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实习教学

2024-08-18

诊断学实习教学(精选7篇)

诊断学实习教学 篇1

物理诊断学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和联系的纽带。对物理诊断学技能掌握的精准与否,将关系到医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因此物理诊断学是临床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这对临床带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就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如下,与同仁共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 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参加岗前培训,规范带教行为

具有高度责任心是做好临床带教的前提和条件。带教教师要严肃对待和重视每一节课,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够全面、正确掌握物理诊断操作,确保每一个学生切实拥有真本领、硬功夫。

由于目前学科划分更精、更细,许多医生仅仅专注于各自临床科室工作,一些物理诊断基本操作手法不熟练、欠标准,因此对带教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非常有必要。通过集中培训,熟悉教学内容,更新知识;请富有经验的老师传授带教方法、技巧,就难点展开讨论、总结提高。同时规范带教行为,统一操作方法、顺序,把握好实习教学节奏。通过观看录像、示教,强化技能训练,最后考核取得上岗合格证书,为临床带教做好准备[1]。

2 重视基本理论学习,开展集体备课

在物理诊断学的教学工作中,带教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上好每一节理论课,熟悉教学的重点难点,特别留心课堂反应,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之处,以便在实习课上有的放矢。实习课前,认真准备,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首先参照教学大纲、实习要求书写教案,然后集体备课,梳理每一个知识点,弥补教案中的不足。课前设计好实习课的整个过程,做好角色准备,想好两位带教教师如何配合,哪位主讲、哪位辅助演示,哪些内容详细解释、哪些简略讲解,做到详略得当、有针对性。为防止由于带教教师手法不统一而造成学生操作上的偏差,每个实习内容均由两位老师交替示教,使学生物诊操作手法整齐划一、正确规范。

3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注重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物理诊断学,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规范的操作手法。为此,我们仔细规划课表,调整进度,理论课之后紧接着安排相应的内容实习,通过具体动手操作,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消化吸收理论课所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

合理分配好每次时间。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强调学生实践操作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明确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每次实习课,先提纲挈领地回顾理论课重点,不做简单重复,鼓励学生提问,及时反馈问题。观看教学录像后,利用20-30分钟分析操作要点,边讲解边示教,将每一个重要环节、步骤都做出相应的形象具体演示,说明顺序和手法要点,并辅以板书图解和文字说明,帮助学生整理出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的实习笔记,便于操作记忆。再选出两名学生进行查体演练,其余学生观摩、指出不足,带教教师评点、纠正手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两人一组互练互查,互相提醒,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进行巡视,及时发现、纠正不正确手法,随时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指导。在实习课结束前,指出操作过程中共同存在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再次示范正确手法,力争每次实习都不留知识死角。鼓励学生课后多次观看教学录像互相练习,强化学习效果。

4 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4.1 互换角色,重新组合

授课形式不拘泥于固有模式,灵活多样。针对多次演练后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将不同水平的学生重新组合、互换角色,通过调换模特来增加新鲜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发现问题和不足。

4.2 采用讨论式教学、学生自主授课

根据往年经验,心电图是教学的难点,为避免反复读图带来的枯燥,实习课采取多种方式。①讨论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课前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心电图练习册,实习课前20分钟由教师复习基本知识和明确出报告程序,然后学生轮流读图出报告,对疑难图例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补充点评,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②学生自主授课,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习前一周教师将授课内容归纳出几个主题布置给学生,学生自愿分组,各有分工,各负其责,有的负责查阅文献、上网下载素材,有的负责制作教学幻灯,有的负责主讲。精心准备后每个主题由一名同学讲课,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从不同视角分析、综合、提高。自主授课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传授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备课阶段,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收集相关信息、综合提炼,增强了自学能力;讲课时要把每个主题阐述清楚,解答同学提问,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自主授课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锻炼,提高了综合素质,充分展示了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由默默无闻的一员变成小讲课的教学明星,大大提升了自信心,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讲明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在基础阶段学习优秀的学生到了临床阶段出现“退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重理论轻实践,从思想上不重视实习操作;擅长记忆而动手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面对一点困难就畏缩;少部分学生到临床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思想徘徊,学习信念动摇。鉴于以上情况,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临床带教教师就要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与学生平等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能将困惑倾诉出来,从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波动,给予针对性的帮助,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学习之初,就向学生讲明物理诊断学学习的重要性。目前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给临床诊断提供了更新、更快、更细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但在临床医疗中,从细致的问诊和基本的物理检查所获得的最直观、最真实的信息,有时却难以从上述高新技术的检查中如实地反映出来。一些触目惊心的漏诊、误诊病例正是由于过分依赖刻板的数据、忽略活生生的临床表现,给患者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先进的医疗设施永远不可能完全替代物理诊断学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取代临床诊断思维,物理诊断学在现代医学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阶段的学习,在医学生从基础到临床过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通过这门课,医学生开始接触临床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简单的模仿到深入其中发现问题,实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同时,逐步学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一个优秀临床医师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学好这门课将会受益终生。

6 改革考核形式,理论与实践并重

明确目标,缩短差距。从实习一开始,就说明考试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使学生重视动手演练。要求操作完整无遗漏,动作规范到位,不能潦草、走过场。将考试评分标准制成表格发放给每个学生,便于其对照标准,从每一次实习操作中寻找、缩短差距。

注重平时,稳扎稳打。适时穿插课间练习、测验,检查学生对教学要点的把握程度,同时再次强调重点。将平时成绩纳入整个考核的范畴中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以实战的心态对待日常实习,防止拖沓、懒散,使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保证每次实习课都有收获。

模拟考试,考前练兵。开展考前练兵,模拟考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40分钟内全身查体。按照标准严格把关,认真记录评分,指出不足之处,对于错误手法反复纠正,直到完全正确掌握为止,使每一次练习都有实质性的提高。通过练兵,多数学生从最初查体耗时1个多小时到后来的40分钟,从缺项落项、肤浅潦草到系统全面、层次分明,操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个别辅导,共同进步。对于个别基础差、操作欠佳的同学,不轻言放弃,不使一个学生掉队。首先明确查体操作是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历届学生通过刻苦练习都能取得好成绩,解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同时重新配组,由掌握好的同学帮助指导,带教教师重点辅导,悉心讲解,督促练习,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全面、系统掌握物理诊断操作技能。

事先明确考核目标,注重日常操作演练,加上考核前系统练兵、模拟考核和个别辅导,使全体学生的操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全班学生都能达到操作规范,手法正确,层次分明、准确无误,操作考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7 重视异常体征实习,树立爱伤观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异常体征实习是物理诊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严格掌握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才能尽可能减少漏诊误诊。由于学生多、典型病例相对少,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强、不愿配合示教等不利因素,给开展这部分教学带来很多困难,我们在具体带教中注重落实以下几个环节,使之得以顺利进行。

7.1 精心准备示教病例

实习课前一天,带教教师亲自到各个病房,请病房责任主治医生协助,查找具备合适体征的病人,与病人充分沟通,讲明教学意义,解除后顾之忧。尽可能多找阳性体征病人,实习内容交叉进行,争取1个病人安排3-4个学生实习,这样既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又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亲自检查的机会,保证实习教学质量。带教教师还要注意平时积累病例,对典型体征拍照留取资料,与各专业主治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一旦病房有少见、典型的病例,就抽时间带学生进行临床实习。

7.2 关心尊重病人,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注重言传身教,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形象[3]。要求学生衣着整洁,和病人交谈时大方自信,细致地询问病史、查体,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不因示教给患者带来痛苦,不在公开场合谈论病情,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培养学生要有爱心,在查体时多询问病人的感觉,手法轻柔,注意语气语调,体现关心和同情,真心把病人当作教师,而不是仅仅把病人当作教学工具。学会从细节体现关怀,比如天气寒冷时先用自己的手心把听诊器焐暖再听诊,全身查体病人只起坐一次,查体完毕后给病人盖好被子,以防病人受凉,这些不起眼的动作都体现了对病人的关心。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具体行动缩短医患距离,赢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沟通时,不要满口医学术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发病和治疗情况,做好预防保健宣教,疏导病人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给予病人医疗和心理双方面的支持,用真心真情换来病人的理解,使病人能主动配合教学,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

7.3 充分利用教辅设备,完善异常体征实习

有些阳性体征难于找到合适的病例,我们充分利用教学录像和多媒体软件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的优势,反复播放,确保学生能学习到各种体征。对于心脏杂音、异常呼吸音等教学难点,除听诊病人外,还和学生一起利用模拟器,反复盲听、辨析,捕捉细微的差别,给予学生细心的引导和热情的鼓励,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全面掌握。

总之,物理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医学的高速发展对临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培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应与时俱进,深入探索,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高质量的21世纪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庞文云,钱福华.加强临床教师岗前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增刊):241-242.

[2]何智辉,蒋云生,朱健玲,等.物理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2):22-23.

[3]张书云,李文斌.浅谈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医德规范[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776-777.

诊断学实习教学 篇2

上一周,我们在汽车学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实训楼五号楼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习。平日里对于我们这些只能通过课堂和书本学习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来说,这样宝贵的机会是十分难得的。通过短短一周的实验时间,使我对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职业中崭露头角,靠小聪明是绝对行不通的,除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健康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操作技能,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取得成功。

现代汽车诊断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电子技术、机械和网络相结合的学科。采用了各种方法和设备在不将汽车解体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并给予排除是其真正目的。在新技术的保持下,大大提高了在用车辆维修和检测的效率。

汽车制造出来后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故障,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使用安全性等发生变化。当汽车发生故障时,能够用经验和科学知识准确地快速地诊断出故障原因。找出损坏的零部件和部位,并尽快地排除故障,就需要借助汽车诊断技术。

而我们这次的实验就是包括有发动机运行、传感器与控制机构、汽车发动机起动、排气控制系统等。汽车常用故障,可用经验、感官仪器来对汽车使用性能和外观症状的异常来判断。而那些实验机器就是模拟汽车性

能的异常来让你判断汽车出了那些故障。常见故障主要有:汽车性能异常、汽车使用工况异常、汽车异常响声、汽车异味、汽车过热、排气烟色异常、汽车渗漏、汽车外观失常、汽车驾驶异常等。

其中汽车性能异常和汽车使用工况异常危害最为严重。汽车性能异常就是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差,主要表现在汽车最高行驶速度明显低,汽车加速性能差;汽车燃油消耗量大和机油消耗量大。汽车乘坐舒适性差,汽车振动和噪声明显加大。汽车操纵稳定性差,汽车易跑偏,车头摆振;制动跑偏,制动距离长或无制动等。而汽车使用工况异常指的是汽车使用中突然出现某些不正常现象;行驶中发动机突然熄火;需要制动时汽车无制动;冬季汽车发动不起来;发动机熄灯后发动不起来;行驶中转向突然失灵;更有甚者汽车爆胎和汽车自燃起火等。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汽车内部有故障没有被注意,发展成突发性损坏。

车辆的故障多种多样,有些故障是容易发现并方便排除的。但有些隐藏于车体内部,或者会在长期使用中慢慢凸显的故障通常难以察觉。不易发觉的故障随着使用其程度加剧最终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一次有效的诊断不失为一种经济且安全的措施,使车辆的使用寿命延长可靠性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车辆故障的诊断方法有很多。汽车在行车途中,发生故障,要由汽车驾驶员当场检查、当场诊断、当场排除故障,才能使汽车继续行驶;有些故障比较大或比较复杂,汽车驾驶员较难自己解决,要由汽车修理工和汽车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来检查、诊断、排除。汽车故障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种类繁多,但是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是一定的,只要基本方法正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故障诊断也是容易做出的。这些方

法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观察法、听觉法、试验法、触摸法、嗅觉法、替换法、仪表法、分段检查法和局部拆装法等。应用这些方法,要有理论做指导;充分了解汽车的使用和维修情况,充分了解故障的发生情况。对于汽车上出现的比较简单的故障,只凭经验和感官即可找到原因和所发部位;对于疑难故障,只能凭仪器和应用专门的故障诊断设备才能找到,有了仪器和设备也要会用,使用中还要结合维修经验,灵活运用这些故障诊断方法,对故障做出综合评价。在诊断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就会应用自如。

比如:当出现火花塞积炭严重;排气管冒黑烟或放炮;发动机加速不灵、动力不足的现象时,诊断为燃油供给系统中混合气过浓,应该清洁或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调低浮子室油平面,更换进油针阀。

通常对汽车不能起动、怠速不稳,动力不足,机油和燃油消耗增加的现象时,诊断为汽缸压力过低,应该调低气门间隙并使其达到标准值为止。

当出现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和转速下,机油压力表的读数低于规定值或冲压报警箱报警值应该诊断为润滑系机油压力过低,应清洗或更换机油滤清器,按规定补充机油。

我们的实习过程中,主要接触的还是借用各种电子设备检测车辆的问题。而这些设备的使用原理便是观察法和分段检测法诊断故障。

所谓观察法就是汽车修理工按照汽车使用者指出的故障发生的部位仔细观察故障现象,而后对故障做出判断,这是一种应用最多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故障诊断法。

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用经验和理论,坐做出周密的思考和推证,不

能简单草率,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有些现象对于有经验者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清楚的,那么就要多看几次,仔细的观察,才能由表及里,把故障现象看透。

因此在观察的同时也要借用其他方法来一一验证,结合推理得到最终结果。

分段检查法较之观察法要有根据的多。

所谓分段检查法,就是汽车修理工按照车上的线路,管路和带有系统性质的工作线路检查故障,检查可以按照系统从动力源开始沿着系统到执行机构的路线查找,也可以从后到前的次序查找,也可以从中间查找,要看检查者的经验了。如能从执行机构一下子就找到当然好,否则还得返回来从前向后查找。

比如发动机出现了各种故障,先目测等方法了解症状,再利用已有的知识大致判断故障的位置。利用排除法逐步缩小范围。例如:如果发动机停转了,但是火花塞均完好则从头开始检测。先测量蓄电池电压是否达标,个低压导线是否完好,再看看启动马达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点火线圈是否完好,最后再看看车载ECU的情况,如此逐步推理,找到症结。

当然,一切的一切还是离不开仪表工具。想要准确的了解各个部件的工作情况,灵活熟练的运用仪表必不可少。

最后几天的实习内容是桑塔纳的发动机台架诊断,使用仪表及专用诊断仪器对其进行诊断。

无论是何种故障,只要方法得当都能在几分钟之内得到答案甚至将其排除,完全不用拆装,非常迅捷方便。这就是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技术

就是效率”。经过短短一周的现代汽车故障检测与排除实习,使我对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也意识到了自己做为汽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职业中崭露头角,除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健康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操作技能,使自己在以后的路途中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实验不光使我们加强了自身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还增加了我们对汽车发动机的更深层次的了解,让我们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时让我们知道了在一个团队中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教会我们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耐心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使我们的组合达到更加完美,让工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物理诊断学教学探索 篇3

[关键词]物理诊断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33-02

物理诊断学是由基础迈向临床的桥梁学科,不仅对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其独立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学好物理诊断学对于医学生整个医学生涯来说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不断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基础到临床的过渡,是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在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的实际带教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1.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学生普遍兴趣较高,学习热情高涨,但随着课程的深入,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主动性欠缺,出现课上走神、课后抄袭、考试应付甚至作弊的情况,严重影响学习效果;2.男女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性别差异。例如女生会花时间预习和复习功课,课堂上能够专注听讲,操作方面模仿能力强,但创新能力稍差,而男生很少预习及复习功课,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容易感到厌烦、分心,操作方面模仿能力较差,但创造力更强。成绩考核时女生整体实力比较稳定,处于中上水平,但成绩优异者多为男生,且男生成绩差异较大,其中不乏不及格者;3.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教育还有欠缺。由于目前升学、就业压力,学生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与病人的交流,体格检查实践时错误百出,不仅不能获得详细的病情资料,而且影响医患关系。因此我们参照有关文献以及先前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认为要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激发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向。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理论的更新与完善。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主动加强本专业知识的更新,只有紧跟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技术的发展,以不断学习为己任,才能始终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1]二是要主动加强“自主学习”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改革教学方法,逐渐适应大学教育新的要求。“自主学习”是近些年提出的教育理论,对于大部分医学教育者来说还相对比较陌生,对于“自主学习”教育理论和实践内容还不太熟悉,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自身对“自主学习”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尝试改革教育方法,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加深自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2]

其次,提供给学生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教学互动化,使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带教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设计提问、讨论、演示、病例见习和资料查询等形式的交替使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授课,不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促进知识点在头脑中的记忆和灵活应用,形成批判性思维,并使临床应用能力更强。[3]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探索问题的本领,才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受益终身。

第三,让医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临床,与患者进行交流,对实际的病例进行探讨,这样他们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知识水平、交流技巧等的不足,也逐渐清楚他们的态度、知识、行为和决定能对现在和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和自我反省。

二、重视性别差异

俗话说“男女有别”,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心理上、思维方式上、智力上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学习方法上等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男女平等,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却发现女生越来越优秀,而男生各方面越来越落后于女生,男生的性别弱势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上被忽视的性别差异现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家对大脑的研究表明,左、右大脑半球功能存在不对称性,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在语言方面有先天优势,而男性在空间、逻辑、运算思维上比女性强。女性比较擅长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而男性比较擅长以概念、公式、规律等为内容的逻辑记忆。男性和女性在先天的优势不同,也就决定了其后天学习的方式也不同。一份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女性倾向于接受单一的教学模式,如视觉(通过图片、图表、流程图等的学习)、听觉(通过听大课的方式学习)、读写(通过读写的方式来学习)等的方式来学习,而大多数的男性则倾向于接受多种方式联合的教学模式,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习。

基于男女生先天差异及学习方式上的差别,首先, 应增强教师自身的性别教育意识。在师资培训过程中开设性别教育的课程,帮助教师了解男女生的身心差异,掌握针对男女生性别差异而采取“因性施教”的有效方法,能适度地引导、调节和干预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公平。其次,应改革教学方式,尊重性别差异。例如带教男生的过程中需要在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方面多下工夫,讲授的过程中不能以说教为主,课程设计中应该要求男生多参与授课过程,从病理生理角度讲授怎样操作才是合理的,引导男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学习,在学生相互练习的时候要反复纠正错误,并告知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临床见习时则应鼓励男生多与患者交流,并进行体格检查实践,通过实践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带教女生的时候应注意多通过提问、讨论等的方式启发女生思维,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考核形式应多样化,考核成绩时不再单纯以笔试来评价学习效果,应该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如听诊、病例分析等)来考核,体现出学生的实际处理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也体现了对于性别差异的尊重。

三、重视医学人文教育

古往今来医学与人文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源远流长,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却呈现了弱化的倾向。脱离了人文的医学势必将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21世纪的医学是“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科学教育,更要重视人文教育。当然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从学医伊始就应该贯彻始终,物理诊断学的学习是使学生将学到的人文知识在临床上实践的开始。

首先,教师自身要做好“言传身教”。在带领学生进行小班课见习的过程中,教师自身要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医患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并同意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询问和检查,交流时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病人向学员讲解与患者拉近距离的技巧、向患者解释病情的技能、应对患者的艺术等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时刻强调对患者的关心爱护。比如,应该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体格检查应只暴露需要检查的部位,不要过长时间暴露;天气寒冷时更应该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等等。

其次,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医学人文的理念。在实践中,学生会直接感受到临床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取得患者信赖的基础,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所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体会到对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再次,在实践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见习及实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不轻易打断学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见习及实习之后,在总结的过程中再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纠正所犯错误,讨论怎么样做可能更加完善等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对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体现了老师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物理诊断学是临床医生必备的基本功。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正确的体格检查以及规范的临床基本诊疗技术操作仍然是诊断疾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我们要从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重视性别差异、重视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来不断提高临床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21世纪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忠.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2):62-65.

[2]Graffam Ben. Active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beginning implementation[J]. Medical Teacher, 2007(1):38-42.

[3]Neville AJ.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forty years on. 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J]. Med Princ Pract, 2009(1): 1-9.

[4]严月娟. 教育性别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高等教育中的男生性别弱势谈起[J]. 理论月刊,2012(6):164-167.

[责任编辑:钟岚]

诊断学实习教学 篇4

关键词:症状,鉴别诊断,急诊思维,实习

急诊医生都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原因是医生不仅要面临内外妇儿传等各专科疾病, 而且要在短时间内通过有限的辅助检查做出准确的诊断。正因如此, 对刚接触临床的急诊实习同学来说更感觉不知所措。各临床专科同样存在自身专业的急诊问题;与此同时, 由于专科涉及内容面的相对狭窄性, 碰到其他专业性质的急诊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甚至造成漏诊、误诊。因此, 不仅急诊医学科需建立临床急诊思维[1], 其在各临床专科同样重要。

在多年的急诊医学临床及教学实践中, 以患者症状为主线, 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有效地减少了漏诊、误诊。此种教学方法不仅让临床实习同学大获裨益, 本院低年资住院医师也收获良多。

1 应用症状鉴别诊断学教学符合临床急诊实际

在现行医学教育先基础后临床的体制下, 临床课程学习是从病因、病理生理到临床表现的方式, 而急诊临床实践中患者首先是以发热、腹痛、昏迷等症状呈现在医者的面前。医学理论学习上由病因-临床表现-诊断的思维模式到了临床上得掉个儿, 即由症状到诊断。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加之急诊纷繁复杂的疾病种类, 使得急诊实习不那么容易。

相反, 以症状入手进行疾病的诊断符合临床实践。例如, 患者主诉“发热2天”, 那么从发热这一症状进行诊断[2], 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 结合患者急性起病的特点考虑感染性发热, 再进行有针对性地症状询问以确定感染部位:呼吸系统———鼻塞、咽痛、咳嗽等;消化系统———腹痛、腹泻、呕吐等;泌尿系统———尿频、尿急、腰痛等。然后根据相应症状重点性地查体和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 如泌尿系统结合肾区叩痛、耻骨联合上压痛及血尿常规检查, 就能在急诊状况下迅速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

同时, 以症状为疾病诊断的突破口不仅仅是在急诊临床实践中, 在其也专科也同样实用。例如, 心内科住院患者突发呼吸困难, 若只考虑心衰所致的心源性呼吸困难, 而忽略支气管哮喘、气胸、急性肺栓塞等所致的呼吸源性以及贫血、高通气综合征等所致血液源性, 甚至中毒源性、神经精神源性呼吸困难等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

由此, 从医学实习生阶段进行以症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入手进行临床急诊思维的培养, 有助于解决临床医生“专”与“全”的矛盾, 也有助于临床医生遇到急诊问题急而不慌, 忙而不乱, 避免忙中出错。

2 以症状为突破口, 症状首先要准确

以症状为疾病诊断的突破口虽然符合临床实际, 但前提条件是症状必须准确。

首先, 要求患者描述症状, 而不是自己给自己下诊断。临床上给自己下诊断的患者并不少见。例如, 患者说自己“感冒”了, 要求开感冒药。如果按“上呼吸道感染”这一诊断给患者处方可能会犯严重错误。这类患者的症状包括有发热、乏力、恶心等等, 背后的诊断有上呼吸道感染, 也有的是败血症、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等。因为这些严重疾病的初期和上呼吸道感染存在类似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 在患者的意识里只知道“上感”, 加之经济、医患不信任等因素, 患者会给自己下诊断。因此, 在碰到这类急诊患者首先要打断他的诊断叙述, 要求他说症状;其次, 要给他解释进行必要检查的原因, 打消他对大检查的顾虑。

第二, 注意语言描述上的差异。由于地域及文化水平的差异, 患者描述同一症状使用的语言差异很大。例如在笔者所处的西南地区, 描述中上腹不适往往用“心慌、胸闷”等。这时候就需要再追问相应的伴随症状, 如嗳气、恶心———提示消化系统;劳力性胸痛、胸闷———提示心血管系统。通过症状、伴随症状的问诊, 大致确定疾病部位, 再通过相应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从而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

第三,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昏迷、痴呆等不能提供病史患者的处理, 注意祥细询问家属患者既往史、服药史、起病缓急、发病时主要症状。这类患者因症状可靠性相对较差, 因此, 全面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是必要的, 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症状缺失带来的诊断困难。

第四, 强调急诊情况症状的询问, 但不能忽略相关体征检查。笔者曾经遇到一病例, 患者 “突发意识丧失, 全身抽搐数小时”入院, 急诊医生考虑“癫痫”准备收入神经内科, 后经上级医生指导, 建议测血压、听心率, 发现患者严重心动过缓, 收入心脏内科安置起搏器后康复出院。这在一案例中, 抽搐是患者的症状, 需要考虑中枢原因 (如脑血管意外等) 、外周原因 (如代谢原因:肝性脑病、肺性脑病、低血糖, 循环系统原因: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 上级医师正是从症状鉴别诊断入手, 考虑到了心血管源性癫痫, 只进行简单的心脏听诊, 从而避免了极可能发生的医疗事故。

3 鉴别诊断是急诊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急诊情况下, 某些疾病的诊断显得很困难,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需要鉴别的疾病很多, 只有通过正确恰当的鉴别诊断, 诊断才更准确, 误诊可能性才能降低。因此, 症状鉴别诊断是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急诊条件下, 鉴别诊断是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的重要方法。急诊实习医生通过鉴别诊断思维的培养, 会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大受裨益。

3.1生命体征检查在急诊条件下是症状不明、诊断不清的首要检查

强调症状鉴别诊断, 但并不能忽略体征, 尤其是生命体征。很多实习同学不重视生命体征的检查, 甚至编造生命体征, 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在英文里面, 生命体征写成“vital sign”, vital即“生死攸关”的意思,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急诊情况下, 常规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有诸多好处:1可以通过生命体征检查判断患者的轻重缓急。急诊室往往人滿为患, 不可能对每一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通过生命体征的检查, 可以初步筛选出患者病情的轻重, 对于真正急症患者优先处置。2对一些貌似病情不重者可以初步发现一些可能的严重问题。同时, 急诊条件下, 有些患者的症状描写可能轻描淡写, 但可能合并了致命性疾病, 如失血性休克的早期, 患者过快的心率是一重要提示;通过测血压可以发现某些慢性致命性高血压、缓慢的心率失常等。

3.2 急诊条件下, 首先进行致命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稳定生命体征的基础上, 结合患者的症状, 再进一步进行致命性疾病的筛查。例如胸痛, 包括了:胸壁、胸膜、肺血管、心脏、大血管、食道、胆道、胰腺等器官疾病引起, 那么致命性胸痛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张力性气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3.3鉴别诊断应结合病史、体征,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固然重要, 但在急诊条件下, 不可能对每一疾病的所有鉴别诊断都去进行辅助检查。一定要结合患者病史及体征, 有针对性地进行, 避免开大检查, 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同时, 减少患者负担。再以前述胸痛为例:不可能也没必要对一胸痛患者进行胸部CT、腹部彩超、心电图、心肌酶、胰腺炎酶学等全部检查。如一年轻女性, 受凉后胸痛, 结合胸壁压痛考虑肋骨炎或流行性胸痛可能, 基本上可以不行胸片等检查。但一老年冠心病患者胸痛首选检查是床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 而且要动态反复检查。因此, 鉴别诊断一定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 避免本本主义。

4 呼吁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急诊症状鉴别诊断学

如前所述, 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尤其急诊条件下, 需要将内、外、妇、儿等各科知识融汇贯通, 更让实习生感觉茫然。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学是以临床症状为切入点, 以相似疾病为主线进行相应的检查, 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症状鉴别诊断学一方面符合临床工作思维;同时, 把临床少见、疑难疾病也进行了梳理, 可以减少急诊条件下的误诊, 为医学实习生建立良好的急诊思维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目前医学院校通常开设了诊断学, 其中也罗列了部分症状的鉴别诊断, 如发热等, 但其中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开设时间过早, 学生学习诊断学往往是在内科学、外科学学习之前, 对临床症状感触不深;其二是诊断学内容较多, 症状学部分内容显得较为单一, 只是在某种症状下列举数种疾病, 而没有更深入地把不同疾病之间具有的相同症状的差异性进行阐述。因此, 呼吁在临床课程学习的同时开设症状鉴别诊断学, 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

参考文献

[1]王青, 周冰宣, 管一平, 等.论急诊医学的临床思维[J].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1, 2 (1) :30-31.

医学影像诊断实习计划 篇5

一、毕业实习目的及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医疗道德和工作作风,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技术人才。

二、实习科室及时间安排: 毕业实习目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结束,共40 周。X线投照:10周 影像诊断:12周 超声诊断:8周 内科:5周 外科:5周

三、组织领导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由学校统一领导。由主管副校长主管,实习就业处负责组织实施。各实习组要在实习医院主管院长、护理部、各处室主任直接领导下,依据实习计划和医院的具体情况,统一组织安排实习。各处室的实习工作要在处室主任及指导教师、护土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

各实习点由实习小组长负责实习全面工作,协助医院搞好

实习分组轮换,掌握同学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定期向医院领导和学校领导汇报实习情况,请示工作。医院相关处室是学生实习和生活的基地,实习生必须服从领导,参加处室内政治学习、劳动、卫生等一切活动,并进行

考勤登记。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成绩,操行表现及出勤情况,要定期填入《毕业实习考核手册》,各处室实习结束,个人做出小结,请带教教师给予鉴定,实习全部结束时,写出个人实习总结和小组鉴定后,请医院主管处室鉴定签章,填入《毕业实习考核手册》,由实习组长交学校实习就业处审核。

四、实习生守则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良好医德医风,讲文明、讲礼

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热爱所学专业,端正实习态度,尊敬实习单位的各类人员,团结同志、同学,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努力完成上级领导交办各项任务。

(三)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按要求着装。

(四)严格执行实习计划,不擅自变动实习计划和实习时间,确需调整的,必须经实习单位主管部门和学校实习就业处同意。

(五)加强岗前培训和学习,了解实习单位的性质和工作

特点,熟悉行风行规,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实习环境,努力搞好医患、护患关系,实习学生不擅自解释病情,不独立出具诊断报告。

(六)严格请销假制度,实习期间一般不准请事假,特殊情况需请假者,必须办理请假手续。无特殊情况不得用信件、电话、短信等方式请假,更不准让他人捎假。请假后必须按时返岗,及时销假。

(七)学习勤奋刻苦,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工作失误。

(八)遵守社会公德,注重自身修养,生活俭朴,衣着大方,无不良嗜好,不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保守实习单位的商业机密,不做有损于实习单位和学校形象的事情。

(九)遇有特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实习学生要坚守岗位,服从实习单位安排,并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未经学校或实习单位同意,实习生不得擅自行动。

根据以上要求,制定实习学生德育考查评分标准如下:

1.政治思想表现:满分20分; 2.实习、工作态度:满分20分;

3.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满分20分; 4.劳动纪律及考勤:满分20分;

5.执行实习计划及操作规程:满分20分;

本标准附加一张表格,由各科室如实填写在学生《毕业实习考核手册》上。如出现事故或严重违纪现象,按不及格处理,该成绩不及格者不准毕业。

五、对各实习医院的几点建议

毕业实习是全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步骤,为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我们建议各实习医院:

(一)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委派专人兼管实习工作。指导实习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管理。

(二)各科室负责指导实习生的医生,经常监督检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对实习生严格要求,结合临床给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各科实习结束时,对每个实习生的思想表现、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给予鉴定.实习全部结束时,由医院对每个同学给予全面鉴定.将鉴定意见填人实习考核手册内,并加盖公章。

(三)为有利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组织实习生参加相关科室的业务活动,如会诊、学术讨论、差错事故检查、死亡病例讨论等。

六、各科实习的内容及要求

(一)影像诊断:

1、呼吸系统:熟悉并掌握X线表现与变异,胸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胸部常见疾病的病理基础,演变过程,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常见病包括:气管支气管病变、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胞膜疾病、纵隔肿瘤、膈肌疾病、尘肺。了解胸部手术后的X线表现及并发症等。

2、循环系统:较熟悉地阅读各种心脏,大血管的X线片。

掌握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心胸比率,心表面积测量方法,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心脏增大的类型、心脏大血管病变是肺血管的改变。能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常见病包括: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联合瓣膜病,高血肝端肥大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孤立性骨囊肿、骨肉瘤、软骨肉瘤、骨髓瘤、骨转移瘤以及良恶性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5、泌尿系统:掌握排泄性、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方法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放、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鲁氏四联症,心包、心肌病变。

3、消化系统:掌握消化系统常规X线检查方法,熟悉双重造影及低张造影的方法和优点,掌握消化系统正常解剖和X线表现,基本病变和征象的X线表现,腹部平片和急腹症X线表现。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的X线表现,重点掌握下列疾病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胃及十二指肠、胃癌、慢性胃炎、胃扭转、二二指肠肿、腹腔结核、先天性指肠肛门畸形,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肠扭转、肠套迭及胃肠道术后X线表现。掌握胆系造影的正常X线片、手术后“T”形管造影及各种胆道疾病的X线片,重点掌握胆结石、胆囊炎的X线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胰腺肿瘤对胃肠的压迫征象及胰胆管造影的正常及异常线表现。

4、骨与关节系统:掌握骨与关节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 变的X线表现,能独立阅读骨与关节疾病的X线片。重点掌握 下列疾病的诊断要点:骨折与脱位、骨髓炎与化脓性关节瘤、骨与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股骨头软 骨病、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先天性髋脱位、脊椎滑脱、软骨发 育不全、多发性外生骨疣、软骨发育异常、骨纤维结构不良、及优缺点,泌尿系统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常见病的X线诊断、鉴别诊断尿路结石,尿路梗阻,肾盂积水,泌尿系统结核病、泌尿系肿瘤。、女性生殖系统:掌握骨盆的解剖,发育类型及测量方法,妊娠、胎儿、胎盘的X线诊断,计划生育的节育器的检查方法、绝育术的X线检查,乳腺疾病的X线检查方法和各种良恶性疾患的X线特征。熟悉女性生殖系的常见病的X线表现如先天畸形、结核、肿瘤等。、五官系统:掌握眼、耳、鼻、咽喉及口腔颌面部平片正常及异常X线表现(造影部分为了解内容)。掌握五官科下列疾病的X线诊断:眶内囊肿及肿瘤,眶壁及眶周病变侵入眶内,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鼻窦粘液囊肿、鼻腔肿瘤、鼻窦瘤及鼻窦癌,咽后壁脓肿、鼻咽部恶性肿瘤、颌面部骨折、颌骨骨髓炎,颞颌关节脱位及关节强直。、中枢神经系统:掌握头颅正常X线表现,颅骨疾病诊断的分析颅内病变平片X线诊断(如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定位片,结核性脑膜炎钙化)。熟悉颈动脉造影正常X线表现,大脑半球占位病变的血管变形、移位及颅内肿瘤定性诊断。掌握颅脑损伤平片X线诊断,锥管内肿瘤平片及脊髓造影诊断、髓核突出造影诊断。熟悉颅脑发育异常中的先天

678

性脑积水、脑畸形、颅裂及脑膜膨出、颅底畸形、颅底凹陷的X线诊断。

(二)X线摄影

根据医院情况可安排常规位置摄影6周,造影及特殊检查2周,暗室2周。

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掌握X线摄影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原理应用于具体工作中,熟练掌握人体常见部位的投照方法,常用的造影及特殊检查,明了暗室工作原理和技术,达到学习结束后能够在一般综合医院放射科独立进行常规投照技术操作的目的。

(三)内科病房:

目的要求:

熟悉内科病房工作程序。掌握问诊、查体、病历和各种记录、申请单的书写。熟悉内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要求,了解其处理原则。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常用的内科诊疗技术操作。(四)外科病房:目的要求:

熟悉外科病房工作程序。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查体、病历及各种记录单书写。熟悉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要点。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了解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室工作基本程序和术后处理。掌握换药、打结、缝合、止血、折线、切开引流、包扎等技术。

中医药院校诊断学教学体会 篇6

【摘要】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文中通过对现存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分析,对培养现代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创新能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西医诊断学;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8-02

西医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1]。因此,诊断学的学习至关重要。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医院校,培养学生现代临床诊断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将整合理念融入到诊断学教学中,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使医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自己的医学资源框架,更好适应临床的需要,现进行如下总结。

1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课时设置时间较少,教学内容较繁杂,以致于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选择性的讲授,许多内容不能进行深入讲解。且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实践,使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不能灵活的应用于临床,从而导致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

1.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由于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因此在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多是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如果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将很难保证的诊断学的顺利学习。

1.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中医院校中,诊断学教学模式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且讲授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不能被很好的开发。加之考试的内容以笔试为主,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死记硬背,从而使所学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2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正确的临床思维是确立正确诊断的基础。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确立正确诊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医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生理、病理、免疫、生化、病理生理等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典型症状、体征及理化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推理,学会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异常情况的出现进行有机的整合贯通,加深学生对其异常情况出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发热症状时,通过天气炎热出汗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复习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在体温调节失衡的状态下,引导出发热的发生机制。然后通过发热临床病例分析,讲述发热的病因、热型及伴随症状。最终对发热症状全部内容进行综合,给出临床病例的最终诊断。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学生问诊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顺诊断线索,根据病人提供的症状、发现阳性体征,让学生选择合理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根据异常结果,做出临床诊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整合诊断要素,从而明显提高了诊断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腹部体格检查后,以一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为例,通过患者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症状,引导学生临床思维,通过对腹部触诊莫非氏征阳性,做出初步诊断。

2.2教学方法的整合将情境教学法[2]引用到诊断学教学之中,PBL与LBL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情境教学是在“培养全面型人才”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是指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利用多种手段力求恢复或模拟教学内容的独特情境[3]。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采取PBL与LBL教学模式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在临床实践中,给学生准备几个典型案例,选择学生作为患者,或者选择“标准化病人”,学生进行病情询问,病史采集及书面记录,以达到教学目的。

【摘要】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文中通过对现存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分析,对培养现代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创新能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西医诊断学;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8-02

西医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1]。因此,诊断学的学习至关重要。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医院校,培养学生现代临床诊断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将整合理念融入到诊断学教学中,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使医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自己的医学资源框架,更好适应临床的需要,现进行如下总结。

1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课时设置时间较少,教学内容较繁杂,以致于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选择性的讲授,许多内容不能进行深入讲解。且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实践,使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不能灵活的应用于临床,从而导致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

1.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由于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因此在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多是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如果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将很难保证的诊断学的顺利学习。

1.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中医院校中,诊断学教学模式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且讲授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不能被很好的开发。加之考试的内容以笔试为主,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死记硬背,从而使所学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2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正确的临床思维是确立正确诊断的基础。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确立正确诊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医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生理、病理、免疫、生化、病理生理等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典型症状、体征及理化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推理,学会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异常情况的出现进行有机的整合贯通,加深学生对其异常情况出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发热症状时,通过天气炎热出汗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复习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在体温调节失衡的状态下,引导出发热的发生机制。然后通过发热临床病例分析,讲述发热的病因、热型及伴随症状。最终对发热症状全部内容进行综合,给出临床病例的最终诊断。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学生问诊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顺诊断线索,根据病人提供的症状、发现阳性体征,让学生选择合理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根据异常结果,做出临床诊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整合诊断要素,从而明显提高了诊断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腹部体格检查后,以一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为例,通过患者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症状,引导学生临床思维,通过对腹部触诊莫非氏征阳性,做出初步诊断。

2.2教学方法的整合将情境教学法[2]引用到诊断学教学之中,PBL与LBL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情境教学是在“培养全面型人才”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是指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利用多种手段力求恢复或模拟教学内容的独特情境[3]。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采取PBL与LBL教学模式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在临床实践中,给学生准备几个典型案例,选择学生作为患者,或者选择“标准化病人”,学生进行病情询问,病史采集及书面记录,以达到教学目的。

【摘要】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文中通过对现存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分析,对培养现代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创新能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西医诊断学;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8-02

西医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1]。因此,诊断学的学习至关重要。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医院校,培养学生现代临床诊断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将整合理念融入到诊断学教学中,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使医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自己的医学资源框架,更好适应临床的需要,现进行如下总结。

1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课时设置时间较少,教学内容较繁杂,以致于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选择性的讲授,许多内容不能进行深入讲解。且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实践,使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不能灵活的应用于临床,从而导致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

1.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由于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因此在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多是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如果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将很难保证的诊断学的顺利学习。

1.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中医院校中,诊断学教学模式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且讲授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不能被很好的开发。加之考试的内容以笔试为主,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死记硬背,从而使所学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2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正确的临床思维是确立正确诊断的基础。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确立正确诊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医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生理、病理、免疫、生化、病理生理等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典型症状、体征及理化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推理,学会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异常情况的出现进行有机的整合贯通,加深学生对其异常情况出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发热症状时,通过天气炎热出汗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复习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在体温调节失衡的状态下,引导出发热的发生机制。然后通过发热临床病例分析,讲述发热的病因、热型及伴随症状。最终对发热症状全部内容进行综合,给出临床病例的最终诊断。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学生问诊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顺诊断线索,根据病人提供的症状、发现阳性体征,让学生选择合理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根据异常结果,做出临床诊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整合诊断要素,从而明显提高了诊断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腹部体格检查后,以一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为例,通过患者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症状,引导学生临床思维,通过对腹部触诊莫非氏征阳性,做出初步诊断。

医学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篇7

摘要:通过对我们针对本科临床医学多年的超声诊断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总结与思考,我们找出了医学高校附属医院超声诊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改革尝试,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

学、考核标准等方面探讨了超声诊断教学工作中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教学

R-4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今影像学飞速发展,在诊断疾病中超声诊断方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教学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促使各科临床医师有必要需要掌握一些超声影像知识。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学员大都基础薄弱,学习时间较短,因此如何高效地开展超声诊断学的教学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由于该课实践性较强,能很好的培养超声医师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等能力。我们调查了不少医学高校的超声诊断学教学课程的教学状况,发现很多其他医学高校教学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有待提升,故我们就医生如何提升、改革超声医学诊断学教学进行初步研究。

一、目前一些医学高校附属医院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随着医疗大数据、医学教育网络化、数字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成人教育本科生医学教学的发展。

2.医师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忽略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讲解,常常照本宣科而没有针对本科生的特点来讲解,难以吸引学生,使得学生收获有限,长期下来,学生学习觉得枯燥乏味。

3. 超声理论课课时有限,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再加上超声诊断仪属高端精密医学设备。为避免仪器损坏,大多时候都限制学生使用。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如何提升、改善目前医学高校附属医院超声诊断学教学工作

我们在深入分析一些医学高校超声诊断学教学现状和问题、总结了过去经验,从宏观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应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拥有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是核心,这门课程由于是学科交叉融合性学科,最好是不同系统的超声理论知识应由相关一线专业医师讲授,所以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上超声诊断工作及相关教学工作需要经验积累,所以应保持超声诊断学教学队伍的相对稳定性,不定期委派教师参加高水平的超声诊断实操、授课技能培训.而从具体的、细节的方面来讲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年来进行改革:

1.狠抓理论教学质量,奠定超声诊断疾病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超声影像学的应用领域得到大大拓展,故我们应与时俱进,把理论教学的创新放在首位。所以,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选取最新教改教材,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

鉴于旧版教材内容没有涉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超声新理论、新技术,因此我们根据学科发展和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根据超声诊断技术的自身特点以及不同教学层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合理地分配有限的教学时间,注重实践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教学工作,建立标准超声教学数据库和加强网络化教学。

要求科室医师对疑难、少见和特殊声像图资料收集和汇总,内容包括静动态图像、病史、体征以及其他检查资料等因。活跃学习氛围,丰富见习带教内容,对典型病例可以永久保存,反复用于教学。因此,在进一步的教学任务中,针对各系统超声检查的讲解中,遇到的学生普遍反映的、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运用网络传输技术,给同学调出典型病人的详细资料进行剖析,做到综合思考,有的放矢的教学。在临床实习、见习阶段,主要以基本超声仪器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为主,设计培训内容、目标要求和考核办法,建立我院医学生基本超声技能培训和评价机制。

2.加强动态多媒体技术[2]的应用

在多数教学医院中,医学超声诊断专业设置课时有限,怎样将抽象的超声理论与和图像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和理解是目前超声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大课题。要求教师尽力准备精品课件,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超声检查中的动态图像,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得到充分展示,使教师在讲解图像中让学生觉得更直观形象。要求每位老师充分使用动态多媒体技术,对每一个重要内容都配以直观的图解、动画技术,使讲课内容形象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们要求这种精品课件可以将各系统疾病的解剖、病理、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性表现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体现了影像学的特点;简短脏器视频的插入,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校高质量的典型病例的超声图片资源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与实质,使超声影像教学方式更符合临床教学观念。

3. 探索新的科学教学方法

我们不仅要讲授医学超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要引导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创新。为达到上述目标,在教学中,应当重视超声前沿新技术和学科发展动向,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同。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断层解剖学为基础,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将超声诊断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互相融合,提高诊断思维水平;在此基础之上,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填鸭式模式改变为启发式模式,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此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并帮助学生复习相关解剖、病理和临床基础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 采取全新考核标准,提升实践考试成绩比例,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关于考核标准,传統考核标准侧重于理论笔试成绩,建议加强实践考试比例,如将实践考试比例提高到总成绩的40%。很多高校采用此种考核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以后将来会尽可能加大图库读片的比重,同时制定各系统图库考试的比例和标准化,通过客观考核,真正提高医学生的实际能力。

综上所述, 随着超声医学的迅猛发展,通过对前医学高校附属医院的超声诊断学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探讨,希望能够与更多的同仁们共同探讨,改进教学从而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卓忠雄. 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7( 3) : 215 - 216.

上一篇:预测和检测下一篇:记忆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