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2024-10-31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精选11篇)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1

1 信息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农民工接受新的教育培训方式创造了条件。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然而, 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仍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为:农民工主观上认识欠缺,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教育内容未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 投入的教育培训经费明显不足, 从而导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效果欠佳。因此, 必须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 提供足够的教育培训资金, 提高农民工认识性, 丰富教育培训内容, 这样才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使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发挥更好的作用。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特点

新型农民培训的特点是学习者的身份, 是成年的农民。就成人获取知识而言, 主要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基础和条件下, 运用一定的学习资源, 然后经过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以及自身从事相关意义的构造形式取得, 而不是经过讲师的言传身授取得。因此, 成人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明显跟青少年不同, 具体的表现如下:

2.1 自主的学习意识

自我意识在学员的学习中表现明显, 他们在培训过程中不单单是作为客体被塑造, 同时也扮演着主体来主动自我塑造, 习惯按照自身的学习进度与方式去学习, 习惯运用既存的知识、经验去接纳与理解当下的学习任务, 灵活掌握与运用全新的知识点、知识结构。

2.2 问题作为导向

成人学习是一项以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和强烈的学习过程为目的, 而非是简单的知识的学习, 它是以运用为目的, 是为了解决问题。

2.3 学习方式为体验式

成人会自发的抵制单向纯知识的传授, 但却极其欢迎“在体验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通过在模拟场景中地一次次的体验、总结, 有助于迅速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实践的方法, 这种培训的效果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讲课式教学。

3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作用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农村流通市场的繁荣, 促进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 并且对农民运用科学技术、参与市场营销、掌握政策法规以及拓展文化生活方面起到有效引导的效果。在新型农民的培养以及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信息化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较于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 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的流动性的问题, 增进师生间、农民工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让农民工对教育培训内容的选择更明确, 有利于提升农民工学习的动机与激情。

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民工认识欠缺

价值观的高度决定其接受教育培训态度, 进而影响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农村地区的生活相对封闭、落后、竞争性不强, 农村地区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形式决定了缺乏生存的危机感和发展的紧迫感, 导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不高, 对接受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育培训作用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认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仅仅是形式主义, 不会学到实用的知识, 对自身命运甚至家庭命运改变不大, 因而主观上不太愿意主动接受相关教育培训。

4.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我国网民数量虽然不少, 但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高, 尤其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许多地方还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在我国农村地区不同的村落之间, 少则相距几里, 多则相距几十里, 而且许多村落之间交通非常不便。而事实上, 在我国农村也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民工, 他们居住相对分散, 很难在规定的时间预定的地点将他们集中起来接受教育培训, 更谈不上在农村地区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了。

4.3 教育内容未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

一部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内容陈旧, 与职业市场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太相适应, 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不适应, 没有做到按需施教, 与时俱进。部分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常见的是农林牧副渔以及电焊、美容美发、缝纫编织、家政服务等行业的教育培训, 就业培训科目少。对农民工的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明礼仪、安全维权、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内容不够丰富。

4.4 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够

我国地域辽阔,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经费差异极大, 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多, 从而使得这些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 能够较好地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农民工教育培训。而落后地区的农村出现了教育经费短缺, 这样使得这些地方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另外, 我国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有限, 而且来自这些地区的很多农民工刚解决温饱问题, 他们即使有教育培训的强烈愿望, 但也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支付教育培训所需费用。因此, 就需要加大国家财政支持, 否则就很难激发他们参加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下的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5 完善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呈现出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的面貌, 后发优势较强。完善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农民素质, 主要从以下几点加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

5.1 创新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各行业各领域对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已经达成普遍的共识。通过运用信息化培育新型农民的方式来看, 可以有效地结合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 针对“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农业远程培训工程”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等工程计划的推广, 加强远程教育的培训力度, 增强面向农民的农业技能及就业培训, 努力做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出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另外, 可以运用各种高普及率、喜闻乐见的信息应用终端设备, 进一步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远程服务手段与培训工具的有效作用, 提高科技文化水平与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 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5.2 推进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目前, 我国正积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农村信息化建设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提高信息协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建设涵盖农村经济社会全局的集成式、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模式, 对农民获取信息的环节进行简化, 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和要素的作用, 努力实现运用信息去引导农民、培训农民, 进而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5.3 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根据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 获得农村基层领导的支持, 加大力度对信息服务网站和员工进行培养, 充分发挥其引导、示范、辐射与带动的作用。推进信息服务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建设, 及时提升信息服务队伍的技能培训以及理论知识更新。面对相对薄弱的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情况, 通过进一步完善基层信息服务体系, 使其技术、人力、设施以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广阔的信息资源和基层农村群众之间建立关联, 从而做到在获取信息服务知识的同时, 提高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进一步推广新型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 力求做到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新型农民觉悟能力, 使得他们成为懂技术, 善管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进而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 推进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 信息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就要求加深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农民培训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对信息技术在新型农民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应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重建现代农民培训体系, 有利于帮助农民培训机构改进培训效果, 提高培训效率, 完成培训目标,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型职业农民,问题和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春林.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运用[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10) .

[2]黄晓梅.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10) .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2

—、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农文网培学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及双政办发〔〕190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建立“农文网培学校”,是新形势下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新途径,通过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发挥共享工程在农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扩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保障农民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通过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社会各方面的师资力量和覆盖到村的培训网络,采取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流动教学等形式,创新农民素质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根据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提供农民群众所需的各类知识信息,切实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

二、办学宗旨和目标任务

(一)办学宗旨

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二)目标任务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按照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农民的原则,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以文化教育资源整合为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方式,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努力构建覆盖全镇的农村文化信息素质教育网络。通过建立“农文网培学校”,从而推动文化设施资源与文化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共建共享,实现站点向学校的转换,全面扩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服务功能,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利用水平,使之能够开展文化科普教育、知识信息服务、图书借阅、文化鉴赏、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公益文化讲座等多项服务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某项专门技能的新型农民。

三、组织机构

勐勐镇“农文网培学校”设名誉校长1名(聘请分管文化工作的副镇长担任);设校长1名(由文化站站长担任),负责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设教员2名(由文化站站长及工作人员担任),负责学校日常的培训、电子阅览室管理、教学辅导、设备维护等工作;设辅导员若干名(从镇专业技术人员中聘请),负责培训项目的辅导工作。具体人员如下:

名誉校长:李应明(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校长:代云红(镇文化站站长)

教员:潘卫华(镇文化站工作人员)

辅导员:董华兰(勐勐镇党校校长)

李本应(镇农村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镇农业

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翁志涛(镇林业站副站长)

郑万勇(镇畜牧兽医站站长)

李文锦(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

“农文网培学校”下设办公室在镇文化站,办公室主任由代云红担任,工作人员为潘卫华。各行政村设立分校,聘请村支部书记担任分校校长,村文化活动室或农村党员活动室管理员担任辅导员并负责分校日常培训管理工作。

四、培训对象和教学方式

(一)培训对象

1、村“两委”委员、村民小组组长、农民群众。

2、本镇辖区内民办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等。

(二)教学方式

1、根据“三农”工作的需求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文化娱乐的需求,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科学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2、专项培训以上机自学为主,集中授课为辅,基地实训为重,采取学时制和学分制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综合考评,对考核合格并达到学分规定的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3、流动培训主要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科技文化资源和信息服务。

五、设备配置

(一)电子阅览室的基本配置

1、培训资源专用服务器1台,用于培训资源的存储,管理与服务;

2、教学电脑5台以上,用于培训资源的个性化浏览,多媒体培训课件点播,网上信息资源搜索;

3、投影机及投影布(100寸)一套,用于集中培训和辅导;

4、高清移动播放机1台,用于流动培训和辅导,以及电影的流动放映;

5、互联网接入。安装有不低于2mb宽带的互联网接入;

6、其他设备配置:音箱设备、网络设备、稳压电源、标牌等。

(二)培训教室的基本配置

1、课桌椅20套;

农业信息化是农民致富的关键 篇3

一、信息化的重要性

1.农业信息化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农民接触的信息少,对事物、外界的了解就少,见识就少,视野就狭窄,思路就不活。在没有更好的教育投资下,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就地培养农村人才,使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能充分接触有用的信息,无疑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

2.农业信息化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造就的网络体系,不仅能扩大传统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和交易范围,加快交易频率和速度,也能有效解决农村购物难的问题。

3.农业信息化是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农村穷并不是穷在资源的缺乏上,相反,发展滞后的地方往往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原因在于资源常处在“休眠”或“半休眠”的状态下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激活这些社会资源的要素就是信息。有了先进的科技信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农民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打造农村优势产业集群也就成为可能。

二、我国一些成熟的信息服务模式

1.浙江“农民信箱”模式(www.zjnm.cn)

农民信箱系统是利用因特网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农民量身定制的信息工具。它以实名制注册使用并与手机相连,使农民群众能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是一个集通信联系、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公共服务平台。

农民信箱的四大特点:

特点一:真名实姓注册。浙江农民信箱所有用户都须凭身份证实名注册,也就是说所有的用户在网上都以真名实姓出现。所有的信息都可追溯,有效避免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的通病。

特点二:手机信箱捆绑。浙江农民信箱的每一个信箱都与本人的手机实行捆绑式服务,可以单发手机短信,可以单发电子邮件,也可以同时发送短信邮件。这一功能有三大好处:一是即时性。遇到寒潮、台风、火警等突发性的预警警报,由于手机随身带,收件人能即时收到,不会错失防灾时机。二是现实性。依靠手机与信箱捆绑服务,农民即使没有电脑,照样可以收到信息,手机作为一个简易的电子终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最后一公里断层”。三是相对只有手机短信来说,电子邮件同时发送,又实现了大批量的文字图像高效率低成本传输。

特点三:网上门牌号码。只要进入写信栏,点击“选择收件人”,网页上就会出现一本地址簿,它既可以按行政区域分类,也可以按身份类别分类,让每个会员都拥有自己的座位,就像街道门牌,目前里面的100多万人,人人都可以轻松地彼此找到,实现零距离沟通。

特点四:农民坐等服务。政府部门通过农民信箱对不同产业的农户进行合理分类,收集相关资料并精选加工,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22个供求专场,如农家乐专场、杨梅专场、放心家禽店等。

2.“12316”新农村热线模式

“12316”新农村热线是一种整合了企业的网络资源和农业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一种信息服务模式。吉林以省级“12316”新农村热线平台为调度中心,对于农民提出的问题做到分类处置,及时解答。一是在省级平台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协调组织市县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赴现场解决那些在电话中农民描述不清或需要借助仪器做出初步诊断类的问题。对县里专家解决不了的,由省市专家会诊解决。二是涉及农资打假方面的热线,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将热线记录转到农委法规处,由法规处出督办单,协调有关单位和市县农业部门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反馈给信息中心。三是为了确保省以下电话有人接听,问题有人处理,在专家队伍建设中,将市、县农业信息中心负责人纳入专家团,纵向指挥,有关热线问题由市县农业信息中心主任负责协调处理。

三、农民该如何利用信息致富

1.提高利用信息的素质

改变对获取信息的无所谓态度和对网络信息的怀疑和不信任态度,有步骤地踏踏实实地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掌握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信息获取能力。要选择优秀资源,提高利用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2.积极利用互联网

(1)浏览信息。千里之外某时刻的信息可以瞬间在网上得到,而且信息无所不有,及时掌握这些信息有利于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有选择地浏览网上信息,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及营销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营策略。

(2)查询信息。通过在网上查询信息,能够知道需要的东西该到哪里去买,要卖的商品到哪里去卖。农民朋友经常会遇到某些生产技术难题而不知所措,可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学习各种农业生产新技术。用GOOGLE和百度都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农业网站也有许多:比如:www.agri.gov.cn www.aweb.com.cn www.farmer.com.cn等等。

(3)发布信息。在网上发布信息速度快,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月费用低廉。农民朋友可以在某些网站提供的免费发布信息的网页上发布信息,不少网站都开通了供求栏目,如中国农业信息网、浙江农网、阿里巴巴等。你在上网的电脑上输入需要发布的信息和你的联系地址、电话等,再将其点击发送到网络服务器上,其他上网浏览者就可以看到你的信息。不便发送的农民,可以委托各乡镇的农技110发布。

(4)制作网页。网上发布的信息一般都是单条的文字信息,如把单位的或个人的农产品规格、价格、产地或技术项目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网页,则作用更大,能吸引更多的买主,自己的网址可以长期保留在网上供浏览。还可开设网上农产品超市,实现网上交易。

互联网为相距千里的买卖双方的谈判提供了快捷、价廉的条件,农民朋友还可通过网上聊天结识更多的生意朋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当然,在网上发布信息无须审批手续,网上发布的供求信息难免鱼目混珠,掺杂虚假内容,因此,农民朋友在网上也要学会防止上当受骗。

3.积极利用传统信息渠道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4

一、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要的信息根据进城务工目的和城市生活预期的不同,可将农民工分

为返乡型、徘徊型、融入型等不同类别的农民工群体。不同类型的农民工群体虽然对是否最终留在城市有着不同的预期,但对有关职业技能培训信息都有着较大的需求。由于对城市生活预期的不同,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程度也不同。融入型和徘徊型的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比返乡型更大,因此对相关信息的需求也更高。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调查中发现,徘徊型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信息需求比其他两种类型的农民工更为迫切。徘徊型农民工对是否留在城市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如果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在城市里拥有比较稳定和还算体面的工作和收入,他们将留在城市。农民工培训,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能够为徘徊型的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培训信息,使他们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在城市里顺利就业,将增加他们留在城市的机会,达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此外,各种类型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的高度需求反映了农民工在获取职业技能培训相关信息上存在困难及相关信息缺乏的事实。

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要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市场对各类职业技能需求的信息

这一类信息包括劳动力市场上各种职业技能的供需和定价情况。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需要付出金钱、时间、精力等成本。因此在决定是否参与培训时,农民工会考虑到培训的效果。只有了解到劳动力市场对相关职业技能需求的信息,进而参与对口技能的培训,才能提高培训的效果。

(二)培训机构的相关信息

培训机构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培训内容、培训质量等。培训机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参与培训能否真正掌握一门技术,所以农民工对这些信息更为关注。由于农民工培训市场前景广阔,市场上除了政府组织的培训机构外,还存在着众多的民营培训机构。这些机构良莠不齐,农民工难以分辨,出现了上当受骗的情况,影响了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

只有知道培训的时间和地点的相关信息,才能最终参与培训。培训的时间和地点的信息,包括政府在哪里和在什么时候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的服务。有的农民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免费的培训班而错过参与培训的机会。培训地点的信息还包括在哪里有培训服务之类的信息。

二、信息缺乏对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

相关信息的缺乏对农民工参与培训产生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间接影响主要体现为由于相关信息的缺乏,加大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成本。在信息时代,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要获得一定的信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由于相关信息的缺乏,农民工必须花费更大的成本去搜寻这些信息,这些成本成为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的一部分。相关信息的缺乏对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产生了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信息的缺乏,部分农民工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

由于职业培训的提供和效用等相关信息比较缺乏,导致某些有职业培训需求的农民工无法参与培训。农民工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时,往往会遇到“不知道到哪里学”的困难。“不知道到哪里学”表明农民工缺乏包括培训地点、时间、培训机构等培训服务资源的信息。农民工“不知道到哪里学”,当然就无法参与培训。

(二)影响了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职业技能培训是一种“信任品”,即使消费之后也难以辨别质量,而且消费之后形成沉淀成本,效果不好也无法收回。同时,农民工一般收入相对来说比较低,在进行投资时符合风险规避者假设,对是否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去参加培训持谨慎态度。因此,农民工对培训的质量十分关注,他们在决定是否参与培训时,往往首先考虑学习以后有没有用。当农民工不能获得有关培训结构和培训效果的充分信息时,对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表示怀疑,担心上当受骗,担心学了技术以后没有用,将会放弃培训。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农民工易上当受骗,对农民工的培训时间短、质量差,许多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是当前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工上当受骗,有培训机构的原因,也有农民工自身缺乏相关信息的原因。上当受骗的例子多了以后,农民工自然没有了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信息缺乏使农民工错过培训机会

政府为了支持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已经开始对农民工实施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一政策提高了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宣传的不到位,有些农民工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项政策。培训机构在举办培训班时往往出现由于农民工不知情而冷场的局面。

三、信息缺乏的原因

(一)农民工信息来源渠道比较匮乏

据调查,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由于缺乏组织和引导,农民工获得有关职业培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亲友和老乡之间的相互传递。这不但影响了农民工获得相关信息的数量,同时也影响了信息的质量。此外,我国农民工虽然也居住在城市,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生活,难以利用城市的信息资源。大多数农民工平时较少看书读报,无法从书本和报纸上获得信息。由于他们大多居住在集体宿舍或者工棚,农民工很少有看电视的机会,也难以从电视上获得相关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有关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的农民工更少。

(二)农民工劳动强度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收集信息

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就业的占30.3%,在建筑业就业的占22.9%,在社会服务业就业的占10.4%,在住宿餐饮业就业的占6.7%,在批发零售业就业的占4.6%。农民工所从事的一般是城里人不愿意从事的脏、累、危险、收入低的行业。这些行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农民工在劳累一天之后,身心疲惫,没有精力和时间收集信息。

(三)有些信息难以进行甄别

由于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市场职业技能需求的甄别,对农民工来说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这些信息的复杂性,单个个体很难进行判断。农民工在选择职业技能培训的类型时,由于这一类信息的缺乏,只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选择,容易造成所学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后果。

四、解决农民工培训信息缺乏的对策

相关信息的缺乏,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资助时,应该考虑减轻农民工培训的信息障碍。

(一)针对农民工信息来源渠道狭窄这一情况,政府在对农民工进行资助时,不但要注重对农民工培训的货币资助,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和引导

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农民工潜在的培训需求,也可以减少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成本。农民工“不知道到哪里学”反映出了我国农民工培训机构不足的一面。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资助,增加培训机构的数量,加大分布的广度,这样等于为农民工的培训提供了更多信息源,使农民工更容易获得相关信息。在对农民工提供培训资助时,应该考虑到对农民工的信息资助。

(二)建立和完善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使广大农民工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政府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统计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的信息,定期对不同职业、不同等级的农民工职业供求和工资价位进行调查,调查分析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农民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地的政府,更应该注重加强这方面的服务。(2)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信息传递机制,让农民工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的培训政策和培训信息。不但要依靠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信息,而且有条件的应该深入农村地区和农民工居住地进行宣传。(3)农民工信息服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做好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将这些监督和评估结果传递给农民工,减少农民工受骗的几率。

(三)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培训

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机制之下,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很少组织农民工进行培训。目前,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培训还很少,只占农民工培训人数的很少部分,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主要还是个人行为,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大部分农民工要想提高职业技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师傅帮带着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本。用人单位也是农民工技能提高的受益者,但对农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引导和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从信息传递的角度上看,也有其合理性。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情况了解地比较清楚,知道应该对农民工进行什么样的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同时,企业组织农民工进行培训,可以使农民工不会因为缺少相关培训信息而无法实现培训需求。因此,应出台相关法规明确企业的农民工培训责任。同时,对积极组织农民工培训的企业进行免费宣传、资金奖励或者采取税收减免等鼓励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总之,农民工培训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为农民工培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农民工培训服务仍然存在一些还需要完善的地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实现受到多方面的制约。相关培训信息的缺乏,对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既有可能直接导致农民工无法参与培训,也有可能降低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实现。

摘要:农民工对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较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导致其对职业技能培训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因此,应该注重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引导和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信息缺乏,制约,对策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美).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孙志军.中国农村的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以甘肃省为基础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汉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J].科学与管理,2006,(2).

[4]黄炜倩,刘知林,浙江农村成人教育主导性、引致性需求研究[J].职教论坛,2005,(6).

[5]郭萍,胡军.高等教育中的信息不对称及规制分析[J].高教探索,2005,(1).

[6]王义龙.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工培训关系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

[7]柳娥,蒋爱群等.农民工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报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10).

[8]刘伟,张周来.农民工免费培训为何叫好不叫座[N].农业科技报,2005-05-24.

[9]王永欣.免费培训缘何门可罗雀[N].中国妇女报.2005-06-30.

[10]苗绘,杨颖秀.教育消费知情权及其保障机制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4,(8).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5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农民法制信息需求;涉农法制信息传播

中图分類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15-02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由于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工工资拖欠、农村环境污染及基层干部腐败等引发的农村利益冲突或纠纷日益凸显,农民的法制信息需求与权益维护需要等也日渐迫切。因而,加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法制信息需求与满足研究显得极有必要。为此,我们选择了苏北农村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证调查为依据进行了研究。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法制信息需求状况

1.农民关注法制信息的状况及动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对法制信息究竟有着怎样的需求?他们最关注或最需要什么样的法制信息;大众传媒及政府普法宣传部门等媒介或渠道会经常传递一些法制信息,但农村受众是否关注这些信息;关注的动机何在等等,值得深入调查分析。

上题中的选项共有12项。我们提供给受众五个选择项:“很关心”、“关心”、“无所谓”、“不关心”、“很不关心”。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分别给这五个量从“5”到“1”依次赋值,然后进行加权计算并按均值排序,后文中凡提供均值处计算方法皆同。从表1各项的排序来看,农民对有关土地征用、土地流转等土地权利及相关信息和房屋拆迁补偿、房屋买卖等信息,以及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信息最为关注,排在前三位;仅次于这三者的是揭露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方面的舆论监督信息;再其次是农村的政策信息,关注度也较高。这与长期以来政策在农村许多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不少农民对农村改革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感触很深;其它的诸如有关农村的打白条、乱收费、农民负担,农民工住房、养老、工资等一系列问题,村民选举、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农村治安问题、销假售假和农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也有相当高的关注度。

2.农民关注法制信息的动机。从表2的数据来看,农民比较集中的选项是“了解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保护自己的权利或解决自己类似的问题”,这两项的选择比率超过65%,可见,农民关注法制信息有着较强的“现实关注动机”或实用性特点;选择率较高、排在第三位的是“欣赏曲折离奇的法制故事,消遣娱乐”,这说明农民喜欢接触具有一定故事性、娱乐性的法制信息。不少农民喜欢看电视法制节目或涉案题材电视剧,往往就是出于这样的需求动机,这种动机也可称为“娱乐消遣动机”。由此可见,寓“法”于乐对于涉农法制信息传播致效的重要性。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选项“平时我不大留意法律知识或法制信息,只在用着的时候去找或关注”的选择比率相对较高,还有不少农民选择“不经意看/听到的”、“了解一下,免得其他人提起或议论时自己不知道”。这说明,不少农民对法制信息的主动关注或主动学习动机不足,这种动机倾向可称为“被动关注动机”。涉农法制传播者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受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如何能够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以获得良好的法制传播效果,值得深思。

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获取法制信息的主要渠道及满意度

1.农民获取法制信息的主要渠道。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民获取法制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大众媒介,其中电视占据主要的份额85.7%;选择“政府普法宣传”的占27.8%;通过“别人谈论”渠道获知的占32.1%;选择“日常工作、生产或生活”渠道的占10.7%,“其他”的占3.7%。从上述结果来看,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是农民获取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相比之下,通过政府普法宣传活动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较少,这说明政府在农村普法方面的投入不足或传统的政府普法模式在新的普法形势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或问题。

2.农民对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的满意度。从1985年“普法”至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通过的六个“普法五年规划”中,都明确提出,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功能和优势。从这一层面上看,大众传媒是国家法制信息传播的专业机构和具体操作者。本次调查主要考察农民对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的满意度。

我们提供给受众的是“很满意”、“满意”、“说不好”、“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选择项。从表4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受众满意度最高的是“发布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方针”,而在其它方面的选项所得均值皆较低。也就是说,农民对媒介在“揭露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及时提供有关农村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医疗保障、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法制信息”、“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呼声或利益诉求”、“提供法律服务或法律援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太满意。

三、城市化进程中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功能亟待加强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与普法进程的推进,我国传媒法制信息传播获得了空前发展与兴盛的机遇和条件。可以说,现代传媒在我国法制建设与普法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与影响,大众传播媒体在涉农法制信息传播方面尚存在诸多缺失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贴近农村实际的涉农法制选题总量整体不足。近几年来,电视、报纸等媒介涉农法制节目或报道的选题数量有所攀升,但深入考察会发现,真正贴近农村的法制选题并不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内容仅仅是“涉农”而已,真正反映农村法制建设问题,或贴近农民生活、体现农村社会特点的“对农”法制节目或报道较少[1]。

2.涉农法制信息传播内容结构失衡,农村刑事题材比重偏大。目前媒体涉农法制报道或节目大多集中在刑事案件选题或故事性、可视性比较强的民事纠纷案例,而对于行政法、商法、合同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领域的宣传报道较为缺乏,尤其是忽视或回避转型期农村社会的矛盾冲突,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或批评监督不够。

3.多官方、警方立场及专家话语,农民主体地位体现不足。目前大多数媒体涉农法制报道或节目要么是传者本位的农村法制资讯的播报,要么是立足官方、警方及专家立场的涉农法制故事的单向讲述或评论,无论是农村选题,还是城乡共性选题,大都缺乏农村受众的互动与参与。这种以传者为本位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的涉农法制信息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甚至违背了法制信息传播的内在特点和要求,不利于涉农法制信息的传播致效[2]。

4.侧重故事性和趣味性,法理性开掘不够。法理性是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的灵魂和本质属性,它要求涉农法制报道或节目应具备一定的法律含量。然而,当前电视、报纸等媒体涉农法制报道或节目对故事性、趣味性或轰动效应的过分追求,往往导致涉农法制信息传播内容“法理性”的淡化或缺失。

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是推进农村法制现代化的一条重要路径或方式,其在普及农村法律知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监督农村法律实施、推进农村立法进步和农村依法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因而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多元化功能也将愈发重要并亟待加强。如何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法制信息需求状况及特点,增强涉农法制报道及节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周立.刍议中国电视法制报道的地域歧视[J].新闻实践,2004(1).

[2]宋晓.普法的悖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2).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6

1 文献回顾

由于国外一些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尤其是农业科技服务起步早、发展快、实效好,因此回顾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领域的研究文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Cox P G认为,决策支持系统运用在农业领域可有效帮助决策者进行更好决策,提高正确性和竞争力[1]。Victoria Salin认为,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牛肉产业,有助于促进其供应链主要环节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对各个环节的主体如企业、合作社等机构的良好发展[2]。Chieochan O等分析了泰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合作社的管理者特征与组织特征;外部因素一般是政治、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等,旨在更大程度地提高泰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信息技术[3]。Rupak Chakravarty认为,印度奶牛合作社的牛奶增产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并以印度国家乳制品发展委员会发展奶业为例,介绍其关键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牛奶的收集速度和质量与快速服务于奶农的效率,从而解决了传统常规操作中的问题,使印度乳品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4]。

国内学者主要从信息平台、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和相关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王志军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合作社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对其开发的乡饮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信息平台进行了研究[5];刘忠强从产供销物流管理系统建设、溯源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门户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6];孙想等基于信息资源聚合角度,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获取与信息发布难、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XML Schema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聚合元数据搜集规范,设计数据传输流程和信息定制与智能推送机制,建设两层部署体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系统[9];白岭等对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情况、必要性和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述,提出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建议[7];蔡培良在调研基础上,阐述了建设信息化的可行性、潜力、优势和机遇期,通过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模式,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销售信息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信息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策略与建议[8];黄建新实证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科技传播推广服务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的效果,提出了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研究—推广—扩散”的组织体系,需要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入手提供更多的支持[10];李小英等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与技术服务的特点要求合作社根据农户信息需求探寻新的服务体系实现途径,进一步提高服务农业和农民的效率[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领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发展时间较短,学界大多数集中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与开发、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调研与对策等的研究,没有深入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的不同层面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信息技术角度,以温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对其信息化建设进行实证调研分析,从合作社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组织之间三个方面构建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型信息化服务体系,对其进行有益的探索研究。

2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现状调研分析

立足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发展基本状况及其对信息化服务建设需求与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为我国下一步科学筹划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服务发展提供依据。我们选取温州地区若干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样本进行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87 份,收回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为62.07%。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主要涉及种植业、渔业、林业、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等,分别占37.04%、24.07%、16.67%、11.11%、9.26%和1.85%。

2.1 信息化硬软件建设情况调研分析

从合作社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调研来看,96.3%的被调查合作社配备了计算机终端设备,其中合作社配备2—5台计算机和配备1台计算机的较普遍,分别占38.90%和33.33%;配备6—10台计算机和配备10台以上计算机的合作社分别占20.37%和3.7%。从合作社信息化软件人才的调查数据来看,设有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信息员占42.59%,人员数量以1—3名较普遍;在未设专职信息员的合作社中,57.41%的设置了兼职信息员。此外,被调查信息员的文化素质属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分别占3.70%、26.52%、37.04%、30.89%和1.85%。

2.2 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调研分析

从合作社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调研来看,90.74%的被调查对象具有信息化服务意识,但只有46.30%的合作社建有用于数据管理与信息服务的基础数据库。在“是否有利用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组织内部、组织外部和组织之间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的调研数据表明,组织内部主要是应用财务管理系统、社员档案管理系统为主进行合作社的日常财务收支管理与社员基本信息管理,分别占90.74%和51.85%;部分合作社在内部管理中有使用社员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方便对社员进行规范管理与深入服务。组织外部主要是做好对外产品宣传展示、销售、流通管理等工作,目前使用农民合作社网站、产品网络营销系统、产品流通管理系统的分别占82.48%、55.56%和20.37%。受信息化硬软件、财政资金等条件限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和社员服务系统实际应用比例少。随着信息化建设发展与管理规范科学化的纵深发展,依托该类系统进行产品质量安全双向性追溯管理和为社员提高便利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方便合作社组织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一些地方政府与相关农业部门日益注重与合作社的联合,统一进行门户网站、区域数据库、在线专家服务等系统管理与建设。通过调研发现,温州地区合作社组织之间使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门户网站达70.37%。此外,被调查的合作社普遍认同信息化服务对日常运营的积极作用,认为帮助非常大、较大的合作社分别占12.96%、57.41%,这为日后推动合作社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2.3 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从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调研来看,通过整理分析并统计部分问卷数据汇总成表1。统计显示,影响合作社信息化发展因素主要为:政府、合作社、社员。“政府对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扶持力度不够”为最主要因素的占88.89%,“合作社缺少高素质信息员人才”与“合作社对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分别占72.22%和61.11%,“合作社社员自身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足”与“社员对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分别占46.30%和31.48%。此外,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42.59%的合作社制定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46.30%的合作社通过提供相关计算机技能培训来提高社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通过调查发现,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直接影响合作社信息化发展状况,该项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自筹资金占94.45%、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占3.70%、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占1.85%。

3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服务中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员人才匮乏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保障合作社实现信息化服务的硬件条件。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合作社配有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台数少、设备较落后、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因此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现有基础设施。此外,兼具农业知识与信息知识的复合型信息员人才是推动合作社实现信息化服务软件的条件。目前从事合作社信息化工作的信息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和意识,对信息员培训教育不重视,高素质人才匮乏。因此,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其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发挥其软硬件优势。

3.2 服务意识薄弱,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合作社对信息化服务与网络化运营的意识逐渐增强,但目前应用于合作社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组织之间的信息服务手段滞后,大部分信息系统被合作社简单地应用于基础性综合信息的管理,如财务管理、社员档案管理、门户网站等,多数没有涉及信息挖掘与信息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相当比例的合作社对各类信息系统认识不深,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线专家答疑系统等,更无法涉及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各类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资源,提炼信息再加工进行辅助性决策应用;在销售过程中无法利用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销售与交易。因此,合作社需加强信息化服务意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升对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层次,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3.3 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弱

资金投入是直接影响合作社信息化成功建设的关键因素。据调研显示,大部分合作社的信息化建设资金为自筹资金的单一模式。虽然一部分合作社具有较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但受资金瓶颈限制,对社员仅能提供基础性的计算机技能培训,无法提供较全面和可持续性的培训。在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方面,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协调好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地,特别是在合作社资金与计算机培训扶持上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健全合作社信息化服务体系。

4 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温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服务现状,基于信息技术角度本文提出了构建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组织之间”信息化服务体系方案(见图1),以期为温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4.1 合作社组织内部信息化服务平台

合作社组织内部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主要是以信息化手段为工具,本着“方便、实用、高效”的原则,一是对合作社内部管理流程进行有效地重组整合,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合作社内部不同层次/角色成员,包括组织管理者、财务人员、库存人员、农户社员等进行统一便捷化管理。针对合作社组织内部的不同需求,不少信息系统产品应运而生,如社员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社员培训系统、社员档案管理系统、涉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等。基于企业ERP的概念,社员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是解决合作社生产、库管、销售等日常流程管理,实现全方面的信息采集与信息处理,使合作社各个岗位的社员能高效快捷地协同工作,达到办公自动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预期目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是解决合作社日常账务管理,包括日统计、月结算、存货核算、盈余返还等业务过程,实现动态掌握资金流动与使用情况,增强合作社资金的透明度,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社员培训系统主要通过建立培训知识数据库与专家系统,为社员提供线上线下培训平台,让社员通过友好系统界面能随时随地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日常生产技能。社员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设立社员信息档案管理与网络查询功能等模块,为合作社建立完整的社员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方便合作社实现对社员的统一数字化管理。涉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收集与整合有关在政策、科技、市场等各类涉农信息资源,让社员通过访问系统及时了解最新支农惠农信息,实现农业资源信息共享目的。

4.2 合作社组织外部信息化服务平台

合作社组织外部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媒介搭建合作社与外界市场之间全面信息化对接网络平台,如产品网络营销系统、产品流通管理系统、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社员服务系统、农民合作社网站等。产品网络营销系统主要是为了解决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基于电子商务理念改变传统销售模式,通过设立产品推广、信息发布与收集、客户服务、网络交易等功能模块,实现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拓宽销售网络渠道的目的。产品流通管理系统是以农产品产业链为基础、供应链管理为重点,可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中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诸多问题,它与产品网络营销系统配合使用可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合作社的经济收入。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可综合使用多种前沿技术,如RFID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每个农产品建立从生产到消费者各个环节的档案信息报告,同时为消费者群体提供网站、POS机、手机短信和语音电话等多种终端质量安全追溯方式来查询所购买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并设立消费指南、安全信息产品提示、与合作社网站相链接等功能,实现对农产品全程信息安全管理。社员服务系统为合作社社员整合多方资源共享快捷的优质服务,主要包括合作社规章制度与国家地方政策宣传、日常常见疑难问题解答、生产技术、生产标准与规范指导、农资信息发布、市场产品价格查询等综合性服务。农民合作社网站是以突出合作社形象与展示产品为主的展示型网站,让客户与社员能全方位了解合作社产品,建立与客户之间沟通服务,改善产品售后服务,提高合作社知名度,主要包括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与留言反馈等功能。

4.3 合作社组织之间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合作社组织之间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主要是借助国家、地方政府、合作社联合社等多方社会力量,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体创建与引导信息系统的产品使用,针对不同产业、规模与层次合作社的实际特点,开发设计满足不同合作社组织之间要求的信息系统软件,如合作社统一管理门户网站、地理信息系统(GIS)、区域合作社信息数据库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测系统、在线专家答疑系统等,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推动合作社信息化服务发展。

合作社统一管理门户网站主要是将分布在种植、畜牧、渔业、林业、农机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等门类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归集为一站,通过统一网络服务标准对其进行规划化与标准化管理,实现不同产业与同产业内的合作社信息资源上下互通与共享,形成区域内综合性合作社门户网站。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于计算机将图形与数据库相结合的可视化信息系统,将其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定期收集农业信息数据,如行政乡镇分布、农户人口、农村基本情况、农作物播种面积、种植品种分布、农业产值等,动态监测农业资源,对采集数据进行空间综合分析与诊断预测,可及时为合作社日常业务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减少决策盲目性,大大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户增收。区域合作社信息数据库系统主要是通过建立面向农民合作社数据库,收集区域内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如合作社产业类型、主营产品、负责人与联系方式等,以便全面掌握区域内合作社运行情况与近年来发展成效,打破同区域不同产业与同产业合作社缺少相互联系的局面,搭建区域内各类合作社组织之间纵向与横向联合互通桥梁,实现合作社分享各类信息资源,提高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能力。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测系统主要是通过建立市场行情分析、价格分析、供求分析、市场动态、国内外其他链接等功能模块,利用商业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对搜集市场行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统计,为合作社管理层及农户提供有效的农产品价格行情和供求基本信息及分析预测信息,以便正确指导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在线专家答疑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建立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部分、知识获取部分等功能模块,帮助社员及时解决日常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一线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Cox P G.Some Issues in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J].Agricultural Systems,1996,52(2)∶355-381.

[2]Victoria Sali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attle-beef Supply Chain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0,82(5)∶1105-1111.

[3]Chieochan O,Lindley D,Dunn T.Factors Affect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ai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A Work in Progress[J].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2000,2(1)∶1-15.

[4]Chakravarty R.IT at Milk Collection Centers in Cooperative Diaries:The National Diary Development Board Experience[A].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Cases from India[C].India:Sage Publications,2000∶37-47.

[5]王志军,苗良,梁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8,(7)∶39-41.

[6]刘忠强,王开义,喻钢,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1)∶1-4.

[7]白岭,徐佳男,马燕.关于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探讨——兼谈对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2,(8)∶14-18.

[8]蔡培良.福建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研究[J].农学学报,2013,(8)∶69-74.

[9]孙想,李庆学,吴华瑞,等.基于信息资源聚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10)∶3697-3701.

[10]黄建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148-151.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7

关键词:“校—地结合”,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信息网络共享服务系统平台

2014年1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 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促进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推广新兴职业农民培训, 明确“加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培养信息农民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为了进行“校—地结合”模式的苏北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 本课题组根据我校近年来实施的农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成功模式, 对培训后的学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查, 调查分析学员在培训与教育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制约因素, 并进行了细致的跟踪服务, 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 高等职业学院和科研院所在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研究和对学员跟踪调查的反馈, 我们找出了制约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发展的因素;设计了基于“校—地结合”模式的苏北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实施方案并进行了实施;制订了“校—地结合”模式的苏北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的评价机制;最后我们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基于“校—地结合”模式的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

一、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特点

(一) 管理部门多

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管理部门主要有农业委员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局、科技局、教育局、工会、扶贫办、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 且互不隶属、各自为政。实施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机构主要有各农技推广站、农广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大中专学校等。

(二) 资源浪费

“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中, 综合利用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各主管部门互不隶属、缺乏协调, 从而导致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资源分散, 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重复性建设, 另一方面又做不到高质量的建设, 导致这些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雄厚、教学管理较滞后、培训的规模小且质量差。

(三) 内容、层次单一

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一般为实用技术培训且是短期培训, 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工程”等项目。进行这些项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集中大量的资源, 但不能持续, 一旦培训结束, 也就没了下文。因为缺乏相关的机制, 很难将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地利用起来, 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 缺乏职业教育

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内容单一, 且多是短期培训, 低层次培训, 缺乏长期的、高层次的、正规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十二五”期间全国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人, 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教育规划纲要》规定加快发展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 但现实情况是短期培训多, 职业教育十分欠缺。

(五) 模式老化

农民教育培训大多由县农业委员会组织, 采取由农广校牵头组成的“百名讲师团”进入乡镇指导培训和专家讲座的形式。教育培训的对象一般都是村干部、农业经纪人、种养大户, 以骨干带领其他农户共同致富, 并没有面向广大农户进行教育培训。部分接受过教育培训的人没有做到示范带头作用。

(六) 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低

在农村, 电话、电视已经普及, 个别农村也已经配备了计算机网络。但计算机一般只是用来进行档案管理或联系上级部门, 普通村民接触计算机网络很少, 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计算机网络资源在信息社会有着非常大的用途, 农民朋友可以从网络上查找很多资料, 可以下载很多视频, 可以即时和专家通讯等。农民不能顺利地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农业信息, 这说明为农民提供的信息网络交流服务平台还不完善, 需要花大力气改变农村信息化落后的面貌。

二、构建基于“校—地结合”模式的

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

为了充分整合、协调各方面的资源, 持续进行高质量的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 需要建设“校—地结合”模式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信息网络共享服务系统平台, 打造信息化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

(一) “校—地结合”模式的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

(二) 建立“校—地结合”模式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信息网络共享服务系统平台

建立的信息网络共享服务系统平台是一条线, 这条线将农民、地方政府、各级行政部门、各大中专院校、各科研机构、各行业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各种教育资源统一起来, 为形成新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

1.平台的系统架构 (见图1)

2.设立平台的优点

(1) 突出了主体。突出了以农村成人学员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一切为农村成人学员着想, 使“校—地结合”模式的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顺利进行, 方便农村成人学员接受教育和培训, 从而学到知识和技能。

(2) 整合了资源。整合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 整合了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 整合了社会资源。适应了农村成人因文化水平不同对教育与培训不同层次的需求, 解决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时间不固定的问题, 解决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地点分散的问题。

(3) 用户广泛。每一位农民都可以使用身份证号码在网上进行注册, 身份证号码就是学号, 所有的农民都是学员。用户还包括系统管理员、各协会行会等社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各市县镇村系统维护人员等。各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由系统管理员分配或由其注册获得。所有用户均可免费使用系统。

(4) 利于统筹。所有政府部门都可充分利用系统平台开展培训与教育, 你方唱罢我登场, 轮番上阵。通过系统平台, 可以公布培训、教育信息, 公布资金信息, 公布专家信息, 公布教育资源等。当一个政府部门项目结束时, 在平台里留下了各种教育资料, 可以被以后的需求者继续使用。

(5) 平台用途广。农村成人学员可以在网络上注册用户和密码, 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平台系统,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进行网上报名。如选择职业教育可以选择具体的专业, 可以查阅专业教学计划, 下载学习资料, 与教师交流等;如选择职业培训, 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需要参加某种培训的信息、查询并选择参加某种培训、随时在线学习、下载教学视频课件资料、参加网络考试、发布留言信息、查询考试成绩、查询证书信息、违规举报、提出各项建议等。系统管理员负责日常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学校、科研机构可以在平台上上传视频资料、教学资料、发布教师信息、开课开班信息、发布技术成果等;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发布用工信息、教育与培训信息, 根据学员的要求组织开班并发布信息、学员免费教育和培训信息、奖励人员名单、国家政策法规、接受学员的违规举报等;各协会行会等社会组织可以根据其成员的要求在平台上发布请求教育培训的开班要求等信息;各市县镇村系统维护人员可以由市县农业委员会工作人员、乡镇农民培训学校工作人员、村委会办公人员、驻村大学生等人员担任, 负责安排现场授课教室、联系农村学员、联系上级部门、联系学校和科研单位、联系教师、后勤保障等。

(6) 平台共享多。平台可以联合苏北各地大中专院校建立专家资源库, 将专家擅长领域、主要成果、主要经历等信息发布在网上, 供农村成人学员选择交流。可以建立共享资源库, 将苏北各地大中专院校的视频资料集中起来传到网上, 供农村成人学员随时随地地观看学习。如果有足够多的视频资料供学员选择, 就可以满足学员对知识技能的不同需求。可以建立科技成果库, 将苏北各地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最新的科技成果汇总起来传到网上, 供农村学员查阅。如农村学员对科技成果有需求, 则可以直接和相关单位和人员联系, 此举有效地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7) 实行学分银行、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互转。通过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信息网络共享服务系统平台, 可以更好地实行学分银行、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互转, 农村学员每次参加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会给予一定的学分, 记录在平台里形成档案, 永久保存。当学分累计到一定的程度, 可以作为颁发学历证书的重要依据。

(三) 建立相关机制

为了保障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信息网络共享服务系统平台的正常运行,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校-地结合”模式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作用, 需要建立相关机制进行保障。

1.建立激励机制

对农民培训可以免费;对学习好的学员可以奖励;对拿到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学员可以奖励;对做得好的教师及教辅人员可以给予奖励;对做得好的学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也可以给予奖励。

2.建立支持机制

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保障平台的运行, 政策、法规、文件要规定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配套资金, 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规定学校、科研机构对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人次和场次, 规定县镇村必须完成多少人次的培训任务。

3.建立考核机制

主要是考核政府相关部门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上是否达标;对学校、科研机构进行各项评估时, 对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也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还需要对政府工作人员、驻村大学生进行考核。

4.建立监督机制

监督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中是否有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的行为;监督是否有将配套资金挪作它用、扣发资金、贪污的行为;监督是否有虚报瞒报信息数据的行为;监督是否有徇私舞弊, 滥发毕业证、技能证的行为;监督是否有不认真对待工作的行为。监督方式可以采用农民学员举报监督、上级巡视监督、考核监督、抽查监督等。

建立“校—地结合”模式的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信息网络共享服务系统平台———形成新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 可以克服传统农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多种缺点, 整合各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各教育培训机构的信息资源, 密切联系群众, 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

参考文献

[1]苏志宏.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8) .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8

调查对象年龄结构:30岁以下12人、30~45岁32人、46~60岁44人、60以上12人。访谈人员性别结构:男性60人、女性40人。文化程度情况:未上过学18人、小学52人、初中24人、高中以上6人。家庭收入情况:1万元以下6人、1~3万元54人、3~5万元26人、5万元以上14人。是否愿意接受蔬菜专家指导情况:非常愿意68人、愿意32人、不愿意0人。接受大棚蔬菜技术服务信息来源情况:亲戚、朋友或邻居40人, 凭个人种植经验20人, 看电视 (寿光蔬菜频道) 14人, 其他方式 (农业生产资料售后技术人员、农业合作社等) 12人, 看报纸 (《北方蔬菜报》) 8人, 农技人员指导6人。最感兴趣的蔬菜技术:病虫害防治70人, 蔬菜良种20人, 高效化肥6人, 其他 (机械操作、蔬菜嫁接、环境污染) 4人。在喜欢什么方式的蔬菜技术指导服务选择上, 86人喜欢现场示范指导, 14人选择其他方式 (电视、网络视频、电话、报纸) 。愿意接受蔬菜技术培训78人, 14人不愿意接受, 8人说不清或不确定。

2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1 对菜农是否愿意接收技术指导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非常愿意接受技术指导的菜农有68人, 占68%;愿意接受的有32人, 占32%;不愿意接受指导的0人。菜农都愿意接受蔬菜专家的技术指导, 且非常愿意接受指导的占多数, 这说明菜农对于技术指导具有比较开放的心理状态, 比较愿意接收新技术新信息。

2.2 菜农年龄与对蔬菜技术需求的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 年龄45岁以下人员共44人, 全部非常愿意接收蔬菜技术指导。而46岁以上人员56人中只有24人表示非常愿意接收蔬菜技术指导, 占42%。菜农的年龄越轻, 对蔬菜技术的需求越强烈;年龄越大, 越依赖于个人种植经验。主要原因是菜农年龄越年轻, 个人的种植经验比较缺乏, 但对蔬菜种植风险承受能力、信息接收能力比较强, 对蔬菜技术的需求比年龄大者更强烈。菜农随年龄的增长, 种植经验变得丰富, 对市场信息的了解较为全面, 在种植蔬菜上更多地依赖个人经验。但是年龄大的菜农, 随着种植经验的丰富, 在接受新技术新信息上变得趋于保守。菜农年龄与技术需求的关系见图1。

2.3 菜农性别与蔬菜技术需求的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男性菜农比女性菜农更愿意接受蔬菜专家的指导。男性菜农60人中有56人选择了非常愿意接受;而女性菜农40人中有12人非常愿意接受, 其他28人选择了愿意接受。主要原因是女性菜农在家庭中一般居于从属位置, 主要由丈夫决定种植哪种蔬菜, 使用何种技术。

2.4 菜农文化程度与蔬菜技术需求的关系

菜农的文化程度越高, 对蔬菜技术的需求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对蔬菜技术的需求要低一些。文化程度越高的菜农, 对新技术和信息的接受能力更强, 对科技的信任程度更高一些。而文化程度较低的菜农对新技术和信息的接受能力和获知能力低一些, 他们不容易接受新技术和新品种, 种植上较为保守一些。菜农文化程度与蔬菜技术需求的关系见表1。

2.5 菜农的家庭收入与蔬菜技术需求的关系

菜农的家庭收入越高, 对蔬菜技术的需求越高。家庭收入越高, 接受新技术和信息的经济能力越强, 承担失败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同时, 家庭收入较低菜农对技术的需求也较为强烈, 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利用新技术或新品种, 提高经济收益。菜农的家庭收入与蔬菜技术需求的关系见表2。

2.6 菜农蔬菜技术选择情况分析

菜农最感兴趣的蔬菜技术主要是病虫害防治和蔬菜良种, 占到总人数的90%;对高效化肥、机械操作、蔬菜嫁接、环境污染等关心很少, 只有10人表示关心。病虫害防治和蔬菜良种直接关系到蔬菜产量和经济收益, 这说明菜农最关心的是能否通过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问题, 所关心的技术还是传统上的一些技术类型, 而对于一些环境污染、循环经济、节水灌溉以及蔬菜的加工、储存等与直接经济收益较远的技术关心较少。

2.7 菜农对蔬菜技术指导方式的选择分析

在选择蔬菜技术指导服务上, 86人选择现场示范指导, 占总人数的86%;只有14人选择了电视、网络视频、电话、报纸等其他方式。这说明菜农更喜欢蔬菜专家能够深入田间地头, 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

2.8 菜农接受蔬菜技术培训的选择分析

农民工家长的教育信息获取 篇9

一、信息占有程度:不充分

公共信息, 指由政府及学校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各种信息, 主要包括国家、地区有关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农民工家长对此类信息的占有非常不充分。

以政策信息为例, 早在2001年, 我国政府就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1]21号) 中提出流动人口子女就学“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公办中小学为主” (简称“两为主”) ;之后在2003年, 教育部等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这个《意见》已经成为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准则。但是调查发现, 农民工家长对这些政策及其用语非常陌生。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表示自己了解《意见》和“两为主”政策的农民工家长比例相当低, 分别为16.2%和13.9%。而明确表示自己没听说过《意见》和“两为主”政策的家长高达30.7%和45.7%。

农民工家长公共信息占有不充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吗?我们能否乐观地认为随着农民工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 他们终将掌握更多的公共信息?答案是否定的。

二、信息主要来源:熟人社会

调查发现, 大部分农民工家长在流入地已经生活了较长的时间。本次调查涉及的北京农民工家长在京时间平均为10.18年, 其中甚至有19.6%的家长在京的时间已经15年以上 (含15年) 。一些研究也证实, 现在的农民工已经不再属于季节性的“候鸟”,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打工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报酬, 而是存在着强烈的向城市移民的愿望,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潜在的定居者, 而不是暂时的流动者, 与其家乡仅保持着微弱的联系。正如有学者撰文所指出的, 这些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中国农民工实际上已经完全构成了中国城市的新移民群体, 只是制度性限制使得他们至今还没有获得城市系统的正式认可罢了。

身为城市“边缘人”的农民工一直被排斥在城市之外, 他们在城市生活中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乡土社会”, “离土不离乡”。一些研究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农民工群体, 认为他们能够离开土地, 依靠的是自己的血缘、地缘资本, 而在进入城市生活多年之后, 尽管社会关系的经营从“情感型”逐渐转向“工具理性型”, 但是他们还相当依赖根据血缘、地缘而结合在一起的初级群体。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 这种与现代性原则格格不入的传统社会网络, 却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 发挥着节约农村—城市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然而这样一种制度在保护农民工的同时, 也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与世隔绝”。调查中发现, 农民工家庭获取学校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熟人的介绍 (家长问卷中这个比例高达61.2%) , 由老乡、亲戚、邻居或同事等交织而成的“熟人社会”自成一体, 可以使他们在内部充分交流, 但也止步于此。群体内部的高度一致性, 也阻止他们收集多样化的信息。在这个意义上, 农民工家长信息可谓是闭塞的。

可见, “熟人社会”带来了空间上的隔离, 从而造成农民工群体的封闭及信息的闭塞。应该说,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 信息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但是农民工家长对公共信息的态度相当微妙。在访谈中, 有家长表示他们并不信任所宣传的政策。

我自己去问过某某小学, 他说的那一万块钱也不是借读费, 好像是叫赞助费。看你自愿出多少。那我说给多少, 两千行不行, 他们说不行, 一万块钱是底线。一万块钱是六年的, 以后就不用交了。他们说这个费不交那个费不交, 那都是假的。

——访谈摘录1

在封闭的“熟人社会”中, 个体的经验会转化为整个群体的经验。对于这些农民工而言, 他们在信息选择上更加信任所处的小社会而非公共机构。而且, 在有限的信息空间内, 对一所公立学校的认知很可能泛化为对所有公立学校的认知。可见, 农民工对公共政策的信任极易受损。

问:你有没有听说过免学费的事?

答:我看电视上这个也免那个也免, 不太可能, 现实生活跟电视上说的是两码事。

——访谈摘录2

综上, 笔者认为农民工家长公共信息占有上的不充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不能简单认定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家长在流入地生活时间太短或其所受教育程度不高所造成的。农民工所属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及公共机构的张力都在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道听途说

那么在公共信息缺失的状况下, 这些农民工家长如何取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呢?

在访谈过程中, 为了求证农民工家长到底如何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学校信息进而选择学校, 我们不停地追问家长获取学校信息的方式。结果, 有一个词开始高频率的出现, 那就是“听说”。

问:您有没有考虑过让她去公立学校上学?

答:考虑过。

问:为什么没去?

答:听说那也挺麻烦的, 要这证那证的。那证咱都办不齐, 五证咱就没有。

——访谈摘录3

问:有想过让他去公立学校上学吗?

答:想过啊, 但公立学校太贵啊。收费一样, 肯定上公立学校。

问:去过哪几所学校?

答:都是听别人说的。

——访谈摘录4

我们都是做买卖的在一起吧, 我们也没时间出去, 就有这么大的孩子的, 主要的事情呢, 就得问, 问有孩子上学的, 问在哪哪上, 就这么问。

——访谈摘录5

家长里短、道听途说, 这种被认为是无生产性、非理性的交流方式, 其实正是农村社会中传播信息最快捷、经济的方式, 而生活在城市熟人社会中的农民工显然也保留了这个特点。在调查中发现, 通过熟人介绍了解到子女目前所在学校的家长高达61.2%, 远高于学校宣传或媒体报道等其他途径。

这种口耳相传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弱化及歪曲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 农民工能否得到尽可能准确及全面的信息有赖于他/她的社会网络。科尔曼在分析社会资本形式的时候, 就指出信息为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并把个人获得信息的可能性列为其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我们确实可以发现, 选择非法私立学校的农民工家长即使在小群体中也更处于弱势的地位。

但与此同时, 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也极大地满足了农民工家长的需求。在空间、时间的巨大限制下, 这种方式不仅快捷、经济、灵活, 甚至能弥补公共信息上的不足, 帮助农民工了解到自己最迫切的问题所需的信息。比如, 他们可以在工作场合 (比如市场) 自由地收集信息;又比如信息可以非常细微且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如孩子的中午饭能不能解决以及如何解决等。

综上所述, 在面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时, 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农民工家长对政策的不了解或“无知”。以择校为例, 调查发现, 在所有被调查的家长中, 有56%的家长在送孩子入学时根本没有经过比较, 而44%的家长则考虑了不止一所学校。笔者以为农民工有自己独特的信息渠道, 这种渠道可能存在种种的局限, 但也更加贴近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农民工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那么, 哪些信息是农民工家长在择校过程中会考虑到的?换言之, 哪些因素制约了农民工家长的择校观?这是教育部门在决策过程中必须给予考虑的。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10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民增收;借鉴;发达国家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13

Abstract: Mainly expatiat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on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in order to find the effective path to promote farmers' income. Start from the correlation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with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precisio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internet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data on agricultural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Should be the government-leading to promot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mplementa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mprove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expand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 teams an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perspective to explor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farmers' income and useful reference, in order to boost farmers' income by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guarantee the farmer' income stable and rapid growth.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farmers income; reference; developed countries

2015年一号文件将主题定为《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将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等作为今后“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写进了报告当中。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技术手段,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都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放到了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层面之上,在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举措,这为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1 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性分析

1.1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当前中国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实现农村信息脱贫、信息致富成为当前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有专家指出,如果通讯行业每增加1亿投资,10年内国民收入将增加13.8亿元[1]。因此,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进程,使农业尽快融入到信息化建设当中,从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特点出发,走农村信息网络带动型发展道路可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对于逐步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1.2 农业信息化发展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农业市场交易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资讯信息获取的不充分,或者是拥有信息的各经济体之间信息不共享而引起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衍生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造成的[2]。农业信息化能够在农民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用于指导农民生产实践活动,帮助农民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经营、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帮助农民进行准确定位,为农业投资与生产过程进行合理决策,极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盲目性与滞后性,降低农业市场交易风险,保障农民权益。

1.3 农业信息化发展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移动互联的广泛使用,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农业发展各个领域当中。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及应用转化效率。在新时期,要解决农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必须通过科学化信息管理以及现代的农业耕作手段来增加亩产,以普及农业信息化为基础,带动更多农民参与进来,给农民以即时培训,培养新时期下既懂农业知识又懂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 发达国家促进农民增收的信息化举措

2.1 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澳大利亚在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较为成功。如ChemCert、Animal Health Australia等均为全国性共享网站。另外,由墨尔本大学、安大略大学、昆士兰大学等联合组建的澳洲著名网络门户“Agrigate”,链接世界权威网站数百个,具有资源共享、全文连接、流动畅通等特点,澳洲CISC农业信息网络为农场主提供包括农业部门所有智能及与之相关的市场动态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相关行业信息等[3]。日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了庞大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现已将29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381个地方农业研究机构及570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全部联网,通过信息网络,日本农户可以按照地区、品种等分类查询271种主要农作物的栽培要点信息,为农户种植的全过程服务。

2.2 精准农业技术

1993—1994年间,美国精准农业研究在明尼苏达州的两个农场中进行实验,实验让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了30%左右,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之后,美国把精确农业纳入到了国家战略当中,截至当前,美国使用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已超过90%。德国通过在农业机械上安装卫星接收器,通过实时与卫星联系,已实现对土地精确定位,按土壤状况播种、施撒化肥和农药,可减少20%~30%的生产费用。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使投入产出均衡化,在提高农民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物联网技术

1999年,MIT提出物联网概念之后,十几年间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研究。美国特别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大西洋学院联合在大鸭岛部署43个传感器节点的传感器网络实现监测海岛不同类型的数据[4]。德国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饲养牲畜、家禽的生产过程当中(IDEA项目),将动物识别与饲养呼叫相结合,通过在牲畜、家禽身上装载电子识别牌,可随时获取动物的饮食状况,根据出现的状况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5]。

2.4 农业电子商务建设

澳大利亚电子商务普及率较高,各类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共计300多个。目前,澳大利亚“MRI”网络巨头正在搭建包括澳、美、英、法、德在内的全球农产品交易平台。同时,为了鼓励农民使用电子信息资源,为广大农民编制了互联网使用指南,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投入15亿美元兴建农业信息网络,用来建设农业信息网以及在线应用推广[6]。而韩国则通过农业电子商务培训,教农民使用网络的方法和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农民比利用传统销售渠道增加收益18%,消费者减少支出18%,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益[7]。

2.5 农业大数据

在美国,来自明尼苏达州Astronaut A4挤奶机,不仅帮农场主可以代替农场主喂牛,还会使用无线电或红外线来扫描牛的项圈,辨识牛的身份,在挤奶时进行数据收集。每一个乳头里挤出的奶都需要查验颜色、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温度、传导率以及体细胞读数。收集到的数据汇总后会得出一份报告,一旦检测到问题,奶农的手机上就会得到通知。日本则利用云和大数据进行农业生产,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终端和应用搜集和采集农产品的各项指标,将数据汇聚到云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管理。富士通和新福青果合作进行卷心菜的生产改革,把每天的气温、湿度、雨量、农田的图像储存到云端,实现了卷心菜增产30%[8]。

3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3.1 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美国农业信息化主要由政府主导,以国家农业统计局(USDA)、经济研究局(ERS)、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农业市场服务局(FSA)和外国农业局(FAS)五大信息机构形成以国家、地区、州3级农业信息网络[9],从上到下掌握农产品市场变化。

我国从1980年开始进行农业网络建设,截至2013年底,全国只有64%的县(区)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很多省、自治区缺乏农业信息发布渠道,农业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缓慢,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将会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获取农业信息,迫切需要有关政府加快农业信息网络覆盖,实现农业网站的线上线下互动。政府应调动对农业信息化的关注,积极引导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增加农民收入。

3.2 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健全信息采集渠道

在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成立过许多农业组织,有的是民间行业组织,有的是半政府机构,这些农业组织由相关行业相对独立的生产者、私人企业组成。他们搜集、整理、存储、发布及时有效的涉农信息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服务。

目前,从全国来看,我国已建立了基本覆盖农业、市场、资源等信息采集内容的33条信息采集渠道、8 000多个信息采集点,农业信息采集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很多地市农业部门尚未与同级政府建立相关信息联系,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采集渠道,这造成了信息部门之间联系的闭塞。同时农业信息采集也面临着采集标准低,缺乏全面、翔实的调查内容。因此,政府应采取一套标准从收集到发布的运行体系,规范调查方案、程序、内容,汇总包括横线、纵向的调查内容,形成多部门、多行业的权威性农业信息采集渠道。

3.3 加大国内外合作,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995年美国成立了农业网络信息中心联盟(AgNIC),是由美国远程教育协会、加拿大农业图书馆、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等为合作伙伴,美国众多科研院所、涉农机构在内的一个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合机构,致力于合作成员之间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服务[10]。

目前,中国启动了“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项目,整合了包括12大类500个农业专业数据库。通过试点,目前建立了10个地区的分中心,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国应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联系。以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为依托,整合现有国内农业高校、研究机构、涉农企业在内的多方数据库资源。同时通过引进、交换等手段获取国外农业数据资源,建立与世界权威农业机构数据库的链接,加强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农业信息库,逐步扩大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

3.4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农业信息化发展

美国政府为保证农业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知识产权,对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作出规定:凡享受政府补贴的农民和农业,都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农产品供销信息。同时关于农业信息公开、信息收集、电子政府建设和个人隐私权保护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中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主要通过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向外发布。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农业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依法界定信息公开与保密的法律界限,规范农业信息采集、存储、处理、整合、共享的法律程序与内容,减少对信息发布的行政干预。同时加强对于农业信息法律法规的监管,维护农业信息化的权益,切实保障农业信息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3.5 扩大推广人员规模,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德国对农业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对农业实行了“绿箱政策”。在德国,农民只占总劳动人口的2.9%,但与农业相关的人口就占到总就业的13%,且普遍为高等学历者,而同时期的中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科研推广人员仅有1人。

当前,农业推广人员仍作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有12.6万个,实有农技人员85.05万人,其中本科学历仅有4%,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建议借鉴国外信息推广模式,加大农业信息推广投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传播能力,以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农民最感兴趣的技能、知识为推广内容,增加农民对于农业信息服务信息的兴趣与需求。

3.6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培养信息自我获取意识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特别是农民网络信息素质教育,依托各地科研机构、农林水产省农业大学校、民间研修教育机构等对农民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信息素质教育培训,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网络。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77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27.5%,但其中87.6%的比例来自手机上网。这与政府实施“村村能上网”“乡乡有网络”的结果相比,预期效果显然没有达到。因此,国家应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力宣传和普及农业信息知识,发挥地方农村信息服务站的作用,指导农民上网。同时,借助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力量,积极开展一年多期的农民培训班。通过宣传材料、网络实践操作等方式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和自觉利用农业信息、依赖农业信息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陆益民.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N].学习时报,2011-10-31.

[2] 张磊磊,王新哲,王华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15(3):47-51.

[3] 杨全海.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4(1):27-28.

[4] 张长利,沈维政.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5):1-5.

[5] 刘恩平,李玉萍.中国热带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19.

[6] 张晓燕.美日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11(9):106-109.

[7] 向南.韩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5):84-88.

[8] 李晓菲.真实的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EB/OL].[2015-06-06].http://www.doit.com.cn/arti-cle/6155182.shtml.

[9] 韩连贵,王恒,杨微,等.中国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38):3-20.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篇11

在我们的调查中, 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农村信息直通车中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调查显示, 农民在信息直通车中获得农业信息的比重占其所有获得信息的比重很低。在观看电视节目上, 农民主要是观看电视剧和新闻, 两者相加所占比重高达85.8%, 观看农业信息节目的只占11.1%;农民购买电脑也很少用于查看农资信息, 查看农资信息只占其电脑用途9.6%的比例 (如下表) 。

调查显示:农民需要了解农业信息, 现有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对农民需要哪些信息的调查中发现, 农民需要更多的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和农业价格等信息, 所占比重达24.2%, 其次是社会新闻信息, 占21.9%。可见, 农业信息是农民最需要了解的信息 (如下表) 。

这种现实与农民需求的矛盾给我们启发:当前, 广东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善, 电信和广电网络及其服务在农村得到普及, 教育科技网络和各地城市信息网络也向农村延伸, 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今天,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同时, 如何以人为本, 加快信息化社会建设, 已经是一个重要问题。不可否认, 农村信息化给力新农村建设, 在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村生活、促使农业科技转化和完善农村行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 农村信息化建设也面对农民的切身问题, 必须深入发现和解决, 就象农业耕种一样, 深耕才能有收获!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

1 调查过程与方法

正式调查之前在广东番禺石基村进行了试调查, 发放问卷60份, 回收60份, 访谈了5户农民家。根据试调查的情况, 在专家的指导下, 对问卷和访谈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后, 展开了正式的入户调查。调查地为深圳市公明镇上村, 南海市大沥罗田村, 韶关南雄县乌迳镇乌迳村, 江门市双水镇龙头村, 潮州市饶县黄冈镇霞西村, 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 梅州市梅县隆文镇文普村, 湛江市官渡镇北马村, 茂名市怀乡镇罗马村, 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集益村共十地的农村, 调查地覆盖广东经济发展的发达、中等、落后的地区。调查对象年龄在16~70岁之间, 年龄段的比例为16~25岁占33%、26~35岁占21%、36~45岁占16%、46~55岁占17%、56~65岁占8%、66岁以上占5%;性别的比例为男性占51%, 女性占49%;文化程度含盖文盲~大学以上, 文化程度的比例为小学以下占8%、小学占13%、初中占33%、高中及中专占28%、大专及以上占18%。本次调查分别采用入户个别访谈、入户问卷和网络观察等方法, 记录访谈手记和观察手记, 发放了上千份问卷, 有效率达八成以上, 问卷统计软件为SPSS Statistics17.0。

2 信息化建设中农民的切身问题

2.1 农民对农村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虽然农民普遍对信息化抱欢迎的态度, 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动性不够, 属于被动接受, 因为调查显示, 但到目前为止, 很多农民没有听说过或者不了解“农村信息直通车” (如下表) 。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没有得到广大农民的了解, 会影响农民主动融入信息化社会的积极性, 农民对信息化认识不清, 多数农民看不到互联网发挥的正面作用, 只看到网络的负面影响, 也使得农民在参与信息化的过程中有所顾虑。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点, 一些农民对网络认识存在偏差, 不少农民认为家庭上网, 会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 影响孩子的学习。一些农民信息观念比较淡薄, 大部分农民的封闭性较强, 信息观念滞后, 不捕捉市场信息, 不了解农业科技信息。农民对网络信息等新生事物多数仍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 对信息的需求不强烈。

2.2 农民对所提供的信息缺乏关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各级政府虽然有专门的农业行政单位, 负责辖区内的农村、农业发展管理, 但更多的只是解释和传达国家的相关政策信息, 提供具体的信息服务与指导还是不够。一些乡镇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不是很通畅, 没有专门人员去主动搜集和管理涉农信息, 一些村里也没有为农民服务的信息联络员。由于乡村不能把涉农信息尽快从网络上下载传达给农民, 也不能满足农民发布信息的要求, 农民获取的信息量明显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虽然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开展农村信息服务, 但现在网上信息资源分散, 整合较差, 重复信息多, 最新的供求及针对性的技术等有价值的信息较少, 网络带来的高效率没有得到充分表现和利用, 最终农民得到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就不多。在入户访谈中, 不少农民都谈到, 希望村镇网站能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 如: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一个黄姓农民 (男, 32岁) , 当我们问到:你希望信息化建设给您提供什么信息?他积极地道出了对信息化的渴望, 给我们说了一个由于亲人因为不懂医学知识, 耽误医学治疗的故事, 希望能够获得医学健康方面的知识。

2.3 农民对村网站不认可

在信息直通车的带动下, 各地大部分都建设了村网站。村网站作为最直接与农民交流的平台, 与农民的生活也最为接近, 通过村网站, 可以发布村里的最新信息、财务状况、政务指导、办事流程、天气预警、农业信息咨询等;同时村网站也可作为一个广告平台, 大力推广本村的工农业产品等。调查发现, 在村一级的信息化建设中, 农民并不是很满意。在“对本村网站提供的信息是否满意?”的调查中发现:满意的只占30.2%, 认为信息价值大的占11.7%, 认为信息更新快的占18.5%, 不满意的占67.3%, 认为信息更新慢的占28.8%, 认为信息对自己没什么用处的占37.5%。可见, 农民对村里的信息网站关注度不高, 有的村网站建设也流于形式, 所起作用不大。主要有几种情形:一是发达地区的农村乡镇企业较多, 工业产值高, 农业产值低, 村里不是很重视农业生产, 村网站建设往往也就是为应付上级检查。二是较落后地区的农村, 意识淡薄, 还没有认识到利用信息工具可以为自己带来潜在的财富。三是有部分农村的村网站, 信息滞后, 信息量小, 没有多大利用价值, 导致农民不认同。四是农村信息网站的宣传力度不够, 许多农民还不知道本村有网站。在农民对村网站的建设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农民经常浏览本村的信息网站的只占5.7%, 很少浏览本村的信息网站的占24.1%, 没有浏览本村的信息网站的占70.2%。农村网站建设在信息直通车的带动下,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问题, 农民对村网站的认可度不高。村网站建设不应只成为展示本村的名片和政绩的窗口, 更应该落实到实处。使农民实实惠惠得到好处。

2.4 农民的电脑应用能力较低

农村缺乏懂电脑、懂市场、懂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一些农民文化基础差影响了信息化的应用。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 直接限制了对信息技术、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调查反映, 不少农民尤其是45岁以上的农民, 多数是小学或初中毕业, 缺乏掌握计算机使用的文化基础, 很难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多数农民的电脑应用问题。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能力, 大部分农民认为需要培训, 除年龄偏大的人群不感兴趣外, 多数农民渴望通过技术培训尤其是开办免费的电脑培训班, 来提升自身价值。在对待电脑培训问题上, 认为学电脑有用占调查总数的19.6%, 而这部分人群又存在着教育程度越高, 越认可的倾向, 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占43%, 高中及中专学历占41%, 初中学历占26.8%, 小学学历占14.6%。农民对开办免费的电脑培训最为热衷, 占52.4%;而不参加, 因为不感兴趣的仅占7.7%。可见, 总体表明广大农民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农民对信息能力培训是有需求, 但却没能通过信息能力培训提高能力。在对本村有无开设免费的电脑培训班中, 经常有的占6.2%, 有但比较少的占11.4%, 没有的占82.4%。农民对村里的信息技术培训不满意。

2.5 农民个人投入成本较高, 也成为阻碍农民走向信息化生活的绊脚石

部分农民现实的经济条件还不够宽裕, 制约了信息化的投入。目前, 我省各地农民收入差别较大, 发达地区的农民对信息化投入较多, 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生活仍很困难, 以每台电脑价格2500元左右, 每年需要上千元的网费, 加上电脑的耗电费用、维修费用等, 农民一次要拿出几千元, 每年费用也要支出上千元, 如果在需要交培训费的话负担更重, 这种投入是当地很多农民家庭无法承受的。入户访谈中, 许多村民都反映网费过高。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集益村一个宋性村民 (女, 47岁) 向调查员反映网费是130元/月。许多农民都希望提高网速、降低网费, 获得政府的免费培训。

3 对农村信息化社会的几点建议

(1) 制定农村信息化服务规划。由于农村信息化服务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 因此有必要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农村工作的实际, 制定农村信息化服务规划。该规划应包括近、中期的工作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阶段任务目标, 以达到规范农村信息化服务到位的目的。

(2) 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使农民充分了解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意义, 引导开发农民的现代科技意识、现代市场意识、现代信息意识, 提高农民对信息网络的认识度, 必要的情况下, 政府可以组织宣传员到村到户讲解政策。

(3) 建立农村信息专业队伍, 加强村网站建设。目前, 我国农业信息人才仍然比较缺乏,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搞技术的多, 懂经济的少;搞生产的多, 懂市场的少。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选拔、吸引和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 加强其业务培训, 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专业队伍。如进行农业远程教育试验示范, 建立一支由农业信息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高水平服务队伍, 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农村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网络, 以服务农村, 提高农民素质, 增强农民致富技能, 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应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积极引进优秀信息人才, 给力农村信息化服务。提高收集发布信息能力, 对信息的采集、堆集进行体系化管理, 以便于进行市场分析。

(4) 培训并提高农民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增强信息网络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和应用, 促使农民逐步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

它山之石可攻玉, 这方面美日韩的相关做法值得借鉴。如日本政府为日本农户购买微机提供一定的补助, 并开发老年人使用的专用信息界面, 还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韩国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 不仅进行计算机的教学工作, 而且还开设计算机农场管理等课程, 政府还通过投资、补贴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购买计算机。力争农村计算机的普及率为100%。即每个农户平均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资源共享使美国政府部门与各种专业协会和决策咨询机构形成了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 凡是政府参与收集的农村科技信息实行“完全与开放”共享政策。农民可以以最方便的方式、不受任何歧视地得到各自所需的数据。

注重农民信息化的学习和应用, 加大培训力度, 特别是免费培训应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其中一个任务。这也是我们在调查中了解的大多数农民的愿望。调查中发现, 在相对富裕的广东农村举办这类免费培训, 总量并不是很多, 广东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 结合广东农村地区的实际, 拿出一部分财政还富于民, 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信息化应用培训, 例如依托大学重点培训乡镇网站负责人和技术人员, 县、乡两级政府有计划地培训好村级信息员和重点农民, 在村里定期开办免费的培训班等, 使信息化落到实处。

(5) 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要为农民量身定制物美价廉、方便适用的计算机等必备的信息化设施设备, 给农村“三网”消费提供价格优惠。政府在为家电下乡提供价格补贴的同时, 应该为电网费提供价格补贴, 切实在信息化农村建设中给农民实惠。

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农民的需求, 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只有当农民在信息化中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才会发自内心地支持和参与, 只有广大农民的参与, 信息化建设才有强大的推动力, 这个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一场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革才能够有足够的群众基础。

注:本文为广东省软科学2009B070300012项目成果,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对广东农村社会的影响度研究。

摘要:在对广东农村的调查中, 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农村信息化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具体表现为农民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对信息发布方所提供的信息缺乏关注、农民对村网站不认可、农民电脑应用能力较低、农民个人投入成本较高等。因此, 信息化建设只有重视农民的需求, 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才能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关键词:信息化,农民,切实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杨艺, 浅谈日本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05 (6) 60.

[2]赵静、王玉平,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 2007 (6) 80-85.

上一篇:经济法制度下一篇:各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