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2024-09-19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精选9篇)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1

技术更迭通常会推动市场快速进步,而市场的发展又会倒逼管理体制的革新,媒介产业亦是如此。以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大行其道”“高歌猛进”;传统媒体曾固若金汤的疆域与腹地遭到蚕食,转型之路也坎坎坷坷,甚至欲转无路。总体观之,新旧媒体于博弈中呈现融合之势,但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对媒体的管理究竟是分而管之还是合而理之?

媒体管理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政府、行业对媒介整体性、全局性的宏观管理,主要经由媒介产业制度所体现,即规范和管理媒介及媒体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政策;另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媒体机构的自身管理,既要符合宏观管理制度,又要立足于市场发展需求。无论整个产业还是各媒体组织的管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再成熟的管理也需要结合市场和产业的新情况不断修正、调试和完善,而当前媒体管理的体制、理念、手段与重心,虽然与市场发展的步伐相匹配,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仍然呈现出很强的“封建主义”特征。

一、媒体管理基础的四个变化

从制度演化的逻辑来看,“一项新的制度得以设计和安排,是因为旧制度的支持性基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生产力所主导)在多个层面上都发生了改变”[1]。换言之,如果制度的基础已经改变,管理的理念和手段等就应该以变应变。

先进的管理可以带动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落后的管理只能阻碍产业的进步与繁荣。媒介产业的基础不变,制度变迁就是无根之草,无源之水;反之,“如果产业和市场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媒介制度却仍然一成不变,那么媒介制度不是有名无实的‘僵尸’制度,就是有害无益的‘腐尸’制度”[2]。

产业和市场既是制度管理的对象,也是其存在和演进的基础。笔者提出“管理的封建主义”正是基于当下媒介产业与市场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从媒介向媒体的功能转变

媒介是传播和承载信息的载体,媒体则是经营媒介的专业的机构组织,二者曾经有着清晰和明确的界限。报纸是媒介,报社则是媒体;杂志是媒介,杂志社是媒体;电视是媒介,电视台则是媒体;收音机是媒介,广播电台则是媒体;门户网站是媒介,互联网企业则可被视为媒体。然而,在技术的推动下出现的新媒体,改变了这一事实。媒介的功能获得延伸,具备了“媒体”的功能,二者的界限正在被打破。

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智能手机则同时扮演媒介与媒体的角色。用户不仅能够用手机随时随地观看电视剧、收听广播节目、阅读电子杂志与全球新闻,更具想象空间的是:一旦接入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就同时具备采、编、存、传、播、放的功能。手机媒介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中介,而是集生产、传播与组织于一身的媒体。

荔枝FM是一款专门的手机网络电台应用,也是将手机从媒介延伸为媒体的真正实践者之一。注册并通过审核,用户即可在手机上创建广播电台,随时随地录制和上传自己的节目,再经该平台或其他分享网站把节目传播给任何人。这一应用向所有人开放。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荔枝FM拥有8000万用户,150万播客,2000万期原创音频节目。[3]这意味着,一个拥有了智能手机的人,也同时拥有了一家电台。以此类推,一部智能手机,也可以成为一家报社、一个网站甚至是一家个人电视台。这种状况在传统媒体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有着更低的进入门槛与投资成本,有些“媒体组织”的形成甚至无须官方批准或仅是简单审核。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4],潜在媒体的规模之庞大可以想象。媒介与媒体功能的合而为一为媒体产业开辟出新的市场,无疑也对媒体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从国有向私有的产权转变

媒体,在中国的政治、社会中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长久以来,媒体的产权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最初,媒体产权明确归国家所有,后几经改革,国有控股、中外合资、政府主导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纷纷出现。这些改革基本都是自上而下由国家主导进行的。

但是,随着新媒介向新媒体的延伸,媒体的产权也被触动。具体来说,过去,媒介本身作为个人财产是归公民个人所有的,而媒体组织作为公有财产则归国家所有;现在,新的媒介本身,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由新媒介衍生而来的部分新媒体也是归公民个人而非国家所有。媒介产权正在发生部分转变,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自下而上由市场主导的产权转移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静悄悄的媒介产权革命。

比如上文提到的手机电台,用户不仅拥有承载电台的手机,也同时拥有自己所建电台的产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由此,基于传统的国有化媒体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在管理这类产权私有化的新媒体时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无力感表现为,既有的管理目标、方向和标准在管理新媒体时难以奏效,甚至出现反弹,而新的管理手段、方式与制度又难以快速形成。因此,毋庸置疑,媒体管理机构对当今媒体的整体管理能力正在下降。

(三)从专业化向社会化的转变

媒介资源匮乏的时代,生产和传播各类媒介信息基本是由专业的媒体机构承担并完成,专业化体现在内容制作流程、传输设备、从业人员的资质以及整条产业链运作的方方面面。而新媒介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媒介资源,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广泛地参与到传播活动的不同环节,媒介社会化成大势所趋。

媒体从专业化向社会化的转变,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其一,越来越多的公众,不再受限于技术、设备或资质,利用新媒体可以轻松地生产信息、占有传播渠道、从事传播活动。其二,由公民主动发起或从事的传播活动,对媒介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媒体的专业性受到大面积、深层次撼动。

美国《连线》杂志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定义新媒体,它形象地表明在新媒介成为新媒体的过程中,受众在媒介环境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受益于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崛起,人人皆媒体不再是神话。以微信为例,根据腾讯官方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3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49亿,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800万个。(1)微信作为公众所占有的一种传播渠道,每一个用户在朋友圈发布任意一条信息就意味着主动进行了一次传播活动。微信公众号则具有更强的媒体属性,数据显示,29.1%的用户关注“自媒体”,这些自媒体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公民个人创建并运营的公众号。

自媒体(2)不是一个新概念,微信公众号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博客、微博、贴吧、论坛、视频网站等也曾催生出大量的大V、网红、公民记者等,这些都被广泛地认为是自媒体。当下炙手可热的“网红”(即网络红人)走俏,即可窥见自媒体在媒介产业中的价值与潜力之一二。网红曾一直被认为低俗,但是2015年10月以来,中戏导演系研究生papi酱用“干净的文案、流畅的剪辑以及利落的表演”风靡网络,获得“2016年第一网红”称号,2016年3月又获得了1200万元投资。显然,嗅到自媒体魅力的不只是papi酱。2016年4月,数位知名媒体人、网红、影视公司负责人等联合发起成立了“芒果网红商学院”,以期整合湖南“网红”资源,挖掘自媒体的经济效益。

这些社会化的自媒体为媒介产业营造了新的增长空间,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民意表达机会,但不可否认,这对专业性媒体来说是一种竞争和冲击。另外,自媒体的发展并非没有问题,需要必要的管理和引导。

(四)从单一媒体向融合媒体的拓展

多元业务经营是媒体组织拓宽经营范围,增加盈利的惯用手段。但是,尽管同时经营多种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等,传媒集团内的各传统媒体间还是泾渭分明,管理上则是各有分工,简单明了。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壮大和崛起,媒介融合的浪潮愈掀愈大,单一媒体的经营必将逐渐式微。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I.Pool)提出,它揭示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早的实践,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在1996年出台《1996年电信法》,彻底打破了美国信息产业混业经营的限制,媒介融合以电信网与广电网的网络融合为序幕。事实上,在网络融合之后,内容融合、功能融合、产品融合以及业务融合等相继展开并逐步深入,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逐渐形成所谓的融合媒体或称融媒体。

结合当前媒介产业实际来看,融合媒体有两种形态,其一是在内容或功能上,集多种媒介内容或功能于一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二,则是在经营业务上,集多种媒介业务于一体,但与以往的多元业务经营不同,业务间不再“各自为政”,而是试图全方位融合贯通。2016年4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上线了“南方”2.0客户端,则是功能与内容上的融媒体。而南方日报社也已形成“一报、一网、一端、两微、两屏”的融媒体矩阵,在业务层面形成融合媒体。

与南方报业集团相似,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湖南广播影视集团(GBS)、凤凰卫视等,都不再只是单一媒体,而是同时拥有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移动媒体等多种媒体的“融合媒体”集团。很显然,以往管理单一媒体的法规制度将难以为继。

二、媒体管理的“封建主义”特征及影响

基于当前媒介产业的发展状态反观我国的媒体管理,可以清晰地发现,现有的管理理念、体制、手段等多数已不合时宜,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管理中表现出的浓厚的“封建主义”特征。

(一)特征一:分散、封闭的管理体制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封建、封建主义、封建社会的定义与解释不尽相同,但封建的含义首先包含着“封土建制”“封邦建国”的意思。简言之,中国的封建主义就是分封制。[5]例如周朝时期,周王将土地分给王族的亲戚、子弟并封其为诸侯,各诸侯在封地内建立武装,并拥有世袭的统治权,同时作为“小宗”向周朝定期朝贡、提供兵役、服从命令,分封制由此确立。

由此可见,“封”实则意味着“分”。我国自传统媒体时代建立起来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双重领导、分级管理”的媒体管理体制,正好呈现出分散且封闭的状态。按照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级别、行政区划进行纵向的“条状”分级管理,同时各媒体还受到所属地方党政机关的横向“块”状管理。在这一管理体制下,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台”(包括广播、电视台)和中央、省、市“三级办报”的媒介市场格局。此外,我国媒介体制还实行分业务管理,即不同媒体形态由不同管理机构进行监管。过去,平面媒体由新闻出版总署及地方各级新闻出版局管理,而电子媒介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地方各级广播电影电视局管理;2013年,国务院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名合实分,而且,新媒体监管仍未完全纳入同一体系。

整个媒介市场被人为地按照行政区划、媒体业务类型切分为无数个小市场,市场的运行和管理都很分散。在分散管理体制下,也形成了高度封闭性。对内,基于分业种、分地区、分层级的管理制度,跨业态、跨地域、跨层级、跨所有制之间有着明确的壁垒。即使一些媒体借助政策或技术手段(如卫星传播)具备了跨地域经营的能力,但是,纵向上不同媒体间缺乏领属关系与自然的资本联系,仍然难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全面优化配置和管理。

对外,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资质审批机制以及“形同虚设”的退出机制壁垒高耸,形成产业和市场的高度垄断性特征。我国的媒介市场中,有一部分传统媒体“只生不死”,浪费了大量资源。在市场化媒体遭遇经济发展之困与技术革新压力的大背景下,这类媒体躲进“体制”成一统,背靠体制获得了大量财政补贴,管它市场春夏与秋冬。横向割据、纵向封闭的媒体管理体制,束缚了媒介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难以做出快捷、有效的市场反应。

(二)特征二:红头文件为主的管理手段

“封建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人治严重。一剧两星、一晚两集、限娱令、限真令、限外令、限童令……有好事者做过统计,2000年至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禁令3条,2007年猛增到11条,2014年达到13条。(3)平心而论,上述各种限令有不少是必要的,对规范和促进电视节目的规范化、健康化制作和播出是有益的。但是,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红头文件仍然是我国媒体管理最常用、惯用和善用的手段。从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求来看,这种依靠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正是我国媒介产业和市场发展不成熟、法制化程度低的显著标志。

不可否认,一些被视为党政“喉舌”的媒体存在高度的行政依附性,尽管有时被行政管理束住手脚,但仍能从中受益或受到行政保护。比如,限外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一些以引进海外剧集为优势的网络视频媒体,可以说,是通过行政手段减少了广电行业的竞争压力。再如,广电总局于2014年7月加强对互联网电视的监管,停止发放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牌照,内容服务牌照鼓励省级以上广电机构进行申请。牌照是互联网电视发展的一个重要门槛,而拥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7家机构分别是央视国际、百视通、杭州华数、南方传媒、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它们均是广电总局可管可控的机构。

在传统媒体时代,这种行政命令无疑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但是,在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融媒体和自媒体时代,这种行政命令的人治化管理方式无疑是落后和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行政命令或许管得了全国的1000多家报纸、9000多家杂志、2000多个广播电视台,但是,别忘了,还有3.3亿个网站、2.2亿博客和6亿多可以自制、自编、自播、自传、自用的社交媒体视频用户呢。人治化特征浓厚的行政命令只能对体制内媒体起作用,对以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媒体,基本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特征三:缺乏开放思维的管理理念

“封建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是保守和缺乏进取精神。广电行业乃至整个媒体行业自恃有行政保护、行业保护和地域保护三道大堤的保护,再加上各级党政管理部门不断强调“守土有责”,于是,条块分割体制下媒体产业各级管理者普遍养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管理观念。这种“封而不建”的理念,一方面削弱了各级媒体的活力,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创新进程。即便是看上去热热闹闹、貌似繁荣的电视娱乐节目领域,那些不断翻新求异的节目花样也基本上都是舶来之物,充其量只是节目引进的成功,而非节目创新的成功。与其说这是电视媒体的节目争霸赛,毋宁说是鼠目寸光的电视诸侯的一场“封建”争霸赛。在媒体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试点单位曾一度被允许尝试跨地域、跨行业的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但是一旦出现问题立即退回原处。对待传统媒体所开拓的新媒体业务,管理者同样强调所谓可管可控,而这又明显与互联网等新媒体开放、自由的属性相违背。这也是很多传统媒体对新媒体欲迎还拒、欲拒还迎的矛盾态度之所在。

与此同时,“以块为主,双重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内,管理者又会不自觉地产生和不断强化等级观念、特权观念。这是“封建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思想和行为保守,再加上等级和特权观念的盛行,使得中国的官办媒体或者自封的主流媒体彻底丧失了竞争和创新的内外动力。这种不作为在某种程度上更突出了新媒体的进取和创新精神。

更加致命的是,家长式的“封建主义”管理方式使得官方媒体与社会现实日益脱节。最明显的例证是对魏泽西事件和雷洋事件的反应迟钝和谨慎。事实上,官方媒体的鸵鸟心态已经使自己沦为这两起轰动全国的热门新闻的旁观者。笔者做过十几年记者,深知官方媒体的这种态度和表现不是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本意,而是行政干预和被管被控的结果,但是,长此以往,必然为渊驱鱼,会把更多的观众推向新媒体和自媒体。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6]《90后媒介使用习惯研究报告》显示,手机是90后最常使用的媒介,其次是笔记本电脑。(4)这就意味着,封建主义的管理方式只能管理技术落后、观众老化、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的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和社交性的自媒体基本无效。

三、媒体管理创新的四个方向

媒体管理的“封建主义”沉疴并非朝夕生成,在媒介市场和产业发生上述四大变化的当下,虽然不合时宜,但亦非朝夕可改。然而,目前的媒体管理方式不改必衰,不改必死。但是,怎么改呢?笔者这里不妨“为肉食者谋之”,为媒介管理的改革提出几个参考的方向。

(一)管理范围拓展:从单一媒体管理到融合媒体管理

媒介融合的进程伴随着主体的变更,谁来管理?怎么管理?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具备多种媒介功能的融媒体和集多种媒体业务于一身的融合型媒体集团,主体变了,业务变了,经营模式也必将随之改变,原来那套针对单一媒体、单一业务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已经基本不能适应。其实,媒体管理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变化。2015年6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修订稿),明确了“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监管主体:全国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监管工作,由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负责,各行政区域内的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负责。这个《办法》的发布主体和授权主体都是同一个机构,从法理上说,自我赋权是不合适的,应该有更高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如国务院)或权力机构(如全国人大)赋权更合适、更权威。管理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与否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笔者关心的是上述这个《办法》是否灵便?因为新媒体不只网络广播电视,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监管主体仍然存在语焉不详、权责不明、重叠交叉等问题。此外,如果对融合媒体的现状和规律以及发展趋势了解不深不透,能否制定出一套合适的法规也是个问题。

(二)管理方式革新:从行业性管理到社会化管理

跨界、融合是信息产业常见的发展业态。融合的历程,就是打破界限或界限被打破的过程。正如上文提到的,当前媒介管理体制中仍保留了分行业的管理体系,行业性的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于市场发展的速度与现状。

随着不同媒介业态间的融合、媒介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以及越来越多社会化的自媒体参与到产业链条中,媒体的管理方式需要更加开放、兼容。专业的、行业的管理模式在星罗棋布、数以亿计的社会化自媒体和集群化的多媒体、融媒体面前,就像要把一条毛巾当成一条被子,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覆盖和温暖全身。因此,把受众、用户参与管理甚至变成管理的社会主体,实现媒介产业管理从专业化、行业化到社会化、自律化的管理,将是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变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毕竟,管理的价值不在“管”,而在于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

(三)管理重心转移:从行政管理到技术管理演进

媒介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技术,且技术进步的时间不断缩短、成本逐渐降低,传统的主观管理模式自然也应当向客观管理和技术管理模式演进。

以内容管理为例,无论是传统的报刊,还是广播电视媒体,都一直采用“先审后传、先审后播”的方式,管理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几乎可以“万无一失”地管控播出的内容。而如今,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每一个信息和内容的使用者,都可以成为信息和内容的制作者、传播者。如果先审后播,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了无效果,甚至根本不可能。因此,加大管理的技术赋权,配合社会化管理和事后追惩制度,才有可能实现对新媒体和融媒体的有效管理。这就需要部分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素养。当然,技术管理手段固然不能完全取代行政管理和法律管理手段,但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行政管理和法律管理可能会失去方向和降低效力。

(四)管理理念提升:从中国特色管理到国际化管理

中国的媒体管理体系,是在中国特殊的政体制度框架下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暂且不论中国特色的媒体管理体制的优劣得失,如果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优质主流媒体,就不能局限于国内的视野和部分集团的利益。存在固然影响意识,但意识也可以影响存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管理方式,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存在和产业现实。因此,中国要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有国际竞争能力和影响力的媒体集团,首先必须要建设一套具有国际视野、遵循国际惯例和媒体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而封闭的、落后的、缺乏活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是能够产生先进的、强大的、开放的、不断创新的媒体的。

自由、开放和创新是媒体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源头活水。未来全球的媒体格局中,传播主体将更加多元、产权结构将更加丰富、市场将更加开放。除非不想走向世界、走向成熟、走向繁荣、走向未来,否则,中国特色的媒体管理理念、制度和模式就应该更多地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与人类同行。

参考文献

[1]Andrew Schotter.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p.12-13.

[2]陆地,吕佳宁.媒介制度变迁的基础和方向[J].南方电视论坛,2015(6).

[3][EB/OL].]http://www.lizhi.fm/about/about Us.html.

[4]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规模与结构(七)[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432626.html.

[5]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6).

[6]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规模与结构(七)[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432626.html.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2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全新的网络经济时代。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企业营销管理的深刻影响,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营销管理在营销对象、营销基础、营销方式、营销组织、营销沟通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及其特点,提出了我国企业迎接新时期营销管理变革的对策建议。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企业的营销管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对企业的`营销管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挑战?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管理发生了哪些根本变革?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新时代营销管理的变革?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互联网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和挑战

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是一种以TCP/IP网络协议连接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和各个机构的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的数据通信网,是世界上唯一面向全世界的大众公用网。互联网向企业营销领域中的全方位渗透,创造了全新的现代营销模式和独特的企业竞争优势。

(一)创造全新的营销模式

1.营销环境 Internet将营销导向信息经济的环境,网络上的电子空间距离使得各方相隔的“时差”几乎不存在。Internet的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上网人数与电子营销额同步激增。

2.营销界面 企业可以利用Internet制作介绍自身形象的主页、发布多媒体的虚拟产品清单、电子订单或在线客户支持系统,使Internet成为市场营销的新途径。

3.营销决策 决策内容及响应速度更多、更快且以企业Internet连接Internet构成的信息系统综合环境,将各种决策条件和资源有效集成,为网络营销的决策提供了支持。

4.产品 在Internet进行市场营销的产品可以是任何产品或任何服务项目。

5.价格 通过Internet进行营销时,可以把价格调整到更有竞争力的位置上。

6.分销 网上销售采用直接模式,实现零库存、无分销商的高效运作;电子营销将营销活动倾向于买方市场,众多客户通过Internet来寻找、提出实现自己的购买需求。

7.促销 各种广告、公关都可以在Internet上实现,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如实现动态广告、双向沟通等。

(二)重塑企业竞争优势

1.降低交易成本 互联网营销可以大大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3

西部会展经济发展的背景是跟中国经济国际化这个强大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的。其中,有两方面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二是在这样发展特点之下,中国的会展经济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国际化

一个国家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首先是以要素禀赋条件为前提的,而且它是以知识和技术为革新的,以政府知识为保障,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所需要经历的是从发挥比较优势的阶段,进入到发挥创造性竞争优势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当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国际化的路线往往是从一个贸易大国发展成为一个投资大国这样一个步骤去迈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才能实现经济的国际化。

(二)中国经济国际化跨世纪特征

一是贸易大国转变成投资大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在当前人力资源的要素之下,中国经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重新争取和合理配置资源。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表现是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的转变。最新的FDI的增长数据已非常直接的反映出中国目前对外投资基本的情况。中国政府在这30年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现了中国跨国企业的扩张和全国化的分布。我国的投资目前分布在17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国际化现在已经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国的跨国公司也是在世界舞台上茁壮成长。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共有54家企业进入到2010年世界500强财富排行。

二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我国从一个边缘化经济体国家转变为世界经济规则指定的参与者,为经济的国际化构建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在我国加入WTO以前,唯一参加的就是亚太经合组织。现在大家可以看到,2006年的时候,中国在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排名从第八位上升到第六位。

三是对中国来说,不仅是深入参与到世界经济化,还有一点是开始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比如说中国目前强调的不仅是自我发展,而且是大家要共赢,表现的特征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平等互利、双赢同发”。例如在2008年中非论坛召开以后,中非两国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一千亿美元,教育、文化、旅游、民间往来也日益频繁。这些方面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更注重双赢、多赢和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中国国家经济地位不断变化,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超过日本。可以说,中国目前整体经济发展处于国际化深层次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国际化的变量。

(三)中国会展经济的必由之路

中国会展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但是从起步开始到现在,它其实是以每年20%到30%的增长速度来发展的,而且很多会展专家预言,未来十几年还将保持这一速度。实际上在会展起源的欧美发达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现在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大型会议就有4万个以上,定期举办大型展览会和博览会也有4000多个,直接经济效益达到2800多亿美元。会展经济不仅产业非常巨大,而且发展潜力也很可观。无论是西安举办世园会,上海举办世博会,都可以看到政府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会展是通过展示商品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刺激需求,这种发展使得会展经济不仅仅只具备其本身的展示功能,更多的它形成了多产业辐射特点。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会展处在一个商机无限的状态当中。中国会展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这是一个经验缩影,或者说是经验总结。也就是说中国会展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际化这条路可以让会展企业以及会展以外的多产业快速的融入国际化的各行各业中。在国际化的过程当中,不仅我们自己的企业可以走出去,而且也给了国外的会展企业以及会展的整个行业,了解中国会展业的机会。以钢铁行业为例,钢铁行业没有国际化走出去的时候局限的是国内视野,而一旦参展以后,这个行业可以与很多国外客户接触,这个过程对于参展的定位、品位发生了变化,这对于提升品牌也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这也有利于快速提升钢铁行业布展的专业化技能。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不仅中国经济要融入世界,会展业是中国经济当中的一部分,它的路也是这样的。行之有效的一个办展经验就是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

西部会展经济的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与障碍

中国会展业在快速的发展,西部发展为什么跟东部地区有一些区别?这个区别表现的是什么?

政府是高度重视发展会展经济的,在这种情况下,会展经济的发展非常迅猛,这种迅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重视,发展迅猛。因为会展经济有辐射性,所以政府会把它看作是一个推动当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载体。而这种效益通常表现在,比如说能够提高当地的形象,拉动内需,招商引资,使得城市能够更快的走向国际。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说,政府的推动力是非常强劲的。而西部与东部比较起来,其市场化运作的痕迹要淡一些,也就是说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的比例更大一些。

(2)会展生产力初具规模。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尤其西部会展近些年生产力已经初具规模——主要是指会展场馆建设。包括四川、陕西、青海等西部城市在内的城市,其会展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场馆有向中西部延伸的趋势,2010年中国会展场馆建设存量、增加数目是以20%的比例上升,一些西部现存的旧的展馆,在这样发展态势下也是改旧换新。因为投资巨大,展馆面积数也是快速的增加。

(3)大型会展开始出现。我们准备的是硬件条件,除了今年举世瞩目的世园会,西安实际上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西洽会。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西洽会结束以后的项目签约额是300多亿。所以说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发展由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和政府对会展经济的重视,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展览会开始在西部出现。

(4)会展市场化和专业程度不高。在这种现状或者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关注到两方面问题:一是会展企业对会展定位的理解,二是应注意到专业人才缺乏。

(5)西部地区会展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个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和报告中提到的几大会展经济带,也可以说是发展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实际上主要体现的是地区之间缺乏联动性。各地区之间没有考虑到各自发展的不均衡,或者是没有更多的考量到自己地区发展特色和优势来和其他地区相互整合资源。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会展经济发展的盲目性。

2.发展趋势:国际化与地方特色融合

2004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报告,指出当时中国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这些产业带分别是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会展中心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及东北会展经济带。这样划分之下,报告当中提到关于中西部会展城市的发展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是不同的,必须要突出个性培育特色展会,依靠关联性特别强的会展向国际化和规模化迈进。这应该是西部会展经济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西部会展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变革

1.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容量

会展经济的发展将与人力资源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要用数据说话,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模式,而不是那样的模式,为什么这样的模式是注定的结果,背后的理论根据是什么?虽然会展经济,这十几年的发展一直是高度被关注,发展速度也是非常迅猛,但是它背后的数据、理论根源我们应该挖掘出来,这样它的发展才不会盲目。伴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会展专业人才的市场容量有多少,我们到底需要培养多少人才?从各方专家论证数据来看,或者说一个大家公认的对于容量的一个共识是,会展在未来的发展十年中,预计每年会以800人的市场容量速度在增加,也就是说十年之内,全国的会展专业人才的数量将达到8000人。那么有专家提出应按照黄金分割法来计算在全国应设置多少相关的专业。因为会展不是任何一个城市或者高校都需要设置的一个专业,也需要考虑将来毕业学生流向的问题,不是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去发展会展经济。基于此,大家认为一个比较稳健的数据是未来十年真正会展专业人才需求规模是5000人。

2.会展人才需求的结构

既然专业人才这么少,为什么现在在整个会展期间我们需要这么多人?这其中有一个道理。一次会议的举办通常需要几千人的支撑,这里就形成一种矛盾。一方面,我们说会展是边缘学科或者综合性学科,涉及非常多的内容,例如经济学、管理学、贸易学、公共关系学等等诸多学科。比如上海世博会,或者西安世园会,会展的举行过程中,我们所需人才一方面是高端人才,一方面是基础人才。那么,今后十年5000人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从哪里来解决呢?我们知道,会展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多人才也不一定非要依靠会展专业去培养,一次会展活动的项目落实以后,需要跟进的事项很多,例如较常见的文印、策划等等,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很多会展企业或者展览方会思考一个问题即用工模式,什么样的用工模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会展业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1)人员涉及面广,量大;

(2)人才流动性强;

(3)具有突发性和周期性特点。

4.变革模式

人才租赁这种用工模式很好解决了会展短期的大量用人需求。可以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变革模式的探索就是人才租赁。

(1)什么是人才租赁。人力资源外包已在中国企业中被广泛应用和认可,而人才租赁是什么?实际上,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定义,人才租赁,也叫“人才派遣”,是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通过人才服务机构租借人才的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也是一种全面的高层次的人事代理服务。人才租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一定期限租赁人员,另一种是以完成某个工作项目为准租赁人员。

(2)理论根源。人才租赁的理论根源包括:交易成本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为什么人才租赁对会展业,对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会得以存在?在理论上探究,首先是交易成本理论。当一个企业他考虑到自己的交易成本,比如说它的业务不外包的时候,他依赖的模式就是组织的制度;而当一个企业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需要提高效率,这个企业就需要依赖人力资源外包的模式,解决这一需求。每一个企业甚至每一个人精力都是有限,只有把自己最优势发挥到极至,才可以更好体现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更是这样。在这个基础之上,战略管理理论对人才租赁也是一个支撑,实际上这种用工模式就是企业在考虑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综合的去整合自己的资源所采取的一个战略选择。

(3)人才租赁的具体形式。人才租赁在实际操作当中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西安世园会开园以来,易才所提供的导览员人才租赁服务成为园区的一大亮点。事实上,世园会导览员这一用工模式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人才租赁市场与会展经济的成功结合。从整个学科或者理论发展的这个表现形式上来看,人才租赁模式有很多种,比如完全租赁、转移租赁等。转移租赁就是说人才属于派遣单位,用人单位把这个人员招聘来了以后,考虑到法律风险和成本节约,不进行直接管理,使员工的工作关系和人事关系分开。总体上,租赁方式是按照一定期限来划分的。另外一方面可以根据每一个工作项目的情况来租赁人才,这个概念与国外的劳动派遣概念有区别。在国外,更多的是应用项目派遣。中国在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人才租赁的运行机制。例如西安世园会和上海世博会期间,主办方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个大量的人才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海选,就需要依赖于技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成功招聘大量人才非常困难,这时候会考虑通过派遣单位来完成招聘、进行培训,进行人事关系的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甚至包括后面职业生涯的管理和人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实际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签订了派遣协议,派遣单位和劳动者,也叫被派遣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劳动关系,而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是工作任务的关系,劳动者提供给用工单位是劳动力的给付。在这种运行机制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劳动合同法当中规范的,实际上在这三方之间,派遣单位和被派遣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最基础的关系,而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这种劳务关系实际上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补充,这是他们一个内在的机理。

(5)人才租赁的优势分析。用工单位和被派遣人员,可以被看作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模式的产物。例如针对世博会这样短期的租赁,那么对于用工单位来说,它的益处实际上使得交易成本下降。用工单位告诉用人单位(派遣单位)用人需求以后,派遣单位来进行选人以及后续繁复的人事管理,这对用人单位来说,这就属于一个比较规范化的、简洁化的操作方式。

在这个短期项目结束后,被派遣人员也可以有比较好发展方向,被派遣单位可以根据人员的特长,优先为其提供选择工作的机会,可以推荐优秀人才到另外的项目中继续工作。所以说,这种模式实际上从三方来中都可以看到它存在的优势和意义,在需要人的背景之下这是非常好的模式。

(6)人才租赁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关于劳务派遣和人才租赁有相关的规定。因为劳务派遣有很多不规范地方,所以从法律上,如果企业想采用这种模式,应该去认真的关注劳动合同法中对于被派遣人员、用工单位以及派遣单位规定的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4

关键词:新媒体,企业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社交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带来了重要影响, 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障, 新媒体时代,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形式、管理内容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变革, 这就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与此同时, 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和途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与时俱进, 创新变革, 这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介, 区别于传统媒体, 它以互联网为代表, 涵盖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等, 是媒介中的后起之秀, 潜力和能量巨大。新媒体以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新媒体以新技术为发展和支撑, 创新性强, 具有先天优势, 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二是对新媒体的利用在当今时代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互联网+”的模式不断被应用于社会各领域, 它以超强的渗透力覆盖全球, 使地球村真正得到实现。三是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更加灵活便捷, 互联网移动端的兴起, 使新媒体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得到丰富, 微信、微博成为新的信息集散地,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

新媒体的出现,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重要影响, 如近日的一则“我佛要你”的招聘信息在微博圈火了一把, 寺庙通过生动活泼、有趣幽默的方式进行岗位招聘, 并且提供了媒体传播、运营等职位, 使网友不得不感叹“互联网+”的魅力。由此也可以看出, 企业一定要搭上新媒体这辆“顺风车”, 行使进企业改革创新的“快车道”。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受新媒体的影响

既然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影响力如此大, 那么, 企业人力资源都哪些方面受其影响呢?从相关统计来看, 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阵地, 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 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传播媒介,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内容到形式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1.对管理形式的影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是以纸质为主要形式, 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偏低, 而网络时代彻底改变了这种管理方式, 使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操作网络, 进行员工招聘、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档案管理。并且为企业员工搭建起公司的公共网络平台, 使企业内部管理等情况更加公开透明, 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现代性。特别是员工网络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有效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有效性, 确保评估结果公平公正。在新媒体的影响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了, 大大节省了企业资源, 并且使企业员工处于更加公开透明的环境中, 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2.对管理内容的影响。除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形式的影响, 内容上也有一定影响。信息化社会对企业员工最大的影响是工作内容方面的变化。熟练操作新媒体成为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 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给企业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多样, 如网络招聘, 要求企业HR要能够在求职网站、微信客户端搜集信息, 进行分析整合, 发现和吸收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

3.对管理模式的影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 都是侧重对管理层的管理, 对于企业普通员工的关注度低, 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激发员工潜力,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容易使管理层和基础员工之间脱节。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增加了员工和企业领导之间的桥梁, 使之能够共享企业发展信息, 加强互动和沟通, 提高了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效率。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途径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思路、运用机制都要相应的产生变化, 具体而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途径主要有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化效益。认识企业作为一个自媒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广泛企业宣传, 如利用微信朋友圈, 公开企业个性化薪酬体系、员工丰富的文娱活动, 进行企业文化宣传, 提升企业荣誉感和员工的存在感, 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

2.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新媒体素养。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专业知识、运营管理、互联网思维、财务管理知识、统计学、心理学等知识, 要成为一个多方位全面发展的人才, 实现跨界发展。

3.树立发展创新的理念。新媒体时代的核心和灵魂是创新。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与时俱进, 树立创新理念, 形成新的管理机制框架, 适应90后进入职场后的工作环境氛围的变化及运用互联网思维, 在考勤、餐饮、薪酬、绩效、培训、福利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如设立脱光津贴、姨妈津贴、拥抱津贴、旅游津贴等新鲜有趣的“新兴福利”, 为当今职场的员工们带去更多的贴心关怀, 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四、结语

总之,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媒体时代,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然受到影响,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 企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 积极探索企业人力资源变革的有效途径, 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化、多样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壮大。

参考文献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5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必要性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要研究方案

创新点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可加附页)。

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引发了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而社区体育是中国城市社会体育适应经济体制变革的产物,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在中国城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独立地对社区体育展开研究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15年历史。本文希求通过对以往社区体育研究做一个阶段性的综合性叙述,为今后的社区体育研究做一个铺垫。本文搜集和查阅了1989-2003年15年间社区体育研究的文章以及书籍共252篇文章,用文献资料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1989年以来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文章做了一个完整的统计,从数量上看,关于社区体育的研究大约从1989年开始,1992年出现了短暂的停滞,但随后除在1996年略有下降以外,基本上处于逐年上升的态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步入21世纪以来,关于社区体育的研究迅速增加,我们认为这一趋势还将继续维持下去。按其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其研究内容基本可分为社区体育基本理论、社区体育的发展和社区体育的相关研究三大部分。社区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应该是社区体育研究开始阶段的主要集中点,研究内容主要是给社区体育下定义,研究我国特殊环境背景下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特征以及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社区体育的历史发展状况如产生的背景等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社区体

育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研究。第三方面社区体育的相关研究则主要是社区体育的一些边缘研究,如在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从体育大理论角度出发,针对社区体育衍生出的一些概念,如社区体育意识、社区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以往社区体育研究的总结,基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区体育将迅速发展,对社区体育的研究也将逐年增多,但总体上目前对社区体育的研究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的发展以及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社区体育的研究力度,使社区体育的研究能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2 国外社区体育研究状况

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原因与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变革时代有较大的关系。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形式受到社会高度重视而引发学术界研究的。社区体育研究是社区研究的一个分支,多为应用性研究。从欧、美、日近年来的研究情况看,运用社会行动理论,对社区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社区体育模式、社区体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多见。

(1)社区体育参与研究多为体育人口调查和体育活动状况评价,其中体育人口研究不仅就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进行研究,近年来更多采用多层(频度、强度、时间等)研究,不仅对参与者,更注重潜在人口、特殊人群的研究。“日本有学者提出‘参与’理论,即现代社会由于传媒和体育组织的发达,几乎100%的人口都与体育有关系,只是参与方式不同而已。在体育活动评价研究中已逐步摒弃就事论事的现状分析方法,更多地从生活角度研究体育活动与居民生活的关系”。[3](2)社区体育组织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和俱乐部研究两个方面。其中组织结构研究多为组织构成、成员关系、关键人物等方面。俱乐部研究多为形态类型研究和俱乐部经营研究。如《国际大众体育信息》2000年第8、9、10期《日本基层大众体育的管理体制》(一)(二)《日本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介绍》(上、中、下)(3)社区体育模式主要集中在体制研究方面,但往往以个案研究为主。其中美国的社区公园、欧洲的社区俱乐部、日本的社区公民馆等具有典型意义。

(4)社区体育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保障体系(如社区体育设施、指导研究)、社区推广运动(如德国的家庭奖章制度、日本的“挑战日”活动)等。其中社区服务保障研究近年来在强调志愿者的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对社会(含政府)援助的研究,更注重为特殊需要服务(如残疾人的体育参与)。

“欧美的研究多采用大社区(城镇)概念,与我国基层社区概念有较大差异,而基层社区体育主要表现为俱乐部活动,故多集中在小团体研究方面。这说明西方社区管理模式与我国有较大差别,在成果参考方面有一定困难,但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社区研究理论对社区体育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在转型过程中所出的问题,也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我国社会, 故从实践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3] 3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状况

3·1 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现象的出现

“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现象的出现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一些省市由大企业牵头,周围企业参与组成了地区(片)体协。这种组织较为松散,组织的稳定性较差。如:天津的天拖南地区体协等。到了70年代初,城市公园、空地出现了零散和小规模的中老年晨练活动,后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晨、晚练体育活动点。80年代中期,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大城市出现了以街道牵头组织的体育活动,成立了街道社区体协,大单位牵头组织了一条街体协,打破了行业隶属关系,就地就近开展体育活动。这成为社区体育兴起的标志”。[4]进入90年代,随着居民小区的大批兴建,出现了住宅体协。另外,1997年4月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民政部、建设部和文化部五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至此,全国各个城市社区体育开展得轰轰烈烈,社区 体育活动进入了高潮。3·2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现状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正直小城镇研究热,由此带动小城镇体育研究,出现了以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分会为代表的学术团体。80年代后期,以中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为首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带动了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体育作为城市文化也被作为战略措施成为研究对象,从而揭开了社区体育研究的序幕。但真正独立地对社区体育展开研究主要在90年代初期,如1991年国家体委在天津召

开了“全国部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研讨会”,其主要内容是对社区体育的概念做了讨论;1993年11月举办的首届全国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上,征集到7篇涉及社区体育方面的论文,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界定、社区体育组织、社区体育现状和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等方面。从研究情况来看,当属于研究框架建立阶段,此后,社区体育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1995年为配合《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对社区体育的性质、功能的研究有所加强。1996年底的首届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体制、组织、设施、经费等各方面加以规定,全面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1997年在第五届体育科学大会全民健身专题论文报告会上,有关社区体育的论文占了46%。2000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征集到论文40余篇,对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基础理论、趋势、存在问题等方面加以研究。2000年12月在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群众体育专题报告会上,有关社区体育的论文占了50%,这就形成了社区体育研究高潮。3·3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类型及方向

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社区体育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社区体育概念、性质、功能、构成要素等方面。此类研究多借鉴西方社区研究理论和社会学知识,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此类研究者较少,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是目前社区体育研究者多为体育工作者,过去对社区、社会学研究不太熟悉,因此反映在研究上成熟性较低;②是我国社区体育起步较晚,且计划经济模式影响较深,社区体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深入进行;③是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总量仍然很少,可参考的资料极少,社区体育著作几乎没有,外国参考资料也不多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目前,此类研究主要以北京体育大学任海和王凯珍和上海体育学院李建国为主,即《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探讨》、《北京市社区体育的现状研究》、《上海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现状研究》和《社区体育的基本理论、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二是应用性研究,主要包括社区体育管理、社区体育组织、居民需求研究等。此类研究结合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为社区体育政策管理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但由于是立足于现状制定的对策,其预见性较差,有时跟不上社区建设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不同社区的差异也较大,因此普遍研究意义不大,故这类研究大多属于个案研究。但因为个案研究不仅花费少,易深入,针对性强,且因其个性鲜明,符合多元化发展方向。又由于它具有典型意义,反而(在同类型社区中)借鉴性更强。三是发展性研究,主要包括发展模式研究、社区体育政策研究、社区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等。此类研究由于有明确发展目标,且多将社会发展作为因素或参考系统,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对社区体育发展作用较大。4 小 结

(1)我国社区体育研究比较广泛,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如有关社区体育政策研究、社会转型与社区体育关系之研究。(2)我国社区体育整体性研究较少,大多数属于结合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社区”一词于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国家传人我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重新被提及时,社区体育研究 才逐渐增多。1989年由天津市河东区率先提出,当时是指街 道社区体协开展的各种活动,后来延伸为对所有区域性的若 干群体或社会集团体育活动的统称。1991年7月,国家体委 首次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部分城市社区体育调研会”为各种 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可以说,在“社区体 育”概念提出后才开始了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为了全 面掌握社区体育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通过手工检索和电子期 刊2种方式查找到截至2007年5月的社区体育研究论文共62 篇,将其分类归纳,主要涉及到地域性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一般理论和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模式与实 践3个方面的研究。

l 地域性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社区体育研究起步较晚。无论是从其基础理论、模式建构,还是其表现的特征、实践应用都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区域性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研究很少有人涉及。1.1 关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研 究来说还是较多的,共有18篇,占总数的26% ;构建模式 方面的成果占30% :农村社区体育方面的成果占17% ;现 状报告方面的成果占10% ;一般理论、学校与社区体育方面 成果各占7% ;适合项目方面的成果占3%。地域性社区体 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对象共涉及10个省份,其中研究对象为江 苏、山东的论文各3篇,研究对象为广东、重庆、澳门的论 文各1篇。吴树斌在谈到澳门社区体育时说:“澳门对社区体 育的研究与宣传十分缺乏,职能部门及社会对社区体育没有 明确的认识,因此不仅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甚至无人专门 负责此方面的工作。”⋯ 裴立新等人于2003年对天津市社区 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建身边场地、抓身边组织、搞身边活动,应当是现阶段乃至今后一定时期 内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工作重点。” 2 王凯珍从研究社区 体育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人手,对北京市8个近郊区的社区体 协和体育活动站进行了调查,对其组织状况、参加者状况、活动状况、场地经费状况、指导者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陈 瑞玉认为社区体育服务的主体是政府、企事业、体育社团、居民等各种力量共同参与,而不是政府包办。

有的学者以大量的社会调研为基础,分析并勾勒出地域 性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新思路。吴建婷等人指出长三角 社区发展存在着公益性体育与经营性体育之问发展不协调的 现象,提出了体育主管部门要服务基层,坚持以城市社区为 工作重点,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作用;鼓励各种社会 机构,跨行业、跨地区投资社区体育。邹师认为: “社区体 育要为弱势群体建立完备的体育服务体系;在强化体育本质 功能的同时,还要侧重在调节心态、情感沟通、信息交流和 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方面。” 夏成前分析了构建江苏省城市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外部环境,探究了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 方向及其要素,并提出江苏省城市社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可构架为市场体系和公益体系。1.2 关于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农村体育方面的研究是目前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研究热点将在今后的几年持续升 温,原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今后一段时问现代化进 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者查阅了自1994年至今相关方面的 学术论文,结果发现:有关农村体育方面的文章有1 916篇,其中关于农村体育教师方面的研究有635篇,关于农民与体 育之间研究的有446篇,关于农村中小学生与体育之间研究 的论文有21篇,而关于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仅有 12篇。

其中,王波认为,江阴市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全 过程中,对于整合资源,要抓准“三个结合点”:一是与盘 活存量相结合;二是与社会共建相结合;三是与村民共管相 结合。张治军提出了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简 称“新型社区体育”),适合目前经济、社会条件下小城镇社 区体育发展需要。周传志等则以地域特征为依据,并依据我 国东南沿海和内地农村体育实际情况,指出了参与主体、地 理条件、历史传统的不同造成两地农民体育锻炼项目的差异。他分析得出影响沿海农民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场地、时问和技 术,而内地农村居民则认为农民锻炼的因素主要是时间、兴 趣和心理。-j 要想发展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只具备场地、时问和 技术等居民健身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备专业的体育师 资力量及管理人才。苗大培等人经过调研指出,目前我国城 乡社区体育组织配备有专职体育干部的街道办事处、乡、镇 占29.0% ;配备有兼职体育干部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 占79.0% ;聘用有体育干部的街道办事处、乡、镇占12 7%,我国有92.0%的市辖区、县级市、县和73.4% 的街道办事 处、乡、镇已经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有25.2%的街道 办事处、乡、镇拥有进行有偿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张治 军也认为,山东省小城镇社区中国家级、一级和二级社会体 育指导员尚缺,三级的仅占7.8%。同时还存在着居民体育 场地设施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的现象,并且社区居民对体育 设施的使用率不高。

1.3 关于域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从社区体育的概念到构建和谐新农村目标,学习国外社 区体育的先进管理与开发经验,将会极大地促进和完善我国 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虽然,此方面的研 究成果很少,但他们都从不同的层面对社区体育的发展、构 建与管理进行了论述。

王良民认为,域外社区体育与娱乐计划一起承担社会责 任,社区体育有一整套的法律体系、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以 及充足的经费来源和专职工作人员。他认为,发达国家社区 体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家庭、企业、彩票收入4个方面。李加奎提及了美国如何从“recreation movement”的娱乐运动 发展到各种各样的“群众组织”,并阐述了其社区体育各种 体育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赵澄宇论及了挪威与瑞典北欧国 家的地区体育联合会或地区单项体协之问的体育经费。此文 中提到北欧实施的是由政府与民办团体合作的结合型管理体 制,政府的职责是提供经费,制定基本方针,与民办体育组 织合作,但不具体管理体育事务。陈雁杨在提到我国的香港 社区体育时说,香港体育显示出以保健、娱乐性运动为主要 的活动方式,并具有丰富、科学、广泛的开展特点,它们的 经费走的是多渠道筹集,自己参与自己付款的自助形式。2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一般性理论研究现状 2.1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

“社区”在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国家传人我国时,被译 为“地方社会” 或“同地区的居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 社会学被作为“伪科学” 而禁止,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 开放后,社区的概念才在我国重新被提及。这为我国社区体 育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提供了理论发展空间。据电子检 索统计显示,涉及到“社区体育”研究的论文共有1 328篇,而直接论及农村社区体育的却只有2篇。从整体上来看,社 区体育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出现之后,各种学 术观点层出不穷。

苗大培等人认为,社区体育归属于民间组织;社区可划 分为多种层次,可操作性更强;社区体育是在社区生活共同 体内开展的群众体育。沈梅认为:社区体育就是社区开展的 面向社区居民的体育。社区体育与其他体育有所不同,是以 社区内居民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体育,其包含有家庭体育,老 年社区体育,厂矿团体、机构、政府组织的体育等,兼含有 职工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是在一定社区地域 内进行的体育行为的总称。李仲明等人对小康地区的全民健 身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 “提高认识,形成共 识,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组建体系,构筑网络,是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必要载体;建立机构,健 全规章,是巩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关键和保证。J 张春华认为,社区体育服务内容应因地制宜,从群体健身的 急需项目做起,而且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是一个动态过程的 有机整体。高雪峰则主张社区体育具有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健身娱乐3种功能。李建国在《社区体育》一书中也充分确 定了社区体育的概念、作用与特征。2.2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表现特征

包雪鸣提出: “社区体育服务的内核是福利性、公益性 的社会体育服务,对象是居民,外延或适应范围是社区,他 完全不同于每天在社区中发生的工商业活动。” 并认为,社 区体育服务业是“以街道、镇、居委会和社区组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 顾渊彦认为: “农村存在 着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开展活动的艰巨性;项目的随意性和 形式的灵活性;活动的自发性和季节性;体育活动的传统性 和民族地区的差异性。”L6 王峰认为,社区体育具有地缘型、单元型、单位型、集约型和自发型5种主要类型。贺风翔提 及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的基本特征:公益性、自发性、区域性、平等性和不稳定性。

2.3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框架

张文圣研究提到,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的基本框架 可分为:组织保障体系、硬件保障体系、指导人员保障体系、活动内容保障体系和指导思想保障体系,建立时应该从指导 者、管理者、实施者和参与者4个层面人手。苗大培认为,构成我国社区体育组织体系框架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社区 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贺凤翔提出了我国社区体育管 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社区划分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 街道体制与社区体育难以接轨;社区体育管理组织力量薄弱,维普资讯 第1期 纪铭霞,等:近20年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研究的综述 ·3· 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来源、设施建设和维护等不完善。3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导向性理论研究现状 3.1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项目研究

胡飞燕等人认为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除了常见的运动 形式之外可以创编新项目,并提出了在创编过程中要遵循两 大原则:传统体育项目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外来体育项目与 传统文化相结合。虞定海根据上海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 系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健身气功对社区体育设施服务、社区 体育组织服务、社区体育指导服务和社区体育信息服务四方 面作用的同时,又认为“健身气功要形成国家体育总局、上 海市体育局、区体育局和街道(乡镇)四级管理网络,实现 一级抓一级,层层有管理的工作方法” J。3.2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 佘静芳提到了“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是构建城市社 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基础;引入市场机制是构建城市社区体育 服务体系的关键;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构建城市社区 体育服务体系的保证” J。沈梅则对参加社区体育体验的人 群,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社区体育的设施和体育经费的投 入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论证。夏成前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江 苏省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如组织系统化、筹 资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人员专门化、参与普遍化、资源 利用合理化。杨英认为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应坚持 政府的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的原则。林少峰提出了对社区 的不同人群区分阶层发展体育人口,强调社区体育与社区教 育相结合。而樊炳有认为:街道体制与社区体制难以接轨,社区的体育组织与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之间缺乏联系,偏重 于对“物”的管理,却忽视了硬件设施投入以及文化教育、公共道德等以“人”为中心的软件管理。他提出了社区体育 管理体制创新要遵循的原则:政府参与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结 合;社区体育管理与社区体育服务相结合;社区体育经营性 与服务性相结合;社区体育专业队伍服务与群众相互服务相 结合。姜丽提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发展应该建立政府支持、企 事业协助、群体社团实施的模式;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和发 展社区体育志愿者模式;开发群众体育市场模式;社区体育 与学校有效结合模式等多种模式。裴立新等人提出“大城镇 大战略”,要以县城镇与中心镇为突破口,“建立乡镇文体工 作站 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构建覆盖广泛的 农村体育服务体系” J。

3.3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实施与建议

张文圣提出了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必须与经济协调 发展,体育服务体系必须体现多元化特点,构建社区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积极推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有机结合4个方 面。孙建提出了南京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 的总体思路,构建和完善了南京市社区体育多元化的服务体 系,他认为南京市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多元维度体现在2 种主要的模式、3个不同的消费层次、3种不同的年龄层次和 3种不同的服务方式。聂锐新认为,应切实加强农村体育 的发展、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完善全民健身运 动的管理机制、切实解决群众体育的场地设施问题、努力丰 富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贺凤翔分析了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的 基本特征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4点建立与完善 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议。裴立新等人强调坚持农村体 育以乡镇为重点,并应以县城镇及中心镇为切人点,发挥基 层政府的积极性;文化与体育部门联手共建文化体育工作站,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扶持农村 基层文体专业户;利用农村学校场地设施开展健身活动,是 缓解场地短缺的有效举措。4 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整个研究状况来看,众 多研究成果趋向于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存在现状与问题分析 方面,而有关于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不多。尤 其是如何完善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措施与体育组 织网络管理?如何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如 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如何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 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城乡体育协 调发展下,促进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全面实现我国体育事 业质的发展?如何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构建相应的 体育服务体系,使体育惠及广大农民,更好地为建设“乡村 文明”服务?这都是有待研究与思考的领域。参考文献

[1]吴树斌.澳门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J].体育学刊,2002,9(6):28— 31.

[2]裴立新,周兰君,王旭光,等.天津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一)[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1):13—17.

[3]周传志,杨利平.我国东南沿海和内地农村体育的比较研究[J].漳 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7(1):107一l1O.

[4]李仲明,许惠玲,黄晓春.小康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23—31.

[5]包雪呜.关于社区体育服务概念与几个关系的再认识[J].山东体 育学院学报,2003,19(2):24—27.

[6]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社.2005:174.

[7]虞定海,牛爱军.健身气功在构建上海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中的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66—69. [8]余静芳.城市社区创新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 院学报,2005,83(2):30—31.

[9]裴立新,周兰君,刘新光.全面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 [J].体育科研,2004,25(6):1—3.

[1O]孙建.新世纪南京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探讨[D].南京:南京 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江国平]__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研究状况

一、我国学者对国内城市社区体育研究现状(一)基础研究 1.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社区体育概念、性质、构成要素 等方面,此类研究多借鉴西方社区研究理论和相关社会学知识。社区体育概念的界定。概念的清晰是任何研究工作的前 提概念界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程度。有的学 者认为不应对社区体育的区域作明确的限定,有的学者认为对 社区体育概念的理解,应强调社区体育的基础目标和本质功能。社区体育界限的界定明确社区体育的界限,有利于明确 城市社区体育各种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责、权利和利益的划分,促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稳步发展目前,国内理论界 对社区体育在具体界限_仁不尽相同,大多认为社区体育是发生 在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现象,这一区域便是社区。但在“社区”范 围的规定上有所差异,一部分观点认为应该以整个城市的范围 作为一个社区;有的学者认为应根据实际工作和研究的需要,操作性地确定社区体育的界限;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应该以居 民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社区体育中社区的界限。一36一

社区体育构成要素。社区体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由 系列要素构成,包括社区成员、社区体育组织、必要的场地设 施、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种具体的体育活动和一定 的经费保证。

2.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发展模式研究、社尽‘体 育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社区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等 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_从宏观的角度,我国城市社区体 育应由领导、协调、操作三个子系统构成,街道社区在系统中处 于核心位置。从微观的角度,针对地域特点,确定每个子系统 的目标及各项目的功能性目标。目前,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是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意的发展 模式。

社区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政 治体制改革的深人,广大体育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区体育与社 会经济、文化发展关系作了研究,探讨了社区体育与社会上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社区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等 社区体育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构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

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建设理论模式及其保障体系,是我国城市社 区体育建设的必然需要。(二)应用研究

主要包括社区体育管理、社区体育组织、居民需求研究等。此类研究多结合现状进行调查,为社区体育管理提供了依据,缺点 是有滞后性。而且,由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通 过调查研究得到的资料往往只代表某一地区的实际情况,具有片 面性。

二、我国学者对国外城市社区体育研究现状

研究集中在介绍国外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管理与发展的先 进经验。

(一)社区体育产生原因研究

由于体育活动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进行交流,克服生活中 的不平等进行平等的活动,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体育和娱乐计 划的实施,减少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社区体育成了解 决这些社会问题最有效的手段。随着社区体育的发展,公众对 其消费日渐增多,体育消费成为了各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 分重视社区体育的发展。(二)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在国外,社区体育从属于大众体育,因此,大众体育的管理 在某种程度上就包含了社区体育管理。(三)社区体育模式研究

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俱乐部研究。俱乐部研究多为形态 类型研究和俱乐部经营研究。研究认为,英、德、日三国社区体 育俱乐部都是大众体育开展最基本、最有效的组织单位,它对 体育人口稳定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三国社区体育俱乐部 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法律。(四)社区体育经费来源研究

在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经费来源中,家庭体育消费是最重要 的渠道。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社区体育的投人一般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0.2%一0.61%之间,其中地方政府的投人远远超过 重要政府。西方社区体育也从各类体育彩票、赛事竞猜等体育 博彩业中获得大笔资金。(五)社区体育服务研究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6

关键词:网络经济 企业管理 变革

互联网的出现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经济的投入产出模式,使经济由工业化向知识信息化转变。这不仅改变了长久以来的经济运行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经济本身的涵义,给经济和企业管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在未来,管理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1、企业的战略由求大求全转向求新求快

工业时代的神话标准是规模,其理论基础是规模经济,当企业的规模增长时,产品的成本减低,从而有价格优势在市场上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同。在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在边际收益为零的那一点上实现最优。这种分析方法是以成本为中心的,即各种要素(资本、人力、资源)在产品中的比例随着总产出的扩大而减少,在最优点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圣律。

信息时代的成功楷模是速度。在信息社会中,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创新,主要是信息和知识的增量,而信息在互联网上的瞬时性和全球性要求信息的反应速度必须迅速。对市场信息反应快的企业可以迅速抢占市场,建立起在互联网上的信誉度和品牌,吸引足够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互联网上的这种信誉一旦建立,其路径依赖效应是巨大的,其成功也必然被“锁入”,极难改变。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后起优势会被这种巨大的路径依赖效应抵消,成功定律将是:只要你是第一个具备了所有优势的企业,你的成功将是必然。就像雅虎(YAHOO),虽然其搜索引擎的功能现在被诸如LYCOS、INFOSEEK等超过,但是它仍然拥有最多的用户。显然,这种模式不是以成本和规模为中心的,因为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其边际收益由于网络效应不是递减而是递增的,因而MR>MC的关系使得只有迅速地进入市场,获得足够的市场认同才能生存获利。

互联网使得“创新的难题”发展到了极至,任何一个大型的企业在创新的面前相对于小型企业都处于劣势。在工业时代,即使你是后来者,只要你有足够雄厚的资本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你仍然可以是赢家,并且可以低成本地享有许多前者开发的先进成果,这种“后发优势”在信息时代很难成立。因为信息时代企业争取的不再是市场份额,而是人们的观念份额,观念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后来者很难超越前者。

2、围绕资本建立起来的生产销售体系将转向以信息流动和知识开发为中心的生产管理体系

互联网作为信息载体的特性使个体能够平等地面对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信息,信息的壁垒和垄断都是微小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信息是相对完备的。以消费者为例,当一个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巨大的网上信息可以使他在很多卖家的价格和服务之间进行比较,比较的成本仅为相应的网络费用和等待时间,这和在不同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之间奔波的成本相比要小得多。在互联网上,经济活动的市场对于任何一个潜在的进入和退出者的开放性远比工业社会要大得多,因为互联网首先是没有疆域的,不存在各种的疆域限制。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给予了各个经济主体平等的竞争机会,这种机会在互联网上是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限制的,因为工业巨人借以压倒对手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以及固定的供销体系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很难有良好的体现。互联网的冲击在于将原来围绕资本建立起来的生产销售体系转向以信息流动和知识开发为中心的生产管理体系上来。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企业只要有了充分的知识资源,就可以进入市场,因为有关的资本不再是竞争的关键,市场基本是存在大量的资本而知识稀缺,良好的知识将会是资本争抢的目标,而不是相反。而且建立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企業的成本要比水泥式的小得多,面对的市场则极其广阔。这种相对完全的市场体系使得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分析和管理时必须充分把握住市场的动向,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但这并不和上面的企业的“先发优势”矛盾,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成功机会在于创新,任何一种创新在市场上的成功机会是巨大的。这种先发企业的锁定优势正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企业财务观念面临变革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7

一、研究分析

(一) 传媒和传媒集团的研究

传媒指的是, 传播媒介,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组织中, 传媒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 一个商品, 一个产业, 想找快速让人们所了解, 最快速传播渠道就是通过传媒, 在古代中国, 未有传媒这个词语, 但古往今来, 古代通过飞鸽, 快马, 烽火等传播信息, 就是传媒的途径, 但古代这些途径只能是用来传播重要的信息, 传媒的转折点, 是在改革开放后, 传媒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但所涉及的领悟叫较浅, 人们对于传媒的概念涉足不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涌现出来, 而传媒出现了多种媒介, 并且涉足的行业逐渐增多, 分布至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今的社会发展, 传媒已不仅是分布至生活, 关乎着社会影响力, 乃至国家的和谐稳定, 所以, 如今传媒集团所承载的传媒事业, 该怎样顺应时代的发展, 成为传媒集团所应考虑的, 全媒体形势下, 传媒集团的管理分析, 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此次分析, 将能够简明的对当下所处的媒体环境分析, 主要分析原则和法规, 同时分析传媒集团所在的社会地位, 制定解决方法, 增强自身实力, 使之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二) 传媒和传媒集团社会调查

将整体性和个体性融合发展。当掌握媒体发展的全部过程后, 对其进行归纳, 总结存在的不足, 从中找出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 将其进行社会调查, 划分为封闭和开放, 两种调查模式, 封闭式的调查要以多样性的角度, 多样的选择为主, 使之能够使调查更具数据性, 更容易了解发展规律, 从而对未来传媒行业发展进行分析。而在开放式的调查中, 主要以目前的发展形势为主体, 对于存在的问题或建议, 进行详述, 进而了解大众对媒体的看法, 最后形成报告模式, 使之调查的结果更具有真是性和说服力。

二、全媒时代的问题

(一) 全媒定义分析

全媒体是一个新兴词语, 出现于现代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现代化制度的发展下, 人们开始对媒体的关注较多, 并且给予足够的信任度, 如今的媒体时代, 与古代媒介发展不同。自从网络技术的出现,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出行, 全媒时代具有现实性的社会意义。全媒时代所覆盖的范围较广, 包含传统媒介, 例如:广播、报纸、电报等, 同时也包含网络技术的兴起, 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今后发展中, 全媒体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媒介的发展模式将会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二) 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分析

全媒时代条件下的传媒集团, 包含两种原因:第一种, 内部原因。一个企业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必须要改变自身的发展模式, 顺求时代的发展变化, 因此, 企业改革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途径。企业的发展, 其最终模式是产生较大的效益, 但一个聪明的企业领导, 懂得长久发展, 不会受眼前的利益, 而忽视长远的发展, 有危急感, 传媒集团正式走进行业发展中, 就要懂得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对行业的动态发展, 要有实时的掌握, 确保自身企业能够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优势, 吸引大众的关注度和信任度。第二种, 外部原因。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工业革命对现阶段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充分展现出社会生产力的优势, 社会进程不断加快, 各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向前进。

三、集团管理的方法

(一) 结构管理方法

在行业发展中, 都会存在基本的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在生产力发展中, 具有一定会的推动作用。全媒体时代, 网络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要求, 第一, 转变结构体制, 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建全网监单位、网络制度, 同时, 结构组织要重新寻找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在这点上, 传统集团占有一定的优越性, 例如:经验和资源等, 健全组织结构, 其目的是能够传承传统媒体结构, 再经过网络技术的融合, 从而使传媒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动。另一方面, 具有一定实力的网络集团, 要充分体现网络集团的生机, 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 人员变革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资源, 当具有足够的人才优势和方法策略时, 才能够在行业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从事传媒行业的人, 首先要对行业的市场, 有基本的了解, 对行业的变化要有一定的灵敏度。而传媒集团就要挖掘这种人才, 使之不断壮大集团实力。

(三) 集团文化变革

传媒行业的发展, 要具有自身的企业文化, 打造创新思想、多样化发展模式、开拓进取的集团文化, 同时分析集团内部结构模式。文化的概念是广泛的, 是行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发展中, 文化的变革要从思想意识、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掌握, 尤其是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宣传上,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实现双赢的网络概念, 进而推动传媒集团的变革。

四、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压力

在传统社会发展中, 报业集团在传媒行业发展中, 占据有力地位, 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媒介逐渐涌现出来, 致使报业集团的行业地位受到冲击, 产生巨大的变革压力, 而其变革压力的原因:网络技术的发展, 打破了传统传播新闻的模式。从古至今, 每一次的新闻传播变革, 对于报业集团而言, 无外乎是一种行业打击。最明显的打击媒介, 就是电视的出现。由于电视的出现, 使报业集团面临着体制变革, 重新审视行业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证明, 报业集团想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 就要开拓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 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 数字化

数字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基础和前提条件。不管是影音还是音频, 逐渐转向数字化的发展形态, 全部能够利用数字语言为代表。这种变化形态, 贯穿在整个信息的搜集、储存、宣传展示上。站在信息的角度看, 媒介传播形式较为狭小, 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现代社会, 人们已经进入一个艺术性的时代发展, 对于一切事物的变化, 都可以利用科学技术, 加以创新发展, 以感受生活艺术的不同。数字化是一种艺术表现过程, 并非是结果展示。而这种展示过程, 完全符合传统媒体的转化。不仅使新闻变得更加多样化, 同时使新闻具有一定的参与性。

(二) 网络化

互联网的普及, 将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发展时代, 而对于传播效率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 若是通过其它传播方式, 其产生的效果将会较低。据相关规调查数据显示, 2015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6.8亿, 至2016年4月, 国际顶级域名注册量高达1688万个, 这在传播人员看开, 网络发展将会越来越快。这不仅体现了信息多元化的特点, 同时增加了媒体单位传播信息的压力。网络化的传播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双重的特点, 注重网民的需求, 获取关注度。

(三) 移动化

现如今, 手机用户以达到普及。使用手机的移动网络、电子软件等, 已成为手机的主要功能和使用象征。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 2014年我国网民数量6.14亿, 平均周上网时间26.1小时, 据2013年上涨2.1和百分点, 对于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网络群体, 无论是哪一种传媒企业, 都希望得到大众的关注。手机技术的发展, 其更根本的发展原因是, 移动化的推动。从全媒体时代看。移动化的传播形式, 代表着传播速度的加快和形态的转变。

我国的集团报业的发展目标是国际化的, 无论是从客观的角度还是内部结构上, 需要长时间的发展积累。无论是哪一种传媒行业的出现, 对整个媒体行业而言, 都是一种冲击, 尤其是报业集团, 但随着全媒体的改革, 报业集团将会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逆境中求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全媒体行业的出现和传媒集团的兴起, 对传媒集团而言, 造成了较大的人才、结构、经济影响。所以, 可以依靠资本主义制度的监管和改革, 实行上市, 利用新时代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投资的方式, 推进全媒体行业的发展和建设。

摘要:随着全媒体趋势的流行开来, 媒介多样化和行业结合对传统媒体产生了一种冲击, 原有体制之下传统媒体开始改革, 顺应新时代的发展, 实现产业模式转型, 而媒介则成为了催化剂,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 使媒体行业逐渐演变为产业的结合体, 将实行开放式的发展模式, 使之成为成为对媒体竞争和运行又一项挑战, 基于此点, 本文以我国传媒集团为主体, 对管理模式的变革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传媒集团,管理模式,变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星, 赵敏.全媒体时代学校治理的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6 (08) .

[2]孙妤.全媒体时代行业报记者如何转型[J].新闻窗.2016 (04) .

[3]张蔚然.全媒体时代党建节目的创作及其传播特性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 (18) .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8

(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传媒, 即传播媒介。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 传播与媒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步入如新世纪以来, 任何事物的发生与进展, 都能够通过相关的媒介手段迅速准确地传播开来。以往的传媒通过狼烟、烽火, 进而有了快马、驿站, 而这些传播媒介所搭载的仅仅是一些非常重要关键的信息, 传媒并没有走进到千家万户来。后来, 在时代的演变中, 越来越多的媒介被创造出来, 因而其所搭载的东西, 服务的对象也有所扩大, 甚至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传媒事业不仅仅关乎个人的日常生活, 也关乎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甚至还影响着政治的安定与团结。所以, 肩负着传媒事业的我国传媒集团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应变就成为摆在所有传媒人面前不可避免的时代课题。对于全媒体时代下我国传媒集团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 是有着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的。此项研究能够更加清晰地剖析开我们所处的全媒体时代, 具体了解到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和法则, 在此基础上, 明确阐释传媒集团所面临的困境与优势, 进而果断采取措施, 趋利避害, 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为社会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2)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整体综合与个别分析相结合。在真正了解到这个题的情况后, 总结出一般的普遍的规律和问题, 进而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主体进行具体分析。同时, 笔者将制作好的问卷在网络上发放以供网友填写, 网络问卷的设置题目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封闭式的题目选项设置为更多层次, 更丰富的选项, 以期收集准确的网友信息, 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规律掌握内涵, 进而探讨该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开放式题目中进行定性的分析, 以得出对当前模式下的看法、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的实惠、改进的建议、未来的设想, 总结出大致普遍的反映, 自身进行一个再次的材料汇总和加工, 通过抽象和概括等方法, 做到去粗取精, 提炼本质。在封闭式题目中进行定量的分析, 核对出各个问题所受关注的程度, 形成调研报告。此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到受众群体的意见和建议, 能够保证调查对象的覆盖范围足够宽广, 确保调查解果的相对客观性, 实现调查目的。

二、现行的管理模式在全媒体时代下的不足

(1) 概念解读。全媒体时代, 这是一个新的名词, 诞生于最新的革命浪潮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人们进入了多媒体时代, 不再像原来只有少数的媒介工具。尤其是互联网诞生以来,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无论是对政治经济, 还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产生了非常强大的冲击力。[1]而全媒体时代就诞生于这样的环境下, 既包括传统的媒介方式, 如电话、报纸、电报等依旧释放能量的老媒介, 又包括互联网诞生后的互联网媒介, 该项媒介在新的全媒体时代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并且未来将更加显著。并且, 这两种媒介方式并非两相背离各行其道的, 而是在不断地融合, 不断地关联中。

(2) 关于动因分析。关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媒集团的模式变革的动因分析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在内因上, 是一个企业顺应自身发展规律所必须采取的自我革新的手段。每一个企业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实体, 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能目光短浅, 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当传媒行业步入了新时代时, 必须对行业内部所出现的新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 对其中任何可能产生变革性力量的因素要注意多加重视, 保证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受欢迎程度。而从外因来看, 则是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在催化。马克思曾经讲过, 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年所创造的价值已经等同于之前人类所有历史的价值, 这体现了新的生产力的巨大的优越性, 现代生活更是日新月异,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三、集团管理模式变革的具体路径

(1) 组织结构的变革。在上层建筑中, 制度总是根本性的, 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面对全媒体时代中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要求, 首先要从组织机构上做出改变, 适应新的组织建设的要求。设立相关的网络部门, 建立应有的网络机制, 组织机构的配备需要从上至下来整体认识和重视。传统传媒集团具有相当的优势, 比如在资源、入口、经验等方面, 建立这样的机制, 就是为了能发扬自身的传统, 相关的信息经由专业的网络操作后将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实现传媒变革的上下联动。[2]同时, 也建议有条件的集团建立相关的网络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媒体的新兴活力, 简化组织流程, 创造更多机会。

(2) 人员素质的变革。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的第一资源, 只有充足的人力储备和战略主动,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制高点。企业中的人员应该是最了解该行业的水手, “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大的变革即将到来之际, 其中的优秀人才总是能够最早嗅到这种气味。集团应该做的就是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和作用, 充分信任他们, 提高其机动性。

(3) 企业文化的变革。组织文化变革借鉴愿景规划理论, 旨在塑造“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创新开拓、多元包容”的全媒体组织文化, 并探讨了全媒体组织文化的重构方式。文化是一个集团的灵魂, 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由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积淀的, 在集团内的文化变革主要是思想、理念、环境氛围上对于全媒体的认识和接受, 关键在于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利用和宣传上, 终使集团内部能形成积极向上、理性科学分享共赢的互联网精神, 从而促进集团的整体变革。

摘要:传统媒体经过了多年的集团化运行, 纷纷走上了全媒体生存模式的探索之路, 开始了新时代下的行业转型。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 本文基于组织模式理论, 以全媒体时代集团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作为逻辑起点, 从几个维度对其转型进行了全面分析, 以期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组织结构,人员素质,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项国雄, 黄晓慧.新媒体与人际传播[J].传媒观察, 2006 (04) .

经济学媒体变革管理论文 篇9

急剧变化的年代,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那种固定不变的常规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必将为创新型管理所取代。所谓创新型管理,一是指为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二是每个经理人,都将成为创新者。长期以来,经理入主要以手工方式处理管理业务,写写算算和开会占去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极其有限。电脑的大量应用,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把经理人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管理工作效率几十倍成百倍的提高,从而使经理人将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创造性劳动,研究新问题、新动向、新思路,成为创新型的工作者。三是每一企业要为全体员工创造才能的自由发挥建立新的机制,过去管理组织与制度的设计,常常以避免错误发生作为出发点,过多地强调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抑制了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面对未来,需要的是能够激励人们不避风险不怕犯错误,勇于创新探索的管理机制。四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味模仿别人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活力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和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也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万紫千红、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二、知识:最重要的资源

在农业社会,主要的资源是劳动力和土地,在工业社会,主要的资源是资本,在信息社会,主要的资源是知识。信息社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社会,是知识量、信息量急剧增长的社会,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技术的内涵和实质是知识,知识将成为企业获取效益的主要手段。首先,每一现代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运用。电脑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超越企业与国家疆界的全球信息网络,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人们可以迅速、及时的从中获取所需信息和知识,所以,每一个现代企业,都应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把握世界范围内的新知识、新信息、新动向,充分利用全人类所创造的知识宝库和精神财富,加快自身的发展。其次,开发知识资源,还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在发达国家,脑力劳动者已占全体劳动者的60%以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而每一个现代企业,必须着力培育员工,提高员工的科学知识水平,使之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智能型劳动者,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才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需要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这一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员工的科学知识素质。再次,开发知识资源,还应高度重视“外脑”的利用。由于当代管理影响因素复杂多变,企业领导人仅凭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难以有效地解决重大战略与管理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借助于众多专家的知识和智慧,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

三、“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模式

由于技术、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知识量的急剧增长,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再造企业的无限生机。所以,未来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即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这一著名论断,是当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在这本畅销全球且极具影响力的巨著中,不仅要求组织每一成员终身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超越自我,而且强调系统思考与知识整合的力量,强调为实现共同的远景,凝聚集体智慧的团队学习。在市场竞争舞台上,企业很难保持永恒的卓越,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为了永续经营和保持持续的活力,更需不断学习,从知识中吸取力量。但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资讯,同时也高度重视人们心灵的根本转变,让每一成员,活出生命的真正意义,从而大大增强组织革新与创造的能力,去不断创造未来。

四、快速的应变力:时代的新要求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并且变化速度日益加快,被人称之为“10倍速时代”。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需求,成为经营管理的一大难题。惟一的答案是:快速反应,提高应变力。未来的竞争,不仅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还要比快、求快、抢快,比速度,比效率。在市场经营和竞争中,商机稍纵即逝,抢先一步就是胜利,落后半步就可能失败。

围绕着提高快速反应力这一管理课题,要求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改革管理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突破常规,把效率作为衡量组织功能的首要标准。其次,必须以敏锐的洞察力,时刻面对未来,观测和预见未来,密切注视未来的变化趋势和新动向,以超前的意识、领先的经营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抓住时机,果敢决断,力求适应未来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必须建立效率高、适应性强的生产体系,把由工业时代大机器推动的大批量、单一型生产,转变为由市场驱动的灵活生产,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再次,在目前条件下,尽管人们努力提高预见能力,但也难以完全预见未来的一切变化,难免会受到某些意想不到的事件的冲击,因而每一组织的结构,都应设有因应处理意外变化的机能。就像消防队一样,它无法预测下一场火灾将在何时何地发生,但它拥有一支时刻戒备着、有效率、有战斗力的团队,能迅速及时地处理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

五、权力结构转换:变正金字塔为倒金字塔

过去的组织,多是典型的正金字塔型组织。金字塔的顶端,是企业的总裁,其次是中间管理层,金字塔的底层,则是从事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广大员工。这种组织结构,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其一,由最高层实施命令控制型的领导方式,难以激发迎接未来挑战所需要的创意和敏感度;其二,在传统组织里,领导者被喻为企业的大脑,智慧的化身,组织则成为僵化了的躯壳,忽视了组织作为生命有机体的整体活力的塑造;其三,最底层的广大员工,直接与用户打交道,最了解用户,当领导旨意与用户要求出现不一致时,将使员工处于两难境地,最终必将服从领导旨意而不顾用户要求,不利于“用户至上”这一经营宗旨的实施。

将正金字塔型组织变为倒金字塔型,首先意味着由于员工的知识、能力、技术持续性的提升,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管理才干。其次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力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手中,使他们可以直接处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物,不必再层层请示。再次,倒金字塔的上端是与用户直接接触的员工,意味着真正的顶层是广大用户。员工直接承担为用户服务的责任,领导者则支持、指导员工的工作,激发员工的智慧,并为员工服务。

由正金字塔型转为倒金字塔型组织,不只是结构层次的转置,而且管理层次会大大减少,这主要由于信息网络化,使主要承担上下之间信息沟通联络的中间管理层,失去其应有作用。同时,管理层次的缩减,也会大大提高组织效率和应变力。

六、弹性系统:跨功能、跨企业的团队

为适应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组织具有更大的弹性,并大大提高组织整体的综合效能。过去以分工为基础的职能部门制,提高了管理工作的专业水平,但也带来部门间互相割裂、难以协调配合的弊端。由于各项管理活动相互交织以及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那种就生产抓生产,就销售抓销售的分割式组织,已远远不能适应,任何重要环节的活动,都需要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合与协作。例如技术开发或产品设计,需要了解市场,了解生产状况,需要综合汇集市场调研、生产、品控、营销、财务、环保等多方面人才的智慧。为此,必须突破部门分工的严格界限,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和任务,实现功能的重新组合,建立跨功能的机动团队,增强企业的活力、效能与系统整体合力。

目前,这种活性化、功能综合化的团队,不仅在企业内部,而且突破企业界限,出现了一种为实现某一目标集诸家之长的新型企业组合,以形成更大优势,增强竞争力。例如,某一企业开发一种新产品,如果本企业不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可以在社会范围内选择最佳的生产厂家、富有经验的推销公司和有实力的供应商等,组成临时网络,一旦任务完成,便可自行解散。这种富有弹性的灵活性团队,是企业合作的一种新形式,由于它具有机动灵活,博采诸家之长,集合优势等特点,同时又大大降低了维持固定型组织所需费用,这一新的组织形式,必将在更大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发展。同时,也可从中领悟到企业联合的多种思路。

七、全球战略:新世纪企业决战成败的关键

一个“无国界、无墙界”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处于开放性的世界,不管每一企业是否意识到,实际上已经参与国际竞争,并直接受到全球化竞争的冲击。同时,它也提供了机遇,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每一企业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的途径。问题在于,是否把自己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树立强烈的全球观念,是否主动出击,迎接挑战,制订全球竞争战略,并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

每一现代企业,都应扩展视野,面对全球,研究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动向,研究各国、各地区需求的特点,研究强劲的竞争对手的状况,研究如何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世界资源和先进技术,寻求国际间多种形式的企业联合,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国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最突出的,一是产品竞争,在当今时代,只有创造出高品位、高质量、独具特色的国际名牌产品,才能牢牢占领国际市场。二是高技术的竞争,拥有高新技术,才能不断创造出技术含量高、档次高、附加价值高的新产品。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国际经济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竞争,是一场“科技战”,谁拥有高技术,谁就能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三是规模实力的竞争,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发展的跨国公司,以其经济、技术的强大实力,成为国际市场的主力军,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面对如此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每一企业都应以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认真思考自己的全球竞争战略。一方面,从世界水平的高度,努力创造达到国际标准的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和一流管理,另一方面,则应努力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集中力量创造相对优势,寻求自己应有的位置和发展空间。

八、跨文化管理:管理文化的升华

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必然受人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社会习俗等的影响,因而管理也是文化。管理活动与不同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

美国是科学管理的发源地,渗透着西方文化的美国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战后一个长时期内,使美国在技术、经济、效率、效益、质量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增长,实力日益增强,到80年代,已形成对美国的威胁,使美国失去很多市场份额,才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的日本式管理的魔力。美国式管理强调个人价值,强调严格的制度,理性决策技术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等等,而日本式管理则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上下协商的决策制度,员工对组织的忠诚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显然,这种不同管理模式的特色,源于不同的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通过对日本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反思,企业经营观念正在不断变化之中,如重视企业的社会效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员工队伍的稳定等。日本也在检讨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正在强化人事竞争机制,摒弃论资排辈,让员工相信,只要有能力,就能够出头,强调异质化、活力化、效率化经营等。同在一个“地球村”,在管理文化上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是必然的趋势。需要强调的是,跨文化的管理,决不是文化的同一化,而是在保持本土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建立既有自己特色又充分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模式。

九、“四满意”目标:企业永恒的追求

所谓“四满意”,简称“四意”目标,是指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满意和社会满意。其后又概括出全方位满意管理,提出方方面面达到顾客满意。企业,首先应把顾客满意度作为第一目标。顾客满意度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且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态的概念。同时,它既是消费者群体,也是指消费者个体,让所有消费者人人满意、处处满意。为此,需要明确确定一定时期顾客满意度的标准,并根据满意度标准的要求,对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技术、行销、服务等一切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与改善。

人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如何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信任人,如何为员工的成长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如何使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必然是未来管理的重大课题。

投资者所期望的是公司发展,所关心的是投资的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现代,尤其是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未来时代,企业的效益,是以广大顾客、员工和社会的信任、拥戴为前提的。所以,作为现代企业,不仅要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营销,同时还要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很高的信誉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要创造出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创造社会效益———为人们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科学、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奉献。

十、“没有管理的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企业体系结构下一篇:高校办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