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盲区

2024-08-09

语言盲区(共7篇)

语言盲区 篇1

C语言作为IT业的一种主流程序设计语言,也是一种很适当的程序设计入门的教学语言。国内的大专院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并且大多专业将其作为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同时C语言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内容。因此,C语言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取得等级证书很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正确理解和应用C语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教材在介绍C语言表达式时,都没有介绍C语言的一个重要概念———序列点(sequence point)。甚至不少教材作者自己本身也不了解这个概念,在教材中常常对表达式给出错误的分析和讲解。类似下面的错误分析和讲解在很多C语言教材中都出现过:

“赋值表达式也可以包括复合的赋值运算符。例如:

也是一个赋值表达式。如果a的初值为12,此赋值表达式的求解步骤如下:

(1)先进行“a-=a*a”的运算,它相当于a=a-a*a,a的值为12-144=-132。

(2)再进行“a+=-132”的运算,相当于a=a+(-132),a的值为-132-132=-264。”[4]

然而,“a+=a-=a*a”这个表达式本身就是错误的,上面对这个表达式的分析同样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在于不了解序列点这个概念以及相关的C语言语法规则。

1 序列点及有关概念

根据最新的C语言国际标准(后面简称为C99)的定义,序列点就是执行序列中的一些特定点,在这些点上,前面求值的副效应(side effect)应彻底完成且其后求值的副效应均未发生。

最常见的序列点是语句结束符号“;”,它的含义是其前面的副效应到此必须完成,而其后面尚未发生。

如果不存在函数调用子表达式,表达式中的序列点只有4个:&&、||、,和运算符“?:”中的“?”。其余的运算符均非序列点。

副效应(side effect)0是与表达式求值有关的一个概念,是指在表达式计算过程中除了求值以外的各种行为或效果。例如,对于int i;

来说,表达式“i=5”的作用是求表达式的值(这个值是5),而变量i被赋值为5就是这个表达式的副效应。

2 写C语言表达式的一个基本原则

C99规定:在前后相邻两个序列点之间,数据对象所存储的值最多只能通过表达式求值改变一次,而且只能以先读对象的方式访问它以确当时存储的值0。

这是用C语言书写表达式的一个基本原则。通俗地说就是在两个序列点之间,绝对不容许改变同一数据对象的值两次或两次以上。

根据这个原则考察一下本文一开始引文中提到的表达式“a+=a-=a*a”。在“a+=a-=a*a”这个表达式中,由于在该表达式之中并不存在序列点,所以它必定是处于两个相邻序列点之间的一个表达式;然而由于赋值运算的副效应,a数据对象的值却被改变了两次。毫无疑问这违背了C语言写表达式的最基本原则,因而是错误的。

由于C语言规定两个相邻序列点之间同一数据对象的值不容许被改变两次或两次以上,但并没有对违背这个规则的情形编译器应该作出何种反应作出具体规定,因而“a+=a-=a*a”这种表达式属于未定义行为(undefined behavior)0的范畴。未定义行为的代码也是一种错误的代码,因为其运行结果得不到任何保证———无论是从C语言的定义还是编译器方面都没有任何保证。

3 对一些常见的错误看法的剖析

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只有编译器报错(或警告)的代码才是错误的代码,只要编译器没有报错的就是正确的代码。这种看法是由于根本不了解C语言的基本特点所致。

由于C语言的灵活性,必然有许多种代码形式的可能性,C99不可能对所有的可能都一一规定编译器应该做何种反应。同时,对编译器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必然会导致编译器的高效实现———这从根本上违背了C语言的精神。因此在C语言中存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未定义行为。

C语言没有规定未定义行为应该产生何种后果,这同时也意味着容许编译器可以不报错。编译器报错的代码属于一种“已定义”的错误“行为”。因此把编译器没报错就说成是正确行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整数运算的“溢出”就是一种编译器并不报错的未定义行为,难道能认为“溢出”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吗?显然不能。

还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觉得,既然编译后的程序能给出“a+=a-=a*a”与分析一致的结果,为什么说这种代码是错误的呢?这种看法同样是由于不了解未定义行为的特点所产生的一种误解。未定义行为可能产生各种结果,其中一个与你设想的相同,并不表明你的设想是正确的。这只是一种“巧合”而已,是根本靠不住的。依赖这种巧合,就如同在程序中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

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是,“a+=a-=a*a”的结果决定于编译器。这个看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对于编译器来说,并不需要对其使用者保证求值次序始终如一。

4“错误的分析”的错误

本文开头所引用的[4]对“a+=a-=a*a”这个表达式所做的分析的错误在于:把表达式(或子表达式)的求值与求值的副效应混为一谈,错误地以为这两种行为同时发生。

实际上,C标准并没有规定运算次序以及副效应产生的次序。在C语言中运算次序是一种实现定义行为(Implementation-defined behavior)。容许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C语言实现的效率———为实现者留下在具体硬件环境下充分发挥硬件优势的空间。因此只要不违背C语言的语义,实现者有任意安排计算次序的自由。

这种实现定义行为的另一个特点是并不需要在文档中对软件的使用者说明。因此[4]假设赋值运算求值与副效应同时发生是毫无依据的,那段分析是根本不成立的。

5 类似的一些常见错误

由于国内C语言教材中,序列点等概念的普遍缺失,这种错误绝非个例而是相当普遍。在各种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这样的错误也屡见不鲜。例如:

这样的表达式由于改变i变量的值两次以上,同样是未定义行为。再如

这样的函数调用表达式,由于在“x--,x-y”内并没有序列点,而且C语言也不保证先以读的方式访问x变量,因而也属于未定义行为,因而也是错误的。

6 结束语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文的概念来自C99国际标准,但是这些并非是C99所新增加的新概念。在C89国际标准[2]和国家标准[3]中,均有这些概念。

也就是说,无论按照何种C语言标准,本文讨论的那些错误代码都是错误的。

该文所讨论的错误,在当今我国大专院校的教材和各种等级考试中相当普遍。甚至不少教师把那些错误的分析当作正确的东西讲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于序列点这样的C语言基本概念缺乏全面而准确的了解,这势必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正确地理解使用C语言。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多年,应该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Orgna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IEC 9899:1999.

[2]International Orgna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IEC 9899:1990.

[3]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5272-94程序设计语言C.1994

[4]谭浩强.C程序设计[M].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4.

到盲区里找机会 篇2

主流行业是大企业的天下, 非主流行业是创业者的天下。就业时, 大家都往主流行业走。在那样的行业就业, 是“体面”的职业。创业时, 非主流行业因为不受关注, 反而是创业者的天堂。当然, 现在的非主流行业, 可能因为某人的创业成功而成为未来的主流行业。

好的创业机会, 通常在大众视野的盲区, 即不为大众所关注。一个领域, 只要受人关注, 就会趋向平均利润。这是因为“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创业项目如果只是平均利润, 是不适合创业的, 创业需要超额利润。机会符合合成谬误原理。少数人发现的机会才是机会, 多数人发现的机会不是机会, 而是机会陷阱。

有人曾经专门研究过“都市村庄”和“城乡结合处”这两个特殊市场。企业做营销, 要么关注城市市场, 要么关注农村市场。“都市村庄”和“城乡结合处”恰恰是这两个市场的边缘, 不受关注。正因为不受关注, 并且人口密度高, 所以做这两个市场的成功率非常高。进一步观察发现, 这两处地方的老板比例非常高, 甚至有人认为收入最高的群体既不在城区, 也不在农村, 而在这两个边缘区域。

向那些大众不关注的领域或方向思考、寻找, 这是一种需要训练或暗示的思考方式, 因为多数人的焦点是随着媒体或大众走的。当我们发现一个创业机会时, 我们一定要思考:其他人发现了吗?有多少人发现了这样的机会?

金融神话破灭暴露监管盲区 篇3

关键词:金融神话,监管盲区,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颠覆了“安全性”神话

大量危机事件表明, 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发行者往往过分强调其转移、分散风险的功能, 却轻视它也在扩散、传递风险。例如通过资产证券化, 金融体系不但没有释放出足够多的风险, 却由于下述诸原因聚积了越来越多的隐患。然而许多人对这一实情并不充分知晓, 对证券化的作用未能全面、深入理解而长期奉若神明。

1、系统内交易只使风险来回转移, 但不会减少

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规模效益使得其交易从一般企业、组织、散户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除了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外, 发行MBS (按揭支持债券) 的两房、推出CDO (担保债务凭证) 的投行、经营CDS (信用违约互换) 的保险公司, 甚至连当初出售房贷资产的商行均成了这些“有毒”证券的巨额持有者 (见图1) 。这表明资产证券其实只是在各个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交易、流转,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对外分散。

2、降低个别风险是以增加系统风险为代价

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作用是将标的资产的风险向更大范围分散, 这虽然降低了个别金融机构的特异性风险, 却可能造成整个市场系统性风险上升。如次贷危机前银行通过证券化将大量信贷风险转移出资产负债表, 结果银行自身降低了信用风险, 而整个市场的风险却越聚越多。当经济周期下行时这些风险就会转化为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 (见图2) , 最终就又反过来危害到银行自身。

3、多次证券化的复杂性使风险更隐蔽、危害大

多次复合的证券化产品会使风险更难辨别和追踪。例如以次贷为基础的MBS和CDO, 其原始形态是相对简单和安全的房贷MBS, 但银行为了扩大业务规模, 投资者为了追求更高回报, 共同促成了MBS-CDO多层次再证券化产品问世, 并将次级房贷组合其中。结果使可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的产品, 蜕变为扩散特异性风险和放大系统性风险的产品。

二、金融危机粉碎了“流动性”神话

保持流动性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许多金融创新就是为了提高金融系统的流动性。然而在这次危机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充满矛盾的一幕:尽管各国政府两年来不断给金融机构注入巨量流动性, 但到头来危机还是在流动性枯竭中加深。这又是为何所致呢?

1、盘活次贷资产却换来资本市场挤兑

证券化的初始目的之一是为了盘活长期信贷资产, 改善其流动性。这虽解决了银行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之间的矛盾, 却也将信用风险带到了资本市场, 改变了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使金融机构在资本金充足、无现金挤兑出现的情况下一样会爆发流动性危机 (见图2) 。当证券资产成为银行主要资产之后, 危机变成以资本市场挤兑这种新方式出现, 其传导链变为:信贷市场违约→信贷证券贬值→投资者同时避险套现→资本市场流动性危机→证券持续贬值使银行间不信任→银行间流动性危机→现金流动性危机→偿付能力危机。

2、流动性紊乱于衍生品的“倒金字塔”

近年来全球金融扩张速度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 2004年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名义本金之和已是GDP的5倍, 2007年又上升到12.5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呈“倒金字塔”形态, 其恶果之一就是扰乱了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均衡, 使之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当衍生市场看好时, 资本多级增值, 造成流动性过剩;而衍生市场看跌时, 资本多级减值, 带来流动性短缺。例如CDO、CDS曾经流动性很好, 甚至超过基础证券 (见图3) , 但次贷危机发生后成为首先殃及对像, 其自身流动性不但嘎然而止, 而且拖累持有机构信用降级、股价下跌、资产减计, 使之整体流动性丧失殆尽, 只有坐以待毙。

3、流动性中止于证券化的趋同行为

只有买家和卖家相匹配的市场才是具有流动性的市场, 市场流动性并不等同于市场规模, 而是取决于多样性。众多的参与者若同时都想将证券抛出套现, 这时的流动性只能趋于零, 并且这一过程会自我强化。一旦流动性降低, 则导致市场定价系统失灵, 价格越跌越不敢买, 最终使持有者资不抵债。尤其投行没有美联储资金支持, 没有FDIS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保险, 无法进行资本弥补而只剩下金融机构应急计划。而在个案发生时才具有合理性的应急计划, 当面对整体市场同时采用则只会失效而爆发流动性危机。

三、金融危机戳破了“赢利性”神话

取得效益是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 追求利润是金融行为的基本特征。但这次危机给我们展现的图景却是:经过缜密构思的赢利策略适得其反, 复杂算出的“精确”收益最后演变为巨亏!错愕之余人们不禁深深自问,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目的与结果的截然对立?

1、效益的海市蜃楼:用期望值代替实际值

实体经济具有物质变化过程, 因此其效益的获得是缓慢的。而金融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 其效益的获得往往显得十分迅速。但脱离物质基础而仅凭自我复制的衍生金融势必成为沙滩上的楼阁。通过收益模型算出的结果是期望值而非实际值, 能否真正实现具有不确定性, 从长期角度来看是非常不牢靠的。

2、饮鸩止渴式赢利:服务变自营、投资变投机

证券化产品已成为现代金融新的利润增长点, 逐利性使此类金融工具不断超出资产融资、套期保值和分散风险这些良好的初衷, 许多金融机构不断扩大自营业务, 并使投资蜕变为投机, 走向了诚信经营的反面。

3、高杠杆率的双向性:放大收益也放大亏损

金融衍生品赢利快捷的一个手段是高杠杆率, 不但投行使用普遍, 近年来商行对此也趋之若鹜。例如2000年后国际前10大投行杠杆率一直处于20倍以上, 2007年达到了30倍的高比率。问题在于这种放大效应是双向的, 不但放大收益, 也放大亏损, 即便是超大型金融机构也会因某个部门或业务线亏损而导致整体倒闭。

四、消除金融神话完善监管的对策

1、消除“安全性”神话的对策

针对大量证券资产在“系统内交易只使风险来回转移, 但不会减少”的特点, 对系统内交易要加以合理的调控。巴塞尔委员会已要求银行重视交易账户中更广泛的特定风险, 在更长的时段中全面衡量风险, 对于长期持有的证券应及时予以披露并提留足够的监管资本。需要提醒的是, 不同类型风险可能引起的交叉传染、变异等问题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针对资产证券“降低个别风险是以增加系统风险为代价”的双重作用, 要重新审视它们在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中的利弊得失。因而一种资产证券的整体规模和所有资产证券的总规模都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审批和监管机构要在发行数量、时间、期限及品种间的重叠上科学设限、合理搭配、严格监督, 将系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力降到最低限度。

针对“多次证券化的复杂性使风险更隐蔽、危害大”的缺陷, 要让证券化产品返璞归真。金融创新的主方向应是开发那些容易理解、定价和衡量风险的简单产品, 主功能应是为了套期保值、降低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对于违背上述主方向和主功能的金融产品及其交易活动, 要像实体经济中对待假冒伪劣产品那样, 不但严加限制, 甚至予以取缔。

2、消除“流动性”神话的对策

“盘活次贷资产却换来资本市场挤兑”的恶果提醒我们, 应全面认识资产证券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它使市场风险超越价格波动范畴, 溶入对手违约风险。美联储通过实用方法将投行并入具有核心存款的商行, 以充分发挥FDIC保险和联储资金支持的作用。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 贝尔斯登和美林被收购是其具体实践。

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基础产品、实体经济之间的“倒金字塔”关系不仅酿成了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也是带来其他多种金融风险的根源之一。应该对金融衍生品的品种和规模实施有效监管, 能够纳入场内交易的要纳入场内交易, 不能纳入场内交易的也要求生产、交易者定期向监管方披露有关信息, 仿照实体经济中的产品质量监督那样不留任何死角。

对于“流动性中止于证券化的趋同行为”, 化解的方法是对参与者的利益分流、兼顾, 通过重建利益取向的多样性, 恢复主体行为的多样性。如将赢利功能和社会功能分离, 美国政府控股两房就是限制其利润最大化功能, 使之回归本来的社会功能。好的金融产品必须兼顾发起、发行、保险、承销、投资和监管的各方利益, 只有多方共赢的结构才是稳定的结构。

3、消除“赢利性”神话的对策

理性对待期望值, 科学检测实际值, 不迷惑于效益的海市蜃楼。面对这次危机, 国际和主要国家的监管机构都正在考虑如何重新确定公允价值, 并要求将长期资产置于银行账户, 尽量减少仓储证券。把资产价值的衡量、效益的计算尽可能多地落在实处, 减少其水分和波动程度, 以防对市场决策和未来行为产生误导。

严格禁止饮鸩止渴式赢利, 对于暴露在高风险敞口下的业务, 各金融机构要在合理确定可承受风险的范围内控制自营业务的比例。监管机构则应当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 严防严查投资变投机的行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 监管机构在救市的同时也开始严惩具有投机行为的当事人, 以防止金融从业人员只负盈不负亏的道德风险再次发生。

在高杠杆率的双向作用面前, 审慎决策、谨防贪婪。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机构都应当根据不同业务的风险特性与发生机制, 科学地设定杠杆率的合理变动范围及其上限, 并认真加以恪守。此外, 通过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联姻, 亦可减少货币和资本市场运作在资金来源中的分量而降低杠杆率。

参考文献

[1]曾康霖:误导是因, 危机是果[J].中国金融, 2008 (22) .

[2]陆红军:华尔街精英错在何处[N].第一财经日报, 2008-10-28.

[3]牛文涛、田明超: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向思考[J].商业时代, 2009 (2) .

[4]F.J.Fabozzi, L.Martellini, P.Priaulet.Advanced Bond Portfolio Management:Best Practices in Modeling and Strategies[M].by John Wiley&Sons, Inc.2006.

汽车行车盲区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 篇4

1 现代汽车的发展状况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已不是简单的机械控制,已经步入了汽车电子时代。人们利用电子技术解决了汽车尾气超标排放的问题,加入了汽车电子导航“认路”功能,帮助空间立体感差的人实现自动倒车功能……在汽车领域里越来越高端的微控制技术为人类服务。

2 设计方案比较

在汽车安全领域内,汽车电子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市场上的汽车盲区报警装置种类繁多,比如倒车雷达是针对汽车后方盲区,汽车前方雷达针对汽车正前方。但是正对汽车转弯而设定的汽车报警装置很少。由于汽车转弯时发生的交通碰擦事故屡见不鲜,尤其实在人多的地方如果把过马路的行人带到,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个装置。

3 设计的功能介绍

在此简要说明是笔者如何利用汽车电子微控制技术让驾驶员在转弯时观察到“汽车盲区”以及“内轮差”的情况。监测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超声波模块(HC-SR04),语音报警装置(语音模块V2.5),AT89S52单片机,LCD1602显示屏。六个超声波模块分别布置在图一的六个盲区,语音模块和显示屏与单片机连接。把超声波模块安装在六个盲区监测点处,车子转弯时,当驾驶员拨动左(右)转向灯,此时开启车子左(右)侧的三个超声波模块。超声波实时把检测到盲区的情况通过数据线传递给单片机。然后单片机判断盲区设定区域内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有障碍物,单片机会给语音模块和液晶显示器同是发出指令,语音提示加上屏幕显示,同时提醒驾驶员采取必要制动措施。

4 装置测试

因为报警距离可调,根据,小型车在转弯时能够产生0.6米的“内轮差”,大型车则达1.5米至2米。所以设定3m为报警距离。打开报警装置,当检测口检测到障碍物时,发出警报。超声波的测量角度的范围是0到80度,满足盲区的区域要求。测量距离精确度为1cm,精确度良好。装置的基本功能实现。下面是实物图,实物图是安装在车的盲区点位置,为了方便实物拍摄,把实物取下固定在白色塑料板上。如图3所示。

程序控制:(下面程序只包含主程序)

参考文献

[1]罗纳德K.约尔根(Ronald K.Jurgen).汽车电子手册(第2版).

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政策盲区 篇5

一、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积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资源有限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大量重点学校、重点班存在,以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现象愈演愈烈。有钱有权的家庭可以为孩子选择重点学校、重点班,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择校,他们的孩子只能进一般学校甚至是薄弱学校就读。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富分化如此明显,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与公平。面对“以钱择校”、“以权择校”这些不公平现象,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择校行为,无疑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起到了很好的政策保护作用。也为更多的教育弱势群体提供了平等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实现了教育的起点公平。学生就近入学,避免家长因担心路途遥远和安全问题而使孩子辍学现象的发生,保障了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和城市迁移人口(包括民工族)来说,无疑为他们孩子的入学提供了法律保证。

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存在的政策盲区

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初衷是从政策上保证教育公平,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不少人追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不仅在城市会遭遇“择校”的冲击,执行难度很大,而且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两个行政区接壤的地方也会遭遇尴尬,这也正是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一个盲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理论上行得通,但实际操作起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就遇到了距离上的“就近”与义务教育分行政区举办的矛盾,特别遇到跨区就近并且办学条件好学校的时候,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基于山区这样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究竟应该按照行政区划“就近入学”还是按照地理位置“就地入学”呢?

由于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还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如重庆黔江小南海镇属于一镇两省,同时属于重庆市和湖北省管,由于政策规定学生按照户籍所在地入学,重庆和湖北无奈,就各自在镇上设立了初中和小学。一个小镇,一所学校完全就够了,如此之举,完全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行政划归的本意是为学生和家长考虑就近上学的各种生活方便,使受教育者可自由选择距离其住所地或居住地相对较近的学校就读。在大部分人看来,“就近入学”就等于“就地入学”,但这只适合于城市以及交通比较方便的农村地区。对于交通不便的山区来说,特别是对两个行政单位交界的地方来说,二者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政策就将受到置疑,与此相关的户籍、学籍制度等都将受到严重挑战。为了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孩子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弥补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漏洞,以此保障每个孩子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盲区的弥补方法

在2006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就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治标不治本,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在广大农村遇到的这种尴尬问题,我想有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1.变“就近入学”为“就地入学”

全国都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属于国家强制教育,就应该由国家统一管理,加强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垂直领导。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能简单地“撤点并校”,也不能简单地“就近入学”。在国家的垂直领导下,消除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区域之间的入学限制,减小义务教育对户籍制度的依赖,学生可以按照地理位置就近入学,变“就近入学”为“就地入学”,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促进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不同行政区之间加强合作,“互通有无”

中国移动规定在一些两省交界处居住的用户可以凭通话清单到本省的服务厅要求移动公司返还因不出省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漫游费用。同理,这种两个行政单位交界的地方政府和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服务半径,规定哪些地方的学生可以在两个行政区域内自由选择学校,并且两方政府都应该保障这些学生的教科书发放以及教育经费的承担,禁止收这类“择校生”的择校费。两个乡、两个县、甚至两个省的政府应该互通有无,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够从制度上和经费上保障学校敢接收学生,而不会造成这些处于教育政策边缘的孩子抢占了本学区内其他孩子本应享受的教育资源。这样一来,不会存在谁损害谁应得的利益,学生、家长、学校、政府,谁都不会为难,结局必定是皆大欢喜。

3.加大教育投入,消灭薄弱学校

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大教育投入,消灭薄弱学校,提高各个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使每个学校都能够给学生提供均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当各个学校之间不存在差距了,学生就不会有择校的动机,学生就能真正从方便、安全与实惠的角度考虑而选择“就近入学”。减少因真正“择校”而跨区流动的学生,保证那一部分因地理条件限制而必须跨区上学学生的利益。这样就不会存在那部分不能自由择校的学生闹矛盾的现象,这样“就地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落实下来。

既然国家规定“撤点并校”不能简单地“一刀切”,那么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也不能一概而论,要从老百姓的实际出发,不能只顾了城市孩子的发展,而忽视了山区孩子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摘要: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按照户籍所在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实行划片入学,不得跨学区择校。这一政策很好地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但这一政策还存在着一些盲区。“就近入学”政策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两个行政区接壤的地方会遭遇尴尬,在广大农村地区遇到了距离上的“就近”与义务教育分行政区举办的矛盾。为了弥补这一政策的不足,我们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消灭薄弱学校;不同行政区之间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变“就近入学”为“就地入学”。把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义务教育,政策盲区,就近入学,就地入学

参考文献

“日盲区”紫外光大气散射研究 篇6

关键词:紫外光通信,非视距,单次散射,定向条件

紫外光是指波长范围为10~400 nm的电磁波,其中波长小于200 nm的紫外波段,易被空气分子强烈吸收,所以只能在真空中传输。波长大于280 nm的紫外波段的太阳背景光干扰太强,不适用于通信。而波长为200~280 nm的太阳光被大气臭氧强烈吸收,基本上达不到地球近地表面,造成该波段在近地表面形成盲区。因此,将波长范围为200~280 nm的区域称作“日盲区”。

紫外光通信系统工作于日盲区,其基本原理就是把紫外光作为信道传输的载体,把需要传输的信息加载到紫外光上,以实现信息的交互。不同于无线电和红外通信技术,紫外光在大气信道中有特殊的传输过程,这种特殊性使得接收到的紫外光子能量与大气对紫外光波的散射和消光特性、收发装置设置的角度状态等参数均有关系,从而研究紫外光大气信道的特征是建立紫外光通信系统和紫外光通信组网的基础。

研究紫外光大气信道需要从紫外光大气散射模型入手。Luettgen等人将紫外光单次散射信道模型转化到椭球坐标系上进行了分析[1]。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紫外光单次散射直接积分模型[2]和紫外光路径损耗模型[3,4],但大多只是建立模型,而没有对后续工作进行研究。本文引入了紫外光单次散射模型和近似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定量的误差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近似模型与系统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紫外光散射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尤其对定向收发条件下的通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从理论上验证了在紫外光通信中使用定向天线的重要性,为下一步紫外光通信组网研究打下了基础。

1 紫外光单次散射模型

由于紫外光通信距离短[5],可以忽略紫外光多次散射,利用椭球坐标来分析紫外光单次散射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由径向分量ξ,角坐标η和方位坐标φ确定。

图1中,F1、F2是椭球上的两个焦点,r为椭球的焦距,r1、r2是椭球的两个焦半径,ψ1、ψ2是椭球的两个焦角。直角坐标系XYZ转化到椭球坐标系(ξ,η,φ)的公式如下:

由式(1)~式(4)可以推出:

基于椭球坐标系的紫外光单次散射模型如图2所示,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椭球的两个焦点上,θT为发送仰角,φT为发散角,θR为接收仰角,φR为接收视场角,θs为散射角,并且有θs=θT+θR。紫外光子通过自由空间衰减到达散射区域V,接收端则通过收集单次散射后的光束完成非视距通信。

假设发散光轴与接收光轴在XZ平面,并且不考虑大气湍流的影响。下面推导单次散射理论模型,即直接积分模型。在t=0时刻,总能量为ET的紫外光以发散角φT离开发送端,沿着发送仰角θT的方向,在t=r1/c时刻到达距离发送端r1的散射体,此时能量为:

式(8)中立体角Ωt=2π[1-cos(φT/2)],消光系数ke=ks+ka,ks为大气散射系数,ka为大气吸收系数。

散射体V的体积微分δV可以看作一个二级球形光源,其发射的总能量为:

式(9)中P(cosθs)是散射相函数,可以表示为[6]:

式(10)中γ、g和f为模型参数,ks=ksRay+ksMie。

从散射体发出的能量δQ经过距离r2,在t=(r1+r2)/c时刻到达接收端,则接收端接收到的能量为:

式(11)中Ar为接收孔径面积,ζ是连接接收器、微分体积元连线矢量与接收视场角轴线之间的夹角,cosζ用来计算探测到得有效面积,可以表示为:

在椭球坐标系中,δV可以表示为:

将式(5)、式(6)、式(7)、式(12)、式(13)代入式(11),得到:

将式(14)求积分得到接收端接收到的总能量为ER:

由此得到路径损耗(单位为d B)为:

2 紫外光单次散射近似模型

上述公式积分后虽然能直接准确的得到路径损耗L,但公式的积分过程十分繁琐,不便于直接使用。为了简化理论模型,可以假设有效散射体积很小,近似认为ζ=0,如图2有r1=rsinθR/sinθs,r2=rsinθT/sinθs,代入式(11),并简化积分得到接收端接收到的总能量为:

当有效散射体积很小时,V可以近似为[7]:

式(18)中D1、h1、D2、h2分别是大小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可以表示为:

把式(18)、式(19)代入式(17),得到接收端接收到的能量为:

由路径损耗公式(16)得近似模型的路径损耗为:

3 仿真及分析

3.1 理论模型和近似模型对比

设置参数为[8]:λ=260 nm,ksRay=0.266

图3给出了理论模型和近似模型在0~10 km之间的路径损耗情况,可以看出随着距离r的增加,路径损耗L在增大。这是由于大气对紫外光波的散射和消光特性,使得紫外光能量存在衰减。当r较小时,曲线大致呈线性增长,当r较大时,在300 m左右,曲线开始呈指数增长。另外,当r小于400 m时,两种模型的路径损耗都小于120 dB,这满足实际通信链路对路径损耗必须低于120 dB的要求,因此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新型的短距离通信技术。最后,两种模型路径损耗相差最多不超过15 dB,相差值属于合理误差范围,由此接下来的仿真可以使用近似模型进行分析。

3.2 三种工作模式下路径损耗对比

紫外光通信按照不同收发端仰角分为NLOS(a)、NLOS(b)、NLOS(c)三种工作模式[9],其中(b)类可以细分为两种方式:定向发送全向接收和全向发送定向接收,这里取名定向发送全向接收为NLOS(b1),全向发送定向接收为NLOS(b2)。如图4所示,下面讨论三种模式对路径损耗的影响。

设置参数为:φT=10°,φR=50°,由于sinθs=sin(θT+θR)≠0,因此设置NLOS(a)的收发仰角为θT=89°,θR=89°;NLOS(b1):θT=30°,θR=90°;NLOS(b2):θT=90°,θR=30°;NLOS(c):θT=30°,θR=45°,得到如图5所示的仿真结果。

图5(a)给出了r为0~100 m时,三种工作模式的路径损耗,为给出NLOS(c)、NLOS(b1)和NLOS(b2)的路径损耗对比,将距离增加至1 000 m,得到结果如图5(b)。由图可知,NLOS(a)路径损耗最严重,即紫外光能量在大气衰减最快,其次是NLOS(b1)和NLOS(b2),最后是NLOS(c)。这是由于实现紫外光非视距通信主要靠大气散射,而当发散角φT和接收视场角φR固定时,NLOS(a)的有效散射体V最小,因此,经过单次散射后能够到达接收端的紫外光子数量最少,最终造成路径损耗最大。

综上所述,紫外光非视距通信在NLOS(c)模式下通信性能最好,因此为充分利用紫外光的特点,在紫外光通信系统设计和紫外光通信组网时应更多的考虑定向天线的引入。值得一提的是,在定向MAC协议的邻居节点算法中如果使用了NLOS(b)模式进行节点邻居发现,应尽量选择NLOS(b1)方式,减少能量损耗。

3.3 NLOS(c)模式下收发器角度对路径损耗的影响

上文得出了收发器使用NLOS(c)模式能减小路径损耗,改善通信质量的结论,下面进一步讨论定向收发模式下,收发器的不同角度对路径损耗的影响。

3.3.1 不同发送、接收仰角对路径损耗的影响

其他参数与3.1节相同,设置发送仰角θT分别为10°、20°、30°和40°,接收仰角θR为45°时得到图6(a)。设置发送仰角θT为30°,接收仰角θR分别为10°、20°、30°和40°时得到图6(b)。

由图可得,不同角度下,曲线走势都大致相同。但随着仰角的增大,路径损耗也在增大,但变化幅度在逐渐减小。比较图6(a)(b),接收仰角对路径损耗的影响没有发送仰角明显。因此,设计紫外光通信系统和紫外光通信组网时,应合理设置收发端的仰角来降低路径损耗,尤其注意发送仰角。

3.3.2 不同发散角、接收视场角对路径损耗的影响

其他参数不变,设置发散角φT分别为10°、20°、30°和40°,接收视场角φR为50°时得到图7(a)。设置发散角φT为10°,接收视场角φR分别为10°、20°、30°和40°时得到图7(b)。

从图7(a)可知,发送端的发散角对路径损耗几乎没有影响。原因是虽然发散角的增大使发散体积增大,但光束也由集中变化到发散,到达发散体的光束波粒数减少,从而降低了接受端的接收能量。从图7(b)可知,随着接收视场角的增大,路径损耗反而在减小。在设计紫外光通信系统和紫外光通信组网时,应尽量缩小发散角,增大接收视场角。

综上所述,在紫外光通信时,收发器的角度状态对通信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发送仰角θT和接收视场角φR,这体现了紫外光非视距传输的特性。虽然发散角φT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几乎没有,但设置角度时应该尽量减小以聚焦发送光束。

4 结束语

用椭球坐标系推导了单次散射模型下的路径损耗公式,为了简化复杂的积分过程,建立了单次散射近似模型,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近似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三种工作模式对路径损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NLOS(c)模式下收发机几何参数对紫外光通信链路路径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今后紫外光通信系统设计和通信组网时,应充分考虑紫外光大气传输特性,使用NLOS(c)工作模式,并在模式下选择适合的角度,使紫外光非视距通信的优势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Mark R L,Jeffrey H S,David M R.Non-line-of-sight single-scatter propagation model.Journal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1;8(12):1964—1972

[2] 何华,柯熙政,赵太飞.紫外光非视距单次散射链路模型的研究.光学学报,2010;30(11):3148—3152He H,Ke X Z,Zhao T F.Research of ultraviolet non-line-of-sight single scattering link model.Acta Optica Sinica,2010;30(11):3148—3152

[3] Chen G,Xu Z,Ding H,et al.Path loss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trade-off study for short-range non-line-of-sight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s.Optics Express,2009;17(5):3929—3940

[4] Tang Yinan,Xie Xiaoping,Zhao Wei.Simulation research of short range non-line-of-sight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20122 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2:567—570

[5] 柯熙政.紫外光自组织网络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21Ke X Z.UV Ad Hoc network theory.Beijing:Science Press,2011:1 —21

[6] Ding H,Chen G,Xu Z,et al.Channel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of non-line-of-sight ultraviolet scattering communications.IET Communications,2012;6(5):514—524

[7] Xu Z,Ding H,Sadler B M,et al.Analytical performance study of solar blind non-line-of-sight ultraviolet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links.Optics letters,2008;33:1860—1862

[8] Junge D M.Non-line-of-sight electro-optic laser communications in the middle ultraviolet.Monterey,CA: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1977

略谈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盲区 篇7

自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正式发布以来, 已迅速在6000多家教育、科研、出版及相关管理机构中广泛使用, 在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继而,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也推出了论文相似性检测服务, 为编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为了叙述方便, 本文统称此类系统为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笔者使用该系统3年多来, 深切感到该系统简洁方便、操作性强的优势, 但也发现其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盲区, 下面举例简述。

一、技术盲区

笔者将因技术手段的局限而产生的盲区称为技术盲区, 通过下面几个实验说明。

(一) 实验一

将3篇已在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A、B、C, 分别在甲检测系统检测相似度, 结果为79.1%、86.2%, 97.8%。若将此3篇文章分别转为图片格式, 内容不变, 系统则显示:“内容过短, 无法检测”。

同样, 将此3篇文章在乙检测系统检测, 结果分别为81.5%、93.48%、84.38%。转成图片格式后, 无法粘贴至检测界面, 故而无法检测。

若将图片后面粘贴同样数量的文字, 则可以检测, 打开详情报告, 可以看出, 在检测区域, 只显示出文字, 而不见图片——甲、乙两个检测系统情况相同。

(二) 实验二

将A、B、C 3篇文章中的表格提取出来, 单另做一Word文件, 分别在甲乙两个系统检测, 检测结果均为0。

(三) 实验三

找3篇已经优先数字出版但是还未在期刊上刊发的文章D、E、F, 在甲系统检测结果分别为0、6.7%、0;在乙系统检测结果分别为4%、4.55%、0。

(四) 实验四

(1) 将如下一段话G粘贴在Word文件中, 为了防止因文章过短而无法检测, 将此段话复制3遍, 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甲系统为89.7%, 乙系统为87.5%。

隔距块的作用原理是:上销中上罗拉和下罗拉、长短胶圈和弹性上销组成了弹性钳口, 在这个作用过程中罗拉组成的固定钳口和胶圈组成的弹性钳口, 前者主要是握持纤维, 弹性钳口主要是为输出纤维。固定钳口至钳口前缘中心距33mm, 距下罗拉中心距31mm, 控制区要求强控制, 输出区要求稳定保证快速纤维的变速运动, 隔距块在其中调节隔距达到稳定和顺利抽出的作用。

(2) 将此段话的前后顺序调整如下 (忽略句子的逻辑顺序及句意) , 内容不变, 同样复制3次, 甲乙系统的检测结果分别为40%、87.5%。

控制区要求强控制, 输出区要求稳定保证快速纤维的变速运动, 隔距块在其中调节隔距达到稳定和顺利抽出的作用。固定钳口至钳口前缘中心距33mm, 距下罗拉中心距31mm。隔距块的作用原理是:在这个作用过程中罗拉组成的固定钳口和胶圈组成的弹性钳口, 上销中上罗拉和下罗拉、长短胶圈和弹性上销组成了弹性钳口, 前者主要是握持纤维, 弹性钳口主要是为输出纤维。

(3) 将此段话的顺序不变, 分别将每句话的结构略微调整, 长句变短句, 短句变长句, 加连接词、标点符号等等, 如下所示, 检测结果变化极大, 甲乙两系统均为0。

上销中上罗拉分别与下罗拉、长短胶圈及弹性上销一起, 组成了弹性钳口, 在此作用过程中, 罗拉组成的固定钳口主要是握持纤维, 胶圈组成的弹性钳口主要是为输出纤维。固定钳口距离钳口前缘中心为33㎜, 与下罗拉中心距为31㎜, 控制区要求强控制, 相反, 输出区要求稳定, 并需要保证快速纤维的变速运动, 隔距块的作用, 就是调节隔距、稳定并顺利地抽出——这就是隔距块的作用原理。

(五) 实验结论

以上各实验, 总结如表1。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1) 检测系统对图片无法检测。在实验一中, 文字的相似度很高, 但是一旦转换为图片, 就检测不出;粘贴部分文字后, 仅能检测文字部分的相似度。

(2) 检测系统对表格无法检测。在实验二中, 两个系统对表格的检测虽然不至于像图片一样无法识别, 但是检测结果却为0。事实上, 检测表格是从已发表的文章中提取出来的, 相似度应该很高才对。

(3) 检测系统对已经优先数字出版但未在纸质期刊发表的文章检测结果不可信。犹记知网推出优先数字出版时曾说过, 在此优先数字出版系统上发表的文章, 为“正式发表”, 最有说服力的是, “评职称时也是认可的” (优先数字出版培训时, 培训老师语) 。但是很显然, 检测系统未将此类文章纳入检测范围。

(4) 调整句序、改变句子结构对检测结果均有影响, 尤以后者为甚。实验四中, 调整句序, 检测结果改变;改变句子结构, 虽然句意完全没有改变, 但是检测结果却一下由接近90%变为0。

(5) 不同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并不完全相同。如上所述, 笔者在甲乙两系统检测的文章为同篇文章, 然而检测结果却不完全相同, 时高时低, 相别最大的, 是调整句序后的检测结果, 一为40%, 一为87.5%, 相差一倍多。

二、时间盲区

时间盲区, 即因为时间前后差异产生的“盲区”。

目前, 各大数据库收集期刊文章, 基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等样书出来, 邮寄至数据库办公地点, 由数据库的工作人员用扫描等技术手段将期刊内容放在库中, 显示在互联网上;二是杂志社的当期刊物定版后, 由杂志社的工作人员将本期期刊的电子版发给数据库工作人员, 再由他们经过处理上传。无论哪一种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一段时间差, 即滞后期, 一般为2周到4周, 甚至更长。试想, 一篇文章先发给甲杂志社, 决定录用后, 再发给乙杂志社, 而在乙社检测该文时, 由于此文还未正式刊发, 未能进入检测系统, 所以检测相似度必然很低。而实际上, 如果推迟1~2个月再进行检测, 那么就会发现问题, 只是, 这时再撤稿, 已经付出的劳动, 又该由谁来买单呢?

三、判别盲区

这通指那些检测出来相似度很高, 但实际上并未“抄袭”的情况, 比如: (1)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集收录文章的再次发表; (2) 刊登在低级别刊物上的论文在高级别刊物上的再次发表; (3) 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直接引用; (4) 由旧方法、旧理论得出的新结论、新观点;等等。

此中, 前2种情况, 笔者认为, 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发表, 只能算作“内部交流”, 但数据库在查重时, 也将其纳入检索范围, 所以相似度很高。后2种情况, 直接引用基本原理和理论, 查重时相似度必然很高, 而建立在旧方法、旧理论的基础上, 得出的新观点、新结论, 相似度也不会低, 有可能大部分都是一样的, 但恰是那一小部分是创新, 并且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仅从系统得出的检测结果来判别其为“抄袭之作”, 也许就此错过一篇佳作。

四、结语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毕竟不是“人脑”, 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盲区, 所以, 它只是提供一种数据参考, 是一种辅助手段, 并非“一锤定音”。真正给一篇文章下定论的还是编辑, 这就要求编辑在检测、审理来稿时, 一定要认真负责, 仔细阅读检测报告, 详细比对标红的“疑似”区域, 区别对待, 尽量减少漏网之鱼, 更不能一眚掩德, 埋没佳作。

参考文献

[1]李靖波, 厉亚.学术不端:内涵、类别、根源与治理[J].科技与出版, 2011 (8) .

[2]赵国惠.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功能和作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报, 2011 (2) .

[3]宋雪飞, 曲辰.充分利用稿件中的信息点把好学术论文初审关[J].沈阳航空学院学报, 2006 (6) .

[4]赵瑞.基于融合交叉技术的科技论文初审方法[J].编辑学报, 2009 (2) .

[5]谭华, 崔洁.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使用建议[J].编辑学报, 2010 (2) .

[6]李新根, 徐用吉.学术期刊编辑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J].科技与出版, 2010 (8) .

[7]张旻浩, 高国龙, 钱俊龙.国内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4) .

[8]陈玉峰, 陆振挺.细纱机隔距块应用工艺实践[J].纺织器材, 2010 (4) .

[9]张宏, 程建霞, 王小唯, 等.学术不端现象分析及期刊编辑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 2010 (1) .

上一篇:专家库充电系统下一篇: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