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社会化论文

2024-09-23

就业社会化论文(共12篇)

就业社会化论文 篇1

最近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以“安静的革命”为题,总结了当前发达国家的女性就业情况。报道认为女性已变成欧美地区劳动力的主力军。在欧盟国家,自2000年以来女性占据了新增8百万工作岗位中的6百万。在美国,“男性衰退”开始流行,四个男人中间就有三个失业。而到2011年,美国的女性大学毕业生人数将比男性多出260万。显然她们在就业时会占据更多优势。

女性的经济权利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社会变化。过去女性被限制在主要从事重复生产和仆人工作的岗位上,而且结婚和怀孕时可能被要求放弃工作。在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国家,女性大学生的比例正在增加,在一些发达国家,女性管理着许多世界级别的大公司,从美国的百事可乐到法国的Areva公司都是如此。

总的来说,男性是欢迎女性“入侵”职场的。但这项进步也带来了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女性在公司的高层代表性仍然不足。二是很难平衡工作和抚养小孩。双职工家庭的夫妻总是抱怨他们照顾孩子的时间太少。性别歧视已不是主要的原因:在美国,无子女的女性跟男性赚的一样多,只是做母亲后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被迫改为从事一些时间灵活的底薪工作,从而出现收入的下降。事实上,主要是冗长周期的带薪产假在使一些公司放弃雇佣女性。而母亲遇到的困境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各国都在寻求成本更低且细致的方法,以便让女性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福利国家过去倾向于让女性成为家庭妇女,现在则需要改变这种运作方式。例如,一些美国的特许学校正在尝试提供更长的上学时间和更短期的假期,以减少儿童需要父母照料的时间。但美国现在仍然是唯一一个拒绝为母亲提供带薪休假的发达国家。这和它过于重视自由市场的劳动价值有关。而北欧国家则提供了许多国家出资的托儿所,从而拥有了全世界最高的女性就业率和最少的社会问题。这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就业社会化论文 篇2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为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稳定性,根据《山东省促进就业条例》以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申领社会保险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日人社办发〔2011〕91号)规定,现就我县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申领社会保险补贴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补贴范围

凡具有本县户籍,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愿望,进行失业登记且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就业,进行就业登记,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员,可申请社会保险补贴。

(一)申请社会保险补贴的人员包括:

1、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各类企业的就业转失业人员(包括国有、集体企业关闭破产和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就业转失业人员)中女性四十周岁、男性五十周岁以上实现灵活就业的人员;

2、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灵活就业;

3、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实现灵活就业;

4、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成员实现灵活就业;

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实现灵活就业;

6、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人员实现灵活就业;

7、失地失海农民中女性四十周岁、男性五十周岁以上实现灵活就业的人员。

(二)下列人员不包括在补贴范围之内:

1、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

2、失业后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灵活就业人员;

3、无正规就业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费的灵活就业人员。

二、补贴标准和期限

(一)补贴标准。按实际缴费月数,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二)补贴期限。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除首次申请补贴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外,其余人员最长补贴时间不超过3年。

三、申请、审核和拨付程序

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采用先缴后补、按月申报、按季拨付当年缴费补贴的办法执行。

(一)补贴申请。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就业困难人员需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申报灵活就业,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莒县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2、本人身份证件;

3、《就业失业登记证》(应标注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时间及类型);

4、《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手册》;

5、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6、灵活就业单位证明;

(二)补贴审核及拨付

1、街道(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受理申请后,登记相关信息,并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填写《莒县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明细表》,由街道(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将有关申请资料上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

2、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报送的有关材料审核汇总后,将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信息录入“日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网络数据传递,并连同纸质材料报财政部门审核。

3、县财政局在接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补贴申报材料后,进行网络系统审核,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补贴资金直接划入灵活就业人员在银行开立的个人账户。

四、有关管理规定

(一)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期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停止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1、领取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2、被用人单位招收录用;

3、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4、户口迁移到外地和已办理退休手续或死亡的;

5、其他应停止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情况。

(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对弄虚作假、冒领骗取补贴资金的,除追缴全部资金外,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

(三)申报截止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以网络创业带动社会就业 篇3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梅珍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大扶持以网络创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建议》。王梅珍认为,网络零售在中国快速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的新选择,也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平台。因此,推动“以网络创业带动社会就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消费增长和拉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梅珍代表表示,当前网络创业对于个人创业者来说具有门槛低、经管方式灵活、交易有安全保障、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同时还能有效拉动直接就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就业。她建议,财政部、工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应该牵头,对于带动就业效应显著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给予有力的扶持政策,以激励其进一步发挥扩大就业的作用,对网络创业平台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支持,加快其发展。

王梅珍代表还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具备信息、物流、仓储等产业的生态式网络创业园。建立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创业型企业的创业园;对入园的创业者给予租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对创业园的产业规划,为入园企业提供办公、仓储、打包、发货、融资贷款等一条龙的配套服务;促进创业园和高校合作,使其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丁耀民也提出以网络就业促进社会就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牵头,将网络就业人员纳入就业统计体系和社保体系。”

丁耀民表示,网络创业者月收入满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即可认定为就业,使得网络创业者可以享受到各项由自主创业带来的政策优惠(贷款、创业补助、社保补贴、失业保险金等)。同时,也应将网络创业者和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网络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规定其缴纳社会保险等的相应办法。

就业社会化论文 篇4

1 发挥社会组织在推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的民间社团组织, 它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共同构成现代社会服务系统。这三个部门中, 政府组织客观上需要精简机构、转化职能, 对劳动力需求有限;企业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效率为核心, 为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有一个极限而社会组织是非营利部门, 以公益为核心其对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 就业容量具有可拓展性, 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1 充分挖掘社会组织的潜力, 积极吸纳社会就业

近年来,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带动了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 以上海市为例, 截至2009年4月底, 该市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共有9086家, 相比1999年的2636家, 保持着平均每年700家的增速, 以每个社会组织有3~5名工作人员计算, 蕴含着2.7~4.5万的就业机会。从国外就业结构来看, 大约有10%的就业人口在社会组织工作, 但是目前上海只有2%的比例, 10%意味着几十万的岗位, 因此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空间非常大, 可见, 社会组织在吸收就业和舒缓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1.2 发挥社会组织的就业培训、咨询、中介作用, 积极促进就业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以外的非营利性组织, 是一种社会公益组织, 特别是公益类、慈善类、服务类等社会组织, 完全具有民间性, 这使得社会组织能更迅速的了解、收集社会各种需求信息并且对社会各种需求信息进行评估和全面公开, 与一线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技能培训。既可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 帮他们能做出正确选择, 又可使大学生降低就业成本。同时也可使学生本人能准确定位, 明确方向和目标, 而且社会组织还能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 以真正发挥中介作用。

2 发展社会组织, 推动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

通过社会组织的发展, 推动学生就业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主要取决于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毕业生三个方面。

2.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

决定社会组织发育成长和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是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政策。当前, 社会组织发育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其准入门槛过高、审批制度滞后和监管制度不健全, 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当务之急是完善政策、加强管理。改革登记制度简化审批、强化监管;放宽准入条件;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完善内部制衡和约束机制, 建立权责明确, 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 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组织, 为吸纳就业提供巨大空间。

2.2 加大资金投入, 扶持发展

社会组织面临的最现实困难就是资金不足, 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组织的发展。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将社会组织纳入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对象的范围;应依靠政府职能转变, 加大政府从专业服务机构采购的力度, 即政府应拨出部分资金, 用于扩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承担的服务项目;在运作上应实施分类指导, 重点扶持, 培育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引导向产业化发展。政府应购买与监督并重, 确保资金有效运用,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层次社区服务事业发展模式。同时社会组织应拓宽自身的筹资渠道, 实现自身发展, 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

2.3 引入人才机制, 吸纳就业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就业, 可借鉴选聘大学生到社区当“社工”的模式, 制定和实施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为社会组织补充急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注重引进和留住急需专业人才, 对社会组织引进急需的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社会组织中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和专门引进的高端人才可破格评定职称, 让其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住, 真正成为社会组织的骨干和中坚。同时, 社会组织应以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急需为导向, 探索自主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之道, 扩大服务范围、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层次, 增强自身创造力、吸引力, 逐步形成创业吸纳、职业吸引、待遇留人的人才引进机制。

2.4 大学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

当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尽管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 包括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大学生就业仍旧困难重重。然而, 就业市场并没有饱和, 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与学校一起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社会工作的知识普及与就业辅导和培训, 同时需要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引导更多高素质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 让他们取得合理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满足感, 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价值观。同时也能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走上更加专业化, 职业化的道路。

摘要: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 大学生就业问题尤显突出。尽管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但未能够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的民间社团组织, 吸纳就业的有一定的空间, 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可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社会组织,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永和.上海社会组织积极为促进就业作贡献[J].社团管理研究, 2009, 4.

[2]袁程绪.加快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改革, 2009, 8.

[3]艾小婧.大学就业服务体系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

对社会就业现状的分析 篇5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选择理想的择业目标时,不能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构成了高职生在就业中高期望值与不能正视现实的心理冲突,在期望值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个体的内心期望值过高,其情绪就低,反之,情绪就高,有的高职生酷爱自己的专业,然而又怕艰苦的付出,择业时茫然无措,有的趋向于大城市、大机关、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不愿意去基层、民营单位和条件比较艰苦、待遇低的工作岗位,多数人一心想在城区找就业岗位,据调查:65%的大学生一心想去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

二、鱼与熊掌两者想兼得

职业是事业、责任、价值和金钱、酬劳的统一,高职生意识到,基层、民营单位和艰苦行业需要人才,最能锻炼自己,但惧怕基层条件差,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还有人不顾自己的专业特长,盲目攀比,把待遇高,福利好作为择业的目标,但同时有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择业时犹豫不绝,缺乏创业的思想准备,想涉足层次高,工作条件好,待遇优厚的单位,想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缺乏从小事做起,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就业过程中,陷入了高价值定向与不愿艰苦奋斗的心理冲突。要撅弃狭隘的就业观念,即只要能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才干,又能服务与社会,不管是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民营单位甚至从事个体、都属于就业

三、择业目标不稳定,“这山望着那山高”并多向性进行求职应聘

小康与就业:走向社会变革的命题 篇6

一、政策体系:是促进就业实现小康的保证

1、政府高度重视。十六大以来,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多次召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推出创业小额贷款,减免各种收费,并在人事、户口、社保等各方面调整政策,使之有利于创业和就业;这些政策与措施的推行有力的推动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2、构建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笔者认为,促进劳动力就业,还必须有一项政策保证,那就是构建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努力扩大劳动就业。具体措施包括: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方面;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适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劳动就业的结构转换。包括: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就业者素质,降低失业率;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发挥它在反失业中的“稳定器”作用。

3、政府各部门需做工作。一是工商管理部门要简化创业的注册登记审批手续,尽可能减少注册登记前的前置审批,缩短注册登记时间,降低企业登记的资金门槛,放开企业准入的行业领域,改项目投资审批制为备案制,给创业兴办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二是减免税费,特别是札绝各部门从企业中收的各种不合理和不合法费项,减轻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税费负担。三是减少各部门对企业的随意干预、随意检查、随意罚款,使企业有一个正常的经营环境。四是金融机构要调整怕风险和借贷的观念,积极寻找风险小、收益好的中小企业贷款,并帮助中小企业找项目、搞好经营,使银行和中小企业双盈;建立中小企业呆坏帐核销准备金制度,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五是保护中小企业财产,形成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4、政策倾斜。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建议,当前国家在就业政策上要向“三非”就业倾斜。一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业大量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二是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为大量企业富余劳动力消化创造环境;三是提倡非正规就业,为纠正劳动力市场失衡创造新的途径。

二、分类解决:促进劳动力就业的路径

1、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对于他们中有一计之长者,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就业援助,帮助他们进行创业或再就业;对于他们中年龄偏大,技能较单一人员,如“4050”人员(注:指40岁以上的下岗女职工和50岁以上的下岗男职工),可提供公益性岗位;对于他们中年龄偏小,技能较单一人员,要提供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为其再就业创造充分条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竞争实力。

2、农村剩余劳动力。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曾指出:城市现代部门扩张的越快,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失业率就越高。因为城镇的高就业率,将引诱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对于每一个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将会有2——3个农民迁入城市。要改变这种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进城镇化步伐,使农业劳动力增加就地就业的概率,即促进劳动力就业属地化。

3、新增劳动力。对新增劳动力不仅要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更需要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

三、就业途径:开发就业岗位是迈向小康社会的基础

就业发展的本质是推进劳动分工的发展。随着劳动分工的扩大,就业的类型和规模不断增多和增大。所以,扩大就业的一个主要出路就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能吸纳很多的就业。另一个方面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当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仍比较低,只有30%多,而印度都有50%以上,以至目前我们有很多社区服务业还没有人来做,因而要加大服务业的发展。

1.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据专家组对青岛、沈阳、长沙、成都四个城市1600个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要社区清洁、家电维修、上门送报、社区保安、房屋维修等19个服务项目的家庭数量,占到了40%。各项服务累计可提供200万个临时就业机会,而目前这些岗位尚空缺100万个。由此推算,全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可以提供的社区就业机会至少在1500万个以上。适合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社区保洁、保绿、托老等公益性岗位,大多在街道社区。可见,社区就业已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的增长点。劳动保障部已决定,明年安排新增就业岗位950万个,其中实现再就业400万个。全国有近10万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需安排新增就业岗位95个。任务十分繁重。只有政府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再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基层加强社区的就业工作,才能把潜在的就业机会转化为现实的就业岗位。

除开发社区岗位之外还将着重开辟四方面的就业门路:第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继续拓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领域的就业渠道,努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第二,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继续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第三,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第四,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和闲置资产,通过多种方式分流和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对破产企业要利用其有效资产安置职工。

2.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劳动者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但要制定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

在城镇2.4亿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等单位就业人数逐年减少,只占51.1%,个体、自营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达到1亿以上,但这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多是灵活就业,中断参保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续保问题已成为影响下岗职工从事灵活就业意愿、妨碍其再就业的不利因素。研究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扫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体制障碍的关键问题,也是保护劳动者权益、解决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归属感,从而缓解我国面临的长期就业压力的当务之急。另外,还可以解决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收支缺口大的问题。

就业社会化论文 篇7

国内社会学界对人的社会化的研究产生了诸多理论。笔者比较赞同的理解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需要与社会延伸自身、有序运行的需要二者在个体身上的统一及程度”。[1]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延伸自身、有序运行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化的两个动因。人的社会化过程, 就是人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就是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锤炼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独立而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良性的社会化过程应该是实现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利益有机结合的过程。

一美术 (设计) 类大学生社会化特点和原因分析

(一) 美术 (设计) 类大学生社会化特点

1 社会化失败

美术 (设计) 类专业应用性强, 尤其是动画和艺术设计这些与市场联系尤为紧密的专业。部分学生受艺术类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尤为深刻, 社会不良习气较浓, 超越了大学生年龄阶段的行为标准, 在心理上表现得异常“成熟”, 热衷交际, 乐于享受;还有的大学生自我辨别能力较弱, 很容易出现盲从心理, 注重经济价值, 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甚至唯利是图。这对人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利, 可谓是失败的社会化。

2 社会化障碍

绘画等传统的纯艺术类专业的部分学生整天沉迷在自己的艺术世界, 过着“画室—宿舍—饭堂”三点一线的生活, 就业意识淡薄, 就业政策意识模糊。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对于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的清楚程度不高, 很了解的不到10%, 这也使得学生对于就业没有清晰的概念。大四了还懵懵懂懂, 不知所措, 不知道如何制作简历, 对各类招聘信息和求职途径不闻不问, 也不会有意识地学习应聘技巧, 不知如何参加面试;尤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临近毕业却对于自己的专业出路是什么都不完全清楚, 这对学生的社会化造成了很大障碍。

(二) 原因分析

1 社会因素

与普通专业学生相比, 美术 (设计) 类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和展览的机会较多, 参与家教、打工等有偿服务的学生比例也较高, 与社会有更为广泛的接触, 因而也更容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 美术 (设计) 类大学生更多地受到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利己思想、个人主义的冲击, 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2 个人因素

其一, 美术 (设计) 类专业学生大多个人意识较强, 集体荣誉感较弱, 团结协作精神不够。一般来说, 个体自我意识越强, 其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就越困难, 不会轻易认同社会, 容易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排斥与抵触情绪。其二, 人文科学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许多美术 (设计) 类学生认为, 专业技能水平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只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文化理论课程, 对大学英语、语文、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基础等文化理论课和学校规定选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不重视, 未认识到这些课程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三, 偏重技能操作的学习, 忽视理论指导升华。美术 (设计) 类大学生对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专业理论课的兴趣也不高, 存在为考试而学习的心理, 以至不及格现象屡见不鲜。由于专业理论素养较低, 学生很难将技能训练中积累的经验提升为理论。

3 学校教育的因素

目前美术 (设计) 类专业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类似于旧式作坊中的“师徒式”, 这使得专业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言行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很多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衡量的尺度是专业技能水平, 认为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素养等都是不重要的。专业教师评价标准的偏颇会诱导学生形成只要专业好、其它无所谓的观念, 放弃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上因素相互作用, 最终导致了美术 (设计) 类学生不成功的社会化。

二以就业教育促进美术 (设计) 类大学生成功社会化的对策

就业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 《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帮助人们选择并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 通过采用科学方法, 帮助人们了解自己, 培养和发展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 帮助他们了解五花八门的职业世界和获得职业信息, 学会做出职业决策, 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2]由此可见, 就业教育不仅仅是狭义的求职技巧指导, 要发挥就业教育有效促进美术 (设计) 类大学生成功社会化的功能, 需要朝以下三个方向努力:

(一) 进行美术 (设计) 类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是根本

大多数美术 (设计) 类专业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即使是绘画之类的纯艺术类专业也不再仅仅以传统的工具创作, 它们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影视媒体等新技术相结合而应用性不断增强。因此, 就业不能再单靠一只画笔, 还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适合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美术 (设计) 类专业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的发展, 针对社会的新要求和毕业生中灵活就业多、自主创业意愿强等新情况, 在专业培养中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通过增开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演讲与礼仪等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课程作为公共课或者选修课, 让学生认识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综合素质, 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 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都是步入社会后非常需要的能力。从对毕业生供职单位的调研结果来看, 多家用人单位表示:人格魅力往往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二) 实现就业教育全程化系统化是关键

就业教育应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中。“全程就业教育”是指“将大学生顺利就业并立业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理念与能力形成全面、系统的一门学科, 以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主就业的意识, 以及不断发展的立业能力的专门教育”。[3]就业观念的形成、对自我职业和社会的认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 因此, 就业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四年, 结合美术 ( 设计) 类专业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 分年级、分阶段开展系统性的就业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事业观和幸福观, 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展和艺术行业前景, 学会寻找二者最好的结合点, 以达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 实施个性化就业教育是重点

美术 (设计) 类专业现行的教学模式通常是采用小班制,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也应充分考虑美术 ( 设计) 类专业特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 尽可能做到小班教学, 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同时, 针对学生更愿意听取专业教师意见的特点, 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职业选择等内容的教育时, 可邀请学生信服、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一起参与, 因材施教, 提供学生乐于接受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就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担负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功能。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专业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者等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认识, 不断探索适合美术 (设计) 类专业特点、毕业生就业特点和美术 (设计) 类职业的培养模式和方法, 完善就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陈平, 林仲烈.关于人的社会化及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四点理论偏失与纠正[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28-3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第三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就业社会化论文 篇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学校和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一, 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根据教育部的统计, 2002年至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145万、212万、245万、338万、430万、495万、559万;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611万, 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70%, 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达480万[1]。第二, 人才市场上即使一些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也经常陷入人才短缺与人才相对过剩的两难境地。一方面, 该专业的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或适合的工作, 存在着人才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具有胜任力的急需的专业人才, 形成了人才的短缺。这种现象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衔接的“空洞”, 部分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其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第三,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滑坡、企业间竞争激烈等宏观环境的变化都决定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大学生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还需要较强的非专业素养, 大学毕业生需要较强的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就业是大学生作为完全社会人的开端, 学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是培养和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手段, 已有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文献主要分析基本概念的内涵[2,3]、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内容[2], 实施途径[3], 尽管文献内容与就业竞争力存在某些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但仍缺少从就业竞争力视角探讨大学生社会化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化教育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视角探讨社会化教育的构成体系和实施平台, 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基本概念的内涵解析

(一)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

竞争力原本是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常用概念, 是指竞争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竞争主体对竞争目标实现的能力。随着高校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 竞争力的概念借鉴到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上, 学者们使用“就业竞争力”分析大学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 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4], 其实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相对其他高校学生而言在寻找、保持和变换工作能力上的一种竞争优势。

就业竞争力是一种由多方面技能所构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广泛意义上, 尽管家庭经济状况、国家就业政策和形势、学校及专业知名度、学生自身等都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但大多数文献是从竞争主体——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形成和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所需的能力分为5个类别, 包含16项技能, 具体是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的研究小组曾就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成功的问题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归纳出使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且取得职业成功的5个要素: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而广阔的视野。国内的赵志川和陈香兰将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概括为三个层次, 即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4]。郑雨兰、严鸣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由知识掌握、特殊知识应用、工作能力、工作精神以及身心素质这五个要素决定, 这五个要素程度的高低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正相关关系[5]。这些不同主张的构成要素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体现在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后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 它们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非专业素养包括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乐观自信、诚实守信;大学生的能力素质, 主要体现在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思想、心理和能力素养等非专业素养能显现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是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差异的典型表现。

(二) 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特定内涵

社会化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 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 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2]。大学生正处于一种准社会人的阶段, 大学生的社会化就是要将他们转化成为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 参与社会生活, 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途径就是一系列严谨科学的教育过程, 即社会化教育。

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是高校通过对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 促使其适应社会文化、接受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形成适应社会的健康人格、掌握服务社会的知识技能, 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模式, 有其特定的内涵, 它是由大学教育的德育、智育、体育等相关内容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但它又不完全相同于德智体教育的内容[6]。在内容上, 它强调的是与社会要求关系最直接的那部分内容;在形式上, 它以实践为主、灌输为辅, 核心是通过社会规范的内化,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三、大学生社会化教育与就业竞争力的内在关联性

在分析大学生社会化教育和就业竞争力的内涵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开展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社会化教育与就业竞争力的内在关联性如图1所示。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由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构成, 社会化教育是培养和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手段, 而认知学习理论能够解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内容来看, 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标一致。刘玉泉 (2008) 提出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促使学生形成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内化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技能、培养良好的社会角色[2]。罗美萍 (2007) 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内容概括为政治社会化、道德与伦理的社会化、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化、行为和自我角色的社会化[3]。可见, 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是通过规范科学的教育, 内化价值观念并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掌握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其中, 内化价值观念和形成健全人格就是用社会普遍认可的思想观念、价值原则、道德规范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心理素质, 如乐观自信、诚实守信、能经受挫折等;社会技能教育就包括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工作实践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等;培养社会角色则是使大学生不断地接受社会规范和生活技能, 通过对各种社会行为模式的模仿和认同来完善自己的行为。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作为解释两者内在关联性的理论基础, 其中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都分析了社会化教育中的知识内化过程。奥苏贝尔肯定了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的驱力作用。成就动机就是指想要很好地完成困难的工作、在竞争的条件下获得优良成绩的动机, 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这三种驱动力构成。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所谓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某种认知结构, 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观念被吸收后, 使原有的观念发生变化。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 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同化[7]。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转化, 知识的评价。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学习内容的结构、学生独立思考等的重要作用[8]。这两种认知学习理论都重视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当高等学校将提升就业竞争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之一时, 大学生社会化教育实效性得到保障, 学生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对大学生所设计的社会化教育内容逐渐通过认知学习过程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服务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四、就业竞争力视角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校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其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很重要地体现在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上。因此, 高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立足大学生就业需要,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社会化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 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就业竞争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可以从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等诸多方面加以衡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优劣的试金石, 高校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要确立面向市场办学指导思想, 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拓宽学校的服务面和专业覆盖面, 完善“三个机制”, 建立“三个基地”, 做到“三个适应”。“三个机制”即就业市场与人才需求分析预测机制、就业率与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挂钩机制、毕业生质量反馈机制。“三个基地”即招生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三个适应”即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大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需求相适应、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规格要求相适应,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二) 实施课程重构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著名专家奈特和约克认为, 就业能力概念可以嵌入任何高等教育学科而又不损害学术自由。要将就业能力与教学紧密配合就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模式, 英国高校提倡基于就业能力教育的全面教学模式, 即推行嵌入式模式和帖附式模式。其中嵌入式模式是指将就业能力教育隐含在一般的课程教育中;帖附式模式是指将就业能力教育独立于课程教育之外, 如就业指导。理想化的做法是, 将就业能力教育与其组成部分, 例如模块等嵌入式模式与其他帖附式模式一起贯穿或者并行于整个课程, 这有助于实现就业能力目标, 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就业能力。特别是其中关键技能的发展又反之促进了学科学习。例如,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 这使培养整个过程成为了学科和技能两者间的双向对话。这种培养模式特别适用于高等教育中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 比如在教育、社会工作和商业有关实践性强的课程中。但是, 不管是以何种方式都要遵循课程设计以及实施规律, 改革旧的课程体系。

(三) 拓展社会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社会化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它是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 也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依据实践教学的平台,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大学生的体质, 既是社会的需要, 也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重视的工作, 关键是要处理好与社会需要的紧密结合。具体来说, 专业课教学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更要通过教学实习、学年实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使其能用所学知识自如地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是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 重视实践教学、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力保证。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高水准的实践教学基地, 为大学生的参观、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便利。

(四) 强化观念引导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

无论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思想素质还是心理素质方面都需要高校形成与之匹配的社会化教育的实施平台和措施。一方面,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政治职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职能。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程以及大学生辅导员管理等平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引导的方法论方面,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规律和行为特点, 分析研究大学生社会化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 引导大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推动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 加强竞争意识和就业观念教育。通过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各种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等平台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和就业能力培养。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育学生勇敢地面对各种竞争和挑战,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同时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 强化职业生涯理念, 重点学习掌握求职择业的各种技能。此外, 学校还可以有目的地开展各类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等, 提高非专业素养。

五、结语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各种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综合形成, 社会化教育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的社会化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促进大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此, 在培育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社会化教育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视角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校建构社会化教育模式,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渠道;大学生通过刻苦学习, 努力实践,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培华, 董彩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6) .

[2]刘玉泉.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及对策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 (7) .

[3]罗美萍.论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实现途径[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6) .

[4]赵志川, 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

[5]郑雨兰, 严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

[6]王宝山.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2008, (5) .

[7]郝路军.奥苏贝尔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 2008, (5) .

社会保障影响劳动就业探析 篇9

一、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

(一) 积极的影响

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 能够在收入的再分配中, 起到积极作用, 使大部分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一些生活保障。在就业方面, 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 能够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从而让劳动者的生活成本降低, 在学习等其他方面的投入增加, 最后得到劳动者素质增强的结果。使得劳动力市场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再例如社会保险和福利方面, 医疗保险、教育福利, 这些都能对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好的作用, 让他们能够适应激烈的竞争, 得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就业岗位;失业保险则能够在劳动者失去生活来源时, 起到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的作用, 还能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所需的培训, 让他们能顺利找到下一份工作;还有工伤保险, 这个险种的保障尤为重要, 它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维护了社会稳定。全面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还能拉动内需, 缓解消费不足的问题。

(二) 消极的影响

社会保障过高, 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是企业的劳动力使用成本增加,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竞争优势减弱, 也会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进行裁员等动作, 进而造成工作岗位减少。对劳动者而言, 过高的社会福利也会使人不思进取, 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并且政府财政为了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的良好运行, 会增加赋税, 给劳动者以及企业都带来更大的压力, 影响整个就业状况。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就业方面的一些弊端

(一) 社保覆盖面不够大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在各地区之间没有完全做到统一, 这样的现状, 使得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地区, 社保覆盖不够, 支出水平也较低。劳动者会因此向那些保障健全的地区流动, 从而使得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贫乏, 而劳动力缺乏又会使这个地区消费不足, 企业发展跟不上, 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 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 缺乏灵活性

我国各省份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一致, 城市与农村也不一致, 这就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 在劳动者流动时, 保障跟不上, 阻碍了各区域之间的灵活就业。这样, 就会造成一部分劳动者意识不到社保的重要性, 放弃自己的利益, 从而影响保障制度的推行。

(三) 失业保险的功能没有全面体现

虽然在就业中的劳动者生活得到了保障, 但是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在对失业者的就业促进方面, 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除了能够在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上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但这部分人群失业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缺乏职业技能, 缺少就业信息, 这才是导致他们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失业保险制度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增强失业人员的岗位竞争力, 才能最终促进就业。

三、制定政策, 发挥社会保障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一) 深化制度改革, 扩大保障范围

要做到这一点, 首要打破区域壁垒, 统筹城乡规划, 让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实现全面覆盖。社保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和法制的推行, 要让社保工作更规范和更制度化。社会保障工作者还要注意做好一些社会底层人员的保障工作, 把社会保障落到实处。

(二) 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增加财政占比,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但社会保障的发展却明显要落后得多, 造成这种情况一是政策支持不够, 意识不到社会保障对就业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二是我国目前财政能力有限, 负担不起这么全面的保障。但无论哪一种原因, 适当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GDP中的占比, 都能对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平衡, 起到积极作用, 从而维护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 完善保险制度, 发挥保险功能

我们的失业保险要充分发挥在引导就业方面的优势, 扩大就业需求, 保险金的支付体系也要得到优化设置, 不能闭门造车, 国外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大量的经验, 我们要引入其中一些比较成功和成熟的方案来吸取经验。失业保险对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的支出要在保险金当中占据一定比例, 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有段, 帮助下岗人员丰富就业技能、重塑信心, 让他们能够顺利回到岗位上去, 为社会创造价值。

(四) 完善社保管理体系

社会保障工作因为涉及到的人数众多, 所以业务量也比较大, 但是从业人员和业务窗口却相对较少, 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因此, 就要从软件硬件两方面提高社保管理水平, 一方面, 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 要有统一的服务中心, 让劳动者在办理社保相关手续的时候, 能够得到快速的反应。

(五) 社保费率要有弹性

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 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社保费率在制定时, 就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规律, 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 来做出正确的应对。因为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利用这一点, 在市场需求增多, 给予不足的时候, 提高社会保障金费率;反之, 如果需求减弱, 而供给过多, 就减少费率, 这样的弹性费率, 就充分起到了调节作用。

(六) 退休制度人性化

我国正在逐步成为一个老龄化社会, 养老保险也要适应这种变化, 做出一些改变, 否则其会对我国的财政造成不良影响。科学的调控退休人员的退休年限, 对不同岗位的人员, 采取灵活的方式制定措施, 例如对一些学术人员, 适当延长工作年限, 这样就可以在劳动力供需关系之间起到协调作用, 而劳动市场的供需平衡, 就能令供给问题得到缓和, 就业岗位增加, 让专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 年轻人也能得到良好的择业机会。

小结:

我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国情, 同时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减弱社会保障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强化其对就业的调控作用, 并提升整个社会保障的服务作用与水平, 让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社会保障影响劳动就业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2, (8) .

着眼社会需求拓新就业思路 篇10

近几年,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高就业率说明了我国职教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中、高职所面临的形势是有差异的, 中职学校联系单位安置学生的比率较高说明: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较高, 但是就业质量不高且层次较低。高职学生的适应周期大大高于中职学生, 高职学生的就业定位不明确且就业率远低于中职学生。同时由于我国用人制度的非理性因素, 反映出市场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尚待进一步探索。目前学生就业状况主要表现为[1]:

1.求职途径虽多但倾向单一途径。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网络的迅猛发展, 给各类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求职途径, 包括学校推介、人才交流市场、媒体招聘、自己创业等。就业途径多元化, 表面的欣欣向荣隐含了巨大的危机。

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过分依赖学校;而高等职业学校的就业途径主要为媒体招聘, 过多依赖媒体。

毕业生找工作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的程度不高, 信息渠道不畅通, 市场体系不完善, 市场机制不健全, 劳动力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

2.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够强。中职和高职毕业生中, 分别有15%和17%的学生做到了老板或高级管理人员, 58%和60%的中职、高职毕业生仍然是一般员工。这说明, 接近60%左右的中、高职毕业生停留在岗位层次低、薪酬低的状态, 无法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应当引起相关学校更多的关注。

3.就业风险意识较强择业观务实。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毕业生迅速增加, 就业压力随之显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日趋务实, 基本能以平稳抗压的心态理智面对。

根据市场需要, 开拓学生就业新渠道

目前仍有部分人的就业观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他们把就业工作仅仅看作是就业部门的职责。实际上我们认为, 学校就业工作同样是一个需要事前调查论证, 合理设置专业;事中抓好教学服务就业, 突出技能训练;事后注重跟踪调查, 及时反馈信息的有机整体[2]。

1.突出就业市场研究, 优化专业设置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本前提。学校要做到专业设置的优化就必须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培养目标,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征询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方面萭的意见, 进行学科设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的研讨, 设置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

2.抓好教学服务就业, 强化技能训练是做好就业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是否有利于学生成才, 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从现实和发展出发, 打破学科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突出技能培训, 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聘请高级技师, 各界名流给学生上课或指导技能培训, 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为了让学生获得多项就业绿卡, 学校要增加技能培训的课时量, 发挥学生特长, 体现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3.坚持全程职业指导, 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思想保障。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教学内容。当前职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并定期以就业辅导咨询报告会、就业辅导课等方式开展就业形式、就业政策、就业方法的教育, 加强学生对就业的紧迫感,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就业网络建设, 全方位实现就业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渠道保障。就业网络的建立、健全是学生顺利就业,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校校联合, 校企结合, 人力资源公司等都是就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5.注重就业跟踪调查, 做好信息反馈是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是就业的后续工作, 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这项工作对于用人单位和学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及时将企业的需求传达给学校;而学校通过跟踪调查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以便及早调整教学计划, 是优化专业设置的基础工作。

根据市场需要, 提高学生就业水平

1.以就业为导向, 准确定位, 谋求高职学校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是前提: (1) 准确定位, 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各高职学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 发挥自身优势, 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我们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而不是设计型、研究型、企业高层管理与技术人才, 只有准确定位, 才能找准目标, 明确方向[3,4]。 (2) 以就业为导向, 将就业工作贯穿在学校工作全过程中。一是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要以相关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就业预测作为专业开设的重要依据, 并聘请人事、劳动部门和行业、企业负责人论证专业设置的重要性, 为教学计划的制订出谋划策, 同时从就业岗位对员工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二是以企业为依托, 突出办学特色, 提高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能不能培养出有素质有技能的学生, 有没有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关键。现在多数教师以前都是师范类学生, 理论比较强, 操作能力较差;所以, 学校应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2) 安排专职或者兼职教师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通过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 使学生了解相关就业政策, 端正学生思想,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掌握必备的就业技巧, 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 在就业前让学生有充分的就业准备。

3.学生管理工作方面: (1) 利用学生社团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 经常组织学生在未来从事行业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3)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4) 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

总之,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在就业大环境严峻的形势下, 职业学校要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正确定位,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 同时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 在特色上下功夫, 才会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是衡量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业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目前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的状况, 论述根据市场需要, 开拓学生就业新渠道的重要性, 以及根据市场需要, 提高学生就业水平的必要性。

关键词:职业学校,就业,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韦名.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的状况调查.http://scholar.ilib.cn/A-zgdxsjy200714045.html.

[2]刘宏, 周兵.关于做好职业学校就业工作的探讨.http://www.jsgyve.com/ReadNews.asp-NewsID=325.

[3]程和平.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水平.http://www.zyqzzs.com/showarticle.asp-id=2513.

就业社会化论文 篇11

一对社会角色意识的认识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生活中要承担很多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社会角色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任何一种角色都与一系列行为模式相关,一定的角色必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如病人既有配合医疗护理的义务,又有获取健康教育、治疗护理的权利。其次,角色是人们对处于一定社会位置的人的行为期待,如一提到教师,就会想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等行为特征。应该说,人同时承担着很多社会角色,在家里,是父母,是子女,是兄弟姐妹;在社会上,是朋友,是熟人;在工作上,是上司,是同事,是下属。

了解了社会角色,我们再了解一下社会角色意识。王光星在《大学生如何确立社会角色意识研究》中指出:“社会角色意识是社会角色的扮演者或充当者,对自己的地位、作用、形象的理解和掌握的自觉性、准确性和倾向性的总体反映。”他认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具备文明意识、素质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等角色意识;在就业市场中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法制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艰苦创业意识等角色意识;在进入职业社会前要树立角色数量增加意识、角色扮演水平意识、职业角色适应意识和职业角色变化意识。王光星先生的这些观点无疑对高职毕业生树立社会角色意识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高职毕业生在角色转变上存在的问题

高职毕业生是第一次进入社会,更是第一次进入职场。面对陌生的职场,陌生的工作,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心里不踏实,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不知所措。高职毕业生初入职场在角色转变上存在的问题常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上的问题。依赖思想仍然存在,自立能力不强;自以为是,看不起眼前的工作,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喜欢挑毛病,斤斤计较,在小问题上患得患失;自我反省意识较差,职业心理调节能力不强,对于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第二,工作上的问题。创新能力不强,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进入工作角色;自制力不够,责任心不强,有时上班闲聊,不能主动工作;错误地认为“会混”就行,不必踏实工作,“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不太适应新的工作时间和方式,工作所需专业技能不能熟练运用;不能正确评估和看待自己的工资待遇,甚至公私不分,贪图小便宜;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从团队角度考虑问题。

第三,学习上的问题。以工作为由放弃或忽视学习,不注重学习工作单位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不注重学习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不注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不注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注重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不注重面向未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第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习惯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单纯的关系,不善处理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容易走极端,要么过于热情,要么被动应付;常常抱怨上司看不到自己的成绩;对于别人的批评,总是要找出理由解释;容易被周围人的错误观念或不正常情绪所感染;有时不知不觉被人利用或陷入小圈子。

第五,环境适应上的问题。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有的不习惯气候,有的不习惯当地的饮食,有的不习惯较强的工作节奏和较长的工作时间,有的不习惯单位严格的管理,有的不能吃苦耐劳,有的总是抱怨周围的环境,认为自己不如意的主要原因都是外部环境所造成的。

三高职毕业生如何增强就业适应能力

高职毕业生初入职场不能很好地转变角色,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那么,高职生到底该怎样增强就业适应能力,尽快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在就业单位站稳脚跟呢?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小李的成功做法。

小李,是湖南某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高职女生,毕业后她与同班的几位女同学一起到深圳一家韩资电子公司应聘。韩资公司的待遇相当高,但是要求应聘者要先从清洁工做起。一幢8层高的大楼,几个人要将其清扫干净,需要起早贪黑地干上8~10个小时才能完成。其他几位女生都忿忿不平地走了,只有小李留了下来。她一点也不嫌弃自己手中的这份工作,每天手不歇、脚不停地埋头苦干,把整幢大楼打扫得清清爽爽。小李的勤恳态度得到了视察主管的高度赞扬和充分信任……10个月后,她成了这家韩国公司的第二财务总监。

小李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她能够及时的转变自己的角色,树立起角色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服从公司的安排,同时自己又非常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总之一句话,她的就业适应能力特别强。小李能很快转变自己的角色,调整自己的心态,甘于从最辛苦、最基础、别人不屑一顾的工作做起,从内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最后她成功了。

由此,我认为高职毕业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切实转变社会角色,树立角色意识,增强适应能力,主动适应就业岗位。

1树立“职业人”的角色意识

高职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从“学校人”变成了“职业人”,这就意味着高职学生不能再依靠父母的供给和资助,而应当以自己的本领为就业单位工作从而获取劳动报酬,以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从而确立自己的“社会人”形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起“职业人”的角色意识。高职生首先要着力提高自身的自立能力,主动抛弃依赖老师和父母的思想;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只要是职业岗位要求做的,不管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应该高高兴兴去做;要提高抗挫能力,敢于直面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工作中不可以情绪化;要按照岗位要求去和他人合作,善于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和你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因为这都是角色需要的。endprint

2切实调整心态、进入角色

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必须首先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切实树立科学务实的就业观念。要把就业当成“后学习机会”,乐意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到就业单位上岗后,你就是单位的员工,不再是学生了,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要遵守单位的工作纪律,适应单位的工作节奏,适应单位的生活规律;要作好犯错时遭受训斥或罚款的心理准备,要面对同事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承受某些工作的机械单调和枯燥乏味……总之,你必须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变化,努力扮演好新的角色。

3要做到勤奋工作、任劳任怨

单位招聘员工,是用来顶岗工作、为单位创造价值、创造利润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哪个单位会花钱养一个废物,让你光领工资不干活。所以,作为新员工,你的第一要务是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好,要特别能够吃苦耐劳,要非常善于从小事做起。在工作中,要做到兢兢业业、严谨认真、服务热情、灵活创新,不要争功诿过,不能斤斤计较,不争名不逐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你还必须任劳任怨,当你受到他人误解时,你要平心静气的向他作解释,以求消除误会,冰释前嫌;当你受到领导责骂时,你不能大动肝火,与之顶撞,而要沉住气,忍受委屈,等领导的怒气平息后再作解释。

4要做到刻苦学习、积极进取

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块试验地,只是暂时解决毕业生的“吃饭、睡觉、零花钱”问题。也许这份工作与你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也许这个地方并不是你理想的生活所在地,也许这份薪水还很微薄……总之你对这份工作不是很满意,甚至是委曲求全。但凭你现在的知识、能力和阅历,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如果你有另谋高就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必须搞清楚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你得创造另谋高就的条件。你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你要不断的努力,考取技术职称;你要不断的进步,提高综合能力;你要不断的用心,积累工作经验;你要不断的磨练,增加社会阅历……创造吧!等你的条件创造得较成熟时,你就可以实现你的美好愿望,找到理想的工作。

总之,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重要。角色意识强,角色转变快,就能适应工作单位,保证就业成功;角色意识弱,角色不转变,就业必然失败。所以,高职毕业生务必树立社会角色意识,增强就业适应能力,为成功就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光星.大学生如何确立社会角色意识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2]张信杰.浅论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及社会适应[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4).

[3]魏萍,王如高,关蕾.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12).

[4]吴让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2).

就业社会化论文 篇12

(一) 定位导向明确带动就业率走高

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 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在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强劲需求的同时, 也反映了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较为准确。

较高的就业率水平说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但中、高职所面临的形势是有差异的, 从中职学校联系单位安置学生的高比率中不难发现, 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比较旺盛, 但是就业质量不高, 就业层次都比较低。

(二) 求职途径虽多但倾向单一途径

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求职途径, 包括学校推介、人才交流市场、媒体招聘信息、关系介绍、自己创业在内的多种途径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 就业途径的多元化局面令人欣慰, 但表面的欣欣向荣却隐含了巨大的危机。

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过分依赖学校的现象。中等职业学校约有58.6%的职校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和介绍找到第一份工作, 这个比例超过了全体毕业生的一半, 并远远超过了通过其他途径找到工作的比例。

分析认为, 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 中等职业院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他们花费很多的精力用来引导和指导毕业生。其二,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 积极与就业单位联系和沟通, 开展“订单式”培养。这使学校在学生就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 信息渠道不畅通, 市场体系不完善, 市场机制不健全, 劳动力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过剩的社会劳动力, 给中等职校毕业生造成很大的压力

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 中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2001年劳动力供给量保持增长势头, 2003年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最高峰。另外, 人口老龄化在这一时期也会有较明显的体现, 虽然这一部分劳动力已经超过了劳动年龄, 但有相当一部分人仍会继续寻找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2000万左右, 劳动力供求矛盾日显突出, 不仅是低学历人员, 也有高学历、高技术人员, 包括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由于企业竞争的加剧导致破产、兼并活动频繁, 使待岗职工增加, 同时失业待岗现象不仅发生在城镇也发生在农村, 城市岗位的分流使在岗人员不再有稳定的就业空间, 当然还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集中释放了出来, 给中等职校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四) 高校连年扩招, 给中等职校学生就业带来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基本上摆脱了供给的“紧缺时代”。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 从“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使得毕业生的就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毕业生就业开始变得困难。随着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大招生, 在2010年之前,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以上。

在这种形势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 将向社会就业岗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 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精英”岗位就业, 另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非精英”岗位就业。而这些“非精英”岗位原来就是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这给低层次职业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五) 社会经济的发展, 给中等职校学生就业带来的阻力

除了由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因素之外, 更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 我国处在经济不发达阶段时, 初中毕业生即被认为是“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工作岗位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对劳动者受教育的层次的要求亦随之提高。

进入21世纪, 这种对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要求, 提高到空前的水准, 促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更多地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尤其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向操作技能型转变, 这样的毕业生对口的就业岗位必然是生产操作第一线。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对在高精设备或现代化生产线上从事操作、维护等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大大地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到这些生产第一线工作, 大量地排挤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高精设备或现代化生产线上的就业岗位。

(六)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影响中等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从总体上看,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职业教育自身的专业结构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也影响并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

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转变办学思路, 迅速转向市场体制, 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挖掘潜力, 办出特点, 办出效益, 更好地为市场、为社会生产服务。这才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就业率的根本出路。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一) 就业制度的改革, 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

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国家提出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和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 凡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 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 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从事一般职业或工种的, 必须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证书的人员。”

(二) 国家政策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有广阔的前途

2002年七月, 国务院为职业教育召开了专题会议, 指明了职教的发展方向, 特别要注意发挥地方和企业的作用。

会中强调, 增强统筹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协调职业教育发展、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有效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要采取政策引导, 逐步实施职业教育与就业资格相联系的准入制度, 提高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紧密结合。发展职业教育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 发挥各自的优势, 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 深化办学、教学改革;要十分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就业风险意识较强, 择业观务实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日趋务实。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增强调整:

(一) 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调整专业设置

部分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 难以做到无缝对接, 导致毕业生到了企业没有用武之地。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岗位需求, 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要严格按照市场需求来设计自我, 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办学方向, 不但从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从就业的价值取向、就业选择因素考虑的排列顺序中可以看出, 中、高职学生的择业观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选择注重短期利益, 关注经济因素, 忽视个人发展;二是就业地区偏好于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城市, 兼顾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 注意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提高中专学生的就业率

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相连, 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人才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因此, 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努力使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于社会, 受到社会的欢迎。

专业理论要求要切合实际, 既要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状况、接受程度, 避免盲目攀高, 更应该注意的是不能用专业理论课代替专业技能的培养。

专业技能训练应高度重视, 紧抓不放, 要安排好实习、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习、实践活动中的教学管理, 使学生通过实习、实践活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在人才培训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了专业技术的教育为主要内容之外, 还要正确处理好基础技能教育、核心技能教育、高级技能教育之间的关系,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职业道德、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针对目前的就业状况, 要塑造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建设, 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 强化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各种就业服务和创业指导服务, 完善各种法律法规,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能人才优化配置的基本功能, 实现技能型人才效用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力人才的合法权益。

(三)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状况, 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因此, 必须作为职教的一件关键性工作来抓。面对当前快速的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大量需求, 学生就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必须认清经济发展的形势, 市场需要人才的规格, 本着面向本地区走向大市场的指导思想, 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指导网络, 常年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摸清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 广泛地与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联系, 直接与各大型企业签定长期联合办学意向书, 特别要抓住机遇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 通过这些调查了解, 可促进办学方向和专业的积极调整, 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增强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四、促进就业, 提高质量需多方努力

通过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择业观等几个方面的调查,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性的建议。职业教育是培训经济建设一线人才的主阵地, 是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基本途径, 要保证我国职业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办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必须明确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以就业为主导, 以政府、行业协会为指导, 以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的办学模式, 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不断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政工干部的能力与素质下一篇:系统化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