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塑形

2024-12-06

电视新闻的塑形(精选6篇)

电视新闻的塑形 篇1

摘要:电视新闻自然是“内容为王”, 其表现方式也有一定的模式。但是, 我们还是可以从尊重观众的视听体验和生活感受入手, 于细微处对形式进行创新优化, 使其有更宽阔的表达。

关键词:新闻塑形,微创新,快时尚,调节奏

去冬今春, 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电视台, 新闻节目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时政新闻少了, 政策解读类新闻多了, 带有普遍意义的批评性报道、服务类新闻多了, 新闻编排更灵活了……在这股更贴近民生、更符合传播规律的潮流中, 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还可以在“修身塑形”上下些功夫, 使之更有时尚感。

毋庸置疑,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新闻, 都是“内容为王”。然而, 同一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 会给受众不同的观感, 进而影响其接受度。当前, 新媒体方兴未艾, 在丰富传播资讯与渠道的同时, 也对电视等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 如果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多下功夫, 善用“拿来主义”进行“微创新”;在谋篇布局中, 把握“快时尚”, 调好“节奏”, 电视新闻的“面子”也许将更加光鲜动人。

一、以“拿来主义”进行“微创新”

去年, 央视《新闻联播》的“你幸福吗?”系列调查报道曾遭遇各方吐槽, 不过, “从业务的角度看, 用纪录片的提问方式做电视新闻无疑是种新变化……容易让人联想起纪录片《北京大风》的提问语气。”[1]“你幸福吗”的提问是否合宜,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是, 它所引发的社会广泛关注证明:在似乎一成不变的新闻形式里, 只要有一个新元素出现, 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新感觉。乔布斯在世的时候, 苹果公司的图形操作界面、鼠标、MP3、智能手机, 往往领一时之风尚。但这些并不是乔布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 而是他从不同的领域里汲取灵感, “将半成品重新组装, 改头换面, 使之成为最符合人类操作习惯的产品。”电视新闻节目有它的基本元素——演播室主持人、现场画面、解说词, 可是, 除此之外, 如果我们能从不同领域引进新元素, 对新闻形式进行微调整、微创新, 也许会使其有更宽阔的表达。

(一) “拿来”新媒体微创活框架组织

“云媒体时代, 传统电视媒体的引导能力正被新媒体分化, 但电视新闻节目强大的包容性又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 这就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成长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空间和可能。”[2]网络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而微博更是一骑绝尘, 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消息, 截至2012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 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自2011年以来, “微博与电视互动已成为年度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结合最突出的特点, 形成微博提供热点新闻线索, 电视媒体跟进深度追踪的报道方式。”[3]笔者认为, 微博除了可以为电视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或成为其报道对象、或成为其新闻背景, 在适当的时机, 记者也可以直接将其引入新闻, 使之成为正在发生的新闻的一部分, 推动事件的发展。例如, 2012年3月, 泉州电视台曾在同一天同一档节目里, 分两条新闻——《12岁孩童彻夜未归, 全村出动大搜寻》、《被带去看“隐形车”两孩童露宿“古厝”》报道了南安诗山2名学童失踪的消息。在第一条新闻里, 除了报道孩童未归、村民焦虑找寻等情形外, 还以一定的篇幅, 报道了记者在现场采访时, 帮助村民发微博求助、被若干网友转发的内容。其实, 从第二条新闻里, 我们可以得知, 在当天上午11点许, 也就是记者采访尚未结束时, 孩子就已经被警方找到了。当晚新闻播出时, 记者现场发微博求助的效用已经为零, 可以不用再出现新闻里。但是, 新闻里有了这样一部分内容, 整条新闻的宽度就变大了,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现代求助方式对传统求助方式的有益补充, 也看到了记者的责任感和应变能力。

发微博、评论、转帖, 使之成为新闻的一部分, 可以说在民生新闻里用得较多。而如果善用微博的外壳进行包装, 也会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就算是时政新闻也是可以借用的。2012年10月, 泉州电视台推出的主题报道《喜迎十八大泉州新跨越》, 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形式。试以《跳热舞·住别墅·吃公粮》为例:演播间主持人的话音一落, 画面马上切换到电脑的登陆微博画面, 敲入登录名“泉州新跨越”, 点击微博记者头像, 画面随即放大, 紧接着出现该记者在事件现场的报道;在新闻中间的转折处, 又出现了微博主题“#基础设施改进了, 人的素质有没有提高呢?#”, 由此开始了新闻现场另一重点部分的叙述;新闻结尾处, 记者用手机拍摄照片, 随后, 该照片缩小成为记者的微博图画, 在“#你怎么看#”的主题下, 记者敲出了采访心得。这篇新闻时长5`00``, 但因有了这些个小小的新包装, 整条新闻活泼生动, 让人可以顺畅地一路看下来, 而不会心生厌烦。

除了应用微博形式之外, 当前有不少电视台还推出了“拍客”小栏目, 鼓励观众运用手机拍摄、上传突发新闻事件或有趣的、难忘的瞬间, 并在后期包装中, 直接将照片置于手机图形内并呈现在屏幕上, 配以简短的解说词和相机的咔嚓声, 让电视画面与观众的个人体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 “拿来”新词语微拓宽表达空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说过“归根结底, 我们能用的词语越多, 我们就越发自由。”囧、给力、舌尖上、正能量、style、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XX……, 这些年, 由网络、音乐影视等创造的新潮词语正日益丰富着我们的文化, 正如《南方都市报》所言“一个词语就可以把你卷入一个时代。”而新闻作为“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将新词语纳入其中为我所用, 不论是老实照抄, 还是借题发挥、戏谑嘲讽, 都可以让新闻节目的表达空间更广阔, 更有包容性, 更具亲和力。例如, 2012年style在中国大行其道, 11月26日, 央视播出《“航母style”走红祖国强大振奋人心》的新闻;12月2日, 又播出新闻《江苏如皋:中小学生起跳交警“style”》。2013年1月, 央视推出了《百姓连连拍喜庆过新年》的节目, 其中, “连连拍”的名字翻用了经典游戏“连连看”;而1月3日的新闻《警惕“舌尖上”的浪费》, 则是《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舌尖”效应的又一次应用而已……这些新潮词语的运用, 为新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

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没有人规定媒体应该使用什么、不应该使用什么词语, 但是, 联播类新闻节目在新词语的选择上, 最好还是选择一些使用时间长、使用人群广泛、鲜活生动, 又可以向观众传达主流正向的新词语。

(三) “拿来”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微调高画面显现力

电视新闻讲究声画合一, 但在实际操作中, 有些抽象性或已经发生的新闻内容很难用新闻画面表现出来, 比如, A地与B地相距100公里;采用新技术后, 农民月收入增加300元;干警一路尾随, 成犄角势在电线杆后伏击犯罪嫌疑人……这种情况下, 如果能在后期制作中做好与新闻相关的图表、图标、动漫等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弥补文字语言叙事抽象、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 信息的传播就可以更加清晰、具象, 画面也可以更加丰富新颖。比如, 在央视报道周克华被击毙的新闻里, 民警回忆说“ (周克华) 他走进巷子大概30米的时候, 我们跟他就只有10米的距离, 他转过身来自言自语并接近我们, 我和王老师感到了危险掏出枪, 这时周克华先开枪, 我躲到了电线杆后, 王老师靠到墙边, 疑犯也靠墙相互对射……”配合声音出现的, 是三维模拟动画, 它惟妙惟肖, 带给观众如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冲击力是其他信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可见,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运用得当, 可以弥补电视新闻素材表现力有限的短处, 对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起加乘作用。

二、集结“快时尚”

当今是速度经济时代, 从快餐饮食到ZARA、H&M等“快时尚”服装品牌, 再到飞机高铁,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 “快”已然成了时代特征之一。此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 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开始让位, “图片+文字简介+一个个的小段落”成为手机新闻的主流表现方式, 而140字以内的微博更是“自媒体”时代的最好代言人, 这些都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接收新闻的习惯。对于长篇大论的新闻, 人们的耐心越来越少, 而电视线性传播的特征, 也要求新闻在形式上要做得更“短”些、更“快”些。

(一) 做好小标题制造视觉“快感”

对一条内容完整的新闻, 在主标题下可以通过主题提炼法, 每间隔一段时间打出一个小标题, 既可以起到间隔区分的作用, 又适时点出重点, 还有提醒作用, 这种视觉快感可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避免其游移走神。例如今年1月13日,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新闻《北京:启动极重污染日应急措施》, 时长仅1`30``, 出现了3个小标题:《北京雾霾持续总体有所好转》、《北京3万多家排污单位实行减排》、《极度污染地区中小学户外活动暂停》。这3个小标题, 直接营造了3个兴奋点, 让观众欲罢不能。而当天的另一条新闻《恶劣天气影响家庭出行》时长1`07``, 也同时用了两个小标题:《雾霾惹祸多条高速、国道封闭》、《雾霾惹祸高铁停运》, 有了这两个小标题, 新闻内容更加清楚明晰。笔者所在的南安台在日常新闻中, 也常常用“主标题+若干小标题”的做法, 即使是领导调研, 也常常是《XXX领导到XX调研》, 小标题《XXX要求:……》;会议新闻里, 也是如此, 经常把与群众最为相关的的新闻点拿出来, 制成小标题, 加以强调, 揭示其新闻价值, 方便观众收看。

此外, 标题也应尽量做短, 才能更快地抵达观众的眼里心里。如果是长标题也应尽量拆解成2个短标题, 方便收看。

(二) 篇多幅短快步速递

一些复杂的新闻, 有的可起承转合, 有的可以旁通延伸, 有的则有多个观察角度, 这时, 不妨将它们逐个分解, 做成主题突出、相互关联, 又可以独立成章的短新闻。这样的多篇报道, 既可以缩短新闻篇幅, 又可以突出重点, 多方发力, 提高观众的接受度。比如, 今年1月4日,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一条《聚焦首起境外企业价格垄断案》, 就分成了《六境外公司价格垄断被罚3.53亿》、《垄断价格事实确凿》、《受罚企业做出承诺》3篇, 时长分别为1`16``、1`47``、37``。其实, 把这三篇合起来, 做成一条长消息也是可以的 (长消息4`30``以内, 三条加在一起仅有3`40``) , 但是, 因为分成了3条, 单条内容更明晰, 整体层次更清楚, 一条新闻一个兴奋点, 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消化吸收其内容, 达到1+1+1>3的效果。去年12月底, 南安台也播出了讲述高校减少长跑项目的新闻, 分别从《南安高校:运动会开幕长跑仅剩女子3000米》、《高校学子:反对减少长跑项目但与长跑不来电》、《校方:设置更多趣味项目鼓励学生运动》三个角度, 对该事件进行延伸挖掘, 形成“快打组合拳”, 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整合“匀节奏”

我们知道, 电视新闻自己的内在节奏:语言、镜头、甚至是谋篇布局, 都可以让整条新闻呈现出快慢松紧的不同状态。如果我们能在这三个方面调好节奏, 观众的视听体验会更顺畅。

(一) 语言长短交替

在新闻语言中, 电视一向提倡口语化、说短句。这些年, 新闻中的长句少了, 短句多了。但是, 有时也会出现短句过于集中的问题, 容易造成单位时间内信息量过多, 语气过于激越, 其实只有长短句的交替运用才会形成平和的节奏美感。例如, “会议要求各项目业主要抢抓机遇, 齐心协力, 合理施工, 加快进度, 确保年底前完成任务”, 就不如改成“会议要求各项目业主要抢抓机遇, 齐心协力, 合理安排工期, 加快进度, 确保年底前完成任务”更合适。

(二) 镜头动静结合

电视镜头也是一种语言。如果我们把固定镜头比喻成短句子的话, 那么移动镜头就是长句子。同样地, 它们只要搭配得宜, 就会形成自己的韵律。若干个固定镜头, 搭配一、两个移动镜头, 是新闻的标配。不过, 在会议新闻中, 移动镜头可以相对运用得多一点, 因为会议中的人、物、背景是不动的, 看起来极其沉闷, 移动镜头的使用正好可以让新闻“活动”起来。此外, 镜头编排的左右对称、上下呼应, 镜头景别的穿插运用, 也是节奏调节的有效手段。

(三) 解说词、同期声相待而成

在电视新闻中, 同期声 (含现场声) 是活跃新闻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整个充斥着解说词的新闻给人的感觉是沉闷呆板的, 而有同期声的新闻, 则犹如加入了跳动的音符, 不仅让节目变得真实、可信、有亲和力, 还起到转换、调节新闻内在节奏的功效。央视新闻频道1月28日播出的《陕西:监管前移“杨立学们”有保障》, 它的前一条新闻是《杨立学的幸福与烦恼:从讨薪到助人》, 这条新闻时长3`35``, 其中用了7段同期声, 基本就是一段解说加一段同期声。这样的搭配, 犹如器乐演奏中不同声部的转换, 不时地为新闻注入小小的新鲜感。所以, 在新闻里要尽量加入些短小精悍的同期声, 使之与解说词合理搭配, 从画面、声音等方面, 消解“解说词+画面”的单调气氛, 丰富新闻的节奏。比如, 在《陕西:监管前移“杨立学们”有保障》里, 新闻从农民工工资公布栏切入, 第三段解说词是“这一年, 西安劳动监察部门把监管前移, 要求农民工工资逐页公示”。接下来就是记者与老杨的现场对话。老杨:“今年来可以呀, 确实关注我们这些农民。”记者:“吃饭我看你也开始吃肉了”。老杨:“吃饭去年是吃泡萝卜。今年吃肉, 还是吃贵的。一整顿8块钱。去年8块钱要吃4顿。”其实, 老杨的感受、去年吃菜的情形在前一条已经使用画面交代过了, 这里这些现场声不用, 直接用解说词配画面也是可以的。但是, 选择现场声, 除了更有真实感和说服力外, 也让新闻画面从工资公布栏的单调画面中转换过来, 变换新闻主体, 避免视觉疲劳。

值得注意的是, 在领导调研等时政新闻里, 同期声相对运用较少, 这类新闻又恰好是观众最不爱看而电视台却不能不报道的, 这时若能拍到一两个领导在现场的、有指导意义或感染力的同期声并运用到新闻中, 则可以为新闻增色不少。

四、结语

其实, 注重电视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 也就是重视观众的视听体验和生活感受。当E时代来临, 越来越多的人拿起了手机、玩起了微博、说起了潮语, 生活开始多元化, 时间开始碎片化, 电视新闻又怎能不注重形象, 整好衣裳, 调好气息, 快步赶上时代的大潮?

参考文献

[1]刘宏, 王欢, 张洁, 黄慧.2012年中国电视盘点[J].新闻与写作, 2012 (12) :18.

[2]史云峰.云媒体时代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提档升级——哈尔滨电视台《都市发现》题解[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2 (6) :106.

[3]李鹏, 余艳青, 陈笑春, 徐栋.电视新闻:历史契机、深度改革与国际视野[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2 (2) :15.

电视新闻的塑形 篇2

自从2002年元旦江苏广播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一档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起,一股被业界称为“民生新闻”的改革浪潮席卷中国各地电视新闻媒体。开播不到一年时间,收视率跃居第一位,栏目年度广告额拍卖过亿元,等等。《南京零距离》创下的这些骄人业绩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来无数电视同行争相学习、模仿、“克隆”,并大都收到连锁性轰动效应。以河南电视台的新闻改版为例,2004年元旦,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借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经验,推出河南版“零距离”《民生大参考》后,尽管中途遭到本地电视新闻王牌栏目、收视率老大——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报道》的全面封杀,但在资金、设备、人力、信号覆盖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的《民生大参考》,收视率仍然一路攀升,开播一年后,其收视率戏剧性地超过了《都市报道》。从奴隶到将军,《民生大参考》一举成为河南地方电视新闻栏目收视率排名老大。正是因为“民生新闻”显示出的蓬勃生机,以及其给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有学者把《南京零距离》所引发的这场电视新闻改革浪潮称为近十年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

二、“民生新闻”剖析

“民生新闻”方兴未艾,影响力与日俱增,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行业霸气。但电视“民生新闻”潮也给电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彷徨,并且在实践中也造成不少负面影响。之所以会出现理论、实践、结果三者之间的不统一、不和谐,根源在于我们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全面、准确、科学。

“民生新闻”是新闻的一种特质,而不应该是一种新闻类别。作为“民生新闻”的样板,《南京零距离》及其遍布各地的克隆版“零距离”,在板块设置、内容构成、报道样式等方面,根本不具备独立的“民生”特质。与传统的新闻栏目相比较,唯一的区别在于其新闻理念、编排思路、报道手法等有着鲜明的“民本”特色。我们以2005年7月7日河南电视台各新闻栏目的新闻报道为例:7月7日是“七七事变”纪念日,这天,以纪念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新闻是时效性最强的“时政新闻”,也是国内任何新闻媒体都不能回避、不能不报道的新闻。这天,围绕“七七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包括名牌栏目《都市报道》在内的河南电视台各频道其他新闻栏目,均在头版头条推出了大篇幅、多角度的抗日题材的新闻报道,但河南版“零距离”《民生大参考》在报道这一历史事件时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当天,《民生大参考》的头条是一组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资讯(1.8月1日起,全省市级交管部门统一举报电话;2.夸大保健功效24种吹牛保健食品被查;3.郑州将新增500多个消火栓;4.郑州9月1日起使用新标准信封),关于“七七事变”的报道则编排在整档节目的最后一条,而且在报道手法上,《民生大参考》也避开以“纪念活动”为主线的传统报道思路,重点采取演播室访谈的形式,借一位抗日老英雄之口,向观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七七事变”这段历史。通过2005年7月7日《民生大参考》的新闻报道思路和手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与众不同的“民本”特色;在新闻理念上,媒体关注的重点是百姓现实的生活需求;在编排思路上,对百姓现实生活有直接影响的新闻是第一位的;在报道手法上,从平民的视角,借百姓之口,来观察、解读正在进行的新闻事件。《民生大参考》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显露出的这种“百姓无小事”的民本特色,其实也正是当前业界所热捧的“民生新闻”共同的,也是最根本的特色。反过来,人们之所以把《南京零距离》及其克隆版“零距离”称作“民生新闻”,也正是因为它们共同具有上述鲜明的民本特色,而不是它们具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内容和形式。因此,科学地讲,所谓的“民生新闻”,只是现代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一种特质,而不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别概念。

“民生新闻”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新闻价值观的诞生。在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中,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最具价值的新闻?谁是新闻的主体?新闻的主流声音是什么?在价值判断和取舍标准上都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民生新闻”的崛起则使这种政治色彩淡化到最低点。在现今的“民生新闻”框架中,新闻的主体不再是形形色色的政府官员、知名人士、业界精英,而是出身低微但个性十足的劳苦大众;报道的重点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会议消息、成就展示、官员出行,而代之以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衣食住行;新闻取舍的标准由是否重大、是否普遍、是否典型,上升到有没有现实的实用性;随之而改变的是媒体的主流声音摈弃了空洞的说教、生硬的指令,而代之以温馨提示、真情帮助,乃至于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现实心声。

“民生新闻”使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面目一新“民生新闻”的崛起和盛行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席卷国内电视媒体,使我国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焕然一新。

1.新闻报道的贴近性空前增强。“民生新闻”把镜头聚焦于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报道百姓冷暖,反映民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满足大众需求。这种体现着浓郁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报道内容,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强烈地吸引着观众的关注和认同。

2.新闻报道风格更加人性化。“民生新闻”注重以平民的视角发现、展示、解读新闻事件,用谈话、聊天的口吻“讲述”新闻故事,从满足群众现实需求的目的出发,组织、实施新闻报道,并且充分利用电话、短信、网络、DV记录、奖品等外在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措施,广泛吸引观众参与新闻互动。这些人际化、情感化的报道风格,由于包含着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和现实情感,极大地感召着观众的参与和共鸣。

3.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民生新闻”以其对普通百姓现实生活的真诚关注,让群众彻底摈弃了对传统新闻“高高在上,俯瞰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的厌恶情节,并真切地感受到媒体对自身的依存和自己对媒体的“话语主导权”。在这种媒体“主人翁”意识的指导下,有困难首先想到要求助的是新闻媒体,有麻烦首先想到要投诉的是新闻媒体,有知心话首先想到要倾诉的还是新闻媒体。群众的这种对新闻媒体的依恋和执著大大提高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三、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电视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其发展状况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其实就是我国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改变的一种折射。尽管目前“民生新闻”还不是电视新闻的主导者,“民生新闻”的发展还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新闻理念的制约,但“民生新闻”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预示着传统新闻向现代新闻转变的发展方向。

新闻理念应该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我们党越来越清晰的民本理念,不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各行各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都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作为反映和记录社会前进轨迹的新闻媒体,自然也应该因时而变、顺势而动,积极主动地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新变化、新动向。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一切以百姓的喜好、需求为转移,这正是时代变化的要求。其实,也正是因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民生新闻”才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新闻价值取向应该从典型性、普遍性向实用性转变。伴随着新闻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在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新聞题材的取舍上,也要打破传统的“典型性”、“普遍性”至上的羁绊,使“实用性”成为新闻报道的第一关注。“实用资讯、生活投诉、真情帮助、情感互动”,当前“民生新闻”已经用自己“零距离”式的新闻服务很好地诠释了“实用性至上”的现代新闻价值观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新闻的传播方式应该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民本”理念主导下的现代电视新闻着眼服务、注重实效。但要想真正服务到位、取得实效,就必须摈弃传统的“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让观众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传播的内容由一厢情愿变为共同关心。当前,“民生新闻”在运作过程中,有奖征集新闻线索、百姓观点、DV新闻,及时反馈观众意见和建议,记者进家入户调查,观众走进演播室参与节目,等等,所采取的种种互动措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观众朋友参与新闻事件、关注新闻节目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参与、荣辱与共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的塑形 篇3

1“小人物”的新闻塑形

人物塑形,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潜在的重要使命。而这一使命与所谓的主题先行与主题限定有很大的区别。人物塑形,更像是对主题唯一性的一种挑战。新闻中的人物,不管是掌握国家命运的精英阶层,还是游离于社会角落的普通百姓,在人的价值与其背后的社会价值的诉求中,很少会有泾渭分明的形态特征。在这一点上,“小人物”的天生报道优势其实是比较突出的。

为这类人物进行塑形的材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生活与工作。这也正是构成普通人存在状态的两个最基本的价值体现。对于最佳的新闻创作者而言,好的人物故事实际上必须体现出更为普遍的人性。“人们如何突破小我,与其他人和事建立联系;人们如何努力克服自身或者外部条件的局限性并超越它们;人们的各种情感。[1]”小人物的报道往往缺少了宏观新闻价值的影响力,因此更需要也是更必要从微观新闻价值的层面追求社会的关注点。

在网上搜索“走基层”报道,或是“蹲点日记”,连续数天的皮里村蹲点报道依然获得了不少的点击关注。这一系列报道由8个子报道组成,在央视的微观题材系列报道上也属不易。这组报道利用体验式报道的即视性,有效地还原了故事中的人物。儿童、村民、教师、干部甚至记者,全都成为了故事框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人物”的价值与自然、社会的矛盾冲突成为了最好的故事注解,这些人物生存环境中让人惊奇、惊叹和感动的细节,成为故事和人物描写的助推器,从而使观众对人物与事件的思考空间多元化,付予新闻以更加普世化的价值。

2“小人物”的新闻叙事

从新闻价值的选择上来看,大人物的小事件、小人物的大事件都可以构成新闻的最佳选题。但问题是像“走基层”报道这样的小人物的小故事,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为了新闻而做新闻,甚至会更往前一步变为新闻造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些具体的叙事方法可以加以利用。

2.1利用引子

皮里村蹲点日记的报道是央视比较有特点的“走基层”报道模式。在叙事上常常采用一种类似小说引子的引入结构。“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就是运用了“日记”这个引入方式,用记者自己讲述每次出差都要给侄儿买礼物开始并连接了这个系列的新闻内容。这样的引子,一方面可以作为系列报道本身的连接线索,另一方面,也可以展开单条新闻,为新闻故事制造前景,从而使之后的叙事有了比较、递近、提升等内部的逻辑关系,实际上形成潜在的落差,在叙事上完成自然的过渡。

2.2设置情绪的转折点

事件性报道一般都是按照新闻事件本来的顺序展开的。在“小人物”故事的报道中也不例外,但如何突出珍贵的“大”事件,并行普通的“小”事件,仅仅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是不够的,还需要刻意设定一些情绪的转折点,完成大小事件的穿插与铺排。试想在皮里村这一案例中,如果一路拍摄脚下的石块、山上的险峰、孩子的惊叫,新闻的力度必然随着紧张的疲劳感产生而降低。因此,新闻还必须安排穿插遇险后的采访、村干部的心声、行程中的午饭。这一切不仅仅是一个纯时间延续中的概念,而是情绪的转换与预备。这样的情绪转折点对于整个新闻的事件与人物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2.3注重声音余度的留白

解说词是新闻叙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优秀的解说词要注意留下足够的余度空间,产生适度留白的叙事效果。声音的余度,指可以允许被重复解释的信息。在“小人物”的报道中,纯粹靠解说词交待全部信息是不太合适的。具体来说,新闻需要在解说词写作时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未解释内容,给后面的同期声留下余度,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不断深化不断细化的叙事空间。

3总结

不论是人物报道还是事件报道,如何表现有血肉的“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新闻创作的重头戏,从未淡出过新闻研究的视野之外。

摘要:不论是人物报道还是事件报道,如何表现有血肉的“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新闻创作的重头戏。我们在追逐新闻“流行”的背后,对于报道中“人”的某些本真的研究价值,却是不会随着时空的变幻而迁移的。如何在新闻创作中加强对小人物的新闻关注?在“走基层”报道光环渐褪之后,这一系列所助推的“小人物”报道还是值得进行重读与反思。

关键词:电视新闻,小人物,新闻塑形,“走基层”报道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工作的感悟 篇4

电视新闻是我们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了解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观众往往只是观看电视新闻,而对电视新闻的制作对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却知之甚少。那么,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呢?通过近五年的兼职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亲身感受,我觉得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业务上至少应该具备三种基本能力,即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镜头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根基。电视新闻虽然主要形诸画面和声音,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却是电视新闻制作的灵魂。文字表述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是对电视新闻工作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达到这个要求当然不是一日之功,除了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克服重语言和镜头表达能力,轻文字表达能力的认识误区,还要加强阅读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理论、文学修养,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和强化写作练习以提升自己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努力,是完全可以掌握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的。

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沟通观众心灵的“桥梁”。新闻现场的情景往往瞬息万变,记者没有更多时间去考虑措辞用语。记者要随时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做出准确、流畅的口头描述。除了口齿流利以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经

验和阅历,掌握丰富词汇和和较高的语言表达技巧。有些记者天生伶牙俐齿,就要注意向稳重、准确方向发展;有些记者口闷言讷,这就要加强平时练习,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和语言表达材料,锻炼语言表达技巧。在观看电视新闻时,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口头表达能力好的新闻记者总是能通过新颖细致的解说牢牢吸引住我们,启发我们围绕新闻内容展开思考,震撼我们的心灵。而不好的新闻解说则使我们在看完新闻后,不但对新闻内容不甚明晰,而且过目就忘,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密切,对新闻工作者的笔头表达能力和口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电视新闻工作者除了能驾轻就熟地使用母语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至少还应该熟练的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满足对涉外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报道的要求,才能满足电视新闻工作与时俱进要求,才能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日益增长的需求。

镜头表达能力,观察新闻的“眼睛”。对于记者来说,镜头表达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熟练使用摄像机,不失时机地捕捉稍纵即逝地现场画面和同期声;一是面对摄像机时,能够从容自若地进行访问和解说。摄像机前的解说,要求记者随时配合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进行叙述、描绘,适当解读画面信息。这样,记者在镜头前才能像一位循循善“导”的导游,不仅让观众看清景点中的每一个精彩细节,同时告诉观众景点中蕴涵的动人故事。此外还包括规范自己的屏幕形象,力求表情、动作得体,既贴近现实生活又稳重自然,切记把日常养成的某些有碍观瞻的动作、习惯带入屏幕。传播学研究证明,人的身体语言是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社会心理学家的分析表明,宣传者的可信任程度,与他的人格特征、外表仪态,以及讲话时的信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电视记者在镜头前应当使自己的仪表服饰、言谈举止与报道题材和环境相适应。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镜头前为观众讲述新闻事实、新闻背景或采访新闻事件人物时,讲话结结巴巴,采访提问的表述让受访者无法明白采访意图,就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厌烦感和导致采访不能顺利进行。

电视新闻的细节表达 篇5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新闻细节是指能够刻画人物性格、标志事件深度、反映事件特征并能有力表达新闻主题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所以说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强化自己的细节意识,是因为只有有细节的新闻,才能够满足受众的预期心理。我们知道,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从而愈加显示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揭示出生活的本质,以达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观众记忆深度的目的。细节的这一作用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细节对受众来说,本身具有一种暗示的、带有指向性的感染力,正是这种感染力,可以将受众引向对作品主题的关注。同时,受众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细节加以品味和体会,这时候,细节又成为丰富受众想象力的载体,从而满足了受众的观赏满足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播出一期《棉区采访记》,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篇作品的成功,是和记者对细节的娴熟运用分不开的,其中有两个细节给人印象很深。一个是当记者赶到时,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人已经四散逃去,不知去向,但记者却发现,在办公室的桌子上,一杯来不及喝掉的茶水还冒着热气,当我们看到这个细节时,下意识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仿佛能够看到那些不法分子,因心虚而仓皇离去的身影;另外一个就是碰巧还有一位女工没来得及逃走,当记者向她询问有关棉花加工的事情时,这位女工一概以“不知道”为回答,但就在她回答“不知道”的时候,记者却把镜头推向了她头发上残留的棉絮,看到这个细节,这位女工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就是这两个细节,向观众传达了丰富的信息,不仅深刻地反映了报道的主题,同时也引发了受众丰富的联想;而如果没有这些细节,这篇作品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实践中,常常听到一些电视新闻同行们说,我们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不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注重细节是因为它们有天生的缺陷,即不能把新闻事实真实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而我们电视新闻则可以把新闻事实“端”到观众面前,让观众原汁原味地看到新闻事实,至于细节嘛,观众自可以从拍到的画面、录下的声音中看到或听到,还有必要把它再特意凸显出来吗?

在这里,且不说细节很容易从记者的眼皮底下溜走,即使记者拍到了细节,但如果不去凸显它,那么细节同样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观众在收看一条电视新闻的时候,处于预先不知情的状态,这时候,记者让观众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就是指引观众认识、了解新闻事实的指针,但如果这枚指针根本就没有在细节的身边停留,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把它凸显出来,那么观众自己是不会注意到细节,也不会感受到细节的魅力的。比如,大家所熟悉的一条新闻《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正是由于这位细心的电视记者把代表着全国人大代表激昂情绪的“四次掌声”这一细节在新闻中凸显了出来,整条新闻顿时奇峰突起,“中国政府的立场得到了代表12亿中国人民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的衷心拥护”这一主题也得到了有力的诠释,但如果这一细节没有被凸显出来,记者只是在那里说《政府工作报告》多么得民心、顺民意,观众反而可能会认为这只是记者在唱高调,即使看到鼓掌的画面,观众也会认为这仅仅是人大代表们的一种礼貌举止罢了。细节被湮没在了整条新闻信息中,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这部精彩的作品了。

任何新闻都会有细节,如果把新闻事实比作一条河流的话,那么细节就是河流中跳跃的浪花,正如浪花让河流变得活泼起来一样,细节也让我们的新闻变得生机勃勃。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新闻细节,也往往是调动观众情绪的兴奋点,如安阳电视台记者创作的现场短新闻《紧急抢险,勇降水龙》,虽然整条新闻只有1分15秒,但记者却敏锐地捕捉到了3个细节:消防栓被撞坏后,8米高的水柱喷涌而出;汽车冲向水柱,将水柱压在车身下面;抢修人员穿着衬衣,一次次潜入到刺骨的水中关闭阀门。正是这些细节,让观众的心时而悬起、时而放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讲,新闻细节可以通过画面、解说、现场同期声、现场音响以及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来表现,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脑及数字技术与电视制作技术的融合,使得电视新闻细节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我国在报道神五、神六飞天的新闻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数字特技,使一些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拍到的画面清楚地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从而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视性。

当然,我们的记者能够及时发现并捕捉到细节是发挥新闻细节魅力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电视记者就要去掉浮躁之心,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同时,还要努力钻研好业务技术,包括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增强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要素的取舍能力,用心写好每一句话、拍好每一个镜头,做到“眼要高,手要低”。只有在具备这些能力的基础上,记者才能及时发现并捕捉到那些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让我们的作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新闻细節,才能让我们的电视新闻更加富有生气,更加具有竞争力。

(作者单位:安阳电视台)

你的身体需要塑形吗? 篇6

动起来吧,选一个最适合自己最健康又便捷的去脂塑形方式!Me特约来自中国大陆的曹建军、中国台湾的林维善、韩国的李炳浍医师告诉你,什么样的去脂塑形方式才是最健康最科学最安全的!

吸脂塑形,经验告诉我应该这么做

有“京城吸脂第一人”之称的中国著名吸脂塑形专家曹建军主任,在吸脂领域有20年的丰富经验,如果你决定吸脂塑形,曹主任的经验之谈值得一看。术前责任重,术后更安心

对于每一位想要吸脂塑形的求美者来说,医师与求美者应充分做足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多沟通,术后少分歧。医师应根据求美者的塑形需求、身体条件等要求再结合与之有类似情况的真实案例分析,最终制定详细的吸脂计划。吸脂塑形并不是简单的手术,求美者需了解的是,授术医师是否有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以及最重要的

医师是否责任心极强,这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三要素。

告知吸脂禁区,坚持“少量多次”原则

有经验的吸脂医师都知道,像小腿前外侧、前臂等以肌肉为主,脂肪量少的部位,做脂肪抽吸效果不理想,应尽量避开。另外,为了求美者的安全和术后良好的效果,需要吸脂的部位,一定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地说,一次抽吸不宜超过4个部位。

吸脂塑形,平滑弹美肌

曹建军的独创技术“逆向柔性吸脂术”在不断的创新中,自成一派,曹主任严谨而专业态度也让各地慕名而来的求美者放心不已。

逆向:吸脂时要由深而浅,由脂肪的深层开始,逐渐向浅层吸。到皮下时,保留一定厚度的起支撑皮肤作用的皮下脂肪(保留的皮下脂肪厚度要由部位、年龄、皮肤厚度等因素而定)。这样能够使保留的皮下脂肪厚度均匀一致,避免凹凸不平。由于均匀保留了一定厚度的皮下脂肪,使吸脂部位皮肤富于弹性。

柔性:1采用了德国进口的吸脂头这种吸脂头硬度适中、管径较细、吸脂孔安排合理。改变了传统吸头的损伤大不平整的缺点,使吸脂变得更容易更平整。

2吸脂机可调控吸力根据需要随时变换吸力,采用低压吸脂。在减少组织损伤的同时,使吸脂变得更均匀平整。操作时应注意切口部位的选择,尽量减少切口数量。由于有二十多年的吸脂经验,曹主任可以用一个小切口抽吸多个部位。同样可以达到均匀平整的效果。这样达到了无疤和小疤的目的。

重视术后护理和康复

逆向柔性吸脂术彩微创的方式,创口非常小且隐蔽,术后不会留疤痕。但是术后前几天不能沾生水,以免感染,术后一定时期需要穿束身衣来保持形态。小面积吸脂基本不需要恢复期,大面积需要几天休息,但都不影响正常生活,注意护理,恢复起来很快。

曹主任以二十多年的吸脂塑形经验告诉大家:如果你没有天生的完美体态,那么选择正规的整形医疗机构,选择有责任心、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专家给自己一个惊喜吧!

去脂塑形,打造自然、均衡之美

众所周知,韩式整形以精细见长,强调长期、持久的和谐自然之美。韩国人做整形如同化妆一样普通,是一种大众化的心理,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他们不会把整形作为一种负担,而是改变生活状态的投资,整形手术还会被当作礼物赠送。而目前韩国在吸脂塑形方面,更是流行起塑造个性化的手术计划。韩国高恩世上医疗美容专业机构李炳浍院长便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完美的效果不仅来自李院长精益求精的高超技艺,更来自其背后专业的医师团队。如何打造立竿见影的去脂塑形?看看李炳浍院长是如何做到的?

讲究搭配的整体效果:美学修养很重要

吸脂塑形要做的漂亮,医师的美学修养是基础。美容外科医师英文译名“ae sthetie surge on”中的“aesthetie”一词,其本意就是“美学的”。在韩国,从事美容外科工作之初,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人体美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如黄金分割律所说的黄金指数、体形的审美标准、线条轮廓与容貌美的关系等,无一不是医师们研究、关注的重点所在。整形美容是医学外科技术与美学的一种结合,而其关键则是巧妙设定整形关键点,通过小手术巧妙地“修饰”,使之具有自然协调之美,不需“大动干戈”,动一点,即美丽全局。在高恩,他们很注重和求美者的互动与沟通,手术前,他们都会从求美者个体设计考虑,为其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手术方案,会把每位求美者看做是朋友或亲人,只有这样,才能对一个求美者做到认真负责。

自信、严谨的职业态度

医生对待手术的态度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所在,很多医生都具备做吸脂塑形的能力,但对待手术的态度是否严谨,对细小环节的重视程度,却是左右后期效果的关键,有可能导致求美者对效果不满意。来自韩国的医师很多都坚持慢工出细活,“慢慢做”也是李炳浍医师的原则。强调自己做手术慢,并非做不好的慢,而是自信,只有慢,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近乎完美的细节,无论是对手术前设计,手术中的操作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自信应对。

面部立体塑形+腰腹微创吸脂

面部立体塑形:韩国高恩皇家立体塑形工程,先提取肌肤深层健康的脂肪细胞,后经过纯化,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优质脂肪细胞和生长因子回注到面部,使其自然修复衰老萎缩的面部软组织,是一种自体细胞面部整合疗法,是纯绿色的抗衰老技术,一次即可解决多种面部综合问题。不仅在三维角度上实现立体美感,更在时间维度上延缓衰老的进程。

取于自体,至高安全 脂肪活细胞全部来源于你自己的身体,安全性远远优于任何异体材料。

活性细胞,自然改变脂肪活细胞加活性因子,与组织完美融合,搭建具有超活力的微循环系统,给肌肤带来营养和新生活力。

除皱塑形,效果持久摒弃传统自体脂肪移植只“补缺”的弊端,使用活细胞全颜面立体式塑型祛皱,还你青春饱满面廓,并刺激组织源源不断产生胶原蛋白,除皱效果自然更持久。

存储青春,永葆青春如果想永葆年轻,可以委托实验室保存脂肪细胞,若干年后再次用于治疗,依然可找回青春光彩。

腰腹微创吸脂:腰腹吸脂术是一种通过体表小口(针眼),采用局部麻醉,吸除多余的皮下脂肪的体表外科手术。在手术前给予一定的镇静剂,术中用长效止痛药,术后镇痛效果可以维持24~72小时。这种吸脂术是局部手术,对全身情况干扰少。但是因为术后仍有一些轻微的反应和局部渗液,故1周内要避免重体力劳动。但是普通的工作还是没问题的。瘦腰吸脂安全无损伤,创口仅针眼大小。吸脂部位精确,可自动回避肌肉血管、肌腱、神经组织,操作中几乎无出血。适用范围广泛,凡脂肪堆积的地方都可以运用超声吸脂术,吸脂量大,吸脂速度快。无需开刀,安全无痛。解决身材臃肿,重塑性感小蛮腰。

出镜专家:李炳浍

所属医院:韩国-高恩世上整形外科医院

临床职称:整形外科专家

擅长手术:鼻部整形,脂肪移植,吸脂手

nlc202309010603

术,除皱,注射整形

专家档案亚洲大学整形外科特约教授

美国UC LA整形外科研修

大韩整形外科学会正式会员

大韩整形外科开院医协议会正式会员

大韩美容整形外科学会正式会员

面部立体塑形并不需要提取太多脂肪,只是很微量的提取,基本不会痛,不会影响健康和正常的工作,也就无所谓的恢复期。

瘦腰吸脂术后短时间内不能吃海鲜及辛辣食物;术后早期进行轻度活动,腰腹吸脂术后不要一直卧床休息,可进行日常活动,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可照常工作,无须休息:术后3~5天不能沐浴,以防止污染伤口:穿戴紧身弹力服装3~6个月,根据局部情况随时调整弹力服装的压力。

出镜专家:杨军庭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外科学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会员擅长技术:国家专利技术

自体活脂细胞萃取器发明人(专利号ZL 03 2 37160.8),对自体脂肪隆胸技术、鼻部综合整形和下颌角肥大矫正术有独到见解。

激光溶脂,探寻去脂塑形的捷径

日前,在意大利DEKA举办的激光溶脂研讨会上,台湾M IANO总院长林维善医师做了关于激光溶脂的精彩演讲。

溶脂原理:利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引起脂肪溶解,收紧皮肤。这一过程称为激光辅助溶脂简称LAD。LAL可以代替吸脂或者与吸脂同时进行。用一个小的切口放置一根激光纤维管。将激光导管插入皮下脂肪,在脂肪层内来回作扇形运动,使激光能量均匀分布。脂肪细胞的破坏不单纯是基于选择性光热解作用,而是基于光、声和热的机械作用。换句话说,LAL不只是将脂肪细胞作为一个色基,脂肪的破坏是由于周围的色基如水和血液选择性光热解的结果。是将脂肪细胞作为靶细胞,通过特殊激光的照射使脂肪组织中的微循环毛细血管吸收热能,使脂肪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萎缩甚至破裂,脂肪就会自行凋亡代谢出体外。

适当的波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发现1064波长,安全6000焦瓦,8000或以上可能会导致硬块或烫伤。

流程:

1评估,了解求美者对溶脂的要求?期望值?那些部位需要溶脂?对求美者介绍溶脂技术,如何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讲明禁忌症:期望值过高、医疗禁忌(过敏、心脏病、糖尿病等),做好激光防护准备;

2分别采取仰卧位,站位等判断脂肪量并拍照;

3沐浴,局部消毒,服用抗菌素以防感染,

4施行麻醉:

5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标准抽脂,引流;

6做完后,在同样的距离,光线,条件等拍照;

7调节情绪,扎绷带,穿紧身衣;

8复诊,减少并发症的可能。

操作方法:一手持光纤,一手轻触受术区表面皮,随时感受深浅、位置及温度。如果是大部位,比如,腰、腹、大腿等部位,建议一次最多做三个部位。

自身代谢&引流:理论上500CC以下可以自身代谢处理,不用引流,但经过临床验证,以150CC为佳。溶脂量150CC以上,应选择引流;大小部位各不同:大部位如腹部等适合溶脂+引流,小部位如面部等:溶脂+自身代谢;

吸脂&溶脂,脂肪大挪移:由于溶脂后,脂肪细胞被破坏,不能用于填充。如果需要瘦身塑美+填充,那么激光溶脂+自体脂肪移植就是完美结合。在大部位先吸脂,吸出整颗脂肪细胞分离后可做自体脂肪移植或填充之用,然后溶脂塑形。

痛感:可能会有极轻微的痛感,不过因为针头相当细小,加上注射药品可加入局部麻醉剂,通常并不会觉得特别不舒服,有点像小蚂蚁在咬你的皮肤,完成后可实时回复日常工作。治疗后一星期左右开始见效。

做完激光溶脂后,由于伤口很小,并且手术过程只有局部麻醉,几乎没有恢复期,所以治疗完即可回家,不须住院观察,需依医嘱服用消炎药、止痛药连续3—5天做完手术后需穿着紧身衣,小面积区块(如双下巴)需穿4~5天,大面积区块(如腹部、大腿等)须穿着3~6周。在伤口愈合前严禁盆浴、泡澡。伤口愈合后至术后半年,可居家自行每天按摩至少30分钟,每周回诊1~2次,由护理人员换药或搭配术后按摩疗程,使手术部位脂肪分布平均,组织柔软。

优点:不用开刀,只需要通过1毫米的针刺,因此无明显疤痕,不影响美观,安全性提高,出血减少,恢复期缩短,对紧身衣的依赖减小。吸脂过程激光能凝固血管,同时止血,因此不用担心手术风险。一举两得:激光能刺激皮下胶原组织重组,增加手术后皮肤收缩及恢复弹性的能力,使皮肤变得平滑、光洁。

上一篇:基础学力下一篇:中学英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