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调查

2024-10-06

效果调查(精选12篇)

效果调查 篇1

为加快我地消除麻疹的进程, 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县疾控中心在山西省卫生厅和吕梁市疾控中心的统一安排下, 对辖区内8月龄至4岁人群于2008年5月和2010年9月分两年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以期在人群中建立麻疹免疫屏障, 降低麻疹发病率。为评价大规模人群强化免疫的效果, 对我中心的两轮强化免疫麻疹的接种情况及2006年以来本地连续5年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县疾控中心2008年和2010年的麻疹强化接种统计资料, 2006年-2010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关于本地麻疹发病的相关资料。

1.2 方法

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由省卫生厅、教育厅联合下文, 省地各级疾控中心制定下发《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接种技术操作指南》, 对接种的目的、任务指标、强化免疫对象、接种疫苗的种类及剂量、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后勤保障及最后强化免疫工作实施、督导、评估和总结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安排。我中心在省市两级疾控中心的指导下, 严格按照《技术操作指南》认真完成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任务。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由取得县卫生局免疫接种资格的接种医生负责实施, 采取了固定接种 (接种门诊) 与临时接种点 (各村卫生室) 相结合的方法, 疫苗分别采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 2人份/支, 用1mL稀释液稀释后取0.5mL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 抗原含量:不低于3.01gCCID50, 批号:20080109-6和2009090801。

2 结果

2.1 接种率 2008年强化免疫接种对象为8月龄至4周岁儿童, 我中心摸底应种对象15103人, 实种14669人, 接种率97.13%。2010年强化免疫接种对象为8月龄至4周岁儿童, 我中心摸底应种对象15780人, 实种15571, 接种率98.68%。

2.2 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 发病率明显下降 (表1) , 但要达到2012年消除麻疹,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 (不包括输入病例) 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需要我们公共卫生人员的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

2.3 发病年龄构成显示, 6岁以下儿童居多, 1岁儿童占21.4%, 其次为8月龄以下和1岁以下, 各占8.9%, 2岁~6岁儿童占23.2%, 这部分儿童均为免疫空白人群, 原因为未到接种年龄或因生病等其它原因推迟接种。其次是高年龄段人群, 麻疹发病呈现两端高, 而中间低的情况 (表2) 。免疫空白的儿童和成年人发病率高, 有免疫史的人群发病率低。说明接种疫苗对于控制麻疹的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性别来看男性35例, 女性21例, 男多于女。2009年全年麻疹呈0报告病例。6岁、10岁儿童仍有发病, 说明麻疹加强免疫对于提高儿童免疫力, 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意义重大。消灭麻疹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2.4 从病例的职业构成上来看主要是散居儿童共35人, 占了62.5%。但病例的构成只是发病年龄上有区别, 从成人不同职业来看没有明显差异 (表3) 。青少年儿童仍是麻疹免疫的重点人群。

2.5 从病例的发病时间来看, 病例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病例分布的季节性明显, 符合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 以冬春季多见的特征。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 我中心麻疹强化收到了明显效果, 发病率明显下降。2006-2010年兴县麻疹病例年龄构成中<6岁幼儿发病占第一位, 不到8个月幼儿就有5例发病, <2岁年龄组免疫空白的儿童发病率较高, 占了23.2%以上, 这种情况值得关注。一般来说, 母体抗体能经胎盘传给胎儿, 因而麻疹发病多见于8月龄以上, 所以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为麻疹初种月龄为满8个月。<8月龄婴儿患麻疹的原因大致为现在的育龄妇女虽经过人工自动免疫, 但机体获得的免疫力终究不如天然免疫获得的免疫水平高, 当机体的免疫水平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母体抗体也就较少, 或有极少数育龄妇女本身就存在免疫缺陷, 她们的孩子一旦在8月龄前接触到麻疹病毒就有可能发病[1]。针对<8月龄组麻疹病例的问题, 可能与6-8月龄儿胎传LgG抗体水平较低有关, 提示初免滞后可能导致婴儿发病率上升的原因[2]。建议:将婴儿初种MV的年龄提前至6月龄;育龄妇女接种MV, 这也是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大规模的普种MV, 或婚检时进行常规接种MV, 能提高母体的麻疹抗体水平, 使母传抗体增高, 有效地保护<8月龄的儿童, 可以考虑在流动人口聚集区域或疫区内对6月龄以上幼儿实行提前接种[3]。向所有8月龄至14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 确保没有获得首次麻疹疫苗接种以及虽然接种了疫苗但未免疫成功的儿童获得免疫, 进一步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免疫, 可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是达到2010年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摘要:为加快我地消除麻疹的进程, 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 县疾控中心对辖区内8月龄至4岁人群于2008年5月和2010年9月分两年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 分析我中心的两轮强化免疫麻疹的接种情况及2006年以来本地连续5年的麻疹发病资料, 结果显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 发病率明显下降, 免疫空白的儿童和成年人发病率高, 有免疫史的人群发病率低。说明接种疫苗对于控制麻疹的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疹加强免疫对于提高儿童免疫力, 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意义重大。消灭麻疹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麻疹疫苗,强化,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符剑, 何寒青, 赵艳荣, 等.浙江省2008年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率及儿童流动情况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0, 4:304-306.

[2]关堂敏, 耿晓冬.定海区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 2010, 22 (10) :24-25.

[3]刘恒武, 侯清波, 程林.荆州市城区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4:85-86.

效果调查 篇2

1、您对本次培训在课程方面的总体规划与设计是否满意? 很满意〇满意〇基本满意〇一般满意〇不满意〇

2、您对培训前后所发放的讲义及有关资料的全面性、实用性是否满意?

很满意〇满意〇基本满意〇一般满意〇不满意〇

3、您对培训组织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

很满意〇满意〇基本满意〇一般满意〇不满意〇

4、您对培训讲师的表现是否满意?

很满意〇满意〇基本满意〇一般满意〇不满意〇

5、您认为所讲授内容是否满足了您的学习需求?

很满意〇满意〇基本满意〇一般满意〇不满意〇

6、您对培训内容的创新性是否满意?

很满意〇满意〇基本满意〇一般满意〇不满意〇

7、培训内容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可利用情况?

很多〇多〇比较多〇一般〇少〇

效果调查 篇3

“整合”、“碎片”这两个媒介购买的关键词,最终产生一个日渐强烈的需求——所有媒体组合效果最优化。随着媒介组合方式不断增多,加上中国市场区域差别明显等因素,对于每个品牌来说他们都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到目标群体从认识品牌到购买品牌整个过程中,不同的媒体能够起到的作用。

2011年,电通集团基于CROSS VALON分析系统,在一线大城市,以及广告主关注的内陆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展开调研,调查覆盖了一线~五线共18个城市12个大部分耐用品和快消品类。这次调研是基于分析模式AISAS消费行动模型: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关注)、Search(探索)、Action(购买)、Share(共享),来揭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和不同品牌互动的各个环节中不同媒体的作用,来描绘出消费者和品牌的有效接触通路(本文挑选汽车及化妆品两个品类)。

汽车消费

根据AISAS进行的有效接触点排序,在注意(Attention)、关注(Interest)的阶段,电视广告成为引发汽车消费者兴趣的契机。另一方面,户外大牌、地铁灯箱等户外媒体对引发兴趣很有效果。有趣的是,在注意(Attention)阶段中位居第3的是在线游戏,在探索(Search)阶段排在第1位的是广播广告,在购买(Action)阶段来自车展的直接体验,在共享(Share)阶段网络上的讨论都位居前位。

在AISAS消费行动模型的各个阶段,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的汽车消费都有哪些特征呢?我们发现,在注意(Attention)阶段,在一二线都市电视广告有效,地方城市则是以直接体验为契机。在关注(Interest)的阶段,信息和受众的“距离”是引发兴趣的决定手段之一。有趣的是,高级公寓的灯箱、电梯海报、机舱媒体虽然到达率很低,但作为有效特征的接触点,拉近了汽车和消费者的距离。在探索(Search)阶段,促销信息和“信息的不足”引导消费者进行搜索。在这个阶段,一线城市是节目赞助、商场汽车展示,二线及以下城市是广播广告,最能促使消费者去搜索。

在购买(Action)阶段,引发汽车购买的决定性手段主要是口碑传播和直接体验。一线城市中口碑传播和车展并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四线城市的车展,五线城市的车主论坛、微博,专业网站。五线城市前3位都是网络,而且是社交媒体。

最后是共享(Share)阶段。一二线城市主要利用网络平台,地方城市注重直接体验。一线城市位居第1的是社交网络,一二线城市是网络,特别是把社交媒体作为口碑传播的契机。相反,在四五线城市突出的是车展和试驾这样的直接体验,网络媒体没有出现,出现了与一二线城市截然相反的现象。在这样的地方城市,消费者对病毒营销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化妆品消费

在18个城市合计的化妆品广告有效接触点,具有绝对优势的是电视广告。这不仅是在注意(Attention)和关注(Interest)的阶段,而且在购买(Action)和共享(Share)阶段也是如此。所以大众媒体广告在护肤产品上效果巨大。此外,杂志报道、口碑传播等针对女性有特色的接触点从探索(Search)到购买(Action)阶段也十分有效。

在AISAS消费模型的各阶段,化妆品消费在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都有哪些特征呢?

在关注(Attention)的阶段,护肤品的电视广告效果显著,但在五线城市更重视柜台展示。在直接体验引起认知这一点,化妆品与汽车品类是共通的。

在关注(Interest)的阶段,针对白领目标人群,电梯媒体引人注目。电视广告当然是有效果,不过与前面汽车品类相同,引发兴趣的是接触点和消费者的距离远近。另一个特征就是社会媒体对引发兴趣的贡献度。一线城市的社交网络,二三四线城市的微博,三四线城市的女性网站和女性间口碑传播能引发兴趣。

在探索(Search)阶段,电视节目介绍、女性网站、杂志报道等促进PR搜索。与汽车相反,此阶段信息丰富的媒体更能促进消费者搜索化妆品的倾向。

在购买(Action)阶段,在一线城市与口碑传播与促销并列的是官方网站,二线以下城市品牌代言引人注目。与汽车一样,引发化妆品购买的手段大体上是口碑传播和直接体验,在一线城市企业的官方网站排在第2位,大家在工作之余热衷研究商品;而在二线和五线城市品牌代言位居第2,因为在地方城市代言人效应决定大家购买的品牌,护肤品广告一定要起用好的代言人。然而由于过多考虑费用对应的效果,这些城市很少起用有名的代言人,所以我们认为,在地方城市广告和最终购买并没有连接起来。

最后是共享(Share)阶段,通过公交、地铁等交通媒体近距离接触引发口碑传播。在这个阶段我们意外看到,引发化妆品消费信息共享排名靠前的媒体不仅有网络媒体,还有一线城市的公交车厢媒体,二线城市的地铁媒体,三线城市的候车亭等。

汽车在一线城市的传播路径

下图是汽车在一线城市的购买经过。以电视广告为契机的比例比较高,不过车展和试驾这样的直接体验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还有在官方网站·专业网站的信息搜索也很多。

汽车在三四线城市的传播路径

同样的汽车在三四线城市的购买经过几乎完全不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下图,网络媒体完全没有显现出来,取而代之的是电视节目、报纸广告、杂志软文这样的大众媒体。这正是购买过程分析有趣的地方。

效果调查 篇4

1 简述火灾事故调查询问的概念

1.1 整体概念分析

火灾事故调查询问是指消防部门的火灾调查员深入火灾事故已发生单位 (部门) 或场所, 通过交谈询问等方式向发现火灾的人、报警人、熟悉火灾现场情况的人以及当事人了解发生火灾情况的详细细节。在火灾事故调查询问中, 调查员根据具体的询问条件, 在允许的法律范围内, 并运用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所制定的最有效的询问方式, 就是询问策略。火灾事故调查员必须具备全面过硬的素质, 坚持全面、客观、细致、合法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询问策略, 才能使调查询问顺利进行, 所以说调查询问策略在整个火灾询问调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主要方式运用

在火灾事故调查询问中, 主要采用的是现场勘查方式。火灾原因调查主要以火灾现场勘验为主, 以火灾调查访问和火灾原因技术鉴定等手段来进行佐证, 最后通过分析现场勘验证据来最终确定火灾发生的原因。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火灾调查是这个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从广义来说, 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以至消防器材生产、消防科研选题, 主要是基于对火灾的调查分析, 根据大量火灾资料制订对策。如果火灾原因没有查清, 或者所作的结论不正确, 就会影响政策的正确性。就某一次火灾来说, 查明火灾原因, 对吸取教训, 做好预防都是至关重要的。

2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询问中存在的问题

2.1 调查询问信息不全面

火灾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是调查询问员的直接对象, 由于火灾责任人怕受到或多或少的惩罚, 且心理多少会有些畏罪, 往往这种情况, 他们是不愿多讲话、讲实话, 对调查员的询问一般都会故意提供假情况, 故意扩大某些与自己无责任的情节, 隐瞒某些不利于自己的情节。所以在火灾调查询问过程中, 如果不灵活的使用各种询问技巧和策略, 询问所得到的信息就可能是不真实或不全面的情况。

2.2 调查询问方向不明确

由于当前大多数火灾事故调查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全方位的培训, 在调查询问中, 没有明确方向进行询问, 询问的内容与火灾事故调查的案件毫无关系, 往往浪费了最佳询问时间, 只有把握询问方向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当火灾事故发生后, 现场群众的情绪大都处在紧张状态中, 对于火灾初期或灭火、抢救物资中发现的某些情况记忆犹新, 时间稍长即被淡化, 如不及时进行调查询问, 获得信息就会变得残缺不全并有可能遗漏大量的有用信息。此外, 在调查询问中, 调查员与被询问人语气紧张, 会使整个工作难以开展, 使调查询问工作受到制约, 难以及时的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3 探讨调查询问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综合运用方式

3.1 现场保护措施的综合运用

作为调查中存在着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即火灾现场因火灾扑救过程中和扑救后以及在勘验中没有得到很好保护, 很容易造成火灾现场的破坏和有关证据的灭失, 致使很多重要的火灾痕迹物证难以得到有效的发现或收集。因而很难找到准确的起火点, 难以确定火灾的性质, 认定火灾发生原因, 查处火灾责任者。通常导致火灾认定证据不足或证据之间不能相互印证甚至互相矛盾等问题, 最终造成火灾原因认定不清。一切办法都无法弥补现场被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不仅会导致火灾原因查不清, 而且将对公安消防机构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 在火灾事故中, 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火灾原因调查工作者按部就班开展调查工作。所以, 应视具体情况并依据有关规定, 采取诸如封锁现场、指定人员调查等方法切实保护好现场。例如, 在扑灭火灾, 抢救人员、疏散物资, 防止火势蔓延, 减轻火灾危害等的同时, 还应注意观察多方面的情况。制定好作战预案, 随时根据火势调整作战方案, 在起火点附近尤其应当注意, 可以让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扑救, 避免大水流冲击对现场所造成的破坏。尽可能不拆散已烧毁的结构、构件、设备和其他残留物。

3.2 技术运用的综合手段

对重大、复杂的火场在勘验和勘验结束后, 都须注意保护, 直到彻底查明原因为止。勘验现场时, 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 不得随意走动或翻动物品, 以防止破坏现场的痕迹物证。清理堆积物品, 移动物品或者提取物证时, 须先从不同角度拍照、录像、绘图定位。现场勘验结束后, 火灾现场调查人员应当及时制作现场勘验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等客观反映火灾现场情况的记录。对现场痕迹应严加保护, 以防破坏痕迹物证。如遇易失易损物证, 现场提取后严格保管, 待进行鉴定后再妥善处理。总之, 火灾现场保护是火灾原因调查工作的基础。故而只有把现场及时地、严密地、妥善地保护好, 才能为火灾调查工作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3.3 强化调查询问中的语言技巧

调查询问一般是以提问和回答的形式进行。提问的具体形式, 要因人因事而异, 手法要不断变换, 不拘一格。在调查询问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或艺术。一是巧妙运用。提问是火灾调查员运用频繁的一种方式, 提问得当会使调查活动事半功倍, 还可融洽双方感情。相反, 如果调查询问员东拉西扯, 不着边际, 势必给调查带来阻力, 甚至使对方产生厌烦情绪, 缄口不语。二是巧用启发。为了在短时间内捕捉到与火灾相关的信息, 提问时必须巧启发、少追问, 这种提问运用得好, 有时可以在被调查人员口中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信息。三是正确引导。火灾调查询问的发问应该是正确引导, 尤其遇到询问对象有顾虑、有隐私和记忆不清的时候, 询问员要耐心说服, 正确引导, 以巧妙的引导艺术来打开询问对象思想顾虑的闸门。

4 结语

从整个火灾事故的调查询问来看, 其中的专项火灾调查、灾害成因分析、勘验仪器研发、火灾调查处理法规、火灾刑事案件办理等都是重要的运用环节。因此, 要时刻注重火灾调查询问的整体开展, 认识到火灾调查询问的重要性, 查清火灾原因, 往往要运用到许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明确调查任务, 依照法定程序收集保全证据, 及时主动地分析已知证据, 提出假设。最后, 综合各种相关证据, 得出科学的结论。S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家用电器、煤气用具的大量增加, 以及新工艺、新产品、新装饰材料等的开发利用, 特别是各类建筑物密集且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因此, 加强调查询问在火灾事故中的具体应用, 将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主要对火灾现场保护与勘验的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 并对火灾事故调查的途径及步骤作简略总结。

关键词:火灾勘验,事故调查,整体效果运用

参考文献

[1]车建国.如何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的询问工作[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3 (01) .

[2]严娟.一起出租屋火灾事故调查及事故教训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 (07) .

[3]吴军光.论当前火灾事故调查不足及相应措施初探[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 (10) .

拓展训练效果调查问卷. 篇5

大家好!我们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已经结束,相信各位领导都有不同的体会。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家的感受,也为了更好的总结本次培训的成果,特展开此次调查活动。问卷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需根据您的切身感受如实填写即可。希望您能抽出一点时间协助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改进很重要。谢谢合作!姓名:部门: 1.您认为本次拓展训练是一种: A郊游

B 团队合作训练 C 聚会

D 锻炼身体的途径 E 其他: 2.您以前是否参加过类似的拓展训练,对比本次活动,请选择: A本次活动组织较好 B 以前活动组织较好 C 一样 D 没有参加过

选择B的同事,可以简要写出以前活动较好的方面: 3.您认为本次拓展训练的组织情况:

A非常好 B 好 C 一般 D 比较差

4.您认为本次拓展是否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 A是 B 否 C 没有变化 D 其他补充说明: 5.您认为本次拓展是否增强了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 A是 B 否 C 没有变化 D 其他补充说明: 6.您认为本次拓展是否能帮助您改善和增强人际关系: A是 B 否 C 没有变化 D 其他补充说明:

7.您认为本次拓展中的小组游戏活动是否组织有序: A是 B 否

C 其他补充说明: 8.您认为通过本次拓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A是 B 否 C 没有变化 D 其他补充说明: 9.您认为通过本次拓展,是否发掘了自身潜能,增强了自信心: A是 B 否 C 没有变化 D 其他补充说明: 10.您认为通过本次拓展,是否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意志: A是 B 否 C 没有变化 D 其他补充说明:

11.您认为在本次拓展小组游戏中,大家是否体现了互相关心,互助互乐的精神: A是

B 否 C 一点点 D 其他补充说明: 12.您认为通过本次拓展训练,是否更加信任周围的同事: A是 B 否 C 没有变化 D 其他补充说明: 13.您是否喜欢本次的培训拓展训练: A喜欢 B 不喜欢

C 一般,没有特别感受 D 其他补充说明: 14.您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拓展培训经历吗? A是 B 否 C 一般

效果调查 篇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信息技术;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200-01

一、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

以非理性、不确定性、情境性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批判地继承了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常规的教育理念相比,后现代主义具有更强的逆反性。在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对常规教学中“目标管理”具有一定的抵触性。下面将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师生关系三个方面简述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师通过养成性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学生,协助学生通过自我认知来提高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探索创新与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分析常规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所以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行了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如下:

2、统计数据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得出学生问卷调查各选项比例统计如下表: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经过对统计结果的研究发现,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方面知识主要还是来源于学校教学,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在教师指导、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且愿意接受主动获取的学习方式。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存在依赖教师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较少给予学生动手学习的机会。教师选择的课程任务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小,有些同学认为难度较大而失去动手学习的兴趣。多数学生倾向于规定细节的任务,也有一小半同学更愿意接受开放性的学习任务。

四、问卷调查结果的启示

1、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但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学生有很多需求是一致的。在具体的教学运用中,任务设计应当尽量的具有趣味性,有适当的难度和挑战性,情境导入环节要设计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任务设计环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状况,多方寻找占有更多相关资料,用心设计任务,创设情境。并且尽可能地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任务,进行分层教学。

2、充分重视个体差异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鼓励。在任务布置上,应该适当降低这类学生的任务难度,使得这些学生有信心进行自主学习。在机房位置安排上,也可以按照学生层次的不同实行“梯度分组”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

3、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学习是个体自我认知的构建过程,也是作为社会人生存与发展的要素之一。教学过程中,学比教更为重要。我们应该启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使学习方法与知识结构以及价值观重新塑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局限于常规教学的课堂学习与题目练习,而是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对新知识进行自发性的探索、质疑、归纳和梳理。

医院感染培训项目效果调查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加培训的83名人员来自四川省21个地市州65所医疗机构, 分别为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重点科室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授课教师由某大学教学医院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和护理等专业的9名专家承担。

1.2 方法

围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和职业防护的主题开展培训, 学习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最新指南和其导则解读、等级医院评审、管理体系介绍与经验分享等。调查在最后一次培训课后进行, 问卷采用原卫生部继续教育项目办设计的学员反馈表并稍作修改。调查内容包括学员一般资料、对培训项目的评估意见和对下一次培训内容的建议。调查前, 向学员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并可以在任何时候不需任何理由退出答题, 并且问卷是匿名和保密的。调查于30分钟内完成, 由工作人员负责发放和回收问卷。回收的问卷经两人复核, 用Excel表格输入合格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83名学员参加调查, 经审核剔除项目不全等不合格问卷, 有效回收问卷64名, 回收率为77.11%。调查参加者年龄为25岁~48岁, 平均39.33岁;男性7人占10.94%, 女性57人, 占89.06%;中专学历为10人占15.63, 大专34人占53.12%, 本科18人, 占28.12%, 研究生2人, 占3.13%;初级职称为12人, 占18.75%, 中级24人, 占37.50%, 高级28人, 占43.75%。来自医院感染管理科38人, 占59.37%, 来自护理部8人, 占12.50%, 来自ICU、供应室、手术室等重点科室共18人, 占28.13%。

2.2 学员对培训项目评估意见

2.2.1 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感受

57.81%的学员认为本项目讲授的主要内容是本学科最新发展、最新成果或亟待解决的问题;73.44%的学员认为学习的内容能满足其需要;65.63%的学员认为通过本项目学习收获很大, 其收获最大的方面依次为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开阔思路改变观念、提高感染控制工作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提高科研能力。

2.2.2 学员对教学效果总体评价

98.44%的学员对项目培训的教学计划及所用教材安排感到很满意和满意;97.05%的学员对9名授课教师讲授内容很满意和满意, 见表1。

2.3 部分学员反馈本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在问卷调查中, 有两名学员提出部分教学内容不适合基层医院人员、交流讨论时间较少;5名学员分别建议教学应多注重科室感染控制方面的具体操作措施以及医院感染各种指标资料的收集方法、职业暴露技能培训等;两名学员建议参观本项目主办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以进一步实地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及技术。

2.4 举办下一届项目培训学员最希望学习的内容

从回收的调查表统计上来看, 7名学员希望下次培训能学习目标性监测内容如ICU三管监测、手术风险评估及多重耐药菌监测, 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与评价;4名学员希望学习重点科室感染控制的新技术;4名学员希望学习到常见的感控能力方面的技能, 如说服领导的技巧、医院感染的爆发调查和处理、抗生素合理应用等;3名学员希望学习医院感染方面科研立项的设计与分析;两名学员希望学习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最新进展;两名学员希望学习针对基层医院及社区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知识。

3 讨论

预防医院感染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作好教育培训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2,3]。国外研究发现, 科学循证的教育培训能帮助医务人员不断更新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的专业知识, 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4]。美国感染控制委员会 (US Infection Control Committee, APIC) 和美国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 (United States Epidemiological Professional Committee, HICAPC) 以及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等, 这方面均有很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培训计划, 并在医科院校中设有医院感染控制专业。我国目前尚无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科, 而且整体层次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很大的差距, 医务人员现有的医院感染专业知识有限且陈旧, 对医院感染新进展了解得也不够多, 所接受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也不足[5], 因此加强其继续教育培训是弥补学校教育不足、减少医院感染的必要手段[6]。

举办继续教育项目是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有效培训方式[7]。根据本调查结果, 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很高, 总体学习收获也较大。3天的学习对他们掌握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见表1。培训不仅帮助学员开阔了思路, 改变了观念, 掌握了科学防控措施, 提升了各种工作能力, 而且对推动本地区的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工作也具有近期和远期效果。

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学员对本培训项目课程的务实安排和教师的专业讲授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见表2。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如将学员按医院级别分层培训以增加实用性和指导性, 希望在下次培训中能学习到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实际操作技巧、具体工作方式和方法。培训举办方将根据学员对本次教学的评估意见和建议, 调整教学内容, 完善和修订下一次培训方案;拟采用按学员医院等级分成小组进行教学, 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再由专家进行点评的教学方式;同时将本次调查结果作为评价授课老师是否参加下一次教学的先决条件, 即根据学员评分淘汰排名居后的教师, 增加全国知名专家讲课, 为开设一个规范、优质、持续的医院感染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而努力。

参考文献

[1]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in London.Department of Health The health and social care act 2008:Code of Practices for the NH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s and Related Guidance.2010-12.

[2]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106-113.

[3]李六亿, 姚希.对我国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框架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 5:106-113.

[4]Farley EJ, Doughman D, Jeeva R., et al.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releases new immersive simulation experience to improve infection contro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and student[J].America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12, 40:258-259.

[5]黄娟.浅谈开展医院感染继续教育的体会.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0 (9) :287-288.

[6]韦志福.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 (9) :1392-1393.

效果调查 篇8

关键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效果

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调查区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是对新疆新型农民培训方面所进行的一次调查, 调查范围是昌吉州的5个县市, 以此作为调查样本的采集地, 这5个县市分别是: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和五家渠市。调查的对象是这5个县市的农民。

本次调查所采取的调查方式有问卷式和访谈式。对所要调查的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能快速、有效地获取需要的信息, 同时用访谈式加以辅助, 以便更详细、更全面地收集信息。调查方法则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即从这次选定的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本, 通过对样本的随机式调查研究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所得, 还有与被调查者的访谈, 以及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调查问卷分别在昌吉州的五个县市各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 总计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 (附录) , 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92份, 问卷有效率达98.4%。男性占调查样本的比重为63.2%, 女性占36.8%;汉族占调查总体的53.8%, 少数民族占46.2%;年龄在41—50岁的人数最多, 占45.2%。被调查样本中, 大多数农民都没有参加过技术培训, 占到调查总体的74.6%。在收入方面, 家庭收入的来源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果树、蔬菜栽培方面, 其中养殖业所占的比重最多, 达到了80.5%;整体上看年收入是相对较高的, 90%以上的农民年收入都达到了5 000元以上, 但是依然有27.4%的人不满意自己的收入, 只有17%的人是非常满意自己的收入。

总之, 各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样本总体呈现正态分布特征, 且能够反映当前新疆农户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培训情况,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调查情况分析

1. 获取培训信息渠道广泛

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 作为农民科技培训的信息, 其渠道也会因为地区、具体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昌吉州所调查的5个县市中, 获得培训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在这6个获取信息的渠道中, “村干部通知”占41.1%;通过“培训组织人员通知”获取信息的有123人, 占25%;通过“家人、亲戚朋友口头相传”获取科技培训信息的有98人, 占19.9%;通过“当地政府人员登门宣传”获取信息的有34人, 占6.9%;通过“报纸、网络等传媒上的招生信息”获取培训信息的有23人, 占4.7%;从“其他”方面获取培训信息的有12人, 占2.4%。这说明目前农民获取科技培训的信息虽然广泛, 但主要还是靠村干部的通知来获取信息的。

2. 培训内容以养殖技术为主

通过这次调查, 我们了解到目前农民科技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农民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养殖方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占培训内容的35.1%;其次是种植知识方面的内容, 所占比例为32.6%;法律知识所占的比例为23.5%;文化知识所占比例为6.3%;管理金融等知识所占的比例为1.8%;外出务工技能仅占0.2%;其他方面的内容所占比例为0.5%。这不仅说明了农民科技培训的内容较广泛, 也间接证明了培训工作的实用性。

3. 个因是导致没有参加培训的主因

导致农民没有参加科技培训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其中, 主要原因集中于“培训时间、地点不合适”和“培训费用较高”这两个方面。前者有198人因此没有参加培训, 占40.2%;后者有179人因此没有参加培训, 占36.4%。其次, 因为“不知道什么地方举办培训”没有参加培训的有45人, 占9.1%;选择“就是不想去, 没有原因”的有32人, 占6.5%;因“培训内容不切合实际”没有参加培训的有15人, 占3.1%;选择其他原因的有23人, 占4.7%。调查分析结果说明了导致农民没有参加培训的主要还是培训方式的原因, 与其他主体的原因关系不是很大。

4. 专家在田间和课堂讲授是培训的主要形式

培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根据调查, 当前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以下6种。培训的主要形式是“村委会组织的专家田间或课堂讲授”, 这种形式的培训占49.7%;其次是“合作社 (协会) 组织的培训班”, 占35.7%;“上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农广校) ”的占3.5;“在大中院校上的培训班”占2.4%;“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班”占1.5%;其他形式占6.8%。分析结果说明, 由于集中上课式的培训所占比例较少, 所以培训的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5. 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民培训的动力

在回答“您目前最希望政府帮您做的事情”这道问题中, 农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愿望对以下选项做出了排序, 它们的顺序依次是:“B建立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 如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A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让农民得到实惠”;“D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修整村容村貌”;“H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和其他产业”;“F完善农民的教育体系建设 (学校、师资等) ”;“C进一步激发农民从事种植业和其他农副业的积极性”;“E改善乡风民俗, 提高农民的道德和文化素养”;“G大力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和技能水平”。

三、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效果分析

1. 农民科技培训效果显著

这次所做的调查显示, 农民科技培训效果很显著。69.5%的人认为培训非常有效果;132人认为培训一般有效果, 占调查总体的26.8%;只有18人认为培训没有效果, 占调查总体的3.7%;没有人认为培训是完全没效果的。

此外, 在通过培训后取得的证书方面, 近85%的农民通过培训取得了各种培训证书。

2. 增加农民收入

从调查和访谈情况看, 开展了培训工作的县市农业经济形势多少都有良好的发展;相关的培训技术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甚至还能带动周边的农民得到收入增加。昌吉州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55 689名培训人员中接近一半的学员家庭收入都有所增长。

3. 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农民进入市场能够降低风险的前提是提高组织化程度, 这也是农业发展的向上趋势。散户在获取市场信息、技术和资金支持上的能力是不强的, 因而就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这不仅很容易造成农产品资源的浪费, 还会给农户带来损失, 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而且散户因为分散, 所以在农产品供给方面就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就不能满足大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呼图壁县在培训中结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向广大农民学员介绍和宣传, 提高他们的认识。

4. 理论指导实践, 培训切合实际

之所以在农民学员对于培训的方式满意度和培训效果上都取得了成功, 原因就在于理论指导实践, 培训切合实际的需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充分考虑到了农民每个学员的特殊性和需求性, 在传授理论的前提下, 以“一对一”的培训方式让学员在短期内就能够理解所学技能, 为技术的更进一步掌握打下基础。与此同时, 培训的内容与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一致, 培训内容不是随意的, 而是经过专家及相关部门考察后所定的。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最终起到了实用的效果, 为当地农民的技能提高起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雨.农民科技培训的培训模式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8) :581-584.

门诊流程优化及效果的调查分析 篇9

1 原流程现状调查

现场实践调查的内容:经与门诊收费、医护、管理者及病人的现场访谈,现场观察,了解原流程的技术路线、病人在门诊的排队时间、院内往返时间和流程的中间环节,对门诊各环节存在及占用时间的合理性、繁琐性、重复性作初步分析,以确定门诊流程的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

1.1 原门诊流程路线描述

就诊流程现状详细描述:该院门诊病人先要到服务台护士处咨询并领取1张分诊号(护士根据病种及按均匀分配医生工作量原则进行分诊);病人持分诊条到挂号处排队挂号;到达挂号窗口交费挂号并需问清诊室所在位置;到达诊室候诊处等待叫号就诊;按号进入诊间,医生询问病情后开出检查及相关化验;病人持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到收费窗口排队交费;交完费持发票到医技检查部门进行检查或再次到诊间等待医生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并开出处方;病人再次到收费窗口排队交费;然后到药房窗口排队取药(见图1)。

1.2 初步的总结性理论分析

上述流程中,病人就诊常规需要经过10多个环节,一个患者少则排3次队,多则5~6次,用于排队过程的时间大多在1小时以上,等候时间长、秩序混乱,整个就诊时间约3~4个小时,而与医生面对面的看诊时间只占有5~10分钟,原流程中多次交费问题十分突出[3]。

2 门诊流程关键因素统计分析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近3年同月份连续4周的门诊病人,进行抽样调查。

2.2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现状调查的方法。

2.3 控制偏倚

按照筛检原则,检出具有挂号、收费、医技检查或取药环节点的流程相对完整的就诊对象。

2.4 统计方法

按患者就诊号、挂号、收费、取药、开处方节点时间、就诊总时间、就诊环节数进行计算机人员盲法取数,导入EXCEL表,进行人群的数据整理归类,通过SPASS13.0软件进行分析。

2.5 统计结果图(见图2)

可见,对门诊耗时影响最主要的环节因素按时间比例高低依次是候诊及诊间、医技检查、收费、取药。

2.6 结论

新流程优化设计的重要着眼点应为候诊及诊间、医技、收费等;同时确定优化效果分析的要素有:门诊量、就诊总历时、收费时间、环节数的减少[2]。

3 新流程就诊卡设计构想

3.1 设计思路

削减不必要环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缩短并合理分配调整病人就诊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段,以消除非增值活动和调整核心增值活动为门诊流程优化设计研究的重点。

3.2 设计依据

3.2.1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门诊各个环节信息流数据,使各部分之间信息高度共享。建立以门诊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为核心,局部系统与整个系统相集成,并在庞大复杂的系统内部,建立贯穿各局部系统的信息主线,使每个局部系统都必须按照信息主线的要求与整体建立接口[4]。

3.2.2新流程设计方案应着眼于以人为本。包括病人和医务人员两个方面,在首先方便病人的同时也便于医务人员、收费人员有效地开展医疗服务相关工作,借助畅通无阻的信息流,来代替和减少人的往返传递流动。

3.2.3 新门诊流程的设计应着眼于改善旧流程的弊端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整合。以就诊卡为介质,贯穿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实现门诊整个就诊过程的优化整合。

3.3 预充值新流程设计技术线路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门诊流程,该技术线路只列出了门诊看诊过程中的必要(即增值性的)环节,并设想这些环节只经过一次。

在新流程组织实施过程中分两个步骤推进,第一步是启用就诊卡实现挂号、收费、医生看诊各环节信息流的建立,第二步是信息流在各环节畅通无阻的条件下,实施就诊卡充值的功能(见图3)。

4 新流程的优化效果调查分析

新流程一期方案覆盖面情况为1998年~2004年为100%旧流程;2005年新流程占1.9%,2006年48%,2007年90%,2008年100%。新流程二期于2006年4月起在生殖中心对部分门诊病人实施预充值流程。该院门诊基础设施条件和规模自1998年以来未有明显变动。

4.1 门诊量改善效果分析

4.1.1 年门诊量趋势性统计分析。

根据该院历年门诊量统计资料整理,该院近10年门诊量统计情况如图4。

原流程期间(1998年~2005年),门诊量上升迟缓,7年上升的门诊量总量不足实施新流程后3年总量的50%。此统计结果反映该院在门诊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新流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医院的门诊量。

4.1.2 日门诊量周期性变化统计分析。

抽取2005~2009年3月份连续4周的日门诊量,见图5,观察分析周一至周日的日门诊量的波峰曲线特征。

由图5可以看出:(1)各年度周一至周日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周日的交汇点均集中于最低点约500人次;周一均为各年度曲线的高峰点,至周三呈下降趋势,周四至周五略上浮,周六周日为低谷点。(2)2005年的高峰点集中在1500~2000人次区域内,2006~2008年(新流程实施)高峰点均集中在2500人次直线上,2009年峰尖突破2500人次,探近3000点。

表1生殖中心预充值流程病人与普通流程病人的一般情况及方差分析

新流程实施前该院日门诊量瓶颈约在1700人次左右,新流程实施后突破了该瓶颈,日门诊量峰尖已探近3000人次,反映出该院门诊的吸纳能力显著提高并尚留有较大空间,能够满足现有的群众门诊医疗服务的需求。

4.2 环节因素改善分析

很多文献在研究流程绩效时,都采用了时间指标,因为只有时间因素的可测量性和可比性最佳[3,5],因此这里也以时间为切入点,对流程中的各因素占用时间进行调查分析,以验证新流程设计的优化效果。

4.2.1 调查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

4.2.2 对象选择。实验对象为2006年~2009年生殖中心病人中预充值病人整群抽取,筛除不合格对象,样本人头5675;对照对象为整群选取2007年生殖中心普通流程的就诊病人,合格样本人头10845。

4.2.3 统计方法。按患者就诊号、挂号、收费、取药、开处方节点时间、就诊总时间、就诊环节数进行计算机人员盲法取数,导入EXCEL表,按照筛检控制偏倚原则,进行人群的数据整理归类,通过SPASS13.0软件对两种流程的就诊患者在院总时间、诊间时间、收费时间、取药时间进行均数比较的方差检验(见表1)。

两组流程病人在就诊总历时、收费总耗时、候诊及诊间总耗时的均数统计检验结果P<0.001,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预充值流程病人在此三个环节上有明显缩短时间的优化作用;而在取药环节上P>0.05,无统计学差异,此环节未得到优化。

5 讨论

通过对门诊流程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候诊、收费、医技检查3个环节是影响门诊流程的显性因素,是优化门诊流程的核心问题。新流程的优化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5.1 提高了门诊医疗服务效率

医院突破了门诊规模不能改善时门诊量不得上升的瓶颈,该院门诊医疗服务效率显著提高,满足了当地的社会需求。

5.2 有效缩短了病人就诊时间

病人无需重复排队交费,分散就诊人

5.3 门诊环节数明显减少

新流程的合理设计和调整,利用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将因收费而打散的医疗服务尽量整体化,流程简化、畅通、连贯,减轻了窗口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服务质量。

5.4 消减非增值活动

充值功能的实现,收费可达到化零散为整体的一次性效果,既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收费环节数,又有效提高了收费人员的收费速度。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门诊业务流程的技术线路和各环节因素,优化设计新流程。方法:采用现状调查和实验对照研究,对某医院门诊患者抽样,测量计算门诊各基本环节因素的频次、耗时等,以确定相关因素对门诊流程的影响权重和流程优化的效果。结果:新流程有效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了门诊工作量。结论:门诊流程优化效果显著,可在不扩大基础规模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门诊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门诊流程,优化设计,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艳红.数字化医院门诊流程的优化[J].医学信息,2008,21(12):2160-2161.

[2]Coté,g.Murray J.Patient flow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an outpatient clinic[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1999,33(3):231-245.

[3]李建强,范玉顺.一种工作流模型的性能分析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3,26:514-524.

[4]Hugo Ector,Anthony F.Rickards.The World Survey of Cardiac Pacing and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Calendar Year1997-Europe[J].Pace-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2001,24(5):863-868.

本科实践教学效果调查研究 篇10

此次调研以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主, 同时访谈了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整个调研历时8个月, 随机选择全国不同地区的42所本科院校, 共发放问卷4, 200份, 涉及48个专业, 其中理工类2, 115份, 人文经管类2, 085份;共回收3, 356份, 其中有效问卷3, 132份, 理工类1, 589份、人文经管类1, 543份。本次调研还电话访谈了421位毕业生, 根据其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剔除无效样本, 有效样本369个, 毕业生在校所学专业涉及理工科和人文经管理类15个专业, 包括通信、电子、工商管理、会计等。理工科和人文经管类比例为1:0.83。需要指出的是, 369名毕业生中41%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走访26家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涵盖生产制造、餐饮、金融、通信、计算机等多个行业, 访谈对象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主管和员工主管领导。

一、对在校生的调研

(一) 高校实践教学课程安排现状。在课程选择上, 理工科类78%是老师提供几个选题, 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 而人文经管类实践教学的内容更为灵活丰富, 自定选题占47%。在教学形式上, 理工科和人文经管类的区别不大, 都是以课外实践和实验操作为主。关于课程的集散性, 理工科类和人文经管类也无较大区别, 65%为集中性实践。关于课程容量, 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环节安排的内容可以接受。

(二) 授课教师的作业安排和教学态度。对于教师的作业安排, 50%以上的学生认为作业量适当或较少。对于作业难度, 65%的学生认为作业难度适中, 是可以接受的。对于作业反馈方式, 大部分授课教师利用课堂或课间进行批阅或指导, 也有部分老师选择邮件的方式进行作业反馈, 但有20%左右的学生没有接到任何方式的作业反馈, 这种情况在理工科实践教学中更为突出。对于学生的提问, 60%的授课教师都能及时解决, 但是接近30%的学生从未在实践教学中提问。

(三) 学生对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满意度。在校企合作和师资力量配备方面, 理工科和人文经管理类的反馈基本一致, 超过70%及以上的学生并未参加过校企合作的实践。在师资力量方面, 2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师资配备并不合理, 班级人数较多, 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致。大多数理工科实践教学中仪器设备的应用都存在问题, 要么需要购置新设备, 要么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对于人文社科类经常开展的专题讲座, 大多数学生偏好创业就业类。

(四) 学生自身对待实践教学的态度。90%的学生在教学纪律的约束下基本能到课, 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可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 有30%以上的同学借助互联网或直接借鉴他人来完成作业。至于团队合作, 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配合, 共同完成作业, 但理工类有25%的学生表示没有进行过团队合作。

二、对毕业生的调研

受访者采用多选的形式表达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认识。34%的受访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是拓展知识的平台, 64%的受访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 76%的受访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 但仍有24%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对于个人成长无任何作用。39%的受访者表示实践教学对目前工作有很大帮助或有一定帮助, 61%的受访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对其目前的工作影响不显著。其中, 24%的受访者表示,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内容已经淡忘了;15%的受访者表示, 自己现在从事了其他专业的工作, 因此感觉没有太大帮助;12%的受访者表示, 学校所学对于工作没有具体的影响;10%的受访者表示, 企业要求的与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目标不一致, 因此无太大帮助。

三、对用人单位的调研

77%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认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23%的企业认为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胜于实践能力, 其中重视专业知识的企业主要集中于通信、计算机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在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使得企业在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时候不得不进行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部分受访者表示, 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 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却不是很让人满意, 有些应届毕业生很难在短时间融入工作团队, 在具体的工作中会与上级领导和同事发生冲突;有些大学生经过短期的培训仍不能胜任其本岗位的工作;有些大学生虽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但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够开阔。因此, 企业希望在大学教育中能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结论和相关建议

基于以上数据和访谈内容, 我们可以发现本科实践教学得到了学校的重视, 实践教学内容也较为丰富, 但长期以来, 受传统的“重学轻术”观念的影响, 加上扩招带来的校均规模急剧增大、生均实践教学设施不足等一系列原因, 实践教学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方面有所欠缺, 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不高;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师资配备不足, 教学资源有待改善;对教学质量缺乏监督, 教学效果缺乏评估。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 结合调研的数据和相关访谈内容,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师生课题共选平台, 避免单方向的课题选择方式;集中实践教学时间, 实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 不占用学生的假期时间;为学生提供校企合作项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课堂所学理论, 提高专业技能, 建立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教学形式与课程性质相匹配。不同的实践课程针对其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通过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

(三) 课程考核注重过程与实效。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 成绩的评定要注重过程与实效, 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并能体现个体的差异性。根据课程性质, 适当增加学生平时表现的分数比重, 对积极参与互动和认真完成课程任务的同学给予适当加分, 并考察不同成员对团队任务的贡献度。

(四) 小班化教学, 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实施小班化教学, 根据学生课题选择结果划分班级, 将实践教学班级的规模控制在30人以内。在硬件资源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定期地检查维护学校现有设备, 适时地更新、增加设备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一些闲置未用的资源, 进行合理配置, 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实践教学数据库, 将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信息、教学资源等整合在网络信息平台并向全体师生开放, 加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五) 建立基于学生反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估, 基于实践教学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授课教师进行集中性的培训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 2006.5.

效果调查 篇11

1前言

临床实习是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没有实习的大学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只有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大学教育。我对114名河南科技大学2008届实习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找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实习效果。

2方法

2.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如下表:

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实习生实习效果因素问卷调查表

1、实习后你对护理工作的看法理想不太理想非常反感

2、实习时你的人际关系很和谐一般难以相处

3、你认为实习时的人际关系对实习效果的影响很大影响影响不大没有影响

4、实习时你每日上班提前到达按时到达迟到早退

5、你实习时在工作中的态度积极主动等待安排拖沓抱怨

6、你认为实习中的态度对实习效果的影响程度很大影响影响不大没有影响

7、你认为自己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程度非常吻合基本吻合差距较大

8、你认为自己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程度对护理实习的影响程度很大影响影响不大没有影响

9、你觉得以下带教老师的哪种态度对实习更有帮助主动讲解被动讲解不管不问

10、你认为以下哪种形式对护理实习更有帮助出科考试病例书写操作能力

2.2对调查问卷整理分析。

3结果

经过整理分析的得出以下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因素:

3.1实习后对护理专业的重新认识社会上很多人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而且,每天面对单调、又脏又累的护理操作,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向往大打折扣。学生实习后对护理专业的重新认识显示:认为护理工作理想的学生54人(占47%),不太理想的51人(占44%),非常反感的10人(占8%)。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不少同学抱怨病人看不起实习生.不愿让实习生操作,甚至说话很难听,这些现象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热情甚至毕业后的择业。

3.2人际关系学生从人际关系简单的学校一到临床,接触众多陌生的医护人员、病人及陪护人员,在交往中逃避和缺乏信心。甚至不敢主动与老师、患者、家属交谈,这种状态可能会进人恶性循环.必然影响实习效果。调查显示.认为能够处理好日常人际关系的为35人(占30%)、一般的77人(占67%)、有隔阂的3人(占2%)。

3.3在校所学与临床应用的差距学校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教学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调查中示74人(占64%)认为在校所学理论、技能知识与临床应用基本吻合。41人(占36%)认为差距较大。

3.4带教老师工作情况、水平、带教态度等均会对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造成影响调查中,有89人(占75%)反映带教老师能做到主动示范讲解,有27人(占23%)反映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不管不问。这说明有一部分带教老师对工作不负责任。

4讨论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提高护理实习生实习效果的建议:

4.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实习期间是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培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时期。学校应通过各种活动和手段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

4.2加强心理疏导护理专业学生从学校来到医院实习,角色不适应,心理应对能力弱,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到科室实习,带教老师首先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使护理专业学生感到被重视和受欢迎。

4.3縮小在校所学与临床的差距学校应和医院结合,经常邀请临床医生到学校开讲座和座谈,传授临床经验。

25%氟磺胺草醚除草效果调查 篇12

进一步了解掌握25%氟磺胺草醚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效果变化及其安全性和使用技术,为厂家续登做好实验、为在我省大面积推广提供准确依据。

二、示范药剂

1、25%氟磺胺草醚水剂:由黑龙江省佳木斯恺乐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2、5%精喹禾灵乳油,市场购买的。

3、25%氟磺胺草醚水剂,大连松辽产品,市场购买的。

三、示范作物及防治对象

1、示范作物:大豆保丰7号

2、防治对象:大豆田阔叶杂草

四、示范剂量及面积

五、示范地基本情况

示范地点为同江市同江镇新光村韩广记家大豆地,垄作亩保苗为2万株。5月20日播种,6月17日出苗,喷药时豆苗为4-6叶期,土壤为白浆化土壤,肥力中下等,土壤为中性土壤,前茬大豆。公顷时温度为23摄氏度,风力为3级,打药7天后下小雨。

六、施药及防效调查

1、施药:采用小四轮后悬挂大型喷雾器,药罐内装350公斤,亩用水量为23kg,,施药前未灌水,于6月30日下午5时一次性施药。

2、调查:分别于施药后7天、15天进行了防效调查,方法为每处理区取5点,每0、5平方米,调查杂草种类、株数、鲜重、计算防效和鲜重防效。

七、结果与分析

1、25%氟磺胺草醚水剂(恺乐)对大豆安全,苗期调查稍见叶面有零星药害,但15天之后症状消失,不影响大豆生长。

2、亩用5%精喹禾灵100ml+25%氟磺胺草醚水剂100m,对大豆田杂草其防效为82、6~90、7%,鲜重防效为88、7~89、6%。其中对鸭趾草的防效为90、9~100%,对苋菜的防效为87、5~100%;对苍耳的防效为75~100%,对稗草的防效为95、4~98、2%,对龙2葵、灰菜(藜)等防效为100%。

3、各别大龄杂草有后期缓解现象,如对刺菜、苗期已死,10天后在上部又出小芽,有继续生长趋势。对苣荬菜也出现这种现象上为死苗又重生。

八、结论

示范结果表明:

1、25%氟磺胺草醚水剂(恺乐)对大豆田大部分阔叶杂草防效好。特别是对灰菜、龙葵、茴麻等。且与大连同类产品,防效基本相同。但对鸭趾草及刺菜、问荆等效果不明显。

2、对大豆生长较安全。苗期特别是苗上可略见复叶上有零星斑点,后期苗长势旺,不影响作物生长。

3、建议:采用5%精奎禾灵水剂100ml,25%氟磺胺草醚水剂100ml/为适宜用量。使用时期定在大豆4~6叶期,采用大型机械喷雾。

上一篇:无效教学及有效治理下一篇:传媒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