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考(共8篇)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考 篇1
1国际货币及条件
货币的四项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的职能由货币发行国延伸到国外,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进行计价、交易和结算,履行世界货币职能时,该货币即为国际货币。
一国货币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国际货币。完全国际化的货币,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一方面既可以维持国内的政治稳定,另一方面又能保护国家的安全以及本国货币的安全。②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在全球产出、贸易和金融中占较大份额,以至于其货币流通或交易区域的规模较大,它的使用能节约交易成本,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③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货币价值稳定包括国内物价稳定和对外汇率稳定两个方面。④国际货币发行国应该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即拥有多种金融工具、发达的二级市场和高度的流动性。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利于促进国际上对该国货币的国际需求。
2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2. 1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
从根本上来看,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高低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研究表明,主要货币发行国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每上升1% ( 通过购买力指数换算) ,会相应的造成该种货币在各中央银行的货币储备里所占的比例上升1. 33% 。从目前国际货币的格局来看也说明了这一点。货币的国际化,从本质上说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是该国或者该经济体经济实力在货币形态上的反映。从2005年至201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一直在9% 左右。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5. 0%, 到今天的超过10%。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持续增长无疑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2. 2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不断加深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APEC、CAFTA,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不断加深。与周边国家不断深化的贸易逆差正在无声地加速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2. 3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
长期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都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仅有少数年份为下降。从2005年到2013年中国外汇储备由8188. 72亿美元增长至38213. 15亿美元。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可以不断满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货币兑换的需求。
2. 4人民币持续升值
资料来源: 中经网。
从上图中可知,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995年开始基本上就一直处于升值的状态。近几年来更是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一方面可以增强人们持有人民币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外资进行国内投资。总之,国际增持人民币的愿望增强,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2. 5中国金融市场日渐成熟
发达、高效的金融市场是一种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金融市场的高效率可以减少市场摩擦,降低货币的交易成本,增强货币的流动性和促进货币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一个高效的金融市场还可以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正确引导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从而有助于资金的有序流动和金融稳定。近年来中国上海、深圳、香港交易所不断发展完善,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3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利条件
3. 1美元长期的霸主地位
自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就不断稳固和加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并没有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挑战,美元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滥用自己的地位特权。中国政府想在已经建立好的国际货币格局争得一席之地绝非易事。
3. 2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
目前,中国经常账户已经完全开放,但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资本项目对国际资金流动存在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3. 3外汇储备问题更加深化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外汇储备会随之增加,外部不平衡问题更加严峻。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会带来外汇储备成本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和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加大、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增加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3. 4特里芬难题
任何国际货币都不能逃避特里芬难题的困境。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以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国际储备资产为条件,这又要求中国必须保持国际收支的逆差。中国越是通过逆差的方式提供人民币资产,国际收支的地位就越会被削弱。如果中国长期持续的贸易逆差,又将使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国家不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
3. 5三难困境
它意味着一国无法同时实现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三大目标。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大量境外流通的本币,会对国内货币政策产生干扰, 使货币政策很难发挥其作用。另外,利率对资本调度的杠杆作用也会受到限制。
4结论
当今中国正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中国首先应该加强与亚洲各国的金融合作关系,逐步发挥人民币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待中国的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经济实力更加深厚,可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摘要:目前,中国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仍主要以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进行计价和支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支付与结算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不符。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国际货币,人民币持续升值,外汇储备,特里芬难题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 篇2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汇率;问题
一、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之后,浮动汇率制度成为当今的主体汇率制度,而其中美元虽然面临着其他后起之秀的强劲挑战,但仍然是霸主地位,暂时没人能撼动。欧元的发行,日元的逐渐国际化等等都是在争取自己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席之地,维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
(一)美元独大是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显著特点
自牙买加协议以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使美國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主要有:①直接作为对外贸易的交易货币,便利了贸易,也避免了汇率风险。②铸币税的获益。③通过开动货币印刷机贬值美元,减轻其外债压力。
(二)欧元的诞生
欧元作为区域货币统一化的成功代表运行了已经有十年多的时间了,日益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当中重要的一级。欧元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将成为欧元强有力的后盾。从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度来看,其对美元霸权也可能起到某种程度的制约作用,从而克服单一美元制度的一些固有缺陷。
二、人民币面临区域货币合作需求
(一)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资料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以及以此理论成功建立的欧元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推进欧洲货币一体化和推动欧元走向成功的理论基础,其所倡导的推进区域间经济、货币合作以促进成员共同发展得以验证。就经济发展而言,东亚地区内的贸易、投资相对较为集中,客观上存在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要求。再加上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破坏性和传染性,使得亚洲国家深刻认识到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成为抵御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
目前东亚地区实施货币统一的一些技术措置如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性、通货膨胀率差异等以及政治意愿和历史问题还不能满足条件,甚至看不到未来,但还是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①加强危机救助合作的构想。主要包括:亚洲货币基金构想;新宫泽构想;东亚货币基金;亚洲借款安排等。其中部分构想也得到了实施。②东盟的成立,以及东盟-中国10+1合作机制还有和日本、韩国的10+1合作机制及东盟-中日韩10+3机制等等都是对区域经济合作的贡献。③高层对话机制的建立。EMEAP论坛的成立、东盟监督进程(ASP)、ASP+3经济评论和政策对话机制、东盟10+3早期预警系统等等为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础。④设立亚洲债券基金。⑤建立货币互换机制。
三、人民币国际化策略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经济利益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诉求,意味着中国的国际金融地位应该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经济保持了长期快速持续的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并且伴随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收支连年顺差,外汇储备不断上升,我国的美元资产逐年增加,成为了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中国应借鉴欧盟经验,应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全球货币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降低美元霸权的不利影响,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需求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契机。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要求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契机。首先,在东亚地区,中国经济规模、成长性和抗风险能力对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遇到经济危机时,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抵御国际经济低迷带来的冲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的不贬值已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所以,在以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为目标的东亚货币合作中,中国必然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合作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东盟各国在同中国的合作中求得经济的互补和互助是发展方向。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战略
考虑到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的实际情况,中国可以经过三个步骤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一步,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的离岸中心,渐进推进国际化。目前,离岸中心的建立已经实施。第二步,使人民币向周边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需在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人民币自由兑换、金融自由化、促进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努力促进人民币跨境流出和回流,增强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可接受度,努力使人民币成为亚洲的区域性国际货币。第三步,使人民币全球化。可预见的时期内,使得人民币具备世界范围内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世界货币和储藏手段等职能。这是我们的远期目标。
目前,中国与货币国际化的国家差距主要在发展水平方面,如人均GDP指标等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在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制度安排等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支持因素并不完备,但就经济总量规模而言,中国己达到货币国际化国家所应具有的规模。所以,中国应该采取“弱经济—强制度”组合模式,即以内在的金融改革和制度性安排为根本,顺应市场推动,以完成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莉.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2]唐爱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框架思考 篇3
1 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
1.1 减少我国外汇储备风险
中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大, 美国的货币扩张政策使得美元贬值, 同时使我国国际储备大幅度缩水。我国的通货膨胀带来的是在给美国缴纳巨额铸币税的基础上承担美元的道德风险。想规避这个风险就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以调整国际储备结构, 降低自己的风险。
1.2 规避汇率风险, 促进我国对外投资和贸易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对外贸易规模已初步形成, 对外投资也进一步扩大, 但是近年来的汇率频繁变动制约了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当对外贸易使用的货币贬值或投资进口的商品使用的货币升值都会使我国造成损失, 所以对外贸易使用的货币选择很重要。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那么就不用考虑汇率风险, 因为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人民币结算, 这可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 使我国投资者的风险减小。
1.3 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要有以人民币计价的资本市场, 而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可以实现人民币储备国的投资需求, 为人民币储备国提供金融市场支撑。高效的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方便便捷的金融服务, 同时可以控制汇率风险, 并及时反映资本流动规模和轨迹。人民币国际化就要求我国要改革现有金融体系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需求。
1.4 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 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地位提高的过程。欧元、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就是英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过程, 同时也是国际信用提高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后, 我国的金融机构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会对使用人民币的国家产生一定的良好影响。
2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分析
2.1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名,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以年10%的速度增长。这些都说明我国经济在持续稳定发展, 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在逐步提高, 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币汇率升值使人民币成为受欢迎的货币种类。在中国周边国家, 人民币成为被经常使用的支付和结算货币, 有些国家甚至开通了人民币存储和贷款业务, 说明人民币已被普遍接受。
2.2 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环境
加入世贸组织后, 按照世贸组织要求, 我国分步骤开放了金融市场, 允许大量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开设业务。中国在积极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在鼓励本国资本投资海外市场, 从2004年以来的投资依存度研究来看, 我国的金融市场总体是健康发展的。
2.3 外汇储备增长幅度和人民币的升值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契机
从近年来人民币外汇率的变动来看, 人民币逐渐从慢跑到快跑再到加速的过程。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外汇储备的增长使人民币的信用在提高, 美元的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也使许多投资者寻找新的较稳定的货币来结算, 这都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契机。
3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3.1 不断提高人民币结算地位, 规避汇率带来的风险
一个国家的货币地位与这个国家的贸易、投资等在世界占的比例有直接关系。一直以来人民币在贸易中享有的声誉还是很高的, 在民间, 用人民币结算已经是非常普遍和有规模的, 官方只要适当推动人民币向国际结算货币转变, 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3.2 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中自由兑换
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国际项目收支中可以自由兑换是这个国家货币国际化的前提。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人民币在国际收支项目中自由兑换。虽然2005年后我国开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 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国内发行债券, 但是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资本项目开放还有距离。我们要做的就是夯实我国的经济基础, 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创造好的经济环境, 以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及监管体系, 逐步推动人民币实现国际收支项目的自由兑换。
3.3 建立人民币交易平台, 发展银行间人民币业务
人民币的供需和交易与国际接轨程度是依赖于境外交易平台的完善的。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可以促进设计出符合国际惯例的人民币外汇产品, 境外交易平台的建立可以方便货币的自由流动, 有利于国家监管和减少人民币结算中的汇率风险。同时, 银行间国际货币业务的选择也倾向于普遍流通和被人们接受的货币。中国银行应推出更多品种的人民币业务, 以促进人民币在海外的流通, 使海外居民有持有人民币的可能性, 以减少兑换成本规避汇率风险。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爆发, 美元的下跌, 人民币开始升值。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上升的同时, 世界上已开始酝酿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位一体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人民币国际化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及我国周边地区情况来进行。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框架思考
参考文献
[1]郭德双.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2]徐建国.币值稳定是人民币长期成功国际化的基础[J].浙江金融, 2012 (2) .
[3]石巧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演进中的人民币国际化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 2011 (7) .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篇4
一、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理论支撑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1.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内涵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内涵,整体上看包括下述两点:
首先,人民币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和投资获利两大显著的功能,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实际上是这两大功能在国际空间范围内的动态发展。简单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功能在国际空间范围内扩展的动态体现。作为市场流通的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人民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遵循其使用范围的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的客观体现。从严格意义上讲,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仅是指其一般等价物特点的国际化发展,而是深远意义上的人民币的信贷和投资价值等的国际化,即人民币作为资本获得利润的投资功能从周边化到区域化再发展到国际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职能水平的差异。根据人民币国际化历程的不同阶段,其流通区域被分为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三个不同的范围。而货币在不同的划分水平上具有不同的地位,以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进行划分,主要有普通国家货币和国际本位货币两种不同的地位;而根据货币的职能划分,即指担任执行全部职能和执行部分职能的货币,有两种不同的货币角色。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初期通常只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执行某种职能,或在某种职能范围内发挥明显的作用;而在盛时则能达到人民币的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并且可以承担多种货币职能,如果此时转向衰落,其职能范围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小,甚至还原为一国货币。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功能扩张和收缩的动态发展规律。
2.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意义
对我国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业发展成为了国际金融行业的不可或缺的一员,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革命性的新时代。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意味着国内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成本将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浮动,能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发展带来一定的货币便利,也能够进一步加快我国金融行业海外市场的开拓步伐,实现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利益最大化。此外,当人民币发展成为全球流通的国际货币,也会大大降低中国积累外汇储备的额度。也就是说,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外汇风险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政府融资的好处。当然,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将给我国带来许多挑战,尤其是对金融监管部门。随着人民币走向国际,中国货币政策将受到来自于外部更多的冲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内部管理的均衡性,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当下,这无疑对中国金融调控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对于国际金融体系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样意味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的到来。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主要的向导。美国在承担着全球大部分的外汇储备来源的同时,又存在着国际收支和财政的双赤字现象,导致了美元不断贬值,这也反映出了美元国际地位的不稳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将产生巨大的威胁。而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对美元的霸主地位将形成一种十分有效的牵制,从而对于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有着深远的意义。据估计,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局面,人民币的加入,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均衡、稳定局面的形成大有裨益,同时,来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人民币的加入,也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将由原来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发展成一个崭新而公平的新时代体系。
二、经济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民币国际化已初见成效,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举动大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在金融危机中,坚挺的人民币在国际中夯实了基础、巩固了地位,在内部完善和国际机遇的双重作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兑换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互换、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储备货币功能五个方面。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正在逐步为其他国家所接受,且逐步得到认可,从侧面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正在逐步发展成熟,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范围正持续扩大。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是关于国际贸易结算方面。自2008年开始,沿海一带部分省市、地区开放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省市试点已达20余个,而跨境贸易的国外结算试点已经扩展至全球范围。从一定意义上讲,跨境贸易结算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次实践,并体现出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支付和结算功能,同样,作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必经阶段,国际贸易结算的顺利开展也为今后进一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关于货币互换方面。近年来,我国陆续与周边国家签订了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先后完成了和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双边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且业务不断朝向更广范围拓展。
最后,关于境外债券发行和人民币回流渠道建设方面。自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第一支人民币债券以来,我国多家银行陆续在香港发行多支人民币债券。而且,自2010年开始,多家银行也先后在香港发行了境外人民币基金。境外债券和基金的共同发行,不仅促进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经济交流,也为境外人民币的投资和回流内地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渠道,有效凸显了人民币在境外的国际货币职能。
三、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首先,是“霸权货币”隐性排斥和联合抵制,束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真实潜力。与目前作为国际货币主体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在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政治因素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是否顺利,还取决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日元对人民币走向国际的态度,等等。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会联合英国、日本等经济强国形成政治经济同盟,欧盟区域也会极力维护其既得利益,美元、欧元的主体国会采取各种措施,阻挠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由此,受到美国霸权、东西方政治经济理念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和干预,“霸权货币”的隐性排斥和联合抵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人民币国际化的真实潜力。
其次,是人民币跨境结算结构失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发展。虽然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在规模和范围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结算中仍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比如,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而对于与中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的欧美国家的涉及却十分有限,故结算地域存在着一定失衡。又如,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进口业务比出口业务的比重大很多,故而存在着严重的结算业务失衡。再如,我国直接对外投资的人民币结算较少,但在近年这种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投资比例失衡现象虽有缓解,但也非一日之功。
最后,是人民币充当结算货币以减少外汇储备压力的构想缺乏可行措施,且不全面。我国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故我国提出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设想。但由于近年来美元出现持续贬值的现象,导致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出现严重的缩水情况,所以货币当局利用贸易进出口结算来减少外汇储备压力的同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这种设想的践行却并不十分理想,在人民币充当结算货币的过程中,进出口结算量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象,导致美元外汇储备的持续上升。经过分析可以得知,以人民币的国际贸易结算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方法必然会导致新增美元外汇增加。此外,我国贸易中存在着大量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花钱用于进口的同时,美元外汇账户上也会等额增加。除此之外,境外对于人民币升值有着较高的预期,再加上人民币回流障碍等诸多阻碍因素的存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差异反而加剧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压力。
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前景与践行路径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进程。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成熟的角度来看,我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当然,在城市化进程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市场发展稳定和中国能够自如地应对来自于外部的冲击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会实现持续三十至四十年左右的稳步增长,由此一来,不仅可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关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实践构想,可尝试下列途径:
首先,是完善和推广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本土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回流机制。
2013年,我国在上海进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这是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良好开端。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自由兑换人民币、金融业对外开放和离岸金融中心的设立。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了推行金融市场和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将国内通行的人民币债券扩展到在上海的自由贸易区进行流通,为离岸人民币准备丰富的投资标的,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可以合理利用这种模式。
其次,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机制,同时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我国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主要的金融机制和体制都有着“浓厚”的行政干预色彩,而在如今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部门应尽可能摆脱以往的行政干预和控制,使市场机制下的调控手段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符合国际竞争的要求。
最后,是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紧密融合。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在国际上人民币的流通量不足。因此,“走出去”战略便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而要加快人民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就要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量,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结算份额。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使用的货币种类主要取决于该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如何。因此,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国际贸易中不仅要注意推进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还要注意尽量避开美元。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充分发挥中国自由贸易区的作用,构建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基地,积极推动中国的金融机构开拓国际市场,全面促进人民币在海外交易市场中的使用。
五、结语
综上,我国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必须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机制,注重金融体制改革和施行“走出去”策略的同时注意各种国际贸易市场的建设,充分实现贸易自由化和人民币的流通,严格遵循国际区域和货币职能“三步走”原则,增强人民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以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币平稳地实现国际化目标。
摘要:美元贬值和人民币持续升值,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在这种国际化背景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就有了独特的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意义,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以期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政策,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萌,蒋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SWOT的分析方法[J].经济问题探索,2013,(12):20-25.
[2]郭建伟,赵媛媛.人民币国际化:现实与前瞻[J].经济问题,2013,(1):67-72.
[3]万正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1):56-61.
[4]邱晟晏,邱嘉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措施探讨[J].学术交流,2014,(5):107-111.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 篇5
货币国际化会给货币发行国家带来很多收益,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收益主要有:
1、有利于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和促进国际的公平正义
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全球化的大部分好处被发达国家所占有, 而有些发达国家, 如美国还借助自己的经济和货币优势干涉别国内政, 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 有利于增强发展中国际在政治经济体制中的话语权, 从而更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2、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铸币税收入
中国可以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获得铸币税收入, 铸币税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以美国为例, 广义的铸币税收入占美国GDP的比重可以高达10%左右。同时发行国还可以依靠发行纸币来利用外国的物品和资源, 从而更好地为本国的经济发展服务。而更好的本国经济发展又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地位, 从而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3、可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适当减少外汇储备的存量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 持有美元对于一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 保持对外清偿能力, 稳定一国货币汇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中国目前的高额外汇贮备主要以美元为主, 不仅承担了美元贬值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而且还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经济资源的利用。所以,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发挥人民币的国际计价, 流通, 清偿以及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能力, 能够使中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减少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汇率变动的损失。
4.降低企业收汇风险, 减少交易成本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能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加稳定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如推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能够消除企业收汇风险,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出口和对外投资。
5.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的一些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推进人民币国家化的进程中所做的一些前期实践有: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建立, 增加QFII和RQFII的额度, 伦敦的又一个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建立, 与亚太一些国家的货币互换, 不断增强的货币储备职能, 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交易, 汇率双向浮动加快, 对国内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等等这些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未来进一步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当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会带来很多成本, 比如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宏观金融经济调控难度加大, 维持人民币有着稳定升值预期的成本等。所以,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 要处理好收益与成本的关系, 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措施来降低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利影响。
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有:我国经济增长较快,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经济依旧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率, 对世界经济的增长有着很大的提振作用, 尽管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下调至7.5%, 但相对其他国家, 还是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人民币币值稳定, 汇率机制不断改革完善, 同时我国的金融体制也在不但发展完善, 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也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美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复苏缓慢, 美元币值不断走低, 欧洲也深陷欧元区的阴霾, 复苏前景难以预测, 而且近日欧元汇率已经跌到8以下, 创历史新低, 世界对币值稳定的人民币充满了期待。
但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在全球金融环境持续动荡的今天, 开放资本项目充满了很多了不确定性, 而且我国的金融体制对于完全开放资本市场还没有改革到位;我国持续顺差的贸易特征使得通过贸易这条路径来供给人民币基本是行不通的, 而通过投资, 信贷等形成的人民币输出的数量也不大;要充当国际贸易计价货币, 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还困难重重;要使国外愿意持有或是充当国际储备货币, 客观上要求人民币有着持续升值预期, 但这会对我国的出口形成巨大的压力;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对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与欧洲美元市场对于促进美元国际化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比如人民币需求渠道还不是很畅通, 而且还有一部分需求依赖与向大陆回流。
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人民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 力争在尽量取得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人民币的供给和需求, 这样才能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从人民币供给的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供给主要通过贸易和资本金融的方式实现。
1.通过贸易方式形成人民币的供给
持续的贸易顺差不大可能形成人民币的持续供给, 而且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所以应该要做到贸易的收支平衡。中国确实到了关键时期, 所以应该要加快转变原有的粗犷的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结构, 不断做到内涵集约式的增长, 这样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而且有利于平衡收支。而且中国应该要积极参与双边的或多边的贸易协定, 要求别国扩大出口范围, 尤其对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同时对于中国企业进口相关产品做好政策的支持, 形成完好的供需对接。
2.通过资本金融方式实现人民币的供给
中国应该加快国际间的合作, 为企业或者个人的人民币跨国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同时给予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来降低企业的成本。中国的对外直接或者间接的投资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 对外投资也面临很多的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对于对外投资, 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还可以通过贸易互换形成人民币的输出在这方面, 我国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国际信贷, 国际捐赠也可以实现人民币的输出, 就如当年的美元国际化中的“马歇尔”计划一样。诚然,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 中国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无论从政治上或是经济上, 要实现国际化绝非易事。
从人民币需求的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
1.意愿持有一国货币是因为该国货币有着稳定的币值和未来持续升值的预期, 这需要有持续的经济发展和强大的综合国力作支撑。这一点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明确的印证, 如中国把经济增长率调低至7.5%的消息一出, 人民币马上就有小幅贬值。但是在长期来看,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毋庸置疑的, 调低为7.5%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结构预留了空间, 这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合理发展, 从而为人民币的持续币值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撑。
2.人民币应该争取成为贸易商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成为大宗商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 人民币将会毫无疑问广受欢迎, 这就会极大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 由此形成的贸易量将会在全球贸易量中占据相当可观的比例。对于美元, 石油的美元计价和结算对推进和巩固美元的国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由此推动形成的欧洲美元市场对于美元国际化也功不可没。在金融危机期间, 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 而美元的结算给其他国家带来了不小压力, 所以推行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将会带来很多好处。要冲击美元的计价货币的地位, 我们还面临着相当多的困难。曾有学者指出, 美国近些年来发动的战争, 不是为了石油二战, 而是为了美元的霸权而战, 所以如何稳健和平地实现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将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
3.对人民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的商品的资源的需求, 所以要扩大对人民币的需求就要增加对我国产品和资源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要转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 不断创新产品,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降低产品的需求弹性, 锁定并且不段增加对我国产品的需求。相对发达国家, 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 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低端, 所以其实我们的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当我们试图到达产业链的上游时, 我们也能增加在这个产品领域的话语权, 或许就能实现这种产品的计价结算。事物都是广泛联系和不断发展变化的, 也许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好处远大于我们现在所能想到的。
总之,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也有弊,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并且尽量降低其不利影响。同时, 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还是很好, 尽管国际化的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干扰和偏差, 但我们应该充满信息, 沉着应对。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展开自己的一些思考。本文将主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 成本收益分析以及提出自己的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供需,建议
参考文献
[1].何慧刚.人民币国际化: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财经科学.2007 (02) 1.何慧刚.人民币国际化: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财经科学.2007 (02)
[2].雷达, 孙鹏.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实现的超越.探索与争鸣.2011 (11) 2.雷达, 孙鹏.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实现的超越.探索与争鸣.2011 (11)
[3].王思程.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8 (8) 3.王思程.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8 (8)
[4].许祥云, 李一丁.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的研究综述.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 (1) 4.许祥云, 李一丁.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的研究综述.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 (1)
[5].鲁昕.从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看人民币国际化.知识经济.2010 (8) 5.鲁昕.从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看人民币国际化.知识经济.2010 (8)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考 篇6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由来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功能, 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在境外进行自由流通;其次, 作为国际上各个重要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 当然也包括中央银行;第三, 在正常的国际贸易中, 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交易量占有很大部分。
一国货币能否国际化, 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的规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中国2015年GDP总量达到10.4万亿美元, 超过日本、德国,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96万亿美元, 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外汇储备规模居全世界首位。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稳步提升, 积极支持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等一批新兴国家的崛起发展加快,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开始于2009年, 以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标志。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多项数据表明, 从2009年至今7年多以来,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人民币国际使用规模不断扩大, 政策框架逐步完善, 进展良好。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 2009年仅有35.8亿元, 2015年达到12.1万亿元。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便利程度也逐步提升, 2015年7月14日,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人民银行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 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市场, 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 大大简化了这些人民币持有机构参与银行间市场的程序和门槛。离岸人民币市场初具规模, 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在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截至2015年12月共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总额3.3万亿元。截至2015年4月末, 境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6667亿元。
2015年12月, 人民币是世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 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IMF特别提款权篮子。
三、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仍然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金融市场不全面, 监管有效性不足
我国金融市场虽然发展较快,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从实体经济的规模和体量来看, 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 资产总量、交易规模、金融产品的种类和质量等等都严重不足, 使得以人民币计价来进行商品和金融交易难以开展。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不畅通, 利率政策调整对整体利率结构影响力有限。人民币离岸市场不足, 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仍然处于管控状态, 境外投资者在获得和转让人民币时有很大的困难, 不能及时地实现流通转让。此外, 人民币国际化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建设金融安全防火墙, 提高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但是,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不是很完善, 监管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对突发的经济变化状况即时处理能力不足, 处理滞后, 容易形成经济波动。
2. 资本管制程度较高, 汇率缺乏弹性
现阶段我国虽然实现了在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兑换, 即在对外贸易方面可兑换, 但是在资本项目方面仍然实行严格管制, 主要是对证券、资本和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居民以人民币兑换外币, 虽然已有一定程度的放开, 但在额度、区域等方面仍然受到限制。在不可完全兑换的情况下, 人民币很难被居民和非居民广泛接受。
同时, 人民币汇率相对缺乏弹性。虽然2005年汇改以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机制, 适当扩大了汇率的浮动幅度, 但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受到央行的直接管控, 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虽然通过管制保护了金融秩序的稳定, 但是市场化程度较低, 不仅加大了人民币汇率与真实平衡水平的偏离, 同时也降低了人民币价格发现的能力, 导致货币价格的人为扭曲, 无法进行正常的金融交易, 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3. 美元对人民币的制约和影响
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全球金融霸主地位,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制已经结束, 但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 仍然继续维系强势地位。随着经济危机后, 美国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的财政干预, 再加上科技创新的带动, 美国经济先于日本和欧盟国家率先复苏, 从而继续维持美元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强势地位。由于经济复苏, 为抑制通胀,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采取逐步加息的行为, 形成美元对全球其他货币的升值, 美元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 持有美元并将其作为交易和储备货币的意愿进一步提高。美元周期内升值的预期, 看涨的趋势, 进一步提高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元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 将会对人民币、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他国际货币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正在走向全球化的人民币负面影响程度更高。
4. 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
中国随着经济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 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 原先依靠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维持。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和转轨的压力, 迫切需要走向以创新为动力的科技发展之路。在新旧模式转换之际, 中国经济增速已从9%-10%降至目前的6%-7%。为了应对宏观经济下行, 刺激投资, 中国央行在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 采取了增加货币流动性的货币政策, 自2014年11月以来, 通过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逆回购、差别化存贷政策等工具向经济体内注入流动性。人民币流动性的加大, 利率的下调, 对人民币发行量的加大, 不仅造成了人民币汇率下降的压力, 也降低了境外投资人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尽管当前中国仍存在经常账户顺差, 但资本项目上资本外流的趋势非常明显, 资本进出的逆差已经显著超过了经常账户顺差, 从而形成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的压力。自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已经由1比6.1左右贬值至1比6.45左右。人民币降息与贬值将降低境外投资人持有的意愿, 从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
四、“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作用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其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 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 为已排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寻找出新的发动机, 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扩大人民币进行国际大宗商品计价结算的范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44亿人口, 21万亿美元的GDP规模, 占到全球人口的63%和经济总量的29%。这些国家都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 占到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沿线国家对华大宗商品贸易如果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对双边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无疑会大大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为此, 中国首先需要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建设, 以替代美元进行交易;其次需要加快发展人民币结算业务, 对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提供人民币融资、信用和计价结算工具;最后还需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和产品, 为进出口商提供防范汇率波动的避险工具, 降低汇率风险。
2. 加快人民币成为对外基础设施融资主要货币的进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未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 未来10年亚洲基础设施每年资金缺口8千亿美元, 其中68%用于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 32%是维护或维修现有基础设施所需资金。
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 较高的储蓄率, 有条件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一方面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贷款支持,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BOT、股权合资等方式加大直接投资的比重。在资金提供方式上增加人民币产品, 逐渐提高人民币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多边机构当中的使用比例, 提高人民币直接投资的比例。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始运行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参与程度, 使其成为最常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货币。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 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已经是首屈一指, 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迫切期望更快地走向国际。基础设施领域人民币对外投融资也将带动相关产业进军国外基础设施市场。
3. 将产业转移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一个重要的支撑
随着国内环境承载量日益饱和, 人口逐渐老龄化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新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将低端制造产业对外转移成为趋势。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工业化水平普遍不高, 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 具备接收产业转移的条件。为加快产业转型和转移的步伐, 可通过国家层面的对等协商与谈判, 在双边互利、互赢的前提下, 在中资企业利益得到被投资国保护的状况下, 通过国家有计划的主导进行产业转移, 可在沿线建设中国产业园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沿线国家解决产业资金缺乏的困难, 获得资金支持, 提高其工业化水平, 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国际关系, 为人民币国际化确立一个重要的长期支撑点。
为进一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可通过园区为支点加快国内金融机构对外布局, 加快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步伐, 首先满足园区企业投融资和贸易伙伴日常结算的需求;然后进一步开发金融产品, 为所在国提供金融服务, 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当地的使用份额。通过实体产业带动金融服务, 再通过金融服务加快实体产业高速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 建立人民币的离岸市场, 形成全球范围的人民币交易网络, 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超霖, 张洽棠.人民币国际化将与“一带一路”擦出怎样的火花[N].中国经济导报, 2015-7-22.
[2]张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金融家, 2016 (1) .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考 篇7
人民币如何实行国际化呢?温建东和麦延厚编著的《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给出了答案。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要建立一个主权货币的清算体系, 不要对储备货币开放就不会存在风险。要想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就得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建立主权货币的清算体系。在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 金融市场发展比较快, 但是跟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相比还是有差距。我国的外汇市场在国际市场中排名比较靠后, 开放空间十分有限, 外汇市场亟待进一步改革开放。
温建东和麦延厚编著的《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外汇市场发展》解释了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的关系, 围绕着人民币国际化大背景下我国外汇市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展开讨论, 以货币国际化为切入点, 阐述了代表性国家货币国际化与外汇市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结其发展经验, 有力论证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 并通过剖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深入分析人民币“走出去”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从而提出了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问题。对我国的外汇市场该如何发展,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该如何进一步完善, 制度及市场配套工具该如何建设, 外汇市场金融产品该如何设计开发, 又该如何建成成熟、高效、严密的市场监管服务体系等问题, 一一做了详尽地分析判断, 并提出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考 篇8
(一) 事例一
Date and Place of Expiry : 06 Mar 98/China;Transportation Date: Latest 06 Mar 98.
译文:信用证到期日及地点:1998年3月6日, 中国;装运期:最迟为1998年3月6日。
解读:这是一则“双到期”条款, 即信用证有效期和装运期为同一天,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接受, 但在实际业务中也时有出现, 如果不接受则需退证修改, 但在生产旺季并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接受, 但需注意的是:一要和生产商明确交货时间, 绝对不可以延期;二要理解装运期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 交期可以通过协商要求生产商提前, 以此节约的时间可补充到交单期, 实际上从签约到交货包含生产周期和装运期两个阶段, 而这两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出口商可自行调节。但如果是双到期加上“expiry our country” (国外到期) 则不可轻易接受。
(二) 事例二
Marks1:Dadaf/Ajamn/4344;Marks2: Toy/made in china /No.1-up
解读:唛头条款有时会在信用证中出现, “/”符号代表的是换行, 上例中的唛头在印刷和制单时都要显示为3行, 如果操作时理解成1行, 则变成新唛头;同时“No.1-up”意为签约开证时进口商无法掌握将来发货时的实际数量, 所以暂不填写, 但对于出口商来说, 包装刷唛和制单时必须将up改为实际的运输数量, 否则唛头毫无意义并且直接影响结汇和最终提货。
(三) 事例三
Credit Available With: Hsbc bank/Any bank by Negotiation.
译文:议付条款-任何银行议付。
解读:议付条款对出口商非常重要, 如果是限定议付, 出口商一般情况下只能按流程交单等待开证行付款, 这种情况下议付行与开证行的关系更加紧密, 对出口商履行结算程序的要求很高。但如果是自由议付, 出口商可以选择业务熟悉的银行, 可以更多地享受到银行结算的便利和更优质的服务, 并有更多机会获得押汇融资, 从而提前收取货款, 加速资金流通。
二、信用证中主要单据条款的解读
(一) 事例一
Insurance covered by applicant.All shipments (esc.name and date) under this credit must be advised by beneficiary within two days from shipment date directly to M/S.Northern Assurance Co., P.O.box 5845 Dubai.And Open Policy/Cover Note no.Juma-832.
译文:保险由买方办理。所有的装运信息特别是船名和日期必须由卖方在开船后2日内直接通知迪拜的北方保险公司, 买方已经签署的保险合同号码是Juma-832。
解读:可以分析出这是一笔CFR合同, 如果是FOB, 买方自己知道船名;而在CFR条件下, 保险由买方办理, 因此装运通知格外重要;本条款中买方已经和当地保险公司签好合同, 只待装运信息确认后立即生效, 一定程度上说明买方态度严谨, 对于实务内容也很熟悉, 卖方在出运后必须第一时间将装运通知传真至目的地保险公司并且一定要和买方确认。
(二) 事例二
For shipment by sea: 3/3 set of clean on board ocean bills of lading issued by shipping lines or forwarder which has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Surabaya and made out to the order of applicant and notify applicant and marked freight prepaid.
译文:海运、提供全套清洁已装船提单, 可以由船公司或者货运代理出具, 但其必须在印尼三宝垄有代理, 提单收货人凭开证申请人指示, 运费预付, 通知人为开证申请人。
解读:1.对于出口商和货运代理来说, 清洁字样在提单上一定要标注, 如果货到后买方提出包装有破损要求赔偿, 双方只能看到各自的单方面证据, 但清洁字样则说明了货物装船时外包装是完好无损的, 所以可以证明责任不在卖方。2.通过“To order of applicant”可以推断出该进口商很可能是中间商, 因为如果自己是买方或消费者, 收货人无需再由其作指示, 直接写上申请人名称即可。在具体业务中, 对于中间商和最终买方的贸易活动处理方法有时不同, 在合同谈判和履约细节中若遇到问题, 与中间商协商和与实际买方协商相比, 前者由于没有决定权, 无疑会更加繁琐和困难。
三、信用证中主要特殊条款的解读
(一) 事例一
Pre-shipment sample must be produced by China and approved by the applicant by a confirmation telex through L/C opening bank and 1/3 original B/L will be directly sent to applicant by courier.
译文:装船前的样品必须是中国制造并且由开证申请人通过开证行以电报形式加以确认, 同时1份正本由国际速递直接寄交开证申请人。
解读:1.这是一则典型的“软条款”, 软条款就是信用证中有被买方控制的单据。它有可能改变银行信用的本质, 如果买方不提交规定的单据, 卖方交单时必然有不符点, 开证行就可以免责, 信用证也就变成了托收。因此理论上软条款是不可接受的, 但实际业务中软条款信用证履行的情况也不少, 我们不能断定是在谈判时买方就提出了软条款, 还是买方在开证时单方面加入的, 因为合同中一般不涉及单据条款。但是和开立软条款的买方做生意时出口商需要在履约过程中谨慎处理, 否则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出现不符点, 从而造成被动局面。
2.1/3正本提单直接寄给买方, 银行要承担很大风险, 因为买方可以自行提货而不付款给银行, 但开证行仍须履行对受益人的付款责任, 所以银行轻易不接受买方这一要求, 上例则说明开证行和进口商关系紧密, 如果发生贸易纠纷, 开证行很可能倾向于买方, 但如果在付款过程中以不符点作为借口拒付, 虽然有UCP600约束, 但实际收款时间必定会延迟, 对出口商不利, 故这种业务条款需谨慎处理。
(二) 事例二
Commercial invoices must mentioning the name/address/telephone of the manufacturers of producers and bear the harmonized system commodity code number and showing FOB, freight, insurance charges separately.
译文:商业发票上必须显示生产商的名称、地址以及电话, 同时显示商品编码, 并且将FOB价、运费和保险费在发票上分别列明。
解读:这一条款是出于进口国海关对货物的产地和生产商要求非常严格而加注或是买方欲了解更多生产商信息以便它用, 显示商品编码可能是为了进口通关和税收优惠, 故卖方提供的HS编码必须绝对准确, 若存在偏差则会造成进口通关障碍。另外发票上分解CIF价则表示买家对于单价、总价都较敏感, 欲详细了解成本、利润及运费情况。出口商遇到此种情况时则在价格和利润上与进口商的谈判空间不大。
(三) 事例三
Bills of lading were issued by APL/CMA Line and showing freight charges and third party not acceptable.
译文:提单须由美国总统轮船或者法国达飞轮船公司出具并要求加注运费金额, 同时第三方单据是不接受的。
解读:这一条款可以使买方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保障。
1.该条款只接受船公司提单, 对于由货运代理出具的第三方提单明确不予接受, 如果承运人的责任导致货物受损涉及赔款, 船公司有庞大的固定资产做后盾可以保证买方不受损失, 但货运代理作为独立于买方和卖方之外的第三方, 其并没有与船公司实力作以保证, 因此实际业务中也有很多买方明确表示不接受货代作为第三方出具的提单, 有些从业人员在审信用证时并不理解第三方单据的真正内容, 因此需要注意和引申, 订舱时要选择所要求的货代并告知要出具船公司提单。
2.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分别是欧洲和美洲知名的承运人, 从而在运价上买方可直接对比。提单上显示运费, 实务中由于海运价由多种款项构成, 承运人一般不愿加注明确金额, 故买方的要求也就变相地约束了卖方在运价上不能虚高报价, 且要求卖方与承运人协商以此获得所需信息。
四、结论
上述事例都来自实际业务, 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条款, 因此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信用证是合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是真实贸易内容的汇总。通过深入解读, 出口商可以进一步拓宽贸易视角, 掌握更多的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贸易习惯与业务要领;对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众多相关人员来说, 通过解读信用证可以比较直观地还原真实的贸易流程, 可以学习并掌握到只有外销岗位才能具体接触到的贸易业务流程和各种专业注意事项, 这对其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信用证结算大多是根据要求完成具体业务操作, 做到单货、单单与单证一致。但从更深入的角度来分析, 这种要求远远不够。解读信用证, 不但要会操作, 而且要把信用证各项条款与实际业务结合起来, 通过解读信用证尽量还原贸易流程, 分析各业务环节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做到举一反三。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考】推荐阅读:
人民币国际化思考08-03
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06-03
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06-08
人民币的国际化论文06-15
人民币国际化环境分析08-10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10-26
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步伐07-25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论文10-28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论文09-27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