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资金管理

2024-12-02

商业企业资金管理(精选12篇)

商业企业资金管理 篇1

1 引言

营运资金一般是指企业日常经营中, 在短期内所占用的资金。主要的表现形式有现金和诸如应收账款、存货等类似现金的资产。对于商业企业来说, 商品的流转频率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也就更高。这就使得在商业企业中, 营运资金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因而, 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就直接影响到效益水平。目前, 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 还是有一些薄弱环节, 如营运能力低、缺乏流动资金。这些都是导致企业效益难以有效提高, 甚至影响其生存状况的原因。由此可见, 解决商业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 提高资金使用水平, 是改善其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

2 商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货占用资金比重不恰当

目前, 商业企业对于存货的管理, 大多还是处于一种简单粗放的状态。即对库存按照大类实施管理。这种模式只对进销差价进行管理, 而往往忽略了对存货数量的管理, 很难及时、准确、科学地预测进货数量。这就很容易导致存货的积压, 导致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 甚至造成存货贬值, 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2.2 应收账款管理不当

除了存货之外, 应收账款也会在企业经营中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 导致资金在流通中出现沉淀, 影响了资金的流通效果, 而且应收账款多少会有一部分形成无法收回的坏账, 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比如, 有些商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量, 对于赊销政策执行不力, 缺乏对赊销客户信用情况的足够调查;对于不达标的客户, 也不恰当地给予其赊销权。在赊销业务完成之后, 也没有积极地进行催收, 而且由于一些客户不满足赊购条件, 也没有偿还能力, 就更增加了收回账款的难度, 影响了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益。

2.3 缺乏资金预算控制制度

很多商业忽视了针对资金的预算制度, 从广义来说, 筹资和投资是企业资金主要的来源和使用方向。但是很多企业对于这方面的控制却相对薄弱, 有些企业过于保守, 只依靠自有资金发展自身业务, 限制了发展前景。还有一个极端则是过于依赖外部资金, 一旦经营不善, 就会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另一方面, 由于商业企业商业购销活动较为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相关的采购成本和期间费用, 如购买价款、税费、运输费、装卸费等, 广告宣传费用、促销费用、差旅费用、管理费等。很多企业对于这部分费用和成本缺乏必要的控制制度, 导致采购成本过高、运费超标、广告宣传费、促销费、差旅费用等无法控制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其他的日常费用支出, 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预算控制, 如预算执行不力, 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相应的控制制度。

3 提高商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加强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 (lnventory management) 是指对企业存货进行管理, 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 最后进行有效控制, 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 提高经济效益。

在商业企业采购货物之前, 应该对实际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和分析, 适当采取存货管理技术, 如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存货储存期控制、存货ABC分类控制,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科学合理的采购量。如此才能既能保证销售的需求, 也能降低不必要的存货积压, 从而减少存货的管理费用, 以及存货所占用的资金。同时, 在采购的过程中, 对于数额较大的项目, 应该采用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 并在确定采购价格的时候, 利用招标模式来确定合理的价格, 防止采购的货物质次价高, 造成资金的浪费。而针对存货的日常管理, 应该建立相应的归口部门进行管理, 并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保证一旦存货的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能够及时地找到相关管理部门, 以尽快地确定解决方案, 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 更能确保资金的安全。同时, 商业企业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 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比如, 某商业企业在进行存货管理的过程中, 不仅仅将管理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 而是把供应商也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优先选择产品信誉较好的供应商, 从源头上控制好产品质量, 确保了营运资金能够合理地使用。如此一来, 不仅可以节省采购成本, 同时也可以降低购进货物之后的质量损失成本。同时, 和供应商之间建立网络系统, 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如ERP企业资源规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系统, 利用ERP使人、财物、产、供、销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 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 降低库存风险。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 及时向供应商反映每个销售点的存货情况, 以很好地解决存货积压问题, 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存货不足而丧失良好的销售机会, 尤其是对于一些季节性较强的商品。商业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采用这种灵活的存货管理模式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节约营运资金方面, 具有更好的优势。

加强存货管理使商业企业对库存商品进行详尽、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法》使商业企业对库存商品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 提供的库存报表和库存分析为商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从而实行降低库存, 减少营运资金占用, 避免库存积压或短缺, 保证商业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3.2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是指企业在赊销业务中, 从销售商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购买商, 债权成立开始, 到款项实际收回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 销售方企业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科学手段, 对应收账款回收过程所进行的管理。目的是保证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 降低和避免财务风险。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 信用销售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市场活动。为了扩大销售量, 很多企业都会采用赊销模式进行销售, 在很多商业企业的资产中, 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应收账款, 导致营运资金被占用。所以, 对于应收账款, 企业必须采用措施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其中, 应该控制赊销额度;为了便于日常控制, 企业要已确定的赊销额记录在每个客户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上, 作为每个客户应收账款余额控制的警戒点, 并且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首先, 对于客户的赊销申请, 在销售经理批准之前, 必须先由信用部门对客户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 确定其之前是否有拖欠其他企业账款的现象, 同时对其经营和资产情况进行了解, 并收集相关资料, 以确保客户能有按时偿还账款的能力。而对于已经批准的赊销业务, 在后期的催收环节中, 应该在财务部门的监督之下, 由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 在此过程中, 应该避免催收人员直接接触相应的款项。而信用部门, 也应该继续跟进客户的经营情况, 以及时充分地掌握客户的财务情况并对其及时还款能力进行合理地评估, 提高账款回收的可能性, 避免应收账款过多地占用企业资金。而对于很多企业, 为了鼓励客户及时还款而给与现金折扣的做法。应该综合考量收回账款期限以及给与现金折扣的数额, 不能为了尽早地收回账款而忽略相关成本。客户往往也争取有现金折扣, 商业企业是否向客户提供现金折扣, 关键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为标准。已经逾期的账款, 应该在充分掌握客户信息的基础上, 分析欠款动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 并针对逾期账款设计完善的收账程序, 优选收款人员, 尽可能收回账款, 减少坏账损失, 节约企业资金。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保证公司最大可能地利用客户信用开展市场以利于销售公司的商品, 又要以最小的坏账损失代价来保证公司营运资金安全, 防范经营风险, 尽可能缩短应收账款占用的时间, 加快企业营运资金周转, 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3.3 加强营运资金的预算控制

资源预算管理, 主要包括资金支出和来源两个方面。在资金支出方面, 商业企业应该建立起以销售预算、采购费用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根据往年经营经验, 对每一年度的费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由预算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费用支出, 并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为审核通过 (如果没有对应部门, 则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审核) 。

一般来说, 整个预算过程需要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调节和考核, 在这个过程需要保证在不同的环节都要由不同的部门单独执行, 防止不相容职位由同一员工负责。针对营运资金的预算, 需要从资金的收支两条线进行, 将企业的采购、销售以及存货管理费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纳入到预算的编制范围, 而且在此过程中应该保持预算部门足够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减少讨价还价过程, 降低预算编制时间, 增强总体预算的时效性和战略性。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应该严格保持预算的刚性约束, 对于超出预算范围的支出, 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议, 并在调整相应预算政策之后, 方可批准支出。同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控, 尤其是对企业资金影响较大的内容要进行适时地加强, 财务部门也应该将每月的销售和折扣情况进行汇总, 处理好资金的回笼情况, 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此外, 为了加强员工严格执行预算的积极性和责任性, 必要的考核制度还是需要的。预算管理部门应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对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岗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 并据此作为奖惩的依据, 引起企业每一名员工对预算的重视。而对于资金来源, 则主要包括利用外来资金以扩大资金来源, 利用应付账款推迟付款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对于外来资金, 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商业企业必须综合考虑自身实力以及资金的实际需求, 确定一个合理的借款金额。并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筹资, 不能一味地依赖银行贷款。毕竟银行借款限制条件较多, 而且过高比例的银行借款会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目前, 随着国家政策放松了对民间借贷的限制, 企业可以在民间进行融资, 保证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同时也可以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 应付账款就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方式。当然, 不同的信用条件, 所付出的成本也是不同的, 所以企业在利用商业信用的时候, 必须综合考虑商业信用带来的效益以及为此所付出的成本, 并和其他融资成本相比较, 以评价商业信用是否合适。而且, 企业还需要考虑过长的信用时期是否会造成企业信誉的下降进而丧失稳定的供应商。

4 结语

营运资金是支撑企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资源, 针对目前大多商业企业存在的营运资金管理问题,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解决相应问题, 如此才能保证企业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苑琢, 王竹泉.供应商关系视角的资金管理策略[J].财务与会计 (理财版) , 2014 (03) .

[2]高伟帆.略论企业营运资金的预算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01) .

商业企业资金管理 篇2

(讨论稿)

为了进一步优化县级财政性资金存量结构,规范和创新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银行信贷资金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支持我县经济发展中的杠杆和导向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一、实施范围

财政资金存款是指县财政局各股室监管的,非定期存储的财政性间歇资金。

第一类:由上级或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在预算执行中列支,并核拨到专户管理的专项用于支持某项事业或产业发展的资金。

第二类:依据法律法规,按规定程序征收或向社会募集、具有专门用途并在财政专户中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非税收入资金以及社保基金等。

适用本办法的商业银行包括所有具有存贷职能,国家批准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

二、实施原则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不改变专户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对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实行“指标管理、预算总控、资金集中、统一调度”。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调动银行业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促进鄄城县财政性资金和金融

部门信贷资金的良性互动,将财政性资金的存放与鄄城县辖区内各金融部门信贷规模挂钩,鼓励县内金融部门积极投放贷款,服务县域经济建设。

三、实施办法

本办法所述的以贷款规模定存款额度,就是要依据纳入范围的金融部门,在某一期间的新增贷款额和某一时点的贷款总额,按一定比例,计算财政资金的应存款额度。期间新增贷款额占70%的权重;某一时点的贷款总额占30%的权重。

计算公式:某金融部门应得的财政专户存款=财政存款总量×【某金融部门新增贷款额/全部金融部门新增贷款额×70%+某金融部门贷款总额/全部金融部门贷款总额×30%】。

时点贷款额为每年的2月、5月、8月、11月四个月的月末贷款余额。期间时限为每3个月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3月、6月、9月、12月四个月的月末前。

四、实施步骤

第一步:收集数据。从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收集各商业银行基础资料信息。其中:贷款总额和新增贷款额,包括各商业银行通过运营新型贸易融资产品(票据保付业务)等方式为我县企业取得的融资贷款。

第二步:计算结果。财政部门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财政存款在各商业银行的存放比例。

第三步:资金调整。财政部门根据确定的存款规模,对在各商业

银行开设的财政专项资金专户及其存款额,按照规定进行动态调整。

鉴于专项资金目前在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存量,与按本办法确定比例计算的应存放量,存在正负落差,为避免银行存款在各商业银行间的大幅调整,将对各商业银行的现有存款存量设定过渡期逐步平稳调整,并且以增量资金调整为主,将增量资金优先用于调整落差大的银行的存放量,并通过控制陆续到期存款的续存,来解决各商业银行存款存量调整到位的问题。

五、其它事项

(一)实施中各家金融部门的有关数据,由县人民银行 提供,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二)县财政在各商业银行的专项资金存款,财政部、省财政厅对开户问题有专门规定的,根据其规定管理。

(三)各金融部门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对于财政局开具的资金收支拨款单据经审核无误后,应当天及时给予拨付。每推迟拨付一天,扣减10%的财政存量资金,推迟拨付资金三次以上的,将取消财政在该金融部门的对公账户。

(四)本办法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自2014年4月份起试行。本办法实施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由县政府办召集县财政局、县人民银行另行研究解决。

商业企业资金管理 篇3

【关键词】FTP机制;差额资金管理;全额资金管理

在我国,一直以来绝大数商业银行实行的都是差额定价的资金管理方法,由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自主筹集资金。分支机构根据自身的盈余或亏损,向上一级银行存入或借入资金。在这一过程中,总行负责制定内部资金的借款利率。但这种资金管理方式存在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总分行在业绩考核中口径不一致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面临严重的利率风险;最后,市场利率与银行内部资金利率不匹配。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要求的提高,商业银行更有必要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按照规定向各业务部门全额有偿转移资金,从而实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存款部门吸收的每一笔资金,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出售给资金中心;贷款部门贷出的每笔资金,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中心购买。我们把FTP模式下的资金管理称为“全额资金管理”,把原来的总分行间资金轧差后的上存下借称为“差额资金管理”。与原来的资金管理模式相比,实施FTP会给商业银行主要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盈利模式的变化

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账面净利差有两部分构成:客户端产品的净利差收入(最主要的是存贷款利差收入)、辖内上存下借的净利差收入。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的FTP净利差也是由两部分构成:资产的FTP利差和负债的FTP利差。其中,资产的FTP利差=资产的客户端利息收入—资产的FTP转移支出,负债的FTP利差=负债的FTP转移收入-负债的客户端利息支出。

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的盈利水平和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的盈利水平将有所不同。概括起来说,在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一般而言,多放贷多收益,少放贷少收益,存贷比的高低是决定分行盈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在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则可以根据自身资金禀赋优势开展业务,存贷比高低已不是盈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二、利率风险管理结构的变化

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主动匹配自己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利率风险,因此,各分行均需要自主管理本行的利率风险,总行负责对分行利率管理提供指导。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利率风险由分行转移到了总行资金管理中心,对总行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而言,分行管理利率风险的职能得到弱化,因此,总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全面实施FTP,依靠FTP进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及业务定价指导。一方面,总行承担了更多的利率风险管理职能,这样分行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业务创新、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这将有效分离分行的利率风险,使负债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资产承担应付出的成本,这样所有分行都在统一的规则下参与绩效考评,考评结果更科学、更合理。

三、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的变化

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总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通过调整分行的比例指标、辖内资金价格或对分行下达行政命令,由分行调整具体业务,最终实现总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意图。这种管理模式以分行为中介,间接作用具体业务。

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资产负债管理是通过总行直接调整某类业务的FTP转移价格,达到调控的目的。这种通过FTP转移价格直接作用于具体业务的调控模式,可以将总行的管理意图直接传递至分行业务人员,并且对所有的分行一视同仁,充分体现了公平性,但对分行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分行的传导力度强,而且业务人员对FTP转移价格有充分的认识。

四、分行流动性管理的变化

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根据自己的资金来源匹配资金运用,分行管理自己的流动性,流动性充裕时,向上一级银行上存资金;流动性不足时,向上级银行借出资金。总行负责逐一平补分行头寸,统一调剂全行资金盈缺,确保全行流动性安全。因此,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的流动性管理看成是总分行两级流动性管理体制。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的每一笔资金来源均以FTP转移价格卖给了总行的资金管理中心,每一笔资金的运用均需要从总行的资金管理中心以FTP价格购买,这一过程,资金只是在分行体系内流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总行将承担更大的资金管理职能;分行在总行的授权下,以全行流动性安全为目标进行自身资金头寸的管理,总分行资金管理目标高度一致。在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更应该关注自身资金头寸的变化及预期,树立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感,严格遵守总行的相关制度,确保全行资金流动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彬. 中小商业银行构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探讨.金融经济.2011(2)

[2]赵景明.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管理.华北金融.2006 (4)

商业企业现代资金管理模式的建立 篇4

一、某商业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1、某商业企业概况。

某商业企业于1999年9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集团成立十多年来, 经营业务已从单一的传统百货零售经营调整发展为专业特色连锁商业、房地产业、酒店业等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某商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多年保持快速增长, 连锁网点已遍布天津各地。2011年, 公司将全面实施“集团化、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新型特色连锁商业, 加大资产经营力度, 加快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深化企业改革, 加强企业管理, 积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持和促进公司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

2、某商业企业现行资金管理体系。

某商业企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一种传统的分散型的资金管理模式。所有下属商业企业几乎完全独立地处理自身的资金管理事宜, 总部很少加以干预和调控, 成员单位各自为政, 单独对外筹资, 向银行举债, 自行使用和支配资金, 大量的资金在总部下属商业企业的资本循环中漏出或沉淀。总部的资金流入少, 主要来源于其直接经营的二级单位。总部主要通过汇总各成员单位定期报表的形式来了解整个商业企业的资金信息及各下属单位的资金管理情况。这些信息分散、滞后、不全面, 无法满足商业企业决策的需要。

二、某商业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商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某商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暴露出较多的问题, 财务风险也日益显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金结算“散”。下属成员多头开户, 结算散乱, 沉淀严重, 各自循环, 流向不清。 (2) 资金缺乏监控, 风险大。成员单位资金自收自支, 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 资金使用随意性大, 财务风险越来越高。 (3) 资金缺乏调剂, 使用效率低。商业企业内部发展很不均衡, 一些子商业企业资金大量闲置、沉淀在各家银行, 而另一些资金短缺单位却不得不支付高额利息向银行大量借款。 (4) 信息滞后、分散、失真, 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由于出于各自的利益, 下属成员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人为制造信息孤岛。

三、某商业企业现代资金管理模式的建立

1、组织制度措施

(1) 财务机构和人员管理:某商业企业所属商业企业的财务机构为财务中心派出机构。财务中心对各商业企业统一确定财务机构设置、编制定员。同时, 各商业企业的财务人员由集团财务中心派驻和管理, 实行垂直领导。财务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由财务中心统一发放, 财务人员的培训、招聘、岗位调配、职称评聘、人事任免统归财务中心进行安排。 (2) 某商业企业要在内部各子商业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做好资金计划。预算是组织货币收支的计划文件, 是核定资金和考核工作的依据。根据商业企业产权结构的实际情况, 可以以资产为纽带把集团范围内的商业企业分为一级预算单位、二级预算单位。实行分级管理, 即一级管理二级, 从产权关系上理顺集团对各分商业企业的管理, 从上到下, 形成符合现代商业企业制度要求的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

2、管理具体内容。

在实际构建某商业企业资金管理体制时, 应在资金管理与运作中应充分调研、谨慎决策、确保资金安全;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 主要体现为内控制度的合理、内控体系各层次职责的明确和责任的强化;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保持资金运作的高效性, 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在资金的分配上, 既能保证有充足的资金维持商业企业正常运转, 又规模合理, 不出现资金大量地闲置、沉淀, 造成资金管理与运作的浪费。在资金管理的原则上, 强调集分权的有机结合;在资金管理的目标上, 由过去单纯为解决资金缺口而进行资金筹集, 转变为追求资金使用成本最低和优化资本结构为目的的资金筹集与运作管理;在资金的运用控制上, 强调目标控制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在资金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上, 一是构建以财务中心为载体的资金中心制度, 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不断推进资金管理信息化;同时强调高效利用和风险控制并重。

3、管理运行效果。

在2010年9月, 某商业企业成立了资金管理中心, 开始了财务集中管理的初步尝试, 商业企业在财务管理水平上有所提高。此外, 在尝试编制资金计划基础上通过财务中心对资金集中管理、监控和调配, 资金成本、资金风险也有所下降。同时财务中心利用其集中管理的优势, 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通过多种途径, 加大清欠力度。

总之, 某商业企业资金管理的方法与内容对加强商业企业的资金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能对其他商业企业资金管理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元午.企业集团财务实证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15-18.

[2]、任添昱.集中财务管理与启示[J].财会研究, 2010, 4:114-116.

[3]、纳鹏杰.企业集团财务体制论[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9, 4:25-27.

商业企业资金管理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本市商业服务业老字号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老字号企业整体水平,根据《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京财经一[2005]448号)、《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京财经一[2005]412号)的有关规定,特制订《促进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老字号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老字号专项资金”)

第二条

老字号专项资金用于振兴民族商业服务业,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老字号知识产权,促进老字号品牌发扬光大,支持本市商业服务业老字号企业创新经营,促进老字号企业品牌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引导老字号企业开拓市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首都经济发展。

第三条

老字号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从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四条

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老字号指成立于1956年公私合营前或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所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且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较高的知名度和历史影响,总部设在北京,从事商业、餐饮业、服务业的企业及企业集团(包括前店后厂和工商兼营的企业及企业集团)。

第五条 申请老字号专项资金的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老字号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色鲜明,企业信誉和发展前景良好。

第二章 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六条

符合《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资金使用范 1 围。

第七条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掘优秀传统工艺、技术的项目。

(一)研发新产品,提高商品质量、工艺技术水平的项目。

(二)加强原料基地和食品安全建设,建立食品源头追溯体系等保障食品安全的项目。

(三)恢复原有的老字号企业品牌,抢救和发掘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传统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项目。

(四)支持老字号企业在城市改造进程中实施起源店原址改造、回迁或实施异地经营发展的项目。

(五)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企业,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创立和维护自主知识产权及拓展新的市场的项目。

(六)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掘老字号文化内涵的项目。

(七)传承独特技艺及加强特有专业人才培养的项目。第八条 采用现代流通方式,实现品牌化发展的项目。

(一)用现代流通技术改造传统商业服务业老字号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

(二)加速流通信息化建设,积极建立新的经营方式和现代结算形式等项目。

(三)促进老字号企业技术改造,增加科技含量,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品牌竞争力,推进环保节能改造的项目。

(四)利用老字号品牌优势,特别是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老字号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等项目。

(五)老字号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实施资产重组以及通过参股、控股、收购、兼并等方式组建老字号企业集团的项目。

第九条

按照市商务局要求,为老字号企业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提供经营管理咨询和培训,及拓展国内外市场的整体宣传、展示、推介活动等项目。

第三章 资金的使用方式

第十条

老字号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式为:银行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奖励。

(一)银行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按照《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项目银行贷款的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二)补助资金支持的项目: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项目,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该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额,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三)奖励支持的项目:为促进商业服务业老字号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万元。

第四章 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拨付程序

第十一条

凡符合资金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的企业,均可申请老字号专项资金。

凡申报使用老字号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应根据市商务局、财政局当年发布的项目申报指南,按照市财政《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及《市对区(县)专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上报项目申报材料,网上申报项目。

(一)市属商业企业申请老字号专项资金,由市有关单位、企业集团向市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市商务局经过审核筛选后,进入市商务局商业流通发展资金项目库。

(二)区(县)商业企业申请老字号专项资金,由企业向区(县)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区(县)商务局、区(县)财政局共同研究、审核后,报送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审定。

(三)其他企业申请老字号专项资金,由企业向市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由市商务局审核筛选后,进入市商务局商业流通发展资金项目库。

(四)市财政局会同市商务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筛选后确定的项目进入市财政局专项资金项目库滚动实施,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

(五)市财政局每年9月底之前,对符合资金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的项目,按照轻重缓急排序,纳入下一预算,经人代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

对经批准的老字号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由市财政局下达项目预算指标,并按市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三条

项目实施单位收到财政资金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进行帐务处理。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四条

市、区(县)财政局负责对老字号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市、区(县)商务局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

对项目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截流、挪用老字号专项资金。

第十六条

各资金使用单位应接受同级财政局、商务局的监督检查,并接受同级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对违反规定挪用本专项资金的,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第427号令)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处分。

第十七条

浅析企业资金管理 篇6

关键词:资金池;存量资金;增量资金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发展壮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如何管理、利用好资金,使其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呢?结合笔者所在企业集团情况,浅谈下对企业资金管理的看法:

一、建立完善的预、决算管理体系

建立了全面的预、决算管理体系,每年底前由各部门、车间对目标年度进行业务预测、成本估量,结合投资需求,作出资金收、支预算并汇总到企业层统筹后形成企业的预算,使管理层提前对资金收支及外部融资需求或是否争取股东追加投资了如指掌、提前谋划。年后,根据全年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编制资金决算报告,对节支、超支情况进行梳理、剖析并奖惩,同时也利于提高下一轮预算的准确性。月前,根据业务及成本的预算,结合年度预算,编制月度资金预算,事前控制支出方向和金额;平时,根据资金预算和超预算付款审批制度,对各部门的各类付款进行控制,使资金支出有序、合理;月后,根据阅读实际发生情况编制资金决算,分析重大偏差并实施考核奖惩。

二、盘活、用好存量资金

1、充分管理、运用好集团成员企业的存量资金

在集团层面和公司操作层面加强管理,在集团层面强调集中、统一统筹管理。通过财务公司对各成员企业的银行帐户统一管理,将各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汇总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资金池”,畅通了集团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连通渠道,取得了以下效果:使各成员企业间可相互调剂资金余缺,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财务费用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实现了集团对资金存量、流量和流向的全面监督和统一调控,实现集团资金的有效配置;集团可通过和银行谈判,谋求更有利的存贷款利率优惠。

在外汇资金分散管理模式下各成员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部分出口业务较多的成员企业忙于售汇,而其他成员企业因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不得不去银行购汇,外汇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且产生了多余的换汇成本(费用)。针对这种情况,集团将盈余外汇资金也纳入集中、统一管理范畴,避免了各企業不必要的结售汇环节,实现了集团内外汇资金的统筹管理。

2、通过内部精细化管理节约资金支出

在企业业务操作层面,通过细化管理以充分利用好存量资金。

A、在材料采购方面实行零库存采购模式,在公司内部实际领用材料时才确认交易,再开票和入帐,付款进度方面确保有计划的按预算进行;在付款方式上,利用公司良好的商誉和综合资金能力,向供应商推出付款方式选择,供应商可选择现金或者承兑支付方式,通过加强材料采购管理,节约了资金支出;对委托外加工,在物资市场价格波动相对较大时,为杜绝加工方舞弊,实行买卖制结算模式,按月结算。

B、对生产流程优化与实施生产资金占用考核

生产企业生产资金占用涉及到物资储备、在制品流转、仓库管理等各方面,为减少资金占用,公司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加速生产周转,同时,辅以资金占用考核,向资金占用超过计划指标的管理人员收取资金占用费,以利益挂钩的方法督促其改进。

C、加强对企业存款帐户资金的短期管理

因企业每天的资金进出量都在数千万元,资金短期富余的情况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银行的存款政策,将银行帐户上的存款余额设置成七天通知存款便可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

三、加强应收款管理,扩大资金增量

企业除了通过股东、银行贷款方式获得资金外,主要是通过销售回款获得经营发展的资金,但企业销售回款具有次数多和金额不定的特点,需要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和预算情况加以管理,以期获得稳定的资金回款。但企业的销售款项资金占用源头在外而不在内部控制范围,风险较大,因此企业实行客户风险分级管理,通过多渠道收集客户信息,综合分析其风险情况后将其分为四级,并根据所属级别进行发货审批控制:一级风险客户绿灯放行,二级风险客户加以关注并适当控制,三级风险客户多收少发,四级风险客户停止发货并视情况转入法律请欠程序。根据应收资金关联程度明确责任人,应收资金余额超期或超过计划指标的,根据责任大小按比例罚息并承担债权损失。

此外企业有对外投资活动导致的资金流出、但这属于次数较少、涉及资金量较大的重大投资决策活动,还有通过出售资产(如长期对外投资的股权、固定资产)、收到分红等方式获得资金,这些不是企业获得日常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此处均不再展开。.

通过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有序、合理地调度、使用资金,科学地配置了资源,强化了各级管理人员的“理财”观,使资源在集团各成员企业间、或者企业各部门间有效的发挥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万向集团公司)

参考文献:

[1]拜特 大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运作思路探析 中国总会计师. 2007(05)

[2]罗文波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问题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张娟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 现代会计2010

[4]何钰 王晓宁 毛盼盼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文献评述 商业文化 2011

商业企业资金管理 篇7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商业地产企业要想占据有力的市场地位,就必须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金直接决定着商业地产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的根本,对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由于受到企业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当前商业地产的资金和财务风险日益显露,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商业地产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前期开发和后期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回收期却很长,这就要求商业地产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保证资金的顺利周转,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商业地产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1. 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与其他行业相比,商业地产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是近几十年的事,尚属新兴行业,各种相关的制度和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前,虽然我国商业地产行业的大部分管理者和领导者普遍缺乏资金管理意识,没有树立起资金成本、时间价值等观念,导致资金管理环节相当薄弱,存在很多隐患。少部分的企业管理者虽然认识到货币资金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管理思想比较落后和传统,没有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地位上真正意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意义。企业管理者由于对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缺乏足够的重视,简单地将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认为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资金核算工作,缺乏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法来分析整个企业的定期或长远资金使用和财务情况;在筹集、使用和分配资金时缺乏科学性,会导致商业地产行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是不能如期实现资金效益,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可能,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

2. 资金管理模式滞后,缺乏健全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商业地产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资金投资额度大、项目成本高、回收周期长,一个规模较大的商业地产企业并不仅仅局限于在某一个固定区域进行投资开发,而是在不同区域、不同省市都会开发项目,进行建设,为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这些不同的项目组通常会设立单独的银行账户,导致了企业的资金过于分散,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时跟踪和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商业地产企业的这种比较落后的资金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企业资金的整体管理和监控,会产生严重的账外循环资金。

3. 资金的监控力度不强。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商业地产企业为了合理的使用企业的资金,在企业内部设置了相应的审计监管部门,实行监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内部人员侵占或私自挪用资金的现象。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有些企业缺乏严谨的监督管理制度,存在资金监控力度不足的问题,资金使用和流通易受人为控制,使得资金监控工作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实际作用。

三、新时期下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1. 强化资金管理意识。

为了进一步加强商业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加强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在企业内部加大宣传,自上而下地营造资金管理的良好氛围,将资金使用观念和时间价值观念渗透到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经营状况,加强资金的周转率,为企业在第一时间提供最近最新的市场动态,确保企业的资金运动能够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利于企业及时抓住机遇,减少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 革新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针对商业地产企业投资额度大、项目成本高及资金回收周期长、项目工程分散等特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的状况,积极改革传统滞后的资金管理模式,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办法,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和健全内部资金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资金结算中心,对各项资金的使用和支出进行集中、统一监控和管理,严格控制多户头和资金账外循环的现象。此外,企业还应进一步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资金预算管理小组并配备专业人员,及时跟踪和检查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的各个环节资金的情况;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资金使用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实行定期汇报制度,便于预算部门从整体上掌握企业的预算资金执行情况,提前科学预测和防范,提高企业应对资金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3. 加强资金的监控力度。

为了强化企业对资金的监督约束机制,必须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发挥其在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的实效。因此,企业应依据自身的经营发展情况,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监控,明确内部审计的特定职能,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在企业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的时候坚持严谨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用事前、事中监督替代传统的事后监督。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角度,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企业的各项资金流向和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适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企业管理者思想认识、资金管理模式、预算管理机制及资金监控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商业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力度。针对这些问题,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和管理者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强化思想认识,不断改革和创新资金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预算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资金监管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确保商业地产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幻灵.论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管理与完善[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1).

商业企业资金筹集及资金运作 篇8

按照商业企业的经营特点, 商业企业是指买进货物, 然后转手卖给别人的企业。商业企业主要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 它只对经营的商品进行浅度加工或者不加工, 通过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和价值形态的变化, 而获得生产企业让渡的利润。

与生产企业相比, 因为没有生产环节, 所以商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较短。因为没有加工机械和厂房的支出, 商业企业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商品的购置, 少部分用于物流环节中仓储以及运输机械的购置。所以, 其流动资金占资金总量的比重较大。基于以上原因加上商流和物流的分离, 商业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较生产企业快。

对于钢铁商业企业而言, 因为钢铁属于比较贵重的物品, 其单价较一般商品较高, 而且其可加工性较强, 储存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所以在同类商业企业中, 钢铁商业企业经营周转周期较长, 资金周转速度较慢。

二、商业企业资金筹集方式及选择

(一) 商业企业资金主要筹集方式

1、股票筹资。

一种通过股票的发行进行筹资的方式, 属于权益性筹资。因为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和固定的到期日, 且股利分配是根据盈利的多少, 所以它具有灵活性, 稳定性等优点。

2、内部筹资。

内部筹资是企业将自己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一种方式, 因为它是企业内部资金的转移, 所以具有简洁性、无偿性以及纳税优惠等优势。

3、短期借款。

属于负债筹资。它具有筹资速度快, 筹资灵活, 以及筹资成本低其优点, 比较适合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求。

4、长期借款。属于负债筹资。它具有筹资速度快、成本较低以及灵活性强等优点。

5、债券筹资。

债券因为利息在税前支付, 发行费用低, 所以具有资金成本较低的优势债券筹资的优势。不过债券发行程序较严格, 且需要到期付息, 所以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二) 商业企业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

为了有效筹集企业所需资金, 企业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是企业规模。企业的注册资本限额、债务契约约束以及投资规模影响着企业的筹资规模, 企业财务人员需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增长率和投资需求, 采用一定的方法, 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 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 既能避免因资金筹集不足而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又可防止资金筹集过多而造成资金闲置。

其次是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主要是指权益资本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关系。一般说来, 完全通过权益资本筹资时不明智的, 不能得到负债经营的好处, 但负债的比例大, 风险也大, 企业随时可能陷入财务危机。企业在决定筹资方式时要考虑现有资本结构, 以确定最适合资本结构的筹资方式。

再次是筹资时间和成本。企业在筹资时要考虑自己对资金的需要在时间上的要求。同时不同的筹资方式, 其筹资成本不一样, 因此, 在筹资时应该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 以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

三、商业企业资金运作要点分析

资金的运作主要包括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从资产经营的意义上讲, 企业所有占用的资金均应促使其快速流动, 对于资金周转周期较短的商业企业更应是如此。

(一) 平衡资金, 保证正常经营需要

资金的平衡是实现资金快速周转的前提条件, 做好资金的平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保证足够的营运资金, 要使结构性负债大于结构性资产, 以便为日常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资金。二是要做好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测算和平衡。三是要做好归还短期借款或债务所需资金的平衡。资金平衡的原则是: (1) 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2) 将业务按资金需要的重要程度排序, 对既重要且安全度高、获利率高、占用期短的业务做优先的资金安排。比如商业企业在物质仓储的资金支出上, 可以按ABC对所经营物质作分类, 再按物质的重要程度作出具体的资金支出。 (3) 要敢于摒弃资金使用上的平均主义, 去除过时的、不需要的、无效的业务支出。

(二) 加速资金流动, 增加企业利润

资金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 所以促使资金快速流动和周转也是企业资金运作的关键点。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保持合理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可用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一般认为以2:1为宜。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可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1:1为宜。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当前支付现金的能力, 应努力保持企业各项现金收入之和略大于各项现金支出之和, 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 (2) 保持合理的存货比率。存货比率是存货与流动资产总额之比。对于商业企业而言, 这里所指的存货主要指购进的商品、包装物以及低值易耗品等, 而且它们占着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 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流动。企业应对采购物资实行定额控制, 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在保证基本客户需要的情况下, 最大程度减少存货, 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量。 (3) 严格控制存货周期、应收账款周期及应付账款周期。存货周期是通过当期的销售额和库存资金占用之比来体现的, 商业企业可以通过加速产品销售缩短存货周期, 加速资金周转, 减少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周期即账款回收天数, 企业可以通过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政策, 进而缩短账款回收期。比如实行清欠收款责任制、奖罚制度、仲裁和诉讼等。应付账款周期是指供货方允许企业支付货款的期限,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应付账款周期, 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情况下, 尽量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周转。

总的来说, 商业企业尤其是钢铁经销企业应该结合行业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 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做好资金的筹集及运作。

摘要:本文分析了资金筹集的基本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选择资金筹集方式的基本原则以及加速资金周转的措施。

关键词:资金筹集,资金周转,商业企业

参考文献

[1]、艾小宁, 《谈谈企业资金筹集管理的把握点》, 经营管理, 2010.02

商业企业资金分析的目的及应用 篇9

一、偿债指标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反映。偿债能力指标相对简单, 难的是揭示指标变化的原因, 仅从比率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常常不全面, 甚至有偏差, 只有对其形成因素做进一步剖析才能把握资金的真实状况。

二、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资本的安全, 反映了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值能力等, 对资产质量的分析可以弥补指标分析的不足。

案例分析:A公司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其资产负债表部分数据如表1所示。

如上案例, 货币资金增加的质量含义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增加, 近期偿还债务需求增加, 不当筹资、采用银行承兑结算方式导致的保证金存款增加, 等等。

货币资金减少的质量含义包括:经营活动难以产生现金净流入量, 企业严格控制资金存量, 企业对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有信心, 等等。

应收账款增加的质量含义包括:业务发展迅速和回款质量不高, 导致账款长期难以回收;为交易对象提供商业信用期变长, 等等。

应收账款减少的质量含义包括:企业回款质量较高和业务萎缩。

其他应收款增加的质量含义包括:企业规模扩张较快, 被母公司、兄弟公司、子公司无效益占用, 很可能形成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其他应收款上, 不良资产的规模和结构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的质量。

其他应收款减少的质量含义包括:企业对本项资金占用控制严格, 业务萎缩。

存货增加的质量含义包括:经营策略发生变化, 产品经营结构发生变化, 市场需求迅猛, 存货正常增加, 存货积压。

存货减少的质量含义包括:对存货进行有效控制, 经营活动萎缩, 计提过高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原价增加的质量含义包括:企业继续扩大再生产, 闲置资产增加, 产品结构调整, 实施多样化竞争和发展策略。

固定资产减少的质量含义包括:整体经营规模萎缩, 闲置资产变现, 产品结构调整。

三、资本结构分析

对资本结构的不同理解包括股权结构、有代价的企业财务资源的来源结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笔者采用的是最后一种理解。资本结构反映企业的资金来源。资本结构分析的内容包括: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 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 企业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未来融资要求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适用性。企业财务杠杆一般表现为3种关系, 即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在企业过高的财务杠杆比率条件下, 企业在财务上主要面临两个压力: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 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债权人受到侵害。因此, 企业在未来进行债务融资的难度会提高。

表2为A公司的资本结构数据, 从表2看, 该公司的资产与资本对称结构为稳定结构。2003年, 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比流动负债总额多18 386万元;2004年, 应收款项的减少使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减少了15 519万元, 而流动负债却增加了13 614万元, 造成流动资产总额比流动负债总额减少了12 441万元, 公司的一部分流动负债被占用在长期资产上, 因此导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分别比上年下降了55%, 57%, 37%, 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从这一角度看, 该公司在按期支付短期债务方面压力较大, 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现金流量分析

质量高的现金流量表现为:各类活动的现金流量运转正常, 现金运转状况与企业短期经营状况和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于等于零, 即入不敷出。表明企业日常经营出现问题, 资金压力较大。第二种,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于零, 但不足以弥补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成本, 如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等。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只能维持正常经营, 但不能简单再生产, 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建支出, 需要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来补偿, 若一个店铺的经营性现金流不足, 其投资风险就很高了。第三种,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大于零, 并恰能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在这种状况下, 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方面的压力已经解除,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刚好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 而企业为扩大投资等发展提供货币支持只能依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规模继续扩大。第四种,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 并在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后仍有剩余。在这种状况下,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已经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若这种状态持续, 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率。

六、与资金稳定相关的因素分析

商业企业资金管理 篇10

从会计的角度看,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净额。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 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不同收益和风险特性之间进行选择, 对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结构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安排, 从而形成优化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从理论上看, 根据资金使用 (投资) 与资金来源 (融资) 的配比关系不同, 主要有三种可供选择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第一种是低流动资产比例与高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的激进型策略。在这种策略下, 流动比率低。在三种策略中, 这种策略下的偿债风险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第二种是高流动资产比例与高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或低流动资产比例与低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的中庸型策略。在该种策略下, 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在时间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契合度, 流动比率适中, 风险与盈利能力居中。第三种策略是高流动资产比例与低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的稳健型策略。在这种策略下, 流动比率高。相对于前两种策略而言, 这种策略下的偿债风险最小、盈利能力最弱。

二、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

本文以沪市2007~2008年的商业行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 并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筛选:必须是上交所依照行业属性、公司的主营业务、交易的活跃程度、公司财务状况及地区属性等原则选取的,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最终得到样本公司30家。

2. 指标选择。

由于本文是针对不同企业进行分析, 因而所有指标均选用比率形式, 以尽量减小企业规模的影响。我们以流动资产比例 (流动资产/总资产) 反映投资结构, 以流动负债比例 (流动负债/总资产) 反映融资结构;用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 假定利率是固定不变的, 各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不考虑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对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的影响。

本文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1) 流动资产比例=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总资产×100%= (2007年平均流动资产+2008年平均流动资产) / (2007年平均总资产+2008年平均总资产) ×100%; (2) 流动负债比例=平均流动负债/平均总资产×100%= (2007年平均流动负债+2008年平均流动负债) / (2007年平均总资产+2008年平均总资产) ×100%; (3)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平均净资产×100%=2008年税后净利/[ (2007年平均净资产+2008年平均净资产) /2]×100%; (4) 净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平均净资产×100%=2008年主营业务利润/[ (2007年平均净资产+2008年平均净资产) /2]×100%; (5) 总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平均总资产×100%=2008年税后净利/[ (2007年平均总资产+2008年平均总资产) /2]×100%; (6) 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平均总资产×100%=2008年主营业务利润/[ (2007年平均总资产+2008年平均总资产) /2]×100%。

三、实证分析

1. 聚类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 我们可以把30个商业行业上市公司分为三组:第一组的上市公司有21个, 分别为南京中商、南宁百货、合肥百货、华联综超、新华百货、豫园商城、华联股份、友好集团、通程控股、广百股份、大厦股份、武汉中百、西安民生、宝商集团、杭州解百、开元控股、小商品城、南京新百、家润多、大商股份、重庆百货;第二组的上市公司有3个, 分别为苏宁电器、大连友谊、广州友谊;第三组的上市公司有6个, 分别为新世界、汉商集团、白联股份、长百集团、欧亚集团、兰州民百。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 方差分析。

各组盈利能力指标的平均值见表2, 组间盈利能力指标差异的F值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 在显著性水平为10%时, 有五个F值不能通过统计检验 (在表中以*标注) , 其余七个均通过统计检验。

注: (1, 2) df (1, 22) , F0.10 (1, 22) =2.95; (1, 3) df (1, 25) , F0.10 (1, 25) =2.92; (2, 3) df (1, 7) , F0.10 (1, 7) =3.59。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 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30家沪市商业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 我们得出:第一组 (21家上市公司) 的流动资产比例与流动负债比例相差不大, 流动比率为0.811 4,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接近于中庸型策略;第二组 (3家上市公司) 的流动资产比例较高而流动负债比例相对较低, 流动比率为1.435 4,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属于稳健型策略;第三组 (6家上市公司) 的流动资产比例较低而流动负债比例较高, 流动比率为0.252 6,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属于激进型策略。以上说明, 我国大多数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属于中庸型, 但还有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属于激进型和稳健型, 其中激进型偏多。由于全部样本的平均流动比率为0.974 1, 所以总体而言, 目前我国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偏激进, 风险偏大。

第二, 从表2可知, 在各组流动比率差异较大的前提下, 收益指标在各组出现分化。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相差不大的第一组, 其盈利能力指标均值居中;流动资产比例较高、流动负债比例较低的第二组, 其盈利能力指标均值最高;流动资产比例较低、流动负债比例较高的第三组, 其盈利能力指标均值最低。从表3可知, 收益指标在各组的分化即组间盈利能力指标均值的差异有59%通过了统计检验。虽然各组间的差异不是非常显著, 但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趋势:目前在我国商业行业上市公司中,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越激进, 盈利能力反而越弱。

第三, 根据“风险报酬均衡原理”, 风险越大, 预期报酬率越高;风险越小, 预期报酬率越低。但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却恰恰与以上原理相悖, 也与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理论相悖。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任何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与营运资金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流动比率概念, 我们知道该指标通常有大于1.5或2倍的要求, 这是基于对流动性和偿债能力考核的要求。虽然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该指标数值可以适当小些, 但本文所选的30家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流动比率才达到0.974 1, 说明总体上来说我国商业行业上市公司所采取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是“负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或者说是“OPM策略”。“零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负营运资金管理策略”、“OPM策略”近年来受到许多上市公司的推崇, 许多急于“做大做强”的上市公司纷纷效仿, 毋庸置疑它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但对于商业行业而言, 其作用有限。

第四, 根据表3的结果, 所选的四个盈利能力指标中, 净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有两个不能通过组间盈利能力指标差异的统计检验,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都各有一个不能通过组间盈利能力指标差异的统计检验。据此, 我们认为四个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在体现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 但相对而言, 净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最差, 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最好, 其他两个居中。

四、结论

第一, 目前我国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大部分属于中庸偏激进型。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有一定的关系, 其关系与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理论相悖。在反映盈利能力的四个指标中,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成效, 其中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体现得最好。

第二, 我国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流动比率过低, 说明其在对待资金使用 (投资) 和资金来源 (融资) 的配比关系上冒险精神较强, 在流动资金存量管理上过于激进。但事实证明, “风险报酬均衡原理”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 某些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零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负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最大程度地进行负债经营, 以获得最大的资金利用率。但是, 无论怎样控制, 实施零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负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还是具有很大的风险的。因此, 企业在选用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时, 还是应该慎重考虑的。

另外, 本文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 (1) 本文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未包含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 (2) 忽略了利率变动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影响; (3) 对目前我国商业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反常现象还有待做更深入的研究; (4) 对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也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竹泉, 逄咏梅, 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 2007;2

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篇11

【关键词】资金管理;安全;控制

一、企业资金管理原则

1.增值原则,企业经过生产与流通后最后收回时的价值必须大于或等于原有的价值,这样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企业的增值一部分成为国家收入中的财政收入,为社会教育、建设、科技、文化所需。另一部分成为企业的积累资本,为企业发展所需。

2.举债适度原则,企业在经营中一般会遇到贷款问题,但贷款超过一定的额度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在举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当投资收益率大于银行贷款率才能保证企业合理利润。

3.资金的集中原则,对资金的调配、总量、使用的集中可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整体资金使用水平。如果企业资金层层散落,会导致资金运行不畅,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与发展。

二、企业资金配置的管理

1.要管好企业资金,首先就要知道企业资金被那些方面所占用的,各占用了多少。对资金占用的一般理解是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仅通过财务报表所了解的并不全面,也很难真实反映企业资金的实际占用情况。比如固定资产中的闲置、低效、无效资产等;仓库中闲置原材料、呆料;应收账款中的呆账等等。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其真实情况后改善其配置,为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企业资金配置合理性,就是在不断的调整资金资源配置中,不断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只有当资金运用效率越来越好,资源配置也自然趋于合理了。

企业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保证其安全性、可用性、效率性,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发挥资源效率的关键性所在。

三、资金使用效率管理

合理配置企业的资金资源是管理资金前提,企业资金管理其目的最终是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降低资金用量、资金流动性管理、单位资金的获利能力都有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项:

1.降低各项可控成本、费用支出。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降低可控成本、费用。降低可控成本、费用,削减不必要的资金流出,就是直接保留了资金,一增一减,企业资金使用即能得到倍增效应,企业可通过产品设计、采购链管理、生产管理、压缩三项费用支出等方法来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压缩库存,提高资金周转率。不合理的库存不仅会占用企业资金,还会带来储存费用、管理费用及降价风险。资金的使用效率与资金周转量和创利能力指标息息相关,存货资金在企业资金占用量是比较大的,对这部分资金的合理利用,不断完善存货管理,以达到实现提高资金周转率。

3.压缩应收账款,减少呆坏账的发生率。企业越多应收账就会占用越多的资金,而且呆坏账发生机率也会越高,企业应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手段,提前预防、减少呆坏账的发生。应收账款的压缩,企业呆坏账的降低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必需面对的,这也是如何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

4.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是企业资金占用中较大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的资金占用,由于其较差的流动性,容易形成闲置,在配置固定资产时应结合企业产业特点进行配置,企业起重要作用的往往是那些关键固定资产,而不是全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普遍特点是成本高、使用年限长,因此在配置时应多一些前期投资市场调查与分析,为企业避免损失。

总之,企业资金效率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另外还可以从加速结算,减少结算占用,压缩生产资金占用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只有从企业供、产、销,人、财、物一条链关注,从开始投资、产品设计直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到资金的运用效率,才能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管理落到实处。

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

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资金的安全性是必须重视的重要事项,资金制度、资金配置、资金效率都要建立在保证其运行安全的基础之上,安全保障机制是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屏障。

1.建立企业资金安全保障机制

企业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要一致贯彻安全防范意识,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必须树立安全保障机制,在公司的保障机制之下进行企业资金的进出、调动、内部周转等活动,建立配套的审批授权制度、授信制度、结算制度、复核制度、盘点制度等相关的资金保障制度,用制度来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

2.实时监测保障机制有效运行

为保证企业安全机制能有效运行,企业应运用各种手段,如定期、不定期抽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运用网络技术实时监控每一笔资金流向;对比分析企业价格成本信息资料;实地盘点实物等。随时对企业所建立、运行的机制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机制有效运行。

3.加强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预算必须与企业经营目标为直接和主要的指导依据,将企业预算期的总体资金目标予以具体化、数据化的分解与落实,并根据以“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确保预算与实际的经济活动符合。资金的内部审计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强企业管理层对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视,职工的内部素质培训,内部审计职能的加强等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金是企业的命脉和血液,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抓住、抓好资金管理也就等于管理控制住企业的生命线和生存线。采取合理的科学的资金管理办法可以让企业具有无限的活力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龙庆 闫淑侠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Z].吉林财税,2003年12期

[2] 李良智 搞好企业资金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Z].知网空间,2004年1月

[3]肖能富 谢小彤 关于企业资金管理原则的探讨 [Z].冶金财会,1996年01期

[4]黄海霞 浅述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Z].维普资讯网,2007年01期

商业企业资金管理 篇12

一、全额资金管理与差额资金管理的比较

全额资金管理和差额资金管理都是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方法。所谓差额资金管理, 是指全行根据自身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 在资金总量、期限和结构上完成配比后, 差额资金通过上存下拆方式与总行完成资金往来, 其收益完全由总行资金部门定价所决定。所谓全额资金管理, 是指商业银行总行资金管理部门与各经营部门之间按一定的规则有偿转移资金, 达到合理转让成本和收益的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其最关键的核心工具就是资金转移价格 (FTP) , 即所有的存款统一卖给总行资金池, 分支行获得存款收益;所有贷款的资金均从总行资金池购得, 分支行支付资金成本, 这样无论存贷款分支行均有收益和成本核算。全额资金管理与差额资金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 公平评价各业务部门经营利润。

在差额资金管理下, 存款意味着成本支出, 只有贷款才能产生利益。总体而言存贷比低的支行相应利润也低于存贷比高的支行。存差行资金余缺的收益主要是通过总行上存下拆进行调节, 与总行的定价和管理息息相关。而全额资本法管理, 其主旨是将各经营单位放在市场上获得客观的绩效评价。通过FTP价格, 存款行和贷款行均能体现相对客观的收益。

(二) 剥离利率风险, 降低管理成本。

差额资金管理法下, 分行需关注资产负债缺口的敏感性变化, 预判未来基准利率走势并调整缺口方向, 降低了业务效率。同时受各分行财务管理水平的限制, 各分行均是在自身资金余缺的情况下才向总行上存下拆, 总行资金管理部门只能被动的接受, 各行的资金管理水平有高有低, 均会下降分行的资金收益, 也会增加总行资金调度难度;全额资金管理的核心是FTP转移价格, 内部资金计价的基本原理是将利率期限错配风险在分行层面上剥离, 在总行层面上集中, 由总行专业管理团队集中管理。

(三)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差额资金管理法下, 由于资金无法区分各条线, 各产品, 只能对总体资金差额进行管理, 同时产品定价也缺乏相应的成本依据, 经营管理水平相对粗放;全额资金管理法下, 管理水平更加精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FTP转移价格的存在, 使得各经营部门和条线甚至于产品均能产生独立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为绩效考核提供了一个公平的衡量基础和标准。另一方面是由于FTP价格的运用使得产品成本定价更加合理。FTP在定价时包含利率风险的资金转移成本, 在此基础上加上相应的客户风险溢价、必要的成本费用分摊、预期损失率和资本回报等因素, 就可以确定产品的成本, 产品定价也就有了依据。

(四) 优化全行资源配置。

差额资金管理下, 总行相关政策的引导、产品结构的优化更多是依靠考核办法或是业务管理中的行政命令。全额资金管理下, 总行可以通过FTP价格对产品结构、期限和重定价标准进行严格的区分, 引导客户经理自发地在自身利益最大的情况下调节产品结构和重定价周期。

二、差额资金管理向全额资金管理下转变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一) FTP价格的定价合理问题。

理论上讲, FTP价格在整个经营体系内并不会产生新的利润, 只是会实现经营机构利润的再分配。而现在各项费用等资源配置均是与预算指标, 所以如果定价不合理, 会影响到各方经营机构经营的积极性。

(二) FTP计价对象问题。

理论上讲, 全额资金法下, 因为FTP的引入, 每个经营机构、每条线、每个客户经理甚至于每个产品均能产生独立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这就要求对资产负债表全科目进行计价。但因全科目引入FTP,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提出很高的要求。

(三) 存贷比考核是否还需要。理论上讲, 全额资金法下, 不存在存贷比考核, 完全是通过FTP价格进行存贷款规模的调节。

(四) 如何实现财务报告项下、管理会计项下和客户经理三层考核的统一。

在差额资金法下, 各经营机构的经营利润是通过财务报告项下的经济增加值 (EVA) 体现, 对外报送也均是以财务报告项下利润表进行报送。而全额资金法下, 各经营机构的利润均是通过管理会计项下产生, 而管理会计系统是对内系统, 产生的报表并不能对外报送。再者客户经理的各项考核数据又是由考核系统产生。如此一来, 会有三个纬度的利润计算, 理论上讲, 三个纬度的利润一定要统一, 否则就会利润多头统计, 多头支出的可能。

(五) 资金池的管理问题。

全额资金法下, 全行会设有资金池, 资金池该由谁来管理。一般各城市商业银行均会设置金融市场部, 该部主要负责对外投资, 如果将其定位在利润中心, 那资金池的管理职责需由另外部门负责管理。如果其承担资金池管理职能, 则相应资金池中所有资金错配成本均需由其承担, 其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利率市场化加剧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重要。

三、如何实现从差额资金管理下转向全额资金管理

从实践来看, 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全额资金管理尚处起步阶段, 即使已初步建立FTP价格体系的银行, 并建立起管理会计系统, 也并未完全使用管理会计项下EVA替代财务报告项下EVA, 有的行甚至在考核体系中仍以财务报告项下EVA为主要考核指标, 管理会计项下EVA只作为条线考核使用。依据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情况, 从差额资金管理下转向全额资金管理中, 采用分步走方式较为稳妥, 针对上述可能遇到的五个问题, 笔者建议从遵循以下五原则:

(一) 遵循“精准性和易行性平衡”原则、分阶段完成FTP定价。

因FTP定价合理性是关系全额资金管理使用的关键性因素, 结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 建议遵循“精准性和易行性”原则。目前国内FTP中定价中可参考的活跃市场收益率曲线有SHIBOR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债登公司登记的信用债收益率曲线等, 而上述单一曲线均很难真实反映城商行真实的筹资成本。因此, 城市商业银行在FTP价格定价上遵循“精准性和易行性”原则, 建议存贷款采用同一条收益率曲线, 分两个阶段制定不同的FTP定价方法。在初期阶段, 建议对资金业务采用SHIBOR曲线, 对于存贷款业务以央行基准收益率曲线为主, 在考虑业务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存贷款业务收益率曲线的划定。因目前央行大都采用对称性调息, 因此存贷款FTP转移价差在调息时也相对保持稳定, 但在非对称性加息情况下, 存贷款的FTP转移价差将会出现不同幅度的调整。在后期阶段, 应在收益率曲线上应考虑重定价风险、期权风险、全行经营战略等因素, 通过在基本收益率曲线基础上进行加减点叠加方式实现。

(二) 遵循“重要性”原则, 逐步扩大FTP计价对象。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FTP有三种计价对象的选择。一是以全部资产负债表科目为计价科目, 将资产视为资金运用, 需要计收资金占用成本, 而对负债视为资金来源, 需要给付资金使用成本。损益类科目轧抵后为正收益的视为资金来源, 负收益的视为资金运用, 目前大型国有银行精细化管理程度较高, 一般采用此法;二是对部分资产负债类科目进行计价, 这主要是依据重要性原则对一些资本类和收入费用类项目不计价。目前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部分城商行采用。三是仅对存贷款项目进行计价。针对城商行的实际情况仍建议分两步走:初期阶段, 依据重要性原则, 对于存贷款业务进行FTP定价, 在做好相应数据积累的情况下, 后期阶段可引入全科目计价。

(三) 遵循“价格与规模相结合”原则, 科学看待存贷比。

对于是否取消存贷比, 建议“FTP控制和规模控制相结合”方式。在分行间实施FTP价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 要兼顾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由于分支行实行FTP后, 不再有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而更加专心于努力创造盈利性, 这将会增加总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同时即使在FTP计价范围中包含非生息资产的计价, 建议在实施FTP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应适度保留存贷规模行政引导和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占用的审批, 间接控制各分行的资金占用额。

(四) 遵循“一个考核标准”原则, 实现机构和人员、内部和外部的均衡。

对于财务报告项下和管理会计项下的数据的统一, 首先要完成的是总分机构间取消上存下拆, 每笔业务按FTP价格实现逐笔转移, 存款业务因此产生的FTP转移收入和贷款业务因此产生的FTP转移支出手工或由系统直接计入财务报告项下, 从而产生分支机构的“二合一”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实现了分支机构内部绩效报告和外部绩效报告的统一。对于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中的转移价格应和全额资金管理下的FTP价格一致, 这样才能确保全行绩效业绩统一。

(五) 遵循“职责和收益相统一”原则, 明确资金池的管理部门。

如果金融市场部定义为利润中心, 总行应明确资金池的日常管理部门, 承担起资金池利率风险管理;如果金融市场部承担资金池管理职责, 那金融市场部的资金成本应是逐笔转移, 真正实现成本和收益相匹配。

四、差额资金法转向全额资金法应注意的问题

差额资金法转向全额资金法, 必然会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再分配, 因此以下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一) 选择转换的时机问题。

各分支机构由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考核过渡到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考核, 必然会涉及到各分支机构盈利模式的变化, 进而引发资源配置的问题。有些分行受益, 有些分行受损, 受损的分行必然会有抵触情绪。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主要利润来源于利差, 自2012年6月8日, 央行在三年后重启降息, 预示着降息通道打开, 一个月后, 7月6日央行再次降息, 且是非对称性降息, 这种情况下一般全额资金管理下的收益水平会高于差额资金管理下, 所以此时选择进行由差额资金管理转化为全额资金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二) 加强FTP定价的通报和引导。

实现全额资金法下, FTP是核心指挥棒, 各经营机构除关注外部利率的变化外, 还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内部FTP价格的导向。司库管理部门应定期通报FTP价格的变动及原因, 使得全行各经营机构均能理解总行的相关管理意图, 合理布局各项业务, 争取利润最大化。

(三) 关注FTP利润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因目前国内信息数据质量以及内部相关认定等原因, 虽然管理会计系统FTP定价的运行支持按日进行, 但大多数银行采用按月运行, 是依据上月的FTP转移收入和支出计入至当月的损益表中, 因此会产生时间性差异。另因管理会计系统是账户级核算, 如果因会计核算等差异, 造成相关损益的发生未反映至账户, 就会产生永久性差异, 因此在转化阶段, 一定要规范会计核算和操作, 确保业务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瑞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全额资金管理预算考核模式的探讨》[J]新金融2009 (10)

[2]、方彦, 罗茜雯, 郑令《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J]新金融2011 (1)

[3]、黄海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应用问题的思考》[J]金融经济 (理论版) 2011 (1)

[4]、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商业银行资金体制变化对流动性的影响》[J]金融发展研究 (2009 (4)

上一篇:自动分配IP下一篇: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