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经营公司(精选7篇)
国资经营公司 篇1
1 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特点
国资经营公司是我国在经济改革调整中, 经过产业布局和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形成的, 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产物, 它既是国资管理部门管理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国有资本经营的一个重要载体, 既对上接受国资管理部门作为出资人的监管, 也对下属国企行使国有出资人的权利, 它是集投资、监管、经营于一体的特殊的国有企业法人。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是其运用国有资产的基本方式之一, 其特点:
(1) 具有双重目标, 首先是政府目标, 即必须承担起政府提供的引导产业发展等政府职责;其次是市场目标, 即必须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2) 国资经营公司按投资发挥不同的作用分类, 可分为功能性作用及经营性作用。功能性作用体现在为培育、引导、重组产业提供阶段性的资本供给与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经营性作用指在投资新兴产业、经营性产业和均势产业中的优势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3) 国资经营公司按投资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股权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股权性投资是指由国资经营公司出资成立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的行为;金融性投资是指国资经营公司利用间隙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申购新股、委托贷款等行为。
2 投资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2.1 发展环境
总体上看, 目前各层次的国资经营公司投资业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机遇, 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有利于国资经营公司投资发展的因素看:
在宏观层面上, 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 为国资经营公司的资本经营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体制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为国资经营公司投资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率先走出低谷, 为国资经营公司的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微观层面上, 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企业类型, 决定了国资经营公司开展资本性投资和从事资本经营的合理性与合规性;国资经营公司所确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模式——出资企业的管理结合以投资发展的管理功能性定位, 为国资经营公司的投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定的资本经营能力和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独有的政府股东背景, 均为国资经营公司的投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与此同时, 还必须正视国资经营公司的投资发展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
宏观方面的局限性在于:一是, 在全球经济复苏但前景尚不明朗的大背景下, 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尚未明显好转, 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 无论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产业还是即将投资涉足的产业, 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二是, 伴随着国家、地方两级政府分别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政策的落实, 国有资本营运模式得到迅速推广, 国资经营公司在资本经营方面的体制优势也将随之弱化。
微观方面的局限性在于:一是, 国有独资的企业性质, 不利于国资经营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的完善, 进而影响到投资决策的科学、规范和投资效率的提高。二是, 在现有出资企业领域, 国资经营公司在投资发展方面可有效利用的资源性资产将越来越少。三是, 随着创业板的推出, 国内私募股权投资热潮再起, 各路资金在项目的争夺上日趋激烈, 国资经营公司在资金规模、投资灵活性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2.2 发展思路
2.2.1 总体思路
在充分正视现实 (即国资经营公司定位于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现实) 的前提条件下, 在国资经营公司的总体发展方面, 要紧紧扣住资本经营顺势而为——即以国有产 (股) 权为经营对象、资本经营为主业;立足于有效运营国有资本, 提高国有资产的总体质量, 真正做到“依附政府、市场运作、吐纳股权、融资发展”, 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抓增量带存量”为指导方针, 以资本经营为基本手段, 积极探索出一种具有国资经营特色的多角化投资的发展模式。
2.2.2 发展要求
为确保国资经营公司的投资业务按照以上发展思路顺利推进, 要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 以体制创新为动力, 建立适应投资发展需要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国资经营公司要实现出资企业的管理结合投资发展的管理的发展模式, 就必须建立完善投资发展的运作平台。首先, 国资经营公司本身要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造, 将国资经营公司的国有独资企业性质“变性”, 即通过成立投资控股公司转变为“股份制企业”。其次, 在国资经营公司内部建立规范、高效的投融资机制, 接通投融资的市场化渠道, 从向内投资转为向外投资, 从单独投资转为联动投资。第三, 调整现行的经营模式, 逐步实现由经营企业获得现金收益向经营资本获取资本收益的经营方式的转变, 进而向投资管理型公司方向发展。
3 投资方向和原则
3.1 投资方向
国资经营公司将开展的实业投资主要包括相关行业投资、跨行业投资和依托政府资源的投资三个方面。
3.1.1 相关行业投资
需要强调的是, 在相关行业的投资方面, 国资经营公司将坚持以旗下出资企业为主、国资经营公司为辅的投资理念, 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出资企业在相关行业上的资源优势。
3.1.2 跨行业投资
国资经营公司在跨行业投资方面将侧重于我国因入世承诺对外资开放的有关行业, 比如, 金融保险业、电讯业、文化传媒业等。二是, 与区域经济圈发展密切关联的行业。
3.1.3 依托政府资源的投资
在依托政府资源的投资方面, 国资经营公司着重考虑:
(1) 政府垄断性的项目;
(2) 政府指令性的项目;
(3) 政府政策倾斜、支持的项目;
(4) 政府拨专款、原运作单位推进不利的项目。
3.2 投资原则
总体上, 国资经营公司将以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国资经营公司的投资取向等方面, 作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依据和标准。并在“风险控制、谨慎投资”这一总原则下, 坚持以下具体投资原则:
(1) 既定领域原则。即国资经营公司已明确实业投资领域。
(2) 市场壁垒性原则。尽管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越来越少, 但是按照国际惯例, 目前我国的许多行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享有一定的过渡保护期。因此, 国资经营公司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期, 在实业投资方面, 重点投资于具有较高行业进入门槛的行业及项目 (包括具有政策限制性、行业垄断性、技术专有性等特点) 。
(3) 流动性原则。即所投资的项目必须具有资本变现、产 (股) 权转让的能力。
(4) 成长性原则。即实业投资项目所在行业必须处于成长期或稳定发展期。
(5) 资本经营原则。即国资经营公司坚持不直接参与实业层面的经营管理, 主要凭借在投资项目的运作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确保国资经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6) 联动投资原则。即在实业投资上, 国资经营公司与社会资本联手共同投资。
4 投融资模式
4.1 投资模式
4.1.1 相关行业投资
在坚持项目式直接投资方式的前提下, 出资企业为主、国资经营公司为辅、社会资本介入, 将作为国资经营公司在相关行业进行投资的具体投资模式。这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 采取项目式的直接投资方式, 可充分利用国资经营公司在资本经营方面的资源优势;二是, 以出资企业为主,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资企业在相关行业的资源优势, 而且还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出资企业扩大投资规模的积极性;三是, 引入社会资本的用意在于, 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既可提高投资效率又可适度规避风险。
4.1.2 跨行业投资
在跨行业、跨领域的投资方面, 国资经营公司应采取“与强者共舞”的投资策略。具体而言, 就是在国资经营公司初步选定了某一跨行业的投资项目后, 将审慎选择一家以上该行业内的优质企业或机构, 作为国资经营公司的战略投资伙伴共同参与投资。这样做的目的:一是, 可有效降低国资经营公司涉足新行业的投资风险, 提高投资的成功率;二是, 能够确保国资经营公司在步入新领域的初始, 迅速把握制高点, 以充分发挥业内优质企业的积极作用。
4.1.3 依托政府资源的投资
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取上述项目式直接投资和“与强者共舞”的投资模式。
4.2 融资模式
显而易见, 随着国资经营公司投资发展职能的确立, 以及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仅凭现有的自有资金支持已不现实。因此, 多方探求融资渠道、合理搭建融资平台是必然的选择。为保障国资经营公司投资业务的顺利开展, 国资经营公司将充分运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大融资方式广泛筹措资金, 并逐渐优化融资结构, 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具体而言:
(1)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包括采取发行企业债券、将部分资产或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发行专项信托计划等方式, 接通运用国内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渠道。
(2) 存量资产的变现。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对出资企业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的进程中, 适时变现部分国有资产;二是国资经营公司新增的投资项目被市场看好时, 及时了断优价出售。
(3) 通过政府授权对改制中无持有主体或出于战略考虑的股权划至本公司, 上述股权的持有也将为公司通过股权质押等手段融资提供条件。
5 保障措施
为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需要注意采取措施保障投资的安全:
5.1 坚持战略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战略管理水平
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引进战略管理手段、树立战略管理意识、提高战略管理水平越来越显得迫切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 逐渐建立符合现代管理理念、时代发展要求、独具方特色的战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将构成国资经营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因此, 必须坚持战略管理制度并不断提高战略管理水平, 以适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5.2 建立投资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为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增强决策管理的科学性, 国资经营公司必须建立完善投资决策和专家咨询制度。具体而言, 组建国资经营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 由总经理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对国资经营公司董事会负责并向其汇报工作, 负责董事会授权范围的投资决策。对超出董事会授权范围的投资, 经由投资决策委员会向董事会提出投资建议, 由董事会负责决策;对超出董事会投资权限的投资, 须经由董事会向国资委提出投资建议, 由国资委做出投资决策。需要强调的是, 投资决策委员会在进行决策过程中必须经过一个重要环节, 即听取国资经营公司聘用的投资顾问、法律顾问的咨询意见。
5.3 统一认识、调整结构、创新体制
首先, 随着资产管理关系的调整, 国资经营公司面临两大角色的转换:一是, 由以商品经营为基础向以资本经营为主导的转换;二是, 由以企业管理为主向以投资管理为主的转换。
其次, 在业务结构调整方面, 要由过去的以盘活存量为重点调整到以培育增量为重心上来。过去之所以侧重于盘活存量的调整方式, 主要是解决出资企业的结构不合理问题。然而, 培育增量主要靠资本经营, 即按照市场法则, 娴熟运用资本经营手段不断拓展新的投资业务规模, 以改善目前的业务格局。
国资经营公司 篇2
本报告依据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审计报告编制。
一、公司基本情况
1、报告公司基本运行情况。
2、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包括主要财务成果、资产经营成果归纳。
3、概述公司规划目标、预算目标和原主管委办下达工作目标的完成实绩。
二、国有资产经营情况
(一)国有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报告 报告
主要经济指标 完成率 上年数
预算数 完成数
年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
客观因素影响增值额
国有资产增值额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注:以上为合并报表口径
2、分析国有资产增值或减值原因和各项主、客观因素
(1)客观因素主要从国家投入、权益核实、管理因素等方面分析国有资产增减原因。其中国家投入主要从财政投入、无偿划入划出、税收返还、债转股、补充流动资本等方面分析;权益核实主要从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经国家或市国资委批准核销等方面分析等;管理因素主要从核算口径变化、统计范围的变化等角度分析。
(2)主观因素主要从经营积累、盘活存量等方面分析国有资产增减原因。盘活存量主要从资本(股票溢价)、资产评估等方面分析。
国有资产增减变动原因分析表
单位:万元 主要经济指标 增减净额 其中: 增加额 减少额
国有资产增(减)值额
其中:国家投入
权益核实
管理范围变动
存量盘活
经营积累
(二)国有资本运作情况
1、重大投资情况及原因分析。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
2、资产重组情况及重组原因分析。包括通过兼并、产权转让、债务重组等方式进行的资产重组情况。
3、其他资本运作情况及原因分析,包括通过国有资产的存量盘活、国有资产退出、上市等方式进行的资本运作情况。
(三)国有资产质量情况
1、不实、不良资产变动情况及原因分析。
2、对外投资质量情况,以及资不抵债企业情况分析。
2、当年提高国有资产质量措施和途径。
三、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7号)和《关于国有公司向监事会提供主要经济信息的要点》(沪国资监[2000]237号)的有关要求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公司主要经营情况
比较分析报告与上公司经营主要指标,包括主要的财务指标、业务指标、统计指标等。
2、经营效益状况
重点分析公司的主营收入来源、利润来源以及成本费用支出情况。
3、经营风险状况
从公司的负债结构、现金流等方面分析公司的长期、短期偿债能力,并从人员负担、诉讼与担保等情况综合反映公司的经营风险程度。
四、自我评价
1、报告国有资产经营和公司运行主要成果及评价。
2、公司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针对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提出下工作建议和设想。重点围绕经营方式、业务结构、资本结构调整等展开。
五、其他需披露的重要信息。
1、重大财务制度、人事安排的变动,重大司法诉讼、关联交易和有关担保情况。
2、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名单、薪酬、奖惩情况和持有本系统公司股权、期权情况。并反映二级子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名单。
3、董事会工作报告摘要。
4、监事会工作报告摘要。
5、国有资产重大流失情况和查堵措施、责任人员的处置情况。
附件:
一、审计报告
二、公司基本情况
1、简述所属待业、经营范围和特点。
2、法人治理结构:介绍组织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
3、股权结构:介绍资本构成及出资者名称和出资额。
4、对外投资:介绍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情况(列表介绍,包括名称、组织形式、资本构成、权益比例、企业规模、主营业务、效益状况和投资回报情况),参股公司应反映投资回报情况。
5、报表编制情况:采用的财务方法和合并方法;进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户数和变动情况;未进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户数、名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利润总额;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情况。
三、统计评价工作开展情况简要工作报告
包括效绩评价、月度报表、统计队伍建设、网络建设等。
四、企业主要分析指标(企财09-1表)
此表为国有资产统计报表计算机自动生成表。
五、国有资产使用情况报告
国资运营公司管控靠谁? 篇3
分类实施董事会治理管控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不同,其董事会治理管控也会不同。以国有资本目标与投资运营特点两个维度,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分为四种类型:投资控股型、投资引导型、资产管理型与资本运作型。前两种类型公司侧重发挥政府之手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后两种侧重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以资本回报为目标。资产管理型是较为特殊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其他三种业务领域主要是分布在战略或竞争行业不同,其主要是处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央企的辅业资产、存续企业等,还包括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产生各类不良企业资产。
具体来说,可以分三种情况实现董事会治理管控,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目标。
投资控股与投资引导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实现战略管控与董事会治理一体化。前者以战略控制为主,后者以战略指导为主,通过出资企业的董事会制定或审批其所在公司发展战略,同时确保各出资企业的业务单元发展符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整体战略和利益。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这两种类型公司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并购实现行业整合,产业升级。
资本运作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实现财务管控与董事会治理一体化。以进行财务考核与资本配置为主,实现国有资本价值最大化。其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资本经营的具体情况,利用产权市场和资本市场,适时将其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出去,盘活存量资产,从而获得较好的经营收益,承担起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责任。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可资借鉴的例子。该公司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巴菲特的天才投资,另一方面在于其独特的公司治理和管控模式——采取董事会治理与财务管控融合的模式,其所投资的公司经理层只需每月提交财报信息并向公司总部提供自由现金流。这种对子公司松散的分权控制模式和高度集中的资金管控模式,不仅为公司创造了稳定的股东回报,而且渡过了一次次经济危机。
资产管理型公司扮演着不良资产加工厂的角色,业务主要是企业资产的分解组合,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实现结构调整,其应实现战略指导型管控与董事会治理相融合:通过孵化优质资产,将有关业务和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平台或者纳入新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上市,实现国有资产证券化。这样可以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实现从过剩产能或其他经营不善的产业退出。
健全出资企业的治理制度
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是董事会治理管控的基础,是实现“管资本”国资监管体制的渠道。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通过出资企业行使董事会成员的选任、考核、薪酬决定权,通过董事会对出资企业的战略、投资等重大事项发挥战略决策作用,实现对其出资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效对接和管控。
由于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管控的实际效果,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当作为积极活跃的股东,在出资企业中推行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建立独立有效的董事会,以指导和协助出资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而不是传统的直接干预。特别是资本运作类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支持鼓励其出资企业委任能力强、具备商业经验和多元化的董事会成员,授予董事会全面的战略决策和对经理层的选聘、薪酬决定和考核权,做实董事会,让董事会领导公司创造股东价值。
这也符合未来混合所有制发展需要,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不建立独立、有效董事会,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会陷入“谁控制谁”的困境。从改革路径判断,未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将会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直接持有,因此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应早日提上日程。这也是解决长期以来国有股“一股独大”弊端的契机。
融合董事会治理、管控体系
要实现董事会治理与管控体系的融合,其核心在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层面的董事会运作模式、管控模式要与其出资企业的董事会运作实现有机统一,包括组织结构、授权及决策体系与相应机制等。
治理与管控模式融合层面,一般而言财务管控与战略型董事会匹配,战略管控与监督型董事会匹配。例如,资本运作类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总部实施财务管控,对出资企业只需管理好三类事项,委任董事、财务监控、考核和预算。至于商业经营的所有决策权,完全由出资企业董事会行使。总部董事会的重点任务是围绕上述领域内容进行总体战略和投资决策能力的建设;而出资企业董事会则采用战略型董事会,职能重点集中于业务战略和产业运营决策能力的建设,作为战略决策中心,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
在组织结构层面,完善董事会与集团管控的运行平台,减少出资企业的层级,努力打造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如资本运营型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不宜有中间环节。出资企业的组织结构,结合其本身发展要求和定位,采取相应组织模式。
国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动因研究 篇4
先看央企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生化。该公司2015年5月5日公告, 公司控股股东大耀香港有限公司于5月5日至5月6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合计1100万股。
再看抚顺特钢。据该公司披露, 公司第一大股东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于4月30日至5月5日连续3个交易日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共计774.06万股, 占总股本的1.49%。
进入牛市以来, 国有股大股东减持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今年前四个月至少已有70家央企发生减持现象, 累计减持规模达24.06亿股。其中, 以中信证券、中国重工为代表的“中字头”央企减持套现规模居前, 减持套现规模前20名的央企有12家公司均是“中字头”企业。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有文献主要从动因、股权结构、市场反应、监管成本等方面进行研究。然而, 现有文献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一是在现有文献中普遍夸大了控股股东的信息优势。现有文献普遍假设大股东相对于中小股东、投资者拥有天然的信息优势, 这导致其在减持时机选择、侵占小股东利益、掏空上市公司等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然而事实上, 即使在2008年底的极度弱势的市场环境下, 很多大股东仍然选择了减持股份的行为。二是市场环境对大股东行为的作用没有纳入考虑。
3探究意义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 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经历过一定时间的锁定后逐渐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以往的研究认为大股东在减持所持有的股票的过程中存在着利用信息优势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 甚至在此过程中存在着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然而, 我们发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博弈主体的日益增加, 大股东在减持股份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通过对这种减持行为的动因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减持动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非理性减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以更好地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也可以为相关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以便其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好地监管。
4研究主要内容
首先, 我们将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总体情况。其次, 我们将定义大股东非理性减持行为:设国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价格为P0, 公告时间为t0。从t0开始120个交易日内, 股票价格P1的价格波动区间为[Pmin, Pmax], 且Pmax≥ (1+20%) *P0, 则我们认为国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行为为非理性的。最后, 我们将结合现有文献, 对非理性减持的动因进行研究并提出如下几个假设:
假设1:宏观市场环境与减持行为的非理性存在负向相关性;
假设2:公司现金状况与减持行为的非理性存在负向相关性;
假设3:企业规模越大, 越不容易发生非理性减持股票的行为;
假设4:同等条件下, 民营企业更容易发生非理性减持股票的行为;
假设5:同等条件下, 大股东持有股权越高, 则越容易发生非理性减持股票的行为。
然后, 我们将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针对上述各假设设计不同的代理变量, 并构建模型。根据研究设计, 我们预计将会采用事件研究法及logistic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我们将通过实证结果说明我们的研究发现;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5研究重点和难点
研究重点在于: (1) 如何界定大股东减持行为。 (2) 如何恰当地研究减持动因。
研究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实证方法上: (1) 如何用较为精确的数学方法描述大股东非理性减持行为; (2) 如何界定数据收集的时间界限, 我国股市发展至今有很多次政策变化; (3)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量以描述不同的动因, 大股东非理性减持的动因多种多样, 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市场影响, 如何选择合适的动因进行解释则既是本课题的难点, 也是亮点之一。
摘要:继中信证券和中国重工拉开了国资大股东减持的序幕后, 越来越多的国资上市公司加入了减持队伍。中粮生化、抚顺特钢和有研新材同时披露了大股东减持进展, 其中, 前两者大股东系通过二级市场减持, 有研新材大股东则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了部分股份。
关键词:国资上市公司,减持
参考文献
国资经营公司 篇5
县国资办主任
如何实现县域国有资产由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闲散资产向集聚效益的“三个转变”,提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实效,亟需探索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出资人职责,解决所有者权益。
现 状 分 析
我县国有资产构成主要是经营性企业和非经营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专门的国资管理工作机构,加强了国资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对竞争性领域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坚持“国退民进”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等形式,盘活了大量闲置国有资产,同时,部门预算改革,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临街门面、闲置办公用房、设备出租收益的管理和调控,避免了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的流失。截止====年底,全县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万元,其中,企业国有资产====万元,主于分布于广元杭利公司、九龙制药厂、粮食企业、汽车站、自来水公司、武当市场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万元,分布于===个行政单位和===个事业单位,主要是房产、交通工具、设备资产等。行政事业单位实有净资产=====万元,其中,行政单位拥有净资产=====万元,占==%;事业单位拥有净资产=====万元,占==%。
主 要 问 题
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难落实。国有资产存量不清,责任不明,账账、账实不符。
二是国有资产配置不平衡。国有资产被各单位分散占有和使用,有些单位通过各种关系争取大量资金建办公楼,购置大量办公设备,办公条件得以改善,有些单位办公地点陈旧、狭窄,办公设施落后,资源配置不平衡。
三是擅自改变国有资产使用性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把多占用的国有资产用来进行商业活动,如出租房屋、开招待所等,为职工谋“福利”;有的用国有资产投资办企业,赢利归单位所有,亏损由国家负责。单位职工之间苦乐不均,收入差别明显。
四是国有资本不能正常保值增值。由于多种原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经营效益不高,国有资本不能正常保值增值。据调查,全县====万元国有资本中,增值的仅====万元,其余====多万元的国有资本每年大约以==%的速度亏损。
对 策 建 议
一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出台《苍溪县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保管、维护、报废和损坏赔偿资产处置进行规范,实现我县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摸清家底,明晰产权。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将非经营性资产进行了归并,出现了部分闲置房地产及设备。应由国资委牵头,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配合,逐单位、逐部门地对国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核实,掌握闲置资产的全面情况,分门别类提出处理意见,对产权不清的资产要由占有单位申报,进行产权界定,明晰产权。
三是创新机制,优化配置。针对全县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分布不均的实际,对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对各单位办公楼等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对交通工具实行统一管理,成立苍溪县公务车服务中心,各单位使用时向服务中心交纳租金,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非转活”的资产,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础上,实行阳光交易,挂牌竞价租赁。
四是实现资本运作,构建融资平台。把长期闲置沉淀的“死资产”,通过市场运作变成“活资产”,由政府搭建融资平台,进入市场融资,促使存量资产由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
国资经营公司 篇6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对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诚通集团总裁助理兼资产经营中心总监朱跃告诉《董事会》记者,2003-2011年,中央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高速增长的黄金期。中央企业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和税收年均分别增长15.2%、17.4%、14.7%和17.8%。但是进入2012年以后,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给央企稳增长、增效益带来巨大挑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产能过剩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的影响。以中央企业制造业为例,制造业占用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规模最大,从业人数最多,2012-2014年的年均资本收益率仅为3.9%,呈逐年下降态势。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我国正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重化工业的产量都可能经历断崖式下降的过程。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产量都将达到或接近峰值。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有效供给总量、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要总量、需求结构的变化。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有助于激发经济增长潜力。”朱跃指出,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加大国有企业结构性改革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果断采取措施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具体地说,一是积极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步伐,用新兴产业替代,用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传统的产业水平;二是积极地推动兼并重组一批,强化管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来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三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技术创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配置效率提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企业改革“1+N”文件更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定义、功能及平台作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化解产能过剩、处置‘僵尸企业’等国企问题的市场化运作平台。”朱跃表示,当前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产能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总原则,要求“着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平台,有着贯彻国家战略意图的市场化操作主体的定位,有利于发挥市场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化解产能过剩。“僵尸企业”对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有企业的提质增效是个大的障碍,也是当前的心头之患,同时是企业减利的最大出血点。要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作用,积极地推动兼并重组一批,强化管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来加快处置“僵尸企业”。
国资经营公司 篇7
梳理反馈资料, 审计组初步了解到以下情况:该公司以集团公司销售处XX处长个人名义设立, 注册资本800万, 主要销售集团公司的电气产品及备件。现有员工20人, 集团公司委派2人, 分任总经理及销售主管;外聘18人, 16人从事销售工作, 采购业务由一名外聘销售人员兼任, 其余2人从事财务工作, 分任会计、出纳工作, 由于从业时间不长, 尚未取得从业资格。公司未实行预算管理, 建有考勤和销售业绩考核制度, 因人员有限, 公司不实行强制轮岗、休假制度。针对该公司以私人名义注册, 财务人员全部外聘且不具备从业资格, 成立以来未进行过审计, 预算及内控制度缺乏、关键岗位未实现分离和轮岗等情况, 审计组评估后认为该单位基础管理薄弱, 内部控制水平偏低, 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重大隐患, 随把“资金运动、费用核销、采购付款”确定重点审计事项, 决定通过访谈业务部门进一步缩小审计范围。抵达X公司后审计组立即召开进点后, 按事先拟定的方案同时访谈财务、采购、销售三个部门, 主要内容见表2-表4。
第一, 财务部门。
第二, 市场部门。
第三, 采购部门。
访谈中审计组捕捉到以下信息:
(1) 出纳保管全部银行印鉴, 获取、保管银行对账单, 编制调节表。
(2) 销售员王X兼职采购、保管业务。
访谈结果让审计组十分兴奋:银行印鉴应分管通用, 资金保管和获取对账单、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本是不相容业务, 却全部授予出纳, 对资金安全、出纳岗位的监管由出纳自己完成, 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且又长期未实行岗位轮换、强制休假, 资金被挪用的可能性较大;物资采购与保管本是不相容职责, 却全部授予销售人员王X, 很可能导致虚拟采购业务套取资金, 并通过篡改存货台账进行掩饰。审计组讨论后认为资金管理隐患最大, 决定从大额资金运动入手寻找蛛丝马迹。
兵贵神速。为避免被审计单位发现审计意图后藏匿、篡改会计资料, 或采取其他极端措施阻挠审计工作开展, 审计组迅速调取并封存了该单位成立以来的全部会计档案, 对现金、银行账、对账单和余额调节表分年度进行拉网式排查, 6小时后取得新进展: (1) 该单位结算金额起点以上使用现金情况非常普遍; (2) 一笔300万的资金1999年2月初转出后, 银行账一直未做记录, 账实差异一直以未达账项掩饰, 2002年8月才转回, 挪用时间长达3年零6个月。
违规大额使用现金结算情况引起审计人员高度重视, 觉得里面一定隐藏着比挪用资金更大的秘密。立即顺藤摸瓜, 调取相关凭证, 审查原始发票及审批手续, 发现了更多疑点:
(1) 付现费用主要为仓储、运输、咨询费, 全部原票取得, 月末集中入账, 面额均在5万以上整数, 全部经总经理审批入账。据了解, 该单位租赁一套三居室民房作为办公场所, 根本没租仓库, 销售产品全部为集团生产, 从集团直发客户, 运费由集团承担, 没有发生大额运费、仓储费的可能。咨询费缺少代理协议, 原票套现的可能很大。
(2) 工资、奖金以现金支付, 明细表上虽有领款人盖章, 但与审计组观察到的实际出勤人数相差较远, 有13名员工未扣缴四金, 没有考勤记录, 也没有经手业务留下的相关资料, 虚列人员套取工资的嫌疑明显。
(3) 付现采购资金全部支付给了Y公司。该单位开给X公司的发票大部分连号, 所购货物不仅超出了X公司的经营范围, 以进价转销给Z公司后货款一直没能回收, 虚拟采购事项套取资金的可能较大。
厘清权属。上述疑点使X公司存在舞弊的可能大增。审计组决定进一步核实X公司的股权性质。调取其成立前后的往来账发现:该单位所谓的股东并未真实出资, 注册资本全部从集团公司下属的W公司借入, 验资完成的第二天全部归还, 未到位的资本金长期以债权形式挂账, 实际启动资金是集团公司无偿赊销的电气产品;人力资源部反馈的情况也进一步佐证了该公司的国有性质:2名派驻人员一直由集团管理考核, 总经理XXX以股东兼高管身份负责X公司后, 并未和集团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福利一直按集团中层干部标准发放, 外派人员在X公司领取工资奖金的情况集团公司并不知情。
铁正如山。审计组悄悄复印了证据资料, 审计组长以家中有急事为由连夜返回集团公司, 向相关领导作了汇报。集团公司对此高度重视, 当即向司法机关进行了举报。反贪机构根据举报线索查实了该单位领导串通财务及采购人员虚列采购业务、成本费用, 挪用现金300万元, 套取工资、运输仓储等项费用400万元, 虚拟采购事项转移资金200的犯罪事实, 及时追回被侵占国有资产600万元。
参考文献
[1]邢俊芳.最新国外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2]胡家顺.扩大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思考[J].济南金融, 2005, (10) .
【国资经营公司】推荐阅读:
国资公司年度工作总结12-31
宜昌国资委推出县级国资监管新模式11-16
国资改革05-21
国资国企12-15
国资管理11-25
国资国企改革08-09
国资监管体制论文08-25
国资监管信息化08-17
国资委工作要点10-03
国资监管解决方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