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模式论文(共12篇)
三三模式论文 篇1
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是以装卸散货及杂货为主的老装卸公司, 主导货类是钢材和矿石。由于钢材装卸需要多种机械的水平与垂直作业同时交叉进行, 不但造成轮胎吊车、牵引车、叉车等流动机械设备利用率一直较高, 而且经常出现满负荷或超负荷作业情况。又因货物外形和重量各不相同, 导致不安全因素和设备故障率增多。公司在总结、分析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 以及借鉴同行业管理经验后, 推出了“三三三”的设备管理工作模式, 即:三个零、三个环境和三个服务模式, 不仅提高了设备综合效率, 保障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也探索出一条适合港口企业生产特点的设备管理之路。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06年以前公司的主导货类是煤炭和矿石 (被称之为散货作业时期) , 主要的装卸机械是门机和装载机等, 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 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自从北煤南移, 即由天津港北疆港池装卸煤炭改为南疆港池后, 公司的主导货类改成了以钢材和矿石为主 (即散、杂货作业时期) 。由于货类结构发生改变, 使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陷于被动。主要体现在:货类结构与设备数量不匹配。公司主要用于装卸生产的装载机有19台, 仅能满足1条5万t和1条3万t矿粉船的联合作业用, 其中已运行10年以上的装载机有7台, 不仅技术功能老化严重, 而且生产效率较低, 在散货船舶集中到达时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由于部分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或操作技能水平较低, 造成设备故障及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仅2008年上半年就发生了6起设备安全事故, 不但影响了正常生产, 也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工作量分配不科学。因散货作业与杂货作业量存在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造成散货作业量不足, 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杂货作业量较重, 造成设备超负荷运行和生产压力较大, 并且存在部分配套设施不完善和配置不合理等情况, 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调整。
二、探索“三个零”的管理模式
通过探索“三个零”的管理模式, 以提升设备运行质量和满足生产需求。所谓“三个零”, 就是实现设备点检及交接班时的零失误、设备隐患信号控制的零遗漏和预防维修计划实施的零缺陷管理。建立精细化的设备管理模式, 把设备管理信息作为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节拍的第一要素。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建立、安装、调试和运行, 将设备完好率、可利用率和故障平均停修台时等, 均控制在了管理目标之内。
(1) 加强设备点检及交接班管理。通过严格检查和科学监测, 力求早期发现设备故障和实现设备的预防维修管理。公司采取了检查和监测相结合方式, 加大对设备隐患的跟踪和检查力度, 防止设备故障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对小故障较多的流动设备, 采取了进站全面进行整修措施。在严格考核重点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质量时, 对关键部件维修也更加突出了总成互换原则, 以缩短停机时间。
(2) 提高设备抢修能力。在重点设备保障方面, 采取了内外修相结合方式, 以确保实现全天候和全时段的抢修能力。加强了快速抢修机制的运行管理, 在严格执行抢修工作程序基础上, 适时启动了抢修应急预案, 以提升抢修系统的快速应变能力。打破了管理常规和专业界限, 抽调各工种的技术骨干组建了抢修小组, 对疑难故障开展了技术攻关活动, 最大限度地缩短停机时间。
(3) 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为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全面提升设备运行环境, 公司充分利用秋季实施设备保养的机会, 组织员工彻底根治了跑冒滴漏等问题, 并把机车的车质状况、机械清洁、机车摆放、定置定位管理等, 作为对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也节约了大量能源。
三、打造设备安全管理“三个环境”建设
创新和建立设备安全管理理念, 树立安全出效益、安全出产量的“大安全”概念, 着力打造安全生产的“三个环境”建设。
1. 强化培训工作, 创造安全操作环境
加强对新工人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 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工作情况的监督与检查, 杜绝不良习惯和不规范操作行为, 加大对违章现象的检查和处罚力度, 对事故发生较多或不适合本岗位工作的员工, 及时进行调整。利用多种形式强化设备操作规程的学习, 不但要使员工养成正确的操作行为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而且从源头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2009年上半年, 公司共实施安全专项检查16次, 检查并消除各类隐患20余项, 处罚24次, 处罚金额1.75万元。
2. 优化工作流程管理, 创造规范的维修工作环境
建立规范、科学的维修及保养工作流程, 克服工作中的麻痹思想, 严格履行维修、保养工作程序, 明确专人负责和实施维修及保养工作质量连带责任制, 正确使用附属设备及工位器具, 认真吸取维修、保养中的经验教训, 结合典型事例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努力创造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1) 为使设备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保证和提高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及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公司对现行的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了合并和修订, 汇编成新的管理制度下发到各基层单位。
(2) 认真吸取同行业设备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 通过完善管理措施及加强检查和教育工作, 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制定下发了专项治理措施和防范突发事件预案, 并做到逐条落实到人,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 加强监督检查, 创造完善的硬件环境
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的设备运行情况, 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设备, 实施了每年2次的强制性检查制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 对门机、轮胎吊车的钢结构及传动部位, 进行了内部检查和重点部位的探伤检测。委托专业单位完成了货场内所有高杆灯线路, 以及起重机起升装置等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
(2) 进行了大型机械设备的防风安全治理。在实施了设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基础上, 为确保门机等大型机械设备防跑制动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委托制造厂家对所有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了彻底检修, 确保了大型机械设备防风设施的完好和有效。
四、确定“三个服务”的指导思想
1. 抓好人机资源整合, 服务于企业货类结构的调整
为使设备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和更能满足装卸生产需求, 公司本着将设备维修、改造与更新相结合原则, 重点对杂货作业的流动机械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技术改造, 先后完成了3台牵引车、4台叉车、2台16t镍矿专用抓斗车、4台10t镍矿专用抓斗车和1台吊车的购置工作, 完成了4台16t矿粉抓斗设备的大修和技术改造工作。并对技术性能落后和使用状况较差设备及时进行了转让处理, 进一步提高了优良设备资产的比例, 满足了公司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在完成了维修站、动力站的合并工作后, 对检修工和修理设施等资源也进行了优化。如, 增加了检修工的人数, 添置了天车、旋臂吊等一些辅助设备, 进一步拓展了设备维修能力, 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
2. 将经济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服务于企业经营效益目标的提高
(1) 深化了燃、润、物等原材料的管理, 在严格执行原材料领用制度同时, 做到了层层监督和逐级把关, 实施了设备维修的成本管理。在进一步强化维修成本审批制度基础上, 在外修单位选择时, 坚持了比价格、比服务、比工期的三对比制度, 以及贵重物料管理专项记录制度。为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 要求各基层单位必须建立贵重物料管理的专项记录制度, 要在有效控制和分析贵重物料消耗情况时, 还需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例如, 某60t拖板车的行走轮损坏较多和运行成本较高, 通过实施技术统计和原因分析, 及时对其进行了技术改造, 使拖板车的全年运行费用降低了40%。
(2) 搞好进口备件的国产化改造工作, 重点是研究进口机械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 并提前制定备件国产化改造预案;对设备突发故障, 不但做到对故障原因分析要全面、问题解决要彻底, 还应避免因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 2008年完成了WA-470装载机传动轴的国产化改造、OTTAWA牵引车起升油缸的国产化改造、清扫车油马达的国产化改造等, 不仅缩短了备件采购时间, 也大大降低了维修费用。
3. 加强设备基础管理, 服务于企业生产
(1) 严格落实设备保养标准, 充分发挥强制性保养的作用。正确处理好车辆设备保养与生产用车的关系, 要求各基层管理人员必须转变管理工作思路, 不仅要突出抓好设备管理和保养工作环节, 而且要使员工牢固树立“养重于修”的思想。通过强化设备保养工作质量, 不但提高了设备技术状况水平, 也极大提高了生产保障能力, 设备完好率有了显著提高。
(2) 认真抓好设备润滑监测工作, 通过对设备故障规律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分析, 进一步提高了设备技术功能和故障判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润滑油品和“三滤”管理上严格落实了“三查”制度, 加强了对重点设备润滑系统的跟踪监测, 通过对含铁量、气缸压力、介电常数、含水量等指标进行监测, 以及对润滑油添加量进行跟踪分析, 不仅及时发现和消除了故障隐患, 也杜绝了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3) 加强设备换季时的保养工作, 在春秋两季, 公司及时下发了季节保养规定, 重申和确定了设备保养标准和工作重点。例如, 针对流动机械的燃油、液压系统故障增多情况, 不仅要求对油箱进行彻底的清洗, 还应对油液进行定期过滤。另外, 对流动机械的电器线路和液压管路等, 也要求进行全面的检修, 极大降低了故障隐患存在的几率。此外对装载机、叉车、吊车、牵引车等, 不但对外观进行了彻底整形和喷漆, 设备技术状况和安全性能也都得到了迅速恢复和提高。
(4) 在设备维修方面, 采取了检查和监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通过实施各种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 并将异常情况与润滑监测结果进行比对会诊, 达到了对设备故障的早期发现和实施预防维修的要求。据统计, 2008年每100h故障次数较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10.5%, 故障平均停时下降了4.7%。通过加强对设备抢修小组的运行管理, 根据生产实际实施动态性调整和确定设备保障重点, 确保了24h维修联络畅通和抢修迅速, 不但提升了机务系统的快速应变能力, 也充分发挥出保证生产的作用。
五、结语
通过实施“三三三”的设备管理模式, 公司生产任务在逐年递增情况下, 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却呈现出逐年提高趋势。通过积极推行设备主动维护理念, 组建了流动机械主动维护中心, 从根源上控制了润滑油污染。采取进口机械选用进口滤清器、国产机械优先选用国内知名厂家生产的滤清器等, 不仅保障了设备润滑系统的过滤效果, 也为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奠定了好的基础。例如, 哈尔滨生产的9#吊车, 发动机的首次修理周期已近19000h, 突破了行业内同类车型内燃机不修理周期最长记录;卡特980G装载机的内燃机第一次修理周期达到30000h, 而传动系统未经任何检修一直保持工作正常;住友吊车23#内燃机修理周期达到32000h, 创行业内住友吊车的修理周期之最。公司5年内累计完成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项目258项, 共创经济效益1519万元。
三三模式论文 篇2
——以高中《语文》(必修1)为例的解读
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冉启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意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协调的发展。
也就是说,协调发展中应包含学生对变化中的高考的了解和适应。社会发展了,社会对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安排顺应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我们的教学活动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既要借鉴别人的经验,又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中艰难穿越,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智慧战胜困难。
因此,充分利用必修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的特点,通过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督促和干涉,探索课堂的有效性等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走向应用、审美和探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与考之间找到联系。
四川省的课程设置方案中,高中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分为第一学段(10周)和第二学段(10周),第一学段完成《语文》(必修1)的课程学习,第二学段完成选修课程的学习。
我们就以高中《语文》(必修1)为例,探讨如何在现行的课时安排条件下,既要完成必修课程,同时又要有充分的时间完成选修课程。我们提出了生成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
如何在第一学段完成必修课程呢?根据高2013级的语文教材编排体例,我们以《语文》(必修1)为例解读课堂教学的模式。我们提出来四个步骤,十个课时学习一个单元的设想,我们称为生成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着眼于“以单元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鉴赏活动,将表达交流和梳理探究融入活动之中”的教学进行构思,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通过朗诵与文本直接对话。结合必修1中的朗诵训练,由学生
自选段落朗诵。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喜好,为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作准备。即为“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三”,是指三个课时完成这个步骤。
第二步:扩展阅读。结合《阳光课堂》中的预设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由思考到记录的训练过程。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有力度,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高度。训练学生高度专注阅读、快速阅读、瞬间记忆、彼此联系、举一反三以及融会贯通等方面的能力。即为“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二个“三”,是指三个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的预设问题。
第三步:师生交流沟通,形成讨论课。即为“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三个“三”,是指三个课时彼此讨论,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和梳理。
第四步: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观察学习中生成的新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向深度延伸,即为“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课堂教学由原来的一课一课地处理,变为整体集中处理,由此尝试引导学生用一段话,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语,精准地表达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
前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文本寻找信息,最后一个步骤可以利用现代技术等多种表达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三三三归一”也不是一下子就构建成功了,它需要不断反复、沟通、交流、实践的过程。其中对于课时的分配,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因此,“三三三归一”也可以理解为三个步骤达到一个目的,即语文学习的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三三三归一”,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时,怎样的过程评价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上进,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对一个问题做出精准的回答,并且探索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和不断进步的语文教育的要求契合。
二、逐渐形成 “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要在10周左右完成必修课程1,对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好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们尝试在“交流→实践→反思→沟通”的反复行动中,逐渐形成“三三三归一”课堂教学模式。
(一)分析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制线索。
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了,社会对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顺应社会的发展,对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学习的方法,和学
生一起学习必修1的“致同学们”,归纳出文章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引导学生了解新课程编排的流程,思考该怎么来学习必修1。
(二)交流学习想法。
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方法,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学习上困惑。提出教师的教学想法,和学生的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尽量将师生的“兴奋点”调整在一条线上。
1、和学生一起面对任务
我们把10周完成必修1比作一个任务包,以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例,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挑战全新的学习方法,指出我们要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和智慧,我们也要通过与敌人斗智斗勇来完成我们的任务。
2、了解学生目前的关注点
在新学期的课堂上,我们设定了这样的小调查:暑假中,你都关注了哪些国内国外大事?你认为哪些文化现象是目前社会的热点或者焦点?
我们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面对面地讲述。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对世界的关注度不够;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只限于身边。如有学生关注家乡有许多老年妇女信迷信;有学生关注家乡有许多人家办学酒„„当然,这也引发我们引导学生做另一个思考,你对家乡了解多少?
你对家乡了解多少呢?通过和学生的对话,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去关注自己的家乡,更何况读书好像就是为了离开那个贫穷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孩子读书就是为了离开,那么谁留下来建设我们的家园?
至于进入高中学习,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关注就更少,有学生消极地认为,自己是改革的试验品,牺牲物。
3、设计多媒体展示课,介绍优秀的同龄人
⑴主要通过视频展示2009年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闵捷的专题:新闻面对面——闵捷成功之路。
⑵通过文字资料介绍2010年从台湾考入北京大学的作家李敖之子李戡的《北大申请书》。
多媒体的展示课,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走出自我,超越自我,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就是在探索中前行,人
生本身就是一次冒险的旅程。
4、梳理必修1中出现的学习方法的关键词
根据必修1中四个单元的单元提示,梳理出各个单元的学习方法的关键词:阅读鉴赏、提要钩玄、圈点批注、揣摩、梳理、积累。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了解这些关键词的意思,了解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方法的变化,以及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积累和梳理,做有思想的人
引导学生思考,在了解了新课程编排的流程后,我们该怎么来学习必修1呢?从初中到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有个性,也很有主张,那么我们的主张怎样才能够和时代精神接轨,成为真正的有思想的人呢?
我们的目标
路径
学习方法
↓ ↓ ↓
积累↗词语、句子等
自主学习
↘ 思想
乐在其中,是发现的乐趣 成为有思想的人 ↗
↘梳理 :思想 ↓
↓ ↓
写作
——
↓
通过写作积累和梳理思想
↓
逐渐地培养一种眼光,成为有独立思考的人
6、对照比较,用好参考书及资料书
为了配合必修1的教学,分析手中的资料书发现,《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的内容变成了问答的形式进入到《阳光课堂》之中。因此,教师思考是否可以和学生一起去完成《阳光课堂》中的作业,用同样的时间,教师会出现什么困难,学生又有什么发现。
另外,《教师教学用书》中配备的光盘,值得认真学习,仔细分析。
7、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
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通过《阳光课堂》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预设之中。具体做法:
⑴理清《阳光课堂》编排线索
分为情景导学、自主天地、探究干线、合作空间、分层训练、体验高考、圣贤经典和文苑撷英等八个部分。
⑵借助《阳光课堂》的问题预设,增强自主学习的力度
学生通过阅读与文本进行了直接对话后,借助《阳光课堂》的问题预设,进一步深入学习。力争用1-2课时,完成一篇文章的训练。这种训练包含了高度专注做事、快速阅读、瞬间记忆、彼此联系、举一反三以及融会贯通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观念,学生的阅读高度得到迅速提升。
⑶在自主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梳理
⑷观察学习中生成的新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有深度
8、进入单元学习活动之中
通过与学生反复的沟通,必修课程1的学习活动进入了“以单元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鉴赏活动,将表达交流和梳理探究融入活动之中。”逐渐构建生成式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9、师生互动生成新的学习资源,生成新的认识
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生成新的学习资源,生成新的认识。比如从“通感”看创造性表达,观察语言知识的应用,思考高考的语言知识的考查的情况。观察词语“涕泗”,看“泗”在古文中写法的变化,感受汉字的演变。
案例:在诗歌阅读中,被学生反复选中朗诵的诗歌,多数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当学生沉浸在油纸伞和康桥之中时,引导学生朗诵《赞美》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个人,小我以外,还有一样东西,那就叫做“责任”,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那个放下手中锄头的农夫,扛起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枪,才使诗人看到“一个民族站起来了”,而这个农夫的背后,是不是就站着一个大堰河一样的女人呢?或者就是大堰河这样的女人养育了站起来的农夫呢?因此,诗歌单元就可以梳理成两句话:
1、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2、诗歌的主题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责任”。
就是在这个“责任”的影响下,文言文单元中出现的烛之武、荆轲、项羽、刘邦以及樊哙等人,我们把他们归纳为“壮士篇”,他们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的“担当”。
敢于担当的还有鲁迅,而同样是大师级的巴金和梁实秋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感受大师”的单元教学活动又形成了。因此,第四单元通过新闻关注社会,而这种关注体现的是人类的良知,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于是,必修1的四个单元就从责任、担当、感受大师和良知等方面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10、引导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学习思考
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思考,积累梳理自己的思想,为形成自己的见解做准备。学生的文章的题目就出现了《项羽与刘邦谁是英雄》《三十六计在哪里》《我看春秋战争》等等,让人耳目一新。收集学生的文章结集成集,在学生中交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1、学生的反馈
透过学生的学习记录,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刘渊说:“我喜欢上了张爱玲。” 学生万罗说:“我喜欢上文言文。”
学生刘常英说:“我现在觉得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学生董应青说:“随着课程的推进,也清楚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就这样一堂课一堂课的下来,跟着老师的步伐慢慢地向前摸索着,逐渐认同了老师的方法,发现这样才符合课改的规定,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
12、师生对话案例:
我有我看法
2013级3班 黄洪
这一周,我们学习了文言文,感受了千年前中国文人的风韵。去品读那简洁的文字,品味那精彩的故事,如《荆轲刺秦王》就是一个很棒的故事。但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与老师有个不同的看法。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奉樊於期头函”中的“奉”。老师你说读“pěng”,意为“捧”。因为“奉”和“捧”两字意思差别不大,所以你说读“pěng”。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还是该读“fèng”。原因有二:
其一:书中并无着重标注注音。
其二:文言文的翻译讲究“信、达、雅”。即使“奉”和“捧”的意思上差别不大,但“奉”字还含有一种地位的差别。而且“奉”比“捧”更为雅致,所以我认为“奉”比“捧”更好,即“奉”读“fèng”。
另外论英雄,晚生认为项羽并非真英雄。
说他重情重义,不假,但在成大事者看来则有些妇人之仁,故而未杀死刘邦而毁自己帝业,非英雄!
说他耿直豪爽,的确,但在就帝业者谈之便是一介莽夫,不懂谋略凭武力取胜,不听忠言,刚愎自用,错过韩信,气死范增,这等人才能成就大事否?非英雄!
说他光明磊落,诚然,但在鸿门宴上尽显其虚伪,做事优柔寡断,非英雄!
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时之气方可免百日之忧,他的莽撞就注定他要灭亡!
所以,晚生认为项羽非英雄。教师点评:
我认为你是一个很不错的学生,而你的这种学习状态正是我所想看到的,很好!我们再次翻开《语文》必修1第20页看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此页注释1:奉,两手捧着。另有“奉匜沃盥”中,奉同捧,可参考甲骨文“奉”的写法。
“荆轲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现。”此句中的奉,可以读成fèng,表示恭敬的献上。
“奉者,皆谓恭而持之。”《说文》《尔雅》《广雅》均未收“捧”字,上古典籍中“捧持”义,皆用“奉”字。(网上搜索)
当然,能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已经很了不起了。“奉”这个词,到底读“fèng”还是读“pěng”,也许我们还会有新的发现,也许这就是推敲的境界吧。另找稿笺抄录下来在同学中传阅,谢谢!
三、教学初探后的思考
看到学生记录的学习过程及想法时,我知道学生正逐渐走入我们预设的学习状态中,让人欣慰。我想,通过高中三年,五册必修课程的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一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诸如该怎么看待学生的提问,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教师最有效的备课形式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学生的写作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怎么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及时写作等问题的出
现,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
三三模式论文 篇3
一、合理建立小组
1. 分组原则。①同组异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②异组同质: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2. 分组方法。以性别、性格、学科优势互补与科任教师进行协调等为依据进行分组。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以2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根据班额大小,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问题由2人组交流,难的问题全组讨论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一般把学生分成每组4~8人,并给每个小组取个励志的组名和定出小组长,明确每位组员具体的职责、任务。
二、建立教学管理制度
1. 制订“小组合作学习”科任教师工作要求。
(1)前期的培训和宣传。各科任教师针对本学科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上课礼仪和上课纪律教育;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倾听、讨论的良好习惯。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学会共同学习,共同探究问题,形成良好的小组学习习惯。
(2)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明确告诉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規则,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
(3)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各科任教师根据本学科的要求,对小组长和科代表进行培训:如作业的收发、活动的安排、如何组织讨论、如何进行作业检查、任务完成检查等。
(4)教学内容的整合。备课小组集体备课时根据“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教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5)前置作业的安排。尽量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前置作业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忽略的重要一环,学生先学,带着问题来上课,在课堂上更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更活跃,学习效率更高。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只要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教师就不要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能自学的通过合作小组来解决,合作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才点拨。通过先学来定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
(6)课堂交流与展示的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应对学生做出交流讨论策略的指导。教师要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7)实施课堂评价形成有效激励。评价可分有形评价和无形评价,有形评价如通过对各小组前置作业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发言情况、上台的展示、测验的进步情况等,填写《合作学习小组课堂表现评价表》,进行加分。每阶段进行奖励。无形评价可以是口头表扬,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
(8)“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具体流程是:学习目标的展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或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师点拨——练习(检测)与反馈。
每节课依据教学任务和知识点分为若干个自学指导,每个自学指导就是一个小循环,包括课前预习(或学生自学)、小组互查互助、学生代表汇报、教师点拨等。
在自学和互学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组内的成员来督促,并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但不能代替学生的个体学习,要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基本学习过程,不能享受别人现成的学习成果,也不能成为学习过程的看客。
学生自学后由小组代表汇报,教师不急于讲解,根据学生自学、互学的情况进行评价和点拨。
下课前要有达标测试,教师当众批改样卷或出示标准答案,或由学生交换批改,当堂反馈,如果出现共性问题,要及时解决。
三、建立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以往的教学评价只注重考试的分数,看一个学校、一个班、一个教师培养了多少本科生,向高校输送了多少人才,忽视了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影响了学生的上进心和全面发展,评价手段单一。为提高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制订如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1. 科任教师填写“合作学习小组课堂表现评价表”。 此表由科任教师每节课填写登记,由班主任或班干部每周汇总一次。
2. 各班每周对各小组的综合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由班干部统计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每周班会公布,小组排名前三名获小组奖牌一个,最后一名获黄牌警告。增强小组和学生的荣誉感,增添前进的动力。
说明:此表中的“课堂表现”即“表一”中的合计得分;“作业”由科代表或科任教师提供数据;“行为规范”包含班级管理项目的得分统计(如迟到、仪容仪表等);“各科测试”由科任或级组提供,以小组总分合计计算。
3. 填写成长周记。每个小组设立一本成长周记,要求每个组员每周在上面写两句话,一句对自己(可以是自我批评或者是自我激励),一句对组员(必须是赞赏、感谢或期望)。让学生每天学着去欣赏别人,同时也从别人的眼里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长期下去,自然就少了一份怨气,多了几分谦逊。
4. 评价方式。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活动,以此来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每周汇总各项检查结果,各班每周评出三个合作学习优秀小组,五名课堂积极参与之星,班级公布表扬。每学期学校分2~3次对先进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奖励,评奖项目有:评选学习优胜组;评选学习进步组;争创特色合作小组(课堂最佳表现奖、能说会道奖、活动最佳表现奖等); 评选“优秀小组长”“最佳发言人”“进步之星”等个人奖。
四、各学校、各科根据各自实情建立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龙门县龙城一中制订了如下教学操作流程。
1. 出示目标环节:教师情境导入,出示学习目标(1~2分钟)。
2.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自學提纲,自主学习(或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初步理解本节课主要知识点(10~15分钟)。
3. 研讨交流环节: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互相答疑,在“兵教兵”过程中,初步掌握重要知识点和重要考点,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5~10分钟)。
4. 发言展示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汇报本组成员的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价、补充(5~10分钟)。
5. 教师点拨环节: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不到位的地方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5~10分钟)。
6. 训练小测反馈环节:教师针对该节课预设的目标,设计数量适中的训练题,引导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评互改,及时反馈,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5~10分钟)。
五、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创新评课活动
传统的评课形式都是以学校领导或专家点评为主,其余听课者都是被动地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的机会很少,评课氛围沉闷,因而根本不能真正调动教师参与到评课活动中去。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有效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有力提高课堂效率。将这种“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应用到龙门县教师的评课活动中,实行“小组合作”评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研效果,因为“小组合作”评课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调动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意识,有利于营造和谐热烈的教研氛围。
三三模式论文 篇4
一“三三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架
“三三三”指“三大策略、三大阶段、三大环节”。三大策略:精心、高效、轻负, 是“三三三”高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三大阶段是指课前、课内、课后三个阶段。三大环节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自学质疑, 合作探究;有效训练, 反馈评价三大环节, 六步教学法。
二“三三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
1. 精心
教师在课前要做到“三精心”, 即:精心钻研标准与教材, 精心备写教案, 精心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这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
2. 高效
课堂教学要追求“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指导学生有效训练等方面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
3. 轻负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保证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 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 保证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最终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终极目标。
三“三三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解析
1. 课前、课内、课后三大阶段的要求与关系
第一, 课前备课要精心。高效的教学, 首先要从研究教材和学生入手。必须从分析学情、分析教材背景、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流程、科学使用教材和开发校本教材资源等方面入手。教学过程设计必须突出趣味性、实效性、层次性和拓展性。课前还应做好教具、学具、师生的心理状态和课堂预设等准备工作。
第二, 课内教学要高效。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三有效”: (1) 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创设情境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要遵循目的性、趣味性、问题性、真实性、数学性五个原则。让学生尽可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达到短、平、快, 直奔主题的目的。 (2) 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学会掌控课堂, 学会选择并灵活调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组织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及时总结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落实“四基”, 加强“四能”训练, 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 (3) 组织学生有效地训练, 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训练, 其目的是检测每位学生当堂是否达到学习目标。训练的形式不仅是笔试, 也可以是动口、动手的训练。训练的题目要有层次性, 可分为基本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 得到不同的发展, 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 课后负担要减轻。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就会做到“四了”, 指课堂上该讲的要讲了, 该练的要练了, 练后要立即评了, 下课时作业本要收了。这样学生课后学习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 教师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反思与研究中去。
2. 课堂三大环节, 六步教学法的流程及要求
第一,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情境导入形式要多样化, 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活动情境、竞争情境等。学生入境后尽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知道要学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做到有的放矢, 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征, 适时择机出示具体、通俗易懂的学习目标更为妥当, 这一环节尽量做到短、平、快。
第二, 自学质疑, 合作探究。 (1)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学案的设计、提出的问题、创设的情境或导读的提纲, 进行自主学习, 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 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 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 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第三, 有效训练, 反馈评价。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 结合教材练习题目, 精编精选有层次性的当堂达标训练题 (基本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 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 可通过教师的引领和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 确保训练的有效性。要求高年级学生尽量当堂完成作业, 低年级学生一定要当堂完成作业。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学习感悟 篇5
(校长远程培训作业)
杜郎口中学这种“三三六”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的教学方式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但当时在没有深入学习研究,加之觉得自己所在学校是小学,就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之处,直到去年在横水听了几节这种教学方式的课才真正发现了它的魅力所在。
这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使课堂上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老师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不只看到教师的聪明才智,更看到了学生的智慧所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还要提出一些可预见性的问题、可拓展的部分、学生的易错点等,看似松散的课堂,其实正像放风筝一样,“线”在教师手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易。在内容丰富、紧凑严密的展示课中,我们不难觉察出教师的“功夫”在“课之外”。在较密集的“群体参与”,“容量大”的内容课上,教师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作用,以及其沉着的态度,从容的教态,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控制,形成了高强度、高密度和高流畅性、高效率的课堂效果,可见都是教师课后的功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在实践中也带给我们许多困惑。我们之所以迟迟不能让学生这样学习,首先是我们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我们所教的学生是小学生,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得在老师的督促之下学习,让他们按照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来进行学习几乎是很难完成。其次,这样的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只依靠一人完成,它需要一个勇于改革,开放进取的团队,一个好的备课组,教研组,一个学校好的教学风气很重要。
小学数学“四三三”教学模式初探 篇6
一、“四三三”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美国的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更加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二)展示交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我们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学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展示交流是课堂的灵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
1.展示内容要有选择
展示的问题不是预习提纲中的所有问题,而是选取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以及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和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无疑问的问题在课堂上不再进行展示,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展示内容。
2.展示方式要灵活多样
小学数学练习题做完后展示的,如若是以文字为主的题,叫学生说一说就行;如若是复习巩固的基本计算题,可以板书过程和结果;如若是探究性的新知识,可以叫学生先做,然后说一说思想方法;如若是手工制作摆一摆、作图等,可以叫学生在小组内展示。
3.展示学生要培训
展示过程中,要便于学生看到、听清、理解,要求说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适当、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如:“抬起头往这里看……”“有没有疑问和补充?”“我们展示完毕了,请下一个展示。”“我有疑问……”“我来质疑。”学生行动要快速大方、动而不乱、动中有序。如学生站起来就说,边走边说,一直到黑板前,再指着黑板上的题说下去,大大节约了时间。
(三)反馈测评
反馈测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知识的程度,提高学生学习自信的重要途径,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教师和学生同时反思,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查漏补缺,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这一环节每节课都必不可少。
(四)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这一环节要强化应用意识。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此结束,也不是给学生布置一些习题就草草收场,让数学课堂在拓展延伸中变得厚重、开阔、深邃和美丽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泛地进行数学应用的机会。如在课堂结束时,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意犹未尽,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在学习完“约数与倍数”后,我让学生做“动脑筋离课堂”的游戏。我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如果学生的座位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就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这句话可以是“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几能被几整除”中的任意一句。然后再走出教室。
二、“四三三”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这四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主学习到巩固拓展,再到学生去探讨,逐步解决问题,这几个环节,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在教学中要灵活掌握。
(1)“自主学习”要贯穿始终,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去读、主动质疑、主动解决问题、主动运用所学知识。
(2)“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和“反馈测评”可以换序进行。当学生通过课题了解了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后,可以马上交流,再去自主学习,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展示交流”和“自主学习”也可以同时进行,即学生边自主学习边交流知识。
(3)有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的环节可以在一节课中多次使用。如“展示交流”,可以在自主学习中交流,小组合作中交流,课堂总结中交流。
总之,“四三三”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做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多向交流,求异创新。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改变角色,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起“导”的作用,不再是“教书匠”;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要自己提问,自己解决,不再是老师提问,学生解决。
参考文献:
孙立梅.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三三模式论文 篇7
“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固有的办学观念, 从全新的视角建设学校,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三三”办学模式的形成背景
(一) 区域优势为学院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宁波北仑区, 该区域三面环海, 由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个自然行政区组成, 区域内汇集了数千家企业,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就有898家。区域依托已经形成规模的六大优势产业 (塑机、纺织服装、模具制造、文具产业、粮油加工产业、港口物流产业) 和六大临港产业 (能源、石化、钢铁、汽车及零配件、造船、造纸产业) 取得了快速发展,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9年实现地区财政收入85.93亿元。
区域产业成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学院紧密与企业发展相对应, 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化工、港口物流、建筑等近四十个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融合的特色专业。
(二)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区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 为我院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就业空间。但是,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使企业已经不再满足原有的人才供给标准, 要求更加专业化, 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实际、更高的要求, 从而不断促使我院教育思想创新。与之相适应, 我院进一步梳理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 高起点构建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三维整合目标培养体系, 构建了与市场相适应、确实符合岗位能力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教学效果为目的, 运用适用的教学手段, 以“教学工厂”为载体, 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示范建设”为契机, 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情境教学环境及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位合一”模式的探索
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 认清学校使命, 明确发展思路, 提出了“解放思想、提升内涵、培育特色、强化服务”的十六字方针, 整合社会资源, 改革体制机制, 依靠师生员工, 提高了育人质量,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一) 合作办学
我院合作企业至今已达到545家, 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实习基地, 合作建设重点专业、重点 (精品) 课程, 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等, 实现了校企一体化。
充分利用校内优势, 深挖外部资源, 积极引导企业、行业参与, 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由学校主导到专业主导, 专业提供技术服务、咨询、个性化培训, 企业和专业成为利益共同体, 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企业真正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然, 学校在引厂入校的时候也把不适合建在校内的实训室直接建在校外工厂内, 并在其中投入资金, 购置相应设备, 实现了借用别人场地、厂房、真实工作环境、真实管理模式、真实业务实现学生锻炼技能的目的。这样做法在国内高校中并不多见。
根据社会资源优势特点和专业性质不同, 以多种模式推动校企合作, 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模式, 不同阶段、不同单位也可以有不同的合作方式。有的带着全部设备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走进学校 (如上海乐林提琴制造有限公司、康欣模具公司等) 、有的带着部分设备和技术研发中心走进学校 (如华佑电子公司等) 、有的借用学校场地、人力资源而投入资金设备 (如美国通用电气、美国PTC等) 、有的自愿出设备委托学校帮助培训技术人员 (如海克斯康等) 等。至于到底采用哪种合作模式, 完全取决于专业需要和动态的市场需求。随着办学体制多元化的发展, 高职人才培养中校企实体合作型参与模式将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二) 合作育人
培养人才不仅是学校的责任, 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要使高质量的学生成为学校的品牌和名片, 就必须依托多方合作、共同打造。
素质能力本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稳步推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 注重现场体验,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实施面不断扩大, 学生受益面达到60%以上。
顶岗实习管理成为新的突破口我院出台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制定了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和顶岗实习手册, 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一是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二是突出顶岗实习的学习功能;三是强化顶岗实习的考核。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院于2005年首先推出了高职教育教学能力方法的改革, 掀起了全校教学改革的热潮, 三百多名教师都通过了教学能力测评, 并把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搬进课堂, 颇受学生欢迎。目前, 这套教学改革模式已在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开始推广实施。2007年正式启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课程体系开发”工程,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设计, 并提炼出培养方案设计的三个步骤。重新梳理了课程体系, 开发了若干项目课程, 制定了相应课程标准, 并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项目课程系列教材。此外, 在教学方法、工学结合、教师能力提升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改革。在整个改革建设过程中, 始终依托于校企合作资源, 而这正是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原动力。
(三) 合作就业
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 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合作就业的方式主要有: (1) “订单式”就业——企业下订单, 学院根据企业的人才规格要求进行培养, 培养的学生在订单企业就业。海天集团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150多名毕业生;大安化工公司首批订单式培养的30名学生通过企业派往日本进行全方位培训, 目前已有19名学生成为企业的骨干。 (2) “求购式”就业——企业根据需要直接到学院挑选毕业生。我院会计、物流、模具等专业的毕业生已成为企业争相求购的对象, 毕业生供不应求。 (3) “推荐式”就业——学院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 向企业推荐合格的毕业生, 企业经过专业测试, 择优录用毕业生。 (4) “代培式”就业——根据企业要求, 通过加强技能培训,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就业办公室通过与宁波保税区合作, 构建技术工人招聘网络, 为保税区企业培养和代招技术工人。
“三方联动”机制的运行
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双赢合作机制, 是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实行“三方联动”的关键, 政府在“三方联动”中起着引导作用, 企业起着主导作用, 学院起着主体作用。
(一) 政府引导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支持、统筹协调, 为“三方联动”机制的建立发挥了引导作用。2005年, 宁波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若干意见》, 为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 对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有力提高了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
地方政府投入宁波市政府十分重视高职院校的示范校建设工作。一是落实了示范校建设的配套经费。二是解决了困扰学校发展的生均经费拨款问题。宁波市政府《关于“十一五”时期完善高等教育发展体制推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十一五”时期, 贯彻落实“完善保障, 稳定规模, 提升内涵, 化解债务, 强化服务”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从2007年起, 市财政按省定标准足额拨付市属公办高校生均经费。三是建立政府与各高校的双向责任制, 有效化解债务。按照“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市政府签订债务化解责任状, 在10年内化解债务1.8亿元, 使学院办学经费得到了有力保障。
出台职教政策在示范效应的影响下, 宁波市政府在国内首次颁布了《宁波市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已成为地方法规, 体现了政府为营造良好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所做的努力, 开创了地方政府在制度层面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先例。市、区两级政府历来重视职业教育, 不仅是职教发展的服务者、监督者, 更是校企合作的协调者。宁波市政府对高校发展非常重视, 尤其是近几年对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精力, 也投入了大笔资金, 体现了政校一体化。
(二) 企业主导
企业通过提供人才培养规格、参与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为“三方联动”机制的建立发挥了主导作用。
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通过为学院提供人才培养规格、加入专业建设委员会、担任学院兼职教师等途径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前, 担任我院专业委员会委员的企业老总和技术骨干有二百多人。我院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构建校企互动机制, 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我院成立了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了产学研办公室, 制定了产学研基金管理办法、产学研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 推动学院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开展。
“三三”模式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海天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在学校建海天学院大楼, 2008年6月已投入使用;同时, 海天集团投入价值400多万元的全套数控机床、注塑机散件, 双方合作开发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学习训练型装备。在政府牵头下, 香港实业家顾建纲先生以顾国华基金会的名义捐资500万元、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均配套1000万元在我院建造“顾国华体育中心”, 该工程已于2008年年底开始投入使用。
设立奖学金、助学金至今, 企业在我院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达到了900多万元。
(三) 学校主体
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等途径为“三方联动”机制的建立发挥了主体作用。
学院创新办学体制我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1999年, 在宁波中专和宁波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 宁波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 批准成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 政府通过董事会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董事会由开发区管委会、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总工会、部分著名企业和学院的代表等共同组成,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董事长单位, 宁波市教育局为副董事长单位。我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董事长由市政府任命, 院长由市政府提名、董事会聘任。根据章程,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筹措学院发展所需的建设资金;决定学院发展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聘任学院院长;对学院进行宏观管理。章程对董事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
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我院明确提出, 要不断地总结、提炼、创新, 并鼓励每个员工都要有高度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使学校的管理机制、工作模式等不断取得创新成绩。在管理机制上, 学校一直秉承大教学、小行政的宗旨, 打破了高校机制的传统设置, 依托于市场需求、办学需要而灵活调整设置了相应的机构, 同时精简了管理队伍, 真正体现了“精、强、实”的特点。设置了与企业需求对应的10个系部及两个分院。通过引进质量管理认证体系, 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工作流程, 强化了“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我院引入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 规范管理, 持续改进,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根据质量体系要求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 通过日常的跟踪调查和每年一次的内审, 加强对学院各项工作的过程监督检查, 规范程序,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三三”办学模式的启示
办好职业教育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发展, 更主要的是关系到社会进步, 关系到中国社会在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过程中人才能否跟得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给我们许多启迪: (1)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共同点和结合点, 这个共同点就是人才, 结合点就是合作办学。学校要经常了解企业的需求, 了解企业的困难, 并且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服务, 这样才能得到企业的信任, 才能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热情。 (2) 要逐步形成稳定的“利益联合体”。学校和企业要求同存异, 要积极挖掘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和结合点, 寻求合作的内在动力;要在校企合作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要加强合作制度建设;学校要始终坚持“质量是生命”的育人理念, 吸引企业合作, 逐步形成“学校信赖企业, 企业支持学校, 企业信赖学校, 校企双方信赖”的长效合作机制。 (3) 要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性与文化品位。对双方而言, 合作的意义与价值不仅仅是招工和就业问题, 通过深入合作, 彼此的文化也将互相渗透。
“三三”模式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方向阳.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模式[J].职教论坛, 2003, (1) :29-30.
[2]张慧波, 董艳杰, 陈亚东.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项目化课程建设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9) .
三三模式论文 篇8
当然,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目前信息技术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模式:1.间隔式。教师先在教室上一堂理论课, 然后下一次课由学生上机操作。2.填鸭放羊式。教师在机房上课, 先讲10-20分钟, 然后多余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3.边讲边练。教师在机房上课, 讲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操作, 然后再讲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再操作。因此, 要想改变学生信息技术低能的状况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将“三三三”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把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 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才行。
为了倡导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能自主学习,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自身潜能, 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 实现以课堂为主阵地, 向课前、课后两端延伸的策略。我们只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巩固”的教学原则, 有机结合“学”“导”“练”,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追求有效预习、高效教学、强效练习、优效辅导的“四效”境界, 构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故名思意, “三三三“教学模式是指:三个步骤、三个环节、三种基本课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三步骤
信息技术课中的三个步骤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这几个环节。
1. 课前延伸
主要是解决什么时间预习, 预习什么内容, 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怎样设计预习学案, 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这时一般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 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 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诊断, 了解学情, 为课堂上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课前延伸的预习学案编写要遵循基础性、适度性和适量性三个原则。紧扣课程标准要求, 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就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 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IP地址及其管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习这课之前, 考虑到学生有因特网使用经验, 但不知道因特网的组织结构形式与管理方法。IP地址概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对这一节作个预习,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具体完成课前热身、实践操作这两部分, 完成教学重点中的认识IP地址 (见下图) 。
2. 课内探究
本环节主要是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点拨,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巩固提高等。这时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掌握基础知识, 找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提出的质疑并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进行精讲点拨, 帮助学生解难答疑, 升华提高;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 检查学生当堂达标的情况。
其实, 在学习《IP地址及其管理》这节课之前, 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IP地址, 那么整个课堂可以从视频《网络大案侦破计》开始, 通过教师讲解进行IP地址概念、地址格式、地址分类、地址管理的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来运用IP地址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如下图) 。
3. 课后提升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巩固《IP地址及其管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我们设计了“知识拓展”布置了相关实践性及迁移应用的作业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如“IP地址第一段数字有没有完全包含0~255的数字?” (如下图)
二、三环节
指课堂上“学、导、练”三个环节, 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的目的和作用。
1. 学
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 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报告打下基础。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 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 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2. 导
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 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 帮助学生解难答疑, 总结规律, 点拨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 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3. 练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 精选精编题目, 进行当堂达标测试并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 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 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练”包括三部分:课前预习题、课堂检测题和课后练习题, 均需提供题目及答案详解。
三、三课型
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 一节课中, 主要教学方式是什么, 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信息课分为技能课、理论课和实验课及电子作品创作课。技能课比较适合于学生生活相适应的, 与生活相贴切。如:画图, 字处理软件等课。理论课:宜于传授基础知识。实验课比较适合学生已有的经验相离较远, 抽象程度较高, 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如:制作网线。电子作品创作课适合的课有许多, 学生可以用Word制作成电子作业、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Frontpage制作网页。
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多种不同的课型, 各种课型的流程设计要体现“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 同时在课内探究的过程中体现“学、导、练”三个环节。要按照“三步三环节”的相关要求设计基本课型。
由于《IP地址及其管理》这节课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 学生接受有一定困难, 所以这节课设计为理论课。通过讲解、任务驱动与合作探究来让学生了解IP地址并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课前延伸则要求学生自己动手, 通过问题:计算机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另一台机器的?动手操作来了解IP地址访问和域名访问的区别与共同点。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什么是IP地址?课内探究则采用用学生自主学习, 了解IP地址的相关基础知识, 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 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课后提升也设计几道动手题目,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提升。
三三模式论文 篇9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 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 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情感关注较少, 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讲授, 学生听完做练习为主,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的数学教学越来越机械.
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 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狭窄、单一、沉闷、杂乱 (教学视野狭窄, 信息传递单一, 师生关系沉闷, 教学环境杂乱) .由此而产生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的现象, 而事实上,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 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而我校推进的“三三五”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理念下我校“三三五”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1.师生关系要互动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我校“三三五”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转变四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由传统的讲解分析者成为学生展示交流的聆听者.
其次, 我校“三三五”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 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走下高高讲台, 走进学生身边,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 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 甚至行动, 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和聆听者, 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 甚至让学生上讲台充当“老师”的角色.只要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 课堂教学就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 师生间也就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型关系.
2.学习情境要生活化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 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例如我在上《一百万有多大?》时, 首先问学生:“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143名伤者, 分别收治在昆明的11家医院, 事件发生后, 云南省急救中心出动了20余辆救护车, 各收治医院快速开通伤员收治绿色通道, 市民们纷纷走上献血点献血, 市民一天献血51万毫升. 你知道51万毫升有多大吗?”“……”“那么谁还在其它地方见过这么大的数吗?”这种谈话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 提到本地的新闻, 学生自然感到非常熟悉, 学生自然会想到生活中的“大数”, 引入自然而又贴近生活, 为学习新知创设了一种民主、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我校“三三五”教学模式反复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即要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 归纳为五类:教师引导, 实践操作,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角色对换.
(1) 教师引导.尽管初中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知识基础, 但他们学习的更多的是人类文明的间接经验;尽管他们在学习上处于主体的地位, 但这并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反而对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最简二次根式”“整式的加减”等, 作为约定俗成的间接经验, 如果让学生自行探索, 也许耗时费力低效, 而教师只需适当引导即可解决.
(2) 实践操作.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经验与直观感受, 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 如对展开与折叠的理解、物体的三视图和三角形内角和等, 说百句不如动一动, 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 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 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种权力. 如学了解方程之后, 发现分数基本性质和分式的基本性质具有密切的关联, 教师的放手, 能收到更为好的效果, 学生能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建构其良好的知识结构.
(4)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师应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等方式.一方面能促进学习更为高效, 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 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5) 角色对换.就是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进行提问、分析和讲解, 教师就坐在学生当中认真听讲, 这是我校“三三五”教学模式的一个亮点, 有的数学问题学生讲解和教师讲解的效果不同, 即使讲解的过程和语句是一模一样, 但学生讲解比教师讲解得到的效果更好, 学生讲解完后会获得全班真诚而主动的掌声, 而如果是教师讲解完一般不会有掌声.甚至有时学生的讲解会出乎意料, 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备课时没有的, 无意中出现“一题多解”,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培养学生说理有据的思维习惯, 自信心也得到加强, 全班同学在相互鼓励中共同成长, 真正体现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课堂活了起来,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做到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学生讲解分析完后教师再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订正.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做此类题的注意事项.
角色对换实现了“四变五让”.“四变”:即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 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变单纯的知识传播为知能并重;“五让”即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 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 能让学生总结概括的让学生总结概括.
4.课堂要让学生高度参与
新课程理念下的我校“三三五”教学模式课堂体现一个“活”字、一个“动”字:“活”要体现在“气氛活跃”, 学生生龙活虎、教师生动活泼, 方法灵活多样.“动”要体现学生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动口、动手、动脑.课堂体现一个“退”字、一个“进”字:教师由主体退为主导、引导者;由长者、师者退为伙伴、合作者;由演奏者退为伴奏者. 学生由服从者、执行者进为主体、主宰者;由听、做进为讲、做;由被动学习进为主动学习.为顺利有效地展开这一过程, 我觉得应做好三件事:提高自主意识, 激励主体参与, 重视主动评价.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我校“三三五”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我校“三三五”模式教学评价理念可将其通俗的归纳为三句话:多一把尺子, 多一批人才;多一个角度, 多一幅美景;多一份情感, 多一片天地.
1.多一把尺子, 多一批人才
人是有差异的, 如果按同样的要求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 木桶理论从一个侧面讲也不利于人才的培育.教师只有让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 让学生的特长更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才是教育的成功.
2.多一个角度, 多一幅美景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有多种智能, 教师要有非此即彼的想法, 不要以一概全, 一棒子打死人.要想想你面对的学生将来不仅有科学家、文学家, 也有艺术家, 还有运动员, 但更多的是普通的社会人, 只有多角度地看待学生, 才能看到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五颜六色的、丰富多彩的画卷.
3.多一份情感, 多一片天地
三三模式论文 篇10
关键词:“三三一”教学模式,学、教、练,高效
我校实施“三三一”教学模式以来,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三三一”教学模式在语文及作文教学的运用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什么是“三三一”教学模式
第一个“三”是指自主学习三大模块:学——教——练, 即在课堂上解决如何学, 如何教, 如何练的问题, “学”就是先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的要求, 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确定自学内容以及自学的时间, 规定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语文学案。“教”, 在第一步学的基础上, 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练”:就是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后, 进行有效地巩固训练, 达到识记的效果。
第二个三“三”指课堂展示三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展示查漏, 有效讲解;——达标测评;巩固提升。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课堂展示情况, 发现问题, 对症下药, 有效讲解;通过测试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是指一个效果, 即高效课堂。
二、“三三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如何做:
(1) 教师要专心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尤其是在集体备课中
(2) 教师要精心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了解学生学情, 因材施教。
(3) 适时进行行间巡视, 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 了解学情, 及时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为“教”做准备。
(4) 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 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尽量生生互动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 只作点拨性的引导。
三、课堂教学之策略:
1、教师授课要不超过25分钟, 给学生留10分钟的复习巩固时间。
2、针对不同篇目应灵活运用“三三一”模式, 可是自学的时间不要减少。
3、学生自己或者小组讨论自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学方法, 由自控变为习惯。
四、学校语文集体备课要求:
在集体备课中要注意以下环节:
1、怎样学习才是高效的。
2、课时如何安排。
3、授课方法。
4、学生们可能会有哪些疑问?
5、这些疑问怎么解决。
6、指导策略;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五、“三三一”模式在语文作文课中的效果
据调查, 我国小、中、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作文障碍。按理说障碍比率应该是年龄越大比率越小的。可事实上是大学生比中小学生的比率更大。这说明, 传统的作文教学在逐渐扼杀学生的作文兴趣。可是面对这一现状, 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还是激情四溢的年轻教师都无计可施。还是一味地强调:多读, 多练。学生们依旧是一提作文就头疼, 犯难。一上作文课就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一写作文就和平日判若两人
2010年9月, 学校多媒体教室来了一位说话很逗的小个子男教师, 他为我校分管教学的张校长, 邢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和初一 (1) 班全体学生上了一节新颖的作文课:如何写物。他适时的提醒同学们调动不同的感官去从不同角度感知物体。一下子, 同学们的话多了起来, 真是说也说不完。这一幕, 令在场的教师耳目一新, 也情不自禁的反省了一回。为什么平日在分析一篇课文的时候, 知道让学生去找作者调动了几种感官去感知的, 却不能在作文过程中提醒学生使用那些久已闲置了的感觉器官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呢?课后, 教师为我们推荐了三三一模式 (提出目标、实际观察——教师指导、传授技巧——学生润色、再写成形) 。当即, 我校的张校长就决定在我校初一全面展开“三三一”模式课题实验。在接下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他一再强调让初一的语文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认真深入的集体备课。真正把三三一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不做表面文章, 不怕摊时间, 一定要向过程要成效。而我们初一备课组无论在集体备课还是具体操作过程中都是潜心静研, 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 理论, 操作, 成形三个步骤一个都不放松。经过几年夜以继日的教学。终于点燃了学生们创作的激情。它让我们的学生在作文的好多方面有了提高。以往两周一次的作文写作, 学生都愁的不行, 现在他们等不及了, 每到星期三下午的两节课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早早问你, 今天下午写什么作文?看样子是要一展身手。7, 8班的学生隔三差五的往教师那交文章。要教师看看准备在《浪花》 (校园文刊) 上发表。现在交来的文章已经垒的老高老高了。更让我们欣慰的是“目标资料”要求的作文片段, 学生是从来都不会去理睬的, 现在是只有要求的地方, 学生都会写得满满的。我感觉他们已经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往日不记私人日记的学生也都有了自己的私人日记, 用以抒写一天中的见闻, 感受。这种种提高, 都得归功于三三一教学模式。
三三模式论文 篇11
我们的课堂虽然是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但学案仍是我们上课用到的工具,我们需要对学案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案,使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想上好课仍在于精心备课.首先,备学生如何面对课堂上的“学生”,如何巧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呢?通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感到备课中备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预估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在预习学案的过程中不会的是什么,易错的是什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进而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其次,备教材,也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目的明确、主线要清晰,重点要突出、要淡化和避开次要的和难懂的,以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把主干内容掌握好,并能综合应用.最后,备时间,完成各个学习目标的时间应合理.所以一堂课下来评价的标准:一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二是是否让学生最大效率掌握本节课知识;三是关注各个环节是否做到最优化.例如我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这节复习课,围绕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结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估计做出如下课堂设计:
学习目标: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4.熟悉公式的结构及角的结构,能灵活应运公式.
重點与难点:
重点:公式间的推导及联系
难点:公式正用,逆用,变用
教学过程:
第一,让学生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因为学生预习了,推导不是问题,那我就会设计问题:
C(α-β)为什么和向量的数量积建立起关系,如何确立关系?
第二,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再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差角公式:sin(α-β)=cos[(■+β)-α] tan(α-β)=■
和角公式:sin(α+β)、cos(α+β)、tan(α+β),以-β代替差角公式中的β.
二倍角公式:sin2α、cos2α、tan2α.让和角公式β=α.
第三,熟悉公式的结构(正用、逆用、和变形结构)并通过求值、求角两例题体会公式正用中对角的结构的关注.
辅助角公式:asinθ+bcosθ=____________;
(当■是什么数时,配角为特殊角?它是通过上述哪个公式推导出来的呢?)
降幂公式:
sin2α=___________;cos2α=______________;
tanα+tanβ=________;1+tanαtanβ=_____;
1+cos2α=__________;1-cos2α=______;
1+sin2α=__________;1-sin2α=__________.
例1.(1)已知tan(α+β)=■,tan(β-■)=■,求tan(α+■)的值.
分析:求值题体会角的结构:如何把要求的角α+■用已知角α+β和β-■表示?目的转化成两已知角的和或差或二倍的关系,进而体现和差角公式和二倍角公式的正用.
(2)已知tan(α-β)=■,tanβ=■,α,β∈(0,π),求角2α-β的值.
分析:求角题转化求值题,需要确定2α-β角的范围,求值后需要2α-β角的范围.所以如何压缩2α-β的范围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最后,结合课前对预习情况的检查确定某一位学生做好课堂小结.
一节课备下来,通过上课验证感觉还不错.只有精心备课才能对各知识点相当熟悉,游刃有余,才能在“三三五”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三三模式论文 篇12
(一) 就业岗位分析。
为了对课程正确定位, 我院会计系将历届毕业生、校企合作单位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电话询问等形式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 近90%的毕业生在中小企业, 主要从事会计和出纳工作。由于中小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少, 在具体分工时往往实行多岗一人, 特别是主办会计一人包办了记账、编报和税务处理等工作。因此, 有80%调查对象认为税务处理是从事财务工作必要技能之一。不少企业的负责人也指出目前企业财务人员的税务处理能力不强, 有待提高。通过进一步调查, 我们总结了与纳税会计有关的工作任务, 主要有: (1) 办理税务登记及变更等有关事项; (2) 办理发票领购工作, 有关的免税申请及退税等事项; (3) 编制有关的税务报表, 进行网上申报和办理税款缴纳等事项; (4) 办理其他与税务有关的事项等。
(二) 专业能力要求分析。
根据上述与纳税会计有关的工作任务, 我们认为若要从事与税务相关的工作, 需要具备以下专业能力:一是涉税账务处理能力, 即要求学生掌握税法的有关规定, 不仅能够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而且能进行相关的涉税账务处理。二是纳税申报能力, 即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 及时、准确地通过网络、邮寄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 并缴纳税款。三是办理其他涉税业务的能力, 例如:办理税务登记, 购买发票, 减免税申请和备案等。
二、课程改革的实施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大多面向中小企业, 而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既懂会计核算又会纳税处理的专业人才。所以, 本课程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培养, 并兼顾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 我们提出了“三三”模式, 并选取2010级会计专业11个班进行尝试。
(一) 何谓“三三模式”。
“三三”模式, 即为“三衔接”、“三融合”和“三建设”。“三衔接”, 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衔接、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相衔接、顶岗实习与就业相衔接。“三融合”, 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教学与工作融合、课程与资格考试相融合。“三建设”, 即校企共同建设课程、校企共同建设教材和校企共同建立建设顶岗实习标准。
(二) 具体实施措施。
1. 在课程设计方面突出“三融合”。
首先, 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多为中小企业的会计和出纳, 因此, 在教学内容选取上, 不仅要有税务和会计理论基础知识, 还应兼顾实践技能的培训, 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其次, 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财务人员和行业专家, 对纳税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他们的分析结果, 并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 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方案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 实现“教学与工作融合”。此外, 为了兼顾学生考证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 还穿插了资格考试的内容, 将“课程与资格考试相融合”。
2. 在教学模式上, 强调“三衔接”。
我们借鉴了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 并强调“三衔接”, 从而构建了“教、学、做、工”阶段式的教学模式。所谓“教、学、做、工”阶段式的教学模式, 就是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 以教师“教”为主, 主要讲授各个税种的要点及计算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阶段为“学”, 以学生动手为主, 教师点评为辅, 由各个税种的单项技能实训组成, 让学生在“做中学”, 训练他们的职业能力, 这样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衔接”。第三阶段为“做”, 通过理论教学和单项技能训练后, 最终进行综合实训, 让学生完成从税务登记、发票购买和信息采集、填报报表到申报查询整个纳税工作过程。第四阶段为“工”, 考虑到会计专业的学生人数多, 不便于开展集中顶岗实习。我们学习了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 实行“轮流顶岗”的实习模式, 即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 在经验丰富的校外实训教师的指导下, 以一名企业员工的身份在真实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 从而实现“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相衔接”。通过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后, 能明确自己在知识与技能上的不足, 重新回到课堂时, 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态度都有明显的改观。另外, 我们还会在第四、五学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 这不仅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机会, 也为实习单位创造更多的机会, 了解、选拔和培养企业未来的职员, 体现了“顶岗实习与就业相衔接”。
3. 提出“三建设”方针, 加强校企合作。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变数较多, 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因此, 我院提出“三建设”方针, 即校企共同建设课程、校企共同建设教材和校企共同建立建设顶岗实习标准。首先, 与软件公司合作, 共同建设《中小企业纳税会计》课程。通过与企业的财务专家共同分析纳税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要求, 使我们了解企业的需求, 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其次, 又共同编著了《中小企业纳税会计实务》教材, 已于2011年10月由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编著, 不但保证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相配套, 而且实现了实训内容与职业岗位的一致性。由于我国税法内容的变动, 我们对教材进行修改, 将于2012年底再版。此外, 我们还共同建立建设顶岗实习标准, 内容包括:顶岗实习期间学习的要求、顶岗实习的管理、顶岗实习期间的成绩评定等多项管理措施。其中, 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成绩评定问题进行了精心设计, 加大了顶岗实习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例如:课程的考核由40%平时成绩和60%考试成绩组成, 而平时成绩中的40%左右是根据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表现进行打分。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实习期间的表现也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三、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软硬件建设。
学院配备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施, 在课堂教学中, 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教师可与学生互动的操作演示, 直观生动, 提高了授课质量,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其次, 除了已与近30家企业以及杭州西湖地税、直属地税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外, 还在校内建立多个模拟实训室和模拟行政服务中心, 按照实际工作的环境, 营造仿真场景, 并配备模拟的企业纳税申报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的情景中, 分析各种原始资料, 进行会计处理, 并运用软件进行纳税申报, 使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另外, 依托校园网, 建立了课程网站, 将课程的课程标准、课件、教案、教学案例、习题库、实训资料等电子资料上传至网站, 从而形成了以网站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库。将课内教学延伸至课外,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为学生建立了公共邮箱、网上交流平台, 便于师生交流, 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培养“双师”教学团队。
为了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安排校内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操作, 提高其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二是聘请校外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三是对青年教师培养实行以老带新, 并鼓励其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不断增强“双师”队伍的素质。
(三) 课程改革的质量跟踪。
为了使课改顺利、有效地进行, 学院以及会计系都采取了多种方法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还制定了教学质量跟踪评价制度。内容包括:由系部组成专门的评价小组, 对任课教师随机听课, 不定期抽查学生的作业、实训资料和笔记, 召开学生座谈会, 课程的教学团队不定期召开碰头会议等。通过严格执行教学质量跟踪评价制度, 进而推动了课改持续进行, 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总结
正如教育专家所说, 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工程, 因此, 《中小企业纳税会计》的课程改革还将继续进行。为了使培养的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财会人才, 我们不仅要及时掌握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变化情况, 还应时时了解社会需求, 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进行创新,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S
摘要:近两三年来, 我国各个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中小企业纳税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院级精品课程, 我院会计系结合区域经济特色, 并考虑学院自身特点, 本着“以人为本, 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 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 提出“三三”模式, 对课程进行全新设计和改造, 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高职,税务课程,课改
参考文献
[1].倪银珠.高职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2) .
[2].韩采宏, 刘鹏, 赵卫卫.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探析——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税法与纳税实务》为例[J].价值工程, 2011, (12) .
[3].陆秀团.工作过程教学法在《纳税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4) .
[4].赵凤鸣.高职《税法》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J].山东纺织经济, 2011, (5) .
[5].王艳利.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税务实务》课程教学探索[J].价值工程, 2011, (8) .
【三三模式论文】推荐阅读:
“一三三一”教学模式08-31
攸县一中“三三五”课堂模式05-17
杜朗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06-11
高职建设“三三制”师资队伍模式的构想07-10
三三一06-08
三三五06-15
三三制06-09
“三三一”教学12-01
三三面试法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