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功能检查(通用8篇)
儿童肺功能检查 篇1
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及效果, 本文选取2014年2-11月我院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2-11月收治接受肺功能检查儿童60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 观察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1~7岁, 平均 (4.2±1.3) 岁。对照组30例, 男15例, 女15例, 年龄1.5~8岁, 平均 (4.3±1.5) 岁。所有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儿童都意识清楚, 在智力发育以及认知能力上表现正常, 而且都是第1次接受肺功能检查。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对于本研究所有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儿童以及儿童家属都知情同意, 并且已经签订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得到医院相关部门的批准通过。
护理方法:对照组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较差。观察组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较强, 具体护理干预措施: (1) 对儿童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在对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查之前, 医院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查相关仪器设备的完整性, 使其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引导儿童进入检查室内, 仔细核对好儿童的相关信息资料, 并且要详细询问儿童的病史情况以及具体用药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为儿童测量身高与体重, 耐心细致地向儿童以及儿童家属讲解相关的肺功能检查注意事项与具体检查方法, 向儿童做肺功能检查的呼吸示范。 (2) 对儿童进行情感上的护理干预:医院护理人员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 并且要采用半蹲的姿势, 从而使接受检查的儿童对其产生一定的信任感, 有助于儿童接受肺功能检查的顺利完成。此外, 在肺功能检查之前, 医院护理人员需要向儿童家长详细讲解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向其简单介绍一下肺功能检查的具体方法以及一系列注意事项, 确保肺功能检查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耐心地解答儿童以及儿童家长的相关疑难问题, 特殊情况下, 可以带领儿童家长进入肺功能检查室进行参观, 全程观看儿童的肺功能检查过程。 (3) 对儿童进行行为上的护理干预:对于相对配合的儿童, 护理人员要利用简单易学的方法教会儿童怎样积极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 当儿童的部分动作符合肺功能检查要求的时候, 护理人员可以对儿童进行鼓励, 对儿童的正确行为以及配合情况表示赞扬。对于出现紧张不安情绪的儿童, 医院护理人员可以使用非语言方法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 比如拥抱以及抚摸等行为。可以让儿童在检查现场进行观摩, 也可以让儿童的家长陪同其进行肺功能检查, 并且要对其进行适时表扬以及认可其配合行为。对于拒绝接受检查的儿童, 医院护理人员要有耐心, 对其诱导, 并且要最大限度争取其家长的积极配合, 采用物质奖励或者是精神支持等方式, 确保儿童能够完成肺功能检查。 (4) 对儿童进行游戏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游戏的护理方式来引导儿童接受检查, 如利用气球以及蜡烛等画面, 以比较形象生动的比喻向儿童示范肺功能检查过程中的呼吸动作, 采取游戏奖励等形式使儿童积极练习吹气球, 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观察项目: (1) 观察两组儿童检查的时间, 若超过1 h儿童仍然没有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查, 则表明无法完成肺功能检查。 (2) 观察两组儿童的实际检查配合度, 儿童配合是指儿童能够主动或者是愿意配合接受肺功能检查以及经过护理人员干预之后可以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不配合是指护理人员以及儿童家长采取各种措施之后, 儿童都不接受肺功能检查。 (3) 向两组儿童的家长发放相关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统计儿童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2]: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分为满意 (>90分) 、基本满意 (80~90分) 、不满意 (<80分) 。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儿童肺功能检查的时间对比:观察组无法完成检查率10.0%, 对照组30.0%, 观察组无法完成检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两组儿童在检查配合度以及家长满意度上的对比:观察组儿童的肺功能检查配合度以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讨论
目前, 儿童接受肺功能检查, 可以对儿童的哮喘情况等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 而且儿童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接受检查者的配合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2]。由于儿童在进行肺功能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以及害怕恐惧等心理, 因此, 护理人员要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之前, 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包括基础性护理干预、情感护理干预、行为护理干预以及游戏护理干预等, 从而提高儿童接受检查的配合率。
本研究中, 经过护理干预之后, 观察组儿童无法完成检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儿童的肺功能检查配合度以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儿童采取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检查配合度, 提高儿童家长的满意度,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接受肺功能检查儿童6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观察两组儿童的检查配合度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 观察组儿童的肺功能检查配合度以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儿童采取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检查配合度, 提高儿童家长的满意度, 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干预,儿童肺功能检查,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秀荣.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9 (2) :200-202.
[2]孟令娟.浅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7 (5) :90.
儿童肺功能检查 篇2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支气管哮喘;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42-0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织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较为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和咳嗽等,尤其多发于夜间及凌晨。其危害也相当广泛,全球大约有3 亿患者。每年,世界范围死于哮喘的患者大约25万人。我国目前至少有2000万左右的哮喘患者。而且,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本院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诊断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本人收集整理2011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的数据(慢性咳嗽是指3周以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深入研究分析肺功能检查数据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气道反应性测定的结果,认为肺功能检查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上应予以大力地推广和应用。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2013年期间治疗的普通慢性咳嗽病患,筛选其中未做肺功能检查前全部经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部分经心电图、痰液细菌培养检查,但病因不明,同时使用过多种抗生素,但疗效不佳,且仍有咳嗽、胸闷症状反复发作的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38例,女性142例;其中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4岁;吸烟史5年以上156例,有过敏性鼻炎史62例,变应原皮内试验尘螨阳性39例。
2 检查方法
要求患者检查前停用茶碱类、β一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及吸人糖皮质激素12小时及停止口服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4 8小时后,按常规作肺通气功能检查。
2.1 若患者基础: FEV1<正常值(正常值为FEV1≥ 70 %),则选择可行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判断其气道阻塞是否具有可逆性。要求受试者吸入盐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人后15分钟重复测定FEVl,若吸入后凡FEVl比吸入前改善率≥15 %,则认定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反之则认定为阴性。
2.2 若患者肺通气功能测定正常时,则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进一步协助诊断支气管哮喘疾病。按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中的磷酸组织胺药物吸入激发试验步骤进行检查,若检查过程中FEV1、PEF较基础值下降≥20%,则认定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反之则认定为阴性。
3 结果
肺功能检查380例慢性咳嗽病患中,存在不同程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FEV<70%)的有283例,其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62 例,舒张试验阴性 121例;另外肺通气功能正常的97例病患均接受磷酸组胺吸入激发试验,其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8例。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闷、咳嗽,或典型的以呼气为主的伴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经肺功能检查后可准确认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等重度的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并有残气量增高,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气体分布不均等特点。380例病患经肺功能检查后确诊为支气管哮喘200例,其中存在吸烟史、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原皮内试验阳性137例。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几乎100%气道反应性增高,一些长期吸烟者或患有变应性鼻炎的人,初期仅有慢性咳嗽的症状,且肺功能检查正常,但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若为阳性,体现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则应加强重视,因为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人很有可能患有哮喘,或以后发展为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早期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唯一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依据,特别是长期吸烟者及患有变应性鼻炎的人,应定期检查肺功能,以便于及早发现支气管哮喘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且其气道对非特异性刺激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性。而肺功能检查的数据恰巧可以将这些变化都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肺功能检查对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鉴别诊断、评价病情严重度和判断疗效均具有极大帮助,尤其是对于哮喘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检查操作简便、安全、价廉,对支气管哮喘疾病诊断的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同时采取综合有效地治疗,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臻. 分步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体会[J]. 当代医学,2011,17(3):4-5.
[2] 刘瑞等.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26例临床疗效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1060-1061.
[3] 陈紫晖.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8例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0,16(4):69-70.
[4] 张胜.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0,23(12):121.
[5] 吴忠强. 鼻内窥镜手术治療慢性鼻窦炎160例分析[J]. 吉林医学,2010,31(16):2473-2474.
[6] 张胜.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0,23(12):121-122.
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哮喘儿童病例80例, 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其中男51例, 女29例;年龄4-12岁, 平均年龄9.2岁。
1.2 观察标准
1.2.1 分期:
对80例哮喘儿童病例分为急性发作期 (典型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两肺满布哮鸣音) ;哮喘缓解期 (经积极控制治疗哮喘停止, 肺部罗音消失4周, 并且停止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
1.2.2 检测内容:
肺功能仪采用 (PONY FX意大利科时迈公司) 对本组病例进行急性发作期、哮喘缓解期肺功能指标检测[2], 包括第一秒最大呼气量 (FEV1) 、用力肺活量 (FVC) 、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峰值 (PEF) 、FEVl占预计值%、用力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速 (FEF25、50、75) 等。
1.2.3 肺功能损害分度:
按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数判定肺功能损害程度:<40%为重度损害、60%-40%为中度损害、80%-60%为轻度、>80%为正常。
2 结果
2.1 肺功能检测
对本组病例进行急性发作期、哮喘缓解期肺功能指标检测, 统计并进行比较, 具体见表1。
注:经统计学分析, 本组病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缓解期肺功能指标观察比较P<0.05, 差异有显著性。
2.2 肺功能损害程度发生率
对本组病例进行急性期、缓解期肺功能损害程度评价并对发生率进行统计观察, 具体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使得儿童哮喘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儿童哮喘发生率达到同情儿童19.7%, 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儿童哮喘由于疾病发展伴有肺功能不同程度损害, 对儿童哮喘进行肺功能检测, 能够客观的对儿童肺功能损害程度进行判断, 对儿童哮喘诊断、疾病程度的评价、治疗效果及对疾病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及检测指标, 是重要的生理学检查[3], 但临床上往往忽视, 侧重于进行影像学、生化和病理学的检查。国外对小儿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检测已经广泛开展, 特别是对哮喘诊断及预后观察必不可少检查。
FEV1、PEF、FEF25、50、75是肺功能检测中重要的指标, 对哮喘诊断及哮喘临床分型判断的重要参数, PEF反映大气道阻塞情况指标, 观察病儿在用力呼气过程中能够达到最大流速, 是对疾病病情动态观察重要指标, 可以对哮喘是否发作和哮喘发作的程度进行评估, FEF25、50、75是反映小气道阻力, 能够对哮喘的小气道阻力评估;本组病例观察到缓解期FVC、FEV1得到缓解, 但FEF25、50、75指标仍然持续异常, 反映小气道持久功能障碍及病理改变, 为进行缓解期长期抗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4]。总之, 对儿童哮喘肺功能检查并对其变化观察, 能够充分判断疾病程度、临床疗效及预后, 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劲平, 李敏然, 安嘉颖, 等.少年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与预计方程式[J].中华儿科杂志, 2002, 40 (2) :103-102.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2008修订) [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 :745-753.
[3]刘建梅.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19 (10) :823-824.
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查的影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德国耶格型号为MS-DIFF+APS的肺功能仪, 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260例患者行常规肺功能检查,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130例, 其中男95例, 女35例, 年龄27~87岁, 平均 (65.25±10.60) 岁;对照组130例, 其中男86例, 女44例, 年龄37~88岁, 平均 (67.02±8.81)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由专科医生根据肺功能常规检查方法指导其进行检查, 干预组操作前、操作中由护士使用护理干预方法配合同一医生行肺功能检查。
1.2.1 检查前护理干预
(1) 发挥“第一印象”作用:患者检查前由于对环境的陌生感, 会产生恐惧以及不知所措的感觉, 从而影响其检查时的自我发挥作用。护士作为首先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开始检查前护士先调节好检查室内温度, 环境清洁, 使患者感到舒适。仪表整洁, 举止大方, 态度热情、和蔼, 向患者做好自我介绍, 使患者感到亲切、放松, 对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 语速稍慢, 消除患者首先对“人”的陌生感, 根据申请单上提供的资料以及与患者的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检查项目, 让患者主动达到心理接受, 更好地进行配合检查[1,2]。 (2) 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有些患者看到其他人检查后, 对此检查持有怀疑态度, 认为简单的呼吸动作, 没什么检查意义。对这些患者, 护士一定要有耐心, 向其讲解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如为了手术前的风险评估, COPD病情评估, 哮喘的诊断等, 取得患者的配合, 提高患者对检查的依从性。还有些患者对多人在同一台仪器上吸吹气, 对消毒隔离状况表示担忧, 护士应认真告诉其直接接触患者的口含嘴是一人一嘴, 安装口含嘴或者连接管时带好一次性手套,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告知连接管、网片等都是每日严格消毒, 所用消毒液浓度每日监测, 记录, 医院感染科定期做细菌培养, 检查合格率100%。 (3)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些患者由于同室或同病区的配合检查较差病友的描述, 以及正在进行激发、舒张试验检查患者一直重复呼吸类动作, 会产生紧张情绪, 担心自己不能配合检查, 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护士应先引导患者熟悉检查室墙壁上张贴的操作流程, 向其介绍这是一项无痛性操作, 常规肺功能检查患者只要用嘴含住口含嘴, 捏紧鼻子, 认真听明白护士的讲解, 掌握要领, 随着操作人员的口令做呼吸动作就可以完成。对于激发、舒张试验只是在肺功能基础上多一个吸药过程。受病友影响的患者告知其每个人的“要求” (预计值) 是不一样的, 检查时存在个体差异, 别人不能做不代表你就不能做, 可以先教会其捏住鼻子练习一下吸气、呼气、屏气的动作。若患者学习得很好, 可以用鼓励的语言增加其信心, 如:您真聪明, 一学就会, 下面真正检查肯定没问题!
1.2.2 检查中的护理干预
(1) 做好示范动作。患者的示范:护士可以让年轻的或者病情较轻的患者先做, 让后面的患者观摩, 可以集中讲解流程, 节约患者时间, 前面的患者还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下一位检查者,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护士的示范:在检查过程中, 既要嘱咐患者嘴唇包紧口含嘴, 严密不能漏气, 又要防止舌头伸到口含嘴管腔内, 有些患者由于太注重舌头放置位置, 开始检查后, 舌头绕来绕去, 不知放哪里好, 反而容易堵住管腔, 导致检查失败, 这时护士可以请旁边的家属或其他待检查的患者做一下示范:正常张嘴, 舌尖舔住下门牙内面, 保持这个姿势, 很自然的将口含嘴放在舌头上方嘴唇抿紧即可。教会嘴的位置后, 护士捏紧鼻子示范一下呼、吸、屏气等动作, 教会患者如何尽自己最大力气呼、吸气。对于有假牙的患者, 有的认为假牙去掉后, 失去支撑, 没有“咬”劲, 不能有效含住口含嘴;有的患者则认为假牙的异物感影响呼吸的正常进行, 护士应根据患者需要是否取下。 (2) 形象的比喻和使用方言:有些接受能力较差或者老年患者, 鼻子捏紧后不会做呼吸动作, 或者屏不住气, 护士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让其捏紧鼻子在下面先练习一下再上机操作, 如:用力吹灭前面一排蜡烛, 把气球吹得鼓起来, 吸一根长面条, 游泳时憋一口气下潜, 闻到不好的味道捏紧鼻子不呼吸等。对于听力较差的老人可以通过手势来代表呼、吸气:握紧拳头代表用力, 手快速上扬代表快速吸气, 快速下落代表快速呼气, 平划代表屏气。聋哑患者可以用纸笔交流, 或通过家属以手语交流。有些普通话交流困难的老年患者, 护士应使用当地方言让患者觉得方便理解与沟通。 (3) 心理干预。抵触情绪:肺功能较差者或咳嗽频繁的患者, 由于疾病影响, 有时候需重复多次进行, 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患者本身由于疾病影响健康, 还要做剧烈呼吸运动, 属于“雪上加霜”, 有些脾气比较急的甚至出现拒测的举动。对这类患者护士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 耐心的讲解、适时的安慰、温和的目光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体贴, 一次不成功可以让患者在旁边休息调整片刻后再做, 或者在一旁多观摩别人的做法, 咳嗽剧烈的患者由于用力后呼吸后加重, 可以递上一杯温开水, 让其湿润下咽喉部;咳嗽有痰液者, 先嘱患者将痰液咳出, 防止痰液随呼气进入口含嘴管腔, 影响通气。动作放不开:有些年轻的女孩子或者较内向的患者, 为了形象不好意思鼓着腮帮用力做呼吸动作, 动作不到位, 这类患者检查时, 除了操作人员外请家属或观摩的患者暂时离开, 保护好患者的隐私。人员的干扰:患者在做一口气弥散功能检查时, 应嘱家属或者其他观摩患者保持室内安静, 避免其他人的一些情绪或动作动影响患者做较费力的屏气动作, 护士在屏气倒计时可以分散一下患者的紧张情绪, 鼓励患者:“你屏气动作很标准, 坚持住, 听医生的口令, 马上就到时间了, 开始倒计时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检查者在肺通气功能一次完成率、弥散功能一次完成率及10 min内完成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肺功能检查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临床意义主要表现在:对呼吸功能进行评价、对呼吸困难原因进行鉴别、COPD患者的诊断的基本条件、手术适应症选择、风险评估和对一些职业病的鉴定[3]。在肺功能检查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4], 从而导致检查的失败。研究表明, 医院环境、操作者、患者是影响肺功能检查的三大因素[5], 尤其与患者的个体因素、心理因素、耐受能力有关[6], 操作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以及患者的配合是肺功能检查时患者配合检查、取得满意检测效果的基础[7,8]。笔者所在科室在专科医生常规检查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护理方法对130例患者进行干预, 所有患者通气功能都能完成, 2例弥散不能完成, 对两组患者一次完成检查者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一次完成者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 且10 min内完成的人数干预组也高于对照组, 充分说明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查是有效的。
例 (%)
综上所述, 除了给患者营造一个检查的良好环境, 专科医生娴熟的操作技能外, 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对患者采取体贴的人文关怀, 热情的服务态度, 耐心、细心的讲解示范动作, 恰当的比喻, 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的心理护理, 充分利用其他患者的影响力, 根据病情或患者的需要因人而异实施护理等, 可提高患者对检查的配合程度和检查成功率。因此, 肺功能检查时配合护理干预, 对减少患者重复检查的次数及提高了患者检查的依从性有积极意义, 可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和体力消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燕.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运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 (18) :156.
[2]梁秀丽.沟通技巧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 (8) :792.
[3]朱蕾, 刘又宁, 于润江.临床肺功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1.
[4]苏艳玲, 王海玲, 俞翠玲.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3 (下) :1238-1239.
[5]程艳秋.肺功能检查的配合技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5) :229-230.
[6]孟照英, 黄晓雪.肺功能检测失败20例原因分析[J].疑难病杂志, 2012, 11 (7) :552-553.
[7]刘菊芳.沟通方法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0) :147-148.
肺功能检查病人依从性分析与对策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肺功能检查病人82例, 以抽签形式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1例, 其中男20例, 女21例;年龄71岁~80岁。实验组41例, 其中男28例, 女13例;年龄68岁~79岁。两组病人均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病人, 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统一使用德国耶格公司的Masterscreen肺功能仪进行检查, 先由操作者对两组病人一对一进行交流, 仔细询问, 了解病人依从性差的原因, 如表1所示, 实验组针对表1结果在检查前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 对照组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 观察两组病人检查依从性、肺功能检查结果的情况。
1.2.1 健康指导
①肺功能检查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该充分了解病人心理变化, 针对病人不同心理状态, 个体化对待, 积极疏导病人情绪, 使其正视自身疾病及检查, 并尊重病人, 语言诚恳、亲切, 使病人明白检查的目的, 告知病人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缓解症状的是药物, 但肺功能检测是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只有完成检查才能对疾病有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才能对症下药, 使病人打消顾虑, 愉快地接受检查, 检查中能保持平静心理。临床常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作为早期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有效手段, 所以护士应做好宣教工作。②肺功能检查的病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及重症病人, 而肺功能检查要求受试者主观配合, 护士应针对老年人的特点, 运用沟通技巧、通俗易懂的语言, 耐心诚恳、反复多次、多渠道地向病人讲解肺功能检查操作方法, 使病人正确认识检查过程, 增加病人的依从性。③肺功能检查是一项完全无创测定肺功能的方法, 检查前要让病人了解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松弛紧张的情绪, 在平静中接受检查。④增加检查的舒适度, 肺功能检查时受试者应夹上鼻夹, 牙齿咬紧接口器, 很多病人担心夹上鼻夹会呼吸困难;猜疑接口器是否无菌等, 对于他们的顾虑护士要正确对待, 体谅并开导他们, 告诉病人夹上鼻夹可以用嘴呼吸, 而接口器是一次性的, 使其树立信心, 恢复正常心理状态。⑤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对工作做到熟练精通, 对病人的疑问能给予合理解释。很多医护人员对检查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做到耐心、细心、关心, 仔细向病人解释及示范, 导致病人检查失败。
1.2.2 依从性及病情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病人宣教后肺功能检查情况;观察病人肺功能结果:如最大肺活量 (VCmax) 、第1秒最大呼气量 (FEV1) 、FEV1/时间肺活量 (FVC) (%) 、呼气高峰流量 (PEF) 等重要指标。肺功能检查依从性好:自愿, 主动遵医嘱检查;被动依从性:检查不主动, 需要家人或医护人员监督下才进行检查;不依从:指拒绝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检查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672, P<0.01) , 见表2。
2.2 两组病人肺功能检查情况比较
实验组在肺功能检查中VCmax、FEV1、FEV1/FVC (%) 、PEF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 两组病人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与过程[2]。目前, 肺功能检查广泛应用于呼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外科手术安全性评价以及职业病评定等各个领域。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诊治指南[4]中, 肺功能检查都有重要地位。其中, FVC 测定及其衍生指标如FEV1、FEV1/FVC是COPD和哮喘的诊断及分级的重要依据。国外先进国家已将肺功能检测和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视作同等重要, 列为常规体检项目[5]。然而人们对肺功能检测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肺功能测定的正确与否与病人的配合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而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 使病人对肺功能检查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病人自我遵医行为, 从而使临床诊断水平、病情严重度分级和治疗建立在一个更为可靠的科学基础上, 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研究结果显示, 肺功能检查病人愉悦地接受检查, 并主动配合操作者可增加肺功能测定的准确性, 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个准确的依据。
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 提高肺功能检查病人的检查依从性。[方法]将82例肺功能检查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针对依从性调查结果在病人检查前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 对照组则予一般性的健康教育, 观察两组病人检查依从性、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依从性、肺功能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肺功能检查中对病人进行有效健康宣教, 能提高病人检查的依从性及主动性, 提高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依从性,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小利, 李洁琼, 胡晓红.健康教育对肝炎病人选择人工肝治疗决策影响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1) :36-38.
[2]苏保育, 陈汝兰, 杨宇, 等.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6) :42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7, 20:261-2267.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453-460.
儿童肺功能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篇6
1 常用指标[1]
时间-容积曲线与流量-容积曲线。
1.1 时间-容积曲线常用指针
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 用力呼气容积, 一秒率, 与最大呼气中流量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肺活量 (vital capacity, VC) 指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是潮气量, 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指针。
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指一次最大吸气后, 尽力尽快呼出呼出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指将测定肺活量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 指一次最大吸气后, 再尽力尽快呼气时, 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它所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表示, 第一秒钟内呼出的气体量称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正常者用力呼气量等于用力肺活量, 在有气道阻塞时, 用力呼气量小于用力肺活量。
一秒率 (FEV1/FVC, FEV1/VC) 常用百分数 (%) 表示, 是反映气流受限的主要指标, 气流受限时通常下降, 此参数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较大。
最大呼气中流量 (maximal mid expiratory flow, MMEF, MMF, FEF25%~75%) 指用力呼出气量为25%~75%, 肺活量间的平均流量, 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指标。
1.2 流量-容积曲线常用指针
呼气峰流量, 25%用力呼气肺活量, 50%用力呼气肺活量及75%用力呼气肺活量。
呼气峰流量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是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气体流量, 可反映气道通畅性及呼吸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标, 与FEV1呈高度直线相关。
用力呼气25%肺活量 (forced expiratory flow after 25% of the FVC have been exhaled, FVF25%) , 是反应呼气早期的流量指标;用力呼气50%肺活量 (FEF50%) 其瞬间流量值与MMEF相近;75%用力呼气肺活量 (FEF75%) 的瞬间流量值, 为MMEF的1/2。FEF50%, FEF75%是反映呼吸中后期的流量指标, 其临床意义与MMEF相似。
1.3 研究进展
郑劲平等[2]对385名6~14岁正常儿童测定用力肺活量,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值等13个指标, 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得出预计方程式。认为儿童肺功能指针受身高变化影响大于体重和年龄变化, 建立推荐华南地区儿童肺功能正常预计值。
张清玲等[3]对343例3~6岁正常儿童, 测定用力肺活量, 用力呼气容积,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值等11个指标, 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得出回归方程式, 并与国外Nystadz方程式对指定身高、体重、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得到男性儿童肺功能指针受身高变化影响大于体重和年龄变化, 女性儿童肺功能指针受年龄变化影响大于体重和身高变化的结论。并认为利用儿童心理特点并透过形象比喻等方式, 用力肺活量的测定在中国的学龄前儿童中是可行的。
黄建军等[4]对280名6~12岁正常儿童测定肺功能值, 包括用力肺活量,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值等14个指标, 得到儿童肺功能受年龄、性别、身高、和体质量影响之结论, 年龄和身高是影响儿童肺功能测定指针的最重要因素。
计明红等[5]对70名6~12岁建康小学生检测常规肺通气功能得出年龄身高对肺功能影响较大的结论。
王宁等[6]对402例3~6岁健康儿童作肺通气功能测试得出结论为用力肺活量测定对大于四岁的儿童是可行的, 同龄男女结果无显著差异, 肺功能指针主要受身高影响。
2体成分与肺通气功能相关性研究
黄锟、陶芳标等[7]对525名6~18岁儿童及青少年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百分含量等体成分指标, 同时测定肺功能指针, 发现体脂含量增加会对通气功能产生负性作用, 特别是用力肺活量, 最大通气量, 以及一秒用力呼气量。
3儿童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研究
3.1定义及临床意义
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仪可在正常平静呼吸下进行肺功能检测, 不需受试者的理解和配合, 不需特殊动作, 无创伤性, 不受体格年龄限制, 操作简便, 可解决小龄儿童不能配合的检测难题。
3.2相关研究
季伟、叶侃等[8]对93名3~7岁健康儿童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 尝试建立学龄前儿童潮气呼吸肺功能各指针的正常值。
何清顺[9]对82例4~10岁健康儿童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 认为其操作简便, 重复性好, 可作为幼儿检测肺功能首选。
4结语
综上所述, 选用适当的方法并经专业人员指导, 儿童以用力肺活量测试肺功能普遍被认为是可行的。体重、身高、年龄及体成分, 在上述研究中被认为是影响儿童肺功能的因素。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技术引入较晚, 也缺乏大样本研究, 然不失为四岁以下幼儿肺功能检测的可选方法, 其各项参数正常参考值仍有待建立。
参考文献
[1]林江涛, 殷凯生.哮喘防治新进展专题笔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90-92.
[2]郑劲平, 李敏然, 安嘉颖, 等.少年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与预计方程式[J].中华儿科学杂志, 2002, 40 (2) :103-106.
[3]张清玲, 郑劲平, 袁本通, 等.深甽地区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测定的可行性及正常预测值公式[J].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 (11) :843-848.
[4]黃建军, 黃旭强, 江文辉, 等.广州市6至12岁儿童肺功能正常值测定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康复, 2005, 9 (11) :170-174.
[5]计明红, 潘家华, 呂勇, 等.合肥市至岁健康小学生肺功能指标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安徽医药, 2008, 12 (1) .31-32.
[6]王宁, 冯占伟, 任小眉, 等.西安地区3至6岁儿童肺通气功能测试[J].陜西医学杂志, 2007, 36 (5) .614-615.
[7]黃锟, 陶芳标, 赵以强, 等.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与肺通气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华学校卫生, 2007, 28 (5) :394-396.
[8]季伟, 叶侃, 汤文決, 等.学龄前健康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J].江苏医药, 2006, 32 (8) :703-704.
间质性肺炎及其肺功能检查的特点 篇7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肺功能检查,弥散功能
对于肺炎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但说到间质性肺疾病, 了解的人却不多。肺包括肺实质、肺间质两个部分, 支气管、肺泡等属于肺实质, 而那些对支气管、肺泡等起着支撑作用的就是肺间质, 肺间质性肺疾病 (ILD) 的病例基本病变是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 是临床病例实体的总称, 其临床变现具体包括X线胸片弥散性浸润阴影、活动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等[1,2]。肺功能检查对ILD的诊断, 严重分级和治疗效果判断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 临床概况
ILD的临床概况总结如下: (1) 重要的呼吸疾病谱之一; (2) 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 (3) 占呼吸内科临床病例的15%; (4) 诊断困难, 误诊率高。所有的ILD共有的临床特征均为进行性慢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这是因为ILD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和病例改变, 使得临床表现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ILD以活动后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典型的临床症状, 早期患者会出现厌食、乏力等症状, 后期会表现出劳累或者运动后气短, 随着病情发展, 呼吸困难加重, 至晚期安静休息时亦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并可出现刺激性干咳[3]。ILD的呼吸困难需与心源性呼吸困难进行区别, ILD患者甚少发生平卧性呼吸困难和转卧性呼吸困难, 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亦罕见[4]。与肺气肿患者相比, ILD患者并不采用将手置于大腿处以固定上身而补助呼吸的姿势, 也不用补助呼吸机。ILD易导致肺纤维化, 须谨慎防治。由于很多人在患者初期仅表现为气喘、劳累和不明原因的干咳, 症状不明显, 在服用抗生素后情况也不见好转, 往往导致忽视病情, 一旦错过最佳防治时间, 病情就可能发展的极为凶险, 晚期ILD纤维化明显时, 可表现为氧疗无法纠正的低氧血症, 甚至可以出现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5]。
2 病因
ILD按病因已明和未明分为两类。病因已明者占全部ILD的35%, 其中以职业性接触为致病原因者为常见, 又以无机类粉尘为病因者最多;病因未明者占65%, 其中以特发性纤维化、结节病和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为最常见, 其他病因未明的ILD极为少见[6]。对于病因未明的ILD尚无法预防。病因已明的ILD的预防是对于凡是在大量粉尘环境中工作的各类人员, 长期接触刺激性强的气体, 如氯气、氨、二氧化碳、甲醛和各类酸雾, 放射性损伤者以及养鸟人群等进行重点监测,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 及时早期发现疾病, 及时诊治。
3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对ILD的早期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客观指标,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研究认为, ILD典型的肺功能改变为弥散功能减低、小气道阻塞、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限制性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存[7,8]。尽管ILD出现限制性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存的情况, 但其发展趋势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弥散功能是ILD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许多ILD患者在无任何临床症状和X线异常出现之前已见弥散功能减低, 因此许多文献都认为弥散功能障碍是ILD肺损坏的首发表现。部分ILD患者, 其弥散功能的改变常较肺容量的变化更为敏感, 甚至在肺容量尚在正常范围时即出现弥散功能的障碍, 弥散功能下降的幅度也较容量的改变更大, 对有效治疗的反应也更敏感。但是必须注意的是, 除ILD外, 其他许多疾病也可以导致弥散功能减低, 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贫血等, 在判断时应首先排除这些病因。临床上常用的肺功能检查诊断方法包括: (1) 肺通气功能检查, 目的是判断有无肺活量减少; (2) 弥散功能检查:目的是肺气体交换能力; (3) 肺残气容积检查:目的是了解肺容积改变。
4 中医治疗
间质性肺炎在中医属于“顽咳”之症, 中医认为是由于感受风热邪毒, 导致痰热阻滞肺络, 从而宣肃失司, 肺肾虚寒, 导致病情反复, 经久不愈, 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的同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9]。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瑰宝, 针对不同的辨证论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 间质性肺炎可分为风热犯喉型、痰热淤阻肺型、肺燥型、寒痰水饮型、肺脾气虚型等。在孙妍[10]的研究中, 采用补肺益气, 活血化瘀的方药使得50例患者中症候显效15例, 好转24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达到81.25%, 而在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中改善30例, 无变化5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沈越[11]的研究中, 将88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 而治疗组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补肺益气, 活血化瘀的汤剂进行治疗, 在经过一个疗程10 d的治疗后, 44例治疗组中显效30例, 有效14例, 总有效率达到100%, 而对照组中的总有效率为84.1%, 且治疗组的肺功能改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通过多项研究表明, 采用中药疗法治疗间质性肺炎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且临床并发症少, 虽然不能根治患者的疾病, 却能通过固本养根, 达到改善患者肺功能,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儿童肺功能检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本科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18~62岁,中位年龄39岁。其中青年组(<40岁)24例,中年组(40~59岁)21例,老年组(≥60岁)3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②根据GINA 2012确诊的哮喘患者;③哮喘病程≥1个月;④有一定的读写理解能力。排除标准: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其他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合并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导致认知或交流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48例哮喘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哮喘控制情况、是否行肺功能检查、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然后对上述各项进行综合分析。
1.3 哮喘控制水平分级
控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无活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憋醒,无(或≤2次/周)需要使用缓解药或急救治疗,肺功能正常;部分控制(出现以下任何1项临床特征):(>2次/周)白天症状,有活动受限,有夜间症状/憋醒,(>2次/周)需要使用缓解药或急救治疗,肺功能[峰值呼气流速(PEF)或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正常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80%];未控制:出现≥3项哮喘部分控制的表现。
2 结果
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哮喘控制26例(54.2%),部分控制17例(35.4%),未控制5例(10.4%)。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复查肺功能12例(25.0%),其中哮喘控制复查肺功能6例(50.0%),部分控制复查肺功能检查5例(41.7%),未控制复查肺功能检查1例(8.3%);未复查肺功能36例(75.0%),未复查肺功能的原因:觉得没必要14例(38.9%),经济原因12例(33.3%),忘记或不方便8例(22.2%),其他原因2例(5.6%)。
3 讨论
随着GINA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目前支气管哮喘的控制明显有好转。其中对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无论是国外[2],还是国内[3],对哮喘的诊断均强调了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同时,肺功能检查也是一种公认的、准确的评估哮喘患者症状控制水平的检查,从哮喘的长期系统管理而言,定期规律的肺功能检查有重要的意义,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治疗方案的调整和预后评估均离不开肺功能检查[4]。
英国胸科协会/苏格兰院际指南(BTS/SIGN)针对哮喘管理提出:哮喘的治疗重点在于症状的控制水平,需要依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治疗方案。支气管哮喘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症状及控制水平波动的多样性,因此哮喘管理最重要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波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支气管哮喘需长期维持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临床数据表明,对于大多数哮喘患者(包括成人和青少年)来说,哮喘的完全控制是可以实现的[6]。基于当前哮喘症状完全控制的定义,目前全世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控制水平不容乐观[7]。这可能与导致肺功能测定的客观因素和主观症状感知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或者哮喘症状控制和自我感知之间的客观指标有关[8]。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未定期检查肺功能的患者占大多数(75.0%),原因包括觉得没必要、经济原因、忘记或不方便同时年龄大、文化水平低也是影响定期复查肺功能检查的一大原因。从以上结果来看,哮喘患者定期规律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较差,大部分患者对肺功能检查的认识不够,只注重治疗和症状的控制缓解,未能进行长期的系统管理,作为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哮喘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改善患者的依从性,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哮喘复发,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方法 对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随访,对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复查肺功能12例(25.0%),未复查肺功能36例(75.0%),未复查肺功能的原因:觉得没必要14例(38.9%),经济原因12例(33.3%),忘记或不方便8例(22.2%),其他原因2例(5.6%)。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依从性较差。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肺功能检查,依从性
参考文献
[1]Demoly P,Gueron B,Annunziata K,et al.Update on asthma control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results of a 2008 survey.Eur Respir Rev,2010,19(116):150-157.
[2]Kroegel C.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GINA 2006.Pneumologie,2007,61(5):295-304.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1-336.
[4]沈华浩.从哮喘管理角度看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6(33):3-4.
[5]Pedersen S.From asthma severity to control:a shift in clinical practice.Prim Care Respir J,2010,19(1):3-9.
[6]Pedersen SE,Bateman ED,Bousquet J,et al.Determinants of response to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nd salmeterol/fluticasone propionate combination in the Gaining Optimal Asthma control study.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20(120):1036-1042.
[7]Demoly P,Annunziata K,Gubba E,et al.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patient-reported asthma control in Europe in the past 5years.Eur Respir Rev,2012,21(123):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