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变革论文

2024-11-23

学习变革论文(精选12篇)

学习变革论文 篇1

从赫尔巴特到杜威

传统课堂的特征之一, 是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这直接导致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等弊病,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就认为, “要把我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应用于教学, 就需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彻底修正”。

在传统教学领域, 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的影响根深蒂固, 他认为, “教学只有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 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赫尔巴特将教学活动分为4步, 即“明辨、联合、系统、方法”, 与此相对应的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可分为“注意、期待、探究、行动”4个阶段。

作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过于侧重教师和教材, 忽视了儿童成长的本身,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便对此有所批判。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说, “赫尔巴特的教育哲学考虑了教育的一切事情, 唯独没有考虑教育的本质, 没有注意儿童充满活力、充满好奇的能量”。与赫尔巴特不同,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强调儿童的天性, 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在管理理念上, 二人也有所不同, 赫尔巴特认为应该通过监督、命令、惩罚来培养儿童服从的品质, 并在其中发挥权威与慈爱的作用, 杜威则更愿意让儿童通过探究与活动, 进行学习、交往与反思。

从某种意义上讲, 杜威的理论代表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革新, 他认为学习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应该不断激发儿童的思维活动。杜威将教学过程中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5个过程: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修正假设。根据这5个过程, 杜威又将教学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 给学生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 让学生感知问题所在;第二阶段, 帮助学生确定问题, 并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要求;第三阶段, 让学生占有足够资料, 从而通过资料进行设计、发明和创造;第四阶段, 引导学生判断假设是否合理, 将知识系统化、科学化;第五阶段, 为学生创设应用知识的实际场景。这便是著名的“五步教学法”。

我国长期以来受到赫尔巴特教学理念的影响, 在促进教学改革、建立教学体系的同时, 也产生了注重教, 忽视学;注重理论, 忽视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改革值得借鉴。以日本为例, 日本的教育方式主要依据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上世纪50年代, 日本主要依据杜威的教育理念, 采用“问题解决学习”和“生活单元学习”的教育方法, 60年代, 日本开始重视“系统性学习”, 70年代, 受美国教育家杰洛姆·布鲁纳的影响, 日本在教学中大量加入了“科学的方法”, 即重视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 到了80年代, , 日本推行“心灵教育”, 大量减少上课时间, 但由于学生成绩下降的现象较为严重, 日本目前还是更强调教育方式的目的性, 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的师生角色

在传统课堂中, 教师是讲授者, 学生是倾听者, 教师是管理者, 学生是执行者。教师会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不遗余力地“灌输”给学生, 学生被动地听与学。

现代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分别是什么呢?

杜威将教师比作“撑船者”, 认为教师是引导者和设计者的角色。他把学生比作“划船者”, 认为学生应扮演主人的角色, 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 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并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和争论。他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说:“要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即儿童智力、情感、意志、品格等各方面的发展。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根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 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 从而实现开发潜能、提高记忆、展现自我的目标。洛扎诺夫认为暗示的关键在于师生间的互信, 师生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国许多学者都认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课堂角色。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 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 而应该以助手的角色出现, 他将这种教学方法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法”;教育家布鲁纳将学生定义为“发现者”的角色, 他认为学生要拥有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此设计了“发现教学法”;教育家萨奇曼希望在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 在他的“探究训练教学法”中, 教师负责创设情境、调控课堂, 学生负责探究学习、解决疑难;社会学家谢夫特推崇“角色扮演教学法”, 他强调, 角色扮演可以使表演者和观众处于真实的情境中, 学生会在表演和讨论的过程中, 体会自己及他人的想法, 获得新的行为方式。

在日本, 教师会努力改变单方面统治课堂的家长式教学方法, 尽可能创设对话型课堂环境。除了最基本的解释知识、指导练习以外, 教师必须成为一个能建设教室内文化的角色。教育家佐藤学说, “教师应该把课堂打造成一个对话的空间, 来实现和学生的互动”。针对对话的问题, 佐藤学认为, 教师在提问时, 应该照顾到班级的所有学生, 并且不应该以期待正确答案为提问的目的。

高效课堂的学习革命

高效课堂追求课堂效率, 似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个性成长, 力主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创造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 打造“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相吻合, 也符合国家“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的课改任务。

在学习方法上, 高效课堂大多采用自学、交流、展示、反馈的学习流程,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师则负责创设情境、调控氛围、激发热情、适时点拨, 这正是杜威所说的“划船者”和“撑船者”的角色。

如何让学生充分地学习?小组合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小组学习不仅能帮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还有助于培养他们沟通、合作、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成绩,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成长, 这是先进教育理念的共识。

当学生充分掌握课堂流程, 完成小组建设之后, 许多学校尝试更进一步的放手。学生得到更彻底的解放, 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将被更充分地调动起来。为了达到课堂高效, 整合也必不可少, 包括整合教材、整合资源、整合课时等。

许多新手段与新技术也被应用于高效课堂之中, 比如微课程与思维导图。微课程由文字、画面、音乐3部分组成, 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 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品味画面、咀嚼文字的过程中, 完成学习;思维导图充分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 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帮助学生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新手段和新技术的更新与普及, 让高效课堂中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更加先进, 也更加丰富多彩。

新技术与未来课堂

从投影片到PPT, 从黑板到电子白板, 从作业本到网络平台……随着科技的进步, 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 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革新。可以说, 引入新技术, 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

为了证明引入新技术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 如“载体和结构特征及其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学习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效果是否存在个体差异”、“文句描述类媒体与动画演示类媒体效果比对”、“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效能差异”等。研究表明, 新技术的使用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大部分学生在得到新技术的帮助后, 能明显提高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力, 并且不同媒体的联合使用可以产生更佳的效果。研究者认为, 新技术在教学中, 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作为自学指导工具、作为学习交流工具。

教学辅导工具目前是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功能, 大量应用于传递、呈现教学信息方面, 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形象, 更加便捷, 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当然, 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过大的信息量、过高的变更频率会影响学生思维;过于倚重多媒体会阻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单调、机械地使用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产生知识碎片。新技术可以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论证观点、加强技巧, 甚至发展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 当更多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符合心理规律的程序出现后, 利用多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容量和大量练习机会, 课堂中会实现真正的自我学习。值得注意的是,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 新技术不能成为教师的替代品, 因为它本身不能关注教育变化, 还必须依赖技术的操控者。以人为载体, 将技术融入变化之中, 这才是将新技术应用于课堂的发展方向。

美国、英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正在发展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交流模式, 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 甚至学生与其他成人之间更广泛的交流。当多媒体技术刚进入教学领域时, 许多教育者担心会因此造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障碍。然而事实上, 自愿、合作、互惠原则下的多媒体交流方式, 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工具, 创造出新的、反对个人主义的接触和交流模式。

相比较而言, 国内新技术的应用多在课堂内, 还比较单调。发达国家的新技术应用发展趋势是转移到课堂之外, 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发展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 以及综合学习的新技术模式。

新技术的运用, 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控制信息量, 对信息合理组织;尝试动静结合、图文结合、多种技术和方式结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和教学活动中, 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注重通过新技术实现更好的交流与协作, 新技术不能完全替代教师, 教师还应发挥创设情境、调动热情、调控过程等方面的作用。

从“教中心”到“学中心”, 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发展。高效课堂充分考虑了国内的教育现状, 并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模式。目前, 国内许多学校在固有模式的基础上, 广泛学习、不断进步, 创设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模式。同时, 新手段和新技术的运用, 也对发展高效课堂建设、推动高效课堂改革、丰富高效课堂模式, 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的课堂, 正是一次学习的变革。

(节选自《中国教师报》2013-3-27)

学习变革论文 篇2

中国青年报-03-05张双武

据《武汉晨报》2月28日报道,该市已研究确定,到,将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并对高中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系统性改革。据悉,这是全国各地为适应教育部即将于本月公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简称“新课标”)而作出的部署之一。

2月11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修会上传来消息称,即将公布的“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共开设12至13门课程,其中技术和艺术是新增科目;语、数、英、物、化、生、史、地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0门课程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同时设立了选修课。“新课标”的另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实行高中教育学分制,1学分相当于18课时,普通高中学生3年内共设立178个学分,学生必须获得总学分的80%即142学分才能毕业,其中选修课必须修满至少6个学分。

关心教育的人士很快就发现,像正在全国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样,这是一场系统而深刻的变革,其对教育的影响将是全面而长远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不亚于当年恢复高考制度。

我们知道,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虽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但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普通高中教育变成了一块“跳板”、一座“独木桥”、一种只为部分升大学的学生服务的畸形的教育。多少呕心沥血的场景,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每年的“高考月”里达到沸点。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开始把学生当做“人”来看待,而不是“考试的机器”;它的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状元”或“落榜青年”;它终于开始正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偏才”的价值,避免了他们的才华被埋没的可能,而不是以往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强调“通才”的重要性,再说,高中阶段哪有什么“通才”?

很显然,“新课标”将会为高中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学科内容,实现跨年级自由听课,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新课标”能否顺利推行,首先将取决于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应该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这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次,“新课标”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校而言,以往统一有序的教学常规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对于教师而言,弹性选修制意味着学生可以选你的课,也可以不选你的课。

最担心的是,“新课标”将如何与现行高考制度实现“对接”。在现行高考“惟分数论”这个指挥棒之下,“新课标”会不会变得有名无实?笔者认为,近些年来,现行高考制度的一些弊端已表露无遗,加上高考制度自身也在努力寻求变革,那么,我们不妨把“新课标”的实行,看做是高中教育对高考体制改革的深切呼唤和促进动力。据悉,广东省正在积极向教育部申请参加第一批全国“新课标”实验,如获批准,广东将全面试行“新课标”,并有望在高考中获权独立命题。

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篇3

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就已倡导“导而弗牵”,然而过去语文教学中的流弊恰是一个“牵”字。其通常的表现是:老师通过钻研教材,先精心编拟教案和反映课文思路的“板书提纲”。上课时,老师上课的第一要务便是执行教案,并用一个一个预先编好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师顺着课文的情节不停地问,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逐一说出提纲中预拟的字眼。实际上是让学生“猜”老师手中的“底牌”。学生实在说不出,最后还是由老师一锤定音。老师问完了,教案里的“板书提纲”便一字不差地搬移到黑板上。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哪能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脱离实际,教学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布置给学生做的作业主要是瞄准试卷的题型,诸如背诵词语解释、中心思想、课后问题的标准答案,很少布置观察、制作、社会调查、读课外书等实践性作业,很少让学生参加演课本剧、讨论、专题演讲等语文实践活动。许多试题已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负面效应。如有的语文试卷考查字典,故意拿一些难查的字,如“为”“与”等,要学生判定部首。有的试题近乎是故设“陷阱”,如考学生“鼻”查什么部,几画,其标准答案是“鼻部零画”。教师为了对付此类试题,只好压着学生背部首表,甚至逐一地去死记一些难查的字所属的部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够应付考试,甚至得高分,但其语文素养并不理想,语文实践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固有的学习方式却是被动的、单一的、封闭的。新的教育目标与落后的学习方式严重错位。我们若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沿着老路走下去,岂非“南其辕而北其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目标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呢?

我想,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并非完全并列,这四个方面是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属于书面言语能力的范畴,口语交际则属于口头言语能力的范畴。综合性学习则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的,是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顾名思义,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它是“综合性”的。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提出这一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生活。语文一旦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它就必然是综合的。过去的练习从应试出发,所以大都是单项的,如“比一比,再连词”“选词填空”“造句”“看拼音写字”“改病句”(实际上是人造病句)。其实一派上用场,就大都是综合的。比如,让你出一期手抄小报,首先你就得广泛地收集材料,这就需要略读和浏览。除了转载材料,你还要自己撰写一些班级新闻,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材料编辑好了,还要排版和誊写,这就要求你有一手好字,甚至还要会画插图和美化版面。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能较好地整合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付诸生活实践。这对于摈除被动、单一、封闭的陈旧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改变目前一些学校中存在的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呢?其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我以为下大力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是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

一是抓好教与学的方法的改革。

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或予以示范,或予以点拨,或组织讨论、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表演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昆山实小俞培菊老师教学《嫦娥奔月》一课,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逢蒙的威逼”和“嫦娥的周旋”两处情节,组织他们自己编写剧本,制作道具,分角色排练,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学生要想编写剧本,就得进一步深入阅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身处地地想象逢蒙会怎样做、怎样说,嫦娥又会怎样应对、怎样周旋。学生精心设计人物针锋相对的对白的过程,就成了他们走向作品深处、走向心灵深处、在学文中学习做人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

二是抓好作业练习的改革。

要摈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中心思想、词语解释和问题答案的做法更应废止。

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可以结合课文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可以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辩论,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学生学了《三顾茅庐》,读了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就可以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诸葛亮的故事》。学生读了这本书,不仅知道了诸葛亮一生的事迹,也加深了对成语歌的理解。又如学了《秋姑娘的信》,就可以让学生到树林里去捡落叶,观察各种落叶的形状和颜色。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小课题”研究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种作业形式。如学习《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课(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便可组织学生自行合作、自选专题,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某个方面(如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不能过高,主要是重视过程,重视实践,使他们得到锻炼。

三是抓好语文学习评估的改革。

整合信息技术, 变革学习方式 篇4

一、自主学习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情感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感悟学习内容, 体验学习乐趣。如学习《海底世界》一课时, 一开始, 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首先设问, 你想知道海底深处是怎样的吗?那么就让我们随着深海潜水员到海底去探秘吧。然后屏幕显示海底深处美丽的动物、植物、高山、峡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在探讨过程中, 再利用课件让学生跟随潜水员听水中听音器传出来的各种逼真的声音。这样, 既让学生感知海底的神秘, 又让学生体会到要揭开海底神秘的面纱得靠科学技术, 从而激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2. 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材料, 进行拓展学习

由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有限, 距离现实比较远, 学生往往借助于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 培养了搜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 我要求学生在学课文之前进行预习, 学生能够上网搜集到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等各种相关资料, 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学过一篇课文或阅读链接, 我们也可以进行课外拓展, 让学生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或作者的其他文章, 搜集、整理更多相关信息, 从而收获更大的阅读效益。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业之一———手抄报, 成为展示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近期所学的内容, 自主确定手抄报的主题, 精心组织材料, 设计版面。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情思满怀”, 学过这一单元, 学生们确定了精彩纷呈的手抄报主题, 如“父爱如山”“无言的爱”“童心·天使”“乡情悠悠““不灭的灵魂”……手抄报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搜集的散文、诗歌、名言, 也有自己的内心感悟, 还配有精美的插图。

二、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 让学生通过问题来组织学习, 使学习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 多角度地找出答案, 完成任务。在内容上, 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任务进行探究,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能力去研究学习,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个性化学习。如学习了《景阳冈》一课, 学生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绰号产生了兴趣, 于是确定了以好汉的绰号为内容的探究实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之后, 同学们了解了好汉们的绰号及其由来, 绰号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点, 领悟到用绰号表现人物鲜明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变革论文 篇5

与八、九十年代不同,我们处在高度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时代,当前的创新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用户创新等。罗国峰教授及其团队对创新创业的研究和实践,是传统的大学教育结合时势的一种务实创新,同时也是新时代创业的过程。特别地,他们还将“行动学习”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创新创业的教育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着实令人兴奋。

一.行动学习教育模式符合创新企业的运作需求

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的概念由英国重量级管理大师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1907~2003)率先提出,它可形式化为公式“L=P+Q ”,其中L是代表Learning(学习),P代表Programmed Knowledge(传授结构化知识),而Q代表Questioning insight(具有洞察力的问题)。行动学习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导入相关的结构性知识,并通过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引发参与者的思考和探讨,最终输出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参与者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会更为深刻且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行动学习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提倡的教育需要的知行合一理念如出一辙: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的本质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我们在推动中国企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发展了一套易于操作的行动学习方法和流程。它主要由提出问题,导入知识,团队探索,行动计划及执行反思五大步骤,结合了现代企业运作实际过程,突破学习场所与实践场所两张皮现象,建立一体的聚焦复制的循环过程。在学习场所中探讨的是真实的话题,在实践场所可以将学习场所的计划进行落地,它可以作用于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进行创新探索。值得一提的是,新生代的创业,是创新创业,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的创业,需要创业团队进行不断探索实践,务实行动和总结反思,因此,运用行动学习方法用于创新创业的教育中,无疑是一种明智务实的做法。

1、提出话题:以现实为出发点,获取学习的需求,话题既可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如”如何降低采购成本?“,也可以是一个探索的话题如”未来5年,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我们认为有实在的需求才有更多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行动学习领域中,有现实问题则解决现实问题,没有现实问题则创造未来话题。

2、导入知识。根据瑞文斯的观点,程序性知识导入可以是与该话题相关的知识如专业领域的常识,也可以是启发性的知识如案例或故事等,又或者为分析工具和思维方法。这些知识可以运用传授方式导入,也可以采用参与者自学的方式获取。

3、团队探索。探索一词包括分享、质疑、挑战、辩论和共识等环节,是团队基于问题、运用知识和自身的经验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挖掘团队成员的隐性智慧,在想法碰撞的过程中激发了集体潜能。创新和冲突是深刻的共识基石。这个过程与脑力激荡或头脑风暴的相似,但团队探索的过程是需要进一步聚焦想法。

4、行动计划。基于团队探索之旅,团队对话题的分析理解较为一致,此时可以输出该问题的关键策略,行动步骤,分工协作、行动框架等。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前面的探索过程,这个行动计划是大家一起输出的,并且是自愿承担任务,因此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团队对计划的理解和执行会更加到位,做到自动自发。

5、执行反思。对行动计划的执行,目的是验证行动计划对解决问题的效果。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定期对计划执行进行反思,一则发现优秀经验和做法,二则发现障碍计划达成的问题。团队在践行计划的过程中,聚焦出障碍计划达成的问题,并开始新一轮的行动学习,不断聚焦和复制,持续地推动计划达成和团队的成长。

二.行动学习将持续提升创业团队竞争力

行动学习将会持续提升创业团队竞争力,培养高效务实创新积极的团队文化。在创业过程中,团队力量是影响创业成败关键要素。创业团队的打造,不仅需要有追逐梦想的激情,更需要具备扎扎实实地相关专业能力和领导力。对于初创企业者,个人难以做到完美,但是团队可以做到卓越。其中是团队领袖的领导力是关键,特别是快速扩张的企业,团队领导者的培养影响着企业的扩张速度。研究发现,领导力的培养70%来自于实践中获取,因此传统的学习模式难以打造出优秀的领导者。另一方面,行动学习对于创新创业的团队来说,本质上就是在无边界小组一同挑战任务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已经被许多企业证明有效地推动领导力提升。

其次,我们也发现,高效沟通协作是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是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加速成长速度的具有明显的正面作用。把行动学习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提高团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在前面我们提及的团队探索、行动计划和执行反思等环节,都是一个团队充分沟通、达成共识以更好地自动自发执行的过程。对于建设网状创团队和星状创业团队来说,通过行动学习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团队的沟通效率和提高团队的正能量。

第三,创业团队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与高效的执行文化,保证好点子能被落地。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好点子固然重要,但把好点子落地的能力更重要。在行动学习循环过程中,不以领导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即便没有职权,团队成员也可以成为某个问题的主人,整合相关资源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是被迫去做事,而是自愿执行和协作,执行力体现在自动自发的行动上。就这样子,许多不是管理者的员工也可以成为解决某个问题的主要负责人,展现才华和能力。三.行动学习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持续变革与创新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持续生存发展之道唯一不变就是“变“。企业变革与创新是企业走出其传统生命周期的魔咒,进而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企业常有的惯性思维和资源的限制,其本质就是再次创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比新建立企业还要困难,新企业创业没有过去的“影子”的影响,这里的影子就是“经验“,有些时候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是企业变革发展的障碍。然而,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变革,都是个别领导人拉着一群人跑。这个变革受到的阻力将会非常大,很多企业也会倒在变革的路上。

行动学习可以降低企业变革的风险,有效地支持企业实现蜕变和成长。因为,行动学习是激发团队一起实施变革,拉力不仅仅是少数企业领导人了。正如当年杰克韦尔奇在领着GE这头大象跳舞一样,在杰克韦尔奇加入到GE的时,GE是高度官僚机构臃肿的企业,濒临倒闭的边缘。而杰克韦尔奇采用“群策群力”的模式,突破层级框框和资源权力的框框,激发了GE的所有积极力量围绕着公司变革的方向去实施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变革,最终实现GE的起死回生的奇迹。其实,GE所使用的群策群力模式与行动学习的运作机理是高度一致的,无边界小组围绕着实际问题和未来问题进行团队共创输出解决方案,并整合资源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行动学习过程是小组团队针对现实或未来的问题进行探索、学习、质疑、行动和反思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类似”微版“的创业过程。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就是在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没有标准的经验可以遵循,每一次创业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和团队面临许许多多地未知领域及千头万绪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一一解决。在创业过程中,这种探索,务实,创新,分享,协作等精神与行动学习精神本质是一致的。

行动学习是在众多优秀企业中实践后被誉为最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的学习模式之一,在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中引入行动学习法,是从源头上给年轻一代注入一套前沿务实的思维模式,行动学习法将会持续支持他们在未来的创新创业生涯中做好团队建设,高效运营和创新变革,以降低创业风险,实现成功创业。

如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篇6

关键词:变革;学习方法;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机械化,学生被要求按照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学习,虽然依据固定方式表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适时地弥补了这一教育漏洞。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要随着时代变革,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新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这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观念是灵魂,人的观念,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需要从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入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就要转变以往的旧思想,端正思想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前提、基础,是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键。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行为,教育观念不转变,新课程实施就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模式也无法改变。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思想从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转变为新课标提倡的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的新方式上来,才能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主动思考问题能力充分激发出来,将知识不仅保留在课本中,而且能够将知识真正地体现在实际的生活实践当中,将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彻底改变。

二、摆正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点,而师生关系一直以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发展要致力于建立平等对话的、民主协商的、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学生才能自主地探究知识,学习方法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教师教和学生学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的因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是为了学,学有求于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实质是交往、互动。新的学习方法的变革使得学生和教师能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运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学习,从而学习方式变革才能得以实施。

三、开发和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教科书和参考资料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少且单一,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被动。学生对知识掌握靠死记硬背,学生毫无探索意识、自主参与意识。课程资源贫乏在学校教学中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积极参加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把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整合起来,改变学习过程中只从书本中学习知识的现状,让学生把生活与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和素材,为学生创设摄取知识的丰富资源环境。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而不是将学习只停留在教室和书本上。

四、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按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学生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学生更多的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由学习结果向学习过程的转变,由老师教向学生自主学的转变,由此,以前那种教学方式以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而学生学习方式也随之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学习方式将由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积极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走进课堂以后,教学方式要有新的变化。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讲和死记硬背,使得学生没有创新精神,这种只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现象,不仅谈不上运用现代的学习方式学习,一定程度上还淡化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新课程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课程改革之路还很长很长。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要求教师和学生尽快掌握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改掉被动、单一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数学学习方式变革初探 篇7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学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途径。就数学学习而言,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 因为这不仅使学生真正处于主动的地位, 并可通过积极的探索去创造性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而这事实上就是把学生摆到了与数学家同样的位置之上, 除去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外, 这也十分有利于数学观念 (数学传统) 的养成。简言之, 好的情境应当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如我们数学组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 设计如下师生谈话的情境:

师:炎热的夏天, 在操场上那棵大树的“绿伞”下面, 天天都有我们的同学上体育课、游戏玩耍的身影, 你喜欢这棵大树吗?

生:喜欢!

师:谁会计算它的树干的侧面积是多少?

生:树干是一个近似的圆柱, 我们不会计算。

师:那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再去计算榕树干的侧面积好不好?

生:好!

这一情境的创设着眼于从学生身边的、喜欢的事物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主动”做数学。

情境教学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揭示所学内容的主题;有利于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情景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老师给学生一个机会, 学生就会给老师一份惊喜;老师给学生一个引导, 学生就会走得更远。这也正验证了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为此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支点, 创设更加适宜学生“主动”去做的情境, 在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的潜能才会得到不断地释放, 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思维、灵感的火花。

二、还给自由, 引导学生“自主”学

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创新”, 而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只有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教学环境才真正有利于创新火花的迸发。面对课堂上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 教师应创造一种环境, 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述自己的观点、表露自己的情感, “自主”创造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在非漫无边际的情况下, 按照学生的思路来“自由”推进教学进程。

如在点阵中找互相平行的线段, 并说明理由 (点阵的相邻的四个点构成正方形) 。学生通过分组研讨, 多数小组按照教师备课中所预料的情况作了交流汇报, 得到了AB//CD和EF//GH。为了更加深层次地研究此问题, 笔者作如下设问:

师:同学们, 请先观察, 后再猜想四边形PQMN是怎样的特殊的四边形? (同学们一听, 又迫不及待地研究起来。)

甲组学生:四边形PQMN是菱形。

师:为什么?

甲组学生:因为PQ=PN。

乙组学生:不对, 因为PQ占二格, PN占三格。

师:其他组愿意研究这个问题吗? (于是学生马上行动起来, 丙小组提出了新的问题)

丙组学生:错, PQ是斜着的, 不能算二格。

此时, 教室里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 同学们纷纷展开议论, 有人说PQ=PN, 有人说PQ≠PN, 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此时, 笔者要求学生先测量一下PQ和PN, 于是又有好多学生得出PQ=PN (事实上PQ为3个单位长度, PN约为2.83个单位长度) 。此时的矛盾冲突就更加明显了。这时继续引导学生连结PT, 并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平时是否阅读过勾股定理, 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勾股定理, 得出PQ2=PT2+TQ2=22+22=8, PN2=32=9, 从理论上解决了PQ≠PN。虽然离下课的时间已剩不多, 教师的设计已用不上, 但学生这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精神多么可贵, 教师能不尊重学生的意愿吗?

同样, 笔者在作业设计上作了较多的尝试, 以设计开放性作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尝试采用了多种让学生进行教学小实验的作业形式, 如画一画、查一查、说一说、小制作、社会调查、搜索资料、绘制表格等, 效果良好。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不同的作业, 并开展了学生自选作业、自我设计作业、小组间互相设计单元综合作业的尝试。因为作业是学生能做的、爱做的, 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提高了。这样的作业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提高了作业的价值, 也使作业的完成更富有自主性、趣味性和个性。

三、扩展空间, 引导学生“生动”学

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去探索、去创造。“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 (费赖登塔尔) 。教师为学生搭建起自我创造和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成功, 享受创造的愉悦, 在创造性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在复习《三角形的全等》时, 板书课题后,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 有一池塘, 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现有皮尺和木桩若干。应如何测量, 请设计出你的方案来。经启发, 最后笔者整理如下几种:

【方法1】直接用皮尺进行测量。如果直接用皮尺进行测量有困难, 那么教师启发学生, 看能否在池塘外的平地上, 把A、B的距离转化成可测距离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到下列方法。

【方法2】如图2, 在池塘外平地上选择一点C可以直接到达A和B, 连结AC并延长到D, 使CD=CA, 连结BC并延长到E, 使CE=CB, 连结DE, 量出DE的长, 就是A、B的距离。此方法是通过构造两个三角形全等, 并借助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从而测得池塘的距离。

【方法3】如图3, 在平地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C, 量出AC、BC的中点D、E, 连结DE, 量出DE的长, 则两倍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此法是通过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 并借助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从而测得池塘的距离。而在整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又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梯形的中位线, 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等。

课后有学生继续深入研究与讨论, 甚至提出图4的方法:过点A作线段AC, 过点B作射线BG, 在AC上取点E, 使CE∶AE=1∶2, 过点E作EF//AB交BG于F, 过点C作CD//AB交BG于D。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生依赖老师对问题进行解答示范、再进一步模仿、硬套的学习习惯不见了。同时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复习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中位线以及梯形的中位线等知识, 渗透了数学中的转化、分类、方程和建模等数学思想。而学生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了创新意识。

四、课外时间, 引导学生“乐于”学

创造源于时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要通过设计学生“乐于”做的实践活动, 将数学体验学习延伸到课外。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 就是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 也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

例如, 在讲打折销售问题时, 先创设一个小商店的情境, 笔者当营业员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单价, 让学生扮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师生互动, 课堂气氛热烈, 在活动中,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于是, 笔者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利润是如何产生”和“每件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之间有何关系”等问题, 这时学习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当学生理解了“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后, 笔者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本次提到的商品打八折销售, 以及打折销售的商品中顾客是否真正得利?激起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有“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之感, 自始至终使学生“乐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又如, 学校旁边的公园有一家“模奖”的地摊儿, 其规则是在一个布袋里装有同样的3个红球、3个黄球、3个白球, 每次交3角钱摸三个球, 若三球同色, 则中奖5元或等价的玩具;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部分学生偶尔去摸奖, 既耽误了学习, 又容易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老师多次进行说服教育, 但效果不佳。此时, 笔者想出了用概率思想进行宣传教育的方法。学生经过计算, 自己得出中奖的概率只有, 相当于一个人摸奖84次, 才有可能中奖一次;就是花0.3×84=25.2元钱才有可能中奖5元。学生明白了摸奖的原理, 豁然开朗, 并“乐于”帮助老师说服教育班级其他的同学, 从此也更加“乐于”数学实践。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知识有80%是亲身体验得到的。为此, 大脑不是一只等待加注的容器, 而是一只等待点燃的火把。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迫切需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数学育人环境,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和实验中, 学会主动、自主、乐于和大胆, 不断地探求和领悟新知。同时, 让我们的老师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使他们既获得知识, 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钟启泉, 崔允,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高效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 篇8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首要前提。我们可以试想一下, 一堂不预习的课, 学生心中一片茫然, 什么也不知道, 教师该怎么上?只能是教师无休止的讲罢了, 而且讲了学生又能听进去多少呢?我要求:学生不预习的课不准上, 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上课的前提, 预习也是上好课的前提, 可以说没有预习环节, 其他的教学环节就无法展开。我的预习指导具体要求一是明确预习目标:必须带着学习目标, 由浅入深, 逐层落实预习内容。二是明确预习自学方法。例如, 看书、查资料或边看书边操作, 或分组讨论等, 根据学情而定。三是明确预习自学要求:即用多长时间, 应达到什么要求, 是否进行小测评等。课前预习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上课前5分钟老师就要进行检查巩固, 检查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说、查、看、改、写等, 根据情况而定。例如, 可以参照老师给的正确答案, 自己检查校对;可以同桌互相检查改正错误;可以让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也可以带着正确答案疯狂记忆……课上预习检查可以让老师很好的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同时, 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尤其是基础知识。当然, 预习检查时间不能过多, 一般控制在3~5分钟即可。实施高效课堂之初, 一定要手把手地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这样学生预习自学中就不会产生盲目现象。预习效果好了, 学生就能动起来了, 上课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二、自主学习

教师创设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求学生利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 将导学案上的问题通过看书、查阅资料等形式自主学习解决。在自主学习时, 要求学生将不懂的问题, 进行记录, 为下一步合作探究做好准备。注意这个环节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和总结规律, 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组织、启发、引导与指导, 教师在这一环节一定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切不可喧宾夺主, 主导学生思维。

三、合作交流学习

合作探究的目的, 是充分发挥优劣互补的作用, 让学生相互讲解、相互质疑, 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教师的精心点拨, 形成规律和方法。合作探究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应该注意充分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 让小组长去调动本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优等生、待优生、后进生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帮助, 相互学习, 尤其是小组内的优等生可以帮助后进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达到“兵帮兵, 兵教兵”的目的。

四、展示点评

小组交流学习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通过什么方法来检查呢?我认为学生交流学习的结果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 这个过程不仅能展示学生对问题、知识独到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还能展示学生规范的解题过程, 也能展示出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疑难。展示方式可以是口头展示, 可以是板书展示, 可以灵活处理。教师可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 选择一组进行全班展示;或让各个小组逐一展示;或者也可以各组选派代表同时板演展示。展示时要注意展示具有“普遍性”和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 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展示, 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点评。点评的同学要综合展示同学所说或者所板书的内容, 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当然, 教师对展示点评的内容要学会取舍, 太难和太易的都不易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做记录、补笔记, 还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反驳、补充、质疑、点评。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 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激活学生的思维。当然, 展示、点评的同学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做的, 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这些同学的培训, 提高学生展示点评的能力。

五、当堂检测

有的老师认为, 只要把本节课的内容都讲完了, 讲透了, 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当堂检测了。但是事实上, 学生到底领会了多少教师怎么知道呢?当堂检测就是一个很好的检测渠道。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 检查课堂掌握情况, 检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拓展训练既是当堂达标, 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这个环节是反馈高效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六、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可以分为学科班长总结和教师总结, 学科班长就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 学生再根据学科班长所总结的内容以及展示时板书的内容进行笔记整理,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点拨提升, 使本堂课的内容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经过3年的实践, 我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快乐学习, 高效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看着孩子们课堂上神采飞扬地点评, 激情满怀地展示, 作为一名跋涉在新课程改革之路上的教师, 我真地感到很欣慰。教改之路漫长而又艰辛, “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将成为我今后执教道路上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学习,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将成为今后执教道路上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小学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篇9

一、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想要让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更好地实现变革, 这首先需要从优化语文教学环境着手。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于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们更多好的指引, 能够让学生们逐渐习得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 而这一切的发源都来自于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营造好的教学氛围, 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让学生们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逐渐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能够在课堂上更积极地思考, 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的物产。初读课题, 我们可以得知“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一个偏正式短语, 中心词是南沙群岛, 美丽用来修饰南沙群岛, 也点明了南沙群岛的特点。细读全文, 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物产丰富、美丽迷人的南沙群岛, 作者寓情于景, 流露出对南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本单元的主题是风景名胜, 结合第一篇课文《长城和运河》, 其中“祖先”是两课共同的焦点, 比如文章第一段写到“茫茫南沙, 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 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因此, 在文本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们正确引导,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渗透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的, 让学生们在好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我会有意识地进行课堂环境的优化。一方面, 我会事先搜集大量南沙群岛的插图, 让学生们能够从图像的呈现中对于南沙群岛的富饶与美有更深刻的体会。另一方面, 课堂上我会设置一些柔和的背景音乐, 这不仅能够舒缓学生的情绪, 给大家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的伴随下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感知与领会。这是实现小学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想要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遗留的影响, 这使得课堂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不够突出。这一点是很有必要做出改善的, 教师们也应当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积极做出革新。教师要树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观念, 并且应当尽可能地丰富与多样化课堂教学。要借助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 要让大家在课堂上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 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 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全文充满童趣, 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 生动的语言, 有个性的对话, 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教学中要让学生们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通过文本的学习要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整篇文章非常富有趣味性, 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也十分投入。为了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 让学生们掌握更好的学习方式, 我会在课堂上开展文本演绎的小活动。我会让学生们来扮演文章中的各个角色, 在课堂上展开一次小型话剧的表演。学生们对于这个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要表演的学生也积极认真地准备着自己的台词。当大家通过真人秀的形式将文本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时, 台下观看的许多学生都会伴随着台上同学的滑稽表演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这个教学过程不仅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文本的体会。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好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还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逐渐积累基础知识, 也应当一定程度上帮学生们实现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 并且培养学生们具备好的道德品质。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教师应当结合相关的教学文本给予学生们更多积极正面的引导, 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好的熏陶, 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将会很有帮助。

《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的标题来自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这篇文章从文字层面来说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 但由于文本叙述的事情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 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直观感受, 这会让学生们理解文意上存在一定障碍。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们思考桑兰在面对困境时的行为与态度, 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自主面对生活。教学过程中我会很细致地给大家剖析文意, 并且让学生们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 当你在经历命运的考验时, 要乐观、坚强。这种精神的具备不仅能够帮你克服各种难关, 这种态度也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四、结语

信息技术带给学习方式的变革 篇10

一、注重培养学生个别化学习意识

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方案, 我国颁布了专门的文件, 并且在文件中提道:“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从这个概念中可以发现, 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那就是技能性和知识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技能性, 也可以称之为操作性, 它所占据的位置更重要些。

二、个别化学习需要遵循教学原则

个别化学习并不是绝对脱离了教师的讲课, 因为教学大纲有明确规定:完成典型任务成为教学的目标, 因此就确立了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原则。当然, 在具体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是要区分不同层次的, 这样才能够分清问题的主次。比如我们在讲画图的时候, 先让学生画一些简单的集合图形,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操作, 进而完成一幅《海底世界》图。

三、个别化学习的发展历程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 (engaged learning) , 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教学形态由被动型向投入型转移。”这句话出自美国教育部颁布的文件。经过具体的实践过程, 我清楚地认识到想要上好一节网络课程, 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 发现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而不是把这些问题放到网络上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四、实行个别化学习的主要方法

个别化学习的方法其实是由学习者自身的能力来决定的, 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分别是:自学和个别的辅导。那么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个别化学习方法, 我也总结了以下两种方法:

(一) 小组合作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很多教学过程中都会使用的教学模式, 因此个别化学习也是可以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等关系入手来利用这种模式的。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模式之间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同步学习, 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等都可以做到统一的要求, 这更有利于组织信息资源。

(二) 充分利用好“导航资源”

对于非本地资源的信息代理工作可以通过目录的形式来完成, 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的代理工作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 而且也可以节省教师的精力, 采用辅助手段来对个别化问题进行解决。

五、个别化学习的具体应用和创新途径

根据大纲的相关规定, 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个别化学习, 因为他们的上机时间不能少于总课时的70%。针对学生这么多的空闲时间,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利用呢?又怎样创新个别化学习的应用方式呢?

对这方面的问题, 我主要是采用竞赛的方式, 比如说可以让学生来进行Word编排小报的比赛, 这种比赛的实施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加强, 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或者是让学生进行电脑操作竞赛等, 这些小竞赛的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另外, 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来进行个别化学习。比如对《不良现象的科普》制作, 学生就可以针对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在网上寻找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 然后把自己拍摄的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个别化学习的优越性还远远不止这些, 它还表现在教学实习和实验课等方面, 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很大的。随着整个教育环境的改变, 那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这种新的要求了, 所以个别化学习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它并不仅仅是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可以使用, 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出很大的价值, 创造出更好的结果,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 新的教育环境对于当前的教育方式有着新的要求, 而个别化学习的理念、实现方式以及创新途径等都明显烙上了这个时代的印记, 所以我们可以说个别化学习是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而且也使得社会的网络发展呈现出更有序的状态。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具备了知识性而且也具备了技能性, 可以说它是两者的结合。但是总的来说, 技能性也可以说是实践性, 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一些。技能性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定, 所以需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更加注重他们个别化学习意识的培养, 这样对他们所起到的教育效果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方式,个别化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姜新生.个别化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8.

变革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 变革学习方式 自主思维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067-01

0

在高中政治课中变革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内容、新探索。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

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被动学习。具体表现为:陈旧的学习方式和不良的学习习惯。新课程的第一个特点是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品质和效果,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变革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善于发问。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问题的重要性,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切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皆起源于问。学生提问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教会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而言,疑点可以发生在新旧内容的链接处、学习过程的疑惑处、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紧要处、答题思路的解析过程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转变视角,提出问题。所以,一方面,通过学生的问题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内驱力和串联学习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来产生问题,把学习过程理解成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定会提高,善于发问的习惯一定会养成。

变革学习方式,需要学生自主思维。自主性,是学习方式的核心。独立思维,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被迫性思维,可以说是在“我要学”的基础上更体现“我能学”的品质。教育家有一句名言“教学生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可见,在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中,独立思考由显重要。教会学生在思考中质疑,在质疑中思考,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联系、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政治教学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尝试设立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自主思考,在思考中寻求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勇于别出心裁、提出差别的看法,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自主思维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特质。

变革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合作学习。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不是学习成功的唯一指标,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合作中的交流、探讨,发挥“兵带兵、兵教兵、兵强兵”的作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产生新的想法,这远比“填鸭式”教会他们“是什么”更重要。但同时我也发现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合作”仍然更多的是个人行为,这与“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相去甚远!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做好记录的习惯和总结与归纳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个人行为。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通过课前联合预习、课中小组商讨、课后交流等方式展开合作学习活动,突破“一个事物跟一个事物交换,得到的是一个”,实现“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

变革学习方式,需要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内容的确定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体验到学习活动是一个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人格的健全和发展的过程。那么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基本方式,而探究习惯是学生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以文化生活为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等角度去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遵循可行性规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例如,我指导高一学生结合经济效益、企业文化等知识确定了“张謇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这一课题,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积极去探究,实地调查,效果非常好。在这种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这是被迫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探索新事物,还可以提高社会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的不足的弥补。

学习变革论文 篇12

古德莱德所著的《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提醒着我们进一步思考, 发生着是什么样教育活动的地方才可以真正成为学校?信息时代催生的学习社会, 也让当前高中学校的教育使命更加明晰:学校必须致力于促进发生实质性的学习行为, 通过进一步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人才培养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 创建学习型校园, 从而培育创造美好未来的终身学习者。[1]

倡导终身学习是世界各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战略之一。《世界是平的》一书对未来人有如下的描述:自我指导的终生学习者 (Learner) 、创造性和实际的问题解决者 (Solver) 、负责的和参与的公民 (Citizen) 、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 (Thinker) ……“面向21世纪技能伙伴组织” (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提出了包含学习和创新技能的“21世纪学习框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要努力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树立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美国《科学》杂志近五年连续发表了学习科学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如揭示了“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们如何学习”等, 这些学习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正重塑我们对于终身学习和学习方式价值的认识。[2]

作为一所始建于1907年的百年名校, 我们传承了百余年的教育文化精神, 始终坚守教育成全人的价值追求。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匡村中学时期, 学校就以“健全人格、发展个性”为训育主旨开发了堪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课程体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 一方面从百年课程文化中汲取智慧, 另一方面借鉴国际课程经验, 探索中国化的课程开发路径, 构建了指向学校教育哲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致力培育“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的一代新人。[3]当前, 在学校所处的苏南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示范区域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办出怎样的高中才堪与国际公认的现代化教育接轨, 怎样办出一所服务学生终身学习的现代学校, 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因此, 由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转型,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建构起具有现代学校特征的课程体系和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 培育创造未来的终身学习者, 就成为当下学校内涵发展最为紧迫的任务。

雅斯贝尔斯说“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 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在他看来, “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 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活动关注的是, 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 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质言之,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4]我们把学校的使命聚焦在培养适应未来的终身学习者上, 就是要求我们的学习不能单纯局限于认知, 不能把受教育者变成知识的容器, 而是培养拥有随时跟随最新的发展和变化持续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人。他们既拥有发展思维能力、改变和使用信息, 解决问题和发展人的创造力, [5]成为有智慧的人, 又能够唤醒自身潜在的本质。

我们力图建设学习型和民主型的现代学校, 通过变革学习方式来培育创造未来的终身学习者。

建设学习型学校, 其根本点是支持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个体生命的需求, 为学习提供全程服务,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给养。为此, 我们致力于变革当前妨害学习兴趣, 造成学习浅化、窄化的被动、单一、机械的学习方式, 改变目前学生记忆多、思考少、做题多、分析少、注重知识学习、忽略思维能力提升的现状, [6]要挖掘“兴趣”、“能力”、“个性”在学生发展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从充分启发、挖掘、开拓学生的兴趣入手, 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充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培育个性, 探索“基于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7]以实现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从而培养出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和优秀的学习能力、适应并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终身学习者, 为创新人才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民主建设是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前提条件和保障系统。民主型学校建设需要大力推进三大民主:一是教学民主, 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中, 创设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 让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的精神对话与敞现;二是课程民主, 学校提供选择性的课程体系, 让学生充分享有课程的自主选择权, 并改变课程消费者的被动角色, 积极参与课程创生;三是治理民主, 学生深度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由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关系人共同参与学校治理。我们认为只有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倡导对话式的民主课堂才能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只有学生深度参与学校治理, 才能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习有意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未来并不是建立在真空中, 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当下是需要我们从面向过去的学习转向面向过去-现在-未来学习与课程的时候了。

二、变革学习方式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实践探索

(一) 变革学习方式的基本策略

1.实践取向

对学习方式的界定一直聚讼纷纭, 国内外学者从认知领域、学习风格、学习倾向和策略、学习中介等多种视角进行界定。有学者认为,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所采取的与特定学习对象相互作用的、由特定学习过程、学习形式状态有机构成的一系列战略性学习手段。”[8]作为实践工作者, 了解把握学习方式的学术内涵是重要的, 可以使我们的话语有专业的背景;但我们毕竟不是在进行学理探讨, 重要的是依据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 对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实践定义, 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选择那些急切需要转变并且可能实现转变的方面动手变革。体系化的理论建构可以留待将来, 而实际的变革却必须发生在当下, 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并没有给我们预留多少从容争论的时空, 重要的是做起来。

2.多样并存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 接受学习因其便于集约化传递知识、学习效率相对较高的特性, 在目前仍旧是高中学习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变革学习方式不是否定或丢弃接受学习, 而是在肯定其价值意义的同时, 着力解决单一、被动、机械的弊端, 要突破传统的对立思维模式, 融通多维视角, 结合教育实际, 探索重点突破的实践路径, 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就事物的本质而言,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利弊, 只有多样方式并存, 才能使学习者学会择取合适的方式来学习, 从而改善学习动机与智慧策略。

3.系统设计

学习方式作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个性发展途径和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其变革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系统梳理学习方式、课程规划、课堂教学和评价方式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 进行系统设计。自2010年起, 我们尝试打破学科壁垒, 实施课程整合, 构建了新的学校课程框架。在此框架内, 以促进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为导向, 从实际出发合理布点, 重点探索开展体验学习、实践学习、探究学习和移动学习等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 这些学习方式是以多维度的分类标准切分出的, 并列呈现自然会有逻辑交叉的问题, 而且在实践中也无法截然分开, 只能是有所侧重地展开。

4.全员参与

我校面向无锡惠山区近40万人口区域招生, 2/3学生来自乡镇, 生源基础具有一般县属重点中学的典型特征;还有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 锡山高中面临升学考试的竞争压力一点儿也不轻松。但即使如此, 我们还是坚持, 变革学习方式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 其实践成效才更有现实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锡山高中的体验学习, 诸如话剧展演才不是特长生的才艺展示, 而是由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锡山高中的探究学习, 才不是个别学生的项目实验, 而是人人必修的基本科目;锡山高中的实践学习, 才不是偶而为之的兴趣活动, 而是个个动手的生动场景。而近年来学生学习生态明显改善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的成效, 又给我们以持续探索的巨大动力。

(二) 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价值澄清与路径选择

1.实施体验学习, 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意义

东西方强调直接经验重要性的认识论可以说是体验学习源起。孔子曾指出:“不观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 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 何以知风波之恶?”[9]20世纪初,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经验学习。杜威在《经验与自我》中这样阐述, “经验使得人类的秉性、灵感和创造力在现代科学、实验假设、逻辑研究中有机会得到充分的施展。经验也让个性在现在政治、艺术、宗教和工业领域中有了展示的空间和动力。”体验学习的集大成者库珀在皮亚杰认知发生论的基础上, 强调智力是在经验中形成的, 提出“学习是一种社会过程精心设计的体验”——学习是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联系过程;体验学习是运用辩证方法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体验是一个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体验是一个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交互的过程;体验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库珀同时构建了一个由具体过程、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应用的“体验学习圈”。俄国杰出认知理论学家维果茨基认为, 从体验中学习促进了人类发展。[10]

我们认为, 体验学习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看到, 在“经典话剧表演”“英美戏剧表演”“校园微电影”“口述史”“模拟城市”等学校课程中, 高一年级17个班级的学生整体参与《雷雨》排演, 班班演出一个片段, 选修“经典电影对白”的学生用声音塑造形象, “微电影工作坊”的学生策划、编剧、导演、扛起摄像机拍摄微电影, 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来亲近历史、验证史实, 被公选为校园城市管理者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学校事务, 面对复杂但丰富的给养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适应并深化感知, 表现出了有意义学习的特征, 即主动学习、建构学习、合作学习、真实学习和有意图的学习。[11]因为“人们对知识的掌握是知识内化成了他自己内心的某种体验, 这种体验最终会上升为知识经验并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无论采取怎样的学习方式, 学生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参与具体的知识学习, 通过亲历实现对知识的认知并获得体验, 然后体验内化为一个人的能力。”[12]

我们相信“尽管客观科学的逻辑超越了直观的主观生活世界, 但它却只有在回溯到生活世界的明证时, 才具有它的真实性”。因此, 体验学习的价值在于能够有效弥补当前学习固定知识和现成答案的经院式课堂学习的不足, 改变传统学科教学方式过分抽象的弊端。我们认为, 体验学习是学科学习的基础, 只有与学科学习相融相生才能使体验学习真正成为学校学习中的核心学习方式。我们以语文、英语、综合艺术、模拟城市和口述史研究等课程为重点, 选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与生活关联的、现实的、切身的问题出发来组织学习活动, 以开发特色课程、变革学习环境、转变课堂文化、精选体验活动等多种路径相协调, 融合学科中的学习体验和学科外的生活体验, 使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意愿开展活动, 在“直接和间接体验、个体和集体体验、水平和垂直体验、被动和能动体验的”全方位体验过程中实现体悟发现的快乐, 体验积极的人际互动、重构自身的学习经验, 运用和发展既有学科知识与以往学习经验的整合能力和实践态度, [13]促进知识的形成, 学会反思, 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有意义的学习。

作为常态的体验学习形式, 我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经历与参与, 重视学生直接经验。不仅要求学生积极思考, 而且要求学生积极倾听、开口、动手, 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让学生既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 又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从课程上讲, 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发掘学生经验的课程价值。从学习角度说, 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 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 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说, 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 因为有了体验, 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 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领域, 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增长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体验学习, 主要选择以下途径实施:

语文课程中, 改变教学环境, 实施活动体验式教学。当前语文学习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听讲多、做题多, 读书少、感悟少。我们通过创建省语文学科基地, 投资600余万元改变教学环境, 在每个教室后面建设单独的班级书屋, 将赫尔博斯所说的天堂——“图书馆”——搬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并大力开展“培育终身阅读者”的读书活动, 让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少做题、多读书、多感悟”, 用环境的改变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阅读过1000万字等级的学生大量涌现, 《一所高中的学生读书笔记》正式出版, 学生精神品级悄然提升。在课堂教学中, 大力推进活动体验式教学, 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意义的过程。同时, 通过具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如高一年级诗歌诵读、话剧汇演和高二演讲辩论等综合活动开展体验学习, 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形式中感悟意义。

英语课程中, 强调在语言运用的体验中学习语言。英语学科尝试改变目前偏重语言知识、偏重学生记忆而体验运用不足的弊端, 着力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建设全方位体验性学习的课程体系, 我校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引进了哈佛辩论与演讲课、英语戏剧与表演课, 由外教执教。同时, 开设模拟联合国、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歌曲欣赏、文秘英语、经贸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报刊阅读课, 雅思写作课等系列课程,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丰富语汇、在交际实践中提升交流能力、在表达实践中提升思维品质, 并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素养。

政治课程中, 通过体验“模拟城市”管理, 增强现代公民意识。政治不是记诵的教条, 那种“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模式, 既无助于知识掌握, 更有害于人格健全。当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 被风干成抽象的教条只供记忆时, 政治课程的灵魂和生命便消失了。我们建设模拟城市的意义, 就是让学生按照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的理论, 设计、参与学校这一模拟社会的治理, 用法的精神去观照校纪校规, 用参与学生代表大会去感受国家体制运行机制与权力责任, 甚至在体验学校超市、食堂的监管中理解经济生活的现象。学生在服务学习过程中,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学会担当、学会合作, 在真实体验中生长现代公民的角色意识。

历史课程, 在口述历史的记录中体验历史价值。历史是主客观的统一, 择取复述历史就是主观的投射。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 它不仅补充、验证课本的历史史实, 更让我们的学生发现历史, 体验历史, 重视生命个体对历史、社会的独特体验, 彰显人性的尊严, 体现“人民史观”的价值取向。

艺术课程, 在个性化的艺术体验中培育激情、美感和创意。艺术课改变技能发展与鉴赏力提升的单一方式, 综合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多个学科, 从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生活多个维度开发综合性的艺术课程体系, 目前的17门艺术课程, 以体验式学习为主, 孩子们自主选择在艺术课上拍电影、弹吉他、唱京剧、画国画、制陶艺, 在体验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未来至少开设30个以上的艺术选修课程, 将学校艺术大楼变成个性化的艺术体验中心, 让学生在艺术的陶冶中, 体验激情、美感和无穷的创意。

2.实施探究学习, 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使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把科学理解为探究过程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施瓦布、萨奇曼提出了实施探究教学模式[14]。20世纪70到80年代, 对于探究式教与学的研究已经发展到模式建构及具体实施阶段。

探究学习指向的是未知的学习结果, 在知识构建问题上有四个基本理念:学习者在界定意义中的中心地位;个人看法和多种观点的合作与协商;真实的情境脉络;构建结果的多样性。[15]大部分探究的方法是基于人们如何学习的认知理论, 还基于学生弄懂所学知识、深层加工知识和真正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因此, 基于探究的策略是多样的, 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设计的学习。[16]

我们认为, 学习者在界定意义中的中心地位, 是指学习的主题和内容应该是学生参与的, 而不是仅仅由教师提供学习的内容, 这就赋予了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选择机会。个人看法和多种观点的合作与协商, 是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分组完成学习内容, 更为重要的是, 在探究式学习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 通过探究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真实的情景脉络, 是指探究的主题应来自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 能够通过探究实现与客体世界、与他人、与自我的对话。构建结果的多样性, 是指课程的学习不再是“阶梯型”课程而是“登山型”课程, 它以“主题—经验—表达”为单位组织单元。在“登山型”课程中, 达到顶峰是目标, 但其价值在于登山本身的体验及快乐。在“登山型”课程中, 学生能够选择自己的道路, 以自己的方法、自己的速度登山, 随着一步步的攀登, 视野开阔, 其趣无穷。即便不能攀登顶峰, 也可以享受攀登过程中有意义的体验。[17]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性就是具有上述特点, 在实践中, 我们选择了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路径, 让探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在自主开发基于IT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 我们深度整合了信息技术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 确立了“以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为基础平台, 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为基本方式, 以项目设计和课题研究为学习过程, 以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根本旨归”的课程开发原则, 用信息技术课程所提供的信息获取、加工、管理和表达等技术为支持, 展开研究性学习, 实现两门课程深度融合。

基于IT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不仅契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价值, 而且促进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质量的提高。学生原本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单一学习中, 知识和技能掌握虽然到位, 却为学而学、学而不用。整合后, 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的工具而存在, 学以致用, 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形成了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通过课程统整,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融合了基于项目的探究、基于问题的探究和基于设计的探究等策略, 加上信息技术提供的全程技术支持和多样化的环境给养, 也大大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为了规范课程实施, 我们建构了新的课程目标、学分分配框架和学习专题设计。

基于IT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确立和形成研究课题的意识, 并恰当分解为各级子课题。 (2) 灵活运用各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访谈、问卷和文献等) , 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 (3) 具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 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 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能够基于个人兴趣和实际需求, 从自然、社会、自我等多维度审视现实, 自主提出具体问题。 (2)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进行课题资料采集、存储、加工和管理。 (3) 能采用适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及开展合作。 (4)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并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激发和保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望, 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4) 经历课题研究过程, 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感受问题探究的历程和情绪体验。

我们对基于IT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了学分统整安排与学习主题设计, 整合后的课程占19个必修学分, 其中, 研究性学习15学分, 信息技术4学分。在学分制管理下, 分别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赋分。高一每学期安排每周2课时 (连排) , 双教师 (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老师) 联合上课, 学习内容为内隐信息技术的课题研究, 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一个长课题研究或者项目设计;高二上学期安排每周3课时, 其中2课时学习内容为信息技术知识梳理与复习, 学习时间截止至每年12月份的江苏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1课时学习内容为课题研究;高二下学期每周2课时, 进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课题研究;高三年级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 主要开展基于大学专业研究的生涯规划设计,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应体现出大学专业选择, 同时换取研究性学习学分。

以课程融合为突破口, 各个学科以项目跟进, 让探究学习成为学校常态的学习方式。

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课程, 实施学习环境支持下的探究学习。在数学学科中规划建设数学探究中心:中心将设数学探究实验室和数学趣味室, 为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搭建平台;学生通过观赏丰富多彩的展板、展品和视频, 借助实物、模型、玩具、电脑和图形计算器等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参与游戏、了解数学的历史与应用, 感悟数学的美, 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物理学科中, 通过开展DIS探究实验,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学习方式。化学学科以“化学创意魔术比赛”的方式推动化学探究学习。生物学科开展开心农场与生物模型制作, 通过探究与尝试, 创新学习方式。

3.实施实践学习, 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康德将实践区分为两类——“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和“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18]前者又称技术地实践的活动, 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又称道德地实践的活动, 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理解的实践学习, 主要是指技术地实践活动, 是自然概念的实践, 这和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有些类似, 他认为如果不能使双手成为智慧的高明的老师, 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就会缺少一种强有力的情绪刺激。[19]我们认为, 实践学习就是让学生主要通过双手进行学习, 手脑并用, 协调发展。

杜威有句名言:“一个儿童要学习的最难的课程就是实践课, 假如他学不好这门课程, 再多的书本知识也补偿不了。”他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之一就是“从做中学”。“从做中学”也就是“从实践中学”, 实践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 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 从而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实践学习正是要让儿童通过动手操作, 亲身实践这样的学习方式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身体与内心的体验, 去感受、感知并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自身成长历程。

陶行知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学做合一”, 他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 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 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里的“做”, 我们理解为实践学习, 它强调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要密切结合, 对于今天的高中教育, 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把通过阅读、听讲等获取信息的方式称为间接获取, 通过实践获得的信息的方式称为直接获取, 而“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是智慧生活的首要基础”。我们的高中学习有太多的间接获取信息的机会, 而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尝试和实验的方式去获取知识显得较少, 这就凸显了开展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制作的机会, 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 更多亲历的机会。

我校开展实践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 学校就已经开发了“农桑研究”、“园艺”、“家政”等课程, 让学生在通过双手去实践、通过亲历去感受。这样实践学习的传统延续至今, 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身体与内心的体验, 去感受、感知并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自身成长历程。我们笃信, “在教学中, 你一旦忘记了你的学生有躯体, 那么你将遭到失败”。

虽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门课程中, 也重视开展动手实践学习, 强调要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但是, 受教学内容与课时的限制, 这样的实践学习仍然难以充分展开, 而实践学习的重点就落在了下面的路径上。

依托匡园学生科学院, 建构常态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匡园学生科学院以通用技术学科为主体, 设计建构了以“实践学习为中心”的“必修+选修+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科技特长生培养”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每周同一课位、两课时连排, 体系化开设“悬臂梁设计”、“桥梁设计”、“投石车”、“PVC机器人”、“寻迹小车”等必修课, 开设“自动控制”、“电子控制”、“创新与设计”和“建筑与设计”等选修课, 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需求。

在满足全员动手实践要求的基础上, 我们试图改变通用技术实践“剪刀加浆糊”、“锤头加榔头”、“锯子加斧头”简单、低水平实践活动的现状, 努力使学生动手能力能够实现质的飞跃, 与现代技术接轨。因此, 我们探索了小班化教学 (15-20人的小班) 、依序实践 (按图创作、按要求设计与创作、自主创意设计和制作) 和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实践等课程实施策略, 尤其是通过与研究性学习的统整, 建立了基于项目和基于设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 更是大大提高了实践水平。例如, 制作灭火机器人的项目组, 就由分别选修了程序设计、材料设计、景观设计、机器人设计和设计管理等模块的多个学生共同组成, 使小组每个人都发挥特长, 从而设计和制作出更有技术含量的作品。在课程实施的第三年, 学生就做出了“飞机空中飞、潜艇水下游、汽车地上走”等一大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作品, 其中许多智能控制类作品都达到了大学生的制作水平。在此基础上, 我们规划建立“科学家早期培养工作室”, 与北航、南航、东南大学、南理工、中科大及上海交大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开展无人机、特种汽车研究、机械手、创意机器人研究、TRIZ创新理论和工业创新研究等项目的合作研究, 使学生的实践学习真正能够与时代发展接轨, 让学生真正手脑并用, 学思结合, 能够亲手制作自己的梦想。

4.积极尝试移动学习, 在数字校园中实现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和实时交互性

2000年, 德斯蒙德·基更题为《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 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的报告, 将移动学习的概念首次引入中国。基更认为移动学习是继远程教育、数字化教育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Clark Quinn和Dye, Harris等人认为,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 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 它是通过移动电话等移动信息设备所进行的数字化学习。[20]

移动学习作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方式, 其优点是学习者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 学习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而且这种学习可以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 还可以进行人际交流、协作式学习等活动, 学习设备也非常方便携带。一些学习理论如经验学习、活动学习、境脉学习以及非正式学习等成为移动学习的科学理论依据。它们都强调相同的一些学习要素, 例如:学习者的中心角色、学习环境、资源、活动、通信交流等。[21]

开展移动学习的价值, 我们认为, 在于可以通过新的教育技术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个人知识管理水平。我们将移动学习引入课堂, 将之视为一个可独立存在的学习过程, 从认知与学习的角度来开展探索, 通过结构化的活动设计确保完整的移动学习过程, 并充分发挥移动学习所特有的移动性、情境性和实时交互协作性等特点, 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效果。

我们还看到, 当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孕育了一种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 即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提出的后喻文化, 即“由年轻一代将他们对不断变动的社会的理解和不断涌现出的新知识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N世代在数字化里长大, 不会满足于坐着静静听老师讲课。他们希望能反驳, 交流, 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他们想学习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 学起来轻松, 有趣。”“老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源泉了, 因特网才是。”因此, 我们探索将现有的艺术、科学、体育等课程通过解构与重构设计转换为移动学习课程。

更重要的是, 通过移动学习可以改变学生过去仅仅用笔记本和作业本来管理自己个人知识的状态, 他们通过大容量的存储设施便捷地将自己的各种学习过程证据和学习成果管理起来。学生可以记录存档黑板上的内容, 随时聆听课堂教授的录音。教师也可以聚合学生的学习数据来支持学生的后续学习。移动学习还把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系统更加密切地联系了起来, 使学生与未来自己将经历的学习实现无缝衔接, 而不是存在巨大的断层。

应该说, 在当下的校园环境中实施移动学习, 还受到较大的制约, 我们的选择是从个别学科开始, 探路先行。在地理等课堂中, 把i Pad等WILD引入课堂, 营造一个想刮风就刮风、想建大坝就建大坝, 能即时模拟各种地理现象、探索地理规律的学习环境。在艺术课堂中, 学生可以用ipad来绘画、听音乐、甚至是制作自己的音乐。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可以随时调用各种动作技能操作的慢镜头, 来随时随地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项目。移动学习把教师从“讲台上的圣人” (以教师为中心) 和“站在边上指导者”这两种对立的教学范式中解脱出来, 成为新式的“课堂的管理者”, 移动学习将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又支持真实世界的学习。[22]

上一篇:绩效考核下一篇:农村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