系统的资源价值,这是其他报纸没有的资源,要积极争取

以扬州广播电视报为例。从媒体的传播影响力看,20~45岁的读者是最有消费能力、最有效的读者。因此,广电报的市场定位应是以服务这部分人群为主,全力打造成一份生活时尚娱乐周刊。只有这样,广电报才能发挥自身优势,与综合类报纸展开差别化竞争,从而吸引受众眼球。扬州广电报拓展服务性、时尚性、消费性、娱乐性功能,在巩固现有读者的同时,将阅读人群锁定在20~45岁的年轻人,在传播内容上则要努力实现三个层次的突破。第一,为了让读者生活得更有质量而提供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教育、就业等等。第二,迎合读者对生活品位的要求,提供文体娱乐时尚、影视方面、休闲旅游方面的信息,即影视文化娱乐时尚版块。第三,提供纯精神层面知识信息,即为了让读者生活得更有尊严而提供的新闻类信息,即新闻专题、深度报道版块。

城市广播电视报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城市广播电视报以社会阶层细分理论为办报思路,相对其他平面媒体而言定位更精细。因而,具有分众传播经验的广电报在社会“一元”格局的分解中,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发展空间。城市广播电视报作为专业性不强,但专门化程度高的报纸类型,必将成为报业转型过程中平面媒体的重要效益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林晖.“双重转型”态势下中国传媒业发展战略[J].新闻记者,(9).

[2]潘力剑,岳昕.产业分析与财经报纸组稿[J].新闻记者,(11).

细分研究 篇6

关键词铁路货运;客户细分;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51-0116-01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客户已经成为关系企业成败的最重要资源。客户细分作为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企业在明确的战略、业务模式和特定的市场中,根据客户的属性、行为、需求、偏好以及价值等因素对客户进行分类,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模式的过程。因此采用一种先进适用的客户细分方法,在铁路货运客户关系管理中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一种透过数理模式来分析企业内储存的大量资料,以找出不同的客户或市场划分,分析出消费者喜好和行为的方法,也就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数据挖掘利用了来自如下一些领域的思想:统计学的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搜索算法、建模技术和学习理论。

1货票数据的预处理

采用新西兰Waikato大学开发的Weka系统对货票信息进行处理。根据铁路货运的营运特点,以及货运客户对铁路运输的贡献度和收入情况的评价,选择总标重、计费里程、运费和运费收入4个属性为分类指标。由于货主的分次托运信息可能在数据库中被拆分,因此利用预处理软件的自动合并功能,依据相同条件,将多个元组的属性合并,并组合为一个元组。在所有的客户信息中,有些数据是零担和集装箱类型,或数据属性为零的噪声数据。这些信息都需要进行删除,不加考虑。针对库中货主信息的运费和运费收入可能存在空值的情况,对其进行平均值填补。

本文依据的货票信息为某铁路局2007至2008年间的数据。过以上预处理,最终获得55020个实例。预处理完成后的数据库表应转存为Weka专用的ARFF格式文本文件。

2分类算法的选择和描述

2.1算法的选择

依据κ-means聚类算法运行速度快、算法简单等特点,以及在经济数据方面的广泛应用,结合本文实例数据量大的特征,选择κ-means聚类算法为客户细分的分析方法,利用聚类结果得出相关规律,制定不同客户的营销、管理措施。

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网络结构简单,计算高效,性能优越等特点,选择该方法对货主进行分类,以快速决策优惠措施类别。

2.2算法的描述

聚类数据集为55020个实例。

1)参数输入。κ-means从实例{i1,i2,..in}中随机选取n个原型{w1,w2,…wn}作为初始聚类中心,使每个聚类Cj与原型Wj对应。

2)Repeat.

3)For每个货票实例il,将il分给最近的原型wj所属的cj。

4)For每个聚类cj。将原型更新为当前cj中所有实例质心点,即

5)计算错误的函数。。

6)Until E不再明显改变。

货票贝叶斯网络由两部分构成,即带有n+1个节点的有向无环图G和条件概率表CPT。前者节点代表货票属性,有向边代表属性间的联系;后者每一个有父节点的节点都有一个条件概率表,代表该节点和父节点间的联系。贝叶斯网络的学习由网络结构学习和概率分布学习两部分组成,根据该网络计算,就可以对货票实例所属类别的概率进行推导。

分类的货票实例属于每个类别的概率可以得出:

P(Ci丨A)=P(Ci)概率最大的类别即为

最终的分类结果。

3客户细分的输出

首先,以消费额或利润贡献等重要指标为依据,将客户群划分为关键客户(A)、主要客户(B)及普通客户(C)三类。

然后,在Weka中选择经过预处理的ARFF文本,以Simple KMeans聚类算法分析数据,聚类数设为3,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A类为关键客户,B类为主要客户,C类为普通客户。计费里程越长,运费收入占运费比率越高,铁路收益越好。实际货运过程中,运价包括两部分:仅与货物重量有关的始发和终到作业费,及货物杂途中运行作业费。所以,运输距离越远,前者费用占总成本的比率就越低,从而越能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对比数据挖掘结果,二者结论一致。

最后,对聚类结果的准确度进行评估,保证客户分类的有效性。选择Weka中BayeNet分类器,设置最大父节点数为2,采用10折交叉验证来选择和评估模型。结果显示,分类器的准确率为99.9583%,得出的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如图1。

由图1可知,得出的结构模型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采用另外一种分类器,即NaiveBayes(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同等条件细建模,分类准确率为96.8562%,精度比第一张分类器稍低,但速度更快。

在货运现场临时产生的货主信息,通过处理后可以生成待分类实例文件,利用货票贝叶斯结构模型,就能够实现对该货主的类别判定。铁路货运营销部门可以根据分类结果制定相应的营销措施,进行类别管理。

图1铁路货票贝叶斯网络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分类器的选择视情况而定。对于待分类的数据量巨大且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选择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于需要精确度高且数据量不大的现场实时货运数据,可以采用贝叶斯网络分类器。

4细分流程总结

本文提出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铁路货运客户细分的方案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1)对货票库中随机提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2)利用聚类方法将货主分类,并保存聚类结果。

3)依据聚类结果,利用分类技术产生分类模型。

4)基于分类模型,利用分类技术对货运现场的新信息进行类别判定。

5)依据分类结果,对货主制定相应营销措施。

5结论

1)根据货运过程中货主对铁路贡献程度,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货票库中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种实现铁路货运客户进行细分的有效可行的方案。

2)基于分类方案对货主属性的判别,可以为铁路货运营销部门提供真实可靠、实时便捷的营销决策依据。

3)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依据现场变化的情况,定期更新数据,建立能够最适应现场的新模型。

参考文献

[1]马颖.客户分类管理法[J].山东冶金,2005,27:4.

[2]唐笑林.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34:2.

[3]杨慧林.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桥桩保护设计[J].现代隧道技术,2004,3.

[4]李春宏.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中小型企业客户细分的案例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7:4.

单代号网络搭接细分研究 篇7

关键词:单代号网络,搭接关系,取值范围

0 引言

我国所用的网络方法多是依据CPM法或PERT法来进行编制的。这种方法的特征是工序间的逻辑关系为紧密衔接的,也就是紧前工序完成之后,紧后工序才可以开始工作,在紧前工序与紧后工序之间,不允许出现搭接现象。当有些工序之间不允许紧密衔接进行,而要求有一定时间的技术停歇或组织间断时,就需要把这种停歇或间断时间列为不需要劳动力或消耗资源而仅占有时间的工序,这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工程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把这种工序同样列入网络计划之中,与实际是不符的。有些工程紧前工序与紧后工序并不一定安排为衔接关系时,就可能出现搭接的情况。紧前工序进行到一定时间之后,紧后工序才能开始进行工作。为了解决这类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网络计划方法——搭接网络计划技术。本文针对四种搭接关系的搭接时距的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

1 单代号搭接网络的优越性

网络图可根据绘图符号的不同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两类。实际上双代号网络可以看成是单代号搭接网络的特例,即搭接关系仅为FTS=0的状况。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使用单代号网络图的比重将会逐步增长,单代号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比双代号网络有更多的优越性[1]。

1)它有极强的逻辑表达能力。事件之间各种搭接关系和各种搭接时距的定义,更能反映实际工程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2)两事件之间允许多重逻辑关系,可以方便和准确地表达流水施工等网络。3)网络容许多个首节点和尾节点。这样网络的表达形式灵活,便于网络的组合和分解。4)不需“零箭杆”。事件之间逻辑关系清晰,简单易懂。5)节点号和事件编码一致,不需重新设置。6)网络的图形简单、清楚,绘制和分析计算方便,不易出错。

2 单代号搭接关系取值范围

2.1 搭接关系的形式

活动之间存在各种形式的搭接关系,如FTS,FTF,STS,STF及混合的连接方式[2]。1)FTS即结束—开始,表示前面工作的结束到后面工作的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2)FTF即结束—结束,表示前面工作的结束时间到后面工作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3)STS即开始—开始,表示前面工作的开始到后面工作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4)STF即开始—结束,表示前面工作的开始时间到后面工作的完成时间的时间间隔。

2.2 搭接关系的取值范围

理论上讲,如果没有工期限制,工作之间的搭接时距可以取+∞。搭接时距还可以是负值,例如,平整场地完成前2天设备即可进场,如图1所示。

所以搭接时距的范围取值可以是(-∞,+∞),但实际上工期是有限制的,所以不可能取到∞值。

1)FTS,这是最常用的搭接关系,即紧后活动的开始时间受紧前活动的结束时间的制约。例如,混凝土浇捣成型后,至少要养护7 d才能拆模,如图2所示,这里7 d即为搭接时距,即拆模开始时间至少在浇捣混凝土完成7 d后才能进行,为了达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不得提前,所以7 d即为最小值。可以得出,此例子的搭接时距的取值范围为(7,+∞)。

又如:按规定,基坑挖土完成后,最多在2 d内必须开始做垫层,可以防止基坑土反弹和其他不利因素影响质量,如图3所示,即挖土完成后,可以立即或者停1 d或停2 d做垫层,但是不允许超过2 d以上。所以2 d即为最大值。可得出,此例子的搭接时距的取值范围为(-∞,2)。

2)FTF,即紧后活动的结束时间受紧前活动结束时间的制约。例如:基础回填土结束后基坑排水才能停止,如图4所示,即此时0 d为最小值,可得出此例的搭接时距的取值范围为(0,+∞)。

又如: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坍塌事件的发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砌壁,根据地下土质状况的不同,间隔时间不同,我们假设为2 d,如图5所示,即这时的2 d即为最大值,可以得出此时的搭接时距的取值范围为(-∞,2)。

3)STF,即紧后活动的结束时间受紧前活动开始时间的制约。例如:挖掘带有部分地下水的基础,地下水位以上的部分基础可以在降低地下水位开始之前就进行开挖,而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部分基础则必须在降低地下水位以后才能开始。这就是说,降低地下水位的完成与何时挖地下水位以下的部分基础有关,而降低地下水位何时开始则与挖土的开始无直接关系。在此设挖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土方需要10 d。如图6所示,这里的10 d即为最大值,可以得出此例搭接时距的取值范围为(-∞,10)。

4)STS,即紧后活动的开始时间受紧前活动开始时间的制约。例如:挖管沟与铺设管道分段组织流水施工,每段挖管沟需要2 d时间,那么铺设管道的班组在挖管沟开始的2 d后就可开始铺设管道。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此时的2 d即为最小值,此例的搭接时距取值范围为(2,+∞)。

3结语

由四种搭接关系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问题的所在,每种搭接关系不可能有统一的取值范围,活动不同,搭接关系的取值范围就不同,例如FTS,它的取值范围可以是(T,+∞)或者是(0,T)而且,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取值范围可以是变化的。所以,只能是具体的活动具体分析,没有统一的规则界定每种搭接关系的取值范围。并且经分析发现,每种搭接关系都是紧后活动的时间受紧前活动时间的制约。

参考文献

[1]刘驯良.单代号搭接网络中搭接时距MA的定义及算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1994(1):14-16.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1-234.

[3]江景波.单代号网络计划计算方法及实例[Z].技术讲座,2003:30-34.

词性标注与动词细分类研究 篇8

词性细分类是在词性标注的基础上,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语法或语义特性进行更细的标注。动词常常在句子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它是句子的结构联系和语义联系的中心[1]。动词细分类直接关系到句子的结构关系、语义关系的分析。只有加强动词细分类的研究才能更深入探讨句法分析方面的难点。

1 词性标注

1.1 词性标记集

词性标注就是在给定句子中判定每个词的语法范畴,确定其词性并加以标注的过程。对于词性标注来说,不同的词性标记集对词性标注的准确率影响很大,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适合于信息处理的词性标记集至关重要。如果词性标记集过大,则会直接影响人工标注语料库的难度和词性标注的准确率;如果词性标记集过小,则达不到词性标注的目的,对上层的信息处理不能提供足够的语法信息。计算所汉语词性标记集[2],共含有40多个词性标记,而其中有很多词性更偏重于语法功能,并不完全适合于信息处理。在2003年国家973分词与词性标注一体化评测中,颁布了一个含有28个词性的词性标记集[3]。经过对比发现,这两个词性标记集虽然不同,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对计算所汉语词性标记按照973词性标记集的标准进行了一个自动的转换,具体的转换关系见表1。

根据转换后的词性语料,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训练词性的参数。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有些词之间可能存在重叠,导致不能简单地转换为词性语料,主要是指人名角色中与人名上下文形成交集的词。例如任主席为胡锦涛男士”这句话在标准语料中切分为“现任/主席/为/胡锦涛/男士”,这样转换为人名角色序列为“现任/OTHER主席/OTHER为/PRE胡/PER_SURNAME锦/PER_MIDDLE涛/PER_END男士/NEXT”,因此不会训练到“为胡/PRE_CROSS”这样的共现情况,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在训练程序中进行一个简单的处理,本文的做法是两种情况分别计算一遍,即p(为|PRE),p(胡|PER_SURNAME),p(PRE|OTHER),p(PER_SUR-NAME|PRE),p(PER_SURNAME|PER_MIDDLE)以及p(为胡|PRE_CROSS),p(PRE_CROSS|OTHER),p(PER_MIDDLE|PRE_CROSS)都会分别进行计算。

2 动词分类

2.1 动词细分类标注规范

在现代汉语的各类词中,动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类别。现有标注体系大都将名词细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专有名词又分为人名、地名、机构名和其它专名。而处于中心地位的动词,分类却比较粗糙。根据语法功能,我们对动词进行细分,共分为8个子类[5],表2列出了各个类别的具体信息。经过细分之后,每个动词子类都保持单一的语法功能。例如,助动词不能充当句子的谓语,而名动词在句子中只能充当名词所具备的功能。

2.2 改进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动词细分类

动词细分类的问题与词性标注很类似,隐马尔科夫模型是词性标注的经典方法,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来进行动词细分类。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隐马尔科夫模型。

在词性标注中,观察值是待标注的分词结果序列,状态是词性标记。而在动词细分类中,由于其输入是经过词性标注之后的结果序列,动词细分类只需关注其中的动词,而不需要改动其中的其它词性,因此对于动词细分类来说,其观察值是句子中的动词,而状态是动词的子类标记。如果只用基本的隐马尔科夫模型,那么需要计算两个动词之间的转移概率,而两个动词可能并不是在位置上相邻,这样并没有考虑动词附近的其它词性对动词细分类的影响,而事实上动词附近的其它词性对动词细分类是有影响的。如在“这个/r道理/n用/p在/p今天/nt下岗/v职工/n再/d就业/v上/nd,/wp是/v很/d合适/a的/u”这个分词词性标记序列中,“就业”这个词由于其左侧的词性是d(副词),右侧的词性是nd(方位名词),因此“就业”在这里更可能是vn(名动词),而不太可能是其它的动词类别。

为了更好地利用动词附近的其它词性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局部转移概率信息的隐马尔科夫模型。即在Viterbi算法[6]中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序列的概率时,除了计算发射概率和动词类别之间的转移概率之外,同时还要计算动词类别与其左侧和右侧词性类别之间的转移概率。其形式化表述如下:

设是句子中的动词序列,是这个动词序列对应的动词类别序列,T*是最优的动词序列。即:

根据贝叶斯定理,可以得到:

对于特定的切分单元序列,P(V)是常熟,因此我们根据公式(3)、(4)可得:

我们把V看作观察值序列,而把T看成状态序列。根据隐马尔科夫假设有:

由公式(5)、(6)可得:

加上动词左右两侧的局部转移概率信息,我们得到:

其中,tbefore(i)代表第i个动词之前的词性标记,p(ti│tbefore(i))词性标记tbefore(i)与动词类别ti之间的转移概率,如果第i个动词之前为动词或者是句首时,则定义p(ti│tbefore(i))的值为1;tafter(i)代表第i个动词之后的词性标记,p(tafter(i)│ti)为词性标记ti与动词类别之tafter(i)间的转移概率,如果第i个动词之后为动词或者是句尾时,则定义p(tafter(i)│ti)的值为1。那么公式(8)为我们最后得出的带有局部转移概率信息的隐马尔科夫模型。

2.3 最大熵模型的动词细分类

最大熵模型[7]能够把各种形式的上下文信息按照统一的原则结合起来,并且不对训练语料强制施加任何独立假设。这种模型被广泛地用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各种应用之中,例如机器翻译,词性标注以及句法分析等。我们的动词细分类可以看作是一个分类问题,最大熵方法根据上下文的信息计算出每个类别的概率,其概率值可通过以下的公式计算:

其中表示目标动词的上下文,i表示候选的动词子类,Z(c)是规一化因子。函数fi(t,c)代表目候选词的第i个特征,λi是它的权重,k是模型中的特征数量。这里的特征表示为一个二值函数,以表3中的句子为例,其中的一个特征函数可以表示公式(10):

表3列出了一个句子在不同阶段被处理后的形式,从中我们能看出动

词子类识别问题和传统的词性标注问题有两点不同:首先是在一个句子中并不是所有的词都需要进行判别,其次当我们对一个词进行动词子类判别时,该词的下一个词的词性是已知的。根据第二个区别,我们将模型的上下文特征定义为:

表3中的句子有两个动词需要被判别,它的上下文特征如下:

这里,“begin”的表示是句子的开始位置,“end”的表示句子的结束位置。同时,目标动词的子类除了受上下文的影响以外,我们还设定了一个强制约束,即动词的子类必须是动词词表中该动词的一个候选子类。

2.4 动词细分类对比实验及其对句法分析的影响

我们应用哈工大信息检索研究室发布的包含1万个句子的汉语依存树库,该树库标注了分词、词性和句法信息。全部数据被划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动词细分类和句法分析的实验,第1-8000句作为训练集,第8001-9000句作为开发集,其余1000句作为测试集,测试集中句子的平均长度是21.4个词。

实验测试基于改进隐马尔科夫模型和基于最大熵方法的动词细分类的性能的对比。我们以选择最大概率动词子类的方法作为baseline,即不考虑动词的上下文信息,只是根据该动词的子类在训练数据中出现的先验概率进行选择。实验的结果参见表4。

从实验结果中能够看出,基于最大熵的动词细分类比baseline高出13%,而改进的隐马模型和最大熵模型的性能相差很小。这说明目标动词附近的词性信息对于判别动词的子类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改进隐马模型的方法只利用了目标动词两侧各一个词性与动词类别之间的转移概率信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最大熵模型更进一步地利用上下文的信息,使其达到最佳的判别效果。如果在特征选择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相信分类的准确率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3 结束语

中文词法分析一直以来是中文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难点。针对词性标注,文本采用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词。同时利用改进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分别进行了动词细分类的实验,并通过与句法分析结合证明,动词细分类能有效地提高句法分析的性能。性标注方法并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

摘要:动词细分类和词性标注有些类似,它是在词性标注基础上对其中的动词进行更细致的类别标注。根据动词细分类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进行动词类别的自动划分,再通过与最大熵的方法进行比较,证明这种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动词细分类,词性标注,隐马尔科夫模型,最大熵

参考文献

[1]段建勇.现代汉语词性细分类标注研究[J].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4.

[2]计算所汉语词性标记集,2003[DB/OL].http://www.nlp.org.cn/docs/download.php·doc_id=993.

[3]山西大学.973当代汉语文本语料库分词、词性标注加工规范[M].2003.

[4]FREITAG,D.,MCCALLUM,A.Information extraction with HMM structures learned by stochastic optimization[C].In:Proceedings of the Eighteenth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0.

[5]LIU TING,MA JIN SHAN,ZHANG HUI PENG and LI SHENG.Subdividing Verbs to Improve Syntactic Parsing[J].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200724(3):347-352.

[6]ABOU-MOUSTAFA K T,CHERIET M,SUEN C Y.On the structure of hidden Markov models[D].Montreal: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Concordia University,2004.

国内外市场细分研究综述 篇9

市场细分被广泛地认为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基础, 当前社会营销观逐渐兴起、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市场细分的新发展值得人们更多的关注。营销领域一般认为战略营销 (STP) 与营销组合 (4Ps) 是市场营销的核心, 而其中的市场细分 (segmentation) 正是战略营销的第一步。市场细分的作用, 主要是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充分利用市场机会, 科学地确定目标市场, 有效地运用产品、定价、促销、渠道等策略, 避免企业资源的浪费, 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

2 国外学者对市场细分的研究

2.1 市场细分概念

市场细分概念最早由美国的温德尔·斯密斯于1956年提出。其基本表述是:多数市场都不是单一性的市场, 而是由几个相对同质的子市场组成, 对于提供类似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来说, 这些子市场的需求是同质的。很多营销专家都把细分看成是继“以客户为中心”观念之后的又一次营销革命。狄比 (1998) 等认为:“消费者细分就是将具有异质特征的消费者进行聚类的过程, 细分后的每一类消费者具有相似的需求和购买特征。”科特勒 (2002) 将市场细分定义为“将市场划分为有着显著需求、特征或行为差异的不同群体的消费者, 每一群体的消费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有着同质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 在进行了市场细分时,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细分变量和方法, 使得经过细分的市场能够被自己合理选择和占领。在评估细分市场时要考虑三个因素: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成长性、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以及公司的目标和资源。

2.2 市场细分的分类

2.2.1 基于消费者与基于产品/服务

细分时, 基于消费者的方法注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具体特征;而基于产品的方法则是关注产品或服务本身的具体物理特征, 并了解消费者希望从产品中获得的利益类型以及消费者的产品使用量或使用模式等。Tony Lunn (1986) 认为细分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消费者导向, 是对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类。二是产品导向, 是围绕某产品或品牌的特定消费情境来细分。消费者导向的细分以尽力满足消费者为目标。然而, 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原因包括消费者年龄、时代变化、技术的进步以及竞争的加剧。为保持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 以产品为导向对市场进行细分不失为一种方法。

2.2.2 事前细分与事后细分

事前细分主要是根据对消费者需求与行为的经验分析、判断来预先设定细分标准。如地理细分、人文细分。事后细分并没有事先确定细分标准, 而子市场数目在分析之前是未知的。这一方法通常结合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技术等来对市场进行细分。

2.2.3 静态细分与动态细分

静态细分假设时间轴不动, 考虑当前市场中各类不同的消费动机及需求。其优点是对目前市场的状况可以获得比较清晰和直接的认识。而其缺点是“只能得到市场消费需求某一时段的快照, 对于所切分到的各个消费群以后的需求变化无法得知”。静态细分侧重利用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等在消费者中的扩散规律, 来调整营销策略。动态细分则是跟随市场中的一切变化来进行市场细分。这是一种以变化的产品来满足同类消费者变化需求的细分策略。

2.2.4 描述性细分与因果性细分

描述性细分主要通过考查市场的各种内外特征, 并对其进行描述, 再对市场分类。人文细分和心理细分是一种描述性细分。因果性细分是寻找消费者需求的正真原因, 利用这一原因来对市场进行细分, 并认为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了购买。利益细分被认为是一种因果性细分。描述性细分被认为并不能有效地预测消费者未来的需求, 而因果细分由于揭示了购买的原因而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2.5 市场细分与顾客细分

对现有顾客及潜在顾客的细分就是在细分之前将整个市场作为对象, 从中发现有利可图的机会。对现在顾客的细分也被称为顾客细分, 此时企业已开始注意到要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于能为其带来更多价值的顾客身上。“顾客细分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企业的现有顾客划分为不同的顾客群”。通过顾客细分, 企业可识别出对企业来说价值各不相同的顾客。

2.3 市场细分的变量

科特勒 (2008) 认为市场的细分变量通常被分成两种:一种是通过消费者的特征来细分市场;另一种是通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反应来细分市场。一些常用的细分变量为地理细分、人文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等。

2.3.1 地理细分和人文细分

地理细分变量包括消费者所处的地区、城市的大小、当地的气候等。但市场的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削弱了客户与地理特征的关联性。人文细分就是将市场按照人文变量进行细分, 这一类变量通常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家庭人口、社会地位等, 但其存在的缺点是这些变量有时对购买决策的影响并不大。

2.3.2 心理细分

由于地理与人文细分并不能满足营销实践的要求, 人们开始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因素。20世纪60年代, Dichter利用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从消费动机的角度来细分消费者, 自此形成了一类新的市场细分理论———消费心理细分。它根据消费者所处的个性与动机、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变量对市场加以细分。

(1) 个性与动机。个性心理学主要依据个性对市场进行细分, 采用的细分标准包括需要、动机、个性、特质、自我概念等个性心理概念, 其中较主要的为个性与动机。个性被认为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 它会导致一个人对其所处的环境作出相对一致和持续的反应。在西方国家, 针对诸如化妆品、香烟、啤酒, 保险之类的产品, 有些企业以个性特征为基础进行细分并取得了成功。动机研究对消费个体的心理特征描述比较丰富, 但运用到宏观消费群体时, 却缺乏可靠性。而且, 从心理学量表得到的结论很难应用到营销实践中。

(2) 社会阶层。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则从消费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接受的特定文化来探索消费者需求的差异, 它们选择社会阶层、生活方式、文化、群体特征、婚姻家庭状况等变量进行细分。同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 不同阶层的成员则在上述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认知心理学认为, 消费需求的不同受消费者后天的信息接受、信息加工以及决策过程等认知心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 在确定市场细分的变量时应选择感知、学习、态度、决策等认知概念。

(3) 生活方式。La Zer (1963) 最早研究了生活方式和营销的关系, 他认为生活方式是“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群体的独特生活模式”。20世纪70年代初, 个性测量方法和动机研究开始融合, 逐渐演变为一种叫“生活方式”的研究。在经典的消费者行为学教材中, Solomon (1999) 将生活方式定义为:“一个人花费时间和金钱的方式。”人们会根据自己喜欢的事物与做事或生活的方式, 比如怎样打发时间和如何花销可支配收入等, 把自己归入某一群体当中。

生活方式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你越了解你的顾客, 你跟他们的沟通就越有效, 你的营销策略就越可能成功。Wells和Tigert (1971) 提出用AIO, 即活动、兴趣和评价来表达生活方式。Plummer (1974) 又加入了人口统计因素。四个因素包括:活动———如何花费时间和金钱;兴趣———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观点———如何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一些基本的人口统计特征, 如年龄、收入、教育等。Engel、Ko11at及Blackwell (1982) 提出E.K.B模式, 它说明了个性和生活方式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4) 价值观。20世纪80年代时, 生活方式研究在西方受到质疑, 有学者开始进行价值观理论的研究。他们认为价值观与人们的生活和行动紧密相关, 它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深层因素。其基本假设是, 人们对价值观的重要性排序差异决定了人们或社会之间的区别。西方较流行的一种心理分类方法是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结构, 它以4个人文统计问题和35个态度问题的回答为基础。

2.3.3 行为细分

人们发现许多消费行为仅从心理因素的角度考虑仍然无法解释。事实表明, 消费者对许多产品的购买与消费同消费者所处的购买、使用情境密切相关, 于是对细分的研究开始向对行为细分发展。美国消费者行为研究专家Solomon (2006) 将消费情境定义为:消费情境是除了个人和产品特性以外, 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和 (或) 使用的因素。

其理论假设认为, 消费者个体特征的差异对解析消费行为变化相当有限, 人的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行为发生的情境决定,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产品使用场合细分、使用率和品牌忠诚度细分、利益细分是其主要标准。

(1) Wind模型。针对管理人员的营销细分决策, Wind (1978) 提出了一个以管理任务为导向的细分标准选择模型。这一模型将细分工作细化了, 但是给实际操作却带来了困难。Wind的细分模型没有区分描述变量和行为变量的差别, 将它们置于同一个层次, 忽视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同时这个模型操作性差, 还会造成营销活动的不统一。

(2) 个人—情境混合细分模式。Peter R.Dickson提出了一个个人—情境混合细分模式的框架 (见图1) , 认为这一模型体现了最高层细分标准, 它决定了诸如心理细分、行为细分等较低层级的细分标准, 是这些层级细分信息的整合。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分销和促销决策等营销细分应选择情境细分或个人—情境混合细分作为细分模型。

个人—情境混合细分模式框架在细分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它不仅考虑了消费者的个体心理、行为特征, 而且联系了消费者所接触的外部微观环境。

(3) 利益链。利益细分假设人们在消费某一特定产品时所寻求的利益 (效用) 是细分市场存在的真正原因。1984年, Haley对利益的内涵进行了扩展, 认为利益具有与产品相关的两种特征———产品功能和产品属性, 还可由客户所持有的态度决定。利益链是Hal Lee管理咨询公司于1970年发明的, 是用来研究客户心理和行为过程的一种有效的手段。Young和Feigin (1975) 考虑到人们具有逻辑性的心理结构, 认为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是真正影响消费行为和动机的内核, 提出利用利益链解释人们的购买行为和态度。利益链的结构如图2所示。按照利益链的这种逻辑, 通过分析、寻找人们追求的不同利益就可以对市场进行细分。

资料来源:Peter.R.Dickson.Person-situation:Segmentation’s Missing Link[J].Journal of Marketing, 46:4Fall, 1982:56-64.

资料来源:吴昊.基于利益的客户细分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4) 手段—目标链。Gutman (1982) 提出了手段—目标链 (means-end chain) 并用来解释客户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各种状态和过程。Botschen等人 (1999) 使用手段—目标 (means-end) 方法进一步区分了产品的、服务的各种抽象的特征, 并首次将利益特征的层次进行了界定。手段—目标链与Young和Feigin的利益链的结构的主要差别在于链中所包含的层次和内涵细化程度 (见图3) 。

资料来源:Reynolds, T.J.and Gutman, J.Laddering Theory、Method、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88, 28:11-31.

最成功的利益细分案例是美国营销学者拉塞尔·哈雷 (1984) 所做的牙膏市场的研究。但目前的利益细分方法也存在着不足, 在细分变量的选取上大多以当前的利益为基础, 对潜在的利益认识不足。

2.4 超市场细分

超市场细分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认为, 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需求, 许多细分市场应该进一步细分。该理论发挥到极致就是市场细分到个人, 也就是定制营销 (一对一营销) 。该细分理论认为每个顾客都有着不同的需要, 而通过细分的传统做法, 已不能满足每个顾客的特殊需要。而现代数据库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已能准确地记录并预测每个顾客的具体需求。但过度强调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无疑也会带来沉重负担。

2.5 反市场细分

在超市场细分理论指导下, 许多市场被过度细分而导致产品价格不断提高, 影响产销数量和利润, 在实践中受阻以后, 人们意识到过度细分市场将无利可图。于是反市场细分理论应运而生。反细分理论是指在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基础上, 将过分狭小的市场合并起来, 以便能以规模营销优势达到用较低的价格去满足较大的市场。反市场细分有两种方式:一是缩减产品线来减少细分市场;二是将几个较小的细分市场集合起来, 形成较大的细分市场。

3 国内学者对市场细分的研究

在市场细分的概念方面, 齐佳音等 (2002) 认为市场细分是企业在明确的战略业务模式和特定的市场中根据客户的属性、行为、需求、偏好以及价值等因素对客户进行分类, 并提供针对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模式的过程。甘碧群 (2002) 认为市场细分的产生存在着客观的基础, 一是市场的异质性, 二是市场竞争中企业资源的有限性, 企业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有限的市场才能取得成功。在市场细分变量的研究方面, 国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情境、利益等。我国学者符国群 (2001) 认为, 生活方式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的模式。吴垠 (2005) 提出了CHINA-VALS, 但在营销实践方面没有更具体的操作方法。卢泰宏等 (2006) 认为生活形态又称生活方式, 它对应选择某种消费模式, 包括消费观念、如何使用时间和金钱等。

陈静宇 (2003) 构建了一个新的细分模型。他认为主流的市场细分是围绕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展开的, 将满足客户需求视为第一位, 但是利润或价值是企业市场细分最基本的驱动因素。他认为新的价值—特征—行为三维市场细分模型 (见图4) 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制定与实施营销战略的需求, 而且可以保证企业的收益。

资料来源:陈静宇.价值细分—价值驱动的细分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 2003 (6) :53-56.

卢泰宏 (2005) 在《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一书中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其中的“中国E世代消费生活形态实证研究”将消费者分为五种类型:孤寂努力型、开心刺激型、得过且过型、网络生存型、传统菜鸟型。苏胜强等 (2007) 在基于价值观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细分进行了研究, 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广义对应分析等方法, 将消费者分为自信进取型、时尚享乐型和传统保守型, 并对每一个细分市场从消费者所在城市及其文化程度两个方面作了分析。周建明 (2008) 认为, 现在的细分模型缺乏将产品与消费者的两个视角结合分析。他对Wind的细分模型进行改进, 提出一个适合应用和研究的崭新的细分模型 (见图5) 。

资料来源:周建明.市场细分变量应用模型探索[J].网络经济, 2008 (6) :65-67.

何伟等 (2009) 对利益的内涵进行了扩展。一方面, 利益主体是产品、服务或者行为。服务经济的兴起, 使得除了有形的产品之外, 无形的服务与行为都能给客户带来利益。另一方面, 认为“机会利益”也是利益存在差异的一个原因, 而这种“机会利益”是由产品、服务或行为的固有独特属性而决定的。“机会利益”就是客户选择了某项产品、服务或行为而放弃选择其他产品、服务或行为而获得的唯一性利益。随着关系营销的兴起, 一种从顾客获得的关系利益这一角度进行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4 结论

纵观细分的发展可以看出, 从分析消费者外部特征再到深入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具体的行为变量, 都显示了细分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但市场细分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注重从消费者需求在同一水平上的差异性, 但未注重从需求的层次的角度来考虑。二是关注消费者当前的需求, 不重视消费者需求的发展情况。三是识别了消费者的功能利益需求、享乐需求、情感需求, 而忽视消费者同样也具备道德需求。四是把市场细分更多地看做企业谋利的手段, 而未考虑它与社会文化、人类文明的关系。从研究的方法上来说, 市场细分普遍采用元素细分法, 先是研究消费者的各种单独的特征, 然后将各种特征聚合、对消费者分类, 这显然缺少系统的观点。

关于油藏细分注水的研究及探讨 篇10

1 油藏细分层注水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石油断块构造复杂, 油水井对应关系复杂, 一些小断块油层被水淹后导致高含水, 还有一部分小断块油层压力下降, 导致注水采油失调。

(2) 石油断块含油层位多, 受纵向非均质性的影响, 油田各层薄厚不均, 导致储层物性差异大, 储量不均衡。主力油层动用程度大, 非主力油层动用程度差, 使油藏水极不均衡, 各层的吸水情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导致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逐渐加大, 形成注采低效循环问题。

(3) 油田开发随着时间的增长各油层能量逐渐消耗, 出现层压力递减, 导致产量减少, 致使油不易被采出甚至造成停产停喷的现象。

2 油藏细分层注水的特点及效果

2.1 油藏细分层注水的特点归纳为三点

(1) 油藏细分层注水作业中, 配水管柱、封隔器具有自检功能, 检查管柱、封隔器的密封性是否完好。在注水时, 只需将两层配上水芯子, 安装死嘴, 然后从井口投入, 观察套管不返水时流量的变化, 如果无流量说明管柱、封隔器密封完好, 否则, 需要对管柱、封隔器进行检查。

(2) 油藏细分层注水不同于其他的开采技术, 本开采方法采取分层分段进行开采, 提高了采油的效率, 具有采收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3) 油藏细分层注水技术在操作过程中, 采用计算机系统实时实地进行监控与调整, 能把握全局, 简便快捷。

针对油藏注水的特点细分注水开发技术需进一步把握好油田开发的方向, 对油藏进行细分调整, 各层要合理进行优化组合, 减少各层间的矛盾, 改善吸水状况及进一步精细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对注水管柱结构进行优化, 研制合理的配水器和双层分流配水分割器。结合注水井的特点, 在线观察各层注水井验收管柱漏失情况, 封隔器密封性一定要好, 提高各层段工具的合格率。观察注水管柱的变化与能量损失对比分析, 合理设计水嘴, 满足细分层注水要求。

3 油藏细分层注水方式

注水方式俗称注采系统, 是指注水井在各层油藏所处的部位与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油田的注水效果一般采用日注水量和年注水量来表示;日注水量是衡量油田实际注水能力的指标, 年注水量是指油田一年来注入油层的总体水量。

各地油田的大小不同, 开采的油层层段之间联通情况不同, 还有油层的渗透性及粘度都不相同, 针对不同的油田可选择不同的注水方式。目前我国有1万多口油藏封层注水井, 主要采用的是偏心式分层注水技术, 下面对几种注水技术进行一下介绍。

3.1 偏心式分层注水

结构原理:偏心式分层注水的配水管柱中常用管柱是665型偏心配水器与475-8型封隔器配套组成。组成的水井工艺管柱进行分层注水。其中665型偏心配水器由堵填器和偏心配水器工作筒组成。堵填器讲座筒偏孔的出液孔是上下隔开的, 由水嘴来控制水量。475-8型封隔器与压差互相配合, 进而实现密封。

3.2 同心集成式细分注水工艺

同心集成式细分注水工艺的作用:主要用来解决原同心集成式注水管柱的测试卡组和流量测试仪器工作的不稳定性及同位素剖面吸水测试困难的问题。

结构原理:同心集成式细分注水工艺管柱由y341-114封隔器、负压洗井器、配水器、球座等组成了工艺管柱。封隔器将整个井分成若干个层段, 两个层段配置一个配水器, 分层压力测试流量运用小直径电子储存浮子式流量计来测试, 同时还可以获得井温资料, 利用电子储存压力机进行验封。

3.3 聚驱单管同心2~3层分注工艺

该工艺的管柱由封隔器、双配注器等井下工具组成。该工艺的工作原理是注入压力后, 实现对中、低渗透层增强注聚, 并利用井下配注器实现节流损失, 同时降低高渗透层的注入压力。从而实现注入量的控制并进行分层配注。

3.4 聚驱单管偏心多层分注工艺

该工艺的管柱由封隔器、桥式偏心配注器等组成。桥式偏心配注器通过锁定、投捞、定位、导向等, 可以把水嘴部位改为环形降压槽, 使聚合物在降压过程中减缓流速, 降低了油藏细分层注水的难度, 实现多层分注, 提高开采的效率。

3.5 合采分注方式

复杂断块的油藏含水高, 油层的渗透性及原油粘度高导致采油效率低。采油井点多, 井网密度大, 各油层间互相干扰严重, 导致新油井不能进行分层开采, 影响了油藏的开发效果。研究开发细分层注水, 对多层注水结构进行优化, 对低渗透层增加注水, 改善储量水驱动用状况。研究合采分注方式来解决各层间矛盾, 提高了水驱动用程度从而改善了开发效果, 提高油藏产量。

3.6 不稳定注水

油藏平面上的地层压力、水淹程度、气油比、采出程度等不均衡, 油藏构造复杂破碎, 含油面积较小的断块, 在150m以下的油水, 将加剧油藏的平面矛盾。为此研究开发了不稳定注水试验, 根据各断块油水井的生产动态, 改变各段块的注水量, 使各油层间产生了连续不稳定的压力分布, 各层间产生了附加压差, 从而促进了管柱的渗吸作用, 使各层间注水均衡, 改变了各断块的水驱情况, 采油率提高了3.2%。

4 结束语

油藏细分注水开发技术的使用, 各地油田在注水油藏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油藏存水率曲线反应出注水利用情况良好, 有效控制了含水井上升;油藏各层间的压力趋于稳定;各水驱的储量明显得到提高;注水油藏递减率明显下降;增强了油田的稳产基础。油藏细分层注水有利于实现油藏增产、稳产, 是油藏开发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合理的注水方式可实现油田高效的经济效益, 提高油田的产量。

摘要:为了解决油田开采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保障其开采的效率和效益, 研究油藏开发新工艺, 对油层进行细分层注水, 挖掘油藏细分注水的潜力, 可以有效解决油田注水采油失调、注采低效循环等问题。本文介绍细分层注水的现状与问题、细分层注水的特点和效果、细分层注水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工作原理, 研究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 实施细分层注水技术, 可有效提高油田开发新水平。

关键词:油藏细分层注水,注水工艺,配水管柱,水嘴,封隔器

参考文献

[1]杨勤生.一种新型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石油钻采工艺, 2003[1]杨勤生.一种新型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石油钻采工艺, 2003

出境游创业:细分、细分、再细分 篇11

通过在线旅游尤其出境游领域的资本活跃度可窥斑见豹。出境自由行特卖网站“来来会”获得鼎晖创投百万美元融资;国际机票多段线路搜索服务提供商“微驴儿”获得戈壁创投天使投资;游记App“面包旅行”获得数百万美元投资;出境购物攻略App“小红书”获得真格基金数百万元天使投资;提供全球范围内自由行的旅游服务商“千夜旅游网”获得中关村兴业1000万元投资;台湾自由行服务平台“大鱼旅行网”获得经纬中国天使投资……出境游创业企业的融资消息源源不断。

VC跃跃欲试的同时,互联网巨头和OTA(在线旅行社)巨头们也在出境游领域摩拳擦掌。阿里巴巴一连串投资了O2O出境旅行服务公司“佰程旅行网”、出境游攻略提供商“穷游网”和旅行记录App“在路上”。携程网则一口气战略投资了游记App“蝉游记”、主打美洲旅游市场的“途风网”和台湾最大的在线旅游网站“易游网”。

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约9800万人次,消费1200亿美元。该机构还预计2014年这两个数字将分别达到1.14亿人次和1400亿美元,同比各增长约16%。与此同时,旅游者更加推崇服务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自由行产品,但囿于成本和模式,传统旅行社对此无法满足,在线旅游就成了不二之选。

此外,移动互联网也成为了出境游爆发的催化剂。同程网CEO吴志祥为《创业家》分析称,在PC互联网时代,旅游人群中通过在线方式完成预订服务的比例从10%提高到30%大概需要5年时间,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需2年。因为,PC互联网服务“旅行前”,游客只能在电脑前完成机票和酒店等标准化产品的预订,移动互联网则拓宽了在线旅游的服务范围,除了“旅行前”,还能服务“旅行中”的吃、住、行、游、娱、购等需求。

运作出境游,通常是国外景点把商品和价格提供给当地地接社(旅行社通常可以分为地接社和组团社,前者是指在旅游地负责接待和服务的旅行社,后者是指在出发地负责与游客签订合同的旅行社),然后由地接社分发给国内的批发商,批发商再推送给零售商,最后卖给国内的游客,比如康辉旅行和神舟国旅。另一种模式是国外景点把产品卖给地接社,地接社再跟诸如携程网这样的OTA网站进行对接,后者将产品卖给游客。还有一种更简洁的模式,OTA直接和国外的景点资源方签约,让顾客通过网站预订,虽说是苦活累活,但恰恰也是创业者的机会。

在途牛网CEO于敦德看来,一个旅行社从头做到尾,分工不那么清晰,而现在行业链条越来越细。“每个链条出现了很多细分机会,有很多公司专注在一个环节上面。”诚如于所言,我们可以看到出境游有四个集中爆发的垂直领域:第一是有特色的小OTA,比如可以定制行程,也可以实现机票和酒店预订的“世界邦”;第二是主打旅游社交和攻略的网站及应用,比如“蚂蜂窝”、“面包旅行”和“蝉游记”等;第三是以技术驱动的搜索类,比如“微驴儿”;第四是资源类,比如靠出境游“尾单”概念制胜的“来来会”。

除了领域垂直的趋势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出境游创业的另外一个走向——目的地越来越细分。比如盛传被携程1亿美元收购的途风网,就专注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旅游市场;又比如米胖网,从最早的旅游社区转型到交易类旅游电商,而如今只做海岛游;大鱼旅行网则自称是台湾自由行专业服务平台;而本次黑马大赛“旅游行业导师招徒赛”晋级企业澳乐网,主攻澳大利亚的旅游市场。在避免与携程等巨头短兵相接的同时,这些小而美的公司还利用对目的地的深耕细作成为“地头蛇”。它们虽然可能无法独立IPO,但被一站式平台并购也不啻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垂直领域和细分地域并不是万金油。如果创业者选择了一个细分领域,就意味着必须把这个领域做得非常深厚,确保所提供的服务独一无二,否则很容易被一站式旅游应用取代。佰程旅行网就是从业界最容易忽略的签证服务入手,在经营了多年后才涉足出境游的其他服务。

由于在线旅游的行业属性,出境游的用户和流量获取门槛非常高。据佰程旅行网创始人曾松透露,单个产生消费用户的获取成本是1000元,鲜有企业能承担。像“穷游”和“在路上”,是靠攻略来吸引潜在消费人群,但是这一人群转化比例不到1%,携程更是只有千分之几。移动互联网时代,与一站式平台相比,你有什么理由占据用户手机中间的位置?吴志祥给出的答案是:在线旅游的创业团队一定要和传统旅游团队接触和融合,进一步加大对线下业务的理解和认识,深度把控供应链,进而掌握对旅游商品的定价权。

正余弦编码器细分技术研究 篇12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等伺服控制系统的位置检测。目前常用的是高分辨率的光电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正余弦编码器。与其他系统相比,在提高动态特性方面,正余弦编码器有独特的优势。正余弦编码器输出正余弦波形的A通道和B通道反馈,通过硬件或者软件方法求其相应的角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通常采用电子学细分,来提高信号的重复频率。电子学细分有软件细分和硬件细分,软件细分采用高速单片机,DSP、FPGA高速数字处理器件,结合细分算法实现。硬件细分有电阻链细分、空间细分、锁相倍频。也有软件和硬件方法结合使用[1]。采用软件细分方法时,编码器转轴转速波动会影响其细分精度,系统的实时性达不到要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一种结构简单并易于实现的硬件细分方法,将512刻线的正余弦编码器的分辨率提高到6 144 p/r,并且转换速率快,细分精度不受编码器转轴转速波动影响,成本低容易实现。

1 细分原理

如图1所示,在理想情况下,正余弦编码器旋转一周期输出两相正交的电压信号(A相和B相)。

上述A,B相电压信号可以表示为:

UA=Usinθ(1)UB=Usin(θ+π/2)(2)

式中:U为正余弦编码器输出电压信号幅值;θ为电压信号相位角。

其细分原理是选择式(1),式(2)中θp对应的Up作为输出计数脉冲的电压参考点,当输入信号的幅值UUp时,则输出计数脉冲。当选择不同的参考电压时,编码器转过一定的角度并输出固定的脉冲,将正余弦信号细分。

其设计思想是:编码器正余弦信号经过电压比较器,当UUp时,电压比较器输出1,当U<Up时,电压比较器输出0。每经过一个Up,比较器便输出一个计数脉冲。选择p个不同的参考电压,比较器便输出p个不同的计数脉冲。由这p个计数脉冲便输出一个p倍频后的信号。本文要将信号细分12倍,则需要比较器输出12个不同的计数脉冲,其方法是将2π分为12等份:

θp=p×π6,p=12,,p

对于正弦信号,选择参考电压:

UAp=Upsinθp=Upsin(p×π/6)±U0

式中U0为信号偏置电压。

对于余弦信号,选择参考电压:

UBp=Upsin(p×π6-π12)±U0

选择偏置电压是因为比较器的真实电压并不能达到5 V,当选择供电电源为9 V时,信号输入电压也要偏置4.5 V才能取得良好的倍频结果。使用Saber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最后得到经过12倍频后的信号Ap和Bp,如图2~图4所示。

2 电路逻辑分析

在电路仿真图中,用逻辑分析仪观察比较器输出的波形,正余弦细分电路中比较器的逻辑波形如图5和图6所示。

经过异或门后输出12倍频的计数脉冲[12XA]和[12XB]的逻辑表达式为:

参考比较器波形图和电路原理图可知,信号经过异或门后,每一周期输出等分的12个脉冲,实现了12倍频,其倍频数与比较器个数一致。

3 结果分析

搭建好硬件电路后,用示波器显示,其波形如图7所示。

由图7可以看出一个周期输出了12个脉冲,达到了将信号12细分的目的。对比软件细分方法,在动态输入条件下,该硬件细分方法有效提高了细分精度。软件细分方法通常需要A/D采样和角度计算。由于输入信号的频率不稳定会导致A/D采样中丢失部分输入信号,或者A/D转换器来不及转换,使得数据得不到及时处理,影响编码器输出精度,也限制了编码器的响应速率。而采用该硬件细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用比较器来实现信号倍频,低倍频时是一种很好的方案,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但是高倍频时,需要使用的比较器个数增多,而且比较器还存在滞后问题,这在实际应用中是要注意的。图8~图10是正余弦编码器6倍频,10倍频,12倍频对比图。

4 电路原理图

用6片比较器LM339和5片异或门7486来搭建电路,实验用的电路板如图11所示。

该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由结果分析可知,随着倍频倍数的增加,比较器的滞后性越发明显,因此不能为了追求高倍频而无限制地使用比较器。

5 结 论

用该硬件细分方法实现的信号细分,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读数迅速,能达到动态测量的要求。虽然随着倍频倍数的增加,比较器的滞后性会越明显,但是在低倍频时,还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案,在提高正余弦编码器方面比较实用,该方法通过仿真调试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是可行的。

摘要:为提高正余弦编码器的分辨率,提出用硬件细分的方法将512刻线的正余弦编码器进行信号12倍频,利用比较器和异或门搭建电路,将输出信号倍频12倍,该方法读数迅速,能达到动态测量的要求,而且成本低。详细分析其工作原理,用Saber软件进行电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512p/r分辨率的编码器提高到6 144p/r,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正余弦编码器,倍频,分辨率,Saber软件

参考文献

[1]彭志龙,岳永坚.一种硬件细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工程师,2003,29(4):30-31.

[2]郑少春.用单片机提高光电编码器分辨率的一种实现方法[J].交通与计算机,1998,16(1):70-73.

[3]庄肖波,王歆.基于FPGA的编码器倍频-鉴相电路[J].微计算机信息,2008,11(2):297-298.

[4]刘文飞,裴海龙.光电脉冲编码器四倍频电路的实现及其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0,21(9):4-6.

[5]洪小圆,王鹿军,吕郑宇.一种新颖的正弦正交编码器细分方法[J].电源学报,2011(1):12-15.

[6]TAN K K,ZHOU H X,LEE Tong Heng,New interpola-tion method for quadrature encoder signals[J].IEEETrans.Instrum Meas.,2002,8(51):1073-1079.

上一篇:资本融资下一篇:洗涤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