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设备管理(精选11篇)
训练设备管理 篇1
我校是乐东县的重点中学, 学生人数5000多人, 每年都有运动队参加省内的比赛。多年来, 在学校的领导及教练员的共同努力下, 运动员较好地发挥了积极团结协作精神。因此, 从总的方面看来, 我校各项运动代表队的运动水平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特别是男篮和田径队在省内中学生比赛成绩非常理想, 但女篮跟先进的兄弟学校的情况相比, 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跟形势对我们的要求, 差距很大,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认真学习先进兄弟学校的经验, 密切联系实际, 加强和完善女篮的组训及管理。下面就我校女篮的组训管理和今后的一些设想谈谈看法。
一、建队组训的指导思想
中学篮球队训练是学校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贯彻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方针, 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 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一个有效途径。其目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 推动群众性的篮球活动;丰富和活跃学校文化生活, 更好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但近几年来, 我校女篮的技术水平走向滑坡, 我们下决心加强女篮的培训, 总结经验和教训, 推动和促进我校群众认真性体育活动的向前发展, 以便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机智、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作风。
二、重视选拔人才
选材工作是运动训练, 特别是少年儿童业余运动训练中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环节。国际上一些优秀运动员, 他们之所以创造出优异成绩, 许多也是由选材工作做得好, 再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而达到的。因此, 要建立一支有质量的运动队伍, 很重要的一节就是要抓人才的发现和选拔。
1. 政治思想。被选拔队员要政治思想表现好, 明确参加篮球队的目的任务,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有顽强的战斗意志, 符合有关的规定和要求, 以及学习成绩不能掉队等。
2. 身体素质的测验。在选拔人才时我想身体素质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 (1) 速度快; (2) 弹跳好; (3) 反应快; (4) 身材高大; (5) 有力量。
3. 确定人数。确定人数时应当根据竞赛的规程, 考虑是否有年龄的限制等因素。一般情况下, 选拔小学六年、初一和初二的学生较好, 这样, 队员的球龄才会长, 打球才有经验。队员人数应在15人至18人为好。
三、加强队伍的训练
1. 按照体育教师的专长, 实行专人专项, 加强责任制的管理, 制订周和学期的训练计划。
2. 在训练当中, 教练员要做到“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要加强训练的科学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改进和创新, 提高训练的质量, 经常深入到队员中去, 了解队员的思想、学习和训练情况, 并针对队员的特点进行帮助和解决问题, 为我校篮球队伍培养更多的人才。
3. 为了培训代表队, 我们与兄弟学校、机关单位也经常开展邀请赛, 利用比赛进行“实际练兵”, 并且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
4. 做好教练员、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我们提出要建设思想过硬、技术优良、作风泼辣、纪律严明的篮球队的奋斗目标。因此在训练当中做到以下几点: (1) 按照训练计划,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准请假; (2) 要按时休息; (3) 要按时上好文化课; (4) 训练要专心积极; (5) 训练中运动量要适当的加大, 防止伤病事故发生。
四、教练员对队伍的工作负责, 领导与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
目前, 我校对女篮的管理与经常性的开展校工作, 主要是由教练负责, 而涉及到对外的比赛任务及这方面的工作, 一般是由校领导或有关部门给予解决。通过近几年对我校女篮工作的管理, 我认为总的来说基本情况是好的, 但从许多方面来看, 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的, 尤其是系统管理方面, 需要认真的研究和逐步的完善。
为了加强对我校女篮代表队的建设, 进一步促进我校女篮运动水平的提高, 根据我们现有的条件, 我提出今后的一些具体设想如下:
1. 安排全体队员集中住宿, 这既有利于统一管理, 又能对队里的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
2. 争取调整在同一个食堂里开饭。
3. 争取制订积极训练的奖励制度, 不仅是对她们在比赛中给予适当的奖励, 而且参加训练和表现好的也要奖励。
4. 领导和有关部门要经常过问, 解决平时训练、赛前训练等不同标准的营养补助, 加强女队员功课的辅导, 并且要按时发放她们和教练的训练补助金。
5. 学校领导要放权给教练招生。教练应在每学期末到各地区的中小学招生, 适当地补充队员, 条件一合格, 当场录取队员, 并且提前发放入校就读录取通知书。
美国航天员的训练设备 篇2
美国航宇局供航天飞机航天员完成训练用的设备有87台,真可谓品种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单系统训练器、中性浮力实验室、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包括固定基和运动基两种)、垂直运动模拟器、航天飞机模型(包括全机身训练器、乘员舱训练器、外油箱门、1g模拟器和舱外机动装置模拟器),舱外活动训练用真空舱、大型人体离心机和空间实验室模型等。
什么是单系统训练器?
单系统训练器是属于中等保真度的模拟器,用来模拟航天飞机轨道器的飞行控制仪表板,主要是驾驶舱内前方和后方的两块控制仪表板。
航天飞机上有计算机吗?
在航天飞机轨道器的前仪表板上,正面装有三台显示器和一块键盘。这些显示器向航天员提供有关航天飞机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航天员通过键盘可以向航天飞机上的5台计算机输入各种命令。
航天员如何驾驶航天飞机?
在指令长的左边,装有一个旋转式手控制器,指令长可用此控制器控制航天飞机的姿态,再入大气以后则用来控制航天飞机的副翼与升降舵,在宇宙真空中还可用来命令喷射器点火,以保持轨道器的正确航向。驾驶航天员位置也有一个旋转式手控制器,功用跟指令长的一样。但在单系统训练器上将驾驶航天员的取消了,仅保留指令长的手控制器。
飞行中航天员如何分工?
位于驾驶舱左边的指令长主要负责飞行控制、计算机和生命保障系统;位于右边的驾驶航天员负责主发动机、姿态控制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和电子系统;飞行工程师的座位是在指令长和驾驶航天员的后面,靠近中间位置。飞行工程师主要是协助指令长和驾驶航天员处理各种故障,保护各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飞行工程师还要负责头顶上的许多开关、按钮和断路器,给轨道器上的各系统正常供电。在航天飞机起飞时由于加速度的作用,头顶上的开关和按钮很难用手直接操纵,必须使用一种专门的控制杆。在起飞过程中,由于指令长和驾驶航天员都戴着头盔,看不见头顶上的开关和按钮,因此这些开关和按钮就由飞行工程师“全权”负责操纵。
航天飞机的后仪表板有何作用?
后仪表板又称为轨道控制台。台上有4个显示器和大大小小的一些开关和按钮。这些开关和按钮控制着航天飞机上的电视系统、通信系统、供水系统以及货舱的入口等重要设备。后仪表板在航天飞机起飞和再入大气时一般不用,但在入轨后的1~2小时之内,这里是最繁忙的地方。因为航天员们要忙着打开货舱的舱门,对货舱内的空间实验室进行测试和作试验准备。
什么是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
在航天飞机航天员所使用的各种训练设备中,飞行模拟器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训练设备。这是一种高保真度的模拟设备,能够模拟航天飞机飞行的全过程,包括起飞前的准备、起飞、上升、中止飞行、入轨、轨道飞行、空间交会和对接、空间有效载荷的处理、离轨、进入大气、进场、着陆和在跑道上的滑行等。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的外形类似民航飞行员训练用的飞行模拟器,但无论是结构或是功能都比民航的飞行模拟器要复杂得多。
如何模拟航天飞机的飞行?
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运动基乘员站和固定基乘员站。这两部分的区别在于前者能运动,即能模拟航天飞机的飞行动作,而后者不能。运动基乘员站能进行6个自由度的运动,换句话说,就是能进行任何方向和任何角度的运动,特别是可以向上倾90度,以模拟航天飞机起飞和上升段的姿态和加速度。从乘员站正前方的舷窗望出去,可以看到航天飞机在起飞、上升、轨道飞行和返回着陆时航天员所看到的景色。如果航天飞机的计算机或主发动机发生“故障”(这是教练员根据训练要求故意制造的),航天员不仅能看到“故障”发生的情况,而且能听到“故障”发出的声音。这时全体机组成员都要全力以赴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并要确保航天飞机“安全返回地球”。
固定基乘员站能模拟什么?
固定基乘员站虽然不能运动,但可模拟航天飞机飞行中的导航、机动飞行、交会和操纵遥控机械臂系统,特别是航天员可用它来模拟在驾驶舱内对货舱内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理和操作。固定基乘员站内装有指令长、驾驶航天员、任务专家航天员和载荷专家的座位。如果是进行较长时间的模拟训练,站内还可提供水和食品。
飞行模拟器能模拟外面的景色吗?
在模拟器内有3个正面舷窗、1个头顶舷窗和两个后面舷窗。正面舷窗看到的是彩色图像,其它舷窗为绿色图像。从这些舷窗中还可看到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有一台闭路电视可以看到后面舷窗外物体的移动、有效载荷的形状和遥控机械臂的作业。通过计算机产生的声音可以模拟航天飞机上的泵唧声、风机声、阀门的开关声、气动力振动声、推进器点火声、爆炸螺栓爆炸声、起落架展开以及同跑道接触的声音。通过舷窗外的景色和这些声音,你可能分不清你是在真的航天飞机中飞行还是在飞行模拟器中作地面模拟。
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共有多少台计算机?
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有两大计算机系统,一个是飞行系统,另一个是支持系统。飞行系统由5台IBM AP101计算机组成,跟航天飞机上实际使用的系统完全一样。支持系统极为庞大,有两台主机、14台微机、还有两个模拟接口装置跟飞行计算机系统联系。此外还有各种输入输出处理器。
航天飞机模型有什么用处?
美国航宇局共有两个航天飞机模型:全尺寸的机身训练器和乘员舱训练器。所谓全尺寸的机身训练器就是一个与航天飞机轨道器同等大小但没有机翼的模型,用胶合板制成。模型内有航天飞机的中舱、飞行控制舱和货舱。该模型主要用来让航天员熟悉航天飞机内各系统的位置以及机上的居住环境。航天员可以在里面学习在天上如何生活和工作,包括做饭、打扫卫生、科学试验和对地观察等。此外,还要用此模型进行一项重要训练,即在航天飞机着陆时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如何紧急出舱。乘员舱训练器是航天飞机轨道器的前段模型,没有货舱(即机身),但安装有遥控机械臂系统。该模型可以垂直放置。航天员用此模型可练习紧急离机和跳伞动作,任务专家航天员则用遥控机械臂系统练习如何展开和回收有效载荷。
为什么还要进行飞机飞行训练?
对于一般民航飞机的驾驶员来说,飞机的进场着陆是最危险的一段时间,因为这段时期最容易发生飞行事故。航天飞机的进场着陆比民航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为民航机可以3度的下滑斜率平稳着陆接地,而航天飞机由于巨大的质量和较差的下滑能力,只能以400千米以上的时速和17~20度的陡角着陆接地。为了确保航天飞机的飞行安全,指令长和驾驶航天员的进场着陆训练极为重要。进场着陆训练使用的是一种专门的训练飞机。这种飞机是用美国“湾流Ⅱ”型喷气式运输机改装而成。航天机组成员指派飞行任务后,指令长和驾驶航天员要在这种专门的训练飞机上进行100多个小时的训练,完成大约600次的进场着陆练习。
如何在训练中体验失重?
为了让航天员在训练期间能体验到失重的滋味,可以用飞机作抛物线飞行。用飞机作抛物线飞行可产生30秒左右的失重。这种实验飞机每次要飞2~3小时,在这期间可作抛物线飞行40多次。所谓抛物线飞行是飞机先以45度角迅速爬高(称急升段),然后改为平飞(称平飞段),最后又以45度角下降(称下降段)。飞机在急升段和下降段,飞行员和参加实验的人员可受到2g加速度的作用,而在平飞段可体验到15秒钟1.5×10-2g的失重。
训练设备中哪一种最昂贵?
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最昂贵。美国航宇局的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于1977年设计和建造,耗资1亿美元。美国航宇局的所有载人太空飞行计划都有专用的飞行模拟器,如水星飞行模拟器、双子星座飞行模拟器、阿波罗飞行模拟器等,国际空间站也有模拟器,但航天飞机飞行模拟器是目前最昂贵的一个。
飞行模拟训练要持续多长?
浅析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 篇3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
一、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的必要性
1. 提高教学效率
任何管理都有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基本功能,协调人、财和物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目前,管理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学校的教学管理也不例外,对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有目标性的管理,同样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新课改的目标的重要手段方法。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一旦体育教学管理中存在漏洞,学校的体育课程实施是会出现问题的。因此,改善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是有积极意义的。
2. 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管理问题。领导管理意识不强,主观随意性较大;没有合理的安排教学及保障训练开展,开展体育训练受到学校条件的制约;体育运动会受到诸多原因未能如期召开,体育健身宣传力度不够;体育学术交流和职称评定时,相对于其他学科带有明显的被歧视现象;在组织学生上体育课时,学生参与率有时候很低,体育训练时间被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常常发生;部分体育教师对工作热情不足,信心不够,等等。
以上这些现象明显都影响到体育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需要学校提升体育教学管理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快体育教学训练管理步伐,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有力保障。
总之,对于学校教学管理而言,体育教学训练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且将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看作是影响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是有意义的。
二、体育教学训练的管理内容
(1)教学组织的管理。学校教师组织是体育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依据学校体育教学要求和任务确定具体的学校训练项目、选拔优秀的运动员,构建出与学校教育资源、能力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体制。
(2)教师队伍的管理。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水平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教师的体育经验对于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和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注意选拔出一批技术技能过硬、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热爱学生的体育教师,同时,要有计划地评估出教师的业务水平、训练业绩。
(3)科学管理运动员。学校体育训练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运动员,要管理好学生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开展有目的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激发他们体育训练的潜能。其次是抓好训练质量,尽管学校体育教训不像竞技体育那么激烈,但抓好教学质量要放在重中之重。
三、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融合性
从我国现有体育教学的状况来看,体育运动训练的项目是很多的。目前的体育教学需要遵循确立教学目的、制定教学任务、运用教学方法和接受教学反馈等多种教学步骤,这与运动训练所要求的内容存在相似性,但两者也存在不同。如在体育教学中,带有小部分竞技运动训练,可见,体育教学可以从运动训练中吸取养分,从多方面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效果。
教育训练管理制度 篇4
员工教育训练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验证本公司员工的资格并提供必要的培训,以确保提升公司全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达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员工的教育训练均适用
3. 定义:
3.1本公司之教育训练分为:
3.1.1新进员工职前培训:即新进员工进厂报到时由行政部人事培训人员实施2-4小时以上的职前培训,使其了解公司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并认识公司环境。
3.1.2 新进员工试用培训;即新进员工试用期间由其直属主管作工作指导培训使其熟悉作
业技能。
3.1.3 员工在职培训:即经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员工培训,可分为专业培训和一般性培训
两种。
3.2培训实施可分为:
3.2.1厂内培训:由公司主管自任讲师或外聘讲师到工厂培训。
3.2.2 厂外培训:由公司委派员工厂外的培训机构或学校接受培训。
3.3培训需求可分为:
3.3.1新员工入厂培训需求。
3.3.2 各岗位培训需求。
3.3.3 各特殊工种培训需求。
3.3.4 其他培训需求。
3.4 试用期限:
新进员工一般均应试用三个月,试用期满应由行政部人事员通知其直属主管,如其主管无
不适用信息返回则自动转为正式员工。员工如试用期间表现特殊,得由其直属主管建议申请缩短试用期限,并报行政部审核。
3.5 新进员工招聘进厂或新的机器设备、新技术引进,可由各部门主管提出临时培训需求,经
行政部审核后,按顺序分别纳入周、月度培训计划。
3.6 被指派担任特定工作的人员或主管,得视其以往所受过的培训、学历、经历、语言或其他
方面的技能,并由其上级主管鉴定其资格,记录在人事资料档案上。
4.职责:
4.1 各部门主管:负责提报本部门培训需求计划或临时性的培训需求并督导执行。
4.2 人事培训员:
4.2.1负责审查各部门的培训需求。
4.2.2负责员工培训计划的汇总及确认。
4.2.3 负责新进员工培训及公共类技能课程培训
4.2.4 负责主办或协办培训成绩的考核
4.2.5 负责培训成绩的登录及记录保存与维护。
4.3 培训讲师:负责培训培训教材的准备、培训的实施及培训成效的考核。
4.4 公司最高主管负责核准培训计划。
5.作业内容:
5.1 提出培训需求:
5.1.1 本公司各部门主管最迟应于每年12月份提出次员工培训需求计划,并填写《员
工培训需求申请表,呈工厂最高主管核准后,送至行政部人事培训员备档。
5.1.2 如因新技术或新机器设备引进或招聘新员工需临时提出培训需求,但至少应提前一
周。
5.2 确认及汇总:
5.2.1 人事培训员应确认各部门培训需求内容及课程时数安排的适宜性,并汇总成〈
培训计划表〉。
5.2.2 对于通用性的课程可安排同一时段集中培训。
5.3 审核:
人事培训员将所汇总提报的〈培训计划表〉应呈工厂最高主管,以审核各培训需求项目
是否符合公司品质政策及品质目标。
5.4 培训实施:
5.4.1 各部门应根据核准的〈培训计划〉中的项目按月实施。
5.4.2 属通用性的项目可由人事培训员统筹安排集中培训。
5.4.3 培训所需要的教材及讲师,可由各部门自行安排或委托人事培训员统筹安排。
5.4.4 如外派培训,可有可由行政部视培训课程的重要性,要求员工签署〈外派受训协议
书〉备案。
5.5 考核与资格鉴定:
5.5.1 员工参加培训时应于〈培训签名单上〉签到,必要时可由各部门主管或培训人员抽
点。
5.5.2 厂内实施培训后,应由讲师进行培训结果考核,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口试、实际操
作或交心得报告等方式选择一种实施。
5.5.3 经考核不合格者应重新安排补训,补训以两次为限,两次仍不合格者,报请其主管
予以淘汰处理。
5.5.4 如外派培训,需缴验〈合格证书〉或〈结业证书〉或交〈培训心得报告〉进行资格
鉴定。
5.5.5 培训〈合格证书〉经缴验证后由行政部保留正本,影印件交还本人,正本劳动合同
期满不再续约后,可交还本人。
5.6 记录:
无论是厂内培训还是外派培训其培训结果,均应于受训完成后两星期内送交人事记录于〈人事
资料档案〉上。
5.7记录维护:
5.7.1所有实施培训的教材及培训考核成绩均应按〈文件与资料管理制度〉办理保管存档事宜。
5.7.2 行政部应保存个人的培训记录至该员工离职时止,有关记录的保存及维护参考〈文件记录管理制度〉
6.流程图〈见附件〉
7.参考文件:
7.1 〈文件与资料管理制度〉
7.2 〈文件记录管理制度〉
8.使用表单:
8.1〈员工培训需求申请表〉
8.2〈员工培训计划表〉
8.3〈培训签名单〉
8.4〈人事资料挡〉
把拓展训练引入中职管理教学 篇5
阐述了拓展训练的内涵与意义,研究了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设置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原则,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校管理,探讨了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内涵和意义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以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应对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对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在综合能力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拓展心理的内容与手段,特色化与专业化地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行为规范,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
2、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即将面临未来职场严酷竞争的中专生不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心智方面也是欠缺较多,主要表现为心理意志薄弱、缺乏团队意识、缺少自我挑战的精神。拓展训练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新型体验式课程,利用多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让中职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考验,使中职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目标。其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而是教师组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育作用不是由外向内灌输进来的,而是学生自我教育产生的结果。体现由教师单向传导的教学过程转为师生共同合作来引导、启发学生获得知识和受教育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对于促进中职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职场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当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现状,考虑到中职生相对于大专、本科生的竞争劣势,笔者觉得在教学中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是必要的,借此希望能为学生在走上职场前提供一些关于意志品质、团队意识、沟通能力、规划协调等方面的训练,为他们直面职场竞争压力做好心智储备。
二、素质拓展训练课程项目的设计原则
要有针对性在校学生与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子适应拓展训练的强度,所以应分析当代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内容移植进来。拓展训练要根据学生训练的特点,包括他们的性格、社会活动经验、个人能力,编排不同的个人挑战课程和团队协作课程。
要有共同性素质拓展训练设置的课程项目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的目标。
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相结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培训项目应是对每个人团队精神和个人意志的考验,项目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两个方面内容的有机融合,不可偏重某一方面。
专业的互补性与结合性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差异无形中形成了他们的素质差异。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基本项目都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但综合能力训练项目的针对性较强,主要培养领导、协调、组织等管理能力,而有些专业的学生特别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因此,项目设计中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的实施对策
(一)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拓展课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做到身体力行。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过去,中职学校没有专门设置拓展训练课程,因此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软件设施上都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应充分考虑必要的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机构、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计、硬件配置和基本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开设后不至于被动。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拓展训练服务。中职学校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
(三)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中职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中职学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关于资金方面,拓展训练的投资不是很多,中职学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还可以考虑和附近的兄弟学校联合,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也可以达到互通学习。
同时,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中职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衡定优劣。
四、结论
将拓展训练引入中职教学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我国中职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和心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学校教育的功能;而且对中职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王长权,高林,李笋南.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3).
[2]高彩琴.谈拓展训练促进心理发展的条件与价值[J].体育教学,2004(3).
[3]佟艳华.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9).
训练设备管理 篇6
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和教学水平不仅取决于中心的建设思想和师资水平, 而且取决于中心的管理水平。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把仪器设备作为建设的基本条件、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是对发挥仪器设备的效率起着重要作用的管理人员却重视不够, 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不适应中心发展的需要。随着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成立, 学校加大了对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投资规模, 使得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增大。因此, 设备管理工作就需要进一步科学化, 才能更好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加强工程训练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 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 提高其完好率, 保证工程训练教学的正常进行。
2 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对仪器设备管理队伍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人员不稳定
工程训练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长期以来不被重视, 加上政策和待遇等的影响, 造成仪器设备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队伍不稳定、缺乏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管理人员, 且设备管理人员经常变动, 管理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批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只要有机会, 就转岗从事教学或行政工作, 而新进的高学历人员也不愿从事此项工作, 认为没有前途, 有机会就会转岗到教学系列或为了离开仪器设备管理岗位而继续深造。
2.2 管理业务能力偏低
为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工程训练中心不断加大对仪器设备投入的力度, 随着大型、精密、高科技仪器设备不断增加, 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成为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管理者。由于经费短缺, 人员紧张, 观念陈旧, 工程训练中心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更没有政策上的支持与激励。中心的专职教师经常参加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 而从事仪器设备管理的人员忙于平时的日常工作, 学习培训机会少, 导致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慢, 阻碍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2.3 服务意识淡薄
从工作职能上讲,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既是仪器设备的管理者, 更是教学、科研的服务者。因此,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爱岗敬业,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综合素质, 为教学和科研做出贡献。然而, 由于缺乏对管理人员严格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导致一些设备管理人员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服务意识淡薄, 直接影响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也影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3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
3.1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道德修养, 增强服务意识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通过学习和培训,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全心全意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培养职业意识, 能够专心从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做到爱岗敬业。在日常工作中, 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经常检查仪器使用情况,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开发设备的使用功能, 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3.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设一支稳定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
实际上, 中心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与院系的实验教学人员有着本质区别, 无论是对他们的职责要求, 还是管理水平的要求, 都高于一般的实验教学人员。因此, 工程训练中心应当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职称评聘是大家十分关注的事情, 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产生极大影响。随着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 在职称评聘上, 需要给予适当的倾斜和扶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 独立评聘, 形成独立的职称评聘体系。建立健全管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对仪器设备管理好的人员, 给予相应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有特殊贡献的管理人员要给予大力表彰, 促使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管好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3.3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工作, 提高业务水平
根据工程训练中心设备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 制定计划, 分期分批安排在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短期进修、外出调研。请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来中心讲解最先进的仪器设备知识, 了解并掌握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使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积极创造条件, 让设备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外一些学术活动和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展览会, 了解先进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技能, 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培养出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 以适应中心的发展需要。
工程训练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具体、细致而又复杂的技术工作, 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 是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保证工程训练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因此,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 使设备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不仅要管, 而且要会管, 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 在管理中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为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作出贡献。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当前工程训练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工程训练,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姜兆纯.浅谈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的素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 (4) :29-30.
[2]叶可辉.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6, (3) :37-38.
训练设备管理 篇7
我军装备人才培养工作只有近10年的历史, 主要采用院校训练的方式进行。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这种方式显得比较单一, 而且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整个装备采购体系庞大而复杂, 且教学资源缺乏, 仅仅依托几所院校进行培养, 很难做到高效完成人才培养工作。采用数字化实现训练管理, 可以统一调度训练工作, 实现人才训练的全寿命管理。可以在训练管理系统中集成各类信息系统, 提供一个便利的学习交流平台。“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军装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同时也为装备采购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 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1. 知识管理系统特点
知识管理系统 (KMS) 是一类应用于管理有组织的知识的信息系统, 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 支持并提高有组织的对知识进行创建、存储/获取、迁移、应用。普通的KMS技术包括:企业内联网和外延网、搜索和获取工具、内容管理和协作工具、数据仓库和挖掘工具、组件和人工智能工具 (如专家系统和基于知识的系统) 。KMS与用户交互时, 大多数采用的是被动模式, 即用户先发起请求。文档中心的知识管理系统提出了两个交互模型:1) 用户输入查询关键字, 系统返回一系列相关的文档匹配这些关键字。查询算法可以是非常健壮灵活的, 比如考虑关键字的同义词或使用自动群集技术。2) 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的树状分类结构定位知识[1]。这两种模型是互补的, 第一种模型适用于用户预先知道自己需要查找什么, 而第二种模型是用户并不清楚需要什么。我们相信KMS应该为用户在获取知识时提供更多的帮助。并且知识应该是更丰富更生动的形式, 而不是简单的静态文档格式。
知识管理核心的管理对象是知识, 让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周而复始的进行, 使知识指导行动, 不断地产生价值[2]。
2. 知识管理系统总体方案
2.1 知识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装备采购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总共分为4个层次:资源存储层、持久化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 如图1所示。
(1) 资源存储层。知识管理系统中所有物理存储的资源。这些资源存储方式有两种:数据表和文件。数据表存储的信息只用于描述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摘要信息, 具体的文件存在文档服务器中。
(2) 持久层。专注于实现数据持久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持久层是负责向 (或者从) 资源层中存储 (或者获取) 数据的一组类和组件。持久层包括业务领域实体的模型。
(3) 业务逻辑层。这一层主要实现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服务和高级服务。基础服务主要用于实现知识库的基本管理功能。高级服务是为了满足知识深层次应用的需求。
(4) 表现层。即用户接口, WEB界面的展现, 主要包括各个领域的门户页面, 专家咨询页面, 主题研讨页面以及系统管理页面。
2.2 知识管理系统服务功能
为满足用户学习、训练以及工作过程中的知识需求, 知识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交互模式, 如TAG、咨询室、研讨厅等。整个交互模式如图2所示。
从交互模式图中, 可以看出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三类服务:
(1) 知识搜索
搜索引擎为用户快速方便找到信息的工具, 用户只需输入查询语句, 便可以迅速获得查询的结果。系统提供全文检索功能, 能够对知识信息的多个字段进行索引。用户可以根据需求, 设定知识搜索的范围和类型, 能够对搜索结果分类、过滤和多种排序方式显示等。
(2) 知识浏览
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按照一定结构和分类规则对知识的重组, 用户可以采用“按图索骥”的方式, 定位需要的知识。知识地图可以以多种方式组织, 提供多种视角:按照不同专业领域进行知识划分的领域知识地图, 按照采办流程所需要的知识进行划分的采办流程知识地图, 以及按照岗位任职需要划分的知识地图。
(3) 知识交流
研讨厅:建立按专业分类的装备采购主题研讨厅, 支持装备采购专家和教员与学员进行互动, 为全军装备采购干部搭建基础的知识交流、研讨的环境。
专家咨询:用户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可以从专家咨询室获取信息。专家咨询室维护一个FAQ (常用问题列表) 的知识库, 这些FAQ可以解决用户的大部分问题。对于新问题可以通过专家解答, 专家并把新问题沉淀到FAQ库。
2.3 知识管理在数字化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结合对知识管理系统在企业中应用的分析, 总结出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为训练管理系统提供支撑:
(1) 知识获取
用户可以通过按知识门类浏览查看库里的知识内容, 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精确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浏览记录, 动态生成个人知识门户页面, 优先展示用户最感兴趣的知识。
(2) 知识生成
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研讨厅和专家咨询室可以动态生成知识, 产生案例库和FAQ库, 学员通过这两个库可以更快速的学习知识。最理想的状态是学员的所有问题通过查询知识管理系统都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
(3) 知识训练
首先要求知识管理系统中有丰富的试题库, 学员通过动态生成练习题完成知识训练。在试卷上支撑手动和自动生成方式。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集成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研讨厅和专家咨询室, 用户可以通过训练管理系统进行讨论和咨询, 从而可以生成大量训练相关的知识。同时通过知识库管理接口, 可以很方便地获取知识来支撑训练。
2.4 知识管理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1) 知识生成机制
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中主要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研讨厅和专家咨询室完成知识的生成。研讨厅和专家咨询室提供了基本的环境, 要能高效的生成知识还需要建立管理机制。系统中建立专家目录, 管理着大批专家, 系统按用户评分将专家分为不同等级, 其中首席专家主要负责推荐知识的审阅与入库。用户需要咨询服务时, 首先选择咨询主题, 系统按主题从专家队列中分配专家。然后可以和分配的专家进行交互。交互结束后用户对专家进行评分。专家将咨询结果推荐给首席专家, 请求入库。首席专家对知识评阅后决定是否批准入库。
在研讨厅管理机制中, 用户先确定一个研讨主题, 其他用户或专家可以参与研讨。最终用户评估研讨结果的价值, 选择性的将研讨整理推荐给首席专家批准入库。首席专家最终确定是否入库。
(2) 与训练管理系统集成
为了使知识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进行交互, 需要在知识管理系统端定义数据交互接口, 为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提供服务。需要的服务主要有:目录服务、TAG服务、查询服务、搜索服务等, 如图3所示。
目录服务和TAG服务主要用于获取知识分类, 在训练管理系统中用户可以按分类浏览知识。查询服务把用户过滤知识, 更精确的定位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搜索服务, 根据关键字获取知识管理系统相关资源。研讨厅和专家咨询室直接集成到知识管理系统的界面。
(3) 程序接口
WSDL (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 是一个用来描述Web服务和说明如何与Web服务通信的XML语言, 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接口说明书。在知识管理系统端采用SOAP协议的WSDL来实现服务。
3. 训练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中, 集成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相关服务, 整体架构分为三层, 如图4所示。
最底层为数据层, 数据层包括训练管理自身需要管理的数据库, 知识管理系统提供知识库和文件数据, 文件数据来源于文档服务器。
中间层为服务层, 服务层负责数据获取与存储。训练管理系统通过Hibernate将数据库操作封装, 采用HQL对训练管理库的数据进行操作, 通过Spring将查询得到的数据注入Hibernate映射的实体Bean中。知识管理系统的数据操作通过实现知识管理系统服务接口来时提供训练需要的服务。
最高层是具体各个管理模块的实现, 一共包含10个功能模块:人力规划管理、人员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训练项目管理、主题研讨厅、专家咨询室、知识管理系统、知识训练、考核评估和系统管理。
4. 总结
本文依据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及特点, 从知识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知识管理系统服务功能、知识管理在数字化训练中的应用分析、知识管理系统集成方案设计等四个方面分析论证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 并将其集成到训练管理系统中, 为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摘要:本文针对我军装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求, 分析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特点, 从知识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知识管理系统服务介绍、知识管理在数字化训练中的应用分析、知识管理系统集成方案设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总体方案, 最后给出了训练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框架, 为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的研制提供总体论证与支持。
关键词:知识管理系统,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Maryam Alavi, Dorothy E.Leidner.Review Knowledge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ual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J].MIS Quarterly.2001, 25 (1) :107~136.
训练设备管理 篇8
推进剂加注设备是火箭发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对火箭发射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操作失误和维修不当轻则造成设备故障,延误发射,重则引起推进剂泄漏事故,造成人员和装备损失。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加注设备装配操作训练,有助于操作和维修人员熟练地掌握加注设备的操作和维修技能,避免利用实际加注设备进行训练的种种限制。本文研究加注设备虚拟装配仿真训练系统的开发过程。
1 系统功能和技术框架
加注设备虚拟装配仿真训练系统具备以下三项主要功能:
1) 加注设备基础知识学习功能。
以帮助文档和虚拟场景相结合的形式讲解加注设备的功用、结构、原理、操作使用和维护修理等知识。设备知识包括系统级和部件级两个层级。系统级知识的学习在完整的加注设备虚拟场景中进行,用户进入场景“实地”观察系统构成、设备功用与布置、管路走向等,并可通过弹出菜单项选择进入相关帮助文档,学习系统工作流程、操作使用方法和维护修理知识。在系统级虚拟场景中可点选重要设备进入部件级学习,部件级学习在单个设备虚拟场景中进行,可观察各设备的三维实体结构和装配关系,也可选择进入相应帮助文档,学习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操作、维修人员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获得加注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维护的基本知识。
2) 加注设备装配模拟训练功能。
以动画演示和虚拟交互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练习加注设备的拆卸和装配工艺过程。在系统级虚拟场景中,可以选择观摩零部件更换和维护保养演示,这种演示为顺序动画形式,用户不能干预或参与装配;也可选择交互拆装操作,用户可通过鼠标、键盘对设备进行选择、旋转、拖动和释放,进行零部件更换和维护保养的操作训练,此时用户完全自主拆装。用户还可点选重要设备进入单个设备的拆装训练环境,同样可选择观摩单个设备的拆装演示或自主进行设备的交互拆装训练,此时可将设备完全拆卸成零部件。通过交互拆卸和装配训练,用户可熟悉设备拆装的工艺流程。
3) 加注设备装配工艺规划。
以装配工艺规划算法[1]为基础,提供拆装序列规划、路径规划和特定故障拆装训练平台。针对加注设备的特定故障,用户可通过此平台拟定维修方案并进行维修训练。当某设备发生故障后,维修人员初步确定拆卸的方案(通常只需拆卸少量零部件),再利用此平台规划拆卸序列和路径,得出最优的拆卸工艺方案。再以此拆卸工艺方案为基础,生成操作、维修综合实验环境,人员通过此环境,针对具体的故障和维修方案,采用最优的装配工艺进行拆装训练,有针对性地获得特定故障的维修技能,提高维修的工作效率。
图1所示是推进剂加注设备虚拟装配仿真训练系统的技术框架,分为界面层、应用层和支撑层三部分。界面层是对仿真应用的集成和调度,实现用户功能,并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应用层是面向特定需求的仿真实现,通过设备知识的搜索和综合、装配过程仿真和装配工艺规划三部分实现加注设备知识学习、拆装过程演示和交互操作、拆装工艺方案规划和训练环境生成等核心功能。支撑层包括仿真应用所需的三维模型和数据库、系统开发和运行所需的支撑软件等。
2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
为实现装配仿真训练系统,首先要建立加注设备的几何模型,模型必须真实地表达设备的结构,即模型尺寸要准确,配合间隙要精确,装配关系要与实际相符,而且外观必须逼真。本文选用Autodesk Inventor建立加注设备的几何模型,它基于特征进行参数化的实体造型,建立的模型既有直观的外形,又有精确的尺寸配合。
加注设备包括各种管道、阀门、泵、推进剂贮罐和操纵台等,使用Inventor建模[2],首先根据零件的尺寸参数,画出零件的特征草图,然后使用特征操作,如拉伸、旋转、扫掠、阵列等构建出零件的几何特征。当建好设备的所有零件几何模型以后,通过各种约束,如配合约束、角度约束、相切约束等约束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组成设备的整体模型。如图2所示是的安全阀的几何建模过程。
建立好各种分离设备的几何模型后,根据加注设备真实连接关系组合成系统模型,利用Multigen Creator[3]进行渲染,构建加注系统各工作区域场景,如图3所示为泵房和罐室场景。
3 加注设备的装配仿真
装配仿真是加注设备虚拟装配训练的核心功能,本文采用VP[4]进行仿真开发,在VP中通过对场景(scene)、观察者(observer)、观察通道(channel)、环境变量(environment)、运动方式(motion)等参数进行设置,构建推进剂加注设备装配仿真的虚拟环境。利用VP所提供的功能模块和程序开发接口,实现加注设备的装配过程演示和交互装配操作。
给模型设定一系列的路径控制点,通过路径控制点控制模型在通过此路径控制点时的位置、姿态,然后利用导航器Navigatror连接路线中的各个散布控制点,形成一条完整的运动路径,模型可以自动地按照指定的运动路径在场景中运动。通过对PathNavigator中的setStartDelayTime,setKinematicstate等参数的设定,确定零件拆卸的先后顺序和拆卸动作的快慢。对点的位置或拆卸时间等参数进行修改,可以改变拆卸过程演示方案。图4(a)所示是电磁阀的拆卸演示过程。
通过鼠标的拖动改变零件在场景中的位置,来实现装配的交互操作。首先获取鼠标在计算机屏幕上的位置坐标(x,y)和零件的三维空间位置坐标(x',y',z'),并通过设置观察者坐标和姿态,获得装配场景的正视图,用鼠标的(x,y)坐标来改变零件的(x',y')坐标值,然后切换到装配场景的侧视图,固定零件的x',y'的值,利用鼠标的x坐标信息来改变零件的z'坐标值,实现零件的拖动。如图4(b)所示是球阀的虚拟交互装配的过程。
4 装配工艺规划
装配工艺规划针对特定的加注设备出现的特定故障,分析修理过程中的拆卸和装配方案,并通过对不同装配方案的比较,得出最优的装配方案,为维修工作提供指导。装配工艺规划分为装配序列规划和装配路径规划。
4.1 装配序列规划
装配序列规划[6]即产生一个装配顺序,在经济最优化的前提下,把分离的零件装配在一起,形成目标产品。
本文采用的装配序列规划原理为:采用联结图法建立加注设备的装配模型,表达零件的装配信息。采用子装配体的概念对装配模型进行简化。然后利用零件间的优先约束关系分析拆卸模型,建立设备的优先关系矩阵。通过对设备装配模型和优先约束关系矩阵的分析,生成设备可行的拆卸序列。采用遗传算法对设备的拆卸序列进行优化,优选出最佳的装配序列。
对图5所示的闸阀进行装配序列规划,得到一组最佳拆卸序列为:1,6,2,3,7,9,10,8,4,5,11。
4.2 装配路径规划
装配路径规划[5]就是寻求一条装配零件从装配起点到装配目标点的空间运动无碰路径。本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装配路径规划。图6是在有三个障碍物的空间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从起点S到终点T寻找的一条最短无碰路径,路径长度为205.945。
5 系统开发
本文利用VC++2003.net编程实现仿真训练系统界面程序[6],通过进程调用的方式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调度和集成,形成加注设备虚拟装配仿真训练系统。图7(a)所示是设备知识学习界面,图7(b)所示是设备拆装演示界面。
6 结论
本文设计了推进剂加注设备虚拟装配仿真训练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框架,建立了设备的几何建模,开发了加注设备的装配演示、交互操作仿真以及工艺规划模块,并对系统进行了集成。开发的虚拟装配仿真训练系统对加注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有重要帮助。
摘要:设计了火箭推进剂加注设备虚拟装配仿真训练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框架,建立了加注设备的三维实体模型,开发了加注设备的拆装演示、交互装配操作和装配工艺规划模块,并编制了功能模块调度与管理界面程序。设计的系统对加注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加注设备,虚拟装配,训练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谢慧清.虚拟装配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兰州:兰州大学,2007.
[2]董永进.Inventor机械设计精彩实例与进阶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3-29.
[3]王乘,周均清,李利军.CREATOR可视化仿真建模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5-41.
[4]周玉清.城市仿真应用工具/VEGA软件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67-72.
[5]张中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研究[D].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08.
论拓展训练与企业管理 篇9
实际中, 人们对创意培训都非常好奇, 因为从来没有参加过, 所以也愿意积极地参与体会。在各项具体活动中, 每当顺利地完成一个项目时, 就会欢呼雀跃;失败时, 又会非常的懊悔。如果每次项目训练结束, 无论成败, 让每个人做一个训练小结, 谈自己的意见、想法和建议, 那么他们就会在小结中, 学会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会聆听每个入的总结。如果再经过培训师的总结和引导, 那么自己对以前一些模糊概念就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训练单纯的个人体能与个人生存并不是训练的目的, 集体精神或集体意志的集中体现, 那才是真正的境界。这种清晰的认识源于具体的创意活动, 或者说是创意实践的结晶, 这就是我们一贯说的——“团队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 团队精神被延伸到现代企业管理。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注重程度, 也越来越被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 究竟如何才能体现出它的核心力量呢?我们应该知道, 团队精神并不是说几个、一群或一大帮聚集起来就能够形成的, 它需要的是内在心理与外界的相互融合、凝聚和集中体现, 它是个人素质的集合。要达到这种目的, 需要的是超常规的训练, 而这种训练的升华, 就是成果的结晶。我们先看看下面几种范例。“集中晨练”, 定时定人定规矩, 一人迟到, 教导员就要说你为什么没有集体观念, 大家跟着你也要得到类似的训话, 我们是一个集体, 今后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这样, 大家必须要有集体思想。这说明团队的每个人必须有集体观念。“孤岛求生”, 试想我们一起来到一个孤岛, 处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应该如何求生, 大家肯定说, 我们群策群力, 共渡难关。这说明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团结一心, 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单人项目”, 尽管它是个人表演, 但同样具有外界同伴的鼓动因素, 你在现场表演, 全队人员一起为你喊口号, 加油鼓劲, 没有一个人漠然视之。当你做完, 满意而归后, 你会对同伴由衷地说:“今天若不是大家, 我不可能完成这个项目。”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因为他是我们的同伴, 我们才为他鼓劲, 尽管我们没有在体力上帮助他, 但为他增添了勇气和希望。是团队精神的作用, 他才完成了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再次说明了团队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从晨练中一人迟到到孤岛求生的群策群力, 再到单人项目的完成没有一种是离开团队的。工作中的团队是一个广义的说法。一台设备, 一个班组, 一个科室, 一个车间都可以称之为团队。无论是哪一个级别的团队,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做每一件事情时, 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要有团队意识, 要考虑团队的利益。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能够从团队中得到支持, 无论胜败, 得到的是, 我们团结协作得很好, 都尽了最大的努力。这种意志的集中体现和整体发挥, 才是真正的团队精神。如果说一般培训能够起到知识、技能提高的作用, 那么知识、技能之外的个人意志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培训领域里一种无形资本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今后一定要把如何加强教育组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放到重要的位置。团队精神的概念在现代管理学中经常被提起, 它在运用过程中, 时刻洋溢着团队协作的气氛。
“自信心”就是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肯定程度。人的潜能是没有极限的, 面对挑战, 同样条件的人, 表现却不同。有的奋勇向前, 有的唯唯诺诺, 这主要是自信心的问题。做过“断桥”项目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从断桥的起点开始, 艰难地跳出第一步, 等再跳回来时, 尽管培训师把难度系数增加了, 但跳的人依然感到轻松多了。这是因为在迈出第一步之前,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也就是缺乏自信心。但再跳回来时自信心增强了, 即使难度大了也很容易完成。
同样的条件, 同样的动作, 因为自信心的强弱, 完成的效果也不同。日常工作中, 当接到有困难的任务时, 心里往往在想:“自己的能力行吗?失败了怎么办?”正是由于缺乏自信心, 导致一些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却没有完成。所以在工作上, 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不要过多考虑其他的因素, 考虑得太多, 反而会影响结果, 这就像过断桥时不要考虑保险绳结不结实, 踏板会不会断一样, 只要跨出第一步, 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
“爬天梯”对个人来说是“空中楼阁”, 自认为是不可达到的。但在多人组成的小团队中, 如果利用各自的长处, 相互配合, 那小小的团队, 就会有一股无穷向上的动力, 获得必达顶峰的效果。当然, 执行过程中免不了有畏首畏尾的, 产生个别队员退缩的现象, 但在团队队员的鼓励、影响下, 也会深受感染, 打消退缩的念头, 与大家一起渡过难关。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如同过断桥、爬天梯一样, 需要各种支持条件, 如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等, 各种因素齐备, 齐心协力, 发挥优越, 企业就会产生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就会产生跨越式发展, 获取非凡的效益。说得具体一点, 就是在我们企业从事的各种经营活动中, 各部门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这个项目留下的思考有几点:第一、团队人力资源的分配和整体配合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团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第三、团队的指挥协调要有力;第四、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第五、管理者绝不能忽视团队中弱势群体在团队中的关键作用;第六、团队中的成员要相互配合、协调、信任、鼓励和赞美;第七、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然而, 这些条件的生成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没有超出常规的训练, 是很难得到的。
“高空单杠”, 这是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体验。因为自己本身恐高, 在未做前就已经胆战心惊。轮到自己的时候, 想着快点做完就好了, 但是快到铁柱顶端圆盘的时候, 由于圆盘本身就小, 再加上晃动, 四周无依靠, 心理上一下就承受不了, 在顶点停顿了好久。最后, 自己还是在全体队员的鼓励下, 慢慢找准平衡点, 站了起来, 鼓足勇气, 跳上单杠。虽然自己的手一打滑, 没有抓稳, 滑了下来, 但是自己挑战了自己, 震撼之余, 进行自我反省, 觉得没有抓稳的主要原因是:心理上没做好准备, 忽视了背上安全带的存在, 忽视了下面的队友。更深层的考究下来, 那就是现代生活要求一个人应该有极强的独立性, 独立处事的时候应对外界事物有可靠的安全感。空中一小步, 人生一大步。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面临这样的挑战, 但我们往往有太多的迷茫、太多的不确定而与机会失之交臂。“如果我不能, 我就一定要;如果一定要, 我就一定能。”其实很多情况下, 我们的真正敌人不是别人, 而是自己。细想一下, 成功与失败不就是一步之差吗?只要能战胜自我, 就能战胜一切。
这是一个小小的挑战, 一个企业, 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尽心尽职, 多动脑筋, 多想办法, 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力求把每件事情做好。其间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比如“穿越电网”其寓意都是要求队员在紧急状态下, 采取正确的措施以保证每个队员能顺利脱离险境。不同的是这个项目的难度更大, 时间上更紧迫, 以至于在盲目中出现有人触到电网的现象, 结果全军覆没, 重做。生气、埋怨、释然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仔细思考, 我认为在真实生活以及工作中, 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忽视这样的细节, 在行动之前应当有信心, 但不要盲目。行动中要勇敢, 但不能莽撞。失败中要多考虑队友的感受, 不要挫伤他人对团队的信任和归属感。这个项目给我们的启发是:要达到目标, 一个人必须勇敢, 必须有勇气挑战自我, 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 必须不畏艰难险阻。当然, 我们所说的这些, 并不是盲目的勇敢, 盲目的自信;过于盲目勇敢, 自信, 那就成了自大, 自负, 结果就适得其反了。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有些事是一个人完成不了的, 它需要别人的配合, 而配合的过程需要充分地信任大家, 需要有集体和团队意识。一个集体, 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什么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这与现代管理学中的“头脑风暴”是相一致的, 都是提倡集思广益。“集体智慧”, 也就是通过大家动脑筋, 想办法去完成工作。这在拓展训练的“布雷方阵”中能够得到答案。在训练中, 假如我们用半个小时完成了通过“雷区”的任务时, 我们一定都很有成就感。但在项目小结中, 我们集体研究提出10分钟就能完成任务的方案时, 大家就会惊奇的发现:前后两方案中, 前者我们忽略了集体的智慧, 所以造成了大部分时间的浪费。这对我们是一个教训, 在现代社会科学中, 分工越来越细, 全面型的人才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工作时不提倡突出个人能力, 而是提倡全体参与。在一项工作开展前, 若能够汇集参与人员集体的智慧, 再去计划安排开展工作, 一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现实的一些工作中往往忽略了集体智慧的作用, 而是根据领导的“一言堂”, 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也打击了参与者的热情, 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结果。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一定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 但一定是一个会很好地运用集体智慧的人。再比如几个队“爬山”比赛, 在开始不危险的情况下, 大家奋力向前, 颇有不取得名次誓不罢休的气势, 但随着山路的艰难, 气势在逐渐减弱快到山顶时, 山路变得异常难行, 大家面临着每走一步都有可能从山上滑落下去的危险。此时的情景与先前大不一样, 名次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所有参与人员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队友, 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对手, 都相互鼓励, 相互帮助, 出现的是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情景。这是什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它给我们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无形的精神境界, 是团队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高尚友谊风格的表现.
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统一的领导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团队项目进行过程中, 需要决策者们的统筹安排, 做到周密细致, 有条不紊。执行过程中领导者的工作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从整体上来讲, 大致分为四步:第一步确立统一的领导。领导是决策事务, 影响事务发展方向的人, 他要和团队一起努力, 从而实现团队整体的目标。第二步集思广益。执行领导者工作应该在下属成员中征询建议, 让所属成员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每一位成员都有向组织献计献策的权利, 并且希望领导者能够采纳。第三步确定完善的方案。在处理具体工作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或者方案, 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条理清晰, 事半功倍。第四步分工明确, 认真实施。在我们实际工作中要懂得发挥每个人的专长, 各司其职, 以提高成员的工作效率。在我们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很多工作, 特别是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 我们都要有一套既可处理复杂问题又可处理简单问题的流程, 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急就乱了阵脚。只有合理组织安排工作, 才可能有高效率的工作绩效。
坚定的执行力和优秀的领导力是密不可分的。执行力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 对执行力的困惑、关注和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那么, 执行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执行力关系到哪些人群?执行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培养企业的执行力呢?
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 (Dr Paul Hersey) 曾经说过:成功企业的经验和研究结论表明, “执行力”问题就是“领导力”问题。赫塞博士的话可谓一语惊人, 它直接揭示了执行力的本质——“领导力”。由此可见领导力作用的地位。我们要领导力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必须从多方面去要求, 具体地讲,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领导者亲自参与指导。戴尔电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先生的执行力, 用前戴尔亚太采购负责人方国健的话说就是;“迈克尔·戴尔的特质之一是极有远见, 他通常在认定一个大方向以后就亲自披挂上阵, 带领全公司彻底执行。”由下面的具体事例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其一、戴尔电脑推动国际互联网的深度运用与普及化的过程。迈克尔·戴尔很早就意识到, 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人的生活形态与工作习惯, 而且是直销的一种利器, 有必要大力宣传、推动对互联网的重视。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迈克尔·戴尔安排在公司内部到处张贴一种大海报, 在这张海报上, 迈克尔.戴尔本人一脸酷相, 半侧着身子, 一手直指向画外 (观众) , 海报上印了一行大字:“Michael wants you to know the net! (迈克尔希望你把互联网搞通!) ”戴尔还在好几个公开演讲中热情洋溢地重申他对互联网的看法。此番努力的结果是:戴尔电脑有70%的营业额可以通过网络下单成交, 公司的多数管理制度及工具可以在网络上实行。其二、戴尔公司供应商的选择管理。戴尔电脑是依靠OEM模式来运营的企业, 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制造商的管理是戴尔公司的关键, 戴尔本人非常重视, 不仅对各个供应商的报价和产品标准细节了如指掌, 不仅派高级管理人员不断巡视这些厂家, 而且每年要亲自到供应商的生产现场考察数次, 对生产细节深究不已。这就是迈克尔·戴尔本人领导力 (执行力) 作用的有力证明。
第二, 选拔人才。这是容易被领导人忽视的一面。如果仔细观察那些长盛不衰的企业, 观察最高管理者和最高执行者, 你就会发现, 它们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人员的选拔。GE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管得少, 就是管得好。”如何才能管得又少又好呢?答案是:用人是关键!优秀的领导人每年都会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干部选拔上, 这是领导者最重要的执行内容, 但由于该工作往往在短期内无法发挥效应, 所以被企业领导人忽视 (中国的企业领导人更是容易忽视这一点) 。
第三, 对项目的追踪和跟进。这是执行能力的核心所在。除了选人, 对项目的追踪、跟进也是企业领导人执行能力的核心所在, 所有善于执行的人都会带着宗教般的热情来跟进自己的既定计划。通过跟进工作能够暴露出计划和实际之间的差距, 并迫使人们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协调整个工作的进展。此时, 领导人 (不一定是企业的总裁或CEO) 一定要制定出一份清晰的跟进计划:目标是什么?谁负责这项任务?什么时候完成?通过何种方式完成?需要动用哪些资源?下一次项目进度讨论在何时进行, 通过何种方式进行, 将有哪些人参加?如果没有精力对某个项目进行彻底跟进直到其最终渗透到整个组织当中, 就千万不要批准这个项目。
第四, 人才训练。这是领导人培养团队执行力的手段。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自己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而且能训练出一批一流的执行人才。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想让员工成长, 就应该去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如果我们能将他们最好的想法加以利用, 我们就有了赢得竞争的机会。”这句话也得到了包括保罗·赫塞博士 (Dr. Paul Hersey) 及众多知名工商界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实际上, 领导人应该像一个火车头, 把自己与下属的每一次会面都看成一次指导的机会, 把每一件托付给下属的事都当做锻炼下属的机会, 把下属的每一次进步都当做自己的进步。请记住, 下属就是你的“替身”, 他的能耐越强就表示你的能耐越强, 就表示你的执行力越强!
第五, 中层管理者的领导力。这是执行领导人意图的重要保障。领导者的执行力还包括:启发下属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告诉下属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让下属知道你对他的期望;及时告诉下属他做得如何。只有这样, 你的监督和检查才能顺利进行。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层执行者。如果把企业比做人, 老板就是脑袋, 负责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是脊梁, 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可以说, 中层就是老板的“替身”, 也就是支持大脑的“脊梁”。作为中层执行者, 一旦周围同仁和领导从中层身上感受到了坚定的力量, 他们必然会信任中层, 中层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他人的态度;反之, 如果中层被畏难情绪所左右, 连正常的能力都发挥不出来, 那么执行过程的“腰”就软了。同时, 中层管理者必须是团队成员和教练, 必须能够激励赞美别人, 必须是充电器, 而不是耗电器。因此, 一个优秀的中层必须具备以下执行能力:一、领悟能力。要先弄清上司希望你做什么, 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和方法;二、指挥能力。工作的分配、协调、临场发挥, 指挥的方法与语气, 激发斗志和引导前进的能力等;三、协调能力。包括上下、内外工作关系, 人员关系;四、判断能力。在能够准确领悟的基础上作出对所有事情的准确判断;五、创新能力, 在原有管理基础上有新的方式方法。所有这些能力都是领导力的体现, 并最终体现为企业的执行力。
为了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 企业需要培养更多的具有卓越领导力的经理人。只有这样, 企业的“执行力”才会增强, 企业领导人的意图和既定战略才会得到贯彻和实现。
拓展培训是一种独特的超常规的培训方式, 它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开创了一条走向成功的先河, 是执行力和领导力得到完全实现的最佳方式。
摘要:通过集体拓展训练中失败与成功经验的总结, 从中启发得到团队精神的可贵, 团队精神的形成要通过拓展训练来完成, 以实际阐明如何开展拓展训练, 培养团队精神。把培养得到的团队精神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创新的做法, 打破了旧的管理格局, 改变了管理模式。执行力加上优秀的领导力的提高, 使企业管理显示出新的气象, 充满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为实现既定的战略意图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而拓展训练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
高校工程训练安全教学管理的探索 篇10
【摘 要】普通磨床设结构计能提供基本可靠的安全保护手段,但当实习学生出现违章和违规操作时,极易导致恶性事故。本校工程训练中心大力开展创建特色工种活动。磨工实习教师把实际生产中的零件作为实习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加工工艺和安全操作易出现的同题,最终解决同题。有效降低了实习教学安全隐患,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磨床;安全操作;问题
对高等理工科院校而言,对于工程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强化实践教学。要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实践,强化动手和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大学生在校参加工业培训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校内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可以集中展现现代工业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大规模、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工程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时又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的现代化公共教学实践支撑平台。
本校工程训练中心大力开展创建特色工种活动。鼓励每一个工种都有自己的特色。磨削加工教学团队以教学改革为理念、创新为导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在长期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并全面落实到教学计划中。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安全操作方面做得十分突出。
一、磨削加工实习教学的特点
(一)磨削加工的特点
在机床上用砂轮作为刀具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过程称为磨削加工。
(1)磨削属多刃、微刃切削 磨削用的砂轮是由许多细小坚硬的磨粒用结合剂黏结在一起经焙烧而成的疏松多孔体,在砂轮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切入零件表面,故磨削是一种多刃、微刃切削过程。
(2)加工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低 磨削的切削厚度极薄,每个磨粒的切削厚度可小到微米,磨削加工应用广泛,可以磨削外圆、内圆、平面、成型面及齿轮等。
(3)磨削速度高 外圆磨床的磨削速度一般是30~35m/s。
磨削加工实习教学开设有磨床操作及砂轮、外圆磨削加工、内圆磨削加工等课题。通过磨削加工实习,近机类专业本科学生可以熟悉砂轮的静平衡方法、熟悉磨削加工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初步掌握外圆磨削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磨削加工实习教学的特点
1.磨削加工实习教学的特点.
磨削加工本质上就是高速旋转的疏松多孔刀具加工,普通磨床设结构计能提供基本可靠的安全保护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但不能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误动作而发生危险,当实习学生出现违章和违规操作时,外人极难及时制止,极易导致恶性事故。目前的情况,一般的高校磨工实习教学都是普通磨床。不确定性极大。
高校的磨削加工实习教学历来是难题,非高职类工科院校多以操作演示为主,学生并不动手操作。三位磨削加工指导教师在各个关键环节精心组织,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指导学生学习安全技能,保证每名学生安全独立地操作。
2.磨削加工实习安全技术规程。
安全技术规程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磨削加工实习教学中,要求学生遵守的磨削安全技术规程包括:
(1)启动磨床前,要了解、熟悉磨床各操纵手柄的作用及操纵方法。
(2)磨削前要检查磨床机械液压等系统是否正常。启动磨床时,人不可正对砂轮站立。砂轮应经过2min的空运转试验,并确定砂轮运转正常时才能开始磨削。
(3)安装、测量工件时,要将砂轮退后工件。
(4)磨床的挡块位置要调整得当,防止砂轮与顶尖、卡盘、轴肩等部位发生撞击。当所磨出工件凹槽宽度与砂轮宽度之差小于30mm时,禁止使用纵向进给。
(5)发现磨床异常,立即停车并切断电源。
磨削安全技术规程不多,但是对于刚接触磨削实习,又不会实习超过两周时间的学生来讲,很难不出错。
二、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方法
(一)实际生产情境作为组织实习的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最初应用于西方国家医学教育领域,其直指知识的应用和未来职业技能,注重创新思维、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思想。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无序的、结构不清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解决者,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和收集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1.磨削加工实习教师把实际生产中的零件作为实习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加工工艺和安全操作易出现的同题,最终解决同题。
实际教学中,强调实际生产情境的真实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把实际生产情境作为组织实习的中心,要求学生小组不仅要拥有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使用实习资源的能力。
2.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组织过程。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方法是,由实习教师布置或提出除工艺问题以外,还提出安全问题.针对问题,实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常几个人为一组)进行下一步工作,包括查资料、讨论、模拟等,目的是为解决工艺问题外,也要解决实际安全问题。这样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实习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使用实习资源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实习和研讨热情,从而锻炼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创新结合。實习学生接触很多指导教师,大量各类机械设备和生产情境,采用各种工艺方法,手脑并用,安全完成实习产品。
实习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方案不同,得到的最终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根据学生实习的过程细节,包括讨论问题、推理判断、归纳总结、充分考虑到工艺先进性、质量可靠性、刀具使用合理性、加工成本、安全操作等因素,进行总结、评定,
3.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实习报告。
为了使每名实习学生明确所承担任务,较好地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实习学生认真填写实习报告,以便实习教师及时参与和跟踪学生的实习状态。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习教学模式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实习问题题目。包括名称、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目的等。
(2) 实习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小组、学生姓名、学号等。
(3) 实习指导教师信息。
(4)解决实习问题方案。
(5)主要参考依据。主要指收集的参考资料。
(6)实习结果。包括实习过程、实习记录与检测。
(7)学生实习总结。包括对实验结果做出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指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需要改进的意见。
(8) 实习教师评。实习结束,根据实习结果对实习学生实习成绩进行评估 。
以问题为基础的安全实习教学模式,有效降低了实习教学安全隐患,有助于帮助实习学生了解工厂和生产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 傅水根,严绍华,李双寿,李鸿儒,王天曦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4期.
[2]PBL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4期 刘春城.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模式与思考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3期 胡大超 程奕鸣 黄云明 朱慧婷.
[5]综合性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发展模式设计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4期 朱瑞富 孙康宁 贺业建 刘新 宋思利.
[6]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9期杨宏亮.
某部卫生装备训练管理的主要做法 篇11
近年来, 我部卫生机构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机关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 以《部队卫生机构工作规则》和《部队卫生装备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为依据, 遵循“统一组织、按级负责、平战结合、依法管理、科学使用、注重效益”的原则;各卫生机构成立了卫生装备管理领导小组, 坚持“议装议管”制度;医疗卫生装备实行定人管理、定人使用、定期检查保养,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交接手续, 对配发和购置的仪器设备做到及时验收、安装、调试, 保证质量和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做好卫生装备分类管理及登统计工作, 建立总台账、分户账、设备档案。 在卫生装备管理方面,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指导方针, 一手抓卫生装备管理, 一手抓卫生装备训练。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 我部卫生装备先后参加了各类演习、抢险救灾、核生化应急处置演练等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 卫勤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1 主要做法
1.1 紧扣作战任务, 卫生装备管理实
以部队作战任务为牵引, 以“仗怎么打卫勤就怎么保障”为理念, 对卫生装备管理做到平时真准备、重建设, 积极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
1.1.1 完善库房建设
近年来, 师团按照“装备库室集中建、物资器材集中管”的思路[1], 先后投入100 多万元用于修建完善卫生装备库房, 达到“四防三化”要求, 即防潮、防火、防鼠、防盗, 箱子化、架子化、标签化[2], 规范了卫生装备战备库房内部设置及标准要求。师医院根据紧急出动要求, 按救护所功能编组分别组织战备物资堆垛存放, 将战备物资管理及携运行区分到所 (组) 、明确到车、具体到人, 大大缩短了救护所紧急出动的时间, 由原来45 min缩短到15 min;各团卫生装备按功能组在库房存放, 明显缩短了战备时间, 提升了保障力。
1.1.2 储足装备物资
2009 年, 二代新型医疗箱配发到位后, 我们按照《师以下部队各级战救药材品量表》、《师以下部队各级战时常备药材品量表》、各功能组规定的标准, 根据二代新型医疗箱的规格和容积, 按照“使用方便、装箱紧凑”的原则, 重新调整战备物资装箱, 做到定期轮换更新, 确保战备药材储备达到“品种全、质量优、数量足”的要求。同时, 根据我师担负的作战任务, 按照“轻便、实用”的要求, 认真研究确定了卫生装备、器材携运行的标准, 根据保障方向对军医、卫生员背囊和团、营卫生装备合理分配, 提高了卫生装备、器材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1.3 正规装备秩序
坚持把卫生战备工作纳入党委 (支部) 议事日程, 广泛开展爱装、管装教育活动[3], 有计划、有重点抓好战备形势、平时和节日战备教育, 有针对性开展检查抽查, 不断强化卫生人员战备意识, 增强卫勤人员高标准做好卫勤保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制定计划, 全程管理[4], 根据担负的作战任务, 结合卫勤保障特点, 做到按任务合理卫勤编组, 按标准储备战备物资, 按方案落实“三分四定”, 建立逐级岗位责任制, 完善卫生装备管理制度。对卫生装备管理要把好选人关, 在遴选卫生装备管理负责人时, 要选拔文化素质高、责任心较强的人员担任[5];采取“定人、定装备、定标准”的方法, 层层签订“责任卡”[6], 并由具体个人对卫生装备的操作、维护保养、转级维修等情况负全责;同时按程序组织卫勤演练, 确保随时能够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
1.2 紧贴保障实际, 装备训练方法活
针对部队卫勤保障需求, 结合岗位、保障任务采取比武竞赛形式等进行贴近实战的卫勤训练, 使训练与平时保障有机结合。
1.2.1 强化装备技能训练
在科学总结组训“五步法”[7]的基础上, 使训练与平时保障有机结合, 并强化下面3 种训练方法。
1.2.1.1 岗位训
按照平战一体的要求, 在满足部队平时保障需求的前提下, 以平时工作为载体, 把卫生装备训练寓于保障之中, 有重点地强化官兵卫生装备的技能训练。卫勤指挥干部要着力提高卫生装备组织训练能力;卫勤分队和专业技术干部在日常工作和平时保障任务中要不断强化卫生装备参与协同训练, 提高分队卫生装备保障能力;卫生员在平时的保障任务中, 加强对卫生装备的基本技能训练, 着力提高单个人员的保障能力。
1.2.1.2 比武强化训
近几年, 我们每年都组织不少于2 次的卫生装备比武竞赛, 以训练大纲为基本内容, 以打仗急需为必考内容, 统一比武条件, 规范比武程序, 以比促训, 以考促训, 从难从严检验卫生装备训练质量, 既检验了能力, 又考核了体能,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连续多年参加的集团军组织的专业考核比武竞赛中, 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9 年, 在参加的军区卫生专业比武考核中, 我们取得野战外科第一名、第二名和战场救护五项技术第一名的成绩。
1.2.1.3 借力帮训
加强与体系医院、院校的合作, 根据应急作战卫生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需求, 我们进一步研究细化了挂钩帮带内容, 重点突出了平时实用的、战实急需的, 特别是野战卫生装备、急救装备等装备的维修保养, 每年安排2~4 名卫生干部到体系医院、军医大学和军区组织的卫生专业培训班进修学习。同时, 我们还主动与福州总医院联系, 将卫生装备维修延伸到团卫生队, 确立了总医院、师医院、卫生队三级卫生装备维修保养机制。
1.2.2 创新装备组训模式
(1) 坚持分层次练。采取“尖子带一般, 骨干带新兵”的办法, 分级分层抓好卫生装备的培训。主要依托师医院, 采取专人任教、集中组训的办法, 抓好卫生装备尖子强化训练;团主要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办法, 分类编组, 优化组合。 (2) 分装备练。根据装备使用对象的不同, 分通用装备、急救装备、车载装备、手术装备、防疫装备练习, 抓好卫生士官的装备训练, 使卫生干部、卫生士官均能掌握不同专业的多件卫生装备[8];营主要采取随队训练的办法, 着力抓好营卫生装备急救训练。 (3) 注重多法练。从卫生装备的特点、规律出发, 根据训练内容和对象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组织训练:以集训的形式, 抓好新训卫生员的装备基础掌握训练;以复训的形式, 抓好卫生士官装备操作的提高训练;以组合捆绑的形式, 将师、团卫生机构分别重组为若干个野战卫生装备急救模块, 组织模块化训练, 提高急救单元独立保障的能力。通过训练, 所有卫生人员均能熟练掌握现有卫生装备, 临床军医急救技能得到明显提升, 利用卫生装备完成保障任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跃升。
1.2.3 注重装备攻难克弱
随着应急作战准备的不断深入, 卫勤保障重难点问题日趋凸显。我们结合系列演习和跨区机动演习的准备工作, 对战时卫生装备保障重难点问题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演练, 在“卫生装备如何编、怎样编配更合理?救护器材如何带、谁来带、带多少?救护区域如何分、卫生装备如何区分到组、到人?保障关系如何建立、如何实现有效指挥控制?”等问题上形成了一套初步方案。特别在2011 年, 我们在跨区机动演习准备中, 对可能面对的战场快速抢救重难点问题进行了认真地梳理和论证, 形成了一套适应保障任务的卫生装备编组方案、一套符合需求的卫生装备携运行标准、一套贴近实战的战场救护急救器材补充方案, 初步实现了战场快速抢救的目标。
2 提高卫生装备效益的建议
实施卫生装备的科学化管理, 避免短期行为, 需要有一支高素质并精通技术和管理的人才队伍, 同时也要增加平时卫生装备, 以提高卫生装备的质量效益和管理水平, 确保卫生装备效能的持续性。
2.1 增加平时卫生装备
目前, 平时卫生装备水平严重滞后, 健康体检设备明显无法满足官兵就医需求, 如目前师医院、卫生队仅配发了便携式黑白B超机, 师医院X线诊断设备仅有500 m A X线机, 分辨率不够高, 诊断准确率较低;检验设备严重老化, 现有设备均是1995 年以前配发的, 检验结果误差大, 生化检查项目基本无法开展。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卫生装备轮换更新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装备轮换更新管理办法。
2.2 配发卫生监督器材
卫生监督检测设备严重不足, 现配发的食品、饮水检验设备均是2007 年以前配发的, 但使用期限为2 a, 早已过期, 厂家无法更换试剂, 至今无法开展工作;团卫生队没有配发卫生防疫车, 部队的“消、杀、灭”工作仅靠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来进行, 无法满足防病、防疫要求。
2.3 加大防疫人才储备
防疫人才断档和储备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 2000 年以后, 我师部队基本没有分配防疫专业干部, 岗位缺编与部队防疫保障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3 结语
卫生装备的管理与训练不能一蹴而就, 要结合本单位卫生装备的特点、性能和自身担负的任务进行广泛性、前瞻性、实用性训练;同时, 要搞好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充分调动全体卫生人员爱装管装的积极性, 同时积极发挥信息化手段管理好卫生装备, 让卫生装备在训练管理工作和医院能力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对某部卫生装备管理提出了紧扣作战任务、完善库房建设、储足装备物资、正规装备秩序的卫生装备管理方法;着眼卫生装备保障实际, 强化装备技能训练, 总结了“三训”, 即岗位训、比武强化训、借力帮训;创新卫生装备组训模式, 搞好“三练”, 即分层练、分装练、多法练;同时注重装备的攻难克弱, 对卫生装备训练、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并对提升卫生装备效益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部队卫生机构,卫生装备,训练,管理
参考文献
[1]孙波, 李明贤.医疗卫生装备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6 (2) :138-139.
[2]赵宁志, 刘文华, 郁乃东, 等.军队医院医疗卫生装备管理体会[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 16 (1) :88-89.
[3]和军平, 袁明清.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部队医药, 2007, 20 (6) :390-391.
[4]李明贤, 孙波, 陈春明, 等.某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管理的几点做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8, 26 (2) :138-139.
[5]陈刘生, 张波, 段华芳, 等.浅析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J].西南军医, 2010, 12 (5) :969-970.
[6]秦芝旭.加强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管理的做法[J].人民军医, 2009, 52 (10) :700-701.
[7]李辉, 胡赟, 赵东海, 等.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与训练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5) :122-123.
【训练设备管理】推荐阅读:
训练及管理07-23
训练计划管理09-01
情绪管理放松训练09-06
口语交际途径训练管理11-03
打靶训练管理系统11-06
园艺植物综合管理技能训练07-23
飞行训练管理 实习报告11-04
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训练-1天08-30
人本管理训练营心得体会06-20
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班管理规定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