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

2024-09-12

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精选12篇)

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 篇1

多园区企业是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园区的企业。国内的多园区企业,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整合型多园区企业。优势企业对弱势企业采取兼并重组的方式进行调整合并,扩大企业规模,以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抢占市场制高点的目的,在客观上形成了整合型的多园区企业;二是新建型多园区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增强,企业原有的狭小有限的老园区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经营的新需求,企业被动或主动在城外或郊区等原有园区以外的地方,建立起新的园区,从而形成多园区的局面。三是混合型。即通过前两种方式混合产生的新园区。

如何通过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使多园区企业既能延续企业原有的文化精髓,又能根据不同园区的特点重构和创新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值得重视与探讨的问题。

1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1.1 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企业文化建设以推动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和坚持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推动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1.2 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应当分别浸润在硬体部分和软体部分之中。硬体部分,即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工作环境、建筑、图书设备、群团组织俱乐部和工作生活管理制度等。软体部分,即企业的精神文化,包括企业宗旨、目标、精神、员工工作理念和文体活动等。其中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例如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诚实、正直和尊重他人”、中国石油的“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等。

2 多园区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多园区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凝聚、激励、辐射、平衡协调以及约束等。

2.1 凝聚作用

对于多园区企业而言,不同园区员工的价值取向有时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对此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主导价值观念的凝聚作用,不断地归并各园区不同的单个价值观念,使不同园区的员工形成一种核心的共同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进而激发不同园区员工对企业目标、准则的认同和作为企业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把不同群体的单个目标整合为企业的总目标。

2.2 激励作用

文化的激励功能,指的是文化力能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这种效应来源于每个成员做出贡献所得到的赞赏、尊重和鼓励,并由此获得心理和精神满足,进而自觉树立对企业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员工就会不断创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2.3 辐射作用

只有处于不同园区的企业员工对企业组织信念、目标均产生高度的认同和热爱,才能使多园区企业整体拥有生机勃勃的组织氛围,处于良好的精神竞技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产生影响,还会辐射到企业外部。表现之一在于,创造性的各园区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组织系统具有辐射和整合作用,表现之二在于创造性的企业文化生活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辐射和引导作用。同时,企业文化通过弥散传播还会使外部公众,尤其是员工家属对企业的信念、目标产生认同,进一步提升、强化企业内部的自信力。

2.4 平衡协调作用

世界上一切事物均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在多园区企业中,大系统与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从管理文化角度而言,多园区企业就是要融合各子系统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平衡各种利益,合理分配,协调关系。在统一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指导下,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中整体与个体、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以及学术研究与科技服务等各方面的平衡与协调,使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得到平衡与协调,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5 约束作用

与传统的管理理论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文化的约束功能更强调不成文的软约束。企业文化使职工形成心理定势,构造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号发生,即可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行为。这种约束机制可以减弱硬约束对职工心理的冲击,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触,从而产生更强大、深刻、持久的约束效果。这种约束作用直观地表现在企业风气和企业道德对职工的规范作用上。

3 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

3.1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与原有的单一园区企业相比,多园区经营使得园区规模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也相应随之扩大。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提升企业形象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多园区经营的出现,为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内涵提升创造了条件。在多园区经营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园区的特点,制定相对独立的管理制度,使各个园区都能充分发挥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从而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3.2 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的挑战

多园区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大多数企业的新园区一般远离市区,虽然在建设规划上比较科学,设计上也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但建成时间短,又与原有园区存在地理位置上的距离,特别是缺乏老园区深厚的文化沉淀和传承,使得企业文化建设极易出现文化断层。同时,多园区管理使得各园区的生产经营氛围营造、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等出现困难,难以形成多园区统一的精神风貌。

4 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园区企业在文化传承上受到多园区构成格局的冲击。地域区隔可能造成各园区文化的较大差异,形成多个小组织文化并互相冲突,削弱企业整体文化特征。目前,多园区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制度文化缺损、文化底蕴断层以及不同经营层次瓶颈等问题。

4.1 制度文化缺损

在多园区经营管理中,每一园区都必须建立起适合各自特点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对整合型园区而言,合并前,各园区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合并后,虽然各园区的文化建设存在一定共性,但其实质仍有不同。

新建型园区不同园区的员工构成不同,企业文化活动的层次、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要建立一套适应各园区的需要、兼顾各园区的员工素质、文化特色的具体的企业文化方案比较困难,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受到影响。

4.2 文化底蕴断层

新建园区一般处在远离老园区的城郊地带或异地,缺乏老园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新园区虽然在规划上比较科学,设计上也比较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整体环境优美,但毕竟建成时间短,缺少蕴涵企业精神的历史性建筑和标志等物质文化,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积淀和提炼的理念及员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精神文化在新园区的体现仍需要相应的过程。新老园区之间的沟通不畅也导致了新老园区企业文化的不对称性。

4.3 不同经营层次瓶颈

各园区合并前层次不同,存在着经营理念、人才培养理念、管理思想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异,这些现实存在的“不同”如果不能得到适当处理,会给合并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各园区合并前层次的不同也带来各园区员工间相互认同感的问题。一般低层次企业容易接受并且能够积极融入高层次企业,而高层次企业员工(特别是普通员工)存在对低层次企业的不认同心理,这也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5 加强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5.1 构筑 “一体多翼”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

“一体”是指整个企业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多翼”指企业各园区要体现多园区企业文化的个性。“一体多翼”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以整个企业的人文精神为核心,以各园区风格各异的企业文化特征为基础,以企业人际关系为主体,以园区环境为依托,积极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对员工人格、性格和个性的塑造。

首先,各园区要充分传承和发挥老园区的优良传统,注重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营造,挖掘企业的人文精神,把各园区建设成为一个新老交替、传承历史而又不断创新的育人场所;其次,要运用移植手法创建新园区企业文化,把老园区的文化要素与新园区所在地区的文化因子融合起来,使新园区拥有老园区本质的文化,从而促进两者产生文化上的共通;再次,要努力建设具有多园区地域文化特色的企业文化。积极培育新园区地缘文化,注重新园区所在地的历史背景、山水意境和风土人情的挖掘,进一步继承老园区的人文精神,构建具有新园区地域文化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要加强对合并的各园区的原有企业人文精神进行整合,去粗取精,汲取精华,并结合各园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呈现出多园区企业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最终形成以整个企业的人文精神为核心,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

5.2 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建设,有其独有的特性。企业员工是其特有的财富,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要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共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要完善规划,为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浓厚学习、创新氛围的优良风气。同时要围绕企业精神来优化企业的物质环境,完善制度保证机制,开展员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弘扬企业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3 利用不同园区的具体特点推陈出新

多园区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应从战略发展的定位出发,结合不同园区的特点,对各园区的功能、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和合理分配,不能简单复制老园区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继承原有优良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使各园区的功能优势、业务特色得以充分发挥,使各园区优势互补,成为整个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特色企业文化。

6 结 语

多园区企业物质层面的整合或新建已基本完成,企业面临文化层面的融合与重构的关键问题。企业文化的融合是企业实质性融合的最终体现,也是实质性融合的最牢固根基。面对新的实践需求与发展,多园区企业必须开阔理论视阈,借助丰富的实践手段,实现多园区文化深层次的统一,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姜玉明.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文化艺术研究,2011(3):78.

[3]吕灵昌.试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与重构[J].高教研究,2011(2):109.

[4]赵娟,李冬锋,鲁柄道等.基于AHP法分析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147.

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 篇2

1.当前,发达国家的公司出现了以下的发展趋势(A.公司经营的国际化B.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化C.世界各国文化一体化)。

2、企业文化出现前的三个理论学派是(A 组织技术学派

B 行为科学学派C 管理科学学派)。

3、企业文化理论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

(A 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B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C 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D 寻求优势)。

4、企业文化体系包括(A奇特整体价值概念C 企业精

D 企业伦理道德规范E 企业风貌与形象)。

5、从市场角度分类,企业文化包括(B 强人文化

C 拼搏与娱乐文化D 赌博文化E 过程文化)。

6、以下哪些是企业文化的功能(A 凝聚功能B 导向功能

C 激励功能E教化功能)。

7、现代企业对社会承担着(A 基本经济责任 B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C 履行社会义务D 促进社会文化E 影响社会价值观)责任。

8、一般领导理论可分为(A 素质论C 风格论D 权变论)。

9、企业价值观由(A 员工个人价值观C 群体价值观D 整体价值观)

层次价值观构成。

10、按空间分布特征,可把企业文化划分为(A 西方模式B东方模式

C 不同民族模式D 不同国家模式)。

11、企业价值观的内容由(A经济B社会C伦理D 政治)价值取向构成。

12、为塑造企业形象的CI战略由(A 企业观念识别 C 企业行为识别

D 企业视觉识别)构成。

13、团体感性状态的基本假设有(A 依附型B 攻击-逃避型D 配对型)。

14、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有(B 教育输入法C利用事件法D领导垂范法

E 活动感染法)。

15、按空间分布特征,可把企业文化划分为(A西方模式B东方模式

C 不同民族模式D 不同国家模式)。

16、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A.企业价值观B.企业精神D.企业伦理道德规范E.企业形象)等几个部分。

17、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包括(B.个异性C.共识性D 非强制性E.相对稳定性)。

18、影响企业文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A.经济环境B.政治环境C.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19、下面(A.追求精神自由C.人文主义D.强调理性与科学 E.追求民主精神)是欧洲国家的文化特征。

20、下面(A.榜样作用B.聚合作用D.舆论导向作用E.调和作用)作用是企业楷模所表现的作用。

21.CI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为(A.CI是塑造企业文化形象的 B.CI是一种“文化资本积累”C.建设企业文化是CI的基础)。

22.理念识别系统的要素有(A.企业哲学B.企业价值观C.企业精神D.企业目标)。

23.理念识别系统的功能为(A.向导功能B.制约功能C.凝聚功能D.激励功能)。

24.视觉识别系统的特征为(A.一致性 B.独特性 C.审美性D.简单性)。

25.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程序包括(A.确立设计理念阶段 B.设计开发阶段 C.反馈再加工阶段D.编制指导手册阶段)

26.企业文化的制度保证包括(A.健全企业领导体制B.设置有效的组织机构C.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7.企业文化的物质保证包括(A.生产工程建设 B.福利工程建设C.文化设施工程建设)。

28.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包括(A.目标原则B.共识原则C.一体原则D.卓越原则)。

29.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包括(A.调查研究B.定格设计C.实践巩固D.完善提高

与相结合)。

31.企业文化氛围由哪几部分构成?(A.物质氛围B.制度氛围C.感情氛围)。

32.企业文化的教育保证包括(A.领导人员的培训 B.管理人员的培训C.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D.一线员工的培训)。

33.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A.坚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B.以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为指导C.保证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D.坚持企业的科学管理)。

34.企业楷模的作用包括(A.榜样作用B.聚合作用C.舆论导向作用D.调和作用)。

35.从企业楷模的来源看,企业楷模分为(A.群众楷模B.领导楷模)。

36.企业在造就楷模时主要应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A.善于发现楷模“原型” B.注意培养楷模 C.着力塑造楷模)。

37.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角色包括(A.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B.企业文化的精心培育者 C.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设计)。30.企业文化定格设计应遵从哪些原则?(A.从实际出发和积极创新相结合 B.创造个性与体现共性相结合C.领导组织和群众参

者D.优秀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

38.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A.独具慧眼的创新精神B.敢担风险的开拓精神C.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D.科学理性的实效精神)。

39.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A.基本职业追求 B.基本职业修养 C.基本职业意识 D.企业家的基本职业能力)。

40.企业家的基本职业意识包括(A.发展意识B.用户意识C.负债经营意识D.利润意识)。

41.日本文化的特征包括(A.民族昌盛愿望 B.学习精神C.忠诚精神D.和谐一致精神)

42.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为(A.强调经营理念的重要性B.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

43.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团队精神主要表现为(A.提倡集体主义管理B.提倡着眼于人的管理方式C.日本企业的激励制度主要是着眼于团队)。

44.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为(C.突出个人能力D.强调理性主义)。

45.欧洲各国家企业文化的特征包括(A.强调员工理性主义和创新、竞争精神B.强调集权式管理C.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D.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

46.欧洲国家文化的特征包括(A.追求精神自由 B.人文主义C.强调理性与科学D.追求民主精神)。

47.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包括(B.强调明确性C.强调科学性 D.重视物的因素)。

48.企业环境的类型可以分为(A.简单静态环境 B.复杂静态环境C.简单动态环境D.复杂动态环境)。

49.企业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A.企业文化是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精神力量B.企业文化是市场运行的内在动力C.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改革与进步的因素D.企业文化可以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化的重建和发展期)。

51.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是(A.地位不同B.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C.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

D.经济全球化)。

B.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52.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可以归纳为哪几方面?(A.实业报国、服务社会的精神 B.“人和”精神C.严细精神)。53.影响企业文化的经济环境因素有(A.世界经济一体化 B.经济发展水平C.生产力 54.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为(A.企业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

用C.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56.企业文化正向积累的四种类型包括(A.企业创始人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B.家族继承人和其他继承人的继续积累 C.在子公司中形成的一种脱离旧有文化积累轨道的新的企业文化积累D.企业文化在成长过程中对内生文化创新和外生文化创新的合理积淀)。8.企业文化外传播的主要通道为(A.成熟、成型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传播B.成熟、成型企业文化的示范传播C.企业文化行为主体的攀比、模仿)。

57.企业价值观的作用包括(A.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B.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性C.企业价值观对员工起到导向作用 D.企业价值观能提高企业凝聚力)。

58.从纵向系统考察,企业价值观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A.员工个人价值观 B.群体价值观C.整体价值观)。

59.最基本的价值观包含以下哪几方面的内容?(A.经济价值取向B.社会价值取向C.伦理价值取向D.政治价值取向)。

60.企业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几个基本点?(A.主体内容B.形态特征C.载体基础D.发展机理)。

61.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包括(A.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一致性B.企业伦理道德与规章制度紧密相连C.企业伦理道德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62.企业伦理道德主要通过哪些方面来体现?(A.企业主体的品德B.企业的服务行为C.企业经营的客体D.企业的人际关系)。

63.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 B.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 C.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D.企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

64.企业形象的特征包括(A.企业形象具有整体性特征 B.企业形象具有对象性特征

有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特征)。

65.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原则为(A.个性化原则B.整体性原则

形象)。

67.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为(A.个异性 B.共识性 C.非强制性D.相对稳定性)。

68.企业文化从发育状态上进行分类,具体可以分为(A.成长型企业文化B.成熟型企业文化C.衰退型企业文化)。

69.企业文化从企业的性质上进行分类,具体可以分为(A.国有企业文化 B.合资企业文化C.乡镇企业文化D.民营企业文化)。

70.企业文化从市场角度进行分类,具体可以分为(A.强人文化B.拼搏与娱乐文化C.赌博文化 D.过程文化)。

71.按时间的继承性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A.传统模式B.现代模式)。

72.企业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A.经济价值D.社会价值)。

73.团体感情状态的几种基本假设为(A.依属型假设B.攻击—逃避型假设 C.配对型假设)。C.战略性原则)。66.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哪几部分?(A.企业整体价值观念B.企业精神C.企业伦理道德规范D.企业风貌与C.企业形象具有效用性特征 D.企业形象具 50.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A.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初创期B.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劫难期C.社会主义企业文55.可以从哪几方面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A.企业文化的教化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B.企业文化的维系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

74领导者与下属关系的病态类型包括(A.幻想型风格 B.强迫型风格 C.戏剧型风格 D.压抑型风格)。

B.异体或异构抗播规律)。75.从团体的角度来划分,焦虑类型包括(A.基本存在的焦虑B.与工作相关的次生性焦虑C.深层焦虑)。76.企业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内传播都遵循着以下共同的文化传播规律(A.同构易播规律

77、企业文化出现前的三个理论学派是(A 组织技术学派B 行为科学学派C 管理科学学派)。

78、企业文化理论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A、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B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C 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D 寻求优势)。

79、企业文化体系包括(A奇特整体价值概念C 企业精神

企业做大:多品牌还是多品类 篇3

如果说多年前华地的上市,似乎并未激起汉正的规模化路线,那么近日老范企业的成功上市,也许会真正刺激汉正决策层做大汉正的野心和决心。正是在多种矛盾的战略心态下,汉正开始了矛盾的多品牌之路。

“专业”造就的多品牌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汉正的品牌价值2009年已达到60多亿元,成为高端厨具行业的领导品牌。然而,与仅仅2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对比,汉正的底气是不足的。小家电行业的八马、苏尔已突破60亿元的产值。尤其是苏尔,差不多与汉正同时创业,也是专注于厨炊具行业。

苏尔在主品牌苏尔的整体支撑下,产品SKU(品项)达到了600多种,有17个品类,2009年产销接近50亿元,而汉正虽然拥有汉正、美泊、丽厨三个品牌,产品SKU不足100种,只有7个品类,2009年产销20亿元左右。

为什么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更大的汉正的销售额却远逊于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相对较弱小的苏尔呢?

以专心的姿态,在厨房产品领域不断深耕,不好高骛远,这是汉正的“专心”精神,也是汉正文化的根源所在。然而,在中国这个市场环境下,大永远比强更受用也更有话语权,对于企业更是如此。换句话说,专一是没有未来的,除非你是享有国家特权的垄断性专业性行业。否则,免谈。 更何况是民企出身的汉正。

因而汉正不得不在做强的同时做大规模。而为了确保汉正多年的专业精神,汉正不得不启动多品牌战略:汉正专注于油烟机、灶具和碗柜等,丽厨专注于厨柜,而美泊专注于热水器。这似乎是汉正的战略思考逻辑。

汉正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是战略的问题;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销售的问题。

汉正的问题所在

一个如此强大的品牌,在销售上却远远落后于同类产品的二三线品牌,这是汉正做不大的最直接原因。

另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汉正的战略有问题:当销售跟不上品牌的发展时,就想再发展一个差不多强大的品牌来拉动另一块业务的销售,这种战略思维显然有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所谓品牌,是先有品再有牌,这背后的逻辑是产品—品类—品牌。当一个产品不足以满足企业家的扩张和发展野心时,产品线延伸就成为必然。产品线延伸一多,就形成了多品类战略。而当这些品类能够统帅在这个产品或品类形成的品牌旗下时,品类延伸就是可行的,也就没有必要去进行品牌延伸。而只有品牌不足以包容这些延伸的品类时,品牌延伸才成为可能和必须。

汉正的品牌包容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远远大于苏尔,苏尔都可以拉动17个品类600个SKU的规模化发展和扩张,汉正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对于汉正来说,其实比较可行的战略是,用汉正来统帅所有可以包容和延伸的厨具品类和厨电品类,沿着厨房的电器、器具这条脉络发展下去;而另一个品牌则以厨柜为切入点,沿着厨房的板材、器材这种脉络发展下去。由此尽可以想象未来汉正的品牌销售额,达到百亿千亿只是时间问题。

而现实的状况是,汉正放弃了这条可能是最有效的战略路径,选择了一条难度最大的扩张和发展之路。汉正原先的油烟机、灶具和消毒柜,不管如何变,其仍属于家电行业,也因此,汉正从油烟机延伸到灶具再到消毒柜,基本上算是成功的;而集成厨房则属于建材行业,两个行业的竞争特性是有本质差别的,也因此,汉正集成厨房多年来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中,就算是独立为丽厨品牌运作,未来的风险依然可见;而在第二品牌没有延伸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始了第三个品牌的延伸,进入热水器领域,这种延伸依然充满了变数。三路军同时作战,且全部是定位于高端,这又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变数和难度。

企业财务道德建设的多视角分析 篇4

一一、“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文化的塑造

1.继承和发扬中西伦理文化的传统美德。由于财务道德是由财务人的人格道德内层次和职业道德外层次所组成, 因而财务人人格道德即财务人道德品质范畴所蕴含的公忠正直、诚实信用、积极进取、谦虚廉洁、勤思苦学、知耻自律等内容, 和财务职业道德所包含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内容。当然都离不开数千年以来的中西伦理文化中优秀部分的传承和吸收。既要重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精神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合情况下的选择、改造和赋予新时代的意义, 又要关注现代世界性伦理精神在每一个国家具体会计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引导作用。

2.建立和完善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诚信建设的过程中, 企业家和管理者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建设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 将诚实守信思想根植于全体员工的头脑中, 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这样就不仅能在企业中营造出一种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 而且能促进企业内外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沟通,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忠诚心、能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使企业充满活力、长盛不衰。

3.加强财务诚信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许多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钻制度的空子, 打假账的主意, 从而造成假账的泛滥。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叶慧曾曾指出, 造成目前造假严重的原因之一是财务教育的核心已不再是道德教育, 而是转变为财务战略和企业战略方面。“道德教育应该是会计职业教育的基石”。当前我国的财务教育, 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轻视道德教育, 重视知识课程覆盖面的扩大而削弱了财务法规的学习, 由此造成财务诚信的基础不牢。因此, 我们不仅要在财务领域全面开展诚信教育, 而且要扩大到全社会。

4.建立健全财务道德评价体系。财务道德的监测评价系统是企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 应建立财务道德跟踪监测系统, 判断财务道德意识所处的阶段, 及时发现财务道德状况的新动向;其次在建立健全财务道德评价系统时, 建议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会计组织内成立道德委员会来履行这一职责。进行财务道德评价, 就要对财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 “责业、廉业、精业、敬业、爱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有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 而社会评价方法又可分为社会舆论与传统习俗评价。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 使财务的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这样, “道德法庭”才会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二二、公司内部治理的重构

1.基于所有权安排优化的对策。由于代理成本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存在, 所有权安排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根据有关企业所有权问题的“企业契约”理论, 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才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因为他们拥有明确定义的控制权和收益权。依据对企业所有权新的认识建立起来的公司治理, 也就包括了利益相关者, 并把承担社会责任、满足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为其重要的目标。所以在所有权安排方面, 将会出现三方面的重大变化, 分别是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强化、内部股权安排的优化和个人股东行为的调整。机构投资者力量将会强化。机构投资者可以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一种重要选择。从机构投资者的特征来看, 它的出现为解决公司控制和监督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也克服了一般小股东不懂专业知识的弱点。

2.治理结构中监督机制的重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总的发展方向是强化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作用, 抑制公司执行机构的权利滥用。而在这中间又以董事会的改革为核心, 其基本方向是加强公司的内部治理监督机制。公司内部治理监督机制既包括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又包括他们之间权利的相互制衡与监督。股东、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通过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相互制衡关系来实现。首先是股东的监督, 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有“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形式, 即通过股东大会和股东市场这两种途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其次是股东大会的监督,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 对公司内部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和重大经营活动的监督表现在:选举和罢免董事与监事的权利;对玩忽职守、未能尽到受托责任的董事具有罢免权、知情权和监察权。股东大会对公司董事会、经理人员的经营活动及有关的账目文件具有阅览权, 以了解和监督公司经营。最后是董事会的监督, 董事会方面的一个重要改革思路是加强独立董事的作用。由于独立董事与企业业绩没有直接利益关系, 是更好的企业监督者。

三三、激励机制的建立

1.激励机制建立的可行性。现代契约理论, 必须要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如何设计契约解决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引起的可能的利益冲突。其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理签订契约以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市场上, 仅仅依据古典企业所概括的传统产权理论, 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复杂经济关系的需要。在现代复杂的经济关系中, 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出现了控制市场。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既要给企业经理以适当激励, 包括利用股票、股票认股权、影子股票、股票增值分红权、奖金、长期业绩计划、黄金降落伞、声誉激励等等, 又不能使企业被内部人控制, 以避免控制权的失控, 同时又要防止被其它企业收购, 尤其是恶意收购。从以上可以看出, 有效控制市场一方面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安排, 同化出资人与经理人的效用函数, 以降低道德风险;另一方面, 又可通过权利制衡机制安排, 瓦解经理人的超级信息地位, 以阻止其逆向选择。

电大2013企业统计多选 篇5

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下面可以归为本企业的劳动者有(B送厂外培训和送到专门学校培养深造的人员D出国援外人员)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划分,可以分为(C投资市场D生产环境E交换环境)。

反映产品质量的统计指标有(A.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 B.产品等级系数 C.产品合格率E.一次检验合格率)

反映原材料供应过程的原材料总量指标包括(A.原材料收入量 B.原材料消费量 C.原材料消耗量E.原材料储备量)。反映原材料利用情况的统计指标包括(A.原材料单耗D.原材料利用率)。

根据所处的状态不同,决策问题分为(B风险型决策E不确定型决策)

工业实物价值和工业性作业(A都能用货币单位计量E其中有一项不能用实物单位计量)

工业性作业价值(A是企业报告期内完成的以生产性劳务形式表现的产品价值C包括在加工过程中被耗用的材料价值D 不包括加工产品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A.包括了固定资产折旧部分 B.是工业总产出的一部分D.是工业企业新创造的价值)

计算企业产品实物量的原则有(A质量原则D时限原则E入库原则)

进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采用(C.流动比率 D.速动比率)指标.进行统计决策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E)决策过程必须包括的几个基本步骤是(A.方案的实施和反馈 B.确定决策目标 C.拟定行动方案E.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决定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因素有(A.设备数量 B.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D.单项设备生产能力)。

某种状态下,决策的最佳方案应该(B收益值最大C损失值最小)。

评价一项预测方案的优劣,主要考虑的因素是(C.预测精度 D.预测费用)。企业产品实物量的表示方法有(B混合实物量D折合实物量)

企业的工业总产出(A以整个企业作为计算单位B是企业工业生产的最终成果D在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企业的基本特征(A B C D E)

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A.财务效益状况C.资产运营水平D.偿债能力 E.后续发

展能力)

企业经营成果(A.是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成果 B.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成果 C.是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成果E.不仅包含企业生产的主产品,还包括企业生产的副产品和联产品。)

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统计包括(A企业产品产出市场环境统计D企业要素供应市场环境统计)。

企业经营环境的统计预测方法有(A.指标预测法 B.概率预测法 C.时间数列方法 D.回归分析预测法

企业经营市场环境调查方法(B询问调查法D观察法E 实验法)。

企业经营要素包括(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时间标准有以下几种选择:(A.前期标准 B.历史平均水平标准 C.历史最好时期标准E.关键时期标准)。

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评价标准有(A.计划标准 B.时间标准 C.主管标准E.空间标准)

企业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有(B.出勤率 C.出勤时间利用率 D.制度时间利用率)企业劳动者实际工资的增长说明(B货币工资的增长快于生活费的增长D货币工资不变,生活费指数降低)。

企业市场调查的调查方式有(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企业统计的基本职能包括(A.描述职能 B.评价职能 C.决策性职能 D.控制职能 E.预测职能)

企业统计决策必须至少具备的要素包括(A.决策目标C.决策方案 D.约束条件 E.决策效果)

生产设备的数量利用率指标有(A.实有设备利用率 B.实有设备安装率 C.已安装设备完好率 D.完好设备利用率)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A综合指数法C功效系数法D函数方法)市场需求预测的统计方法主要有(B.关联指标法 C.时间数列方法 D.回归分析预测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第三产业包括的部门有(C.流通部门 D.服务部门)下列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的销售预测。(ABCDE)

下列属于企业工资总额的是(A.奖金 B.津贴和补贴 C.加班加点工资 D.工伤期间的工资 E.计件工资)

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应包括(B.试销期 C.成长期D.成熟期 E.衰退期)以下属于第二产业的企业有(B工业企业D建筑企业)

以下属于第三产业的有(A.医院 B.学校 C.饭店 D.保险公司)

影响企业的直接社会环境因素有(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C.技术环境E.人口环境与文化环境)。

影响企业同类产品或劳务市场供需变化的因素指标包括(A.国民经济宏观环境指标 B.社会商品购买力及其影响因素指标 E.产品经济寿命及其特征指标)

在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中,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有:(A目的性C全面性D可行性)。

做企业就要多谋算 篇6

“没办法,我在家里地位是最低的。我得听我老婆的,我老婆听我闺女的,闺女吵着非要去。这几年我也欠她们太多。”黄涛实话实说。

此言一出,张总立刻闭了嘴,心想,我带的人真他妈的象我,连在家里的地位都一模一样的。

“省城那块地,你考虑出什么方案没有?”

“暂时还没有,里里外外太复杂,还没理出头绪来。张总,张马集团大了,现在做房地产,真跟以前不一样了,国庆节我到北京去转转,看看朋友,也是散散心,看看能不能有新的思路启发启发。”

“我仔细考虑了,那块地我想放弃。”

“放弃?”

“对。”张总说道:“定向开发运作起来需要时间,我们钱绷得太紧,省里那块地面积也不小,万一遇上个形势不好或者卖不动风险还是蛮大的。”

黄涛跟张总跑了一趟省城,刚刚被张总把进军省城的念头鼓起来,突然这念头正要由张总来掐灭,有些哭笑不得:“张总,这几天盘算派谁去省城费了我不少脑细胞呢。这块地要是不搞,下一步怎么办?”

“这是我给你的新任务。十一去北京好好玩,我有几个北京的朋友,你顺道替我拜访拜访。回来以后,你继续费费脑细胞吧。我也好好想想。这是大事,关系到张马集团未来的大事。马上就十月份了,要做预算了,这事不考虑清楚,预算也不好做。”

黄涛点点头。老板都是善变的,那块地,想拿是张总,不拿也是张总,虽然在张马干了多年,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他这个总经理,还是老板带的徒弟。徒弟何时能出师呢?张总跟他讲过给太太的许诺,半年以后再云游去。现在三个月已经过去了,到年底的时候黄涛我接不接得住张马这个大摊子?

如此一想,黄涛出游的兴致少了大半。看着妻儿兴高采烈地打点出行,他把自己的焦虑埋在了心里。他越来越感觉到,张马集团总经理的位置难坐。沈鹏在的时候房地产的钱太好挣了,张马·听涛居的地还是那时候拿的,听涛居之后,就只有招拍挂了。不光房地产变难了,那几个别的产业也在对黄涛“走着瞧”,他靠恶补是进步不少,可还是不够,毕竟上手练的少。如果没有张总坐镇顶着,他这总经理的位置会是怎么个坐法?!

张总选中了他,如果他不能顶起张马的一片天,张总就不能简简单单地陪太太云游。所以,黄涛啊黄涛,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有铆着劲儿玩命地干!

到了北京,果然如张总所言,节日的景点人满为患,天安门每天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70万人次的游客。黄涛把女儿扛在肩上,在潮水般的人流中做了回挤来挤去的170万分之三。身临盛大的阅兵式和庆典现场,黄涛有很多真切实在的体会,回宾馆把妻儿安顿好后,他打开电脑,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了下来:

三十年前,他还是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党的女儿》、《冰山上的来客》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国家财产重于生命,提高警惕防止国民党反动派搞破坏是他受的教育。三十年后,生命无价,以人为本,台海和风劲吹,人的价值观的改变,不需要太久,三十年就可以逆转!

三十年前,他还亲眼看过“割资本主义尾巴”,看到过抢军帽。三十年后,物资匮乏竟然一转眼成了过眼云烟,市场经济侵入了社会的几乎每一个细胞。连他黄涛,这个一贫如洗的农家孩子也能住上漂亮的洋房,开着小车,带着妻子女儿到首都来旅游!

玩归玩,张总安排的事得办了。张总在北京有几个房地产的朋友,黄涛以前听他讲过,都是道行较深、跟张总有交情的人物。张总要黄涛去拜访的用意,除了联络联络老朋友,还有派黄涛去取经的意思。张马毕竟是小地方的企业,呆久了,人的思维会打不开,而黄涛恰恰这些年在项目上苦干,没有出多少远门。黄涛啊黄涛,遇上张总真是福分啊!

黄涛恭恭敬敬地拜访了张总的几个朋友,参观了他们的几个项目。北京的地产开发商做营销的手法、投人、项目管理的精细、还有节节攀升的房价,给黄涛很大的刺激。

“马上就四季度了,明年的市场您怎么看呢?”黄涛问道。

“北京应该没问题,目前我们最重要的是做好明年的预算。”

黄涛连问好几个老板,都说四季度最重要的事是做预算。预算黄涛并不陌生,但这几个北京老板说的预算跟他原来接触的工程预决算又不是一回事。黄涛记忆力不错,他记得临行前张总也说过类似的话,他们说的,应该是全面预算,黄涛在书上看过。

“北京市场是乐观估计,象我们下面的这些城市,市场不明朗,这预算怎么做啊?”黄涛小心翼翼地向人救教。

“这是个难题。去年市场不好,我们的预算就比较被动。不过,从我的经验看来,有预算比没预算好。至少很多事事先都有个谋划、有个安排。预算能细到什么程度要看管理的功夫,做一做还是很不错的。”

黄涛礼貌地点点头。他想起了老妈以前的唠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嘛。”这预算或许也是一个道理,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情。回去以后,把预算的事忙清楚了,张总也许又可以去当甩手掌柜了?

多园区管理模式下的机制建设 篇7

一、建立反应灵敏、处置适切的管理机制

机制的建立,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立体制,即在幼儿园内部设置适当的职能部门,分别赋予一定的岗位职责;二是建立制度,即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职能部门正常运作,督促和保障各职能部门发挥作用。

1.设置相对独立、相互联动的职能部门。

实施多园区管理,首先要解决“总园”与“分园”之间的职权关系,只有明确了各自职责,才可避免因多方管理而出现的重复混乱,也可防止因管理缺失而出现盲区。职能部门的设置,应该为解决问题服务。我园各园区之间相距甚远,人员间走动费时费力,如果把所有管理权都集中到幼儿园总部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管理滞后的情况。为此,在各园区设立分园园长(包括业务园长和后勤园长)岗位,让分园园长驻守在一个园区,及时、有针对性地处理园区内部日常事务,大大提高了园区的管理效能。

为了把管理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我们根据一日保教内容及内涵发展需要,设置了“课程建设与一日活动管理部”“教师发展与质量监控部”“科研与宣传部”“家长工作与对外联络部”“卫生保健室”“安全工作与后勤保障部”六个中层职能部门。这六个部门如同在园区之间架设了六个“中转升级站”,通过在各园区设置的办公点收集汇总各园区在内涵建设中形成的典型案例、经验方法等资源,再把收集的资源进行梳理、提炼和提升后发到各园区供大家分享。另外,该中转站还负责组织开展质量分析,指导与督促教工不断改进保教行为。架设中转站,通过信息传递帮助各园区避免了重复劳动,又通过整合提升了资源的质量,还促使各园区依托他园经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有力推进了整个幼儿园的内涵建设。

职能部门的设置,又将整个幼儿园系统分割成若干“块”和“条线”。以园区为单位自成一“块”,由分园园长负责开展日常管理,保障各园区正常运营;同时,把全园工作切割成教师培养、教育科研、卫生保健等若干“条线”,由部门负责人以项目负责制形式推动园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全园基本形成分合兼顾、条块结合的管理网络,既突出了各园区自主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便于及时、灵活地处理日常事务;又强调了集聚全园之力开展内涵建设的专业性,方便调动各园区的优势资源,促使各类资源发挥“1+1>2”的功效。

2.制定加强交流、促进互动的规章制度。

一是“定期交流”制度。由园长、书记、分园园长及工会主席组成核心工作小组,每月定期召开核心组会议,集体讨论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核心管理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并调动集体智慧达成共识,提升幼儿园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每月定期召开各园区教工大会,通报计划,及时总结,使教工对每月工作目标以及进展情况了然于心,增强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工大会还介绍其他园区的保教情况,鼓励教工之间相互学习,推进各项工作有序、有质量开展。

二是“及时通气”制度。由于各园区之间相距甚远,召集中层干部开会十分不便。为此,我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组建了中层和园级干部微信群,搭建了扁平化管理平台,把需要上传下达的通知,以及日常保教工作中需要快捷处理的问题等放到该平台上,各园区所有中层和园级干部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取信息,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打破时空限制,方便管理人员之间直接通气,及时研讨。

三是“经验分享”制度。建立“指尖上的中幼”公众微信号,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会、经验等在公众微信号实时传播,并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切磋和研讨,不仅磨炼了教师的“笔头功夫”,也建起了教师“贴身”的专业支持平台。

三项制度分别面向幼儿园核心管理层、中层干部以及全体教职员工,从三个层面打通了各园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渠道。同时,通过面对面会议或借助信息技术,构筑起制度得以着陆的平台,确保每项制度都落到实处。

二、开展因地制宜、富有成效的机制运作

机制建成后,如何运作是关键。同样的体制与制度,采用不同的运作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而且,机制建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本身也需要在运作过程中不断磨合与完善。

1.协调各园区步调,有序开展保教工作。

分园园长自主管理园区内日常事务后,各园区形成了各自的“自运转”步调。如何把有着“自运转”步调的多个园区和谐地统整在同一个系统中,并形成合力,这是在多园区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难题。

首先,用“共同愿景”凝聚合力。实践证明,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是建立共同愿景的绝佳途径。历经全面宣讲动员、多方征集意愿、初步制定成稿、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十次修改文稿的过程,幼儿园四年发展规划终于完成。各园区教职员工也在这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形成了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

在为共同愿景而努力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抓手。我园围绕“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快乐且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的办学理念,在已有“生存课程”的基础上,以“重构生存课程”为抓手,鼓励各园区根据自身特点开展课程建设。江湾园教师在多年实践中,积淀了丰富的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的经验,于是该园区启动了基于“零起点视角下”的生存课程重构工作;康桥园借助多年聘用外籍教师,开发多元文化课程的经验,积极开展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生存课程重构;新开办的浦江园,年轻教师占多数,学历高但经验不足,为此主要致力于生存课程的移植工作,着力提高新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因为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办学理念,加之有共同的课程基础,各园区教工能够站在同一平台上,和睦、和谐地共享资源;因为有统一的抓手,各园区在重构生存课程过程中,有共同的语言,可以就共同的问题开展研讨,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基础;因为各园区的社区背景、教工情况、家长需求等并不完全一致,各园区围绕“重构生存课程”设定了各自的主攻方向。这样,各园区开始了“和而不同”的课程建设之路。

管理多个园区,绝非对单个园区的简单复制;如果只是简单复制,也很难做到优质资源的再创新、更优化。以“和而不同”的思路去管理多个园区,就如同把各有所长的五根手指统整在同一个手掌上,既可各施所长,又可捏成拳头,形成合力。办学过程中,每个园区对同一事物的视角、思路、方法等必然存在差异,并因诸多差异以及差异间的碰撞而衍生、创造出更多的新经验、新方法,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扩大与优化。

其次,用“自制校历”协调步调。各园区在自主管理过程中有着“自运转”的步伐,在安排具体工作时,为了避免全园与分园之间、各园区之间发生“撞车事故”,我园采用“自制校历”的办法进行协调。开学前,我们会召集全体中层和园级干部一起制作幼儿园工作校历,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园务工作,包括每月核心组会议、每月园区教工大会、教研活动、全园培训等,事先定好日期,方便大家安排工作,准时出席。二是大型幼儿活动,根据课程方案,明确春秋游、社会实践、节庆等大型活动日期,方便教职员工事先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确保活动质量。三是家长工作,包括家委会会议、家长讲座等,事先定好时间和内容,及时通知家长,方便家长事先安排好时间。

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共同制定校历,把全园及各园区的重大活动和重要事务预先计划、安排好,有利于协调全园与分园之间、分园与分园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使承载着多个园区的庞大系统平稳、有序地运行起来。把全园重大工作统整在一张校历上,通过对工作事项的阐述,大家对每学期的重要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方便大家相互学习与借鉴,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整体办学水平。

2.形成园区间的悦纳与互动,促进资源的共建与分享。

由于同属于一个大系统,各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竞争乃至纠结在所难免。如何协调园区之间的关系,疏通相互之间的情感,增进了解与悦纳,引领全园教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考验着管理者的能力。

首先,开展合作学习。暑假期间,“教师发展与质量监控部”(以下简称“质监部”)把各园区的教师集中起来,组织了“环境创设”“优质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等一系列培训活动。为了增进不同园区教师之间的了解,质监部把各园区教师打散后重新分组,并和培训专家一起设计了一系列以小组为单位的实战演习。不同园区的教师在同一小组中,共同应对挑战,不仅体验到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快乐,更增进了了解,缔结了友谊。

抓住青年教师好胜心强的特点,质监部进一步组织了“集体教学”“环境创设”等专题评比活动,带领所有中层干部到各园区的现场进行观摩、评比,并拍摄照片、制作录像在校园网上共享。评比活动促使包括中层干部在内的所有教师,静下心来认真寻找姐妹园区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把园区之间复杂化的竞争与纠结引领到单纯对保教现场、保教行为的剖析与改进上来,并初步形成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氛围。

其次,引领互动共进。新年伊始,江湾园组织了“庆元宵”活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做灯笼、剪窗花、猜灯谜、吃汤圆、玩弄堂游戏。科研部在全程观察幼儿活动后,认为有必要做一个调查,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喜好情况,为改进明年的元宵节活动提供依据。于是,两大块图文并茂的画板醒目地陈列在幼儿园的门厅里,孩子们用五角星在最喜欢的项目栏内投下自己的一票。统计结果出来后,科研部对此次调查进行了反思:孩子们是否知晓投票的意义?他们所投的票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喜欢或不喜欢这一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投票结果是否存在年龄差异?

作为联动的“中转站”,科研部立即把问题反馈到其他园区。当时,适逢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康桥园在设计“复活节”活动,教师们围绕“找蛋”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戏。针对江湾园的问题,康桥园以“如何走近幼儿,为改进活动提供切实依据”为题展开研讨。有外籍教师提出使用“护照”的建议,即幼儿每完成一个游戏,就可在“护照”上盖一枚特定标记的印章,这样,印章就和幼儿所参与的游戏一一对应起来。通过统计不同印章的数量,就可以发现幼儿对各项游戏的喜欢程度;通过分类统计,还可以分析幼儿对活动喜好情况的年龄差异。在对外籍教师建议拍手叫好的同时,中国教师也提出建议:在“护照”上留白,鼓励幼儿在留白处用图画等方式表达对游戏活动的感受,这样,可以进一步分析幼儿对于游戏喜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为有了江湾园的问题,康桥园在活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先期思考,对拓展思路和完善方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正是借助园区之间问题的传递,各园区可以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建新经验,并在来来回回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质量的提升。

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 篇8

一、突出部门联动, 大力整合资金。一是2013年至2014年9月县财政共投入界头示范园区建设专项资金978万元, 为园区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镇本级投入2, 600万元, 用于园区内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烤烟产业的发展。二是部门联动, 积极向上争取园区建设发展扶持资金, 有效整合资金。各部门按照制定的工作规划认真梳理, 逐项落实。2013年至2014年9月全县共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农业综合开发、边境转移支付、农田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兴地睦边土地治理、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 (畜牧、油茶产业) 发展、农业科技等项目资金14, 601万元, 支持现代农业界头示范园区发展, 拉动投资15, 600万元。通过土地治理、完善水利配套工程、扩大特色经济林核桃油茶种植面积等项目实施, 示范园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充分发挥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加强财务培训, 强化资金管理。一是加强乡镇财务管理培训。在2013年由县财政牵头, 组织乡镇业务人员就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相关政策及管理核算等进行培训, 为管好用好园区建设资金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对园区建设资金的全过程监管和跟踪问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财务检查和项目审计相结合, 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

代工企业多客户研究 篇9

关键词:代工企业,多客户服务,依赖性

由于企业间分工在国际范围内扩张, 技术、资金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可以通过代工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获得利益。代工企业相对独立产销企业, 的确有其优势所在。首先, 独立产销企业需要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即面对市场风险;而代工企业则不同, 它们与品牌委托商之间一般具有稳定的契约, 市场风险通过委托商间接传递, 因此所受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 收益相对稳定。其次, 代工企业可以获得来自品牌委托商的技术支持, 减少了研发风险及费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入壁垒。

但是, 代工企业也存在许多其特有的劣势。其中之一就是代工企业对品牌委托商的依赖性风险。代工企业要与委托商合作, 必须投入一定的固定资产, 而这些固定资产投资数额通常较大, 很难在合同当期收回, 这就面临着代工企业对第二期合作的渴求。如果这些资产的专用性又较强, 便会产生对品牌委托商的依赖, 即便委托商在以后各期合作中压低价格, 代工企业也会迫于专有性资产的沉没成本与其继续合作。这使得本就处在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代工企业面临更大的利润威胁。因此, 研究如何帮助代工企业有效规避委托厂商的机会主义风险, 在合作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进而提高自身利润, 降低“绑定效应”, 对我国东南沿海大量中小代工企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1 代工企业多客户服务的目的

1.1 降低依赖风险, 提高议价能力

通常情况下, 企业总是更加重视与大客户的合作, 因为客户大, 利润总额也大。这里的客户大小, 不是按品牌委托商自身实力强弱、规模大小区分的, 而是由该委托商订单带来的利润占代工企业全部利润的比例, 即客户集中度所决定。客户集中度越高, 代工企业的议价能力就越弱, 最极端的情况是只为一家委托商生产。此时, 代工厂商将高度依赖于品牌委托商, 当委托商要求降低价格, 代工厂商也只能承受, 不然将失去全部订单, 造成资金链断裂、资产闲置、沉没成本无法收回等严重后果。相反, 代工企业客户集中度低, 如果品牌委托商提出的合同过于苛刻, 给代工企业造成的利润减少超过其寻找其他合作者的机会成本, 代工企业就会选择暂时损失此部分产能, 放弃与之合作, 寻找其他机会。由于代工企业损失的只是部分的订单, 不会对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从而提高了代工厂商的议价能力。因此, 代工企业降低风险、提高议价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实施多客户服务、降低客户集中度。

1.2 资源有效利用, 实现规模经济

企业实施多客户服务, 产量扩大时, 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管理知识、管理人员、厂房、甚至设备, 不必增加新的投入, 节约了部分固定成本, 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同时规模越大的代工企业, 分工越精细, 专业化程度提高, 也会带来平均成本的下降。

1.3 增强知识外溢, 提高竞争力

知识外溢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从全球价值链体系来看, 委托一般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各自均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它们或是技术先进、或是管理有效、或是营销得力。委托厂商与代工企业合作时, 往往会给代工企业一定的技术支持, 并提供人员培训等, 这就为品牌委托商的非自愿性知识外溢创造了条件。代工企业通过为多家品牌委托商生产, 可以接触到更广泛全面的专业知识, 取长补短, 对其提高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当企业长期只面对一两家重要客户时, 容易产生惰性, 逐渐与市场脱离, 不再愿意积极争取其他合作机会, 运营能力也随之下降。当企业是为多客户服务时, 接触新鲜知识与市场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企业竞争力由此得到提升。

1.4 未来发展更灵活

代工企业多客户服务可以避免订单过度集中, 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和某一品牌委托商合作破裂导致的全盘崩溃现象。更重要的是, “脚踏几条船”使得代工企业可以大胆放弃与个别收益低的委托商合作, 而不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 也就为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创造了机会。甚至可以将释放出的部分产能进行调整, 实施多元化战略, 逐渐跳跃到更具前景的行业。客户集中度低的代工企业则不同, 一旦失去重要客户, 将面临很高的企业经营风险, 发展也就受到制约。

然而,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代工企业实施多客户服务也不是有利无弊的。客户增加可能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如增加了客户之间的协调成本、分散了企业有限的资源与精力等等。当多客户服务带来的依赖性降低、议价能力提高及潜在的各种收益可以弥补为此新增的成本时, 理性的代工企业必然选择多客户服务。反之, 多客户服务仅是代工企业权衡风险与收益的手段。然而, 怎样寻找到代工企业多客户服务的均衡点呢?这就需要考虑多客户代工的影响因素。

2 多客户代工影响因素

2.1 可替代程度

跨国品牌委托商选择制造环节外包, 看中的就是代工企业在制造方面的比较优势。而一家代工企业能最终战胜其他同类代工企业, 获得订单, 依靠的主要就是其制造能力的竞争优势。代工企业的低成本、高质量、研发水平、快速制造以及弹性的交货等能力越强就越可能赢得单。代工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越高, 品牌委托商寻找相似的其他代工企业的搜寻成本就越大, 背叛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 代工企业可替代程度就越低, 议价能力提高, 在留住原有订单的同时也更可能获得其他委托商的青睐, 实现多客户服务。

2.2 转换成本

专用性资产是交易中的一方为满足另一方特定要求进行的包托生产设备、人力资源投资, 且该项投资难以转作其他用途或是转作他用创造的价值将远低于初始投资。由于资产专用性具有排他性, 只能用于代工商为特定品牌委托商的生产中, 因而相应产生了转换成本。转换成本越大, 代工企业就越专注于和该委托企业的合作以期尽快收回成本。同时, 由于企业资源有限, 在某项交易上绑定的资源越多, 意味着可以在其它交易上利用的资源就越有限, 从而对多客户服务产生障碍。相反, 如若资产专用性不强, 转换成本低, 代工企业的投资不仅可以服务与一家品牌委托商, 而是可以为多家委托企业服务。代工企业的多客户动机也就与可能实现。

2.3 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 随着规模扩大, 产出增加平均成本逐步下降。如果企业存在产能过剩, 即处在规模经济阶段, 则扩大产量带来的成本下降效果明显, 企业倾向于寻找更多客户以增加订单。但是企业的产能不可能无限扩张, 当产量到达平均成本最低点, 如果继续增加产量就会引起成本上升, 此时就不宜实施增加总订单的多客户服务。当存在范围经济时, 代工企业为多家品牌委托商提供相似的生产制造服务会降低平均成本, 企业多客户服务收益大。如果不同订单之间相互制约, 即范围不经济, 就会抑制代工企业增加客户数量。因此, 范围经济也是企业决定是否多客户服务的影响因素。

2.4 品牌委托商对多客户代工的容忍度

根据企业网络理论, 组织都有控制合作者的愿望, 而代工企业多客户行为将降低其对单一品牌委托商的依赖。根据资源依赖理论, 代工企业拥有的资源有限, 多客户服务容易分散资源与精力, 降低原有服务水平。因此, 如果委托商对多客户服务的容忍度低, 代工企业实施多客户服务就容易破坏原有合作。品牌委托商对代工企业多客户服务的容忍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 代工企业从事的生产具有较高的知识溢出可能, 品牌委托商对代工企业与其他客户合作的容忍度就会相应降低。委托商与代工企业合作时间的长短以及代工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品牌委托商对多客户服务的容忍度。

3 多客户服务实现方式

3.1 提高专业代工能力

3.1.1 提高研发水平

传统代工企业仅为客户提供生产制造服务, 附加值低且容易被复制, 竞争相当激烈。代工企业想要摆脱这一困境, 使其提供的产品具有难以替代性, 就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推出自主创新的产品。从OEM到ODM的转型不仅给代工企业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更保证了产品的独特性, 提高了与品牌委托商合作时的话语权。

3.1.2 提高响应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品牌厂商面临的市场也越来越复杂多变。为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品牌厂商更愿意将库存压力、临时订单压力转嫁给代工企业。因此, 代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生产、供货的响应度, 既是降低自身库存、降低经营风险, 也是迎合了委托商的需求。

3.1.3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要求企业产品质量达到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产品的实际用途、产品的售价等, 即物美价廉。对于品牌委托商, 他们选择代工合作伙伴看重的不仅只有价格, 更看重能够保证其品牌信誉的质量。代工企业应该更多关注质量管理、生产流程控制,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在生产制造全部环节做到让品牌委托商放心。

3.2 巩固合作关系

3.2.1 加强沟通

由于采取代工模式, 跨国品牌委托商很难直接了解到产品的生产状况。代工企业可以采用信息化管理, 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 赢得客户的信任。跨国公司也愿意与信息透明的代工企业合作。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也有效避免了生产中的差错, 提高效率。同时, 两厂商之间的人员往来密切有助于巩固合作关系。

3.2.2 完善保密措施

组织在合作时, 信息与知识互相防避的原因之一在于担心共同使用信息与技能之后会泄漏给第三者, 影响自身的竞争力 (Das and Teng, 1998) 。因此, 代工企业需要采取措施预防知识外溢, 使客户放心与之合作。具体措施有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设置独立厂房等。

3.2.3 建立完善合同

通过设定完善的合同及索赔方式, 争取针对专用性资产的保护条款, 有助于代工企业规避品牌委托商的投机行为, 在合同期内的权益受到保护。完善的合同限定了各方的权责和义务, 使得代工企业在达到生产要求的技术上通过提高效率达到提升利润成为可能。完善的合同可以减少合作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 为再次合作奠定了基础。代工企业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其他合作伙伴的行为也可以得到保护。

3.3 多元化策略

品牌委托商由于担心知识溢出通常不希望甚至会阻挠代工企业多客户服务。有条件的代工企业选择进入其他生产领域, 既可以增加应对市场变化风险的能力, 又可以避免不同品牌委托商之间的排斥, 降低多客户服务的阻碍。

3.4 善用品牌效应

代工企业的自我推销对其赢得更多客户甚至是高质量客户至关重要。赢得为业内标杆品牌委托商代工的机会是有效的树立品牌效应的手段。通常情况下, 知名品牌委托商不会随意选择代工企业, 而是有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评估体系, 能够为其代工是企业自身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 也是代工企业最好的广告。而标杆品牌委托商的举动通常受到业内其他厂商的高度关注及模仿, 这就为代工企业争取到其他客户带来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吴解生.代工企业的多客户服务与依附性弱化——部分基于台湾宝成工业的相关经验[J].企业经济, 2010 (1) .

[2]苏卉, 孟宪忠.代工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理论探索, 2007 (1) .

[3]杨桂菊, 阎海峰.国际代工关系中本土代工企业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 2007 (3) .

多途径保障化工园区消防安全 篇10

2015年的福建漳州古雷“4·6”爆燃事故、江苏南京“6·12”德纳化工厂爆燃事故、山东日照“7·16”液化烃罐爆燃事故、天津滨海新区“8·12”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2016年的江苏泰州“4·22”靖江德桥仓库爆炸事故等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此类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和要求更应高于其他行业。

主要特点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产业布局、企业生产、石油化工危险品储存、从业人员素质、安全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等6方面存在如下特点:

产业布局呈现“点多、线长、小散、沿水”的产业分布格局。

企业生产产业规模大型化、企业园区集约化、生产工艺复杂化,总产能往往突破原设计产能。

石油化工危险品储存混合型储罐区与独立式大型库区并驾齐驱,储罐的类型由固定顶罐发展为外浮顶、内浮顶、液化烃、低温罐等多种储罐型式同时出现,储罐区混存现象严重,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极易殃及周边。

从业人员素质个别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工艺相对落后、人员素质不高、装备水平偏低,安全管理能力弱,事故易发多发。

安全防范工艺工程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高温高压常态化,事故诱发因素多,安全风险防范难度大。

危险化学品运输我国95%以上的危险化学品需要异地运输,全国危险化学品年运输量约在1~2亿t,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事故也屡见不鲜。化工园区(港口)进出货物多,货船停靠时间有限,陆路运输线路复杂,输气、输油管道布局交织、紧邻人员密集区,交接货物场地几乎没有安全设防,存放危险品登记管理不严格。

(图片源自百度)

(图片源自百度)

主要问题

随着石油化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消防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6方面:

一是石油化工企业整体规划不合理。个别石油化工企业因城市建设发展逐步进入市区,消防水源、消防道路、消防队(站)的规划布置不合理,且因缺乏消防专项规划等因素,建设滞后,整体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不足。个别新建化工园区缺乏整体规划,首先进园的企业无限制发展,危险化学品储存、生产企业高度集中,各个库区危险化学品储存量无规划性限制,储量和库区面积无限大,不同危险性物品混存,安全布局不符合要求。

二是专业技术规范编修滞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相关专业技术规范的更新速度。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183—2015《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现行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灾害防控的实际需要。从石油化工企业的总平面布置、管道敷设、电气防爆防静电等方面均存在诸多先天性缺陷和不足。随着仓储物流行业大发展,危险品堆垛、集装箱堆场、非石油化工产品的仓储储罐区、精细化工及煤化工、盐化工企业等场所,还缺乏专门的设计防火规范。

三是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体系不健全。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不合理或执行实施不到位,致使各类事故频发。据统计,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因“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约占46.5%;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约占25.7%;因职工安全意识差造成的事故约占21.8%;其他类型占6%;人为因素是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最大诱因,特别是在装置检修和装置开、停车期间。

四是不能依法依规落实安全管理行为。个别大型国有石油化工企业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部分员工不按操作规程施工作业;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偏重经济效益,在安全设施配备方面投机取巧,在安全管理方面松散懈怠,漠视生产安全;部分新、改、扩建项目不经过任何审批,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章作业、违章生产等问题多发、频发。

五是设施装置材料、设备质量问题突出。石油化工装置通常在高温高压、低温深冷的条件下连续生产,对设备容器及零部件具有严格要求。一些石油化工企业选用的部分材料、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设备、管线“带病”运转,“跑冒滴漏”现象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容易引发各类事故。

六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处置技能均不到位。石油化工企业多地处城市偏远地带,工程、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有的企业将工程层层转包,使得一些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或者队伍鱼龙混杂,而这些企业实施工程的施工人员又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危险事故处置能力,不具备资质、素质低、安全意识差是普遍问题。

对策建议

针对化工园区石油化工企业的主要特点及主要问题,笔者提出7点建议:

一是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做好消防专项规划的“大文章”,提升综合抗御能力。联合规划、建设、土地等部门开展石油化工企业集中区消防安全状况普查,形成现状分析评估报告,提请政府依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科学编制消防专项规划。统筹考虑石油化工产业布局、公共消防设施、消防队(站)、消防水源、应急管理等需求,加大各类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用水量大的实际,应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建设消防取水码头。

(图片源自百度)

二是解决意识落后问题,以“大安全观”统领,跳出消防安全审视消防工作。消防安全工作也好、安全生产工作也好不能就安全而抓安全。火灾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做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尤其要把消防安全工作放到企业整体运营的制高点去审视,进行全局性、全时性、全过程性的谋篇布局。

三是以标准化思维,建设符合消防安全管理需求的3大体系。消防安全管理不是企业安全监管部门的独家绝技,不是监管部门的“独生子”,而是企业生产重要保障能力的体现。要强化企业的自主责任,就要建立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团队体系、“精确到微米级”的标准化责任体系。另外,要突出抓好5个必须落实,即单位的责任体系必须完善高效;火灾等事故预警报警工作必须有效快捷;固定消防设施及相关设备必须完整好用;石化企业的消防车道、消防水源、防火间距必须遵守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应急物资和应急预案准备必须贴合实战。

四是善抓主要矛盾(责任)方,严资格审查、严责任落实、严惩处追责。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方,或者说责任方。要重点抓好3个主要“矛盾”,即一抓企业责任人团队,任何环节具备对应执业资格方可工作,要坚决警惕无资质施工和无看护动火等行为;二抓监管(工程师)团队,能够查消防安全、治火灾隐患、防事故发生;三抓车间、班组和安全员团队,防消防安全工作虎头蛇尾、防各项措施衰减。

(图片源自百度)

五是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引用第三方专业化力量,弥补专业不足和能力不足。要探索和建立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专项评价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或是以有偿服务形式,积极鼓励企业引入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辅助进行隐患检查和整改。要把握3个节点并探索做好评估结果的应用,一把握消防安全初评阶段(如新建项目或者改造项目投入生产);二把握阶段性指导和评估阶段(如项目停产、企业转型、设备升级);三把握年度消防安全考评(重在查找工作不足、隐患彻底消除情况)。

六是要善于把握规律,以信息化手段,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石化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善于把握规律,以前的规律靠一代代管理者的经验积累,现在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可以更快捷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同时,努力做好4个转变,即应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转变;运用“互联网+思维”从各自为战向共享协作转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预警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决策从经验决策向大数据科学决策转变。

小企业盘活闲钱门道多 篇11

那么,市场上真的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吗?其实,不论是银行还是基金公司,都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果你还只是简单地将闲置资金留在活期账户里,那可真会不甘心了。

存款也要“货比三家”

“我今天听新闻说银行又降息了,那是不是说我存在这里的钱利息也会少了?”

“不会的,这次银行降息,您存在我行的利息不但没有降,反而还会增加。”从事五金生意的金先生在听到降息新闻后,立刻联系了泰隆银行工作人员,让他意外的是,原以为存款利息会下降,现在反而上升了。

2012年6月8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三年来首次利率下调,同时首次允许金融机构上浮存款利率10%,这是利率市场化的一种尝试。

也正因为这样,不同银行的同期存款利率会出现差异。以泰隆一年期利率为例,客户如果存款10万元,每年利息会比现基准利率多325元。 宁波银行 与泰隆银行水平相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575%。考虑到很多企业客户的存款以短期为主,记者又对活期、短期定存利率做了调查,发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与泰隆银行的人民币活期储蓄利率为0.440%,较大部分银行0.400%的水平高出10%,而宁波银行与泰隆银行的3个月储蓄利率3.135%也较其他银行有一定优势。

若企业闲置资金较多,且考虑到未来利率市场化趋势,那么,选择银行或许会成为更多企业主所考虑的问题。

不仅如此,一些银行开发的灵活存款产品也值得企业主关注。泰隆一本通具有定活两变的能力。存款5万元起,不约定存期,而是在支取时按实际存期所对应的整存整取或通知存款利率档次计付利息。存期在七天以内的按一天通知存款利率计息,存期在七天到三个月的按七天通知存款利率计息;存期超过三个月的,按整存整取同档次的利率计息。对持有现金量较多,但不能确定存期的企业非常适用。

理财产品让闲置资金不“闲”

通常情况下,企业很少会选择期限较长的定存作为闲置资金处理方式。相对而言,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是种不错的选择。

某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具体产品选择时,企业通常会首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其次是流动性,在两者保证的前提下,再对收益性进行衡量,这也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也正是出于对企业客户需求的考虑,银行推出的产品往往在期限上会很灵活,目前一些银行就拥有一个月、两个月等短期理财产品。以一个月理财产品为例,通常会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1个百分点以上。当然,若是选择这样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资金的流动性还是有一定限制的,至少在这段期限内,想要提前支取就会面临较大的损失,企业主在购买前应好好预计。

T+0类活期存款产品的流动性不言而喻,与活期存款相比,这类产品的收益率同样可以增加1个百分点。由于安全性较高,因此颇受企业主青睐。

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现金管理的操作也更为简便。宁波银行网银4.0上线后,企业主可对资金实现在线操控。无论是通知存款还是购买理财产品,都可以在线完成。

货币基金亦适合企业现金管理

货币市场基金能满足中小企业在现金管理上的诸多诉求,包括风险低、流动性高、投资成本低、收益稳定可预期等,这就使其具备了成为企业现金管理工具的条件。

先来看风险性。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期限1年以内的银行定期存单、央行票据、期限1年以内的债券回购以及现金等,因此风险性基本接近于零。在流动性上,按日计算收益、每月度分红结转为基金份额的方式让资金灵活性更佳。当闲置资金突然需要被使用时,货币基金一般只需要T+1日就可以到账,而且并不会因此影响前期收益。在收益性方面,由于申购和赎回不需要手续费,获得的收入享受免税政策,因此企业的成本很低。

据海富通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申购基金时与个人申购待遇相同,并没有额外门槛限制。通常货币基金满1000元即可申购,这比起银行理财产品来说门槛更低。

如果我们按文章开头刘源的情况计算,若他每年1~2月,6月中旬至8月分别购买120万元货币市场基金,以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大约4%的年化收益率计算,每年可获得1.6万元左右的收益。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研究 篇12

在各式各样的行业中,企业生产制造表现得形形色色,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有着以下特征:

1.1 产品型号繁多,零部件种类繁多

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适应市场的多样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要保证技术上的持续领先,就要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良与研发。新改良或研发的产品在产能、性能等局部领域突破而形成产品的新型号。但是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相当短暂。因此,企业会迫不及待地将新型号产品推向市场,产品更新换代太仓促。尽管新产品代表先进技术,但由于实验、测试时间过短,其性能上往往存在不足,新产品不能从根本上淘汰老产品,因而同一系列产品有着繁多的产品型号,形成新老产品并存的局面。此外,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的产品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成,像工程机械、制药机械、纺织机械、卷烟机械、印刷机械等都有着这一共同特点。不同的型号产品组成的零部件有差异,即使同型号的产品组成的零部件也因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相差甚大,因此企业中的零部件种类繁多。这些因素导致企业要面临品种繁多的零部件,而且因型号不同或客户个性化需求其加工制造批量小。

1.2 零部件加工按工序分类,几个工序加工中心组成车间

多品种小批量类型企业面临加工制造的零部件一般有数万种,而且每种零部件批量都很小,完全不可能把少数几种零部件固定安排在一台设备上加工,这样既难保证工作满负荷,也难保证所有需加工的零部件都能按期完成。

因此,多品种小批量企业一般按加工工序组建加工中心,即将完成某加工属性的机床设备集中到一起,凡需要经过该加工属性加工的零部件必须流经该中心进行加工。工序加工中心是零部件加工的最小单元,为了方便管理,企业经常将几个工序加工中心组成车间。

1.3 零部件加工制造需频繁地由一个工序加工中心转换到另一个工序加工中心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中工序加工中心是零部件加工的最小单元,又由于一个工序加工中心仅能完成零部件的某部分或某段的加工,因此,零部件的制造需要按工艺路线经数个工序加工中心依次完成。

1.4 零部件多为非标产品,加工复杂

无论是技术研发的需要,还是客户个性化需求,必须根据用途需要,自行设计制造产品,而且大多产品的外观或性能不在国家设备产品目录,是非标零部件。尺寸、形状、材料与毛坯等规格多,精度要求不一,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多样化;其还要求加工设备多样化,尤其是刀具、夹具、量具等工装种类多,改换频繁,加工过程的连续性与断续性交替;非标零部件产品多而且各不相同,加工工序繁多,不可能像大批量生产那样采用较多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加工设备,很难形成流水生产线。

1.5 零部件加工制造要高度注重成套性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的产品由成千上万种零部件组成,产品制造的关键点在于总装,总装是指把零件和部件组装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只有所有的零部件都成套到位,产品生产制造才能进入总装阶段,不管零部件加工周期的长短,也不管加工工艺的难易。因此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加工周期与工艺复杂程度,分批次投产,保证零部件供应的成套性。

1.6 有一定的半成品积压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制造中,经常会因零部件的不齐套而不能正常领出组装,半成品积压在仓库。另一方面,在零部件加工制造过程中,为减少准备时间,在每台设备或工作中心,对某种零件往往要按一定数量组织成批生产,这会造成一定的半成品积压。

2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中常见问题

尽管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被越来越广泛地运行,但是并不成熟,在多品种小批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零部件加工制造任务无法按期完成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由于零部件种类繁多,加工制造工艺复杂,比较难实现按工序加工中心产能进行科学排产,正常的生产计划经常因加工中心产能不足无法完成。加工制造的非计划性造成零部件完工周期不确定,零部件不能按期完成带来的是成套性差,产品总装过程中会不断反馈出对某些零部件的需求,这些零部件给出的加工周期一般会很短,而且加工任务也不均衡,超出了加工车间能够承受的负荷。另一方面,加工车间效率低下,面临的难题有:零部件加工制造一般要经过好几个工序,在安排生产加工时,上一道工序加工什么时候完成?零部件什么时候能够流转过来?这些要素都是不确定的,只能等到零部件流转过来一个,临时安排一个。工序加工中心的零部件加工任务没有统筹安排,员工劳动效率低下,产能不能有效发挥。

2.2 零部件加工制造计划以总装报缺为核心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的零部件加工制造任务无法按期完成,导致从BOM自上而下的加工制造计划达成率低,在总装关键点上存在非成套性的缺口。另一方面,总装车间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自发统计出零部件缺口并汇报给生产计划部门,从下而上地推动零部件成套供应。从总装报缺形成的加工制造计划形式上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容易被理解,它的作用随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开展不断被强化。然而,用总装报缺形成的加工制造计划替代从BOM自上而下的计划是一种本末倒置。随订单增加,交货越来越紧急,总装报缺形成的加工制造计划缺乏及时性,不能满足紧急生产交货的需求;总装报缺因局部统计无法计划性地批量生产,不能满足订单增加产能扩大的需求。总装报缺形成的加工制造计划作用越强,在生产产能受限制的情况下,从BOM自上而下的加工制造计划作业就越弱,导致总装关键点上零部件缺口越大,形成恶性循环。

2.3 加工急件多,插单件多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零部件加工制造计划由总装报缺形成,即总装需求该零部件后才会安排生产,在交期特定的情况下,几乎没有预留给该零部件加工制造的时间,因此生产部门必须把该零部件作为急件对待,在工序加工中心流转时需要插单处理。当然如果能够增加组装场地,延长组装周期,可以缓解一点总装报缺为核心的零部件加工制造计划的矛盾,但此办法只能起一时之效,因为总装报缺形成的加工制造计划有不断放大的功能,形成的是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总装报缺形成的加工制造计划不依赖于产品的BOM,BOM的功能也被弱化,BOM的准确程度低,总装报缺更加不可预料,客观上加速加工急件多、插单件多的恶性循环。

2.4 车间相互埋怨与推诿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加工急件多,而且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路线,零部件在各工序加工中心流转、加工、检验的时间都无法精确,零部件加工计划的调度与完成考核都不能做到精细化与合理化。交货延误的时候,总装埋怨加工车间零部件不能按期到位,加工车间埋怨上工序车间没有及时转运过来,每个车间都认为自己尽力了,交货延期不是自己的责任。车间的相互埋怨与推诿,让任务未完成这个事实的真相缺少关注,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5 停工待料,总装周期长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的总装过程是统计零部件缺口→零部件加工计划→等待零部件加工制造完成→开始组装→发现缺件再统计。来一个零件组装一个,整个总装过程断断续续,大量时间消耗在停工待料上,一台产品需经历相当长的周期才能组装完工。

2.6 库存积压严重

多品种小批量企业BOM清单不准确,BOM自上而下加工制造计划混乱,车间加工调度无序,零部件完工依靠员工的自发性选择,因此加工工时高、加工流程简单、加工批量大的零部件往往都会积压在仓库。零部件供应的不齐套,大量库存因缺少少数零部件不能领出组装而造成大量的积压。

3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探讨

上述多品种小批量企业中常见问题,必然导致企业随之出现一系列不良效应:生产产能有限,而大量半成品积压在仓库;插单件的生产准备流失时间多效率低下,而插单件普遍存在;原可以批量加工的通用件反而因装配随机报缺分成了多批次加工;加工制造任务很重,而班组工作无头绪;急件太多,加工、流转中浪费大量时间习以为常而无人管理等等。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是将混乱生产转变为有序生产,将复杂生产转变为简单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突破,可以从消除不良效应着手展开。

3.1 确定工序加工中心对每一个零部件的完工时间要求

工序加工中心对零部件的工序加工完成没有准确时间性,直接影响加工制造计划排产的调度,这是计划无法达成的源头。确定工序加工中心对每一零部件(包括下转)的完工时间要求后,加工制造才能够有序。

但是多品种小批量企业零部件种类繁多,为每一种零部件计算精确的加工准备时间、加工时间、转运时间相当困难,即使计算出来,每一种零部件的在某工序加工中心的时间要求不同,数据量太多而无法依照执行与考核。因此工序加工中心的完工时间要求只能粗略,而且确保绝大多数零部件在该工序加工中心都能完成。

一般做法是:不管何种零件,一个工序加工中心的加工(含下转)时间就是一天,特殊工序加工中心可以设定为两天。一个工序加工中心的实际加工时间只有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现在将工序加工中心的完工时间设定为一天,会不会让零部件完工更加延后,产品交期更加难以保障?根据简单的加法,上述粗略的完工时间会更加延期,但是多品种小批量绝对不是简单加法,因为该类企业面临的零部件成千上万种,数量庞大,有序性远远比单纯的快重要。只要生产加工有序,就能预先做好零部件加工计划,而且是落实的计划,就可以根据交期供应零部件。

确定了工序加工中心的完工时间要求,加工制造任务的考核具体实际为工序加工中心,工序加工中心接到零部件工单时,也很明确该零部件什么时候应该完成本工序的加工,考核可有效实行;确定了工序加工中心的完工时间要求,零部件流转的时间点非常清晰,可以通过加工任务的调度,更加主动地完成加工制造任务,如某工序加工中心统计出某一天流转过来的加工制造任务超出负荷,便可以协调上工序将部分任务提前完成,化被动为主动地均匀生产;确定了工序加工中心的完工时间要求,产品的交付期可以确定,因设计师每下一张设计更改单,造成的产品交付延期都可以精确计算,生产、研发责任明晰,客户验收提出一个整改项目,产品交付期可以精确计算,能够给客户满意的答复。

3.2 针对零部件需求属性科学地制定零部件加工制造计划

加工制造计划依赖于装配报缺是不够科学的,会带来上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多品种小批量的加工制造应针对零部件需求属性采取不同的计划方式。尽管不同的产品型号或订单有不同的零部件(即专用件),但同系列产品会有一些相同零部件需求(即通用件)。

3.2.1 通用件加工计划依据安全库存量形成

针对每一种通用件用量设置安全库存量,当该通用件的现存量低于安全库存量后,启动该通用件的生产,生产数量为最优生产批量。

安全库存量应该是加工制造周期内需要的库存量。安全库存量=每天的需求量×加工制造周期(零部件加工制造周期由按工序加工中心的时间计算,通用件的工序加工时间可以进一步放大,工序加工中心加工制造的调节能力就更强)。每天的需求量是变化的,且不可预测,所以无法用一个平均需求量来代替每天实际的需求量,必须把变化程度考虑进去,便需要增加一个安全变化库存量以保证在销售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供应不断。

安全库存量=每天平均需求量×加工制造周期+安全变化库存量

衡量销售变化的程度可以用标准差来实现。标准差表示变量值的离散程度。其越大,变量值分布越离散。

标准差计算公式:

式中x——一组数据中任一数值;

n———数据个数。

安全变化库存量公式:

简化公式为:

式中S——安全变化库存量;

δ——安全系数;

L——加工制造周期;

σ——日均需求量标准差。

最优生产批量是使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小生产批量,表达式为:

最高储存量=Q*/P×(P-d)=Q*(1-d/P);

平均储存量=Q*/2(1-d/P);

全年生产准备成本=K×D/Q*;

全年储存成本=Kc×Q*/2(1-d/P);

全年总成本=KD/Q*+Kc(Q*/2)(1-d/P)≥2KDKc(1-d/P)后开平方;

要全年总成本最小,则有KD/Q*=Kc(Q*/2)(1-d/P);

Q*=2KD/[Kc(1-d/P)]后开平方。

式中Q*——某产品成批生产一次投产的最优批量;

D——该产品全年的总产量;

P——生产周期内产品的每天生产量;

d——产品每天的领用量;

K——该产品一批投产需花费的准备成本(元);

Kc——单位产品全年的储存成本(元)。

3.2.2 专用件加工制造计划依据BOM形成

明确BOM下发与订单交货的时间点,接到订单后,技术部门严格按时间点下发BOM,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订单BOM表统计专用件需求,然后根据零部件加工制造周期(零部件加工制造周期按工序加工中心的时间计算)分批次投产,形成专用件加工制造计划,确保专用件供应的成套性。

专用件加工制造计划以一个订单的BOM为单位,计划投产数量=总需求量-在产数-库存数-已出库数,专用件加工制造计划中的每条记录都具有订单号属性(工单中注明订单号),以便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跟踪,保证共用的成套性。

3.3 急件加工制造计划

通用件与专用件加工制造计划只能占用90%的产能,10%的产能预留出来应付特殊紧急情况,即急件加工制造。总装过程中遇到专用件的报废,或者客户在验收中提出整改项而且整改完工时间短等特殊情形产生的零部件需求列入到急件加工列表,一定要控制急件的量,一般越少越好,最大不能超过预留的10%产能负荷。

急件的加工制造派专人跟踪,每个工序加工中心完工后将信息汇报给专人,专人组织对急件的第一时间检验与转运,并协调下个工序加工中心优先对急件进行加工制造,保证急件生产的及时到位。

4 结语

上一篇:利尿剂抵抗下一篇:轮轴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