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探讨

2024-07-18

融合创新探讨(通用12篇)

融合创新探讨 篇1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 媒介融合趋势愈演愈烈,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只有明确广播电视产业自身的发展优劣势, 不断改革创新, 才可以实现未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进步,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创新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通讯技术、互联网科技等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 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网络的传播趋势愈演愈烈, 各种媒体之间界限逐渐被打破, 人类社会进入媒介融合的时代。

1 媒介融合理念

1.1 媒介融合的概念

美国学者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 意指不同的媒介会出现一体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在我国, “媒介融合”通常指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下, 由传统单一的媒介平台融合成新的传输平台, 使得不同媒体之间相互交融, 相互借用, 共同发展。媒介融合是传播技术的融合, 即多种传播模式融合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 这种新的模式既融合了原有模式的特点, 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功能性。

1.2 媒介融合的原因

同世间的万物一样, 媒介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 受众群体发生了改变, 媒介原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影响, 媒介组织走向联合。一方面, 网络科技不断在进步, 在广播电视、通信领域得到全方位应用, 使得传统媒介的界限逐渐模糊, 新媒体传播不断涌现。另一方面, 经济条件的发展与文化潮流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阶层分离, 之前的大众化逐渐演变为分众化, 过去单一传统的受众也随之转变为需求独特的、定制服务的用户, 媒体与大众间的互动更加充分。

2 广播电视产业创新原因的分析

广播电视产业与新媒体相比, 具有传播速度快, 受众广, 感染力强等明显优势。但是, 电视媒介发展动力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 电视产业的创新迫在眉睫。

2.1 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优势

1) 传播速度快, 受众范围广。电视作为传统的大众化传播媒介, 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特点。电视的受众群体不受条件约束, 不论职业、年龄、文化程度, 都可以通过电视娱乐。同时, 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居民使用最多的媒介依然是广播电视。

2) 视听兼具, 感染力强。视觉与听觉都是人类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 视听兼具, 可以使人们更加真实的、具体的感受到事物的特征。通过电视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 听到不同的声音, 享受身临其境的视觉盛宴, 从而拉近人与人的空间距离。

3) 信息来源广, 影响力大。广播电视媒体有着强大的信息采编网, 大到国家机关, 小到基层组织, 广播电视工作者都有完整的信息采编渠道, 呈现丰富的资讯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每天收看电视的观众已过亿, 电视传播显然已成为影响巨大的传播媒介。

2.2 广播电视媒介发展动力不足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传播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传播已成为十分广泛的传播模式, 具有广大的传播面, 而广播电视媒介在互联网传播的发展下, 受到很多限制。

1) 电视媒介反应慢, 不利于保存。电视媒介要借助电视信号传播电视信息, 稍纵即逝, 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按照节目顺序收看节目, 被动的等待喜欢的节目播出, 不能灵活的选择节目内容, 不利于保存。互联网媒体不受地域限制, 反应速度快, 时效性强, 可以随时收到新闻资讯、电视节目, 比起传统媒介更加灵活。

2) 单项传播, 制作单一。与互联网可以随时参与、评论相比, 广播电视的传播是单向的, 不能随时让大众参与其中, 接受意见反馈。同时, 广播电视传播是对受众群体共性的捕捉, 所传播的内容与想法, 根据各个电视台制作者的意见统一制作, 播放给观众, 想法较为单一。同时, 不同群体之间兴趣爱好的不同, 在接受电视节目的方式上也略有不同。

3 未来广播电视产业的创新之路

3.1 政企分离, 加强管理

在媒介融合的发展下, 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自身存在很多缺陷, 急需创新。最明显的是政企不分, 管理单一, 使得广播电视在运营过程中, 难以明确运营与宣传之间的责任, 政府往往会参与广播电视的运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 电视广播媒介应该积极改革管理体制, 保障电视业的持续发展。相关人员, 应明确改革目标, 调整现有体系, 建立问题台账,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减少成本, 避免资源浪费, 提高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质量。

3.2 明确发展目标, 扩大经营范围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 广播电视产业要想实现本质的提高, 必须改变运作模式, 扩大经营范围。在电视产业体制改革下, 明确企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 根据实际发展的需求, 分析发展的本质, 并对现有资源整合,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 在电视媒介采取市场化创新机制的同时, 要加强与各界的联系, 争取各界的信任, 提高新闻、资讯的效率与质量, 打消政府机关各部门的疑虑。

3.3 建立监督体制, 统一管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联系性, 电视产业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 应从实际出发, 配合各部门建立监督与管理机制, 实现统一管理。从而更好的解决过去存在的经营管理模式重复、效率低的问题。

4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 我国的电视产业要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机制, 发挥行业优势, 弥补动力不足, 不断创新, 找到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 实现广播电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玥.电视与网络的媒体融合与发展对策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

[2]让电视荧屏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答新华社记者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11) .

[3]纪君.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产业的路径[J].科技展望, 2014 (8) .

融合创新探讨 篇2

——观看《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有感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学习观看<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的通知》要求,2015年3月13日上午,我校党支部专门组织全体党员集中收看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视频中开宗明义指出本次学习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推广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先进事迹及其工作方法。通过学习不不仅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理论知识,更为我们支部为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很大启发。现将本次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观看学习,丰富了党建理论知识,开拓了视野,提供了学习借鉴范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案例中几位基层党支部书记深入浅出,讲解透彻,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体会、新见解,大大丰富了我的政治理论、党性修养、政策水平。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切实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

在学习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教工党支部书记汪永进讲到:把党建工作同青年教师,党员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党的活动同学术研究,教书育人融为一体,实现了学科引领聚才,学术提升育才,文化铸魂励才,团结培养成才,有效促进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从而制定了发展目标,以共同愿景聚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卫东在工作中结合教学科研实际情况,发挥党建作用,采用重视文化建设,培育核心理念;注重贴近师生,服务保障一线;注重关怀激励,凝聚发展合力,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中铁二局成都地铁3号线党委书记胥洪贵的工作中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组织建设和加强管理同步,提升素质与发挥作用并重的“三家:工作法让职工对组织生活有种回家的感觉。

绵阳市涪城区工区街道绵州社区党委书记王汝萍的工作中以党组织为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为先导,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五零”建设了文明,和谐,友爱,温馨的家园。

二、提高认识,认清形势,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党建工作。

我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以前认为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首要任务,对党建工作和党的活动重视不够。通过本次培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党建工作同教育教学中心是有机的统一,开展好党的活动能够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心聚力,促进和谐发挥巨大作用。通过此次观看学习,使我进一步充分认识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我们必须要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发展党员的工作,提高认识、寻求突破,坚持原则,保正质量,使基层党组织在企业中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和中坚力量。

如何把各位优秀支部书记的成功经验与我校实际工作相融合,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呢?

总的来说,我们要强化组织领导,狠抓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使党支部更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同时,支部生活要多元化,通过创新支部活动载体,积极开动脑筋,联系实际,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使支部活动丰富多彩,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把广大党员以及员工中优秀分子凝聚和吸引到党支部周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支部活动工作中来,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党员和学校行政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塑造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才能通过党员同志以点带面影响和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新优质学校的创建。

具体来讲,第一以美好的发展愿景凝聚人。作为清平小学支部书记,我们支部要加强思想教育下功夫,要让全体教职工明白学校教育要达到的工作总体目标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分解开来就是要实现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为此,我们就是要满怀激情,勇挑重担,永争第一。

第二,以和谐的校园文化激励人。我们支部要上下齐心协力,统整学校的教育理想,寻求学校的“魂”,对自然生成的影响学校发展的理念加以厘清、涤荡、提升,师生紧紧围绕“幸福童年,快乐童年”这一理念,形成蓬勃向上的教育文化,育人于无形,让其“精、气、神”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第三,以良好的服务质量引领人。我们全校党员干部要围绕“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健康

成长,服务学校品质提升”这一核心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党内关怀融入团队建设,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帮助困难党员度过难关,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学校支部要引领党员干部模范言行中贯彻在学校全方位服务,体现的服务者的人格、精神;引领普通教师在创建优质教育中表达出的德育意识、质量意识;引领其他服务人员践行服务育人、树立为学生成人成才甘于奉献的精神;引领全体教职工在服务学校品质提升中尽心尽力。

创新传播 融合发展 篇3

由中国期刊协会再次主办的刊博会主论坛—“2014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如期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湖北省委有关领导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石峰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媒体正在演绎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必然会有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融合中的作用,为推进融合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在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要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传播体制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建设好具有强大实力的现代传媒体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要相互取长补短,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要进行深度的融合。这既是传统媒体现新兴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观众的热切愿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本刊记者注意到:作为本届盛会的主要活动之一,“2014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吸引了众多听众。与会嘉宾围绕“跨平台与全媒体”的话题,在“大众期刊融合与创新” 的分论坛上,纷纷作了生动的主题演讲。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认为:出版行业要坚持以内容为王,以编辑为本,以严肃的心态和做功德的态度办刊。在不断创新改版的同时,细分读者定位,把杂志做成品牌。

展会期间,中国科协应邀组团参展。110余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中英文期刊,在刊博会上得到了全面展示。中国科协展团获得“优秀组织奖”和“设计创意奖”,《中国国家地理》等期刊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美期刊”。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作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成员,以其专业化和品牌化吸引了参展观众的关注。

接受一场文化盛会的洗礼,展示自己期刊的特色,学习同行先进的办刊经验,促进自身期刊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无疑正是本届盛会带给中国期刊媒体人的共同感受。

融合创新探讨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创新路径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媒介,传播手段也经历了巨大转变。在现今时代,媒介的融合已经成为社会传媒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这个紧要关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都面临着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是指通过不同的传播手段的结合,以观众和用户更为适应和喜爱的方式来传播信息。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交互,在这一点上,新旧传媒之间、不同传媒之间都是相同的,而媒介的融合正是为了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现在正是广电产业的改革期、转型期,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传统到现代的蜕变,是广电产业面临的大课题。广电产业既是新闻媒体中的基础,也是新媒体的一种。但目前,广电产业依然处于信息传播的中坚位置,但面临着来自其他媒体的巨大挑战,在战术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都面临着新的变革。媒体融合最本质、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创新问题,如何在传统的环境和体系中不断变革经营理念和方式方法,适应经济时代的大变革,不断为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是所有广电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1 新形势下广播电视产业面临的挑战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提升用户对自身内容和产品的注意力和关注度,进而留住用户,是广电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当前,各类信息技术已经给传统广电媒体带来了严重的困境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必须先找出发展的瓶颈。

1.1 受众流失严重

广电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为中心的自我封闭体系,壁垒森严,画地为牢,各自为营,闭关自守,且在管理上也有很多弊病。据统计,近年来,广电产业每年都丧失近五百万的用户,而这些流失的用户基本都会投入其他媒体。现在,网络覆盖率逐年增长,普通人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用计算机、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多样化的信息,不受地点、时间控制,其他娱乐活动也多种多样,因此对于广播电视的依赖性越来越弱,广电产业的受众流失非常严重,各大电视台的收视率,除了个别极具特色和价值的节目外,基本也呈现下降趋势。

1.2 盈利模式单一,广告流失严重

广电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广告,这种模式较为单一,难以在信息化时代取得突破,更大的困境是造成了广电产业发展的封闭式局面,不利于开展延伸业务,难以拓展更多的收益来源,也就难以有序经营。盈利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理念、模式不改变,广电产业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发展。现在的广告行业并不景气,特别是各大广告投资都比较依赖于更为时兴的互联网行业,广电产业的广告收入逐年下降。与互联网广告每年近40%、移动互联网广告近100%的增长速度相比,广电行业广告业务却反而逐年减少,传统广电产业的广告投入主基本都转入互联网领域,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广电面临的困境,而网络行业受众日增多。现在最为突出的广告平台大部分依赖互联网,互联网广告占了我国广告投入的绝大部分。

1.3 盲目进行新业务开发尝试

在传统媒体中,广电产业还有着一个尴尬的地位,那就是广电产业依然有着固定的受众群,它既是传统媒体也是新媒体,国内各广电媒体,特别是省级广播电视台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在应对新媒体市场竞争、建构媒介融合的实践中做了很多探索。广电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他们的关注点和着力点还在受众的客厅上,对危机感的意识还不如纸媒媒体,因此广电媒体主动融合新媒体的热情还不是特别高。近年来,广电新媒体努力与自家新媒体进行联合互动,但由于利益格局不同,这种联合互动是浅层化的,也是不稳定,不固定的,只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这离融合还是比较远。广电媒体的融合要比平面媒体的融合要难,融合时间也会更长一些。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应进行盲目的融合尝试。近年来,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不仅浪费了精力和资源,更错失了广电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2 广播电视媒介融合模式

新兴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新兴媒体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因此,这正是传统媒体发展的最大瓶颈所在,如何与新兴媒体结合,探索可能的融合模式,是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展的必然出路。

2.1 广播电台可视化

广播频率可视化是广播电视台坚持开门办广播的理念,坚持执行可实现自身发展的创新举措;其所属的广播新闻频道作为使用双频覆盖的主流媒体之一,应积极突破传统的传播方式,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与智能摄像机的安装调试使用,可以让广播新闻频道通过“水滴直播”实现网络或手机可视。手机用户可以关注微信公号实时收看广播新闻频道的节目直播,与喜欢的节目主持人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对于电脑客户,可以在链接搜索“直播”等关键词,输入广播新闻频道的台号,就可以实时观看直播。据了解,通过“可视广播”的形式,很多传统广播电台都取得不错的效果,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在360水滴直播上我们看到,像安徽交通广播、济南经济广播、武汉女主播电台等在短时间内观众人数均已达到近百万,眉山综合广播观众人数甚至早已超过100万,每天在线评论互动数千条,打破了传统形式下主播与听众沟通障碍问题。“可视广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听众粉丝。

2.2 联合移动终端

联合移动终端,是指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网络连接,很多业务现在都依托智能手机来运行,如视频播放软件、互联网支付客户端等,可以说,用户拥有一台手机,就等于拥有了很多的视频观看和直播渠道,甚至还可以进行在线评论。现在,普通群众接触最普遍的工具不是计算机,而是手机,很多智能手机上配备了在线电台等移动软件,用户通过软件市场也可以下载到相关软件,前提是,广播电视产业要打造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打动用户。现在,很多电视台推出了官方移动手机客户端,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下载官方软件实时观看直播,还可以进行评论、抽奖等活动,个别电视台还提供眼下大热的“弹幕”功能,迎合时下观众的口味,寻求传统产业的突破。

2.3 联合互联网

广播电视融合新媒体的另外一个模式是联合互联网,即依托计算机进行的网络形式。现在,很多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官网,用户既可以通过官网观看电视台直播,还可以观看所有节目内容和节目花絮,大大拓展了节目的信息量。一方面,互联网和广电的结合,使用户有了更多渠道,更自由地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另一方面,互联网具有在线保存和随时播放功能,用户不仅可以随时随观看节目,还可以下载和保存,还可以观看到除了正规节目之外的节目花絮和在传统电视节目上看不到的幕后策划等。因此,联合互联网既是广电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这个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因为这不仅拓宽了广电产业的业务渠道,更为广电产业赢得了更多接收广告业务的机会,赢得了更多的盈利机会,而广电产业只有在盈利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现在,广电产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不断地探索更好的和互联网联合经营的模式。

3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新路径

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广电格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化学反应式的深度融合将是广电发展的重点。

3.1 视听模式结合,考虑现代人消费习惯

首先,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新媒体的存在与新媒体的发展并不能说明我们找到了媒体融合的途径。新媒体有新媒体的优势,传统媒体有传统媒体的优势,困难的是如何考虑用户需求,将这两种媒体有序地结合起来,制作出用户喜爱的节目,并使用用户喜爱的方式发表出来。网络时代的内容创新模式和模式的创新,实际上是离不开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新媒体在内容的制作形式上、产品的表现形态上和技术的手段乃至传播方式上,有了更多的发展的空间和表现的手段。这一变革时期,中国网络电视台以参与式体验的概念。让传统电视节目的形态得以延伸,让它充满全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以视听为主的快速消费时代,观众希望在空闲时间以最为轻松的方式看到有价值、有趣的节目,这无疑就要依据现代技术中的视听媒体。通过视听模式结合的方式,观众可以看到时事新闻,更可以参与评论和探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也赢得了他们的喜爱。

3.2 提升节目运营价值、拓展延伸产业

传统的广电产业,节目制作分为两种模式,一种类似于自产自销,即自己制作节目的内容,自己推出,这一发展模式还是比较少见,在目前我国的广电产业中,除了湖南卫视有很多项目团队独立运作外,更多的是另外一种模式,即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外包给其他公司,这些创作与推出分离,广电产业减轻了运行负担,但却面临着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节目质量。现在,我国的广电节目中有太多照搬外国的节目形式,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成功的节目,那也是因为融入了本土特色,因为创新,是节目吸引人的关键所在。因此,广电产业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能完本,一定要用节目质量吸引动观众。以山东影视公司为例,近年来,山影推出了类如《北平无战事》《战长沙》等高品质的国产剧,一度掀起一股“山影”风,其制作精良、用心投入的影视作品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从这里可以看出,群众永远都会认可有价值、经典的电视作品,只要节目有其自身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宣传,广电产业还是可以在众多媒体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足之地的。

3.3 综合新媒体发展模式,形成产业链

广告创收的单一盈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电行业的发展,广电产业急切需要更多的创收方式。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及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广电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的变革,寻求自身的发展出路。广电产业战略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如自主网站,要创新一个以中文为主的视频网站,提出新媒体融合发展很具体的实施方案,再对这一网站进行科学管理与经营。一般来讲,广电产业的产业链可以向很多个方向延伸,如自己的官方媒体及在此基础上延展开来的广告业务。此外,还有依托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进行的业务推广活动。总之,利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发展自己的产业模式,实现多途径创收,不断为企业发展吸收可用资金,这是当前广电产业发展中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4 结语

当前,必须意识到传统的广电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只有找到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方法,才能在信息时代为广播电视产业提供新的出路。新形势下,广播电视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经营理念、盈利模式单一以及盲目进行新业务开发尝试。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广电产业必须注重广播的视听化结合及与移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整合,总的来,说就是视听模式结合,考虑现代人消费习惯;提升节目运营价值、拓展延伸产业;综合新媒体发展模式,形成产业链,切实而有效地推动广电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乐.做新媒体时代的弄潮儿[J].中投顾问,2010(7).

[2]李岩,李赛可.基于报纸盈利模式的报业发展分析[J].编辑之友,2014(5).

[3]张雯雯,徐书婕.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瓶颈及路径选择[J].中国广播,2015(3).

[4]冀丽,孙亚飞.新形势下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战略探讨[J].科技风,2014(18)

[5]李玉兰.传统媒体:转型还是退场[N].光明日报,2011-04-19(003).

[6]郭全中.2014-转型仍将持续磨难之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1-07(007).

[7]陈疆平.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J].科技风,2014(18)

[8]刘晓威.浅谈广播电视产业创新之路[J].无线互联科技,2015(1)

[9]李亦宁,杨琳.大数据背景下广告产业生态的嬗变与重构[J].当代传播,2014(2).

李彦才论文信息融合创新 篇5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安徽省太和中学 李彦才 阜阳市闻集小学 王静静

2016年5月26日

深化应用 融合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安徽省太和中学 李彦才

阜阳市闻集小学 王静静

摘要: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因此,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课改的归宿。而语文课更以其丰富的信息及文字书写量大且费时的特点,期待着多媒体的普及和有效利用。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在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理解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且努力做好课程整合的大胆实践和改革。本文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整合策略两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意义、方法与重点事项,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学科整合; 创新突破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创新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也是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新的课改方向。近年来,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图画、色彩、绘图等功能在创设情境中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许多语文教师也努力地尝试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期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于是,唯美的课件、视频渗透到每节公开课中,以致近几年总会听到课堂评价的一种声音“课件制作太唯美,教师的课上得不务实”,初听起来似乎一切都是信息技术惹的祸。事实是否如此?笔者认为科学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积极促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融合,并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融合,笔者将从融合的重要性以及课堂融合策略来简谈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性

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曾提出了金字塔理论,他认为在几种学习中,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效果是最低的,而采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将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与机械记忆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更好的整合提供了依据。现实情况的确如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语文教学创设情境,化抽象为直观,丰富教学手段。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课堂融合策略 1 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之后的教学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新生的事物,可能有很多教师不适应,尤其是老教师,这需要教师转

变观念,以发展的眼光、多元的思维来审视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要自己能恰当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要有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觉悟,自觉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语文课堂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处理

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因此,教师应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处理,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不同内容适时选用。

首先,导入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如用《梁祝》音乐来导入《孔雀东南飞》,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通过感动中国人物巴金颁奖视频来引出《小狗包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进行审美熏陶。

其次,课堂中间针对文章教学内容的必要性也可以穿插视频资源,来突破重点,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笔者播放了小说戏剧情境性片段《宝玉摔玉》,让学生在文本和视频的双向冲击下有效地把握形象。教学《雨霖铃》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

生能知人论诗,笔者利用cctv-3关于“柳永诗词朗诵”的视频,让学生明白柳永的人生经历。精彩的视频、精彩的演绎使学生深受感染,有效地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了课堂效率。

此外,高中戏剧单元的教学困扰着很多教师,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只能蜻蜓点水式地了解剧本的大概意思。针对戏剧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对戏剧认识的模糊性,笔者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给他们播放自己选取的精彩戏剧视频,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一节课后,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进入剧本,而且避免了戏剧学习的枯燥。注重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契合点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涉及课程整合的实效性,要想使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教师必须思考“为什么要整合、怎样去整合、整合之后优点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笔者曾听过一名教师教学《春江花月夜》,但发现该教师一开始就展现“春江花月夜”中唯美的画面。的确,对学生进行“有像可想”的想象思维能力训练没错,但这种过度、不适时的运用却使学生失去了最初的、最美的想象,充满诗意的诗歌没有品出诗意,不能不说是课堂的一大败笔。其实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准则,整合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的问题上,培养学生广泛搜集信息、创新突破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融合创新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自身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传播工具获取有益信息、创新融合的能力。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他提到整合的一个基本点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为此,笔者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引导学生广泛搜集信息,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书本知识、网络知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联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搜集、分析、判断、加工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创新融合的习惯。

总之,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手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或采用单机教学,或采用多机教学,或多种教学手段同时使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对教材的挖掘,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和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信息技术课程和

语文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走变通的路子,高中语文教学才能够有新的发展。参考文献

引进 融合 创新 篇6

[摘 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青岛科技大学顺应时代要求,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德科技学院,充分利用国际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通过引进、融合和创新等措施,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引进 融合 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措施, 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日本早在1987 年就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韩国政府在1995年推出旨在“造就能够引导国际化潮流的人才”的教改方案,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外语教育, 实施世界化教育。《美国2000 年教育目标法》提出, 要通过国际交流, 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要鼓励学生到国外学习;支持各级教师、学者和其他个人的交流活动;扩大和加强外语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美国人对外国文化的深刻了解。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做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到,要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不仅要求高等学校加快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而且要求培养具有创造和开拓精神的国际化人才。如何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是当前高校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遵循“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提出“开放战略”,着力实施“两个强化工程”,即强化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为此,学校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在本专科、硕士到博士不同层次,理、工、经、管、文多学科上进行了国际合作教育。其中,学校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被誉为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中德科技学院坚持“融汇东西文化精髓,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合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高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进行融合与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本着借鉴吸收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经验,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创建具有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2001年,学校领导以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行动争取到了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ZIP)。2002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及德国教研部批准,青岛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科技学院,学院由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2003年5月,中德科技学院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正式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成为山东省首批纳入全国统一招生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05年11月,中德科技学院被正式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框架(教外司欧[2005] 513号文件)。2008年1月,教育部为中德科技学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

目前,中德科技学院开设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用化学和自动化等本科专业。在籍本科生990名,其中有130名学生分别在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科布伦茨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学生在青岛科技大学完成三年的语言与基础课学习后,TestDaF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赴德国进行专业课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后获德国大学的学士学位,同时还有资格申请青岛科技大学的学士学位。其他学生则留在青岛科技大学继续专业课学习,修业期满,达到规定的标准,可以获得青岛科技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成绩达到德国大学规定的标准,通过德方的论文答辩,还有资格申请德国大学的学士学位。获得德国学士学位后,学生还可以在德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现在,德国帕德博恩大学与青岛科技大学的合作已不再局限于机械领域,而是开始与青岛科大的化工、材料等学科领域开展合作,从一个专业拓展到多个专业,从一个学院拓展到多个学院。

2005年12月,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专家组对中德学院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评估,认为中德学院的教学水平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教学水平等同。2006年4月,中国教育部考察组对中德科技学院进行评估和复核验收,对学院引进实质资源,考察组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德科技学院引进资金、资源以及中德双方交换学生等措施促进了中德两国的交流;学校与帕德博恩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基础扎实,理论与实践都有保证。

二、融合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中德科技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的一部分,并得到了德国教研部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资助。除德国国家教研部已为本项目投资了约110万欧元外,德国帕德博恩大学还提供了价值50万欧元的先进实验仪器,巴斯夫(BASF)公司捐赠了价值10万欧元的实验设备,这使得学校机械学科的部分实验设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实现了学科水平的提升。德国的机械技术和高等教育都处于世界前沿,而中德科技学院的专业就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专业。与青岛科大合建中德学院的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是国立综合性大学,其机械工程系在德国全部29个机械工程院系中名列第6位,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名列第1位。因此,如何借鉴吸收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先进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经验,引进优质的德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中德两国的经贸、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国际化人才,就成为青岛科大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德双方共同制定了教学和管理方式。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育质量的高低也体现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国际化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学习阶段,青岛科技大学与帕德博恩大学共同制定联合教学计划,由中德教师联合授课,中德两校互认学分。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采用“结对”授课方法,即对每一门课程,由中德双方各派一名教师共同负责,使用中德两种语言版本的教材,用中德两种语言讲解,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标准均由双方协商决定。在国外的专业课教学阶段,由帕德博恩大学教授和经中德科技学院教学和考试委员会认定的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中外专家学者以德语进行讲授。两国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开课,可以弥补双方师资队伍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国际教育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院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多媒体远程实时课堂教学系统,确保国内国外教学信息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平台基于Linux系统,是由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项目组开发的,功能强大完善。平台能够给用户提供一定的网络空间,上传和下载各类教学资源,并形成组群。用户在平台内可以相互交流,并根据需要及时发布各类教学资源。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平台一直运转良好。目前,不仅中德学院师生100余人注册成为网络平台用户,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而且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支持信息管理平台,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平台,全校范围内已有近200名教师成为注册用户,起到了良好的服务教学科研的作用。教育平台的建立,为学校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有其特殊性,学生一部分要在国内学习,一部分还将到德国继续学习。因此,学校在国内教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适应德国的学习模式与特点。在德国,大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和团队学习,倡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辅导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只是进行必要的指导。这种模式与我国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区别。因此,项目教育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的能力。

中德科技学院的教学工作在中德科技学院教学与考试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依托各学科和专业责任教授领导的研究所来开展。教学与考试委员会由青岛科技大学和帕德博恩大学双方教授组成,负责中德科技学院教学计划与考试规则的制定、师资审核、学籍学分认定、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各责任教授通过与帕德博恩大学的对口教授保持密切的交流与沟通,全面负责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等具体工作的组织与运作。

教师队伍国际化是保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向世界知名学府招聘知名学者任教,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的有力措施。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在一起,形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也有利于知识的创新。

近年来,学院加大力度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经历的高层次人才,使学校的师资结构加快向高层次、国际化迈进。同时,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出国访问进修的数量,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德国帕德博恩大学进修、访问和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学习和吸取大量新知识,了解和接触当代最新学术动态和实验设备,从而获取国际经验。几年来,学院共派出30余人,德方也先后派出60余名教授、辅导教师到青岛科技大学工作。

三、坚持创新与发展,完善中外高校合作交流机制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德科技学院旨在办成一所融合中德双方优势、符合国际标准、实现自我发展、多层次办学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现在,青岛科大以中德科技学院为依托,已经建立了中德合作的机电一体化研究所、过程技术及装备研究所、节能及环保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开始引进并培养符合德国标准的博士生导师,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并将积极招收德国以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留学生。目前,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已经派出了50名德国学生来青岛科大留学,学习机械专业,时间为2年,其学分为德方认可。这说明,青岛科大经过对中德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办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准已经得到了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的认可。

目前,中德科技学院的机械与自动化、过程控制等专业,正准备参加欧洲有关机构的国际认证。通过国际化评估认证,中德科技学院的学分将能够在整个欧洲得到认可,可以与韩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的高校合作,以中德科技学院为平台,方便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学生到欧洲留学,也吸引德国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留学生到青岛科技大学攻读学位。学校开办的专业通过符合国际和地区标准的认证,可以使学生在异地学习获得的学分在本地得到承认,从而推动学生的国际化交流。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只有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其自身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大学的发展也必须与我国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中德科技学院在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采用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与企业界的联系,积极开展与巴斯夫、拜耳、大众、德固萨(DEGUSSA)等世界著名企业的合作。通过争取企业的研发课题,设立研究基金,共建窗口实验室,建立“学士后”流动站、大学生创业中心、国际工程师培训中心等措施,学院拓宽了人才培养平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在读期间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为他们的就业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企业合作搞研发,学院可以了解到工业界对教育的需求,掌握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反过来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切合实际。与国际公司合作,不仅使学生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将所学的新知识用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促使自身国际化人才素质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学院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在外资企业里建立“学士后流动站”,开辟国际化就业渠道的新尝试,有利于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便捷的通道和更多机会。中德科技学院办学8年来,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毕业的89名学生,有62名已被德国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有德国企业和在中国的德资企业开始“定购”中德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学校毕业生在国际化公司的就业比例也逐年提高,在巴斯夫、拜尔、大众、德固萨、三洋、阿尔卑斯、创绩等跨国公司都可以看到学院毕业生的身影。

与跨国企业合作,不仅吸引了外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引入了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到学校讲学,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而且有利于学校调整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方向,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四、结束语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是一个新课题,中外合作办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尝试。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合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与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人员流动,而且还包括课程国际化、跨国教育、合作科研等。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要制定出规范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还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只有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高校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作者简介:李庆领,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王守城,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院长;吕耀中,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合作学院副院长)

融合创新探讨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管工融合,工科院校

当前,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为应试而教, 为应试而学”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从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来看, 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除了与“应试教育”存在共性之外, 还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参与;重学校教育、轻社会实训等弊端, 造成学生难以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而从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 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设置往往是在工科专业之后, 其工科专业往往具有更长的办学历史以及更强的优势。因此, 有意识地推动工科专业, 反哺后设立的管理类专业, 并加强管理类专业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 对于有效扭转该种局面有其重要意义。

1 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弊端

1.1 教学内容划分过细

在教学内容的划分上, 工科院校管理类教学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 较少跨学科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 忽视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与互补共进。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

工科院校普遍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培养计划, 而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单一化, 没有融合一定工科知识, 忽略社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特征, 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 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等问题[1]。同时, 统一的课程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容易使个体之间的差异被忽视, 个体的创造热情也极易被窒息[2]。

1.3 实践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 理工专业的实验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一般都是综合性质的实验, 并需要辅以一定性能与数量的实验设备。然而, 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会由于不同专业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需要分学科部门设置不同的管理系统与管理平台。可是, 如此分学科部门地独立性设置容易造成重视专业内容, 弱化学科综合知识运用等问题。如此一来, 难以融合管理类与工科学科知识, 是实践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根源。

1.4 校企联系过于薄弱

对于多数院校而言, “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案。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 由于工科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对于某些企业提供的岗位而言, 比会计、金融等专业的操作性强, 能为企业带来实质性帮助, 因此, 相对工科院校中的工科专业而言, 管理类专业所在学院或部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相对较难。概括而言, 工科院校的管理类专业难以实现校企合作“无缝”对接, 主要是管理类教学的单面性, 难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与不同的实习岗位相匹配。

2 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内涵

管工融合, 是指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与互补共进, 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 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

在日趋完善的管工融合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下, 工科院校可通过构建与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体系, 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结合项目实施教学, 建立“管工融合”综合实训平台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 克服上述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弊端, 以此进一步提升以下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内涵。

2.1 培养良好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

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 即把管理与工科知识渗透交融, 合成一种综合知识, 或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部分, 然后以新的形式将其重新联合起来, 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知识的能力。

工科院校通过“管工融合”教育理念, 将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由简到繁, 逐步形成的创新教学氛围和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同时,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有益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

2.2 培养扎实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

管工融合导向下的教学体系, 既使得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同时, 交叉学科知识的广泛学习, 又使得学生提升了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 管工融合教学体系在工科院校的运用, 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论运用能力的提升, 使得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坚实的管理基础, 又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既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又了解有关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3 培养突出的综合职业素养

为企业培养各级管理人才是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但行业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此前单纯的管理类知识的学习, 使得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如管理类中工商管理类的毕业生会因技术背景和管理经验不足受到就业竞争冲击[3]。“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要求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 不仅要完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 还要具备有一定的工科知识, 并需在校期间参与企业实践。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培育, 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 职业行为得到了规范化与标准化, 职业意识得到了强化, 实现了就业的“高位对接”。

3 创新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路

创新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路, 应强调依托工科院校原有的工科优势, 实现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与融合, 进一步提升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 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同时, 综合运用学校、企业和社会三个实践教学平台, 突出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内涵, 淡化学科本位意识, 强调管工学科交叉与渗透。

由上述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弊端可知, 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突破点在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效果、校企联合等方面的改革。因此, 构建创新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 首先应以“能力链接”为导向, 即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为导向,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培养方案的“四化”———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体系设计融合化、教学效果评价多维化、校企联合方式多样化。

通过培养方案的“四化”, 可淡化学科本位意识, 强调管工学科交叉、渗透的关系, 注重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使各学科知识、技能相互迁移, 互成体系, 最终形成“能力链接”与“知识树”的整体网络。

4 创新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方案设计

遵循上述创新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路及“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 结合当今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特点, 工科院校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校企联合方式四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教学方案可设计如下。

4.1 教学内容方案设计

4.1.1 改革“3+1”人才培养模式

在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三段梯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实行一、二年级“按学科类培养”, 三、四年级“按需分流、方向选择”的基础上, 尝试“3+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培养目标, 以本科教育水平为标准, 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并兼顾行业实际, 在实验区完成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工程技术课的学习。第四年的教学设计根据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真实的制造业环境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

4.1.2 建设四模块教学内容

基于“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程技术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其中, 基础课程模块含科学人文与基本技能工具性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相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含专业核心主干理论课程,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所应具备的能力来设计;工程技术课程模块围绕先进制造业相关工程技术知识设置;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含实务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 以管理体验和实践为基本特色, 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1.3 开发“管工融合”综合实训平台

在基于RFID的综合实训平台的基础上, 融合管理类学科知识, 开发“管工融合”综合实训平台, 该平台集教学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料管理等为一体, 实现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技能的训练。

4.2 课程体系方案设计

4.2.1 设置“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在“管工融合”导向下, 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应打破原有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置和训练方法上通过与工科知识的结合, 构建知识、实训与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课程体系设计下图所示。

公共基础课是专业的基础科学, 围绕专业课程展开教学。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群的纽带, 专业基础课要注重综合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 为课程设计做前期预备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 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群的教学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真正让“做中学”贯穿整个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之中, 将多门课程关联起来做课程设计。工程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先进制造业工程技术知识, 结合工程技术实训, 分组做综合设计项目, 培养专业知识运用和团队工作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校企合一实践则为最终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4.2.2 构建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方法, 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 由简到繁, 逐步形成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训—实验—实习—创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实习中应该不同程度地安排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工具软件的教学, 例如Excel、Mindmanager、SPSS等在管理中应用的内容, 以及团队管理软件、工作计划安排软件等的使用[4]。

4.3 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设计

教学效果的好坏, 应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评价。传统上的管理类专业教学重视基本管理理论的掌握, 因此通常评价方式为考试、考查方式。在“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应当结合管理类各专业的特点, 除却考试与考查外, 还要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测量水平、制图水平进行评价, 同时将考试、考查与实践、实验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使得教学效果评价多维化, 更有利于充分、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变化。

4.4 校企联合方案设计

4.4.1 结合企业项目实施教学

有目的地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 将理论教学渗入实践教学, 可使得行业较强的实践性弥补单纯的管理类知识学习的不足, 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以提升, 职业行为得到规范化与标准化, 综合职业素养得以形成。

4.4.2 打造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 依托产业发展, 整合学校和企业两大教育资源, 强化学校与企业的融合, 打造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 实现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零距离”实践教学, 与市场“零距离”接轨。

5 结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工融合”导向下的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教学体系适应时代要求, 是区别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该创新教学体系突出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 不可一蹴而就, 需院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机制等保障, 也需在实践中不断研究, 探索, 完善。

参考文献

[1]磨玉峰, 王文辉.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 :224-225.

[2]万文海.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 33 (2) :135-137.

[3]唐俊, 蔡翔.“技术+管理”特色导向的工科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162-164.

融合创新探讨 篇8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发展现状,融合发展

近年来, 新兴媒体正在飞速的发展壮大, 传统媒体面临着诞生至今最大的挑战。但是新兴媒体发展时间较短, 扩大规模过于迅速, 目前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规范。所以,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必须形成优势互补, 达成在内容、经营、管理、渠道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正是当今时代广电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 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体目前正在受到新兴媒体的剧烈冲击, 新时代数字网络的飞速发展, 集成的网络将各个传媒信息综合总结到一起并分类, 观众从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变成了主动搜索信息。同时, 传统媒体还会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限制, 为政治经济生活提供服务, 想要兼顾自身发展和媒体的经济效益, 必须把握好公益性和营利性。在这样的条件下, 传统媒体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点, 并与新兴媒体进行快速的融合, 实现更加有意义的未来发展。例如, 最具有代表性的央视《新闻联播》, 播报结束后会提醒观众关注微博, 传统媒体正在与新型媒体相融合。

(二) 新兴媒体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兴媒体迅速风靡全国, 目前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搜狐新闻客户端是我国的第一新闻客户端, 目前已经有超过一亿的用户;新浪微博中的明星粉丝数以千万计。

在2013年, 谷歌的广告收入是386亿美元, 比整个美国所有的纸质媒体加起来的收入还要多。上海在2013年整一年中, 互联网中的媒体广告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广告收入。更让人惊叹的是, 互联网中的龙头百度的广告收入, 在2013年已经超过了电视龙头央视的广告收入。

种种数据都在表明, 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正在迅猛的发展, 若是传统媒体再不重视起来, 将来必然会被远远地甩到新兴媒体后面。但是, 虽然新兴媒体拥有诸多的优点, 却也存在着一些缺点。若是不法分子不安好心利用网络平台搭建起舆论战的台子, 传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 难免会影响到我们的民众。而且, 新兴媒体还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即便出现了问题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这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值得庆幸的是, 我国媒体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看到了新兴媒体的重要性, 未来必将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融合, 并开始做出大胆的尝试。

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电视台和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在2013年的2月12号, 央视新闻联播结束后, 主持人告诉所有的电视观众, 央视新闻已经有了微博。央视电视媒体为网络微博打出了广告, 观众们也能从网络上了解官方新闻资讯;更加古老的传媒手段, 报纸也和互联网联系了起来, 中国最赚钱的腾讯公司, 微信公众账号中就设有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周刊等微信号。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结合, 实现了共同发展, 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一)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趋势

当今时代, 传媒的变革正在实现融合, 受众对融合服务的要求更高了, 而传统媒体为了在新时代不被淘汰, 必须要尽快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受众的要求, 尽量和新媒体融合到一起, 实现同步发展进步。

(1)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联系日愈紧密。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 两者之间并不是单纯的互相独立, 彼此替代的关系, 而是共同进步的融合式发展。新媒体通过传统的网络媒体得到权威认证和更加可靠的资源, 传统媒体则通过新兴媒体加强传播能力, 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到一起后, 共生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了, 新的融合式服务形式出现了。在今年国家举办两会的时候, 就实现了融合式的媒体传播。电台和电视台逐渐将终端改造为移动化的形式, 如央视戏曲频道, 在2014年新增添了手机APP, 内容实现了可视化的形式, 网上网下多种资源共同支持媒体运作, 通过电视、微博多种互动形式完成更加完整真实准确的报道, 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2)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业态交织日愈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 传统的电视已经转变成了集娱乐、购物、通信、节目接收为一体的服务中心。据统计, 到了2015年, 我们可以预测将有全球2/3的手机用户直接用手机观看视频内容, 达到86%的平板用户使用平板电脑观看视频内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逐步融合到了一起, 终端配备将会越来越多, 形式和内容的种类愈加丰富, 受众将会享受更加便捷的视听盛宴。

(3)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用户服务日愈智能。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 正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体集中推进的发展趋势。

首先, 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可以采用新兴的数据技术, 深入地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 根据需求创作媒体节目内容。例如, 美国的奈飞公司, 经统计每个季度的用户用大概有1000种的设备观看节目, 时长可以达到40亿小时, 将每天的用户操作记录下来, 就可以得到可供分析的资源, 并根据统计结果向不同的用户推荐不同的节目。

其次, 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在发展期间都要强调为用户提供服务, 将受众仔细分开以后, 实现更加精准的服务。例如, 新升级的网络电视, 主要将电视频道分成了几大模块, 观众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网络上搜索到想看的电视节目, 即便时间不方便, 也可以通过回看功能观看。

再有就是提供社交化的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点对点传播、点对面传播已经逐步弱化, 越来越多的社交性媒体逐渐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微信朋友圈”、“微博粉丝群”等等, 信息沿着关系通道流动, 为媒体提供更加优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实现交互分享的渗透性社交服务。这也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融合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二)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环节

(1) 提供受欢迎的信息产品。不论媒体行业怎样发展, 其根本仍然是内容。目前, 有些传统媒体只是将传统的新闻内容重新包装一下, 就安排到新媒体上继续传播, 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考虑到我国有些媒体提供的信息产品并没有本着为用户考虑的角度出发, 和大众缺乏联系。例如, 为什么网民更加愿意看一些网络上的搜狐、网易、新浪这方面的新闻, 平时常常关注朋友圈, 就是因为信息内容更加贴近大众。所以,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首先要保证内容的更新换代。

(2) 将信息产品进行新媒体化加工。对比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多在网络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品传播, 所以, 融合过程中还要将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整改, 令其更符合新兴媒体的传播。早前, 传统媒体的信息加工是半自动化的, 像数字杂志、移动客户端、手机报, 虽然出产时间很快, 但是产品过于分散, 包装新产品却不新。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媒介上划分已经并不十分明显了, 我们创造出了更加适合当今市场的融合型产品。例如, 实时更新的报纸客户端, 不仅提供第一手的资讯, 还能实现受众和媒体人的互动。

(3) 实现互联网化的信息产品营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在一起以后, 信息媒体开始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传统的营销渠道主要依靠的是广播、报刊和电视, 营销方式也多采用发行、广告和商业性的活动。互联网普及以后, 众多网民将日常娱乐和消费逐渐迁移到网络上, 营销渠道也同步拓展到了网络方面。很多人都不再看电视, 仅仅是通过电脑或是手机查询最新新闻。所以, 应该建立起自身的网站, 然后将信息发布到网络上, 当社交网络平台建立起来以后, 各个媒体和网民实现了同步互动。网络将媒体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有效拉近, 媒体营销工作更加便捷精准。

三、结语

面对如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逐步融合的发展趋势, 媒体人必须及时抓住机遇, 顺势而为, 实现广电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若是在这个严峻的转型时期媒体人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实现全面转型, 必将被传媒行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快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05) :40-45.

[2]聂辰席.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加快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CCBN2014主题报告[J].中国有线电视, 2014 (04) :455-457.

[3]吴昊天.以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传媒产业新型发展之路[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4]曾军辉.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5]娄艳.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3.

[6]李淑金.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方案的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1.

融合创新探讨 篇9

活力源自创新,这是《中国震撼》思考“中国模式”活力。去年下半年,我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习三个月,实践让我体悟到该书对北京市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启示。四年来,北京市大兴区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区”围绕“机制新、活力大、效率高”和“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总体要求与目标,坚定政治信念,主动科学发展,自觉改善民生,创新激发了两区融合发展的动力、活力与生机。“十三五”开局是“两区”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坚定了“两区”创新的信念。“两个率先”“三个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目标既是全市的重任也是“两区”的责任,关键是如何用创新的精神激发发展活力,用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中国震撼》给我以四个方面思考。

创新要更加注重理念思路

创新是一种系统性工程,已经超越了市场开拓、生产要素、管理制度等的狭义创新,创新要素已延伸到政策、体制、观念、战略等,既渗透在发展速度,也融汇在发展质量、发展形态。“三个北京”的提出是一种战略创新“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是两区实践着的体制、观念创新,这些创新构成了新区对发展的基本观点。两区在“十三五”末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以上,这个目标是巨大的压力,也是发展的动力源。只有创新,才能在高水平、高起点上完成跨越式发展;只有创新,用创新的成果推动两区的各项事业,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当今世界,战略上最大的竞争是理念和思维方式的竞争。经过多年的实践,竞争意识、竞争观念、竞争战略已成为两区党员、干部的标签。“1+1>2”“1+1=1”“1+1=∞”的融合成效,更易于人们体会和认识到创新理念、创新发展发略的重要性。同时,“两区”创新实践也验证了新区独特的“时空压缩”理论。新区是用极短的时间完成西方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任务,这是“时空压缩”的正面效应,负面效应的挑战绝对超乎寻常,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都集中到这压缩的时空中,惟其创新方可破解难题。

开阔的视野是理念创新的前提,新区必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要做到“跳出大兴看世界,立足世界看大兴”,视野必须拓宽,思维必须超前,在理念上、思路上,把战略目标置于开放的、实践的高度。

创新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

两区融合,是一个艰苦的实践探索、开拓创新的记录。体制机制上,既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模式。行政区和功能区的整合,只能靠努力探索,自闯新路。新区发挥“北京.亦庄”主体平台的辐射功能,在招商引资、劳动就业、社会服务等12个方面,制定鼓励和促进政策机制,使“两区”优势更互补、政策更覆盖、运行更顺畅、效率更提高。确立了“四个一批”项目建设机制、“四个统一”招商机制、驻区单位利益共享长效机制等;建立联合审批、优化服务、产业投融资体系,人、地、事、物、组织的配套服务体系,搭建绿色环保监控体系;制定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的人才发展战略等,较好地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两区融合承担着做大做强全市二产战略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区重任,更需要新区把探索体制机制作为一种开放性、实践性的创新,以创新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融合没有模式,需要在前进中探索、发展中总结。新区面对的是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目标,发展黄金期工作怎么抓、创新孕育期怎么创、改革攻坚期怎么攻、社会转型期矛盾怎么转,任务艰巨、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因此,引领打造“北京创造”品牌,推进城市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城管、市政、环保交通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等等,这些都是新课题、攻坚战,需要新区大胆探索,努力创新。惟其如此,才能在跨越发展上,实现新驱动,迈向新跨越。

创新要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次深刻的变革,一场艰苦的过程。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新区形成“四三三”产业格局,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的经济总量,是适应首都城南新区性质功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需要。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虽然要付出一些代价,牺牲一些增长速度,但换来的是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质量高了,效益好了,财政收入非但没有减少,企业效益非但没有降低,百姓就业率和居民收入还能得到提升。以短期降低速度为代价换取长远发展后劲积蓄,惟其如此,才能在高层次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可持续性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来自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两区融合经验上升到“模式”的高度上来;只有创新,才能使“新区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两区”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循环集约、绿色发展,内外并举、区域协作。产业集群将开发区托上引领发展的高地;新区以“北京.亦庄”总体品牌为依托,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生物医药、新媒体、新能源、新空港产业园等六大特色专业园正在形成,为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两区深度融合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性的进展。

创新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融合创新“新丝路” 篇10

顺势而为

前一段有个非常热门的议题, 2013年9月,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的时候明确讲了一句话, 叫作“西安是我的故乡, 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之后他又明确提出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看到这个报道以后, 我很兴奋, 因为我们一直在考虑做一个大的商业平台尤其是大的贸易平台, 能够突破区域局限, 突破政策瓶颈, 利用经济大势和国家战略, 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

认清当今时代, 尤其是国家的政策和经济走势所带来的变革, 企业有足够的敏感度就一定会有所作为。从几年前国家提出向西开放的政策, 到十八大以后这个趋势愈加明显。我们是能源消耗大国, 在这个背景下打通向西开放的通道, 是国家的必然战略。

另外一方面, 中亚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需求, 像中亚五国, 70%到80%的贸易都集中在轻工轻纺产品。这是国家向西开放包括设经济带, 使企业获得机会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中国跟中亚之间的贸易, 20年增了100倍, 尤其是近几年增速特别快。

而在整个贸易中, 服装类、轻工轻纺类, 大多是江浙一带的产品, 然后通过新疆出口欧洲和西亚。西安应该是西北五省当中最发达的一个城市, 但它的国际贸易额度很小。实际上西安有很多天然的优势, 比如西安国际港, 它是中国最大陆地港。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西安的园区化承载能力将得到有效释放, 它将成为丝绸经济带中的核心城市。

融合创新

中国的专业市场, 经历过最早的街铺式、搭棚式, 到现在号称是第四代交易广场, 从楼宇发展上基本是购物中心化的形态。但现在正向第五代专业市场转变, 从硬件、服务、体验、仓储、交易手段等方面都需要提升。

在平台构建上, 我们在尝试商会集群的模式。比如说台州商会在西安有六万人, 他们大部分人可能工作了二三十年, 现在也没有找到他们的根, 仍然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做生意的外乡人。商会集群即是建设一个10万到15万平米的台州城, 由三个方面组成, 第一要有台州商人, 比如做眼镜、衣服、小商品的台州人, 吸引主力商家, 满足他们的需求;第二是建台州大厦, 包括酒店、写字楼, 酒店能解决交往的问题, 写字楼用于办公;另外再建一个台州公寓, 解决骨干人员的住宿问题。台州人在西安奋斗多年, 终于有自己的地盘和根了。他们听了很兴奋, 把他们的生活、生意、交往全部纳入进来, 这个地方就是台州人的世界。这也是一种生意模式。

还有一种生意模式是做O2O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的商业企业都在走融合的道路, 最终会走到O2O模式之下。我们在项目中建立了O2O电商企业总部集群, 首先是建立电商平台, 我们与拥有十年O2O电商经验的公司合作, 现在计划要在陕西发展几百个代理商, 作为辐射西北五省的基础, 吸引大批品牌商户入驻。入驻平台之后, 不光线下有体验店, 线上也有电子商务平台, 掌握了货源渠道, 没有必要惧怕那些淘宝商户。同时, 为了增加它的体验性, 建立了生态的客户中心, 还有一个叫丝绸之路文化长廊, 利用景观资源提升文化品位, 集合餐饮娱乐, 把批发、零售、文化博览以及电商应用全部都融合在一起, 打造一个全新的超级贸易平台。

技术引领融合创新 篇11

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联盟2016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对高等教育变革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概括。我们需要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方式,需要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素养,需要应对更为市场化的激烈竞争,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面对平衡线上线下生活的挑战,需要让我们的教育帮助学习者为未来做好准备。技术的发展在短期内,能够让我们能够用更好的方式来改变教学模式评价教学结果。在更长远的时间跨度之内,技术将帮助我们重新设计学习方式、重新定义学习环境、重新塑造创新组织文化,这也必将整体性地改变高校建设与发展方式。

一、信息化是高校变革的驱动力

未来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将在2020年结束自己的本科学习生活。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能会发现社会对他们的能力要求之高,超过自己的想象。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可能对很多教育者们而言也始料未及。

2020年,他们需要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中发现意义,能够用各种数字化方式进行社会交往,能够用新颖并富有批判性的方式思考问题,能够进行有效地跨越文化交流。他们需要具备高超的新媒体素养,通过计算思维和设计思维,去跨学科解决问题。他们要能够管理自己的认知负荷,能够通过在线方式和可能素昧平生的人开展紧密协作,并获得成果。

应对这一崭新的能力要求,需要技术驱动下教育的深层变革。这一挑战是全球性的。2015年5月,习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更具体地,“互联网+”成为了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技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成为了国家战略。对于教育而言,“互联网+”不仅仅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工具,更为模式创新开创了新的可能。如何借助这一契机,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高校的创新发展是高校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际上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教学水平、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治理水平方面进行总体改革。

二、信息化实践中的各种挑战

然而,在通过信息化促进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而言,在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方面,整体规划存在不足,缺乏从学校整体的通盘规划和设计。同时,部分教师和管理者信息化意识薄弱,对信息化在教学与管理变革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人群信息素养难以支持信息化应用。当前学校数据资产未能得到有效梳理,尚未基于数据开展深入分析挖掘。在信息化建设机制方面,归口管理刚刚起步,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制度需要建立和完善,部门职责界定需清晰,部门协作需磨合。在管理信息化的推动方面,仍有部分管理流程尚未明晰,部分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效有待提高,创新教学模式的尚在探索之中。教师的整体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深度不足。在基层设施与服务建设方面,IT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在信息化建设保障条件方面,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

三、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为了应对这一系列挑战,我们从学校整体的发展目标出发,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和中期建设与发展目标。学校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确定了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注重民生改善等一系列发展目标。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从长远着眼,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更为长期的规划,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长期目标。预期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智能化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成熟,应用覆盖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建立并完善新技术支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自主、泛在和高度个性化学习,形成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模式;形成跨院系、跨学科的科研体系,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完整链条,形成具有领域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孵化出业界影响力的企业;构建学校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实现大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各项管理与决策工作有数据、可量化、能预测;提供根据师生个体需求精确定制的综合服务,实现主动服务模式。

基于这些长期目标,我们进一步从管理机制、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流程重整、人次培养和决策支持方面提出了信息化建设在最近5年当中需要完成的中期目标。

在完善管理机制方面,从学校层面建立并完善信息化规划和决策机制,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统筹全校各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明确学校各单位在信息化工作中职责,建立学校信息化建设规程和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升级有线、无线校园网络;完成数据中心计算和存储资源升级,提升云计算供给能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建设物联网和智能感知基础设施。

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全面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软硬件系统,杜绝安全隐患,保证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建立舆情监控与分析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处理。

在管理流程重整方面,根据业务应用和管理需求,有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协助业务部门提炼业务主线,完善管理流程,形成以业务为核心的跨部门服务系统,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更为规范有序的管理。深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基本实现面向师生管理和服务业务的数字化与网络化。

在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方面,大力推动教学模型变革,借助信息化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在全校逐步推广信息化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特色,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实用价值的MOOCs。根据学校应用需求,建设实用型智能教学环境,促进远程教学与交流协作。同时,支持创新创业,通过环境建设、平台搭建和能力培养,对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多元化支持。

在决策支持方面,统一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标准,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根据学校需要,建立并完善各种数据模型(如教师模型、学生模型、资产模型等)。针对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开展大数据分析,发现规律与趋势,支持科学决策与精准管理。

四、信息化发展的原则和思路

在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思路和原则。我们认为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原则是:技术驱动、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流程再造。在信息技术最新进展的支持下,推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技术应用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对教学流程、管理流程、服务流程进行重整和再造。

在建设思路方面,我们希望实现以治理促管理、以数据促决策、以素养促教学、以协同促科研、以定制促服务。

以治理促管理,即通过信息环境和系统建设,进一步整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明晰主体责权,形成系统合力,探索有效机制,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施策”。

以数据促决策,即利用大数据方法与技术,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各类评价与预测模型,实现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

以素养促教学,即通过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人为本,从教师与学生双方向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水平与能力,提高信息化教学支持的有效性。

以协同促科研,即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协作机制设计,促进我校各学科的打通和互补,构建有民族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创新科研体系。

以定制促服务,即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服务的适应性,针对师生个体进行定制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五、教育信息化发展架构初探

信息化发展需要学校层面的统筹规划,信息化部门的落实推动,以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部门的群策群力。目前,我们正在着手构建包含学校、各院系和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支撑体系。

在学校决策层面,我们由校领导牵头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制订战略目标,建立机制政策,进行效果评估。

在执行层面,我们成立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处负责具体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管理处负责根据学校要求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起草相关管理规定,推动具体业务工作,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在教学层面,由教务处牵头带领各教学单位共同推动教与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探索,并在教务处主导下推动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科研层面,由科研处牵头带领各科研单位共同推出信息化科研系统需求,与信息化建设管理处一起建设科研协作平台,探索信息化科研创新模式,建立科研孵化基地。

在管理层面,各个职能部门首先从自身工作触发,优化本部门信息化管理流程,落实各项业务信息化应用,促进时效性。同时,各个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协调下,按用户角色重新梳理业务,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流程重整。

高校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信息化探索的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央民族大学将秉承知行合一的原则,不断探索信息技术驱动下的高校发展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驱动高校变革。

坚持创新融合促进深度应用 篇12

《 意见 》 指出 , 要通过深 化信息技术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改”“课改”的服务与支撑,同时 “教改”“课改”也要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要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和管理模式,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有效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 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在核心目 标方面 《 意见 》 指出,教育信息化要在应用上更上一个台阶。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要为广大师生、管理者深度应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要进一步深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信息素养要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充分彰显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在拓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广度与深度方面,《意见》指出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信息素养,拓展师生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信息技术营造各学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 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具备重视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素养。

上一篇:慢性病综合防治下一篇:理论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