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协作

2024-09-09

社会化协作(共11篇)

社会化协作 篇1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设备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越来越彰显出重要的作用。设备自身质量、技术性能、设备管理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而随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设备管理体制和水平更加凸现出企业的整体形象和水平。作为设备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份的设备维修体制, 则是一个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稳定运行, 关系到企业工艺流程的作业率, 关系到维修费用、维修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行工厂设备维修社会化协作的维修外包模式和管理方式, 正在被很多工厂接受和实行。

二、设备维修外包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实践

工厂的维修体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运修合一制, 即维修人员编制在各个生产车间, 分别负责各个车间的设备维护和维修;另一种是维修集中制, 即专业维修人员集中, 组建维修车间、保全中心, 负责整个工厂的设备维护和维修。相比运修合一, 维修集中制在人员专业配备、人员调配上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以上两种维修体制突显的问题就是人员编制较大, 专业众多, 日常人员工作量不足, 抢修或年修时人力不足, 维修体系的人力成本较高, 否则很难实现保障。随着设备制造水平和设备质量的提高, 及工厂运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人力成本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当今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 工厂维修的社会化协作应运而生。

维修的社会化协作就是通常所说的维修外包, 即引进工厂外部的合格的社会化维修力量参与工厂的相关维修工作。也简称为外协维修或协力维修, 承接外包的单位称为外协单位或协力单位。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为例, 早在20年前的金隆铜业成立之时, 就采用新模式办厂, 避免常见的“工厂就是小社会”的通病。一方面生活服务机构社会化协作, 一方面物流运输社会化协作, 再一方面就是部份适宜的维修工作进行外包, 推行协力单位模式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逐步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的其他下属子公司推行, 在目前新组建的金冠铜业分公司也实行该模式。

三、维修外包单位的选择

1. 外包专业的选择

进行工厂维修的社会化协作, 并非完全抛弃自身的专业维修队伍, 一方面是将专业化极强或是维修资质要求很高的维修业务, 交由具备此种专业技术要求或维修资质的社会上的公司或单位进行, 以保证维修质量;另一方面, 是将普通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但对人力资源占用较大的简单维修维护工作进行外包, 避免维修队伍中技术人员的低价值使用, 以降低人力资源消耗。因而不同的工厂需要根据自身条件, 生产的工艺特点进行选择。以铜冶炼厂为例, 全厂的维修、维护工作以此标准可以划分为5个方面:炉窑砌筑、土建施工、压力容器及特种起重设备、防腐保温、机电维修。依此进行外包选择。专业设备供应商也可以是社会化协作维修单位。

2. 协作单位资质的选择

社会化协作维修单位的资质十分重要, 一个优秀的协作单位, 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而且也会对企业施加良好的“正能量”。每一个协作单位, 都是企业的合作伙伴, 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优秀的协作单位对企业的设备维修人员, 工艺操作人员都称得上是良师益友。协作单位的资质选择一般要按以下原则进行:

(1) 必须具有与其从事业务内容相符的省内三级 (含三级) 以上或国家一级资质。

(2) 有相应的技术、装备和相应从业资质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维护维修的必须具备特种设备鉴定证书, 其作业人员必须具备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3) 有必要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组织机构, 并经过国家质量、安全等相关认证。

(4) 从事相应业务的时间在5年以上。具备同行业同类厂家服务经验和业绩的单位优先考虑。

3. 协作单位的选择方法

一般是制定标书, 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定维修协作单位。在进行选择的时候, 同种类型的协作单位选择两家, 一方面的好处是避免在工厂外包维修的业务中形成局部垄断, 不利于管理;另一方面的好处是可以培养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 有利于业务的管理和进行成本控制。根据工厂自身各种外包维修项目的工作量, 某些类型的维修也可以选择3个协作单位。在铜冶炼行业中, 如铜陵有色金冠铜业, 炉窑砌筑单位一般只选择一个协作单位, 土建项目则选择了铜陵有色建安公司和十五冶;特种起重设备及压力容器选择的是铜陵万达;防腐保温项目为两个单位;机电维修则为3个协作单位:江苏天目、中冶宝钢技术公司和铜陵有色协作公司。

四、维修外包单位的管理

1. 维修外包单位的进场管理

(1) 安全与环境管理。对协力单位实行安全准入评价和安全环境风险抵押金制度, 不符合安全准入条件或不交纳抵押金者, 不得在厂区内从事相关工作。

要按维修发包方的要求建立安环管理机构, 指定安全环境管理员施工现场的办公、作业场所和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服从维修发包方专职安环部门的管理。

(2) 人员管理。协作单位从业人员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协力单位必须依法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

所有协作单位进场前必须提供进场队伍的所有人员名单, 并按要求办理出入证。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及颁发的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资质证书。协作单位作业人员必须统一着装,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服装及防护器具。

(3) 组织机构管理。所有协作单位须提供进场项目管理的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明确以下人员的名单及联系方式: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兼职安全员。

2. 维修外包单位的施工管理

外协施工项目按以下流程进行管理:

(1) 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外协项目指令书至外协管理部门。

(2) 外协管理部门根据检修项目要求, 择优确定承接任务的外协单位。

(3) 外协指令书发书人、外协单位技术人员、检修标的物或任务实施场所管理责任人员、外协管理部门项目管理人员共同确认检修方案。

(4) 外协指令书发书人、外协单位施工负责人、检修标的物或任务实施场所管理责任人员共同进行该检修项目施工前的“三方确认”、“安环确认”。

(5) 外协单位领取及准备相应资材、备件, 实施检修项目。

检修项目实施时, 外协指令书发书人、检修标的物或任务实施场所管理责任人员、会同外协管理部门项目管理人员共同负责项目的安全监管。发现外协单位检修项目实施过程中任何违反安环规定的行为, 都有及时指出并制止的权利和义务, 并及时通报外协管理部门项目管理人员。外协单位施工人员有权拒绝各种违章指挥, 并应立即汇报外协管理部门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只能按指令书规定的工作内容进行施工, 若施工内容和指令书要求不吻合, 外协单位应及时和外协管理部门项目管理人员联络, 以便对指令书做进一步处理 (设备检修派生故障除外) , 不得在原指令书上增加或者修改工作内容。增加或者修改工作内容应另开指令书

在危险区域实施动火作业, 需要向公司专门管理部门 (保卫部) 提出申请, 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批准单位负责对危险区域内动火作业的全程监管。

施工过程中涉及隐蔽工程施工的, 外协单位应在施工前通报管理人员, 由外协管理部门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全程监管, 如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组织、监督、施工进度的管理、安环监管等。外协单位须按照检修指令的要求, 在确保检修质量的基础上, 合理控制工程进度, 安全处理交叉作业事项。

(6) 施工中, 外协单位应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 施工完毕填写《施工记录表》。施工记录应和实际工作内容及工作量相符, 签名和日期完整, 否则不予办理项目验收。

(7) 外协单位在退出检修场所前, 须做好该项目所在地的“5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工作, 否则, 不得对此项目进行验收, 由此发生的一切清理费用, 由该外协单位担负。

(8) 项目施工完毕, 日常协力项目两个工作日内 (大修项目15个工作日内) 编写好合格的检修施工记录, 外协单位及时和项目管理者联络, 应在不超过3个工作日内组织项目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组织返工, 对验收合格的项目, 按照公司有关权限的要求及时办理验收签字。签字前, 外协指令书发书人及外协项目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记录、工作范围及工作量共同进行确认。

对管理有序、施工规范、技术过硬、业绩优良的单位及个人将给予奖励和表扬;对施工期间不遵守外协施工各项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 将视其情节给予处罚, 并记入业绩档案, 严重者将取消其协力资格。

(9) 对于应急或夜间突发项目, 外协项目管理者接到指令后可直接安排有资质的外协单位施工, 施工完毕补发指令书, 指令书内容填写等有关要求按上述规定办理。

(10) 对于技改项目, 施工记录要和施工图、变更等资料一起, 作为竣工资料, 一式两份交外协管理部门。

特殊合同项目的管理按照合同执行。

3. 外协检修项目结算管理

施工结束后, 按规定的结算日期办理结算业务, 外协单位将各自承担的《检修项目指令书》装订成册, 与工程预决算一起交外协管理部门备案, 并作为结帐凭证。

在社会化维修协力开展初期或新工厂, 对于结算来说, 一般主要依据合同中确定的相关条款和两个估价表。随着社会化维修协力工作的开展及工厂的运营, 业主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工艺及维修特点, 公平公正地制定相应的检修定额, 可便于协力维修工作的进行。

五、结语

金冠铜业公司是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冶炼工艺升级改造项目, 业内简称“双闪”项目, 是继美国肯尼科特和山东阳谷祥光铜业后世界上第三家采用Kennecott—Outotec闪速冶炼及闪速吹炼工艺的冶炼厂。项目设计规模为年产400 kt阴极铜, 1450 kt硫酸 (以100%H2SO4计) , 6 t黄金, 180 t白银。为目前世界单套系统处理量最大、一步投产产能最大的铜冶炼厂。

金冠铜业在工厂运营前乃至设计期就对后续的设备维修社会化协作体系做了仔细的研究和大量的准备工作, 了解、考察、交流、招标、运营工作细致有序进行。迄今为止, 各个协作单位在金冠铜业的工程扫尾、试生产准备、试生产各重大进程中, 进程中的各重大事项中都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如江苏天目在冶炼闪速炉的铜口水套更换修理作业和溜槽改进作业中, 铜陵万达在余热锅炉的故障处理作业中都极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有力地支持了工艺生产的稳定顺行。事实证明, 通过合理有序的管理, 在当今的全球国际化潮流中, 在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中, 进行工厂相关项目的设备维修外包, 能有力地促进工厂的成本控制, 节约人力资源, 创造社会综合效益。

社会化协作 篇2

以往现代零售商把供应商当作提款机,使供应商看到的是永不停息的苛捐杂税,进场费、上架费、条码费、节庆费、店庆费、促销费、广告费、DM费、TG费、堆头费等等。供应商即使支付了大量的销售费用,但在现代零售终端的销售活动也常常不能有效的进行,销量和业绩不能提高,摩擦 不断,同时也影响了现代终端的形象和整体利益的提升。在中国的大陆市场上,各路资金背景的零售商异军突起,他们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炽化,零售商必须找到很好的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短兵相争中胜出。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强与供货商相互协作来共同提升销量以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供应商和零售商通过协作提升销量做一些探讨

一.现代零售终端为供应商的市场调研提供了广泛的调研平台

以往的制造商进行市场调研通常通过大量的询问法、实验法和问卷抽样等等,费时费力,且周期较长,效率底。如今通过现代终端连锁机构进行市场调研就显得全面丰富而高效。如在卖场中就某种产品特性、功能或其他指标的优劣做现场问答,就显得更加直观、生动和高效。或通过连锁超市以海报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就可能使消费者在观察货架上商品的同时完成调研项目,尤其针对某种产品的特性与功能与其他品牌同类产品的比较调研,就更加生动、具体而准确。通过连锁终端做市场调研的另一大优势是可同时在几十、几百家乃至几千家的不同城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同时进行,他的样本数量和信息覆盖量相对来说比传统的市场调研方式更加准确全面。

二.供应商有必要针对不同定位的零售商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现代零售商的类型:

针对以上的不同类型的零售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组合以适应不同的零售商的需要,

不同的零售商要求供应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组合,但一般而言现代零售商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大致分为三类:A、高毛利的产品 B、高销量的产品C、赚取费用的产品 。那么对于一个具体的产品而言应该考虑怎样的策略与终端商进行有效的协作才能提高销量呢?

(一)进行swot分析,为不同的零售上提供准确定位产品并力争通过有效的协作为其创造更大的利益。

下面就一个非常不知名的食品企业在进入终端过程中与零售商协作为例,简要说明供应商与零售商通过协作来取得多赢的方法。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便找到了对不同的零售终端(卖场超市便利店)选择有针对性的产品投放策略.产品在不同的零售终端的布局不仅影响了销量,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认知程度,要根据不同终端的消费特点来投放具有适应性的产品组合.

1. 卖场:客流量最大,容易聚集人气,是制造终端热买的有利条件,同时卖场又是各种费用项目最多的终端,所以,在这一零售终端中, 供应商应与零售商协作投入高档产品系列组合,使之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体系, 完善的产品体系可以提高销售业绩,通过整体销售业绩的提升可以降低或者贪薄产品在卖场中的各项费用.

2. 超市:超市由于很多是连锁结构,它的适应人群应该是中低消费者,这时供应商应与零售商协作完成有利于中档/大众消费者所选取的产品组合.由于这种超市的各种费用都比较高, 供应商与零售商应协作商讨将即能形成在零售商各门点形成巨大销量的,又能给供应商和零售商带来整体利润的产品投放.

3. 便利店:便利店是零售终端中单店规模较小,人气最小,而且单次购买量较小,购买频率较高的零售商.由于各种费用较小,消费者购买便利等因素,这时供应商应于零售商协作投放一些物美价廉,适合随机消费或家庭使用方便的产品组合.

下一站,协作 篇3

协作改变世界

本次峰会上,每一位思科演讲人在不同的场合都反复提到了移动的力量。钱伯斯在大会致辞中提到,移动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们需要无时无刻在线。“只有思科能够帮助你做到这一点。”他在谈到移动所带来的力量时表示。

思科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协作技术事业部总经理Rowan Trollope将未来的沟通形容为“从你的口袋到会议厅”。工作室、小组、大型空间直到超大型的会议厅,在这些场所你都可能会有联网沟通的需求。移动互联不仅让人们能够随时保持联系,更重要的是,它简化了工作方式,提高了效率,使得我们可以将办公室“带在身上”。由此,思科还诞生了云协作解决方案,将数据全部放在云端,这是思科在本次峰会中发布的一个重要理念。

“任何人、任何设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保证用户有着良好的协作体验。”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协作与统一通讯事业部总经理倪殿令表示。他认为,未来社会必然会涉及到多种协作需求,这些需求需要工具来满足。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每个企业、每个会议室、每个家庭,以至于手机上的应用,都需要整合协作的元素。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交软件来与银行客服沟通,这其实就是协作方式改变的一个实例,这是由协作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流程再造。流程再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更高效率、节约更多成本。对于思科而言,流程再造是其引领业务创新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两个组成分别是云计算与协作。其中,倪殿令将协作定义为“能够改变未来的游戏规则”。

降低协作门槛

在这种以用户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指引下,倪殿令提出了3个企业实现业务创新的关键点:良好客户体验、快速部署以及降低运维成本。“让协作更简单。”他表示,“这个简单有两个层面,首先是简单的部署、操作以及维护,其次,则是让体验提升变得更加容易。”在这方面,思科近几年来一直在改进其产品以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最新的思科会议室网真产品,思科在本次峰会上发布了IX5000产品,官方将其称之为“毫不妥协”。从硬件规格上,IX5000采用了3块70英寸的屏幕以及4K摄像头,这样的组合在业内尚属首次,特别是4K摄像头的运用可以说是与时俱进。同时,还配置了18个扬声器以及1万7千多个声音捕捉微孔的麦克风阵列。令人感到满意的是,采用了这些最新技术的IX5000,在采购价格和TCO上却要比以往的高端网真系列要低。一方面,IX5000摒弃了以往高端网真在部署前需要对整体会议室,包括墙纸、地板等进行装修的做法,如今用户只需要采购产品本身即可;另一方面,官方说法是:“相比之前的以及同类的三屏系统,IX5000所需的带宽仅为一半(H.265压缩),同时所需的功耗不超过一个电吹风(低于10瓦)”,按照Rowan的说法就是“买得起、用得起。”

最新技术的使用使得IX5000依然具有不错的用户“沉浸式体验”,比如说,追踪技术不仅可以让摄像头实时自动捕捉定位讲话者的位置,甚至当演讲人站到白板前时,会自动在三屏中的一块屏幕上放大白板上的内容。IX5000不仅如同常规的产品更新一样提升了硬件规格和更多应用,更重要的是,其极大地拉低了高端网真系列的入门门槛。思科官方表示,由于简化了部署,其降低了30%的总体拥有成本。

在本次峰会上,思科同时发布了BE6000的升级版产品BE6000S。尽管看上去其只是BE6000的升级版本,但是实际上二者截然不同。相比BE6000,BE6000S整合度更高,其与2921路由器相集成,体积更小。在功能上,包括了语音、视频、即时消息、演示以及寻呼等特点,主要面向25~150人的中小型企业。在现场演示中,从工作人员拆开包装箱到安装部署完毕,打出第一通电话,一共仅耗时18分钟。

“IP电话需求曲线正在呈现出平稳态势,而视频的需求则会上涨。”倪殿令表示。实际上,今天的这一状况非常类似于过去IP电话与传统集团程控电话的关系。程控电话发展趋缓,IP电话则迎头赶上。

社会化协作 篇4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温暖的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这个古老国家在灾难到来后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在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者相互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但是由于存在的种种原因,使得很多救助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影响着救助的完成质量。

2 以资源交换理论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协作机制

2.1 社会救助

当天灾人祸降临到某人某地,造成某部分人群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时,国家或其他社会主体就会给予他们精神或物质上援助,而在给予援助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措施就是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发展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密切协作。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是给低收入人群和困难者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的救助内容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特困人员供养救助、遭受自然灾害的人群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上岗就业救助、临时的救助。

2.2 非政府社会救助

非政府组织是个舶来品,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统一的定义。它最初形成的地点是在西方。这个词第一次被引用是在1945年6月,非政在联合国宪章中的第71条。联合国为这个词定义为,非政府性的自愿公民组织。在我国,非政府组织是指民间组织。

从国内外对非政府组织的理解上来看,他们的理解都可以归纳为这几个共同点 :有组织、政府以外、非营利性的、志向和愿望共同作用下的、带有公益性色彩的。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分类主要以组织的性质和体质、法律地位、活动的领域、活动的范围为准。

法律上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了三种。第一种是法定非组织政府,这些法定非政府组织主要有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三种。这些非政府组织是在各级民政部门是已经登记注册了的,也就是说,它们的身份已被官方认定,并拥有了法律地位。第二种是草根非政府组织。指的是没有被官方承认,没有法律地位的组织。这第二种组织是最接近非政府组织这个性质的组织,其大部分来自民间,由民间自发地组建而成。第三种为准政府组织。第三种类型的组织较为复杂,非政府的特性混杂,既有政府性,又有非政府性。像没有划清界限的业主委员会、网商社团等。

2.3 资源交换理论

资源交换理论至今没有一个可以被确定的含义,但在对众多理论的归纳中得出,资源交换理论是指,在组织无法生产出自己需要的物品时,就需要通过本组织外的组织或个人去获得所需品,而这个组织就和提供所需品的组织或个人有了资源上的依赖关系。

交换的作用,就是使交换者经济或心理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在交换者为所需品与其他组织或个人发生资源依赖关系时,通常会考虑资源依赖关系的建立值不值得,它的收益能否超出成本这两个问题。

资源交换类型一般有 :与金钱有关的,如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股份互换等。与人力有关的,如人力互换、人才互换等,这个就像古代打仗时的有条件“借兵”。还有其他的互换类型如,信用互换、客户资源互换、期权互换等。

影响资源交换理论的因素有重要程度、可替代性、拥有者偏好、迫使对方提供资源的能力四个。每个组织都存在着重要程度不同的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资源的重要程度也会发生改变。例如,在通常情况下,金子的重要程度会比水的高,而在沙漠在缺水的地方,金子就显得不如水重要。再者是资源的可替代性,当组织所需资源的获得途径只有一条时,组织对资源提供者的资源依赖性就很强,与资源拥有者之间的协调性就会很强。当组织所需资源的获得途径有多条时,组织对资源拥有者的依赖性就弱。资源拥有者的偏好对资源的获得造成很大的影响,资源拥有者的意识、形态、偏爱都会影响资源是否获取成功或获得的难易程度。迫使对方提供资源的能力是决定组织对资源拥有者依赖程度高低的关键因素。一个组织让资源拥有者服从,屈服的能力越强,这个组织对对方的资源依赖程度就越低,反之越高。

2.4 以资源交换理论为基础的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的两大主体分别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由于两者的资源不同,所以在社会救助中存在着各异的优势。

2.4.1 政府优势

政府利用税收等手段获取资金,其“迫使对方提供资源的能力”很强,可以保证救助资源的稳定性。在灾难过后,所实施的抢救措施、衣食住行措施、防疫措施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有效稳定的资源来源,是保证社会救助过程稳定的关键因素。

政府以法律政策为手段,可以保证资源的到达速度和发放的有效性,避免了拖拉或资源被私吞的现象发生。国家从宏观角度对社会进行调整,有利于救助体系的完善和谐。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救助标准不同、需要救助的原因不同,给救助带来了困难,为保证救助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政府借助自身优势,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解决上述困难。

2.4.2 非政府组织优势

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救助的一大主体,其资源主要来源于民间。非政府组织在筹资渠道上比政府要多,可以弥补政府财政的一时短缺。非政府组织获得资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心的驱使,在这种因素的趋使下,各界人士会做出捐款、提供无偿服务的举动,以满足心里对真善美的追求。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无法将救助措施完全覆盖到需要它的地方,在此情况下,非政府组织就弥补了政府救助的不足。政府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注重公平性,注重如何为困难者争取到他们应有的权利。非政府组织由于来源于民间,对民间的百态体会得更深,在救助措施的实施上,可以做到相对微观,给予弱势群体资源和心理上的支持,相比政府救助显得更为细致、贴心。

在政府实施救助的过程中,由于种种的不定性因素,救助过程可能会受到阻碍,以致引起被救助者的不满。而此时非政府组织救助就可以起到保护政府免受舆论伤害,维护政府形象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处在弱势群体与政府之间,可以发挥自身的中介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来源于民间,而政府的救助措施是从大局出发,所以对各种情况的了解不是很细致。非政府组织可以成为政府的眼睛和耳朵,将弱势全体的情况反映到政府中,帮助政府制定出相应的救助政策。

非政府组织发自民间,一切资源的提供都是无偿的,其救助行为是一种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的表现。非政府组织救助的形成原因,是于人类心底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纯粹的因对爱与美的追求而形成的组织,可以解决政府由于“经济人”的特性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冷漠的问题。

非政府组织可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有弱势群体就必然有强势群体,强势群体一般是市场上的成功者和政府,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的本质就是要与这两种类型群体抗争,非政府组织人员的组成较为复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多而广,在帮助弱势群体维权时,常常达到快、好、到位的目的。

非政府组织的成员来自民间,大部分人附带着专业的知识或技能,其专业性很强,能很好很快地解决在救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 我国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现状分析

社会救助的发展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密切协作。但非政府组织在行事中比较低调谨慎,在很多情况中不愿与政治有牵连,所以使得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协调性不高。非政府组织的大量出现,使得政府的权威受到损害,而非政府组织行事的低调谨慎,让政府与其沟通的意愿变得困难。

3.1 资源整合不足 资金利用率不高

资源包括资金、信息、服务、权威等,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资源的拥有上,存在差异,例如政府拥有法律权威,而非政府组织不具备这个资源,非政府组织的资源获得渠道相比政府的要多,这是政府不具备的资源。

政府对“法律权威”这种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没有很好的帮助非政府组织创造一个好的发展机会,使得非政府组织发挥不了它应有的效用。

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而资金资源救助是所有救援资源的主体。资金不足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政府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增多,然而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社会上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的需求也在加大,政府的有限资源难以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地扩大,但在资源上是非常拮据的,其资源的来源很不稳定,使他们提供资源的能力相对政府来说是极弱的,资金不足是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

3.2 两者协作空间小

政府利用法律手段或各种财政来源手段,在灾难突然降临后,能及时有效地为受难者提供帮助。而非政府组织由于财政来源途径广、专业性强、措施贴民心等优势,成为社会救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者如能很好地协调,就能使救助变得有效,更能使弱势群体得到保障。

根据以往的情况看,在救助过程中,政府方面对非政府组织持有不信任态度。将非政府组织的工作如数揽下,使得非政府组织的效用被制约。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彼此之间没有沟通合作的措施,在灾难发生后,政府才是灾难救助中的绝对主导者,非政府组织能参与的地方很少。

再者,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合作的机会和密切程度与灾害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非政府组织一般只参与重大的灾害救助活动,在其他小型灾难中,非政府组织很少参与。

3.3 政府与非政府的协作方式单一

在很多情况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方式有以下三个 :一是政府提供救助对象,非政府组织提供资源。二是非政府组织主动参与到政府所实行的救助项目中,为项目提供各种资源。三是监督政府救助措施的实施。

由于很多非政府组织的实力偏弱,且不愿涉足政治。在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中,只有实力较强,乐意涉足政治的非政府组织才有能力实行以上合作方式。政府与非政府两者在合作过程中,政府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把非政府组织看作是下属机构,使得救助工作不按需救助。

3.4 公民社会发展不成熟

在中国古代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是古人常常推崇的,并以此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但这些道德理论的目的和出发点,都是源于当时统治者对自己权利的巩固,儒学文化被统治者当作封固百姓思想的武器,所以使得一部分人在做出善意的举动时,是带有目的性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或是为了增加销售量,使得非政府组织在筹资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再者,中国很多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不强,认为万事有政府,个人没有义务去承担这一份不属于自己的义务。这种观念的存在,也是政府出现筹资困难的一大原因。

3.5 法制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当灾害来临时,政府与非政府之间在责权利的分配上没有落实到位,政府在救助过程中,出现大包大揽现象,使得非政府组织在很多情况下无用武之地。并且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建立起一个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和完善的法制规则。非政府组织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如利用公益性活动骗取财物、挪用资金、贪污善款,使得非政府组织的名声受到损害,其在民众中的可信程度变低,资源来源途径变少、资源来源的稳定性变差。

4 基于资源共享的我国社会救助协作机制的建立

4.1 资源获取机制的建立

政府资源获得的途径相对稳定,而非政府组织在资源的获得方面虽然有很多渠道,但都缺乏稳定性。

影响非政府组织的筹资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是公民社会发展不成熟,认为普遍人做善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欺世盗名之辈,所以很大一部分公民不是旁观者就是“评论家”。二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和管理机制,非政府组织存在着种种假恶丑现象,使得非政府组织的整体形象下滑。三是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不重视。

为解决非政府组织存在的资源问题首先要解决以上三种存在的问题,发动学者们对政府与非政府之间存在的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和策略,通过媒体介质,进行传播,一般引起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帮助社会救助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机制。

大部分人的心里并不重视自助者的资助目的是什么,而对没资助却对资助者评头论足的人是很不满的,群众注重的是资金是否已经落到实处。非政府组织应当将资源的落实效果通过传播手段广而告之,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这些资金的作用和筹集的意义。

非政府组织应当主动与政府合作,改变以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存在的某种类似上级与下属关系的现象,政府应当主动帮助非政府组织,对非政府组织进行一个正面的宣传,使得公众对非政府组织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4.2 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由于政府与非政府的资源不同,所以两者之间的优势也不同,政府的资金来源相对要稳定,但考虑问题往往从大局出发。非政府组织在救助上存在慈善排他性,一些有需求的困难者,未必能得到他们的帮助,且非政府组织在资源的获得上缺乏稳定性,但其救助措施往往很贴困难者的心,较为细致到位且专业性强。两者可以在行动与资源上进行一个互补,非政府组织可以专门挑拣政府覆盖不到的地方进行救助,在资源缺乏时,可以将救助对象交给政府救助,并对政府执行效率进行一个监督,使两者的资源都能充分被用到需要者身上。

政府有法律权利作为救助行动的后盾,严格地对每一笔资源进行管理,并有效地将资源用在弱势群体中。而非政府组织内部由于缺乏严密的管理,使得种种丑恶现象出现,致使公众对其信任程度下降。政府利用自身的权威资源和法律权利资源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两者共同建立一个专门监督非政府组织资源的机构,为了杜绝贪污、挪用现象的发生,应当使资源的获得和使用过程全透明化。

4.3 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

为使社会救助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真正达到成立它的最初目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当将救助信息公开化,杜绝假恶丑现象的发生,使得公众对其信任度增高。

政府与非政府应当将救助资金的总额公开,并将花费途径公开,如在食品方面的救助花费了多少,购进价为多少,共购进了多少,灾难过后剩余多少。

4.4 人员交流机制的建立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协调上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两者缺乏沟通交流或政府独揽大权引起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政府首先要改变以往做法。再者为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双方,可以派一些代表,讨论和研究怎样将两者之间的资源优势进行互补,并制定出相应的救助措施。

4.5 监督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团结协作 求实奉献 篇5

团结奉献,是激励十矿人锐意进取、拼搏创业的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集中力量创大业、干大事的道德文化旗帜。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都是发展不可缺的重要精神依托。

团结奉献是十矿人在煤海这么多年来的奋斗中形成的精神特征。在当年起步创业过程中,团结奉献成为人们克服重重艰难险阻、闯出安全高效发展新天地的精神法宝。正是在团结奉献精神的激励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汇聚在一起,同心协力,艰苦奋斗,逐步建起一座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矿井。

当前,煤矿发展面临着新的转折,遇到新的考验的关键时刻,继承和弘扬团结奉献的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团结奉献,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煤矿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改革建设实践的要求。没有团结奉献精神,我们就难以承担起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使命,走在发展的前列。没有团结奉献精神,我们就难以发挥优势,弥补差距,迎头赶上。没有团结奉献精神,我们就难以克服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新困难、新问题。

团结奉献,再创伟业,要求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要把全矿干部群众的认识统一到工作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率先实现安全高效稳定和谐矿井宏伟目标上来。要对面临的新形势、新的目标定位和今后发展的新思路形成共识;要看清发展的优势与差距所在,形成学习先

进、扬长补短的共识;要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使大家都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全矿干群的行动统一到工作部署上来,统一到对各项决策措施的落实上来。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人们开拓进取的热情与力量凝聚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团结奉献,再创伟业,要求我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在艰苦创业的新征程中,要努力克服只顾小利不顾大局、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求索取不求奉献的观念,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要把个人的追求与整个煤矿事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顾大局、识大体,维护团结氛围,甘于无私奉献。要倡导干部群众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做新时代的“拓荒牛”;要树立文明道德新风尚,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公道宽容。

协作的不同含义 篇6

对于华盛顿和硅谷来说,这种说法同样适用。前些天,我采访了网络专家艾伦·科恩。在访谈中,科恩谈到了硅谷公司内部及公司之间“协作”的重要性。停顿了一下后,他接着谈起了“协作”(collaboration)这个词的意义。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硅谷,“协作”可以定义为你与同事或者与另一个企业之间通过合作来创造成功,是值得赞扬的行为,如“他们合作开发了那款精良的软件”。但是在国会,“协作”的意思却与今天常用的大不相同,指的是你越过本党派,投票给对方党派的提案,这是一种背叛性行为。

科恩指出,在硅谷,“协作者”就是同事,人们鼓励优秀的“协作者”;而在华盛顿,这些人却等同于“叛徒”,要遭到最严厉地谴责。

虽然不是唯一因素,但这种对“协作”的不同理解,是硅谷之所以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蓬勃发展、更高效地解决复杂问题的原因,而华盛顿只能匆忙拼凑出一个未经调查而荒谬的财政妥协,草草应付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今天的华盛顿,协作只是为了转嫁危机或安抚民众,而并不是为了共同的宏伟理想奋斗。因此,如果美国国会是一个初创企业的话,早期的投资者早就撤资了,公司也早就倒闭了,死因就是合伙人缺乏合作能 力。

科恩指出:“华盛顿的政客们完全忘了他们‘软件开发商’的身份。他们应该意识到,‘我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编程解决这个问题。’而这需要协作完成。他们完全忘记了本职工作和消费者的需求。”

硅谷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创新中心,每个人都想着:如果你想侵犯我的知识产权,我肯定去法院起诉。在这个意义上,硅谷就像政治一样,充满了观点的交锋。但在硅谷存在的不仅仅是竞争与交锋。

尽管硅谷中竞争激烈,但还是存在很多合作,主要原因是大家有共同的目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是建立新型开放资源的创新平台,如GitHub就是一个“程序员的维基百科”,在这里,编程爱好者、初创公司和大企业分享观点,从而争取更多人的帮助,提高他们的软件产品及网站(包括受限制的公司内部渠道和全开放的对外渠道)质量。

另一种方式是“合作竞争”(co-opetition)。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硅谷的公司之间在一个市场上厮杀角逐,却在另一个市场上相互合作。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例子,在消费者的要求下,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可以在苹果笔记本电脑上运行;由于自身开发的地图应用不成功,苹果公司允许消费者们下载谷歌地图。最重要的是,在公司内部,大家都明白,要想在今天的市场上繁荣发展、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并服务消费者,就需要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起来。

燃料电池公司Bloom Energy的创始人K·R·斯里达尔指出:“当你全心关注消费者需求的时候,击败竞争对手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但是如果你只关注在竞争中取胜,最后只能自取灭亡,因为你没有关心消费 者。”

奥巴马总统医保计划的原型其实就是罗姆尼在马萨诸塞州运行的医保体系。但为了在竞选中战胜奥巴马,罗姆尼太专注于迎合支持者。对于奥巴马在他推行的政策基础上提出的方案,他本应提出改进意见以更好地让民众受益,但他却否认了自己的政策。试问有哪个公司会这样做吗?

社会化协作 篇7

基于创新教育的模式及需求的探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技术的教育协作支持系统设计。教育协作支持系统是实现创新教育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形成一个及时更新的教育管理沟通平台,全面、实时、准确地提供学校的有关科教信息,为学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创新提供极大的便利。所以教育协作支持系统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该系统平台服务于学校学生的科研学习,为辅导老师进行指导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有助于学校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水平的提高。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分析创新教育的需求,总结出创新教育概念模型,以此设计了基于社会网络的教育协作支持系统,并重点研究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协作推荐算法。

1 创新教育概念模型

相比于传统教育,创新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其不仅仅教育学生基本的书本知识,还需要通过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项目,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高质量的有创新成果的项目。因此,以项目研究为主线,以研究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以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开展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特点。有学者将研讨式教学的步骤概括为5步,称为研讨式5步教学法[7]。这5步分别为:选题、搜集资料、小组研讨、全班交流、总结提高。如图1所示,通过对创新教育的特点分析,总结出了一个创新教育概念模型。该模型把创新教育所需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总结为3个主要参与主体以及这些主体之间的协作。主要涉及3个主体:学生,指导老师和外部专家。学生需要和同学,老师以及外部专家交流互动,在系统的创新教育方法的指导下学习开展科研任务;指导老师也需要和同事,学生,以及外部专家沟通交流,以达到有效指导学生的目的。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具有实际价值的科研项目。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紧密联系实际需求。实际需求往往需要得到工业界或者学术界的认可,因此外部专家也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主体。他们还可以及时地给学生和老师提供有效的资源帮助,反馈意见等,能够对项目质量和创新性提供保障。

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环境下,一个有效的教育协作支持系统将能够促进各个交流沟通环节。例如,学术可以随时通过系统联系相关外部专家,得到及时的反馈意见。老师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学生的进度,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可能的问题。这个概念模型中的协作关系可以用社会网络很好的表示[8]。

2 协作教育支持系统框架

根据创新教育概念模型,在此提出一个教育协作系统框架。该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为了支持创新教育,基于社会网络技术,该系统提供了以创新项目为载体的协作平台。学生、老师和专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管理教学进度、互相交流并相互促进。本文所提出的教育协作支持系统采用的是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9]。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界面: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网页,并通过网页进行查看与操作。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系统的扩展性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

(1)社会网络管理。每个用户根据自身不同的角色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空间里面显示了自己的关系网络,其中包括与项目的关系,与文档的关系,与人的关系。这些关系是系统用户在参加创新教育过程中各种活动的记录。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目前的状态,推荐用户合适的项目,小组合作伙伴、导师、外部专家以及相关支持文档。

(2)项目管理。主要是以项目的开始,执行,检查、改进、提交的生命周期为各个参与主体提供项目管理的各项功能,如任务划分,日程安排,进度监控等。

(3)知识管理。主要帮助用户管理个人的知识库,系统所有记录的项目相关文档都被存入知识库,知识库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当前项目,

(4)协作管理。教育过程中参与主体需要互相交流,如通过微博、电子邮件、视频等方式。协作管理通过用户的联系方式,提供远程的协作支持。

3 基于社会网络的推荐算法

在协作教育支持系统中,由于系统涉及到教育的各个层次,需要管理的内容较多。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推荐相关的项目,合作小组伙伴、导师、专家与文档。否则,用户将会有太多的无用信息,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本系统的推荐机制是基于社会网络的相似度算法。

该推荐算法的目标是为根据用户当前的社会网络状态为用户推荐其所需要的最相近的合作伙伴、指导老师、文档资料、项目和专家等。本算法区别于传统的推荐算法,主要在于其考虑了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10,11]。

教育协作社会网络可以定义为一个图G(Ns,Nt,Np,Nd,Ne,E),其中Ns为学生节点集合;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学生;Nt是导师节点集合;Np是项目节点集合;Nd是文档资料节点集合;Ne是专家节点集合;E是关系集合,表示了所有创新教育社会网络中节点的相互关系。

检索算法采用基于复杂网络的的相似度计算算法[12]。通过引入网络各种节点的相互关系,能够更加准确的表示学生,老师,专家,项目,文档资料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复杂网络节点相似性理论,可以基于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定义节点相似度,例如学生a和学生b的相似度可以由式(1)计算:

式中ωs,ωt,ωp,ωd,ωe是学生关系,教师关系,项目关系,文档资料关系和专家关系在学生相似度计算中的权重系数,且ωs+ωt+ωp+ωd+ωe=1。

式中:B(a)和B(b)分别是和学生a与学生b有合作关系的学生集合。

同理类似,可以计算St,Sp,Sd,Se。根据上述相似度计算公式,协作合作伙伴推荐算法如下所示:

输入:现有教育协作社会网络的节点与边的集合,需要推荐合作伙伴的学生a

该算法根据已有合作伙伴为学生推荐相似的合作伙伴,非常准确的利益社会网络的特性,寻找有共同兴趣与能力的学生,帮助他们组建团队,完成项目。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系统则无法推荐。因此,该系统需要给予新用户一段时间建立基础的关系。类似算法可为用户推荐所需的文档资料,项目,导师与专家。该算法计算公式中的权重调节可调整推荐的侧重点,如果研究方向比较重要,则文档与项目的权重较高。如果导师指导比较重要,则导师的权重较高。

4 结语

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目标。近年来,以社会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已取得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还没有使用社会网络技术。本文基于现有的创新教育方法,总结出了以协作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概念模型,并设计了基于社会网络技术的教育协作支持系统。其中,基于社会网络的推荐算法是该教育协作支持系统支持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保障。

摘要:为了使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促进创新教育,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利的环境,设计了一个基于社会网络技术的教育协作支持系统,提出了基于社会网络拓扑结构的相似度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协作推荐算法。协作推荐算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合适的合作伙伴、指导老师、专家、项目或者文档资料。该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项目,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网络,支持系统,推荐算法,相似度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8-20.

[2]邓胜利,胡吉明.Web-2.0环境下基于群体交互学习的知识创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2):17-20.

[3]郭海霞.新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J].现代情报,2012,32(1):56-59.

[4]王亮.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9,6(6):9-10.

[5]蔡屏.对社交网络工具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的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6):136-138.

[6]石方夏,薛茹.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3):137-142.

[7]李年终.研讨式教学研究评述[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68-72.

[8]YANG Stephen J H,CHEN Irene Y L.A social network based system for supporting interactive collabor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over peer to peer net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2008,66(1):36-50.

[9]李逢玲,郑飞.基于C/S模式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6):87-88.

[10]王江伟,郭民.关联规则在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9):179-182.

[11]JESUS Bobadilla,SERRADILLA Francisco,HERNANDO Antonio.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dapted to recommender sys tems of E learning[J].Knowledge Based Systems,2009,22(4):261-265.

社会化协作 篇8

随着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 网络上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出现了 “信息过载”问题。 个性化推荐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1], 常用的个性化推荐算法主要有协作过滤[2]、 基于内容推荐[3]、 混合推荐[4]等, 协作过滤算法是其中的研究热点[5]。

协作过滤算法在解决社交网络的推荐问题时因未考虑社交网络的一些重要社交信息及数据稀疏问题,故其推荐效果不佳。 文献[6] 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数据稀疏问题, 对冷启动用户的推荐精度有一定提高,但对所有用户的推荐精度不高。 文献[7] 提出方法仅考虑了朋友关系这一社交信息而忽略了用户相似度的影响, 故推荐精度也不高。 文献[8] 提出的方法研究了用户项目间的信任关系, 但未考虑用户间信任关系, 故未能缓解数据稀疏问题。 这些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中个性化推荐的精度有待提高且数据稀疏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为此, 提出一个基于用户信任度和社会相似度的协作过滤算法(User Trust and SocialSimilarity -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UTSSCF ) 。首先根据用户- 项目矩阵计算用户相似度, 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计算用户信任度和社会相似度并将三者融合, 最后根据融合后的值形成最近邻集, 并据此产生推荐结果。

1 用户信任度计算

文献[9] 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更倾向于采纳信任的人的推荐。 因此,用户信任对社交网络的个性化推荐有着重要影响。 在社交网络中,若A和B有直接联系(如A关注B),则A对B有直接信任关系;若A对B且B对C有直接信任关系, 则A对C有间接信任关系。 文中把社交网络中用户信任关系划分为直接信任关系和间接信任关系,分别以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进行度量。

定义1 ( 社交网络S) 设U表示S中用户节点集合,E表示S中用户间的直接信任关系集合, W表示S中用户间的直接信任度T的集合,S则可用三元组表示成S (U ,E ,W) 。 其中,U ={u1,u2, … ,un} , | U | = n ; E = { < u , v > | u ,v ∈ U } ; W = { T ( u , v ) | u , v ∈ U } 。

1 . 1 直接信任度计算

在S中若u和v有直接联系, 则u对v有直接信任关系,并用直接信任度T进行度量。

定义2(直接信任度T)若S中有一条从u指向v的边,则u对v的直接信任度T(u,v)为1,否则,为0。

考虑到后文选取的用户相似度度量方法( 见4.1 节)的取值范围是[-1,1], 故要对T进行归一化处理, 使得归一化的直接信任度tr取值限定在[0,1]。 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直接信任度如式(1)所示。

其中, F ( u ) = { u ′ | < u , u ′ > ∈ E ∧ u , u ′ ∈ U } , tr ( u , v ) 满足。

1 . 2 间接信任度计算

若u对v有间接信任关系,则可用间接信任度T′ 进行度量。

定义3(间接信任度T′)若在S中至少存在一条从u到v的路径, 则u对v有间接信任关系, 又u到v的最短路径为path={<u ,u1, u2, … , uk , v> | min ( k + 1 ) ∧ u , v , ux∈U , 1 ≤ x ≤ k } , 则u对v的间接信任度T ′ ( u , v ) = ( tr ( u , u1)+ tr ( u1, u2) + … + tr ( uk, v ) ) / ( k + 1 ) 。

另外,根据小世界理论设置max(k +1)为6。 若S中u到v的max(k +1)大于6,则T′(u,v)=0。

1 . 3 用户信任度计算

如上所述, 文中把用户信任度分为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故用户信任度是它们的综合值。 设Tr(u,v)表示u对v的用户信任度,A表示tr(u,v),B表示T′(u,v),则用户信任度的计算如式(2)所示。

2 社会相似度计算

文献[10] 的研究表明用户间共有的朋友数越多, 其社交、兴趣、偏好越相似。 因此,用户间共有的朋友数也是一个影响社交网络个性化推荐的重要因素,文中用社会相似度定量其影响程度。

定义4 ( 社会相似度Ss)Ss (u,v) 指S中任意两个直接相连的用户节点u和v间共有的朋友数占它们总朋友数的比值,则其计算如式(3)所示。

其中,F (u) ={u′ |<u ,u′ >∈E ∧u ,u′ ∈U} (F (v) 同理) ,|F ( u ) ∩ F ( v )| 表示从u和v共同指向的用户节点数,|F ( u ) ∪ F ( v )| 表示从u及v指向的用户节点数之和。

3 UTSSCF算法

3 . 1 用户相似度计算

计算用户相似度是为了寻找兴趣偏好相似的用户,从而据此产生推荐结果。 设S中u和v已评价项目并集为Iuv= Iu∪Iv, 则u和v的用户相似度计算如式( 4 ) 所示。

其中,ru , i和rv , i分别表示u和v对i的评分,Ru和Rv分别表示u和v对Iuv中所有项目评分的平均值。

3 . 2 用户相似度、 用户信任度和社会相似度的融合

由于社交网络中用户- 项目矩阵很稀疏, 故将用户相似度、用户信任度和社会相似度进行融合以缓解数据稀疏的问题。

设We (u,v) 表示Si (u,v)、Tr (u,v) 和Ss (u,v) 融合后的值,则We(u,v)的计算如式(5)所示。

其中,α、β、γ 分别表示Si (u,v)、Tr (u,v)、Ss (u,v) 所占的比重,且 α+β+γ=1。

3 . 3 产生推荐结果

计算出We(u,v)后,选择We(u,v)最大的l个用户作为u的最近邻集Ns。根据Ns中的用户评分数据预测u对未评价项目I的评分Pu,I,并将预测评分最高的k个项目推荐给u。预测评分的计算如式(6)所示。

其中,Ru和Rv分别表示u和v对所有项目评分的平均值,rv,I表示v对I的评分。

3 . 4 算法描述

UTSSCF算法的推荐步骤可分为用户相似度计算、用户信任度和社会相似度计算、 形成最近邻集、 预测评分、产生推荐结果5 个阶段。 算法1 为UTSSCF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算法1 UTSSCF算法

输入: 用户- 项目矩阵UI, 社交网络S, 目标用户u,其它用户v,推荐项目的个数k,待推荐的项目集合Ir。

输出:给u的推荐结果Re。

步骤1:根据UI,利用式(4)计算u与v的Si(u,v);

步骤2: 根据S, 先按定义2 得到u对v的T (u,v),并按式(1) 计算出tr (u,v), 然后按定义3 计算u对v的T ′ ( u , v ) , 接着按式( 2 ) 计算u对v的Tr ( u , v ) , 最后按式( 3 ) 计算u对v的Ss ( u , v ) ;

步骤3: 对步骤1 和步骤2 得到的Si (u,v)、Tr (u,v)和Ss(u,v)利用式(5)计算出We(u,v)。 然后,根据We(u,v)为u选取最近邻集Ns;

步骤4:对于Ir中的每个项目I,根据式(6) 计算u对I的Pu , I;

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Pu,I,将Ir中的所有I进行排序,选择前top-k个I作为给u的Re。

4 实验设计与分析

4 . 1 实验数据来源

实验采用的数据集是目前在度量算法推荐精度中较常用的Epinion1数据集, 由49 290 个用户、139 738 个项目、664 824 个评分和487 182 条信任声明组成。 其中评分是从1 到5 的整数,信任值是0 或者1(0 表示不信任,1 表示信任)。

4 . 2 实验评价标准

实验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Mean Absolute Error) 和均方根误差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 衡量算法的推荐精度。 MAE和RMSE的计算分别如式(7)和式(8)所示。

其中,n为评分的总数,pi,j代表用户i对项目j的预测评分,ri,j代表用户i对项目j的实际评分,MAE值和RMSE值越小表示推荐精度越高。

4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验证UTSSCF算法的推荐精度, 随机将Epinion数据集的80%作为训练集,剩余的20%作为测试集。 训练集用来训练或者学习算法中的相关参数,测试集用来验证推荐结果的精度。

实验1 ( 参数 α、β、γ 的学习): 因为 α+β+γ=1, 所以只需要对任意2 个参数进行学习即可。 实验中分别考虑当 α=0.1、β 从0.1 到0.8 变化时, 及当 α 每增加0.1 直到0.8、β 从0.1 到0.8 变化时对推荐精度的影响。 经实验发现,当 α=0.2、β=0.4、γ=0.4 时是最优值。

实验2 ( 邻居数的影响): 实验2 是观察UTSSCF算法的MAE值和RMSE值随邻居数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当邻居数分别取5、10、15、20、25、30、35、40 时, 实验结果如图1 所示。

从图1 可以看出UTSSCF算法的MAE值和RMSE值随着邻居数的增加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加。 在邻居数为30 时,UTSSCF算法的MAE值和RMSE值均达到最小值。这说明当邻居数为30 时,UTSSCF算法的推荐精度最高。

实验3(USTTCF算法与其他算法的比较):实验3 的目的是比较UTSSCF算法与其他算法的推荐精度。 实验3 中参数设置为 α = 0 . 2 , β = 0 . 4 , γ = 0 . 4 , 邻居数为30 , 实验结果如图2 所示。 实验中选择以下算法与UTSSCF算法进行对比:(1)协作过滤推荐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CF ) ;(2) 基于用户相似度的协作过滤推荐算法[11](User Similarity-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 USCF ) ; ( 3 ) 基于综合信任度的协作过滤推荐算法[5](Comprehensive Trust-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 CTCF ) 。

从图2 可以看出USCF算法优于CF算法,CTCF算法优于USCF算法, 而UTSSCF算法又优于CTCF算法。USCF算法优于CF算法是因为USCF算法针对社会网络对用户相似度进行重新定义, 所以USCF算法在该实验数据集上取得了比CF算法更好的实验结果。 CTCF算法优于USCF算法是因为CTCF算法考虑了用户信任关系, 由此可见, 考虑用户信任关系确实有助于提高算法的推荐精度。 UTSSCF算法优于CTCF算法是因为UTSSCF不仅考虑了用户信任关系, 还有社会相似度。 此外,在图2 所示的整个变化过程中,UTSSCF算法的MAE值和RMSE值比其它算法都低, 这说明UTSSCF算法能够提高推荐精度。

5 结论

针对社交网络中个性化推荐精度不高和数据稀疏的问题, 提出了一个基于用户信任度和社会相似度的协作过滤算法。 首先根据用户-项目矩阵计算用户相似度,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计算用户信任度和社会相似度并将三者融合,最后根据融合后的值形成最近邻集,并据此产生推荐结果。 经实验分析,UTSSCF算法较其他算法在解决社交网络的推荐问题时有更高的推荐精度。 UTSSCF算法只考虑了用户信任度和社会相似度, 而社交网络中的社交信息还有很多,如社区、上下文信息、主题等。 在协作过滤算法中引入更多社交信息是后续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国霞,刘贺平.个性化推荐系统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7):66-76.

[2]王玉祥,乔秀全,李晓峰,等.上下文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0,33(11):2126-2135.

[3]QU W,SONG K S,ZHANG Y F,et al.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multi-view content analysis and semi-su pervised enrichment for movie recommendation[J].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28(5):776-787.

[4]王立才,孟祥武,张玉洁.上下文感知推荐系统[J].软件学报,2012,23(1):1-20.

[5]朱强,孙玉强.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4(3):360-365.

[6]HWANG W S,LI S,KIM S W,et al.Data imputation using a trust network for recommend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companion publication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companion.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s Steering Committee,2014:299-300.

[7]YIN C,CHU T.Improving personal product recommendation via friendships’expansion[J].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2013,1(5):1-8.

[8]DENG S G,HUANG L T,WU J,et al.Trust-based personalized service recommendation:A network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29(1):69-80.

[9]JAMALI M,ESTER M.A matrix factorization technique with trust propagation for recommendation in social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4th ACM conference on Recommender systems.ACM,2010:135-142.

[10]GUO G,ZHANG J,THALMANN D.Merging trust i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to alleviate data sparsity and cold start[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4,57(2):57-68.

社会化协作 篇9

关键词:通信技术,放大转发,协作波束赋形,中继选择,能量有效性

由于协作传输技术能在更大的覆盖范围内提供更高速、可靠的数据服务[1 -2]。在多中继协作网络中,通过利用中继节点之间形成的虚拟天线特性,在各个节点间进行协作波束赋形可有效提高系统性能[3]。在协作波束赋形方法中,中继网络中的所有中继节点均参与波束赋形。然而,每条协作链路( 源节点- 中继节点- 目的节点) 具有不同的衰落特性,这会造成有些中继节点会降低端到端的中断概率。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进行波束赋形,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这些中继节点对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继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方法,通过中继选择,选取有用的节点进行波束赋形。该方法的选择过程需要的搜索次数和中继节点个数相等,从而减小了选择过程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中断概率性能。

1系统模型

如图1所示,考虑一个半双工,两跳无线中继网络。其中,源节点S和目的节点D之间存在直传链路,系统中有KR个中继节点R,每个节点只配置单天线。假设,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各条链路均服从频率非选择性的瑞利块衰落,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可获得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且总功率满足

这里,Ps是源节点的传输功率; Pr是中继节点集合SR= { 1,2,…,KR} 的功率和; Psum是端到端传输总功率。源节点、中继节点的传输功率分别满足

其中,Pi,i =1,2,…,KR表示第i个中继节点的传输功率; 若第i个中继节点未被选择到,则其功率为零,而被选择到的中继节点之间功率等分。ζ∈( 0,1) 和( 1 - ζ) ∈( 1,0) 分别表示分配给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

中继节点工作在放大转发( Amplify - And - Forward AF) 方式下。从S ~ D的传输过程分为两个时隙。第一时隙,S以功率Ps向R和D广播数据s。此时,源节点与中继节点、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关系可写为

这里,hs,i~ CN( 0,Ωs,i) 和hs,d~ CN( 0,Ωs,d) 分别表示从源节点到第i个中继节点、目的节点的信道冲激响应。ni和nd,1是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处的复加性高斯白噪声。

第二时隙,中继节点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功率归一化。接着每个中继节点将转发的信号xi乘以相应的权值系数wi后同时传输到目的节点。这样,目的节点处的接收信号可写为

此处,hi,d~ CN( 0,Ωi,d) 是第i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冲激响应,nd,2是第二时隙目的节点处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在目的节点已知信道响应和噪声分布的条件下, 可得到等效接收信噪比 γdAP。

而hisig和hni分别定义为

2基于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

2. 1最优协作波束赋形向量

多中继协作传输网络中,协作波束赋形可有效提高系统中断概率性能和能量效率。中继节点发送信号前首先乘以一个复系数wi,这样目的节点处的接收信号可进行相关合并。

式( 6) 中等式右边的第一部分只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直传链路有关。因此,可认为波束赋形向量的设计仅依赖于协作链路的信噪比 γr,d。将 γr,d写成矩阵形式

这里,w和h*sig是列向量,其元素分别为wi和hisig。 hn= diag{ hn1,…,hni,…,hnKR} 是一个对角阵。( ·)*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

波束赋形向量的设计等效于在满足w2= 1的条件下,计算w使得 γr,d最大。最优的波束赋形向量可表示成[4]

其中,‖·‖2表示2范数。

2. 2中继选择策略

多中继网络中,每条协作链路都具有独立的衰落特性。这使得某些协作链路可提高端到端中断概率性能,而另一些协作链路则会使端到端中断概率性能恶化。考虑总功率受限的条件,应将能量分配给可以提高中断概率性能的中继节点,中继选择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最优的选择方案,最佳中继子集满足

这里,Ψm是所有中继节点的任意一个子集。式( 10) 表示,一个包括m个中继节点的最优中继子集,其端到端中断概率最小。得到这样的集合需要sKR- 1次搜索,可看到搜索次数随中继个数按指数增加。

因此,文中给出一种次优的中继选择方案,用以确定参与协作波束赋形的中继节点。初始状态中,协作集合包括所有中继节点。随后,不满足门限的中继节点将被逐一去除。若用x表示集合 Ψm + 1中的任一中继节点,且不满足选择门限。当x从 Ψm + 1中排除后, Ψm和 Ψm + 1的中断概率应满足

式中,POm表示集合具有m个中继节点时的中断概率。 当给定一个中继集合 Ψm,协作波束赋形中断概率函数可表示为[5]

则式( 11) 可改写为

此时有则有下式成立

这样,对式( 14) 做简单变换,便可得到满足中断概率选择要求的门限

可以看到,选择到的中继节点依赖于网络传输的总功率,及中继集合的大小。该方法在源节点传输前就可决定哪些中继节点会被选择,这将减少在不必要的中继节点之间进行信道状态信息交换所带来的额外传输量。下面将给出详细的选择步骤。尽管此处讨论针对最优的波束赋形,然而相应的讨论可轻易的扩展到有限反馈场景中,从而进一步减少信息交互[6 -7]。

步骤1初始状态,所有的中继节点包括在中继集合 Ψm中,同时设置计数器m = KR。

步骤2对每一个中继节点计算选择尺度,(表示两跳链路的能量强度)并定义两个变量:

若 Γ KR- m + 1 ≤ThKR- m + 1,执行步骤5; 若不满足门限,即 Γ KR- m + 1 > ThKR - m + 1,第i各中继从集合 Ψ m中剔除。

步骤3计数器值变为m = m - 1。更新 ΓKR- m + 1和门限ThKR- m + 1。

步骤4当m =1时,执行步骤5,否则若m >1,则执行步骤2。

步骤5最后,将一个被选择的中继节点利用式( 9) 计算波束赋形向量。且将第一时隙收到的信号乘以波束赋形向量后转发到目的节点。

显然,本文提出的算法只需KR次搜索,这大幅降低了选择过程需要的复杂度。式( 15) 中的门限是传输功率和中继个数的单调函数。当固定传输功率时, 中继集合较大则其对应的门限更小,这意味着选到更多的中继节点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固定中继节点个数时,门限值随总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点表明, 当信道状态较差时,选择到的中继节点更少,相反更大的中继子集适合相对较好的信道状态。

3仿真结果

该节给出了S - BF - AF( 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基于选择的波束赋形) 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仿真。仿真中只部署一个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中继节点随机分布在网络中,且每个节点均只有一根天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相距1 km。仿真中假设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服从等功率分配,即 ζ =0. 5。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处的噪声方差是0 dB。

假设仿真中所有的信道服从复高斯分布,即

这里,a表示发射节点; b表示接收节点; d表示节点a和b之间的距离; α 表示路损因子( 文中 α =3) 。下面的仿真结果表明,尽管式( 15) 是基于高信噪比的推导,但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算法依旧可提高端到端平均中断概率性能。

图3和图4分别比较了部署6个中继节点和8个中继节点时,各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图中AP - BF - AF( 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所有中继节点均参加的波束赋形算法) 是指所有中继节点均参与协作的放大转发协作波束赋形算法。可看到,AP - BF - AF的性能优于各个中继节点之间等功率分配的性能。而采用基于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时,性能优于AP - BF - AF的性能。这说明,基于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可将有限的功率分配给能够降低中断概率的中继节点。从这两个仿真图还可看出,网络中部署8个中继节点时,文中算法将获得更高的性能增益。在总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该算法更适合规模大的协作传输网络。

图5比较了S - BF - AF和AP - BF - AF算法相对于等功率分配的信噪比增益。而信噪比增益将被作为中继节点个数和总功率的函数。仿真过程中发现, 两种算法得到的信噪比增益在整个变化区间内未呈现出明显不同,其变化趋势是中继节点个数和Psum/ N0的单调增函数。S - BF - AF算法的信噪比增益性能要优于AP - BF - AF算法,提高了网络能量效率。

4结束语

社会化协作 篇10

在信息技术机房环境中形成学生共同体主要依赖于四个方面。一是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并分享彼此的经验, 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某一领域知识的专家, 但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知识的专家, 所以要互相合作。二是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学生间互助体验的情感触发。三是小组的意见是经过讨论、提问和反思后形成的, 是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四是小组成员共同遵守一定的活动程序和规则。

一适合协作学习模式的课程领域

1. 综合性任务

例如, 在网络世界这一章, 本人设置了一个竞赛单元, 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操作, 同时利用网络搜索工具, 通过上网搜索的方式来闯关。整个过程中, 需要学生自行分配任务, 进行问题的分析、任务的分解, 以及正确答案的尝试, 而这些任务, 学生不通过讨论、协作是难以在快速竞争的环节中胜出的。所以, 在处理复杂的需要综合性技能的任务时, 协作学习是理想的模式。

2. 开放性探究任务

开放性即指内容上可以与信息技术以外的学科相整合, 如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可以探究本地的旅游资源, 做一份旅游计划书;同时开放性又指探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 如在学习计算机安全与防护这一章节的时候, 学生分组协作, 研究最新型的计算机病毒, 以及最近流行的网络诈骗和钓鱼网站的内容, 完成探究如何有效维护自身计算机安全的报告。

3. 作品制作型项目

教师如果想通过协作学习模式来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 可以不定主题, 不定具体内容、由学生通过小组自由讨论的方式来选题, 自主探究和创造来完成作品。没有主题的限制, 学生可以充分展开想象, 激发他们的创意, 创作激情高涨。当然, 创作空间的加大会带协作学习的难度, 会导致知识技能运用欠缺或创作目标不确定, 教师在这时候就要能针对小组特性进行分析和引导。

二在课堂中建立协作学习结构的方式方法

为了某个协作学习活动建立任务结构包含四个具体步骤。

第一, 根据明确活动的目标, 确定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小组共同的书面报告, 例如, 在计算机组成这一章节中, 让小组成员探究计算机发展史的内容, 最后通过整理, 完善整份报告;二是口头表达, 说出小组的一致意见。例如, 在网络应用中, 小组成员通过不同的搜索信息的方式来对比获取信息的高效、准确、完整等特性, 回答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步骤。三是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小组通过分工合作, 确定主题, 收集素材, 完成分布项目, 集成, 最后测试通过, 提交作品的过程。

第二, 在组织一项协作任务时, 必须提前设计好一些因素。一是小组的规模。一般来说受计算机房上课条件的限制, 规模以2~6人为最佳。二是如何选择小组成员,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因受到学习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各个学生之间的操作能力差异较大, 这时, 应根据任务性质内容等合理组合小组成员。三是小组活动的时间。根据表现形式, 小组协作活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一节课内, 也可以多堂课, 教师要根据整个项目提前进行好规划。四是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在分配具体角色职能外, 还应对小组所有学生所承担的具体任务作要求。

第三, 协作学习过程中的教授。在协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另一个责任是教授, 教师需要对过程中信息技术技能进行次序安排, 适当的时候要予以演示。

第四, 对协作小组进行观察与指导, 教师应在小组活动中对各成员进行观察和介入, 帮助学生达到他们小组的目标, 指导学生何处可找到所需的信息, 展示要完成的作品的样式或模板。对于有困难的小组, 可以重复说明任务和目标, 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理解, 并且要聆听他们的问题点, 推动任务的进程。

三把协作学习模式延伸到课堂外, 建立虚拟协作环境

笔者通过创建QQ群“青果信息工程部”, 建立了一个虚拟协作学习环境。在这个虚拟协作环境中, 可以有更多机会让具备更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向稍差一点的学生做示范。在“青果信息工程部”群中, 有老师, 有已经学过一段时间的有经验的同学, 也有刚刚接触Photoshop的同学, 当一位同学在群中提出问题的时候, 很快会得到其他同学或教师的回应, 在这个群里, 每个成员都努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给其他同学, 在教给别人的同时, 他们也重新复习了这些内容, 并且完成了从知识表面水平的了解到深层次理解的过渡。因为在向别人进行解释或回答问题时, 需要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 协作学习让学生进入到一种教学的状态中, 这样, 新手才能从专家那里获益, 而专家才可以借此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

[责任编辑:王以富]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协作学习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似乎遇到了一个瓶颈, 本文着重讨论怎样高效有序的开展课堂中的协作学习, 并且可以让协作学习的模式延中到课堂外, 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互助快乐, 同时激发每个人的创意火花。

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篇11

自2008年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成立通讯员队伍以来,通讯员队伍建设已进入平稳发展期,对《城市管理与科技》贴近行业、服务政府、紧跟热点,形成独家报道、自有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杂志社研究决定,2010年授予孟庆海、马志芳、胡世钦、吴惠民、徐春芳等5人为“优秀通讯员”;房山区市政市容委、顺义区市政市容委、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西城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等5家单位为“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优秀组织奖”。

“立足北京”提升质量

“立足北京”是杂志发展的根本,展示首都北京城市建设和管理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杂志报道的重点和中心工作。为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2010年杂志社出重拳强化选题策划工作。在选题策划中,实现了四个“紧紧围绕”——紧紧围绕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任务展开;紧紧围绕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展开;紧紧围绕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中心工作展开;紧紧围绕专家的创新思想展开。正确的办刊理念,提升了杂志的办刊质量,杂志的知名度不断扩大,目前,不仅仅覆盖学界、业界,也成为国外观察家了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面向全国”引领潮头

2007年《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改版时,确定的办刊目标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管理改革创新的新经验,搭建沟通平台是杂志的生命之源。经过几年的努力,《城市管理与科技》在全国城市管理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从发稿数量上可以看出,外省市的稿件比例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外省市的党政部门的主要领导主动投稿发表了署名文章,不仅体现了对杂志的认可和重视,也实现了杂志的目标。

“走向世界”初显成效

王新社长介绍2010年杂志社工作及通讯员工作时,向各位通讯员分享了一件喜事:在刚刚接到的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给杂志社的一份发行统计报告中,据“中国知网”《城市管理与科技》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显示,《城市管理与科技》仅在“中国知网”的数字期刊订户达3755家,分布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地区为3673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为82家。像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法国国防部、牛津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机构都是《城市管理与科技》数字期刊的用户。

王新社长表示,这样的荣誉对于杂志社的每位同志来说都是无形的鼓舞和激励。“我们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它告诉大家,走向世界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踏实努力,《城市管理与科技》就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温暖的一天

每一年的通讯员代表发言总是伴随着笑声与掌声,让人意犹未尽。作为唯一一位四年优秀通讯员代表,北京市西城区市政市容委胡世钦同志很感慨,也感到很幸运,他个人的写作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是随着《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的发展而进步的。胡世钦的发言代表了大多数通讯员的心声。行业期刊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编辑记者不可能对每一个专业都了解,都熟悉,通讯员也是如此。但是杂志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学习机会,可以说,《城市管理与科技》是与通讯员相向而行,共同成长的。

对于杂志社几年的进步,所有通讯员都看在眼里,深感荣幸。他们表示,《城市管理与科技》越办越好,越来越像个大刊了,杂志的定位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开阔。通讯员联络会常开常新,每年都有新意,给所有人带来灵感和启发。同时,通讯员们也对明年的策划选题、行业重点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关注点。

学习了,也收获了;欢聚了,也交流了。在祝福声中,一年中最温暖人心的通讯员联络会把希望留给了明天,把奋进留在了心中。

上一篇: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下一篇:公路工程投标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