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的多维思考(精选10篇)
平面设计的多维思考 篇1
要使课堂教学取得显著的成效,关键在于课堂的高效率。以往强调的课堂有效性包含一般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实质上强调课堂的高效性更为重要。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
一、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它包括师生课内、外的关系,专业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课内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1. 课内、外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应耐心地听取学生的反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解答他们的疑难,获取他们的信任。学生在充分尊重教师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充分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师生的这种和谐关系会增强他们间的信任度,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2. 教师要处理好专业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在专业课上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如何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确保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这种教育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专业课就跑题了。比如在万有引力与天体运行部分,教师可以适当穿插我国的航天成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可以介绍一些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 在课堂上教师对自己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辩证地把握好。笔者参加过许多教研活动,发现有些教师不是太偏重于自己的主导作用就是太偏重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论偏向哪个极端都于教学无益。教师主导作用太强的课堂,表面上条理清楚,容量特别大,教师的用心确实良苦,但学生真正能掌握多少?这值得探讨。学生主体作用太强的课堂,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一会儿讨论,一会儿动手探究,表面文章太多,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得到了多少收获?笔者认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该指导时教师应积极指导,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该学生自己探究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强调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能得到正确结论最好,暂时得不到正确结论不要急于求成,找找原因,找找问题出在哪里?是否有次要因素可以忽略?有时结论是开放性的,不同条件下结论可以不同。
二、高效的课堂必须是充满激情的
高效的课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教师的语调是抑扬顿挫的,而不是平铺直叙的;教师的思维是机智敏锐的,而不是死板迟钝的;教师的言谈是风趣幽默的,俨然是一个表演艺术家。学生积极跟着教师的思路和节拍,思维非常积极活跃,思路清晰、正确率高,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和探索。当然激情不是长久不衰的,教师要善于在一段激情高潮过后,捕捉、发现、创造下一个新的激情点,激发学生新的思维高潮。要做到课堂充满激情,教师就要有深刻充分的准备,深入研究教材,储备兴趣和激情的激发点,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法,从而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组织,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充分把握好时机,既授予知识又授予方法,并能及时应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激情的培养、发现和创造,并充分掌握课堂主动权,始终让学生保持在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率。
三、高效课堂学生的身心是愉悦的
实践表明,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最高。身心放松包括身体放松和心理放松。身体放松可以通过做课间操、听课间音乐、课前深呼吸等形式来进行。心理放松要求学生心情平静,不把紧张情绪带入课堂,排除一切影响学习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为了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教师可适当穿插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匹配的背景音乐或视频资料,一方面为教学内容服务,另一方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高效。比如教师在讲到日食、月食时,把它们形成的原理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学生更容易掌握;讲到光的色散、全反射时,把自然界中涉及的彩虹、钻戒等彩色光学现象及原理展现出来,让学生活学活用,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高效课堂具备最优化的课堂结构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使课堂高效,对各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安排。课前教师要作精心的挑选,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先罗列出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比较,选择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顺序,经过对课堂结构的精心安排,让学生感觉到整堂课下来思维过程非常流畅。高效课堂结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切以教学效果好、效率高为准则。其教学方法同样如此,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法,选择学生最容易懂、学起来最轻松的教法。课前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哪一种教法效果好就选哪一种。在学生解题时可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包括一题多种解法,不同解法间进行比较,找最佳解法,也可以在比较中找不同方法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自身情况、学生基础等具体实际情况而定。要做到课堂结构最优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一方面教师在课前要做精心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提高。
五、高效课堂关键在于落实
高效的课堂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求教师切实追求和落实。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做有心人,时时刻刻有高效课堂的意识,并且落实到所要上的每一节课;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是一个有准备的人,课堂上能随机应变、及时反馈、检验效率。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教师才能收到切实的显著效益。比如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研课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图花架子,而要讲究实效,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显著的效益。许多的名校就是经过这种坚持不懈的长期的努力,培养出了大批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恰恰这一点是一般的中学所做不到的。
总之,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高效课堂的教学只有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才能真正创造教育的奇迹。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宋秋前.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N].中国教育报, 2005.6.
[3]王敏勤.整体建构是和谐教学的基本原则[N].中国教育报, 2005.6..
[4]左艳罗.呼吁激情教育点燃教师激情[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 (13) .
“行动导向”理论的多维思考 篇2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杜威认为,经验起源于主体的主动尝试(行动),并在反思中建立行动与结果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并由此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基于行动,是经验的连续改造”“学校即社会”和“主动作业”等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学习观和课程观,构建了关于“行动导向”的完整的学习理论体系,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如:职业教育必须处理好职业活动与文化修养的矛盾,建立专业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建设具有行动情境的实训环境等,注意工作过程中的经验重组和经验改造的连续性等。可以说,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都可以在杜威的“行动(经验)哲学”中得到理论阐释;“做中学”“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成为其最简洁、最鲜明的教学主张。
实用主义哲学正是“行动导向”的哲学渊源之一,当前职业教育在后工业化社会中的丰富形态,也为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
皮亚杰等人的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揭示了“行动导向”理论用于指导学习活动的心理过程。但是,皮亚杰的理论无法揭示人类高级的复杂的认知活动,维果斯基的文化中介论弥补了这一研究空白。
这些学习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一要重视符号知识在思维发展中的物化提升作用;二要选择典型的文本知识,精心安排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三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多样化(动作、图像、序化知识)的教学呈现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在多样的环境(职业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得到迁移和发展。
戴尔的信息传播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直观描绘出“学习”经由“做的经验”(行动)通向“抽象的经验”(知识)的发展路径。
“经验之塔”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如“有目的的做”(行动),通过“设计”“观摩”“见习”能够有效地促进理解和行动,但教育教学不能止步于具体经验,行动中累积的经验,最终要外化为知识,凝聚为语言符号这类简约的表征形式,以提高经验的共享性、交流和传播。因此,在实行普职融通、学制贯通的职业教育背景下,尤其要重视“行动建构”和“符号学习”的两极互动和有效转化,既要“做会”,更要“会做”:方法意义重于产品和结果,经验要能外化,以利分享传播。
“行动导向”的扩充阐释
在德国职教领域中,“行动导向”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有内涵特征的描述:“从外延特征看,‘行动’表示服务于特定目标的系列化的动作,包括物质的、实践性的行动,也包括非物质的、智力性的活动;从限定属性讲,行动导向学习重在突出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政治和教育意义。行动具有目的性、主体自主性以及动作连续性。”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行动”的内涵和三个特性可以在杜威、皮亚杰、戴尔等人的理论中得到具体阐释;二是作为“智力活动”的文化课应统摄在“行动导向”的范畴中,但需改造原有的理论内涵以适应扩充需要。
我们认为,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无论是偏重于行动(经验)的职业教育,还是偏重于认知(理性)的普通教育,完整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理应是“行动—符号互动”的螺旋提升过程,这是“行动导向”理论的完整内涵,文化课自然包含在其中;“行动导向”理论不仅适用于专业课教学,而且统摄文化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其内涵可以扩充阐释为: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有意义的理性化的认知结构以及提高情意水平为目标,通过选取社会生活(含职业生活)或文本中的典型项目及主题任务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或文本逻辑实施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在“行动”中获得关于工作或学习的经验,即借助“行动”建构行动能力和技术知识,丰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理论。
总之,“行动导向”是包含“行动目标”“行动载体”和“行动策略”,指向“行动结果”、强调“行动过程”的一种教学理论,它独具职教特质而又符合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对于推进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会计信息质量核算的多维会计思考 篇3
会计信息是正确评价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 从而为公司的管理者和外部信息的需求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 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公司、政府和公众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决定着其对信息使用者是否有用, 是会计信息能否发挥作用的前提, 在继三维会计中提出了“行为”要素后, 会计信息质量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要素。
(一) 多维会计研究的文献回顾
日本会计学者井尻雄士率先提出了三维思想, 他借助于微积分的知识, 从力学的角度提出三式会计的概念及相应的财务处理模式, 发现了复式簿记会计分录的分类二分法和因果二分法。之后由分类二分法和因果二分法的切入提出了三式簿记论点, 包括时间三式簿记和存、流量账户, 其中时间三式簿记认为现在是从过去算出来的, 从而也说明了为什么经济管理责任乃是复式簿记的核心的道理, 用等式表示为:现在=过去, 自然而然地可以把这一对概念扩大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分法, 即:过去=现在=将来。在时间三式簿记的研究基础上, 井尻先生进一步扩展思路, 认为各种财富账户表示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 因此可视为存量账户, 而各种资本账户表示过去的财富变化, 因此可视为流量账户, 公式变为:存量=流量, 为了进一步说明, 他借助牛顿力学引入了“动力”作为建立三式簿记的第三度, 三式记账方程式为:财富=收益=动力, 这样, 动力引起收益的变化, 而收益又引起财富的变化, 逻辑就建立起来了。
浙江大学的黄宏辉则在井尻的基础上, 提出了广义复式会计模式。他认为自然语言符号假设和金额实物量假设是导致复式簿记五百多年未有根本发展的根源。在推翻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 构造了一个由金额代数簿记、速度代数簿记和加速度代数簿记三者有机构成的三层复式簿记。这一新簿记揭示了许多未被认识的资金内部新的统一, 其中的金额代数簿记在反映资金运动关系, 简化规范核算形式和通俗易学等方面都远优于现有各种记账法, 并为未来三层复式簿记实务中的数据计算和验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国君则从因果推理的角度, 从公司价值增值保值的来龙去脉发现会计的另一层面 (或称为另一维度) 。他提出的三维会计是以人本会计思想为指导的探索性研究成果, 将人的要素纳入会计系统, 加入一个会计特征要素——行为维度, 解释了增加、减少的原因, 突破了因果复式簿记不能扩展的完美性假设, 找到了因果的“因”。他把行为、资产、权益三大基本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置于三维空间中去计量、报告与确认信息, 使会计从现有的二维平面结构提升为三维立体结构, 创造性构建了全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继徐国君、阎达五提出的三维会计后, 徐智龙、柴效武就“三维会计”的贫因对其进行了补正。他们认为徐国君、阎达五对三维会计论述中的“维”的认识有所偏差, 以行为作为新的维度并未能完全脱离复式会计的范畴, 而只是成为了在资产和权益要素外附加的一个要素, 从学理上说这是复式会计的延伸。公司价值的来源不仅来自人的直接行为, 还有外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如优越的物流环境、优秀的管理团队、一流的技术和融洽上进的创业精神等, 这些内容不能直接用行为来归集, 为此, 他们提出用“动力”一词来取代“行为”。将“动力”作为一种新的维度加入到会计恒等式中, 成为可使公司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一种力量, 具有不断的后续力, 是一个流量概念。通过在资产和权益两要素间加入“动力”维度, 真正揭示出公司资产“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以及为什么会持续变动的首要原因。
随后, 许丰富在肯定了现有会计维度的三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道德对行为的制约。道德制约着行为, 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同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其对待同一件事物存在巨大差别。而通过道德的制约, 行为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作用于会计这一工具, 可联系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等问题。他将道德纳入动力范畴中, 提出了资产—权益—行为—动力四个要素构成一个循环的四维会计模式, 对三维会计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
(二) 多维会计的要素特征——信息质量维度
研究多维会计的切入点是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发现与揭示基础上, 通过建立更理想的会计平台和结构, 以更好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目前,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 会计信息质量堪忧, 现有的会计体系对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远远达不到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的意识日益加深。而仅仅从定性的角度衡量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略显不足, 现实中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实践性强、易于操作的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核算体系, 来指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 是会计行为人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的过程。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 会计行为人的行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关系。会计行为人的行为不当将会扩大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大胆设想加入一个会计要素特征——信息质量维度, 将行为、资产、信息质量、权益四大基本要素有机结合, 把三维会计扩充为“资产—行为—信息质量—权益”的四维会计模式。
二、会计信息质量维度的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环境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选择也有差异, 针对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严重, 应以客观真实作为基本的质量要求, 并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考虑我国的现实环境, 构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分为会计信息内容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披露质量特征。其下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谨慎性等一系列具体特征, 值得强调的是, 重要性是承认信息质量的起端, 只有符合重要性的项目才需要考虑其质量特征。因此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基础上, 设想将“信息质量”这一维度分成三部分分开进行计量, 包括基本事项信息质量计量、重要事项信息质量计量和年终披露信息质量计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特征以衡量指标的形式贯穿在上述三个计量部分中, 鉴于时间的原因, 采用案例提取、选择典型指标的方法, 列出频发、重大或受关注的项目指标。
(一) 基本事项信息质量计量
指公司日常经济业务中产生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计量。如基本业务核算中往来账这类会计信息, 将从公司资信情况指标、往来账的审计情况指标角度入手, 通过收集这两部分实物等各种形式的证据后利用评分公式以比值的形式计量。公司资信情况反映了公司的形象, 其评价指标包括公司是否有不良记录 (公司及其相关人员是否因交易违约披露、虚假利润、虚假陈述经营业绩而遭受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证券交易所的通报批评, 因未披露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而遭受证监会的行政处罚等) 、优先性特征 (交易盈利率、对市场吸引力影响、付款担保) 、财务信用特征 (付款记录、银行信用、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总额等) ;往来账的审计情况则可以从审计人员手中取证, 包括查阅应收账款的函证资料、对往来账核准控制审计、记账控制审计、登记控制审计、清理控制审计、核对账目控制审计的资料、往来账内容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处理合规性的审计资料。利用各评价指标组成一个子评分表, 使用者既可以对不同公司的子评分表进行比较, 又可作为公司的自评表。该评分表沿用开关变量为各项指标打分, 每张表格包括四栏:编号、衡量指标、对该指标回答“是”时的得分 (得1分) 、对该指标回答“否”时的得分 (得0分) 。最终, 每个子评分表的得分计算见公式 (1) , 为了确保指标的可比性, 选用相对指标。
子评分表得分=子评分表总得分分数÷子评分表基本项目数 (1)
对于经济业务核算投资者投资类的会计信息, 从公司是否有效地进行风险预测, 如行业、地域、金融市场、环境等方面指标、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情况指标、关联方交易披露详细充分性指标、高层管理层稳定及信誉情况指标角度着手, 同样根据具体的衡量指标来收集资料得出指标比值。其中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情况可用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比率衡量, 该比值若大于20%, 则需要引起使用者的注意, 见公式 (2) 。关联方交易的详细充分性主要指关联方之间贷款或股权投资, 该指标为定性指标, 评价的标准来自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如果公司披露的该项交易符合项目准则的要求, 则可认为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充分性。高层管理层稳定及信誉情况对投资类的会计信息也有影响, 包括高级管理人员舞弊或其他违法违规的记录情况、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频繁改组、高级管理人员或董事会成员离职率居高不下、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主要以财务业绩为基本评价标准 (比如奖金、股票期权和销售佣金) 、高级管理层对于倡导正直诚信的文化氛围缺乏兴趣、高层频繁接收媒体采访宣传。类似的重要经济业务还有很多, 如固定资产折旧和年限、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公司合并、非货币性资产置换业务处理、各项收入确认等。
(二) 重要事项信息质量计量
指公司运营中重大事项产生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计量。公司年度发生会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项目包括重大的投资项目, 本年度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重大事项的内部审计监督, 或有事项相关问题、关联方交易的认定原则问题等。针对这些事项, 分别设置各子评分指标, 求得最终数值。重大的投资项目评价指标, 可从重要投资项目公布的时间、重大投资项目分析的合理性尤其是对其存在的风险是否有充分估计等角度评价;本年度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情况评价指标可以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披露是否充分 (变更对利润的影响计算是否准确, 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说明是否符合准则规定)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是否变更频繁及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合理方面评价;或有事项的信息质量从或有事项确认的合理性和针对有债务担保的未披露担保金额情况两部分评价, 其中在评价或有事项确认的合理性指标时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进行, 而未披露担保金额情况采用比率衡量, 公式见 (3) ;重大事项的内部审计监督可以借鉴基本事项核算中应收账款和存货盘盈盘亏等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对于关联方交易的认定指除上述提供资金如贷款或股权投资外的其他交易事项的认定, 同样需要通过具体的会计准则作评价标准。
(三) 年终披露信息质量计量
年终披露信息质量的各部分以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及附注为基础, 遵循重要性原则, 包括定期报告的披露问题、选用会计政策披露情况、公司报告期利润实际变动情况及主要利润的来源问题、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状况、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情况、其他重大事项公告及时性问题、重要分布信息详细提供情况等。
(1)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 信息披露制度规定期限内编制并披露定期报告。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 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 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编制并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公司上一年度年度报告披露时间, 基于此项规定, 可设计年度报告的披露比率来衡量该指标, 公式见 (4) 。
此外, 还可以设置公司年报在公布后是否未进行调整重编衡量指标, 很多造假的上市公司在以后年度会对其会计报表进行调整重编, 对投资者而言, 报表重编就等于是公司事后承认欺骗, 此时得知报表不可信, 投资者大多已遭受巨额损失, 因此设立此指标通过取证评分。
(2)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选购股票时, 往往会比较多家公司的会计报表, 此时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特征。但不同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可能会有所差异, 而且其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不可能单纯为了提高可比性而采用对自己不利的会计政策。但只要详细披露了所选用的会计政策并说明了理由, 使投资者关注到会计政策的差异并通过分析这一信息消除报表数据的差异, 也可以达到提高可比性的效果。
(3) 投资者阅读年报最关心的是公司利润数据, 这样公司报告期利润实际变动情况及主要利润的来源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这类信息可从盈利质量度、公司报告期利润实现数较利润预测数的差别及理由和公司年报是否披露不同来源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三方面来衡量。盈利质量度指利润在保持真实盈利前提下的收现性、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分别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六个比率衡量, 其中前四个盈利能力比率反映利润的收现性, 现金流入量结构比反映利润的稳定性, 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利润的持续性。由于净利润易受人为操纵, 可将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比率调整为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比率指标后再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是公司报告期利润实现数较利润预测数的差别及理由分析指标, 可利用盈利预测偏差率来衡量, 见公式 (5) 。
该比率若小于10%则可认为准确, 10%~20%为较准确, 20%~30%为中, 30%~40%为较差, 超过40%为差, 鉴于此, 可直接分四段进行评分衡量而不需再进行打分制, 规定小于10%的评为1。如若算出实际公司偏差率是18%, 则该公司该报告期利润实现数较利润预测数的差别指标最终得分为3/4。正常情况下, 营业利润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若投资收益或营业外利润占据利润总额比例较大, 则值得怀疑, 公司年报是否披露不同来源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这项指标可以直接通过计算各种利润比后对比打分。
(4) 会计人员直接从事会计工作, 其本身素质的高低对会计信息质量也至关重要, 大部分公司的舞弊行为都与会计人员直接有关, 所以会计人员的素质指标应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情况、会计人员有无违反会计法规的情况、会计人员是否依法履行岗位职责方面进行评价打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指标则需结合公司实际调研资料及有关方面意见, 考察会计基础工作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打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与健康的公司治理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性, 健康的公司治理生态能够确保发现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不可靠性乃至财务欺诈, 而失衡的公司治理生态则往往成为助长财务欺诈的温床, 在评价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状况指标时, 应根据公司的机构设置、权职划分、机构能否独立行使职责等方面来衡量, 尤其是独立董事制度的贯彻情况。
(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情况指标可采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比率来衡量, 见公式 (6) 。
该比率越大, 则表明公司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出现错误越多, 可行度越低。同样, 该指标也可直接以比率作为最终评定比值。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应对除定期报告外的其他重大事项进行及时公告, 如重大诉讼、重大仲裁事项、重大投资、股权变动、关联交易、业绩预增或预亏公告等, 尤其是预亏公告、补充公告不及时问题非常严重, 这些补充公告主要是针对重大事项或收益确认、关联交易等敏感问题, 以及投资者质询较多的内容作出解释说明。其他重大事项公告及时性问题指标可分别从前面的各项评定打分。
(7) 分部报告是指对一些在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都有业务的企业, 按其经营业务的不同性质或经营业务的地理范围分别编制、报出的财务报告。对一些有着多种经营业务或多个地区分部的大企业来说, 其各个分部的、盈利能力、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 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要看总体的会计报表, 还需要参看分部资料, 以正确评价企业的机会与风险。对股东而言, 分部报告大大提高了其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及潜在盈利能力预测的准确性;债权人则可借助分部报告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来评估企业短期变现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以确定信贷决策;对宏观管理当局, 分部信息有助于其了解、校正经济统计数据, 修正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 评判企业在境内外的活动。因此对于重要分部信息详细提供情况指标可从《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提供分部信息的要求和对构成公司利润主要来源地业务分部进行详细分析说明来衡量打分。
三、会计信息质量维度的核算设想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信息质量”维度有别于“资产”、“权益”维度, 该维度计量形式采用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 通过评分制得出最终比值, 不同于传统会计上的计量形式货币计量, 因此可以考虑给“信息质量”维度设置一个新的计量单位——量。
(一) 信息质量维度的核算方法
传统会计上使用的“借”、“贷”符号可继续沿用, 对质量维度可增设一维记账符号——质。同时因为新增了一维要素, 并在原有的基本要素中增加了新的内容, 会计信息质量科目需做设计, 例如核算往来账类会计信息, 可增设往来账信息质量, 核算企业合并、重组业务时, 可增设合并信息质量等。
例如, 从M公司购甲材料3吨, 单价1200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612元;乙材料2吨, 单价1000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340元, 发生运费500元 (按材料重量比例分配) 。材料已到, 款项尚未支付。则该业务的分录如表1所示:
(二) 信息质量维度的核算后果
通过传统的核算模式可以看出,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到往来账这类信息, 属于基本项目信息质量范畴, 对于这类信息可分别从企业资信情况指标、应付账款的审计情况指标等方面入手分析该笔经济业务的信息质量。假设利用子评分表形式和公式得出评价后该项业务的信息质量为2/3 (67%) , 则可对传统分录进行调整 (见表1) 。通过信息质量维度的核算, 能清晰地反映出重要业务的会计信息质量度, 为投资者等报表使用者提供更直观、更易理解的可比数据。
本文借鉴三维会计的理论基础, 大胆地设想将“信息质量”要素作为新的维度纳入到现有会计体系中。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按照基本事项信息质量、重大事项信息质量和年度披露信息质量三大类予以归纳评分计量, 以构建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计量核算体系, 使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有统一的标准, 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多维会计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但该方法要用于实践, 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国君:《三维会计》,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徐智龙、柴效武:《“三维会计”的贫因——对阎达五、徐国君提出三维会计的补正》, 《现代会计》2004年第1期。
[3]黄宏辉:《三层复式会计》,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网络广告分众传播的多维思考 篇4
这使得企业第一次有机会用很小的投入将自己的商业推广信息送达到目标用户的面前,为企业提供了经济适用的营销手段。业内人士预测,“窄告网”所遵循的模式将引领中国网络广告业步入分众传播时代。在一片叫好声中,我们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分众传播真的是一分就灵吗?在实际操作中,究竟应该如何把握网络广告的分众传播呢?
如何传播:回归“受众本位”优势
由于网络监管的困难与滞后,网络广告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自发无序的经营状态。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广告大量堆积的现象非常严重,首页、频道首页和正文页遍布广告:弹出式广告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浮动式广告满屏飞舞,让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广告内容却是鱼龙混杂,真实性、合法性缺乏保障。2004年1月相关单位发布的一项网站调查报告指出,95%的网民认为各大网站的广告干扰了他们正常的信息阅读,并对此表示反感。一种被广告商普遍看好的广告形式受到了媒介受众的冷遇。
于是,网络广告分众传播应运而生,它可以帮助网络媒体节省大量的页面资源,使以前被浪费掉的“广告”转换成按读者兴趣精确投放的“窄告”,不仅受到了网民的欢迎,也为企业提供了最新、最有效的互联网营销方式。其实,作为以“受众本位”为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网络广告,理应比传统广告更重视受众的角色与地位,重视受众处理信息的心理和态度。因此,网络广告的分众传播,不仅仅是广告放置位置发生了变化,它更是对传统网络广告完全不考虑受众心理做法的弥补和修正,是“受众本位”下网络广告优势的回归。
传统的广告传播以信息的单向传播为主,分众传播时代的网络广告应该追求互动传播。这种互动传播要兼顾广告主与相关者(包括媒体和目标受众)的共同利益,充分利用媒体的特性,将目标受众有序地纳入到企业广告的价值工程中,即以有限的广告预算可靠地实现广告信息的传播。网络广告尤其要注重广告主和目标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以及广告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多向沟通。其中,受众处于广告活动的首要位置,对广告有相当的控制权,接受什么样的广告,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取决于受众的偏好,而且受众对信息有充分选择和修改的权利。
今年以来,深圳热线和21CN一起在探索“互动广告模式”。这种互动广告模式是一种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具有复杂视觉效果和交互功能的新型网络广告,在广告的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往往集视频直播、Flash动画、游戏、网站链接、发表评论、在线调查、网上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交互广告的展示形式及过程可以根据访客意志而调整演变,只要受众对该广告感兴趣,只要轻按鼠标,就能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生动的信息,并予以及时反馈。可以说,互动广告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互动特点,是网络广告的内在本质与核心竞争力。
传播什么:重点是品牌个性和审美风格
有一点必须明确:网络广告根本是“广告”而非“网络”,网络只是以一种载体形式出现。所以无论是单一的文字链接,还是旗帜广告、浮标、弹出窗口等形式的出现,就像网络新闻一样,首先是新闻,然后才是网络新闻。如果是新闻,就要按照新闻的特点来运作,必须具备新闻的5个W元素。网络广告也一样,也要遵循广告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广告活动的核心内容如果发生变化,广告形式也必然要随之改变,分众时代的网络广告也不例外。
目前,人类社会有两种消费模式,一种是以购买物质为主的消费模式,内容相当简单,广告只须将商品的有关信息告知目标受众即可;一种是以精神为主的消费模式,此种模式要求专业人员必须致力于提炼并传播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品牌个性、审美风格等精神层面的信息,并据此塑造一个无形的、具有抽象意义的品牌形象。这种品牌形象能否赢得目标受众的认同,将直接左右相关受众对这一品牌消费行为的决策。
相关研究表明,如今的社会已进入后工业时代,大众的生活需求正在由物质需求性消费向精神需求性消费过渡。此时,商品的物质性在消费眼里已经不具有主流意义,而商品的抽象性(精神性)在消费者眼里则愈来愈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当代电影业、娱乐业、电脑游戏业、动画产业等急剧扩张的主要原因。而在消费者的精神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于消费对象的判断标准是喜欢和不喜欢,而喜欢或不喜欢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非理性。
例如,消费者对于耐克产品的产地、质量等有形部分的关注度远不如对于耐克品牌个性的关注度,中国内地的消费者对于福建或广东加工厂生产的耐克产品并不排斥,他们所看重的是耐克品牌所塑造和传播的品牌个性和审美情趣。正是因为众多消费者认同耐克品牌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富于进攻性、直面挑战、生气勃勃、强劲有力”,消费者才有了强烈的消费欲望。
事实上,众多广告专家也认识到了有形的商品在今后已不具有主流意义,而品牌的抽象意义则越来越为众多的企业所认同。在后工业时期,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异质性已经不存在了,如果说有异质性的话,那么,这种异质性绝对不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而是广告公司以抽象手法所塑造出来的品牌风格,而品牌风格又主要靠广告的传播来营造。因此,后工业时期的广告,其核心理念应该是对众多信息(产品、市场、竞争、消费、文化、审美)进行加工提炼,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品牌个性和审美风格,并予以有效传播。
分众时代的网络广告由于更为准确地锁定了企业的目标受众,因而网络广告对产品的促销作用也就凸现出来。但是,2005年CNNIC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岁及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0.8%。而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正是追求精神体验的主流群体。因此,网络广告创作的视听觉内容与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局限于产品促销,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受众感受到广告信息的存在,并喜欢网络广告所传播的品牌审美情趣。一旦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当他有了消费欲望时,必然会以这一品牌作为首选消费对象。
对谁传播:分众不等于目标受众
在以销售为目的的营销传播活动中,企业的广告传播当然应该直接瞄准目标消费者,网络广告也是如此。问题是,一个商品的购买过程涉及的对象不只是终端消费者,因为除了直接使用者外,还包括购买执行者、购买决策者,以及购买影响者。从这一购买过程分析,主张只针对终端消费者做广告是不够的,不充分的,甚至于有时候还是不必要的。例如,在中国,许多男士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妻子代为购买的,这类产品的广告传播如果忽视了妻子这一环节,其效果显然大打折扣。
其实,从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统一润滑油广告案例就可以证明这个道理。传统上,润滑油这一品类的广告,一般采用的是所谓的精准定位的媒体策略:在专业的汽车或机械类刊物上做广告,在通路或修车厂等终端做POP广告。统一润滑油采用另类广告平台,像卖色拉油一般卖润滑油,于是在一般电视受众人群中、不相干的受众群体中构建了极大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就是在社会公众中打造了“品牌声势”品牌的话语权和文化霸权。这种“品牌声势”反过来制约并且指导了润滑油直接用户的客观世界认知与品牌偏好。
研究者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讲究“和同”,是一种大一统的文化,中国人的正统、主流意识强,行为举止不知不觉地向大众标准看齐;而且,中国文化与消费市场有着鲜明的统一性。这些消费特点,决定了中国消费者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这种存在于消费者周围,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影响的无形力量,被称之为消费“势场”。消费者时时刻刻处在这种“势场”之中,其消费行为受到构成这个“势场”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很多小众产品一味走专业媒体“精确制导”的做法,也被事实证明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其广告营销传播的受众除了直接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其一是“利益共担者”,包括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企业的用户、股东、董事、管理人员、工人,以及同业竞争对手,政府主管部门和新闻界、社区群众,等等;其二是“公众利益团体”,包括社会上的各种民间团体、非盈利机构、公众利益团体,各种慈善、环保、宗教、社会运动等团体。
翻译定量研究的多维思考与探索 篇5
自Mona Baker撰文首开先河以来,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已走过整整二十年的历史。这一研究范式熔文本描写和统计分析于一炉, 以大规模的语言事实为对象, 深入挖掘翻译文本的特征, 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倾向, 成为当前译学领域的一大特色。不过毋庸置疑的是, 除了在语料库开发和翻译理论验证等方面拥趸甚众以外, 现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在广泛汲取跨学科知识 (如社会、认知、文化等各学科) 对研究发现进行理论阐释和系统运用语料库技术 (尤其是定量统计检验) 透视翻译活动的规律和本质等方面仍有明显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讲 , 2012年由MichaelP.Oakes和纪萌 (Meng Ji) 联袂编辑并由荷兰JohnBenjamins公司出版的 《语料库翻译学中的定量方法》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以下简称《方法》) 一书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该书以丰富的例证集中展示了如何利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翻译研究, 内容翔实, 论述充分, 对从事语料库翻译学探索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内容简介
《方法》一书由序言、13篇论文、附录和术语索引等四部分组成。在前言中, 两位编者指出该文集的目的在于奉献一本全面解析语料库翻译学中基本定量分析方法的参考书, 并寄望书中描述的相关技术方法能 够为研究者们“开展该领域内各自的探索提供一个出发 点 ” (Oakes &Ji: viii) 。《方法》 主体部分包含四大主题, 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为“理论探索”, 由3篇论文构成, 主要关注翻译理论模型在语料库中的检验。
首先 , BarbaraLewandowska-Tomaszczyk“显豁与隐匿:翻译研究中定量和定性方法的交互”一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 把翻译看成由译者完成原文及其特有表达 (如隐喻、转喻) 的意象识解再到目的语概念重构的过程 (reconceptualization) , 从而得以更宏观地看待意义的对应。随后, 她以波兰语-英语平行语料库以及两种语言的参照语料库为例, 分别对比了不同翻译方向下原文和译文、译文和原创文本间的主题性 (keyness) 和搭配特征。她的研究表明, 对主题性、搭配、句构类型和隐喻等参数的考察可为我们窥探与特定语言相关的思维过程提供线索。在题为“翻译研究中的回归分析 ” 一文中 , StefanTh.Gries和Stefanie Wulff重点介绍了利用开放源码R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作者认为, 回归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只要我们预设以下任一前提, 即:1) 译者对某一词汇或结构的选择取决于多个独立变量;2) 译者所面对的表达或结构在原语中有多种实现方式;3) 译者翻译时拥有多种词汇语法选择, 那么其在翻译研究中同样大有可为。为此, 他们以INTERSECT语料库中的英语原文和德语译文为例, 采用两种回归分析法对主句和状语从句间的排序进行了统计演示。纪萌的“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假设检验”一文同样采用了上述统计方法, 并以此来验证其所提出的一个翻译实证分析框架的有用性。在她看来, 翻译中有三种关系不容忽视, 一是原文与译文间在诸如词汇、句构、语法等语言学层面上的联系, 二是译作与目标语所处的社会和文化间的联系, 三是不同译作与目标语演变之间的联系。基于此, 作者兼用定量和定性的手段, 选取杨绛 (1978) 和刘京胜 (1995) 两位译者的《堂吉诃德》中译本全面考察了原文语言特征、译文环境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目标语的历时变化等对翻译文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刘译在古语运用上比杨译更接近原作风格, 并且译文的语言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呈现迥异的历时特性。
第二部分“基础语料库统计方法”侧重介绍多种统计学手段在语料库描写中的运用。
首先, 在“挪威-西班牙平行语料库 (Norwegian-Spanish parallelcorpus) 研制 ” 一文中 , Lidun Hareide和KnutHofland详细描述了建库过程, 主要涉及文本遴选标准和流程、元数据和文本分类、电子文本入库流程等。该语料库参照西班牙-英语语料库 (P-ACTRES) 而建, 旨在方便开展比较研究。作者还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工具对这一数据库进行了若干前期研究, 结果显示原文和译文在字数、句长、省略、显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与此相比, Michael P.Oakes的“描写翻译语料库”一文更是充分展现了统计手段在揭示语料库文本特征方面的灵动和多样, 他的介绍从方差分析、柱状图到Shapiro-Wilk检验和Z值计算, 可谓不一而足。作者通过具体实例表明, 运用这些方法可有效考察特定语言特征的分布, 确定语料库样本的大小, 检验词汇的丰富程度、搭配以及原文和译文的相似度等等。Shih-Wen Ke的论文“翻译语料库的聚类处理”一文则尝试将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 (clusteranalysis) 应用到翻译语料库中。聚类分析是将一组数据分到不同簇的过程, 目的是使同一簇内的数据呈现相似的特性。借用这一思路, 作者以挪威- 英语翻译 学习者语 料库TK-NHHTranslatrkorpus为例 , 着重探讨了分离法 (partitioning) 和层次法 (hierarchical) 的操作运用。分析显示, 聚类分析能够很好地根据译文的主题和可接受度进行分组, 其结果与人工分类的情况是一致的。
第三部分“文学翻译的定量探索”收录了3项个案研究, 分别探讨了统计学方法在考察不同语言组合间文学翻译作品的语言特征方面的运用。
相较于其他体裁, 文学作品及其译作往往由于数量众多、文本易得、语篇同质性和连贯性强等特点成为语料库探索的优先选择, 而翻译文体的研究更是这一领域的一大热点。比如, 纪萌和MichaelP.Oakes选取EdwardC.Bowra (1868-70) 和Henry B. Joly (1892-3) 的《红楼梦》英译本, 比较了二者在文本特征上的差异。作者通过一系列双变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尽管上述两个译本在向19世纪的西方读者译介曹雪芹这部鸿篇巨制的过程 中影响巨大, 但它们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具体表现在, 与Bowra大量倚重连词和属格等功能词来彰显原文逻辑结构不同, Joly在其译作中更多地使用各种地道的英文表达, 从而使其行文流畅自如。在作者看来, 后者的这种处理体现了其保留译文特色并展现一种全新的文风的意图。Jon M.Patton和Fazli Can分析了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及其土耳其语译本, 其目的是为了区辨那些保留在译作中的原文文体特征。他们选取了句长、高频词、形符长、类符长、类符-形符比等五个文体标记。逐步判别分析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和线性判别分析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的结果表明, 同一个标记在区分不同语言表述的相同信息中其成功率也不尽相同。另外, 除了类符-形符比在土耳其译文中的识别率尚可之外, 其余几个标记在原文中的表现要优于译文。作者最后指出, 文章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作比对原作与译作间的连贯性 (consistency) 或诊断译文中潜在的剽窃原文的行为。最后, JanRybicky的文章同样围绕翻译文体的话题展开。原著者身份推定 (authorshipattribution) 是以往文体计量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其论文“译者隐身之谜:翻译研究中的文体计量分析”中, JanRybicky借鉴这一概念, 独创性地将其用于研究译者的可见度 (visibility) 。为此, 作者遴选了一个包含65部波兰语小说译本的语料库, 这些小说译自11位母语为英、法、意大利语作家的原创作品, 共有20名译者参与。有意思的是, Delta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 这一常用的身份推定手段在区分译者风格上未能奏效, 而这也恰恰为韦努蒂的译者隐身论提供了佐证。不过作者同时也承认, 上述单一的统计方法无法概括译者身份的全貌, 还需要利用其它手段进一步加以考察。
第四部分“翻译词汇的定量探索”中的4篇论文主要从词汇角度入手, 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策略。
首先, 纪萌的文章“翻译与科技术语”选择以19世纪中后期的科技术语翻译为对象,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译者在构建早期的汉语科技话语系统时 所做的种种努力。作者认为, 随着彼时来自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不断东渐,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语言对树立中国的现代形象至关重要。这期间, 一些汉学家和知名的传教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 作者分别选取了由5位不同译者译自英、荷、法等语种的汉译科学著作组成语料库。在此基础上, 文章借用分层聚类分析详细描述了各汉译文本中的类符长度变化和 功能词的分布 特点, 从定量的角度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传统学术话语为接纳新的科学理念所 做的改变 。 Alexandre Sotov则把观察的视角转向诗歌, 在“吠陀神话翻译中的词汇选择:译者的游戏”一文中他以印度经典古诗Rgveda及其德、俄语译本为例, 兼用语料库工具和博弈论分析和解释了原文内容和语境如何影响译者在处理 吠陀神话人名 (Vedic terms) 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 两位译者最为常用的是手法是改编 (transcription) , 其次分别是显化和隐化。GardB.Jenset与BarbaraMc Gillivray的研究瞄准了翻译英语中派生词缀的使用及其能产性 (productivity) 。两位作者分别对比了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对应分析三种统计方法在揭示上述现象与译者、原文、原作者以及文本类型等多个变量之间关联的有效性。结合翻译英语语料库 (TranslationEnglish Corpus, 语类来源包括小说、传记、自传、新闻和航空杂志等) 的分析表明, 后两种方法要优于因素分析, 而且文本类型对词缀分布和能产性存在较为显著影响。作者也由此推断, 受目的语中文本规范的制约,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因循了传统的词缀使用方式。翻译文本是否与原生文本存在语言特征上的本质差异始终是语料库翻译研究中的一大悬念。GertDeSutter, Isabelle Delaere和Koen Plevoets等人则试图通过一项词汇计量研究 (lectometry) 来对此做一管窥。为此, 他们从荷兰双语平行语料库 (DutchParallelCorpus, 语类来源包括小说、散文、新闻、教材、行政文件等) 的荷兰语原创文本和翻译文本中选取了10对同义词 (正式和中性词各一个) 作为词汇频率概貌的分析对象。随后的对应分析和逻辑回归建模支持了当初的假设, 即译文与非译文之间存在差别。不过,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虽然荷兰语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相比在词汇使用上更为 正式, 这一特点却受到文本类型和原语的制约。
三.主要特色与不足
王克非在其 《语料库翻译学探索》 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语料库翻译学是以语言理论和翻译理论为研究上的指导, 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 以大规模双语真实语料为对象, 采用语内对比与语际对比相结合的方法, 对翻译现象进行历时或共时的描写和解释, 探索翻译本质的一种翻译学研究方法” (王克非2012:4) 。可见, 借助统计手段对翻译语言进行系统描写是语料库翻译学的根本法则。随着语料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大规模翻译语料库的相继建成, 拓宽定量研究的内涵和深度是摆在广大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语料库翻译学不可回避的发展路径。毋庸置疑, 《方法》一书的及时出版顺应了这 一需求, 同时也是量化翻译研究不断深化的有益尝试。总体而言, 全书主要有如下特色:
首先, 定量手段灵活多样。诸如回归分析、对应分析、卡方检验、聚类计算等等语料库语言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开始在翻译研究中有了用武之地并显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翻译文体的考察上。尽管在测量参数的选择上差异不大 (如常用平均句长、标准类符-形符比等) , 但与以往研究中简单地计算频次和比例相比, 本书中类似纪萌和Michael P.Oakes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JonM.Patton和FazliCan的判别分析以及Jan Rybicky的Delta技术等等计算方法大大完善了翻译量化研究的方法体系, 也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潜藏在翻译语言背后的种种文体特征提供了可能。
其次, 研究内容丰富多元。语料来源上, 既有传统研究关注较多的文学翻译, 也涉及科技翻译、新闻翻译、官方文件翻译等。考察变量上, 既包括搭配、高频词和类符- 形符比等常用指标, 也有借自二语研究的词缀分布和词汇概貌等参数。话题选择上, 既涵盖宏观的文体分析, 也兼顾微观的词汇特征;既有对译语特征的描写, 也有对翻译策略的解析。此外, 语种因素也是语料库翻译研究中一个重要变量。翻译活动是一种跨语、跨文化交际, 对不同语种和不同方向下的翻译语言进行个案分析在揭示其普遍性特征的同时也将逐渐加深我们对语言个性的 认识。
再者, 方法引介与理论思索互补。虽然本书意在示人以法, 为语料库翻译学中的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但书中的理论视角和研究发现也颇有见地和分量。一方面, 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互参能为研究者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独到的探索途径, 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质量和价值;另一方面, 借助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现有翻译理论和假说进行反复证实或证伪也符合翻译学科发展的大势。
《方法》作为第一部系统介绍量化翻译研究方法的文集当属难能可贵, 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之处。比如, 语料库口译研究近年已呈不 断兴起的 态势 (Setton2011;StranieroSergio&Falbo2012) , 不过书中并未收录相关文献, 也没有谈及具体定量方法是否适用于研究口译文本 的问题。此外, StefanTh.Gries和Stefanie Wulff的论文方法介绍多于理论思考, 归入“基础语料库统计方法”的范畴似更妥当。
四.对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启示
不可否认, 当前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已在诸如翻译共性、译者风格、教学应用等多个领域成就斐然, 但不少分析仅仅止步于具体变量的频率和比例统计也是不争的事实 (胡开宝、毛鹏飞2012) 。鉴于国内的语料库翻译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借鉴国外相关探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方法》一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莫过于翻译量化研究手段多维应用的必要性。长远来看, 语料库翻译学的跨学科发展不能停留在学科界面间的浅层交叉, 而应该体现在彼此知识和方法体系间的深度融通。在这方面, 《方法》中的研究者已经做出了极为有益的尝试, 值得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者汲取和借鉴。
此外, 《方法》 中研究者对各类体裁的译文分析也值得我们关注。一个较为客观的事实是, 可能受到语料来源、数量和获取难易度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用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基本上以文学作品为主, 少有专科或专门平行语料库问世 (王克非2012:209)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 语境中的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变量制约着文本的特定类型, 也决定着语篇的具体功能。翻译是一种跨语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翻译文本作为这一过程的终端, 以语篇的形式存在, 语境不同, 类型和功能自然各异。因此, 把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推广到不同的语篇类型也应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大专科或专门平行语料库的研制和开发, 为相关的实证研究建立足够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要努力发掘不同语类中翻译文本的词汇和语篇特征, 证实或证伪现有的理论假说, 为人们深入了解翻译操作的本质提供可能。
五.结语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讲,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研究成果的可靠 性和有效性, 也影响着学科本身的理论化水平和长远发展。宋代大儒朱熹曾有语云:“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养转深沉”。如果说语料库翻译学廿余载的摸索已为我们积累起了相当的旧学, 那么《方法》一书则是这门学科培养新知的重要一步。它既让我们领略到翻译实证研究广阔的探索前景, 也必将推动整个翻译学科朝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
摘要:Michael P.Oakes和纪萌 (Meng Ji) 联袂编辑的《语料库翻译学中的定量方法》一书以丰富的例证集中展示了如何利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翻译研究, 内容翔实, 论述充分。本文通过《方法》一书内容的简要介绍, 分析了此书的特色和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指出《方法》一书对从事语料库翻译学探索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启示和参考价值。《方法》一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莫过于翻译量化研究手段多维应用的必要性, 同时研究者对各类体裁的译文分析也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方法,定量,翻译
参考文献
[1]Oakes, M.&Ji, M. (eds.) .2012.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Setton, R.2011.Corpus-based interpreting studies (CIS) :Overview and prospects[C]//A.Kruger, K.Wallmarch&J.Munday.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London/New York:Continuum:33-75.
[3]Straniero Sergio, F.&Falbo, C. (eds.) .2012.Breaking Ground in Corpus-based Interpreting Studies[C]//Bern:Peter Lang.
[4]胡开宝, 毛鹏飞.2012.国外语料库翻译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 (4) :380-395.
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多维思考 篇6
一、建立积极阅读心态, 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每个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水平与能力上有较大的差异, 导致在阅读中出现各种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出现的具体的状况, 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要求学生有耐心地认真细读英语课文, 建立积极阅读的心态, 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对段落中的生词和词语正确地理解和把握, 对语段中的句子结构和所体现的语篇信息要全面正确地了解, 最后再对文章的构成进行深入分析思考, 并把各段语篇的信息进行归纳积累, 这样整个语篇的含义就彰显出来了。
二、优化阅读教学方式, 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在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 并且能够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就必须抓好英语语言教学。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 了解课文的梗概, 并在教学时积极参与到语篇学习的意境中去。对一些自己在阅读中不能理解的问题, 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与理解, 这样语篇的信息就能很快地找出来, 从而为落实好阅读教学任务奠定基础。高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要有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作风, 遇到难点和疑点时要善于分析思考, 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中独立自主地解决难点和疑点。对于阅读教学任务的落实, 教师应强调学生对阅读课文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记忆和掌握;对于学生对课文深层次问题的复述或者是表达,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深入思考过的深层次主动地表达,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英语语言学习中去。在阅读文章前, 教师要提出所读文章的要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注意抓住文章的主旨。在阅读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这样的阅读既有针对性, 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口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学生之间互帮互促, 有效落实阅读任务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把学生之间在阅读教学中相互帮助的作用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出来, 同学之间对完成阅读和读后的各项任务进行相互督促。如果学生不能复述或者是不能讨论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那么教师就要考虑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来思考或者是把问题进行简化。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既要做好监督工作, 还要做好指导工作,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中心积极讨论, 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讨论, 这样可以使问题更加明朗化。因此, 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学生之间互帮互促、师生积极互动、有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过程。
四、全面掌握阅读技巧, 切实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是学生英语阅读高效的关键, 教师要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 (1) 指导学生建立积极的阅读心态。阅读时要聚精会神, 集中思想, 以一种汲取知识的心态进行阅读。阅读中遇到生词、难句不能烦躁不安, 遇难而止, 丧失信心, 而是要从容应对, 冷静思考, 克服困难, 如此阅读才能对文章有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理解。 (2) 在阅读速度的提高上下工夫。阅读速度决定着阅读的效率, 因此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使学生逐渐形成快速阅读的个性习惯。对于个别难以理解的词句不要过分“纠缠”, 可以根据构词法和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和理解, 而对于快速阅读而言, 只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了。 (3) 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时的语感。在阅读时, 学生应比较熟练地掌握词语的搭配和句型的结构, 掌握的程度越高, 语感就越好。语感与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是成正比的, 一个语感好的学生, 他的阅读速度就快, 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就强。因此, 词语的搭配和句子的结构是阅读中关注的重点。一篇课文阅读结束后, 教师应让学生做好归纳工作, 总结一下自己掌握单词、惯用法、句型结构的情况。这样, 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有效培养, 并在阅读中不断提升。 (4) 在英语阅读中, 务必要把文章的人物事件、中心思想、篇章结构以及论点、论据搞清楚, 感到模糊的地方要再阅读, 直至搞懂。抓住关键词是阅读时特别要注意的, 抓住了关键词就可以抓住文章的核心, 也就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加强教学交流沟通, 形成集体备课机制
搞好学生的阅读教学, 英语教师之间必须协同作战。当前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 教师之间的无形竞争十分激烈, 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 处在独立研究教学的状态, 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共同研究与探讨的层次和深度还不够, 对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针对性的措施, 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造成恶性循环。因此, 同学科、同年级组的教师应加强交流沟通, 加强集体备课, 每周进行教学信息交流, 将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放到教学列会上来讨论研究, 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采用扎实多样的阅读训练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实践能力。
“醉驾是否一律入罪”的多维思考 篇7
然而, 严治酒驾在迎得社会民众认可之时, 亦逐渐引发学术界与实务界关于“酒驾是否应当一律入罪”的争论, 各方学者各持己见, 形成两种对立性的观点。认为“醉驾不应当一律入罪” (即“区别对待论”) 的学者将刑法总则第13条的“但书条款”作为主要依据, 赵秉志教授认为, “但书条款”既已明确行为情节对犯罪认定的影响, 司法机关在判定醉驾应否入罪时, 除了犯罪构成要件, 还应当考虑个案的具体犯罪情节, 以此辨明醉驾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作为进一步定罪的基础, 而且, 如若醉驾行为客观上并未对刑法所保护的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实质威胁, 便不能将其认定为犯罪行为。修正案 (八) 出台后不久,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军在全国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地法院对“醉驾”行为要谨慎处理, 区别对待, 不能仅根据修正案条文便机械地认为达到“醉驾”就应当一律入罪, 如果醉驾行为符合刑法第13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应不以犯罪论处。作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权威, 以上观点通过“但书条款”将部分“醉驾”行为予以出罪, 认为司法机关在处理“醉驾”入罪问题时, 除了醉酒标准与驾驶行为的认定, 还应当结合具体情节判断违法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是否达到足以用刑罚规制的程度, 例如驾驶者的醉酒程度、驾驶行为的实际危险性、驾驶者的主观恶意以及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 综合考虑后若属于情节轻微, 即使达到醉驾标准亦可认定不构成犯罪。笔者则认为, “区别对待”的观点看似合理, 实质上忽略了“醉驾”行为作为抽象危险犯的犯罪属性, 在着眼于总则与分则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并未辩证分析“醉驾”条文中“但书”的实质体现。
一、“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属于抽象危险犯
在刑法语境中, 实害犯与危险犯是相对应的概念, 我国刑法理论界一般在犯罪完成形态中的既遂形态予以讨论, 不同于实害犯, 危险犯凭借行为自身所制造的危险状态即可认定其构成犯罪并作为处罚根据。具体到刑事司法层面, 两者主要在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司法证明责任上呈现差异, 具体危险犯的认定往往以行为所制造的具体、可认知的现实危险为必要条件, 司法机关必须举证证明该现实危险的存在, 如破坏交通工具罪;而抽象危险犯的认定则主要判断是否存在禁止性行为, 立法者根据司法规律以及社会经验将行为所具有的危险性予以类型化, 相应的危险状态证明责任在司法机关完成证明类型化的禁止性行为存在之时亦得以实现, 如非法组织卖血罪。
然而, 刑法学界对于当前的抽象危险犯理论存在着较多批判, 其中并不乏刑法领域的权威学者, 例如德国学者考夫曼即认为“抽象危险犯中的危险状态实质上是立法者基于社会现象的大量考察而推定某类行为具有不可免责的法益侵害性, 从行为无价值的角度对该类行为克以刑罚而不论是否具备实质危险, 从而构成对罪责原则的本质违背”。笔者以为虽然抽象危险犯的运用饱受争议, 但其在刑法规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社会秩序规范进程中所具备的特殊价值不可否认, 相对于具体危险犯而言, 抽象危险犯的设置实际上是从立法上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进一步周延, 通过风险控制关口的前置从而实现对公民权益的有效保护, 若等到法益遭受实质损害或处于高度危险之下方才介入刑罚力量, 无疑将造成法律在履行保护公民权益使命中的滞后与疲软。
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现状, 将“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定性为抽象危险犯亦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上升, 汽车从奢侈消费品蜕化为较普遍的社会交通工具, 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每年发生的 (尤其是饮酒驾驶所导致的) 道路交通事故亦屡禁不止。在修正案 (八) 出台之前, 醉酒驾驶行为在没有造成实质损害之前是无法通过交通肇事罪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追诉的, 相应的规制措施只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行政处罚手段。立法者基于对刑罚应然功能与社会利益的考量, 通过修正案 (八) 将“醉驾行为”纳入刑法的规范领域, 在进行大量实证研究以及借鉴国外实践的基础上设定了醉驾的客观标准, 将醉驾行为对社会秩序与公民权益产生实质损害的立法判断蕴含在犯罪构成要件的描述之中, 以前置化的抽象危险而非个案的具体危险作为认定行为无价值的依据;具体到司法判断层面, 司法机关只需根据“醉驾+驾驶+道路上”的行为模式认定应否将某一饮酒驾驶行为入罪, 而无需另外考量其是否具备实质性的侵害危险或者造成其他损害后果, 否则也便违背抽象危险犯制度的设置原意。
二、“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不应适用“但书条款”出罪的法体系解读
主张利用“但书条款”对醉驾出罪的学者, 其主要立足于总则与分则之间的指导性关系进行探讨, 认为“但书条款”作为总则性内容明确界定了情节严重程度 (或社会危害性) 与犯罪构成之间的联系, 当分则中的罪名行为被认为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时, 则应当将其视为缺乏严重社会危害性质而作非罪化处理, “醉驾”亦应无例外地适用此原则。笔者认为, 刑法总则对分则的指导作用固然不可否定, 分则内容的具体安排蕴含着对总则所确定的共性规范的体现与遵守, 但“醉驾型”危险驾驶罪能否适用“但书条款”重点并不在于总则与分则之间内在联系存在与否的直观判断, 而是应对两者之间的内在指导关系进行理性辨析。
从指导功能的运用领域进行划分, 刑法总则的指导性规范实际上是通过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两个层面得以体现的, 刑事立法指导规范强调的是立法者在设置罪名刑罚与架构犯罪构成要件之时对总则精神的考虑与吸收, 体现为立法层面的约束;刑事司法指导规范则强调司法机关在认定犯罪行为与执行刑罚时对总则规范的严格遵守, 着重于刑事执法层面的约束。作为原则性、抽象性的指导规范, 刑法总则规范实际上是贯穿于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整体过程当中的, 脱离任一层面而对总则规范的适用均可能造成对罪刑法定主义与刑罚均衡思想的实质违背。例如, 罪刑相适应原则作为总则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不仅要求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进行量刑时需要考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 达到罪当其罚, 同时更要求立法者在具体罪名与刑罚的配置中对该两方面要素予以考虑。据此笔者认为, 主张适用“但书条款”对醉驾行为予以出罪的观点, 实际上是在忽略了刑法总则对刑事立法层面指导功能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不可否认“醉驾”行为对社会公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所造成的危害是难以挽回的, 而立法者在将“醉驾”入刑之时对于其行为危害性因素无疑是进行了充分考虑的, 这与将“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作为抽象危险犯的精神内涵亦是相互契合的。延续前文对于总则指导规范的分析思路, 刑法第13条中的“但书条款”作为总则性规定, 其规范指导功能不仅直接作用于刑事司法实践, 亦涵盖了刑事立法领域, “但书条款”对界定犯罪行为所要求的严重危害程度进行了原则性宣示, 对于立法制定者而言, 该宣示内容同样是作为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入罪必要性的基本标准而存在, “醉驾”行为作为刑法分则的内容之一, 亦应无例外地遵守此立法逻辑。其次, “醉驾一律入罪论”的理性基础, 除了刑法体系内部总分则关系的界定, 亦能够从刑法体系外部的其他部门法体系的衔接关系中寻找合理支撑, 具体到本文所讨论的“醉驾”行为, 则直接指向涵盖《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政法体系与刑法体系的内容衔接。在“醉驾入刑”之前, 饮酒驾驶行为的规制主要通过《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 凡是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即被评价为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行政不法行为, 相对于醉酒驾驶而言, 饮酒驾驶所创造的社会风险虽然同属于法律所无法容忍的风险范围, 但其危险程度并不至于上升到动用刑罚规制的高度, 因而立法者并未将饮酒驾驶行为纳入刑法犯罪圈内。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内容观察, 应当肯定的是立法者在将“醉驾入罪”之前是充分考虑了其社会危害程度并且将其排除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范围之外的, 而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饮酒驾驶行为则通过行政惩罚手段予以规制。虽然刑法133条的条文表述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未设置情节要求, 但并不表明将其行为入罪不需要衡量情节因素, 而是立法者从立法技巧层面将其情节严重程度融入犯罪构成要件中进行实质认定, 使犯罪构成本身能够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特征, 在醉驾行为的判定中实现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的有机统一。
三、“醉驾”适用“但书条款”出罪后的司法实践困境
除了前文两个角度的解读, 笔者认为之所以应当在“醉驾入罪”中排除“但书条款”的适用, 还源于其利用“但书条款”出罪后在司法实践中所造成的现实困境。首先, 犯罪行为相对于违法行为乃是不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惩罚性三方面的综合提升, 从刑法与行政法体系的衔接过程观察, 现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据血液酒精含量将饮酒驾驶行为划分为酒后驾驶行为与醉酒驾驶行为并明确规定不同程度的惩罚内容, 其中关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惩罚后果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道法》修订的时间来看,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谓是对修正案 (八) 实施“醉驾入罪”后的呼应性举措。然而, 此时如果适用“但书条款”对醉驾行为予以出罪, 将所谓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行为排除在犯罪圈外, 是否存在相应的行政惩罚手段进行衔接?根据《道法》现有规定, 恐怕也只是“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而这相对于酒驾行为的惩罚内容, 即“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显然并未形成违法行为惩治力度上的阶梯性, 或许应当说立法者最初根本并未考虑“醉驾出罪”后转而适用行政惩罚的制度空间。
亦有观点认为, 通过“但书条款”出罪后的醉驾情形可类推适用“酒后驾驶”的行政惩罚措施, 对此笔者认为, 尚且不讨论惩治措施的类推适用是否有违背行政程序正当原则之嫌, 即使在该情形之下进行类推适用, 亦无法消除逻辑冲突之处。根据法律规定, 对于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行为”应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而当行为人再次酒后驾驶时, 依照同一条文则应处以“十日以下拘留, 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惩罚, 相比之下可知, 作为刑罚规制对象的“醉驾行为”, 其惩罚力度反而弱于为刑法所容忍的“酒后驾驶行为”。即使醉驾行为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不论其基于血液酒精含量超标幅度较小, 或者是基于驾驶行为危险性较低的原因, 行为人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主观恶意均是无法否定的, 其对于社会秩序与交通安全的忽视程度亦相对高于“酒驾行为”。
其次, 关于如何认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持“区别对待论”的学者认为应当结合酒精对驾驶员意识能力的影响程度、驾驶员主观恶性以及驾驶行为对道路安全的威胁系数等因素予以综合权衡。该判断标准看似合理, 但笔者认为其权衡因素从实践层面考量是缺乏可行性的。例如, 关于酒精对驾驶员意识能力影响程度的个案判断, 当前我国在确定是否为醉驾状态上所采用的是客观标准, 只要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大于80毫克/100毫升即认定为醉酒状态而不论其精神意识如何, 客观标准不仅为司法机关打击醉驾行为提供统一明确的执行标准, 而且通过压缩执法环节的自主裁量空间堵塞了权力滥用、权钱交易的关口。相反的, 如果采用主观标准在个案中具体衡量驾驶人的醉酒程度, 以驾驶人的意识状态并未受到实质影响为由而对其进行无罪化处理, 此时对于个案当事人似乎维护了实质正义, 却将造成执法标准的模糊与混乱。司法中如何判断当事人的意识状态是否受到实质影响?如所有案件均需个案判断, 根据当前社会的酒驾状况, 执法机关是否能够保证在案件处理中兼顾公正与效率?如若当事人对醉驾状态认定结果不服, 是否应当享有复议权利与申诉途径?如果确认享有权利, 醉驾状态的重新确认又应当如何进行?面对此一系列问题, 执法机关无法回避, 而主张“醉驾区别对待论”的学者亦未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至于驾驶人主观恶性大小以及驾驶行为对交通道路的威胁系数, 笔者认为应当厘清现实当中某些涉及醉驾的特殊情况所蕴含的法律关系, 而非一味主张通过“但书条款”出罪。
摘要:2011年5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 (八) 正式将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提升至刑罚规制的范畴, 修正案实施以来立法者严厉打击醉驾的政策取向在社会上取得显著效果, 同时亦引起学术界与实务界关于“醉驾是否应一律入罪”的激烈争论, 持“醉驾入罪区别对待”论的学者认为刑法总则第13条的“但书条款”对分则罪名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行为不应当一概认定为犯罪。笔者对于“区别对待”论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此处“但书条款”的适用有违“醉驾入罪”的立法设置原意, 同时亦忽略了“醉驾一律入罪”所蕴含的正当性基础, 本文将通过分析抽象危险犯属性、理性界定刑法总分则指导关系以及阐述司法实践困境三个层面, 为笔者所持有的“醉驾应当一律入罪”的基本立场提供支撑。
关键词:醉驾,抽象危险犯,指导关系,司法实践
参考文献
[1]赵秉志.醉驾入刑诸问题新探讨[J].法学杂志, 2012 (8) .
[2]赵秉志.危险驾驶罪研析与思考[J].政治与法律, 2011 (8) .
关于企业集中财务管理的多维思考 篇8
一、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可行性
财务集中管理可以把企业集团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情况全部列入母公司的核算和管理中,所属子公司只有日常抉择的权利和执行企业集团各项政策的义务。目前财务管理的集中管理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趋势。为此,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企业集团扁平化组织结构为集中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企业集团组织结构逐渐向事业部制和矩阵制发展,集团组织结构扁平化成为一种趋势。事业部制企业集团按照业务活动的不同类别或不同的市场区域,分别建立相应的经营事业部,各事业部在集团总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每个事业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对集团总部承担完成收入与利润目标的责任。这使得集团的最高决策管理层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研究解决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推进集团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与业绩的优化,也为集中化管理提供了条件。矩阵制是在各一子公司与事业部的某些部门之间横向形成专业的项目小组,以满足对特殊项目和特殊产品的需求。各项目除了受到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管理外,还要接受负责该项目的经理人员的管理,其优点是能够将各类专家集中在一起,通力合作,提高项目开发与生产经营的效率与效益。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层次减少,每个层次管理幅度增大,这就需要集团总部更多、更快捷、更真实地掌握各成员的财务信息,并及时给予财务决策和管理上的支持,因此集中式管理的必要性就不一言而喻了。
2、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集中管理的直接动力
会计电算化和集中式的财务管理软件,既能保证会计信息完整实时、核算流程科学合理、核算数据准确可靠,又能加快企业间传递信息的速度,使得母公司的管理人员能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其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了信息保障。同时也可以将母公司的财务决策迅速下达到子公司,便于子公司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二、企业集团集中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1、企业集团集中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和集团的整体目标是否能保持一致,是否能实现集团财富最大化,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企业集团的总体财务目标为集团整体利润最大化。
(1)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过大的固定成本需要较大的产量分摊,否则就无法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首先要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这个目标。具体来说,企业集团母公司可以从战略角度出发,合理调配集团内部各项资源,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进行科研开发,降低单位技术成本,等等。
(2)获得管理协同效益
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数量越多,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差异就越大,其通过结构优化等获得的管理协同效益也就越大。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对这些企业的产品、技术、管理、市场、资金、人才等的一体化整合,在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配合下,充分利用资源,通过技术协同、组织协同、管理制度协同、市场协同、财务协同、人才协同等途径,形成资源整合优势和管理协同优势。
2、企业集团集中财务管理的内容
(1) 集中销售收入
企业对有销售收入的下属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由各单位负责,支出由企业财务部根据各单位预算计划统一调度。
(2)统一对外融资,统一偿还贷款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统一对外筹措生产经营建设资金,满足内部单位的需要。企业根据资金计划统一偿还贷款。
(3)统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纲,企业需要成立有权威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建立以财务预算为主线的企业经营计划体系。根据上级或董事会的要求,结合市场变化趋势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及远景发展规划,参照行业利润率和银行利率,确定利润计划,倒推出销售计划、成本计划,根据成本计划倒推出大修理计划,材料、备件供应计划、管理费用计划,销售费用计划、财务费用计划。根据资金来源计划安排基建资金、技改更新资金科研及新技术开发资金使用计划。所有的预算计划经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平衡下达后,确定归口实施单位。根据责任实施单位使用支配。公司不搞赤字预算,财务部门不搞资金欠账。预算范围内的资金需要,公司财务部门给予保证,如果资金不到位致使生产经营和工程项目受到影响责任在财务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和项目责任单位在预算盘子里把事情办好,干不好或者干不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而使公司的资金投入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统一确定税后利润的分配和扩大再生产
根据企业盈利水平和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利润分配计划,确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方向、规模、速度、水平。
(5)统一对外投资和收缴盈利
严格禁止二级单位违反规定对外投资、联营。如二级单位确有必要和可能对外投资或联营,均须报公司审批,列入公司的对外投资联营计划,由公司确定投资或联营的责任人、规模、方式、盈利收取办法、奖惩办法等必须明确的事项。
三、网络环境下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在信息时代要提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法有机融合,构建网络环境下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网络环境下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实现集团财务统一核算制度、统一报告制度和统一管理制度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集中管理的基础是信息集中,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实现集团集中监控和集团规模经营,达到企业集团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1、统一设置基础会计科目,实现集团财务信息可比性
在原来的分散财务信息系统下,由于信息传递速度慢,不准确,经常出现集团公司上下科目设置不一致的情况,给集团财务管理和各成员公司之间业务的对比分析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适应集团应用特点和财务信息可比性需要,利用系统中统一基础科目的功能,由集团总部指定集团使用的所有一级科目和特定明细科目,各成员公司在建帐时可以继承总部的基础科目信息,并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化地增改明细科目。这样就解决了集团总部对各成员公司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对比分析等问题,以便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发挥集团总部的计划与控制作用。
2、实行数据的集中管理,保证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实现
集团以其总部为核心,各子公司、分支机构将各种原始数据通过专线实时、准确地传递到集团总部的中心数据库,集团总部对整个集团的财务信息可以一目了然,方便地实现了账、证、表数据的高度集成,保证集团公司集中式财务管理的实现。
3、财务人员权限设置
集团总部应利用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多种权限设置方式,实现管理的安全和保密性。应根据管理范围,在子、分公司内部财务人员、总部财务人员之间以及总部对子、分公司之间进行相应的权限设置,所有财务人员只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查询和管理操作,从而达到管理控制的目的。
摘要:财务集中管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实现企业集团财务统一核算、统一财务报告和统一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财务集中管理的根基在于信息集中, 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 实现集团总部集中监控, 达到企业集团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关键词:企业,集中财务管理,集团
参考文献
[1]吕石文, 《企业集团实施集中财务管理的思考》, 商场现代化, 2010.10
[2]唐建琼, 《浅析集团公司如何实施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 中国经贸导刊, 2010.10
[3]秦岭, 《企业财务集中管理之法》, 施工企业管理, 2010.07
[4]杨玉春, 《集团集中财务管理的研究》, 中国商界, 2010.05
[5]钟秉盛、张贤基, 《刍议集团公司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 金融经济, 2009.10
多维思考 分解难点 全面攻破 篇9
(1)求C的方程;
(2)若直线l1∥l,且l1和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
(ⅰ)证明直线AE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
(ⅱ)△AB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本题考查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抛物线定义、方程、几何性质、焦点弦的特性、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切线问题等诸多基础知识.在圆锥曲线背景下考査定点、最值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热点.下面老师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探究这一问题,揭示这一高考试题考査的内容与目的.
一、问题剖析
条件及设问中涉及“五点、四线、两等量”,“五点”:F、A、D、E、B,B、D、E三点的产生依赖于点A,而点D有在x轴的正半轴的位置限制,点E是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时的切点,点B是直线AD与抛物线的交点;“四线”:l、l1分别与抛物线相交、相切,并且l1∥l,直线AE过(ⅰ)中定点且是△ABE的一边,直线EB因E、B的确定而产生;“两等量”即为等量方程|FA|=|FD|和(ⅰ)中直线过的定点.纵观此题条件及设问,我们发现“五点、四线、两等量”的数学元素间的因果关系、变化联系均为两点A、F所致,针对本题而言,这就是“问题的心脏”.
1.第(1)问剖析
思考维度1 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可思考采用抛物线的定义,因为点D在x轴的正半轴,但点D与焦点F的左右位置不明确,所以要注意线段FD长度的代数表达形式.
解法1:设D(x0,0),x0>0,由题意F(p2,0),当点A的横坐标为3时,由|FA|=|FD|及抛物线定义得:3+p2=|x0-p2|,故x0=3+p或x0=-3(舍);又因△ADF为正三角形,故F、D中点为3,即x0+p22=3,p=2,所以C的方程为y2=4x.
思考维度2 抛物线、正三角形均具有很好的平面几何性质,可根据题中涉及到的平面几何元素构造代数方程,但要警惕由点D位置造成的多解问题,注意将代数问题还原为几何特征进行验证.
解法2:设A(3,yA),由题意|kAF|=3,故|yA||3-p2|=3,所以y2A=3(3-p2)2,由于y2A=6p,故p2-20p+36=0,解得p=2或p=18.当p=18时,F(9,0),显然A在点x=p2左侧且|FA|=12,由|FA|=|FD|且△ADF为正三角形得:D(-3,0),这与点D在x轴的正半轴矛盾,故y2=36x应舍去.所以C的方程为y2=4x.
解法3:如图,当D在F点右侧时,过点A向抛物线准线x=-p2作垂线,垂足为M,由抛物线定义得|AM|=|FA|且AM∥FD,又因|FA|=|FD|=|AM|,所以AM∥FD且|AM|=|FD|,故四边形ADFM为平行四边形.因△ADF为正三角形,过F向AM作垂线,垂足为F′,则F′为A、M中点,即p2=12(3-p2),故p=2,所以C的方程为y2=4x.当点D在焦点F左侧时,由|FD|=|AM|=xA+p2>p2,显然可知点D位于x轴负半轴,不合题意.故C的方程为y2=4x.
点D的位置决定了抛物线的多样性,如果仅仅抓住构建含p的方程,而忽视对点D限制条件的思考,就会导致多解,后续解答无从下手,这也是同学们失分较多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坐标法探究图形具有的几何性质,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能很自然地想到,但解题中要注意由“形”到“数”和“数”到“形”的充要性.这也体现了数学要“严谨”的学科特点.
2.第(2)问剖析
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增加了抛物线的一条切线l1,利用l1∥l这一条件,使点E的位置得以确定,促使我们去思考题中涉及到的“五点、四线”各元素之间的联系.
(1) 第(2)问子问题(ⅰ)剖析
由抛物线方程的求得,我们确定了五点中的F,其余四点的产生顺序为A→D→B→E,抓住问题根源“点A”求出“点E”就成为解决(ⅰ)的关键.下面我们把(ⅰ)分解成求“点E”的坐标及证直线AE过定点两个问题来解决.
问题1 求“点E”的坐标
思考维度1 由l1∥l得直线l1斜率,因直线l1与抛物线相切,通过方程联立求点E.
解法1:设A(x1,y1),E(x2,y2),由抛物线定义知|FA|=x1+1,因|FA|=|FD|得D(x1+2,0),故kAD=-y12,由l1∥l,则kl1=kAD=-y12,设直线l1:y=-y12x+m,y=-y12x+m
y2=4x,y1y2+8y-8m=0,故y2=-4y1,x2=y224=4y21=44x1=1x1,故E(1x1,-4y1).
思考维度2 运用过抛物线上一点的切线方程求切线斜率,由l1∥l求点E坐标.
解法2:设E(x2,y2),因l1与抛物线相切,易得直线l1:yy2=2(x+x2),所以kl1=2y2,由解法1知kAD=-y12,又因l1∥l,故2y2=-y12,所以y2=-4y1,从而E(1x1,-4y1).
问题2 证直线AE过定点
思考维度1 写出AE方程,将其方程化为点斜式y-y0=k(x-x0),从而得到定点(x0,y0).
解法1:由问题1知E(1x1,-4y1),又因A(x1,y1),当x1≠1时,kAE=y1+4y1x1-1x1=4(y1+4y1)y21-(4y1)2=4y1y21-4,所以直线AE方程为:y-y1=4y1y21-4(x-x1),又因y21=4x1,故直线AE方程可化为:y=4y1y21-4x-4y1y21-4,即y-0=4y1y21-4(x-1),所以直线AE恒过定点(1,0);当x1=1时,显然直线AE为x=1,也过点(1,0).综上直线AE恒过定点(1,0).
思考维度2 利用斜率(或向量)相等证A、F、E三点共线,从而导出直线AE过定点.
解法2:由解法1知当x1≠1时,kAE=4y1y21-4,kAF=y1x1-1=y1y214-1=4y1y21-4,故kAE=kAF,
所以A、F、E三点共线,直线AE过点F(1,0);当x1=1时,显然直线AE为x=1,也过点(1,0).综上直线AE恒过定点(1,0).
思维维度3 设出直线AE方程,结合A、E两点坐标关系寻找直线方程参数间的关系.
解法3:设直线AE方程为x=my+b,则x=my+b
y2=4x,y2-4my-4b=0,故y1y2=-4b.由问题1知E(1x1,-4y1),又因A(x1,y1),y1y2=-4=-4b,则b=1,故直线AE方程为x=my+1,所以直线AE恒过定点(1,0).
(2) 第(2)问子问题(ⅱ)剖析
对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们非常熟悉,容易联想到三角形底乘高的一半以及S=12absinC公式.但此题的难点在于如果直接应用以上公式,三角形△ABE三边长度未定且所在直线均未知,造成计算量非常大.能不能灵活表达△ABE的面积呢?无论采用哪种办法表示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均要知道“点B”的坐标((ⅰ)中解决了点E的坐标),因为这是△ABE的一个基本元素.所以,我们确定此问题的核心突破点应该是“点B”的坐标及△ABE的面积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们把(ⅱ)分解为求“点B”的坐标和△ABE的面积的表示及最小值两个问题.
问题1 求点B的坐标
思考维度1 点B是由直线l即AD与抛物线相交产生,由(ⅰ)可知kAD=-y12,故直线AB可设为y-y1=-y12(x-x1),考虑到点B在抛物线上,其横、纵坐标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再结合方程的思想,把直线AB设为y=-y12x+b将会大大减少计算量.
解法1:设点B(x3,y3),直线AB:y=-y12x+b,故y=-y12x+b
y2=4x,y18y2+y-b=0,因此y1+y3=-8y1,即y3=-8y1-y1,x3=y234=4x1+x1+4,所以B(4x1+x1+4,-8y1-y1).
思考维度2 由题意,我们知道A、D、B三点共线,点D的坐标可用点A的横纵坐标表示,那么点B的坐标呢?另外点B又在抛物线上,从理论上利用斜率相等(或向量共线)是可以表达出点B坐标的.
解法2:由|FA|=|FD|知D(x1+2,0),因A、D、B三点共线,所以kAD=kAB,由(ⅰ)kAD=-y12,故kAB=y3-y1x3-x1=-y12,即y3-y1x3-x1=y3-y1y234-y214=4y3+y1=-y12,解得y3=-8y1-y1.所以B(4x1+x1+4,-8y1-y1).
问题2 △ABE的面积表示及最小值
思考维度1 仔细分析条件|FA|=|FD|,我们可以在图形中找到一些相等的角,对于弦长|AB|除了较为复杂的弦长公式外,通过图形观察利用AB两个端点的纵坐标及∠ADF就可以表示,此时弦AB边上的高也可由|AE|及与∠ADF相等的角∠FAD表示,这样我们围绕着角和点的坐标来考虑问题将会更直接、有效.
解法1:如图,设∠ADF=θ,0°<θ<90°,由题意∠ADF=∠FAD=∠BDx=θ,
故|AB|=|y1-y3|sinθ=|8y1+2y1|sinθ,由抛物线定义得|AE|=x1+x2+2,由(ⅰ)知x1x2=1,故|AE|=x1+1x1+2,设点E到直线AB的距离为d,则d=|AE|sinθ=(x1+1x1+2)sinθ,故S△ABE=12|AB|·d=|4y1+y1|(x1+1x1+2)=(|4y1|+|y1|)(x1+1x1+2)≥16,当且仅当|4y1|=|y1|,x1=1x1同时成立时取得等号,即y21=4,x1=1.所以,当AF与x轴垂直时,S△ABE的最小值为16.
思考维度2 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坐标法将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来解决,那么对于图形中涉及到的点的坐标亦能体现这些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
解法2:如图,设点A、B中点为G,由A(x1,y1)、B(4x1+x1+4,-8y1-y1)知点G纵坐标为-4y1,
因E(1x1,-4y1),
故EG∥x轴,设直线AE的倾斜角为β,因|FA|=|FD|,所以|EG|=|EA|,因此S△ABE=2S△AGE=|EG|·|EA|sinβ=|EA|2sinβ,因|EA|=|y1|+|4y1|sinβ,故S△ABE=(|y1|+|4y1|)2sinβ,
又因|y1|+|4y1|≥4,当且仅当AE⊥x轴时取得,sinβ≤1,当且仅当AE⊥x轴时等号取得,
故S△ABE≥(|y1|+|4y1|)2min(sinβ)max=16.所以,当且仅当AE⊥x轴时取得.S△ABE的最小值为16.
思考维度3 既然我们能得到A、E、B三点的坐标,并且还能用A点的横纵坐标来表示,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常规做法求弦长、求距离来做,当然这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不畏困难的探索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立意、考查同学们个性品质、融德育于解题的命制意图.
解法3:设直线AE的方程为x=my+1,将A(x1,y1)代入得m=x1-1y1,由问题1知B(4x1+x1+4,-8y1-y1),所以点B到直线AE的距离
d=|4x1+x1+4+m(y1+8y1)-1|1+m2
=4(x1+1)x1=4(x1+1x1),
又因|AE|=x1+1x1+2,
故S△ABE=12|AE|d=2(x1+1x1+2)·(x1+1x1)≥16,所以,当且仅当x1=1时,S△ABE的最小值为16.
思考维度4 以AB为底边,利用三角形底乘高的一半为三角形面积亦能解出此题,方法同解法3.
二、结论推广
性质1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A为C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的直线交C于另一点B,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且有|FA|=|FD|.若直线l∥AB,且与C相切于E,则直线AE过焦点.
性质2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A为C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的直线交C于另一点B,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且有|FA|=|FD|,延长AF交抛物线C于点E,则S△ABE的最小值为4p2.
简证:设直线AE:y=tanβ(x-p2),则y=tanβ(x-p2)
y2=2px,x2-p(1+2tan2β)x+p24=0,故x1+x2=p(1+2tan2β),由抛物线定义得|AE|=x1+x2+p=p(2+2tan2β)=2psin2β.由(ⅱ)问题2解法2知,S△ABE=2SAGB=|EG|·|EA|sinβ=|EA|2sinβ=4p2.sin3β≥4p2,当且仅当β=90°时等号取得.
性质3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A为C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的直线l交C于另一点B,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且有|FA|=|FD|,若直线l1∥l,且与C相切于E,直线l1与抛物线C的准线交于Q,则S△ABE=4S△AEQ.
注:需要特殊说明的是,△AEQ其实是阿基米德三角形,这也是本题的命制背景,细研此题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继续探究,因篇幅有限,不再赘述.
三、结束语
医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多维度思考 篇10
1医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生理维度
医学, 尤其是精神医学, 多从身体发育的正常与否、智商高低、神经系统是否健康的角度研究人格, 相对来说, 对人的生理状态关注更多。生物医学认为, 塑造和谐人格应充分重视身体的健康完整。从生理维度考察, 医学生和谐人格塑造应采取以下措施:
1.1 利用学校医学资源调节医学生生理状况
生理状况是人格形成的物质条件。身体是人进行活动、思维的物质资本, 身体状况的好坏, 不仅直接影响到人的体力、智力, 对人的气质、性格、情绪、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也关系很大。因此, 医学院校应利用现有的医学资源指导医学生用所学医学知识调节自身生理状况, 从而为和谐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
1.2 倡导科学健康观确保医学生良好发育成长
人格的成长成熟, 与身体发育成熟也是相联系的。在人格成长过程中, 外部环境的刺激以及身体内部生理特征的变化会使成长中的人格发生方向性的转变。医学生在校期间生活作息变得相对自由, 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医学生逐渐养成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由于过度沉迷于网络而晚上熬夜、早上赖床、三餐不规律等,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到医学生的发育成长, 造成孤僻、冷漠、消极、颓废等人格障碍。因此, 医学院校应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学生作息, 比如进行学生自控能力培训和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等, 以帮助学生戒除影响自身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
2医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心理维度
从心理学角度说,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一个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持有的反应方式 (或态度) 和行为模式, 既有先天的遗传, 也有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结果, 而且后者起决定性作用。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 他们课业负担较重, 人际交流不足, 业余生活相对单调, 心理障碍发生机率较高[2]因此, 医学院校应当做到:
2.1 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医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 使其了解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培养稳健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意识到尊重病人自主权和提高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从而能以良好的心理去面对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应用心理知识处理好医患关系, 更好地胜任医生的工作。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提高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解决他们在学习、成才、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困惑, 及时缓解心理压力, 纠正人格偏差, 从而促进医医学生人格的发展。
2.2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影响。医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完善变化之中, 因其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个性心理问题复杂多样。开展心理咨询辅导, 目的是从个性心理上进行调节, 使个性心理达到平衡, 进而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同时应培养医学生以理想、报负、成就欲为核心的进取性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创造能力。现代社会要求人格的独立性、开创性和主动性, 需要有独立的自主意识、积极的进取精神、勇敢的开拓意识以及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 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逐渐形成。
3医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伦理维度
在伦理学中, 人格通常被当作道德品性的同义词。道德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一个组成内容, 是社会关系中道德伦理关系的一种自我塑造过程[3]。医德人格是医务工作者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综合取向的集中表现, 它从更深层次上反映着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品质。
3.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只是自然科学所能认识和解决的, 必须要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因此, 以人的健康与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医学, 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科学属性的科学。所以, 医学生在努力培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过程中, 必须注重培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积极参加一切有利于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医学院校除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外, 还应重点讲好医学伦理学课, 使医学生在校期间能较系统地接受医学道德教育, 培养医德感情, 升华医德人格, 强化医德意识, 养成良好的医德风尚和习惯。
3.2 培养医学生道德自律品格
只有外部因素还不够, 必须从医学生自身获得内在根据与动因。要注重加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社团、协会的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协会的功能, 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 在亲身学习与实践活动中, 实现道德内化,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实践中去。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医学人格教育, 将医学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校纪校规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增强医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使其逐步形成现代主体性职业人格[4]。尤其应注意慎独品质的培养, 始终保持统一独立的道德人格。
3.3 组织医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道德教育中如果忽视了“行”的环节, 教育的成效就会大大减弱。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理论教育的同时, 还应要求医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使他们逐步养成遵规守纪, 品行端正, 敬业爱岗的良好行为习惯。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要在医院接受一至二年的临床实践教育, 所以医院对医学生的职业人格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 临床教学医院也要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 构建优秀的医院文化, 做到医院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统一, 发挥医院文化对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指导、感染和教育作用。为此, 医院应广泛开展诸如“向优秀医护人员学习”、“优质服务竞赛”等各种活动, 让医学生参与其中, 使医学生在活动中关心病人、服务病人,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促进医学生健康职业人格的形成。
4医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社会维度
社会学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研究人格, 人格的正是形成是个体把社会的价值、态度、技能都内化了的过程[5]。社会人格的中心内容是社会中自我的完善程度, 即个体对于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状况的认识。因此, 医学生的社会人格培养应擅于捕捉最新时代气息, 随着社会观念发展而与时俱进。
4.1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正确的荣辱观, 是医学生社会人格培养的首要条件。当前, 社会转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负面影响, 医学院校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文化绿洲, 各种负面现象逐渐渗透到医学生身心中来, 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作出了挑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也为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是新时期塑造医学生社会人格的重要指南。
4.2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科学发展观, 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科学理念的指导下, 医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格培育理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我们构思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人格规范, 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因此, 既要对医学生提出共同的教育要求, 又要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 从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使其具备现代社会要求的积极、主动、合理竞争、勇于创新的、主体性非常强的人格;其次, 应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把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 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避免医学生的片面发展;此外, 还应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注重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另一方面, 在个体与复杂的环境相互作用中, 有生态、可持续观念, 做到个体同环境多方面的均衡、协调和整合, 体现个体身心、智慧、品质的协调发展, 也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
4.3 倡导和谐的塑造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党和全国人民在 21 世纪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而和谐发展的人格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基。医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一个安定团结、公平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医学生人格发展的良好环境。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 个体的思想和观念无形中会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社会应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并为医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减轻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负担;家庭则应该为医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温馨氛围, 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及行为表现, 和他们经常进行思想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医学生个人更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意识地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与检查, 学会自我调节, 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乐观而充满爱心的人。
通过上述对和谐人格内涵的考察和主要学科对人格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人格的区分, 虽然反映了各自领域对人格研究的特点, 但又不是泾渭分明的, 相互间的关系是交叉而又复杂的。作为人的存在状态, 人格不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的特质, 它是人所具有的各方面要素的整合, 生理状况是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 心理素质影响人格的完善程度, 道德修养决定人格的本质, 社会环境是人格形成的熔炉。因此, 医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必然要求从生理、心理、伦理、社会各层面进行多维度思考与实践。这不仅是人格塑造理论创新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人格塑造的召唤。
摘要:和谐人格是指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成分之间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状态, 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外界环境。许多国家在对未来卫生服务需求的预测和对现行医学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 得出的共识是:只有全面发展的人, 才能称得上合格的医学人才。未来信息社会要求医生在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思维方式、体魄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应达到新的水平,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1]。这就引发了关于医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生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的多维度多视角思考。
关键词:医学生,和谐人格,多维度
参考文献
[1]贺加, 郭立.21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现措施[J].医学与哲学, 2001;22 (10) :12~15.
[2]张曼华, 杨凤池, 周梅.医学生心身状况与人格因素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0;21 (2) :124.
[3] (德) 包尔生著, 何怀宏, 廖申白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163.
[4]孟秀红, 张锋, 王磊, 刁卫平.塑造医疗职业人格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18 (2) :1~19.
【平面设计的多维思考】推荐阅读:
平面设计的多维化发展07-22
多维平面设计09-14
平面设计元素多维化的视觉表现论文10-16
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09-16
传统建筑组群总平面构成思考的论文12-19
平面设计的创新10-11
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09-06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设计10-24
平面设计尺度的把握05-28
曲线桥梁的平面设计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