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课程

2024-10-31

各论课程(精选5篇)

各论课程 篇1

动物科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生育繁殖、消化代谢等动物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伴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动物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启动和阶段成果的取得,人类正逐步在基因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分子调控规律。动物科学专业的各论课程主要包括养猪学、养牛学、养羊学、养禽学、经济动物学等,做为应用性很强的本科专业,各论课程仍然是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各论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黑板上养殖”仍然是许多农业大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理论上对于所学知识进行了掌握,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受到了限制。为了探讨各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解决如何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教学团队在分析各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实施了以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各论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毕业实习和就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 当前各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 教学实习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投资的增加,大部分高校均具有良好的课程实验设施,能满足大学生室内课程实验所需条件。然而在应用型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多数学校只是重视了理论教学和室内实验条件的改善,而忽视了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许多学校在学生实习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投入不足,对教学实习环节不够重视,不具备良好的开展教学实习的条件和环境。而且建立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偏少或建立的是非实质性的实习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生产实习大多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认识肤浅,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很难见到成效[1,2]。

1.2各论课程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应用性较强的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论课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各论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1) 先讲授理论,再进行实习;2) 在理论课程实施的基础上,用参观等方法代替实习; 3) 在理论课程讲授结束后,开展没有指导教师的“分散实习”[3]; 4) 只有理论讲授,没有实习。

上述教学模式和方法均存在着诸多弊端: 第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后续的实践实习过程中往往需要重新进行理论的学习,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第二、第三和第四种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理论上对于所学知识进行了掌握,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受到了限制或缺乏,在今后的毕业实习和就业中由于没有实践的考验,综合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第一任职能力无从谈起,在后续的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1. 3 培养体制的不严格导致各论课程学生实践培养的松懈

在教学大纲制订过程中,许多学校演习多年的两段教学模式,即理论和实践分离,从而从培养体制上造成对于实践实习过程的不重视; 同时由于许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知存在误区,想当然地认为现代畜牧业的养殖模式依然演习多年来的传统饲养模式,使得学生忽视了对于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教师实践能力缺乏不足以支撑本科生各论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改进,许多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更多倾向科研能力的考察,因此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忽视使得各论课程教师的实践能力缺乏,不能支撑动物科学专业各论课程的教学,使得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成为空谈。

2 以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

2. 1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

在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各论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制订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在调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将各论课程集中安排到一定时限内完成。以“养猪学”课程为例,将课程集中安排到半个月内,采取上午理论课、下午实践实习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实施的时限内,将学生分配到养猪场的各个生产和管理岗位,定期轮岗。在实践实习过程中,亲自参与猪场的管理和生产计划的制订,参与各个生产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并参与解决遇到的问题。

2. 2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2.2.1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调整是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

课程的实施必须严格按照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4]。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要求某一各论课程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在这一时限内尽量只安排该课程的实施,从而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实习、问题分析、参考文献查阅等,因此需要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调整作为保障。

2.2.2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程完成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由于理论课后马上接触生产实践,因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由于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分布在各个生产和管理岗位,每天课后的讨论以及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2.3教学内容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传统的教学由于没有实践过程的参与,因此注重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要求上午理论教学,下午实践实习; 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在每次理论课程实施过程中,都要与实践内容相结合,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实践内容紧密相关,因此需要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精心设计。

2.2.4教学效果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相关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对于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极高的要求。由于每次理论课程实施过程后马上进行实践内容的实施,而且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马上需要解决,因此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同时作为教师必须对于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所预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但能够将现在的养殖现状介绍给学生,而且必须能够使学生掌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信心。

2.2.5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体制

由于传统的动物科学专业各论课程为两段式教学,因此课程分别由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参与实施,教师人员固定且人员较少。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需要在课后将学生分布在各个生产和管理岗位,因此要求参与的教师相对较多。由于学生在刚进入养殖区时经验相对较少,对于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了解不深,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要求养殖场内的所有教师、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均要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和指导中。

3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成效与应用前景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是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促进就业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第一任职能力培养为宗旨而建立起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改革模式实施以来,已经有多届学生毕业并进入到科研院所、养殖和饲料加工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1 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加强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使学生的动手机会大大增加,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对生产实际的认识更深入,效果更明显,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及今后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5]。与以往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实习相比,参与实施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的学生已经在就业和工作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第一任职能力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3. 2 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对于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6,7]。该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广大动物生产各论课程教师已经开始在注重科研能力提高的同时关注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锻炼与提高,同时由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教师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

4 小结

总之,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在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各论课程实施过程中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新的模式也带来了管理上、质量保证、成绩合理评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这些都有待在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周静伟,梁国伟,李文军.改革生产实习模式促进实践能力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1):51-53.

[2]刘会君,项斌,计伟荣.改革生产实习模式提高生产实习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130-132.

[3]张育.基地教学: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多方合作共赢的法学专业实习模式[J].法制与经济,2007(7):124-125.

[4]张鄂,奚延辉,毛世民,等.创建新型生产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生产实践综合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4):63-66.

[5]汪雪琴,张贝克,吴重光.改革实习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83-85.

[6]汤彩萍.“工学结合”生产实习模式的实践与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3-54.

[7]张显,曹全喜.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2):151-154.

各论课程 篇2

1.自花授粉:同一品种(或无性系)花粉从花药传到柱头上的过程。

2.异化授粉:不同品种相互授粉(一个品种的花粉传到另一个品种的柱头上的过程)3.自花结实:同一品种(或无性系)授粉属于自花授粉,自花授粉后能结果的成为自花

结实。

4.异花结实:异花授粉后能结果的称为异花结实。

5.单性结实:不经授粉或虽经受精而未完成受精过程形成果实的现象。6.有效授粉期:有效授粉期是指用胚珠的寿命与从授粉所需要时间来表示。7.果形指数:纵径/横径 8.萌 芽 率:枝条上的芽能抽生枝叶的能力叫萌芽力,用萌发芽占总芽数的百分率表示。9.成 枝 力:萌发的芽能抽生长枝的能力。

10.芽的异质性:枝条不同部位的芽体形成期,营养状况,激素供应及外界环境不同,造成了它们在质量上的差异。

11.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点或枝条,对下部腋芽或侧枝生长的抑制现

象。

12.层

性:是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13.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所有果树叶片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之比。14.童

期:从种子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的这段时期。15.童

程:从实生树根颈部位到其童性消失点的位置。16.童

性:植物在童期表现出来的性状。

17.物 候

期:果树在年生长周期中所表现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通常由果树器官动态变化反映出来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果树器官变化时期。)

18.需冷量:落叶果树解除自然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时长。

19.花芽分化:果树芽轴的生长点经过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最终构成各种花器官原基的过程。

20.菌

根:根系与真菌的共生体。21.根

颈:树干与地面相接处。

22.根

际:紧贴生长根周围,内含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域空间。

23.层

积:落叶果树的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完成胚的成熟过程和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一项措施。

24.中间砧:指位于接穗和基砧之间的一段砧木。

25.叶

幕:同一层骨干枝上全部叶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集合体。

26.嫁接亲和性:嫁接之后,砧穗完全愈合成活为共生体,并能长期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的能力。

27.短

截:又叫短剪,即剪去一年生枝梢的一部分。28.缩

剪:又叫回缩,即在多年生枝上短剪。29.疏

剪:又叫疏删,即将枝梢从基部疏除。30.长

放:又叫甩放,即一年生长枝不剪。

31.果树:能够提供给人们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

二、简答论述题

1.从果树栽培学上看果实的外观和内部品质主要由哪些指标项构成? 答;果实外观品质:大小,颜色,整齐度,光洁度,果柄(梗),形状,香味。内部品质:含糖量,硬度,维生素,含酸量,脂肪,纤维素,焦油,蛋白,口感。

2.按照果树果实构造果树分为哪些大类,每类试举两种为例?

答:1仁果类,如苹果,梨,山楂。2核果类,如桃、李、樱桃。3浆果类,如猕猴桃、柿、葡萄。4坚果类,核桃、板栗、椰子。5聚复果类,如草莓、菠萝。6荚果类,如酸豆、角豆树。7柑果类,如桔、橙、柚。8荔果类,如荔枝、龙眼。

3.提高果树坐果率的措施有哪些? 答:1人工授粉,2花期放蜂,3喷施生长激素氨基酸,4喷施矿质营养元素,碳(糖),硼,钴。5喷施清水,6疏花 答:

(一)加强综合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二)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

①人工辅助授粉:蕾期授粉,开花授粉,花期喷水 ②花期放蜂

(三)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

(四)高接授粉花枝或挂罐插花枝

(五)其他措施:摘心,环剥和疏花等

4.果树花芽分化的主要学说?

答:1开花素学说,2C/N假说,3激素平衡学说,4临界节位假说。

5.试述果树根系与地上部的相互关系?

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自生果树各器官之间完全处于有遗传性决定的相互关系之中。

嫁接果树则要复杂一些,接穗和砧木都力求保持自身遗传性决定的生长发育规律,同时又受各自对方的功能制约。

6.试述影响果树嫁接成活的因素及怎样提高嫁接成活率?

答: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2、3、4、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砧木、接穗的质量和嫁接技术 温度、水分和接口保湿 嫁接的极性

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1.正确选择砧穗组合 2.培育、利用高质量砧木 3.采用优质接穗 4.正确选择嫁接时期

5.熟练的嫁接技术,正确的嫁接方法 6.嫁接后的精心管理

7.试述果树冬季修剪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和主要作用? 答:(1)冬季修剪 → ↓枝芽量,↑集中利用贮藏营养

→ 促进新梢生长、适度修剪利于生殖生长、同施肥灌水有类似作用。落叶果树 — 落叶以后、春季树液流动前为宜。

常绿果树 — 在春梢抽生前、老叶最多并将脱落时进行。

冬季修剪还应考虑:树种特性、修剪反应、越冬性、劳力安排等因素。(2)基本方法和作用: ①短截(剪):即剪去一年生枝梢的一部分。

作用:●增加枝梢密度● 缩短枝轴和养分运输距离,利于促进生长和复壮更新; ● 改变枝梢的角度和方向→改变顶端优势部位,调节主枝平衡(“强枝短留,弱枝长留”)● 增强顶端优势● 控制树冠和枝梢(重短剪→树冠变小)②缩剪(回缩):短剪多年生枝条,或在多年生枝条上短剪。

作用:一般修剪量大。刺激较重,缩剪后母枝的总生长量减少了(即对母枝有较强的削弱作用),缩短了根叶距离,能促进剪口后部的枝条生长和潜伏芽的萌发抽枝,有更新复壮的作用。多用于枝组和骨干枝的更新和控制树冠,控制辅养枝等。③疏剪(疏删、疏枝):把枝条(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枝条)从基部剪去。

作用:●减少分枝●对母枝有较强的削弱作用常用于调节骨干枝之间的均衡●控制上部枝梢旺长,增强下部枝梢生长。

8.试述果树为什么要配置授粉树和授粉品种的选择原则?

答:授粉品种的选择原则:1与主栽品种同时开花,且能产生大量发芽率高的品种。2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且年年开花,结实寿命相同。3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强,能产生经济价值高的果实。4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两种果实成熟期相同。5当主栽品种不能给授粉品种授粉时另选一种。

配置授粉树的原因:

9.简述果树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及优缺点?P130 答:(1)目测法:直接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2)染色法:根据胚及子叶染色情况,判断种子生活力强弱和百分数。

(3)发芽试验法:将无休眠期或经过后熟的种子,均匀放在衬垫滤纸的二重皿中,并给予一定水分,置于20~25C条件下促其发芽,计算发芽百分率,判断种子生活力。

10.简述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内部因素:1)种和品种不同

2)树龄 枝龄:幼龄树最易成活

3)枝条内部营养物质

4)维生素

外部因素:1)温度:覆地膜

2)湿度

3)光照

11.简述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答:1嫁接亲和性,2砧穗质量和嫁接技术,3温度,水分和接口保温,4嫁接极性。

12.果园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

一、园地基本情况调查:社会经济情况、果树生产情况、气候条件、地形及土壤条件、水利条件

二、果园的土地规划:果园小区的规划、果园道路系统的规划、辅助建筑物规划、绿肥与饲料基地规划

三、树种、品种选择和授粉树配置:

(1)树种、品种的选择:①优良品种、有独特的经济性状②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表现优质丰产,保持优质与丰产的统一③适应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高

(2)授粉品种的选择和配置

四、果园防护林设计:防护林的作用、防护林带的机构及其效益、防护林树种的选择、防护林营造

五、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

六、果园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13.果树追肥有几个主要时期?

答:花前追肥、花后追肥、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果实生长后期追肥。

14.果园灌水有那几个关键时期? 答:(1)发芽前后到开花前

(2)新梢急速生长和幼果期

(3)果实迅速膨大期

(4)采果后

15.果树整形修剪的原则有哪些?

答:有形不死 无形不乱,因树修剪 随枝作形,统筹兼顾 长远规划,均衡树势

从分明,以轻为重

轻重结合,抑强扶弱

正确促控

16.抗旱性强(弱)的果树有哪些?

答:抗旱性强的果树:扁桃、杏、石榴、枣、抗旱性弱的果树:苹果、梨、柿

17.根据果树生长习性果树有哪些种类?

各论课程 篇3

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

即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 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将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引入课堂讨论教学, 它的基本思路是变“以菌说病”为“以病说菌”, 课堂讨论以病例为中心, 先巧设疑问, 给学生以悬念, 让学生自学。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展开讨论, 让学生解释病因, 提出诊治方案, 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将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诊断、防治措施有机融合, 准确导向临床实际, 因而使微生物学各论的内容变得生动, 缩短了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距离。例如:针对流行性感冒病毒这一节内容, 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 流感病毒经常使人致病, 它到底长的什么模样呢? (2) 流感病毒是靠什么物质引起人体的疾病? (3) 流感病毒为什么会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围绕这三个问题让学生们课前预习, 并查询相关资料, 课堂上再分小组讨论, 选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其他小组补充, 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同传统教学相比较, 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利用CAI课件组织教学,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医学各专业中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 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把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产生的效果是传统的教学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微生物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独特之处, 使微生物学教学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会给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通过微观结构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示,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 医学微生物学具有知识点多、记忆量大、轻易混淆等特点, 各种病原体的形态结构仅靠文字讲解非常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提供大量直观的图片, 真实形象地显示各类微生物的形态, 使学生们对各类微生物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如在讲解艾滋病病毒时, 用FLASH动画的方式展示艾滋病病毒感染、增殖的过程, 使原来难以理解的内容由抽象变得生动形象, 不但使学生们对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过程一目了然, 且有助于学生理解。采用CAI课件进行教学, 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省去了教师书写大量板书的时间,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课堂容量大, 既缓解了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另外, CAI课件易于保存修改,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还可以采取全教研室统一制作CAI课件, 使重点、难点统一规范。有条件的还可以播放录像, 如被狂犬咬后的紧急处理、发作的症状等, 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

三口诀记忆法

在讲授肠道杆菌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各杆菌间重要特点, 归纳总结如下歌诀:大肠杆菌住肠中, 正常情况不致病;周身鞭毛能运动, 另解五糖都能行;沙门氏、痢疾菌, 都是人类害人虫;沙门菌属周毛菌, 葡糖阳性乳糖阴;唯有伤寒仅产酸, 其他均有硫化氢;痢疾杆菌不能动, 葡糖产酸不产气;变形运动最活泼, 迁徙生长呈菌膜;另解尿素来得快, 有时还把黑色带。通过歌诀记忆法,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经常背诵, 能较牢固地记忆所学的内容。

四列表总结法

列表总结法的原则是既遵守教学大纲重点, 微生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又考虑到各微生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我在制定一些总结性表格后, 让学生在以后的章节结束时自己去设计新的表格。当这项作业留给学生后, 学生们都很认真、积极, 并纷纷主动将自己设计的表格给我看, 我从中挑选好的拿到课堂上讲评, 并在班里给予表扬。这样经过列表总结, 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已学过的各种微生物, 加以纵横比较, 加深理解, 并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列表总结的好处是既线条清晰, 科学合理, 利于记忆, 也利于学生复习, 还可作为以后学习、工作中的参考, 所以也是学习微生物各论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注重知识更新, 加强教学与临床的联系

医学微生物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又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 一方面要系统讲授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同时也要找出与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的知识点, 注重微生物学知识的临床应用。由于微生物学各论内容易懂不易记, 而且枯燥无味, 我们可以采取结合临床讲解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方法, 将知识学活用活。近年来, 临床上感染性疾病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各论教学中对已得到有效控制的疾病病原体要精简教学课时数, 重点应放在严重耐药性病菌, 将那些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新出现的传染病及时吸收融入教学中, 如SARS、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利用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注意力, 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又开阔了学生知识面, 使同学们意识到传染病有在全球不断蔓延的趋势。有些学科新动向, 在教材中难以及时反映, 尽管教师上课随时增加教材外的新内容, 但因学时有限, 不能系统讲授, 而且学生接受能力不同, 对部分学生而言可能负担有些重。为此, 可以增开选修课, 配合教学内容,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基础上延伸向临床教学的新发展与新动向, 以课后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微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与技术, 讲授内容主要选择临床课程学习和临床工作需要的医学微生物学学科前沿知识。

六重视实验教学,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内容在理论课上难以讲清楚, 有些内容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 通过实验现象和结果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课上的内容。微生物的许多生物学特性作为微生物的特征, 必须让学生掌握, 而对于各病原菌形态的熟悉, 实验教学是一很好的方法, 在实验课上, 首先对学过的理论知识做回顾性的总结, 老师示范操作, 然后由学生们亲自操作。通过在镜下的观察, 不但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且将一些细菌的“模样”固定在自己的脑海里, 对一些较易混淆的病原菌通过镜下的观察也很容易分开。如肺炎球菌同脑膜炎球菌都是双球菌, 但肺炎双球菌呈瓜子状, 钝端在内, 尖端朝外, 多有荚膜, 染色阳性;而脑膜炎双球菌呈肾形, 凹面相对, 无荚膜, 染色阴性。通过实验操作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七寻找共性和个性

微生物各论之所以难记, 是因为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 往往学生工夫下得很大, 但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 我帮助学生在繁杂的内容中找出各微生物间的共性和个性, 找到它们的规律性。如大多数致病菌都以毒素致病, 究竟是那种毒素, 记起来确实困难。但它们有规律可循, 这就是革兰阴性菌大多产生内毒素, 革兰氏阳性菌大多产生外毒素。但也有例外, 如革兰阳性菌产生内毒素的是肺炎双球菌, 革兰阴性菌产生外毒素的有:志贺氏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不产生毒素的是:结核杆菌等, 便于学生们的理解、记忆。

总之, 为了学好微生物各论的内容, 老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善于归纳总结, 从杂乱无章中理出头绪, 找出规律。同时,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使学生对它产生兴趣, 才能真正地掌握这部分知识。以期提高总体教学质量, 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宏思、秦静英、费世杰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 (4) :665~666

[2]詹素云.医学微生物学“三结合”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 2003 (1) :100~102

果树栽培学各论总结 - 副本 篇4

一、优良特性:

果形大,产量高,丰产性好 ; 品种多,进入结果早; 经济寿命长 适应性强,容易栽培; 耐贮藏运输

二、种类品种:蔷薇科梨属

(一)种类

1、秋子梨 经后熟可食,抗寒力强,且抗旱性强,我国北方梨树栽培的良好砧木。代表品种有京白梨、南果梨、香水梨、早酥梨。

2、白梨 适于在冷凉干燥地区种植,东方梨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质最好,改良程度最高的栽培品种群。代表品种有鸭梨、茌梨、雪花梨、砀山酥梨。河北地区

3、砂梨 石细胞略多,耐贮性不如白梨,喜高温、多湿气候条件和微酸性土壤,抗寒性则较弱。代表品种有早三花梨、黄花梨和翠冠,以及日本梨品种爱甘水、筑水、幸水和丰水。长江地区

4、西洋梨 果多葫芦形,要后熟可食,不耐贮藏。适宜于温凉干燥地区栽培。胶东半岛 我国西洋梨栽培的代表品种有巴梨、开菲、安久、茄梨

5、新疆梨 新疆

三、生物学习性:

(一)生长习性:

1、根:

直根系,梨树根系的垂直分布,深约2—3m左右。水平分布一般为冠幅的2倍左右,少数可达4—5倍。

两次生长高峰 :新梢停止生长:5月下旬-6月上旬,后采果后:10月中旬-11月上旬

2、芽:

按性质分:花芽、叶芽、副芽和潜伏芽。花芽为混合芽,顶花芽结果为主。花芽分化在6月中旬开始6月底到8月中旬为大量分化阶段 叶芽的分化

(1)第一时期:春节叶芽萌动,节间伸长,形成腋芽原基,原基由外向内分化鳞片,到所在节间及叶片停长后停止分化。顶芽直到新梢停止生长后才停止。

(2)第二时期:夏季后,在第一时期形成的鳞片的基础上开始分化叶原基,形成幼叶,一般分化成3-7片叶原基,冬季休眠时停止分化。

(3)越冬芽萌芽前进行。需要营养条件好,继续分化叶原基。中短梢可增加1-3片叶,中长梢可增加3-10片。称为芽内分化。

(4)第四时期:营养好强势的芽,萌发后,先端生长点继续进行叶原基分化,增加节数,一直到6-7月,新梢停长后才能开始下一代顶芽分化的第一时期。称为芽外分化。今年花芽分化,明年开花结果。今年腋芽生长决定明年叶芽数量。

3、枝叶:

梨树萌芽力强,成枝力弱,顶端优势强。长>20cm,中5~20cm,短<5cm 分类:(1)营养枝:发育枝、细弱枝、叶丛枝和徒长枝。(2)结果枝。

因成枝力弱,需增加枝条量:刻芽 即在芽的上端0.5cm处刻,深度达到木质部。(幼时营养由根提供,由下而上,阻止营养向上,促芽生长)枝梢的生长:包括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一般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中长果枝结果较差

秋子梨的多数品种有较多的长果枝,而砂梨及西洋梨的多数品种有较多的长果枝和腋花芽结果

(二)结果习性:

1、果实发育:单S形生长曲线。(1)纵径和横径的增长(2)体积增大与重量的增长(3)外观品质发育:果形指数、果皮发育、果点和锈斑(4)内在品质:果肉生长、矿质元素的变化、石细胞的形成、糖酸变化、果实香气。

花序为伞房花序,每花序有花5—10朵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适应范围极广,取决于年平均温度

2、降水量:需水量较大的树种,梨树生产的最适年降雨量为600~800㎜

3、风:抗风力不强

4、土: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只要土壤排水性和通气性得到保证就可栽培

五、栽培管理技术

(一)育苗与建园

1、育苗:

苗木要求:根系发达、芽子饱满、木质部充实、无病无害(1)砧木:杜梨、豆梨、秋子梨、木梨、矮化砧木。

(2)嫁接:枝接、芽接。枝接时取枝条,要取树冠外围枝条。

2、建园:

(1)园地选择: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可以进行起垄栽培;交通方便;无污染,旱能灌涝能排;不重茬

(2)土壤改良:碱变酸,加硫磺;酸变碱,加石灰。在碱性土中,梨树易出现缺铁黄化。(3)栽植:3-4m*5-6m;(4)授粉品质配置 授粉品种选择:

1、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花粉量多,亲和力强。○

2、经济价值高,丰产,与主栽品种互为授粉。○

(二)主要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1、施肥灌水

施肥:树冠外围的滴水线上施肥;叶面喷肥:2%~4%的硫酸亚铁,尿素0.2%~0.3%(1)需肥特点 梨萌芽早,生长快,枝叶生长以前期为主,年周期中,器官生长有两个高峰期。树体对养分的吸收与器官生长高峰一致。(2)施肥时期

基肥:全年最重要的一次肥料,时间8月中下旬,有机肥为主。

追肥:萌芽期、新梢停长期各追肥一次,速效性化肥。(3)灌水时期 萌芽~开花前 新梢生长和幼果期

2、整形修剪

(1)小冠疏层形

树体结构:干高40~60cm左右,有中心干,三层,间距80cm,每层三个主枝,共7~8个主枝,开张角度70~80°,树高2~3m。(2)自由纺锤形

树体结构:有中心干,干高50~60cm,中心干上着生小主枝10~15个,小主枝相互错落,间距20cm,主枝开张角度70~90°,小主枝上配中小主枝,树高2.5~3m,树冠呈纺锤形。(3)斜式倒人字形

树体结构:干高50~70cm左右,无中心干,两主枝呈V字形,无侧枝,主枝上直接着生中小结果枝组,主枝腰角70°,大量结果时80 °,先端上斜,树高2.5m以下,适宜南北行向。

3、花果调控技术(1)幼旺树促花

轻剪多留枝,以夏季修剪为主,采用撑、拉、吊、环割环剥。环剥的宽度是不超过枝干直径的1/10 在新梢长15cm左右,喷500~1000PP333,每20天一次,连喷两次。或ccc矮壮素2000mg/L。(2)人工辅助授粉

叶面喷粉、人工点授、花期放蜂、挂袋插枝(3)人工疏花疏果 疏中心花,留边花

留边果,留壮、大、正果;疏病、伤果,两枝夹伤果、大枝摩擦果 一个花序留一个果;距离20~25cm留一个果;每平米10~14个果 第一次未受精幼果脱落后,第二次在前一次疏果后的7~10天。(4)套袋

套袋前认真疏果,套袋前喷杀虫杀菌剂

利:改善外观、防止食心虫、减少农药残留。

弊:增加成本,降低含糖量、加重缺钙和入袋害虫发生。

苹果

一、基本特性:

1、外形美观、品种优良;

2、酸甜适口、风味优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3、高产、寿命长、可周年供应市场;

4、除鲜食外,可作为加工品;

5、具有药用功效;

6、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可在荒山、荒坡等地发展

(一)存在问题:

1、平均单产低

2、人均占有量低

3、售价低

4、品质差

(二)发展趋势

1、发展速度快与栽培规模大。

2、优良品种、矮化密植、果品标准化、无毒化栽培已成为世界苹果发展的总趋势

3、合理的栽植密度、方式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以期达到一年栽树,二年见花,三年投产,四年丰产。

4、重视提高果实品质和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

二、种类品种:蔷薇科苹果属

(一)种类

苹果 :栽培品种,绝大多数属于这个种或本种和其他种的杂种。3个变种:道生苹果、乐园苹果、红肉苹果

分类:苹果、西府海棠、湖北海棠、三叶海棠、台湾林檎、西蜀海棠、花海棠、河南海棠、海棠果、丽江山定子、沙果

(二)品种:

早熟:贝拉、安娜、早捷、伏翠 中熟:新红星、津轻、华冠、红将军 晚熟:华帅、国光、红富士

三、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习性

1、根系:深根性

(1)组成:主根、侧根(固定输导)和须根(吸收、输导)(2)分布:受砧木和土壤条件的影响

乔化砧——垂直根发达;矮化砧——水平根发达。

土层深厚、肥沃——水平根分布范围小,须根多;干燥瘠薄—— 水平根能伸向很远,但须根稀少。土壤疏松,通气性好,地下水位低——垂直根发达,分布较深,土壤下层有粘盘层、砾质层或地下水位高——垂直根分布浅。(3)生长动态:

无自然休眠,但随着季节和地上部物候期的变化,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可出现三次高峰:(1)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即芽开始萌动至开花前。

(2)在6月下旬至7月初。营养充足,土温适宜,根系生长迅速,发根量最多,时间最长,生长最快

(3)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此时果实已接近成熟或采收,当土温降到0℃时根系停止生长。

2、芽 所有的枝、叶、花及营养苗个体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芽相当于作物的种子。类型:

叶芽:萌发后只能抽梢长叶,除有主芽外,还有副芽,着生在主芽的侧下方,一边一个,芽体很小,隐藏于基部的鳞片下,受到刺激后也能萌发。花芽:萌发后开花。

潜伏芽:枝条最下端的芽暂时不萌发。按着生的位置:顶芽和侧芽(腋芽)。定芽:在芽的发生上都有一定的位置。不定芽:芽的发生无一定位置。

3、枝

(1)枝梢种类

苹果枝依其长短,分为长、中、短枝和叶丛枝4种: 长枝:长度15cm以上。通常分为春梢和秋梢两部分。

中枝:长度5~15cm。中枝的光合产物可供本枝、周围顶花芽和侧花芽。短枝:长度0.5~5cm,有饱满顶芽,全枝仅5~8片叶。叶丛枝:长度小于0.5cm,只有顶芽,叶片也只有3~5片。(2)枝梢的生长动态: 加粗生长、加长生长

新梢开始生长,直至秋梢停长,出现2~3次的生长高峰。形成春梢、秋梢或夏、秋梢。

4、叶

单叶成长过程看,基本都是呈S型生长曲线,即中期增长最快。

全树的叶片构成叶幕,叶幕大小常用叶面积系数来表示。叶面积系数=全树叶片面积/树冠垂直投影的面积(适用于开心型等树势,小冠疏层型的以每层的叶面积做分子)。一般苹果叶面积系数3~5为宜,叶幕间距以50~60cm合适。

(二)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

当芽内生长点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向花芽方面分化。一般花芽分化是在枝条停长以后进行的,枝条停长得早,花芽分化开始的时间也早。

2、开花

早春气温平均达10~12℃时,苹果的花芽开始萌发。

3、授粉受精:

异花授粉,绝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不结实。因此,必须合理搭配授粉品种,并提倡人工授粉及果园放蜂,以提高坐果率。

4、果实发育

果实生长发育成熟可分为下列三个时期: 第一生长期:此期主要是细胞迅速分裂。第二生长期:主要是细胞体积的增大。

第三生长期:此期细胞体积迅速增大,开始进入成熟期,内含物迅速转化。如:淀粉→糖,苹果酸减少,原果胶→可溶性果胶。

四、物候期

1、物候期:果树各器官因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改变生命活动的现象,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2、一年里有两大物候期:生长期与休眠期。

(1)生长期按顺序大体分为:萌芽期、枝叶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

休眠期又可分为自然休眠期和被迫休眠期

五、栽培技术

(一)育苗

采用芽接和技接法

(二)建园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墒性强、排水良好、酸碱度适宜的土壤建园。

(三)土、肥、水管理

(四)整形修剪

1、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

2、修剪技术:

(1)环剥、环割:环剥是将枝干表皮至韧皮部按一定宽度剥去一周。环割是在枝干上切割一周。

(2)拉枝 : 拉枝的角度一般为70—90度

(3)扭梢:对一些生长旺盛的新梢,用手将新梢基部2—5厘米处轻轻翻转,扭成180度,使木质部与形成层、韧皮部、表皮都有伤痕而又不明显剥离,称为扭梢。

(4)拿枝:对直立竞争或一年生直立不结果的营养枝,从枝条基部开始,用手向下弯折枝条,使其弯成水平或下垂状态,称为拿枝。

(5)摘心:果树在生长季节里把梢的顶心捏去称为摘心。

(6)刻伤:春季萌芽前,在枝条芽的上方0.5厘米处横切一刀,只伤皮层而不伤木质部,叫刻芽。

(7)抹芽:开张角度大的枝干,易萌发徒长枝,使树冠郁闭,消耗养分,应及早抹除这些无用的萌芽。幼树主干基部及基砧的萌芽也应及早抹除。

(五)其它管理

1、人工辅助授粉

(1).花粉的采集(2).授粉时间(3).授粉方法:有人工点粉、喷粉器授粉及液体授粉等

2、疏花疏果

(1).疏除时期:从节省树体营养角度来说,晚疏果不如早疏果,疏小幼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

(2).花果疏留技术:先疏开花早、座果率低的品种,后疏开花晚、座果率高的品种。

3、果实套袋

4、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多效唑(PP333),乙烯利,高桩剂类

桃树

一、历史

(一)桃树的特点

1.适应性强2.果实营养丰富,汁多味甜3.植株较小,易于栽培 4.生长快,结果早5.花芽形成容易,花量大,不易形成大小年 6.鲜果供应期长7.种类多,用途广8.果实不耐贮运9.寿命短

(二)发展趋势

1.发挥优势、区域化布局、调整品种结构2.拓宽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3.加强栽培管理4.适度发展观光产业5.整顿苗木市场,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二、种类品种

(一)种类

有三个变种:蟠桃、油桃(果皮光滑无毛)、寿星桃(一般作观赏用,可作矮化砧或矮化育种原始材料)

山桃——北方主要砧木、甘肃桃——砧木、抗旱、抗寒育种

(二)品种

早熟:安农水蜜、早凤王、千年红、双喜红 中熟:新川中岛、美香桃、晚久保 晚熟:中华寿桃、莱山蜜桃

三、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习性

1、根系:浅根系

分布:一般在深1米以内的土层,水平扩展大体与树冠一致或稍广。年生长周期: 无自然休眠,但随着季节和地上部物候期的变化,可出现两次高峰

2、芽

(1)特点:

按性质分为叶芽和花芽。

花芽为纯花芽;枝的顶芽一般都是叶芽。

复芽一般都是花芽与叶芽并生,常见的复芽为一个叶芽和两个侧花芽或一花芽一叶芽。复花芽多,花芽着生节位低,花芽充实,排列紧凑是丰产性状之一。

3、枝

(1)枝梢种类

生长枝 :按其生长势不同可分为发育枝(粗度可达1.5~2cm)、徒长枝(和粗度可达2cm以上,长可达80cm以上),叶丛枝(长约1cm)。

结果枝: 依其长度可分为花束状果枝(小于5cm)、短果枝(长5~15cm)、中果枝长(15~30cm)、长果枝(30~60cm)和徒长性果枝(60cm以上)。(2)结果特性:

南方品种群和蟠桃品种群多以长果枝或中、长果枝结果为主; 北方品种群以短果枝或中、短果枝结果为主。

初结果树的长果枝和徒长性果枝占多数;老树和弱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为主。

(二)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 属夏秋分化型

2、开花

大部分品种为完全花,也有部分品种雄蕊退化,不能产生花粉或花粉很少。

3、授粉受精

自花结实,异花授粉情况下,可提高产量。花粉萌发后,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5℃。

4、果实发育

桃为真果,果实由三层果皮构成,中果皮——可食部分,内果皮——果核,外果皮——果实表皮。

其果实的生长发育:典型的双S型曲线。其形态发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生长期:自落花至核层开始硬化(4月中旬至5月20日)期间,一般需要45天左右。第二生长期:自核层开始硬化至硬化完成,但果实生长较慢。

第三生长期:自核层硬化完成至果实成熟为止。此时由于细胞迅速增大,果实重量与体积迅速的增加

四、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喜温的温带果树;低温休眠:7.2℃以下的低温时数,变幅在50~1250小时之间。冻害:花芽抗寒力最弱,在-15~-22℃时即遭冻害。

2、水分 :较低的空气湿度,根系耐旱,怕涝。

3、光照 :喜光树种

4、土壤:耐旱忌涝,根系的好氧性强,适合栽植在沙质壤土上;粘重和过于肥沃的土壤上易徒长。

五、栽培技术

(一)育苗

1.砧木主要用毛桃和山桃,李也可作为桃的砧木,用梅、杏、寿星桃、毛樱桃作砧木 2.嫁接繁殖。春秋二季均为嫁接适期,一般春季用枝接,秋季多用芽接。

(二)建园

1.应选择高地或缓坡地。不宜在低洼易涝或地下水位高的土地上栽培 2.同时应坚决避免重茬

3.品种收获期短,因此一个品种栽培比例不宜过多,注意配置授粉树 4.经济寿命较短,宜于适当密植

(三)肥、水管理

1.桃树对主要营养元素的要求

K肥的吸收量较大,反映敏感,与桃子的甜度有关。需P量较少 2.施肥技术

基肥应以秋施为好;追肥应根据树势和结果情况灵活掌握。3.灌溉和排水

保证水分的供应。北方春旱重点在萌芽前进行灌溉,开花后和硬核开始期二次。秋季一般不浇水。而中、晚熟果实成熟期正是高温干旱季节,应注意浇水,一般以夜间浇水为好。桃树怕涝,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

(四)整形修剪

现普遍采用自然开心形,下面仅介绍自然开心形的整形方法。

自然开心形:干高30~40cm,三个主枝,6~8个侧枝,在主侧枝上配置各类枝组,树高3.5m以内,树冠呈开心状。

(五)其它管理 1.人工辅助授粉

桃大多为自花授粉。南方春季多阴雨,在天气不良的年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整个花期要授2~3次,以保证授粉的效果。也可采取固体喷粉或液体喷粉的方式,以提高授粉效率。2.夏季修剪

(1)拉枝 改变原来的角度和方向,在新梢长20cm时进行。(2)抹芽 早期疏除一些不需要的芽。

(3)摘心 在新梢长15~30cm时摘去先端5~6cm嫩尖。(4)施用PP333 时期:新梢旺长前进行;

浓度:每平方米按树冠投影面积纯品0.2~0.3g土施 叶喷:500~1000mg/L1~2次 3.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原则上是尽早进行。一般早熟种,每20叶留一果,中熟种25叶,晚熟种30叶;中、短果枝各留1~2个,长果枝2~4个,徒长性结果枝留果量可增至4~6个。4.果实套袋

桃的中、晚熟品种为了防止桃小桃蛀螟等的危害,常进行套袋。纸袋可用旧报纸作成的三角形袋,也可用专用纸袋。

套袋时应按枝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的顺序进行,以防漏套。5.适时采收

采摘过早,果实品质差,产量低;采收过晚,则机械损伤重,不耐运,落果多,糖分低,风味差。

一般:鲜销桃在8~9成熟采收,远销可于7~8成熟时采收。加工用桃应在8~9成熟时采。同时,硬肉桃可适当晚采,水蜜桃应适当早采。6.病虫害防治

缩叶病、桃小食心虫、桃蛀螟、蚜虫。

葡萄

一、历史

葡萄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落叶果树。葡萄产量居世界水果第二位。

葡萄适应性强,容易繁殖,进入结果期早,一年栽苗,二年结果,三年可以丰产。

二、种类品种:葡萄科葡萄属

(一)种类

1、按地理起源和生态特点分为三个种群: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北美种群

2、以亲缘关系划分

(1)欧亚种群:本种群起源于欧洲、亚洲和北非。主要特征是:卷须不连生,叶片深裂,叶背无绒毛或极稀疏绒毛。

(2)美洲种群:本种群起源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北美洲东部森林、美国中南部峡谷中。主要特征是:卷须连生,叶片浅裂,叶背密生绒毛。(3)欧美杂交种群:本种群由欧亚种和美洲种葡萄产生,植物学特征介于欧亚种群和美洲种群之间。

2、以生长期长短和浆果成熟期不同分类

(1)早熟品种:华北8月中旬以前成熟(2)中熟品种:华北9月中旬以前成熟(3)晚熟品种:华北9月下旬以后成熟

(二)品种

早熟:青提、京亚、香妃、晚熟:美人指、圣诞玫瑰、瑞必尔

三、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习性 1.根系

肉质根,具有强大的根系和很强的吸收功能,是一种较耐干旱的果树。

扦插繁殖的植株没有主根,只有骨干根及侧根和细根。侧根很多,在土层深厚的肥沃土壤里,根系分布深达2~3m。

根系的生长期比枝蔓生长期长,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可终年生长而无休眠期。一般每年在春夏季和秋季各有一次发根高峰,2.枝

又称为蔓,可分为主干、主蔓、结果母蔓、结果蔓(枝)、生长蔓(新梢)等。

当年生新梢到秋后已有混合芽者称为结果母蔓。春季从结果母蔓上的芽萌发的新蔓而有花序者称为结果蔓,无花序的新蔓称生长蔓。一般结果母蔓基部1~2节的芽发育不良 3.芽

葡萄蔓上的芽均为腋芽而无顶芽。

夏芽(裸芽):一种在当年萌发抽生新梢,无鳞片保护 ;

冬芽:另一种有鳞片覆盖,一般当年不萌发。冬芽内部包含着一个主芽和若干个(3一8个)副芽。

一般主芽萌发为新蔓,其余副芽多为隐芽。但也有一、二个副芽同时萌发,成为双生枝或三生枝。

葡萄的花芽属于混合芽类型

花芽分化属于“夏秋分化间断建成型”:花芽分化开始早,但只分化到花芽初期的形态阶段便停止,直到翌春冬芽萌动,方可进入随后的形态建成。

花期前后主梢上靠近下部的冬芽最先开始花芽分化;冬芽一般是从下而上逐渐开始分化,但最基部的1~3节上的冬芽开始分化稍迟。4.叶

互生,通常有3裂、5裂、全缘3种类型。最适合葡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温度为25℃

(二)结果习性 1.花序和花

着生部位:一般在新梢的3—8节上,每个新梢着生花穗2个者居多。

花穗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是茎的变态。

闭花授粉特性。一般欧亚种品种群和欧美种品种群的受精过程完全,种子数较多;但欧美杂交种受精困难。

两种主要类型的花:雌能花和完全花。

雌能花:雄蕊向下弯曲,花粉无授精能力,为异花授粉;

完全花:有发育良好的子房,直立的雄蕊及可育的花粉,为自花授粉。

2、果

为浆果,可食部是中果皮、内果皮及隔膜所形成的多浆汁的果肉。浆果生长发育需经历3个时期: 第一期 快速生长初期,3-4周;

细胞迅速分裂,此时果皮与种子的大小与重量增加,而胚仍较小。浆果仍保持绿色,果肉硬,含酸量迅速增加。

第二期 果实生长停滞期,2-4周; 特点:生长速度减缓,果皮硬化,胚发育很快。在这一期内达到最大体积,浆果酸度达到最高水平,并开始了糖的积累。叶绿素逐渐消失,浆果色泽开始发生变化。第三期 浆果的最后膨大期,5-8周。

特点:体积和重量的增加超过或与第一期相等。浆果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的膨大。此期浆果组织变软,糖的积累增加,酸度减少,表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与香味。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我国的山葡萄最抗寒;低于7.2℃,此期葡萄进入自然休眠期;一般在露地栽培 1月以后,自然休眠结束。2.水分:葡萄是耐旱植物

欧洲种喜干燥气候,适于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栽培;美洲种耐湿力较强,在南方地区栽。3.光照:喜光。光照不足,枝条生长细弱,产量质量降低,且多病虫害。栽培技术上应通风透光。欧洲葡萄抗强光的能力弱,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

4.土壤和地势: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重盐碱土外,各种土壤都能生长。

5、大气污染:葡萄宜种空气流畅、洁净之地。葡萄对二氧化硫、氯气等相当敏感。

五、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扦插繁殖: 有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2.嫁接繁殖 :有劈接、切接、舌接。3.压条法 :普通压条、水平多株压条、(二)建园

1、园址选择

通风排水良好、土地肥沃的地块建园。深沟高畦定植,畦高一般40-50cm。多施有机肥

2、栽植密度和时期

秋栽以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为宜,春栽以2-3月为宜。3.栽植方法

(1)常规建园 :土壤耕层薄要采用传统的沟穴栽植方法。

年降水在800mm以下时,要采用沟穴栽植的方法;但降水800mm以上时,要垄式栽培结合明、暗渠排水。

(2)根域限制建园 根域限制的方式 :垄式、箱筐式、坑穴式 4.栽后管理

及时绑缚、抹芽、摘心。5.避雨栽培

目前栽培的优良品种大多为原产干燥冷凉地区的欧亚种葡萄或其杂交后代。在多雨的南方地区,可用日本的浮棚,成本低且牢固耐用,应积极推广。

(三)肥水土壤管理 1.施肥

需肥量大。基肥多用有机肥,也可结合施一些速效肥。追肥的施用:

(1)萌芽期前后,主要施速效N肥;

(2)座果后,当果粒有绿豆大时施一次以N为主的完全肥料;

(3)浆果着色初期,对晚熟品种,追施一次K、P为主、N为辅的速效肥料。N、P、K吸收比率大体为10:5:12左右。葡萄梢果 2.排灌和土壤耕作

葡萄在生育期间不宜多雨,更忌土壤积水,故园地周围必须有排水沟

南方5~10月杂草最易发生,采用生物技术限制杂草的大量发生,最常用的是生草法,播种三叶草等绿肥植物,以草压草。

(四)整形与修剪 1.树形

(1)无主干篱壁形(2)Y字型树形 60度左右夹角的“Y”字形叶幕(3)宽顶龙干形(4)W字、H字型树形(5)X字型树形(6)多龙干扇形 2.树形的选择 露地越冬的南方地区,应采用具主干的树形;连栋大棚的场合,采用H字型及X字型 管棚等拱形设施及日光温室的场合,选用多龙干扇型树形。3.主要修剪方式(1)修剪时期

应在落叶后树体养分充分回流之后至翌年伤流期前。上海地区在12月-2月中旬。(2)修剪方法

①短梢修剪和超短梢修剪:对成熟的1年生蔓留1-3节修剪的方法; ②中长梢修剪:对成熟的1年生蔓留4芽以上的修剪 ; ③主蔓、侧蔓、结果蔓组和结果母蔓的更新 ④目伤

⑤牵引拉蔓

(五)新梢和花、果穗管理 1.新梢管理(1)抹芽:(2)扭梢

(3)牵引、绑缚

(4)摘心 :①结果枝 ; ②副梢 ;③主枝延长枝 2.花穗、果穗的管理(1)疏穗

(2)花穗整形:在开花1周前,剪除歧穗(3)果穗整形

①打小穗尖

②疏粒

③转粒:在第二次疏粒时要转动果粒 疏穗

疏穗主要是疏除畸形果穗,部分果粒膨大乏力,果粒大小不一的果穗,及叶面积在3500 cm2以下结果枝的果穗。套袋

为了减少果穗病害,促进着色,果穗要套袋。葡萄套袋后直到采收一般不去掉袋,装箱销售前才取掉袋子,这样可以避免采收过程中手触摸果穗破坏果面的果粉层

(六)采收

葡萄要适期采收,不宜过早,否则糖度不足、酸度过多,降低品质。

采收和分级包装过程中,要尽量不破坏果面的果粉。葡萄适宜的包装方式是纸质盒子或泡沫塑料盒。

草莓

一、历史

草莓是蔷薇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水果,别名地杨梅。“水果王后” “活的维生素丸” “神奇之果” 河北保定和辽宁丹东是全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两大草莓基地

南方地区以塑料大棚及小中拱棚为主,北方地区以日光温室及中大拱棚为主。

二、种类品种

早熟:弗杰尼亚、丰香、吐德拉、鬼怒干、美香莎

三、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习性

1、根

根系为不定根,分布较浅,多集中在地表20厘米深土层内。

新根从新茎上发生,当新茎第二年成为根状茎后,须根开始衰老死亡,随着新茎的部位不断升高,发生不定根的部位也愈来愈高,甚至露出地面,二三年一倒栽的需要进行培土保护。

2、茎 草莓的茎可分为地下茎和匍匐茎两种。地下茎:地下茎又分为新茎和根状茎。

当年生的地下茎称为新茎,一年以上的地下茎称为根状茎,新茎加长生长缓慢,每年生长量仅2厘米左右,新茎上密生叶片,其下形成不定根。新茎顶芽到秋季可分化混合芽,第二年开花结果。

根状茎是由新茎演变而来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根状茎及其上的须根由下向上逐渐衰老死亡,根状茎愈老,地上部分生长愈弱。

匍匐茎:由新茎腋芽萌发形成,茎细,节间长,匍匐茎从第二节部位向上发生正常叶,向下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匍匐茎苗,随后在偶数节位上继续形成新的植株。

3、叶

草莓的叶片为三出复叶,基部密集轮生于新茎上,叶片常绿,越冬时覆盖条件好,第二年可继续生长。

4、芽

草莓植株上的芽可分为顶芽和腋芽。

顶芽生长于新茎的尖端,向上发生叶片和延伸新茎,冬季形成顶花芽。腋芽着生于新茎叶腋里,夏季抽生匍匐茎或秋末气候凉爽时形成侧花芽

5、花

为聚伞花序或多歧聚伞花序。每个新茎可抽生出一至数个花序,多数品种为两性花,自花能结实。

6、果

果实由花托肥大形成,为浆果。浆果表面着生多数离生的小种子,被称为瘦果。

四、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强;休眠期根系可耐零下10℃左右的低温;早春植株在2-5℃时可返青生长。

2、光照:喜光植物

3、水分:草莓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对土壤的湿度要求较高。草莓抗涝性差

4、土壤、肥料

草莓最适于在有机质丰富,保水能力强,通气性能好。低洼盐碱地不适宜栽植。喜肥作物

五、草莓露地栽培技术

(一)园地选择和整地做畦

草莓具有喜光、喜水、喜肥、怕涝的特点,故园地多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草莓露地栽培方式分为平畦和高畦两种,平畦畦宽130-150cm;

高畦畦宽85-100cm,畦面宽45-50cm,畦沟宽40-50cm,畦高15-20cm,畦长20-50m,不宜过长,避免灌溉困难。

1、育苗

草莓定植时,苗能达到5~6片叶,苗高10-15cm,茎粗1~1.5cm以上,地上部与地下部各占50%左右时,草莓栽培成功就有了保证。

目前草莓主要用匍匐苗进行分株繁殖,也有用老株分蘖和播种繁殖。(1)播种法

(2)分株法:用于老园更新或少发生匍匐枝的品种,在缺苗情况下可用此法(3)匍匐枝繁殖法(4)特殊育苗技术

低温黑暗处理育苗: 低温暗处理的苗一要健壮,二要早期成苗 夜冷短日照处理育苗:目的是为了促进花芽提早分化。

长期冷藏育苗:将前一年花芽分化好的草莓苗置于低温下冷藏,暂时抑制其生长,(二)秧苗定植

1、定植时期:8月上旬-10月上旬。

2、定植密度

亩栽苗6000-7000株。

3、定植方法

应选择在阴天或下午四五点钟以后进行定植,以避免阳光曝晒。栽植深度是秧苗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过浅,都会造成秧苗死亡。

正确的方法是:将秧苗根颈部与地面平齐,弓背向外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让根系充分伸展开,栽后用力压实土壤,栽完后立即浇透水,并连浇3-4天。浇水后及时检查,对淤心苗、露根苗、歪倒苗按要求重新栽好。定植后,如遇晴天烈日,最好用苇帘或带叶树枝进行遮阳。

(三)栽植后的管理

1、冬前管理:

有两片新的展开叶时,施肥,9月下旬至10上旬再追肥一次。除施肥后浇透水外,平时也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入冬前需要进行地膜覆盖,这也是一项增产技术。在覆盖前浇一次封冻水,并每亩施入复合肥20公斤,以利春季发芽,待地表稍干,地膜要拉紧铺平与畦面紧贴,膜的四周用土压严。较寒冷的地区可用地膜和秸秆结合起来进行多层覆盖。厚度为15~20cm

2、春季管理:

早春秧苗开始萌芽至现蕾以前,4月初进行破膜提苗,要露出芽心,地膜留在原处压紧,继续覆盖,并擗掉干枯老叶。

注意:破膜一定要在草莓开花以前进行,否则会造成烤苗或烤花。(1)施肥浇水

破膜提苗后,一般土壤较湿,不要急于浇水,开春第一水可推迟到现蕾期,当地表干燥时,即应及时浇水。

在采收后的傍晚、夜间或第二天早晨浇水为宜。但要浇小水,以防果实被浸泡造成烂果,如有条件最好采用滴灌,效果更好。(2)、其它管理

在早春至采果期,应加强植株管理,摘除老叶和多余侧芽,去除匍匐茎,摘除花序上后期的花,这样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3)、采收

草莓露地栽培成熟期多集中在4中下旬到5月下旬,此时期气温高,天气炎热,为了保持果实的新鲜,采收要在温度较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果实应该按大小等级装成各种规格的小盒出售,这样既可以提高草莓鲜果的保鲜率和完好率,又可提高草莓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保护地栽培:保护地栽培是指在温室,大棚条件下进行草莓栽培。

猕猴桃

一、历史

猕猴桃: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木质藤本果树,又名羊桃、阳桃、猕猴梨。《本草纲目》称:其形与梨,其色与桃,而猕猴喜食,故有此名。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野生果树

二、种类品种

栽培最广泛的2个种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都以长江流域为分布中心。

1、品种:海沃德、金魁、秦美、哑特、红阳

2、美味猕猴桃优良雄性品种、品系:(1)马图阿(2)陶木里

3、中华猕猴桃雄性优良品种:(1)磨山4号(2)郑雄1号(3)岳-3

三、生物学特性(一)生长习性

1、根

肉质根,外皮层较厚,老根表层常龟裂状剥落。主根不发达,侧根和须根多而密集,呈须根状根系;侧根随植株生长向四周扩展,生长呈扭曲状。

根系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较浅,而水平分布范围广;一般根系的分布范围大约为树冠冠幅的3倍。猕猴桃的根系扩展面大,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

2、枝 枝属蔓性,在生长的前期,蔓具有直立性,先端并不攀缘;在生长的后期,其顶端具有逆时针旋转的缠绕性,能自动缠绕在他物或自身上。枝蔓中心有髓,髓部大,圆形 当年萌发的新蔓,根据其性质不同,分为生长枝和结果枝。(1)生长枝

即营养枝,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结果的枝条。根据生长势的强弱可分为:

徒长枝:多从主蔓上或枝条基部潜伏芽上萌发而来,生长势强,长达3~5m,节间长,芽较小,组织不充实。

营养枝:主要从幼龄树和强壮枝中部萌发,长势中等,可成为次年的结果母枝。短枝,从树冠内部或下部枝上萌发,生长势弱,易枯死。(2)结果枝

雌株上能开花结果的枝条叫结果枝。雄株的枝只开花不结果,称为花枝。

根据枝条的发育程度,结果枝又分为:徒长性结果枝,长度为1.5m以上;长果枝,长度为1.0m;中果枝,长度为0.3一0.5m;短果枝,长度为0.1~0.3m。

3、叶

单叶互生,叶片大而较薄。

4、芽

猕猴桃的芽分为叶芽和花芽。芽为腋芽

猕猴桃萌发率较低,一般为47%~54%,这有利于防止枝条过密导致内腔郁闭,减少了管理中的抹芽、疏枝工作。(二)结果习性

1、花

雌雄异株植物,雌花、雄花在形态上都是两性花,但在功能上雄花的雌蕊败育,雌花的花粉败育,因此都是单性花。

雌性植珠的花多数为单生,雄性植株的花多呈聚伞花序

2、果实

浆果,可食部分为中果皮和胎座。

果肉有黄色、翠绿色、红色,呈放射状。果实最大的是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猕猴桃的种子小而数量多,形似芝麻,表面有条纹。

软枣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初花期多在4月中下旬,美味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的初花期多在4月下旬。天晴、气温高,花期短;阴天、气温低,开花时间长。猕猴桃花芽容易形成,坐果率高,落果率低,所以丰产性好。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主要以短缩果枝、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实经过迅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3个阶段。

四、环境条件的要求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是栽培的2个主要种类

在低丘平原地区发展猕猴桃时,最大的限制因素是高温干旱,除了在生产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采取抗旱措施外,还应根据当地条件选用耐旱品种。

五、栽培技术

(一)育 苗

猕猴桃的繁殖方法,常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式。

1、播种

采集优良母株上充分成热的果实,自然存放,后热变软后立即洗种,阴干。播种前进行层积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砂藏时间为40~60天。主要培养实生苗。

层积处理:将种子埋在湿沙中置于1~10℃温度中,经1~3个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

2、扦插

猕猴桃扦插因产生大量愈伤组织,消耗过多养分,并在愈伤组织表面形成木栓层,影响插条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使生根更加困难。实践证明,利用当年生新梢即嫩枝扦插生根比较容易。

嫩枝扦插法(绿枝扦插法)就是利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

3、嫁接 嫁接是猕猴桃育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繁殖方法,砧木多采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实生苗。

猕猴桃枝芽组织的形态结构有别于其他果树,芽座大,芽垫厚,砧穗结合不紧密,芽接困难,枝条髓部大,空心,枝茎纤维多,维管束大,影响切面愈合。

针对这些特点,适合猕猴桃嫁接的方法有单芽腹接、嵌芽接、切接和根接。

春季是全年嫁接的最好时期,这一时期气温开始缓慢回升,树体伤流尚未流动,芽未萌发,此时可进行劈接、切接。

(二)建 园

1、园地选择

猕猴桃根系肉质化,特别脆弱,既怕渍水,又怕高温干旱;新梢既怕强风折断,又怕倒春寒或低温冻害。

具备适当的排灌设施,保证雨季不受渍,旱季能及时灌溉。园内四周最好建防风林。

2、栽植

(1)栽植时期

南方产区最佳定植时期在猕猴桃落叶之后至翌年早春猕猴桃萌芽之前定植完毕,即12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越早越好。(2)授粉树的配置

雄株的选择应注意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同或略早,花粉量大,花期长。雌雄株比例实践证明,雌雄株比例调整到6∶1或5∶1时,产量更高,品质更佳。(3)栽植密度

依品种、栽培架式、立地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而定。

生长势和结果能力强的品种密度小,土壤肥沃的地块也应适当稀一些。一般栽植密度与栽培架式密切相关,篱架密度为2m×4m,T形架栽植密度为3m×4m,每亩约栽植56株,平顶棚架栽植密度为3m×5m。(4)栽植架式

猕猴桃生产中常用的架式有3种,分别为篱架、T形架和平顶棚架。

1篱架 :此架式在生产中应用较多。其优点是:主侧蔓较多,容易成形,便于修剪。缺点○是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2T形架 :在直立支柱的顶部设置一水平横梁,形似T字的小支架。○3平顶棚架 :架高2m,每隔6m设一支柱,全园中支柱可呈正方形排列。支柱全长2.8m,○入土80cm。构成一个平顶棚架。(三)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地表覆盖能有效的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改善猕猴桃的根际环境,有利于根系生长,减轻高温干旱的危害,对防止夏季猕猴桃叶片焦枯、日灼落果等具有重要作用。覆盖一般在早春时开始,夏季高温来临前完成。覆盖材料可以:用作物秸秆、锯末、绿肥、树叶等。厚度约15cm

2、施肥

(1)基肥:施基肥宜早不宜迟,最好在果实采收后或果实成熟期后1~2周结合改土进行。(2)追肥:

①催芽肥 一般在早春萌芽抽梢前施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

②壮果促梢肥 在谢花后的6~8天进行。此次施肥主要作用是促进幼果膨大和花芽分化。若当年植株结果量大,应在6月初和7月底8月初分两次追施。

3、灌水和排水(1)灌水

猕猴桃属肉质根类植物,根系分布较浅,叶片大蒸腾作用强,耐旱性差。高温干旱的夏季需灌水3~8次。(2)排水

猕猴桃怕涝,根系呼吸对氧敏感,积水数天就会落叶或淹死,因此猕猴桃园的排水非常重要。

一般在根系分布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时应立即排水。(四)整形修剪

篱架、T形架、平顶棚架的整形

1、修剪

(1)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的最佳时期是:冬季落叶后两周至春季伤流发生前两周。过迟修剪容易引起伤流,影响树体。

冬季修剪的重点是在整形的基础上,对营养枝、结果枝、结果母枝进行合理的修剪。具体方法是:对生长健壮的普通营养枝,剪去全长的1/3~]/2,促其转化为翌年的结果母枝;徒长形枝对其进行轻剪,促进枝条的充实,以便成为结果母枝;其他的枝条如细弱枝、枯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下垂枝均应从基部剪除。(2)夏季修剪

猕猴桃的夏季修剪一般在4~8月多次进行。可以除萌、抹芽、摘心、疏花疏果、绑缚新梢等

①抹芽 :抹除位置不当或过密的芽。

②疏花疏果 :宜早不宜迟,从节约养分方面考虑,疏花更优于疏果。

疏花的原则是:疏除畸形花,花序中的侧花,花枝上两端的花。疏果亦如此

③摘心 :花前1周左右对结果枝摘心,可促使营养转向花序,促进果实的发育。后期摘心可改善光照条件,促进花芽分化,为第二年增产奠定基础。④绑蔓

枝条生长到40cm以上、已半木质化才能进行绑缚,过早容易折断新梢。为防止枝梢被磨伤,绑扣应呈“∞”型。(3)雄株的修剪

和雌株修剪不同的是,雄株修剪的重点在夏季修剪上,在授粉完毕后立即进行,雌株修剪的重点在冬季修剪上。

各论课程 篇5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改革

医学微生物学起着联接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与医学专业课和临床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就其学科特点而言,内容繁杂,逻辑性较差,相对枯燥,讲授中容易给学生带来抽象、零散、枯燥的感觉,历来是医学知识中不易系统讲解的内容;此外,由于该课程的讲授安排与临床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一段距离,学生尚未接触过临床问题,学生无法切身体会本课程与临床的关系、与他们将来工作的联系,从而不足以引起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这些原因造成学生对该学科知识不重视、不爱学、学不懂等结果。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法往往有以下两大特点:①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法。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填鸭式” 的逐一讲解每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等内容;②以传授基础微生物学知识为主,忽视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教学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现代医学教育需要培养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院校应保证学生掌握从事临床工作所必需的临床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机会早期接触临床信息[1]。国家教委在10所高等西医院校进行教学评估后指出“当前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低下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而此问题的关键是现行课程体系中,缺乏基础课教学向临床实践教学的过渡,两者间出现了脱节,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学生临床能力低下的问题[2]。基础课的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完全被动应付考试,不能进行主动学习,更不用说为临床实践打基础[3]。由此可见,对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适应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案例式教学法(Case Teaching Method) 始创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是指教师本着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宗旨,依据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方法[4]。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沟通,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部分的课程教学中,借鉴这一先进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一些临床病例进行讲解,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式教学法。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在讲授过程中将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诊断和防治措施有机融合,准确导向临床实践,使微生物学各论的内容变得生动,缩短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距离[5],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思考临床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具体做法是以病例为中心,先巧设疑问,给学生以悬念,然后讲解基本知识和理论或让学生自学,最后展开讨论,进行小结,一改传统的“以菌说病”为“以病说菌”[6]。

1 案例式教学法的准备与运用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案例的选择和整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主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①完整性。搜集和选择的临床病案应包括感染方式、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等内容,最好配合使用相关典型症状和体征的图片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形态图片;②指导性。“三性两法”四个字是医学微生物学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三性”即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两法”包括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方法。每个案例所引出的问题都要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的知识点,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便利性,能给学生以启迪和思考,这才具有最佳的指导性。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主要选择多媒体授课方式,比较清晰而大容量地向学生输送案例信息,并附以典型的临床体征图片和病原微生物形态图片。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在各论具体内容讲述前,引出完整而典型的临床病案,提出该微生物“三性两法”的相关问题,初步带出相关知识点的疑问悬念,引导学生予以思考;第二阶段,教师围绕病案讲述理论知识,重点对该微生物“三性两法”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学生带着前面的问题去听讲,逐步总结归纳答案;第三阶段,再次回到所引的临床病案上,让同学们复习和回答该微生物“三性两法”的相关问题,教师合理而适当的对答案进行归纳式的总结。当然,如此的教学方式最好选择学生较少的课堂进行,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思考相关知识。

2 案例式教学法的优点

2.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教学气氛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学习兴趣对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如此重要,所以要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及自学的能力并提高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对于学习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将来要从事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比基础知识更具有吸引力。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的理论教学中引入临床病案,用具体的案例、鲜活的事件、真实的临床表现和典型的临床体征以及详细的治疗经过来迎合医学生急于接触临床实践的心理,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思想和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在随后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中。在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临床病案后的相关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努力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和总结,引起学生的进一步反思,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在完成案例后问题的同时,逐步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进而去主动地学习。

2.2 使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理论相联系,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疾病联系起来

现行的医学课程设置往往是先进行理论课的学习,随后学习相关的桥梁课程,最后学习临床知识。当然这样有利于医学知识的阶段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打下深厚的理论功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往往造成的结果是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衔接性不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割裂性大。这种学习过程是单向的、线性延伸的纵向思维,导致学生过度关注局部推理的细枝末节,无暇顾及知识的本质特征和把握整体思想,对具体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差,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应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以病例、问题为先导,把医学微生物学和其它基础课、专业课(如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传染病学、外科学等)很好地联系起来。在基础课中引入临床病案,要求同学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让学生把以往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地理解和系统地应用,有利于医学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和综合性地应用。学生针对某一临床传染性疾病的典型症状、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开展讨论,根据典型症状和初步的检查指标,直接判断出病原菌。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能使理论知识找到了实际落脚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学习和工作创新打下基础[7]。

2.3 强化了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抓住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

传统教学法由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忽略弱化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讲授过程中再三强调教学大纲的重点往往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主动性不强而致使学生对其重视性不够,掌握不牢固,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好。“三性两法”是医学微生物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我们所选择和整理的临床病案后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上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思考和解答,有利于他们抓住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点问题。而且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收集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自己的思考,直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思考案例后面所引出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传统教学法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此种方式获取的知识较被动地接受老师“灌注”更为印象深刻。

2.4 对老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已有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要熟练的理解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就可以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组织教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面进行讲授,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教师的理论课讲授空洞乏味,理论知识难以应用到临床实践,科研思路和方法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无法达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目的。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的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紧密联系实际,把自己要讲授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疾病联系起来,要熟悉生理病理、运用诊断学知识、使用药理学知识及相关预防医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疾病。如此就在不断地备课、讲课和组织教学中逐渐提高教师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个人魅力,有利于围绕教师组织“教”与“学”,而且有利于引导教师产生较好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把科学研究做到实处,起到教学促进科研的目的。当然,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知识面的扩展和新成果的出现又会增加理论课讲授的内容,起到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

3 案例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法

以临床案例为导入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了思维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可谓是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应用该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点:①课时设置不够,合理而有效地进行教学的学时比较紧张。现行的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式学习,过于高估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课时的设置上适当地减少了理论讲授的学时。然而由于固有的教学模式带来的习惯尚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培养,相对少的课时安排和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授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开展案例式教学要适当增加一些课堂内容,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还要适当复习和补充其它相关医学知识,课堂的时间难以控制,教学进度难以保证,又进一步增加了课堂讲授和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再次由于近年来新出现的感染性疾病较多,涉及的病原微生物讲授还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以适应实际的需要,这又与课时相对的减少出现冲突。当然随着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使课堂讲授的内容量得到很大的增加,有利于快速而简捷的显示所要引用的临床案例,但教师能否有效地、科学地控制课堂与学生能否积极地配合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的关键。②牵涉许多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知识,骑跨幅度大。医学微生物在国内各医学院校都作为桥梁学科安排在医学基础课的后期进行学习,其优点在于充分体现联接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作用。缺点在于学生尚未学习临床课程,致使其无法与临床充分结合。纵观医学微生物学的知识体系,相对联系密切的学科既有以前和正在开设的基础课和桥梁课,又有尚未开设的一些临床课。在进行案例式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时地运用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以及诊断学等理论,而且要联系传染病学、内科学、儿科学等临床知识。如此就显得课堂知识容量很大,牵涉内容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在医学微生物课堂上增加临床学内容,而在以后开设传染病学、内科学、儿科等学科时均涉及大量医学微生物学内容时再进行讲授,似乎又是进行重复教学,造成学时大量浪费。

针对以上的一些矛盾,提出优化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知识,构建临床微生物学教学体系。把医学微生物学和药理学中的抗微生物药以及传染病学知识进行整合,构建以病原微生物为核心的临床知识理论体系,形成综合性的特色鲜明的临床微生物学教学体系,突出病原微生物的病因和传染性疾病的临床以及抗微生物药的治疗。当然其中还要涉及相应的诊断学知识和免疫预防及治疗的相关内容。对于新出现的传染性疾病要有相关篇幅介绍相应的微生物病原与治疗方法,适应实际的需要。该门课的开设可以在临床课程阶段取代传染病学并增加相应的学时。对于药理学课程在安排学时时可适当减少,因为抗微生物药已编入新的教材中。如此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性地学习,也缓解了课时相对少的矛盾。当然,最好是采取小教室授课,学生人数不宜太多,有利于针对临床案例后的问题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属性,切实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坚,李普云,苏劲.从PBL教学法谈泌尿外科临床见习的改革[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6):103-104.

[2]凌立君,陈荣明.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与考核病案库的研制和运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1):62-63.

[3]汪正清.以病例为引导自学讨论教学法在七年制细菌学各论教学中的实践[J].医学教育,2000(5):28-30.

[4]陈玉荣.试论案例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19-21.

[5]王燕,陈群,李国明.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2):219-220.

[6]龙兆国,等.面向21世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学,1999(4):39.

上一篇: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下一篇:大扰动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