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2024-09-19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精选12篇)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篇1

目前,职业教育已经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高潮。职业教育必须探索新思路,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新型具有创造性的实用人才。本文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探讨与研究。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第一年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多数院校已采用项目化授课模式,以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包括Windows XP基本操作、五笔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及网络基础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内容涉及面广,整体性不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

1 教学现状

各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过程均在实训机房进行,学生每人一台机器,并通过局域网与教师机相连。每个机房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用于广播教学、个别辅导、学生演示、文件传送等师生交互活动。另外学校已有校园网、互联网连接为学生在浏览信息、下载资料和网上教学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各种需求。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情况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任务涉及面广,没有紧密结合学生主要就业的专业领域,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职业理念;项目完成主要是教师讲授完,学生再操作一遍,学生不能积极参与项目,缺乏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项目知识点多且杂,缺乏系统性;学生对课程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知识掌握效果一般。

2 课程改革内容

2.1 课程定位

通过对课程现状分析,并对课程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了分析。本课程的职业岗位定位是面向各行各业的信息处理工作,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提高学生信息化办公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主要岗位有计算机文员、办公室文秘和销售内勤等。计算机文员要求能够熟练操作Word、Excel等计算机应用软件,并负责相关文件录入、打印及传真;办公室文秘要求具有基本的公文写作知识,熟悉电脑操作并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而且热爱文字工作;销售内勤要求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能够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课程应用能力包括使用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文档处理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统计能力、项目汇报和演示能力以及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资源能力。

2.2 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是训练学生在计算机综合应用方面的职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提升信息素养,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平台以及使用工具。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能够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及简单故障处理,正确使用键盘进行信息录入;能够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新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隐藏、搜索及创建快捷方式等操作;能够对Windows窗口进行移动、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等操作;能够使用控制面板设置Windows桌面属性、屏幕保护、显示属性、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等;能够熟练运用五笔字型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最终汉字输入速度达到60个/分钟以上;能够使用Internet搜索网络信息,并下载保存到本地存储器;能够下载并安装极品五笔、杀毒软件等常用软件;能够给Office文档进行加密保护;能够用Word排版常用文档;能够给长文档添加目录、页眉页脚等信息;能够熟练运用Word 2003各种表格、图片、艺术字排版技巧;能够进行Excel行、列和单元格的添加、删除、隐藏等操作;能够使用Excel制作和美化表格;能够运用公式和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正确使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处理;能够进行幻灯片添加和删除、幻灯片版式设置、幻灯片切换、自定义动画及超链接等操作;能够使用PowerPoint制作精美演示文稿。

课程的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微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其功能;了解键盘布局,掌握各键功能和用法;了解操作系统功能,掌握文件和文件夹命名规则、文件和文件夹各属性含义;理解五笔输入原理,背诵五笔字根口诀,掌握汉字和词组录入规则;了解通知、请示、红头文件等常用排版物的格式规范;掌握Word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排版方法;掌握Word表格常用制作格式;理解Excel工作簿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单元格引用方法;掌握SUM、AVERAGE、IF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格式;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常用版式;了解PowerPoint幻灯片母版概念;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放映方法等。

课程的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存储、管理电子文档的习惯和意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在文档、幻灯片设计中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认真面对简单枯燥的工作,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

2.3 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的建设依据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就业于各行各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同时结合学生大多在银行工作的实际情况,以银行办公应用的实际工作中所需职业素养、知识和能力来整体规划课程项目,使得课程既满足学生广泛就业需求,又突出金融学院特色。

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深化职业素养;课程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设计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完成迁移内化。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岗位分析,提取出课程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制定课程目标,然后结合课程在工作中典型应用,由浅入深设计课程项目及项目任务。技能实训从单一技能逐步过渡到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在设计时在考虑典型性、可操作性、价值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还注重针对学生多数就业于银行的特点,突出了银行工作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此外项目的设计也考虑了适用于高职层次学生工作中职业技能的要求,注重学生可持续性能力培养。

课程的项目设计以“银行办公应用”为主线,包括九个项目:办公文件管理、输入客户名单、营销活动和服务培训管理、理财宣传单设计、打字大赛、银行业绩管理、年度工作汇报、产品推介和岗位竞聘。其中产品推介项目为选修项目,理财宣传单设计和岗位竞聘为课外项目。办公文件管理项目包括认识计算机、打印通知、文件整理存放、保护电脑信息安全和打印红头文件五个任务。输入客户名单项目包括打印单字和输入客户名单两个任务。营销活动和服务培训管理包括排版活动方案、制作活动经费表格和新员工培训文档排版三个任务。五笔大赛包括单字提高和输入提速两个任务。银行业绩管理包括业绩表制作、美化业绩表、业绩表简单计算、业绩表数据处理、给业绩表添加图表、业绩表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和产品情况调查表制作七个任务。年度工作汇报项目包括简单年度工作汇报、演示文稿动态修饰和制作精美演示文稿三个任务。产品推介包括宣传报设计和宣传视频处理两个任务。理财宣传单设计和岗位竞聘项目是课外项目,由学生自己安排具体任务。

2.4 教学模式的改革。

课程改革采用了情境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项目情境设计中采用了学生在银行顶岗实习及毕业工作后分别就任于行政助理、柜员、大堂经理、营业部主任和支行行长岗位时的工作情境。课程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学生旁观的教学方式,改为由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以传授学生“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等过程性的知识为主,以解答“是什么”、“为什么”等陈述性知识为辅,重在能力和素质培养。

3 课程改革研究方法和特色

课程改革主要采用了实地调研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实地调研法是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本课程所面对的实际工作岗位和真实工作环境及相关岗位对课程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项目导向法指项目是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载体,强调以一个完整的实际工作项目为教学导向,重新构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感知、体验和领悟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任务驱动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教学任务主题,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从而完成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达到心理机能的发展。

课程的改革体现了“金融特色”。通过课程改革,以银行办公应用项目为载体,把课程应用与学院金融特色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专业岗位的服务和工具作用。课程改革项目的职业化。课程与银行办公结合,加强了课程与就业单位的深层次合作,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对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等进行更新,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课程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突出了学生实际业务能力的考核。另外,课程改革突出能力培养。课程作为各专业基础学科,项目设计注重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让学生在任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4 结束语

课程改革按照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规划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重新定位课程,定制教学标准,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与专业岗位需求相结合,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提高了学生计算机办公综合应用能力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职业岗位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和快速晋升储备了充足能量。课程改革了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方式将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为主体、能力本位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在课程改革中加强了课程网站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为学生多元化学习提供途径。课程通过任务驱动的情境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索,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锦晶.基于情景式的高职专业实践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软件导刊,2015(1).

[2]程立莉.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学周刊,2015(11).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篇2

摘要:从教育教学模式角度看面临很大的挑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需要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全面调动小学语文教育的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为一项重要目标,保证小学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综合水平,为小学语文教育模式转变创造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创新模式

小学语文教育创新模式需要和小学教育实际结合在一起,保证语文教学方法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做为语文教育教学的接受者,需要和学生教师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一种能力,为小学语文教育综合质量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需要积极引导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创新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念转变,逐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让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思想上进行观念转变,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结构,达到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学习的状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快乐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创新需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变被动掌握知识为主动掌握知识,让学生能够能够不完全依赖教师,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引导性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其综合学习、科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的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创新,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对启发式教育模式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三、小学生语文教育模式创新与模式构建

小学生语文自主创新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从而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教育体系,对学生综合教育模式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前需要从课程教育和教学实践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2]。创新教育模式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从自主学习、寻问探疑、互动研究、揭示规模四个方面进行创新,确保创新学习理念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从自主学习和感知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能够积极把握学习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能够高效合理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创新教育水平。

四、总结

构建完善的小学生教育模式是其教育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当前需要在求知求新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完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让小学生能够有意识的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发现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其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主学习其实是以学生为主的自学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互动,从而能够有效的揭示学习规律,对科学有效的归纳知识、化解问题、升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煦光;怎样进行启发式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5期.12-13

[2]阮尚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19-20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篇3

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职生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文章从当前中职学生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论述了协同创新引领的中职学生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深度融合,努力探索符合当代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中职学生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创业;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14-0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习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重要论述,不仅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指引,也对中职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起到引领作用。

一、当前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和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科技人员和中职生及大学生创业。当前,职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一是牵头部门较多,但又彼此相互独立,分管学生工作的部门、负责学生就业部门、校团委等都会开展创新创业类培训以及比赛,而这些部门面对的参赛或培训对象都是一样的,使得创新创业教育重复建设、效率不高,学生往往出现疲于应付的状态。二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没有真正纳入必修课程,大多数学校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教育的力度以及效果欠缺,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三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教育内容并不能适应当代经济社会的需求。因此整合分散力量,与时俱进有效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以协同创新引领的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做法

园林专业坚持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当代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谋事要实”。首先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大力支持中职学生创业,形成坚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其次,辅导员、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联动,真正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将创新创业教育列为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团日活动、素质拓展的主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将创新创业理念传递给学生,将党中央关于创新创业的最新指导精神解读给学生,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第三、定期举办中职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申报、学生创业计划书评比、创业金点子收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有创业想法以及计划的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开展实践的舞台。第四、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更好地为学生创业服务。目前学校已经有多位青年教师取得创办你的企业培训证书,一位教师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类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业。第五、注重发挥优秀创业校友的榜样作用。邀请已经毕业的、在创业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校友为学生开展讲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将创业典型校友的事迹进行推送,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创业、实现创业。营造创新交流、创新社团建设等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使创新创业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和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的一部分。第六,积极鼓励中职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创业实践,例如我的创新创业体悟交流活动等,依托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心理训练”、“创业计划研讨”和“创业实景模拟”等活动,帮助学生锤炼创业者的心理品质与能力素质。

三、协同创新引领的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

园林专业坚持将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全过程,努力探索符合当代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引导学生以专业为依托,学以致用,开展专业实践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撰写与专业相关的创业计划书,对于特别优秀的项目给予资助并帮助学生开展实施。形成专业选题、收集资料、查阅文献、撰写综述、设计方案、方案讨论、方案评审、开展实施、撰写论文、成绩评定、交流总结等多环节一体化的深度融合流程。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不再仅仅是辅导员老师的职责,而是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共同的责任与使命。特别是专业选题、查阅文献、撰写综述等环节,更需要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与参与,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丰富当代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打造具有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研究优势的创新创业团队。

四、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1.加强学校与多方合作,强化“协同育人”

积极推进政府、高校、社会多方合作,获得政府支持、社会关爱、企业协助,努力创设“校府协同”、“校企协同”、“校所协同”、“校校协同”的育人环境,积极探索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就大学生专业实践、大学生就业、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教师行业挂职锻炼、行业专家选聘、众创空间建设、创业孵化八方合作的“8C协同”育人模式(C即Cooperation,合作),互惠双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建设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构建“校内专职+校内兼职+校外兼职”三位一体的师资结构体系,建设支撑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第一,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面向全校教师,公开选聘创新创业教育兼職教师,组成专兼职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教学、创业研究、项目指导等各项工作。第二,组建外聘专家团队。聘请知名专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政策专家、风险投资人优秀校友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创业项目指导教师,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

五、结语

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共享全球最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网络平台上“中国创业学院”系列课程等网络资源,与行业企业工程师建立线上合作模式,丰富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篇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创新,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 靠人才”。是的,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民族的进步靠创新, 创新有赖于创新人才, 而创新型人才必须靠教育来培养。教育则必须主动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国情告诉我们中等职业教育这块广阔天地对于发展中国家仍然是技能教育的主战场, 职业教育也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 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必须要改革、创新, 而教学创新是所有创新的基础, 是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关键。

一、创新教学指导思想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学活动的向导, 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指导思想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教学中我们提倡以“人本思想”和“能力人格本位”思想为指导, 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人本思想”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学习, 学会探索, 学会创造。

“能力人格本位”是指教学应始终围绕培养学生方法能力、操作能力、社会能力、创造能力和健全人格进行。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是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校是一所以护理专业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 且素质良莠不齐, 多数学生不知为何而学, 更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面对这样的学生, 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把他们的心留在课堂, 也无法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以“人本思想”和“能力人格本位”思想为指导, 开展热爱教育。

(一) 以专业之爱树立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要让学生们热爱所学专业必须从入学教育开始。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史和护理工作对人类健康作出的巨大贡献, 使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伟大和职责的神圣, 从而产生崇敬之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知识的价值, 深刻理解“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真正涵义, 对学习专业知识产生兴趣,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师再按照心理学规律, 加以引导, 激发其求知的欲望。有了对学习的“情趣”、“兴趣”和“欲望”, 才能产生学好专业的动力而乐学不倦。

(二) 用师生之爱建立通向成功的桥梁

古人云“亲其师、听其言、信其道”。作为传道者不应给学生奉送知识而是应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要对学生注之以爱,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启之以智。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要更新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依靠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和人格魅力, 吸引学生, 言传身教,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提倡“一点爱”教育, 即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信任和支持、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加上教师的人格导向作用, 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二、创新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知识体系的新特点, 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及学生实际, 推行“集群式”、“一体化”课程模式是培养“创新型”职业人才的有效措施。

职业学校应开设综合知识课程群, 如把语文、数学、英语、文学常识、自然科学常识、健康常识等课程按内容的相关或相近性, 加以分类归并, 形成“集群式”课程。以便省时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最多最好的知识构架, 为其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夯实基础, 同时又有利于拓展知识面, 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1.加强教学管理, 建立倾向于技能训练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不利于对实践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此, 在教学课程设置上, 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 坚持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 专业课为实习课服务, 建立起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2.加强实习训练基地建设, 发挥教学辅助作用

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是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可靠保障, 为此, 学校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实习训练基地建设, 使学校和医院互为依托。教学区负责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讲授, 为实习操作奠定基础;实习区承担学生的操作实践, 使理论与实践初步接轨, 为提高巩固学生的技能奠定基础。

3.实施“名师工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创新的关键, 只有技术过硬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造就出技术过硬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因此, 学校应建立健全约束和竞争机制, 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系列达标活动, 对教师择优上岗。加大教研教改力度, 实施“名师工程”。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技术培训方式, 使学校内部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为实施学生的技能培训做好准备。

4.抓课内外结合, 促训练深化

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实习设施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措施, 使规范训练与技能竞赛相结合, 以赛促练。做到100%的师生参与, 100%的项目有活动成果。建立技能竞赛制度,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热情, 提高了技能训练的质量, 调动了师生教与学、学与练的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方式的总称,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应试教育”下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 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启迪;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有吸引力,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开放式教育, 开阔学生的视野, 扩展知识面, 拓展教学时空。据此, “参与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分层次教学“是创新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

(一) “参与式教学”是教师积极

参与学生的学, 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 教与学充分融合, 最大限度体现学生主体发展。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班级管理, 社会实践, 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中, 锻炼思维, 培养能力。

(二) “开放式教学”一方面指打

破传统教学课时、课堂的束缚, 延伸教学的时空界限, 寓教学于学生社会实践, 外出参观, 甚至家庭娱乐中, 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另一方面指打破传统教学的学科束缚, 教学中对问题的设计、讲解, 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 多角度、全方位的加以分析, 这样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也有利于诱发学生联想、创新。

(三) 分层次教学是促进课程结构优

化, 发挥课程管理的制约和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学生学会选择, 重视单科选修课程, 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化的发展;鼓励学生超前发展。要求教师除能教好必修课程外, 还必须能教好一、二门选修课程, 指导好一、二项活动, 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的开展。

四、创新教学评价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教学评价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指挥和导向作用。“应试教育”下, 教学评价以学生成绩、毕业率、合格率、升学率等为标准, 由此形成“一切为了分数, 一切为了考试”的格局阻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创新教学评价应力求全面的检测学生学习及教学效果, 克服以点带面的片面作法;教学评价应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向导, 引导教育教学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学评价应推动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以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本文从教学创新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大的方面论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主要途径、关键所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教学中提倡以“人本思想”和“能力人格本位”思想为指导;推行“集群式”、“一体化”课程模式;“参与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和“分层次教学”是创新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教学评价应力求全面的检测学生学习及教学效果, 克服以点带面的片面作法, 并应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向导, 引导教育教学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教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尉迟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2]刘敬发.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3]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4]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5]杨颖秀.教育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篇5

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学策略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需要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创新。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因此,提高教师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过程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那么,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会学生宽容、理解、信任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自信乐趣、积极进取,实现自强。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学生创造的星火得意燎原的.推助器。也许,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是荒谬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不急于怀疑他们的动机。这是由学生所以作为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决定的。宽容的本质,是要我们从学生的过失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我们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没有谁不是天生的普通人,但也没有任何人注定是平庸之辈。”信任每一个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不断的鼓励他们去尝试、去努力,是学生有充分的自信,一定会产生“攻无不克”的效果。

二.注重启发讨论,不急于认同。

改革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法,首先要转变教师自身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我们的教师就不应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出为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问题的解决,要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满足一定的标准答案,而是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依据,发展他们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认同,得出结论,而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在想想看”,找到更多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多一种思路多一种答案。为此我们要给与更多的鼓励,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创造思维习惯”,一般知识的掌握,教学目的实现,要体现在思维的过程中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发展。

三.注重联想和想象,培养创造思维

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得)不急于认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的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造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自主学习。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创造性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学生能够自己作主,有选择、有支配能力。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创性。所以教学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自主性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所以,教学活动都应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计划让学生先定,书本让学生先读,问题让学生先议,规律让学生先找,习题让学生先做,小结让学生先说......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地体验到独创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思维才具有价值。

总之,开创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也需要我们改变作用。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篇6

【摘 要】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国家技能型人才基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尽管职业教育已经顺应教育改革局势,但是对于数学教学模式而言,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给职业数学教育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现就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创新视角,提出了数学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尤其是数学教学,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如果不能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根据职业教育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现代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并结合《经济数学》研究创新模式在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一,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局限,学习过程中过于重视公式和数学概念的学习,加之职业教学学生素养相对较低,单纯的概念及公式学习,导致学习氛围无聊、枯燥,进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恐惧心理。

其二,与高中数学教学相比,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以解决学生日后的就业问题[1]。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这就增加了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难度,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成为职业教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三,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在数学教学中,未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没有把学习与就业相互融合,因而,在教学时仅注重概念和公式教学,致使学生难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四,尽管教育改革已经不断深入,但是应试教育观念仍存在于职业教育中。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布置大量作业来巩固学生学习,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根据目前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以《经济数学》角度探究创新模式在职业教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情景教学模式及提高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有效性地策略。

1.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且能够提升数学教学效果。要想在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应用好情景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合理的情景,该情景必须经过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此外,在应用情景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通过了解学生兴趣,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情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应用情景教学,设置有趣、巧妙的情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例如,在教学《经济数学》中的数理统计时,教师创设以下情境,假如你在京东购物时,忘记了网银登录密码,密码是6位数字,各个位置的数字为0,1,2…9,从理论上来说,最多可以试多少次密码?教师创设这样一个环境,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求知欲望得到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技术原理。在探索知识的环节,教师又创设如下情境,有位同学在京东选了3件不同的上衣,和4条不同的裤子,那么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若增加裙子数量到5条时,又有多少种搭配方法?之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共有多少种方法,完成这件事;完成这件事有几类方法?各自又有多少种方法?通过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把具体问题转化成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分析结束后,教师予以引导,重申分类计数原理的定义,加深学生对分类计数原理概念的理解。

2.提高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除应用情景教学模式外,教师还要意识到数学教学有效性。就《经济数学》而言,教学不仅仅是依照系统的学习而获取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提升职教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对《经济数学》的灵活运用,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强化对经济学问题的计算、处理与解决能力。抛开经济数学教学,在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中,需要时刻注意保持有效性原则,做好教育工作[3]。首先,在教学前,教师要做好教案设计工作,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其次,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教学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融会贯通。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从而更好的完善课堂教学。

三、总结

传统教学模式,给职业教育数学教学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专业型数学人才的培养。综合考虑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发现情景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但需要教师做好教学方案设计准备工作,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引导,教学完成后,自我反思,对教学进行总结,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智杰.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315-315.

[2]彭波.中等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4(3):84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篇7

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创新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①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是这个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而创新教育的目标则通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②在美国,创新教育的模式是在低年级设置研讨班、设定核心课程、让本科生尽早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实践证明有一定的效果。而国内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创新教育,软件工程权威专家李未院士认为本科阶段应该强化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③作为研究性大学,如何在创新教育上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将学生培养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能够为本行业未来的发展培养做大贡献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的快速推进,创新型人才的缺乏成为了普遍共识。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走入社会,同时企业又经常抱怨没有招聘到足够合适的员工。这种供需矛盾也带给高校很大的压力,如何培养专业基础厚、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在行业中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面临具体问题时,能够有思路、有创新,并有效实施,成为衡量毕业生是否为合格人才的评价标准,如果某专业所有毕业生都能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上手即能解决问题的状态,那无疑是非常理想的。

鉴于国家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及现阶段学生的特点,现有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全覆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新的方法和方式出现,但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点,无法采用统一的方案进行解决。鉴于此,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我们尝试实践了一种满足大众化教育需求的创新教育新模式。

2 软件工程创新教育的困惑

工程具有社会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征。工程师所创造和建造的作品是为了造福人类、改进人民的生活,因而还具有道德制约性和全球性的意义。④从工程的特征来看,创新是实现工程的方式之一,因此创新教育对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而软件工程专业作为软件行业的支撑学科,在计算机开发的所有工程中作用重大,⑤在1998 年秋,IEEE计算机学会教育活动委员会和ACM教育委员会发布软件工程学科评审报告SE2004,报告科学、严谨地定义了软件工程学科的特征、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大篇幅提到工程实践在软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软件工程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才导向。作为一个人才导向型的学科,尤其为了迎接网络时代超大规模软件工程的挑战,重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问题求解和工程管理能力、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学科变化需要的创新能力和相关综合素质非常重要。⑥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创新教育并未找到万能钥匙式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寻找有效的教育模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大学生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经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刚从高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从心态上开始放松了学习上的要求,还没有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没有找到学习的目标,还在沿袭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

(2)自学能力差:中学阶段,学生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指示按部就班地安排学习生活,没有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习惯,因而进入大学后,学生很容易放松对学业的要求,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并且容易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即使有长期计划,也没有真正地落在实处。

(3)缺乏勤奋精神,不善于管理时间: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中,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勤奋好学的精神,网络游戏、社会交往等花费了他们的大量时间,因而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没有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或者有规划但没有执行到位。

(4)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涌入国内,在开阔我国人民视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人们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不和谐状态。例如拜金主义、唯利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理念侵扰着当今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不利于这些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遑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

正是具有上述问题,很多高校的毕业生两级分化严重,一定比例的学生创新意识差、工程能力弱、综合素质低。但是无论是教育部的工程认证还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都在强调学生培养的全覆盖问题。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高覆盖率、高质量地完成大学教育,而不只是满足于培养尖子生,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针对创新教育的特点,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需要学生在理论学习、动手实践等方面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够有所收获。因此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足功课:(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氛围能够影响个体向榜样学习,去适应群体。(2)建设良好的平台和环境,从硬件上解决学习途径问题,使有成才欲望的同学有环境学习、有平台发展。(3)采取积极的措施带动学困生进行基础的能力训练和创新训练,使其具备基本的能力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及矫正。

针对上述目标,基于学生的现状,在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创新创业系列课程的基础之上,我们进行了多维度的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3.1 荣誉和兴趣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建设学院创新创业中心:逐步建设学院创新创业中心,联络业内知名企业成立俱乐部,志同道合者共同设立工作室,根据主流专业方向设立兴趣小组,各俱乐部、工作室、兴趣小组按照兴趣、方向开展学习探讨、项目研发、申报基金项目,并在中心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通过多年实践,涌现出一批高知名度的创新、创业成果。例如: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四川省青年创新基金、发展势头良好的创业典型、国家级以上竞赛获奖等。通过这批典型成果的宣传,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觉到能够进入创新创业中心的学生都是优秀学生。

3.2 平台建设,形成系统创新训练环境

设立学院创新创业基金:设立学院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参照科研项目管理的方式,填写申报书、申报答辩、专家审批、公示、签订任务书、中期答辩、结题答辩,经过整个环节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行业调研、申报撰写、过程规范管理、沟通交流、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个基金的本意不只在提升学生水平,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主动思考、积极创新、项目规范开发等能力。

成立企业虚拟班:建立让企业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新机制,通过企业宣讲、企业导师指导、讲座、相关知识补充、校内实训、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等一系列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设立的系统培养过程。提升学生对行业、企业、专业的认识,提高实际工程的能力,明确未来职业规划,提前完成与企业的无缝连接。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还是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只是以前苦于没有接触企业、了解实际工程实践的途径而已。

3.3 针对帮扶,带动学困生积极进取

带班教师责任制:建立教师全员育人的机制,每个行政班级配备一名带班教师。带班教师拥有专业素质、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在所指导的班级开展专业指导、思想教育、榜样引导等工作,对困难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了解学生的困难,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生活指导。尤其在思想政治辅导员无法触及的领域,如专业学习、研发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创新训练档案:针对每个同学建立四年创新训练档案,并进行阶段性分析,针对空白、薄弱档案开展思想引导和工程训练安排。

工程训练班:在工程能力薄弱的群体中开展工具、平台、环境的专项训练,采用课题演示、当场实践、作业巩固的方式加强工程能力的提升训练。

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实习实训、讲座沙龙、个体咨询服务、实习应聘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行业、找到短板,并在创新训练中补充提高。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措施可以完整覆盖全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情况,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多种角度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4 实践总结

通过几年的实践,该模式也在不断得以完善和改进,从效果上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以该专业2011 级的500 名学生为例,学院创新中心每年可以覆盖150 人以上,创新基金可以覆盖200 名同学左右。企业虚拟班每年有近200 名同学参与其中。工程训练班每年开设9~10 个,可以覆盖400 人左右。在2015 年的工程训练档案数理分析中,全部同(下转第58 页)(上接第32 页)学都在上述工作中参与了至少1 项。从就业的情况来看,就业率在95%以上,初始年薪超过10 万元,就业区域、就业单位的分布也比较理想。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型的学科,工程教育一直是重点,通过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逐步在年级、在学院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而这几种措施又都是围绕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实践展开的,通过不同形式的平台实训、团队训练、沟通表达训练、专业能力训练,逐步将学生带入工程项目中来,因此在学生工程能力、工程学习意识方面的训练和氛围营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后续开展的实训、实习计划、课程设计等全覆盖的工程训练计划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⑦

综上所述,只要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开展全覆盖的创新教育,在营造整体氛围、改善学习风气、奠定专业基础、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落实创新教育,就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摘要:文章从创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出发,阐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现阶段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开展创新教育的难点和困惑,最后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举措和效果,总结了根据学科特点全覆盖开展创新教育,可以使创新训练在营造整体氛围、提升学习风气、奠定专业基础、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全覆盖,创新,教育,就业竞争力

注释

11徐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J].江苏高教,2009(6):107-108.

22 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90-95.

33 李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2006(4):23-25.

44 项海帆.改革工程教育培育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http://wanfang.uestc.edu.cn/C/periodical-zgaqkxxb.aspx,2007(5):1-23.

55 高丽华等.软件是这样炼成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9-180.

66 齐治昌,谭庆平等.软件工程教育:迎接网络时代超大系统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2(3):23-25.

浅谈职业教育教学创新 篇8

一、什么是教育创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教育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坚持教育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 是推动技工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实现高校历史使命的重大战略要求。

我国教育, 从理论到实践, 从制度到方法, 从规模、质量到效益, 方方面面都急需创新, 怎样做才能事半功倍, 并起到我们期待的创新效果呢?国际国内的教育事业都有自身变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既有世界性, 又有民族性。从世界性来看, 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财富。从民族性来看, 任何教育都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都要为民族的振兴服务。因此, 教育创新的概念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它应当在探求世界教育发展共同规律性, 学习借鉴世界教育改革先进成果, 尽快超越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同时, 总结民族教育传统思想文化的特色和优势, 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

我们虽然拥有无穷的创造潜能, 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培养, 就不能变成现实。不是什么教育都能兴国的!只有保证健康、给人幸福、助人成功、使人高尚、激励人不断创新的教育, 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兴国人才”, 才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教学创新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 在实践中越来越清晰地凸显现代职教的新理念: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以学校为本位的办学模式阶段, “小职教”的狭隘观念和传统的机械的办学体制影响仍根深蒂固, 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结合、教学与实践的对接显得先天不足。职业教育如何迎难而上、办出特色?如何“跳出职教发展职教, 跳出教育发展职教”, 面向市场, 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 着眼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开发, 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与此同时, 教育正经历一场新革命, 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评价观都在发生转变。这场教育的革命也给苦苦寻求突变的职业教育和教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启示, 职教教学创新的落点应体现以下内容: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 以“多元智能”为指导, 构建新的职业学校教学模式, 注重学习过程, 强调自主、合作、探索, 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 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经历、体验和感受, 注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等等。具体说来, 教师对学生, 应热情鼓励他们成名成家, 进行理想教育, 及时发现、评价、培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表现的突出才干,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适时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发挥特长, 尤其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让每颗星星都发光, 让每片花瓣都散发芳香。总之, 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开创学校全面育人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的生动局面。

我们的教师一定要爱护每个学生的创新冲动, 呵护学生的创新欲望, 把创新素质的教育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节中去。实践是人们认识社会, 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老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 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上好缝纫、电脑、木工、电焊等技能课, 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中进行创造。作为学校和教师有责任保护、引导、关心和启迪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启悟、创新。大凡一个问题, 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解决方法, 方法愈多, 愈能创造出最优方案。培养学生观察, 从不同侧面去观察, 从观察中得到感悟。创新是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民族竞争的关键, 而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靠教育来培养。因此我们要不断革除过去教育中的弊端, 努力优化创新素质的教育, 变包办型为放手型、封闭型为开放型、专制型为民主型、保守型为创造型。

三、职业教育创新的途径

多元、互动、现代社会的变革正引发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革命, 与之相呼应的是, 传统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面临着一个如何适应社会变革和教育革命的迫切问题。技工学校教师要采用多元、互动、现代的方式、方法, 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1) 多元。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构筑教学平台, 如常规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业务探讨相结合, 个人自主教学和群体合作教学相结合, “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研究。 (2) 互动。是指在职教教学中注重多向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注重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和沟通, 让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 由被动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因此, 职教教学重点要探索诸如互动式、沙龙式、专题式等形式。 (3) 现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现代的职教教学理念, 以创新为核心, 以服务为宗旨,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职业教育教学实践, 着眼于人的成长与发展, 关注职教的“今天”, 同样也关注“明天”和“后天”。二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职教教学, 提高职教教学的科技含量和效率。随着网络优势的凸显, 以网络为载体, 构建“网上虚拟教研中心”, 教师应该建立教育博客, 并以此为平台, 集聚教育资源, 吸引广大社会成员、教研人员和教师参与到“网络虚拟教研中心”中来, 进行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教学教研问题的对话和探讨, 既保留了传统教研的优点, 又突出了时空性、多向性、交互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在职教教学中, 要吸收各方面的专家组成教学的“异质团队”, 发挥多元优势, 实现资源整合。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主体作用, 他们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 具有系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 能够准确地把握职业学校学生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 要吸引行业专家、领导和技术骨干参与到职教教学中来, 他们具有扎实和先进的专业知识, 能够使职教的教学内容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能够让学生学有用的知识。这种多元整合、校企合作的教学途径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教学实践, 以跳出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视野和思维进行教学, 大大提升了职教教学的内涵和实效性。

摘要:职业教育发展使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成为迫切需要。要以服务为宗旨, 创新职教教学观念;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内容创新的重点;构建多元、互动、现代、开放的职教教学方式和方法;从加强调查、典型辐射、课题牵引、活动推进、多元整合、教师合作等方面创新职教教学途径。

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篇9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信息时代的到来, 知识经济带动社会发展, 社会的中流砥柱就是成年人, 社会的发展和文明水平都需要成人素质来衡量。我国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同样要求成人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 充实自我, 提高全民素质。在新时期下, 笔者认为要对成人教育给予正确、适当的定位, 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给成人学生一个发挥自我的空间。

一、现在成人教育的现状

可以看出, 函授课堂里, 教师总是一直讲、满堂灌, 学生在教师的支配下, 学习非常被动。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 考虑到成人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主观上将教与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包办, 多给复习大纲和复习题, 以方便学生的考试, 以提高及格率。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培养下, 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 思维定势, 学生的学习范畴应该是高等级别的。考试成绩虽然及格了, 但是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却不敢恭维。另外, 成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活动, 在研究层次、研究质量以及研究人员队伍上, 与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研究条件与设备的简陋、研究人员队伍层次较低, 研究人员逐渐减少等等, 都是成为成人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个阻碍。由此可见, 成人学历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师的实践创新要得到进一步发展, 其前提是成人教育教学理论和观念的创新, 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二、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

最近几年来看, 成人教育有了一定的改变, 其教学模式开始发展呈现出注重新科技应用、涉猎领域广泛、关注学生层级、突出教学主体以及强调师生互动等特征。所以,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成人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了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1、三角形模式

三角形模式是以学校教育为平台, 以成人教育为追求, 以教育者教育为主导模式。以这三方面主体为良好的支撑点, 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基础。但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之下, 原有的模式开始显现出了对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不匹配, 在这种情况下, 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它是一种全新的以社会教育为平台、以终身教育为追求、以受教育者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发展模式。三角形教育教学模式倡导成人教育的服务方向, 为成人的自由和谐发展而服务, 发展健全的人格, 它为成人的各种非职业生涯需求和成人的职业生涯需求服务。只有这两种服务功能在一起共同发挥着教育的作用, 成人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教育目的应该以终身教育为追求, 因此, 成人教育教学的影响范围被放大和扩充, 从而在宏观领域提高了成人教育教学的质量。社会教育为被教育者提供了受教育的平台。这个教育平台要努力为大量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准入机会和场所, 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终身教育理论的体现。在成人学习者角度, 社会教育这个平台, 能够将成人教育的普及化为现实, 让更多的成人学习者有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学习准入的空间, 从而加大了知识的传播力度和范围, 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 能够更方便搜集更多的教学案例, 涉足更广域和深度的研究领域。在社会经济大步向前发展的今天, 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成人教育, 只能在新的“三角型支架”模式的良性互动下, 成人教育才能发挥其知识经济时代巨大作用, 为整个社会的提供知识服务。

2、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是指基于提出问题和解决的教学模式, 在美国医学教育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问题教学模式被提出和发展, 后来这个模式被广泛的推广于工程教育、商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它提倡将实际出现的问题, 在老师提供学习方法和适当的帮助下, 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性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成人教育的学习对象是需要在疑问下学习, 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认知度, 从而使学员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适应竞争, 提高工作技能和效率的作用。这要求成人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实用的特点, 强调学用结合, 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 注重实践锻炼和偏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要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使知识快速转化为工作技能技巧。

3、三维教学模式

针对成人教育教学中的教学内容, 我们提出了三维教学模式, 它充分地反映出教育效益。这种教学模式, 有效地结合了生产实践、理论学习与教育效益, 三种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依存的关系就相当于一个三维模型, 因此取名为三位教学模式。三维教学模式的教育目的是, 将成人培养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 正因为他们是未来工作上的一线人员, 因此要培养他们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灌输学员提高教育效益, 师生的双向参与和合作个学员提供了实践理论知识的平台。在成人教育发展中, 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就应该是三维教学模式, 它适应时代发展, 符合社会需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能够不仅给学员提供知识和技能, 还要引导学员以创新的思维去思考, 不能墨守陈规。在教学中, 教育的本质就是希望学员可以举一反三, 不断创新, 不断进步, 因而, 在成人教育中, 也要贯彻落实创新这一概念的运用。结论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普通的教学模式不一样, 它更贴近生活, 而三维教学模式, 正是符合了这个特点, 在教育模式中重点突出了以学员为主体, 对学员实行现场考察。对成人教育的教学中, 学员的学习态度是主动的, 要尽量将学员的知识融汇到实际生活中, 让他们真正做到学有所成, 学有所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玉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02) 。

[2]郑友训:《终身教育体系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建构的思考》, 《成人教育》, 2003 (11) 。

[3]黄小云:《成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南昌大学, 2007年。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创新美术教学 篇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笔者认为,搞好美术教学也需要创新。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中片面地追求技能技巧,过分地注重结果,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常常使一些学生受到打击,以致失去自信心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学会设计图案,我组织他们到室外写生,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由简到繁。有些学生对绘画不感兴趣或者没有信心,我就让他先看别人的绘画过程,再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画起,慢慢提高。我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美术环境,满足他们对美的渴望和需要,从一个微笑到一片掌声,都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与评价,这使他们信心倍增,对美术课堂也有了热情,使得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良好。

二、用活教材,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为此,必须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尤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以致用。

职业教育的美术课,要为学生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生活环境的创建,实现美术教育整体化,使美术教育渗透于学生各领域的活动之中。例如,在他们出黑板报、发布社团海报、运动会标志设计等日常活动时,我都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提点,让他们对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具体的认知。他们服饰配色不恰当的时候,我会提出指导性的建议,让他们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我常介绍一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及灵感来源,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感觉设计并不难,也并不复杂,明白很多成功的作品正是缘于抓住了偶然的灵感。鼓励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积累,再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会把自己想到的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虽然在构图、技法、色彩方面尚有所欠缺,但画的内容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的,至少是动了脑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这样一种课堂氛围,让学生既能自由地表达个人的见解,又能对他人的观点坦诚地发表不同的看法。每个人的智力高低不同,接受能力快慢不同,导致思考问题的深浅程度不同。聪明好学的学生人人都喜欢,老师若只表扬回答正确的同学,那落后的学生肯定就没有兴趣回答问题了。如果打乱平时严肃的课堂气氛,换成自由交谈的形式让学生任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对与错都给予认真分析,委婉地指出差距来,就会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太筋的,所以他们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十分强烈。生活成了绘画的素材,学生真正成了绘画的主人,自然就体会了创作的愉悦。(1)郎加明说:“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由此可以看出,教材是“死”的,学生的创造热情却是“活”的,教师要用活教材,指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用结合”,“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三、巧选素材,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学生生活基本是单一封闭的,而美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巧妙选用教学素材,注重美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从生活中提取绘画素材,是我的“快捷方式”。具体做法是,在他们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布置一些鲜艳的简洁的装饰品,从室内的学习角到讲台上的小盆景,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听、看、讨论、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和自然环境中美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多欣赏名家的美术作品并鼓励他们临摹优秀作品。经过积累,他们的技法会有所提高,就可以在简单的涂画中尝试不同的美术表现,发展了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了让学生在临摹中不枯燥乏味,激起兴趣,我让他们准备一些时装杂志,这些都是他们喜欢看的,因此,他们对于时装画技法的课程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四、更新教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

无论是教师指导的活动,还是学生自选的活动,都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直接操作、直接观察和实验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体会,这样的课程对学生发展才是有价值的。这是他们创造表现能力的主渠道。如设计比赛稿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彩色铅笔,水粉水彩,马克笔等)和多种表现技法,在练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在创造良好、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教师必须学会站在学生的视点上看待问题,多观察、多了解、多反思,注重随机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依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独立决策、思考和行动,及时调动、鼓励学生。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实际,更新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殚精竭虑寻找的点金棒。相信只要教师在激发兴趣、用活教材、选好素材、创新教法几方面,大胆放手、善于捕捉、巧妙引导,学生的美术潜能和审美智慧就必将得到充分的开拓和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继续寻求一套更适合职业教育的行之有效的美术教育方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学生美术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注释:

(1)郎加明,著名创新专家,中国研究创新思维第一人,“金三极创新思维”理论体系创立者,金三极创新思维咨询有限公成熟的观点和看法。每个同学都感到自己被重视,自豪情绪被激发起来,就会努力配合老师教学。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自觉探索的愿望。著名美术教育家罗·菲尔德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针对每个少年儿童的素质要求,创造创造教育的环境,给孩子们一个创造的空间,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表现的潜在探索欲和创造力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音乐课:意象与音乐的灵动舞蹈

顾月红

(张家港市第七中学,江苏张家港

小鸟的歌唱、水的漪涟波纹“水中倒影”、透过树叶间的钟声、雨中花园等,都在作曲家手中转变为音乐表现。在音乐课堂上,无论学生听到什么音乐,都能从音响中感觉到它的形象及精神,这种感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和内心世界,使学生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勾画出与音乐情绪相吻合的意象。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听赏中呈现的音乐形象

那大漠孤烟戎马倥偬迟暮英雄对故人往事的追忆、夕阳西下对即将远去恋人的互诉衷肠、枯藤老树下失败者对自己的勉励劝慰等画面形象……都蕴涵在音乐之中,创造出了一个多彩绚烂的音乐世界,一个崭新的意象世界。人们欣赏音乐时常采用非音乐形式来欣赏音乐,甚至想把音乐中的每一乐句都用一种形象加以概括,这是大家对音乐的误解,是违背音乐艺术规律的。因为没有感觉的音乐是没有“内容”的,音乐应该是一首诗歌、一幅流动的画面,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的喷发。

在开始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时,我几乎没有说什么,只是对学生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让他们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后,告诉我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或者如电影、电视中看到的什么样的情节。他们在完整欣赏后说:听到了草原上人们恬静快乐的生活,听到了马蹄的嘶鸣,听到了战争的号角、听到了恶势力狰狞的声音,听到了人们在唱歌歌颂着什么,虽然他们说得并不完整,他们并不懂多少音乐,却能在聆听后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才是音乐美的真实体现,是音乐美强大力量的展示。在接下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简介了故事梗概,再次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

师:幽静的音乐突然被刺耳的音响打破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突然,传来了王爷出卖土地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人们被惊醒了。

师:听!什么吹响了?那是什么信号?它的旋律是上行的还是下行的?为什么?

生:小号吹响了!那是嘎达梅林号召人们起来反抗的号角声!运用上行的旋律,鼓舞着人们起来!起来!

音乐形象就在师生之间的说说、练练、想想中穿越历史、穿越时代与学生心灵相映了,课堂中的那种激动的、淡淡的伤感也就逐渐弥漫开来,让学生和每一个听者一起沉浸其中。

二、品赏中产生的心理想象

音乐虽淡,但淡得有滋味,虽然单纯,但纯得有想象的空间,音乐就如你独自一人站在那山谷间,迎面吹来的那股清新的风。“心理想象”即内心所感受的形象,是音乐的“细胞”,是理性认识的产物,没有音乐心象就没有音乐的流动,就没有山颤地震、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意象。

音乐是心随乐动,意象全凭自己而定,它不会有具体的歌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创新培训10大领军人物,全球创新趋势高峰论坛、首都科学讲堂和首都创新论坛主讲人之一。

词,却有清晰的意象。不同人听相同的乐曲联想到的意象却不同。如,在听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学生在聆听它时,有人的内心呈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那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有人呈现的却是一个忧郁的、唯美的长发飘飘的女孩在月夜下等待爱人,在音乐中诉说着她一种说不出的惆怅与忧伤。又有人说听到了游子在感叹时光将去,岁月将老,而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残月又西斜,斜月将隐入海中,在明月之下,有几人可以回到温暖的家的无奈……

一个作品的正象,可以产生出无数个内心意象。当音乐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心灵达到一种境界,那么音乐也随之达到一种境界,真正悟道其智慧,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强大感染力。

三、创赏中感悟审美意象

音乐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可以以音符勾出画面。而总有那么几个梗会在不经意间触动你,在你不及反应时就已泪流满面。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它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就是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创作并生成自己独特的意象。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如在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结合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歌调等,学生用哑剧表演使其音乐形象化:一支当地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商队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远方。由于学生不同的审美意象,表现的情景是各不相同。在欣赏《图画展览会》时,其中的《两个犹太人》,自尊自大,威风凛凛,又傲慢,又粗暴的富人形象和机灵,神经质,在富人面前声音颤抖,曲意逢迎的穷人形象,激起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他们自创了很多版本的穷人和富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并将它演绎出来。欣赏《如歌的行板》时,学生在音乐中运用舞蹈动作来体现等。音乐课上,学生依靠想象和联想来感受音乐,产生意象。音乐成为一个具有牵动力量的链条,触动每一个学生的灵感。在其内心描绘出一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世界的画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就是音乐的灵魂。音乐课堂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

总之,在音乐课上,意象与音乐灵动地舞蹈,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与再度创造力,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艺术修养都很有意义。音乐是看不到,摸不着,而又能直接感染人心灵的东西,它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最直接、最玄妙、最淋漓尽致的手段,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象能力,就可通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熏陶,得到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摘要:美术,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和提高其职业素养,特别是审美素养的一门学科,也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

关键词:职业教育,美术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齐东海等译.艺术,心理,创造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篇11

1989年,国际教育会议上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称为21世纪教育的三张通行证。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在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下发相关政策文件。2010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印发 《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進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由此可见,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5日第六版刊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课堂内外并举”的文章,文章发表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等观点。有的研究者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进行研究总结,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基地的实践探索,并提出转变教育观念,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和师资建设等建议。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创业能力、社交与管理才能的开创性人才的教育过程。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和有效实施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陈文娟、姚冠新等人认为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尤其要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致力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进创新创业的理念与内容,积极引导专业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广大学生善于发现与拓展,积极参与创新与创造。此观点从高校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这一视角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为以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从学前教育专业《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出发,尝试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分析

2012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教师应能“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这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能够有设计和制作玩教具的实践创新能力,支持幼儿的各项活动。应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实践创新为一体的必修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与设计创新的能力,能够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工作。因此,许多教师学者着眼于对《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研究,这些研究为本文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究提供有益参考。例如:农丽华在“全实践”的理念下进行高师玩教具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谢丹以“玩”、“意”、“情”贯穿《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项目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刘利基于整合理念下的探析《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教学方法;刘雪芹尝试用实验的方式把《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结合起来, 探索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等。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传统的“指导—接受”与“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单纯模仿教师,关注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缺乏玩教具的设计创新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和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从《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出发,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获得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以《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一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为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以玩教具设计与制作为契机的创业意识,强化学生对玩教具的设计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1、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玩教具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定位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应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激发学生在玩教具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同时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需要,设定较为个性化的教学目标。《玩教具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设定应坚持应用性与实用性的原则,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教学内容不仅紧密联系一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践,准确把握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区域活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以及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做到教学内容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衔接,同时,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能力、设计与创新的能力与以玩教具为载体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教学内容中增加玩教具创意设计大赛、玩教具展卖、玩教具捐赠、玩教具委托设计加工等实践教学的内容。

2、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经验与兴趣需要积极探讨并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变《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传统的“指导---接受”与“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出发,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合作”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法为依托,是一种通过具体的创新创业项目来进行教与学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旨在以玩教具设计制作为载体,把学生融入有积极意义的创新创业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能够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不断涌现新的想法与创意,能够在团队合作下积极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锻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依据《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划分的若干单元,引导学生自由分组,“创新创业项目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项目教学法、合作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创新创业项目合作”的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师生依据《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内容,合作讨论设计若干创新创业的项目,教师分组指导学生撰写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并组织班级内部的项目答辩;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的技术知识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并制作相关单元的玩教具,例如,布材料玩教具;第三阶段:项目实践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并构建实践操作平台,开展以玩教具为载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例如,自制玩教具的展卖活动、自制玩教具爱心捐赠活动等活动;第四阶段:项目评价阶段,根据实践阶段中问题进行总结反馈,修改完善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并关注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

3、教学评价设计

《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设计应坚持以能力为重、创新为上、成长评价的原则。在教学评价上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至50%,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创新创业项目单元,强化每个单元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原有经验与个性的发展需求建立“档案袋”成长评价体系;引入多元的评价的主体,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实践成效评价相结合;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的期末教学考核评价设计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汇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关注学生平时在完成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的表现与项目实践的具体成果。

四、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建构

为了保障以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顺利实施,必须构建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以玩教具设计制作为载体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实践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校内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应充分利用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现校内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大学生创客实验室计划、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校内创新创业平台所提供的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有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实现课堂内外联动创新创业,激发学生设计制作玩教具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与创业的实践能力。

2、校外实践应用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想要获得成效,要紧跟实践需求,以学前教育专业《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为例,创新创业教育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除了在校内进行之外,还可以拓展到校外的幼儿园、幼教机构、早教机构中进行。与校外的各类的学前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其融入玩教具设计制作的创新创业项目中,以项目为带动,构建实践应用教学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五、结语

当今,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称为21世纪教育的三张通行证,学前教育專业的发展需要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探索,培养专业能力过硬、实践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与能力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探索适合专业教育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造、创业。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的课程教学为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以玩教具设计与制作为契机的创业意识,强化学生对玩教具的设计创新创业的能力,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zy063)]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篇12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职业教育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就如何开展职业教育, 提出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 即“1个目标、2个依靠、3级平台和3支队伍”。

一、明确一个目标

(一) 懂得指挥工作人员进行生产

专业技术人员是基层部门的负责人, 这些基层部门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最基本部门或环节。因此, 要是培训的人员具有能够完成指挥工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 完成生产等各种任务的指挥才能。

(二) 善于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操作

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些现代化生产设备或复杂生产设备中重要岗位的具体掌管人, 要培养学生能够直接操作管理这些生产设备的技能。

(三) 会进行生产设备第一线的维修与管理

培训人员到任职岗位要带领生产人员完成第一线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使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因此, 要培养学生掌握生产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技术。

(四) 能够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

培训人员要成为基层专业技术骨干, 经过院校正规培训, 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实践技能, 也要有一定的发展创新的能力。

二、抓好两个依靠

职业教育办学, 一要依靠企业, 二要依靠综合专业院校。这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两个个外部资源利用支点。

(一) 依靠企业实际情况和岗位需要

组训方式的改革实现由“封闭独立办学、全程培养”向“开放联合办学、分段培养”转变。调整改革后, 对学生培训采取院校与企业“2+1”、“1+1”组训方式, 强化企业试用、使用、适用环节, 最终达到培养人才使用, 从而使人才培养走上由封闭到开效、由独立到联合、由全程到分段的轨道。

(二) 依靠院校教育模式和办学目标

在培训目标上, 实现由“通才”教育向“专才”教育转变;在教学内容上, 实现由“系统性”、“稳定性”向“针对性”、“适时性”转变;在训练方法上, 实现由“以相对固定的理论教学为主”向“以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为主”转变。

三、搭建三级平台

(一) 搭建工具平台

搭建工具平台, 体现“够用”和“必需”的原则, 加大计算机、网络等工具学科对学生进行“多能化”的实践技术培训。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运用, 加强了系统的交互性, 使学习内容日趋广泛, 学习方式呈现多样性, 教师的教学更具个性, 从而实现学习的多元化, 便于学生自学, 使学生部分脱离教师的讲解按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从原来被动学习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实现学习的主体化,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也营造出教与学的愉悦气氛。

(二) 搭建专业理论平台

搭建专业理论平台, 突出“夯实”和“加宽”的原则, 体现创新精神, 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专业理论教学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观念, 培养思维的科学性、积极性、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原则, 使其能力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真正地训练出一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合格技术人才。

(三) 搭建专业技术平台

搭建专业技能平台方面, 突出“实用”和“娴熟”的原则, 充分加强实践性教学场地、教学环境、教学环节的建设和运用, 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应用和提高。我们培养人员强调要“重应用、强技能、练能力”, 达到“专业型”要求;立足“实用性”, 着眼前瞻性, 突出针对性, 体现娴熟性, 使一批批“技指合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成为企业操作、训练的骨干力量。

四、建设三支队伍

(一) 建设“理论型”教师队伍

“理论型”教师, 要是一支理论知识过硬、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一切有成就的教师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还有学术上的创造, 教学上的创新,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才真正体现教师职业的价值。努力扩大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比例。督促激励教师掌握学科前沿最新动态, 分析研究最新成果, 并将这些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

(二) 建设“技能型”教师队伍

“技能型”教师, 要具备对专业生产设备娴熟操作演练和实作技能的教师。加强实践性教学能力培养, 重点培养能够高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实作动手操作能力, 包括熟练操作、维护和检修本专业设备的能力, 并掌握讲解示范和组织训练的基本方法。培养“技能型”教师队伍, 既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技能培训, 也可以从生产一线抽调技术人员从事教师工作。

(三)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 要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 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具有教师和技师的双重知识结构, 双重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职业院校办学应重点培养教师具备下列能力和素质:具备专业知识, 并具备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能力;掌握专业技术, 并能分解、再现给学生, 指导学生进行技术操作及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会使用生产设备并教授学生了解生产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 教会学生独立使用生产设备;能进行生产改进创新并能指导学生对生产设备进行改进创新。

参考文献

[1]、黄俊民.双师型师资发展方向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黄俊民.教育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混沌DNA遗传算法下一篇:俄罗斯转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