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道

2024-09-19

儒家之道(共6篇)

儒家之道 篇1

价值取向上的小小不同,将导致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优秀的企业,除了有完善的制度,还一定有高尚的价值观和信仰,并构筑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果中国企业纯粹学西方管理,肯定不可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可以治理国家的思想,一定是可以管理企业的。因此,不妨试试实践儒家文化管理模式。

仁义理智信是上天授予人类亘古不变的本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够穿越时空而不变,过去几千年证明其是正确的,现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几千年它依然是正确的。因此,企业完全有理由践行儒家模式。

中学明道 , 西学优术 , 中西合璧,以道御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讲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经商也有商道。中国人应该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去明、去悟这个道。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是儒家思想,其核心精神是开放、包容。那么,西方近百年来用于现代管理的那么多系统、方法、流程、工具、制度为什么不用?要拿来主义。大家也许会问,谈到具体管理我们都用学到的西方管理知识,但谈到理念与价值观却在讲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会不会形成两张皮?当然会,但“中西合璧”就是两张皮要融合,要做到“以道御术”:道在术之上。引进西方管理方法时要看它们是否符合我们的核心理念,符合我们的道,就直接引进;如果不符合就要加以改造,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西方领导力的理论和培训注重方法、技巧、艺术,课堂上听听觉得挺好,但回来后很难真正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提升领导力的根本就是人格。《论语》有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者以道德去修炼人格,就会像北极星,只要端坐在那里,企业里的人就会围绕着你,甚至外面的人才也会来投奔你。

我们从西方学到的更多是制度流程,这可以视作管理的一条腿,但只有一条腿,管理往往会失效。西方管理其实有两条腿,另一条是价值观乃至信仰,只有价值观和制度流程两条腿并行才能正常走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制度流程可以拿来,但价值观必须要回到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血液、基因中去寻找。方太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另一条腿。

仅此还不够,两条腿还要协同、配合好。方太的价值观是儒家思想,制度也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制度,要变成儒家的制度。儒家制度的特点是“仁”和“义”。“仁”是指制度要充分为员工考虑。管理层订制度往往是针对发现的问题,容易将员工放在对立面,我们希望完全从员工角度定制度;“义”是指制度除了替员工考虑之外还要合理公平公正。《论语》这样描述两条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大致意思是一方面用道德教育,一方面用礼制约束,就会使人心中有敬畏感,不去违规。这句话之前是讲法家的管理思想,法家的两条腿一是“政”,一是“刑”,表面上人们也会遵守规矩,但只是为了逃避刑罚的制裁。法家管理的监督成本很高,尤其是公司分支机构比较多时,员工不可能全靠监督。

如果企业经营不善,管理再好、领导再好都没用。《论语》说“修己以安人”。企业家要把自己修炼好,企业先把内功修炼好,再去安人。安什么人?主要是两个:一是把员工安好,一是把顾客安好。如果能做到,经营结果肯定不会差,但如果非常直接地盯着利润,利润可能不会很好。所以,在企业中推行儒家文化需漫长的教育。要推行一种本土的文化和思想,需要一个平台。那就是我们要建立儒家平台的初衷。

儒家之道 篇2

丰满二实验 王桂秋

儒家宗教根源于对生命创造者的感恩之情与敬畏之心,“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论语》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孝道的言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强调“博学于文”,以重视教育著称。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若要成为“君子”,“文”(后天的文化教育)与“质”(质朴的善良本性)缺一不可,因而,“学文”是儒者不可或缺的人生内容。不过,勤奋好学、自学成才的儒宗孔子认为,就做人的根本而言,比“学文”更加重要的是“孝”与“弟”,即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

“仁义”是儒家的基本道德价值,“孝弟”则是“为仁之本”。在“孝”与“弟”两项中,更为根本的是“孝亲”。在这一点上,儒教与基督教有很大区别。基督教也提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爱上帝、爱基督。《圣经》上记载,基督要求信徒们爱天父和基督超过爱自己的生身父母。孔子则认为,凡是不能够将爱父母作为人生第一要义者,就是在做人的根本上还没有立起来。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因为儒家文化对人的生命来源的看法与基督教有所不同。犹太教和基督教认为,一位男性的天父———上帝———创造了一切,与天地万物一样,人也是上帝的创造物,因此,人最该爱戴与感恩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造物主天父。儒家文化则认为,天地孕育万物,父母生育儿女,我们生在天地之间,既要敬畏感恩造就了这一切包括人类的天地大父母,又要孝顺感恩养育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在基督教徒的婚礼仪式上,感恩与顺服上帝是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则一拜天地(人类和万物的大父母),二拜高堂(自己的生身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男女合德。

正因为中国儒家文化认为生身父母是个体生命的来源,所以对父母极其感恩,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神圣,“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主张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父母在生时要在物质上尽力供养,在态度上恭敬和顺,父母过世后依然要如同他们在生时一样供奉祭祀。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同情,宽恕,主张推己及人,仁人爱物,“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又肯定“爱有差等”。“爱”之所以有差等,是由血缘的远近所决定的。最该爱的是父母(自身生命的来源),其次是兄弟(自身的同胞手足),因而,“孝”与“弟”就是最重要的家庭道德,是一个人能否仁人爱物的根基,也是做人的根本。儒家也弘扬博爱道德,致力于培养“民胞物与”的境界与情怀,不过,儒家认为,要求一个人“爱无差等”,即爱别人跟爱他的父母兄弟一样,是不自然、不合理、不近人情的,因为血缘关系才是最根本的人际关系,“我”的爱是从跟“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依次扩展出去的。

在与“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中,对生身父母的爱是最重要的。2008年四川大地震,一位正在上课的高中老师在地震发生瞬间不顾学生,只身逃离。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当时的情况,引发强烈谴责,因此得到了“跑跑”的绰号。事后,“跑跑”先生公开声称,如果当时自己的母亲和女儿同时在场,他很可能会救女儿而不是自己的母亲。按照儒家的传统道德理念,在危难中,儿子毫无疑问地应该先救生养了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生养之恩与生命价值高于女儿。这种把母亲生命的价值放在女儿和自己之后的言论,在传统中国社会无疑会被视为忤逆不孝,这就好像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时期,有人敢公然宣称不信上帝一样的可恶。

正因为个体生命来源于父母,在儒家传统中,父母对儿女行使体罚就具有正当合理性。“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棍子底下出好人”,父母既然生养了儿女,当然有权对之实行责罚。对于父母的责罚,儿女应该痛悔己过,顺受无怨。《圣经·旧约》记载了亚伯拉罕对上帝的无条件服从。亚伯拉罕毫不怀疑上帝的绝对权威和其要求的合理性,遵照上帝之命,用独子献燔祭。同样,在中国传统孝子们的心目中,生身父母就是自己的上帝,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与绝对权威,父母的任何要求责罚都有其合理性,都应该和婉顺应。

胡适成名于上个世纪初期全盘反儒家文化的激进新文化运动,他逝世时,蒋介石在挽联中称之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位新文化运动大将是深受传统儒家孝亲宗教陶冶同化的孝子。在《四十自述》一书中,胡适生动描述了童年时代寡母对他十年如一日的孝亲“布道”,以及在做人和学习方面的严格督导,包括犯错时所受到的训责和体罚。中年胡适深深感激母亲,赞美自己的寡母既是“严父”又是“慈母”,将自己做人和为学的成就归功于母亲教子有方。青年时期,胡适曾一度因失意而酗酒浪荡,一次大醉后与巡捕争斗被关押了一夜,清醒后,他看着镜中狼狈的自己,想起了在家乡时时期盼他成才的母亲,决心痛改前非。不久,他考取了官费留美,数年后学成归国,迅速在学术文化界爆得大名。胡适广受到异性青睐,在婚姻问题上却惟母命是从,对母亲包办的发妻始终爱护不弃。三岁丧父的胡适对父亲毫无感性印象,却致力于从父亲遗留的文字中追寻其思想轨迹。在《四十自述》中,他称自己明理性重经验的为学路径是步父亲的后尘。他不仅学成后扬名显亲,还整理出版了父亲的全部遗著,晚年在《口述自传》中,他进而大量补述了父亲一生的主要事迹。综观胡适的生平可见,父母在他生命中的地位近乎神明,母亲的“布道”内化为他的人生动力,他的生命可谓是实践父母期待的一生。胡适的作为正是儒宗孔子所主张的君子当“善述父之事,善继父之志”的具体实践。

因为“孝亲”,孝子必然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荣誉。“孝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儒家认为,生命是父母给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能损毁,应该爱惜。人生一世,要好好做人,努力做事,在家尽孝道,在外行忠信,为父母争气,为祖宗争光。记得曾看到美国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女士的电视访谈节目,赵女士说自己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社会上做事,都有一种很强烈的心理动力,那就是要为父母争光。赵小兰是姐妹中的老大,她的几个妹妹也都很出色。在她的家庭教育中,中国传统“孝道”仍然起着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和君子修养之道 篇3

关键词:儒家思想;君子人格;修养之道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30—02

儒家学说作为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自孔夫子收徒讲学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深刻影响着两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士人修养和成才方面,大力提倡君子人格,并且给出系统的修养方式,《礼记·大学》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这是一整套的修养方式,并且具有操作性,数千年来多少古人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完成他们的使命。那么,君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群体,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修炼,普通人有没有机会成为君子呢?

一、君子的理想人格

《论语·学而》开篇即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君子一词出现在孔子语录著作的开头,如果不是后人传播过程中窜改,应该可以看出君子人格是孔子身份重视的,之后论语还有各种经典对其大肆发挥,终于成为一个庞杂的修养体系。这句话张居正这样讲评:“君子,是成德之人……是以虽名誉不著而人不知我,亦惟处之泰然,略无一毫含怒之意。如此则其心纯平为己,而不求人知,其学诚在于内,而不愿乎外,识趣广大,志向高明,盖粹然成德之人也。所以说不亦君子乎!”[3]这就为君子定下一个很巧妙的规矩,一个人都有微时,不为世人所知,倘若整日当愤青,那就不能虚心求进步,君子就做不成。相反,别人不知道,甚至误解自己都要甘于平淡,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终有一天会出头,这才是最大的君子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这句话很好的解决了君子面对人不知的局面,天道运转,君子日以继夜的发愤图强,如同天道一样,恒久不息。随后易经中提出了符合元亨利贞的四德,“君子体仁足以张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5]君子的努力还是在仁德的修养上,只要达到这样的人格就能表率众人,和谐做事,使物各得其所,坚定干事。而在坤卦中,与君子自强不不息对应,提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君子要有足够的承担,在儒家理论的体系里,君子是作为国家支柱和社会的基石而存在,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在孔圣人的语境里,君子追求仁义礼智信,刻苦修养,达到内心的无忧,外在的人事练达,“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7]孔子在这里很是谦虚了一下,所以他的弟子立即送给老师一定高帽子,夫子自道也。这也多少反映出孔子对君子修养的终极主张,君子无论怎样的学习修炼,最后总要出山的,货卖帝王家。立德,立功,立言,追求三不朽境界。但是,这个境界很少有人达到,即使孔子也没有具有这种境界,而后世儒生能够差强人意的几位,也各有自身令人诟病的地方,如朱熹、王守仁、曾国藩等。所以子努力寻求走出这个困境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这样一句著名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虽然做过官,也做了几件事,可是事功确实缺乏的很,寻求到的解决之道就是速朽,或者就是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作为一个君子,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至今没有足够完美的人出现。君子从学之始,人不知而不愠,而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终于获得立事之基。处世做事,能成为三不朽的人物最好,倘若不行,也可以追求所谓的道,立足于学问,或者竟逃到国外开拓新的事业,都不失为君子的作风。君子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也不是古董式的老朽,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过得下去的人,活着就是一种成功吧。

二、君子的界定范围

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和儒家思想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文官集团统治根深蒂固,其主流思想塑造之下,似乎君子都是如张生之流的文弱读书人。现在可以查到的各种解释,则认为君子是指古代的贵族和有才能的人,“君子:古代对贵族与士的通称,指有才德的人,不论其有无爵位。”[8]这个说法算是共识。

如此一来,想要成为君子实在不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情了,要是读书人,还得是书读的不错的人,不像英国绅士,只要彬彬有礼,尊重妇女,差不多就算绅士一把了。这样认为或许是缩小了君子的范围,并且为成为君子设立了过高的要求,因为中国古代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读书的,普通大众是不是就被排除出预备君子的队伍了呢?孔夫子推崇那些人呢?“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士;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9]史鱼、蘧伯玉都是士大夫,拥有可贵的品质,所以君子之名,当之无愧。那么,如果普通老百姓拥有了这些品质之后是否可以配上君子之名呢?应该可以被认可为君子。孔子门生三千,富有贫苦的都有,有颜回的安贫乐道,也有子贡这个富裕商人,当然也有子路这样的政府公务员。当年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就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人。后世张溥撰写《五人墓碑记》,为没有学

问的五人做传,五人的行为恰是君子的行为。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0]君子无论在身处危险境地,还是颠沛流离之际,甚至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要违背仁德。后世孟子言“浩然之气”,宋明诸家发明理学,无非不是砥砺志气,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里,有着很多志士仁人,他们出身不同,但都当得君子之名。吾于是言,相信孔子当年弘道于民间,收徒三千,也有这种想法吧。子夏有这样一段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1]这句话是每个有君子之心的希望。

三、君子的修养方法

曾子提出很有名的三省学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2]每日三省吾身,三在中国是泛指,也可以是多次。反省什么呢?忠信和学习,这恰恰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唯有忠信的品质才能为国做事,唯有学习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成事。这种三省的办法,后世运用最有名的是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每日写日记同自己的好色贪财做斗争,成绩斐然。民国总统蒋介石的日记公布之后,蒋介石也是每日反省,有儒者之风。

孔子还提出很多标准,可供有志于君子之道的人学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中新,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4]“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15]君子既要修养内心,忍得住寂寞,明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还要外在有威仪,说话做事都要有一定的气度,安贫乐道,等待时机的来临。

君子的修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经过时间的长时间洗礼,最终达到“仁者爱人”和舍生取义。仁义是君子必备的两个要素,也是有志于君子品格的人所要努力追求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6]是为儒家倡导的为仁而努力,仁是一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为生民请命,为万世谋太平,,任重而道远;对于义的追求,孔子是这样说的,“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7]义在古代中国的地位,由关羽崇拜的全国推广能看出一二,中国一诺重千金,舍生取义,义字之重可见一斑。

君子通过反省自己,获得经验型的知识学问,达到外在和内在的统一,人事练达,深谙仁义之境,这样就可以入世兼济天下,倘若不逢其时,也可以为万世之表。只是对普通人来讲,要想成就君子人格是有些难度的,有没有更直接的方法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8]最入门的办法,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姊妹,应该比较容易操作吧,可以作为君子人格修养的基础法门。

四、君子的生活方式

曾经有个故事,讲一个得到大儒,隐居深山,为世人所敬仰。于是,有粉丝慕名而访,问了很多问题,儒者在三不朽方面成果显著,但是当粉丝问道,你的家庭生活怎么样时,儒者先是一愣,继而大哭。自从后世理学兴起之后,道学家的味道日重,政府也努力将这套哲学体系教条化,框架化,愚民化。在一般的印象中,读书人大类于孔乙己,得道者就是枯如古树的老朽。真实的情况怎么样呢?君子的人格应该怎么样?有没有可能内外统一,成为一种活泼有生命力的人格修养目标呢?

君子的行为应该符合规范,即使是和别人搞竞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9]或许有人说,搞个事情也要这么多规矩,不自由。现在社会很多方面的失范,交通乱,挤公车,无忍让之心,这样的局面恐怕正说明有一套方法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性。所以,前面孔老先生的那么多教育,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生活之中的君子,也是性情中人,不必拔着头发离开地球,奇形怪状以示非凡。相反,要适应世俗生活,也要有精神上的雅致,在文和质之间找到平衡点,好像女人的身材,恰到好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0]文中有质,雅量之中有雷厉风行,粗言粗行;质中有文,朴实的行动中,世俗的活动中,有点礼貌雅量,相得益彰,十分和谐。至于君子的日常行为,如穿衣服也有要求,“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21]衣服之制,能反映出孔子礼治的大愿望,因此深得孔子的重视,这个穿衣服也是有讲究的,今天也是这样,场合不同,还是要讲究一些的。吃饭,访客都有不同的要求,肉切的不方方正正就不要吃,席子放得不正就不要坐,等等。虽然看起来很繁琐,但恰恰是今天社会很缺乏的东西。

当然,君子之名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人就要有生活,生活就不可能只是枯燥的修养和理论,还要有多姿多彩的生活,这样作为人生才是完整的。这样的人生孔子也追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2],此时此景,怎一个美字了得!孔子就赞成这个观点,君子也是要事功和生活兼顾的,历史能够成点事情的人,大多不是标准的君子,也不是标准的小人,如明代的张居正。

参考文献:

[1][4][5][6][8]朱安群,徐奔,等.十三经直解(第一卷)[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767;31;32;40;29.

儒家之道 篇4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当代大学生德育,现代价值

何谓“儒者”?可以概括简单地说,凡是有学问技能而又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即是儒者。换句话说,儒者就是品学兼优的人。有学无品,有才无品,只有知识技能而无道德,甚或假借知识技能以作恶者,乃儒家所深恶痛绝之人。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认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一个人真正的儒者,必须通过哲学对他的人生进行有系统的反思,以达到生命的最高点———成圣。在这个过程之中,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能够成为一个高尚,以至完美的儒者。儒家通过爱的延伸,使人心既超越“我”与他人的界限,又超越“我”与物的界限,到达天地境界。

一、关于儒家德育思想的概念阐述

(一)关于“儒家”的内涵

冯先生在“诸子的由来”这一章中讲道,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儒字的本义是读书人(儒生)或思想者。 (1) 学界把尊奉与信仰孔子之道的学派,称之为“儒家”。儒家在政治方面,提倡“德治”、“仁政”、“内圣外王”等;在道德教化方面,强调“仁义”、“忠恕”、“知命”和自我修身等。两汉时期,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方针的确立,儒家学术开始在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受到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而得到相应发展。伴随不同的历史条件,儒家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两汉时期董仲舒等为代表的“两汉经学”;隋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道统说”;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这些思想都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都是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推陈出新。

(二)何为德育

所谓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它是运用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说服相应的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或理论原则并改变其原有思想认识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活动。道德教育所涉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道德价值教育、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德精神教育等。“德育”,既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它在内涵上也必然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容纳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以及其他有关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内容。 (2)

(三)“儒家德育”解析

按照上述理解,不难看出儒家德育乃是儒家学者所倡导的思想道德教育。儒家德育思想,就是儒家学者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主张、方法、原则等。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阐述

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始,到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再到现实主义流派荀子,以至秦汉以降的中国历代儒家学者, 都有相应的较为完整体系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以下对先秦时期儒家德育思想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德育思想

1. 关于道德教育内容的设计

孔子的突出贡献在于创建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从而为儒家道德教育内容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无可非议,“仁”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最高条目,辅之以义、礼、忠、恕、孝、悌、诚、爱等一系列具体实践条目。

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3) 其所渴求的“道”,主要就是“仁”道。“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就有他应循的义务,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其本质在于“爱人”,即“仁”。

在仁的实践中还包含了为人着想。“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这两方面就是“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即“仁之方”。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挈矩),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自己和别人,也称为“挈矩之道”。

2. 关于自我修身的一些原则

孔子从“义”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认为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孔子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5) 这种人生态度是作为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竭尽全力,成败在所不计。这也就是孔子何以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 必须先立志学道,懂得了行事为人的准则,从而懂得人生的智慧,领悟了天命和顺命,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造诣。

(二)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

1. 以“性善论”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

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位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性善论”也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正是这“四心”,使人们天赋有“仁、义、礼、智”四德。并且提出德之四端乃是人区别于野兽之所在,只有人发展德之四端,才能真正成为人。这一理论从特定的角度要求人们回归善性,具有积极意义,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

2. 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论

虽然人具有“善”的本性,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多已丢失,只有圣人能保存下来。因此就必须进行相应的道德修养,使人们回归善的本性。孟子十分注重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集中表现为“反省内求”的修养方式。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而能否成为“尧舜”,关键在于自我修身能否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也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实践,要求人们光明正大地做人、做事,实行忠恕之道,不断扩展善的本性所体现的充满正义的精神,最后实现“万物皆备于我”的高尚境界。

(三)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

1. 以“性恶论”为基础的道德教化论

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教化,这一思想倾向是以其“性恶论”作为理论基础的。与孟子的思想相反,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恶端,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也就是说人具有改变心性的能力。不难看出,荀子在其中强调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道德教化对人的成长十分重要。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生活。在这方面,古代圣王尧舜可以作为典范:“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 (8)

2. 以重“行”为特征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荀子认为人的品性是在特定环境作用下后天养成的,所以荀子在他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论体系中特别重视环境对人的塑造。另外,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身教示范”的教育方法,提出“师以身为正仪”,强调老师要以自身为标准去引导启迪学生。在修身方面,荀子强调践行、行善积德、坚守诚德、学思并重等修身原则。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的现实价值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步伐。近年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规范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看待。为了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借鉴学习前人的德育学说,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拓展,必须基于每一时代的具体问题,站在儒家的立场予以合情、合理、合时的新解答,而得到契合中国人精神与态度的新解答,即可谓儒家的态度。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无疑也需要古人德育思想的支撑,需要古人民族精神的启迪与熏陶。中国古代先秦儒家所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特别是“仁爱”观、“忠信”观、“民本”观等,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仍有不可低估的重大现实价值,完全可以用来启迪教育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先哲带头践行这一美德。孔子“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认为自我通过一个渐进而具有活力的发展过程而学习,这种学习永不停息:在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关头它都不会变得多余,或是变得与我们无关;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力能够接触到我们人性中的固有品质,这其中包括仁、义、礼、智;荀子反对孟子而坚持“性恶论”,但他们二人都有对于人性能够臻于完美的那种信念。所以说学是一个仁化的无休无止的过程,只有学习才能全面实现人的潜力。 (9)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很重的,这其中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在学习中不断发展自己?《中庸》中说到学习有“学”、“问、”“思”、“辨”、“行”五个重要环节,并要有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可见,先秦儒家对于“学”的态度与精神是十分值得当代大学生继承与发扬的,完全可以用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努力奋斗。

(二)“慎独正己”的修身之道

“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住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以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高低,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入德之方”,可以提高道德主体修身的自觉性、真诚性,古往今来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崛起的依托,必须而且应该继承这一优良的修身传统,不做违反道德规范、有损道德完美的事,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为将来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高尚的道德情操打好坚实的基础。

“正己”,就是要求修身主体严以律己,带头实践社会道德规范。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主张正人者必先正己,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教育者首先要以自身做楷模,给当代大学生以示范和启迪。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自己有善行,才能要求大学生立善行;只有自己戒掉了恶习,才有资格也才能真正有力量帮助大学生改掉恶习。

(三)“博爱大众”的仁义精神

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都表达了“博爱大众”的情怀。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同舟共济”、“济困扶危”等优良美德代代相传,都是博爱大众精神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私”的思想的泛滥,催促我们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要注重实现中华民族的“博爱大众”精神的现代回归。当代大学生是人民大众用血汗培养出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应当十分重视教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博爱大众的情怀,培养他们对广大劳动人民真诚的爱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坚持以人为本,舍己为人,尊老爱幼,自觉对人民群众奉献爱心,自觉为人民服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四)“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

“天下为公”一语,最先出自《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相传这是孔子的思想。这一观念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在现代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天下为公”精神的教育,以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积极投身民族复兴大业。

在当代,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国土尚未统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挑衅,当代大学生需要以爱国主义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抵御外国侵略,推进社会大力发展。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激励大学生用“天下为公”精神来塑造自我,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以国家民族兴旺为己任,为民族复兴大业贡献毕生精力。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2]辜鸿铭, 章太炎等.儒家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

[3]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4]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5]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儒家之道 篇5

关键词:儒家,修身方法,文化建设

一、修身之意

“修”这个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修, 饰也”, 具有“饰, 整治, 使完美”的意思。修身, 意指陶冶身心, 涵养德性, 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修正, 按照社会道德的要求, 不断克制自己内心各种非道德的欲望, 力求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修身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和主要方法, 也是当时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的所采取的措施之一。我们一贯强调以修身为本, 从自我教育做起, 正己后方能正人, 只有自身得到很好的修养, 才能“治人”, 以引导其他社会成员更好地践行社会所提倡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修身的方法。《大学》里有这么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 先致其知;致之在格物。”在此八项中, 修身是治国基础和中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大学》在论述儒家的政治文化思想时, 更加强调个人品质在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如“君子之守, 修其身而平天下”, 认为修己可以“安人”、“安百姓”, 虽然表现了一些个人的极端主义, 过度地认为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 把人的作用抬高, 但我们应该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看待圣贤如何利用文化教国民提高素养。

修己的方法在格物、致之、诚意、正心, 尤其是诚意和正心这两种方法。“诚其意者, 勿自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诚于中, 形于外”, 才能慎其独。诚正在于强化意识和修身, 而修身在“正心”说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意念, 只有摆正好了心态, 端正了意志, 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修身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由自身内部的精神和人格修养转化为外部的实际行动, 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 通过内在的精神品性转化成个人的良好行为, 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能动性的表现。修身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方法, 而内化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阶段, 所以修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修身途径

1. 学习并举。

学指学习修身养性的、能提高自身修养的知识道德理论, 学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日不寝, 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可见孔子对学的重视。可他觉得光学还不行, 得进行思考, 否则便无意义。据史书记载, 孔子最早将学习结合起来使用是“学而时习之”。在此之前他对“生而知之”深信不疑, 可是经实践检验人并非“生而知之”后, 坚定了人“学而知之”的看法。孔子认为, 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知识都是靠学习得到的, 认为:“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孔子博学于文, 通过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鼓励弟子勤学博学和多闻多问, 并指出“学而不厌”、“学无常师”, 用“好学近乎知”的学习方式进行“修己”, 他除了鼓励学, 也倡导习。习即温习和实习。“习”的作用是对道德、“周礼”的巩固。

2. 学思结合。

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 学思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想法而不去学习道德理论知识, 只能是空想。孔子认为, 光学还不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除了学习还得进行深入思考, 得把“学”与“思”相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孔子学思结合的精要是:通过学习解惑, 通过思考辨真伪。上面论述了学, 这里不做赘述, 主要谈“思”。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似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这里所说的“思”是人们对所做行为的思考, 是将所学的道德知识用于平时自身行为的分析。提倡学思结合, 反对尽信书, 同时对日常生活中的闻见也反对盲从, “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 主张“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多见阙贻, 慎行其余”, 圣人对道德理论知识选择和多疑的态度, 体现了分析思考的重要性, 也是学思结合的具体运用。所以,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 受教育者并非被动学习, 而是在思考中主动学习。

3. 见贤思齐, 克己内省。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自我教育时, 始终坚持自我克制和反省, 多取法他人好的方面。荀子在《修身》中说:“见善, 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 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 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 菑然必以自恶也”。意思是见到良好的品行, 定要检查自己有无这种良好品行;见到不良品行, 定要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不良品行。好品行要珍惜, 否则需悔悟。再有, “择善而从, 不善而改”、“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等说的都是向有德之人学习, 要善于从别人的不良行为中汲取教训, 对照自己, 从中做自我道德评价以作为自己培养仁德的手段。克己内省, 则是进行自我克制和反省以纠正错误、遵循道德规范并使之成内心诉求和行为习惯。若说见贤思齐是从正面学习别人良好言行, 那么克己内省则从反面总结教训, 提高道德素质。儒家要求人要多反省, 先“求诸己”。曾子名言“吾一日三省吾身”要求人从其道德表现中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通过频繁的反省鞭策自己。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说明“克己”是“复礼”的前提, 一个人只有自我克制, 从内心反省, 才能使自己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儒家主张克己内省, 讲求以礼统情、自我节制, 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评价, 也强调外在道德观念必须通过道德主体的认同、内化, 才能发挥作用。教育实践证明, 人们对自己的道德意识认识的越深刻则越有助于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形成是自我要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 进行自我克制和反省、向贤人学习, 加强自我修养是提高个体思想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

4. 慎独自律、立志及改过迁善。

所谓的慎独, 指人们在独处时能自我约束, 自觉按照一定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来进行思考和行动, 而不去做任何坏事。《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 莫见乎显, 故君子慎其独也”, 强调单独一个人时也要规规矩矩, 以求思想行为的一致性。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自我约束, 在无人监督时更要按照当时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立志则是确立一定的政治方向和道德目标, 使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说“希望青年人立为国奉献之志, 立为民服务之志, 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 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可见立志对青少年, 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快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十分重视立志, 要求弟子确立志向后就不要轻易改变, 应弃小利、安贫乐道。“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苟立志于仁, 无恶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熹:“为学之心, 为学者, 立志之事也”。学者要立志, 立志可以使人按照既定的方向行进, 预先确定自身在道德修养中所要实现的改变。立志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 是个人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而道德理想又会在自我道德修养中产生意志和动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和道德品质, 所以儒家关于立志的言论对个人品行修养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发扬有积极作用, 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立志能激励我们树立远大的政治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改过迁善大致意思是自我修正错误使之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是古人修养德行的重要的方法。《周易·益》讲:“君子以见善则迁, 有过则改”, 孔子也提到“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人犯错是在所难免, 我们该如何对待错误?“闻过知喜, 有过必改”, 知错能改, 则既往不咎, 因为能补过者就算君子。

三、学习儒家修身之道,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成就,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儒家修身之道是在一个以农立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里提出的, 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工具, 它带有一定的专制性和封闭性, 其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个人的内心活动, 用剥削阶级的道德规范约束被统治者, 他们把政治问题归结为个人修养, 不切实际且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可取之处在于:儒家提出的修身之道对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至今仍有借鉴的价值。我们应站在特定历史背景看问题, 批判继承和发扬儒家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修身之道,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理解。儒家修身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和挖掘对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无疑具有很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吴文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5]论语[M].张燕婴,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6.

[6]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7]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8]叶乃泊.修身养性[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3.

儒家之道 篇6

儒家中庸之道,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中国古代“贵和尚中”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调和社会矛盾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的哲理,在儒家思想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古代哲学指导下,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医、儒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又不断地互相影响。纵观中医学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理论体系框架建构的独特思维以及中医学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伦理、诊疗、思维模式看,都渗透了中庸之道平衡论哲学思想,其思想存在于中医学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之中,并对中医学模式图景的规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儒家“中庸”是从中国古代“贵和尚中”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将“中”与“庸”连用,并使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中”者,“中正”,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就是平常,切合实际,平易可行;“中庸”是处理事物矛盾一种普遍的、切合实际的最高准则。中医学形成时期正是儒家思想成熟之时,在儒家的哲学思想被广泛接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中医学起着引导、支配作用。中庸之道,这一儒家文化核心内涵,自然地被中医学所吸收,并参与构建中医学模式,成为影响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儒家中庸之道与中医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明末清初医学家张志聪在他《侣山堂类辨》论“中庸之道”一文中指出了医与中庸之关系。他说:“中者不偏,庸者不易。医者以中庸之道,存乎衷,则虚者补,实者泻,寒者温,热者凉,自有一定之至理。若偏于温补,偏于寒凉,是非中非庸矣[1]。

2 儒家中庸之道平衡论哲学对中医学模式图景的规范

2.1 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学生命观的规范

中医学生命观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调和的结果。人体阴阳之间,既存在对立、消长的关系,又存在依存、转化的关系。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中,保持动态平衡是首要条件。平衡是在“消长”过程中达到的,平衡务必与消长相结合。因为只有不断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推动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人体来说也就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只有在阴精平静、阳气固密的相对平衡状态下,精神才能正常。中医学关于人体阴阳平衡的论述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平衡论的哲学思想体现。

2.2 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学健康观的规范

中医学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建立起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理论模型,通过阴阳五行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和谐统一,而最终达到人体的健康。中医学以阴阳平衡为人体生命运动的理想状态。故《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从人体的生理过程看,阴阳平衡是关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人的整体功能状况,取决于各部分功能的正常,才能保持“人之常平”的健康状态。这均充分体现出中庸之道平衡论哲学对中医学健康观的深刻影响。

2.3 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疾病观的规范

中医疾病观主要表现为阴阳失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类经·阴阳类》曰:“阴盛则阳病,阳盛别阴病……此言阴阳偏盛之为病也,阴阳不和,则有盛有亏,故皆能为病。”说明阴阳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在阴阳动态平衡失常情况下,就可造成病理变化[2]。中医学就是用这种阴阳对立统一关系失衡来解释疾病的变化。

2.4 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治疗观的规范

中医的治疗观,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阴阳的平衡也是动态的平衡,若是这种平衡被破坏在人体即是病态,治疗时当据其偏而调之,使其“以平为期”。完全着眼于阴阳平衡,凡是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虚实补泻,以及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治疗方法,都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这种调整阴阳法则的目的在于使机体重新恢复“阴平阳秘”,也是着眼于平衡。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2.5 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养生观的规范

中医养生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庸思想,以顺应自然、调摄精神、保养正气致和谐,这种和谐的思想存在于养生方法之中。《内经》载,养生防病包括恬淡虚无、法于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几个原则。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强调了思想上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守一,疾病则不会发生。然而恬淡虚无并非思维的停止,而是要求人的思想、精神保持一种安分守己,思不出位的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是一种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适中状态,这也直接体现中庸之道平衡论哲学思想。

综上所述,儒家中庸之道平衡论哲学渗透于中医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等学说之中,并对中医学模式图景的规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珍玉.王道与医理——浅谈儒学思想对中医学之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3(31):3.

上一篇:土楼保护论文下一篇:基本美术鉴赏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