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通用12篇)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1
近年来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逐渐上升,心肌梗死也越来越常见,现已成为老年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心肌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血管损伤,导致动脉血栓形成,进而阻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传统用于患者心肌梗死检查的方法是心电图机,但总体的检查效果并不理想,据有点资料显示,临床上传统使用的心电图机对于某些心肌梗死的诊断正确率仅为60%左右。而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一种新型的仪器用于检查患者心肌梗死情况,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机,总体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受到了患者及临床医师的一致推崇。本文对彩色多普勒诊断心肌梗死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并设立对比研究,分析其临床价值,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88例,女20例;年龄33~84(65.2±9.2)岁。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66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采用GE Vivid E9彩超诊断系统,探头频率2.5MHz。患者取平卧位。测量左心室射血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输出量(SV);测量二尖瓣瓣口血流流速频谱:E峰和A峰。观察室壁运动是否正常,心室壁是否变薄并且伴有强回声。
1.2.2 心电图检查方法
采用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CM1200十二导联心电图机。记录患者12导联心电图,观察是否出现Q波及ST ̄T段改变。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效果比较
(1)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多普勒彩色心动图诊断正确率75.8%低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90.9%。(2)在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率90.5%显著高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57.1%。两种诊断方法效果具有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
注:LA,左心房;LV,左心室;RV,右心室;RA,右心房;VSQ,室间隔缺损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起病急,病情凶险,是引起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
常见的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现今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该学说认为:各种危险因素最终都是损伤动脉内膜,动脉对损伤作出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动脉内皮损伤后,血栓形成,最终完全阻塞血管,造成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心肌代谢障碍,急剧恶化造成急性心肌梗死[2]。急性心梗8w后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受损,代偿能力下降,容易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再次心梗时患者死亡率大大增加。故应及时发现并做好预防措施。心肌梗死在静息或者运动状态下均可发病,症状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为主,可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持续不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心肌梗死如不及时确诊治疗,病人心脏常严重受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者致病人迅速死亡。因此正确及时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使用方便,无创,可迅速查看心室壁运动情况及心室壁的厚度,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判断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有研究认为,超声对心肌梗死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等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
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是目前临床上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它是建立在二维心电图超声定位的情况下,利用多普勒以及一系列电子技术,能够实时呈现出患者心脏或血管内血流的频谱图,这是一种无痛无创、能够检查血管分流以及返流现象的技术,通过连续发射超声波,具有高速血流检测的作用。而传统的心电图机是根据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以及处于各极化的状态,通过心电导联构建出各心肌细胞之间的电位差,并表现在心电图机上呈现出Q波、R波、S波以及T波,这些波形能够记录患者的心脏电活动状态,医生能够根据患者心电图波形的不同形状走向判断患者的心脏状态,包括是否出现心率不齐、心肌肥大、心肌缺血以及本文所研究的心肌梗死。
从文中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多普勒彩色心动图诊断正确率为75.8%,要低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90.9%;而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率为90.5%,明显要高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57.1%。两组差距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相比于临床上传统使用的心电图机,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机对于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正确率较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正确率略低于心电图机。总体来说,仍是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机的诊断正确率更高,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优于十二导联心电图,对陈旧心肌梗死诊断正确率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肌梗死的相关检查,记录两者的诊断正确率,并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多普勒彩色心动图诊断正确率75.8%低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90.9%;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率90.5%,显著高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57.1%。两组差距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传统的心电图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申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应用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20.
[2]张卫星,罗春芬.三种检测方法对诊断老年心肌梗死的价值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21-123.
[3]梁爱荣,朱红莲,刘跃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隐匿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J].河北医药,2010,32(9):1117-11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2
1.由医生填写申请单,同时患者做好准备,急症患者优先,按要求检查相关部位。
2.严格遵守康益德操作规程和记录要求,确保检查质量,如遇疑难及特殊问题应与上级和有关科室医师研究解决。
3.传染病患者,最后安排检查,检查完毕必须严格消毒仪器和用具。
4.及时完成记录分类、归档装订及检查数量登记。
5.负责仪器清洁,一级保养及仪器有关附件的保管,如发现故障及时报告,通知检修。
6.每日工作完毕,切断仪器电源并擦净探头放好,关闭门窗后方可下班。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3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超声心动图,多普勒,彩色;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91-02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占先天畸形的三分之一。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病死率占婴儿病死率首位。Meberg等[1]对一组胎儿期和新生儿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所有死亡病例50%左右在新生儿期死亡,75%左右1岁以内死亡。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利用7项临床指标(先心病家族史、呼吸急促、青紫、特殊面容、心臟杂音、经皮血氧饱和度、其它先天畸形)筛查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本院连续出生的7083例新生儿,≥1项阳性者为筛查阳性,对筛查阳性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对确诊为CHD的新生儿定期随访评估,对筛查阴性的新生儿在生后42天进行常规体检。并定期随访,以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连续出生的7083例新生儿,男4110例,女2973例。胎龄28---42周,出生体质量1000~4 300 g,日龄1---42天。其中利用7项临床指标筛查阳性的新生儿523例取得家属同意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先天性心脏病483例,阳性率为92%。
1.2方法采用美国GE LOGIQ P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 MHz -5 MHz,新生儿取安静状态下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对心脏各切面、心房心室及各大血管血流进行超声检查,了解有无先天性心脏病。异常病例均由两位从事心脏超声工作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共同做出诊断。按检查常规将患病新生儿进行登记,填写新生儿复诊卡,并在出生后第3、6、12个月进行复查评估。
2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各结构、功能正常新生儿40例(7.6%),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83例(92%),男268例,女215例,男:女2.0:1。本次筛查中CHD分为非青紫型和青紫型,非青紫型CHD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青紫型CHD包括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其中:室间隔缺损83例,房间隔缺损79例,肺动脉狭窄21例,肺动脉闭锁11例,左心发育不良2例,肥厚性心肌病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3例,法洛四联症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率为92%。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是我国城市0~5岁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3]。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发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除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本资料先心病发病率为6.8‰,符合国内外目前研究报道。利用7项筛查指标能有效发现早期临床病例[4],使其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在本资料中前3位青紫型CHD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3例2.6%,肺动脉闭锁11例2.2%,法洛氏四联症7例1.4%,均为复杂型先心病,如未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死亡率高。
近年来,全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趋高,可能与环境污染,电磁辐射,药物滥用,健康意识提高等因素有关,早期发现新生儿心血管异常,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是目前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的问题。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就是早期发现先心病患儿,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干预,使患儿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口素质。超声心动图不仅可提供详细的心脏解剖结构信息,还能提供心脏功能及部分血流动力学信息,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更有价值,可显示血流的部位、形状和分布,显示心脏和大血管内的分流、瓣膜口狭窄或反流等情况。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安全,准确性高,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及分型的有效方法[5]。
参考文献:
[1] Meberg A,Lindberg H,Thautow E.Congenital heart defectsIthe patients who dieEJ].Acta Paediatr,2005.94(8):1060—1065.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7.
[3] 吴明昌.先天性心脏病在围生期的评估[J].中国医刊.2002,37(3):4-6.
[4] Zhao QM,Ma XJ.Jia B,et al.Prevalence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t live birth:an accurate assessment by echocardiographic screening .Acta Paediatrica,2013,102(4):397-402
[5]于明华,刘特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附1294侧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1,7(4);234—236.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2008年12月我科为心脏急诊的患者68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其中男38例, 女30例, 年龄17~82岁, 平均年龄62岁。
1.2 方法
操作体位采取左侧卧位, 无法配合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 充分了解患者病情, 和临床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必要交流;尽量完成常规超声切面观察和参数测量。所有病例均动态记录超声图像, 以便总结。
1.3 仪器和设备
ATL超9彩超仪或Madison8000彩超仪, 探头频率2.5MHz。
2结果
68例心脏急诊患者中, 急性心肌梗死21例 (30.88%) ;急性心包压塞11例 (16.18%) ;主动脉夹层7例 (10.29%)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2例 (17.65%) , 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 (10.29%) , 腱索断裂3例 (4.41%) , 乳头肌功能不全及断裂2例 (2.94%) ;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 (5.88%) ;左房黏液瘤4例 (5.88%) ;肺栓塞2例 (2.94%) ;漏诊4例 (5.88%) , 包括3例心绞痛, 1例降主动脉夹层;检查结果阴性3例 (4.41%) 。
3讨论
以下为心脏急诊中常见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
3.1 急性心包压塞
本症由急性心包渗液、胸部外伤或手术、心肌破裂、夹层动脉剥离破裂、抗凝治疗、心导管操作等引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心包积液最敏感的无创伤性方法。一般认为其敏感性大于90%, 尤其是对少量心包积液的诊断, X线、核素及心电图不能提供诊断信息。定期随访, 通过动态观察心包积液的消长情况, 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当有心包压塞时, 超声可见: (1) 右心室前壁之前、心尖周围及左心室之后等心脏四周可见较宽的环形带状无回声区。心尖部M型超声可见心包荡击征。 (2) 右心室显著受压, 右室流出道变窄, 舒张期右心房壁右心室塌陷。 (3) 吸气时, 右心室内径增大, 右心室内径减小, 呼气相反。
3.2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本症可因腱索断裂、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后乳头肌功能不全、外伤等引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有助于明确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及其反流的严重程度。
3.2.1 腱索断裂。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 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收缩中晚期或全收缩期CD段脱入左心房, 呈吊床样改变, CD段下沉超过2mm, 二尖瓣前叶舒张期扑动或后叶前向运动, 二尖瓣接合点错位。
3.2.2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直接探测心内膜及瓣膜的赘生物而作为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可以检出二尖瓣瓣尖左房侧直径≥2mm的赘生物。
3.2.3 乳头肌功能不全及断裂。
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功能不全发生率占15%~60%, 乳头肌断裂为1%。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2-DE可见二尖瓣脱垂现象, 所支配的二尖瓣呈连枷样运动, 瓣尖部可见腱索连着断裂乳头肌残部。
3.3 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有IE、外伤、主动脉夹层剥离、主动脉自发性断裂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明确病因、评估左心室大小和功能以及反流的严重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左心室腔及其流出道和升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大, 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快速高频的振动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特征表现。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上可见主动脉瓣增厚, 舒张期关闭对合不佳;多普勒超声显示主动脉瓣下方舒张期涡流, 对检测主动脉瓣返流非常敏感, 并可判定其严重程度。
3.4 主动脉夹层剥离
DeBakey将主动脉夹层分为3型:Ⅰ型夹层起自升主动脉并延至降主动脉;Ⅱ型局限于升主动脉, Ⅲ型夹层起自降主动脉并向远端延伸[1]。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对诊断升主动脉夹层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且易识别并发症。在M型超声中可见主动脉根部扩大, 常超过42mm, 夹层分离处主动脉壁由正常的单条回声带变成两条分离的回声带。在二维超声中可见主动内分离的内膜片呈内膜摆动征, 主动脉夹层分离形成主动脉真假双腔征。多普勒超声不仅能检出主动脉夹层分离管壁双重回声之间的异常血流, 而且对主动脉夹层的分型、破口定位及主动脉瓣返流的定量分析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3.5 肺栓塞
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为右心扩大, 肺动脉高压、主肺动脉及分支内径增宽, 有时可探及肺动脉内出现不规则团块状回声。CDFI有助于鉴别伪像和血栓。
3.6 左房黏液瘤
左房内团块状回声, 可随心动周期活动, 即舒张期移向二尖瓣或经瓣口进入左心室, 而收缩期回到左心房内。
3.7 急性心肌梗死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梗死的部位及范围室壁节段性收缩运动障碍, 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根据。如梗死部位室壁运动消失、心肌无收缩或其周围心肌收缩力减弱, 都可作为确定梗死部位及范围的依据。 (2) 是陈旧性还是急性心机梗死, 陈旧性梗死时, 梗死部位心室壁变薄且回声增强;急性梗死时, 室壁舒张期虽可变薄, 但回声变化不明显。 (3) 左心室功能心肌梗死发生后, 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可发生改变。 (4) 对心肌梗死的合并症进行评价如对乳头肌断裂或功能不全、室间隔穿孔、心室游离壁破裂、室壁瘤及心室壁附壁血栓等合并症的检出都很有帮助。
收稿日期2011-09-19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E) 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年来68例心脏急诊患者进行CDE检查并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直接明确诊断或提供重要参考61例, 诊断阳性率89.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强、方法简单且无损伤和痛苦, 故对正确诊断急诊心脏疾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5
高档实时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 质量层次 原装进口 数量 1 是否与医院现有设备配套使用(配套使用设备品牌及型号): 否 设备配置要求及用途:(填写购买该设备的用途和主要功能)满足妇科病人诊疗需要 具体技术参数: 请用多级序号标注序号
1.彩色超声诊断仪: ★1.1 原装进口全数字化超声成像系统,由制造商品牌所在国生产(以注册证为准),所提供机型为2011年首次注册的全新机型,以注册证时间及生产地为准
1.2 显示器:≥19寸高分辨率彩色液晶显示器 1.3操作面板设有前置升降开关,面板高度可调节,升降范围≥150mm 1.4 全数字化宽频带波束形成器
1.5 二维灰阶显示及分析单元 1.6 M型显示及分析单元
1.7 彩色多普勒显示及分析单元 1.8能量多普勒显示及分析单元 1.9 脉冲多普勒显示及分析单元 1.10连续多普勒显示及分析单元 1.11方向性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1.12组织谐波成像技术 1.13脉冲反相谐波成像技术 1.14空间复合成像技术(选配)★1.15屏幕显示最大可视可调动态范围:≥199dB,可逐级1dB可视微调(须提供屏幕显示最大动态范围及调至198dB图片共2张证明)
1.16双幅实时动态显示功能,同时显示黑白二维及彩色血流的实时动态图像 ★1.17具有频率复合成像技术,屏幕可显示,多级可调,可结合其他技术同时使用(须提供彩页宣传文字介绍资料或白皮书)1.18斑点减少滤波技术 1.19所有探头均具有宽频可变频技术,支持2D/C/PW 等模式 1.20 Quick Scan 单键优化:通过一键操作迅速优化多种参数,自动优化图像 1.21图标指示功能,可任意选择剪贴板中存储的影像,进行回放、调节、测量、分析和诊断 ★1.22 动态核磁技术:消除斑点噪声伪像,增强边缘显示,显著提高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多级可调,以满足不同组织对图像不同要求,支持所有探头,并可结合其他图像优化技术 同时使用 ★1.23具有多国语言包括中文菜单、中文文本输入(提供图片证明)
2.测量和分析部分(B型、M型、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2.1 一般测量 2.2多普勒测量与分析
2.3 妇科测量与分析 2.4产科测量与分析,具有胎儿体重孕龄、评估,生长曲线等多种显示
2.5 外周血管测量与分析 2.6心脏测量与分析 2.7胎儿心脏测量与分析
3.探头规格
3.1 频率:每个探头都是超宽频带变频探头,具有多个中心频率可选择,独立变频 3.2所有探头均支持3D成像 ★3.3探头规格: 3.3.1性能:超宽频带变频探头,频段或频率数字双重显示模式,探头在二维模式下中心频率最大可选择≥6种;多普勒频率可最大选择≥2种;中心频率的变频频段或频率具体数字在屏幕上可视可调 1
3.3.2类型:电子相控阵,电子凸阵,电子线阵 3.3.3凸阵:2-8MHz,基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谐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可视可调 3.3.4线阵:5-12MHz,基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谐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可视可调 3.3.5 腔内凸阵:2-4MHz,基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谐波成像的中心频率个数≥3个,可视可调 3.4探头接口:激活探头接口≥3个,接口大小一致,2D及3D探头接口通用
4.输入/输出信号:
4.1 输入:USB2.0、DICOM、外部音频
4.2 输出:DVI、VHS、S-VHS、音频输出、USB2.0、DICOM ★4.3 主机内置一体化USB接口≥4个,须提供全部4个USB接口(提供图片证明)5.二维成像主要参数 5.1 扫描线:每帧线密度≥380超声线 5.2 声束聚焦:发射≥8段,接收自动连续聚焦 5.3 数字技术:接收数字式声束形成器,连续动态聚焦,可变孔径及动态变迹
5.4 谐波成像基波频率个数:≥3个 5.5 线阵探头梯形成像技术,支持二维、彩色和PW模式
5.6 回放重现:2D灰阶图像回放≥5000帧 5.7预设条件:针对不同的检查脏器,预置最佳化图像的检查条件,减少操作时的调节,及常用所需的外部调节及组合调节 5.8增益调节:B、B/M、C、D可独立调节,TGC≥8段增益补偿调节 5.9最大显示深度≥30cm,最小显示深度≤2cm(提供图片证明)6.频谱多普勒 6.1方式:脉冲波多普勒(PW)、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连续波多普勒(CW)6.2显示方式:B/D、B/C/D 6.3零位移动:≥8级 2
6.4最小取样宽度≤0.5mm(需附图证明)6.5实时多普勒频谱自动包络并完成频谱测量计算 6.6实时三同步功能 7.彩色多普勒 7.1显示方式:速度方差显示、能量显示、速度显示、方差显示 7.2显示控制:零位移动、黑/白与彩色比较、彩色对比 7.3显示位置调整:线阵扫描感兴趣的图像范围:-15°~+15 8.内置一体化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8.1 3D成像单元:具备自由臂3D成像、静态3D、实时立体3D、4D 8.2 具有观察不同器官组织的多种3D重建模式,且可复合 8.3多种三维显示模式,包括 表面模式(一般,柔和)透明模式(最大模式,最小模式,X线成像模式)亮度模式
8.4 具备3D立体图像编辑切割功能 ★8.5 具备以下3D扩展成像功能 8.5.1智能断层成像:可将3D立体数据沿A、B、C三个正交平面分别进行连续平行断层切割,并可实时扫查,同屏显示≥24幅不同深度图像,断面间距0.5mm-5mm可调(提供图片证明)8.5.2任意剖面成像:3D立体数据内任意切割进行剖面成像通过直线或曲线切割后进行剖面成像,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分析感兴趣区,对产前系统筛查、疑难病例会诊和科研教学等极具价值(提供图片证明)8.5.3 容积CT立体成像,包括立方体CT、交叉CT两种,观察感兴趣区的空间位置和内部结构。
9.超声图像及病案管理系统: 9.1数字化硬盘容量≥250GB,可永久存储动、静态图像,屏幕可显示硬盘容量数据信息 9.2动态图像、静态图像以PC通用格式直接存储,无需特殊软件即能在普通PC机上直接观看图像
9.3 具有图像存储与(电影)回放重现单元 3
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篇6
方法:选择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我院收住入院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门诊有明确停经史且超声检查确定宫内早孕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异位妊娠78例,对照组没有诊断出异位妊娠,为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5%(78/80)与0.0%(0/80)。观察组的Vmax、Vmin与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提供有鉴别诊断价值的血流参数,从而具备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关键词:异位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21-0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妊娠的1%左右。一旦破裂或流产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1]。异位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时,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超声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异位妊娠定位诊断及治疗能提供重要信息[2,3]。目前有关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否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目前研究较少,国内外学者观点不一[4,5]。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我院收住入院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都经过手术病理确诊。年龄22岁-44岁,平均年龄30.75±2.51岁;停经时间35天-85天,平均49.47±6.25天。临床表现:65例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5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48例为经产妇,18例有人工流产史,18例有腹痛史。同期选择门诊有明确停经史且超声检查确定宫内早孕80例作为对照组,均无阴道流血及腹痛表现。两组的年龄、停经时间、临床表现等资料对比类似(P>0.05)。
1.2诊断方法。两组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选择惠普之星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MHz,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观察孕囊的位置,用多谱勒测量妊娠囊周围滋养动脉层血流频谱,适当调节多普勒的角度、增益、壁滤波,准确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并测量两组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与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RI(阻力指数),连续测3个以上相同频谱。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多普勒超声参数以X±S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效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异位妊娠78例,包括输卵管妊娠72例,宫角妊娠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例,切口妊娠1例;诊断炎性包块2例。对照组没有诊断出异位妊娠。为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5%(78/80)与0.0%(0/80)。
2.2血流参数对比。经过测定,观察组的Vmax、Vmin与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人工流产,以及宫腔炎症等疾病的增加,异位妊娠发病率逐渐上升。如果异位妊娠误诊为正常早孕而行人流术,可导致输卵管破裂、大出血等情况的发生,甚至危及孕妇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超声检查尤其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临床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为异位妊娠的诊治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本文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异位妊娠78例,对照组没有诊断出异位妊娠,为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5%(78/80)与0.0%(0/80)。
在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对异位妊娠病灶滋养层血流及高速低阻血流频谱的显示,能更准确地发现异位病灶,为诊断提供可靠信息。有学者认为异位妊娠病灶滋养层周围血流实质为腔隙血流循环,即孕卵着床周围区域的内膜间质发育为蜕膜,血管扩张成为血窦。母体动脉血在进入滋养层间隙后,阻力明显减低,形成具有特异性滋养层周围血流[6]。還有学者认为RI值为心动周期中采用峰值与谷值流速计算,消除了角度因素,因而对诊断分析有较大价值和可靠性,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7]。也有学者在附件区非特异性包块内检测到与卵巢分离的低阻血流(RI<0.6)代表了异位妊娠囊的滋养血流[2]。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测定,观察组的Vmax、Vmin与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符合上述报道。
总之,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提供有鉴别诊断价值的血流参数,从而具备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参考文献
[1]那志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4):269-270
[2]谢阳桂,于秀,黄德年.CDFI与血-HCG对输卵管妊娠超声介入治疗术后的随访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4):197-199
[3]杨红梅,阳益.应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66
[4]蔡晓玲,赵勇.经阴道CDFI超声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4):31-33
[5]Michael Blaivas,RDMS,Matthew Lyon.Reliability of Adnexal Mass Mobility in distinguishing possible ectopic pregnancy from corpus luteum cysts[J].J Ultrasound Med,2005,24(10):599-603
[6]周家琦,李岩,白冰.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69例及意义.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5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7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应用价值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内, 于主动脉壁中形成夹层血肿, 并延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具有潜在灾难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动脉疾病之一[1]。此病起病急, 发展快, 病情复杂, 病死率高。所以, 尽早及时准确的确诊患者有无主动脉夹层的存在对其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2012年我院住院或随访的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其中男13例, 女2例;年龄42~6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 6例伴有糖尿病, 3例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有13例突感胸骨后撕裂样疼痛, 并向肩背放射, 其中2例感胸闷不适, 常规检查下肢动脉血管时发现并确诊。15例均经手术或CT检查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HDI-Sono CT5000型及百胜Mylab7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 心脏超声探头频率2.5MHz, 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选取胸骨上窝、经胸壁、腹部、剑突下检查, 经过胸片检查心内结构, 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近端, 常规采用胸骨上窝检查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及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近端有无夹层, 主要观察夹层宽度、主动脉管腔内径、内膜片搏动、剥离长度、有无血栓形成, 真、假腔血流状态及寻找入口和再入口[2]。诊断标准采用以下三点, 即病变动脉管腔内前后壁分别为两层, 可见假腔形成;观察到动脉内膜破裂, 可见撕裂的内膜片在管腔内漂浮回声;彩色多普勒可见动脉夹层真腔和假腔血流频谱。
2 结果
常规经胸、腹、胸骨上窝超声心动图确诊, 本组15例患者按De Bakey分型:Ⅰ型7例, Ⅱ型2例, Ⅲ型6例。Ⅰ型和Ⅱ型主动脉夹层可见升主动脉明显增宽, 内径宽约45~72mm, Ⅲ型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内径宽约40~65mm。9例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 二尖瓣前叶呈锯齿样扑动, 左室内径增大,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超声表现[3]。主动脉壁呈双层改变, 主动脉腔内可见假腔和真腔形成, 真、假腔之间可见厚薄不一, 长短不等的撕裂内膜片, 3例假腔内出现附壁血栓 (多位于腹主动脉夹层中) , 2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CDFI显示可见破裂口处血液进入假腔, 收缩期时由真腔流入假腔, 舒张期由假腔流向真腔, 区分真、假腔中血流状态:假腔显示彩色信号暗淡, 血流速度缓慢, 而真腔显示彩色信号明亮丰富, 血流速度快。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尽早准确诊断和分型对有效的制订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主动脉夹层主要有两种分型方法, 一种是Stanford分型法: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远端范围的主动脉夹层, B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降主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另外一种是De Bakey分型法: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 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以及降主动脉, 向下延伸到髂总动脉处, 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 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和部分弓部, Ⅲ型内膜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降主动脉, 夹层仅限于胸主动脉的为Ⅲa型, 同时累及腹主动脉的为Ⅲb型。
彩超检查是高效率便捷可以重复运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方法, 二维图像可以提供良好的分辨力和明确的空间定向, 超声实时显像有助于快速的完成主动脉普遍检查, 病变处主动脉扩张可直观地显示出来, 动脉内剥离的内膜片漂浮运动, 区分真、假腔, 真腔较狭小, 假腔较大[4]。经胸、经食道彩色多普勒综合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分别为83%~86%和95%~100%, 特异性分别为90%~93%和95%~97%。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DFI可确定入口以及再入口, 可以探查真、假腔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及血流情况改变和判定提供准确的信息, 且能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但超声对分支血管情况明确显示不满意。
彩超在区分真、假腔, 显示夹层内膜片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能够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准确的定性判断, 并且在显示夹层破裂口, 观察主动脉分支受累方面也有一定临床价值, 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一种较为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制订治疗方案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冰, 周新民, 范平,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 2002, 17 (4) :295-296.
[2]贾文霄, 汪师贞, 戴建平, 等.磁共振新技术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 21 (10) :781-784.
[3]景在平, 冯翔.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治疗的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 23 (7) :697-699.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8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6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2~83岁,平均年龄(36±10.7)岁。室间隔缺损8例、房间隔缺损5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肺心病36例、风心病联合瓣膜病9例。
1.2 主要仪器
GE Vivid-7,GE Vivid-E9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3.5MHz。
2 方法
2.1 患者取左侧卧位进行包括左心室长轴、主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尖五腔心、剑突下四腔心等多切面扫查。
2.2 通过二维超声观察心脏各室腔大小、大血管的内径、心室壁厚度、室壁的运动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各瓣膜口是否存在返流现象,以右心室流出道(ROVT)作为标准切面用以检测三尖瓣返流情况[2],利用连续多普勒可测量出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Vmax)及峰值压差(P);通过主动脉短轴切面观察肺动脉瓣的血流频谱,取样容积置于肺动脉瓣上10mm位置;应用M型超声观察肺动脉瓣运动情况。
2.3 计算公式
三尖瓣跨瓣膜压力差(ΔP)=4Vmax2(简化的伯努利Bernoulli方程);
2.4 肺动脉高压(PAH)诊断标准诊断
肺动脉收缩压(静息状态)高于30mm Hg;肺动脉平均压(运动状态)高于30mm Hg。
3 结果
3.1 6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呈现三尖瓣返流现象,最大返流速度2.9~5.1m/s(平均值为3.9±0.46m/s),ΔP(三尖瓣跨瓣压差)为30.4~93.7mm Hg(平均值为62.9±22.4mm Hg),代入公式计算得肺动脉收缩压为35.9~105.6mm Hg(平均值为66.5±24.6mm Hg)。
3.2 肺动脉瓣M型超声显示肺动脉瓣开放曲线a凹小于2mm,呈“W”、“V”形。肺动脉瓣血流频谱发生匕首样现象且最高值前移。
4 讨论
肺动脉高压(PAH)发病原因错综复杂,WHO分为动脉性、静脉性、低氧血症相关性、慢性肺动脉栓塞性、其他病因所致性。其病理机制可能为肺血流量增加和压力升高的机械作用引起肺血管内皮受损。随时间的延长,因右室肥厚导致顺应性下降,右心代偿性增强收缩而致增大,易发右心衰。肺动脉压增高时,肺动脉瓣M型多由于收缩期肺动脉瓣开放,发生收缩中期关闭或切迹,肺动脉瓣开放曲线呈“W”、“V”字形[3]。超声诊断肺动脉高压不如心导管的检查结果精确,但作为无创检查方法,在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4],肺动脉高压时,肺内血管内膜和中层组织发生明显增厚变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硬化易导致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导致患者发生紫绀,预后不良。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双向分流,收缩期可见红色左向右分流信号,舒张期可见蓝色右向左分流信号,为手术提供依据;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频谱似匕首状,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肺动脉瓣下可见舒张期正向湍流频谱,呈高速实填状,峰值流速可达4m/s以上;频谱多普勒检测计算得到三尖瓣返流速度及压差,根据Bernoulli方程估测肺动脉压。检测肺动脉压,对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高压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可重复、无创伤、临床意义重要,值得推广。但肺动脉压的检测计算结果易受到超声医师工作经验、取样容积大小、超声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等因素影响。本文超声测量肺动脉压,虽优点很多,正如本文所述。但是例数仍未足够大量,并且无有创性检查如导管直接测量压值以对照,是其不足之处,需今后进一步补充。
参考文献
[1]刘丽萍,王孟杰,何学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心导管法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测定的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86-1687.
[2]Hndierhter AL,Willis PW,long WA,et al.Frequeney and severity of trieuspid regurgitation detemnied by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J].AM J Cardionl,2008,91(15):1033.
[5]Rubin LJ.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The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2006,(31):111-115.
[3]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38.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9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艾森曼格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一些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分流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高压达到一定程度时, 左向右分流会转变为右向左分流, 持续的右向左分流会导致患者相继出现持久性紫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上称之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行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艾森曼格综合征32例, 男12例, 女20例, 年龄6~73岁, 平均38.3岁。
1.2 方法
采用ATL HDI3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GE Vivid 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 MHz, 2~4 MHz。患者取平卧及左侧卧位, 取胸骨旁左心长轴、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切面等常规切面检查, 行M型、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及多普勒显像, 发现患者除原有的左向右分流的表现外, 尚有右向左分流信号, 估算肺动脉收缩压大于30 mmHg, 且有肺动脉高压的相应表现, 即可确诊。
2 结果
32例患者中, 室间隔缺损 (VSD) 22例, 动脉导管未闭 (PDA) 5例, 右室双出口 (DORV) 2例, 房间隔缺损 (ASD) 3例。VSD患者缺损18~30 mm, 平均23 mm;ASD患者缺损25~42 mm;PDA患者导管长与宽分别为8~11 mm、7~10 mm;1例DORV为艾森曼格型。肺动脉高压均为重度 (即肺动脉收缩压为70mmHg) 以上, 同时伴有中至重度的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反流, 其他瓣口有不同程度的反流, 并伴有其他各房室扩大的征象。
3 讨论
艾森曼格综合征又称肺动脉高压性右向左分流综合征。是指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流量增多, 发生肺小动脉痉挛, 内膜增厚及管壁硬化, 血流阻力升高, 导致肺动脉收缩压升高, 引起阻力型肺动脉高压, 进而导致右向左分流, 出现持久性紫绀。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有PDA,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大的VSD, 也可见于房室管畸形, 永存动脉干及右室双出口并有大的VSD, 无肺动脉狭窄亦可引起, 而ASD患者则较少出现。临床表现为紫绀呈持久性且进行性加重, 可合并肺部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脓肿及难以控制的心衰, 有些则可突然咯血而死亡[1]。本研究22例VSD患者中, 缺损为18~30 mm, 平均23 mm, 平均年龄23岁 (18~61岁) ;PDA患者年龄23~35岁 (平均27岁) , 均为粗大导管;ASD患者年龄29~73岁 (平均46岁) , 缺损在25~42 mm, 均为平均年龄大且缺损大的患者。
彩色多普勒、声学造影可发现缺损处的持续的右向左分流的血流信号, 并利用血流动力学原理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总之, 艾森曼格综合征除婴幼儿期可进行根治术外, 一般不宜手术治疗。故对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诊断, 早治疗, 以免错过手术治疗时机。一般情况下,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无疑是艾森曼格综合征首选的, 有效而又无创的诊断技术, 对于判断能否采用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
参考文献
[1]赵升阳.先天性心脏病现代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1.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1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年1月—2007年12月通过临床表现, 并经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小腱索断裂病例19例, 男11例, 女8例, 年龄43岁~84岁, 平均57岁。其中6例无症状, 以发现杂音而就诊, 13例以心悸、气促就诊。所有患者心尖区均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无基础心脏病12例, 7例有基础心脏病, 其中2例高血压心脏病, 2例冠心病, 2例风湿性心脏病, 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IE) 。
1.2 方法
采用HP 550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0~4.0) MHz。患者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在常规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 心尖四腔切面, 心尖二腔切面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进行观测二尖瓣运动形态、厚度, 有无赘生物, 是否存在二尖瓣前后叶对合错位, 特别要注意二尖瓣小腱索运动形态, 用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反流情况, 根据反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 (R/A) 确定反流程度:R/A<20%为轻度, R/A<20~40%为中度反流, R/A>40%为重度反流。
2 结 果
19例二尖瓣小腱索断裂患者彩色多普勒显示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左房及左室增大, 4例患者左房、左室未见增大。其中前叶小腱索断裂12例, 后叶小腱索断裂7例, 19例患者均可见:①断裂的小腱索呈细小的条索样回声, 随心脏舒缩而甩动, 并于收缩期甩向左房, 但二尖瓣瓣叶未见明显连枷样改变。②二尖瓣前后叶对合错位。③彩色血流显示与小腱索断裂的二尖瓣相对应的“偏心性”二尖瓣反流束, 即前叶小腱索短裂, 彩色反流束沿后叶向左房外侧走行, 后叶小腱索短裂彩色返流束沿前叶向左房内侧走行, 一般都为中度以上反流。19例患者中度返流10例, 重度反流9例, 其中继发性疾病7例中有6例为重度反流, 1例为中度反流。自发性小腱索断裂12例, 其中中度反流7例, 重度反流5例, 以老年患者多见。
3 讨 论
二尖瓣主要腱索断裂多引起严重的二尖瓣反流, 患者短期内发生心力衰竭, 而二尖瓣小腱索断裂是三级小腱索断裂且数目少, 二尖瓣反流虽为中度以上, 但患者多数症状相对较轻或原有症状有所加重, 检查时必须仔细。
二尖瓣腱索断裂的病因各家报道不一, 可以有多种心脏疾病引起, 常见有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1,2]。本组19例患者中继发性7例, 其中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2例冠心病, 2例风湿性心脏病, 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可为不明原因, 称自发性或特发性。本组有12例为自发性, 老年患者多见, 可能为瓣叶及腱索退行性改变有关。据Oliveriam报告[3]二尖瓣腱索断裂分继发性和特发性两大类, 其中特发性占大部分 (74.6%) 。研究中继发性7例 (36.8%) , 特发性12例 (63.16%) , 与Oliveriam报道相近。
根据报道腱索断裂的部位分为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和后叶腱索断裂。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多于后叶腱索断裂[4]。本组19例患者, 前叶小腱索断裂12例, 后叶小腱索断裂7例, 前后叶比例1.5:1, 前叶略多。
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小腱索断裂其特有的超声表现, 断裂的小腱索呈挥鞭样运动, CDFI见“偏心性”返流束, 二尖瓣前后叶对合错位。在检查中一定要多切面, 多方位, 立体检查, 以免与二尖瓣脱垂相混淆。对于CDFI“偏心型”反流者一定要仔细观察二尖瓣形态, 尤其要注意与此相连的小腱索是否有“甩鞭样”活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小腱索断裂简便而准确的方法[3], 临床虽可根据杂音来判断, 但不能确诊, 而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直观性好, 具有其他检查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小腱索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二尖瓣小腱索断裂患者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 检查时尤其注意与二尖瓣相连的小腱索及二尖瓣运动形态。结果19例均显示断裂的细小的腱索随心脏舒缩呈“梿枷样”活动, 其中前叶小腱索断裂12例, 后叶小腱索断裂7例。CDFI显示“偏心型”二尖瓣返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小腱索断裂有特异性诊断。
关键词:二尖瓣小腱索断裂,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侯传举, 邓东安, 朱群阳等.二尖瓣腱索断裂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7, 18 (11) :768-770.
[2]王彩荣, 刘强.二尖瓣腱索的超声及病因病理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 16 (6) :.
[3]Oliveriam DBG, Dawkins DK.Chordal rupturel:Aetiology and natuyal history[J].Br Heart J, 1983, 50:312-3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11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面动脉的表现及相关参数。方法:选取我院64例健康体检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下颌段彩色血流显示率、灰阶图像血管内径显示率均为100%(左侧100%、右侧100%),口唇段分别为83.59%(左侧82.81%、右侧84.38%)、70.09%(左侧67.92%、右侧72.22%),鼻侧段分别为70.31%(左侧65.63%、右侧75.00%)、53.33%(左侧42.86%、右侧62.50%);下颌段PSV、EDV、RI及d与口唇段、鼻侧段各指标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唇段、鼻侧段各指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面动脉每段内径间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面动脉血流参数正常值,为相关疾病提供有利数据,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面动脉在舌动脉的偏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发于颈外动脉前壁。术前准确评估面动脉的發育、分布、血流动力学是皮瓣游离移植术或轴型皮瓣转移术的关键[1]。笔者对我院2009年3月~2013年5月64例健康体检者128条面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建立正常参数,现将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面动脉的健康体检者64例,男性17例,女性47例,年龄19~62岁,平均33.7±5.5岁,均无心血管疾病。
1.2 方法
所有体检者取仰卧位,用右手食指、中指触摸患者受检一侧面部下颌骨底端和咬肌前端交界处,再在下颌骨下端面动脉搏动最显著部位放置探头。依据面动脉解剖走行进行超声检测。仪器为日本产HITACHIEUB-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为0.8~1.5mm3。由于血管内径很小,设外周血管检测条件,用CDFI模式,脉冲多普勒取样线与血流束夹角在60°以内。适当调整图像深度,寻找面动脉长轴的最理想切面,然后采用脉冲多普勒观察v-t曲线确定动脉。测量面动脉每段起始端内径d。调整取样框角度,血管中央置入取样门,声束与血流束夹角保持30°。显示血流频谱,观测频谱波形,同时记录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行t检验, x±s检验,χ2检验,当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彩色图像与灰阶图像显示结果
本组64例健康体检者面动脉走行连续,彩色图像血流信号丰富,灰阶图像血管腔通透性好,血管末端连续光滑、平整,详情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面神经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面部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是由血管炎的病理发生变化而出现的面部症状。面动脉与分支主要供应面部组织[2]。80年代初,我国研究者对尸体进行面动脉解剖,从而测量相关指标,了解面动脉走行、分支与外径,但使面动脉存在较大的变异性。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它测定活体面动脉的相关指标数值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其临床意义深远。
口腔颌面部的多种疾病与供血动脉有紧密联系,且面动脉是其主要供血动脉。临床上行整复组织缺损时,唇瓣长度与形状并不一定对其造成影响,也可将皮瓣供血的主要动脉与面动脉端端吻合,用于游离皮瓣整复面部缺损。王爱平等[3]报道显示,面动脉终止于口角以下8.0%,口角至鼻翼15%,鼻翼以上77%,且女性面动脉内径较细。本研究表1可见,16.41%(21/128)健康者面动脉终止于口唇段以下,29.69%(38/128)终止于鼻侧段以下,说明术前检测面动脉远心段具有重要意义。与刘阳[4]等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由于部分患者面动脉发育存在差异性,行程只到口唇段或鼻翼水平,如果按照传统面动脉行程分布设计皮瓣,远心段轴心动脉的不存在可直接造成皮瓣手术失败,甚至发生面动脉主干缺如。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可明确面动脉远心段、主干的存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表2可见,由远至近,PSV、EDV、RI及d均随之降低与减小,且下颌段各指标与口唇段、鼻侧段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面动脉下颌段的分支较多造成,也可能是由于面动脉起源端变异造成,这种解剖变异可能与面动脉下颌段血流动力学测值偏高相关。本组健康者左、右侧面动脉下颌、口唇段、鼻侧段间内径均无差异性(p>0.05),说明面动脉的发育情况不能仅从管径粗细判断,要通过面部走行、分布、终止的部位来鉴别。
综上所述,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正常血液动力学依据,为术前皮瓣设计、术后血运评估作有利参考。由于本研究资料有限,有待更多学者对此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明,杨兴文,薛亚忠等. 左侧面动脉变异1例[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06) 36
[2] 陈伟良,梁衍灿,杨朝晖等. 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上颌骨Brown 2A型缺损[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01) 53-56
[3] 王爱平,彭田红,周小兵等. 颌面部血管的应用解剖[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06) 18-22
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图 篇12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右冠状动脉右室瘘
1 资料与方法
1.1 2003年至2006年期间,患者男,年龄12岁及15岁。
运动后均感心慌气短及心前区疼痛。查体:血压90/60mmHg及100/65mmHg,心率95次/分及8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均可闻及连续双期杂音。心电图提示右室肥厚,X线胸片提示心界未见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所见:胸骨旁心室长轴切面显示右室扩大,右冠状动脉扩张为13mm及10mm,心底大动脉短轴显示右冠状动脉扩张,心尖四腔及二腔观切面显示右室前壁近前瓣处显示可疑的中断现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右冠状动脉有五彩血流信号,右室前壁近前瓣处有异常的血流束,束宽7m及10mm,频谱呈双期湍流频谱,彩超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右室瘘。瘘口均在右室前壁近前瓣处。
1.2 检查使用仪器
ACUSON128XP/10型和IE3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内容包括判断腔室大小、瓣膜的启闭活动、室壁的厚度及运动、冠状动脉内径及血流情况,瘘口的位置及血流情况。
1.3 手术所见
右室扩大,右冠状动脉扩张,右室前壁近前瓣环处显示内径约8mm及7mm瘘口,术后诊断右冠状动脉右室瘘,两例术后诊断与彩超术前诊断吻合。
2 讨论
2.1 冠状动脉瘘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0.2-0.4%[1]。
冠状动脉瘘可分为冠状动脉右房瘘、冠状动脉右室瘘,约占40%[2],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
2.2 年龄小,瘘口小,患者无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内分流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同时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冠状动脉窃血,导致心绞痛,甚至发生猝死[3]。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非常重要。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明确诊断冠状动脉瘘,并且能够明确瘘口的部位及数目,而手术切口选择是根据瘘口开口部位及扩张的冠状动脉而定,所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唯一方法,对心脏手术具有指导作用。冠状动脉瘘应冠状动脉瘤鉴别,冠状动脉瘤一般为近端局限性扩张,冠状动脉内无湍流,而冠状动脉瘘全程扩张;冠状动脉瘤无心腔及大血管瘘口,而冠状动脉瘘有心腔及大血管瘘口。冠状动脉瘘还应与临床心前区出现双期杂音的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乏氏窦瘤破裂、主肺间隔缺损等疾病相鉴别。
参考文献
[1]芦桂林,郭坤霞,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1;17(2):150.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三版,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