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构建

2024-10-25

水网构建(共10篇)

水网构建 篇1

1 生态水网湿地的概念及综合价值

生态水网湿地作为一个特殊的湿地系统是平原地区利用现有的河浜口浅滩区域建设生态水网湿地, 种植湿地植物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是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 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湿地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环境资源, 具备极强的改善环境功能和极高的生态效益。湿地环境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1 对水质的改善

湿地能够明显改善水质。当水体从湿地中流过时, 因为湿地中各类植物的阻挡, 流速会大大降低, 水流中的各类悬浮物也会受到阻挡, 沉积到湿地中。另外, 湿地植物表面所附着的大量真菌及单细胞生物对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转换作用, 可以将这些有机物转换为可供植物吸收的养料, 从而实现各类元素的循环;湿地植物的根、茎、叶可以吸收和储存水体中的重金属, 降低水中病菌和重金属的数量, 有效改善水质。

1.2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近年来, 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而江河湖畔的湿地能够对水量进行天然调节, 有效减缓了旱涝灾害。同时, 能够明显改善区域范围内的气候, 提高湿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空气湿度。另外, 大量碳元素积存在湿地中, 如果对湿地造成破坏, 这些碳元素通过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 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加剧温室效应。

1.3 为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环境

湿地中包含丰富的水源及多样化的食物, 这不仅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的生存条件, 还为各类生物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环境。我国幅员辽阔, 湿地分布范围广,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 我国湿地中的已知高等植物种类超过825种, 被子植物达到639种, 各类鸟类300余种, 鱼类也超过1 000种。其中, 不乏大量濒危以及具有较大科学价值的动植物种群。

2 我国生态水网湿地现状

我国的湿地面积非常辽阔, 超过6 590万hm2, 总面积约为全球湿地总面积的10%, 位居亚洲第一位[2]。中国自从1992年正式签订了《国际湿地公约》以来, 包括青海湖的鸟岛、湖南洞庭湖以及香港米浦等共7处湿地被列入到“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湿地造成了极大破坏, 不仅湿地面积迅速萎缩, 湿地污染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滨滩涂湿地在近40 a的时间中, 面积萎缩超过50%。另外,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 湿地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破坏, 其各类功能不断下降。

3 生态水网湿地构建案例

生态湿地对保证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人们对湿地缺乏全面的了解, 导致湿地遭受了严重破坏。面对湿地面积不断萎缩, 湿地生态被严重破坏的现状, 景观设计师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 以恢复和建设生态湿地为目标, 构建有利生态平衡的景观空间。

本案例选用某乡村自然村落的河浜底, 周边环境较为杂乱, 前后都是村民住宅, 生活污水直接引入河众, 河水变脏、变臭;河岸较陡, 雨水对护岸的冲击较大, 雨水夹带各种污染物直接排入河中, 河水变黄、变混, 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因此, 考虑在此处建立生态水网湿地, 充分利用其地形优势, 配置湿生植物, 构建生态植物驳岸和人工植物岛。植物根系具有很强的固土和保持水土的能力, 设计在岸边种植女贞、菖蒲、鸢尾、梭鱼草等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 降低雨水对于驳岸的冲击。浜口填土, 前后错落构建植物岛, 减缓水流速度, 利用基质和植物根系过滤和吸收污染源, 达到净化水质的要求。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站, 生态水网湿地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环境, 建设成本、维护成本、管理成本轻, 不占用建设指标。同时, 大量湿地植物的运用能美化、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加设栈桥、清水平台等景观设施, 能使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变成一个游览景点, 这是污水处理站不具备的优势。

3.1 科学规划, 保护天然湿地, 拓展人工湿地

天然湿地的生态功能是确保自然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规划过程中, 应尽量保护天然湿地, 避免因为开发对天然湿地造成破坏;对经济效益较差的农田, 可以通过“退田还湖”[3]的方式改建为人工湿地;对符合湿地建设条件的废弃工况用地, 可以规划为人工湿地, 逐渐恢复期生态功能。人工湿地模拟天然湿地进行建设, 与天然湿地具有相同的生态功能。从当前已经建成的各类人工湿地来看, 主要用于废水处理, 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3.2 进行科学的湿地建设

在湿地重建过程中, 水文功能恢复较快, 但是水位的快速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针对已经建成的湿地, 需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破坏, 减少各类垃圾的倾倒, 确保湿地环境的稳定发展, 进一步加快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

针对湿地植物品种的选择, 应优先选择乡土物种, 乡土物种能够在不良的土壤和其它条件下, 依靠较强的抗性来保持正常生长, 具有更高的成活率, 且维护费用较低。同时, 还能更好地体现出地方生态特色。

3.3 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推动生态水网湿地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 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 向人们宣传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知识, 同时, 通过生动的例子, 实现生态教育, 使人们能够了解水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 将自身的生活环境融入到水资源生态环境中, 自觉提高保护意识, 推动生态水网湿地的建设和发展。

4 结语

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湿地的重要价值在设计规划工作中尽量保护自然湿地, 增加人工湿地规划内容。同时, 结合生态湿地建设规划的实际问题, 进行深入分析, 探寻合适的生态水网湿地构建途径, 进一步改善湿地生态系统, 逐渐缓解并彻底解决湿地被大面积破坏的问题, 全面发挥生态水网湿地的综合环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军花, 项久华, 丘汉明, 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总体构架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8 (10) :24-27, 14.

[2]胡新锁.邯郸市生态水网河渠湖泊水面生态效益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5 (3) :19-21, 28.

[3]李东风.对邯郸市生态水网构建的思考[J].价值工程, 2013 (19) :94-95.

水网构建 篇2

从成立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向淘宝网投入了14.5亿元,由于采用全免费的策略,淘宝网迅速成为了国内C2C的龙头老大。与此同时,“淘宝破坏了C2C市场的游戏规则”,“淘宝只会抢市场不会赚钱”等论断,使得淘宝网的盈利能力备受质疑。

去年,淘宝网曾试图通过“招财进宝”尝试部分收费,但遭到淘宝网上万店主的反对,无奈一个月后即告夭折,迫使淘宝在寻找盈利模式方面越来越谨慎,此次试水网络营销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酷溜网CEO李善友表示,门户模式的网络广告已经不适应在现有条件下的互联网形态,更多的网络营销形态应该出现,淘宝网试水网络营销业务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也有不少人担心淘宝网这个举动会像去年“招财进宝”那样牺牲商家的利益来完成盈利目标。艾瑞咨询在一份报告中就宣称,广告收入将成为C2C购物网站的主要盈利来源,但对淘宝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表示担忧,

针对这样的质疑,淘宝网副总裁邵晓锋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对用户体验的担忧,我们会将其放在首位考虑,并且平衡广告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差异。”

笔者在淘宝网社区发现,多数商家对淘宝的广告业务持谨慎的欢迎态度。有的商家说:“如果淘宝愿意给我们分成,而且不影响买家的购物体验,投放广告是可以接受的。”也有不少商家表现的比较激烈:“淘宝投放广告和我们商量了么?不喜欢自己的家被弄的乌烟瘴气。只要一开广告,立即选择离开淘宝。”

可以预见的是,吸取了“招财进宝”教训的淘宝此次广告业务会更加考虑用户的感受,但也会造成部分用户的信心丧失,促使他们从电子商务平台向自助搭建网店的道路。从长远的影响来看,独立网店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而网店程序提供商也将应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智能水网工程概念辨析及建设思路 篇3

摘 要:智能水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各类水流调控基础设施和这些设施的水物理网建设。在治水实践、水资源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智能水网工程属于一个关键性的综合载体和集成性平台,其对我国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工程建设思路方面,现阶段人们对智能水网工程建设仍然具有较多的争议。为此,本文对水网智能化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对我国智能水网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智能水网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水网;概念辨析;建设思路

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工程建设、智能电网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与之相比,我国的水网智能化建设却仍然比较滞后。建设智能水网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智能水网工程建设能够科学地规划江河湖库水系,使各级区域水系实现有机连通;对各级水行政管理机构进行全方位地协调,确保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严格实施;形成完善的水权交易制度,通过对市场机制的利用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1 智能水网工程概念

智能水网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三大基本网:首先是实体网:实体网从属性上来说主要包括社会水网和自然水网。其中的社会水网主要是指人工的取、供、输、排水管道网络系统或者渠系;自然水源主要是指自然的河湖水网。从使用功能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保持系统、水力发电系统、行业系统、农业灌溉系统、城乡供排水系统和防洪抗旱系统等。其次是信息网:在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中水的流动过程中采集、存储和处理相关属性信息的数字化系统和基础设施就是所谓的信息网,其主要包括智能控制、智能处置、智能调度、智能预警、智能诊断、智能仿真、智能感知等调控基础信息网络。最后是管理网:管理网主要包括水网的智能化决策平台、水管理公共政策和制度、水网的调控规则等。按照层级对其划分,其主要包括区域管理网络、流域管理网络和国家管理网络等。在这三大网络中,智能水网的中控枢纽是管理网、决策支持是信息网、物质基础是实体网。利用区域级、流域级和国家级的层次化管理系统,智能水网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系统支持和有机集成,有效地融合业务流、信息流和水流等于一体,确保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1]。

2 我国智能水网工程的基本建设思路分析

2.1 智能水网工程的建设内容

通常来讲,智能水网工程主要是从某一区域层面着手建设智能水网模式,其立足于该区域水管理的现实需求实施顶层设计,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水调度网、水信息网和水物理网的规划建设,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规划和建设水物理网:规划和建设水物理网的主要内容就是连通河湖水系,从而建立和完善适应该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水资源调配基础。通过合理布局蓄滞洪区、枢纽调蓄工程、江河湖库治理工程,从而有效地控制洪涝灾害的潜在风险,不断地强化工程的防洪减灾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对水源工程结构的优化,形成完善的人工输配水工程体系,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区域间水资源互调能力得以提升,同时还要做好对水利工程的生态适应性论证。其次,在区域水利信息网规划和建设中应确保实现智能化的辅助决策和水资源监控能力,不断地提升感知和预判自然—社会水网络和水循环体系的能力。要形成完善的工情、水情智能化监测体系,从而更好地预测和感知潜在水安全风险,不断地强化预警环节,使水安全得到保障[2]。最后,在水调度网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应确保实现水循环调配控制和预报决策等功能,不断地提升水循环实施调控能力和水资源调度科学决策水平。要不断地完善水生态文明、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洪水风险管理等制度;建立并完善控制与执行水资源系统调度体系。

2.2 智能水网工程的推进步骤

首先,智能水网工程的规划准备阶段:在智能水网工程的规划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对智能水网工程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地做好对规划设计要点、建设评价体系、建设需求分析、需求调研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对智能水网工程的构成要件和科学内涵进行辨析,从而将科学合理的智能水网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在我国前期智能水网工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整体上规划智能水网工程,并且形成健全的智能水网工程整体框架,将水实体网、水信息网和水管理网的建设目标、推进模式、重点任务、工程布局、保障机制和建设内容等具体规划内容确定下来,从而形成完善的智能水网工程建设依据。其次,智能水网工程的区域实证阶段:区域实证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立足于工程总体规划,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考虑到现实需求,做好智能水网工程的试点建设工作,对相关的人员、技术和经验进行储备。在建设试点的时候可以对试点进行更加细致地划分,比如示范区建设和试点建设。其中的示范点主要是指为了使区域内或者行政区划内某特定问题得到解决,在规划框架内开展不完全建设,也就是只对三网中的某两网或者某一网进行建设;示范区建设主要是指在该区域内将代表性典型流域选择出来,在该典型流域中实施智能水网工程的建设,并且科学合理地评估其运行情况,从而使即将全面开展的智能水网工程建设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和组织经验[3]。最后,智能水网工程的全面建设阶段:依据三网合一的智能水网建设基本思路,对智能水网的整体规划目标进行参照,对人员技术和经验储备进行充分地利用,全面地开展智能水网工程建设,其主要包括建设江河湖泊水资源调度系统、建设自然—社会水网络和水循环体系、建设区域内水资源调配格局,同时以此作为基础,从而全面形成智能水网工程体系。

3 结语

我国水利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使得智能水网工程的建设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然而目前在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智能水网工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瓶颈问题。为此,相关部门必须要认真分析智能水网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全面推动我国智能水网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大庸,陆垂裕,刘家宏,王浩,王建华,李海红,褚俊英,陈根发. 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框架[J].科学通报,2014(Z1).

[2]匡尚富,王建华.建设国家智能水网工程提升我国水安全保障能力[J].中国水利,2013(19).

[3]贾宝真,禹雪中.国内外水电环境及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的比较[J]. 水力发电,2013(04).

对邯郸市生态水网构建的思考 篇4

1.1 邯郸市的环境背景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对于邯郸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的困难,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邯郸市是一个缺水程度很高的地区, 全市区拥有的水资源总量只有16.7亿立方米, 但是平均到每一个人身上只有仅仅的191.6立方米, 这个数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2%, 就全国水平而言更是只有9%, 这个数字是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严重缺水的水平情况。而近年来, 邯郸市工矿企业发展比较迅速, 导致了全市80%的用水需要地下水的支持, 这种大幅度的超采, 使得邯郸市的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已经变为4个比较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域, 不仅如此, 还造成了地下水水质不断恶化, 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 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二, 邯郸市又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丰水区”, 相对而言的太行山南部区域的雨水是比较多的, 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和卫河等等区域的水资源是比较多的, 这就使得邯郸市的水资源分配不均匀, 又产生了一些浪费的问题。

1.2 邯郸市存在的工程问题

邯郸市水资源短缺并且分配不够合理, 使得邯郸市的水资源在利用方面显得十分的不到位, 不仅利用效率比较低, 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比较低。产生这些情况的症结主要是邯郸市在水网建设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在灌溉以及排水渠道方面存在老化失修的问题, 而且这些渠道淤泥积聚严重, 这就使得灌溉区域的面积不断减小, 用水机制也得不到改善, 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科学利用以及开发, 促进水资源可以取得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水平, 已经逐渐变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是关系到邯郸市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不断进步的关键性问题。

2 邯郸市生态水网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2.1 邯郸市生态水网建设的必要性

邯郸市是位于北方的地区, 而且是一个较为干旱的区域, 水资源严重匮乏, 这就使得邯郸市必须想办法改善这一不可改善的自然环境条件。为了能够使得这些有限的水资源可以被最大化程度的利用, 而且也为了可以尽快的恢复邯郸市的生态建设, 这样双重作用之下, 邯郸市政府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水网的规划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 可以实现邯郸市区域内河道的引水量的增加, 还可以促进排水渠的发展, 从而可以更好的为邯郸市提供供水资源, 形成渠与渠之间的相互流通, 从而使得邯郸市形成一个新的水系框架, 即:纵横交织、河渠有水、余缺互补。不仅可以取得这个成绩, 还能够实现周边水环境的不断改善, 促进土壤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提高, 这就为邯郸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给出了较为有力的保证。构建生态水网还能够为农业用水提供较为可靠的保障, 这就使得邯郸市在构建生态邯郸、和谐邯郸、魅力邯郸有了更好的支持力量, 同时对于邯郸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邯郸市生态水网建设的具体措施

邯郸市的东部拥有的自然的生态水系工程, 主要是针对于东风渠、滏阳河、卫河、高级渠、民有渠这五个较大的骨干型渠道的疏通、改善以及整修, 现在不仅要完善这些修葺, 更是需要在这些啊的渠道之上进行必要的拦蓄工程的建设, 从而达到灌渠与排渠之间的联合, 使得这些渠道之间可以实现更好的调度。利用这几个主要河渠工程再向东部的13个县进行更多的输送水资源, 使得这个输送距离可以更长, 输送的范围可以更广, 从而更好地实施水、林、路一体化建设, 这样的建设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更多的水资源, 不仅可以更好的促进东部地区的生态发展, 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其农业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拦截储存更多的地表水, 为短缺的地下水增加一些补充, 从而构建出一个“纵横交织、河渠畅通、节节拦蓄、余缺互补”的东部平原生态水系。

3 生态水网建设的意义以及经济效益

3.1 邯郸市建设生态水网的意义

生态水网的建设, 可以为邯郸市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 建设生态水网之后可以为邯郸市主城区的工业用水以及生态用水提供较为可靠的支持与保障, 同时还可以稀释工业对于水资源的污染, 可以促进水质的改善, 减少工业灰尘的飘散, 对于空气起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其次, 东部平原完成生态水网的建设之后, 可以在一定程度之上改变渠道常年干涸的情况, 使得生态环境可以取得较大程度的改善。这样的河渠穿绕城区建设, 还可以形成优美的水生态景观, 从而可以促进城镇环境面貌的不断改善。再次, 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改善地下水的生态资源情况, 在一定程度之上, 还可以促进土壤环境的改善, 使得一些次生盐碱地的情况得以解决, 还可以改善一下地下浅层苦水的水生态环境问题。

3.2 建设生态水网的经济效益

建设生态水网之后, 可以为东部地区的农业灌溉提供较为保障的水资源,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从而更好的实现农作物的稳产以及高产, 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由于生态水网的构建, 使得邯郸市的工业可以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改善了全市总体的环境面貌, 促进了工业与农业双向发展的目标。同时, 生态水网的建设可以促进邯郸市更好的发展, 不仅体现在生态邯郸、和谐邯郸以及魅力邯郸的更好建设的方面, 而且对于邯郸市创建生态文明城也同样具有较大的意义。

摘要:2006年以来, 邯郸市建设了“一号生态工程”, 这是一项关于民生的生态水网建设,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使得邯郸市重新拥有了勃勃生机。邯郸市的生态水网建设主要是对于原来拥有的河道以及水利设施进行必要的修缮, 通过此方法来恢复原貌, 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邯郸市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得水资源可以更好地被利用, 从而可以为邯郸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水资源保障。本文主要简单阐释一下邯郸市生态水网建设的设计情况, 分析建设这个工程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并对它的效益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邯郸市,生态水网,水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李东风.构建生态水网绘就和谐美景——邯郸生态水网工程建设纪实[J].河北水利, 2007 (01) .

[2]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做活防汛抗旱水的“文章”[J].河北水利, 2009 (03) .

[3]刘素霞, 张剑, 张宏.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水利, 2005 (08) .

[4]孙文颖, 李军生.“引黄入邯”工程实施的优越性及效益[J].河北水利, 2010 (08) .

[5]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建设“大水利”——邯郸水利事业60年发展启示[J].河北水利, 2009 (11) .

水网构建 篇5

浙江杭州张女士10月底通过蘑菇街购买了一条裤子,迟迟未见发货,张女士要求退款,可10多天过去并未得到网站任何回复。联系蘑菇街客服人员,张女士被告知“支付宝付款用户不能原路退款,需提供银行卡号。”提供卡号4天后,她仍没见到退款。11月13日,蘑菇街客服人员回复:“张女士是支付宝付款用户,无法直接退款,已通知用户到订单页面填写银行卡账号。我们在3个工作日内直接打款给用户。”

按照蘑菇街官网规定的退款流程,自消费者申请退款后,如果卖家审核通过,蘑菇街会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操作退款。而跟张女士一样在蘑菇街购物遭遇退款延迟的情况,并非个案。

据统计,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11月收到有关蘑菇街的消费者投诉明显增多,80%涉及退款问题。蘑菇街回复退款延迟原因,涉及银联转账周期、卖家账户余额不足、现金券转换流程、支付宝接口被封等多个方面。

针对支付宝接口被封导致消费者退款延迟的问题,11月6日蘑菇街发出官方通知称,支付宝单方面终止了和蘑菇街的合作。通知表明,从蘑菇街准备开始优店网购平台就预料了这种情况,将于次日上线微信支付。

蘑菇街当了多年“导购小姐”

2011年,Pinterest(全球最大的图片社交分享网站)在海外的风靡,引发了中国的美丽说、蘑菇街为代表的社会化导购网站的追随。截至目前,数据显示,该网站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5000万。网站日UV(Unique Visitor,独立访客访问数)超过500万,PV(Page View,页面访问量)超过2亿。

然而,与Pinterest不同的是,绝大多数中国类的Pinterest网站都过于依赖电商,被业内称作“寄生体”。在受到阿里系、京东等电商“大佬”挤压的情况下,导购网站一直无力转变依赖电商平台获利的现状。

诚然,一向自称定位“社会化电商”的蘑菇街,事实上一直干的都是导购的活儿。也就是说,如果把淘宝比喻成大型商场,蘑菇街就是商场一个帮它卖衣服的导购小姐。

媒体资料显示,自2012年5月马云在内部讲话时表示不扶持上游导购网站继续做大后,蘑菇街们开始了“被打压”下的生存。有消息称,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对蘑菇街等大型导购网站的佣金接口进行了限制,这也直接影响了导购网站的营收来源。

一位曾经在电商导购行业创业的人士就指出,虽然电商导购的市场规模不大,但是对于淘宝来说,这是闭着眼睛就可以捡到的钱,得之容易。然而,电商导购网站的生存逻辑终究靠的是电商大爆炸、碎片化的信息梳理。

不难发现,蘑菇街没有像百度等搜索网站建立流量保护伞,也缺乏像豆瓣那种成熟社区的强用户粘性,毕竟要做手机行业的米粉、魅友,超级电视的乐迷,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培育、沉淀。而蘑菇街们不得不大手笔地靠推广带来流量,网友们也会发现蘑菇街们常常会出现在腾讯QQ空间的广告模块,这些网站一旦停止或减少广告,其网站流量也会下降,本质来看,这仍是个烧钱的游戏。

加上经历2011年前后国内电商狂热后,整个行业早就开始进入淘汰赛。尽管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购用户总数已达2.71亿人,但面对电商所蕴含的诱人商机,平台化趋势愈发明显。大批中小电商在“钱途坎坷”中逐渐倒闭、出售或者收缩,阿里系、京东、苏宁、腾讯电商等巨头优势开始体现。如此一来,网购用户及流量逐渐向这几大平台聚拢。

由此,作为渠道商的电商导购网站,日子不会太好过。

蘑菇街试水网购

蘑菇街们外围的合作筛选减少,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窄。它们一方面要面对巨大的推广成本和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一方面要面临合作伙伴选择的难题,商业模式隐藏着较大风险。

就蘑菇街而言,尽管此前完成了三轮融资,A轮由贝塔斯曼投资,B轮为启明创投领投,C轮由IDG领投。但并未改变其访问量急剧下滑的轨迹。Alexa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蘑菇街网站流量大幅下滑,站点排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如图),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来,流量断崖式下跌。

有分析人士称,“去淘化”是一个槛儿,不急但必须开始了。这是今年所有成功导购类网站的重要特征和方向。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盈利模式方面,导购类网站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少,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又要依赖,又必须离开。

这也印证了业内人士对中小电商出路的分析,苦修内功,从技术创新到营销服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挖掘细分用户的针对性需求,做“小而美”企业,才是唯一出路。而以往那种单纯依靠营销和广告砸钱的做法只能换来短暂的流量,却无法实现网站的持续增长。由此,蘑菇街要走“导购+海外代购+电商+团购”的模式,需要做的可能更多。

去年3月起,蘑菇街频频发力,开始了“去淘化”的步骤。先后推出反向团购、家居团购、美妆频道、品牌团购、海外代购等系列举措。2013年10月底,蘑菇街优店上线。这个被在该平台入驻的商家称内测持续不到半个月就公测的平台,确实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比如:退款退货、订单打印、客户购买流程等等。

这一点,蘑菇街并不是不知道。目前,蘑菇街在吸纳商家入驻优店平台时,通过流量购买来逐步扩张。比如,该平台推出无最低消费限制全国包邮、退货运费补贴、3天无理由退货、72小时发货的四大服务特色就吸引了不少淘宝店家,随后推出的返还服务费、营销资金奖励、“双11”奖励宝马X3汽车等系列活动引起了不少关注。

下一代水网监测技术 篇6

该公司采用的是Optiqua‘Lab-onChip’ (芯片实验室) 传感器专利技术, 采用独特的方式将一块集成光学芯片、一个生化传感芯片以及若干微流体装置和电子装置组装的设备, 该设备可以实时进行现场监测并检测整个水域的水质量并确保检测达到实验室级的标准。

检测结果瞬间可得

有机和微生物污染物均可立即检测出结果

灵敏度达到实验室级别

采用一次性 (disposable) 检测概念, 使用简便其主要产品如下:

1.Optiqua MobileLabTM, 移动实验室用单探测管检测设备

2.Optiqua EventLabTM, 实时常规传感器

3.Optiqua MiniLabTM, 小型移动实验室自动监测系统

4.Optiqua LabOnlineTM, 定向实时在线传感设备

宁波法院试水网络司法拍卖 篇7

据CCTV经济信息联播报道, 宁波市北仑区法院和鄞州区法院就以卖家身份在淘宝网首次亮相, 这两家法院分别拍卖一辆黑色的宝马7系轿车和一辆欧蓝德牌轿车, 两件拍品自6月26日上线以来, 共吸引了35万人次点击。7月9日上午10点这两辆车的拍卖正式开始, 根据淘宝网的统计数据, 参与竞拍者有45人, 来自全国各地, 经过整整36个小时挂拍, 68个回合竞价, 两辆车最终分别被吉林辽源和宁波本地的网友拍走, 成交价均超过预期底价。这场声势浩大的网上司法拍卖的主体是宁波的北仑和颍州两家法院, 淘宝网作为拍卖平台, 吸引了围观人数已经超过了30万人, 而接下来淘宝上的司法拍卖将以动产为主, 在浙江全省19家基层法院继续推行。

点评:这次网上司法拍卖的主体是宁波的北仑和颍州两家法院, 淘宝网作为拍卖平台, 不同于传统的拍卖模式, 引发了业界的轩然大波, 不少拍卖人士对其合法合规性提出异议。

有些拍卖人士反对的原因可以理解, 那就是网上司法拍卖动了传统拍卖的奶酪, 抢占了他们的市场蛋糕。但网络司法拍卖的零佣金和传统拍卖10%上限的佣金相比, 确实给竞买人和委托方降低了不小的负担。

水网平原地区水稻施肥效应研究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2年在绍兴市东浦镇鲁东村某农户承包农田中进行。供试土壤为青紫泥田, 含有机质5.14%;全氮0.139%、碱解氮181.91 mg/kg、全磷0.057%、有效磷18.39 mg/kg、全钾0.81%、速效钾104.39 mg/kg, 土壤pH值为5.38。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秀水09。供试肥料为尿素 (N 46.5%) 、过磷酸钙 (P2O512.0%) 和氯化钾 (K2O 60.0%) 。

1.3 试验设计

试验按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进行。“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 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 1水平 (指施肥不足) =2水平×0.5, 3水平 (指过量施肥) =2水平×1.5。根据对农户的典型调查, 试验氮、磷、钾2水平分别施纯N、P2O5、K2O 13.2 kg/666.67 m2、3.0kg/666.67 m2、6.0 kg/666.67 m2。具体试验设计如表1所示。小区面积为20 m2, 不设重复, 用小田埂隔开, 所有小田埂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 田埂宽度30 cm, 高度35 cm, 单独排灌, 并设立保护行。

1.4 主要农事操作

除肥料外, 其余各项农田管理措施各处理均保持一致。试验肥料磷肥采用一次基施, 氮肥采取基肥40%, 分蘖肥30%, 穗肥30%, 钾肥采取基肥50%, 穗肥50%。6月12日播种, 7月2日移栽, 7月1日施用基肥, 7月10日、8月21日追肥。12月1日收获。

1.5 数据采集与处理

试验前取0~20 cm耕层基础土样, 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小区产量采用实打实收分别记产。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 (表1) 表明, 与不施肥处理相比, 各施肥处理均表现为增产。各施肥处理中, 产量最高的是N2P2K2, 达432.2 kg/666.67 m2, 最低的为N2P2K0, 只有367.0 kg/666.67 m2。N2P2K2处理产量分别比N0P2K2、N2P0K2、N2P2K0处理增产45.8、24.4、65.2 kg/666.67 m2, 增产率依次为11.9%、6.0%、17.8%, 说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其中尤以增施氮、钾效果最为明显。在N2P2K2的基础上再增施氮肥 (N3P2K2) 、磷肥 (N2P3K2) 、钾肥 (N2P2K3) 的产量依次减产28.7、22.8、12.1 kg/666.67 m2, 可见, 此试验条件下, 增施氮肥、磷肥、钾肥可能降低水稻产量。在等氮、钾肥基础上产量随磷和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

(kg/666.67 m2)

2.2 地力分析

耕地基础地力量化指标采用在常规的生产水平下不施肥区的产量与常规施肥区作物产量之比, 又称地力贡献率。它是农田土壤养分供给力的一种相对评价方式。土壤地力贡献率低, 则表明土壤肥力差, 作物对肥料依赖性强, 反之亦然[2]。将各缺素处理点无肥区产量/常规区产量×100得到地力贡献率。如图1所示, 无肥区占全肥区产量83.2%, 缺氮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89.4%, 缺磷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94.4%, 缺钾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84.9%, 按地力贡献率低于75%的为低肥力水平, 75%~85%为中等肥力水平, 高于85%为高肥力水平来划定。说明土壤钾含量处于中低水平, 氮、磷处于高水平。

2.3 施肥模型建立

水稻产量 (Y) 与15个处理进行三元二次方程模拟, 得到水稻产量 (Y) 与氮肥 (X1) 、磷肥 (X2) 、钾肥 (X3) 的方程如下:Y=369.72+3.325 5X1-0.065X12+28.954X2-0.75X22-8.869X3-1.489X32-2.927X1X2+1.443 7X1X3+2.459 3X2X3

将上述方程进行方差检验, 得到F值=19.19>F0.05=6, 可见此方程显著。用此方程, 按N 4元/kg、P2O55元/kg、K2O 7.5元/kg、稻谷2元/kg计算, 得出此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经济施肥量是:N 12.33 kg/666.67 m2、P2O50.3 kg/666.67 m2、K2O 1.54kg/666.67 m2, 说明此试验条件下, 可以少量施用磷肥。

3 结论与讨论

与不施肥处理相比, 各施肥处理均表现为增产。各施肥处理中, N2P2K2处理产量分别比N0P2K2、N2P0K2、N2P2K0处理增加45.8、24.4、65.2 kg/666.67 m2, 增产率依次为11.9%、6.0%、17.8%, 说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其中尤以增施氮、钾效果最为明显, 其在地力分析中得到进一步验证。根据施肥模型, 得出此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经济施肥量是:N 12.33 kg/666.67 m2、P2O50.3 kg/666.67 m2、K2O 1.54kg/666.67 m2, 说明此试验条件下, 可以少量施用磷肥。

参考文献

[1]麦荣骥, 谭艺超, 谢绍佩, 等.阳东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施用效应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4) :66-67, 75.

[2]喻光孟.湖南省水稻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1.

[3]张雄, 山颖, 张继平, 等.沙地衬膜水稻施肥效应与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6 (1) :139-142.

[4]赵泳杉, 武正根.有机水稻施肥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4) :81, 9.

[5]平立燕, 龙成, 谭文丽, 等.三都县水稻施肥效应的土壤类型和区域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7) :29-30, 32.

水网构建 篇9

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南方水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 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 河湖众多, 水网密集, 降水量大, 水环境敏感, 包括珠三角水网区、长三角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淮河下游水网区和丹江口库区等五个重点区域, 主要涉及上海、江苏等10个省 (市) 。2014年, 南方水网地区133个主产县生猪存栏5562万头, 出栏9696万头, 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9%和13.2%, 外调生猪3700万头, 对于保障南方乃至全国猪肉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 随着生猪养殖业加快发展, 南方水网地区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区域布局不尽合理, 农牧结合不够紧密, 生猪粪便还田利用的通道不畅, 粪便综合利用率低是造成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生猪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矛盾尤为突出, 尤其在洞庭湖区生猪大县分布集中, 规模猪场数量较多, 生猪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一些新问题, 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前不久, 农业部将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列入年度重点工作, 计划在南方水网地区创建100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选择10个县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工作, 在洞庭湖养殖区选择2个~3个县先行开展生猪养殖布局调整试点。目前, 湖南、湖北两省畜牧兽医部门正按照农业部要求开展摸底调查, 对畜牧业绿色示范县创建活动进行研究部署, 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划定等有关工作。据悉, 农业部将加强规划指导,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须减则减, 宜调则调, 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促进生猪养殖提质增效, 促进粪便综合利用, 推进种养一体化发展。"十三五"期间, 以洞庭湖区为重点, 加快推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转型升级。

水网构建 篇10

多年来,随着高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标志的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水务信息化建设始终以坚持“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加强全局综合规划和系统顶层设计,通过上海水务电子政务建设布局引领和推进了上海水务系统信息化快速发展。回顾过去发展的历程,在经历了公网专用的互联政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基于B/S结构的互联网技术,基于数据总线、数据仓库等数据平台技术的广泛应用后,提出“数字水务”建设总体框架顶层设计,即在原来信息系统技术框架上按照机关决策层、行业调度层、企业操作层的业务分层需求,建设完成了“水务公共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跨行业业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了多层次、任务、应用的电子政务系统一个门户,用户权限统一管理,数据存储一个中心,数据交换一条总线,地理信息一张地图等的“五个一”。拓展了防汛、水资源、水环境的基础运行管理,应急调度管理和行政办事业务的集成应用。

但是,在水务信息化建设中也看到以下几点不足:

1)目前政务信息系统还普遍存在分散构建现象,受限于管理体制、技术水平、法律制度和传统文化等因素,造成政府信息资源“条块分割”、“相互封闭”,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形成“信息孤岛”效应,制约了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1]。

2)政务信息化过程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现象,信息系统建设过多注重硬件投入而忽视软件开发,软件投入占比低于30%,并且硬件投入片面追求高性能重复建设,导致资源闲置浪费和快速贬值,而无法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无法为公众提供即时信息服务[1]。

3)信息系统建设运维还存在不堪负担的现象,不断增加的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及其应用系统分别存在于各级行政机构和单位中,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更新升级、应急处置和安全保密等工作责任重大,面广量大,对从业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业素养要求非常高,已经逐渐成为各级行政机构单位的巨大包袱。

4)信息系统与业务应用脱节现象严重,由于社会公众对政府公益服务及时性、协同性、公开化、个性化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政府职能转变、服务转型随之加快,分散构建的信息系统对于业务的地域性、部门性、时效性和空间性存在局限,难免出现业务的针对性、延伸性、兼容性、协同性不强等问题。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移动互联网等革命性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突破上述瓶颈的相关电子政务应用已经可以实现,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截至2011年6月,28%的美国政府机构已经应用云计算;2012年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大规模采购云计算服务[2]。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明确要求建设智能水网(即智慧水网)应用体系[3]。因此,上海水务信息化发展与电子政务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按照创新激发需求、科技牵引应用的发展思路,梳理业务协同的逻辑,整合建设运维的资源,构建技术系统的关联,不断完善“智慧水网”总体架构的顶层设计。

1“智慧水网”顶层设计需求和建设理念

为了更好地从上海市水务现代化工作的全局审视水务信息化的自身定位,将信息化涉及的各方面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通过规范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目标,提出适应水务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推进与管理机制,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务信息化。上海“智慧水网”顶层设计应遵照水务信息化综合体系,构造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规范框架,明确水务业务系统与公共平台、保障环境及其它基础支撑体系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指导与协调水务信息资源、业务系统和运行支撑与安全系统等建设的,技术架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与软件(数据)产品[4]。充分利用已建系统积累的信息化资源,逐步对已建系统进行整和完善,同时对在建和新建系统加以规范和引导[5]。

1.1 需求要素的分析

“智慧水网”顶层设计需要统筹考虑以下多种要素:1)水务体制改革和服务转型的趋势判断。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面向社会的宏观管理和公益服务将得到加强,而社会组织的微观管理和专业服务将得到转移。2)水务业务工作要求变化趋势的判断。一方面政府对于社会公众的公益服务要求更全面、准确、公开和个性化,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城市正常运转的管理要求更加精细、及时、科学和协同化。3)新兴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趋势判断。不断发展的新兴信息技术对于架构“智慧水务”技术架构至关重要,准确的技术方向判断既可以避免重复更替设施设备造成浪费,又可以借助优势技术快速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4)信息技术服务方式及其业态转变趋势判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获取信息技术服务方式也从购买设施设备、外包服务,向购买云服务方向转变,信息技术服务业态也与之相应发生根本转变。5)原有系统与新系统业务应用继承性和技术架构过渡性的判断。一方面要继承保留原有信息系统的继续应用,另一方面又要实现原信息系统技术框架有步骤过渡至新技术框架。

1.2 建设理念的讨论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促使行业应用需要不断创新,因此信息化是一个创新历程,需要先进的理念才能引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方向和正确路径。在上海水务信息化建设的10 a中,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了“统一规划、分层建设,规范标准、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共享信息”的建设原则,按照整合水利、供水、排水3大行业的业务需求,满足决策、调度、操作3层管理与服务的应用需求,规划了网络、数据、应用3个平台的“数字水务”框架,并通过顶层设计建设完成了以水务公共信息平台为核心技术框架的信息系统体系,从而有效支撑了上海水务局系统多层多任务业务应用。如今,由于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全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乔布斯及其苹果神话、马云及其阿里王国都给世人深刻的启示,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全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新一轮信息化发展之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事物发展规律,上海水务信息化新一轮“智慧水网”建设应该可以提出“以技术激发需求、以创新促进应用”的建设理念,这是指以全新技术的运用来激发业务转型的需求,通过业务创新转型的信息系统建设来促进更易接受的广泛应用;这是对“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指导思想的补充、丰富和提升,也是对“以技术代替需求、以技术为核心”这种纯技术观点的否定之否定;换言之,要用新技术激发的业务需求作为信息化建设导向,将创新业务的信息系统应用作为信息化发展核心。同样,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智慧水网”建设原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既有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又有水利、供水、排水及海洋各专业业务的综合;既有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统一,又有决策、调度、操作不同层级的综合;既有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等服务的统一,又有业务协同流转、数据共享交换、信息处理存储等应用的综合;既有系统和信息的安全保密措施的统一,又有建设运维和升级改造措施的综合;既有统分自如的模块化信息系统的统一,又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建设步骤的综合。这些理念的讨论,将有助于明确“智慧水网”建设所要坚持的原则。

2“智慧水网”综合规划和总体技术框架发展研究

信息化综合规划必须与内外部条件和因素变化相适应。上海水务海洋管理与服务经历了并还将遭遇体制改革深化、机构队伍调整、业务职能变化、机制建设完善、技术发展更新、服务方式转型、人才结构转变等机遇与挑战,上海水务信息化建设既有数据共享积累的先发优势,又有系统繁多、规模庞大、设施设备运维包袱重的劣势;既有新兴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所特别具有的后发优势机遇,又有现有信息系统技术更新和应用传承的挑战。

按照“以技术激发需求”的理念,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综合规划技术框架,框架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十二五”及以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在现有局域网、政务网等网络平台基础上,重点包含新建或整合原有存储和计算设备等,发展基础设施云服务;数据建设是在原分层数据库及交换平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包括大数据、平台技术在内的数据平台云服务,即在水务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水务海洋公共信息云平台;应用系统建设则在原来分层应用的基础上,逐渐构建包括跨行业部门、层级的应用软件云服务,满足沿用已有应用或创新研发的可多层多任务扁平化协同应用,并支撑移动互联方式应用。

3“智慧水网”技术架构升级改建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新兴信息技术发展成果的“智慧水网”水务信息化综合规划框架的实施要结合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应该遵循“规范交换标准,分层集约建设,分步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服务”的建设原则,形成新技术架构,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3.1 基础设施云服务的建设

首先基础设施云服务(IAAS)的建设要满足全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总体部署,逐渐将局属各部门单位自建的专网、存储计算设施设备整合形成局一级专网和水务私有云等集中式服务体系,继而再归从于全市一级的政务网、政务云服务体系中,而将集约化建设的门户网站、为民服务内容的应用系统直接建在社会专业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上,让专业单位负责基础设施安全可靠的运行,这样既有利于专业化集中管理,又有利于虚拟化分别使用。

3.2 数据平台云服务的建设

数据平台云服务(PAAS)的建设应该着力建设水务公共信息云平台,水务公共信息云平台作为“智慧水网”技术框架中数据云服务的重要建设内容,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基础和建设条件,具体如下:

1)已经建设的“数字水务”工程,形成了集水务数据中心、数据交换总线、信息资源目录、数据接口标准为一体可支撑多层多任务应用的水务公共信息平台,为建设水务公共信息云平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将要建设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要求形成3级平台5级应用能力,为通过建设水资源监控省级云平台,逐步完善形成水务公共信息云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上海市水务局体制增加了海洋业务管理和服务后,新一轮水务信息化“智慧水网”建设又恰逢“数字海洋”项目同步建设,这为整合水务海洋数据资源,同构水务海洋公共信息(数据)云平台服务提供了环境条件。

水务海洋公共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建设水资源监控能能力构建省级监控云平台逐渐升级改造形成,在建设完善数据中心的同时,又能提供虚拟化的行业数据库和专题数据仓库的云服务,既能满足水利、供水、排水和海洋上级部门信息系统平台服务行业标准及数据接口技术规范要求,又能满足局系统信息系统平台服务功能要求,规范本地信息资源交换和数据接口技术标准,平台云服务应由局一级信息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和安全。

3.3 应用软件云服务的建设

应用软件云服务(SAAS)的建设,必须在平台云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水资源监控能力等项目,从试点应用到示范推广逐渐推开,由于平台云服务提供的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和应用系统运行环境,应用软件开发可面向直接用户采用开放的构建模式,又具有业务流转协同、数据共享服务等功能,有效支撑大数据处理、移动互联等技术应用,更好地为专业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防汛指挥、水资源监管、水环境治理甚至海洋等各种业务共享互联与协同应用被“激发”成为可能,各业务单位既是提供自身业务应用软件云服务的管理者,又是获得其它单位业务应用软件云服务的受用者。

4 结语

新技术架构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具有以下明显技术优势:1)系统更加集约简洁。由于新技术架构的集约化设计,基础设施、数据的集中运行管理,设备、数据资源的个性化和模块化配置,业务应用的流程化协同、分布式共享、大数据处理、个性化服务都成为可能,且变得容易和简单。2)资源更加整合节约。由于基础设施资源的集约化建设,利用资源池自动调节、虚拟化分别应用功能,可节省基础性设施设备投入50%~75%,大大节约建设运行成本。3)业务更加专注专业。由于新技术架构强调社会化专业服务,基础设施运行商提供信息基础设施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服务,部门信息系统运管部门提供数据维护处理、共享交换、资源管理、应用支撑等服务,各业务部门可集中精力围绕“智慧水网”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目标,专注开展业务需求设计、流程规范创新、决策支持科学等应用研究,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合力。

总之,新技术条件下“智慧水网”总体架构一旦形成,将更加注重信息系统建设的系统性和集约化,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和坚持,需要改革现行的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的机制,必须健全创新服务模式的管理机制,以适应水务信息化为社会化专业服务的转型发展;还要跟踪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激发业务部门创新应用的积极性,有效支撑水务海洋事业快速发展,不断改善城市运行管理,加强社会公众服务。

摘要:通过分析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特点、水务(水利)行业发展特色、水务(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针对水务(水利)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基于水务公共信息平台的上海市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为基础,研究新技术激发需求、实现创新应用的方法路径,尝试提出由行政层级统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云服务、由成熟业务引领平台云服务、由个性化需求引导软件云服务的“智慧水网”总体框架顶层设计之思考,探索与水务(水利)电子政务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步骤,以期指导“智慧水网”水务信息化的分步分层建设。

关键词:智慧水网,云计算,顶层设计,信息化规划

参考文献

[1]牛力.政务信息资源“云服务”整合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2,32(1):160-163.

[2]庄嘉.美国云计算发展战略[J].全球科技经济战略,2012,27(5):26-32.

[3]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41.

[4]艾萍,吴礼福,陈子丹.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核心内容分析.水利信息化,2010(1):9-12.

【水网构建】推荐阅读:

水网管道10-16

水网施工08-05

水网系统09-14

渠道构建07-20

构建目的10-14

良性构建10-15

主观构建06-03

成功构建06-06

理论构建06-09

设施构建06-14

上一篇:旅游景点门票定价研究下一篇:数字万用表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