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主体

2024-10-30

评估主体(共9篇)

评估主体 篇1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主体的现状及缺陷, 旨在从优化本科教学评估主体的角度来保障本科教学评估的质量。从优化评估专家队伍和建立中介机构两个方面对本科教学评估主体做了评析, 并提出需要建立评估专家资格认证制度以及对中介机构的独立性要有法律保障。

关键词:本科评估,主体,中介机构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低进行评判的一种形式, 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 通过对学校教学情况的系统检测与考核, 评定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以期改进的过程。我国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开展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评估, 历经20多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虽然目前的评估制度很不完善, 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但纵观评估的整体效果和国际评估的实践, 实施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完善评估制度, 提高评估质量才是当务之急。

1 评估主体的不合理性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4条指出, “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 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其他组织的评估。《普通高等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第六章第十八条规定, “在国务院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领导下,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 高校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 并确定有关具体机构负责教育评估的日常工作。按照规定, 我国教学评估由政府主导, 评估专家由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组织遴选和委派。在遴选环节, 一般由评估中心将专家名额分配至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 由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推荐, 然后进入评估专家库。评估专家的构成基本是高等学校的校领导、教务处长、教授和高等教育专家。据统计资料, 2005年确定了1369名专家作为第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成员。他们分别来自559所本科高校, 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 其中有教授职称的占95%, 有教育管理工作经历的约占97%。2006年7月又对原专家库进行了扩充, 在部分专业领域增聘一批专家为专家库成员。在组织对高校评估时, 由评估中心从专家库中遴选专家委派到相应的院校, 委托的专家一般由9-15人组成。 (1)

由上述可见, 我国高校评估主体存在以下不合理性:

第一, 外部性。我国目前开展的评估工作, 是政府组织的, 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体现的是国家或政府的意志。而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 政府既是办学者, 管理者, 又是评价者, 即“管、评、办”三位一体, 外部评估的结果是政府自己评价自己, 不仅难于摆脱立场及其价值偏好, 而且容易将评估活动及其信息只局限在政府与高校内部, 社会参与度低, 客观性和开放性不够。

第二, 单一性。我国的评估专家都是由来自高等教育系统的教学人员和教育管理者构成, 基本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及其他社会机构的专家。一次评估的专家组成员一般为11~13人, 人员相当有限, 不具有广泛代表性。评估专家组成员只是精通某个领域的专家, 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评估理论知之不深, 仅凭评估者的个人知识和经验难免受局限。

第三, 不稳定性。评估专家组是根据某项评估的需要临时组织起来的, 没有一个稳定的组织和团体从事某类高等教育评估的专门活动, 由于缺乏稳定的队伍, 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无法形成体系, 一些评估者也无法潜心于评估的研究。 (2)

2 优化评估主体的措施

2.1 现有模式下优化评估专家队伍

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是1990年由教育部颁布的, 距今已有二十年。它强调的是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 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国家的教育价值观, 引导评估客体按照国家的要求办学, 对高校有较强的约束力, 权威性高。但他毕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高等院校也历经了飞跃式的变化, 仅仅依靠政府单一主体进行的高等教育评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在政府主导的评估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会运行, 对评估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是目前保障评估质量的重点。

评估专家队伍的构成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是否权威, 是否能够反映我国当前本科教学质量的真实水平。西欧发达国家的评估机构在遴选评估专家时、注重专家来源的多样化, 其成员包括社会的教育专家、学者、工商业人士等。如匈牙利高等教育院校认证机构拥有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认证专家, 分属于不同的专业委员会, 在社会、人文和宗教神学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 以及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设立了19个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设立了匈牙利顾问委员会, 以帮助匈牙利认证委员会与工业、农业和商业领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从而避免了纯学术认证方面的倾向。完善的认证专家体系对顺利完成认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我国目前在评估专家队伍建设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 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所以, 建立专家认证体制、从多渠道、多领域来建设评估专家人才库是现有模式下优化评估主体的重要措施。

2.2 建立中介机构开展评估

政府参予评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评估的权威性, 但这种自己评价自己的模式毕竟不是最佳选择。明智的办法是政府摈弃事必躬亲的做法, 权力下放, 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估。政府负责把握大方向, 一方面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建立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对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元评估。这样既顺应了当前的国际趋势, 也符合近年来大众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即变管理者为服务者。 (4)

评估中介机构可以由政府委托、授权, 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 社会捐资和自主筹资为辅, 但政府与机构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另一方面, 这种中介机构每年必须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与认证, 包括考核其评价标准是否合适、评估程序是否科学、能否保证评估活动的客观公正的进行等。

高校教学评估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 需要评估主体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熟练地评估技能。中介组织进行的专业性评估, 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 其评估工作会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中介组织在性质上是具有独立地位的法人实体, 更加具有中立性和客观性, 不依附于政府也不归属于高校, 既能体现政府意图, 又能传达高校的意愿, 因此是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

我国现阶段已涌现了不少社会评估形式, 如以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为依据的“学术榜”和各种“大学评价排行榜”, 引起了较大争议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其存在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 受商业利润的诱导等不科学性, 但这些机构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 政府应加强扶持、规范和约束, 促进这些中介性评估组织的健康发展, 促进多元评估主体的形成和完善, 共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3 优化评估主体的制度保障

3.1 建立评估专家认证制度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下, 评估专家进校考查是评估过程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 直接影响着评估的结果。我国评估专家主要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挑选确定, 而仍定标准主要是其研究和从事教学、管理的经历, 且只在高等教育领域范围内进行。这种认定的方式缺乏社会公认的科学的客观标准, 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 不利于选拔高素质的专家人员, 实行评估专家资格认证制度则可以有效提高专家成员的专业水准, 从而保障本科教学评估质量。

评估专家认证制度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如律师行业、会计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做法即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统一的资格考试和相关考核和鉴定而取得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资格证, 实行持证上岗。持有合格资格证的专家都可纳入评估专家库, 每次评估则可以根据相关要求随机挑选, 按照年龄、来源、专业等组成科学的评估队伍, 从而保障评估的公平性及社会公信力。实行从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可以吸纳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评估队伍中来, 使社会上有志于从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优秀人员都能参与, 从而拓宽本科教学评估人员的来源和渠道, 进一步加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

此外, 由于本科评估工作并不是常年性的工作, 从2003年开始我国形成了5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 因此对评估专家要举行定期的培训, 以提高其专业水平。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 高等教育评估中会不断涌现出许多新问题, 必修用新的知识和新的办法去解决, 否则将很难适应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要求。另外, 还要加强对评估专家的职业道德培训, 使其提高自我约束力, 免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5)

3.2 立法保障中介机构独立性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独立的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判并作出权威性鉴定的专门评估组织。它主要通过接受委托的方式、对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作出评判和鉴定, 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为社会提供公正, 从而促进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它具有中介性、独立性、公正性和专业性等特点。

我国目前建立的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多依附于政府部门, 成为从属于政府的职能执行机构, 没有自己的社会独立性, 其教育评估结果地信度会大大降低。为保证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独立性, 政府必须重新划分和规范政府、学校和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各自的职能、功能, 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管理体制。政府除依照有关法规对教育评估中介组织进行登记、日常管理和监督外, 不应直接干涉其具体事务。

笔者建议, 应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对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作出专门规定。法律应该承认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在高校评估中的合法地位, 并对中介机构的使命、任务、资金来源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使其既不受政府控制, 又独立于学术界, 从而保障中介机构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有法可依, 从而避免受政府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干预或影响, 保证本科教学评估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曾冬梅, 刘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重在机制的完善.黑龙江高校研究, 2007 (6) :117-120.

[2]黄爱华.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及其行为研究.现代教育科学, 2004 (3) :82.

[3]张德启.借鉴匈牙利院校认证经验完善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中国高校研究, 2009 (3) :33.

[4]杨铭.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探析.理工高校研究:92.

[5]张智利.关于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队伍建设的思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55.

评估主体 篇2

主体分部工程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编 制 人 : 审核(总监): 审批(总工):

二〇一二年八月

各位领导、专家:

欢迎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工程主体结构验收。

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区质量安全监督站的各位领导;建设方的现场负责人、工程师;施工单位负责人以及我们监理项目部的同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警体训练馆

2、建设单位: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3、设计单位: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勘察单位: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宁夏发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宁夏建工集团第五分公司

7、政府监督部门:宁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8、工程规模:

本项目建筑面积为4701.5㎡,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局部二层;大空间屋面为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外部装饰挑檐部分钢结构,现浇整体楼面。

本工程框架柱砼强度等级为C40,框架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构造柱、圈梁及门窗过梁砼强度等级为C25。外墙均采用300㎜厚MU5砼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内墙及卫生间及管道井墙体采用200㎜厚MU5砼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

二、质量评估依据

1、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

2、本分部所涉及到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工程材料检测、施工试验的有关技术报告和结论

4、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

5、《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

三、工艺标准执行和管理体系运行

本工程所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企业工艺标准及设计文件相符合。施工过程中基本能按照所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质量基本满足企业标准,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制度完整,管理体系基本健全。

四、工程分包内容、承建单位及质量管理情况

本工程主体结构无分包单位。

五、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本工程施工中,认真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及强制性条文施工,能满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六、勘察、设计单位配合情况,设计功能指标实现情况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勘察、设计单位能够很好的配合工程的开展,及时的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有关疑问。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能及时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现场施工与图纸设计相符,能满足设计功能指标要求。

七、工程质量监理情况

1、在该分部工程监理过程中,我监理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设计图纸、操作规程及相关资料,严格检查施工单位执行《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的情况,施工合同的履行情况。

2、监理项目部在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的《监理规范》,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用于指导本工程的监理工作。明确各专业分工,落实岗位职责,专业监理工程师相应制定了《监理实施细则》并突出了旁站监理的范围、内容及旁站人员职责等,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保证质量在动态管理控制之下。

3、积极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严格审批施工单位所呈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4、严格执行工程材料报验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本工程。

5、严格实行检验批、隐蔽工程报验制度。通过对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进行过程控制,在过程控制中检验批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如对钢材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检验批的检查。模板安装、拆除检验批的检查。

6、对重要的工程部位或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如框架柱、梁板混凝土浇筑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旁站过程中从模板支撑、混凝土坍落度、浇筑、振捣、钢筋变形等方面进行控制,并认真做好旁站记录,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覆盖养护。

7、加强质量的事前控制,加大过程中的巡视力度,及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了一些质量问题的发生。

8、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在绑扎框架梁、板钢筋时,存在的钢筋偏位、垫块漏放等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前全部令其整改完毕,经验收复查合格。

9、对施工中的测量放线进行复验,符合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

10、我监理单位会同建设及施工单位负责人对钢网架工程生产厂家资质及生产工艺进行实地考察,网架进场后委托质检部门进行复检。

八、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对有发生的一般质量缺陷已按方案处理。

九、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本分部工程各分项划分正确,各分项统计完整,各检验批验收记录真实完整,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十、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1、质量控制资料中,对各子分部的原材料如:钢筋、水泥、多孔砖等进场后首先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核查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质量标准,同时对材料出厂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进行审查、签发。

2、本工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均真实完整,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齐全,该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3、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先后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等没有用于工程中。

钢材:均有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15份,品种,规格,级别与设计文件要求相符,批量符合工程需要量,力学性能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GB51204-2002﹚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取样7组,试验合格。水泥:本工程采用的宁夏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42.5R水泥,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1份;宁夏百力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阅海分公司生产的P·C42.5水泥,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1份,复检合格。

商品混凝土:由百力德有限公司提供,商品混凝土均有质量证明书。

砖:砼空心砌块390×290×190mm试验报告4份,砼实心砖190×90×45mm试验报告1份,MU10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1份,全部合格。

砂浆:M10水泥砂浆留置试块4组,M5混合砂浆留置试块4组。砂:中砂取样2组,试验合格。石:卵石取样2组,试验合格。

十一、实体检测

1、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

2、混凝土强度回弹: 达到设计要求。

十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十三、工程观感质量验收

本工程主体结构分部混凝土浇筑质量经拆模后观察除局部存在蜂窝、麻面一般缺陷外,无严重质量缺陷。外观观感质量符合要求。

十四、质量评估总结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 篇3

1、研究成果数量少。

根据彭国甫 (2006) 对国内“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主题分布情况的研究显示,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不足4.39%。可见对评估主体的研究是一个相当小的比例, 评估主体没有引起相关学者专家的足够重视。而作为绩效评估最重要的几个要素之一, 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2、研究都为定性研究, 且较为笼统。

阅读我国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论文发现,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指出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着评估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 也提出要评估主体多元化。但是究竟怎样进行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应该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评估主体规模多大较为合适, 不同组成部分评估权重多少?对于这些问题, 都没有提及。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现状

通过了解我国传统的绩效评估方式发现,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一是上级机关。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 缺乏社会公众和第三部门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二是各个部门或系统自身, 联合上级机关。这就是内部考核, 一般采取自我评估和上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往往是以部门为单位, 或以系统为一体, 首先通过自上而下的总结回顾等形式对本部门或本系统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 写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书面报告, 并报上级机关, 上级机关根据下级机关的考评意见再进行综合考核。然后提出综合考核的得分意见, 并从优到劣排出名次。

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 现代政府绩效评估也传入我国。研究我国近年各地兴起的政府绩效评估实践活动发现:评估活动一般都是政府某一级部门牵头, 从不同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评估主体。评估主体本身也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也就是被评估对象。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存在的问题

1、机构缺位及地位不明。

长期以来, 对政府绩效的考核与评估, 从中央到各级政府以及政府职能部门, 这项工作是“缺位”, 是“空白”。由于没有明确职能、没有固定机构, 各地政府绩效评估办的人员均从不同部门抽调, 从而带来人员不稳定、工作缺乏连续性、上下机构不对口。绩效评估机构地位不明确, 导致实际工作过程中, 和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不便, 工作难以开展。缺位和地位不明确的状态不能持久, 要尽快从职能上理顺, 解决政府绩效评估持久开展的问题。

2、绩效评估主体单一。

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 多是政府内部评估, 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 就是在政府内部评估上, 大多也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 职能部门的自我评估较少。即使有时也让“公民评议政府”,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主要是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透明性, 人民群众也不可能对政府绩效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从而使政府公务员, 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上失去群众监督, 由此产生严重的腐败现象。特别是第三方评估即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评估机构的评估, 更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使政府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大打折扣。由于评估主体中缺乏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评估, 难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

3、绩效评估主体、客体不分, 角色定位不明。

政府绩效评估牵头单位也是政府组成部门之一, 严格来说也应该是被考核、被评估的单位, 因而出现运动员兼教练员的情况。

4、

评估主体在实践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 对于评估主体给出的评估结果, 也没有审核、复查机构, 因此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公正性、准确性受到质疑。

5、

评估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独立性没有法律方面的保证, 使得评估主体在工作中难以保持独立公正的态度, 比如有可能受到一些部门的干扰, 从而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公正真实。

6、对于评估主体由于绩效评估工作有可能受到的利益损害没有给出一个保障机制。

这就使得参与评估的各个主体可能由于担心自身利益而不能公平公正地进行评估, 从而影响到评估结果的真实性。

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存在问题解决途径及主体体系构成

1、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 设立相应的绩效评估机构,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各级绩效评估机构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各地绩效评估机构对各地人大负责, 中央绩效评估机构对全国人大负责。中央绩效评估机构负责起草全国各级政府各部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梗概、绩效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与机制、评估结果运用等, 报全国人大审批通过。各级政府及部门绩效评估机构在全国统一评估标准、指标等的基础上, 不违反总规定的前提下, 起草制定本地本部门的评估体系。承担评估实施工作。负责评估结果的公布及传递。

2、绩效评估主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应包括本部门业务方面的专业人员、绩效评估方面的专家学者、被评估部门的上级机关人员、被评估部门服务对象即人民群众代表。

但是对于本部门业务方面的专业人员不能直接参与评估本部门, 而应该在不同区县市调换。业内人员对相应的工作比较熟悉, 评估会有针对性;专家学者可以以一种更高更专业的眼光来评价部门工作;上级机关以他独有的角度来评价;人民群众是政府服务的享受者, 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我国政府的执政目标, 因此让人民群众参与可以使结果更客观真实。而且人民群众评估意见应占较大比例。人员比例可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来设定, 直接面对群众的部门应加大群众评估主体的比例, 且增加群众评估结果所占最后结果的比例。

3、设立监督审核机构, 对评估主体工作过程进行监督, 对结果进行审核复查。

监督审核机构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置, 人员可由人大代表担任。

4、通过立法保障评估主体工作的独立性。

对于政府绩效评估方面的立法, 在其他国家也有先例。

5、设立保障机制, 保障评估主体利益。

可以借鉴高校论文评审制度, 实行双盲评制度, 即将被评估对象匿名送给评估主体进行评估, 评估主体不知道被评估对象的真实身份, 被评估对象也不知道评估主体是谁。这样可以有效保护评估主体的利益, 并保证评审结果的真实公正。

五、结语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作为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最重要的几个要素之一, 在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重视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研究,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尝试设置尽可能合理的评估主体, 以不断促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发展,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摘要:政府绩效评估自传入我国以来,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的现状, 深入分析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评估主体体系的构建, 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

参考文献

[1]、王福谦 深圳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行政管理 2008年第5期

主体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篇4

(三期)1标段

主 体 结 构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浙江荣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北干街道城北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三期)监理项目部

2016年4月1日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北干街道城北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三期)1标段 建设单位:杭州萧山城区建设有限公司 代建单位:绿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浙江荣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测绘院 施工单位: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 督 站:杭州市萧山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受杭州萧山城区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浙江荣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对北干街道城北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三期)1标段工程实施了施工阶段的全过程监理,根据监理合同的规定,监理的业务范围是对本工程施工图和施工承包合同确定的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监理的内容是本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协助业主做好进度和投资的控制、合同的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城北村,地下二层,地上5幢单体,其中3#楼地上28层;6#楼地上29层;9#楼地上30层;10#楼地上29层;11#楼主楼地上15层,裙房地上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框架四级,剪力墙三级。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等级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一级,消防类别为一类,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顶板防水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

工程建设目标:质量等级:优良

二、监理评估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等

10、本工程已批准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11、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1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三、工程质量监理评价:

(一)施工依据及施工单位技术标准合法性和齐全性的检查情况:

经检查施工单位所采用的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范齐全,并且均为现行的标准、规范和法规。

(二)监理规范性和验收标准的执行情况:

本项目监理部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技术联系单和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对工程进行监理,在各工序验收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三)施工单位质量行为检查情况:

经检查本工程施工项目部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管理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资格,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质量、安全保证体系齐全,并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落实。

(四)质量控制资料收集及核查情况:

经核查,本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资料收集情况如下:

1、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258份,全部合格。

2、焊接报告及焊条(剂)合格证168份(3#楼28份,6#楼29份,9#楼30份,10#楼29份,11#楼52份),全部合格。

3、防水材料合格证及复试报告2份,全部合格。

4、水泥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1份,全部合格。

5、砖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10份,全部合格。

6、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共标养459份;同条件173份(3#楼标养63份,同条件34份;6#楼标养66份,同条件30份;9#楼标养121份,同条件35份;10#楼标养98份,同条件35份;11#楼标养111份,同条件39份;)。均经统计分析评定,全部合格。

7、混凝土施工记录共143份(3#楼29份,6#楼30份,9#楼31份,10#楼30份,11#楼23份),符合要求。

8、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共286份(3#楼58份,6#楼60份,9#楼62份,10#楼60份,11#楼46份),符合要求。

9、技术复核记录记录共286份(3#楼58份,6#楼60份,9#楼62份,10#楼60份,11#楼46份),填写真实、齐全,符合要求。

10、砂浆试块试验报告共67份(3#楼14份,6#楼15份,9#楼15份,10#楼15份,11#楼8份),全部合格。

11、地基验槽记录共12份,符合要求。

12、结构验收记录每楼各1份,共5份。

13、工程定位记录每楼各1份,共5份。

14、开工报告1份。

15、施工组织设计1份。

(五)分项工程质量统计情况:

主体结构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及检验批资料齐全、质量合格。

(六)砼试块及涉及安全、使用功能检验及检测评定结果:

经统计混凝土试块报告并经计算,各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均符合强度要求。涉及安全的检验、检测抽查结果均符合要求。

(七)主体观感质量:

1、墙体观感:砌体工程所用材料均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并及时进行了见证取样和送样复检,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砌体的组砌方法基本正确,砌体的门窗洞口尺寸符合要求;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大于80%,少数部位竖向灰缝砂浆不够饱满,平整度差,在监理监督控制下,施工单位边施工边整改。砌体子分部工程的观感质量及施工质量合格。

2、砼观感:经检查少数部位砼表面存在外观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砼观感质量评定为合格。

(八)沉降观测:

本工程3#楼共设置6个沉降观测点,其中最大沉降量10.98mm,最小沉降量9.69mm,沉降差为1.29mm,符合要求。

本工程6#楼共设置4个沉降观测点,其中最大沉降量11.43mm,最小沉降量9.69mm,沉降差为1.74mm,符合要求。

本工程9#楼共设置6个沉降观测点,其中最大沉降量12.12mm,最小沉降量9.97mm,沉降差为2.15mm,符合要求。

本工程10#楼共设置6个沉降观测点,其中最大沉降量11.83mm,最小沉降量9.83mm,沉降差为2mm,符合要求。

本工程11#楼共设置14个沉降观测点,其中最大沉降量4.74mm,最小沉降量4.39mm,沉降差为0.35mm,符合要求。

四、监理评估结论: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及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现已具备验收条件。本工程主体结构包含的各分部工程均合格,质量控制资料齐全,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及抽样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工程观感质量好。为此,我们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相关规定以及验评分离原则,监理方拟评定该工程主体结构质量为合格。

浙江荣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北干街道城北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三期)监理项目部

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体选择 篇5

从政策评估发展过程看, 早期评估将评估者或评估委托人放在主体地位, 而将评估对象看作被动角色, 造成评估者和评估对象之间不对等关系。不关心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提出的问题和争论, 使评估的客观性、公信力受质疑。现代评估则倡导一种全面积极参与, 要求利益相关者和评估主体的平等地位, 通过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协商过程形成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估模式。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共决策评估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质量, 从源头缓解了社会矛盾冲突。

1 内部评估主体

从目前我国各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践来看, 内部评估应用比较广泛。不可否认, 内部评估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评估者参与政策或项目的制定和执行, 在信息获取方面有天然优势, 熟悉其具体内容, 比如实施政策或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总投资是多少、建设周期有多长, 预期效果是什么等。而外部的评估者对公共政策和公共工程项目全貌不太了解, 由于信息不对称, 外部评估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有时他们也难以获得 (同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也不愿意他们获得) 公共政策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内部评估的信息呈对称状态, 搜集信息的成本低廉, 在进行评估时可以省去重新了解某政策或项目的步骤, 节约评估时间, 提高评估效率, 节省评估成本;另外, “谁主管谁评估”、“谁建设谁评估”可以明确评估主体, 体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 能够促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提高风险意识、维稳意识, 促使他们在决策时多考虑新政策、新项目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实践证明, 这种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由重大决策的提出、政策起草部门、项目申报审批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工作的实施部门等负责实施的评估, 他们与重大项目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 在评估过程中难免有失客观、公正。不难想象, 同一部门既负责制定重大政策又负责评估和判定, 或是同一单位既负责承办建设项目又负责评估和判定, 其评估结果往往是肯定该政策决策和该建设项目, 在这种典型的“自己评自己”的评估中,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政府部门在制定新公共政策的同时, 又在风险评估报告中认为自己制定的方案“存在很大的社会风险”;也很难相信一个建设项目的报批单位在撰写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同时, 又在风险评估报告中作“暂缓建设”的结论。因此, 这样的风险评估就成了做形式、走程序, 最终将会影响风险评估的客观性, 很难获得公众的支持和认同, 进而造成风险评估制度缺乏公信力和科学性。

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已经注意到评估主体的多样性, 主动邀请公民、其他社会组织参加听证会, 进行评估活动, 但是参与其中的公民代表和社会组织往往是由上级组织制定或加以一定条件的限制产生的, 这就使得评估主体形式化, 影响到评估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另外, 风险评估作为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研究活动, 要求评估者具备评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例如设计问卷、概率抽样、精算分析、处理数据等等。但政策的制定部门、项目的建设部门可能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并且也没有必要储备这类人才。

2 确定评估主体的原则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尽管内部评估具有一定优势, 但它不能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评估主体呢?James Quinn Wilson曾提出了两条有关政策评估的一般定律:定律一, 假如一项政策评估是由实施该项政策的人或者其朋友进行的, 那么, 所有对社会问题所做的政策干预都会产生所要得到的效果;定律二, 如果政策评估是由独立的第三方, 尤其是由对相关政策持怀疑态度的人所进行的, 那么, 任何对于社会问题所做的政策干预都不会产生预想得到的效果。一般来讲, 确定评估主体应依据以下原则:

2.1 多元化原则

即评估主体是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公民、第三方等相关利益主体在内的多元体系, 由于不同的主体有自身特定的评估角度, 同时自身也存在难以克服的评估局限, 而由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参与评估, 可以综合考虑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保证评估的公开性、公正性、客观性, 可以提高评估质量。值得注意的是, 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的社会公众在评估中往往被忽略, 而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或公共工程项目的实施, 最终都会影响到社会公众。例如, 政府部门的决策往往涉及城市规划、房屋拆迁、移民安置、职工待遇调整、工程选址等问题, 这些都与民众的物质利益或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因此, 在政府制定和评估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不能仅听取专家的意见, 更要考虑到民众的切身利益。江苏省无锡市在建设公共项目时, 政府规定公共项目必须由市民投票通过才能进入招投标阶段。据新浪网有关报道, 凡是财政投资的公共服务项目均要由利益相关的老百姓投票, 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实施项目, 群众不同意的项目不能上马。这种公民参与决策过程的做法不仅照顾到民众利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监督。有关研究和实践证明, 仅依靠政府官员和专家制定重大决策的做法是失败的, 一方面是这种做法提出的决策忽视了社会反应, 另一方面, 这些政策在面对草根力量的反对时也不可能执行下去。由于在政府在制定重大决策时主要涉及政策制定者 (官员) 、专家和普通公众, 他们对公共政策的风险的分析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见表1) 。因此, 在谈及评估主体多元化原则时, 不能忽视民众对风险的认知特点和情绪反应, 将民众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力量, 这样才能提高评估的公信力、可接受性和可实施性。

2.2 独立性原则

由于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及工程项目的承办方与被评估项目之间存在特殊利益关系, 在评估中难免会掺杂局部利益和本位主义因素, 进而影响评估的客观性。而独立于政府部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自主性较强, 视野开阔, 不易被机构组织的各种因素和框框所限制, 能够突破现状, 提供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建议。因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交给独立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第三方来做, 这样才能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客观。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的独立性可以借鉴会计制度中的外部审计。另外, 国外很多独立的评估机构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 例如美国兰德公司。评估只有由独立的第三方来做, 才会避免在评估中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在会计中存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 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它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刘进宝:《审计学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尽管上市公司基本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 然而法律规定, 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 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 对外不起鉴证作用, 不能向外界公开;在外部审计中, 国家审计机构发布的审计报告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 审计结果要对外公示;社会审计报告则要向外界公开, 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 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由于外部审计的审计人员与管理当局不存在行政上的依附关系, 不需看企业的眼色行事, 只需对国家、社会和法律负责, 在审计中克服了道德风险, 因而可能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3 专业性原则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关重大、社会影响广泛, 此项工作的开展要求采用专业的技术和方法, 选择专业的评估人员。专业评估组织 (包括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等) 拥有专门从事公共政策剖析研究和实践的人才, 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科学性, 且专业评估组织成员作为“非官方人士”, 其观点不受政府和小我主义影响, 能更好地保证评估结论的客观真实性。可以通过市场竞争, 引导市场上的科研力量进入风险评估的研究领域, 使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在选择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时, 外部评估主体在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客观公正性和保证评估结果的公信力方面都由于内部评估主体。因此评估主体的选择一定要多元化, 构建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公民、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体系。

3 管制俘获问题

虽然外部评估在很多方面优于内部评估, 但外部评估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2001年, 存在近百年的安然有限公司由于财务造假丑闻而破产的例子就是市场竞争的严厉惩罚。因此在选择第三方评估机构时, 要注重引入市场竞争。

在我国, 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评估往往是内部评估部门进行的, 这就容易造成管制俘获的问题。管制俘获理论从政府管制的利益导向着手, 分析评判各种利益集团对管制政策形成的作用和导向的影响, 并试图从总体上揭示政府管制的政策的局限性。该理论遵循这样的思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该理论的重要结论是:受管制企业为寻求垄断采取各种行为, 对政府管制高层面上所产生的效用。与假定政府管制当局致力于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理论相反, 政府管制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产业对管制的需要而产生的, 即所谓的立法者为产业所俘获;而管制当局最终会被产业所控制, 即所谓的执法者为产业所俘获 (Stigler, 1971;Peltzmanm, 1976) 。

当前, 管制俘获理论已经成为对政府管制最具挑战性的诘难。现实中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 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2003年实施以来, 尽管取得一定成绩, 但一直充满争议, 因其弄虚作假、劳民伤财等形式主义做法而饱受批评。由于评估主体是政府部门, 这就使得高校在评估过程中不得不以满足上级部门的要求为导向, 而放弃了以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或社会需求为导向, 形式主义泛滥。类似的例子还有高校排名。全球很多发达国家 (地区) 每年都会公布大学排名, 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本《钻石周刊》、加拿大《麦克林》杂志、德国《明镜周刊》、中国香港《亚洲新闻周刊》等每年发布的本国 (地区) 的大学排行榜。近年来, 中国也有很多机构对大学进行了排名, 有武书连版的、上海交大版的、人民大学版的、武汉大学版的、中国校友会版的等, 这些大都是由民间机构完成的。由官方对大学进行排名, 无异于让家长评价自己几个孩子哪个更为优秀, 难免过多掺杂个人的偏爱感情, 从而使评价显得主观化。与官方相比, 民间机构对大学排名更为客观、公正, 社会公信力也更高。

4 结语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要服务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 化解社会矛盾, 维持社会稳定。因此, 一方面评估结果应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 不仅要包括对社会稳定风险状况的总体评价, 还要包括对不同部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社会管理能力的评价, 以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另一方面还要将评估结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框架和问责体系内, 使评估结果能够反映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奖惩机制。通过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行为纳入领导干部问责体系, 可以督促各级政府领导从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思维去考虑风险评估工作, 积极探索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从源头化解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只有这样, 评估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达到其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幼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实践与完善[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12) .

[2]柳恒超.风险的属性及其对政府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的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6) .

[3]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是”与“非”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1/05/29/010934356.shtml.

[4]牟杰, 杨诚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1) .

[5]舍曼·富兰德, 艾伦·C·古德曼, 迈伦·斯坦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2) .

[6]刘典文.公共项目绩效评估的方法运用[D].厦门大学, 2008.

评估主体 篇6

我国宣传领域自2000年开始逐渐重视并引入科技宣传评估的方法与手段,并逐渐运用于大众传播领域。然而就科技宣传领域而言,评估机制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框架,给相关工作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瓶颈效应。因此,建设科技宣传的常态、实时评价机制,成为当前科技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作为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东科技宣传动态评估机制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对评估机制建立的核心问题———评估主体的选择和建立进行了探讨。

1 评估主体建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研究和探索科技宣传动态评估机制,一方面需要从理论的角度构建出一套科学、系统和完整的动态评估指标体系,为科技宣传绩效的判定提供“标尺”; 而另一方面,则更需要针对省情和宣传实践设立一个绩效评估的执行机构,构建组织分工、界定组织功能、规划操作流程,从而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科技宣传评估,并持之以恒地将评估工作常态化、动态化,最终推动科技宣传策略不断优化。

科技宣传的评估机构,即接受科技宣传委托方委托,对宣传绩效进行独立、权威与真实评估鉴定的独立实体。目前,科技宣传媒体针对新闻、广告绩效的评估,往往还停留在内部反馈总结、调适的阶段,如科技报纸都建立了版面打分制,每篇文章、每档专栏普遍实行了分级计酬等。然而,如果仅仅依靠传播机构内部评估而导致宣传绩效评估机构长期缺位,那么这种评价机制就好比对每块砖瓦都严把质量关,却忽视了对大楼整体质量的统筹把握。科技宣传要实现系统、深入、有效、持续开展的目标,就必须构建出能统筹协调整个宣传工作的评估主体。

遗憾的是,当前国内外鲜有科技宣传评估主体研究、实践的先例,因此就需要在借鉴其他传播领域的评估模式共性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科技传播的特殊性进行科学分析,甄选出符合我国科技宣传实情的评估主体。

2 各类评估主体的特性与功能分析

评估实施机构的建立,首要的是明确评估实施机构从何而来的问题,这就需要充分研究评估机制本身将会涉及的冲突矛盾,正确认识评估有效性,尽可能地进行整合,促进评估方与被评估方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

当前学界所研究的政府官方类绩效评估机构中,共可归纳成2大类和7小类,分析它们的功能特征将有助于遴选出适宜广东省省情的科技宣传评估实施机构。

2. 1 政府内部评估主体

( 1) 权威主管: 指被评估对象的主管部门。作为上级,这些部门掌握着宣传机构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可以直接作为绩效评估中的第一手材料,且更容易了解绩效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同时评估也是主管部门的一种管理工具; 不过,上下级的直接从属关系使得主管部门出现了既当组织者 ( 设计评估指标) 、又当裁判 ( 为宣传机构打分) 的情况,势必造成“粉饰太平”的不良现象,下级为追求表面上的良好评估结果而惟上不惟下,上级满意而群众不满意。

( 2) 相关同行: 指平级之间,有业务关联或共同目标的部门。一般是同为宣传机构的媒体同行。作为同行业相关联的兄弟部门,可以从各个侧面了解宣传基本绩效,有些甚至是主管部门也无从掌握的,因此,同级评估是权威评估的有效补充,对那些不涉及整体利益或自身利益的评估指标,一般能够给予比较客观的评价。

( 3) 下级直属: 指受直接行政领导或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下级部门。下级业务部门对上级所制定政策的可行性、操作性等具有发言权,如基层调研、工作部署、业务指导等。行政下属单位对上级单位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外部表现基本了解,但由于他们的从属地位,评估往往缺乏强大的约束性和影响力。

( 4) 内部人员: 指被评估部门的内部工作人员。作为员工,自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所在单位内部的运行状况,对各种缺陷认识到位,且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大多对改进下一阶段的工作具有直接指导的意义; 但是员工在评估过程中的主观性最大,因此,科学评估更多还应从外部着眼。

2. 2 政府外部评估主体

( 1) 法定机构: 指拥有合法监督权力的政府以外的部门机构。这些部门有正规渠道去了解各项工作,有义务倾听民众的呼声,有能力在工作业绩和群众需求之间作出评判; 但该类部门机关长期与政府部门共同办公,评判意见沾带浓重的“官方”色彩,同时评估多数集中于定性判断,缺乏专业性。

( 2) 专业机构: 指由专业人事组成从事政府绩效评估的社会性机构,亦称“第三方市场机构”。这些机构储备了大量专职评估的研究员和分析员,在诸多评估中专业性、客观性均是最强的,能够保证评估的科学合理性。然而,社会性机构作为绩效评估主体,没有法律地位的支撑,获取工作部门的内部信息比较有限,且评估开展所需的必要经费时常难以保证。

( 3) 公众及行政相对人: 他们是对公共服务质量最有发言权的人,但是传统服从权威的思想一直使其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参与评估的有效信息和途径,影响甚微; 而且,公众及行政相对人作为绩效评估的主体是一个组成复杂的复合体,要讲求科学构成,考虑适当数量、结构及组合配比等。

3 科技宣传评估主体的选择与职能

3. 1 科技评估宣传主体的选择

科技宣传的特殊性质以及信息发布主体的不同角色定位决定了其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是不同层级的科技管理部门,可以是社会公众,也可以是媒体自身。比照国外的通行做法,往往是将评估工作通过市场化的渠道交给中介机构,也就是权威的商业调查公司来完成,如澳大利亚的广播电视管理委员会 ( ABA) 就专门设有研究与评估科,定期进行传播效果及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的调查,并出版评估报告。他们对当前修改广播电视法的社会环境和公众态度、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及传播效果、公众对广播电视的期望和投诉都作了细致的调查评估,对委员会掌握信息、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帮助极大;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 ( FCC) 也设有专门机构对各大电子媒体的传播绩效进行评估,并划分等级向受众作出权威性的推荐 ( 我国目前在收视率和阅读率的评估上已经采取这一方式) 。

基于国外的成功经验,科技宣传的评估主体以第三方机构为优。但是就广东省科技宣传实践而言,评价工作仍以主管部门对相应宣传绩效与传媒对自身绩效的评价为主,评估体系整体的建构尚在襁褓之中,因此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一方面,对带有强烈社会公益性质的科技宣传活动进行评估,会缺乏足够的盈利能力,如果评估实施机构仅依靠市场运作,那么将难以为继和生存;另一方面,无论是各种针对传播效果问卷的调研、访谈,还是对宣传事件的追踪调查,还是管理数据库、将各类评测数据按照模型分析、研究,得不到行政力的有效保障,也将举步维艰。此外,如果缺乏政府的行政力,某些媒体可能根本不接受评估实施机构的调研,脱离政府背景的支持也缺乏足够的公信力取信于民。

因此,在绩效评估体系初建期,必须由科技主管部门来牵头,作为科技宣传动态评估机制推广的坚定力量,政府需要对处于襁褓之中的评估实施机构予以行政上的、财政上的扶持和关照,让评估工作尽快步入良性运作的阶段。当操作进入正轨后,主管部门应该从评估主体的角色中逐渐退位。主管部门的新闻管理职能本身也是绩效评估的主要对象,它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何况大量的常规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一项浩繁的工作,需要依靠专业技术的操作,评估机构则应当尝试扩展融资渠道,避免政府单一投入的局限性。在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估机构的运作经费除了政府投入外,往往还包括由许多大企业和财团成立的科技研究基金会、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立的科技研究立项课题经费等。

总之,科技宣传动态评估实施机构在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仍旧需要打破传统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单一投入体制,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鼓励个人、社会团体、基层组织及民间其他组织投资或直接参与这一公益事业,缓解日常评估、研究、开发、维护等工作的经济压力。对科技管理部门而言,在成熟的绩效评估模式中应当扮演评估过程的监控者和评估结果的使用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评估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评估的公正性、权威性、有效性和常态化。

3. 2 科技评估宣传主体的职能

3. 2. 1 跟踪搜集评估分析所需内容与数据

按照科技宣传评估体系对评估分析所需的内容与数据进行跟踪搜集,是评估主体需要完成的首要职能,也是评估的基础性工作。评估主体应通过人员分工,形成针对不同领域的考察小组,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座谈访谈法、内容分析法等,对宣传内容、宣传主题、宣传对象、宣传形式等开展常态跟踪、动态跟踪; 对全省重特大宣传工作 ( 如科普周、科普月等) 开展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等专项评估工作,随时记录事件的动态走向并进行通报; 同时,要为基础调研素材构建科学的数据库体系以将其集纳,保障下一阶段的分析评估工作,为回溯历史资料奠定基础。

3. 2. 2 定期发布评估报告,考核宣传绩效

对评估机构而言,评估精度并不是评估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任何形式的评估都是为了引导传播活动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功能,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促使科技宣传的主体、媒介、受众等相关各环节、要素逐步掌握对科技宣传绩效量化的方法,从而提升对科技宣传的重视,并不断追求提升才是宣传绩效评估最根本意图。

绩效评估结果既可以以月度、季度和年度评估报告的形式呈现,即对本地区科技宣传绩效的周期性总体评估和分项分析,公布绩效排名状况,并与各种奖惩制度挂钩; 也可以用项目评估报告的形式,即对某一重大社会事件或某一宣传战役的传播绩效进行综合评估,它主要是评价项目的得失,用以指导今后类似科技宣传内容的决策。

从公众层面来说,宣传评估主体对宣传工作的动态绩效进行定期展示,能够让公众充分了解当前一段时间科技宣传的“健康度”,推动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公布绩效评估状况是公众“体验服务”的一种方式,它把科技宣传各个主管单位、执行部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描述并公之于众,无疑有助于广大群众理解、监督、参与和配合政府的科技宣传工作。

3. 2. 3 动态优化和完善科技宣传评估模型

随着社会公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科技宣传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与媒介环境下,评估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当前由于国内尚未实施对科技宣传的实质性评估工作,提出的评估体系也较为初级和简单,例如缺乏对微博、手机等新媒体无间隙动态跟踪评估的机制等,逐步缩短评估周期,不少评估内容和评测手段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完善。因此,科技评估主体必须在日常评估工作中不断汲取经验,根据社会、经济、媒介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既有的评估模式进行适当修正、完善,实现连续评估、无间隙评估,真正达到评估模型和方式的动态化。

3. 2. 4 基于评估结果提供改进的对策建议

科技宣传绩效的动态评估能否发挥很大作用,其核心不是在于评估体系的运用,而是对绩效评估结果中各种报告、数据等潜藏资源的开发程度。一套评估体系只有能修正科技宣传工作的各种不足,使各项经费投入合理化,才达到了构建它的真正目的。因此,评估主体应在公开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当前科技宣传工作进行分析诊断,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评估中出现异常的指标有的放矢地提出修缮宣传漏洞的对策和建议,指导管理部门、宣传单位调适宣传策略与行为; 另一方面,借助评估结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决策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指导包括员工招聘选拔、薪酬、培训开发、激励方案调整、开发员工潜能等在内的多项工作,实现评估结果与表彰奖励相结合、评估结果与行政问责相结合、评估结果与财政预算相结合的目标。

4 结论

时至今日,广东省科技宣传工作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未来一段时期,如何进一步开拓思路、更大程度地发挥宣传的功能作用,更加精准、科学地总结科技宣传的绩效将成为科技宣传管理部门的主要攻坚点。

推动评估主体的建立,是建构科技宣传绩效评估机制、优化其宣传策略与路径迈出的重要一步。基于本文的分析,绩效评估主体的最终选择要依据评估项目的内容,考虑现实环境下各类评估主体作用的发挥情况,以政府行政力为保障,以第三方评估主体为基础,坚持以民为本,形成兼顾内外、上下层面的多元主体良性互补结构。

摘要:当前广东省科技宣传工作尽管在传播创新理念、科技政策与创新实践方面成果颇丰,但总体仍然停留在“宣贯”的层面,缺乏对受众评价反馈、传播效果评估的充分重视,因此量化地评估各项科技宣传活动的效果显得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回答“由谁实施”和“以何种标准实施”两个问题。在分析国内外既有媒介宣传评估执行机构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为全省科技宣传绩效评估主体的选择和建立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方案。

评估主体 篇7

一、主体单一化:政府绩效评估失效的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内部评估主体主要是指被评估的政府本身, 主要是政府行政体系内部各个层级的政府组织。外部评估主体范围则较广, 包含地方权力机关, 地方审计机关, 社会媒体, 社会组织, 公众等。然而从实践来看, 由于行政主导理念根深蒂固、公民社会发展不健全等原因, 各类资源在横向上向行政体系内部集中, 在纵向上向行政体系上级集中, 外部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能力和条件有限, 造成政府, 尤其是较高层级的政府, 垄断了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 使得政府凭借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和资源, 实现了自身在绩效评估中的超然权威地位, 成为政府绩效评估惟一的主体角色构成, 致使整个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呈现单一性的特征。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 政府绩效评估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收集的政府绩效信息, 并据此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而当前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化, 将政府各类利益相关者排除在外, 显然是不合理的, 其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致使评估过程封闭, 评估结果合法性受质疑

由于评估主体决定了绩效评估的目标选定、指标设置、客体选择、数据分析和结果反馈等绩效评估的全过程, 以政府为单一评估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估, 实际上使绩效评估成为行政体系内部“自导自演的把戏”, 政府既是规则制定者, 又是执行者, 绩效评估从发起, 到指标设置, 再到数据采集和分析, 结果报告, 全部由政府本身完成, 评估过程封闭, 无法被政府之外的其他主体和客体接触和了解, 这一方面加剧政府的道德风险, 另一方面导致社会监督缺失, 直接弱化了政府绩效评估的效用, 降低了评估的合法性, 导致绩效评估结果饱受社会质疑。

(二) 削弱绩效评估专业性

政府作为绩效评估的单一主体, 还体绩效评估指标设置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兴起之后, 中国政府部门开发了大量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如由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发布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及《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 中央文明办和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司制定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等。然而, 相较于专门从事绩效评估指标研究的组织而言, 政府在绩效评估指标设置方面存在不专业、技术性不强的问题。简单来说, 无论是《农村全面小康标准》, 还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更多的是一种导向标准, 而非完整而详细的政府绩效测评指标。虽然2003年以后, 随着中央政府“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提出和推进, 中国各地方政府开始寻求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 尝试开发更具专业性的指标体系, 但由于这些高校研究机构始终没有明确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地位, 其开发进程缓慢, 成果不显著。指标体系的不完善, 造成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指标框架设计, 数据采集等方面都存在不专业的问题。

(三) 绩效信息采集不完全, 致使评估结果存在偏差

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绩效评价激励政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从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进而提高政府合法性, 因此绩效评估的数据应该来源于公众。而在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构建下, 政府既是评估数据的收集者, 又是数据的提供者, 公众对政府的意见很可能被扭曲、修改, 甚至是忽视。这就造成绩效信息不完全, 不能真实反映民意, 造成评估结果偏差。

以政府为单一评估主体, 严重地扭曲了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过程, 使得绩效评估应有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评估效用和效率都难以与预期目标保持一致。因此, 建立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 已经成为提高政府绩效评估水平, 实现政府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

二、多元主体构建:政府绩效评估的内生需求

政府绩效评估必须由多个主体共同完成, 从根本上讲, 是由政府绩效评估的内生需求决定的。

从内生角度讲, 政府绩效评估一般具备三个基本属性, 即评估的技术性、信息性和权力性。所谓技术性, 是指绩效评估过程本身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而信息性, 是指绩效评估仅依赖于所采集到的绩效信息;所谓权力性, 是指由于政府是公权力的集中体, 对政府的绩效评估, 就是对高度集中的政治和行政权力的绩效评估, 因而需要评估主体具备相当的权力和权威。

从权力性来讲, 对政府的绩效评估, 实际上最有权威的评估主体就是政府本身, 尤其在中国, 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高度集中于政府部门, 因此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的主体体系中必须包含政府本身。

从技术性来讲, 显然具备专业评估知识和技术的组织是最佳的主体选择。在西方发达国家, 技术主体往往是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组织, 这类组织以绩效指标设计、绩效信息有效收集处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盈利或非盈利方式向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绩效评估的技术支持。

从信息性来讲, 为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以360度绩效评估方法为准绳, 对政府绩效信息的收集, 既要包含行政体系内部对政府工作的实际过程信息的采集, 又要包含政府工作服务对象———公众对政府绩效的评价信息。其中公众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接受者, 对政府工作绩效有真实感知, 因而也构成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主体。

本质而言, 政府绩效评估的内生需求就是其实现的必需条件, 只有同时具备这些条件, 才能保证绩效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就此而言, 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的应有作用, 其首要在于构建包含权力主体、技术主体和信息主体三方的多元主体体系。

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改善政府绩效评估实效的逻辑

由权力主体、技术主体和信息主体共同构建的多元评估主体体系, 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政府工作的利益相关者纳入绩效评价的过程中, 保障政府绩效评估的实际效用, 更好地促进政府改善工作实效, 提高公众满意度和政府合法性。这是因为相较于单一主体, 多元主体的绩效评估有以下三点相对优势:

(一) 实现了更开放的评估过程, 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行政压力

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实际上是将政府绩效评估的具体工作, 交给其他的主体去做, 避免了政府在评估过程中的“自导自演”, 这一方面减少了政府的工作量, 政府工作压力的实质性减轻, 另一方面也使得评估过程不再是政府内部的“暗箱操作”、道德风险和寻租行为, 减弱了公共服务对象对政府的质疑, 从而维护了政府在绩效评估过程中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减轻了政府官员在心理方面的压力。

(二) 实现了更专业的评估指标设置, 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政府绩效评估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 要求评估人员具备极高的政治、法学、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量政治学等方面的技术条件和专业知识结构, 而多数政府及其官员, 都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和知识条件。多元化的主体构建中, 则可以通过将专业性的评估组织纳入主体体系中, 让更专业的人员去构建指标和收集评估信息, 从而实现整体政府绩效评估的专业化和科学性, 进而为地方政府未来的工作改进, 提供最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 实现了更广泛的信息收集, 保障绩效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显然, 单一主体下,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数据来自于政府内部, 而中国目前的国情下, 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有着强有力的资源传道链条, 如此采集的评估数据, 其真实性难以保证。而通过主体多元化设置, 实现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的相互配合, 使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提供数据, 从不同角度关注政府工作和公共服务的实际效果,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上述三个优势同时发挥, 可以弥补当前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际缺陷, 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作用。为保障上述三个优势的发挥, 需要多元主体之间保持基础性联系和相对独立的关系。所谓基础性联系, 是指三个主体之间必须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 在政府绩效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从而保证三者主体地位平等。所谓相对独立, 是指三个主体在制度性联系的基础上, 在具体的绩效评估工作细节方面互不干涉。在此基础上, 政府绩效评估流程将呈现一种自发循环和有效反馈的完整链条:政府或权力主体确定绩效评估的目标意向后, 权力主体授权技术主体进行绩效评估的具体权限, 技术主体根据评估目标确定信息主体范围, 并由权力主体赋予被确定的信息主体绩效信息供给的义务, 由技术主体独立开展信息搜集、分析、评估和反馈工作, 权力主体接到技术主体的评估反馈, 根据反馈结果推进政府工作改进, 信息主体则对政府工作改进状况与其供给信息的匹配度进行监督, 在匹配度不高的情况下要求权力主体进行再次评估, 从而实现了政府绩效评估的不断循环, 保证了三个主体的相互制衡, 实现对政府绩效评估过程的权力主体掌控、技术主体支撑和信息主体监督分化型共建, 持续推进政府工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包国宪, 周云飞.中国政府绩效评价:回顾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7) :105-111.

[2]彭国甫.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三个基本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1 (4) :73-81.

[3]邱法宗, 张霁星.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3) :38-41.

[4]盛明科.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与构建方法[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4) :25-32.

评估主体 篇8

在大量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 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数额是一直困扰司法机关的难点问题之一。自从开展专利审判工作以来, 最高人民法院就陆续制订了关于赔偿数额的司法解释, 但在现实中除了法定赔偿外, 诸多的侵权赔偿数额确定原则及其细化性规定很难得到贯彻和执行。在司法实践中, 或因原告无法提交相关证据, 或因原告未能充分举证证明其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被告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因此, 无一案件不最终由法院根据《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1条规定酌定赔偿数额。

但是, 由于酌定的数额可能与实际损失数额有相当的差距, 因此, 其与我国民法理论中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损益相当原则”相悖。在此背景下,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应运而生。但是, 由于我国的证据与鉴定立法比较滞后, 目前诉讼中的知识产权损害评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性质不明;评估机构管理无序, 如目前既有司法行政部门的管理, 也有财政部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管理;评估人资格没有统一标准;评估人培训考核晋升不完善、评估的范围、对象无法律规定;评估的标准不明确等,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的性质不清, 其究竟属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 (鉴定结论) 抑或专家咨询, 目前的法律还没有具体涉及, 相关的制度也未建立。

按照《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 可以进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的只能是经财政部门批准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 而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四条、第五条规定, 可以进行司法鉴定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目前, 各地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即属此。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主体混乱直接使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报告的效力受到了影响, 使其是否具有证据效力受到了质疑。

造成目前法律关系主体混乱的重要原因是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的性质不明, 因此, 明确其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 解决上述问题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司法鉴定。其做出的评估报告当属于鉴定结论, 具有证据效力。另一种是专业咨询。在民事诉讼中, 的确存在法官需向专家进行咨询的情况。其中, 既有进行技术咨询的情况, 也有进行专业法律咨询的情况。如果能聘请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 使咨询专家也受到一系列庭审规则的制约, 如回避制度、合议制度等等, 既符合正当程序原则, 也可以较好地解决法官对专门问题的认知能力不足的情况, 值得提倡。但是, 专家参与咨询, 无论是技术咨询还是专业法律咨询, 往往都是非书面, 也是不通知当事人的, 是法官在开庭和合议之外进行的。这种做法剥夺了当事人听审和申辩的权利。它既无法保证咨询专家与当事人无利害关系, 又无法使专家对咨询结果承担责任。而将裁判结论建立在没有参加庭审, 没有经过质证和辩论, 不承担相应后果的所谓专家意见之上, 这对当事人是极不公平的。违背了诉讼的正当程序要求, 也违背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法定证据原则和辩论原则, 是不应当提倡的。

综上所述, 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中, 将知识产权损害评估在性质上界定为司法鉴定更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精神。

二、国外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法律关系主体的构建

(一) 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鉴定人制度

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是中立的鉴定人制度。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 受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鉴定人往往被认为是法官的辅助者, 承担着近乎法官的司法职能, 鉴定被视为是帮助裁判者发现真相、实现正义的活动, 因而, 鉴定人是“帮助法院进行认识的人”, 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这种性质和地位决定法官有权指定、聘请鉴定人, 也决定了大陆法系各国法律要求鉴定人对双方当事人采取中立的立场。

其二, 鉴定人既然作为“法官的科学辅助人”, 因此, 如同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样, 担任鉴定人也应该有严格资格。大陆法系的鉴定人资格原则采取的是法定主义。在法国, 法律将鉴定权具体授予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机构, 鉴定人的资格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 必须是已在鉴定人名册上登记的人。特殊情况下可以选任没有在鉴定人名册上登记的人, 但必须要附有理由。 (1) 第二, 鉴定人的立场或职务必须与鉴定工作不矛盾。如《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57条规定:“专家应从最高法院办公厅制定的全国专家名册中所列的自然人和法人中选取, 或者从各上诉法院与总检察长商定提出的名册中选取。”因此, 法国的最高法院办公厅每年都制作全国性鉴定人名册, 各上诉法院也可按不同专业作成鉴定人名单, 公布所列的自然人和法人作为鉴定人, 法院通常从中指定具体诉讼中的鉴定人。鉴定人登入名册或被删除的程序由行政规章予以规定。鉴定人在程序上通常是借助调查, 形成书面意见结论后提交法院, 该意见结论在诉讼上即可构成案件记录的内容之一, 由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进行质疑、辩论, 然后由法院根据情况作出判决[1]。而大陆法系的另一重要国家———德国, 对鉴定人资格的审查主要是由法官进行。德国法律规定, 法官有权指定鉴定人, 这种鉴定人称之为“官方鉴定人”, 倘若无特别情况, 一般应首先使用官方鉴定人。 (2) 此外, 大陆法系在民事诉讼领域中还采用任意主义来界定鉴定人的资格。如《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232条规定:“法官得委派其挑选的任何人, 通过验证、咨询或鉴定, 以查明应有技术人员协助才能查明的某个事实问题。”《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04条规定:“当事人一致同意某特定人为鉴定人时, 法院应即听从其一致意见。”从而表现出对鉴定人资格采取的任意主义。类似的规定也存在于俄罗斯联邦、日本以及中国澳门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典中[2]。

其三, 在鉴定人的选任方式上, 采用的是法官主导选任方式。在大陆法系不少国家, 鉴定人一般是由司法官聘任的, 其参与诉讼的目的是帮助法官对事实进行认定, 其职责是弥补法官知识和经验的不足, 因而被视作法官的助手, 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因此, 司法鉴定活动带有准司法性质, 鉴定人的地位在制度上得到确认。但是,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在现代许多大陆法系国家, 鉴定人的选任制度已经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由法院或法官指定、聘任或委托, 而是更多地体现尊重和重视当事人的意志。

(二) 英美法系国家采用的鉴定人制度

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模式属于当事人主义, 因此, 其采用的是对抗鉴定人制度。该制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其一, 在英美法系国家, 无论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 就其形式而言, 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完全平等, 因而法律将鉴定人定位于诉讼当事人的科技助手, 被称作专家证人 (expert witness) 。而证人具有很强的附属性, 即证人是“当事人的证人”, 因此, 这种定位完全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对鉴定人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的定位。

其二, 受对抗鉴定人制度的影响, 英美法系在鉴定人资格方面采用的是有限的任意主义原则, 如美国, 在立法上并不确定鉴定人资格, 也不将鉴定权固定授予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机构, 任何人 (所有“经过该学科科学教育”的人, 或者“掌握从实践经验中获得的特别或专有知识”的人) 都可能成为案件的鉴定人, 只要参与审理有关案件的法官或陪审团认为具备鉴定人资格即可。当事人选定鉴定人是通过委托的方式实现的, 采取的是当事人委托鉴定制度。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的英格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对初级鉴定人实行登记准入制度。1999年4月26日英国新《民事诉讼规则》正式生效, 是英国民事司法制度现代化的全新起点。新《民事诉讼规则》关于专家证人的规定作了许多修改, 主要包括四方面:进一步强化专家的公正职责;限制专家证据不必要的使用;法院有权强制运用单一的共同专家;鼓励专家证人之间的合作等, 集中表现了对专家证人的限制。

其三, 此种模式的鉴定人选任最为主要的是当事人主导方式。在英美法系传统的对抗式诉讼模式下, 专家证人和律师一样, 是当事人重要的诉讼武器, 当事人都有权委托鉴定人。专家证人根据当事人指示就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并服务于委托人。因此, 当事人选定的这些专家证人, 尽管提供所谓“科学”证据, 但事实上专家意见一般皆对委托人有利, 在许多情况下, 其与代理律师合为一体置于同一当事人阵营而与对方对抗, 故在美国经常发生所谓的“鉴定大战”[3]。根据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706条规定, 法院可依职权选任公平的专家证人, 并由公共机关对这个专家给予一定的补偿, 同时, 并制定出各专门领域权威机构提名的公共专家名册, 由法院从中选任专家。当专家证人的意见对立时, 法院选任的专家证人由于不具偏袒性, 易取得陪审团的信任。但是尽管如此, 法庭选任专家证人的情况不多, 当事人选任鉴定人的情况仍占主流。

综上所述, 英美法系国家主要致力于强化鉴定人的公正地位, 以遏制鉴定的过分当事人化。大陆法系国家则努力强化鉴定程序中的制约机制, 并增强控辩双方对鉴定程序的参与能力, 以减少鉴定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我国而言, 目前的司法鉴定制度还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1) 在未来的改革中, 可充分借鉴两大法系的优点来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 以及构建属于司法鉴定领域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制度。

三、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评估主体的构建

(一)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主体界定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委托人与被委托人, 委托人即要求被委托人对受到侵害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的人, 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委托人包括诉讼阶段的委托人与非诉阶段的委托人, 具体而言, 包括法院;知识产权权利人以及其他的利害关系人, 即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而狭义的知识产权委托人仅指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委托人, 其确定取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的性质, 前文已述, 我国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应该属于司法鉴定的一种, 可在未来的改革中借鉴大陆法系的做法加以完善。具体而言, 包括自然人、社会中介机构, 如资产评估机构或者专门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 以及目前实践中的一些司法鉴定机构。在法律体系中,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因此, 按照大陆法系的传统, 我国应建立中立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主体制度, 在此制度中, 即委托人包括法院和当事人。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的另外一方主体为被委托人, 被委托人是“帮助法院进行认识的人”, 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 (2)

(二)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主体的资格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主体资格中, 最为重要的是被委托人, 即评估人的资格界定。前文已述, 评估人是作为“帮助法院进行认识的人”, 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 法官有权指定、聘请知识产权损害评估人, 但是, 其必须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我国可以借鉴法国等国的鉴定人名册制度, 建立知识产权损害评估人名册。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评估人条件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可进入评估人名册, 而能够进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的主体必须是在评估人名册中登记的特定人或特定机构。但是, 在特殊情况下, 可以选任没有在鉴定人名册上登记的人, 但必须要附有选任理由。

对于评估人而言, 进入名册须具备以下积极条件: (1) 自然人的积极条件: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业务相关工作十年以上经历, 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参加了执业责任保险。 (2) 法人、非法人组织的积极条件:有明确的业务范围、章程;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每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业务有三名以上评估人;能够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

而消极条件即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的成员具备以下情形的其中一项, 不得担任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的评估人。其具体如下:因执业、经营中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 受到行政机关、监管机构或者行业自律组织行政处罚或者纪律处分之日起未逾三年;因涉嫌违法行为正被相关部门调查;因不适当履行职务或者拒绝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等原因, 被人民法院从评估人名册除名之日起未逾三年;缺乏担任评估人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缺乏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受过开除公职处分的, 以及被撤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人登记的人员;人民法院认为可能影响履行评估人职责的其他情形。

摘要:因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性质的不明, 导致了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法律关系主体混乱。因此, 将知识产权损害评估在性质上界定为司法鉴定更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精神, 并应以此为基础, 确定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评估主体, 实现权利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主体

参考文献

[1]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232.

[2]沈健.比较与借鉴:鉴定人制度研究[EB/OL].http://www.privatelaw.com.cn/, 2011-01-20.

评估主体 篇9

一、重大项目稳评主体权责问题现状

权力、责任体系是由权力主体、责任主体、权力、责任及相应环境因素构成的系统。责任的规定性描述为积极责任;而因违反规定、滥用职权而应受到的惩罚, 即消极责任。权力则主要是主体对事物的支配力、控制力与影响力的综合。[1]

目前, 学界对稳评主体专门研究的文献非常有限, 多是在研究稳评机制时作为该制度的一个小问题被提及, 对稳评主体的结构安排、稳评主体间关系等尚缺乏专门深入细致的研讨;对主体间权责关系的探讨则多是在宽泛的行政学领域广泛、定性论述, 缺乏在重大项目稳评领域的针对性、适用性探讨。比如, 徐亚文提出“稳评作为一种行政程序, 法制化程度不够”。[2]张小明提出, 稳评中“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权责划分原则, 导致评估决策者与实施者存在合二为一现象。[3]蒋俊杰学者则提出, 重大项目稳评中各部门之间权力和职责交叉, 风险界定难以清晰, 责任倒查过程中各部之间相互推诿, 造成评估责任追究难的问题。[4]黄杰等学者提出, 要规范稳评中各主体间权责关系, 进一步明确重大决策的评估与责任主体, 通过法律形式对评估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明确规定, 并对其各自的责任进行严格规范和约束等, 实现权责匹配。[5]

实践中, 政策文件中关于稳评主体间的权责有如下规定, 中办2号文件提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国家发改委等其他政府部门政策文件中多以列举方式进行表述, 例如, 根据“谁决策、谁评估”的原则具体列举出地方党委、政府、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评估小组等多种评估主体, 或是“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组织对项目单位做出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开展评估论证”。中稳发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 评估主体是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者。这些规定看似明确, 并涉及其中部分稳评主体的权责规定, 但其对稳评主体的分类不尽一致, 给实践工作中对稳评主体的角色定位、权责划分, 评估责任的落实带来了一定阻碍。由此出现稳评主体层级 (省、市、县级) 不确定、评估实施主体不愿评、评估责任主体不履行评估主体责任或者责任下推、评估监督主体监督乏力、问责追责不力, 中省企业在市、县区投资的重大项目难以落实评估责任主体等诸多困境。

稳评实践中部分稳评委托主体、实施主体与监督主体存在合二为一或合三为一现象, 地方政府在重大项目稳评实践中多是同一稳评主体同时履行风险调查分析, 风险调查分析论证、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及评估报告的复核等。也出现了多类稳评主体履行近似职责, 因而总体呈现出个别稳评主体职责过多, 多主体间稳评职责交叉, 职责边界模糊问题;而在消极责任承担方面, 主要是针对评估责任、决策责任及其他失职渎职等责任的惩罚或问责。从表中分析结果不难看出, 稳评委托主体、实施主体是消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但稳评中各地追责规定仍有差异。同时, 稳评监督主体的消极责任承担出现缺位, 这正是稳评实践中对稳评监督主体监督不力等责任追究未引起重视的验证, 也是当前稳评监督乏力的一个原因。

此外, 不同稳评主体在重大项目稳评中均拥有一定权力, 且权力类型、结构不同。在稳评实践中, 稳评中各个主体围绕各自的利益点, 对项目稳评均有一定建议协商权, 经过一定的协商程序或环节促成稳评决策主体作出项目决策。而其他几种权力在不同主体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决策权几乎绝对掌握在稳评决策主体手中, 其他稳评参与主体 (如公众等) 对决策仅有极小的实质影响力。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在稳评实践中存在稳评委托主体与稳评实施主体重合现象, 作为稳评监督主体的稳评实施主体也拥有决策权;同样, 由于部分地区地方党委、政府同时作为稳评实施主体与稳评监督主体, 也部分具有执行权与监督权;而稳评激励检查权中考核权主要由稳评监督主体中综治、维稳、法制等部门拥有。值得注意的是, 在有关问责权规定中, 仅有极少的材料提及由地方党委、政府或其法制部门进行稳评决策与评估责任的追究, 而其他政策文件等材料仅有问责权力的描述, 出现了问责主体缺失、不明确的情况。综上所述, 稳评主体的权力分配暴露了问责主体缺位, 稳评委托主体、实施主体、监督主体的部分重叠, 造成“自己评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考核自己”等矛盾, 与学理不符。

二、重大项目稳评主体权责缺陷产生原因

1. 稳评主体及类别认识不一致

明确稳评主体是探讨重大项目稳评主体间权责关系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基础。尽管中央及各地政府在重大项目稳评实践中皆遵循“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谁决策谁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但从本文梳理出的稳评主体类别中可以看出, 中央及各省级政府对稳评主体类别的认识不尽一致。即使出现在相同的稳评主体类别里, 其具体所指对象也存在一定差异。这种认识上的不一致导致了稳评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缺乏稳评统一话语体系, 在相当程度上为稳评中主体的权力分配与责任承担带来困惑, 影响了稳评主体间权责关系的良性建立。

2. 稳评主体权责划分不合理

从前文分析中可以看出, 其中有一种对象拥有多项权力, 多个主体承担一种责任, 形成自责重叠交叉, 权力过于集中或权力与责任的真空地带等现象。本文认为,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不同稳评主体的权责在不同政府层级、部门与职位之间的权责划分尚未达到合理、科学, 主体权责界定尚不明确。

3. 稳评问责机制落实不足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中极少看到关于稳评追责的实例, 稳评问责的实践几乎没有实质性触及。稳评监督不力、问责主体缺位是当前稳评实践中凸显的问题。由于稳评责任监督、考核机制薄弱, 既忽视对稳评监督主体督查不力等的问责机制, 也没有针对稳评的专项考核机制, 多是依靠综治、维稳考核, 或政府目标责任中极少部分对稳评的考核。这样的考核与问责自然无法发力, 难以真正落地。加之当前我国稳评问责范围较窄, 问责大多局限于重大项目引发社会冲突或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后的事后稳评结果的责任追究。而对决策过程与评估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追责几乎没有涉及, 问责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对消极责任与积极责任的约束力。

4. 稳评主体间权责欠缺法律依据

目前, 稳评主体间权责关系的建立大多以行政文件形式出现, 缺乏法律制度依据做保障。这些规定大都较笼统宽泛, 缺乏法律形式呈现的职责权限划分原则、相应的监督机制与问责机制安排等, 造成各地对“规定动作”的“自主发挥”空间过大, 容易造成较大随意性和不符合权责关系规范行为, 进而出现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地方政府及其部门间权责关系的“灰色地带”。

三、重大项目稳评主体权责优化对策建议

1. 明确界定稳评主体类别

稳评主体是稳评权责体系的核心要素。优化稳评主体间权责应针对稳评主体类别的明确界定。这对于重大项目稳评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十分重要。它将为学者及实践工作者统一关于稳评主体的认识, 内涵的理解等, 也为稳评主体间的权力分配与责任承担等权责关系的良性建立奠定较为一致的对话基础。

2. 科学合理划分稳评权责

稳评主体权责的配置可极大推动稳评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稳评中各主体的各种权责, 明确各稳评主体间权责的边界, 才可达到各主体有责有权、权责对等、减少职责交叉灰色地带、避免权责空白地带。这也是对设立稳评工作问责与考量标准, 积极实施稳评工作的绩效考核及问责、追责工作的配套必要措施。

3. 落实稳评主体问责机制

面对稳评谁来问责、向谁问责的工作困境, 尽管不少地区进行了积极探索, 例如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然而, 稳评实践迫切需要将现有问责机制具体化、可操作化。不仅要抓问责, 还要同时关注对稳评过程、稳评结果的“双问责”。在问责追究对象中纳入对稳评主体监督责任的问责, 促进稳评主体的积极责任与消极责任的统一。同时, 将稳评的考核机制作为实现问责的重要手段, 逐步建立属于稳评的专项考核制度, 借助这样的制度, 将稳评各个环节的权责落实, 进而推动稳评主体间权责的平衡。

4. 健全稳评制度保障

合法性对于稳评主体开展稳评工作是最大的保障与依据, 也是使其在重大项目稳评中切实发挥效力的根本举措。因此, 健全稳评制度保障, 将稳评主体权责关系法制化、程式化是当前完善稳评机制的重要途径。稳评主体权责关系的法制化有助于稳评主体明确稳评权责划分、依法行使稳评权力、依法承担稳评责任, 有助于增强稳评的刚性约束力, 也必然会促进稳评制度的实效。

摘要: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重大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风险, 避免因重大项目上马或实施引发的社会矛盾。当前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间权责关系是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重大项目稳评主体间权责现状、权责缺陷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优化对策建议, 以期为重大项目稳评机制评估主体的设计改进提供思路。

关键词: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权责

参考文献

[1]樊钉.问责制与权责关系重构[J].重庆行政, 2004 (06) :46-48.

[2]徐亚文, 伍德志.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局限性及其建构[J].政治与法律, 2012 (01) :71-79.

[3]张小明.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 2014 (06) :65-70.

[4]蒋俊杰.我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现状、难点与对策[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2) :90-96.

上一篇:财政学多媒体教学下一篇:边界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