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因素分析

2024-10-21

不安全因素分析(共12篇)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孕妇用药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以保证孕妇的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7年1~12月孕妇门诊处方进行安全、合理评价。结果 1178张有效处方中格式欠缺254张占21.6%, 药物应用不安全因素106张占9.0%。结论 应采取相应措施, 对孕妇用药不安全因素应加大监管力度。

关键词:孕妇,处方,不安全因素,分析

妊娠期是妇女生理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此时药物的安全应用不仅关系到孕妇的身心健康, 而且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因此应尽量避免影响孕妇不安全用药因素。本文通过对我院的孕妇门诊处方中孕妇用药合理、安全性分析, 以期找到影响孕妇不安全用药的主要因素, 从而安全、合理、谨慎地选择使用药物, 保护母婴健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妊娠期妇女门诊处方1439张, 去除其中欲人工流产患者处方261张, 有效处方为1178张, 年龄19~42岁, 中位年龄29.3岁, 其中, 年龄<20岁16例 (1.4%) , 20~25岁189例 (16.0%) , 26~30岁587例 (49.8%) , 31~35岁322例 (27.3%) , >36岁64例 (5.4%) 。

1.2 方法

依据卫生部颁布并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判断处方内容格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版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将药物在孕妇中应用的危险等级、药品说明书等标准综合判断用药安全性。

2结果

1178张有效处方中格式欠缺254张占21.6%, 药物应用不安全因素106张占9.0%。格式欠缺包括:前记缺项、正文涂改、后记不全等。药物应用不安全因素包括选药、用量与用法、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其中有68张同时出现处方格式欠缺和药物应用不安全因素。处方格式欠缺具体条目分布见表1, 药物应用不安全因素分布见表2。

3典型病例

3.1 不安全的选用药物

例1.29岁, 孕24+周, 过敏性皮疹, 处方:氯苯那敏片4mg, 维生素C片0.2g, 葡萄糖酸钙片1.0g, 每天3次, 口服。分析:氯苯那敏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的作用甚强, 对中枢抑制作用较轻, 抗胆碱作用亦较弱, 是最常用的抗组胺药。服后10~30min生效, 能持续3~6h。临床主要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 如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药疹、虫咬、神经性皮炎等。但氯苯那敏可致胎儿肢体短缺、唇裂及脊柱裂等, 属于选用药物不安全。例2.35岁, 孕8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处方:盐酸胺碘酮片0.2g, 每天3次口服。分析:胺碘酮含碘量约为其分子量的40%, 10%~25%的胺碘酮和其代谢产物经胎盘转运, 母体和婴儿肺中药物浓度较肝内浓度高, 但新生儿的血浆药物浓度远比母体水平低, 在FDA中属于D类 (有危险性, 只有当危及生命或其他严重情况而其他较安全药物无效时才能使用) , 有无致畸作用意见不一[1]。应用胺碘酮后胎儿可出现心动过缓和QT间期延长等, 严重的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早产、低体质量儿、智力低下等。目前对妊娠期胺碘酮的应用尚无定论, 总体认为, 该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但也具有潜在毒性作用的药物, 考虑到本药对婴儿发育和健康的严重后果, 孕妇暂禁用。

3.2 不安全的药物用量与用法

例3.39岁, 孕19周, 眼干燥症, 处方:维生素A胶丸5000U, 每天2次, 口服。分析:维生素A具多种生理功能, 孕妇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非孕妇多25%, 孕早期母血中维生素A浓度下降晚期上升, 临产降低, 产后回升。所以适当补充维生素A是必要的。但维生素A孕妇的正常用量为每天5000U[2], 所以每次5000U, 每天2次。属剂量过大。若补充量过大, 由于维生素A可破坏胎儿软骨细胞, 胚胎按无脑→眼缺陷→腭裂→脊柱裂→肢体残缺顺序出现骨骼畸形、指趾畸形、腭裂、眼畸形、脑畸形。

3.3 未重视不良反应

例4.31岁, 孕26周, 慢性单纯性阑尾炎, 头孢他啶注射液2.0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甲硝唑注射液500mg, 每天2次静脉滴注。分析:甲硝唑有广谱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的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如呼吸道、消化道、腹腔及盆腔感染, 皮肤软组织、骨和骨关节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脆弱拟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及脑膜炎等, 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甲硝唑的常见不良反应除有恶心、呕吐、厌食、腹泻、腹痛等消化道反应, 还有血液毒性的严重不良反应。精神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3.4 不安全的联合用药

例5.41岁, 孕18周, 心房颤动, 处方:地高辛片0.5mg+乐力钙1片, 每天1次口服。分析: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 它本身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孕后期由于胎儿所需钙质剧增及孕妇本身的需要, 为维持血钙水平, 钙摄取量应为每天1115mg, 由于我国的膳食钙吸收量较低, 需要适当补充钙质, 以满足妊娠期需求, 故妊娠期补钙有助于优生优育和孕妇健康。地高辛是强心苷类中效洋地黄类药物, 通过与心肌细胞膜上K+-Na+-ATP酶结合, 促进Ca2+内流, 使肌浆内Ca2+浓度升高, 加强了心肌的兴奋与收缩偶联, 而发挥强心作用, 常用于治疗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钙剂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时由于Ca2+浓度升高可使地高辛的作用增强, 发生地高辛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增加, 由于钙和地高辛的分子量<600, 非常容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对胎儿心脏造成不利影响[3], 属于联合用药的不安全因素。

4讨论

孕妇的安全用药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家庭, 关系着下一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妊娠期用药状况的调查显示[4], 约有80%的孕妇在妊娠期间接受过药物治疗, 平均接受2.9种处方药, 而不包括非处方药的使用。在孕妇必须用药时, 要充分考虑母体、胎盘、胎儿3个方面的因素, 根据孕妇和胎儿的药理学特点, 充分权衡利弊, 谨慎地选择使用药物。

通过对我院门诊药房孕妇处方中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中发现:影响安全用药的最大潜在因素是处方的书写欠缺。处方前记是患者的基本情况描述和简单病情介绍, 包括:门诊号、费别、科别、年龄、性别、姓名和临床诊断等项目。正文是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 包括: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用法、药物品种、结束符号等项目。后记是医师和药剂人员对处方中内容的认可和责任确定, 包括:医师签名、调剂人员签字、审核人员签名等。处方中内容可以让药师取药时对用药进行再次审核, 处方内容的部分缺失可能造成药师的审核关的缺失, 在无核对系统中错误率为5.3%~20.6%, 在双核对系统的错误率0.6%~3.5%[5]。孕妇处方的书写, 建立完善的处方审核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孕妇用药的不安全因素。

药物应用不安全因素占9.0%, 说明对孕妇用药的安全性需要继续加强教育, 而且对孕妇不安全用药的危害性要继续加强宣传。32张处方中药物选择和26张处方未注意不良反应, 需强化医师、药师的业务学习, 提高对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认识, 才能及时避免孕妇用药不安全因素的出现。目前, 在许多的药品说明书中出现: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性资料不充分, 或安全性未确定, 或经验较少等字样。与国外的药物研究相比, 毒理研究不到位, 显得比较粗糙, 甚至有3%的说明书缺少孕妇用药项[6], 药品说明书管理需要继续加强。

虽然药物是治疗疾病的武器, 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但使用不当非但不能治病, 反而容易致病, 研究表明, 人类出生缺陷由药物引起占2%~3%[7], 药物的致畸作用取决于药物本身的致畸性能、妊娠时期以及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为防止药物的致畸作用, 在妊娠前3个月应避免使用药物, 新药尤其慎重。孕妇患病时需要及时接受治疗, 但应了解所用药物对胎儿生长发育及孕妇本身有无影响。因此, 对准母亲用药应十分谨慎, 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以免给母婴带来意外的危害, 从而保证母体与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黄飞翔.妊娠期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3 (12) :1087-1089.

[2]陈新谦, 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84.

[3]程爱英, 费健康.影响孕期用药的因素[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25 (6) :554-555.

[4]程娟娟.妊娠期药学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房, 2009, 20 (29) :2317.

[5]马传新, 刘邦国, 马晓燕.投药错误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药学实践杂志, 2000, 18 (3) :175-177.

[6]杨洁江, 丁湘贵, 高菊琴.100份抗生素药品说明书中对特殊人群用药说明缺项的调查[J].中国药业, 2007, 16 (12) :52-53.

[7]汤海荣.妊娠安全用药原则及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 (16) :2156-2157.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2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其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我科结合门急诊护理安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健全和完善急诊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以便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满意的优质服务。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法律意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患者到医院就诊、消费后就与医院建立_r合同关系。护士在日常的医疗行为中,对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认识不足,如:盲目执行口头医嘱;在 t理操作后未告知与病情及用药有关的注意事项;护理记录不完善;没有及时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或发现病情变化但未及时报告而延误抢救,导致患者死亡。

1.1.2 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不强护士在t作中不负责任,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未客观、真实的书写护理记录,未认真观察病情,违背了护理人员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伤害,引起护患纠纷。

1.1.3 业务技术不熟练,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年青护士由于经验不足,T 作忙乱无序,穿刺技术不熟练,延误了患者的治疗及抢救,或在操作中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出现护理差错事故,也是危害性最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1.1.4 带教因素 带教老师 认真履行带教职责,让无照护士或实习护生单独操作,是护理事故或纠纷的重大隐患。

1.1.5 缺乏良好的护患沟通 未能正确、及时的与患者沟通,也是引起不安全因素的原因之一。

1.2 患者因素患者的经济状况、心理素质、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 x,j-患者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管理因素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把关不到位,都是影响护理安全的 素。

1.4 环境因素急诊就医环境脏乱,待诊区域较窄,容易造成拥挤现象。患者多而复杂,流量大,存在治安隐患。

1.5 社会因素个别媒体不正确报道医疗纠纷,对医疗行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对医院的看法产生偏见,来到医院就医时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加强急诊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川1强护 :素质培养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和开展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十分重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爱岗敬业、自觉遵守医德规范。

2.2 提高法律意识组织护十定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法律法规。客观、准确的书写护理记录,若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抢救完毕应详细记录抢救及护婵措施,患者出院后应随病历lJ]档保存。

2.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能熟悉院前常见危蓖病的急救原则,精通护理技术、熟练抢救仪器的使用,才能在工作中忙而不乱,很好的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

2.4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逐级管理制度,全程监控护理质,蘑点时段、患者及员_12是我科护理安全中的薄弱环节,是管理的难点,应加强这三方面的管理。例如:中午、中、夜班急诊时间段做好急诊患者的观察、导诊及输液:r作;加强员-12培训,排班上新l老护 搭配|2 设立安伞奖惩制度,刈‘存在问题及时纠IE,严防差错及护患纠纷的发牛2.5 合理洲配护理资源在作繁忙的季 和时r卣J段灵活、科学的调配护理人员,加强质量监控,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如:中、夜班加强l~2人等,以减轻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2.6 重视对护生的管理工作中应有带教老师全程监督,做到放手不放眼,同时要求带教老师加强责任心,对每一位新到来的同学耐心讲解工作环境、每班职责,认真示范护理操作,因人施教并加强护理安全与法律知识的教育。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 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6-01

随着人们自我保護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伤害。同时给护理人员带来严重的身心影响,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1]。为了降低纠纷,保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利益,临床不发生法律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必须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内科患者以急、危、重症居多、老年人居多,最容易发生矛盾、纠纷。因此做好内科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不安全因素

1.1人为因素

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较差,工作态度不端正等个人因素给护理操作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1)专业知识方面:专业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临床操作不达标;(2)工作态度方面:护理人员年轻化,存在着不安定的心里,工作中缺乏责任感,玩忽职守;甚至对工作有厌倦情绪,对患者护理不能尽职,受到质疑时或批评时,态度较差,甚至与患者发生口角;缺乏约束力,不能按章工作,不按技术操作常规进行,不能做到“三查七对”;心理素质差,情绪易波动或失控,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正确的执行医嘱;缺乏耐心,不能很好的同病人或家属沟通[2]。种种因素都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留下了隐患,容易引发纠纷。

1.2器械因素

现今临床大量一次性器械和新仪器的使用也存在着不安全隐患,且日益增加。一次性器械的质量、数量等问题;新仪器的使用状态、是否配套、性能等问题;药品的质量、效期、价格等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如解释不当,容易引发纠纷。

1.3 环境因素

医院设施、病房的物品配备和放置等使患者在院期间的环境因素,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1)设施因素:病床缺少护栏、地面过滑等导致患者跌伤;(2)操作因素:器械用具的隔离消毒不彻底造成的院内感染;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给患者造成伤害;(3)安全因素:安全保障不足,出现犯罪活动、防火、意外事故等给患者的经济,身心带来损害。也是医患纠纷的引发原因。

1.4管理因素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的一个辅助措施,未能受到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护理人员在医院的地位最低,待遇最差,很难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经常受到医生、患者的责怪、投诉、批评,甚至受到医院领导的误解,给其心里造成不平衡感,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为了节省开支,控制护理编制。导致护理人员的缺乏,致使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部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欠缺等因素都给医患纠纷带来了隐患。

1.5患者因素

内科患者较多,且多数为高龄患者,这些患者心里焦虑,容易对医院的治疗程序、规章制度、环境等存在不满。发作对象时常会选择护理人员;患者对抢救中的轻、重、缓急区分不理解,容易引发对护理人员的误解;护理人员急救时不能顾及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处理不当容易产生误会,引发纠纷。

2管理对策

2.1 预防管理

防患于未然,科室成立专门的安全组织,对护理人员、器械及环境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管;定期进行操作技术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预防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全因素。严格护理技术操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从而有效地预防纠纷的发生。

2.2提高自身素质

内科护理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临床护理基础,较强的责任心,较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需要医院和科室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通过举办学习班,专家讲座,设立奖励机制等措施促使护理人员参加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当护理人员的利益受到损害甚至遭到人身攻击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保护[3]。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与患者及家属的纠纷,一大发生纠纷应立即与保卫科联系,确保自身安全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2.3加强器械和环境的监管

做好医疗器械的监管,抓好器械和药品的准入关,同时建立设备和药品的审查制度。培训专门的技术人员,熟悉仪器的中英两种模式操作;做好患者生活环境的监管,病房采取人性化装修,采用防滑地面,设立便民设施,特护病房配备监控,注意环境的维护,给患者提供温馨的环境。

2.4科学管理

科室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重视,及时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和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因时制宜,调配科室的护理人员,确保护理人员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适当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

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对护理人员的有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是内科护理责任和义务。要达到新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要增强责任心和人性化服务意识。工作中做到操作有法可依,行事有据可循,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质量,维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自身利益,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通过相关研究,实行了以上对策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认识及相关对策的采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莉萍,陈明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现代护理,2007;13(4):383-385

[2]王月枫, 陶 红. 国内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其应以地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62-633.

[3]王建清.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与思考.护理研究,2007;21(1A):67-68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4

关键词:手术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预防措施

手术室对于各大医疗卫生单位而言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力, 外科患者大多是通过手术室接受系统治疗, 也是一所医院服务能力和综合技术的体现场所。但是,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手术护理工作常常存在较多的风险, 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往往备受关注, 而护理质量将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各种医患纠纷。本文分析和探讨手术护理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在此期间因为护理因素发生的安全隐患共有10起, 选择的10起纠纷隐患案例中, 不存在因为医师失误、患者自身原因、手术室仪器等因素造成者。

1.2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当事人进行访问和调查之后, 对安全隐患过程中护理人员行为是否正确、院方管理工作是否存在漏洞等状况加以总结和归纳, 联合护理科室、行政部门以及手术室领导来对案例加以分析。在总结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 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 如下所示。

2结果

2.1护理人员经验不足以及能力较低是诱发手术护理过程中出现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调研中, 有50%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必要的医疗法规和法律知识、服务以及安全意识, 难以从根本上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要求;40%的医护人员不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以及友好的态度来与患者进行沟通, 患者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其病情加以传达, 从而诱发医疗纠纷或者医患矛盾[1]。目前, 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每天面临着很多的工作, 其精神压力无法舒缓, 在护理过程中70%的护士出现厌烦等不良心理, 导致其服务态度较为恶劣。

2.2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完善, 监控、管理不到位, 也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出现纠纷隐患的重要原因。本组20%的护理工作人员不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和制度来对护理任务加以实施;10%的护理人员还出现违反护理管理制度的要求, 导致患者的术后康复以及手术治疗工作无法进行。

2.3先进的医疗卫生设备被引入到医院手术室之后, 相关的护理技术不能与之很好地融合, 也是导致纠纷的重要原因[2]。本组10名护理人员中30%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不能够与医师进行良好的配合、缺乏应急能力, 从而导致标本采集以及换药工作出现失误。因此, 只有不断完善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保证护理工作达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3讨论

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将会对医院的形象、声誉以及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为了能够保证手术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管理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技术以及综合素质在外科手术学不断发展的影响下, 护理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才能够满足患者护理以及家属提出的相关要求, 这也是对手术护理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加以防范的主要措施。本组10名护理人员中30%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不能够与医师进行良好的配合、缺乏应急能力, 从而导致标本采集以及换药工作出现失误。因此, 只有不断完善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保证护理工作达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医院有关部门需要引导手术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学习中,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培训, 通过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来提升手术护理综合水平。

3.2做好护患沟通工作手术护理工作中很多护患纠纷都是因为沟通工作不到位而诱发, 所以, 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护理中需要掌握沟通语言所具有的艺术性,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使用相对文明的语言。对于情绪较为激动的家属可以给予解释和安抚的方式, 在温和沟通态度、真诚交谈语言的影响下获得患者的理解以及信任。

3.3做好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手术室各种管理制度与医院其他管理制度差别较大, 本组20%的护理工作人员不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和制度来对护理任务加以实施, 10%的护理人员还出现违反护理管理制度的要求。因此, 需要强化手术室相关规章制度, 包括安全管理检查、手术室检查制度以及术前探访制度, 从而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于护理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利用正确引导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从而降低各种安全隐患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美丽.基层医院手术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1 (2) :156-157.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5

【摘要】目的 为了降低在护理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特对产科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办法。方法 特选取我院2009年6月到2013年1月住院的8346例产妇做临床观察分析,各自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包括的方面有管理体制方面、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方面和护理人员的专业工作性能、医院的环境、基础设施、治疗护理设备和孕产妇家人的配合等各个方面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分析。结果 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之后,产科护理工作当中不安全的因素慢慢变少。结论 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护理方面的专业技术需要到位,各项规章制度需要严格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

【关键词】产科;护理安全;不安全因素

在国际当中对护理安全的定义是,在护理的过程当中,病患没有出现在规定内容之外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任何损失、障碍或者死亡。在孕产科的护理工作当中,护理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了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护理工作当中只要出现任何的纰漏,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说,找到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将工作当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因素降至最低,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当中,对护理工作当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提升产科护理的品质,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当中选取的对象是我院从2009年6月到2013年1月的产科病患总共8346例,年龄层在17岁到4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26岁。

1.2方法

将这8346里孕产妇在护理工作当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整理,并且记录下来做分析总结工作。

2.结果

在护理的8346例病患当中,总共是出现了护理医疗事故57例,在总体的护理比例当中是占据了大约0.68%。出现护理不良因素的情况大致包括了以下的几个方面:管理体制上的疏漏、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的护理技能不成熟、医院的基础设施和护理医疗设备不够,以及产妇的家属和护理工作人员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配合。详见下表。

表一:出现护理医疗问题的具体原因分析总结表

类型原因例数百分比% 管理体制上的缺陷相关工作部门和个人没有712.28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规

定的制度执行起来非常的困难;护理工作人员严重47.02不足或者是上岗人数匮乏。

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没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58.77 素质和专业技能专业的护理技术不够成熟;58.77对于相关的制度观念意识1933.33淡薄,护理的记录工作做

得不够细致。

医院的环境和基础设环境和基础设施等;47.02 备医疗护理设备等方监护设备等;11.76 面

孕产妇和其家人的配孕产妇自身心理上的变化导35.26 合方面致的心理障碍;

孕产妇家人的配合工作做得712.28不到位。

其他方面的因素实习带教人员没有做好各项23.51工作的细致交代。

3.讨论

3.1在产科的护理工作当中主要的危险因素

在产科的护理工总当中包括的因素有很多,婴儿和产妇的身体健康都包括在了其中,对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有效的将在护理工作当中出现的危险情况减少,在护理的工作当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3.1.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工作不够全面

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制定的内容非常单一,或者是在执行的工作上力度不够,很难全面的贯彻执行下去,在各个护理工作当中不安全的情况有很多,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管理办法,[1]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

3.1.2护理班期的安排不到位

在护理工作当中,没有一个良好有序的排班制度是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疲劳的,有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连续的排班造成心理生理都非常的疲惫。而产科护理的工作危险性很强,稍有疏忽就很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这就造成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的过程当中精神高度的紧张,那么疲劳的感觉就更加容易出现,如果这一时段的工作人员人手严重不足或者是工作人员连续长时间的工作造成的疲劳感就很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3.1.3护理人员没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一些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非常的薄弱,不能够完全良好的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工作,工作态度上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那么出现医疗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的提升。比如说助产士在接产的工作当中,没有根据相应的要求做好观察记录的工作,对于医生的叮嘱完

成力度不高,或者说产妇出现了不良反应的先兆之后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导致主治医生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的工作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出现。

3.1.4专业的护理技术不够成熟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成熟造成操作的过程当中各项工作完成的力度不高。在产科的工作当中,对于技术是由非常高的要求的,助产士的专业程度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程度,如果助产士的专业能力不强,那么对母婴造成的伤害就要高出许多倍,比如说接产的手法和对新生儿的护理操作当中,只要有任何一点的疏漏,就会对新生儿造成伤害、窒息,甚至会牵连母体出现出血的意外状况。

3.1.5护理人员没有强烈的法制观念

护理文书记录不够细致,病历的书写指的就是参与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在问询具体的病患情况、设计治疗方案和护理等工作当中记录下的相关资料,在记录下这些资料之后在再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等之后形成的医疗活动记录的操作规范。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在书写护理文书的时候有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出现,也是会造成护理不安全

[2]因素的产生的。

3.1.6医院的环境、基础设施和医疗护理设备

医院的环境、基础设施和医疗护理设备等等问题也会造成护理不安全情况的出现。产妇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够良好的进行自身的活动,在医院里楼梯上的扶手缺失、地面上有积水或者是其他的杂物、夜间医院的光线昏暗都很容易造成孕产妇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在护理医疗的设备上,如果在护理的过程当中,设备突然出现什么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意外情况的出现,比如说胎心监护仪,如果显示了错误的数据的话,对医生的诊疗判断是会出现妨碍的,医生的错误决定会给孕产妇造成严重的后果,医疗设备的先进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产科护理工作当中。

3.1.7孕产妇自身的心理变化

产妇在分娩之后,身体当中的激素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造成产妇神经系统也出现极大的变化,主要的表现症状就是精神状态不好,非常的累和困,而且内分泌系统也因为不平衡

[3]而使心理上受到巨大的影响,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概率大大的增强。

3.1.8产妇的家人没能和医院的护理人员有一个良好的配合产妇在分娩之前,临床的症状变化非常快,定期护理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了解母婴的身体状况,并且根据状况的变化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应对办法,保证母婴的绝对安全。但是常常有一些情况就是产妇和其家属对于医生叮嘱的相关事项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不去遵守,甚至不听从医生的吩咐自行离院,从而会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的麻烦。

3.2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护理工作当中,各项操作都是直接关系到护理患者自身的利益,也会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所以说一项科学有效的护理办法能够良好的控制护理风险的产生,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为此,特意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来预防风险的产生。

3.2.1管理工作要加强

保证护理的安全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管理的质量提升,不仅要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还要严格的贯彻下去,将责任分配到个人,出现事故要有相应的负责人,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将管理工作做好。

3.2.2排班制度要正确科学

在排班制度上面,要尽量的避免出现一个工作人员多次或者长期的连续的参与护理工作,施行轮换制,减少护理人员的疲劳感,保证工作人员在上班的过程当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3.2.3查对制度要坚持严格的贯彻风格

在工作当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各项制度的制定其实都是通过对实际的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出现的具体事故进行总结,然后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因此对于这项制度的有力执行能够保证医疗事故的减少和发生的概率,所以需要要求工作人员严格

[4]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工作。

3.2.4及时与产妇沟通

对于产妇出现心理上的问题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及时的与其沟通,缓解产妇的压力。并且协调产妇家属做好产妇安全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凡.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13):18--19

[2]:罗春.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9(03):29--30

[3]:武利云.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01):36==37

[4]:厉美湘,郭益萍.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和防范对策初探[J].现代中医结合杂志.2012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飞行过程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235-01

在2014年世界各国民航飞机飞行事故频发,尤其是马航MH370失联事件,引起人民的广泛关注,随后陆续发生的台湾阿帕奇808号机坠机事件、马航MH17被击落、台湾复兴航空一班机迫降重摔等飞行事故,使得飞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在飞行过程中,其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何有效的预防飞行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起飞阶段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起飞操作不安全因素与解决措施

在飞机起飞的过程中,其飞行人员的驾驶技术对飞机安全起飞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在起飞技术操作方面,需要选择抬起前轮的时机。如果操作过早,就需要多拉杆以便产生足够的上仰力矩,但是随着拉杆速度的增加,其上仰力矩随之增加,就会导致飞机大迎角以及小速度离地,进入到失速状态,或者飞机超负荷运转,有可能会导致机尾擦地。如果操作过晚,飞机小迎角爬升,导致飞机离地速度过大,会增加滑跑的距离,同时,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机翼升力剧增,导致飞机突然离地。因此,在起飞技术操作的时候,尤其需要把握好抬前轮的时机,降低危险系数[1]。

1.2 中低空冲突

由于飞机起飞离场的活动区域与着陆的活动区域相同,通常同时发生飞机起飞与飞机降落的现象,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两者会同时飞越同一位置,就会造成飞行冲突,从而对安全飞行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飞行员在起飞离场的时候,需要细致观察机场周围飞行活动情况,及时与空中交通管制进行沟通与交流,有效的避免两机空中相撞事故的发生。

1.3 鸟击不安全因素

在飞机起飞以及降落时,尤其是在距离地面一百米的时候最容易遭遇鸟类袭击。由于此时飞机发动机功率达到最大,飞行速度在急剧上升,飞行状态不够稳定,一旦遭遇鸟类袭击,无法避让,发动机强大的吸力将会把鸟类吸入其中,从而对发动机造成严重的损坏,会导致飞机中断起飞,尤其是机翼、雷达、发动机风扇等容易受损。因此,在飞机起飞的时候,需要确保机场周围无鸟类干扰,以便降低鸟类袭击的概率[2]。

1.4 恶劣天气不安全因素

在飞行事故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恶劣天气引起的,例如:机场周围伴有风暴、雷暴、雾霾等恶劣天气时,其飞行不安全系数较高。同时,恶劣天气会导致大量航班延误,对机组人员产生负面心理,会出现急躁不安、焦虑等情绪,从而会影响机组人员飞行技术的正常发挥。因此,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需要等待恶劣天气有所好转,并且稳定的时候飞行。同时,机组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沉着冷静、平和的心态,以便更好的发挥出驾驶技术,确保安全飞行。

2 进近阶段不安全因素分析

在进近阶段中,其飞行速度会逐渐减小,飞行高度不断下降,机动性能减弱。在此阶段中,其飞行操作流程较复杂,其机组处置时间较短,并且该阶段与着陆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尤其需要注意飞行的安全性。在飞行时,驾驶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中的规定要求来操作,以便更好的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还需要机组人员相互之间积极配合,加强交流与沟通,熟悉了解飞机的飞行状况。为了有效的降低进近阶段飞行事故的发生,国际相关研究小组制定出该阶段风险意识检查表。其目的是加强机组人员的安全与风险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这个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表格项目要求充分了解当前飞行的实际情况,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从而提高其飞行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稳定的进近形态需要在超过地面305 m的上空取得,如果在距离地面152 m的时候没有建立稳定的进近形态,需要立即采取复飞措施[3]。

3 着陆阶段不安全因素分析

3.1 着陆操作不安全因素

在飞机着陆的时候,需要经历五个阶段,包括下滑、平飘、拉平、接地以及着陆滑跑。在这五个阶段中如果驾驶人员技术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着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来操作。在飞机着陆的时候,通常使用带小油门的下滑方式下降,需要根据飞机离地以及下沉接近地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好拉杆力量以及速度。如果飞机离地高度较大,下沉比较慢,需要缓慢拉杆;反之,采取相反措施。在飞机拉平之后,不得立即接地,需要在离地0.5~1 m的高度上继续减速,从而进入平飘阶段。驾驶人员需要进行后拉杆,以便增大飞机迎角,提高升力,当升力接近于飞机重力时,就可以缓慢下沉[4]。

3.2 复飞措施

在着陆安全事故中,一半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没有复飞造成的。通常情况下,机组人员没有认识到复飞的重要性,有的认识到其必要性,但是没有将其落实到实处。归根结底是人们认为复飞对机组人员会产生不良影响,视为飞行中的污点。但是在飞行安全上,复飞是其重要的保障措施。因此,驾驶人员需要改变错误观念,在需要复飞的情况下,严格按照要求复飞。其复飞的方式包括:人工复飞、单通道复飞以及自动复飞。在特殊情况下,包括单发复飞以及系统故障下的复飞,但这两种复飞方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对驾驶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驾驶人员在选择复飞方式的时候,还需要根据飞机实际飞行情况而定。

4 结语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尤其需要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以便降低飞行事故的发生率。为了有效的预防飞行不安全因素的出现,需要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严格按照标准与规范来执行,提高驾驶人员的飞行素质以及技术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驾驶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的培训。在飞行过程中,需要降低人为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减少飞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把好进近着陆安全的最后防线—— 复飞[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14(3):15-16.

[2]崔传明,吕浩.管理与飞行安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12(3):95-96.

[3]陈东锋,芦建辉,刘辉.飞行安全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2(1):27-28.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血管病患护理病历, 其中男性患者共29例 (58%) , 女性21例 (42%) , 在这50例病患中年龄最大的为82岁, 年龄最小的为47岁, 平均年龄为 (63.5±4.5) 岁。其中心肌梗死的患者有19例 (38%) , 高血压性冠心病患者有23例 (46%) , 风湿性心脏病有8例 (16%) 。

1.2 研究方法

对这50例病患资料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研究, 同时随机抽取了参与这50例心血管病患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人员1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设计结合我院实情进行自主设计, 问卷分成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两种, 60份问卷都成功回收, 均为有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护理工作者的问卷包含用药与护理操作手法、病患自身不安全因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与否、护理工作者相关知识是否充分、管理护理工作者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第二, 病患的调查问卷内容有:医院环境因素、护理工作者有没有责任心、护理工作者是否具有充足的相关护理知识、病患与护理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

2 结果

2.1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比例

在随机抽取的50例病患中出现了32例不安全操作或违规操作, 其中由医院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共有3例 (9.38%) , 由护理工作人员的违规护理操作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共有19例 (59.38%) , 由患者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共有10例 (31.35%) 。具体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知道,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比例由小到大的分别是:医院方的不安全因素→患者自身原因导致的不安全因素→护理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2.2 护理工作人员问卷调查

通过对10名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 发现护理工作人员方面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往往是用药与护理操作手法不符合规范、没有正确书写合格的护理文书等原因造成, 具体见表2。

从表1我们可以知道, 在护理工作人员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中, 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知识的缺乏占到了70%, 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 存在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这就给临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具有丰富相关护理知识的要求。从我院情况来看, 有部分是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 缺乏对心血管疾病护理的经验, 远远达不到要求, 对患者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用药与护理操作不符合规范共有4例, 占了40%。这个不安全因素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内科药物的品种众多, 即使某些药物的名称一样, 但因为生产商、批号等方面不相同也就会出现偏差。假如护理工作人员没有认真看, 让患者吃错药, 就会造成病患陷入危险。

护理文书书写不合乎标准占到了30%, 这个因素主要是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忽略文书的重要性, 为了可以加快工作进度, 往往漏记或者是记录不全面, 又或者是文书抒写模糊, 让其他医务人员根本摸不清楚写的是什么, 这就给误诊或者是护理失误留下了空子。

管理护理工作者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这个不安全因素占了20%, 这个不安全因素是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 护理流程缺乏合理性, 对护理工作者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在对病患的实际护理中, 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护理工作人员直接完成的, 这就导致了每个护理工作者承担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如果对他们的监管不当, 护理工作的质量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占了60%, 内科中心血管患者较多, 且以老年人为多, 治疗这类患者时间相对较长, 症状好转较慢, 患者易产生焦虑心理。临床上我们发现不少患者因症状消失不明显, 导致情绪波动大, 不愿意遵医嘱服药, 不愿意再配合治疗, 擅自离院, 导致病情恶化, 并把责任推给医院。

2.3 病患问卷调查

通过对50名病患的问卷调查, 发现在病患看来最大的不安全因素来自于与护理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 其次是护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 然后才是护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及医院环境因素。具体见表3。

在心血管内科中, 大部分病患都是老年的病患, 从我们随机抽取的者50名病患就可以看出, 平均年龄都有 (63.5±4.5) 岁。老年病患由于在理解能力方面于认知能力方面往往都会比较低, 因此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假如护理工作人员回答病患的问题太简洁, 很容易引起病患的反感, 因此达不到于病患进行顺畅的沟通, 对病患的实际病情与护理操作方面没有尽到告知的责任, 也就谈不上指导病患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了, 这是引起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

护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也是一个不安全因素, 现今有很多护理工作人员在繁重的护理工作压力之下, 仅是机械性地完成医生的嘱托, 对病患的疾病情况不进行仔细观察, 对病情的记录也是有一天没一天, 当医生问起的时候也不能准确汇报病患的实际病情, 这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医院环境因素方面, 因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硬件设备、病房环境等也是病患在医院住院期间发生意外的因素之一。例如地面太滑、病床缺少护栏等。

3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管理对策

3.1 病情观察要细致

(1) 对护士的要求:要求护士掌握较全面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 扎实的专科理论基础及娴熟的护理技术, 应具备高度责任感和慎独精神, 工作中勤于观察,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 对患者疾病症状的观察:观察呼吸困难的表现, 胸痛、心悸、发绀、晕厥等, 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及24 h尿量, 观察时要了解他们的主诉、自觉症状的好转或恶化, 有无新的不适, 与药物治疗有无联系, 注意患者的表情、情绪等。分析患者症状结合检查作出判断。观察患者的脉率、脉律、心率、心律、血压发绀情况, 及时发现有无心律异常, 休克、心力衰竭等病症。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急症重症患者, 使用心电、血压、呼吸监护仪。

3.2 执行医嘱要准确

(1) 长期大量应用利尿剂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及体重, 防止电解质紊乱;应用时间宜在早上或上午, 以免夜间用药后尿量过多而影响患者休息。 (2)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要观察扩张剂的不良反应, 如颜面潮红、搏动性头痛、反射性心率增快, 头痛等, 颅内压高与青光眼者忌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时注意避光, 并观察血压变化, 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晕厥。

3.3 加强护患沟通, 消除纠纷隐患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语言交流技巧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使用文明语言, 与患者交谈中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要态度诚恳, 仪表大方, 对某些素质差的患者家属的过激语言和行为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 绝不能语言生硬, 敷衍了事。

3.4 严格规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强化药物治疗安全管理

内科治疗中主要是药物治疗, 在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杜绝因查对不严而致的任何护理差错。加强药物和急救物品的管理, 保证物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严格遵医嘱控制输液速度。

3.5 急救处置要快速

及时准确做出判断并迅速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判断要点:心音消失, 脉搏摸不到, 血压不能测出, 意识丧失, 可伴短暂抽搐, 呼吸断续至停止, 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护士往往是患者猝死的第一现场人, 应及时抓住心脏停跳后4min内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当机立断, 立即复苏抢救。切忌因反复听诊、测血压、做心电图而延误抢救时机。

4 结束语

综上, 心血管内科护理具有多项不安全因素, 需要加大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 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隋建娥, 于清欣.浅谈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疗, 2011, 30 (12) :55.

手术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篇8

1 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

1.1 规章制度不完善, 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不够是造成不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1.2 手术室护士工作量相对较大, 专业性更强, 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 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导致护士过度疲劳, 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的现象, 容易发生差错事故。

1.3 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 专业技术不熟练, 新知识、新业务掌握不够, 易发生差错事故。

2 防范措施

2.1 防止接错患者及开错手术部位

接患者时, 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查对患者的腕带, 并核对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部位, 与病房护士确认并填写接送患者核查单后, 将患者送到指定手术间。手术开始前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部位, 并做好手术切口标记, 以免发生手术部位开错的现象。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单及安全风险评估表。

2.2 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接送患者的平车, 由专人定期检查、维修, 保持良好性能。推着患者出入门时, 注意保护患者头足部及肢体侧面, 以防碰伤。运送途中, 拉上运送车两侧的保护栏, 以防患者滑落。护士手推车头, 脚在前, 头在后, 以利于观察和保护患者。搬动患者时, 动作要轻巧、稳妥, 防止意外损伤或二次损伤。患者在手术床上等待手术或等候护送时, 护士一定要在床旁守候, 防止坠床的发生。

2.3 因器械准备不足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

护士在准备常规器械包时, 应检查器械功能是否良好, 配件是否齐全, 数量是否充足。实施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 手术医生应到手术室挑选所需要的特殊器械, 以免因器械准备不足拖延手术时间, 对患者造成伤害。

2.4 防止用错药物、输错血

手术室用药大多是口头医嘱, 给药时护士要重复一遍, 与麻醉师共同确认后方可给药。手术台上给药时, 巡回护士要与器械护士核对瓶签, 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 以免发生差错。术中使用抗生素等过敏反应的药物时, 给药前必须核对药品的批号及药敏试验结果。取血时,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共同查对, 无误后方可输入, 并在输血登记本上签字。严密观察输血后反应,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用后的血袋送回血库保存24 h, 以备必要时查对。

2.5 防止烧伤、烫伤、电伤患者

患者在使用热水袋或冰袋时, 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 防止烫伤、冻伤的情况发生。面罩给氧时, 密闭不严, 四周氧浓度比较高, 要防止电火花诱发燃烧。使用高频电刀时, 须严格控制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达到100~700 W时, 易发生烫伤或干扰其他电子设备。负极板要粘贴在平坦肌肉、血管丰富, 清洁干燥的皮肤上 (最好贴于手术部位的同侧) 并保持平整, 禁止切割和折叠, 不可潮湿, 防止负极板烧伤患者。两下肢不可接触 (两腿分开, 中间夹布垫) , 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头架上的金属部分接触, 可用布类隔开, 以防烧伤患者。擦拭术野的酒精不可以过湿, 酒精未干的情况下, 不可以使用电刀切割, 以防酒精在皮肤上燃烧。使用一次性负极板和电刀笔时, 不可重复使用。

2.6 防止体位摆放不正确引起的神经损伤、压疮、眼部损伤等

术前做好“一评四防”, 即:术前认真检查评估患者皮肤, 防坠床、防压疮、防意外烧伤、防结膜炎。躯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部位, 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2]。在手术过程中, 上肢外展不超过90°, 以免损伤臂丛神经, 肩关节处于中间位或内旋位, 避免外旋。肘关节轻度屈曲位, 避免完全伸展和90°以上的伸展, 腕关节位于中间位。膀胱截石位时保护下肢, 防止受压, 避免损伤腓总神经;患者骨隆突处衬软垫, 以防压伤;在摩擦较大的部位衬棉垫, 以减少剪切力。确认床单是否平整、清洁、干燥, 防止消毒液、渗液、冲洗液等浸湿床单, 避免压疮的形成。手术中尽可能垫高头部, 以防止长时间头低位引起眼部并发症 (如结膜炎等) 。

2.7 术中认真清点物品, 防止纱布、器械遗留体腔

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关体腔前、缝皮前共同清点所用物品, 准确记录于器械清点单上。患者带入手术间的敷料, 手术前要清理干净, 术中增减物品记录单上要有记录, 以防清点时发生差错。

2.8 防止手术切口感染

所有手术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术前尽量使用脱毛剂备皮, 防止损伤皮肤, 造成切口感染。限制参观人数, 30 m2以上的手术间不得超过3人, 30 m2以下不得超过2人。加强无菌技术监督, 任何人发现或被指出违反无菌技术时, 必须立即纠正。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组织创伤。术中要注意体温的变化, 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不利于伤口愈合。

2.9 防止病理标本遗失

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在手术结束后放入病理袋中, 标签由巡回护士填好, 写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病理名称, 由手术室人员送病理室登记并签名。假节日或夜间切下的病理标本, 值班护士浸泡保存并做好登记, 次日送于病理科。病理标本送病理科后, 与病理科工作人员共同确认并签名。

3 总结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订相应的措施, 我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 医护操作规范, 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 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 任何疏忽都可能诱发严重的后果。应加强手术室风险管理, 减少医疗纠纷, 努力提高护理质量[3], 把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增强工作责任感,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使手术室护士在器械准备和配合方面逐步提高。减少了因器械准备不足或不良而延误手术的情况, 提高了工作质量, 减少了护理缺陷, 为患者提供了连续、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服务,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朱春华.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 (11) :1218.

[2]李秋, 吴少兰.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2) :172-173.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9

资料与方法

201 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精神科患者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17~70岁,平均(38.9±7.5)岁。所有患者均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症的急性发作时期,病程0.5~28年,平均(13.8±4.6)年,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的护龄均在两年以上,共24名。

方法:对照组的50例精神科患者进行常规的医疗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不安因素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精神护理中不安因素进行分析:①与护理相关的因素:a.护理团队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的意识,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b.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培训,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术箱对生疏,护理工作有待提升;c.护理人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情况不相符,由于精神科患者通常有着不能预期的意外发生,且病情变化较快,使护理人员来不及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2];d.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部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记录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倾听患者的实际需求。②与患者有关的因素:a.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多受妄想和幻觉等病症额影响,使其情绪经常处于不稳定状况中,极容易发生自杀以及自伤等为危险事故;b.精神患者一般自控能力和自知力都相对较差,经常会有冲动性的攻击性行为发生;c.一般情况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都会否认自身的疾病,进而极容易被激怒和反抗,这就为不安事件埋下了安全隐患。(2)对不安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①与护理有关的防范措施:a.创建以人文精神关怀为主体的护理团队,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以此降低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与此同时,实施弹性的排班制度,让护理人员的压力能够有效地缓解;b.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及法制观念的培训,使其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通过让护理人员不断进行学习的方式,提升这部分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进而让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c.要求能将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其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能够拥有安全感,并提升满意度,降低不安因素;d.在进行护理日程的记录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真实的记录,做到和主治医生的病程记录相一致,方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处理。②与患者有关的防护措施:a.适当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控和引导,对其真实需要进行了解并联系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让患者能够体会到被重视和关怀;h.对于患者不受控制出现的各种行为,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巡视,对出现自杀行为的患者加强关注和了解;c.针对患者会利用各种工具引发安全问题的现象,需要由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即当患者或者家人入院时需要对其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每一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并加强对安全的宣传教育;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的诊断,并进行重点看护,避免患者进入危险区域,加强对其心理的疏导工作[3]。

观察指标:根据对患者进行不安因素分析后采取的措施和常规护理后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对比分析。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两组对比,χ2均为11.977,aP<0.05;bP<0.05。

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和进行不安因素分析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的满意率达96%,而对照组的满意率70%,且观察组的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由于医疗护理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其将强护理安全管理能在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的同时,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作为其中具备特殊性的精神科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不安时间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利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能使不安事件的发生率被降低,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在众多的不安因素中,人为因素是引发不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即有着决定性作用的护理人员的影响。为实现降低不安全时间的发生率,要求创建以人为本的护理团队,并使其中的工作人员将热情投入该项工作中,通过相关的业务培训和专业防风险意识的培养,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更顺利地开展护理工作,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及时对其进行疏导,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情绪,进而降低安全风险[4]。通过上文中观察组的满意率就可以看出,在护理的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对精神科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护理的治疗得以提升,并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竹婴,杨术兰,付雪梅.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29-133.

[2]叶晓娟,付文英.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23(6):177-178.

[3]凌璇.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37.

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篇10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本文通过对儿科护理的临床研究, 探讨和分析了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的儿科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 男42例, 女38例;年龄最大8岁, 最小1岁, 平均年龄 (6.22±0.95) 岁。

1.2 方法

对8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总结影响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对策。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儿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 同时也是比较集中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患儿及其家属因素所占比重最大, 占37.50% (30/80) ;其次是护理人员因素, 占比为31.25% (25/80) ;基础设施因素排第三, 占13.75% (11/80) ;沟通因素占11.25% (9/80) ;其他因素占6.25% (5/80) 。

3 讨论

3.1 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3.1.1 患儿及其家属的因素

患儿由于身心发育程度的影响, 往往情绪比较反复无常, 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也比较差, 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 带来安全上的风险。此外, 在护理过程中, 患儿家属往往在旁边陪同, 一些家属容易因为患儿的哭闹和沟通不良等问题和医护人员发生争吵和纠纷, 甚至还可能出现打斗, 对患儿的安全护理非常不利[1]。

3.1.2 基础设施因素

对医院基础设施的配置是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约束的, 每一所医院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都要求达到该医院所处等级的最低要求。但一些医院仍然没有达到这个基本要求, 出现了不少问题, 如因为病房数量不足, 一些患儿不得不住在一起, 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没有采购幼儿专用的病床, 让患儿用和成人一样的病床, 使患儿容易从过大的床栏间隙中掉下去等。

3.1.3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很多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 在儿科护理知识和能力上的掌握都很不够, 在进行护理时往往比较混乱, 漏掉了很多细节。另外一部分护理人员漠视相关的护理制度, 不按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护理, 这也增加了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3.2 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3.2.1 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护人员是患儿的治疗者和看护者, 其综合素质对护理质量有着根本的影响。以往很多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都是由医护人员所引发的, 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思想意识上要高度重视护理的安全性, 患儿由于机体抵抗力和其他个方面的能力都弱于成人患者, 因此如果护理不当, 很多时候直接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 安全问题一刻也不能松懈。此外, 要掌握好护理技能, 这样在进行护理时才能保证到位, 护理质量才有保障, 从而大大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影响[2]。

3.2.2 完善和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

很多医院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并不健全, 很多关键的护理细节并没有得到重视, 没有在护理制度中得到反映。同时, 儿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往往是不断更新变化的, 这些变化也没有在护理管理制度中得到反映。

3.2.3 加强对家属的护理健康教育

患儿家属往往心里对患儿疼爱有加, 然而却不能很好地采取正确的措施来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护理工作。因此, 有必要加强患儿家属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 让其知道医护人员给患儿采取的一些护理措施的意义、目的, 让患儿家属懂得怎么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和护理人员共同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 杜绝任何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 面临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 因此无论是患儿家属还是医护人员, 都要相互配合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 为他们营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参考文献

[1]荆世真, 崔锦美, 赵兴娥.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14) :109-110.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11

【关键词】心血管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97-01

现如今,医疗风险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了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各大医院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而心血管内科室作为医患风险较大的一个科室,常常会引发隐患,这也给医院的信誉形象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重点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以供参考。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选取了2011年5月到2014月6月期间我院的心血管内科患者80例。其中,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为35例,心肌梗死患者为45例。男性患者为40例,女性患者为40例。年龄从45-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0岁。并对这80例患者进行病历回顾,通过调查总结分析,归纳出心血管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二结果分析得出的不安全因素

1.护理操作中的因素

1.1护理人员的因素

由于一些护理人员是刚刚从专业学校中出来,还有部分护理人员仍处于实习阶段,入职时间较短,缺乏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无论是在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还是服务意识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也就导致护理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再加之很难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进行主动的沟通交流,无法将病情情况、护理行为进行明确及时的传达,很容易产生护患纠纷。

其次,一般心血管内科中的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比较严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作为这一科室的护理人员本身就承担了高强度的工作量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经常会感到身心疲惫,甚至还会产生急躁厌烦的情绪,一旦服务态度无法控制,就很可能引发事故错误,造成不可设想的严重后果。

另外,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我国医学治疗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因为很多护理人员缺少临床护理经验,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新技术、新理论知识,不懂得如何操作新科技的医疗器械设备,常常导致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这就极有可能忽视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最终发生医疗事故,如果情况十分危及时,还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2护理记录因素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认真做好护理记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虽然所有的护理人员都非常清除护理记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旧存在少记、漏记的问题,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护理人员忘记记录,在事后也没有及时补录,从而导致患者生命也正与护理记录信息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并且,通常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发病速度快、一般需要对其进行快速的抢救,一旦记录时间与抢救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较久,医护人员很难租出做出正确的判断,只能靠着记忆来对病情进行判断,而这就很难保证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其次,还有部分护理人员护理记录混乱等问题也是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之一。

2.患者方面的因素

很多的疾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或者护理之后,症状就会变得不是十分明显或者是某些症状会基本消失,部分患者就会对于此疾病产生轻视的心理,便开始不遵守医嘱,请假之后不及时返回,或者是在没有经过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决定离开医院或者是病房,但心血管的疾病的发病往往十分急促,变化很快,如果患者没有处于医院病房的环境之中,就会因为噪音较大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再加上还有疲惫等等的因素,也会导致疾病的突然发作。

三由结果分析提出的改进方法

1.要提高护理的水平

想要有效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我建设,逐步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主动学习新技术和新理论知识。其次,无论是心血管内科科室,还是其他科室,都要建立严格的护理制度,制定出合理的操作规范,注重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培训,尽最大限度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再者,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高度重视医嘱处理的前、中、后。在患者用药前后,需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查,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就要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同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2.充分进行医患之间的沟通

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地为患者营造安静并且舒适的治疗环境,尽量做到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的要求,要从小事做起,从患者的身心体会出发,对患者的人格以及感受表示尊重。

在部分治疗的操作中,应该尽自己的全力来排减患者的痛苦。经常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要以积极的态度十分耐心地处理出现的状况,并且耐心地解答一些病人的提问。因为病情的变化而改变了患者的诊疗方法以及用药的,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说明以及解释。要防止发生错收或者漏收医疗费用的情况,坚持运用一日费用清单的制度,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清楚各种治疗以及护理产生的具体费用。

3.加强学习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

医护人员还应该加强学习法律知识。不仅要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熟记于心,还要将它切实地贯彻落实到护理的工作之中,要能运用法律的知识来避免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发生。在发生不合理的医患纠纷时,能用法律知识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约束和管理好自己的医护行为。还要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时自己书写的护理记录尽量规范,避免出现主观臆测、少记、错记、涂改等等的现象。要确保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把护理记录以及医疗文件上的偏差降低到最少的程度。

四总结

总而言之,医院的形象、声誉、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和护理工作息息相关,护士应该直视并且承认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坚持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尽可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尽全力提高护理的质量,避免发生护理纠纷,真正地和谐医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唐昌容.浅议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735-736.

[2]张新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29:172.

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12

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930多万辆, 虽然已是世界汽车产销大国, 但还不是一个汽车强国。由于自主开发能力弱, 一些核心技术为汽车跨国集团所掌控, 外商近些年来向汽车生产、营销、金融、产品研发等领域不断渗透, 外方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独资、控股趋势明显,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我国处于弱势和守势。因此,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着产业不安全的种种因素。

整车合资企业中由外方控制核心技术, 中方自主产品发展缓慢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汽车跨国企业 (集团) 都已进入中国, 与中国建立了几十家中外合资汽车生产企业。由于中方不掌握汽车产品开发技术, 虽然股比大多为50∶50, 有的甚至中方控股 (例如:一汽-大众, 一汽占60%) , 但技术上大多为外方控制, 中方在生产什么车型、自产什么配件、O E M配套等方面缺乏话语权。

国家应大力鼓励自主开发, 只有像韩国那样真正掌握了汽车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 才能摆脱外方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同时在中外合资时, 在签约时应有这样的条款:一些合资企业大事必须中外双方共同签字才生效, 这也是国内一些成功合资企业的经验, 不应为了能合资, 一切条件都迁就外商。

高技术含量配件为外方所控制

目前我国汽车高技术含量零部件核心技术及关键件大多为外方控制, 如:汽油机电喷系统 (E F I) 被德国B O S C H和美国德尔福两家掌控;柴油机共轨电喷系统被德国BOSCH、日本电装、美国德尔福等掌控;安全气囊大多为进口产品, 或为外资企业控制、生产, 如锦州锦恒、长春奥托立夫等;无级变速器 (C V T) 在国内主要由东风日产和广州本田C K D生产;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催化剂及载体陶瓷芯, 为美国、日本在华企业生产, 如N G K (苏州) 环保陶瓷有限公司, 生产国Ⅲ、国Ⅳ陶瓷芯。中方的三效催化转化器生产企业大多仅生产外壳和封装, 催化剂与陶瓷芯载体大多需外购;自动变速器 (AT) 产品更是需要大量进口,

造成以上状况主要原因是国内对自主开发高技术零部件的支持、鼓励力度不够;对一些国有大企业自主开发支持和督促、检查不够。国家对国有大企业大多仅考核利润指标, 考核资产负债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 对一些产品自主开发情况在以前考核较少。这也使一些中小企业在高新产品开发上, 反而往往领先于国有企业。例如, 规模不太大的民企吉利最先推出国内自动变速器 (A T) 产品;吉利还推出电动转向器 (E P S) ;湖南容大自主研发的C V T目前已投产, 初期2万台/年;洛阳三明原来是一家民营企业, 开发出C V T, 后来由于资金缺乏迟迟不能生产, 在洛阳市政府协调下, 与洛阳其他企业联合, 共同生产C V T;成都威特的电控单体泵虽然开发较早,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也只能小批量生产……这些产品投产都可以打破外商在关键零部件技术上的垄断与封锁, 这些在汽车行业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却拿下高科技产品, 而一些国内大厂在关键零部件开发上却少有突破, 足以说明国家对他们鼓励与督促不够。如果国家有关部门更早地加大资金支持及监督、检查力度, 国内定会有一批大企业及早攻克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难关。近几年这种状况已有所好转, 例如, 一汽已研发出商用车A M T产品, 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已开发出柴油机共轨电喷系统等。

在汽车零部件、发动机生产领域外资控股趋势明显

由于我国加入W T O条款中, 对外资在中国生产零部件、发动机没有股比限制, 外方怕技术外流, 热衷于独资控股建厂, 2007年外商在国内建立的独资、控股企业超过了全年新建三资企业的一半以上。主要外商独资企业有日本空调系统公司投资10亿日元, 在南京建空调系统厂;康明斯在武汉投资1000万美元建燃油喷射泵、共轨电喷工厂;德国大众公司投资6700万欧元在常熟建制动系统工厂;麦格纳投资5000万美元在常州建动力总成工厂;德尔福独资在苏州建汽车空调压缩机厂;德国大陆独资在合肥建汽车轮胎厂;美国威伯科 (W A B C O) 公司独资在青岛建A B S、制动器工厂;法国佛吉亚独资在上海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德国舍佛勒集团投资1.8亿欧元独资在太仓建气门、轴承及变速器零件工厂等等。外方为了控制汽车“心脏”——发动机的核心技术, 大多想控股建立发动机工厂。例如:一汽与德国大众在大连合资建立的大众一汽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 (生产E A888汽油机) 大众占60%;上汽与德国大众建立的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生产E A111P O L O1.4、1.6L汽油机) , 德国大众占60%;广汽集团与日本丰田建立的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生产2.0L、2.4L凯美瑞汽油机) 日本丰田占70%;现代与日照港建立的汽油机生产企业——威亚汽车发动机 (山东) 有限公司 (2007年4月投产) 总投资4.9亿美元, 一期年产16万台, 由韩方控股。造成外商控股原因除中国加入W T O的条款不限制外方股份外, 中方一些法规也有一定漏洞, 如一汽与大众合资 (中方占60%) , 上海大众、广汽丰田、北京现代都是中外双方各占50%股份的整车合资企业;国家应规定合资企业建发动机厂不能再单独另建, 应在合资公司内建立发动机分厂, 这样新建发动机厂的股比仍为50∶50, 避免了外商对发动机的股份控制。同时在外方控股发动机项目审批时应尽量阻止其建立外商控股的企业;各地方政府, 也不能为了能吸引外资而对外资放宽一切条件。

对大型国企领导人考核比较侧重经济效益指标, 导致大企业自主创新劲头不足, 技术、产品上受制于外方

我国汽车行业大企业大都属于国资委, 过去国家对大企业考核时比较侧重利润总额、上缴税金总额、资产负债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 对企业的自主开发考核力度较少。这样大企业与外商合资后, 不断拿来外资的车型, 成为引进车型→落后→再引进新车→再落后, 他们不断利用外资新车挣钱, 风险小, 见效快, 又省力, 不必费大力气开发自主品牌。有的企业即使开发了自主品牌, 也只是用外资技术平台, 改一下外观, 掌握不了核心技术。与此相反, 那些没有外资可靠的中小企业, 却开发出不少新产品, 如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在我国, A T、C V T、E P S、C V V T汽油机、电控单体泵等本应该在实力强大的大企业率先推出, 却在吉利、容大、三明、奇瑞、威特这些企业先开发出来 (他们没有外资可依靠, 只能背水一战求生存) 。

要严格区分自主开发与自主品牌, 国家科研费用要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与自主开发

2007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仅占乘用车总数29%;外资品牌占71%;而到了2008年自主品牌比例又有所下降, 降至26%左右, 近年来, 外商在华又投入不少小排量车型, 加紧挤占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来自各种不同渠道, 有的请国外开发 (如哈飞赛豹请意大利开发) ;有的在国外平台基础上开发 (如一汽奔腾、上海通用君威) ;有的是参照国外车型自己设计 (如比亚迪F0、F3、F6, 奇瑞A3、吉利远景、长城炫丽等) 。国家没有重点支持自主创新, 导致资金的支持力度分散, 纯粹的自主创新缓慢。国家应严格制定自主开发标准, 对全部是自主开发的车型加大支持力度, 对其他形式的自主品牌也应支持, 但支持力度要小。在评行业科技进步奖时, 也应侧重于真正自主开发的产品 (当然其他形式自主品牌也可评奖) 。

科技力量不集中, 产学研结合不够, 造成汽车行业科研力量不足, 不利于行业科研、开发、创新

科研开发力量不足是我国汽车行业软肋, 并造成了我国汽车行业对国外技术过分依赖, 带来了产业不安全。如柴油机共轨电喷系统技术在国内由博世、电装、德尔福等掌控, 执行国Ⅲ、国Ⅳ后我们要花大价钱买他们的产品 (现在中国重汽用直列泵+E G R, 也可实现国Ⅲ, 暂时减小了对外资产品的依赖) ;汽油机电喷 (E F I) 技术, 在国内为博世、德尔福两家控制;自动变速器 (A T) 几乎绝大多数要进口等等。我国没有把各企业、各科研院所力量组织起来, 形成合力, 共同攻关, 共享成果。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 由于不可能从国外引进, 只有国内自己集中全力干, 才实现了高科技上的突破。汽车行业虽然与此有区别, 但如果国家有关部门把全国汽车科技力量组织起来, 国家和各企业都出一些钱, 联合攻关, 成果共享, 攻克技术难关, 其结果肯定会好于现在。成都威特开发出电控单体泵、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开发共轨电喷、湖南容大、洛阳三明开发C V T却迟迟不能量产, 若集全国之力共同研发, 共同投资建厂, 将大大加快产业进程。因此建议国家组建一个汽车科研攻关联合体, 官、产、学、研相结合, 共同攻关, 打破外资在高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

现在外商增资扩股使中方股比缩小或为零, 并购中方企业趋势明显, 对汽车产业造成损害

近几年在中外双方对等或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中, 外方增资, 中方没有资金与其共同增资, 使有的企业由中方控股或50∶50股比, 变为外方控股或独资。唐山爱信齿轮本来是唐山齿轮厂与日本爱立信 (株) 合资企业, 生产乘用车变速器, 后日方收购中方股份, 现变成日方独资。美国曾想收购、控股中国工程机械和汽车吊车排头兵企业徐工集团, 由于政府干予未能成功;但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2006年出资5000万欧元收购了中国汽车曲轴排头兵企业——天润曲轴51%的股份, 控股中国这一企业, 从而进一步控制这一行业。

中国要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应制定相应政策, 防止外商控股中国主要大企业。国外也有类似的规定, 例如德国规定禁止导致收购产生强化垄断地位的并购行业;加拿大法律规定:超过2亿美元的并购, 必须经政府批准才生效。中方也应制定相关政策禁止外商垄断性收购。同时中方应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不但不为外企吞并, 还可以海外扩张, 如万向集团在美国收购美方企业。过去外方在国内控股、并购与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十分健全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过分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有关。

《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中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 加大了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的垄断地位

《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执行规范了国内汽车市场秩序, 加强了国内汽车市场的管理, 但也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办法规定“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 须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汽车总经销商, 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仅此一条, 让现代、起亚、奔驰、沃尔沃等跨国企业不再依托原国内区域分销商, 纷纷成立投资公司独揽销售大权。

进口车的国外生产商, 控制着产品资源、价格制定权和网络布局, 他们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 收取高额保证金, 强行要求经销商接受不合理的库存, 搭售市场滞销车型, 向经销商转嫁风险。处于下游的商家无话语权可言, 促成了进口车生产厂家的垄断地位。

上一篇:机械模型下一篇:经直肠彩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