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要素

2024-09-04

经济发展要素(精选12篇)

经济发展要素 篇1

《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发展规划 (2013-2025) 》、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的获批使西安临空经济获得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来自郑州、成都和重庆等地的强有力竞争, 因此分析西安临空经济发展的要素, 选择一种适合西安临空经济发展的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机场的枢纽特性是临空经济产生发展的内因, 机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制约临空经济发展区发展的外因, 这二者是临空经济产生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外在的辅助条件也必不可少,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形态, 其发展离不开创新的临空经济区开发机制、临空产业布局和机场所在城市的生产要素禀赋。

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的枢纽特性

机场的枢纽特性是临空经济产生发展的内因, 该特性通常通过机场运营规模、网络通达性、中转能力等指标来衡量。国际上通常以一个机场客流量占该地区总客流量超过一定比例来定义枢纽机场。

1.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运营规模

2014年,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班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24.5万架次、2 926万人次和18.64万t, 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3%、13.9%和7.7%。近年来, 西安咸阳机场在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起降架次3项基本指标连续多年综合排名全国第8位, 位居西北地区排名第一, 且所占比重较大。在西部地区, 旅客吞吐量落后于成都和昆明, 货邮吞吐量落后于成都、昆明和重庆, 说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机场运营规模方面还是偏小, 机场的的枢纽特性较弱。

1.2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网络通达性

机场航线网络通达性反映了机场的对外连接能力, 说明可以连通国际市场范围的广度。来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官网的资料显示:到2014年底, 已经与4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航空业务往来。开辟了269条航线, 通航点达到136个。目前机场专用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和西铜高速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相连。连接机场和西安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铁路工程将于2015年底建成。届时西安将实现航空与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因此机场地面综合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 说明机场的对内沟通能力较好, 对西安及陕西的区域影响空间范围较广。

2 机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机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制约临空经济发展区发展的外因。根据美国和欧洲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 只有机场所在区域的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才会保证临空产业的良好发展。2014年西安人均GDP达到10 394美元, 且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较为明显。西安区域经济的发展基本能够保证临空产业发展的要求, 同时西安各产业的发展也对临空经济有需求。

3 临空经济区开发机制

2011年规划面积146km2的空港新城承担起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使命。空港新城将重点发展航空运输业、航空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LED产业、高端服务业、国际文化交流和临空农业等七大产业。2014年5月14日, 中国民用航空局复函批复了《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发展规划 (2013-2025) 》为西安发展临空经济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

4 机场所在城市的生产要素禀赋

生产要素大致包括天然资源、人力、知识、资本以及基础设施等。西安的科教资源丰富, 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相对丰富, 能够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如在西安就生活着25万航空工程师和航空业流水线工人。西安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发展临空经济的需要。

5 西安临空经济发展要素总体评价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枢纽机场, 具备了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动力, 但是它的枢纽特性还不是很突出, 还有来至于成都、重庆和郑州等地机场的强大竞争压力。西安腹地经济能够保证西安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需要, 但经济规模, 特别是外向型经济规模偏小, 还不足以保证西安临空经济持续发展。西安建设国家航空城实验区的发展战略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为西安临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西安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及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也为西安发展临空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约翰·卡萨达, 格雷格·林赛著;曹允春, 沈丹阳译.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经济发展要素 篇2

刊载于《铁建党校》2008年第2期

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探索不断深入,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共识。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微观细胞,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创造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构建和谐施工企业,对规范竞争行为、净化建筑市场风气、深化内部改革、加快企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和谐,科学发展是基础。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同样,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企业党组织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效益,没有经济实力,建设和谐企业

1只能是一句空话,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05年3月,十四局集团成立了以公路路面和机场道面施工为主营业务的一公司。我们没有急功近利的去搞一些所谓的“政绩工程”,片面地追求单纯的数字指标的增长,而是把精力放在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谋划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上。公司成立当年承揽工程3亿元,第二年承揽任务5.5亿元, 2007年, 新签合同总额12.48亿元,其中路面施工合同6.2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50%,在建路面施工任务比重上升至72%,以路面为主的经营结构已经形成。公司成立三年,综合势力明显增强,产值规模极大提升,队伍建设正得到全面较好的发展。三年累计完成施工产值9.9亿元,17个在建项目,平均盈利率达5%;实现利润1239.8万元;货币资金存量3000万元;企业资产总额达2.8亿元;新购设备1650万元;安全质量有序可控,“三标一体”贯标认证工作顺利通过北京华夏认证中心的审核认定。公司获得了山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山东省优秀政工企业。

二、企业和谐,班子和谐是关键。实践证明,企业所取得的一切成绩,获得的每一个荣誉,创造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有一支和谐、优秀的职业团队。这个职业团队是能够经得起任何艰难困苦考验,能够完成任何重任,能够战胜任何困难的队伍。而这个职业团队的领头羊、火车头是企业的领导班子。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把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班子成员集结在一起,打造成一个团结、勤政、廉洁、创新、和谐的新型领导班子。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求大同、存小异,维护好领导集体的威信,坚持集体领导和“三重一大”,实施民主决策,做到思想上“合心”,言论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开创了团结

协作、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给职工树立班子坚强团结的印象。

三、企业和谐,健全制度是保证。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无视党纪、国法和不执行企业规章制度的企业,不可能形成和谐的氛围。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的标准。企业内在的制度体系完整协调,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和职工行为规范,构建和谐企业才有保障。公司成立以来,将制定的23项规章制度汇编装订成册,作为企业的“根本大法”贯彻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一是具有良好的适宜性。既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又顺应企业实际,还要充分考虑职工需求,在满足企业管理需要的同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二是具有科学性。本着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来制定,出台前经过了科学的论证和评估,经过了数次讨论和修改。三是具有执行的严肃性。强调不能朝令夕改,全力执行制度不打折扣,营造制度和谐。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提倡企业领导者应尽力掌握较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落实各项组织制度,确保党内工作秩序规范运转,强化各项管理办法的落实,通过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四、企业和谐,以人为本是核心。“企”字无人则为止。和谐企业标准的建立也要落到人的和谐基础之上。几年来,我公司队伍不断壮大,人心稳定,心齐劲足,良性发展态势有目共睹。这在时下利益格局多元化、各种深层矛盾与需求相互激荡和碰撞的大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靠的是以人为本。领导干部遇到企业改革发展与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能充分让职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到

重大改革动向必先原汁原味让员工知晓,征询广大员工意见,入情入理对症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合情合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做到工作中多鼓励少斥责,多表扬少批评。公司人本治企,赢得了人气,鼓舞了士气,营造了和谐良好的风气。

五、企业和谐,和谐文化是支撑。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管理的模式已经开始从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日益向文化管理转变。文化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化人的思维和行为最好、最具价值的导师。为了企业长远和持续发展,一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列为企业重大发展战略进行思考和规划,用先进和谐文化滋润、熏陶人,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以铁道兵优秀传统为主体的企业文化,是我们企业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在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和谐内涵,对企业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紧贴了企业实际,使得公司和公司员工的思想与行为,有自己的特色,不是单纯的思想或矫揉造作的文字,更不是企业文化之间简单的移花接木式的嫁接。

总之,人民需要和谐、企业需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发展,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创造国家的繁荣昌盛。十七大向国人发出了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成为人心向往的时代最强音。我们要与时代共进,在企业发展、生产经营工作中,与全体职工一起,唱响和谐发展的主旋律,把和谐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握机遇,练好内功,紧跟集团公司做强做优的步伐,实现又好又

语文教师发展成长要素管见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师;发展成长;要素;方法;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4—0021—02

目前,语文教师已经感到了自我发展成长的重要性,但总被自己成长不快而困扰。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对影响成长发展要素认识不足之故。有专家指出:经验是狭隘的,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滑坡。为此,可以得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学习+经验+反思+信念+总结+规划=发展成长。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追求发展成长,应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一、勤于学习

人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的语文教师虽不能说是“逆水行舟”的处境,但社会发展很快,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太多太高,必须加强学习,坚持学习,勤于学习,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的需求,更何况教改课改的任务是如此繁重。

教师的学习是多层面的。从宏观上讲,我们需学习前人尚有生命力的东西,学习外国适应中国情况的东西,学习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东西。从具体内容上讲,我们需学习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学习语文专业知识,学习学生的智力优势和非智力的强项。我们肩负的工作不能只满足于“过得去”,要追求“过得硬”。要解决教师发展成长的办法,没有任何灵丹妙药,第一要务就是勤于学习,不断用新鲜的东西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品格素养和专业素质。

如何去学习?简言之,态度要端正,思想要重视,行动要坚决,成效要真实。用真才实学去应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去回答广大学生及其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期待。

二、自觉反思

教学反思,应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点。就是说教师不能机械地按照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授课,而应该在领会文本的基础上,重点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反思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要求教师“学会教学”。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成熟。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三个阶段。例如:教学后的反思,要问自己下列问题: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是否如我所希望的?怎样用教和学的理论来解释?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上课时改变了计划中的哪些内容?为什么改变?还有哪些问题尚未找到正确答案?据此判断是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怎样进行反思呢?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典型剖析,样板指引。典型具有教育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当代语文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成绩卓著的名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模式、策略中具有极高的理论蕴涵。对这些典型的剖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活生生的范例。二是自我否定,经常检讨。我们现实教育目标,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教育教学的本质加以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逊、足够的勇气、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愫,是否有诚心、耐心、自知之明、亲切感和幽默感等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实施有效调控,这正是走向成熟的途径。

三、树立信念

所谓教师的信念就是对职业的认识。语文教师必须确确实实地认识到职业的重要性,专业的特殊性。并非如一些无知妄说所表述的那样:中国人不学语文也会说中国话。我们的职业是伟大的,我们的专业是重要的。语文专业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教育的信念,教学的信念,学科的信念都需要认真审视和树立。唯此不能有教师自身发展成长的实际行动。试想,一个对事业没有信念和追求的语文教师能做出什么业绩,一个对专业知识无所谓的教师在学科探究上会有什么成就。因此,确定先进理念,树立坚定的信念是语文教师发展成长的先决条件。

如何树立坚定的信念。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实践磨炼,调控纠编。在新旧交替中发展,在扬长避短中坚定。让正确而坚强的信念催人奋进。

四、认真总结

现在,我们教师中主动总结、善于总结的人并不多。有的教师以台湾歌曲《童年》里的两句自嘲:“总是要等到睡觉以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我们的一部分语文老师呢,总是要等到评职称的时候才发现还有论文没有写。以致于一大批教师在T作几十年退休时,还是一个“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没有带走半片云彩。眼中只有“酸楚的泪”,肩上只是“空空的行囊”。

这种情况提醒我们要善于总结。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勇于发现问题,揭开教育教学现象,提出令人深思和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从中找出规律。要敢于冲破原有模式,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手段,加以总结提升。

教育教学论文是对实践与研究T作的最好总结。应该对完成的工作做一番梳理、沉淀。如果能这样做,将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产生显著的效果:有利于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及时记载教学反馈信息;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探索教学改革新路。

语文教师若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就不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敬佩的名师。

五、科学规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欲得到成功,必须预先有设计、有规划。语文教师发展成长的规划,应该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终生目标当然是要成为教育专家,语文专家。宏伟规划的实现还需要有近期的具体目标来保证。带一届学生到毕业应该有三年的目标,探究一种新教法又应该有一学期一学年的目标。

应该强调的是规划不可贪大求全,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一个地打。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最后的大目标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楼宇经济产业形态与发展要素探析 篇4

1 楼宇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 通过招商引进各种企业, 建立持续稳定的税源, 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关于“楼宇”, 顾名思义, 城市的商务楼宇、商业楼宇、厂房等都可以称为“楼宇”, 但楼宇经济的“楼宇”是广义上的, 它还包括如科技研发楼宇、历史建筑 (群) 、标准厂房等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新兴楼宇类型, 以及城市功能区。

发达国家都市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经济建设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纵观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等国内外大城市的经济发展, 呈现出以商务楼宇、区域功能性板块为载体, 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工业集聚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并可总结出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金融、房地产、商业、都市型工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二是空间上多点集聚, 产业集聚现象明显, 功能核心区引导辐射作用极强, 规模持续增长;三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拓展产业链,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国际航运中心贡献巨大;四是休闲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发展迅速;五是总部经济十分发达[2]。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产业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企业集聚于地理上相对集中的区域, 吸引相关服务机构进驻该地, 共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服务业的空间环境特性决定了其与发展楼宇经济的空间适应性, 既可提供可高度利用的空间, 又具备高度的信息化、集成化和功能化的现代化楼宇, 成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佳场所。楼宇内聚集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型产业活动, 涉及知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 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产业。知识密集型企业从事现代高端技术研发, 科技成果汇集, 其生产过程需要巨额的投资和科技创新, 企业将相当比率的资源分配给研究和发展, 具有知识含量多、产品附加值大、企业创新能力强、楼宇地均产出高等特性。这充分表明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核心的楼宇经济具有高集聚性、高成长性、高收益性等特征。

楼宇经济的成分构成主要是高新科技型研发企业和智能型服务企业, 充分体现其是知识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楼宇经济以现代城市的商务楼宇 (功能区) 为载体, 充分发挥大城市特有和汇集的科技人才、信息资讯、资金市场、环境交通等方面的优势, 把知识、信息、资金集聚为一体, 引发了大量的人才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在集约的空间内汇聚了巨大的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并且, 众多企业经营活动会衍生出信息服务、代理服务、咨询服务和后勤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 带动周边地区商业、会展、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和餐饮等业态的发展, 形成巨大的城市综合体 (服务圈) , 从而拉动众多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 产业集聚效应非常显著。楼宇经济以高效的综合服务、高度的产业聚集, 强大的功能辐射等特性, 集约组合城市经济发展要素, 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 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内涵的充分体现, 形成了其他经济形态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彰显了其在现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2 楼宇经济的产业与形态分析

研究和把握城市楼宇经济的产业及其形态, 对城市政府准确把握楼宇经济内涵和发展要素, 准确定位、确立发展方向和目标, 优化规划布局, 充分发挥城市区位和资源优势, 促进楼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楼宇经济的产业业态

我国产业划分具体为:第一产业是农业 (包括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是工业 (包括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通常统称为服务业。因此, 城市楼宇经济产业的组成包括第三产业, 以及第二产业中的都市型产业[3]。

其中, 都市型工业是以都市特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 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加工制造、营销管理和技术服务为主体, 以工业园区、工业小区、商用楼宇为活动载体, 适宜在都市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 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 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工业。是一种与传统工业相联系的轻型的、微型的、环保的和低耗的新型工业。如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加工业、包装印刷等传统都市型工业, 以及通信信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研发与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是楼宇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 其发展程度是楼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现代服务业是采用现代新技术对传统服务业改造, 以新产业形态和服务方式, 向社会提供知识型、高附加值服务的新型服务业, 其分类包括基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个人消费服务业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涵盖第三产业的全部。重点有旅游、文化创意、金融、商贸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与软件、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等十大门类现代服务业。其中, 目前得到各城市高度重视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有:文化艺术;新闻出版 (广播、电视、电影) ;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等产业。

2.2 楼宇经济的产业形态

所谓产业形态, 就是指人们对于产业所能感知出来的所有状态、样式和特征等[4]。按产业集聚形式和功能用途来划分, 楼宇经济的产业形态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和区域功能集聚区两大类, 目前常见的具体形态有:

2.2.1 基础设施类

(1) 商务、商业楼宇:独立存在的商务楼宇、商场楼宇等;

(2) 科技研发楼宇;

(3) 标准厂房:仅指工业用地内的标准厂房。

2.2.2 区域功能集聚区:

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同类或相关服务业企业集聚互动, 形成的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功能的集聚区域的总称。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众多同类或相关企业集聚。集聚区入驻企业可以是同类, 也可以是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相关企业。二是集聚区内企业共享公共服务平台, 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按专业功能划分, 主要有以下的形态:

(1) 中央商务区 (CBD)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 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

(2) 保护建筑 (群) :各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校园遗产、农居保护建筑等经过功能替换后再开发用。

(3) 创意产业园:指通过创意设计和改造, 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场所。创意产业园是以创意为主的工作室或服务性公司集中的特色区域, 包括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策划、游戏动漫等类型。

(4) 旅游产业集聚区:即依托旅游景区, 集聚住宿、餐饮、休闲等经营主体, 形成具有旅游、休闲和购物等功能的综合体。

(5) 金融集聚区:是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部门集聚的区域。

(6) 商贸集聚区:以商业贸易、新型专业市场为核心形成的集购物、旅游、娱乐、休闲、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群体或区域。

(7) 信息与软件集聚区:众多软件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的集聚区域, 以软件开发、生产、售后服务为核心, 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集成软件等相关产业。

(8) 现代物流集聚区:物流企业及物流相关机构集聚的场所, 一般具有仓储、运输、货代、配送、简易加工和信息服务等功能。依托交通枢纽等便利条件, 布局在邻近机场、港口、铁路站场、公路结点、产业集群区、开发区 (园区) 、专业市场和中心城市近郊等区域。形成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代、信息有效集中等服务。

(9) 科技创业集聚区:以科技创业为重点, 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政策扶持为支撑, 集技术检测与推广、工程研究与实验、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楼宇经济的产业业态与形态有很多。但是, 对具体某个城市而言, 其重点发展的产业业态与形态, 应根据城市自身的产业发展等经济基础来选择确定, 要充分体现城市差异性。同时, 应特别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 是为生产、商务活动提供的服务。国家统计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房地产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研等六个行业。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 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5]。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与制造业相融合的配套服务业, 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和下游各环节, 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催生新型业态和形态的关键环节。在城市产业布局与形态选择上, 根据城市各区域发展优势及空间功能属性, 确定城市不同区域的产业构成[6]。其方法可以是:核心区以商贸、金融、信息等现代第三产业为主;中心边缘功能区以新兴产业、居住、教育科研为主;城市外围功能区以传统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都市农业、休憩旅游为主要职能。通过城市功能产业布局, 引导实现产业集聚区, 主要包括促进科教资源的空间聚集, 建设大学科技园区;调整交通、仓储、商贸要素结构与节点布局, 在郊区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城乡批发商贸中心等, 通过城市边缘区的不断开发, 实现城市专门化功能地域的重组和优化。

3 楼宇经济的发展要素分析

楼宇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最主要内容是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区域功能规划, 以及确定主导产业, 优化产业发展空间, 通过政策制定和实施引导产业集聚, 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城市政府要深入分析城市经济基础、区位优势、产业资源等发展条件, 确定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科学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产业形态和空间布局, 制定政策措施, 引导产业集聚和激活企业发展潜力。影响楼宇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研究分析楼宇经济的发展要素, 对城市政府合理规划布局,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推动楼宇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通过对楼宇经济的特征、业态及形态分析基础上, 可以总结归纳出楼宇经济发展的要素有:

3.1 发展战略规划

政府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政府要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 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 以商务楼宇为载体, 将相关的专业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 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组织科学、建筑形态新颖、生态环境协调, 具有较强服务产业集群功能的区域。在空间规划布局时, 要根据城市地理区位, 准确定位城市发展目标,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以“点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发展思路, 制定楼宇、功能片区发展规划。一是要着力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楼宇。详细规划商务楼宇的设施、规模和定位, 加强专业性楼宇建设, 通过聚集金融、文化、信息服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企业, 提高各类楼宇的集约化水平。二是以功能区规划建设为重点, 如规划建设城区综合区、金融区、科技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区、生产性服务业区等功能区, 通过功能区的空间载体规划, 引导产业或经济要素的集聚, 实现城市资源优化配置。

3.2 产业集聚与主导产业

由于竞争环境具有动态多变性和速度经济性, 出于协调、沟通和信息跟踪反馈的需要, 企业会追求在空间上形成高度聚集以获得竞争优势, 集聚效应是楼宇经济的本质特征。要以国际化、高端化、集约化和特色化楼宇和功能区建设为目标,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突出重点楼宇, 聚焦城市重点支柱行业, 培育龙头企业, 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7]。要关注当前发展迅猛的产业, 如信息应用技术研发、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会展服务、现代商贸和物流服务等服务业的业态与形态, 充分发挥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带来的资金、人才、专业化等方面的优势, 使功能区成为区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代表, 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持续性的重要税收源。同时, 要做好确定功能区主导产业工作, 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主导产业是指采用先进技术, 增长率高, 产业关联度强, 对其它产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通常具有多层次、长产业链的特征, 是功能区内形成产业集聚的核心产业。

3.3 政府配套政策

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进一步制度和完善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一是完善财税政策, 强化经济实体的金融服务, 加大对新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楼宇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形态。通过优惠政策实施, 引导楼宇产业集聚, 积极扶持关联性强、辐射作用大的产业发展。深化国家公共服务制度和体制改革, 建立更广泛的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模式。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产业融合, 制定与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 改善投资软环境, 引导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创新服务业外资利用方式, 特别是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及机构, 着力发展总部经济。

3.4 楼宇、区域及市政基础设施

楼宇的城市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等区域性环境配套设施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 对楼宇经济发展具有导向和带动作用。楼宇的品位直接影响着客户对公司的第一印象, 对企业吸引客户、品牌宣传与提升具有的很大影响, 因此, 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便捷化等特点, 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生活交通便利, 办公空间环境优良的楼宇 (群) 是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条件。在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各类市政设施和道路基础设施统筹, 要在集约利用土地, 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原则指导下, 协调规划、预留和控制区域性基础设施综合通道网建设。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建设规划, 优化区域道路网络布局。在楼宇配套设施方面, 要规划建设高品质商务楼宇 (群) , 整合楼宇地块资源, 增加商务楼宇建设空间, 引导各类开发主体,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的高档商务楼, 打造具有完善配套、成熟管理的精品商务楼宇 (群) 。要着力提高楼宇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楼宇、通讯、办公、安保、消防等“5A智能化”建设。优化楼宇生态环境,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公共绿地建设, 增加商务区内的绿色空间, 使商务中心区域拥有清雅浓郁的生活气息。并通过对区域内旅游、健身、餐饮、教育、医疗等特色资源的整合, 可形成以“楼宇”为中心, 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区域性商业群集综合区。

3.5 人才资源与招商引资

高素质科技型人才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保证。从美国“硅谷”发展的巨大成就来看, 其根本优势就是人力资源优势, 知识密集型现代软件业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大量世界级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 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的发展, 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服务业各产业相关的专业性人才。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 以优厚的待遇等条件, 吸引具有的国际现代管理理念的大量高素质、专业科技型高端人才来就业。在对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急需的, 如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物业管理、金融、保险、旅游、国际贸易、会计、律师、投资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基础性专业人才方面, 要立足于城市职业培训, 可通过创办紧缺专业的职业培训,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并通过建立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以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质量。通过人才吸引和培养, 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招商引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招商引资是指政府充分利用可支配资源,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优良投资环境, 通过政策引导, 舆论宣传, 吸引投资者到本地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简单来说, 即政府通过招商活动, 引进外来资本发展地方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增强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能力, 优化城市经济的资源配置,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促进外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的学习吸收。政府开展楼宇经济招商引资工作时, 要根据发展规划, 围绕主导产业, 以区域产业链构建为目标, 完善配套措施、引导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通过功能性区重点项目牵引, 引进真正能够推动楼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 具有高知识含量、高增长率、高附加值、高竞争力, 经济效益回报高的企业, 以提升城市楼宇经济规模和档次。同时, 要注重招商企业的质量和产业适应性, 防止因一味追求企业引进数量, 而导致影响区域发展定位, 弱化区域产业集聚现象的发生。政府应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提高办事效率, 为企业入驻、生产和经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总之, 楼宇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不但需要有城市经济、金融、交通、人才和社会等综合因素的支撑。更需要城市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基础情况, 把握好发展要素, 准确选择城市楼宇经济产业的业态与形态,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制定主导产业发展战略, 引导区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以保证楼宇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 胡德斌, 孔艳华.中国楼宇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8) .

[2]汉镒资产研究院.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R].天津, 2008 (03) .

[3]罗欣蟾.上海楼宇经济和产业发展关联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 (01) .

[4]杨继瑞, 杨博维.都市核心区楼宇经济实态及其困境摆脱[J].改革, 2012 (06) .

[5]吕慧锦.关于郑州市楼宇经济发展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6]刘磊.上海城市圈层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创业企业后期发展的关键要素 篇5

首先,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神话能否淡出,

用个人品牌去带动公司品牌,目前是很多企业在使用的一种低成本的推广手段。创业初期的几年,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企业负责人个人魅力的吸引与影响。此时绝大部分钱可以说是通过老板的努力赚来的,很多时候员工所起到的只能是辅助和执行的作用。

此时,公司的老板很辛苦,和社会上很多的自由职业者的感受是类似的,比如说作家、讲师、摄影师等,都是在依靠个人的能力在赚钱。在没有形成一个可copy的系统之前,一旦自己不工作了,那么现金流也就基本断裂了。如何在自己不工作的情况下仍然具备持续赚钱的能力,是目前很多的创业型企业所有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毕竟大家当老板的出发点还是希望能享受轻松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而累得半死,

就如同目前圈内的一些讲师,只依靠自己的授课,即使不卖书和光盘,每年收入超过百万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一旦他不讲课,结果可想而知。

但大公司的发展却一定是依靠规模与制度体系。如何用流程去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是很多企业管理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样也就造成了近几年企业协同管理软件(OA软件)的盛行趋势。就笔者授课中调查,国内大中型企业基本已经实现了企业协同管理软件的布局,实现了以企业内部行为管理为主导,同时支持跨越企业边界的协作管理,这就是协同管理软件的实际作用。

前几天在三亚授课,企业的负责人希望与笔者进一步合作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在晚餐时连续问了笔者多个问题,就是:

如何能够知道自己的下属每天都在干什么?

是否有一种工具,能够监督检查并处理每个员工的不妥当的工作行为?

管理者是否可以根据每个员工的情况,随时进行市场机会和线索的重新调整?

我国工业发展的资本要素变化分析 篇6

一、趋势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资本变化①

(一)工业投资

工业投资,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工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和决定着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工业投资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当年价格计算,我国工业投资从1995年的6232.5亿元大幅提升至2011年的129119.6亿元,增长20.72倍。与此同时,投资增速却呈现大幅波动的态势。从1996年的高达43.79%增速下滑到1999年的-2.66%,又迅速攀升至2003年的46.27%,然后逐步下滑到2011年的11.99%(见图1)。而且,1995年到2011年间,我国工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0%—50%的区间范围内。同时,工业投资率(工业投资与工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24.98%一路攀升至2008年的57.89%。特别是次贷危机后的2009年、2010年、2011年,我国工业投资率又出现了一次跃升,连续3年都保持在高位,分别为69.70%、71.74%、68.51%。应该说,我国工业投资率不仅是当前主要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中最高的,即使与日本、韩国等东亚经济体的历史可比时期相比也是最高的。

从工业投资的资金来源看,外资在中国工业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规模总量上看,基本保持了稳定上升的态势,从1995年的2114.05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5061.99亿元,增长2.39倍;但其占我国工业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5年的33.92%一路下滑到2011年的3.92%。应该说,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工业投资依旧还是推动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是,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工业高投资率会形成巨大产能,并导致我国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从而降低投资对经济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持续的高投资率也是难以持续的。同时,我国吸引外资还面临着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更加剧了高投资率的风险。因此,未来我们必须在继续发挥投资对工业增长带动作用的前提下,通过维持必要的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等方式,推动工业的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资本效率

1、单位资本存量工业增加值

鉴于单位资本存量工业增加值是单位资本存量工业产能外在的实际反映,因此,单位资本存量工业增加值的演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位资本存量工业产能的内在演化规律。从1981年到2011年的单位资本存量工业增加值发展趋势看,从1981年的0.30提升到2011年的1.19,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1.31和1.33,属于这一期限的高位,之后又回落到2009—2011年的1.17—1.19,但这种下行究竟是阶段性的变化态势还是拐点性的变化态势目前还难判断(见图2)。

2、增量资本产出率

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反映的是年度投资与当年增量产出之比,即要让产出增加一个单位,需要多少投资。一般而言,ICOR提高,表明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资本增量增大,意味着投资效率的下降。因此,增量资本产出比率越低,经济就明显更有效率。从1995—2011年的数据看,我国工业领域的ICOR持续提升,从1995年的1.14提升到2011年的4.65,这意味着我国工业行业的投资效率呈明显下降的态势。同时表明,依据现有趋势,要实现工业的高增长必须依赖更高的投资比率,需要更大量的资本。因此,未来继续依靠加大资本投入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已经走到尽头,更应着重考虑的是如何提高投资效率。

3、工业资本积累率

工业资本积累率表明行业的当年资本积累能力,是行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评价行业发展潜力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行业的资本积累越多,行业资本保全性越强,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从1998—2010年的工业资本积累率指标看,先是从1998年的13.12%下降到2001年的8.69%,又迅速攀升到2003年的30.61%,随后到2007年基本稳定在20%附近,之后2008、2010年则继续下降到13.35%、12.28%,属于这一期限的相对低位。应该说,近年来资本积累能力的下降,对于行业应付风险、改善内外部条件、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增强持续发展活力、存储发展后劲等方面将产生不利影响。

4、工业资本劳动比

再从1981年到2011年的工业资本劳动比变化趋势看,资本—劳动比持续、大幅提升,从1981年的0.97万元/人大幅提升到2011年的12.3万元/人,增长12.7倍。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工业发展在过去的30多年中确实表现出资本深化态势。特别是2008年以后,我国已进入资本深化加速阶段,表现为资本—劳动比的增速大幅提升,即从2005、2006、2007年的7.18%、8.12%、8.78%大幅提升到2008、2009、2010年的15.22%、15.42%、14.19%,可以说,从人均资本量看,近年来资本对劳动过度替代的特征已初具端倪。应该说,资本替代劳动是现代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在所有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都曾经历过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随后逐步企稳的历史阶段;同时,资本深化也直接导致了重化工业化。资本深化虽然能在短期提高资本回报率,但长期却降低了资本回报率。

总体而言,尽管“经济发展的核心事实是快速的资本积累”,但是综合考虑我国过去20多年中资本条件的变化,我们认为,一方面,高资本投入是我国过去20多年工业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量,但是,高投资也造成了工业的资本产出比持续走高、单位资本产出能力的削弱,使得产出效率有所降低。资本的低效状态表明工业增长对资本的依赖性趋于强化,会影响到工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须要改变以牺牲投资效率和增长质量为代价的扩张,通过优化投资导向、改善资本利用效率,减弱工业发展对资本投入的过度依赖,力争实现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实现较高的产出增长,实现工业发展的转型。endprint

二、困境分析:投资拉动增长模式面临产能过剩、效率下滑、资本约束等问题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日本、台湾和韩国的模仿与放大,它们在经济转型期投资结构升级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大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并未显著下降,仍维持在1/3(台湾)甚至1/2(韩国)。同时,根据1999—2010年36个工业行业截面数据的估计,中国工业行业属于风险偏好者,即在需求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工业行业会采用更高的资本—劳动力比率进行运营。因此,有理由认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业行业处于资本深化的进程中,工业投资仍将是拉动我国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虽然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的健康发展、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投融资体系改革滞后,过多的信贷资源流向低效率的地方政府与国营企业,导致中国存在着庞大的无效投资与过剩产能。例如,中国钢铁产能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过剩产能率超过30%;中国造船行业目前有1/3的造船厂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另外的1/3也缺乏充足订单。其他如电解铝、平板玻璃、太阳能、风电、家用电器、化工、LED照明、水泥等等行业都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整体而言,中国经济过剩产能率从上世纪80年代个位数水平直线飙升,目前超过31%,达到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或1989年日本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同时,从反应投资效率指标的比较投资产出率②、投资效果系数③看,一方面,工业领域的比较投资产出率自2003年以来一直小于1;另一方面,工业领域的投资效果系数从1996年的0.50下降到2011年的0.21,特别是2003年后几乎成单边下降态势。鉴于过去十年中,工业投资增速持续超过20%,部份年份(2003年)的投资增速甚至达到40%以上,在工业投资规模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投资效率的逐步下降不仅将会加大提升工业发展质量的难度,更会增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根据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的经验,未来制造业投资将集中于推动质量提升,数量规模扩张将放缓。

此外,尽管我国正处于投资密集型的高速增长时期,这意味着工业企业的杠杆率相对会更高一些,而且我国工业领域的资产负债率自1994年的66.66%下降到2011年的58.10%;但是,一方面,资产负债率仍处于适宜水平(40%—60%)的上限,且负债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一直处在200%附近,2009—2011年更是达到近十年的高点;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资产负债率已经初步显现出缓步向上的拐点迹象,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总额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5%—25%,总体而言,对于债务某种程度上的依赖是维持我国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外界对我国工业领域债务问题的日益担忧,以及近期和未来可预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全球资金从新兴市场陆续撤出而重新回流美国,我国工业企业可能会遇到利率和资本流动急剧逆转的压力考验。继续依靠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等手段拉动投资并维持工业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会下降。

毫无疑问,工业部门盈利能力的持续恶化以及严重威胁投资收益率的资本形成体制以及金融制度将是中国经济未来高速增长的严重制约因素。它们的存在及其作用也使得中国维持高速增长的代价变得越来越大,因为在目前体制下,大量无效率的资本一旦形成,就会进一步强化金融资源的无效分配,而在短期,对投资的鼓励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强长期制约因素的形成,这些问题都将对增长的持续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政策建议:继续改善资本配置效率,加大有效投资

工业投资不仅决定了我国工业的增长速度,而且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工业发展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如果没有强劲的工业投资增长,我国工业很难实现如此高的增速。目前,我国工业过高的投资率、不断攀升的增量资本产出率、逐步下降的工业资本积累率、放缓的长期资本流入以及表现不佳的资本总配置效应,使得过去30多年高度依赖于资本高投入换取工业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将面临挑战。应该说,工业投资向下调整是必然的,且如影随形的将是工业增速的下降;但是长期而言,我国工业发展的确还需要更多投资。我们认为,盘活存量和发展增量是推动我国工业发展转型的最有效方法,因此,纠正资源配置扭曲,改善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加大有效投资是维持工业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鉴于目前我国工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整体较低,如果我们不能将资源配置于能够带来生产力提升的机会,而是浪费在过剩产能与无效投资,其增速潜力必然较低。同时,投资回报的下降也将给我国工业未来稳定增长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通过政策转变实现主动的、有序的、可控的调整,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即使得资本从低回报率的行业(地区、企业)流向高回报率行业(地区、企业),就能提高整体的工业发展水平。也就意味着在高资本回报率的行业(地区、企业)继续追加投资,在低资本回报率的行业(地区、企业)及时削减资金流入;使金融资源配置到效益好、效率高并且具有较高成长性的行业(地区、企业)中去,提高要素生产率和投资效益,改善行业(地区、企业)结构,提高储蓄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进而推动工业的集约化增长。

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投资领域要从“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转为“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即政府简政放权和减少审批事项。

第二个转变是投资主体要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转为民营企业等其他类型企业。国企应主要集中于涉及国家安全和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以及其他极少数特殊行业,才不至于对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法治体系构成实质性妨碍。

第三个转变是实现工业投资结构的优化。鉴于现有投资结构是未来工业结构的前瞻反映,优化投资结构是应对当前工业结构失衡、实现结构调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把限制低水平加工工业投资、加强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尤其是要利用增加投资带动和优化存量资产,不断改善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推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由规模化向集约化发展。

此外,相对于经济发展和实际资本要素供需而言,我国的资本要素价格并不是完全市场化。应该说,非市场化的资本要素价格对于过去30多年我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不仅降低了项目的融资成本,使得工业项目可以以较低成本实施;而且,加快了工业发展的资本积累速度,为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随着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非市场化的资本要素价格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人为压低的资本定价使得工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偏向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陷入投资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而不能自拔,从而造成严重的投资过剩局面。二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被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取代所导致的资本要素定价过低,势必会引发资本的供不应求,并派生出大量的寻租和腐败;而且,也必然会有利于融资成本低的国有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因此,加快资本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推进,也是推动我国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

注:

①工业部门统计口径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例如:1998年以前统计口径为独立核算企业;1998—2005年,口径变为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007—2010年口径为主营业务收入5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2011年开始,口径扩大为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样本数据前后不一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估计结果与真实情况的偏离。但是,如果关注的是数据的中长期趋势而非短期波动的话,那么口径的变化也许可以忽略。

②比较投资产出率反应工业相对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投资产出效率。

③投资效果系数指工业增加值增量占当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

〔2013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研究》(A2013041008)的部分成果〕

经济发展要素 篇7

一、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 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 又有非经济方面的因素, 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 国内外经济形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 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 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经济增长疲软, 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物价上行压力并存, 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风险不少。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 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推动产业低水平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县域经济, 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和压力。另一方面,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快向内陆转移, 这也为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

(二) 经济政策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扩大内需政策, 以及大力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是县域经济的内生因素和持久动力。

2、区域经济政策。

在我国这个经济转型国家, 区域经济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之初, 国家优先发展东南沿海, 设立经济特区, 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中央开发、开放浦东, 使上海迅速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带动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腾飞。为了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的思想, 2004年提出中部崛起战略, 在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中部地区以更多的政策支持。2010年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鼓励先行先试, 从项目投资、体制改革、开放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根据国家规划, 安徽省在和县设立江北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 以满足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需要, 为皖江城市带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提供平台, 促进了皖江南北板块功能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2011年9月区划调整后, 马鞍山市党代会提出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 要求按照“规划引领、产业主导、基础先行、项目带动”的思路, 调整完善各类规划, 加快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优化生产力布局, 整合开发两岸资源,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不断提升城市的集聚力、承载力、辐射力和核心竞争力。所有这些给和县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最好的政策机遇。

(三) 自然资源。

特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 不一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自然资源贫乏的区域, 通过有效利用、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等, 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如我国的浙江省自然资源很贫乏, 其经济发展水平却位于各省前列。相反, 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一些地区, 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但往往出现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缺乏创新进取的发展意识, 因而始终未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和县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有丰富的煤、磷、白云石、石灰石等十多种矿产资源, 但这些资源比较分散, 品位不高, 可开采量小, 缺乏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矿产资源, 因而不能像一些资源性城市那样完全依靠资源来发展经济。值得重视的是和县54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和丰富的温泉资源, 这是和县经济发展的独特的潜在优势。

(四) 区域位置。

优越的区域位置如交通便利、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还直接受益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 苏州地区利用毗邻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通江达海的优势, 主动融入上海, 接受上海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产业转移, 利用上海庞大的消费市场, 以及以上海为平台, 积极引进外资, 发展出口加工业, 从而推动苏州经济的发展。

当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区位对经济的影响也在缩小。温州地处长三角的边缘, 位置偏僻, 远离大中城市, 且有浙南山区天然阻隔, 交通落后, 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 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和县隶属马鞍山市, 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和本省最具经济活力的芜湖山水相连, 南京长江三桥、芜湖长江大桥和正在建设的马鞍山长江大桥以及规划中的更多过江通道, 使和县与上述城市主城区联系更加紧密。和县距省会城市合肥也只有120公里, 是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群的交叠之地, 淮南铁路, 合芜高速公路、合马高速、巢宁公路、滁芜公路以及规划中的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 长江宁芜高速航道等穿越境内, 区位十分优越。但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强力影响, 周边的大中城市对和县经济发展的辐射力有限;相反, 和县的人才、资金、技术、消费与购买等却向大中城市集聚, 行政界线成为经济梯度界线, 形成发展“洼地”, 使区位优势弱化, 始终落后于周边发达地区。

(五) 旅游资源。

和县历史悠久、山水秀丽、名人辈出、古迹甚多, 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温泉资源非常丰富, 有天门山、如山湖、香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达20余处, 和县猿人、陋室、乌江霸王祠、天门山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安徽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和睦诚信、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谐美满为基本内涵的“和文化”, 彰显着和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 和县旅游资源分布较散, 规模和档次不高;开发滞缓, 基础设施落后, 缺乏整体规划和推介。

(六)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经济发展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现代经济发展证明, 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可以发挥倍数效应。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 1900~1957年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5倍, 利润只增加3.5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 利润却增加17.55倍。

截至2011年底, 全县户籍人口544, 495人。其中, 农业人口459, 315人, 非农业人口85, 180人, 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84.4%。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大量的农业人口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年龄结构看, 和县人口中18~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2.9%, 因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 和县有剩余劳动力近20万人, 有近14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和县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于周边发达地区, 劳动力成本低, 但和县劳动力受教育、培训的年限少, 素质不高, 缺乏中高级专业人才, 特别是缺少企业家人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 全县常住人口中, 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只占全部人口的5.96%。

和县人民勤劳、智慧, 改革开放之初, 在全国最早探索大棚蔬菜的规模生产, 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 不少人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作为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日益突出, 表现为:本土观念严重, 风险意识不强, 小富即安, 漠视市场和竞争, 重农轻商, 重义轻利, 崇尚做官, 均贫仇富等。同时, 由于毗邻大中城市而形成的“等”、“靠”思想, 特别是区划调整后, 幻想依靠加入马鞍山迅速发展起来的思想有一定范围的存在。

(七) 资本要素。

资本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大量资本的投入可以迅速提高产出水平, 促进区域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说, 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储蓄, 但对某个区域来说, 除了本地储蓄外, 外地资本的流入也是个重要来源。历史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 主要得益于美国、日本大量资本的涌入和本地居民的高储蓄率。例如, 从1949年到1980年,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台湾地区的经援、贷款和流入的直接投资总额达120多亿美元, 对韩国提供的援助、贷款和投资的总额在260亿美元左右。同样, 南美的巴西、阿根廷, 我国的苏州等地也都是因外资的涌入而快速发展的。

和县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 本地企业效益和成长性不强, 再加上濒临大中城市, 资本外流非常严重。2011年和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相差很大,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1.19亿元, 贷款余额61.71亿元, 贷款与存款比为51%, 大量的资本外流, 严重削弱了和县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七个方面的因素以外, 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水平、消费状况、区际贸易、国际政治形势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有效配置等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和县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和县县域经济发展要在学习发达地区经验的同时, 根据和县县域特点, 探索适合和县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 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历史经验证明, 每次经济危机过后都有一个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过程,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形势, 树立全球战略眼光, 超前谋划发展思路, 做好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准备;另一方面抓住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扩大内需的政策和国家、省、市对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机遇, 发挥后发优势, 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跨越发展。

(二) 发挥区位优势, 加强区域合作

1、融入南京都市圈。

以交通一体化为基础, 以互利互惠为原则, 加强与南京市的合作, 把和县建成南京的以绿色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现代加工制造配套基地。把南京当作和县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基地, 宣传推介和县, 融入长三角, 面向世界的最好平台。

2、努力融入合肥经济圈。

加快推进郑蒲港及其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 着力成为合肥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通江达海的门户。

3、积极寻求与芜湖、江北集中区的一体化发展。

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和障碍, 建立健全地区协作机制,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 实现跨江联动, 两岸协调, 发挥区域经济的集群效应。

4、积极寻求跨江发展。

以区划调整为契机, 以全域马鞍山的理念编制规划, 主动与马鞍山市江南地区联系合作, 全面推进跨江发展, 形成滨江城市特色和个性, 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5、加强对外合作。

以双赢为目标, 探索尝试通过合作、租赁、股份经营等方式在市、县示范区内设立“区中区”、“园中园”, 托管园和共管园, 发展“飞地”经济。

(三) 发挥资源优势,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1、发展主导产业, 强化工业基础。

第一, 积极发展主导产业。目前, 和县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充裕, 相对低廉, 资本、技术相对稀缺, 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和其他类型产业中的劳动力密集段。所以, 必须结合和县的实际, 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 与周边大中城市错位发展, 围绕机械制造业、化工业、建材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 培育产业龙头, 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化发展, 实现和县的工业化;第二,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修订和升级, 从立足错位发展, 提升特色产业优势考虑, 以培育大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链为目标,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同时, 加快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建立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的机制, 着力培养扶持具有和县县域特色的民营企业的集群发展, 以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2、继续发展特色农业,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一, 加快蔬菜特色产业发展, 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提高效益;坚持以绿色、有机为方向, 进一步完善蔬菜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推进蔬菜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第二, 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原则, 建立产供销各环节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中介组织架起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 探索多渠道、多区域的联合,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第一, 优先发展旅游业。首先, 树立大旅游的理念、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 充分利用龙头品牌效应, 延伸产业链, 开发出系列旅游产品, 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的市场繁荣, 进而促进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其次, 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最佳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的目标, 整合旅游资源。和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 但布局分散, 犹如散落的珍珠, 就单个景点而言, 不足以支撑和县旅游业的发展。因此, 要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把全县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 加快旅游景点道路联网和配套设施建设, 建立快速通达各景点的县域旅游集散中心, 实行各景点一票制, 形成便捷舒适的立体旅游交通网, 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培育旅游产业;最后, 要以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安徽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等为金字招牌, 利用各种媒体和会展, 实行整体宣传促销战略, 做好和县旅游整体形象的设计包装与宣传推介, 不断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

第二, 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推进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 建设大市场, 建设物流园, 发展现代化物流企业, 以大物流市场为主体, 形成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形成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第三, 不断拓展服务业范围。坚持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 不断扩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 在提升酒店、餐饮、商品买卖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 加快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不断发展金融、传媒、电子信息、中介服务、咨询培训、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全面提高县域经济整体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四)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1、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教育经费支出, 调整教育结构, 重点发展基础教育, 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

2、防止人才的大量外流。

不断地为本地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把科技人员的贡献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 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 创造全社会关心人才、重视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 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从而留住人才。

3、积极引进人才。

一般来说, 人才总是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所以落后地区必须创新观念, 拿出比发达地区更加优惠、更加灵活的政策才能把人才吸引过来。传统的引进人才观认为, “引进就是拥有”, 引进人才, 就要把人才的户口、档案、工作关系等统统“引”过来, 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而为我服务, 这属于刚性引进, 其难度和成本很大。当今时代, 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大、知识共享程度不断提高, 我们要在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前来创业的同时, 更多地采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鼓励创新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技术入股、科技咨询等方式, 在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 获得智力服务。

(五) 重视资本集聚和运作

1、争取项目资金, 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储备。

资金跟着项目走, 和县在县域经济工业化的过程中, 要重视重大项目的编制和规划。善于谋划, 大胆谋划, 不仅要考虑即期项目, 还应该考虑今后若干年的接续项目, 努力提出一些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 具有带动力的重大项目;做好项目储备, 随时争取国家项目投资, 实行项目带动战略, 以大投资促大发展。

2、大力招商引资。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改善投资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同时, 在招商引资中, 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重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引导外资植根于本地经济之中, 符合本地的产业规划和发展要求, 鼓励外资与本地企业合作, 优势互补, 带动本地企业升级优化, 配套发展;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去做,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由市场去配置资源, 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3、激活民间资本投资热情。

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严重缺少资本, 另一方面蕴藏在民间的富裕资本又缺少投资的热情, 造成资本的闲置和浪费, 也容易造成流动性过剩, 因此激活民间资本也是融资的重要渠道。温州模式成功的原因之一, 就是大量地下钱庄的存在, 把分散的民间资本有效地聚集起来, 对当地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进行投资和支持。作为资本缺乏的和县,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 不断深化完善投融资管理体制, 构建融资平台, 不断地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 并在资金、政策、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给予扶持。

4、激发银行贷款热情。

和县县域储蓄中只有51%在本地贷款, 更多的储蓄流出域外, 不能形成本地投资。银行在本地贷款热情不高, 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外,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区金融体系不完善, 服务意识不强;二是本地企业的效益和诚信度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第一, 必须加大地区金融体系建设, 加强金融监管, 增加金融机构和网点, 改善金融服务;第二, 完善融资担保、行业担保等担保机制, 加强地区诚信制度建设, 融洽银企关系, 减少贷款风险;第三, 帮助本地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5、鼓励企业积极上市融资。

企业上市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知名度,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江阴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主要得益于“江阴板块”的崛起。到2011年底, 江阴有30家企业在境内外公开上市, 融资超过1, 000亿元。因此, 和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不断培育上市后备资源, 推进资产重组, 指导企业做好上市的准备, 面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六) 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

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化, 并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逐步打破城乡二元格局,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发展滨江城市。

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宁马一体化和马芜同城化趋势的增强, 马鞍山长江大桥和更多过江通道的建成, 作为马鞍山市主城区定位的和城事实上已经与马鞍山市区融为一体了。因此, 和县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 高起点、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大手笔地对和城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发展、交通发展、生活服务设施等进行总体规划。同时, 积极发展乌江、历阳、西埠、姥桥、香泉等中心镇, 使其成为经济增长极和生活聚居地, 加速地区的城市化步伐。

2、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发展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提高和县的县域城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 2003.

[2]周天勇.发展经济学[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经济发展要素 篇8

一、经济要素在企业伦理构建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组织形式, 与外部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企业个性和伦理的形成。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人们选择了某种经济制度, 对于如此制度下的经济道德也就相应有了基本规定性。”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家制度影响着企业伦理的形成;另一方面, 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决策, 来追求企业的目标和理想, 进一步形成具有国家共性和企业个性的独特的伦理观念, 并以此来指导企业和职工的经营运作和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为市场系统中的企业自由竞争提供了更为坚实和宽松的体制环境, “企业有了自主权, 职工有了选择权, 依附性大为减弱。在利益关系上, 除了国家、企业、个人的纵向利益分割, 又增加了企业之间, 个人之间的横向利益分割, 利益关系愈加复杂。在职工的利益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 职工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其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也受到影响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伦理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日益得到了重视和提升。“联想”“海尔”“海信”“长虹”等一大批以“以德治企”、“以德强企”、“外塑形象”、“内强素质”、“道德经营”的优秀企业高举民族工业旗帜, 代表着对新时代爱国主意的追求和认同, 将振兴民族工业作为企业的头等任务, 因此“任何一种经济体制同时也意味着一种伦理道德文化体制, 因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无例外地蕴含着某种文化、某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美国著名企业伦理学家唐玛丽.德里斯科尔和霍夫曼在《价值观驱动管理》中也认为:“我们倡导建立制度, 并不因为商人天生就比别人缺乏伦理道德, 而是因为这些程序对逐步形成道德型企业文化, 以使每个成员都能按道德规范行事, 是迫切需要的。我们已经发现, 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体制的因素所导致, 而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处于木桶中的滥苹果。”但是, 企业在孕育着自身伦理道德文化的同时, 还应承受者巨大制度和体制及社会道德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潮, 对于企业的伦理结构体系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也因此使许多企业在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整套企业伦理体系后, 却一直无法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伦理。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 政府应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协助企业建立自身的伦理道德体系, 而不能寄希望于企业经营者自身道德的提高来建立企业道德体系。

二、政企关系是影响企业伦理的重要因素

企业伦理除了受社会经济关系影响外, 政企关系对于企业伦理形成也起到重要的影响力。政企关系涵盖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政府主导性, 政府致负责维护正常的企业交易和市场秩序, 告知企业所具有的权利和不允许从事的行为, 在此范围之内各种企业拥有自身经营活动的全权, 政府不进行此范围内的干涉和矫正。许多西方国家采用此种模式;第二种模式是亲如兄弟的关系型, 政府与企业结成形式上的利益共同体, 政府通过各项政策全力扶持企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第三种是附属型关系模式, 企业完全没有独立的市场经济地位, 企业完全由政府主导, 政府通过制定各项周密的计划直接领导对企业的生产, 八十年代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完全常采用了这种模式。自从改革开放开始,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 尤其是在加入WTO的体系以后, 中国慢慢从“父子”关系型向“手足”关系型转变, 并逐渐向后两种类型的政企关系出现了向“交警与司机”关系型靠拢和同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集中主要经历管理社会经济事务, 各类企业成为政府主管部门的下属分支, 完全听令于政府的调遣。高度集中的政府权力机构完全把市场、社会、事业单位、企业全部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这种政府与企业的模式决定着企业的伦理体系结构也完全依附于政府所倡导的社会伦理体系, 缺乏自身的独立性。自从进行改革开放, 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确立,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是政府的一个从属部门。在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环境下, 企业具有了独立法人资格, 成为了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对于企业提供的是全功能的保障,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是效能性的保障, 政府向企业提供完善的制度、政策保障和其他公共产品,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伦理构建产生自己的影响。政府和企业的各项职能完全分开, 不再产生功能上的重叠。企业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也得到了确立, 建立有力地促进着企业伦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生产目的, 而企业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企业追求利益的背景下, 企业在自身获得利益的同时, 又要使企业的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全面进步,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这一过程, 企业就必须注重自身伦理道德的建设。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民营企业在刚起步的情况下并不注重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 但当企业取得一定的成就后, 企业伦理道德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就日益显现出来, 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水平高度也决定了企业所能达到的道德水平高度。

参考文献

[1]陈彩虹.经济学的视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2]方永明.市场经济呼唤加强企业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 1994.

[3]吴元墚.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J].哲学研究, 1997.

[4][美]唐玛丽, 徐大建等译.德里斯科尔和霍夫曼.价值观驱动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高兆明.制度公平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6]马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中国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篇9

1 理论模型的依据

本文根据索洛增长模型, 设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对 (1) 式两边取对数得:

在 (2) 式两边求关于t的全微分, 可得:

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需要第t期的产出、资本和劳动的样本数据。这里, 选取1978~2011年GDP作为产出, 并根据GDP指数换算成以1978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数据。历年GDP和GDP指数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对于资本存量K的估计, 本文将1978年作为中国资本存量基期, 并将1978年的价格设定为不变价格。由于无法直接获取1978年中国资本存量的实际数据, 只有在一些假定之下进行推断。张军、章元使用永续盘存法对中国1952~2000年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1]。本文也采用永续盘存发对其进行计算:

对于劳动投入量L的数据, 本文利用1978~2011年末的就业者人数作为各年劳动投入量,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构建实证分析模型, 并对参数进行估计, 最后估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

3.1 实证模型的建立

根据, 其中α+β=1的假定, 把方程改写为:

移项并合并得:

重新定义, , 于是, 方程改写为:

运用较为简单的方程 (6) 进行研究。

3.2 参数估计

时间序列数据在进行相关的计量分析之前, 要进行平稳性检验。下面对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注:D (lny) 、D (Dlny) 分别表示lny的一阶、二阶差分;D (lnx) 、D (Dlnx) 分别表示lnx的一阶、二阶差分; (t, c, n)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中的趋势项、截据项和滞后阶数;当t、c取0时表示不含有趋势项和截据项, 取1时表示含有;滞后阶数是以SIC信息量最小为准则。

由表1分析可知lny和lnx都是不平稳的, 但它们的二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的时间序列, 它们均为二阶单整I (2) 序列, 故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 (OLS) 估计而不会出现“伪回归”。本文采用Eviews6.0来对方程 (6) 进行估计, 得到:

其中R2=0.9975, 调整的R2=0.9974, F统计量=12919.6200, D-W值=0.3430。

由D-W值可知方程存在较强的自相关性。根据残差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可以看出, 残差序列是一个一阶自回归一阶移动平均过程, 即ARMA (1, 1) 过程。

因此, 把残差设定为ARMA (1, 1) , 重新估算方程 (7) , 结果如下:

其中R2=0.9994, 调整的R2=0.9993, F统计量=17001.1100, D-W值=1.8048, 可见t统计量显著, F值和R2较大, 并且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回归结果较好。

3.3 协整关系检验

下面检验序列lny和lnx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根据E-G法的基本思想是检验回归的残差, 如果残差是平稳的, 则存在协整关系, 否则, 不存在协整关系。首先要确定变量的单整阶数, 只有相同单整阶数的变量间才可能存在直接的协整关系, 而不同单整阶数的变量可能存在多重协整。根据上面的平稳性检验, lny和lnx均二阶单整I (2) 序列, 符合要求。接着对残差进行ADF检验, ADFresid=-5.0415<ADF (0, 0, 0) (0.05) =-1.9517, 因此,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即序列lny和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综合以上论述, 方程的最后形式如式 (8) 所示。从式 (8) 中可以看出, 资本的产出弹性α=0.76, 根据假定条件规模报酬不变, 即α+β=1, 可以得出劳动的产出弹性β=0.24。

4 各要素投入的增长率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

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及整理的数据, 经计算得出了各要素的增长率和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中, 资本的贡献率为E (K) =αG (K) /G (Y) , 劳动的贡献率E (L) =βG (L) /G (Y) , 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记为E (A) =1-E (K) -E (L) , 估计结果可以得出, 1979年到2011年间, 产出、资本、劳动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93%、12.49%、1.54%;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95.63%、3.71%、0.66%。分析经济增长和资本增长、劳动增长之间的关系, 结果如图1。并且把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对比, 如图2。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第一, 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结果表明, 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76, 表明资本每增加1%就能导致产出增加0.76%。第二, 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不明显。劳动的贡献率年均仅为3.71%。第三, 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其年均贡献率仅为0.66%,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率中60%~80%的份额。另外从图2可以发现, 在有些年份,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值。这并不一定说明在中国这些年份技术本身是倒退的, 是制约经济增长的, 而可能说明了中国在某些制度方面如:宏观调控制度、市场经济环境、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 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转化为产出的增长。

基于以上结论, 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 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利用机制, 不断提高我国的资本生产率。第二,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 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第三, 要大力推动技术进步,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军, 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 2003 (7) .

经济发展要素 篇10

一、要素价格改革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探究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引入了市场机制,二是依靠对于国民经济各类廉价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种投入在某种程度上是靠压低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实现的。我国要素价格未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和稀缺程度,包括土地价格、自然资源(水、海洋、矿产资源)价格、电力、劳动力价格、资金使用成本和环境成本等,都没有真正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去定价,出现“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过分依赖物质消耗,依赖投资和出口,这种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一)土地价格扭曲造成多重社会矛盾积聚

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人地关系紧张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土地价格扭曲、征地成本过于低廉、土地资源成本严重低估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在GDP指标的压力下,各地政府竞争性地招商引资,土地征用价格被地方政府压低,甚至打出“零地价”招牌,而土地出让价格又是以“招、拍、挂”的市场方式形成,与土地征用/出让当中巨大的价格差相比,国家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远不能让农民满意。加上政府征用土地后并没有对这些劳动力进行妥善安置和再就业培训,习惯了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由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导致“就业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引发了“未来发展空间缩小”、“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公信力下降”等多重社会矛盾,甚至发生集体非理性行为,如拒绝搬迁、围攻干部、围堵政府部门等,极端的时候还会导致流血冲突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价格扭曲造成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1.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压力增大。

由于资源税的缺失,加上行政上的物耗、排放的规则不到位,资源价格中没有包含“环境损害成本”和对负的外部性治理的费用,使得我国事实上的资源价格偏低,没有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资源价格偏低不利于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需求,容易造成对资源的粗放使用和较多的污染物排放,出现以“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与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的国情尖锐对立。同时,由于资源税的缺失,制约了国家财政能力的增长,从而影响了国家对于环境生态保护的投入。

2. 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畸形发展。

资源及要素价格低既使我国落后产能有生存的空间,又使产品成本计算不完全,导致我国企业和产品竞争力虚高,使企业在不进行技术升级的前提下也能盈利,滞缓了我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比较优势的转换和竞争优势的提升,不但使得我国经济增长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而且还招致国际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对我们征收惩罚性关税。

3. 不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

资源性产品价格过低,一方面造成粗放式的生产,另一方面也带来不节约的消费。如过度消耗水资源、购买和使用大排气量的私人轿车等,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节约型社会建设不能仅靠呼吁道德自觉,可以通过理顺要素价格,用价格之手鼓励节约限制浪费。

4. 资源税费偏低,拉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

资源税费偏低,意味着资源富集和原料粗加工地区受污染的群众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不但直接减少了部分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收入水平的增长,而且相当于受污染地区向使用这些资源及其产品的地区提供了一种隐性补贴,从而增加了后者的实际收入和福利水平,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区域发展的差距。

5. 要素价格扭曲会导致短缺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价格机制不理顺,会导致短缺,进而导致需求型通货膨胀。政府越压制,这个矛盾越突出。前几年已经出现了“油荒”、“电荒”,加油的都得排队,电厂因为亏损不愿意发电。

(三)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得国内消费乏力、经济结构失衡

劳动力价格偏低,即劳动报酬低,表现在企业利润在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不合理、不公平,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水平偏低。这些年来我国企业劳动报酬增幅远远小于利润增幅,尤其是民营企业农民工,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社会保障缺失。从2010年两会期间的公开数据显示,1997年至2007年,我国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

劳动力价格偏低,一方面使得劳动者既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接受培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也没有足够的收入让其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造成下一代竞争的起点不公平和贫困的代际传递,既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得民间财富积累少,加上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不健全、保障水平低,制约了居民的消费能力,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驱动、而不是消费驱动。同时,劳动力价格偏低还使我国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长期锁定在以低附加值产业为主的状态下,从而使中国在全球利益的分配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四)资源及要素价格扭曲阻碍了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得企业即使采用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也能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这既抑制了企业对于先进技术的需求,也减弱了对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影响了新技术的供给。要素价格扭曲,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新能源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成本较高。通过理顺资源价格,降低传统能源的“低价优势”,无疑将推动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上述这一系列要素价格被压低之后,国内资源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及劳动力所有者的所得偏少,实际上是通过虚高的竞争力,将一部分本来应该由国内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利益,通过出口补贴给了外国消费者,影响了国内需求的扩大。我们还要承受国外的指责与反倾销制裁,这实际上是一种“赔本赚吆喝”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增大、工人生活质量的代价增大的今天已经难以持续。形势逼迫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价格改革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切入点和抓手。

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可逐步降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可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新能源替代;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也可以视作实现人民币实质汇率升值的一个方法,减少贸易摩擦。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理顺要素价格对未来民众福利的增长,企业效率的改进,宏观经济的平稳均衡,都有长远的好处。

二、要素价格扭曲的原因

生产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经济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条件。从企业生产投入的角度,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电、石油等各种自然资源。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双重失灵现象。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而政府的价格改革不到位,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政府失灵”更加重了要素价格扭曲的程度。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市场是形成价格的基础,要素价格由要素市场的供求决定,在市场形成的资源价格中应包括资源生产成本、资源补偿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政府担任资源管理职能,同时通过向企业收取税收和利润来体现资源所有者的权益。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价格机制能够灵活确定和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和动态变化。当要素市场处在非竞争状态,也就是扭曲状态时,要素价格结构就不能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企业也不能根据比较优势选择自己的产业和技术,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寻租行为泛滥,宏观经济不稳定和整个经济效率低下(林毅夫,2004),要素价格的严重扭曲还会对就业、技术创新等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要素市场扭曲通过对企业选择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资金分配和财富分配不合理,最终将导致宏观经济的动荡和失衡。(茅于轼,2008)

我国价格改革不到位,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的具体表现为:产权制度不完善,产权界定不明确,有些资源甚至存在所有者缺位或虚位的问题;资源税费制度不合理,税种不完善,税费标准低,不仅难以反映资源稀缺状况,也难以补偿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下,各级政府对稀缺资源都有较大的控制力,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根据地方政绩工程的需要,以低于市场供求的价格出让资源等等。

我国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甚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其价格却低于国际一般水平,远没有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比如我国民用天然气价格比美国低约20%。我国矿产资源总体上人均储量低,相对贫乏,但长期以来却普遍存在矿产资源税费过低甚至被无偿开采的现象。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异常珍贵,但长期以来土地价格被低估、土地资源被粗放使用的情况却十分普遍。再比如,我国水资源不仅总量不足,而且时空分布相当不均衡,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和价格形成体制,致使水资源低价甚至零价格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分割,造成城乡劳动力价格的二元性。城乡间劳动力价格有着巨大差异,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落后于城镇工人工资;农民工工资的总体水平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的工资水平;与城市工人相比,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长期呈现低廉的态势。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资本、技术、资源不具备优势,为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受产业结构影响,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劳动力价格常常人为地压低。

理顺要素价格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抓手。只有理顺资源、能源的价格,才能用市场的手段降低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资源消耗,节能降耗,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

三、如何理顺要素价格的政策建议

(一)正确处理好市场、企业和政府的主体功能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是企业,而理顺要素价格则需要政府的引导。要坚持以市场为配置要素资源的主体,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建立更有效的市场机制,竞争性的经营方式必然与完全市场价格兼容,使价格能充分通过市场博弈来决定。

政府要发挥“监管”的作用,狠抓节能减排,完善新建项目的节能环保评价制度,抑制“三高一低”的产业盲目扩张,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要加大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理顺生产要素的定价体系。打破垄断,逐步开放一些资源领域的准入许可,在严格审查资质的前提下,鼓励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平竞争。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力整治高污染行业和高污染企业。

(二)正确处理好价格改革和抑制通胀的关系

我国在资源及生产要素利用问题上一直表现得很矛盾,一方面能源紧缺,不断呼吁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断地拿出优惠政策(也是提供的资源)补贴外资,我们的能源又在被大量的消耗。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在抑制通胀和资源价格改革之间处于两难境地,放松价格管制担心引起通胀,继续压制价格又担心牺牲了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这种两难,反映了改革中长期和短期的问题,政策的矛盾会大大削弱政策的科学性。

正确的做法是把归于市场的还给市场,必须让价格能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和稀缺程度,不能靠价格管制来限制价格上涨的压力,不能人为扭曲价格信号。长痛不如短痛,如果要解决长期问题而进行价格改革、理顺生产要素价格,就不能担心引发通货膨胀而使价格改革半途而废。

(三)正确处理好价格改革与财税制度改革的关系

价格是市场调节手段,税收是政府调控方法,彼此配合才能实现有效管理。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与财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应综合配套进行。政府应回归其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要素价格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要抓住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及时推进要素价格改革

我国经济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缓和,国内CPI连续几个月低位运行,国际资源、能源价格大幅度回落,公众在媒体的引导下,对资源价格改革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为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条件。自今年起,我国着力改善民生,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增加居民财富,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这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价格改革的承受能力。我国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推进价格改革。

(五)要统筹考虑价格改革的社会影响,循序渐进推进要素价格改革

要素价格改革必然会引起较大范围内的价格变动,涉及不同企业、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利益调整。是否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要素价格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要让改革成本低、震动小、效果好,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市场供求情况、社会心理预期、企业及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循序渐进地推进。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尽可能地避免、消化和疏导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阶层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比如,对生活与生产价格实行分步分类调整,实行梯度价格,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补偿和救助等。要向老百姓真实透明地公开成本,明确清晰地说明涨价的理由和依据,从而让老百姓认识到涨价及幅度是应该和合理的,不是为垄断企业的高工资、高福利和高消耗埋单。只有这样,“理顺”才不会被当成涨价的托辞,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宇,易靖.今年将提出调整收入分配对策[N].京华时报,2010-03-04

经济发展要素 篇11

关键词:特色产业 高端化 人才资源 竞争力 瓶颈

0 引言

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创新驱动,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区域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作为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其中高端的专业人才作为核心技术的创造源泉和基本载体,其积聚与培养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素。然而在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中具有深厚的专业技能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仍很稀缺。

丹阳眼镜作为全国特色产业集聚示范区,虽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现高端化进程中却也遇到不少隐患。究其原因,制约我国眼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技术人才的匮乏。眼镜作为技术性产品,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我国眼镜产业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与教育的人数较少,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和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眼镜产业进行质量竞争。

1 特色产业高端化进程中人才资源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坚持高端定位、高端引领未来,以高端切入点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而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为人才密集型产业,其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并能够进行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队伍,因此,区域特色产业专业人才的积聚与培养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关键,专业人才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在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的发展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依靠人才资源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从产业高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看,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

一是工程技术、科研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类人才往往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二是高层次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这类人才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商务运行规则、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是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掌握精湛的技艺。

2 人才资源在特色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现实地位

在高端化进程中,受区域特色产业自身特点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决定了人力资源处于基础、首要地位,在传统产业中犹如资本的地位一样重要,即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特色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为:

2.1 人才资源是高新技术发明与研制的主导力量

特色产业是建立在原创性与优势性的核心技术基础之上的,作为高新技术的原动力,科学研究人员等人才资源能否提供先进、成熟、适用和高效益的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该产业发展的稳定性、长久性。因此,高新技术发明与研制人才数量、质量等直接决定了特色产业产业化的速度,以及高端化进程的效率。因此,人才资源是高新技术发明与研制的主导力量,为特色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支撑。

2.2 人才资源是特色产业顺利发展的保障力量

依靠高新技术成果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建立一支具备并掌握相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劳动生产者,即专业技术人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及高端化的发展。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大规模生产区域特色产业技术成果,在市场中实现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特色产业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只有发挥其骨干作用,将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技术成果的实际研发与运用中,特色产业的高效益与市场价值才得以顺利实现,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2.3 人才资源是特色产业企业成功的决定力量

企业的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作为组织者、领导者、决策者在特色产业实现高端化与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及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他们的专业素质与领导艺术,又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方向和科技人员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因此,要实现特色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企业中就必须具备一批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高层次的各种开发、经营、管理人才,其直接决定着特色产业企业的成功与否,进而决定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

3 人力资源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有形生产要素的差异逐渐消失而以人才为代表的无形生产要素日益成为主导,对于人才密集型的特色产业更是如此。只有明了人才资源在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确保人才、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强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1 “人才优于产业”的人力资源投资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其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产业高端化,便捷快速的道路就是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以及先进管理方式的运用都需要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为前提。而教育和培训就是对人才开发的投资。

3.2 “企业引领产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观

对于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企业,其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取决于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创新人才是企业持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在高端化进程中起着巨大的引领作用,人才资源对其影响更是至关重要。为此,企业在进行特色产业的人才战略中应包含对人才战略的指导与帮助,以更好的服务人才资源,推动特色产业高端化的顺利开展与进行。endprint

3.3 “支持多于指导”的人力资源服务观

为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前进,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人才政策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各地区、各产业实际不同,如何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实际将相关政策落实,并让各产业发展依循“市场导向”而不是“市长导向”,也是扶持特色产业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从人才入手引导产业发展,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捷径。而做到这一点,积极建设人才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建立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很为重要。其对特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不可少,能极大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构建人才战略与产业战略间的良性互动

积聚创新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成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研发人才做后盾,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必须明确的是,人才战略与产业战略之间需要形成良好互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赢”。在设计和实施产业发展战略时,对于一些特色产业来说,充分考虑人才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基础和支持作用,进一步确保该产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政府部门,需要按照市场规律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人才政策落实人才战略,进而支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人才”出发,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和产业,另一方面对于提升地区整体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 镇江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历程及人才现状分析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前,国内生产企业在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低,国外诉讼低价倾销,出口订单减少,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利润倒挂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怎样突出重围,继续谋求发展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纵观镇江区域特色产业中的科技与人才状况,明显存在着以下不足:

4.1 能力不足、依赖技术引进

创新能力是产业高端化的外在表现和内部动力。镇江区域经济总体上技术引进多,原始创新少,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相比距离悬殊,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镇江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但人才资源后劲不足已成为制约镇江经济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4.2 市场化程度较低、科技成果转化慢

技术的市场化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情况可以透过新产品的生产及技术合同的成交状况来衡量。就技术合同的交易总量来说,相对周边其他先进地区,镇江明显偏低。镇江技术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低,这造成创新技术所蕴含的生产力能量释放缓慢,终将抑制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

4.3 投入不足、来源单一

资金投入是实现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物质保障。在发达国家,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是这些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而从镇江地区来看,科研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研发经费极不平衡。资金来源数量有限,渠道相对单一,这势必会导致科研人才投入不足,既影响科技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也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4.4 特色产业效益优势不明显

产业高端化就是要依赖高技术含量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而我市的特色产业有些一直处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状况,这和江苏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与高端化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关键原因也就是人才储备的不丰厚。就拿作为十大区域特色产业群的眼镜产业为例,丹阳眼镜产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产业链条和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眼镜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的重点特色产业及丹阳市的支柱产业,享有“中国眼镜之乡”之美誉。2005年,该产业集群的650家企业销售规模就达40亿元。2012年,眼镜产业集群营业规模达到15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67%,成为全国重要的眼镜产业基地和区域品牌。而当加快推进投资2998万美元的光学器材项目、投资500万元的丹阳眼镜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项目、投资3亿元的中国(丹阳)眼镜城项目等,加快形成从特殊镜片定制、眼镜零部件生产、高档电镀、眼镜检测等一条龙的生产和服务体系时,眼镜行业明显得显现出视光行业各方面高端人才的缺乏,科技创新的乏力,企业向前迈步的力度明显削弱等不利于眼镜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各种问题。

5 眼镜产业人才培养路径

5.1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研究引进特色产业领军团队和拔尖人才的政策措施

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发展战略性特色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成为区域竞争焦点。针对这样的产业发展方向,需要紧扣产业发展布局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对策措施,促进人才结构优化以支撑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人才队伍规模保持不断增长,素质实现大幅度提升,一方面要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形成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集聚优势;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提升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人才对科技的贡献率,充分发挥人才作为关键生产力要素的重要作用。政府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对新技术的产业化进行扶持,对原有产业分支给予支持并推动其产业化的实现,而对于高科技时代,大大超过物质资源的人力资源更要进行引导与扶持,首先要加强人才开发的产业导向,建立产业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制度。同时根据产业布局,优化人才资源的空间结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向企业汇聚的政策,力促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以企业和产业为核心的人才资源整合。

近几年,镇江地区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如面向全国引进了一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高端人才,但对特色产业领军团队和拔尖人才的引进政策和措施力度不够,推进缓慢,而人才评价、激励等政策也没完全跟上,国内外管理、技术和高级技师等各类紧缺人才还大量缺失。

5.2 发挥驻镇高校作用、研究培养特色产业高端人才的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是向社会供给知识型人才的基地,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解决特色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endprint

目前镇江市的三所高校中,均没有“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附近的金陵科技学院虽然开设这专业,但目前只招收本科生。而身处宜兴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眼视光技术专业规模也不大,这给大量的企业及眼镜门店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上带来了盲区,造成了“眼视光”专业人才的缺乏。于是2011年镇江市属高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眼视光技术专业。本专业创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即课程体系设置基于验光配镜工作过程的需要,将职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入教学过程中;本专业创立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即构建了“学训合一,校企合作”,以生产、验配、质检等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能力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源于职业岗位,服务于职业岗位,符合人才培养能力递进规律。

5.3 发挥科研载体作用,研究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创新体系的人才培养网络

人才资源作为国家、地区和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通常情况下,短期内不可能获得,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实施总体规划和策略。政府通过建立特色产业技术人才数据库,搭建产学研人才交流平台,鼓励高校建设重点学科,同时建立开放式学科发展体系,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对人才进行联合培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的实用性和动手能力。一方面从海外引进人才,大力吸引留学生,另一方面抓住本土人国际化的培养,建立和完善聚才体制、流动体制和激励机制,在最需要的、最合理的岗位上,让科研人员发挥创新能力。

通过系统正规的光学教育培养验光师和配镜师,在发达国家已有六七十个年头,在美国,这样的学院或学校已有十几所,对于我国来说,正规的视光学教育史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目前,这样的学校或专业我国有近十所,大部分培养的是二年、三年制的专科生,学生毕业后都分配到医院眼科,而发达国家通常对验光师进行为期五年、六年的培养。在香港制定了审核批准制度对眼科诊所(眼镜店)的开业进行管理,而国内对于眼镜店的开业根本没有限制,一方面造成了眼镜店的泛滥,另一方面缺乏真正的技术人员。国内的眼镜从业人员通常情况下都是边干边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目前,全国仅在上海、天津、广州、北京等大中城市设置屈指可数的培训机构。即使具备相应的培训条件,对于从业人员,如果国家不进行限制和管理,眼镜商不会为此付出额外的费用。因此,要使中国眼镜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整体提高一步,要使眼镜行业踏入高端化的进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6 结语

人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挑战,镇江要在新的起点上广泛参与国际和地区竞争,实现跨越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主动融入国际范围的人才合作与开发,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和智力资源,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水平,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形成一定水平的眼镜产品研发机构,从而将眼镜产业打造成为苏南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产业,通过不断优化工业结构,更好地发挥丹阳眼镜产业在苏南乃至整个长三角洲地区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荃.眼镜营销实务[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2]《眼镜行业十二五规划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R]. 2011,10.

[3]马澜,熊季霞.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1(12).

[4]赵婷婷.眼镜行业投资机会研究[D].同济大学,2006(01).

课题研究:

2012年度镇江市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镇江市软科学项目(SRK20120)。

作者简介:

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关系研究 篇12

对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要素而言, 必须要摆脱以前那种单纯的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就能促进经济快速持久增长的观念。传统而言, 我们对生产要素的定义理解为:所谓生产要素指的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 这些社会资源是维系一个经济体国民经济运行以及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要素。就学理意义而言, 生产要素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按照西方现代经济学的界定, 一般而言, 生产要素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即劳动力、土地、资本以及企业家。长期以来, 国外学术界对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我国而言, 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本文中, 笔者将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推荐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 来对我国近十几年来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进行估算研究, 并且着重分析研究生产要素投入、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 并进而分析前面两个方面与后者之间的关系。

一、估算方法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估算要素对其的贡献, 就必须有一个可以比对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就经济增长核算方法而言, 最为知名的莫过于被誉为“经济增长原因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森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丹尼尔森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七个方面, 分别是就业人数及其性别年龄结构、劳动时间、教育年限及教育水平、资本存量、资源配置状态、规模经济以及知识进展。在这七种因素中, 他进一步认为知识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原因, 而劳动力教育水平则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为基本的要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年也会根据经济增长核算方法来公布其成员国的各种生产率数据。因此, 采用经济增长核算方法这一国际通用的方法来对我国的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与比较就会更具科学性, 并且也在与其他国家相互比较中也更具可比性。在本文所采用的估算方法中, 笔者主要采用的是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

假设经济增长的总量生产函数为H, 那么就可以将经济增长的增加值表示为各类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时间的函数。运用公式表示, 即为Q=H (k1, k2, L kn;l1, l2, L lm;T) (1) , 在这一公式中, Q表示经济增长的增加值, k1, k2以及L kn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资本投入, 而l1, l2和L lm则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劳动投入, T用来表示时间。

假设经济增长中各种类型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可以加总为单一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指数, 并且用A来表示全要素生产率, 则生产函数就可以用公式表示为:Q=AF (K, L, T) (2) 。

将 (2) 式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表示, 经济增长的增加值增长就等于两种投入指数的贡献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之和。那么,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之下, 每种投入的产出弹性等于该投入占总产出的份额, 在规模效益不变时各种投入弹性之和恰等于1, 这样可以得到如下的公式:

在上面的公式中, ln (At/At-1) 反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VKln (Kt/Kt-1) 反映资本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VLln (Lt/Lt-1) 反映劳动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VK+VL=1。所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在求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 就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生产要素投入和科学技术进步分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估算采用数据说明

在以上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中, 采用了各方面的大量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科学、准确、客观的分析经济增长中各要素所做出的贡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 在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衡量过程中也并不是十分简单的一件事, 而是极为复杂和繁琐的, 并且对这种衡量在不同的学者看来还有许多不尽相同的意见。因此, 从这层面上讲, 对以上估算所采用的数据进行说明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般而言, 衡量经济增长中的劳动投入最为理想的标准就是标准劳动时间, 这也是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测算方法。但是, 我国在这方面与之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当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有关此类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系统化。目前我国在资本投入此类数据的核算和使用上, 多采用的是资本存量总额或资本存量净额来衡量。

综合考虑到国内在此类核算方面数据的限制, 笔者主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所收录的数据对我国1995-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估算,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在经济增长中劳动、资本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对其的贡献。在所有的要素以及数据衡量中, 笔者更多地采用方便使用的《中国统计年鉴》中收录的各个年份的各类数据, 以此来作为比对衡量的指标。这些数据包括1995-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估算结果中的GDP指数、劳动投入指数、资本投入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以及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的劳动贡献率、资本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

当然, 在对各类数据的核算方法的选择上, 笔者还借鉴和吸收了其他的一些资料, 比如在对资本投入的相关核算上, 就主要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生产率测算手册》中推荐使用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来估算和衡量我国资本投入方面的情况。在资本投入方面, 主要是界定好资本服务物量指数与资本服务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劳动力提供劳动服务的同时, 进一步分析资本存量在资本服务中所起的作用, 并且依此来核算和衡量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对其所起到的作用。

在经济增长的核算中, 投入要素的核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对投入要素中估计要素产出弹性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回归方法, 一种则是收入份额法。两种相比较, 各有其优劣之处。回归方法是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同时也是利用统计学原理描述随机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投入要素核算中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 一般来讲运用起来极为简便直接,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缺点, 即需要在进行数据核算分析中假设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为一个常数。然而, 经济的增长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变量, 因此在设定要素产出弹性为一个常数的时候, 就已经对准确核算这些数据产生了极大的局限。也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讲, 回归分析方法在要素核算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从而影响到准确核算数据的得出。同样, 虽然收入份额法不用将要素的产出弹性假定为一个常数, 但是这种方法却仍要在核算中存在完全的竞争市场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变的规模收益。这些同样会影响到最终核算数据的准确度和科学性, 所以我们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统计核算。

通过对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估计与核算, 我们会发现单靠要素的大量投入已经无法支撑起我国经济的快速持久增长, 因此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 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同时, 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 还必须处理好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变以往的粗放式增长为集约式增长, 在实现当前发展的同时为今后更为持久的发展积攒后劲和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京文, D.乔根森, 郑友敬, 黑田昌裕等.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2]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J].经济研究, 1999, (5) .

[3]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 2000, (7) .

上一篇:稻米品质下一篇:汽车电子节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