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正式组织

2024-10-21

高校非正式组织(共12篇)

高校非正式组织 篇1

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生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因为某些共同的需要而自发结成的, 主要靠感情来维持存在的组织, 它自生自灭, 一般比较松散, 而且人数较少。这种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个人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活动环境, 对学生个人的思想、个性的形成、人格的成熟、功利和情感的获取, 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对学生班级、教学系统乃至整个学校的稳定, 具有积极作用。

一、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

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存在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它是与正式组织同时产生的, 是社会心理的表现。当正式组织不能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时, 学生便通过形成非正式组织的途径来满足。学生中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一致的观点。只有观点一致的同学才会有志同道合的感觉, 观点不一致是很难聚集在一起。观点一致的同学, 由于价值取向相近, 对社会、学习和生活有着相同的看法和见解, 在经常接触和交往中会逐步形成各种非正式组织。二是有着地缘和亲缘关系。俗话说:“老乡见老乡, 两眼泪汪汪。”特别是在高等学校, 老乡、老同学、老相识或者亲戚和朋友便成了他们首交的朋友, 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语言, 相同的生活习惯和事实上的感情基础, 很容易沟通。因此, 在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 以地缘和亲缘为纽带, 形成了类似同乡会或老乡会等多种非正式组织。而且在这些非正式组织内部, 往往有较强的凝聚力, 有较为一致的行为和明显的自卫性和排他性。三是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学生中有来自农村的, 也有在城镇长大的, 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相同的学生, 他们都有可能聚集起来而形成各种非正式组织。

二、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对校园稳定的影响

由于非正式组织内部, 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敏, 信息传递迅速, 这有利于学校的一些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得到迅速传递;同时也有利于及时收集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后勤改革及各项管理制度的意见和要求, 使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 也容易造成小道消息的传播源, 干忧正确意见的沟通, 妨碍学校正常工作。由于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形成作为纽带的, 成员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不平情绪常在组织内倾诉, 渲泄。这既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 调整学生的情绪。但又往往造成成员聚集一起, 酗酒、毁物、寻求不正当刺激等行为违反校纪校规, 并对其他成员构成威胁。由此可见,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有时作为正式组织的辅助力量, 有其积极作用;有时则会削弱正式组织, 阻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消极影响。

三、正确引导学生非正式组织, 加强校园稳定

第一, 要端正态度, 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

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 了解他们产生和存在客观必然性, 了解它们类型和作用, 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有着重要意义。要正确认识学校里的非正式组织, 首先就要懂得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大多数和学校里的正式组织无利害冲突, 更不是学校的对立物, 它们是学校正式组织的孪生兄弟, 而不是正式组织身上的毒瘤, 对待它们不能回避, 不能轻易取谛, 而是要对它们加以引导, 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使之成为学校的辅助力量。

第二,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作用

任何非正式组织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 他们在组织内部威信高, 能力强, 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这种号召力和影响力有时往往超过正式组织而带有强制性的影响, 起到正式组织无法起到的作用。因此, 对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要关心、爱护, 为他们进步、成长着想, 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 属于合理的要设法帮助解决, 对于一些不合理要求或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求要做好解释、说明;对于破坏型的核心人物, 不能听之任之, 更不能迁就退让, 坚决按校纪校规处理。要选用自身素质好、人际关系协调好、能力强, 确有发展前途的核心人物在正式组织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 便于做其他成员的思想转化工作, 发挥其积极作用, 以利于两种组织在价值取向、组织结构、核心人物等方面趋向一致, 缓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 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社会舆论”作用

由于非正式组织的成员间情感比较密切, 他们的聚合本身就是因为思想观点、兴趣爱好、利益一致等因素形成的, 所以非正式组织产生的“社会舆论”其内部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和约束力。这种影响和约束力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因此, 在思想教育中, 主要是利用非正式组织的“社会舆论”的积极一面, 利用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有较大的控制作用、改造作用和激励作用, 引导非正式组织内部成员互相帮助, 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

第四, 教育引导与坚决取缔相结合

对那些小团体主义严重, 江湖义气浓厚, 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抵制甚至破坏正式组织活动的非正式组织成员, 要及时给予批评和教育, 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 促进其转变态度, 消除其消极影响, 工作中既要坚持讲政治、讲原则, 同时又注重工作方法, 切忌主观主义, 盲目从事。对那些政治辨别能力差, 经常传播各种反动谣言和不健康内容的信息, 严重干扰、影响学校正常的宣传教育和学习生活环境、产生不良后果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要坚实取缔, 决不姑息。

总之,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寓于正式组织之中, 它既有其积极的一面, 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学校必须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引导与控制、充分发挥党团、班级、学生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文体活动, 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骨干分子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运用激励机制, 使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高校非正式组织 篇2

(2)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共同的情感、兴趣、爱好

等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3)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或正面影响:①可以满足员工心理上的需要;②可以增

进信息的沟通;③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④可以起到一定的培训作用;⑤可以规范成员的行为;⑥可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4)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或负面影响:①会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②

会引发抵触情绪;③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④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

(5)如何避免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①要正视它的存在,即要认识到

它存在的客观性、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其的存在;②要积极引导,使非正式组织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一致,引导其做出积极的贡献;③要通过建立组织文化规范非正式组织的行为;④要注意做好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或“关键性人物”的工作。

2、答:非正式组织是由组织人员间非正式交互行为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是组织成员基于兴趣、爱好、利益、地域等因素所建立的交往系统。(3分)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有:形式上的不稳定性、人员构成上的不确定性、组织类别上的共生性和组织行为上的激烈性。(5分)

非正式组织的功能表现为:(1)、为组织成员提供满足感、受人尊敬的机会等;(2)、沟通意见和信息;(3)、调节正式组织,增加行政能量;(4)、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其消极作用有与正式组织目标冲突、反对变革、传播谣言等。(7分)

10、结合实际论述非正式组织在领导关系中的作用。

答: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许多组织目标和组织职能的实现都是直接通过或借助于非正式群体来完成的。由于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广泛性和必然性以及在领导活动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诸多群体类型中与领导关系关联最为密切、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沟通和指挥协调遇到问题时,非正式群体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领导关系的关键因素。

浅析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 绩效 影响

非正式组织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发现的。他认为一切组织中的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而非正式组织则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存在。本文将非正式组织定义为:非正式组织不是由正式组织建立或需要的,而是由于人们的情感因素而自发形成的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和体系。

非正式组织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管理层必须承认并接受它,明确本组织中存在哪些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开展活动的,有无中心人物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对非正式组织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利用,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一、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主要是由人的情感归属需要和社交需要引起的。就企业而言,员工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及归属感等方面的需求,都可能成为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原因。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产生,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工作中的联系容易使彼此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共同的语言及相互理解对方的行为,或者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兴趣,并以此为载体,使交往经常化,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非正式组织。比如说一些企业里存在的桥牌爱好者协会、象棋社等。

(2)有相似的经历背景。员工经历的背景相似,在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就会具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在感情上更加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形成非正式组织。例如校友会。

(3)有共同的利益。当公司的制度与管理方式存在不公平、有争议,或者是部门面临着共同的压力和危机时,容易使利益一致的员工因为认知相同而互相扶持,从而产生非正式组织。如员工感到自身利益会被侵犯时,希望被其他非正式成员的认同并保护的欲望就越强烈,他们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共同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二、非正式组织主要具有的特点

(1)组织成员之间具有牢固的感情。因为组织中的个体是以自愿为基础的,他们以感情为纽带,自发聚集在一起,因而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使得非正式组织也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

(2)组织中的权力实施不带有强制性。非正式组织不同于正式组织,它的成立是自发的,同时也有着多方面原因,因而组织中的权力是来自于组织内部成员的授予,而不是来自上级部门,故组织中没有任何强制命令。

(3)组织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不是有组织任命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并且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非常大。

(4)组织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由于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组织中成员的加入和退出具有随意性,因而组织一般比较松散,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

(5)组织中拥有一套不成文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从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兴趣爱好、情感需求出发,对成员的约束力很大,从这种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出发的奖惩是迅速而有效的。

三、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着各种的原因,因而非正式组织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不一致,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绩效的积极影响:

(1)非正式组织能够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当管理人员意识到非正式组织在配合工作时,不必再强令督导以确保各项工作的井然有序,这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从而直接影响组织绩效。

(2)非正式组织具有监督管理人员的作用,使管理人员在计划于行动方面更加谨慎,从而减少错误决策的次数,提高组织绩效。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权力运用的监督者和平衡器,管理人员只有细心安排,周密计划后,才有利于在组织中实现某种变革。

(3)非正式组织能够营造一种令人满意的宽广的组织、社会和心理环境。它包括下列行动:非正式组织的成员能够帮助或协助其他成员、遵守组织规章和流程、赞同、支持和维护组织目标、自愿执行非正式工作规定的工作任务、高度热情地完成工作任务。这些行动是超越于组织规定的角色范畴,并且不受组织报酬所影响。

(4)非正式组织成员彼此之间能够更好的交流工作经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这种学习可以使个体将当前的工作做得更好,可以使个体发展新的技能并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由于在公司中,个人有可能会兼任多种职务或者工作序列,那些渴求学习的员工会去请教组织中的成员,寻找与他们自己有关的信息,以及那些未来可能会要求的技能信息。找到这些信息就意味着找到了学习和技能的缺口。并且这些员工如果愿意投入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来接受教育,以求能弥补这些缺口并提高他们的绩效,就会间接的提高组织绩效。

(二)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绩效的消极影响:

(1)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非常频繁,信息传递快,容易导致小团体主义,对组织内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方面往往会产生阻碍甚至扭曲的反作用,不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

(2)非正式组织具有维护团体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功能,当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存在利益等方面的冲突时,非正式组织为了满足团体成员的需要,倾向于维持现状,抵制企业变革和企业政策,严重阻碍组织绩效的提升。

(3)非正式组织常常会干预组织成员的行为,要求成员接受组织规范,并且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手段,不遵从的成员常常被迫离开组织,或者屈从于组织压力,使得成员无法正常工作。

(4)会产生角色冲突问题。当正式组织目标与非正式组织存在需求差异时,组织成员就会很难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从而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形成派别主义,使企业人事关系复杂化,成为提升组织绩效的重大障碍。

参考文献:

[1]韩佳. 非正式组织导向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 (z1) .

[2]张德. 组织行为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栗誉丹 李颖婷.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08

[4]韩翼,廖建桥,龙兴荣. 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管理科学学报.2007.10

作者简介:周炳书(1987.06—),男,广西桂林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06级本科生。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 篇4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的需求, 并且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加大, 高校中的正式组织———班级、党团支部、学生会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 自发地形成非正式组织就成为必然。

一、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及类型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指除团学组织外, 高校学生中实际存在着的、完全由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是没有经过学校或其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及管理下学生自发形成的组织。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因学习的需要而组合在一起的, 还有因为业余兴趣爱好聚集的, 也有因情感等方面需要组合成的。非正式组织大多数是以自愿的形式形成的, 且以一定的情趣为基础, 具有不稳定性, 可以由一个组织分裂为几个小群体, 也可以由几个小群体聚合成一个大规模的组织, 一个组织中的人也可能与其他组织中的人组合成新的组织。根据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不同特点,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消极保护型

这类非正式组织主要以组织内个体心理安全需要和情感需要的满足为目的, 又可以分为地域亲缘型、情感包容型两种常见类型。

地域亲缘型是指以来自同一地域或相近地区的学生为成员, 以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风俗和习惯为基础, 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老乡会”等是此类组织的典型形式, 具有明显的自我欣赏和较强的排斥异乡人的心态。这类组织跨系、跨院校, 活动空间大, 成员较固定, 消极保护的功能明显, 容易形成许多不稳定因素, 甚至支持其成员违反规章制度。

情感包容型是指由个性相近、心理相容或见解相似的成员, 自发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这类组织感情色彩比较浓厚, 成员在对问题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上相同或接近, 感情较深, 相互间比较信任, 讲义气、重友情是这类组织成员信守的准则。这类组织具有排他性, 容易因个人感情而意气用事, 对其他同学甚至整个校园环境易产生不信任感。

2. 积极发展型

这类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满足组织内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为目的, 可以分为学习型、兴趣爱好型两种常见类型。

学习型是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为基础, 以提高学习能力或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这类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多为有浓厚学习兴趣、学习勤奋、勤于思考的学生, 他们对自身要求严格, 遵守纪律, 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上的问题, 交流学习经验。

兴趣爱好型是指非正式组织内成员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 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组建的非正式组织。其成员来源广泛, 相对固定, 多为校园课外活动的活跃分子, 组织活动的内容比较明确。

3. 组织干扰型

这类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满足成员情感安全、情绪发泄为目标, 不惜干扰正式组织的运作和管理, 甚至对抗校园的管理制度, 它又可以分为不合作型和对抗型。

不合作型是指通过正式组织个人意愿无法或很难得以实现的学生联合起来形成干扰正式组织运作的非正式组织, 表现为消极抵制、散播虚假信息和不满情绪等。

对抗型是指由因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处分的学生或通过正式组织中个人意愿无法或很难得以实现的学生, 联合起来形成反抗正式组织的非正式组织。这类组织一般规模较小, 但凝聚力很强。

二、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既有一般意义上的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又由于高校学生群体的特色而具有自身的特色。

1. 自发性强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以相近的心理特征为前提, 以同级别的心理需求作为其凝聚力的。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自发特性表现突出, 同时相对于社会其他领域而言, 高校更为开放、平等的环境对学生非正式组织约束较少, 这使非正式组织的自发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 内聚性强

一般而言, 非正式组织成员的爱好、需要相容, 成员在交往中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在非正式组织内容易形成一致意见, 引起强烈的共鸣。非正式组织成员往往具有很强的内聚性, 组织内成员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大学生年龄相近, 刚步入成年期, 大多是刚离开家庭独立进入一个相对集中的环境中生活, 自身的盲动性与对新环境的探索心理的结合使他们更容易感情用事和从众。

3. 隐性影响力大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很多没有明确的名称、组织结构和活动场所, 也没有明确的成文制度和规则, 并且人数一般相对较少, 少则三五人, 多则几十人。虽然如此, 但若干不同类型、形式、功能的积极性质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与活动, 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使学生在各个方面获得发展与完善, 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教学与活动的不足。

4. 核心人物威信高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 或经历、兴趣、爱好, 或情感上的互补、心理上的依恋, 维系的纽带较强。同时, 有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 其活动能力强, 有号召力, 在群体中依靠个人能力、魅力形成的威信较高, 核心人物的言行往往会左右群体成员的行为, 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则, 但整个群体以核心人物为中心形成不易为外界环境影响的凝聚力强的组织。

三、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作为学生自发形成的组织形式, 与团学组织并存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1. 对成员个体的导向作用, 分担了正式组织的领导和管理职能

非正式组织内存在着很强的团体内聚力, 在无形中促使成员都要遵守不成文的非正式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 个体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语言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因此, 非正式组织对其成员个体的行为导向作用与团学组织一样发挥着学生思想和言行的塑造功能。

2. 对成员个体的情感调节功能, 有助于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大多数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和心理要求, 为学生提供了情感的“保护圈”、受到挫折时发泄情绪的通道, 减轻了各种原因引起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保证了学生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心态平衡, 对成员的社会化定式、人际关系、激励、需要等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正式组织的稳定性和班级、团支部等组织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丰富了校园文化, 培养并锻炼了学生干部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开展的各类校园活动对成员个性和才能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团体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干扰作用的影响, 成员受到群体的支持、赞赏和鼓舞, 发展了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社交能力、演讲能力等。这些活动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一部分, 既丰富了校园生活, 又培养、锻炼了优秀的学生干部。

4. 团体压力大, 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如果非正式组织的团体利益和目标追求与正式组织的利益和目标相冲突, 就会造成个体的角色冲突, 增加学生的思想顾虑。另外, 非正式组织对成员的导向作用也会出现倾向保守、给个体造成不良压力等消极影响。与正式组织的压力相比, 非正式组织的团体压力更大, 可能迫使个人脱离正式团体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四、积极引导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 服务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和存在以其特有的功能对其成员和正式组织产生着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因此, 要加强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正确引导, 使之扬长避短。

1. 区别非正式组织的不同性质,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对于积极发展型的非正式组织, 要保护、利用, 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消极保护型非正式组织, 要坚持正面引导和热情帮助的方针, 注意联络其成员的感情, 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 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消极影响。对于组织干扰型非正式组织, 高校要密切关注, 及时防范, 避免产生消极后果。对于对抗型的非正式组织, 高校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管理, 特别对那些违反校纪而教育不改者, 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取缔或处理。

2. 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积极引导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高校要根据学生间相互信任的特点, 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提高其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多找学生沟通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疑惑及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 从而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威信高、号召力大的特点, 要注意挖掘学生中不同组织内的核心人物, 鼓励其竞争、担任学生干部职务, 发挥其才干, 利用他们去做好其他成员的工作, 从而把整个非正式组织纳入实现正式组织目标的轨道。

3. 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娱乐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抵制作用。要强化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角色意识, 使他们有一个发挥自己才华、展示一技之长的机会和场所。还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建立健全大学生行为规范,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把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教育与管理纳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中来。

4. 重视沟通渠道的建立与完善, 抑制负面情绪的蔓延

高校要注意网络环境下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能力, 选择良性发展的非正式组织的活动, 在网络中将主流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和规范转变成非正式群体的组织文化和行为规范。建立内容丰富、健康的工作网站, 进行互动交流。在网络环境中,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加入有主题的虚拟社区, 从而引导非正式组织成员实现积极目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徐国华, 张德, 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4) .

[3]吴志斌.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4]杨玲.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与校园稳定[J].法制与经济, 2009, (5) .

非正式组织分析-中国红十字会 篇5

成立背景及历史沿革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5月29日。这年2月,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当地人民受尽苦难。上海各界知名人士联合筹组国际红十字会上海分会,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次年,上海分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2年 1月15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通报各国红十字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正式成员。红十字会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1919年7月8日加入协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部分总会工作人员留在大陆。

1950年8月2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协商改组中国红十字会,讨论通过章程和领导人员名单,报经政务院批准。

1950年10月,在红十字会协会第21届理事会上中国红十字会当选为协会执委。

1952年,外交部长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承认四个日内瓦公约。同年7月,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两个代表团参加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在改组后的16年中,中国红十字会不仅在国际间开展了广泛的交往,而且使国内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扰,中国红十字会被迫停止国内工作,各地红十字组织被撤销,人员被遣散。国际活动则从未中断。

1978年,中国红十字会恢复国内工作,地方红十字会先后开始重建并恢复工作。

1985年6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红十字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修改通过的章程明确提出“中国红十字会以实行人道主义为宗旨”,是“全国性的人民卫生救护、社会福利团体”。

1988年,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恢复和建立了红十字会,相当大的一批地、市、县也相继恢复和建立了红十字会,全国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达6万多个,会员人数达到600多万人

发展战略

1多渠道筹备善款与国家财政补助相结合。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以协助各级人民政府,面向人民大众,宣传并推广防疫、卫生、医药及救济 福利事业为宗旨”。以人道主义为核心开展活动,中国红十字会筹措善款有多种渠道,经费除主要依靠会费及事业收入外,还不时得到人民政府适当的给予补助,并得接受自愿捐献。改组后的中国红十字会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和财政支持,表明新中国红十字运动注入了色彩浓厚的对政府依赖和与政府忠诚合作的因子。

2增强责任意识,广泛地与其他社会公益慈善组织结成战略同盟。红十字会开始与相关的公益慈善组织达成战略同盟,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尽量规避同质竞争、重叠服务、资源相同的项目,充分整合红十字现有资源,本着“人无我有、人退我进、人弱我强”的思路,去设计和寻找符合红十字人道宗旨和特色的可持续性项目,增强品牌和知识产权意识,努力打造属于自己专有的、有影响力的项目品牌。整个红十字会系统遵循统一原则,积极形成上下联动的项目运行机制,发挥整体合力,开创红十字在新时期的新局面。3运用先进科技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理顺各级红十字会的外部关系后,红十字会开始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红十字组织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注重与相关高校和一些专业机构合作,大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红十字工作专才,为红十字事业快速发展储备必要的后备力量。这也为中国红十字会未来的发展和与更好的与国际红十字会的接轨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然而这些好像都没什么用,一个郭美美就让红十字会百年经营毁于一旦。可见,女人太漂亮,危害也不小啊!她居然让无数前人呕心沥血创下的基业付之流水,虽然现在红十字会没有倒闭,还在苟延残喘。一个政府组织是靠权力去运行的,而非政府组织只能依靠权威去运行,权威并非来自正式的权力,而是接受权威的人对权威的认同,也就是信任。失去公民信任的非政府组织几乎不可能存活。或许只有让伟大的党才能去拯救红十字会,拯救郭美美吧!

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红十字会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致力于动员社会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协助政府履行人道领域的国际 承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参与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国际人道援助以及开展民间外交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 作用。但红十字会事业近年来因郭美美等网络事件影响了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在艰难中前进,影响了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的传播。

公信力下降。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一个社会组织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 特征。没有公信力的社会组织终将失去生命力,被公众鄙弃。透明度低。中国红十字会虽然已向社会承诺做到“两公开两透明”,即捐赠款物公开、财务管理透明、招标采购公开、分配使用透明,但对捐款去向还不明确。建议对策

大力传播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人道主义精神,具有相对的崇高性,超现实性。

(一)建立社会化的宣传机制。红十字事业是一项需要动员社会、动员广大 民众参与、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其宣传仅靠红十字会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宣传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全方位的立体宣传。各级红十字会要 充分利用红十字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积极主动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红十字事业,借助外力,借用外脑,延伸红十字会宣传工作的手臂。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的组织 领导,有条件的红十字会要建立“红十字会宣传工作委员会”、“红十字新闻工作志愿者委员会”,聘请党和政府以及宣传部门领导、媒体负责人和知名人士担任宣 传委员会委员,吸收热心公益事业的媒体记者参加志愿者委员会,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红十 字宣传骨干队伍。

(二)构建红十字大宣传格局。红十字宣传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种类、立体化的宣传资源,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投入到人道救助事业中来。要把红十字宣传工作贯穿于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社区服务、青少年工作等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三)强化宣传意识。各级红十字会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有很强的宣传 意识,人人都要成为宣传能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红十字大宣传格局,才能有效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在宣传的过程中,要完善以弘 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为主线,以特色活动、品牌宣传、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救助等宣传活动为重点的大宣传格 局。此外,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及时报道红十字志愿者开展活动的情况,加大对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提高红十字会 的社会知名度、信誉度,扩大红十字会工作影响,营造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论心理契约与非正式组织管理 篇6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心理契约;双S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81-02

1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中伴随而生的,正式组织是通过效率为逻辑的一组正式契约结合体,而非正式组织则是通过以情感为逻辑的心理契约的结合体。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对企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如何对非正式组织去弊扬利,就需要对非正式组织和心理契约进行分析和管理。一个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可以分为: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员工与非正式组织的心理契约,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

(1)员工与正式组织的心理契约。员工经过契约进入企业,在与企业订立正式契约的同时也与企业缔结了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被称为“隐含交易”,它表述了这样一个意思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个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通过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概括而言,心理契约就是组织和个人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员工与正式组织的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对双方权利责任的一种心理认同。但是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偶然事件和信息不对称的时候,特别是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不稳定性,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可能随时被影响。这时员工可能認为组织没有实现其心理契约进而对组织进行报复,如偷懒、消极性对抗等。如果企业不能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员工就会倾向与寻求非正式组织,以获得支持。本契约被破坏后,员工倾向与非正式组织建立心理契约以寻求帮助和心理认同。

(2)员工与非正式组织的心理契约。员工加入非正式组织,主要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情感和社交需要,一个是公平和安全需要。一般因员工情感和社会需要而结成的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控制。但是因为安全需要的非正式组织的结成,很可能是因为正式组织没有满足员工的安全和公平需求,或正式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被打破,员工进而寻求与非正式组织缔结心理契约,对正式组织进行报复。这种非正式组织对企业往往有直接的消极影响。

(3)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虽然也会有员工不会进入非正式组织,员工之间也会缔结心理契约。但是这种心理契约相对于非正式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其影响力较小。但是其有可能成为非正式组织的萌芽。在利益博弈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这种契约加以利用。增强或瓦解心理契约已达到企业发展要求。

2 非正式组织分类及与心理契约的关系

借鉴双S立体文化模型 ,我发现非正式组织也可以根据社交性(sociability)和团结性(solidarity)划分成为网络型,松散型,共享型,安全型四种不同的类型(如图2.1)。第一个维度为社交性(sociability)按照字面理解是一个社群内成员友善的程度。在企业或组织中它是表示组织成员之间的融洽程度的一个指标。一些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可能非常友善、和睦,其成员经常有统一的外出活动(即高社交性);对于另一些组织而言,其成员少参加工作外的活动,在工作时只讨论和工作相关的事( 即低社交性)。第二个维度团结性(solidarity)是基于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它着重描述的是组织成员对正式组织任务与目标所持共识的一致程度。

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对心理契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1)网络型(networked)非正式组织:高社交性,低团结性。 

网络型非正式组织是社交性高,团结性低的非正式组织。特点是组织内的成员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工作氛围是轻松的、和谐的,成员都希望看到他人的成功,愿意分享彼此的信息。同时,这是一种强势的非正式团体和派系,组织的总体目标容易被架空。

对心理契约的正面影响有:①工作气氛活跃,思想开放,心理契约容易得到保持,很少会因为对某些概念的错误理解而造成对心理契约的破坏。②大家相互关心爱护,使新员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心理契约比较容易确立,新员工由于开始不了解或因组织故意展现其好的一面而形成了不合实际的心理契约能够快速和有效的得到纠正。③员工很注重与其他员工及组织的关系是否和睦,向于注重他们在组织中的长期利益,较容易形成关系型心理契约。Frederic Herzberg(1987)研究认为,情感因素与报酬在留住新员工的过程中同样重要所以情感因素可以认为是网络型非正式组织对心理契约产生正面影响的优势所在。

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①由于个人很注重与其他员工之间的和睦关系,所以会扮演多重角色,这样员工就会形成双重或多重心理契约,它们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冲突的,严重时可能会破坏对组织的心理契约。②员工之间形成强烈的感情关系如果在其小团体的一个成员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其他成员的心理契约也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2)松散型非正式组织:低社交性,低团结性。

对心理契约的正面影响:①成员很关注工作本身,对组织本身并不关注太多,容易形成弱型的心理契约。即使心理契约受到破坏,成员在工作尚未完成之前是不会离开组织的,他们把完成工作看成自己的事而不是组织的事。②由于社交性和团结性都比较低,成员一般只关注他们自己的工作,而很少的注意其他成员的工作,所以当其他成员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其他成员的心理契约遭到破坏时,对自己的心理契约影响较少,只要这些事不影响自己就行了。

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①由于这种非正式组织下容易成弱型心理契约,这样心理契约对员工的作用就相对减弱。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性会降低,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状态。②组织新成员比较难很快形成对组织的心理契约,且心理契约是很模糊的,得不到组织或其他成员的信息进行修正和帮助。

(3)共享型非正式组织:高社交性,高团结性。

由于共享型非正式组织具有高社交性和高团结性,所以它具有了上面提到的优点,例如:气氛活跃,心理契约易建立和较少被破坏;信息沟通通畅,心理契约比较明确,模糊性少;新成员比较容易建立心理契约,不正确的心理契约容易得到修正;员工对组织有很强的情感依赖性,形成强型心理契约。由于共享型组织文化是高社交性和高团结性的,而有时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所以会导致员工经常处于矛盾中。

其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主要有:①由于员工之间有很强的感情纽带,当其他员工的心理契约遭到破坏时,对自己的心理契约影响也很大,在感情上会觉得自己的心理契约也将会被违背。②在员工中既容易形成交易型心理契约,也容易形成关系型心理契约,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只要其中一个类型的契约受到违背,自然的会影响另一个类型的心理契约。例如,当完成某些任务时,员工认为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可是却没有得到,这样其交易型心理契约就遭到违背,自然,员工从感情上也遭到了破坏,其关系型心理契约也因此而遭到破坏。有时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可能交易型心理契约遭到破坏,同时上级可能非常注重同下属的关系,而保持与下级良好的关系,从而造成员工处于矛盾的状态。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员工抱怨,要不是看在某某领导的份上,我早就不干了。可以看到共享型组织文化是一种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文化类型,但它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正是来自于它的高社交性和高团结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4)安全型非正式组织:低社交性,高团结性。

对心理契约的正面影响:①组织的目标明确,工作严肃富有条理,都是按照行为规则办事,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契约不稳定的因素。②员工心理契约单一,不会形成多个心理契约,自然也就不会存在心理契约之间的相互冲突。③倾向于形成交易型心理契约,员工更看重自己在组织中的短期利益,所以在短期利用心理契约对员工进行管理,其效果明显且易于得到提高。

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①由于组织中工作是条理分明的,以目标为中心的,而较少的关注员工的情感问题,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信任,只要组织不能够履行其承诺,员工就会对组织产生不信任感,心理契约遭到破坏。②员工之间缺少交流,横向信息传递少,使得员工容易形成错误的心理契约,且不能很好的从其他员工那里得到信息进行修正。③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员工有时会不择手段,甚至会牺牲他人的利益,彼此产生不信任,当心理契约遭到破坏时,他们会认为离开这样的组织是一种解脱。

3 对企业管理的一些启示

非正式组织的出现与企业内心理契约有关。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的影响与非正式组织与企业目标一致性有关,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强化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弱化与组织目标不一致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心理契约,对于破坏性的非正式组织可以考虑破坏其成员心理契约、强化企业与部分关键员工心理契约双管齐下的方式来瓦解。然心理契约是一种不可触摸的心理感觉,在心理契约管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各方面的因素,与员工充分的交流,这样才可能做到针对性有效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彭正龙,沈建华等.心理契约:概念、理论模型以及最新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

[2]魏峰,李赕等.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10(5).

高校非正式组织 篇7

简而言之,“霍桑实验”表明:在官方组织的正式群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较为庞大的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因有共同的爱好、志向、经历等因素而聚集在一起,组织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员都相互遵从的无条文规范。因此,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必须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重要的作用。

梅奥教授认为非正式组织广泛存在于工厂与企业内,其实不仅如此,只要有群体的存在,非正式组织就有存在的可能性。当代我国高校内部就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所谓高校“非正式组织”是指“处于学校、院系、党团组织、学生会等各类正式团体之外的,鉴于大学生们共同的爱好、兴趣、志向、特长及其他共同因素,在感情与友谊的维系下自发形成的小群体”。[2]高校内的非正式组织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了学生心灵的需求,更在无形中适应了现代大学文化多元性的要求。因此,这需要高校管理者积极接受这一特殊群体,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管理。

一、高校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非正式组织不同于正式组织,它的形成跟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生活经历等相关个人因素有关,它的管理者并非学校的领导者,而是组织内部自发涌现的“核心人物”,负责其所在的非正式组织的日常事务。因此,高校非正式组织根据其形成、发展及运行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特点:

(一)形成的自发性。

高校非正式组织是以相近的心理特征为前提条件,在平等自愿、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由于大学是一个较为开放、自由的场所,大学生的主动性更加强烈,为了追求共同的兴趣爱好,找寻自己的价值定位,积极地寻求可以归属的组织。此外,“新时期的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很大,使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自发性表现得更为突出”。[3]

(二)共同目标支撑的凝聚性。

高校内的每一个非正式组织都有其共同的目标或者理念支撑。例如,高校内的读书者协会,协会里的成员都爱好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最新的好书等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他们之间的交流、有序合作已经上升为非条文的默契,没有外在约束的心理认同感让非正式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更加强烈。

(三)“核心人物”组织的有序性。

高校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在团体中起着重要的组织、指导的作用。每个非正式组织往往有多名“核心人物”,他们各有特长,在学校的知名度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他们的特殊地位与组织本身类似,同样具有自发性,是在同组织成员的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当然这也与他们自身的能力与威信密不可分。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核心人物”的领导作用,他们对组织具有非常大的贡献[4]。

(四)迎合多元化社会的时代性。

当今社会文化纷繁复杂、人们的精神生活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化的社会因素也渗入大学校园。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墨守成规的“书呆子”,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的老学者形象。而是充满活力、喜欢标新立异,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新青年。比如街舞社团、行为艺术协会、爱心协会、大学生创业组织等都是他们在自发组织的非正式团体。无论是在组织方式,还是活动过程中,都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张扬的个性与贴近生活的时代性。

(五)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开放性。

民主、自由、开放是高校各类非正式组织共同理念追求。组织内的成员面向大学校园里的每一名大学生,只要你愿意加入,并且遵守其无条文的规则,拥护自己的团体组织就可以成为成员之一。总之,高校内的非正式组织向所有的在校大学生敞开大门,成员自己策划活动,自主管理组织内一切事物,从学生的要求出发,并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二、高校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对高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可能淡化高校内正式组织结构关系,影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又可能增进群体成员心理与情感的满足,增强组织信息的沟通与反馈,弥补高校正式组织存在功能的不足”[5]。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非正式组织按其对高校教育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性质主要可以划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目标靠近,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中间型的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没有产生明显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如老乡会。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是指违背学校的法规政策,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相背离的组织。它的存在对学校及学生有不利的影响,有的甚至触犯法律,威胁到社会的安定。正因如此,关于高校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可以概括为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一)积极作用。

1. 情感上的自我满足。

高校非正式组织成员因为各自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因素聚集在一起。在群体中,成员产生归属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与其他成员在相互交流、协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与目标追求,满足“爱”与“被爱”的情感需求,消除自己离家独立生活的孤独感。

2. 生活上的自主提升。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人,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蜕变。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借助高校非正式组织这一媒介,帮助其更快地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高校非正式群体可以使其成员在交往中看到其他成员的能力水平、性格品质,又可以了解到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6]。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成员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增强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

3. 学习上的互动交流。

一直归属于某一班级或者某一系(院)的学生个体,无疑局限了其学习范围。广泛的知识、全局的视野不仅需要博览群书,还需要与其他方面的专才讨论交流。高校的非正式组织里有着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甚至是不同学校的学生,这为他们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接触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4. 组织上的相互补充。

高校的正式组织由于受到学校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灵活性、自主性方面较差。而非正式组织由于自发形成性的特征,在很多方面会优于正式组织。例如,当大学生在正式组织中不能满足某项活动的需求时,可以借助非正式组织的力量组织各种展现新时代大学生风貌的活动。高校非正式组织就是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大学生活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它可以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并与其相互配合,为学生服务、活跃大学校园文化。

5. 信息上的沟通传播。

“在一个社会组织的内部,正式的意见沟通总是有限的,许多意见和观点反而是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渠道进行传递的,即所谓的‘小道消息’”[5]。高校非正式组织在与组织成员、其他外部组织,以及高校非本组织成员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一个“非正式沟通传播渠道”。这种特殊的渠道在沟通上具有灵活性、自由性,满足学生广发言论,自由表达的需求。此外,它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涵盖面广,尤其活跃校园的信息文化。因此,高校的教育者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种沟通与传播方式来传达消息及宣传积极的教育思想,将其与正式的信息沟通方式相结合,弥补非正式沟通方式的不足,形成便捷的沟通系统,传达准确的校园信息。

(二)消极作用。

1. 自我团体意识强烈,可能会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违背。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非正式组织的成员明确自己归属于某一组织,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抗拒心理,将自己封闭在单一的生活圈中。当其在本组织之外受到批评或者是因自己的过错受到惩罚时,他就会退回所归属的非正式群体,寻求其他成员的安慰与关心,这愈发加剧对外界的不信任与恨意,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其次,高校非正式群体由于缺乏明文规定的约束与法则,因此有些组织呈现散漫性的特征,有时会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违背,拉帮结派,暗地操作一些校内评定活动甚至打架斗殴,对学校内的安定造成很大的威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 散布舆论,易成为不良思想的传播工具。

高校的非正式组织会根据自己团体利益的好坏或者个人主观意识的好恶传播一些小道消息和谣言,这些不真实的信息容易影响之后正式渠道传达的信息的有效性,学生先入为主,易对真实的消息产生抗拒心理。此外,那些具有破坏性性质的非正式群体,会在高校内传播一些不良的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大学生受外界的影响较大,这容易导致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偏移,也对高校的教学活动及学术风气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高校非正式组织

高校内既然存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行政力量的正式组织,必然就会有大学生自主管理的非正式组织。对此,高校的领导者不仅必须在思想上接受这类组织团体,还要在行动上予以支持与引导。因为高校的非正式组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合理利用会对高校的学生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建设生动活泼、充满青春与朝气的和谐校园。因此,笔者对合理利用高校非正式组织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由于没有特定的具体规范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成员进行约束,其成员完全靠自觉性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此类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校园内可能存在的歪风邪气。此外,还要增强正式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让正式组织成为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发挥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作用。

(二)区别对待高校非正式组织,因势利导。

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会对学生及学校产生不同的作用,前面已经分析了高校非正式组织大致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高校管理者应给予不同的领导方式。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组织要加以保护,促进其不断地壮大,与正式组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还要经常关注他们的需要,对于他们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给以支持与宣传,帮助他们克服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组织,要积极地加以引导,他们的行为暂时没有危害性的偏向,但是如果高校领导者不及时加以引导,在遇到不良思想或者是破坏性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时,他们就有可能转化为消极的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背而驰。因此,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他们加以指导,帮助其向正式组织的目标靠拢,成为积极的非正式组织。最后,对于消极的非正式组织要坚决扼制,不能任其发展。首先要对其进行正面教育,纠正其偏激之处。只要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耐心教育,就是可以促使其向积极型非正式组织转换的。对不服从教育管理、转化难度大的非正式组织应当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予以解体[4]。

(三)注重对“核心人物”的引导与教育。

每一个非正式组织中都有几个关键性的起领导作用的“核心人物”,他们的能力较强,通过各自分工管理好组织内部的大小事务。“核心人物”的言行举止及他们的某些思想观念会对整个组织及成员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工作者应该经常与学校内的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保持联系与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跟他们成为朋友,以便了解更多有关他们的信息,把握他们的组织动态及组织的理念追求。此外,还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教育,促使其成为有品格、有素养的大学生,避免其被不良的思想观念“侵蚀”。并且利用“核心人物”的权威性与号召力,形成群体内良好的精神风貌,进而提高非正式组织内成员的整体素质,协助正式组织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而不断奋进,为构建和谐的校园增光添彩。

(四)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配合。

高校正式组织在学校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明确的规范与条文约束学生的行为,为高校教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的地位与作用不可小觑。但是,大学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为了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风采、实现自我价值,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并不断发展是必然的。它为大学生的一系列“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在这里,组织成员不仅找到了感情寄托,而且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同其他成员的交往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性格、能力、缺陷,并以优秀的榜样为“镜”,照见自己的同时,也能不断地“整理”自己,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要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在协调人际关系、联系情感、自我提升、心理慰藉、相互协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9]。

“霍桑实验”实验在80多年前早已经向我们证实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重要性,当今高校建设中更要认识到这一点,高校非正式组织是不可或缺的。承认它的存在,合理引导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学生的大学生活、充实他们的心灵,而且会为高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帮助实现高校教学目标、活跃校园文化,最终实现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理查德.L.达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

[2]杨连俊.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J].高教高职研究, 2011 (43) :198-200.

[3]张明艳.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其引导对策[J].科技创新报, 2010 (5) :245.

[4][8]曹国杰.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探析的功能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工作, 2010:55-57.

[5][7]许平.关于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4) :68-71.

[6]刘玉凤.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并发挥其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 (4) :88-90.

高校非正式组织 篇8

一、何为独立学院学生组织

组织具有两重性, 一个是动词的意思, 一个是名词的意思。本文所说组织是名词的意思, 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项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机构, 是综合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效用的载体。它包括对组织机构中的全体人员指定职位、明确责任、交流信息、协调工作等。

那么, 根据组织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独立学院学生组织, 独立学院学生组织就是独立学院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利益需求, 如受教育和研究探讨专业知识、锻炼身体和文化娱乐、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发挥个人特长和能力、解决心理问题、结交朋友等而建立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 整合了各种资源的载体。

二、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

独立学院学生组织按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

1.正式学生组织

正式学生组织是经过有计划的设计, 将组织任务分配给各层组织成员, 作出系统的综合, 并由一定的规则和章程来支持职责, 强烈地反映出学生管理者的思想和信念的学生组织。其成员并不一定重视或接受学生管理者的社会、心理及行政的假设。

正式学生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经过规划而不是自发形成的; (2) 有十分明确的组织目标; (3) 讲究效率, 协调地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 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达到目标; (4) 具有层次, 分配角色和任务、影响组织成员之间关系; (5) 建立权威, 组织赋予各层领导以正式的权力和责任,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6) 制订各种规范的规章制度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 使组织行动具有一致性; (7) 组织内个人的职位可以相互替代。如学生会、班级、团支部等。

2.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学生组织是相对于正式学生组织而言的, 它是指由于学生某种共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该种群体内成员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带有明显的心理倾向, 即多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建立起来。其成员心理上相容, 相互了解深刻, 人际关系密切, 感情交流频繁, 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较强烈, 并且每个成员都自觉遵守群体的规则, 没有什么强迫性。

非正式学生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1) 组织的建立以人们之间具有共同的思想, 相互喜爱, 相互依赖为基础, 是自发形成的; (2) 组织最主要的作用是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 (3) 组织一经形成, 会产生各种行为规范, 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规范可能与正式组织目标一致, 也可能不一致, 甚至发生低触。如学生社团、学习兴趣小组、同乡会、生活中的同学小团体等。

3.正式与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相互影响

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非正式组织混合在正式组织中, 容易促进工作的完成;正式组织的管理者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来弥补成员间能力与成就的差异;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与气氛获得组织的稳定;可以运用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沟通工具;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来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等。消极方面主要体现为非正式组织可能阻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等。

三、学生会与学生社团比较

学生会是独立学院里正式学生组织的典型代表, 而学生社团是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典型代表。下面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实际为例对它们进行比较和研究, 深入分析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异同。

1.学生会

学生会组织伴随着学院的发展, 到今天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现有院级学生会1个, 成员达500人之多;下设10个系 (部) 级学生会, 学生会成员达到1600多人;学生会成员人数占全院学生人数的22.9%。

我院虽然是新生的一所独立院校, 但受创办高校传统的影响, 其学生会与创办高校的学生会一样是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 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 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 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从学生会的性质上看, 学生会以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为己任, 协助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及纽带。学生会作为学生的群众性组织, 不仅有服务同学的责任, 更有协助校方的义务,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桥梁”作用上。由于“桥梁”的特征, 决定了学生会组织的“自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他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相结合的特征。学生会成立的原始动机就肩负有振兴祖国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其既是学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 也是学生的一个政治性组织。

从学生会组织活动的特征上看, 学生会活动的导向性较强, 自主性有限。学生会在服务同学、维护同学具体利益的同时, 积极配合共青团的中心工作, 在广大同学中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学生会的重大活动往往与某段时间内党政工作中心和团的工作重点相互响应。学生会的有关活动一般具备主观上的社会现实意义, 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实现活动的现实意义。其活动的开展可以表述为以下过程:设定主题——把主题融入活动——活动开展——达到实际教育效果。另外学生会活动注重的是对全体的引导。

从学生会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方面看, 学生会因其存在的历史比较久远, 其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比较成熟, 造成学生会成员对组织本身的固有传统继承较多, 开拓创新较少。学生会组织成立的原始动力——报效祖国, 决定着学生会成员从来都不仅仅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 而是从整个国家、社会的大局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学生会组织“自治”与“他治”兼有的性质特点和“桥梁”特征, 使学生会成员已经习惯从两个维度、两个方向、两个整体来思考问题, 并努力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中最大化地使广大同学意见和校方意见统一起来, 这充分锻炼提高了学生会成员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 学生会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运行机制也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外部因素, 如团委的指导意见, 往往起主导作用的潜在运行机制和部分高校逐渐把学生会作为团组织的下级准行政单位, 造成学生会成员心态上“对校方负责”优于“对广大学生负责”, 层级观念高于民主精神, 社会化程度高于个性特征, 而这正是造成近几年来学生会在学生中威望和影响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会长期接受党的领导和团的具体指导, 使学生会成员在政治路线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社会化程度普遍较高。总之, 学生会成员政治上比较成熟、协调能力较强、思维比较严密、做事比较周全, 但民主观念缺乏、个性色彩不浓、行为相对保守。

2.学生社团

作为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学生社团在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并且发展迅猛。我院从2004年正式成立至今虽然才三年时间, 但其数量已由原来校本部影响下不足十个发展到现在的四十个, 社团成员达2500多人, 占全院学生人数的35.7%。

学生社团是以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志趣爱好为基础, 自愿组成的非正式学生群众性组织, 属于志趣性学生组织。

从学生社团的性质上看, 它虽然也接受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查, 但其更注重依据自身特点来发展。学生社团的最大特征可概括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志趣相投”, 并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形成的“自治”特质。学生社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主要偏向某种兴趣和爱好, 较为轻松和随意, 其既是一个学生的群众性组织, 也是一个学生的个人兴趣组织, 成员加入的目的主要是丰富生活、完善自我, 是学生注重完善自身、发展个性的体现。

从学生社团活动的特点方面看, 学生社团活动的自主性较大。社团往往是按照成员自身兴趣开展活动, 并不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管理单位如团组织和社团联合会对学生社团的日常活动只是提出建议, 并不给予具体指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个意义设计、融入载体和释放的过程。学生社团也不像学生会那样注重整体效果, 而是注重的是对局部需求的满足。

从学生社团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方面看, 学生社团成立的历史比较短暂, 其性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也带有不成熟性, 这就造成学生社团成员对固有东西继承较少, 而开拓、创新的东西较多。学生社团组织生成的原动力——兴趣爱好, 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更注重从自身感受和兴趣出发考虑问题。兴趣爱好与动机、信念、价值观同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这就为学生个性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社团的“自治”特质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思考的一维性和单向性, 这在有利于社团成员主体性发挥的同时, 使之缺乏复杂环境锻炼下的成熟性。相对于学生会注重权力话语权 (主席比部长有话语权, 部长比一般部员有话语权) , 学生社团内部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运行机制, 决定其成员在社团中话语权的取得必须凭自身的实力, 也就是说, 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的成员才能获得社员的拥护和支持, 这使得社团成员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民主、平等、和谐等现代观念不断强化。学校党委和团委对学生社团的宽松管理, 也易造成社团成员思想的相对政治边缘性和主体自由性。与学生会成员相比, 学生社团成员个性特征明显、民主观念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做事方式灵活, 但政治意识不强、自我观念过浓、协调能力不足。

四、如何更好地发挥两种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

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是独立学院中各自独立的两种组织, 其在组织生成和活动方式、组织性质与运行机制、组织功能与运作规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并由此形成了两个组织中成员的不同特征。

促使两种组织联手, 使两者在新时期独立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和育人中发挥合力, 共同推动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挥两种学生组织的合力作用丰富校园活动, 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要

在独立学院普遍扩招后, 学校各方面的准备难以适应学生日益增加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更需要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既重视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又重视非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 多渠道、多途径、多载体、多手段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社会需求。

2.注意做好两种学生组织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非正式学生组织因为自身发展不够成熟, 其发展也存在较多的困难, 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比正式学生组织更加严重。很多消极对抗型的非正式学生组织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有效地处理而发展起来的。所以, 加强对学生组织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是势在必行的。

3.加强对两种学生组织的正面教育, 进行科学指导和引导

独立学院应当根据自己学院学生的特点, 不但加强对正式学生组织的正面教育, 对一些重点非正式群体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引。通过对两种学生组织的科学指导, 一方面, 使两者都能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 使两者的目标和活动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4.着重做好两种学生组织中核心人物的工作

不管是正式学生组织还是非正式学生组织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正式学生组织的核心人物一般是民主选举和学校意志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 在群体中更多的体现的是组织权利。所以要侧重加强其个人魅力等领导艺术方面的培养。做好了他们的工作就会更好地发挥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核心人物是自发产生的, 在群体中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 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目标或规范甚至人生观、价值观, 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他们是群体的“精神领袖”, 所以要侧重加强其规范化和原则性的培养。做好了他们的工作就会带动非正式学生组织这一大批人。

5.引导两种学生组织开展与创造特色办学相结合的活动,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了使学生在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独立学院在办学中应采取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 重点提高学生在某方面的技能。正式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是独立学院推行特色办学的主渠道, 而发挥非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 如社团、学习兴趣小组等, 则是推行特色办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推行特色办学与非正式学生组织活动相结合, 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一个平台学习到书本中无法涉及到的内容, 而且这些活动具有更多的趣味性, 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 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者, 要依据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各自的特点分类指导、科学管理, 促使两个组织联手, 共同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共同推动独立学院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77-282.

[2]方蔚琼, 徐燕玲.略谈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其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 (1) :51-52.

[3]李德东.非正式组织和非权力性影响力[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 1998, (1) :34-35.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 篇9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在指导霍桑实现时首次提出“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梅奥在实验中发现,车间大部分工人都故意自行限制产量,自己确定非正式标准。工人们一旦完成了自己认定的任务标准以后,即使还有时间和精力,也会自动停止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如果生产的太多,工厂可能会提高工作定额。但是如果生产得太少,又会引起监工的不满。因此,他们就会制定一个非正式的产量标准,并运用群体的压力使每个人遵守这些标准。

非正式组织是针对正式组织而言的。正式组织是通过正式的筹划而建立起来的,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结构、职能及权责关系,并借助组织结构图和职务说明书予以明确规定的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建立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群体。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工作关系、兴趣爱好、年龄、血缘关系,或类似的观点、利益、习惯准则等。具有自发性、内聚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

2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在企业中,员工之间相互交往,在长期的环境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很容易形成自发性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式组织的一些弊端,能够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使员工获得友情、归属感、缓解工作压力、满足其社交需求。起到改善员工关系,稳定员工队伍的作用。然而,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小觑。主要体现在:第一,在信息沟通上,非正式组织常常以“小道消息”传播和制造谣言,容易破坏组织团结和内聚力;第二,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人物往往具有很高的威望,如果这些领袖人物对组织不满,很容易影响其他成员,造成员工与组织的对立;第三,非正式组织如果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就容易使员工排斥工作优秀的同事,不利于企业的进步创新;第四,影响工作的效率,由于非正式组织是自发形成的,其内部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一旦其成员中有一些错误的、消极的观点、思想会很快感染其他成员,形成消极的小群体意识,具体行动上常常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例如,如果非正式组织的氛围是懒散、不思进取的,成员大多有酗酒、赌博、沉迷游戏嗜好的,那么整个群体就会出现这种不良的风气,潜意识里会造成不团结、不和谐的心理气氛,影响工作效率。

3 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领导,应认清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给予高度关注,并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尽量避免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为企业服务。

3.1 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非正式组织是每个企业中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管理者认真分析了解本企业当中非正式组织的数量、人员构成、思想动态、核心人物、行为活动等,从而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对待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给予正确引导,使非正式组织形成一个活泼、轻松的工作氛围,这样就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2 区分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性质,区别对待

对性质良好的非正式组织可以加以引导利用。比如,建立职工俱乐部,为非正式组织提供活动场所,规范和引导其积极行为。定期举行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技能大赛,使成员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对性质恶劣的非正式组织要采取“分化瓦解”“集体打压”的政策,特别对那些顽固分子,要给予严厉的处理,如罚款、开除、追究责任等。

3.3 注重沟通

多沟通,倾听员工述求,尽可能地将非正式组织的利益与正式组织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3.4 加强正式组织的控制力度

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组织的结构和人员配备,完善组织结构的严密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聘用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用正式组织的力量淡化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加强正式组织的控制力度。

3.5 高度关注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人物

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人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在成员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作为管理者,应重视这部分“领袖”人物,积极与其沟通,在制定某些方针政策,尤其是涉及员工利益的制度时,邀请这些“领袖”人物参与,并听取他们的建议。必要时,还应该请他们担任组织的某些正式职务。

3.6 企业管理者应融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去

管理者应该多参与非正式成员组织的活动,加强沟通,真正理解他们的处境,关心他们的困难,使自己也成为非正式组织的一员。一旦管理人员真正融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就可以通过他们施展个人影响,逐步的使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

3.7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冲突,关键还是文化的冲突,管理者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人人争优、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可以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培训、表彰大会,奖优罚劣,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引起非正式组织成员思想上的注意和重视,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步使思想统一,共同为企业和个人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崔国成,闫秀峰.管理学基础与实训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如何管理好非正式性组织 篇10

1.1 较强的内生凝聚力非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往往超过正式组织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内生的和自然的。

1.2 群体的心理相容性

由于有自愿的结合基础,非正式组织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因而情绪共振,感情融洽,行为协调,行动一致,归属感强。

1.3 通过口啤传递,信息沟通顺畅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信息传播迅速,成员对信息反应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非正式组织形式灵活,稳定性弱,但覆盖面广,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正式组织成员都会介入某个或某几个非正式组织之中。

1.4 自然形成“领军”人物,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每个群体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突出人物”,他们似乎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在他们身边总会簇拥着一帮人,形成一个个非正式的小团伙或者说“小圈子”。他们在这个小圈子中属于“进化”得较快的人。

1.5 小团体的松散性

现实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大都是松散性的,在正常的状态下,对企业的管理并不会显示出很大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当企业出现变化和转折的时候,这类非正式组织的力量突然壮大,利益的驱动和立场的相似使这种松散的非正式组织迅速紧密化。

2 存在的原因

非正式组织成员心理上相容,相互了解深刻,人际关系密切,感情交流频繁,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都比正式组织强烈的多。由于社会交往中的人们在利益、价值观、兴趣、爱好、观点、习惯、态度、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正是形成相互认同的基础。有了一致性就会形成认同,有了相互的认同就会产生内聚力,有了内聚力就会形成群体,而这种群体在未得到正式化之前就是非正式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非正式组织。

3 存在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3.1.1 满足成员的需要

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组织成员有各种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工作本身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还有一些则是很难从正式组织中获得的。在非正式组织中,员工之间的这种非工作关系、自发关系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空白得以弥补。需要的满足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3.1.2 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组织管理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非正式组织的这种影响力,将对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及组织的成长发展产生极大的益处。

3.1.3 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组织内部良好的人群关系,其建立与维持,或改变员工态度等,都有赖于组织信息的传递。

3.1.4 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非正式组织本质上可以作为对正式组织的积极支持,正如以上所分析的,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2 存在的消极影响

由于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联结方式、运作规范及其目标与正式组织不尽一致,在对组织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2.1 这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

由于非正式组织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从消极的一面来说,若此倾向与组织目标相冲突,则会侵害整个组织功能的运行,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3.2.2 这类组织中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

一旦出现这类成员,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这将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3.2.3 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

感”满足的同时,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3.2.4 此类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

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当这种趋势与组织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相悖时,将会有碍于组织的发展。

3.2.5 非正式组织成员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但

易于导致小团体主义,对组织内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往往产生阻碍甚至扭曲的反作用。

4 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的途径

(1)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接受并理解非正式组织。(2)辨明非正式组织的不同性质,区别对待。(3)尽可能地将非正式组织的利益与正式组织的利益结合在一起。(4)牵住关键人物。(5)用组织文化引导。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非正式组织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管理者在管理工作当中,只有有效地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使非正式组织能够与正式组织完美地结合,切实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从而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本文分析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差异、产生原因和它的积极、消极作用,并就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峥嵘.浅论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8).

高校非正式组织 篇11

【关键词】苏南农村学生非正式组织原因利弊调查分析引导矫正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试图从苏南农村中学生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现状入手,进而探讨其产生的机理,形成的原因、基本特征、利弊,为下一步的引导与矫治提供依据。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从“全人发展”的角度和“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客观看待非正式组织群体作用,科学的加以引导,使其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过程及方法

根据此调查的目的,本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查阅资料。

问卷式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主要通过对我校高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问卷调查,了解非正式群体现存的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利弊。(调查卷和调查数据统计表发表时省掉)

三、材料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表,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参与调查的学生基本上都归属于某个“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关系有的较为紧密,而有的较为松散。大都以满足成员个人需要为目标,以好感,喜欢,作为选择伙伴的标准,以相互之间的感情为纽带。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2.有的“非正式群体”有很强的团体意识和不成文的团体规范,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很讲哥们义气,并且有明显的自卫性和排外性。这种团体一经形成,只要成员之间的感情不发生变化,就不会轻易解散。

3.有的“非正式群体”内有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他们有极高的威信和影响力,尽管未经选举和任命,但成员往往自然而然地认可他的权威并服从他的领导,所以成员之间的关系表面上平等,实际上潜意识里却有一种依从关系,附属关系。

4.“非正式群体”内的成员之间信息沟通频繁,相互之间非常了解,人际关系密切,心理上很容易相容,行为上比较一致。有的成员从发型,服饰,仪态等外表都力求一致。

5.农村中学中,学校组织的“正式团体”少,且就是几个传统的团体(学生会、广播站、舞蹈队、合唱团),这些传统的社团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交流需要,有较多的学生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他们更愿意加入到一种有轻松氛围的团体中。

6.很多学生和教师关系一般,不太愿意和教师交流,他们更乐意和自己所处“非正式群体”中的人交流,即使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如此,他们通过交流希望获得人生经验,谈论的话题多是身边的人和事,而很少探讨学习上的问题。

7.“非正式群体”跨班级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非正式群体”有较强的破坏性,经常违反校纪校规;而有的“非正式群体”则可以促进班级建设;还有的“非正式群体”介于前两者之间。

四、成因及其利弊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指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学生自觉或是不自觉的组成、加入到“非正式群体”中,正是这些需要的集中反映,其中,主要是第三层次及其以上的需要。在这些需要中,他们在情感上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都希望获得友情、爱情甚至是性亲密。

他们在尊重层次上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在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上,他们希望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来自学生内部的需要,根据其形成的特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志趣相投。这类“非正式群体”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理想、志向、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品质,他们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形成非正式群体。常见的由学生自发形成的文学兴趣小组、球迷协会等属于这个群体。共同的志趣使群体成员的利益趋于一致,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和学习、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和友谊。

2.情感相容。这类“非正式群体”对某一事物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喜爱、憎恶、同情、厌弃。在一个班集体里可能共同喜爱一名教师,当别的同学对这位教师不恭时,他们还会群起而攻之。

3.需求互补。这类“非正式群体”以需求互补为前提而聚合在一起。如学习成绩好的与学习成绩差的、支配欲强的与愿意被支配的、性情急躁的与性情温和的,乐于助人的与需要帮助的,都易组成非正式群体。另外,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彼此渴望了解对方,与异性接触、交往并建立友谊,由此产生跨性别的小群体也需求互补这一因素的作用。

4.同“病”相怜。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中,大多因挫折相同、遭遇类似而聚合在一起。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犯过错误的学生、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等。

5.权威认同。这类“非正式群体”中一般有一个具有一定威信和一定号召力、凝聚力的学生,这个学生较之一般学生在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突出的特点或能力,如学习成绩优异、专项技能高超、办事公道或讲究哥们义气等,颇受一些同学的信任和拥护,权威被认同以后,以权威学生为核心,群体内成员对权威学生言听计从,并甘愿服从他的控制、差遣甚至惩罚。

五、引导矫治策略及其原则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积极支持和保护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密切的特点,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或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沟通快的特点,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分析班集体的新动向,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能较好满足成员的社交、归属等心理需求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班级的一些工作交给他们去做,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中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具有说话灵、威信高、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任他、依靠他、授予其相应的权力,从而把“非正式群体”纳入班集体目标的轨道。其次,必须引导、改造消极型、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把不良兴趣转移到正当的方面。可以人为设置环境,改变“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意识和群体目标。如编排学习小组、宿舍、座位时,注意正式群体成员与“非正式群体”成员搭配,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用“正式群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群体目标去影响和改变他们。可以加强同“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联系,增进感情,消除隔膜,增加非正式群体同正式群体在目标和行动上的一致性。可以强化“非正式群体”的“正式群体”的第一角色意识,淡化他们非正式群体的第二角色意识,使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目标接近。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影响大,对其成员有支配、控制能力的特点,“抓一二动全身”。再次,由于江苏高考导致普通高中多次分班,“非正式群体”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现状较为普遍,班主任之间还要注意加强沟通合作,以求形成合力。

在引导矫正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遵循如下原则:

1.合作性原则

由于江苏高考的特殊性,高中阶段的教学自入学开始就面临许多次分班,班级的稳定性相对差些,这就导致有很多“非正式群体”是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为了取得良好的引导矫正效果,我们在矫正过程中,寻求校领导以及其他班主任的帮助,通过其他人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疏导性原则

非正式群体是按照一定的需求组合起来的,他们的需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于按消极需求组合的群体,我们要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促使其往好的方向发展。

3.满足性原则

对于群体的正向个人需求,我们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使他们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例如,有很多同学在音乐、体育、艺术方面有很强的兴趣,他们希望在这方面有一定发展,学校应该为这些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4.转移性原则

很多同学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集合在一起的,有些群体成员很喜欢篮球,但是作为高二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业水平测试。将他们的精力进行转移,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5.丰富性原则

学生的兴趣爱好多样,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的需求是多样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各种活动,来满足成员的需求。

如何管理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 篇12

非正式组织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由行为科学的创始人梅奥在霍桑试验中提出的。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职工的士气;企业应采用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法;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中的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梅奥的这一理论在当时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他所做的试验表明影响生产效率的最关键因素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遇和工作条件。

非正式组织,是指未经组织规定的,组织成员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联合体[1]。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非正式组织是机关中由个人接触,交互影响而形成的自然结合的,不带特定目的、偶发的组织[2]。非正式组织是在满足需要的心理因素推动下,比较自然地形成的心理团体,其中蕴藏着浓厚的友谊与情感的因素。

2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原因

2.1 正式组织在管理上的缺陷

管理学家发现一个定则:不能从正式组织中获得满足,则在非正式组织中就愈加增多,即当人们有互相结合的需求时,我们应积极改善正式组织的管理模式。

2.2 利益维护

公司制度与管理不公平、有争议,如员工感到自身利益会被侵犯的时候,易使权益受损的员工因为认知相同而互相支持,从众心理也就较严重,希望被其他非正式成员的认同并保护的欲望就更强烈[3]。

2.3 人际关系需求

员工希望相互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如新进员工期待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以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在相互适合对方个性基础上发展联系,进而成为非正式组织[4]。

2.4 兴趣一致

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共同的语言及相互理解对方的行为,由于工作中的联系而产生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这种交往的经常化,就会自然形成非正式组织。

3 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3.1 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成员往往主动认同、自觉遵守这种不成文规范,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成员的言行,各方面与团体保持一致。

3.2 具有较强的信息沟通能力

非正式组织内的成员之间关系密切,行为一致,具有较强的信息沟通能力,信息交流频繁,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传递速度快。

3.3 具有自然形成的领头人物

领头人物有较高威信和影响力,成员往往自然而然地承认他的权威,服从他的支配,尽管未经选举和任命,但号召力强,有的受拥戴程度甚至比正式组织还高。员工大多服从他的支配,接受他代表团体作出的决定。

3.4 凝聚力强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往来、帮助,它们有不成文的团体规范及明显的自卫性和排外性,有时甚至出现不讲公共原则的现象,往往有很强的团体意识,以相互之间的感情为纽带,大都以满足成员个人需要为目标[5]。

3.5 心理协调能力强

非正式组织不需要正式组织的承认,它们大多以相似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这些团体成员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相似的价值倾向、生活背景,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或相似性,因而容易引起共鸣,归属感强[6]。

4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4.1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影响

4.1.1 有助于员工缓解心理压力

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产生紧张、焦虑、郁闷等负面情绪,如果这些情绪不能及时得到释放就容易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而非正式组织恰好能为员工提供这样的环境,员工可以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融洽地与他人讨论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分享工作、生活中的快乐,倾诉内心苦闷、缓解内心的各种压力。如某国有企业职工因工作岗位变动与领导发生激烈争执,进而产生严重对立情绪,并声称要采取与领导同归于尽的极端方式了断此事。正式组织的多种努力失败后,平时和这个职工关系较近的几个同事及时引导、耐心倾听,最终针对“症结”有效地化解了矛盾[7]。

4.1.2 有助于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

由于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交往中以性格接近、兴趣相投、爱好相同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就更自然、更真实。人们不仅可以自由地交流与工作有关的内容,还可以自由地交流工作以外的如生活或情感方面的内容。因此,非正式组织为其成员提供了在正式组织中难以得到的自由交流空间,创造了一个能满足成员心理需求的人际交往环境。非正式组织的信息沟通常常能提供大量的正式沟通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员工的思想、情绪、态度,往往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1.3 有助于企业破解生产技术难题

企业生产技术方面的难题并不一定都通过正式组织的形式完成。比如我国北方某大公司车辆研发中心一群年轻的设计人员担负着不同的设计任务,工作繁重。但是,他们在工作之余经常自发聚在一起,如利用节假日登山、游泳、聚餐等,缓解工作压力,交流各种信息。他们常常在轻松自由的交流中不经意间受到启发,并产生灵感,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某些“卡壳”问题也往往随之破解[8]。非正式组织成了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的重要平台。

4.2 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

4.2.1 降低正式组织的工作绩效

正式组织有时无法对非正式组织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是由于非正式组织的运行独立于企业正式组织的权力系统。特别是当非正式组织的利益与正式组织的目标出现冲突时,可能无法完成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目标,管理效率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正式组织领导的权威性则往往会受到多种挑战。

4.2.2 容易导致员工的从众行为

非正式组织成员也往往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往往对组织成员的行为等产生重大影响,非正式组织成员大多作出与这个组织中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非正式组织的群体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群体压力结合在一起,他们走入非正式组织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从众,这种压力共同影响着其成员的行为[9]。

4.2.3 墨守成规,阻碍变革

从一定程度上讲,非正式组织会阻碍正式组织的变革,非正式组织往往不拘泥于组织的目标计划。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维持现状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大多受限于习惯、风俗、文化等要素。

5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

5.1 重视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影响

核心人物的意志和行为,对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规范起着决定作用。任何非正式组织,都有其核心人物,他们大多数具有群众威信高、业务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往往会影响其身边一批人。第一,应尽可能注意选拔在非正式组织中享有较高威信的人物,在组建正式组织的组织结构和选拔正式组织的领导,这些核心人物往往会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第二,为了更好地为正式组织目标服务,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挥核心人物的引领作用,这样往往能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第三,管理者应当尊重其在非正式组织成员中的威信,使其对正式组织产生信任,并及时掌握有关动态,承认和肯定其在群体中的作用,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

5.2 认识到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

伴随着正式组织而出现,存在就有其合理性,管理者应该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至少它提供了一个让员工的社交需求得到满足的场所。管理者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可通过完善的制度来加强管理,强硬地改变这种团体只能适得其反,你只能去接受它的存在,不大可能拆散这个小团体,我们要接受这个小团体的存在[10]。

5.3 抑制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因素

5.3.1 管理者深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在正式组织内开展各种活动,强化正式组织的凝聚力,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施展个人影响,逐渐使非正式组织的行为和利益与正式组织管理目标一致,弱化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

5.3.2 管理者首先与领头人物沟通,要以单位的整体利益为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尊重他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合理要求,转变他的观念,转变小团体的价值取向,使小团体的价值取向符合单位的目标,利用领头人物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

5.3.3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及矛盾,往往都被小团体所利用,特别是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的出台,每当一项新政策、新制度出台,都会引起员工的热议,阻碍正式组织的发展。管理者如果不能给予解释,及时引导,就会引发矛盾和冲突。制度的制定要尽可能全面,表述要清晰准确,避免误读误解;管理者应该在制定政策之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制度,有了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严格地执行,也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我们要避免使小团体失去滋生消极影响的土壤。

5.4 创建沟通渠道,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

增强组织归属感,提高绩效,可以有效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的,就是“下午茶”式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工作时间的某个时间段,休息的同时,弥补沟通的不足,提升相互的亲密感与归属感,公司相关员工、基层干部聚集到特定的地点;另一方面迅速拿出解决方案,提高效率,我们需对工作中新近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童学敏.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动因及管理策略研究[J].北方经贸, 2007, 6:125.

[2]王德惠.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分析及引导途径[N].党政干部学刊, 2010, 6:49.

[3]王有铖.浅析企业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J].经营管理, 133.

[4]马志华.非正式组织对企业员工队伍的影响及对策[N].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9 (23) , 1.

[5]孙晋芳.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J].管理论坛, 2002, 280:19.

[6]侯胜.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方法刍议[N].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9, (23) , 5.

[7]Wouter Stam.Industry Event Participation and Network Brokerage among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J].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 4:625.

[8]黄娅男, 徐肖庆.浅议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 2008, 1.

[9]徐碧琳, 陈颉.组织行为与非正式组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6.

上一篇:变速秸秆还田下一篇:技校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