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结构(共5篇)
情感结构 篇1
引言
色彩情感的可视化, 是数字动画、游戏及新媒体设计等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重要基础。它将传统的色彩艺术、色彩心理与数字技术结合起来, 以可视化的数据库呈现出来, 为数字媒体的创作与生产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数字色彩情感数据库满足了我国动画、游戏等数字媒体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字媒体艺术的生产效率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1 国内色彩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和水平
1.1 色彩情感处理单调, 基本数据长期依赖进口
色彩的心理和情感与自然科学不同, 是具有极强人文特点和精神文化的产物, 它依赖于各个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宗教信仰、心理等因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色彩心理和色彩情感大不相同。但是, 我国艺术界没有中国人自己的色彩情感数据样本, 长期依赖日本、韩国和欧美进口, 这些数据不仅简单粗略, 而且与中国人的色彩心理有一定差距。这对于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是一种耻辱。另外, 传统减色系统的颜料色彩由于处理色彩情感的能力有限, 不能准确表达动画、游戏等人物、场景及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本文以经典色彩与数字色彩的结合点, 探索中国人色彩情感可视化表达方法, 研发色彩情感数据库。
1.2 色彩理论陈旧, 色彩技术和设计方法落后
我国动画、游戏等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色彩至今仍然使用的是100年前蒙塞尔减色系统的色彩理论, 这导致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色彩设计方法只能局限在传统颜料色彩的很小的范围之内, 不能导入数字化配色。因此, 它的色彩理论和色彩设计只能触及到极少数的原色和间色, 对于占色彩总量95%的复色, 传统减色系统的色彩理论是无法描述也无法量化的。这就给数字化环境下的动画游戏色彩设计留下了一个极大的空缺和发展空间。换句话说, 我国目前使用的动画游戏的色彩理论, 只能顾及到5%的简单色彩, 而另外95%的色彩完全处于失控状况[1]。
2 数字色彩情感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及结构分析
2.1 学术思想和方法
数字色彩情感数据库是艺术与计算机科学的结晶, 它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研究方法, 以设计艺术学、计算机图形学为研究基础, 紧密结合心理学、传播学并借鉴文化学的知识进行研究。借助抽样调查统计、受众分析、控制实验等研究手段, 对色彩受众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等分层次分析研究;通过量化试验寻找经验。
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在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信息化的今天, 我国的动画、游戏等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色彩应用还停留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即使是现在大家把色彩工具换成了计算机或鼠标, 但其核心的色彩理论还是以100年前的蒙赛尔减色系统为主导, 色彩设计方法也是沿袭陈旧的“色彩构成”, 致使色彩设计无法与产品的情感意象相结合, 也无法真正数字化, 不能与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业化生产相对接。
在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我们整理和科学归类中国人色彩情感的视觉数据样本, 为建立中国人色彩情感数据库打下了以下基础;
以HSV色彩模型为基础, 研发三维数字色彩设计软件的结构、功能、方法, 着重研究数字色彩配色的视觉原理;分析传统装饰色彩、色彩构成和计算机软件的色彩混合器及其视觉原理, 剖析色彩对比理论、色彩调和理论, 研究适合数字媒体创意的色彩设计新方法;提高色彩设计的生产效率。
分析蒙赛尔、奥斯特瓦德、CIE、中国颜色体系、自然色彩系统和计算机颜色, 整合建立一个科学的数字色彩理论体系[2]。
2.3 技术途径及数据库结构
数字色彩情感数据库是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项目, 它建立在大量的色彩调查统计的基础上, 对色彩情感进行分类、归纳与色组偶对, 让它与色彩情感关键词建立科学的对应关系。
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群中进行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色彩情感意象词汇筛选, 确定八个大类120个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意象基本词汇, 做好中国人色彩情感数据库的基础性工作。这七大类是:色彩的气质、色彩的情绪、色彩的氛围、色彩的性格、色彩的状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时尚。
在色彩意象基本词汇的基础上, 依照八个大类的色彩情感意象, 通过色彩情感的认知问卷调查, 给120个关键词每个遴选三个量级、12种色彩视觉组合。给从朱红色到品红色的12个主色调色相, 每个遴选12种主色调色彩视觉样本, 共144组。力求颜色视觉与色彩情感意象的匹配。
在以上基础上, 下一步将把七个大类120种色彩情感组合的视觉样本扩展到预计的1 440组, 把12组主色调色彩情感视觉样本扩展到预计的240组, 使中国人色彩情感数据库的总样本达到1 680对组合。
建立中国人色彩情感意象的数据库模型, 使之符合中国人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 以及适合计算机的组织与检索。对于色彩情感数据库, 我们首先把大量调查筛选得到的七个大类1 680对组合的色彩视觉样本分别进行颜色分量描述, 并把这些颜色视觉校正后的标准图像列入数据库以便视觉辨认。然后, 按七个大类的顺序依次排列色彩情感值与颜色代码的对应关系, 把成组的标准色彩图像存储到数据库中。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色彩情感数据库, 当数字媒体创意的设计人员需要时, 可以根据情感关键词, 迅速查询出对应情感的颜色。
摘要:数字色彩情感数据库是艺术与计算机科学的结晶, 它集成了经典色彩系统、色彩心理学和计算机色彩理论, 将传统的色彩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起来, 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生产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动画、游戏等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 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关键词:色彩情感,数字色彩,可视化,数字媒体创意
参考文献
[1]田少煦.基于数字色彩系统的城市色彩设计[J].深圳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5:107.
[2]田少煦.数字色彩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情感结构 篇2
关键词:《寻龙诀》;盗墓探险;传统文化;情感化
一、传统文化下的叙事结构
《寻龙诀》是近年来真正能在制作水准上与好莱坞比肩的华语电影,既还原了《鬼吹灯》的神韵,又具备好莱坞化的叙事节奏,除了类似《夺宝奇兵》与《古墓丽影》的惊奇冒险之外,又融入了既属东方文化特有的神秘。影片开篇就进入高潮,随之出现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与动作场面,以及对摸金校尉的背景交待,电影风格迅速被确立起来,一个阴森的地下世界呼之欲出。将仅能跟随小说情节所臆想的墓地探险,变的仿佛身临其境。摸金符、罗盘、铁伞等盗墓工具以及地下墓穴的真实还原,在最大程度上抓住了原著的精髓。风水八卦、机关术数、干尸复活、打粽子、各种倒斗细节、时空交错到过去梦魇的镜像、彼岸花开连接阴阳两界、地下世界宏伟精致,这是由幻想、神秘与人心所营造,充满了难以捉摸的冒险与未知,充分使观众深入了解《寻龙诀》的叙事概念。电影通过回忆往事、时空转换的穿插方式,不仅细致的交代了人物关系,还更深层次的描述了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叙事线索。
影片的整体叙事结构以“四旧”、“文革”特殊的文化背景作为开端,观众跟随镜头重回到那段斑驳的岁月中,把当年的青春、热血、爱情和梦想就此埋葬在了那段时光里,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文革”的真正反思。内心产生的恐惧,从而形成类似原罪、必须永无止境地忏悔赎罪的一种自我想象。被砸烂的“四旧”文物、封建迷信、风水玄学,重新建构并成为《鬼吹灯》的核心看点。影片中所有的幻象,都归结于中国的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民俗等传统文化背景下。东方的风水玄学、墓葬文化,通过电影化的表达方式,既要很通俗,又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背后的魅力,好像从一个真实世界渐渐进入到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潜意识里面去。文艺创作里神话世界的描述是基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二、人物情感化的叙事系统
一个探险的电影并不是只关注外部的动作,它一定要进入到内心,就像一个心灵的旅程,故事中人物在这个旅程里面完成外部任务的同时又彼此连接着情感,这是双重的叙事模式。电影最终还是要传递人物的情感,他们所有的动作、对话以及面对的危机都是一次次情感迸发的铺垫。影片中胡八一、王凯旋和丁思甜年轻时在内蒙插队,无意中闯入了地下日军军火库,遇到了漫天飞虫、满地日兵干尸和阴气森森的古物,随后彼岸花盛开的光芒使日军干尸复活,追杀红卫兵,引发大爆炸,导致丁思甜永远长眠在了那里。从“文革”到现在,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胡八一和王凯旋都陷在对丁思甜的记忆漩涡中,把对过去的记忆埋葬,才是真正告别过去,面向未来。在剧本构架上《寻龙诀》其实包含了一次双重的救赎:“四旧”是对“文革”疯狂破坏的救赎,对丁思甜的执念又是胡八一、王凯旋对于青春爱情的救赎。故事的最终结局寄身于天外陨石,它连接生死过往,让回忆与现实重合,有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有对失去美好的挽留,也有牺牲与自我救赎。
《寻龙诀》虽为一部盗墓探险类型片,但“摸金校尉三人组”的人物性格、职业行规以及三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都是电影中需要真正挖掘的极具价值的元素。未知的古墓、邪教团体以及对丁思甜的执念,都成为“摸金校尉三人组”克服心理魔障、寻找生命意义的阻力。在经历重重困难关卡后,主角胡八一、王凯旋的内心恐惧终于得到释放。电影准确而细致的展现战胜心魔的过程,这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盗墓探险类型片所追求的价值体现。
三、盗墓探险类型片的研究与探索
近两年,掀起了一股热门IP改编成电影的狂潮。作为一部题材被限制的热门IP改编电影,《寻龙诀》在剧情、制作和选角方面都抓住了原著的精髓之处。《鬼吹灯》小说以磅礴的场景和巧妙的情节设置悬念,《寻龙诀》作为“一次摸金校尉的地宫之旅”,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地下世界,设置层层关卡:鬼门关的尖石嶙峋、怪异的骷髅洞穴、萨满僵尸的凶神恶煞、河上索桥的危机重重,场景细节丰富细腻,剧情层层铺垫。对原著的高度还原与电影特效的呈现,使仅只能止戈于文字的“盗墓”文学得见于影像。一方面,《寻龙诀》弥补了中国盗墓探险类型片的空缺,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另一方面则让观众看到了华语电影在技术方面有了更高进步的空间。
作为《鬼吹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电影,《九层妖塔》则以昆仑山探险为叙事背景,着重刻画了探险队与异兽的打斗情节,却舍弃了原著里的盗墓元素,放大了“探险”、“打怪”元素,保留了原著的人物与大时代环境,让人物跳脱出神秘的地下世界,从而进入到更大的时空空间里,跨越不同的年代、地域,进而迎来一场华丽的冒险,让观众亲临一场对神秘鬼蜮种族的科幻臆想世界。在石油小镇上,怪物红犼进行大肆破坏,与探险队队员之间的追逐逃亡和激烈对决,加快了影片的叙事节奏,烘托出影片的紧张气氛,而红犼的精彩表现,让《九层妖塔》填补了华语电影史上现代怪兽片的空缺。
四、结语
《寻龙诀》总票房突破16.6亿元,成为继《捉妖记》之后,华语电影的又一票房神话。《寻龙诀》作为中国盗墓探险类型片的首次尝试,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华语电影的高水平标准,而且在叙事结构上融入了专属于东方的文化元素,形成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为中国电影新的类型片掀开了一页新篇章。
流行语“正能量”的情感结构解读 篇3
大众流行文化是工业社会后期为广大社会成员消费的文化,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市化进程、中间阶层数量等社会指标的提高紧密关联。每个时代都有大量反映时事或者世风民情的流行语, “正能量”一词正是其中之一, 2012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中, “正能量”高居榜首。
“能量”一词属于物理学用语, 是指对一切宏、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 有大小, 无方向。“正能量”的科学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 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能量为正, 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能量为负。若将其植于社会经济学、政治哲学等学科范畴, 则注入了更多的意识形态因子。“正能量”出自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著《正能量》。书中将人视为一个能量场, 通过激发内在潜能, 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 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可阐释为一种给予人向上, 给予人希望和追求, 是人的行动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判断一种社会行为是否属于“正能量”, 关键看其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是否合乎人民利益和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大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但与此同时压力和困惑也相继出现, 人们似乎每天被一些悲观、绝望、畏惧的情绪围绕, 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下降, 所以“正能量”正是人民大众内心深处的需求和呼唤, 不管是“正能量”的行为还是“正能量”的话语, 都能给人民大众或不安或烦躁的内心增加一股暖流、一丝力量。可见, “正能量”一词语在人民大众中间心口相传并非空穴来风, 它是应运而生的新生儿, 有着鲜明的时代胎记。
二、生活体验的意义与价值
雷蒙威廉斯认为, “文化”是物质、知识和精神所构成的特定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表现, 尤其是要重建特定的“情感结构”, 而作为文化生活之主体的普通人的“生活经验”, 必须在物质生产和物质条件的背景下, 通过文本和日常生活实践的不断互动展现出来。威廉斯考察了工业革命至当代“文化”概念的种种含义。在他看来, 各种形式的知识、制度、风俗、习惯都应当视为文化的内容, 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是同义的。文化的种种变革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自发性后果, 人们的经验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验同样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威廉斯把文化视为一种整体生活的方式:“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 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 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它包括“生产组织, 家庭结构、表现或制约社会关系的制度的结构、社会成员借以交流的独特方式”。“正能量”一词的流行恰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有这样的体验, 和某些人打交道, 能让你感觉良好, 因为他身上带有正能量, 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 令你感染到那种积极快乐的感觉。和正能量多的人打交道时, 你会感觉你是安全的、放松的、亲近的, 你觉得他浑身散发着诸如同情心、同理心或者愿意去支持你的感觉, 而且有他在身旁, 你会觉得比自己独处的状态更好, 因为你的正能量也会跟着上升。而另一些人则相反, 因为他身上负能量过多, 不断向你传递消极悲观的情绪。你会感觉是不安全的、紧张的、处于防卫状态的或者有心理负担的, 你觉得是被吸取、削弱的感觉, 你自己的正能量减少, 负能量增加, 感觉不舒服, 自己是被挑剔的、挑战的和攻击的, 你会很想逃走。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负能量, 当人的状态不佳时就很容易让负能量入侵, 这就是你需要修炼的时候, 要尽量缩短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的时间。每个人心里有潜藏着巨大的能量, 一旦正确使用这种能量, 就足够成就丰功伟业。正能量的人, 会乐观的面对生活, 当快乐来临时, 会尽情享受, 当烦扰袭来时, 就理性解决。同时, 正能量的人也是大智慧的人, 他们不会随波逐流, 也不会扭曲事物的本质, 不会夸大事情的不利面。他们明白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 也知道如何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和发挥人性的优点。相反, 如果这种正面的心理能量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 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 可能就会让人一事无成。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正能量”一词成为当今人民大众心口相传的流行语。
所以, “正能量”的出现和流行是有大势所趋且有必要的。正能量的人或事能让人改变心态, 发现世界的美好, 增加生活的幸福感。拥有了正能量会发现生活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会觉得这个世界值得用一生去不断尝试。
三、变化与发展的流行趋势
流行语的本质特性是“流行”, 因此高频性和新型性是流行语的一个很明显的特性。由于特定的时期或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涌现出很多新思想、新事物, “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见证。流行语的变化快, 来去如风, 可能会在人们的口头就消逝得无影无踪。流行语都有一个从流行到不流行的过程, 它可能在使用中被淘汰, 也可能被接纳成为一般词汇。流行语是一种动态现象, 产生、消失或被接纳都有一个过程, 尽管这个过程有长有短, 甚至有些新词新语本身就是作为流行语而创造的, 可以说阶段性又是流行语的另一个特性。当流行语使用一个时期之后, 就会消失, 如果没有消失, 而在这个流行层面达到一定的普遍性时, 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 使用频率相应降低的时候, 流行语就成为了一个普通词语, 尽管它们来源于流行语。
我们似乎可以预见流行语“正能量”一词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 “正能量”这一流行词语可能会逐渐退出流行语的行列, 不管是消失还是成为普通词语, 并不代表我们的社会生活不再需要“正能量”, 当正能量的行为和事件出现, 或者需要正能量的时候, 可能已经有其他流行词语来代替, 或者“正能量”已经深入人心, 不再需要用流行的方式来提醒自己。
流行语“正能量”和其他流行词语一样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等主客观条件的削弱而弱化流行, 它必然会被更生动的词语所取代, 从而退出流行语的范畴。虽然“正能量”作为流行语是词汇中很不稳定的成员, 但作为一股新鲜的血液, 它为汉语注入了活力, 这是毋庸置疑的。对待新生事物和词语, 我们应该用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至于对其的评判、接纳或者拒绝, 就让时间这个伟大的过滤器去鉴定吧。所以流行语“正能量”的何去何从, 也交给时代和时间来决定它的去留吧。
参考文献
[1]黄涛, 著.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2]仓理新, 刘仲翔, 奂平清, 编.流行语折射的流行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
[3][英]雷蒙·威廉斯, 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 译.北京: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 2005.
[4][英]理查德·怀斯曼, 著.正能量[M].李磊, 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情感结构 篇4
我们将对家庭情感电视剧剧作的本文叙事结构作一个归纳, 模仿空间结构上三个层次的建构, 即点、线、面三个层次的结构方式对当代家庭情感剧的总体结构形式进行分层剖析, 期望找到那些能将一部剧作叙事结构建立起来的关键元素, 就像我们可以由点组成线, 然后由线达面一样。
一、伦理关系:叙事的基点
电视剧是一门叙事艺术, 内容由各种千头万绪的情节组成, 尽管它看似杂乱但实际上所有的情节都能找到一个受力点, 也就是支撑情节发展的基点。这样的基点是所有情节建立的基础, 它也承载着情节发生的缘由, 让看似杂乱无章的情节线有了一个源起点, 同时所有由源起点发散出去的情节也都背负着诠释和扩充基点的使命。
那么在家庭情感电视剧中, 充当叙事基点又是什么呢?综观所有的家庭伦理剧作我们不难发现, 伦理关系正是这类剧作叙事的基点。家庭情感剧本身就是以阐述伦理关系为内容的剧种, 所以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情节都是负载着某种伦理情感出发的, 是为诠释某种伦理关系而设计的。伦理学关于伦理的定义:伦理是一种自然法则, 是有关人类关系 (尤其以姻亲关系为重心) 的自然法则。家庭情感剧的内容反映的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情感纠葛, 剧中每个人物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情感诉求, 这种诉求也就成为人物行为的一个“元动力”, 支撑着人物用行为满足着自身内心的情感需要, 同时这些行为也会改变他和周边其他人物的情感关系, 或影响到其他人的情感诉求的满足, 从而最终影响着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稳定性。这样, 一个故事所需要的波澜起伏的剧情就出现了, 它们都源自剧中人物之间关系的波动或变化。例如, 经典家庭情感电视剧《双面胶》的故事, 讲述了上海姑娘丽鹃和一个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小伙子李亚平的爱情婚姻故事。这个故事里情节建立的基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夫妻关系;另一个是婆媳关系。从这两个叙事基点衍生出来的种种情节, 最终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体内容。
在家庭情感电视剧中, 我们要构造一个多线索的情节故事时, 首先应该相应地建立起多个伦理关系基点作为我们叙事的源起点, 由它衍生出多条情节线。例如, 在《双面胶》中除了以上我们列举的两个主要伦理关系外, 剧中还包括了丽娟父母和亚平父母的关系点, 在这个点上衍生出了两对亲家第一次见面有如高手过招情节;丽娟受气回家其母支招整治亲家母的情节等。另外, 还有亚平和其姐冠华的姐弟关系, 在这个基点上编剧衍生出了亚平求助其姐劝母亲回家的情节;冠华向弟弟借集资款的情节等。
在家庭情感剧中由于讲述的往往是一个家庭甚至几个有联系家庭的故事, 所以牵涉的人物关系也就比较多, 同理, 人与人之间发生交流产生的关系种类也很多, 一个优秀的编剧就是要能在其中找到最合适、最合理的伦理关系来作为故事的搭构基点。综合以往的家庭情感电视剧, 我们可以粗略地将故事中的伦理关系归为几类:一是父母兄弟姊妹间血水相溶的亲情伦理关系。二是婆媳妯娌间既斗又和的复杂情感伦理关系。三是夫妻情侣间的伦理关系。四是亲朋好友间的爱恨情仇伦理关系。五是婚外恋、第三者等不伦关系。在一部电视剧中往往只能以一类伦理关系为主线, 再辅助于其他类别的伦理关系, 这样既满足观众多种情感诉求的需要, 同时也能避免剧情重心不突出, 叙事线索紊乱的现象。
二、日常生活叙事:平淡真实的情节线
在点的基础上, 我们的叙事可以延生出线, 线是点的延长, 是点的运动轨迹。电视剧叙事建立起基点后, 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拉生出一条情节线来完成叙事, 即设计情节。“情节是一个准确的术语, 用来命名那种用以构建和设计故事的具有内在的连贯一致而且相互关联的、在时间中运行的事件模式”。[1]在当代家庭情感剧中, 情节就是围绕最主要的情感而生发出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可以被我们归为一类, 统称为日常生活叙事。原因在于:一是因为情感关系的发生环境通常都是在生活圈里, 我们每天情感关系的产生和情感的交流都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接触和其他人建立起来的。二是因为在当代家庭情感剧中, 对生活的描述是它的天性, 它的内容始终就离不开生活的各个环节。当然, 在这些剧中也会出现除了日常生活之外的描写。如工作和工作关系的描写, 但这都不能成为家庭情感剧故事的中心场景, 假设一部电视剧的主要场景描写是在办公室, 那这部剧作一定不会被划归到家庭情感电视剧这一剧类里来。所谓家庭情感电视剧, 它的主体内容的描写场景应该都是集中在家的范畴中。所以, 对日常生活的叙事自然就成为此类剧作的主要叙事脉络。
日常生活指的就是老百姓平日里的家长里短、生老病死、柴米油盐等事务, 日常生活主要满足人的衣、食、住、行、依存、爱恋、性等基本需要。家庭日常生活相比较其他社会生活形式, 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日常生活有着相对的一致性,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不会因人而异, 它始终包括了生育儿女、抚养老人、婚丧嫁娶、买菜、做饭、洗衣, 家家如此, 户户雷同。重复实践、重复思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大特点。日常生活包括的内容看似琐碎, 但它之中包含的社会人生方面的价值却不轻薄。别林斯基说过:“每个民族都有两种哲理:一类是学究式的、书本的、郑重其事的、节庆才有的;另一类是日常的、家庭的、习见的, 这两种哲理通常在某种程度上彼此接近, 只要谁想描写一个社会, 他就必须认识这两种哲理, 尤其是必须研究后一种。”[2]日常生活叙事虽然缺少了宏大的叙事视野, 表现了小市民的情结, 看起来有点小家子气,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日常生活叙事本身造成的, 这种从细微之处入手描摹社会生活的剧作同样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精神生存状态。例如, 《中国式离婚》深刻反映出了婚姻中年危机的问题;《错爱》揭示了婚姻第三者的社会问题;《新结婚时代》折射出了城乡婚姻价值观的差异问题等等。艺术作品往往要担当起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风向标的责任, 它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 所以在家庭情感电视剧创作时, 我们应该主动贴近现实生活, 寻找到需要我们艺术作品负载起的责任, 而不是凭空滥造出一些莫须有的故事情节来糊弄大众, 这样的作品也必然得不到大众的喜爱。
这种叙事所有情节点都是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家庭的家务事, 整条线索体现了日常叙事的特点, 也就是按照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务来组织情节的叙述, 在时间上是编年体似的顺时记录, 各情节片段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编排。有人批判这种日常生活叙事的方法类似于记流水账, 其实不然, 日常生活叙事尽管严格遵守事务发生的时间顺序, 情节也较为细琐, 但它同样也是经过剧作作者精心设计过的, 这和其他情节叙事方法是一样的。“设计情节是指在故事的危险领域内航行, 当面临无数岔道时选择正确的航道。情节就是作者对事件的选择以及事件在时间中的设计”。[1]这是罗伯特·麦基对设计情节的认识。同样我们可以发现一部优秀的当代家庭伦理剧的情节设计, 往往是经过缜密思考过的, 相对其他类型电视剧的叙事, 这种情节设计的难度更高一些。因为家庭伦理剧中的情节素材呈现在剧作者面前时都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一些琐碎的家长里短, 在这样凌乱如麻的一堆情节素材里, 要选择出那些闪光的能吸引住观众眼球的, 同时还要照顾其他情节的素材, 这简直就需要慧眼和丰富的剧作经验, 不然很难避免叙事沦为记流水账。
三、人物关系:叙事面拓展的潜动力
面是多个点和线构成的, 它是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势。在我们搭建好了叙事基点, 延伸并串联出了情节线后, 故事需要往更宽阔的方向拓展, 形成包含多个叙事基点和情节线的叙事面。面的建立是故事情节拓展的成功, 构成这个面的情节必然是要围绕同一个主题的, 在很多滥造的剧作中有时为了单方面求故事的宏大, 不顾剧作的主题, 胡乱揪上来一些情节线, 让故事最后变得莫名其妙。这些和故事主题不搭的情节线是不能够统一到同一叙事面来的, 所以, 我们在拓展情节的时候也必须认真把握和贯彻故事的主题。
在家庭情感电视剧中, 又是什么在推动着故事情节向面的拓展?多条情节线设计的最好依据又是什么?人物关系当然是家庭伦理剧中拓展叙事面的潜在动力, 是多情节线设计的最好依据。一是因为家庭情感电视剧中牵涉的人物众多, 人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多数都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着交流, 这样人物之间就极为容易地能够相互介入到彼此的生活中去, 参与到一些原本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务中去。例如, 在《中国式离婚》中, 绢子因为刘东北和宋建平的关系而认识了宋建平, 并在无意中帮助宋建平在私立医院找到了工作, 这样一来, 原本不认识的两个人就迅速地建立起了一条新的情节线。这之中刘东北这个关键的人物关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外, 因为家庭情感电视剧中情节线建立的基点就是伦理关系, 而伦理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家庭情感电视剧的情节都是依靠人物关系构建起来的。
这里我们可以再以《中国式离婚》为例, 从叙事面上归纳出整部剧中的人物关系。剧中主要的人物关系是宋建平和林小枫的婚姻关系, 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所有故事就成为本剧的主要情节:林小枫不满宋建平的平凡, 让其过着不富裕的生活, 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大的冲突——宋建平辞去了国家医院的职务去了私立医院, 林小枫主动承担起所有家务全力支持丈夫的决定——林小枫因为忙于家务而在工作上屡屡犯错, 最终不忍辞去了职务, 全职在家的她开始对丈夫疑心重重——宋建平和刘东北合谋的计划被揭穿, 夫妻冲突愈演愈烈——宋建平为躲妻子主动申请援藏, 却引发了和林小枫更大的冲突——儿子受伤, 母亲去世的双重压力让林小枫同意了和宋建平离婚。另外一组人物关系是刘东北和绢子的恋情, 这条线是作为一条重要的辅线存在着:绢子和东北恋爱结婚, 过程都很恩爱甜蜜——绢子怀孕, 东北发生了婚外情——绢子流产, 两人离婚。就此这条线虽然终止了, 但由这条线带出的另外一组人物关系可以被视为这条情节线的延续, 那就是绢子和宋建平的关系:绢子和宋建平相识——绢子帮宋建平介绍了私立医院的工作, 成为同事——绢子和刘东北离婚, 宋建平一直在身边劝慰她——绢子爱上宋建平, 宋建平却出于责任拒绝了绢子。这三条情节线都是并列或延续发展的, 在本剧中还存在着两组人物关系, 他们的出现是在对比着这前面这几组人物关系, 那就是和宋建平保持同事关系的肖莉, 还有林父、林母的关系。剧中作为单身母亲的肖莉, 是位坚强的女性, 自己带着女儿乐观、积极的生活, 她的存在就是在向观众证明, 无论何种生活方式, 单身或婚姻, 都可能美好, 也可能不美好, 其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和把握。林父和林母的关系一直在剧中都被刻画得非常恩爱, 直至最后林父公开了那个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后, 我们才对林母肃然起敬, 林小枫也从母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对比。另外, 在剧中还有一些人物关系造就的情节线, 如林小枫和刘东北的关系、刘东北和再婚妻子的关系、绢子和林小枫的关系、肖莉和林小枫的关系等, 由于过于琐碎, 所以我们就不一一具体归纳了。
从以上对《中国式离婚》中人物关系和情节线的归纳, 我们发现剧中所有人物之间都能产生角色关联, 也就是他们之间总会存在着某些社会关系, 有的是直接发生的, 像宋建平和肖莉的同事关系等;有的是借助于剧中主要人物转而建立的关系, 像肖莉和绢子等。另外, 我们还能发现剧中情节线的设计和人物关系是成对应的, 也就是说, 有多少组人物关系就相应地出现了多少条情节线。所有这些情节线在同一主题的构建下就形成了一个大的叙事面, 包含了故事发生、发展的全部内容, 也包括了所有人物关系。
这种空间层次的结构方式是本文想要做出的新的探讨, 实际上对于一部剧作来说, 任何一种结构方式的运用都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 或者说, 在强调各种叙事结构的不同特征时, 也应该承认并尊重它们之间的交叉和融通。
摘要:本文从当代家庭情感剧本文层面上分析它的结构关系, 建构点、线、面三个层次对当代家庭情感剧的总体结构形式进行分层剖析。
关键词:家庭情感电视剧,叙事结构,点,线,面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51.
情感结构 篇5
一、分层解读,有效铺垫
一节好课犹如一篇文章,总有一个灵魂形散而神不散,而课的灵魂就是一个中心话题。话题是一个单元的核心,是统领各篇章的枢纽。因此,解读文本,分析语篇,都可始终贯穿着话题意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又高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导入,不是教书本, 而是以书本教。以Warming up为第一个教学项目展开各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即是和前奏曲起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设计Warming up教学项目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或全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尽快让课堂热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知识网络,在不知不觉中接近教学内容,为捕捉教学目标作铺垫。
Warming up是营造教学氛围的“催化剂”,是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铺垫。
二、细读文本,训练集约
每一个语篇,总有它的核心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把引导学生提取语篇中的关键信息作为训练重点,设计出对应不同阅读层次的理解题,坚持以课文作为整体展开教学。任务之间巧而得法地有效衔接和连续,方能使得整堂课以任务型教学方式展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从课堂预设逐步到动态形成,引导学生走过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直至用之的过程。
第一层次:导读性理解题,即在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前提出问题,列明阅读微技能和目标,确定阅读的重点, 引导学生快速感知文章大意,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和欲望。基于课文标题、图片等让学生对欲读的内容和框架结构进行预测,激发原有的背景知识,必要时复习或者铺垫若干关键生词,引导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找出文章中出现的关键段落中的关键句,只有当学生产生想读的欲望时才是开始默读的最佳时机。
第二层次:检查性理解题,即在学生细读文章时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强化对课文进行微观探究,获取并处理细节信息。对整个语篇进行宏观感知后,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随后给出仔细阅读的时间,设计相应任务依次覆盖全篇重点段落进行篇章信息转换,紧扣中心思想,关注主要信息,不苛求对字句的理解。梳理和简化课文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口头输出。
第三层次:提高性理解题,即让学生在完整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加深理解阅读材料的文本特征,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示范印象和模仿活用,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表达篇章结构和语言意义。从Warming-up→Pre-task→while task→post task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策略的渗透,情感的培养,真正激发学生通过整合阅读材料和已有知识结构,培养语言输出能力,构建新理念,提出新观点,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设计阅读理解题时,还要整体规划,每个理解题的设计都应基于前一个理解题,环环相扣,层次递进,始终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一气呵成。
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且要深化文章内涵和拓展文章的外延。教师应有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再创造的能力,设计不同模式的任务以多元刺激学生的大脑,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多元设计,优化输出
读出思想和情感是文本研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阅读教学的深度解读。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必须有“in-take”的积累环节,即在读中和读后阶段的拓展活动之间应设计以语言知识学习和运用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从而为后续说写活动做好铺垫(戴军熔,2011)。因此,读后活动的设计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通过有理有序的读后活动学生才能在吸收文本信息的同时真正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
语言学习是双向行为,既要理解,也要表达。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两大重要内容,二者之间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言而喻,阅读课承载着各单元语言输出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对各单元阅读、词汇、语法等各项内容学后的运用和检验。因此,大可把课型定位成 “reading & writing”,在教学中注重两者的互动性,先读后写,为写而读,读结构、读语言、读情感,从“结构、语言、情感”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入手,建构相应的互动模式开展阅读后的复述与续写,学生的写也就因此有了目的,有了依托,有了成果。
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或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即引起“顺应”过程,从简单的单词到句子,从句子到复杂的段落,有效地将信息输入达成输出,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这正是构建主义支架式教学的有力呈现。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发挥其创造力,达到提升效果,使各层次的学生在知识上、技能上和情感上都能得到提高,课堂有效性也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