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功能

2024-10-11

科研功能(精选5篇)

科研功能 篇1

摘要:本文以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主要特点, 以全新的视角系统化提出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发展途径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应用技术研究和作物育种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基层院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强所, 需要“战略”定位研究。

1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 科研层次的基础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 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 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 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组织宗旨的公益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 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 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 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 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 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 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 科研对象的地域性

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 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 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 学科专业的应用性

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 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 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 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 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 科研周期的长期性

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 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 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 才能育出新品种, 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 科研过程的风险性

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 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 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 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不确定性因素多, 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 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 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 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 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 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 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 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 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 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 不能投向企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 通过技术转化, 获得商业利益, 向国家交税, 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 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 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 推动企业发展, 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 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 一方面, 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 另一方面, 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消耗了科技资源。

2.1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 实施技术的转移, 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 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 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 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 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 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2.2 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 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 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 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 发明技术, 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 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 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 回答的是“是什么 (what) ”和“为什么 (why) ”, 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 回答的是“怎样做 (how) ”, 英文单词是invention (发明) 和creation (创造) 。目前, 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 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 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 便可明晰“主体—主力—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 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人。

2.3 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不可分割关系决定了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 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 并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螺旋式上升。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 其实大量的技术是在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技术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方法、流程、装置。同时,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具有不同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把产品制造出来, 这个产品制造的背后是制造和装配过程知识的显性化、结构化、标准化的工业核心技术, 是“方法—流程—装置”的具体体现, 科学是人类共享的东西, 而技术则是专利的, 在科学向技术转化的过程中, 把科学知识传播到企业, 应该是公益包容的。在技术形成产品的过程中, 将形成专利, 科学家和工程师创造的专利, 必须通过企业的投资转化成产品, 从而获得收益, 具有排他性。作为技术创造的科研单位和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企业, 应该协调好关系, 各司其职。国家的科技资源必须定向地投向与企业联合进行特定目标研发的科研单位, 确定好创新过程的组合关系, 科研单位为企业进行技术难题的研发, 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的技术创造的组合, 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 庄忠钦, 苏晖, 杨扬.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 2013, 32 (05) :6-11.

[2]蔡金华, 糜林, 温小林.关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4:333-334.

[3]柳世君, 段仁周, 刘学勋, 蓝黎明, 易宏岩.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若干重要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13, 32 (06) :42-45.

科研功能 篇2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全面贯彻党中央的这一战略决策,政府、行业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齐心协力,积极探索了各种有效措施。国家科研院所聚集众多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在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创新人才和转化创新成果外,科研院所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网络联系,在做好员工继续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活动,为全社会知识流动和技能增长做出贡献,将大力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如何发挥科研院所继续教育功能?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的工作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继续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独特作用

继续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独特作用体现为继续教育可以密切国家创新体现各创新单元的联系,可以促进全社会技能和知识的持续增长,可以保障创新知识流动与传播。

从国家创新体系来看,各创新单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使命。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是面向企业和全社会的知识和人才源头,肩负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完成者。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加强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继续教育合作,将促进企业快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继续教育,进一步密切各创新单元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创新的效率与效益,从而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

创新知识的顺畅流动与有序传播,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在创新过程中,知识流通是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过程和关键所在。将最先进、最适用、最有价值的创新知识迅速而灵活地融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和专业网络,可以促进创新知识流通,使受教育者及其组织的技能得到提升、绩效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使创新知识转化为蕴藏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知识和技能。加强继续教育供应的能力建设,提高继续教育供应者在知识加工、流通与传播等方面的水平,才能最终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國家提供有力支撑。

在我国,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聚集众多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它们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储备。当前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新型劳动力。发挥科研院所的继续教育功能,使蕴藏在科研院所的知识、人才储备转化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技能和才干,无疑将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二、中国科学院为社会提供继续教育的实践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肩负着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历史使命。我院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的同时,大力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联合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院继续教育工作除服务全院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外,积极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向企业和社会的扩散,确保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对接。

我院近年来坚持举办以新技能、新方法为特色的专项技术培训班。专项技术培训定位为专业性、高层次、高技术的技能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实际操作和素质提升,提升相关技术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满足高水平先进研究工作的发展需要。虽然这些专项技术培训班主要面向自身人员培训需要,但各培训班在开班前均在全院相关研究所及院外相关科研单位、高校、高技术企业中进行广泛宣传,吸引院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报名参加。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自2004年以来,每年举办“中科院光学设计短期培训班”。该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和现代光物理学专业技术研究所。随着光学设计原理的应用不断发展,特别是与计算机结合后,高级光学仪器和光学元器件研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国很多从事光学设计的科技人员尚缺乏系统培训,对国际技术进展了解不多,急需接受光学设计领域的高层次培训。上海光机所充分发挥在光学领域的深厚学术底蕴,组织精干力量开展高技术技能培训,满足了社会需求。该培训班由著名光学专家领衔讲授光学设计新知识,并结合研究实践编写培训班专门教材。培训班开班前,上海光机所广泛宣传,将印制的宣传资料寄送到中国科学院兄弟院所、原航天工业部和原兵器工业部所属研究机构、有关大学和高技术企业等单位,还利用全国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等机会发放宣传资料。许多科研单位、大学和企业对此积极回应,来自浙江舜宇光学(集团)公司、中科院光电所、国防科技大学、中科电子集团、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08所等单位的所外学员和该所受训学员一起参加了培训班。学员们通过学习,提高了光学设计理论水平,学到了先进设计理念和思路,还到该所实验室和工厂进行观摩,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自2000年以来,先后举办多期“山地灾害基础知识及其防治”系列培训班,受训学员1000多人次。该所是面向我国山区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需求,立足长江上游和青藏高原,以山地表层系统为核心,在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山地环境退化、山地灾害防治与环境保育技术示范、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学科方向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接受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既有专家学者,也有县级国土、司法、水利、城建、农业、科技和气象等部门以及乡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各期培训以课堂授课与野外实习为主,学员以听课与自学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大会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接受培训。该所专家精心准备,编写和印刷教材《山地灾害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山地灾害社会调查问卷》,制作讲课用的幻灯片和多媒体讲稿,并准备了《防御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VCD。培训班为地方建立群测群防防灾减灾体系做出了贡献,很多学员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在每年资助举办10多期专项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专项技术培训

的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着手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和开发高技术培训品牌项目,努力把知识创新工程中涌现的高新技术、创新技能和先进知识,迅速地传播到企业和社会,为实现科学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新贡献。

三、完善科研院所继续教育社会功能的政策建议

中国科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学术积累、人才优势和培训设施优势,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高层次、高水平技术培训探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满足了外界日益增长的高技术培训需求。但培训实践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如:要求参加培训的报名人数大大超过了预定的培训计划,中国科学院兼职培训师资无法予以满足;培训周期较长,很多外地学员因“工学矛盾”无法参加;目前的培训内容较为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出菜单式课程模块。为切实开发科研院所中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所蕴藏的继续教育资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科研院所继续教育社会功能,推动全社会技能水平的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做出新贡献。

(一)明确科研院所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职责

随着社会各界逐步提高对继续教育作用的认识,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和选题指导日趋紧迫。各省市颁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都明确提出要发挥继续教育基地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行业、企业的优势,为各类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整体配套的培训网络。当前,企业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很少开展面向同行业企业的培训活动;高等院校因近年来持续扩招的教学压力,较少开发高新技术培训项目。为弥补企业和高校培育产业升级和高技术产业专业人才方面的不足,要重点研究如何发挥科研机构的既有优势,努力把他们打造成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和公众信誉度高的继续教育基地,实现创新知识在全社会的快速流动。

政府主管部门应为科研院所开展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平等机会。建议正在起草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应明确科研院所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职责和定位,逐步建立起有效整合企业培训需求、科研院所培训能力和政府宏观协调指导的工作机制。要从促进全社会继续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出发,通过举办培训班、接收培训实习、现场观摩、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科研院所充分挖掘其继续教育潜力,推进创新成果、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向企业和社会的扩散。

(二)面向自主创新社会需求,促进新兴行业资格认证培训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国外大多数国家的作法是由专业组织、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组织与管理行业考试、认证和评审事务,政府进行宏观指导、管理、监督和检查。我国虽然已经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但从职业资格证书的涵盖范围和整个管理体系上看,还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特别是在新兴行业(如高技术行业和高端服务业)和广泛应用高新技术的传统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么缺失,要么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不利于这些行业从业人员核心技能的提升,也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丰富,是知识创新一技术创新一高技术产业化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院所结合自身优势,围绕面向自主创新的培训需求,可以促进新兴行业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建设。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主动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在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建立新兴行业资格认证培训示范性项目,为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技术行业劳动力做出直接贡献。另一方面,要吸收科研院所参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在政府和行业有关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科研院所结合自身优势,可以为制定行业培训计划、教学大纲、培训规范和考核标准提供先进、客观和中立的技术支持。

(三)整合资源,精心筹划,加强品牌项目的培育与经营

科研院所在学术积累、人才、基础设施、优势项目等方面各有特色,应整合他们蕴藏的培训资源,共同为提高全社会技能发挥协同作用。如中国科学院有近百个研究所,只有通过院级层次的筹划和协调,实施整合培训资源、重组培训内容和培育品牌培训项目的大战略,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向社会提供高水平、高层次培训项目的战略目标。

要制定品牌培训项目建设规划。各品牌项目建设单位(研究所)要在兼顾研究所内技術人员培训和社会培训的基础上,明确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和教材编写等工作任务,聘请一线科研骨干作为培训班兼职教授,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责任和培训技能,稳步提高培训实效。要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聘请企业、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授课和进行指导,拓宽学员创新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设立优惠政策,支持科研院所发挥继续教育社会功能

科研功能 篇3

科研机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致力于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科研和开发全过程进行监控, 以实时掌握科研工作动态, 开发利用机构内的科研资料, 充分共享平台信息, 进而满足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业务部门在组织决策、日常管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需求。建设科技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基础条件、科技人力资源等管理业务的自动化、信息化, 为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业务办理、信息查询、资料下载等综合信息服务, 对全面展示机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 支撑机构科技创新与发展, 引领和支撑行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功能架构

科研机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包括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如图1所示。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紧密围绕科研管理业务, 功能涵盖科技项目管理子系统、科技成果管理子系统、科技奖励管理子系统、科技基础条件管理子系统、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和综合办公服务子系统。上述子系统互相协同工作、共享业务数据, 主要实现机构内科研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以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为基础, 对用户提供科技信息发布、重点成果推荐、科技信息查询等各类信息服务。下面将对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和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

2.1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2.1.1 科技项目管理

科技项目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科技项目申报和执行过程监控的信息化管理, 具体是指对项目建议书阶段、申报 (投标) 阶段、合同阶段、开题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结题阶段各个阶段的报出材料的管理, 具体管理过程如图2所示。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虽然各阶段 (项目建议书阶段、申报 (投标) 阶段、合同阶段、开题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结题阶段) 报出材料不同, 但选择的审查业务流程是相同的, 即每个审查流程均分为填报、审查、完成3步, 如图3所示。整个流程涉及项目责任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科技管理人员及主管领导等人员。

2.1.2 科技成果管理

科技项目完成验收后, 项目组责任人需要登记项目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并上传相关附件, 然后由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实施科技成果审核, 如图4所示。

(1) 科技成果登记

各部门项目组执行负责人在完成项目验收后, 按以下类别分别登记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信息:

1) 成果基本信息:登记科研项目取得的成果的基本信息, 上传成果评审或鉴定证书扫描件。

2) 专利:登记科技项目研究所取得的专利信息, 上传专利说明书或证明文件。

3) 论著:登记项目研究中出版的论著信息, 上传证明文件。

4) 论文:登记项目研究中发表的论文信息, 上传论文全文。

5) 标准:登记项目研究制订的国家、行业、地方或企业标准信息, 上传标准全文或证明文件。

6) 软件著作权:登记项目研究取得的软件著作权, 上传证明文件。

7) 研究报告:登记科研项目的研究报告的基本信息, 上传研究报告简本。

8) 工作报告:登记科研项目工作报告的基本信息, 上传工作报告简本。

(2) 科技成果审核

由科技管理人员审核研究人员登记的科研成果信息, 审核通过后将相应成果载入科技成果数据库并更新科技成果数据库目录。

2.1.3 科技奖励管理

科技项目验收完成后, 项目责任人可提交奖励申报信息, 已经获奖的项目可以进行获奖登记。

(1) 奖励申报

奖励申报的填报、审查等业务流程及每个流程涉及的人员如图5所示。

(2) 获奖登记

科技项目获奖后, 项目责任人登记奖励证书信息, 界面设计如图6所示。

2.1.4 科技基础条件管理

采集所属机构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及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实验系统等信息, 子系统功能模块如图7所示。

(1) 信息采集

登记实验室信息和仪器设施信息。

(2) 信息审核

由院科研条件处管理人员审核各实验室提交的基本信息和仪器设施信息, 审核通过后进入数据库。

(3) 仪器设施使用报备

各实验室在做完仪器设施信息登记后, 及时报备仪器设施使用情况, 登记仪器设备放置地点、技术状况、安排试验情况 (试验时间、地点、试验单位及部门、负责人、内容等) 等信息。

2.1.5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采集科技人力资源基本信息, 全面掌握人员结构、科研经历、工作量等情况。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功能模块如图8所示。

(1) 信息采集与维护

职工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并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 包括岗位信息、职位资格证书、专业技术、教育培训、所获学位、外语能力、专业培训、奖励荣誉等信息登记。

(2) 信息审核

科技处管理人员审核本单位科研人员提交的个人信息, 审核通过后进入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库, 支撑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等应用。

2.2 科技信息服务

2.2.1 科技信息发布管理

在整合的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基础条件、科技人力资源以及文献类科技成果等各类资源中, 选取可以对外发布的信息, 通过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子系统对外提供查询、浏览等服务, 如图10所示。科技项目发布管理, 科技项目合同阶段审核通过后, 科技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制定、修改对外发布的项目目录, 未载入目录的项目不得对外发布。

2.2.2 科技信息查询浏览

按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基础条件、科技人力资源、科技文献等不同的资源类别分别展示资源, 支持“一站式”检索, 一次输入检索词, 能够检索到子平台的所有资源, 提供资源下载或传递功能。

2.2.3 重点成果推荐

为成果展示、技术交流等提供网络环境, 主要功能包括成果信息推荐、推荐成果审核和信息查询, 具体功能如下:

(1) 成果信息推荐

各业务部门在其填写的成果信息的基础上, 需选中是否需要重点推荐选项, 然后提交送审, 如图11所示。

(2) 推荐成果审核

科技管理部门审核各业务部门推荐的科技成果信息, 审核通过后向行业和社会公众公开。

(3) 信息查询

提供重点推介成果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

2.3 门户网站

科研机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的门户网站部分主要包括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基础条件、科技人力资源、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论文、著作、一站式检索以及其他相关链接等栏目, 各栏目的功能说明如表1所示。

3 结语

介绍了科研机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架构, 并对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介绍的科研机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 可实现科技管理人员对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基础条件、科技人员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规范业务流程, 实现对科技基础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综合管理, 为科技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全面、及时掌握科研机构科技发展情况和科技工作动态, 了解科技投入产出情况, 拟定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制订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支持。通过本平台建设, 可以帮助科研机构全面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管理决策能力, 促进科研交流与合作, 推动行业科技的迅速发展。

摘要:介绍了科研机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及其子系统, 并对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科研机构研发和建设科技信息管理平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系统设计,信息管理,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畅育超.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J], 2013, 03:43.

[2] (澳) 麦斯阿塞克.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M].马素霞, 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邝孔武, 王晓敏.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科研功能 篇4

1. 国际背景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深化, 逐渐形成了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全球科技研发中心、以中国等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加工生产基地。

2. 我国国情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要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来发展, 强调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而科技创新正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所在, 同时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之源。长三角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创新中心、摆脱受制于人困境, 是中国从制造中心转向自主研发中心的必由之路。

目前, 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已经形成了制造业水平分工、服务业垂直分工, 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基本格局。因此, 加大技术投入, 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迅速占领市场高地, 是长三角各城市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3. 昆山现状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 是江苏的“东大门”。改革开放30年来, 昆山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走出了一条以开放型经济为特色的“昆山之路”。而单纯的外资推动型经济发展的结果可能是GDP不断增长, 而本土企业创新性、竞争力仍然较弱。通过外向型配套发展民营企业, 无疑是提升本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民营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技术含量以及研发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是本土竞争力形成的过程。

4. 本案概况

昆山市工业应用技术研究院 (以下简称昆山工研院) 项目概念设计占地108亩, 建筑面积约8万m2, 拟作为昆山市高科技自主研发基地, 旨在为当地企业提供研发、孵化、技术服务以及为人才培训提供平台, 力图由“昆山制造”向“昆山研发”转变, 带动昆山市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实际上, 这也仅仅是我国工业技术发展由引进为主向自主研发过渡的基本载体之一。既然工研院作为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载体, 承当如此重任, 作为规划师、建筑师的我们, 在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层面将如何筑巢、如何引凤?

二、项目定位

基于项目的特殊使命、基地情况, 我们提出项目案名“智慧昆山”。提出总的项目定位“3F”计划, 即New Form (新形式) , New Function (新功能) , New Future (新未来、新希望) , 如图1。

1. 智慧昆山

昆山工研院, 作为昆山将来的科技研发基地, 是个智慧谷。“智慧昆山”直指项目本质所在, 同时具有地域特色, 为后续使用运营奠定基调 (指出这是产生智慧的地方, 后续运营类似于影片的内容展开) , 并利于品牌宣传。

2.“3F”计划

(1) New Form (新形式)

从项目类型上来说, 昆山工研院 (主要为昆山服务) 是一组办公楼。但由于肩负昆山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高科技研发重任, 我们将采取哪种建筑形式或风格呢?是与隔路相望的清华科技园 (为全国范围提供技术服务, 灰色调现代派建筑, 具江南风格特征) 及其周边环境相协调的现代主义建筑, 还是别具一格的前卫派建筑?经过与业主单位的反复讨论, 我们最终决定采用适度前卫的现代主义建筑, 即较新颖的建筑形式 (New Form) 。使建筑群从周边建筑环境中脱颖而出, 以彰显昆山高科技研发的魄力、决心、与众不同。

(2) New Function (新功能, 即“功能叠合”)

从项目基本职能上来说, 昆山工研院是为昆山高科技产业下一步迅猛发展寻找方向, 其主要功能由自主研发、技术服务、技术转移、成果孵化及人才培训五大板块组成。而一般科研建筑基本功能如下: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接待室、洽谈室、休息室、后勤服务等。那么对于该案的功能设置, 我们将作何考虑?是延续传统办公楼做法, 还是有所突破, 如何突破?

作为位于昆山这样一座小城市的高科技研发基地, 如果按常规科研建筑的功能来做, 是否具备吸引海内外高端科技人员的吸引力与可能性?我们是否可以借鉴“毕尔堡效应” (一座高品质建筑带动城市复兴) 的成功经验谋求某种突破?

笔者认为, 原本功能主义的办公楼已经逐渐落后, 难以满足当今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需要。由此, 我们提出一个设想——“功能叠合”, 即“‘科研建筑’+‘文化、娱乐建筑’=‘昆山工研院’”。这就突破了以往科研建筑、文化娱乐建筑的界限, 为的是塑造一座更人性化、更具魅力与吸引力的空间环境。一个集工作、生活, 吃喝玩乐于一身的综合体, 一个能让更多富有创意、富有激情的科技研发人员流连忘返的场所。

简单地说, “功能叠合”指的是:在建筑 (规划) 功能设置中, 不仅仅关注该建筑类型原有基本要求, 而是根据需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建筑类型的基本功能进行叠加, 便于塑造出能够满足更多使用者的空间、精神、行为的需要。这是一种能体现时代发展与变化的更加人性化的功能设计手法, 相当于将商业综合体的概念引入科研办公建筑中, 其他类型公共建筑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功能叠合。Shopping mall即是功能叠合的典型, 只是在科研教育等常规办公、教学建筑中较少运用而已。

(3) New Future (新未来、新希望)

建筑师、规划师在着手设计之初, 在心中做出将来建成环境场景的种种假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作、生活场景?需要怎样的休闲、娱乐、交友、餐饮、购物场所?通过对设计背景的分析和解读, 我们决定打造高品质的融高科技、高情感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共空间环境。幸运的是, 由于基地本身的大部分场地原为养殖大闸蟹的池塘, 这无疑为塑造富有人文气息、历史场景感、且充满趣味性的空间环境提供最好依据。由此一来, 我们关于未来美好环境的剧本具备雏形, 为后续的空间方案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设计理念

针对本案承载的提升昆山工业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使命, 我们经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解读, 对本案设计提出了如下理念。

1. 聚合、裂解

昆山工研院通过政府扶持、提供优惠政策进行国内外的招商引资, 聚集国内外一流的科研人员。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分三个阶段, 达到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工业技术科研水平。此时, 昆山工研院将成为汇聚一流科技智慧的载体, 此谓之知识、技术、人才的聚合。

同时, 工研院不断对昆山乃至周边地区的企业、科研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技术转移等, 以促进当地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迅猛发展, 此谓之知识、技术、人才的裂解。

本案规划设计方案一, 巧妙地将“几滴水”的聚集、分散布局与工研院承载的使命与责任 (知识、技术、人才的聚合与裂解) 取得契合, 达到功能性、艺术性与哲学上的统一 (如图2) 。

本案规划设计方案二, 以更为含蓄的方式, 以点滴之水、点滴之绿取得与方案一类似的艺术效果 (如图3) 。

2. 艺术方舟

舟, 船也, 实为一种载体, 可承载实物, 亦可承载智慧。由于工研院是“汇聚一流科技智慧的载体”, 两者取得哲理上的契合。同时, 水、舟相依而生, 有舟必有水, 有水必有舟。基地原有环境以水为主, 方案一、二分别以水化为建筑实体、建筑环境, 再次与工研院取得功能上、精神上的高度契合。

3. 场所重构

由于常规的“三通一平”做法, 本案基地原来的水塘被平整为适宜建设的空地, 但同时破坏了原有地域特色。本案设计中综合考虑原有地形地貌与实际建设的可能性, 将建筑与环境加以艺术化处理, 转化为水滴状建筑、水滴形环境, 引发使用者对以往大闸蟹养殖基地的美好回忆。并激起对充满创意的工作、生活场所的无限向往, 是为基地场所精神的重塑。

4. 品质提升

昆山市现有大小不同数个科技园, 工研院的建设具有何种优势?又将面临何种挑战?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如何解答?

第一, 昆山市虽然有数个产业园, 但科研侧重点略有不同, 昆山工研院如要在众多类似项目中脱颖而出。在功能设置中除一般科研单位需要的研究所之外, 展示、会议、培训、国际合作部、配套商业、休闲娱乐设施的设置将大大完善其功能, 并为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入驻增强吸引力, 即以“功能叠合”取代常规功能设置模式。

第二, 昆山工研院又与清华科技园隔路相望, 如何在气势上、项目品质上与之抗衡, 变得相当关键, 否则其自身的发展必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项目无论总体规划还是建筑单体都须突出其特色, 以具备鲜明的可识别性, 力图达到让人过目难忘的效果。本案在设计中关注功能完善的同时, 在此方面亦做出大量努力。方案一重在表达规划、建筑的浪漫情怀;方案二则在理性、节约成本的原则上树立新颖别致的建筑形象。

第三, 昆山工研院作为昆山市目前的重点工程之一, 除了承担昆山市工业技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内在职能外, 尚须承担更为重大的外在职能——城市名片。我们相信, 昆山市有必要、有实力也有把握将此项目做成国内甚至国际具有影响力的项目, 做成该市的城市名片, 从而大大提高工研院、昆山市的知名度。我们应当看到的是, “毕尔堡效应”所创造的巨大价值, 而非短期内较大的资金花费。我们希望该项目能成为昆山市名片工程之一, 更希望昆山市在经济强市向科技强市、文化强市发展过程中。如此一来, 昆山工研院能起到促进昆山整体环境质量提升与飞跃的作用。

四、空间方案

1. 概念方案一 (1) 建筑形态

建筑分为两个组群, 均以水滴为基本原型, 以不同方式排列组合, 加以现代建筑处理手法, 塑造出整体形态完整统一、尺度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 建筑形象本身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富有时代精神与地域特色 (如图4~图6) 。

(2) 交往平台

1) 空间性交往平台

本案为科研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提供最大可能性, 不仅为8 h之内的短暂放风提供良好的去处——底层连接体、屋顶花园为科研人员的交流、思想碰撞、灵感迸发提供最大可能性;而且为工作人员8 h之外的交往提供多样化空间——茶室、咖啡座、书店、网吧、会所、健身房、会议室、小型剧院等一应俱全, 为工作、生活、交友提供无限可能、无限想象。

2) 数字化交往平台

数字化平台, 广义上讲, 是指园区内各功能的信息化。它既是建筑信息化的概述, 又是建筑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园区, 促进建筑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化平台为园区调控、园区监管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 是对高科技园区发展方向本质性的一种描述。

我们所要建设的数字化交往平台, 就是要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 通过昆山工研院的统一组织, 对园区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有效地整合, 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信息体系;建设具有统一信息平台和完善的各类信息数据库、信息图书馆, 形成整个园区发展、管理、服务功能的信息数字化, 将园区建设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 概念方案二

(1) 建筑形态

建筑分为科研中心和展示、会议、培训中心两个部分, 科研中心以较为严谨的几何形体为原型。通过折线形建筑布局处理, 充分运用院落组合、空间渗透、空间转换、虚实对比、体块穿插等现代建筑处理手法, 塑造出简洁明快、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现代主义建筑形象。以展示、会议、培训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则以水上漂浮的莲蓬为设计意向, 通过现代建筑手法与乡土材料的叠加运用, 塑造出理性而不失浪漫与诗意且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两组建筑对比鲜明、各具特色, 同时统一于以“水”、“院”为主导的基地环境, 取得了形式与功能上的对立统一 (如图7~图9) 。

(2) 水系处理

与方案一具有类似的主题——水, 却采取迥异的处理手法。“泡”状的水散落于基地之中, 人行走其中, 产生置身水上的错觉, 引发人们对阳澄湖大闸蟹的思念与回忆, 进一步体现出工研院浪漫自由的人文关怀;“泡”状的水与“泡”状绿地共同塑造出极具特色、富有浪漫气息的建筑环境。

(3) 交往平台

空间性交往平台是两个方案均十分注重交往平台的构建, 方案一注重室内外双重交往平台的构建, 而方案二注重室外公共客厅的表达。尺度不同、形式各异的院落灵活穿插, 建筑与环境充分渗透, 达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交融。圆形“水”、“绿地”等景观元素别具特色, 对人产生较大吸引力。引导使用者从室内走向室外进行交流, 形成极富活力的公共客厅。

五、结语

高科技的建筑需要高情感的环境平衡, 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这不是新话题。但在目前的很多建筑规划设计中, 尤其科研教育建筑中, 真正从使用者的实际生理、心理需求出发, 或者说从人性化视角出发来塑造高情感环境的并不多, 设计者似乎也尚未形成共识。我们在昆山工研院的概念设计中提出的“功能叠合”、“场所重构”等概念, 试图为建筑环境人性化的出路、方法做出探索与努力, 因为我们一直坚信:

科研功能 篇5

20世纪初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已涉及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科技创新主体可以理解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参与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结合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解,本文将在农业领域创造出新工艺、新产品、新用途,并实现技术价值转化的个人或集体认定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对农业创新体系中主体的相关研究,如白献晓、薛喜梅,陈士俊、关海涛对技术创新主体的确定及评价进行了剖析[2,3],杜金沛对农业创新主体进行了国际比较与趋势分析[4]等。通常,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向产业和社会的应用[5]。与国家创新体系相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配置创新资源,协调创新活动,并取得创新成果。本文即以路甬祥国家创新系统的4个子系统,即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与知识应用系统为依据,结合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特征,将其中的知识传播与应用系统合并。

1.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主体及其功能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涉农机构组成的网络,骨干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直属研究与推广部门等,他们承担着农业领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传播与应用的功能。其中,农业高等院校及涉农的非农林院校是农业智力的人才培养基地,这些高校在农业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技术推广领域起到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国家及各地农业科研院拥有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装备、试验和示范设施,对全国及区域农业发展发挥着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政府直属研究与推广部门主要以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为目标,具有明显的公共服务职能[6]。在我国,大部分涉农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应用开发能力,但持续创新或吸纳新技术能力还很有限[7]。

1.2 农业领域科技项目科研成果类型

在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中,成果的学术价值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农业领域支撑计划项目中的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等;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等。本文在对农业领域支撑计划的项目管理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要求,将成果类型分为新产品和新材料、新工艺或工艺改进、新装置仪器设备、新标准/新测试方法、示范工程、技术支撑平台、论文发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绩效研究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直接影响评判结果定性的准确度及其量化的精度[8],缺少在不同项目类别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创新主体进行的分类评价研究。

1.3 应用对数线性模型的差异化分析

与传统的交叉列联表不同,本文采用的对数线性模型本身并不是对变量值而是对交互频数的分析,通过分析期望发生比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同时该模型还具有强大的统计检验能力,不仅能够对所有参数估计进行检验,使得抽样数据的分析结果能够推断总体。该模型的函数表达式为:ln[nij]=μ+μA(i)+μB(f)+μAB(if),意义是:频数的对数=总平均数+因素A分布作用+因素B分布作用+因素AB交互作用。其中,μ为常数效应,μA(i)为A因素效应(也可称为主效应),文中即为不同成果类型,μB(f)为B因素效应,本文即为不同创新主体,μAB(if)为A和B两因素的交互效应,也就是文中不同创新主体对成果输出类型的影响。对上述对数线性模型的方程一个限制条件,即:

这个限制条件是模型中每一项效应的各类参数之和等于0,即如果每项效应中只有一类的参数未知,那么它可以根据已知的其他各类参数推算出来,A因素和B因素之间交互效应的计算公式为:μAB(ij)=ln[nij]-μA(i)-μB(j)-μ,表示在去除其他效应之后两个因素之间的净关联[9],也就是下文要讨论的不同创新主体在创新成果类型上的差异情况。

2 描述统计与模型分析

本文以国家支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为研究样本,以承担项目的负责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农机装备、作物育种、高效施肥、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调查共发放400余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2份,本文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对不同创新主体的科研成果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

2.1 不同研究主体研究成果类型的描述性统计

表1是不同创新主体(即单位性质)的成果类型统计,即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直属研究与推广部门以及企业在各类创新成果上表现出的异同。

表1 不同创新主体成果类型统计汇总表

注:*表示不同主体间存在该成果类型的显著性差异。

由于各单位类型样本量不同,因此先从创新成果类型的百分比来看各创新主体的差异,见图1~图7。

图1 各创新主体以新产品新材料为科研成果的百分比一览表

图2 各创新主体以新工艺或工艺改进为科研成果的百分比一览表

图3 各创新主体以论文为科研成果的百分比一览表

图4 各创新主体以新装备仪器设备为科研成果的百分比一览表

图5 各创新主体以新标准新测试方法为科研成果的百分比一览表

图6 各创新主体以示范工程为科研成果的百分比一览表

图7 各创新主体以技术支撑平台为科研成果的百分比一览表

2.2 创新体系中不同主体创新成果类型的差异分析

2.2.1 不同创新主体在新产品新材料上的产出差异分析

根据创新主体功能相关理论,本文假设各创新主体在创新成果上具有差异,对数线性模型中的样本数据先需进行无差异假设,如果检验结果显著,再具体检验每一个参数估计的显著水平,模型中采用似然比卡方检验比传统交互表分析中的皮尔逊卡方检验具有稳健等优势。本文对创新主体类型和新产品新材料的所有效应项的检验,所有交互相应的x2显著水平为0.027,说明二阶及以上效应非常显著。针对单位性质与创新成果属于新产品新材料的交互分层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单位性质×创新成果属于新产品新材料的分层检验结果

如表2所示,分层检验结果的最大似然比结果具有显著性,但只能说明所有效应中至少有一项具有显著影响,还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项显著的信息,因此要采用单项效应的单独检验,见表3。

表3 单位性质×创新成果属于新产品新材料的对数线性模型结果(具有显著性)

注:a单位性质=1表示高校,2表示科研机构,3表示政府直属研究及推广部门,4表示企业;新产品新材料=0表示未选择该成果类型,1表示选择该成果类型,下同。b冗余数值为0,下同;“.”为参照项,不输出其参数,下同。

对于双侧检验来说,对应的α=0.05和α=0.01的Z临界值分别为1.96和2.58。由表3可知,不同创新主体中创新成果属于新产品新材料的表现出统计学显著性,其中企业以新产品新材料为主要成果的特点极为显著。科研院所以新产品新材料为创新成果的并不多,而高校及政府直属研究及推广部门从统计学意义上来看属于边际显著,也就是说这类研究主体以新产品新材料为主要形式的创新成果与总体的平均水平差异不大,可以推断:与企业相比这两类主体并不以新产品新材料为主要形式的创新成果。

2.2.2 不同创新主体在新工艺或工艺改进上的产出差异分析

对不同创新主体在新工艺或工艺改进上的产出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在分层检验的结果显著后还要采用单项效应的单独检验,见表4。

表4 单位性质×创新成果属于新工艺或工艺改进的对数线性模型结果(具有显著性)

如表4所示,与总样本的平均水平相比,新工艺或工艺改进是大部分企业创新的成果形式之一,科研院所此类创新成果少,而高校及政府直属部门以该类型作为主要科研成果的特点并不明显。

2.2.3 不同创新主体在论文发表上的产出差异分析

对不同创新主体在论文发表上的产出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在分层检验的结果显著后还要采用单项效应的单独检验,见表5。

表5 单位性质×研究成果属于论文发表的对数线性模型结果(具有显著性)

如表5所示,高校及研究机构主要以论文为项目的研究成果,而企业与政府机构却并不关注论文发表的情况。项目成果鉴定阶段,课题项目结题阶段成果的呈现形式75.16%是发表论文,这验证了目前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对科研人员评定职称时多关注论文发表的数量。

2.2.4 其他创新成果形式的产出差异分析

除了不同创新主体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或工艺改进以及论文发表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外,新装置仪器设备、新标准新测试方法、示范工程、技术支撑平台的创新成果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之中并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3.1 明确各创新主体在农业创新体系中的不同功能,尝试分类评价

从上文可知,不同的单位性质之间的研究成果在论文发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或工艺改进上存在一定差异,而其他类型的创新成果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之中并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作为不同的创新主体,科研机构与高校、企业、政府直属部门分别属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并且有不同的成果,见表6。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和应用的主体[10],就功能而言主要从事科技创新和知识应用;科研机构主要开发新的共性知识和技术;高校从事大量的基础研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支持;政府及推广部门则是知识传播并不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从本文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的结果看,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政府直属机构应用与传播能力较弱,未在新标准新测试方法、示范工程、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上表现出优于其他创新主体;研究机构、高校以明显多于其他创新主体的论文数量,显示出其在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的知识创新功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或工艺改进上体现出了优于其他主体的创新能力。

3.2 各个创新主体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共同形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技术创新与工业技术创新相比具有研发周期长,创新难度大、风险高,创新成果地域性强、推广速度慢,创新产品公益性强等特点,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在主体培育时不能像其他产业,主要在科技企业上,而是必须在加快培育农业科技企业的同时,也加强对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农业推广部门这三大主体的培育。政府支持的农业科研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其数量逐步减少、质量不断优化,为社会提供最基础和具有较大社会效应的知识和技术。

表6 农业科技创新的系统结构与主要功能

资料来源:刘凤朝,等.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本篇笔者有所增加与修改。

3.3 建立核心的创新团队,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运作模式

2014年12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这是国家实现农业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之一。该联盟是由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农(牧)业、农垦科学院组成的全国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将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但目前这一联盟未将农业企业以及涉农高校包括在内。在从事重大科技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促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等工作时,应关注大型农业企业的科研诉求,结合地区农业高校的科研力量与科研资源,真正创建覆盖上中下游的“一条龙”农业科研组织模式,使联盟成为国家及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网络。

参考文献

[1]高策,郭淑芬.技术创新主体的演化史刍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9-10.

[2]白献晓,薛喜梅.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类型、特征与作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76-77.

[3]陈士俊,关海涛.技术创新主体的合理确定及其评价指标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5(2):23-25.

[4]杜金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的主流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19-20.

[5]农业部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EB/OL].(2013-01-21)[2014-12-25].http://www.moa.gov.cn/govpublic/KJJYS/201301/t20130121_3202984.htm.

[6]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12-09-23)[2014-12-25].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238927.

[7]毛雪峰,孔祥智,辛翔飞,等.我国“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J].中国科技论坛,2012(6):126-132.

[8]周寄中,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基础研究的投入、评估和协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下一篇:歌唱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