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2024-12-06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共12篇)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1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14日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 笔者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对该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分析。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依据

构建课程体系主要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文件精神, 并且通过充分的专业调研, 依托河北及环渤海区域的物流产业规划, 根据物流管理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合理的构建。

(一) 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

高职专业课程的构建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教高16号文件精神进行制定。此外, 还需参考多项相关文件,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河北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等, 这些文件都在不同角度提出了对高职专业课程进行构建的指导方向。

(二) 构建背景:

充分调研。2008~2012年四年期间,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每年均进行1~2次专业调研, 调研的对象包括物流行业及企业, 调研的主要内容为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物流人才需求状况、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素质、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可持续发展能力) 、物流企业的基本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对员工的任职资格要求等。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回收并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物流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报告, 根据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要求, 制定出相应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体系。

(三) 国家各级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构建、具体内容的确定, 还需要依据国家各级单位的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如国家物流振兴发展规划 (2009年) 、河北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河北物流行业发展规划、石家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等, 根据各级物流产业规划的具体内容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四) 物流专业职业资格标准。

《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组织制定的, 并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实施。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于2003年1月23日正式颁布, 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6年面向全国开展物流师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工作, 从业者必须经过相应培训及全国统一考试, 取得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物流师参考用书主要有《国家职业标准———物流师》、《物流基础》、《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其中, 理论知识部分包括物流概述、物流运行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物流装备与标准化、物流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技能操作部分包括物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英语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即依据了物流职业资格标准, 有利于学生掌握物流管理职业核心技能, 与职业标准直接挂钩。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选取主要根据物流岗位职业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确定,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锻炼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物流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学生能够依据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 完成各项物流单据的处理;具备库存控制、合理采购、集货、拣货、配送等能力, 达到助理物流师的水平。具体的能力要求有:会组织和调配车辆, 并规划车辆路线;能对仓存进行控制, 知道ABC分类管理、先进先出等库存管理原则;能对货物进行正确摆放, 并对在库商品进行保管、养护;会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各种物流设施与设备;会处理物流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各种物流单据;在配送中心会集货、拣货、分类并对商品进行配送活动;在生产中, 对产品进行包装、贴标签、捆扎加固等;能熟练操作各种软件, 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会处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业务流程;能熟练查阅《物流术语》, 查阅物流管理的中英文文献;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熟悉计算机在本专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至少一个计算机NIT模块考试;能够组织物流管理岗位生产和管理工作;具备与人沟通、协作、创新能力;具备再学习能力, 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确定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职业基础、职业技术、职业选修课程等四个模块。

(一) 公共基础模块。

公共基础模块包括十个方面的课程, 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能力拓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讲座。该模块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打造健康的身心基础,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 为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二) 职业基础模块。

职业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运筹学、物流管理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统计基础、物流法律法规等课程。该模块使学生认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要素;初步了解物流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学习市场供求及运行机制;对消费者、生产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分析成本利润、了解市场结构和要素理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学习企业经营准备的管理与核算、成本和费用的管理与核算;学习我国物流法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从而掌握与物流各个环节相关的最新法律规范, 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我国物流企业相关问题。

(三) 职业技术模块。

职业技术模块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市场营销、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组织与管理等课程。该模块主要使学生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熟悉核心物流信息技术、能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初步开发、设计、分析;将市场营销管理的思想引入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 运用营销策略满足员工需求, 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最终保证物流企业外部营销工作顺利进行;掌握采购的基本原则, 明确采购员的基本素质,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学习和掌握仓储管理基本方法、基本原则, 学习配送的基本模式和注意事项;以物流原理为基本指导思想, 对物流运输组织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整体设计, 包括物流运输概况、运输合同、物流运输组织与规划、整车运输组织、集装箱运输组织、集装袋运输、普通零担货物运输组织、车辆运行组织、管理数学方法在运输组织中的应用、联合运输等内容。

(四) 职业选修课程模块。

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职业选修课为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三类。其中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艺术设计类、体育类、自然科学类、外语类, 旨在增强学生人文知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专业限选课包括物流地理、经济法、创业设计、生产管理;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商品推销技术、网络营销、连锁经营与管理、营销策划等。■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专业调研、各级物流产业规划、物流职业资格标准, 据此明确课程的基本内容, 确定该专业的公共基础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术模块及职业选修课程模块。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分析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如何更加贴近职业要求、如何符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始终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文章围绕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探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项目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作 者:郑文岭 Zheng Wenling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1(1)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 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3

【摘 要】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探索“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设计和保障措施,以促进“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专业 “双证融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43-02

“双证融通”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校正规课程教育。“双证”是指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能力目标要求,强调职业技能强化,注重职业素质培养。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证为切入点,构建以训练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延伸,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工作系统化,操作技能规范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企业调研,总结岗位需求,结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将专业教学内容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探索与实践、工作过程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桥梁,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制定课程标准,进而组织教学过程。

二、“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

“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既要融合职业资格证的考核内容,又要遵循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企业调研、院校走访、教学实践等途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后,对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结构的具体设计如图1。

(一)以职业岗位群为主线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岗位群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物流管理专业涉及仓储管理、运输、调度、配送、采购、货运代理等多个职业岗位,课程开发要覆盖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基本专业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

图1 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结构

图1的课程体系设计主要基于“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保证”的原则,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拓宽专业知识范围,突出专业核心知识。

(二)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

职业岗位知识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岗位工作任务来体现的,真实任务的模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职业岗位角色。课程设置需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不仅需要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而且在岗位核心课程中还要考虑到国家职业标准要求,适当融入职业技能考试相关课程及教学内容。

(三)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

物流管理专业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物流管理岗位相符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订课程建设计划,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整个培养过程在课堂教学与运输、仓储、配送等实训教学交替中进行,使学生在课堂中理解知识,在操作中深化知识,最终转化为职业能力。在岗位核心课程中可以模拟真实企业案例或工作任务,进而引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加深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的掌握程度。

(四)以职业资格证书为要求

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要融入国家职业标准,融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建立专业核心课程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之间的对应关系,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操作力。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全国自考办的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认证,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的物流管理员系列职业资格认证等四种职业资格证书。无论哪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都基本涵盖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货运等物流管理的核心专业知识。核心专业课的课程标准以岗位工作任务为模块,以职业资格证书为要求,提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操作能力,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三、“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熟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及获取的方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与鉴定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机构的横向联系等都是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双证融通”课程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更注重学生个人在职业群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评价机制需要以职业标准为框架,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从而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紧密结合。在高职学历教育中,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应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融合,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而在高职学历教育考核中,则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评估的机制,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要培养出符合职业要求的学生,教师要必须了解该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其所需的职业能力,这就对整个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双师”素质的提高,成为企业或行业专家,增强解决实际题的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鼓励专职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能力相接轨,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聘请具有实际工作验,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的企业工作人员的进行讲座、授课等,使学生能更加清楚地的了解本专业的相关需求。

(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方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在职业岗位上开展课程实习有利于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定数量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既锻炼和培养了老师的一线服务工作能力,又为学生实习寻求到合适的岗位,企业也可以得到益处,形成双赢。同时如有条件也可通过校企合作将校外实习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中,使学生能在校内就能接触到实际企业的运营、管理等职业环境,从而高效率的完成职业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四)加强与鉴定部门及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横向联系

真正意义上的“双证融通”,是指学生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向衔接沟通。在高职院校与鉴定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沟通与承认的学分体系甚至是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教学方面除在教学安排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教学内容重点与职业证书考核挂钩,争取使大部分学生做到职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外,还需要不断加强与各职业证书相关发证机构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多安排教师参加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相关会议、培训等活动,多了解行业信息动态,以增强学生考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任爱珍.“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及其编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王永富.对广西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双证融通”的探索[J].职业圈,2007(12)

[3]申厚坤.高职商务英语”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4]吴亚萍.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课程评价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5]汪洋.高职院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2009(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JGA362)

【作者简介】何智娟(1982-),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李亚琦(1984-),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责编 何田田)

(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方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在职业岗位上开展课程实习有利于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定数量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既锻炼和培养了老师的一线服务工作能力,又为学生实习寻求到合适的岗位,企业也可以得到益处,形成双赢。同时如有条件也可通过校企合作将校外实习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中,使学生能在校内就能接触到实际企业的运营、管理等职业环境,从而高效率的完成职业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四)加强与鉴定部门及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横向联系

真正意义上的“双证融通”,是指学生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向衔接沟通。在高职院校与鉴定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沟通与承认的学分体系甚至是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教学方面除在教学安排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教学内容重点与职业证书考核挂钩,争取使大部分学生做到职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外,还需要不断加强与各职业证书相关发证机构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多安排教师参加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相关会议、培训等活动,多了解行业信息动态,以增强学生考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任爱珍.“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及其编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王永富.对广西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双证融通”的探索[J].职业圈,2007(12)

[3]申厚坤.高职商务英语”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4]吴亚萍.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课程评价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5]汪洋.高职院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2009(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JGA362)

【作者简介】何智娟(1982-),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李亚琦(1984-),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责编 何田田)

(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方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在职业岗位上开展课程实习有利于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定数量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既锻炼和培养了老师的一线服务工作能力,又为学生实习寻求到合适的岗位,企业也可以得到益处,形成双赢。同时如有条件也可通过校企合作将校外实习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中,使学生能在校内就能接触到实际企业的运营、管理等职业环境,从而高效率的完成职业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四)加强与鉴定部门及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横向联系

真正意义上的“双证融通”,是指学生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向衔接沟通。在高职院校与鉴定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沟通与承认的学分体系甚至是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教学方面除在教学安排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教学内容重点与职业证书考核挂钩,争取使大部分学生做到职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外,还需要不断加强与各职业证书相关发证机构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多安排教师参加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相关会议、培训等活动,多了解行业信息动态,以增强学生考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任爱珍.“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及其编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王永富.对广西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双证融通”的探索[J].职业圈,2007(12)

[3]申厚坤.高职商务英语”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4]吴亚萍.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课程评价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5]汪洋.高职院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2009(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JGA362)

【作者简介】何智娟(1982-),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李亚琦(1984-),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4

一、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许多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体系中还存在着“职业性”体现不够、对学生技能提高不太重视、教学内容脱离实践等问题。

(一) 课程体系中“职业性”体现不够。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高等性”, 另一个是它的“职业性”。在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课程体系涵盖面是非常广的, 往往包含着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 似乎只要和物流管理有关的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由于课程繁多, 学习任务重, 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 其结果使高职的本质特征“职业性”得不到体现。

(二) 重理论课, 轻技能课。

物流行业涉及环节多, 系统性强, 操作过程复杂, 要求高职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虽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既有理论知识课程, 也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课, 但是两者之间的比例不协调, 往往是理论课所占的比重大, 实践技能课所占的比重小, 即使在实践技能课中, 理论知识还是占了一大部分,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少, 学生毕业后达不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技能课学习的形式上, 由于学校条件、师资力量的限制, 有些学校采用了把学生集中起来, 采用集中学习的形式, 理论又和实践脱节, 达不到实践的预期效果。

(三) 教材不太合理, 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多。

由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举办的时间相对较短, 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规律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特别是当前所使用的教材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些教材是直接采用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教材, 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有点“消化不良”, 有些教材甚至直接来自于国外, 又有点“水土不服”, 对于教材所要求的内容, 教材之间缺乏协调性、系统性, 各科教材各自为政, 造成许多教学内容大量重复, 而且观点各不相同, 学生感到芒然, 教师感到困惑。例如, 关于运输, 几乎可以说在物流所有的专业课中都有介绍, 如《现代物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管理》、《连锁物流》等都有专门的章节来介绍, 造成教学内容重复。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 课程体系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业, 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掌握一定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 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实务能力, 能在物流领域从事采购、仓储、配送、物流规划、供应链、信息等管理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设计课程体系时, 要突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

(二) 课程体系要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根据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物流管理岗位主要是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企业物流岗位, 主要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与物流相关的一些岗位;二是物流企业岗位, 主要是指专门从事物流相关服务的企业在物流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岗位。企业物流岗位主要有供应与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 在这些不同的物流中, 又包含着不同的物流业务, 如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物流信息处理、分拣等。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 它的主要岗位有储存、运输、调配、分装、流通加工、信息、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物流的职业定向性, 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 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三) 课程体系要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 同时也要求掌握一定的物流管理职业技能。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 两者都要兼顾, 在知识方面应以物流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为主, 以必需、够用为度, 学习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技能方面, 主要要求掌握物流管理中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四) 课程体系设计要具有灵活性。

物流管理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 新的物流技术、物流设备、物流管理方法将不断涌现, 从业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在设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方中, 不能一成不变, 要随着物流业的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要吸收有关物流业内人士的意见, 要深入物流行业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当前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这样才能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 要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物流人才, 是通过培养规格来表述的, 作为高职物流管理的培养规格,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方面, 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知识和业务能力建设方面, 侧重于综合物流管理,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知识, 培养对物流业务管理的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实际运作能力, 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具备从事物流企业管理的知识、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身体素质方面, 要求身心健康, 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和工作。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 我们可以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分为不同的模块:公共必修课程模块, 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高职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通用素质。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通过相关的物流专业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 主要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拓宽知识面设立的相关课程。

(二) 要以物流管理中所需的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以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为核心, 物流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运输管理、仓储配送管理、搬运装卸管理、包装管理、物流信息管理、流通加工管理等, 其中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最基本的环节, 在设置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 可把《运输管理》、《仓储配送管理》、《包装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商品学》等相关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一方面, 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 掌握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为将来提高职业技能、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以这些课程作为核心点, 辅之以其它相关的课程加以深化课程体系, 构建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体, 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以《运输管理》作为核心课程, 再开设一些如《集装箱运输管理》、《运输规划》、《国际物流运输》等相关课程, 进一步加强对物流运输的学习。

(三) 要在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融入物流职业资格教育内容。

从国外来看, 在物流领域推行物流职业资格制度, 取得成功的经验。美国是较早对物流业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国家之一, 它设立了物流分析员、物流顾问、客户服务经理、国际物流经理、仓储管理经理、物流工程师、物流经理、物流服务销代员、物流软件经理、材料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供应链经理、系统支持经理、运输管理、零代仓储协调员、仓储运营经理等十多个任职岗位, 并明确了各岗位的培训目标。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要把物流职业资格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 实行“双证制”。所谓“双证制”, 就是指接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 要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依托行业企业开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 建立校企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 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企业实习设备场所优势, 可把学生的实训基地设在企业, 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 企业全程参与学校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根据当前我国物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 本文认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设立以下一些模块: (1) 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体育、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2) 专业理论课:管理学原理、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配送管理、经济学基础、采购与仓储管理、经济数学、商品学、物流信息技术、企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物流法、国际物流。 (3) 专业技能课:物流案例与实训、物流运输、物流企业管理、货代与报关、见习、实践、毕业论文、职前培训、顶岗实习。 (4) 专业拓展课:连锁物流、桂中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公司理财、商品流通概论、消费心理学、集装箱管理、物流装备与技术、会计学。

摘要: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职业性”体现不够、重理论课、轻技能课、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多等问题, 有必要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在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坚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课程体系设计要具有灵活性等原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要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要以物流管理中所需的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体系、要在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融入物流职业资格教育内容、要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泽宇.优化课程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5:59~60

[2].陈文.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 2006, 10:35~37

[3].赵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职教探索, 2008, 1:3~4

[4].杨轶.浅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2:33~35

[5].朱洪前, 桂卫华, 邓?涯.物流工程课程体系探讨[J].物流科技, 2006, 1:38~39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篇5

刘迎辉

(陕西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设置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现在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相对进入到了一个学科体系比较完整的阶段。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641所,其中高等院校770所;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73,757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97,365人[1]。目前在我国,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都不尽相同,值得在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探讨与研究,以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本文就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做以分析。

一、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以及特点

1、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西安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高校数量比较多,同时在西安现有的高校里,80%的高校都设有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相对比较全面。有博士、硕士与本科层次的,也有专科层次的。不同学校依据各自的培养重点与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差异比较大。

一是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各个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都列入在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与饭店管理。

二是在课程体系中一般都包含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一个是旅游企业方向,如旅游饭店、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区,另一个是导游方向。

三是在现有所有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都包含有专业综合实习。但是,因不同的培养层次,关于旅游技能课程的设置,各个学校不尽相同。本科层次偏向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与高职层次差异就显著点。高职层次更注重于素质、技能、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课程往往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多,并且一般设置有四到六个月的顶岗实习。

2、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基于上述不同院校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目前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如下: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变化与需要。西安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地,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收入与旅游接待人次都排在全国前列。因此,西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与市场人才需求吻合。二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依托不同的学科,形成不同培养方向。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一般内容

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

部分内容。一是大学公共课程;一是专业理论课程,包含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一是实践教学。在不同院校,这三个部分的课时比例要求不一样。本科阶段,理论课程的课时相对对于实践可的课时,高职阶段,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专业理论课课时与实践以及技能教学的课时不会相差很多。以《旅游学概论》为例,它是专业必修课,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三个课时,总课时五十四,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四节。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与优化

近30年来,高等旅游教育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刘迎辉(1977——),女,汉,陕西韩城,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讲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与旅游规划。

但同时,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两大突出问题。一方面,本科层次的毕业生转行放弃本专业;另一方面,高职层次学生不甘就业现状,跳槽频频发生,同时还存在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空缺成为企业发展的尴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陈旧老化以及学生能力与技能培养的欠缺是重要原因。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分析

(1)、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课程体系一般都包含三部分,公共课、专业课与实践课。就旅游管理专业来说,也不例外。所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严格由着三部分组成。一般这三部分的比例是,公共课程占总课时的40%,专业课与教学实践占60%。但是由于旅游管理学科较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课时比例进行教学,很显然在某些环节的教学是缩水的,不够的。因此,不同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应该显示专业的差异性,应根据该专业的实际进行课程比例的设置。

(2)、技能与能力培养不突出

从现有设置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的调查分析,造成学生普遍就业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业技能与能力培养不突出。旅游管理学科较强的操作性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与专业能力。例如,人际交往的能力、语言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等,适应企业与工作需要的饭店一线基本技能。但是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则是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技能等不够理想。

(3)、专业特色不显著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传授,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的问题。由于旅游学科的不成熟和复杂的依托专业背景,许多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有些教育机构主持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特色已经淡化到难以识别的地步,各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大同小异。所有课程包括饭店管理的有关课程与导游有关课程,学生在校期间都无一例外地学。说明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缺乏明确的核心主干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另外,适应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学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应体现一定的地域性,将与本地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业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列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形成地方特色课程。

(4)、教学实践环节不突出

实践教学的问题一个方面是教学学士不足,一是实践内容不到位,缺乏相应的考核体系。根据对西安部分本科院校教学计划的分析,本科高校一般在第8学期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时间都为6周。而一般的高职层次,专业综合实习是安排在第六学期4到6个月。专业综合实习环节各个院校都能体现在教学计划中。但是关于课程实习与技能实训,却存在实践环节严重不足的现象。大多数旅游院校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不能进行良好的校企互动。即便是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因与企业的沟通有限,旅游企业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此外,由于实习安排在毕业最后一学期,学生都有就业的压力,往往造成实习流与形式。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1)、细化培养目标,力求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统一[8]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办学方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统一的原则,同时适应市场的需要。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以及相应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研究的基础上,分方向确定旅游企业方向的相关

课程与导游方向相关课程以及旅游休闲、旅游卖场、旅游航空等方向的相关课程。同时,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各高校可以针对地方实际或学生就业的领域,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例如西安高校可以开设《陕西文化史》、《陕西民俗》等课程。

(2)、调整学科课程体系设置结构与比例,突出能力与技能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强的实践与应用以及操作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处理理论教学外,应强化突出学生能力与技能的培养。例如,陕西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严格区分了课程实习与专业综合实习,基本上该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有对应有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理论课的实践环节一般是4到8课时,而实务课的实践环节课时一般是理论课的两倍。同时在第六学期集中进行专业综合实习。因此学生在旅游企业的表现都十分突出,有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解决就业问题。可见,能力与实践培养仍然是该学科课程体系的重点。

(3)、从业职业意识教育应纳入到课程体系设置中

在课程体系中纳入旅游职业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就业意识,可以引导大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使学生明白熟悉基层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是成为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础。旅游行业就业以及职位晋升的潜规则与其他行业的差异使得学生在从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必须从事一线工作,在一定历练后才能晋升。因此,有必要在专业培养的开始进行这样的职业意识教育。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6

【摘要】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视角,构建基于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教与改相结合的相关教学改革。这也正是《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质量年报制度,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课程体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本课题主要依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陕西省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平台和人力资源管理教改卓越班,组建了企业导师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双导师团队,共同教学,有效协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构建一系列学生综合素质測评指标体系,特色以期完善我校面向制造业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

一、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本课题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内涵建设项目出发,通过对制造业用人单位需求调查,参照国家人力资源职业标准分析,调整确定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以面向制造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为改革核心,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三维”课程体系,通过“三维”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理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学生应用能力和就业目标。具体根据培养矩阵推导出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通过实施后,进行评价反馈,具体形成过程见图1-1。

图1-1  三维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图

二、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实现手段

本项目基于制造业背景通过科学合理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三维”课程体系,并通过“三维”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理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施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职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图2-1  “三维一体”课程体系框架图

(一)构建并实现了以面向制造业为对象的特色人才培养领域

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制定培养计划以制造业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计上建立的制造业特色课群;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以制造业案例和解决方案为来源,在教学模式上以制造业实习基地和来制造业的企业导师;学生通过制造业为背景的职业资格《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师》考试认证;建立了制造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指导学生培养。

(二)运用培训矩阵推导制定课程体系,确定了具有制造业特色的培养标准

课题组通过走访黄河厂、西玛电机厂、东方厂、华山厂等制造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又通过调研学习首都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湖南理工大学等六个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高校,并且和已经毕业的优秀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进行座谈,同时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具有制造业人力管理培养标准,同时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通过收集和梳理培训需求出发,确定制造业培训标准,按理论部分、技能部分和素质部分进行划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基础科学知识、企业管理基本知识、人力资源专业基础知识、制造行业知识、领导知识、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技能部分包括职业技能、思维方式、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素质部分包括团队精神、责任心、人际交流等;运用培养矩阵推导培训计划。

(三)以就业和应用为导向,建立三维的课程体系

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先后发表2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根据职业特点、就业需求和培养标准,以就业应用为目标,通过培养矩阵推导出培养计划,构建了“三维融合”的课程体系。即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并将人力资源职业的典型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课程体系;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式综合素质训练的课程体系。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1.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或岗位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应用为宽度,以课程类型和课群为基础进行运作。课程类别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又分为专业理论课群、特色课群、职业证书课群、人际交往课群。特色课群包括《劳动定额》、《生产与运作管理》、《机械制造基础》;职业证书课群包括《劳动定额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员工心理援助师》。人际交往课群包括《管理沟通》、《领导科学与艺术》、《冲突管理》。

表2-1  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2.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将实验和实训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并列的课程体系。按职业技能主导的原则设计实验实训内容与形式,设计了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项技能实训、人力资源轮岗实训、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并编写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表2-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3.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就业应用要求和职业特点,专门设计了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分布在并纳入教学系统。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學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线,侧重培养学生的人品素质、文化底蕴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从业综合素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表2-3  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实施步骤

训练时间贯穿第一学期到第七学期,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会做人;第二阶段:文化修养;第三阶段:技能強化;第四阶段:角色转换;第五阶段:融入社会;第六阶段:迎接挑战。

控制手段

建议学生素质档案,每年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评,针对存在问题定期进行返馈,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突出体现“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形成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三维整合教学模式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体现“教与学”的结合,主要表现在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互动式课堂,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系统化的由学生参与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与练”结合主要表现在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创造多种实训形式。如:课程内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业务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实施各种形式的模拟实践教学。将学生引进模拟实际的情景之中,在课外创造多种模拟教学形式,如模拟经营、案例分析、情景教学、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模拟实践的教学形式。在各类课程体系教学中“课上课下”结合主要表现组织学生成立各种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能力,体味人生,迎接未来的挑战。我系已有各种学生社团等10余个,学生在开展活动中进行学习锻炼,对学生的双导师制专业理论教师和企业导师可随时进行指导,邀请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到专业讲课。在各类课程体系教学中“校内校外”结合主要表现在校企资源的共享,校内主要完成理论与实验情景模拟实践课程,校外主要完成专业实习、项岗实践,通过课程和人员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校内和校外结合。形成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三维整合教学模式。

(五)建立了校企资源共建共享培养联合体

从本项目开始实施课题组成员在校企协作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为三维课程的融合实施提供资源保证。成立了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并建立了相关管理章程,为校企协作从制度上和体系上提供了支撑,企业导师由最近的五名发展到十三名,企业实习基地由六个发展到十七个。在专业实验班上建立双导师人才培养方式,初步实践了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企业导师组成双导师制框架,企业导师在2013级人力资源培养计划修定时参与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修改和调整,同时3名企业导师参与了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的编写及制造业解决方案和案例。从2010年开始企业导师在专业导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综合素质提升训练和课程设计方面进行尝试合作,目前各方反映良好。

三、解决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条件和设备配置不足

虽然课题组老师已经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但由于经费有限,有些教学软件和教学设备没有办法无法落实,导致有些课程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课程组老师一起努力并落实。

(二)实习基地、企业导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随着学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再加上管理类学生培养过程中得个性特征。原来所建立的实习基地和聘请的企业导师远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扩大校企合作范围。

(四)传统教学管理不能满足专业培养特色的要求

管理类学生培养,需要灵活机动,而不能仅用捆绑式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所以应该给老师更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企业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心验”过渡到“体验”,逐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更加能够实现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的目标。

(五)专业老师企业实践经验不足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还有部分专业老师理论功底深厚,但实践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不足,需要给老师更多的到企业挂职锻炼,解决专业教师理论精通,缺乏实践经历的问题。

结束语:本课题主要通过对理论基础、现代评价模式以及国内外学生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遵循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评价体系应具备的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发展原则、明确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測评指标的视角,构建我校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评价体系,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评价体系等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其指标体系涵盖了所有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训练课程等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形式以及实施步骤等各环节的内容。在理论实际中贯穿认知评价、重视学生情感和道德评价、重视学生技能评价、建立“发展型”的学生评价组织架构,构建毕业生跟踪反馈评价体系,以期对我校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

参考文献:

[1]李国会,王晓东,林源.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制造业自动化.2009(11);

[2]安勇,邵卓峰,严俊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6);.

[3]孙泽平,何万国.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析[J].教育探索,2010(11);

[4]刘国繁,曾永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

[5]刘拓,屈波.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

构建“双轨式”物流课程体系初探 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双轨式,课程体系

近十年来, 随着物流社会化、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 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技能人才, 但实际上, 企业却招聘不到满意的、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技能物流人才, 已就业的高职物流人才流失率也逐年增高。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原因是与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 构建适合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极为重要而迫切。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被列为国家教育部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重点专业之一, 许多高职院校因而纷纷开设此专业。但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办时间短, 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开发等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课程体系定位不清, 学科本位思想的课程模式尚存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既要注重高等教育中“高等性”, 也应注重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性”。但很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的是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面面俱到, 课程体系定位不清, 体现不出“职业性”特点。这实际上是学科本位思想课程模式, 是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压缩体系。

(二) 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脱节

造成当前高职物流人才就业尴尬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物流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二是高职物流理论体系薄弱。理论体系薄弱主要体现在:割裂了中国物流的发展进程去阐述西方现代物流理论, 缺少对物流产业生存环境的延续性研究, 从而导致理论挖掘脱离了客观存在, 致使物流理论无法对物流实践起到指导作用。表现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上, 就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明显脱节。作为一个以整合、系统、组织、管理为核心关注点的现代物流产业, 必须依托现有物流活动的实践作为基础。

(三) 课程开发主体错位、低水平重复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 专业教师承担了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 但实际上, 专业教师无论从工作量上还是课程开发能力上, 都无法独立承担这项重要工作。课程建设比教学复杂得多, 可能涉及到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课程标准的重新编制、教材的重新编写等问题, 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劳动。从国际上看, 专业教师并不在课程开发中承担主要角色, 职业教育课程包开发是由专门机构或职业教育研究所 (BIBB) 统一进行的。而在我国, 专业教师是课程开发主体, 尤其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上表现明显。正是由于这种主体错位的课程开发模式, 直接导致其课程开发整体水平较低, 而且各职业院校之间的课程开发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状态。

二、“双轨式”课程体系构建

所谓“双轨式”是将课程设置“岗位管理能力课程”和“岗位操作技能训练”的课程体系。

物流岗位主要有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货运代理、客户关系管理、报关 (报检) 、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我们通过到物流企业调研、对物流从业人员 (含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 调研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论证, 同时对物流主要从业岗位进行分析, 发现这些岗位都需要既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又具有现场工作群体合作、组织、协调、控制、指挥及风险承受等管理能力的人才, 我们将这类人才定义为“技能型管理人才”。因此, 我们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 针对物流岗位把专业课设计成“双轨式”课程内容体系, 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为培养“技能型管理人才”的需要, 把课程设计成三大模块, 即: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岗位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 并辅带公选课。

(一) 以基本素质为基础, 培养技能型管理人才

通过口才与写作、实用英语、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劳动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物流管理专业导论等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以岗位群为核心采用“双轨式”课程内容体系, 在培养基本素质的基础上, 把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对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始终, 并拓展对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 以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 培养技能型管理人才

为培养物流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型管理人才”, 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增加培养物流岗位所需要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课程和实习实训, 这样就把物流岗位能力分解为11种“岗位管理能力”和14种“岗位操作技能” (见下表) 。针对这25种能力设置相应核心课程和实习实训, 从而创建“双轨式”课程内容体系。“双轨”即“岗位管理能力培养”和“岗位操作技能训练” (见下图) 。岗位管理能力培养主要通过相关的基本素质训练和专业能力训练来完成, 同时要求学生考取“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岗位管理能力;通过建设校内物流综合实训中心、ERP实验室和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 使学生在物流综合实训中心和ERP实验室能完成绝大部分岗位技能操作,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仿真的物流综合实训中心和ERP实验室, 将课程中操作性较强的内容, 结合有关实训, 把课堂设在物流综合实训中心和ERP实验室, 边讲边学, 边学边做, 实现教、学、做合一, 通过三年的学习, 使学生能成为适合物流企业需要的“技能型管理人才。

通过具体能力与岗位相对应, 使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明确, 更有利于教师选择适合“技能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 同时学生学习方向更加清晰。

三、实施“双轨式”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新途径

(一) 探索在专业优质核心课, 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

建设以“技能型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 以业务流程为主线, 融合岗位管理能力培养, 围绕岗位项目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按照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划分, 以岗位操作技能为核心, 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划分为若干教学项目, 组织融理论性知识、技术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为一体的能力培养项目, 教学过程以完成具体岗位项目为目标, 实现教学与实践, 项目与技能、管理的无缝连接。

(二) 构建校内外互补的实训基地

实施基地建设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完成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环节的综合技能训练。通过校外基地建设,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技能训练氛围, 紧密跟踪物流领域最新科技动态和技术发展, 在实训中突出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

(三) 校企联合开发特色教材

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开发《运输技能与管理》、《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仓储技能与管理》、《配送技能与管理》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要开发适应“双轨式”课程体系的教材, 需要集中社会职业教育资源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而我国处于当前整个职业教育还非常不成熟的环境下, 基于校企合作, 充分借助合作企业的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实施课程建设应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柳和玲.物流管理专业集群式模块课程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4) .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8

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从物流管理角度看, 可分为: (1) 战略型物流人才, 即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的高级管理人才, 其特点是通晓物流活动全局, 具有前瞻性思维, 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 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物流发展特点和趋势; (2) 管理型物流人才, 即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人才, 其特点是精通现代物流商务活动, 具备足够的物流技术知识, 善于提出满足物流活动需求的各种方案; (3) 技术型、技能型物流人才, 这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掌握现代经贸、运输、物流方面的理论和技能, 须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专门知识, 其特点是能具体运用物流专业知识进行各岗位的技能操作, 主要是指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

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向来看, 物流专业培养的主要是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 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报关、理货、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 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商贸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 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包括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 以能够运用物流知识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产品进行营销。而物流规划咨询和物流研究人才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物流科技创新能力, 这类人才是复合型的, 不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同时, 物流人才需求又具有地区性差异, 沿海地带, 如华南地区, 是中国经济发达区域, 同时也是中国物流发展最快的区域, 而珠江三角洲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通道, 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纽, 也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因此, 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 对仓储、货代、报关、港口贸易、水上运输等方面的人才需求相对大一些。

人才需求方向是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石, 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 更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具体课程设计的着眼点。同时,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适当考虑人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要预留扩展性专业知识并做好相关专业知识的接口设计。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要全面考虑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课程体系设计应由岗位扩展到职业或行业, 并适当顾及职业生涯。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职业岗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这种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职业岗位的状态和需求。但到本世纪后, 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已逐渐成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动态大系统, 岗位的消失和产生交替进行。就岗位内涵而言, 由于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常处于变动之中, 同时, 社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也常使个人的职业经常变动, 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就业需求也必然对课程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

2. 课程体系设计应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应变、综合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对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基本符合以下趋势: (1) 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体系是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动态系统, 社会成员必须具有应变能力, 才能适应它的需求。 (2) 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特征, 首先是技术工作岗位综合程度的提高, 必定会在技术应用中体现出来。 (3) 加强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把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理解为“执行型、操作型”人才是不全面的, 物流管理的实践也要求物流操作型岗位人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3.课程体系的重新解构应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 (1) 优化衔接。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 不能离开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 应尽量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衔接, 否则会出现基础知识的重复或缺失。 (2) 定向选择。课程内容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 经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后, 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应在专业要求、教学内容、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三个方面定向选择。 (3) 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后, 应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 这一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方向的。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些由知识和技能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而成的, 主要由各单项能力要素组成。 (4) 合理排序。为实现整体优化, 课程体系还须合理排序, 因为知识与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思路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具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现实岗位 (群) 的操作技能要求和新岗位适应性, 同时还要兼顾人才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这种思路是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从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 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系统之下的物流管理方面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企业由于竞争的需要在不断地创新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为适应流通领域对物流活动的更高要求, 物流企业急需的物流人才恰恰是那些既懂得现实岗位操作, 又能适应管理创新的技能型人才。作为适当超前于企业现实需求和人才储备性培养的职业教育, 应在关乎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的课程体系设计中适当考虑企业未来的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的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是按照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 以工作领域的任务分析为起点, 分析设计知识点, 采用工作过程驱动, 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 架构有别于学科体系的, 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

1.基于“工作过程驱动、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应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 以物流活动的特定任务为起点, 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 设计学习领域 (理论要求) 的知识点, 把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理论和实训教学满足实践操作的基本要求。同时,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物流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会随着物流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动态变化, 因此, 要求这一完善的过程应不断地继续下去, 更好地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变化。工作过程驱动的课程体系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解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架构,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动态要求重新解构课程内容, 架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技能型人才, 人才的服务层次为岗位操作型的一线管理人才。课程体系的重新解构应在人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岗位技能和岗位素质养成、岗位应用和技能创新的综合素质三个层面上全面适应企业的需要。按模块化设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重新解构为图2所示内容。

重新解构后专业基础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3. 课程体系中各项目课程的合理衔接与排序。重新解构后各项目课程的衔接与配合十分重要, 要体现课程间在知识衔接上的逻辑顺序, 同时还要兼顾不同学期学时分配上的适当平衡, 以利于教学组织。

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不是抛开学科体系的系统性, 而是在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设计过程中, 紧紧围绕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积极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 赋予学科体系职业教育系统性的新内涵。正如姜大源教授所描述的:“‘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挣脱’了学科体系的‘束缚’, 强调系统学习与案例学习的有机结合。”“从教学论的角度看, 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 对纯学科体系的部分‘否定’不会引起‘灾难’性的麻烦。新课程方案是对学科体系课程的一次革命。但是, 对学科体系所体现的‘系统性’仍赋予了科学的评价:系统性本身既是‘学科体系’所必需的, 也是‘行动体系’所要求的。‘系统性’所体现的联想思维无论是对知识的构建, 还是经验的积淀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所以, 新课程方案不仅确立了职业行动领域在职教理论上的定位, 而且还强调了系统性学习的重要地位, 体现了系统学习与案例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吕鑫祥.对高职课程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8, (2下) .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9

1.1 课程总门数差别

通过比较(表1)可看出,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门数差异也存在,课程总门数本科比专科多,其中专科总门数有33门,本科总门数有49门,出现此差异主要原因是由于本科学习年限比专科长,因此课程总门数也增加。

(以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本科两个课程体系为例)

1.2 课程设置差别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中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类。

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为进入下一步学习提供基础。基础课是各专业必备知识,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其中,专科公共基础课共有11门,总学时为486学时,占29.7%,而本科公共基础课共有20门,总学时为816学时,占40.8%。

专业基础课包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管理学基础、经济学等,为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其中,专科学科基础课共有7门,总学时为386学时,占18.9%,本科学科基础课共有8门,总学时为368学时,占16.3%。

专业课主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该部分的课程主要强调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先进的、有深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知识的更新能力。其中,专科专业课共有19门,总学时为1548学时,占51.4%,本科专业技术课共有21门,总学时为1460学时,占42.9%。

通过比较可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专科强调实践动手能力,而本科强调印证理论,因此公共基础课比重占总课程比重大。应用型本科比高职专科传授的理论层次更高,岗位要求掌握的能力层次也更高。

1.3 相同课程的内容差异

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有小部分课程相应的甚至名称相同的专业课,但其知识的深度不一样,课时要求不同。专科重点传授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要求知识面适当广一些,但理论知识不宜过深,侧重传授物流管理知识,着重加强岗位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本科注重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教学同时也注重框架式知识体系的建立,强调物流管理课程的整合。专科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主要是针对学生将来要用的,而应用型本科课程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4 实践课程的比较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专业大类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训应用三大模块,然后根据相关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和实训项目。

专科教育阶段,实践教学总学时是1493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为205学时,占总学时13.73%,学科基础总学时为158学时,占总学时10.58%,专业技术总学时为1130学时,占总学时75.69%。

本科教育阶段,实践教学总学时是1228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为390学时,占总学时31.76%,学科基础总学时为0学时,占总学时0%,专业技术总学时为838学时,占总学时68.24%。

应用型本科根据本科教学的要求,应加强学生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在基础理论课中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应对计算机、英语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有良好的公共实践基础。

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实践性更强,与高职专科相比,本科的专业实践教学不能仅让学生掌握岗位操作的层面上,更应该传授更高的层次的教学实践,通过实验、实训使学生对物流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因此,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是高于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

2 对现有本专科培养方案差异的分析

2.1 培养目标不同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不同,高职专科物流管理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学生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培养学生扎实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物流业务运作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由于两者培养目标不同,因此课程总体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专科课程强调实际操作和运用,理论知识不宜过深,强调岗位业务知识与能力、实际操作技能。本科课程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学习的内容理论深度与专科生不同,强调物流管理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应用型本科是在高职专科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2 将来从事工作岗位不同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主要培养全面扎实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与技能,并能从事物流专业方面科学研究或承担企业物流部门技术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高职专科物流管理侧重于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某方面物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操作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2.3 学习年限不同

本科物流管理学习年限为4年,通过4年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理论基础,具有较强专业运作能力,受过物流基本技术的训练。而高职专科物流管理学习年限仅有3年,培养学生基本掌握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物流业务流程和基本的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4 学生学习基础不同

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由于录取的分数、招生的方式不同,因此,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也不同。

3 对专科本科衔接的探讨

目前,我国专科与本科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采用3+2分阶段合作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这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通过比较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知,有些课程在高职专科教育阶段已有涉及,只是课程名称不同,课程展现方式也不同而已,相关的一些专业实践训练也有在专科阶段出现。高职专科学生完成三年专科学业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再重复学习相同的内容,导致开设的课程内容有部分重叠。不仅增长学习年限,同时造成资源浪费,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做好专本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问题。对专本衔接课程体系的探讨与建议如下:

3.1 学习内容探讨

注重理论基础的全面、扎实和实践技能、综合完整的有机结合,把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到技术开发、运用与创新。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主要强调专业、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比高职专科学生具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3.2 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比高职专科实践教学的层次更高,主要表现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3.3 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加强基础课程的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注重培养对象从事岗位的实际,把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实现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相对完整的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拓宽人文基础,加强理论系统性,提升实践课深、高度。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有效衔接时,应该对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使其满足高职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后,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学习,能在原来基础上继续提高。针对专本衔接,应该设置好课程体系,满足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与理论知识更高要求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课程体系设计,重视理论和实践并重发展。

3.4 对专本衔接的学习时间的建议

专科本科课程的重叠度高,可以对专科阶段已经学了实践课作相对补充,缩短学习时间,建立合理完善的本科体系,可以考虑把专本衔接的学习年限缩短至一年到一年半,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专本衔接。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针对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衔接问题,探讨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思路策略,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专本衔接

参考文献

[1]关善勇.论物流管理课程本科与专科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7(4).

[2]彭换新,王凯文.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与探讨[J].职业教育,2014(10).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10

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应该设置一门“高级财务管理学”课程, 这是财务管理学界的一个共同共识。但是, 对于何为高级财务管理以及高级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为了便于比较, 笔者选取了标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 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以环境为起点, 构建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 认为:“凡是符合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都放入初、中级财务管理中, 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内容, 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中。因此, 高级财务管理讲授的, 都是突破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是一些专门性的问题”。有学者在深入阐述基本财务理论的基础上 (如企业理论与财务目标、资本市场理论等) , 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流程与企业的生命周期为线索, 即按照“基本理论→投资管理→融资管理→价值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扩张与重组”安排章节。也有学者将《高级财务管理》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和讨论现代公司财务的核心理论和实务问题, 下篇着重介绍和讨论公司购并和重组中的财务向题。还有学者在设计《高级财务管理》内容时提出, 既考虑到要吸纳世界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进展, 又考虑到要较好地适应我国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由此可见, 对《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认识并不一致。

二、对高级财务管理内涵及外延的界定

(一) 对高级财务管理内涵的界定

国内有学者认为高级财务管理和高级管理会计所体现的“高级”的思想是一致的, 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区别应该不是同一个平面上的差别, 而是不同层面的差异。目前一般的财务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就财务论财务, 即忽略组织背景来研究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其基本变量完全局限于成本、收益和风险。由于不考虑组织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 面对市场的计划和决策后的控制和评价问题也就被淡化, 中级财务管理将管理过程几乎集中到了决策这一环节上。实际上, 管理是一个社会过程, 它包含着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以价值为轴心, 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具有综合性的智能管理, 自然也应体现其社会过程的性质。因此, 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就是要就管理来论财务, 体现财务管理的社会过程, 立足于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从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 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角度诠释财务管理功能。

(二) 对高级财务管理外延的界定

财务管理假设主要由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构成。目前初、中级财务管理所讲述的基本理论和通用业务理论都是符合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但在理财实务中, 很多理财活动是突破了财务管理假设的。比如企业并购的财务管理, 涉及到理财主体的变更和理财主体的消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涉及到理财主体的地位已经部分消失, 许多财权掌握在母公司手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涉及到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突破资金增值假设;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突破理财主体假设。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问题, 应该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中来讲授。

三、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构建

笔者认为, 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方法和实务两个层面入手。

(一)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流程为线索, 构建方法层面的内容体系

笔者认为, 方法层面内容体系的构建, 可以公司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目标为方向,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流程为线索, 按“战略分析决策→战略执行→战略评价”安排章节。之所以以环境为起点, 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的环境变了, 财务管理的目标就会发生变化;依据财务目标, 确定能够有效实现目标的财务战略, 然后用财务预算将财务战略与日常经营管理连接起来。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 运用财务控制手段对过程进行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效率控制。最后以预算为主要标准, 对经营业绩和战略的完成情况进行财务评价。即在方法层面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预警与财务控制管理以及业绩评价四方面内容。

1. 在财务战略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财务战略的定义, 它与公司经营战略的关系, 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和利润分配战略的制定等, 如何在财务决策、控制与分析中注入战略思考等。

2. 在预算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及其特征;预算管理的模式、优缺点以及使用条件;预算管理所涉及的行为问题以及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层级制组织基础与如今组织结构流程化趋势的矛盾;预算表达的财务特性与组织战略目标多元化的矛盾以及编制技术相对固定与环境变化加速的矛盾等等。

3. 在预警与财务控制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应该主要立足于财务风险的防范, 着力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设置财务预警分析系统或者手段等。

4. 在业绩评价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业绩评价的基本模式以及业绩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二) 以突破财务管理假设为标准, 构建实务层面的内容体系

即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问题, 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的实务层面的内容体系中来讲授。主要包括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破产重整与清算的财务管理。

1.在企业并购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并购的动因及效应;目标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各种并购支付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购所需资金量的预测方法及筹资方式;杠杆并购的概念、特点以及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实践;并购防御战略以及并购整合的类型与内容等。

2.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各层次关系和企业集团的特征;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企业集团资金运筹以及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等。

3.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及风险投资过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及资本运营方法以及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及相关的政策等。

4.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方式和筹资管理、非营利组织项目分析的目标与项目的风险分析等。

5.在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破产危机的辨识、应对与管理;重整与和解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破产财产、破产债权的范围与计价方法等。

(三) 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构建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篇11

在“设计”回到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的原点时,能够综合、整体的解决问题的设计团队构成及其工作的方式成为关注的焦点和设计教育学习的中心。目前在国内设计类院系中,设计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等都与市场需求有一定脱节。随着设计与商业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战略管理”已成为设计师的工作中与设计调研策划、设计制作、成本控制、评估、提案等诸多环节紧密相关的组成部分。因此,将“战略管理”纳入课程体系,融入对设计的了解、表现、协调、提案等项目制教学整合中,是对设计类本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提升。本文从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群设置构架、授课方式探索和课程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与举例说明。

关键词:

设计 管理 体验 教学 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40-02

设计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设计的理解只停留在“视觉美化”上;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到步入体验经济时代的今天,中国政府和企业都意识到设计的价值,然而在此过程中涉及到调研、策划、服务体验、品牌与市场、成本管理、与设计相关的法律政策、设计评估等方面也让设计师感到了知识结构的缺失;就企业中其他部门如何与设计部门对接、如何管理设计、整合优化设计资源等方面都缺乏认识和理论研究。于是“战略管理”开始紧密地结合到设计师的实际工作中。

管理,是指在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而针对设计的战略管理,是指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管理活动。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在新产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战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

一 现有设计类本科教学课程存在“战略管理”思想的缺失

目前在中国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学中,设计管理则只是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开出,大多数院校有引入市场营销的有关课程,围绕着设计技能、设计综合表现等进行教学,但未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影响设计教学。通过几年的调研,我们发现有以下问题:

1.专业基础课埋头于形态训练,缺乏对设计本质的了解;

2.各专业方向间缺乏相互协作,课程间缺乏联系,缺乏对“点”的融合应用;

3.尽管有市场学、市场调研分析等与设计紧密相关的管理类课程,课程教学还是比较割裂,学生未能很好地融会贯通;

4.过分强调设计感个性化,而对消费者体验、设计与市场的联系、设计和商业的结合等缺乏完整的策略性指导。

另一方面,企业对设计多角度的需求已在中国社会中逐渐彰显,“设计力”这个新名词的提出就是非常好的印证。目前学科知识的交叉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设计项目必须拥有多种角色的人员以团体的形式进行,设计要涉及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狭隘认识。

事实上,很多管理类的MBA课程已经增加了设计课,这也促使我们考虑设计类的学生究竟需要哪些与设计管理、战略创新相关的综合素质,使得设计和战略管理更好地融合。

2006年开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设计学院开始应用型设计类本科教学课程改革实践。9年来,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个与市场、与行业紧密结合的设计类课程群。我们认为,市场对设计师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能构思设计方案与完成设计表现的层面,特别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设计类的“通才”更受欢迎,他们的工作核心依然是设计,但与调研策划、设计制作、成本控制、评估、提案等诸多环节的沟通越来越紧密。因此,这些战略管理的思想融合将渗透在设计教学的一系列课程中,将对设计的了解、表现、协调、提案等产生系统性地影响和整合。

我们梳理了整个教学体系,通过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到三年级项目制专业课程,再到四年级更为综合的项目制专业课程等逐渐递进,旨在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植入设计管理与体验的理念,让他们逐步了解:影响创新的因素;产品、服务与生产、设计间的关系;设计师的工作性质;设计方法与程序及其重要性,让学生学习设计的同时也要学习思考与合作。

二 课程群设置理念与架构

我们要培养设计师,设计不仅仅是美学的事情。进入到艺术院校学习的学生都会有一个先入的观点——设计工作是偏感性的,创意来自于直觉与灵感。学生对“管理”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设计被“管理”了就出不来好设计了。同时学生对“战略”也不了解,认为战略就是市场调研与策划。因此,我们有责任告诉学生,设计并不是狭义的一种任务,更不只是视觉表现;设计作为一种服务是需要经营的,这一过程则是需要以战略管理为指导,将调研、创意、表现、传达、反馈及提升等过程整合成为一个有序、有效的进程。

让低年级学生了解“设计的观念”尤其重要。要在一年级就让学生明白设计与艺术的关联及区别,了解设计需要艺术的基础,但设计活动又不同于艺术家的即兴发挥,也不应是设计师的个性追求。而今,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学科、各部门相互协作的行为——设计需要市场情报部门的支持;设计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及相应的设计准则;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等等。建立了这些观念,学生在进入高年级的专业课学习中,将有意识地从消费者体验进入,并以设计管理协调整合他们的设计项目,而不仅仅是沉浸在自己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与表现”中,这对项目制课程的顺利进行是非常有裨益的。

而在高年级,我们通过突出“战略管理”的项目制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于市场调研与消费者体验拟定设计策略的能力;设计项目协调能力;界定、分析设计问题之能力等。由于兼职教师的进入,学生经常在课堂中直接面对真题,自由(跨专业地)组成设计小组完成整个设计流程。围绕着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目标,以实战指导为主导,使战略管理不是理论的割裂,而是加速设计高效进程的润滑剂。

nlc202309011455

以下是设计学院目前相关课程安排,我们从教学目的着手对课程做了整体的引导和重设。其中发现与解决、为多数人而设计等课程在同类院校中属创新课程。(表1)

三 授课方式多元化探索

有这一理念作引导,我们在授课方式上也作了积极的改革与调整。除了传统讲评及讨论、个案分析研究外,我们重视以学生为主导的讨论。同时教师根据每年与业界合作单位或者国际合作院校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设计主题——如“以低成本的设计解决农村人口生活的实际问题”等课题,引导学生作与设计调研、设计战略、品牌管理等相关的研究报告,并主持与引导其他学生共同讨论与分享。

另外,在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中引入角色模拟、交叉团队workshop等美国、英国等较早进行设计管理教学的院校已采用的教学模式,穿插到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去,使得学生不只单纯地着眼于“实物”设计,而是从多角度的观点切入到设计过程中。

1 情景式角色模拟

角色模拟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开设设计管理专业的学校均有采用,我们则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在课程设置中引用情景式角色模拟。如“新产品开发”课程中让学生各自扮演市场、策划、生产、设计、成本控制等不同角色,由各种角色之不同观点发展出设计用品之评断标准。而在“旅游策划与设计”课程中则让学生扮演开发商、当地住户、游客、旅行规划管理部门、景观策划和设计等角色,由各自角色的利益冲突与利益最大化争取讨论来考量旅游策划与设计的评价。

2 专业交叉团队Workshop

专业交叉团队workshop是学院各方向在三年级设置的《设计管理》课程以及四年级设置的《专题项目设计与研究》中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深入社区,共同设计新的产品或服务的教学探索。设计学院的七个专业方向学生全部打散自由组合,每个组结合了体验、设计、策划、执行、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在相互合作支援及相互评鉴中,体验交叉学科背景的团队成员的合作关系、工作分配以及设计活动协调等。不同设计背景的学生除负责具体的设计外,还对设计战略与管理过程作出评价与反馈。四课程教学执行效果反馈

我们在课程群中由浅至深地引入设计管理和体验设计理念,从低年级“对设计的理解”到三年级“在消费者体验基础上结合设计管理的要素更好地促进设计进程与协调”,再到四年级“更多真题项目进入,直接感知体验与市场、设计与管理的互动”。每个层面的课程设置都紧紧围绕“市场需要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解设计管理的市场调研分析、品牌战略与策划、策划与设计表现、设计与执行、设计评估等要素和思维,逐步加深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学生不为完成“漂亮的作业”而学习,而是转变为问题导向,项目制管理,注重了课程与市场合理科学的连接,学生必须以团队形式参与,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品牌形象设计》课程为例,在课程前期教师团队共同精心选题,设定了若干急需解决问题的相关企业,如国企,民企,文化团体,政府机关,外企,自主创业,服务业等,还重视到了新农村形象的提升课题,要求学生深入到一线现场去调查,发现问题,采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把第—手得到的信息资料作成报告。每个阶段小结都邀请海内外知名品牌的企业家及CI策划专家等到课堂点评,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设计提案现场的气氛。同时我们鼓励学生真正地和品牌管理者或者企业经营者进行沟通,以得到企业的理解,帮助企业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通过视觉的规范整合、表现,使企业理解到创意在当今企业文化及企业生存中的重要性。最后,我们还要求学生把方案拿去为企业现场提案,经过反馈后再次改进。不少方案被企业或文艺团体和政府机关采用,如安亭汽车城、恒源祥、上海爱乐乐团、静安戏剧谷等,达成了较好教学效果。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设定使学生们学到了专业知识,并如何发现、沟通、解决、忍耐、创造的这过程使学生们感悟很多。

通过以上课程群教学实践,相比较以往的教学反馈,我们发现,学生更加热爱设计,更能在设计的诸多环节中找到自己适合的角色。就综合能力上,在设计沟通、方案呈现与表达、策划与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在设计教学中融入战略管理的思想,在强调设计类学生在本科教学中熟练掌握设计技能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到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并在具体项目中实际操作,有助于锻炼提升学生项目管理、组织协调、调查研究、设计实现、评价调整等综合能力。

当然,我们还在不断探索这一课程群的建设,还有很多战略管理因素有待加入。比如:“法律环境与设计作品的关系”、“设计表现与执行的概预算及成本控制”、“市场需求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设计管理与设计文化”等等。随着设计管理的理念在更新,我们的设计教育也需要调整课程架构和教学方法,并不断反思,使我们的培养目标更贴近社会需求;也使国内的设计实践与服务和设计教育间有更好互动与促进。

《会展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12

会展类的课程是一门关于会议、展览、奖励旅游与节事策划和管理的基础课程, 有关会展的课程教材和专著五花八门, 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 无论教材和专著冠以何种名称, 其主要内容基本包括:一是国际会议组织与管理:国际会议的相关概念、分类与基本组织程序。二是奖励旅游的组织与管理:奖励的相关概念、分类与基本组织、策划方法。三是节事与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节事、大型活动的概念、分类、策划与管理及其后续影响。四是展览会的组织与管理:展览会的概念、分类、组织、策划、营销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旅游行业对各类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由此使传统会展类课程内容设置的缺陷也日益暴露, 主要表现在内容太过笼统, 简单, 无法通过案例和实训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因此, 本文力图重新设计会展类课程的主要内容, 构建《会展旅游管理》的课程体系。

二、《会展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 课程性质。

《会展旅游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它是以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节事旅游、体育旅游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以旅游六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课程。

(二) 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教学, 让学生掌握会展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具备从事会展旅游各项工作的理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为从事会展旅游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依据。

课程设计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依据会展旅游市场的基本要求, 按照会议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奖励旅游以及体育旅游的基本特点, 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2.课程设计目标。

一是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会展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会展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二是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全面熟悉会展业各部门的所有服务项目和服务技能, 具备会展业常见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三是素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会展服务礼仪习惯, 初步树立学生在会展业中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沟通协作意识。四是社会能力目标:建议学生做大型赛会服务志愿者, 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会展服务与管理能力。

(四) 课程内容。

1.会展概述。

要求学生了解会展的含义和组成部分, 掌握会展的特点, 理解会展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作用。

2.会展的历史和现状。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会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 了解我国会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 了解部分中外知名会展活动。

3.会议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议的概念和类型, 掌握会议的申办方式, 掌握会议的工作流程, 学会制定会议工作计划, 掌握会议服务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议旅游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4.展览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展览的定义与分类, 掌握展览会举办及参展商参展的基本程序, 理解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 掌握展览旅游的特点和分类。

5.节事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节事的概念类型, 了解节事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重点掌握节事的策划与操作流程, 掌握节事旅游的运作与管理工作。

6.奖励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奖励旅游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熟悉奖励旅游的操作机构和操作流程, 理解奖励旅游的发展趋势, 掌握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措施。

7.体育旅游。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大型体育赛事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掌握体育旅游的含义、分类, 熟悉体育旅游管理的运作流程。

8.会展旅游营销。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展旅游营销的内容, 掌握会展旅游经济涉及领域, 掌握会展旅游营销中广告宣传的内容和营销策略的运作。

9.会展旅游服务管理。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展旅游服务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会展旅游交通、游览管理、会展旅游娱乐和购物管理的基本内容。

10.会展旅游危机与安全管理。

通过学习, 让学生了解会展旅游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掌握会展旅游危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理解会展旅游安全管理策略。

11.会展业。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展业的概念及构成, 理解会展业发展具备的条件, 了解中外会展业的管理机制, 掌握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方法, 对我国会展业相关政策法规有基本的认识。

12.会展市场。

通过学习, 让学生掌握会展市场的概念及划分, 理解会展市场的运作机制, 了解国际会展市场的现状。

13.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掌握中国会展业特点及现状, 理解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品牌化的重要性。

(五) 授课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教师引导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再发现问题, 教师再解惑的教学方法, 并采用案例讨论、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六) 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

1.考核评价要求。评价原则:全面、客观、综合、主次分明的多元化评价。评价方法:校内教师评价和督导评价与校外专家评价相结合。学生成绩评定: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采访宾客、课业评比、模拟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知识竞赛等,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考核形式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百分制, 考核内容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

2.教学资源要求。一是教学设备条件:学院多媒体网络;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中国会展网 (http://www.expochina.com/) ;中国会展信息网 (http://www.cn-expo.com/) ;中国会展在线 (http://www.cce.net.cn/) 。二是教师团队要求:工作责任心强;团队合作精神好;职称为讲师以上, 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 建议企业相关人员参与指导。

参考文献

[1].贾晓龙.会展旅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Mike Weed, 戴光全.体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3].雷鹏.会展案例与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减税建议下一篇: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