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音乐教育

2024-08-10

跨文化音乐教育(精选11篇)

跨文化音乐教育 篇1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被认为是跨文化教育中“中国主题音乐”的核心。但本文认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精髓其实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代表, 当代中国人的审美和思想则需要通过音乐文化特色加以展现。要想达到跨文化教育的目标, 就必须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补充, 在20世纪产生和发展的“中国钢琴音乐”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补充。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教育目标, 只有通过对音乐进行亲身实践, 才能更深入地认知钢琴音乐, 体验中国音乐文化的精华, 则需要切身弹奏中国钢琴作品, 从切身实践中体会真情实感。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教育

社会文化多元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跨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手段、目的和内容都是音乐教育领域中被重点关注的对象。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可以通过音乐文化传导来实现, 这也是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中国传统音乐”在世界各国关于跨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被认定为“中国主题音乐” (并且一般局限为乐器, 因为乐器不受语言不通限制) 。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音乐文化历史, 这种音乐的显著特征包括由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和“无半音的五声调式”等。然而, 体会中国音乐鲜明的异国情调, 吸引听众的注意, 这些均可采用表面不同的音乐元素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这些表面不同的音乐元素, 在中国音乐文化中体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不能代表中国音乐文化固有的传统与特色。要想深刻地体会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涵则需进一步讨论产生这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 当代中国传统音乐已不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所有内容, 各种形式的“新音乐”不断兴起, 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涵。20世纪初, “新音乐”萌然而生。与传统音乐的几千年历史相比, “新音乐”被认为不是典型的中国音乐, 因此广大听众和西方研究者对这种“新音乐”并不感兴趣。但这种年轻的中国音乐却诞生于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阶段, 当时社会政权出现了剧烈的更替变动, 所以其可以充分反映中西文化变化与融合的过程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跨文化教育思考的核心问题是选择何种音乐作为内容丰富的中国音乐教学内容。在跨文化教育研究领域, 中国传统音乐将被中国新音乐所取代或者作为研究内容的主要议题, 这将更好地实现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

首先, 民族音乐学提出“音乐就是文化”的观点。那么关注音乐的同时, 也要关注其诞生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文化与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体系, 是随着时间的变迁、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关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不能体现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同时必须对中国当代音乐进行研究, 才能通过中国音乐了解中国文化, 了解当代中国人的行为与思想。

其次, 这种蕴含中西文化的音乐与传统中国音乐相比, 更能被西方人士所接受和理解。因为人们可以在其中发现与自身音乐文化的迥异之处。在跨文化教育研究中, 中西音乐文化是如何碰撞的?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精华是否得到保留?保留多少?如何体现?西方音乐在中国音乐中如何体现?如何理解?中国新音乐是否将西方音乐完全复制, 还是在融合中求存同异?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会促进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社会音乐教育的普及, 令钢琴音乐走入寻常家庭, 钢琴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最常见的乐器之一。而钢琴音乐也超越了其他音乐成为一种国际上共通的文化语言。

对钢琴音乐的演奏、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教育, 提升中国国民文化素质, 而且可以传播中国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念, 促进国内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向全球人民阐释中国文化,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文化平等价值观。

跨文化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陌生的音乐文化介绍产生这种音乐的文化,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音乐本身的分析, 也就是所谓的文化传导。如果想通过音乐作品探究当时的政治、社会条件与作品内容的关系, 体会作品产生时期的文化背景和作品中蕴含的审美和民族文化传统, 讨论这些文化存在异同的原因, 就需要从音乐作品的技术层面进行分析。音乐中暗含的非音乐性且带有文化属性的不同因素, 会通过音乐作品表面的音乐现象与自身文化的异同来表现。

在跨文化音乐教育中, 运用中国钢琴音乐进行中国音乐的传导需要遵循以下两个步骤。中国钢琴音乐在运用西方艺术音乐进行技术分析时, 要克服文化性心理的作用。即要舍弃固有的艺术标准, 探究钢琴作品创作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 不能戴着文化的有色眼镜, 只是单纯地审视作品表面的不足。例如, 钢琴音乐起源于西方, 在西方专业作曲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借鉴, 从而产生中国钢琴音乐。基于此, 人们往往会认为中国钢琴音乐仅仅是西方音乐风格的模仿和复制, 通常会将中国钢琴音乐与西方音乐风格进行比照。

中国作曲家在中国钢琴音乐不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 努力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典型的钢琴音乐形式相融合, 最终确定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学习和模仿、消化与吸收、融合与创造。成熟的中国钢琴音乐并不是简单的对西方音乐的模仿和复制, 而是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风格、音乐要素、专业作曲技术的结合, 并产生了变化, 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碰撞后的文化融合与吸收。中国的钢琴作品受作曲家的文化觉悟、自身政治和当时国家文艺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对中国钢琴音乐的研究要考察当时社会政治背景、作曲者个人思想及其成长环境等。中国钢琴音乐进行跨文化教育理念的重点是那些非音乐的文化特征以及他们与音乐要素的关联, 而这些是西方人对中国钢琴音乐感到陌生和不理解的原因所在。西方人单纯依靠经验主义对中国钢琴音乐的音乐要素进行剖析, 所以产生了文化误解。想要认识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与现实, 需要分析和介绍非音乐要素, 才能感知音乐中的陌生与不同。因此, 跨文化教育内容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中国钢琴音乐。

建议在具体的教学中, 注意以下几点:

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习语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所感知到的“不同”。认识这些习语可以将具有特色的旋律、装饰手法、音色、和声等作为出发点对音乐进行分析。想要深刻理解原作的民族特色, 可以将西方类似的钢琴作品, 或者被熟知的技法改造过的作品与中国钢琴音乐原作品进行比较, 便可以获知这些音乐元素的区别。

非音乐元素的介绍包含以下几种:一, 作曲家介绍。需要对作曲家特别关注是因为中国作曲家的介绍在西方文献中出现的很少, 而中国的作曲家又都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二, 创作的背景。中国的音乐创作都会受到政治影响。当时的文艺政策要求作品的美学观念和技术手段都要与之相符合, 整个艺术领域都会受到当时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所限制。所以充分了解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是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内容的关键。三, 充分理解音乐标题。标题是音乐内容的精髓体现。深入了解中国钢琴音乐需要介绍一些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 因为标题是解读作品隐含的音乐文化、背景文化、历史文化的关键。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民间故事、民俗场景、风俗习惯是理解音乐内容的关键, 一些作品的标题中都含有这些中国元素。

在教学实践中,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欣赏原作品后, 带着学生自己编创具有中国风格的旋律。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故事情节, 文化背景进行创作环境重现, 以感受作品中非音乐元素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不同的同学进行乐曲演奏, 并同时播放中国演奏家的录音或者录像, 一起讨论每个演奏者的不同之处, 各自演奏中的不习惯之处, 并一起讨论原因。播放关于中国社会实践电影的录像或者图片, 播放中国钢琴音乐或者与其相关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录音、录像等, 通过这种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从多方面对钢琴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

跨文化音乐教育是以中国钢琴音乐为主体来实现文化传导的, 在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探究中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缩影。而跨文化教育的各种方法在国内音乐教育中同样可以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取向——阴柔之美[J].艺术教育, 2009 (08) .

[2]赵静斐.从多元文化谈高师钢琴课程配置[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3) .

[3]崔思蕖.中国钢琴音乐教学的理性思维[J].当代教育论坛 (学科教育研究) , 2007 (06) .

[4]范立芝.有关中国钢琴音乐演奏的几个问题[J].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 (01) .

跨文化音乐教育 篇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行业、尤其是教育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科技发展的意义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推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实现了优化配置,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促进了跨国界联合研发方式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信息产业、科技进步的发展。

(二)科技进步对教育发展的推动

教学技术是关于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科技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创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也为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科技进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反过来也决定了科技进步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尽管教育与科技进步有着各自的规律,但是二者在总体目标上的高度一致,使得二者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推动教育的全球化发展

教育的全球化决定了国际社会和全球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显而易见,经济的竞争以来教育体系为其提供灵活、熟练的知识型劳动力,不同的社会和教育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体现出它的系统性和信息传达性特征。教育的全球化要求我们在理解和探讨的过程中,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育问题的同时,去积极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问题。

二、跨文化研究对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

文化是一种很难测量的现象,文化的不同方面提供了共同的参照物,通过这些参照物,我们可以对社会个层面的文化特征、不同种族和国家的文化特征等进行描述。国家社会文化体现在权利结构的不同,权利在一种文化的不同层面可以比较相等的分配,也可以在相对较少的层面高度集中。在权利被广泛分散的制度化民主社会中,不平等是人们无法接受的,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尽可能地减少这种不平等。同时,在同一个具体文化背景中的人们更倾向于重视自己还是倾向于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在对教育的全球化研究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优秀的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它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优秀的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跨文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各民族文化间的碰撞和互动也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多种形式、越来越多种层次,各文化间相互开放、碰撞、冲突,相互交流、整合、吸纳。面对如此挑战和机遇,如何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合入全球化浪潮,秉持本民族文化特性,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因而,跨文化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论点。

跨文化研究的方法是我们在开展教育研究的合理性与政治实践的全球化讨论中最有效的方法。教育理论研究中常用到的比较的方法对于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文化视角来揭示理论实践的价值,传达和影响现存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而我们在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同时,其引发的对比,将对之后的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跨文化的研究也会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得到重要启示。

构成社会文化和组织文化的维度,是用于比较研究的共用尺度。组织文化是学校,即办学体的内部因素,兵器鳄鱼四大元素密切相连,根据学校办学的元素不同,组织文化具有一种既独立又不独立的特点。但是,国家文化或社会文化在限制了学校的同时,又拓宽了学校的范围,它与组织文化相互作用,且相互影响。在此过程中,学校作为比较研究的基本单位开展研究。认识一切文化的内在共同特征是我们开展比较研究的必然要求,排除了用某一特定而文化作为比较的底线的做法,而用以研究的文化范围,则充分体现了所有文化的共性。

(三)教育的全球化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跨文化研究发展的当今,教育的全球化也愈发显现出其固有特征。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表现。同时,义务教育作为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已为世界所认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了可能。全球性的教育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的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一国教育体系对世界应该有更大的开放性,以使得一国教育、乃至国民素质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一方面,教育体系更大的开放性必定会使本体文化对国民的影响力相对下降,这种冲突可能引起人们对破坏文化多元化环境的焦虑和担忧,从而缩小开放的空间和教育市场,导致本国人力资源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教育在现代知识经济、网络和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它的全球化发展将对世界各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产生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主动适应和充分理由用词形成的教育机遇,将会对一国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已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教育 从人类文化发生,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就开始出现各种形态的跨文化交往。今天的人类面对着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往,同时也必然地面对诸多的跨文化冲突。由于全球化发展,文化的多样化程度在教育活动中与日俱增,同时,与个人在教育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不同,组织在教育活动中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获得生存优势。因此,在国际交流和国家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必定会成为国家间的公示,从而促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必须跨越文化界沟,开展教育研究。人类的跨文化冲突这一问题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消解与弱化,而是随着利益冲突的日益复杂而愈演愈烈,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倡导开展跨文化教育,通过分析跨文化冲突的特征与现状说明当前人类社会中跨文化冲突的严峻境况与纷繁形态,从而说明了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文化之我见 篇3

近年来,音乐工作者进行了有关建立音乐教育科学系统的尝试,目的在于去探讨我们的音乐教育这门科学所涉及问题。其系统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概念和学科任务,2、广义上的音乐教育科学,3、狭义上的音乐教育科学,4、音乐教育的学科理论,5音乐教育学科设计方案和计划纲领。

下面,主要谈一谈几个概念,从总体上看,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基本出发是:将音乐视为人类文化现象现象,作为具有人类生活塑造可能性的实物见证,去向人们进行引导和介绍,去传播音乐文化。作为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多种多样的角度,从艺术的,技能的、实践的、活生生的生活出发,并且以科学的方式去理解这些人类文化的果实。关于音乐教育方法学是:为人们去理解这些音乐音乐文化果实而创造设计和提供具体的理论学说和可能性。那么音乐教育学与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简洁地可以这么归纳一下,就是说,将音乐教育学概括为一种学习认识过程和场景中,借助大量的可能性,有效措施去探讨怎样教授音乐,怎样学会与音乐打交道的方式,一句话就是,去理解了解音乐的果实。

这些概念中的几个关键点:一、音乐教育科学:对人和物的定性、认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里所说的文化现象是哲学意义上的,反映出音乐教育科学遵循了哲学的基本原理,含有一种人类的观点。二、一种思想:致力于对人类音乐文化的传达、传播和理解。把音乐教育文化的发展与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些文化现象、氛围反映在生活的每一个场点时刻。三、教与学:这里涉及到几个观点,在国家教育的大纲或任务基本确定下,不仅是围绕教什么而是怎么教的问题。从面上讲教什么的问题各有不同,区别也不大。如何教的问题则涉及到很广的范围。四、可能性、尝试性、建设性:这些字眼的应用并不是几个字这么简单,它们的运用,提出并显示了一种人类学习活动的递进性、循环性、开放性的哲学思想,他们是一种带有以问题定位的学科,是不满足现状的,不是以我们得出的结果为目的,也就是说,只有能够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去为解决问题而努力,这种循环是积极的。

有关音乐教育学的概念,从广义上说:1、音乐教育学包涵全部的为了音乐传播、进行音乐认识包括理解活动的各种指导实践和理论。如实践活动、目标、科学性、哲学思考、学科研究、教与学的理论。2、音乐技能、能力、知识、规律性、原则性,音乐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种种尝试。这是属于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反思方面的问题。3、在交织性上,音乐的教育可以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方法学有切合点与区别。

从狭义上说:作为独立科学本身的反映,就是说,科学的音乐教育学为其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实际的、应用的基础理论,音乐教育是一个实用的为了艺术和科学及教育实践而服务的科学。

广义音乐教育所涉及的方面:

1、进行音乐的教育

把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从教育科学观点出发,我们有义务让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去占有,去学习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去激起人们对它的兴趣和爱好。这个音乐教育所涉及到全部音乐的问题,从音乐的音响、塑造的可能性、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功能、艺术作品、即兴创作到音乐的多样性。该学科包括研究、讨论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的方方面面,历史的、宗教的、结构的、人类学的,音乐教育还具有这样的任务,通过学习,借助于音乐素材音响去培养,去为教育、为生活实践、为生活塑造服务。

2、借助音乐进行教育

就是说,音乐作为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涉及道德、伦理、美学、人的行为活动、交行方式。从整个人类音乐历史看,音乐作为教育的手段与途径可以为了解和理解音乐的历史做出贡献。这里有信仰问题,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情感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本来就贯穿于音乐历史长河之中。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使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后一代对这些问题敏感化,引起他们对文化的重视。

3、从事音乐教育实践

一方面,指学生具有独立与音乐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指演奏、表演的能力。它可以成为我们认识感受的途径,理解的途径、表达的途径等等。一方面,深化学习的活动是被看作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被动的接受,在接受过程中应是反射性的,有意识的深化。作为专业的同学要求研究探索音乐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并包括有关音乐历史的问题。目的在于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文化氛围,让他们了解历史,并且要求在艺术表演和理论学习中,伴随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强调思维的活动体系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而且不仅仅是音乐院校,而是体现在各种教学方式的各方面。

跨文化音乐教育 篇4

一、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自近代以来, 以保守、内向的音乐观念小心翼翼地存在于世界音乐长河中, 他们眼中丰富的传统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始终呈巅峰之势伫立, 对于西方人开放的思维模式和果断的行动习惯, 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缺乏切身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对于外界音乐的吸收借鉴和包容互通给整个音乐领域增添了鲜活的力量。他们开始拓宽视野, 不再固执地认为西方古典音乐就是“标准”“正统”, 逐渐开始重视“本土音乐”的独特魅力, 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造就不同的音乐形态, 我们的文化意识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化作为“特殊文化”这种观念不再绝对, 中国音乐的教育观念逐渐开始摈弃以“欧洲文化中心主义”所代表的思维定势。如今, 随着“中心”的迅速消解, 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主动融合, 寻求一种民族的、原生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思维。

二、德国跨文化和美国多元化音乐教育

我们的音乐思维大多来源于西方, 至今以谦和包容的态度进行学习, 其中对于德国发展的跨文化音乐教育理念更是爱不释手。这个被德国音乐教育学界广泛认同的“跨文化的教育”观点由迈尔科特和波尔勒总结提出。首先,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有美国、欧洲等这些大国的意识形态, 也有拉美、非洲等地区的民族内涵, 还有中国在内的亚洲精神等, 对待这些文化差异要持有公平的态度;其次, 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中, 以保留各自特色为前提, 寻找文化交融点, 包括外来民族等;再次, 音乐活动可以不局限于听觉来传情达意, 各种形式的演奏 (唱) 可以视为基础来实践, 学习和切身体验“别人”的思想;最后,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对于教育来说, 可谓是人们在特定社会中的一切思维与行动的集合, 它可以从陌生逐渐完善并借鉴成为自身文化。

“多元化”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 那么,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就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进行音乐赏析与实践。美国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曾经也受到德国的影响, 而由于国家发展需要, 美国逐渐开始融合欧洲民间音乐, 但依然是建立在欧洲音乐体系之上的。战争的洗礼, 使得美国对于人权尤其重视, 黑人带来的异族情感被纳入了美国音乐教育体系, 以及对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音乐文化交流, 形成“民族研究”。随后, 种族歧视逐渐淡化, 加之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 学校的多元化音乐教育使得学生以一个崇拜强者的心态去享受来自社会的各项优惠便利政策, 进行音乐实践, 并伴随着哲学思想的深入, 促进了多元文化意识的传播。

三、中国音乐教育对于跨文化和多元文化思维的借鉴

我国音乐教育向跨文化和多元文化迈进, 首先, 我们不会过分追求对于欧洲古典音乐的崇拜, 其创想和意识是我们所享受的西方音乐之精华, 但并非唯一,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和55个少数民族共存的国家, 在发展汉族音乐的同时也在完善并给予少数民族音乐创新方式。其次, 跨文化要求教育者对于所能涉及到的专业领域作研究, 研究时间深入并且范围广泛, 在无意中形成一种“全民性教育”, 避免使受教学生误解音乐发展历史。然后, 学生学习音乐与了解文化同时进行着, 无论接触到哪个行业, 音乐在文化中固有的位置没有改变。再次, 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看, 还是比较抽象的, 对于没有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人来说, 音乐文化就变得死气沉沉。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结合才是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过程, 用一种动态视角看待不同地域的音乐, 不会只局限于乐谱或者音乐概念。最后, 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对于学科的设置, 国家也给予了指导与实践, 比如, 各地域的民族传统音乐与新音乐, 包括宗教音乐、流行音乐、习俗音乐等, 横向范围扩大, 有效地补充了学生只关注自身音乐内容的思维资源。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持续进行着, 文化作为人类的普遍遗产、国家的“软实力”、民族的“潜力股”, 无疑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音乐作为传达文化意志的媒介之一, 必然要从“课本”中看世界, 我们注重欧洲古典音乐的精华, 但也不能忽视西方世界之外的各民族音乐, 平等地对待地域差异, 重视并促进多元文化音乐的发展, 怀着谦和的态度去包容世界音乐因素, 定然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一部珍贵的史料。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

【2】管建华.国际音乐教育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

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 篇5

本文将以中国的日语教育现状为背景,探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日语教育。

不同国别普通百姓间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到来

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1世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使得发生于某国的经济危机会快速波及到全球,某一领域的动荡也会引起世界性的连锁反应。同时,由于网络等传媒的发展,人们瞬间就能获知世界发生的许多事情。由于移民、企业活动、留学等,普通百姓身边也随处可遇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多文化共存的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要跨越文化不同的障碍,也就是说必须克服单一文化价值观。在这样一个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不仅停留在政府、政治、学者、经济交际层面,而是已经普及到不同国别的普通百姓层次。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之后,迅速在欧洲和亚洲流行起来,1972年在日本召开了首次国际跨文化交际大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也成为热门话题,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在中国迄今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非语言行为、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中国和西方经营理念的比较、国民性、外语和英语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在这些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我想先明确几个与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

1. 跨文化中的文化

文化从广义到狭义定义各种各样,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应该主要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形成的文化障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感觉中“理所当然”的价值观、行动模式。

2. 交际

交际的定义也具有多样性。广义上是指伴随着符号等某种因素的移动、分离开来的事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交际行为的功能不仅限于信息的传达、获取,还包括情感沟通等影响对方行为等广泛的内容。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文化的共享是交际的主要因素。

3. 外语教育与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与语言对象国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外语教育能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日语教育

日语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学生与日本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中国、亚洲其它国家、欧美等与日本文化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化,价值观、行动模式的不同。为了达到日本文化背景下的人、团体之间达到交际的目的,不仅仅要具备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还必须具备克服文化障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让学习者有积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习者把习惯于用本国、本民族价值观、行动模式判断对象国文化善恶的视点转化到认识文化不同的视角上去。即不能视与自己文化相同者为善,不同者为恶。因而学生必须理解日本文化、特别是与中国等国存在差异的日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和行动模式,同时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日语教育就要做到让学生掌握对日本文化的适应能力,掌握与具有日本文化背景的人交际的能力。

同时,我们的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习者产生交际的意愿。当前“宅男”“宅女”不断增多,在大学里也缺少人与人的直接沟通。语言教育更应该注重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的交流意愿,进而提高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为了使日语教育转变到以中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教育上来,必须在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育内容、教学法、教师自身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

比如从教育内容上,应该更多地纳入能够提高交流能力的内容。应该将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大学生活等作为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融入教育内容之中。培养相互间自然述说、自然接触、自然沟通的能力。要研究日本与中国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跨文化交流的日本“文化”。当然也要探讨形成这种文化的禅宗、茶道、能乐、文乐、日本舞蹈、民谣、演歌、落语、短歌、俳句、日本绘画等日本传统文化、和风文化,传统曲艺等。同时培养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对本国文化进行反思的能力。

从教学法上来看,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机制。积极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协同学习的教育方法,努力促使学生尽量地运用IT技术以及网络等方式增加学习的时间愈空间。

另外,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进行日语教育时,教师应该兼顾日语教育和日本研究。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跨文化交际动机、充实跨文化交际相关内容。同时,教师自身也要站在文化比较的立场上,积极进行日本研究,努力为跨文化交流教育学术支撑。

从中日跨文化交流到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音乐教育 篇6

问题一:跨文化教育之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定义尚且没有权威的、为世界公认的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将跨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属同一个概念, 相关研究中, 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词语也常被混合使用。就我国而言, 1994年到2008年之间, 主题词为“跨文化教育”的国内研究文章有132篇, 但经查阅, 存在理论研究不足、重复论述和表层研究较多等问题。比如有将多元文化教育直接等同于跨文化教育;有将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同;有将国际交流等同于跨文化教育。随着研究的深入, 一些学者开始对跨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尤其是与多元文化的区别上。这些研究观点大致归纳如下:

1.跨文化是动态的, 表达一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

动。多元文化是静态的, 表明一种文化多样性存在的状态。

2.多元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内部, 不同民族顺应或融入主流文化的同时, 能通过互相交流, 保持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而跨文化教育主要指不

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交流和融合。

除此之外, 还有学者认为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主动的互动式教育多元文化, 主要关注多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而多元文化教育隐含的含义是其他文化能被主流文化接纳。从这一意义上来看, 跨文化教育超越了具有被动性共存倾向的多元文化教育。[3]

以上种种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定义都有其合理和科学的一面。但以上种种定义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教育”这一核心词汇的含义, 颇有把“跨文化性” (interculturality) 多元文化主义 (multiculturalism) 等同于“跨文化教育” (interculturaleducation) 的意味。本文以为跨文化教育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教育过程, 跨文化性, 或者多元文化主义, 都是最终的理想目标, 不应模糊使用。那么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 就应将“跨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沟通、运作能力的教育”等类似的界定补充进去。如一学者的观点就突显了跨文化教育中的“教育”意义。“跨文化教育是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的教育活动, 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 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4]

由此可见, 应对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具备清晰的认识和相对深入的了解。

问题二:跨文化教育之实施形式

我国实施跨文化教育以学校为主。根据学校类型和所处教育阶段、所处区域等各因素的不同, 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也呈现不同的特征。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由于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较高, 来自海外和国内其他地区和民族的移民人数较多, 学校教育中跨文化教育受到一定重视, 形式也较为多样。尤其是一些具有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的中小学、外籍子女学校以及留学生数目较多的高等院校, 具备了开展跨文化教育的优越条件和丰富资源。但在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上都存在形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 表现为:跨文化教育实施形式以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为主, 形式和方法有待拓宽。

根据西方文献中有关跨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分类, 可归纳成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文化特色教学法、非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等4个门类。[5]非文化特色教学法主要是指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式教学方法, 并非特指某个具体的文化。文化特色教学法则针对某一特定的文化, 主要是介绍一些有关某一特定的目标文化的信息以及与该文化的人如何进行沟通交流。[6]学校应该在正确认知跨文化教育的内涵的前提下, 在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形式上给予突破。还有一些跨文化教育培训方面的技术训练, 如导向训练、语言训练和同化训练等。

除此之外,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 还应在课程设置、日常活动等方面给予加强。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终身教育滞后, 学校承担几乎全部教育任务, 社会资源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协调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使跨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和形式都受到限制。

问题三:跨文化教育之实施内容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 跨文化教育在实践内容上还比较混沌无序。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教育实践者的理论指导。尽管国际上关于跨

文化教育的研究早已自成体系, 但与其他教育领域一样, 从事跨文化教育实践的教育者与理论研究者之间存在知识的转化和沟通期, 或者说是断层, 因此, 大部分位于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并未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跨文化教育的信息和国际研究成果。

2.缺乏明确的教育纲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跨文化教育的文献是纲领性文件, 没有明确的指导纲要。我国的教育纲要中并没有明确的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只是在一些学科教学纲要中零散地存在着一些跨文化教育的指南。“跨文化”作为概念直到2001年才出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文献之一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稿) 》中。[7]比如在素质教育中, 明确提出了“面向世界”、培养“世界意识”, 但究竟如何进行实践, 却无明确指导, 也无自觉的系统的教育实践。至今对于跨文化教育该教些什么, 怎么去教, 尚无一个科学有效的宏观层面指导。

3.缺乏科学的教育内容。跨文化教育在一些学科教育实践中内容程度深浅不一, 知识范围不一, 各个城市、地区、学校都在或有或无的自我意识指导下, 进行着无序和零散的跨文化教育。而在国外则恰恰相反。比如, 美国纽约州规定, 不论何种专业的四年制本科大学生, 大学一二年级都必须安排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 为学生建立一个“核心课程体系”。[8]该体系明确将外国文化、世界历史、本国多民族文化研究等放进必修课程, 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性和执行性都十分强, 教育内容十分明确。

问题四:跨文化教育之目标群体

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群体应划分为三种:在何种区域实施;在何种教育阶段实施;在何种人群实施。以我国现状来看, 跨文化教育实施的目标群体普遍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

1.目标区域。跨文化教育目前在我国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地域差距。大部分学校将跨文化教育等同于了解外国文化, 这其中以武汉、西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居多。[9]在以西安为首的陕西省各个城市, 在回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 都应系统和深入地开展跨文化教育。

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 对跨文化教育的认识、理解和具体实施都有较大进展。高校跨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都相对多样, 连中小学的跨文化教育也开展得丰富多彩, 教育者的跨文化意识和理念在逐渐形成, 需要不断完善和更长时间的实践。

2.目标阶段。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 对外来文化缺乏判断和甄选能力。对外来文化的心态观念也不尽合理。比如在美国的911事件中的漠视个体生命的民族主义观点在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10]一名日本来华, 在西安就读小学的留学生就有多次被小伙伴辱骂“小日本”、疏离和排斥的经历。新疆和西藏的学校教育种遇到的种种民族冲突等, 这些正是由于跨文化教育的缺失, 使我们的学生在面对跨国、跨民族、甚至跨地域的文化冲击时, 不辨良莠、无力抵抗。

3.目标人群。从狭义上说, 跨文化教育实施的目标人群应包含教育系统内所有的学生在内,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 任何的偏差和失衡都会带来诸多严重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的不良影响将是长期的、隐性的、难以快速消除的。

从广义上说, 跨文化教育的实施应从教师开始。教育政策制定者、办学者、管理者也要对跨文化教育有深入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教育政策制定者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 确保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给予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以保障。办学者和管理者对跨文化教育的透彻了解, 有助于在整个学校贯彻跨文化教育, 促进学生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而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师来说, 他们是文化的传播者, 他们有权选择向学生传播何种文化、如何传播, 是客观全面还是带有主观偏见。因此, 对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3]黄志成, 魏晓明.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全球教育展望, 2007 (11) .

[2]赵中建, 等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7]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4) .

[5]孟凡臣.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5) .

[6]范征, 张灵.试论基于动态平衡模型的跨文化培训[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 (05) .

[8]Atlanta Regional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8)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s Metropolitan Area

[9]上海市教委课题调研报告[R].2008.12.

跨文化音乐教育 篇7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地域音乐文化,促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提升德州城市品牌形象,我们对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整理,目的是为了拯救、弘扬、发展以“德”为脉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让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营养,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态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德州城市发展建设及人类共同的文明进步,提高城市音乐文化品位,让全社会尽享幸福德州。

二、关于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认同和重视程度

2009年3月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族音乐研究暨首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些目前学界常见且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何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等。会议确定:“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提法很好,在中国传统的音乐研究中,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我们在此方面的基础研究理论甚少。

2011年11月以德州学院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岳月为代表的课题研究组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课题被德州市社科院批准立项研究。

2012年6月以后课题组先后发表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一——德州“运河船工号子”与〈伏尔加船夫曲〉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二——德州木板大鼓与美国乡村音乐生存、发展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暨多元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等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充分论证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在德州区域内的发生、发展及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探求区域音乐文化的特质,不是为了满足所谓区域音乐文化特性的一般化解释,而是希望能够追寻到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社会、人文相关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认同与表达,是多种音乐历史记忆与叙事,是多元音乐直观方法论的研究。

经调查,随着德州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同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乡土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品正濒临消亡,一些民间音乐艺术的创作主体正在边缘化、老龄化。民间音乐不能堂皇地登上大雅之堂,只能在街头巷尾互相传唱。与此同时,西方钢琴音乐、歌剧等,也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欣赏。但大部分人们认为应该与西方文化“接轨”,对西方音乐文化不能完全摒弃。

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

首先看一勾勾的演出现状:

(一)解放后,德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戏曲,1950年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

(二)1955 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汇演,演出剧目《东秦》。

(三)1956 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并获展览演出纪念奖。

(四)1957 年该团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文化部及宣传部的重视。

(五)1959 年 10 月临邑县一勾勾专业剧团成立。演出剧目有《西秦》《梁山伯与祝英台》。

(六)1962年该团演出了大量新剧目,如《胡林抢亲》《王小赶脚》《拾玉镯》《三进士》《女驸马》等古装戏,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社长和女儿》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其中《红梅》参加了省汇演,《巧遇》在潍坊演出15天,场场爆满。

(七)1971 年,临邑县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解散。

(八)80 年代末,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

(九)2001年秋天,被冷落了30年的“一勾勾”戏曲唱腔,在中央电视台来临邑采风活动组录制的《文化与生活》第七频道播出。

(十)2005 年 8 月至 2006 年 3 月,“一勾勾”剧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一)2006年5月,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成立,重新排演《王小赶脚》并多次演出。

(十二)2007年2月,参加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比赛,获银奖。

(十三)2008年在德州市春晚演出《逛济南》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十四)2011年10月28日德州学院音乐系邀请一勾勾传承人邝书云、徐冬青、徐心贵三位老艺人举办地方戏曲讲座。2011年11月31日晚,一勾勾《王小赶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演出。

(十五)2011年11月16日,一勾勾《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等十六部现代剧目,在临邑文化广场演出,同时该县十五所中小学开设了一勾勾教授课程。

(十六)2012年8月18日临邑县戏剧家协会成立,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戏一勾勾。

(十七)2012年春节前夕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排演了《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在德州地方春晚上演出。

(十八)2012年12月23日在平原县十三个乡镇活跃着544个草根剧团,自编自演。

再看德州木板大鼓的演出现状:

(一)德州木板大鼓最早发源于鲁西北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清朝光绪年间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在各地演出。

(二)1956年木板大鼓第三代传人王长志在第一届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1957年木板大鼓第四代传人张振武在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三等奖,并获山东省曲艺家称号。

(四)1964年长篇鼓词《林海雪原》演出,深受欢迎。

(五)1984年在地域曲艺调演中,木板大鼓《锄奸记》获演出二等奖。

(六)2008年4月19日,《德州日报》以一篇《不让绝活成绝唱》报道了夏津木板大鼓在黄河故道的表演现场,同时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七)2008年12月25日,德州夏津木板大鼓第五代传人张书坤在当地表演,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

(八)2012年1月17日,在德州第一届网络春晚上,民间艺人魏凤珍演出《赞德州》大鼓说唱,深受欢迎。

(九)2012年2月29日,德州日报报道了德州鲁西北木板大鼓传承人70岁民间艺人张连功于茶余饭后走街串巷,骑着自行车转遍方圆几十里的乡村、集市,演唱木板大鼓,深受欢迎。

(十)2012年5月28日,在禹城梁家镇农家院里,鲁西北木板大鼓的传承人张连功演出《龙腾虎跃喜迎春》。

(十一)2012年9月11日,德州平原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大鼓协会,民间艺人延续传统艺术形式,“日出荷锄躬耕,日落吹拉弹唱”。

(十二)2013年7月6日,德州曲艺家协会、德州青少年宫联合在希森欢乐岛举行消夏曲艺晚会,表演了西河大鼓《将相和》。

最让人担忧的是德州运河船工号子:

运河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传承人武城县的梁永和已年过八旬,京杭大运河上洪亮的“闯滩号”如今早已不复存在,梁永和成了这运河上的最后的纤夫,无人继承成为这个“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最大的阻碍。

(一)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以德州区域运河船工号子改编的“唱秧歌”受专家好评并在电台播出。

(二)1965年随着运河水源的不足和轮拖的替代,没有了船工行业,船工号子随之湮迹。

(三)2011年9月27日,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团来德州调研运河文化遗产的研发与利用情况,研讨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

(四)2012年6月25日,武城县文化部门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消亡的运河船工号子进行了音像资料建制等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五)2013年7月4日,“运河情”六省市音乐作品研讨会在德州市召开,作曲家将以运河为载体进行创作,德州市征集作品100余首。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现状:

(一)2007年7月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岳月在德州学院音乐系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

(二)2008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于宏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三)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武凌于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四)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岳月“双钢琴演奏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

(五)2010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德州电视台同时作了直播采访。

(六)2013年德州大剧院投入使用。

(七)2013年5月30日,“德之声”合唱团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专场音乐会,演出17首曲目,有男生合唱、女生合唱、混声合唱等。

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对德州发展的影响

以上调查情况反映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在德州的演出场次远远不能满足德州市、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德州市没有区域音乐文化专业创作队伍,地方传统剧目濒临消亡,没有专业的演员队伍,没有资金支持。另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德州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一勾勾”“木板大鼓”“运河号子”等区域音乐文化。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各个不同国家地域、民族赖以生存的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成为人类相互了解的共同基础。音乐文化是既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质特征,又能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区域音乐文化,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实现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构比较、功能转换、良性互动、相互融合、有机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设幸福德州是2011年德州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提升文化凝聚力,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德州生态旅游事业,是建设幸福德州的重要工程。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德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体现,它会使德州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德州,从而使德州走向世界。它注入了时代内涵,塑造了德州特色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具有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演出的状况,以期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进而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

跨文化音乐教育 篇8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一) 音乐文化的内涵

音乐文化的内涵已超出了人们对音乐艺术所界定的内涵。甚至可以说音乐文化是包括了音乐艺术的, 却又高于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一种综合物, 包含了各种性质、各种形式、各种作用的音乐现象。音乐文化是受时代的的影响顺势形成的, 它具有着自身独特性质、作用和特点。音乐文化和音乐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音乐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 而音乐艺术是一种审美属性或艺术品位。

(二) 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教育指的是, 为了将民族音乐知识、文化、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而进行的以音乐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进行音乐思考的一个过程。其中, 最主要的是关于我国民族音乐知识的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从商周时代就开始形成, 经过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打磨和不断传递, 凝聚了我国所有的音乐文化精髓, 是我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名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各种名族文化的融合提炼, 同事, 又是我国各种民族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由此可见, 民族音乐文化是同历史人民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的, 它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民俗、语言、和美学。但是, 由于近年来外国音乐文化对我国音乐的冲击, 使得外国的名族音乐文化传承与, 我国的音乐文化教育脱节, 造成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流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应该以学校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主要阵地, 不多扩充多种渠道的传递方式, 不多开拓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传承手段, 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能与时俱进, 不被历史所湮没。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渠道

为了使人们能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传统、经验和技能, 应该将音乐教育文化多元化。然而, 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等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 在对音乐教育进行多元化的时候, 应该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习近平曾指出:文化不能做市场的奴隶, 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音乐当中。面多日益多元化、竞争化的音乐市场, 各个音乐人不能只从利益的角度出发, 制造出一些恶俗、低劣的音乐产品。比如王蓉的《好乐day》, 这种音乐产品随能一时吸引大众的目光, 却存在歌词恶俗, 旋律单一的弊端, 不能真实的反映当下具体的生产情况, 也不能有效的表达音乐人的真实情感。这样的作品是不符合社会真正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的, 只会被历史所湮没。

(二)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借鉴、传播外来音乐文化从而促进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 我们需要承认外来文化给我国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冲击给挑战。另一方面, 外来文化给我国的音乐文化同样也带来了机遇和发展。在新型文化引进时总会产生一个传统音乐文化与新型音乐文化磨合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 人们会从新型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中进行对比、选择然后进行整合, 从而形成另一个更加精炼的音乐文化, 从而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进修有效而合理的借鉴和传播能推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三)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增强音乐文化凝聚力的功能

无论何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整合为一的, 都是依靠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为依托的。反过来, 也只有融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环境文化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的融入到时代社会当中去。在音乐教育中, 学生们能充分感受到音乐中所蕴涵的社会情怀, 能感受到音乐中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内涵。比如:《中国的希望》、《在希望的田野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歌曲, 它所蕴涵了一种歌颂伟大祖国的爱国情怀, 在这种情怀下, 不仅能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还能增强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结语

综上所述, 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 而音乐教育在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又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多元的音乐教育不仅丰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还是我国音乐传承的主要渠道, 也是增强我国音乐文化凝聚力的有效法宝。

摘要:音乐文化指的是一种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的音乐现象而组成的一种综合物。它是虚化的, 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文化器具。然而, 这些特定的现象却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形成了它们自己独特的特征、性质和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2]李晓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 2014, (7) .

[3]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音乐, 2004, (4) .

跨文化音乐教育 篇9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相关立场

尽管我们想快速的改变中国自己的优秀民族音乐边缘化的问题, 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要彻底的去否定现在的音乐教育系统、多元文化的观念是要让民族音乐可以得到传承, 所以应该建立一个辩证立场。西方的音乐经过了很多阶段, 主要有巴洛克期, 古典音乐期, 浪漫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等等。现代主义音乐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 它也是理性感性相统一的, 一般说来理性占音乐系统中的主导地位。现代主义的发展是后现代主义, 后者更是颠覆了传统的理性, 以非常强烈的反抗意识, 突破了传统的手法, 在本质去分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音乐教育的立场, 尽管它们之间的分歧是不容易调和的, 但是依然它们有很紧密的联系。因为音乐的每一个的发展阶段全部存在一种传承的关系, 让我们可以在后现代主义的音乐作品里去发现存在的现代主义音乐的一些内容, 而且也能够在现代主义音乐作品里发现超前后现代主义的影子。布洛克写的《美学与教育》曾经写出了一种观点, 它说对很多人来说, 需要在现代主义于后现代主义进行适当的平衡, 而且要从它们中去吸收更加有价值的要素, 不是偏向哪一种观点。作者看到, 维持适当平衡, 不但可以意味它们都存在一部分互补的价值, 还说明了它们在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里面, 是存在让大家不能全面否定的理念, 比如说后现代主义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全面的彻底的否定, 把艺术完全等于生活, 否定了审美教育这些基本的观点, 其实我们是可以利用比较温和包容的音乐态度去融合二者精华, 创立平衡与辩证的音乐教育立场。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中国民族音乐进行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

在劳动和民间的活动过程中, 劳动人民使用音乐进行自乐, 所以无意识音乐教育行为, 比如像环境的影响, 社会音乐文化的活动这些都是让传统的音乐文化可以继续有效的传承下去的渠道。可是有意识和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播的是音乐里最主要的经验, 它可以让音乐学习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最大程度的去学习到系统的音乐知识。所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它的优势就在于:它向人们传播的内容有很高的概括性, 传播的内容组成了基础的音乐文化内容, 让学习者对以前的人的音乐文化产生适应性, 这样就可以保存音乐文化在传统方面的系统和连贯, 确保拥有民族风格音乐文化继续的得到传承。

中国民族的音乐风格特征比较稳定。所以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的再生和传播中是不能缺少的工具和手段, 它已经成为音乐文化传播和进步必须的方法。保存音乐文化和保持音乐文化的基本生存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主要的基本职能。

2. 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在借鉴国外的音乐文化上可以推动民族音乐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的音乐文化在传播, 保存和创造的整个流程中, 新的音乐文化要素会不断的产生和发展。所以音乐文化经历历史的变迁变成了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音乐文化在变迁里面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让音乐文化在社会和社会进行有效的流动。音乐文化传播需要有特定的传播路径, 方法, 媒介, 在这方面音乐教育有很大和很重要的优势。 (1) 音乐教育对传播的有两个功能, 分别是选择和整理, 它让音乐文化的主要内容得到传递。 (2) 在进行音乐教育中接受正确的反馈信息, 修改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确保音乐文化在传播上是正宗和准确的。 (3) 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最大程度的加强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力。 (4) 用好最优化方法, 让学习者可以方便接受, 让传播者和受传播者建立稳定良好的联系。

总结

音乐文化存在的形式说明了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主要的表现方式, 音乐教育是一定音乐文化形式反作用在音乐文化本体的呈现, 让音乐教育自己表达了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要批判的继承音乐文化良好的传统, 同时还要正确的理解时代精神、在了解本国音乐现状的基础上再面对世界音乐, 这些才是我国的音乐文化进步和提升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把音乐教育的相关研究放在音乐文化这个条件下才能有生命, 必须要对事音乐教育里人文内涵给出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才可以让音乐教育变成在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动中的中坚力量。

摘要: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表现方式, 我们要对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内涵进行关注, 把音乐教育放在音乐文化的背景里面才会让音乐教育充满生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可以充分的发挥文化的传承功能, 笔者详细的阐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下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立场。

关键词:多元文化,现代主义,民族,音乐,传承

参考文献

[1]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M].李中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利, 2016.

[2]管建华, 纪主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3][美]雷默.音乐教育的美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2016.

[4]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6.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策略 篇10

一、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教材中的语言文化知识与文化特点,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典型文化背景知识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外国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如在教学初中《英语》课本第8单元“Merry Christmas”时,教师通过详尽地讲解第30课“Christmas Day” 和第32课“ Jesus Christ”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圣诞老人的故事以及耶稣基督教诞生的历史。在教学第15单元第58课“The Man Who Loved Dogs”中,教师通过给学生介绍西方人爱宠物的有关轶事以及课文中主人公James Herriot献身兽医的高尚人生,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To help animals is to help people”(帮助动物就是帮助人类)。教师除了对教材中出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外,还要经常补充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当代社会背景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从而积极引导学生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材料。

二、教师要善于分析比较东西方人语言的不同逻辑思维和表达习惯,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见面时打招呼方式,中国人往往会说:“你去哪里?”“你吃饭了吗?”等等,而英美人士一般说:“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What’s the weather like?”等等。又如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问话:“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在学到丰富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三、教师可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让学生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 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唱英文歌曲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手段。比如学生在演唱《Click Go the Shears》时,可感受到澳大利亚牧民欢快的生活场面,在演唱《Old Black Joe》时,可了解到美国黑人奴役的悲惨历史,而《Yankee Doodle》则可让学生学到很多美国独立战争轶事及有关的历史知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四、教师可通过招呼语、称呼、谦虚、赞扬、道歉等方面的对比,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例如,在赞美与谦逊方面,中国人生性以谦逊为美德,对别人的赞扬常常会谦虚地谢绝,否则会被认为狂妄自负;然而英美等国家的人却非常乐意接受赞美,因此当对方赞扬说“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你的回答应是“thank you.”而非“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还有,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上课时同学们齐声喊“Good morning teacher.”这句话语法毫无错误,但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却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国家中teacher是不可以作为称呼语的,而应该说“Cood morning,Miss xxx.”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加强语言的跨文化教育。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中学)

责任编辑:许雅健

跨文化音乐教育 篇11

一、传统民族乐器逐渐转化成全球化音乐语言

传统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每一种乐器都各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有别于其他乐器,这是其传统之「统」的根本所在。但是如何「传」才能使其生命力不断绵延?如何「传」才能使民族乐器走向辉煌?此次音乐节作曲家们的作品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一)传统民族乐器的非传统使用

几乎每一位作曲家作品都采用了非传统的民族乐器演奏手法结合现代作曲技法,比较有特色的是:台北艺术大学马定一教授的筝独奏《暴风雨后的冥想》,该作品打破传统的定弦,在音高安排上刻意将筝的两个高音区采取三个不同调式的五声音阶。著名华裔作曲家陈怡的作品《宁》,采用了非传统编制的琵琶、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奏来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二)传统民族乐器的扩展

台湾交通大学曾毓忠博士的作品《竹迹》,是作者一系列结合现场乐器与电子音乐的创作研究成果之一。该作品成功地尝试了以电子音乐科技来延伸与超越传统竹笛上既有的演奏技巧与表现范围,在电子音乐与竹笛实时互动关系架构下形成虚实交替的奇妙音响。

(三)传统民族乐器的跨文化音乐创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独特的民族乐器,吸引了无数有识之士为掀开中国文化艺术几千年的神秘面纱而来。但如何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这一行列,以展示民族乐器的风采?利用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美籍韩国作曲家Michael Timpson谱写了民乐合奏《Septitude》。作曲家深受中国传统乐器的影响,他本人认为,虽然该曲不是那么地道的亚洲化,但其灵感的确来自于亚洲的价值观。美国本土作曲家、佛罗里达国际大学Jacob Sudol副教授也为我们献上了最新的民乐作品《a thinner partition》。

尽管国籍、种族不同,作曲家们却都能熟知每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并巧妙运用中西的音乐元素加以融合,打动的应该不止台下的华人观众,更深深影响著无数热爱中国民族乐器的外籍年轻学子。

二、传统民族文化逐渐转化成全球化音乐素材

中国历史渊源悠久,传统民族文化包含著语言、宗教、艺术、哲学、历史、风俗、文学等方面,这也是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作曲家们在各自的创作中深掘的音乐素材。

(一)宗教文化思想加利福尼亚大学梁雷教授带来了其世界首演的民乐合奏《湖景系列之四》。作品试图通过声音在无声的水面上书写作曲家思想的痕迹,在杨琴与古筝形成小九度的音程中展开,随着琵琶、笙等乐器在力度上强与弱、速度上快与慢、独奏与合奏的交替,描绘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佛教文化意境。

(二)哲学文化思想作品《源流》由马来西亚作曲家鈡启荣创作,笙、双钢琴、双打击乐五个乐器分别代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采取「静」与「动」的组合,明与暗、强与弱的对比,来描述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和谐关系。

(三)与其他民族艺术文化形式相结合香港演艺学院作曲家罗永晖的作品《千章扫》,运用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来模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草书。通过琵琶惟妙惟肖的演奏,将中国草书书法的灵巧、流动、持续不断运动感用音乐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尽管文化底蕴不尽相同,作曲家们却都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与西洋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以其独创的音乐思维模式创作现代民乐的新篇章。

三、感悟与思考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作曲家们合力将民乐推上了国际舞台,为民族新音乐写下了崭新的一页。与此同时,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民族乐器的特殊演奏手法及创意为民乐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广阔的天地。在每场音乐会的第一曲和最后一曲,主办方还特地上演了《广陵散》、《春江花月夜》等中国传统名曲,让国内、外听众陶醉于这场集古典与现代的跨文化音乐盛典中,场内掌声不绝于耳。如此安排绝不是简单的分类,但意欲何在?在音乐节尾声之时,笔者不禁茅塞顿开:在尊重「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延伸与超越「传统音乐」正是每一个「现代音乐」作曲家们的梦想,此时此刻无数作曲家正践行在这条梦想之路上。我想这也是此次音乐节华人总监陈士惠教授选择以「古典、现代、跨文化」立意所希望传达的意蕴之一。

诚然,类似的音乐节正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异国一股逐渐成长的音乐潮流,但是现代作曲家们仍需面对狭小的受众面,甚至或许还需经历异常艰辛的未来之路。此时此刻,笔者谨以此文对行走在这条路上、热爱并坚守现代音乐的所有人,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摘要:美国莱斯大学音乐系《古乐金曲》音乐节于2015年3月在美国休斯顿精采落幕。这是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音乐盛典,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顶尖作曲家们首次成功地把民族音乐推上了国际专业舞台。

上一篇:问题基础学习法下一篇:幼儿记忆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