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

2024-10-07

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精选7篇)

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 篇1

职工福利是企业员工享受的工资之外的待遇,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项“温暖费用”,其中涉及的财税问题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员工两方面的利益,更牵扯国家利益。鉴于近几年国家财政和税收政策不断调整,职工福利的相关规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们想就其中的特殊问题,集中探讨一下。

一、职工福利的基本规定及其财税处理

(一)基本规定

对于职工福利,在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财政部和国家税总近两年均出台了相关法规,对其予以进一步规范。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明确要将职工福利费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目的是堵塞因滥发职工福利而导致的个人所得税的流失。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进一步明确职工福利费的内容,第四条则强调了单独核算的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四)关于职工福利费核算问题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的这两个文件是相辅相成的。在具体实务操作中,企业的会计处理要执行财企[20091242号文件的规定;企业的纳税处理要依据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尽管文件的规定很具体,但相对于复杂的企业实务来说,还有一些具体实务处理需要探讨、明确。

(二)一些具体福利业务的财税处理

员工在企业享受的福利,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种形式:货币性福利和非货币性福利。其中非货币性福利又可以细分为实物福利和非实物福利。

1.货币性福利的财税处理

对于发给员工的合理(不是统一发放)的货币性福利,依据目前的税收政策,在工资总额14%以内的,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对于取得货币福利的员工来说,依据现行的税收政策,除了丧葬补助费、抚恤费以及安家费、探亲假路费外,一些货币福利要并入工资总额纳税。例如,在午餐费补贴方面,国税函[2009]3号规定,职工食堂经费补贴属于福利费范围,包括自办食堂或未办食堂统一供应午餐,则可在福利费列支。但是,对未统一供餐而按月以现金发放发给职工的人人有份的午餐补贴,则应并入职工的工资薪金总额,计征个人所得税。在住房、医疗补贴方面,财税字[1997]144号文规定,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应全额计入领取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职工福利是否要并入领取人的工资总额纳税,取决于两点:一是判定该福利是否属于公共福利,属于公共福利(比如食堂补贴)就不涉及个税。二是个人领取的货币税法是否认同,领取了税法认同的货币,也不涉及个税;领取了税法不认同的货币,就要并入工资总额纳税。

2.非货币福利的财税处理

依据(《会计准则指南》规定,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把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福利;企业拥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如上下班班车、集体宿舍);企业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服务等。

非货币福利包括实物福利和非实物福利。对于实物福利,视同货币福利,税法认同的,可以在税前扣除,并减免个人所得税;税法不认同的,一般都属于超标发放,则要进行纳税调整,计缴个人所得税(国税函[2009]3号文对此规定得比较详细,大家可以参照执行)。

对于非实物福利,比如奖励员工免费旅游等,税总也出台过相关规定。《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1号)规定:按照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其中,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非实物福利一般都是变相的福利,对变相的福利,税法是明文限制的,企业发生这样的费用,应并入个人的工资总额,并履行代扣代缴义务;超过标准的,还要进行纳税调整。

二、职工福利财税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在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中,还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正确处理:

(一)企业将自产产品当福利发放给职工。比如食品生产企业给员工发放自己生产的食品,这要当做“视同销售”来进行财税处理。

(二)企业将租来的房子当福利给员工居住。对于这种情况,尽管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第二款规定职工福利费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但企业租来的房子,员工居住可以;如果给那些没有居住的员工发放住房补贴,则要并入工资总额计税。

(三)企业变相福利发放现金。这种行为要计征个税。例如企业组织旅游,不去的员工可发两个月的工资。那这工资就应并入员工当月的工资总额计税。

(四)企业给职工购买保险。这要区别对待。自2008年1月旧起,企业为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准予扣除,超过标准的不得扣除。企业为员工购买了商业保险,依据企便函[2009]33号第一条第八款规定:除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的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如为从事高危工种职工投保的工伤保险)、因公出差按次投保的航空意外险外,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税前扣除。该文第二条第三款还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的人身意外险,如属于国税函[2005]318号文规定以外的保险金,应于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并入当期工资薪金,计征个人所得税。

(五)企业给离退休人员发放福利。国税函[2008]723号规定,离退休人员从任职单位领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应在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职工福利的稽查重点和节税建议

(一)职工福利的稽查重点

财税稽查的重点一般都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企业职工福利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

一是企业职工福利与工资及其他成本费用边界不清。有些企业随意调整职工福利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这其中既存在侵蚀国家税基和侵害企业投资者权益的问题,也存在任意压缩开支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

二是部分企业职工福利发放或支付随意,扩大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比如富裕的企业可着劲发放福利费用,而手头拮据的企业过年也不发一盒点心。这就拉大了社会收入的差距。据2008年央企财务决算数据反应,中央企业人均福利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的7%,其中最高的企业人均福利支出为4.46万元,占工资总额的26%,最低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149元,仅占工资总额的0.6%。

鉴于职工福利目前存在的问题,其稽查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企业福利制度是否完善,福利支出在税前扣除是否超标,福利发放是否合理,以及企业是否履行了代扣代缴个税的义务等方面。

(二)职工福利的节税建议

职工福利支出的政策性较强,我们的节税建议有三:

一是要熟悉相关政策尤其是税收法规,把福利费用的列支控制在法规规定的标准之内;规避了超标行为,就防范了税收风险。

二是调整行为,减轻税负。比如依据现行税法,职工在食堂吃饭,补贴是免税的,而发放现金则要纳税。那么,就可以选择在食堂吃饭的方式享受职工福利,同时也减轻了职工的个人税负。

三是注意费用的界限。福利费用属于限制性费用,超标了要进行纳税调整或计缴个税;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有些项目则属于非限制性费用。在一些临界问题上,比如销售人员去郊区的伙食补助,可以用制度或合同,把其定性为市场费用(非限制费用)。这样即使多花了也不涉及纳税调整。

职工福利费财税会计处理之我见 篇2

职工福利费管理和会计处理存在两种制度或方法:预提制和实发制。予提制是企业先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比如14%) 提取应付职工福利费, 然后在予提的额度范围内给职工发放福利费或福利品。实发制则不事先予提, 实际发放时才作会计处理, 发放多少会计记录多少。二者相比较起来, 预提制比实发制优越得多, 预提金额即计划控制指标, 把职工福利费控制在计划之内, 容易使福利费合理。而实发制没有控制, 发多少是多少, 随意性很大。大中型企业, 尤其是国有和国有控制企业大多采用予提制。小型企业, 尤其是私营企业, 大多采用的是实发制, 它们不愿给职工发放福利费 (品) , 往往到春节临近才予以发放福利品。如果要计算这些福利品价值占工资总额的比例, 一般不到14%。两种制度 (方法) 的财税会计处理不相同, 举例说明它们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区别。

二、预提制的财税会计处理

[例1]某食品企业某年工资总额为100万元, 按14%提取职工福利费14万元, 其中生产人员10万元, 管理人员4万元。11月20日发放货币福利费9.32万元, 春节前将自产的食品发放给职工, 含销项税金额4.68万元, 成本3.5万元。财税会计处理如下:

计提时:

11月20日发放货币性福利费时:

三、实发制的财税会计处理

[例2]上例中, 如果该食品厂没有予提职工福利费, 春节前先发放货币性福利费5.6万元, 放假前又发放4.68万元的自产食品给员工做为福利。这种情况不需要编制予提的会计分录。春节前发放5.6万元货币性福利费时要做两笔会计分录。

将5.6万元福利费分配到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中去:按照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分配, 前者为10/14, 后者为4/14。应分配到生产成本去的福利费=56000×10/14=40000 (元) , 应分配到管理费用去的福利费=56000×4/14=16000 (元) 。

将福利品价值分配到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中去:应分配到生产成本去的福利费=46800×10/14=33429 (元) , 应分配到管理费用去的福利费=46800×4/14=13371 (元) 。

四、现行职工福利费财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例3]某面粉有限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主营面粉、挂面等, 共有职工90人, 其中生产工人80人, 厂部管理人员10人。7月份, 公司决定以其生产的特有面粉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 每人2袋面粉。面粉单位生产成本40元/袋。当月平均销售价为67.8元/袋 (含增值税) 。会计处理如下:

按实际发放的自产面粉确认计量应付职工薪酬: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40×80×2+[67.8/ (1+13%) ×80×2]×13%=7648 (元) , 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40×10×2+[67.8/ (1+13%) ×10×2]×13%=956 (元) , 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7648+956=8604 (元) 。

按实际发放的自产面粉确认计量销项税额:应计提的销项税额=[67.8/ (1+13%) ×90×2]×13%=1404 (元) 。

该例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题干没有说明该公司对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和会计处理采用的是预提制还是实发制。二是没有做销售核算, 没有登记主营业务收入、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将产成品给职工发放福利品, 可以看成是把产成品销售给职工做销售核算。三是计入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是“成本+销项税额”不妥, 应当是“不含税售价+销项税额”, 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是67.8×80×2=10848 (元) , 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是67.8×10×2=1356 (元) 。会计分录为:

发放外购产品。以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第162页的例9-4加以说明:

[例4]某公司于20X9年2月将外购的100台每台不含税格为500元的电暖器做为春节福利发放给职工,

公司决定发放电暖器时的会计分录为:

这样处理不符合增值税法,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 企业外购的商品用于职工福利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因此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财税处理。上例如果当初购买电暖器是为了做为生产的原材料或零部件, 前期已经登记了进项税额并作了抵扣, 现在改变用途用于发放福利品, 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财税处理。购买时分录为:

改变用途, 向职工发放福利电暖器时:

将进项税额计入库存商品成本, 会计分录为:

参考文献

新准则下员工辞退福利的财税处理 篇3

辞退员工补偿的会计处理

职工薪酬的内容主要有八项: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及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辞退福利);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因此,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属于职工薪酬的核算范畴。

根据新《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或者安置费,除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列入当期费用以外,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企业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出。企业清算时发生的,以企业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

根据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的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建议两个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对于满足负债确认条件的所有辞退福利,不管是哪个部门的,借方均应当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这里的思路不再是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贷方是应付职工薪酬,从性质上说,这里的应付职工薪酬应当是或有事项准则中所说的预计负债,但是会计处理应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

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福利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项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

金额单位:万元

金额单位:万元

①确认因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时

②各期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

同时:

【例1】某公司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2008年9月,为了能够在下一年度顺利实施转产,丁公司管理层制定了一项重组计划,计划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企业将以职工自愿方式,辞退其中某生产车间的职工。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包括拟辞退的职工所在部门、数量、各级别职工能够获得的补偿以及计划大体实施的时间等均已与职工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辞退计划已于当年12月10日经董事会正式批准,辞退计划将于下一个年度内实施完毕。该项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2008年12月31日,公司预计各级别职工拟接受辞退职工数量的最佳估计数(最可能发生数)及其应支付的补偿如表2所示。

按照或有事项有关计算最佳估计数的方法:(1)预计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可以根据最可能发生的数量确定;(2)也可以采用按照各种发生数量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确定。

第一种做法:根据表2,愿意接受辞退职工的最可能数量为123名,预计补偿总额为1 400万元,则公司在2008年(辞退计划2008年12月10日由董事会批准)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第二种做法:以本例中炼铁车间主任级别、工龄在1~10年的职工为例,假定接受辞退的职工各种数量及发生概率如表3所示。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炼铁车间主任级别、工龄在1~10年的职工接受辞退计划最佳估计数为5.67名,则应确认职级的辞退福利金额应为56.7万元,由于所有的辞退福利预计负债均应计入当期费用,因此,(2008年12月10日由董事会批准)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辞退员工补偿的税务处理

(一)辞退补偿的企业所得税方面

根据《国税总局关于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偿金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1]918号)文件规定,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等。目前,新企业所得税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暂按原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4]84号)第二条规定处理,即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具体摊销年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二)辞退补偿的个人所得税方面

根据《国税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则按照国税总局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金额单位:万元

另外,根据国税总局规定,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关于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征税问题:

(1)内部退养所得报酬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2】某企业职工甲2007年1月1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每月退养费2000元,一次取得补偿金24000元,2007年6月甲在另一单位任职受雇,每月取得工资、薪金2000元,2008年1月1日甲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2007年1月应纳个人所得税:(24000+12+2000-1600)=2400 (元),余额2400元来确定1月份的适用税率是15%,速算扣除数是125,所以2007年1月应纳个人所得税=(24000+2000—1600)×15%-125=3535 (元),2007年2月到5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1600)×5%=20 (元),2007年6月到12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2000—1600)×15%-125=235 (元),2008年1月1日甲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本单位给的2000元是离退休工资,是免税的。在外单位任职的2000元应该纳税。2008年1~2月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1600)×5%=20 (元),由于2008年3月起费用扣除标准为2000元,甲在外单位任职收人为2000元,因此无需纳税。

综上所述,企业支付给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支出当期一次性支付的应在当期费用中列支;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福利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项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推销并计入财务费用。

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 篇4

一、辞退员工补偿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职工薪酬的内容主要有八项: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如, 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住房补贴 (包括一次性支付给1998年底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的住房补贴) 等】。可见, 企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职工的补偿属于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

根据新《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 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或者安置费用, 除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外, 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企业重组中发生的安置费用, 应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等项目中支出。企业清算时发生的, 以企业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应付职工薪酬或安置费用。

根据《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 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 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 并即将实施;二是,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建议。符合这两个条件的, 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辞退福利应作为预计负债, 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同时, 增加当期费用, 不管属于哪个部门的职工, 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而不计入资产成本或受益对象成本, 这里的思路不再是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按《企业财务通则》有关规定, 企业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 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福利计划, 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 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 该项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之间的差额, 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 计入财务费用。

1.确认因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时

2.各期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

【例题】某轧钢厂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0月, 为了能够在下一年度顺利实施转产, 公司管理层制定了一项重组计划。计划要求, 从2011年1月1日起, 企业将以职工自愿方式, 辞退其中炼铁生产车间的职工。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 包括拟辞退的职工所在部门、数量各级别职工能够获得的补偿以及计划大体实施的时间等均已与职工沟通, 并达成一致意见, 辞退计划拟于2010年12月10日经董事会正式批准, 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2010年12月31日, 公司预计各级别职工拟接受辞退职工数量的最佳估计数 (最可能发生数) 及其应支付的补偿如表2所示。

按照或有事项有关计算最佳估计数的方法:【方法1】, 预计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根据最可能发生的数量确定;【方法2】, 采用按照各种发生数量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确定。

【方法1】预计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根据最可能发生的数量确定。根据表2, 愿意接受辞退职工的最可能数量为123名, 预计补偿总额为1 400万元, 则公司在2009年12月10日, 由董事会批准时, 作如下会计分录:

【方法2】概率确定辞退人员最佳估计数。以本例中炼铁车间主任级别、工龄在1~10年的职工为例, 假定接受辞退的职工各种数量及发生概率如表3所示。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 炼铁车间主任级别、工龄在1~10年的职工接受辞退计划最佳估计数为5.67名, 则应确认职级的辞退福利金额为5.67万元。为例, 假定接受辞退的职工各种数量及发生概率如表3所示。由于辞退给予职工的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 同时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为:

二、辞退员工补偿的税务处理

(一) 辞退福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按照《国税总局关于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偿金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1】918号) 文件规定, 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 以及企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 (包括买断工龄支出) 等, 属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国税发[2000]84号) 第二条规定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 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 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具体摊销年限, 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 税务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我们认为, 由于当前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企业应该暂按原来《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 (国税发【2004】84号) 第二条规定处理, 即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原则上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 辞退福利对职工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1】157号) 文件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 , 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则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 按照国家和地方支付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计征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另外, 国税发[1999]178号文件规定:“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 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 因此, 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 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 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 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 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 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 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因而, 我们认为,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对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因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个人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数 (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 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 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摘要:本文基于《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辞退福利有关规定处理办法, 探讨实施辞退福利后, 因企业支付辞退福利可能对所得税的影响。同时, 本文对职工因辞退享有辞退福利应否缴纳个人所得税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辞退福利,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郭继宏如何核算职工薪酬[N]财会信报2006

职工薪酬之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 篇5

一、离职后福利概念的界定

2014年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 — 职工薪酬 》的修订稿中明确将“职工薪酬”划分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四种类别,将2006年原职工薪酬准则中“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进行规范核算。 新9号准则中将“离职后福利”定义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此外,新9号准则区分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十一条规定:“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通过这一概念的界定,将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进行了明确区分,便于指导实务操作。

二、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

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规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即受益水平与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各期的缴费水平不直接挂钩,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属于职工薪酬准则中所称的设定提存计划。 我国众多企业向社保局为职工缴存养老保险费就属于典型的设定提存计划,失业保险也同样属于设定提存计划。

(一)提存额不需要折现的情况

由于提存额一般都是在职工提供服务期末12个月以内到期支付,计量该类义务一般不需要折现。 设定提存企业年金计划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企业在每一期间的义务是提存规定的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例1,某企业2014年12月末提取职工养老保险, 其中生产工人为5400元,车间技术和管理人员为2500元,企业行政人员为1600元。

1.2014年12月31日,计提养老保险时,

2.2014年12月31日支付养老保险时,

(二)提存额需要折现的情况

根据提存计划,预期不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 应遵循新9号准则第十五条的规定,选择同期限国债利率或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将全部应缴存金额折现后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例2, 某企业2014年12月末提取企业行政人员职工养老保险105000元。 由于某种原因, 该笔养老保险将于1年后支付,此时则需要将应缴存金额折现,假设折现率为同期限国债利率5%。

1.2014年12月21日,计提养老保险时,

应付职工薪酬现值=105000/(1+5%)=100000(元)

2.2015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

3.2015年12月31日支付养老保险时,

三、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指企业为现有的及以前的职工提供已同意的离职后福利,即企业承诺确定数额的养老金给付额。 我国常见的设定受益计划,主要是一些国企由于历史原因延续下来的退休人员统筹外养老金,包括社会统筹养老金之外支付给退休职工的补充养老金、生活补贴、医疗费等。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设定受益计划是一种补充养老计划,企业承担年金缴费和投资运营的风险,也称作“待遇确定型计划”,对于员工有很大的诱惑力。

(一)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特点

设定受益计划的实施需要精算师参与,其会计处理比较复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企业需要通过精算假设来计量每期的应计年金负债和年金费用。 精算假设包括统计假设(如职工寿命、剩余服务年限、死亡率)和财务假设(如未来工资水平、折现率以及年金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两种。

2. 设定受益计划经常会产生精算损益。 在实务中,如果折现率调整、职工寿命的调整等精算假设变动,将导致应计年金负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精算损益。

3.在设定受益计划中,应计薪酬负债是一项长期养老金负债,即需要企业选择一定的折现率计算出未来需要支付的养老金总额的现值。

4.企业年金费用的确定比较麻烦,需要精算师在当前环境下依据一定的假设对每位职工的年金价值进行合理的精算,确定企业当期缴费的金额。会计人员根据精算结果确定企业每期的年金费用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确认和列报。

(二)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思路

按照新9号会计准则第13条的规定, 企业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一般包含下列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预期累计福利法,基于员工当前付出的劳务,对员工的未来应付薪酬金额做出精算假设,并确定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和归属期间,并按一定的折现率计算未来福利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发生服务成本时,借记“管理费用—离职后福利”(或当期损益其他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提存资金时,借记“设定受益计划资产”,贷记“银行存款”。

第二步, 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被估计,确定设定受益计划的净负债或净资产。

第三步,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发生实际收益时,借记“设定受益计划资产”,贷记“财务费用”。 发生损失时作相反分录。 期末将利息收入(费用)净额在损益中作为财务费用的一部分予以列报。

第四步,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重计量部分重计量部分主要包括:(1) 精算利得和损失;(2)计划资产的回报;(3)非常规结算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企业设定受益计划当期应确认的职工薪酬成本除包含当期服务成本外,还涉及过去服务成本、精算利得或损失、利息费用以及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等项目。 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是基于“劳动报酬观”,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入职工提供劳务的当期,会计处理思路如图1所示。

(三)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核算举例

例3, 假定某公司2015年1月1日制定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实施。 计划内容如下:(1)向企业连续工作20年的10名员工提供统筹外补充退休金,这些员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0万元退休金;(2)员工获得该额外退休金基于其自设定受益计划开始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且必须为企业服务到退休;(3)假设这10名员工平均年龄为51岁,退休年龄为60岁,即可以为企业服务10年。 假定在退休前无人离职,退休后平均预期剩余寿命为10年;(4) 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因素、离职因素等。需要说明的是,为简化核算,本例中(3)、(4)条在实务中应合理估计和判断。

本例的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第一步,计算在退休日(2025年1月1日)的退休义务现值A,如表1所示。 此时的A为设定受益资产,即可以满足60岁后的10年间每人每年10万元的设定受益计划。 A也可以用年金乘以年金现值系数计算(或在Excel中使用PV函数),即:

第二步,计算服务期间每年的服务成本、设定受益义务,计算过程及结果如表2所示。

单位:万元

第三步,根据上述数据,企业做如下相关账务处理:

1.第1年发生服务成本时,

2.第2年发生服务成本时,

3.第2年确认利息时,

第3-10年,依次类推处理。

4.如果该企业设定受益计划建立了对应的资产,根据每期确认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提存资金,成立基金,委托专业的养老金管理公司对该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假设第1年末的基金金额为26.08万元,假设该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第2年的利息收入为2.61万元,此时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备注:(1)61.45=614.46/10;(2)0.424=1/(1+10%)9,2025年1月1日折现到2015年12月31日,共9年;(3)26.08=61.45*0.424

(1)提存资金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2)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在投资运作中发生实际收益时(发生亏损做相反分录),

5.假设企业在第2年末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由于预期寿命等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增加,形成精算损失10万元。根据规定,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

6.60岁退休后实际支付福利时,

四、结论

从新准则对离职后福利会计处理的规范可以看出,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核算比较简单且趋于完善,而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和计量比较。 目前仍保留统筹外退休福利等设定受益计划的企业,应充分认识新准则带来的挑战。 通过分析现行会计准则,可以发现离职后福利会计处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未设置专门的会计科目核算离职后福利负债、补充养老保险的会计核算模式不统一、离职后福利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这都有待于会计准则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摘要:财政部2014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版)对离职后福利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全面规范。本文结合案例对离职后福利的定义、分类及会计处理进分析,并总结出会计处理思路,以期为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8号,2014-01-27.

[2]郭昌荣.职工薪酬之离职后福利会计处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5(3).

[3]郭慧.新会计准则下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解析〔J〕.商业会计,2014(20).

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 篇6

《企业财务通则》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企[2007]48号文) 的规定, 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 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2007年已经计入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截止2006年12月31日, 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 (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及奖励基金余额) 区别情况处理如下:﹙1﹚余额为赤字的, 转让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 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 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 仍不足弥补的, 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2﹚余额为结余的, 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 待结余使用完毕后, 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上市公司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可知, 对非上市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 从2007年起就应当不再实行预提福利费的核算方法, 所以对2007年已经预提的要予以冲回。对2006年12月31日以前“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期初余额, 按照财企[2007]48号文的规定, 当余额为借方时, 应将其借方余额依次冲减年初未分配利润、任意公积金、法定公积金, 仍不足弥补的, 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当“应付福利费”科目期初余额为贷方余额时, 在首次执行日, 将“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结转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2007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要首先冲减其余额, 余额不足时超过部分可以在当年成本、费用中据实列支;以前年度结余冲减当年支出仍有余额时, 可以结转到以后年度继续使用, 用完的年度有超过的部分计入当年的成本或费用。

国家取消职工福利费计提制度, 采用据实列支的处理办法

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 篇7

一、职工福利费的范围界定上的会计和税务上的差异

笔者将财企[2009]242号文件和国税函[2009]3号文件进行对比发现, 职工福利费界定范围的差异主要是:第一, 为职工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财务会计上对交通补贴支出和住房补贴支出进行区分处理, 或作为工资或作为福利费, 税法对此没有作明确区分, 统一作为职工福利费。通讯补贴, 财务上进行区分处理, 或作为工资或作为福利费, 税法上对此也没有明确作为福利费来处理。第二, 离退休的人员统筹以外的费用。会计上规定, 这部分费用应该纳入职工福利费, 按新的会计准则在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科目中核算。税法规定, 这部分费用不作为职工福利费。第三, 对实行年薪制等薪酬制度的企业负责人的职工福利费。会计上规定, 企业应当将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性货币补贴纳入职工的工资薪金, 福利性货币补贴从其个人工资薪金中列支。税法规定, 这类补贴应作为职工福利费。第四, 企业为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按财企[2009]242号文件的规定, 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假日的补助以及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 应当纳入工资薪金总额。国税函[2009]3号文件规定企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属于职工福利费。节假日各项补助应属于国税函[2009]3号文规定的生活补助。第五, 独生子女费, 财企[2009]242号文件规定为福利费, 税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第六, “职工疗养费”在财务上作为福利费, 税法上未明确。实务处理中, 该费用可能会被认为与生产经营无关的费用, 而不得在税前扣除。第七, “集体宿舍”相关费用在财务上明确为福利费, 税法上没有明确。可以理解为为职工提供的一种非货币性的集体福利。

二、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和通信补贴的会计和税法处理的差异

财企[2009]242号文件规定,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关于交通、住房、通信的待遇, 已实行货币化改革的, 每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信补贴, 应当纳入职工工资薪金总额, 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 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计入职工福利费来进行管理, 但是国税函[2009]3号文件规定企业为职工通信、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属于职工福利费范畴。举例来说明这一差异对会计处理和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产生的影响。

例如一家企业为100名职员每个人每个月发放1200元的通信、交通补贴, 该企业职工每个月的工资薪金是2800元。按照财企[2009]242号文件规定, 公司应将发放的1200元的通信、交通补贴纳入职工工资总额来核算, 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企业计提工资福利费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4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400000发放工资补贴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40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0企业根据国税函[2009]3号文件规定在进行年终企业所得

税汇算清缴时, 应该把每个人每个月的1200元的通信、交通补贴120000元从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科目中扣除, 算入应付职工福利费使用额度, 并计算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是39200元 (2800*14%) 考虑是否超限额。同时企业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要剔除每个月1200元的通信、交通补贴。

交通、住房、通讯补贴的会计与税法处理上的差异, 还涉及是否计提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的问题, 以及两项经费是否需要纳税调整的问题。根据2006年财政部下发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四条“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 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公司月底应根据工资薪金总额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教育经费10000 (40万元*2.5%)

管理费用-工会经费8000 (40万元*2%) 贷:应付职工薪酬-教育经费10000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8000同时需要将职工工会经费、教育经费超过限额的部分在计

算企业所得税时进行纳税调增, 即120000元交通补助, 财务会计按规定比例提取的2400元及3000元的职工工会经费及教育经费要进行纳税调整, 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不能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根据上述的举例, 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交通、住房、通讯补贴对公司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公司的工资薪金的总额比较大, 则福利费的扣除限额就会比较高, 公司通过交通补助等方式发放员工补贴, 就不会影响福利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的税前扣除;若公司工资薪金的总额比较少, 福利费本身的税前扣除限额比较低, 若这时再通过发放交通补助等方式发放补贴, 就会影响公司的福利费扣除限额, 要面对福利费超过限额不能税前扣除的情况;交通、住房和通信补助等补贴对公司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的影响是永久性的, 不可转回的。

三、企业为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会计和税务处理上的差异

在现阶段, 大多数的公司都会有在节假日给职工发放购物券、现金、物品等各种补助。财企[2009]242号文件规定, 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假日的补助以及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 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的管理, 不属于职工福利费。国税函[2009]3号文件规定企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应该纳入职工福利费的范畴。公司给员工发放的节假日等各项补助应属于国税函[2009]3号文件规定的生活上的补助。

此外, 财企[2009]242号文第五项规定:国家出资的电信、电力、供水、交通、热力、燃气等企业, 将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 应当按商业化原则实行公平交易, 不能直接供职工及其亲属免费或者低价使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文件是认可企业给予职工实物补助作为福利费处理的。对比两文件规定可以看出, 现金补贴税法和财务都不作为福利费, 作工资处理。

另外, 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对界定的职工福利费的内容究竟是全列举还是非全列举还尚未明确。国税函[2009]3号文件没有列举许多企业都存在的逢年过节发放给职工的各种货币性福利和非货币性福利, 或者平时以各种名目为职工提供的衣、食、住、行、玩乐、健康等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如果是非全列举, 那么没有列举的, 其他的从情理上分析应该作为职工福利费的支出, 可以税前扣除。因此, 对于上述的扣除范围的问题, 还有待于税务部门来进一步明确。所以, 在没有明确之前, 笔者认为节假日的补助在税务处理时应该做福利费处理。

四、企业职工福利费核算规定上的差异分析

国税函[2009]3号文对福利费核算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应该单独设置账册, 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的, 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然未改正的, 税务机关可以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但是财务上是作为“工资薪金—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面的二级明细核算。财企[2009]242号文件对福利费核算的规定要比国税函[2009]3号详细。文件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第一, 制度健全。企业应当依照法律制订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制度, 并且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 明确职工福利费开支的项目、标准、审批程序、审计监督。

第二, 标准合理。国家对企业职工福利费支出有明确规定的, 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 企业应当参照当地物价水平、职工收入情况、企业财务状况等要求, 按照职工福利项目制订出合理标准。

第三, 管理科学。企业应统筹规划有关的职工福利费的开支, 实行预算控制的管理。职工福利费预算应经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之后, 纳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按规定批准执行, 并在企业内部向职工公开相关的信息。

第四, 核算规范。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应按规定进行明细核算, 准确反映开支项目和金额。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财企[2009]242号文件是用来规范企业对职工福利费的财务核算的。国税函[2009]3号文件是对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做出的具体规定, 两者没有隶属关系。在财企[2009]242号文件中规定的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 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 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因此在进行涉税处理时, 对于国税函[2009]3号已经明确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的支出, 必须列入职工福利费的范畴, 而不应再按照会计处理方法或以往的习惯方法列入其他范围。如对国税函[2009]3号文已经明确规定的“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等, 即使企业已经按照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定直接计入了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等科目, 但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 应该按照税法规定调整到职工福利费中列支 (即纳税调整) , 并受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标准控制, 如果超过标准, 则超过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摘要:国税函[2009]3号和财企[2009]242号这两个文件对职工福利费的处理方法存在很多的差异, 这既影响了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又影响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因此, 我们有必要分析关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职工福利费,职工薪酬,税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有关负责人就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政策答记者问[J].财务与会计, 2010 (1) .

[2]闫金凤:上市公司职工福利费所得税处理问题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 2010 (2) .

上一篇: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下一篇:高层建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