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症状治疗(精选6篇)
有无症状治疗 篇1
造成母猪流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由于胎儿或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紊乱, 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 使怀孕中断。流产可发生于怀孕的任何阶段, 但多发于怀孕早期。 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 现将其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 病因
1.1 传染性流产
有些传染病可引起流产, 如猪瘟、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衣原体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Ⅱ型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流感等。
1.2 寄生虫性流产
如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鞭虫病、血吸虫病等。
1.3 非传染性流产
非传染性流产的病因更复杂, 包括遗传、营养、应激、内分泌失调、创伤、管理等。
2 症状
根据流产发生的时期、原因和母猪个体反应能力不同, 流产的表现也不一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2.1 隐性流产
流产发生于怀孕的早期, 当怀孕终止时, 胚胎的大部或全部被母体吸收。常无临床症状表现, 不易发现, 在妊娠后的1.5~2.5个月, 性周期又重新恢复, 出现发情现象。
2.2 小产
排出未成形的死胎, 胎儿及胎膜很小, 常在无分娩征兆的情况下排出, 故多不被发现。
2.3 早产
排出不足月份的活胎, 母畜常在排出胎儿前2~3天, 乳腺及阴唇突然肿胀, 有类似正常分娩的征兆, 但不很明显。
2.4 死胎
胎儿死后, 由于阵缩微弱或子宫颈不开张或开张不全, 而长期滞留在子宫内。胎儿死后在子宫内有3种变化: (1) 胎儿干性 (也叫胎儿干尸化) :比较常见, 给猪接生时, 常在正常胎儿之间夹有个别干尸化胎儿。滞留在子宫的死亡胎儿, 仍存在于与空气隔绝, 又无细菌、无病毒、无其他微生物的子宫腔内, 胎儿与胞衣的水分被子宫吸收, 胎儿变干, 体积缩小变硬, 胎膜变薄而紧包于胎儿, 头和四肢缩在一起, 颜色变为棕黑色, 犹如干尸 (也称为木乃伊) 。 (2) 胎儿浸溶:怀孕中断后, 胎儿死于子宫内, 由于子宫颈开张, 非腐败性微生物侵入, 使死胎软组织液化分解, 变成液体流出, 但骨骼则存留在子宫内, 引起母猪发病, 使母猪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腹泻, 消瘦, 心跳呼吸加快, 不吃, 喜卧, 阴门流出棕黄色粘性的液体及小骨片。 (3) 胎儿腐败分解:胎儿死于子宫内, 子宫颈张开, 腐败菌侵入, 使胎儿的软组织腐败分解, 病畜表现腹围膨大,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体温升高。
3 防治
3.1 治疗 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 制止流产的发生。当不能制止时, 针对以下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措施, 使死胎排出, 保证母畜生殖道不受损害。
3.1.1 对有流产征兆 (不安, 腹痛起卧, 呼吸、脉搏增快等) 而胎儿未排出及习惯性流产的母猪, 应全力保胎, 以防流产。可用黄体酮1~25mg肌肉注射, 每天1次, 连用2~3次。
3.1.2对胎儿已死亡, 且已排出者, 应调养母畜。胎儿已死若未排出, 则应尽早使胎儿排出, 并剥离胎膜以防继发病的发生。
3.1.3若保胎无效, 流产胎儿排出受阻时, 按难产进行救助, 并注意产后治疗, 预防不孕症。对延期流产, 应设法排出胎儿。确诊胎儿浸润和中毒时, 应及时救治, 防止引起子宫炎及败血症。
3.1.4对小产及早产者, 宜灌服保胎调养汤 (当归24g, 川芎24g, 赤芍24g, 熟地9g, 生芪15g, 丹参12g, 红花6g, 桃仁9g, 共研末冲服) 。
3.1.5对胎儿干尸化的治疗, 可灌注灭菌石蜡油或植物油于子宫内后, 将胎儿拉出, 再用复方碘溶液 (用温开水400倍稀释) 冲洗子宫。
3.1.6对胎儿浸溶及腐败分解的治疗, 应尽早将死胎组织和分解物排出, 并按子宫内膜炎处理, 同时根据母猪的状况做必要的全身治疗。
3.1.7对传染性流产, 要特别注意隔离和消毒, 针对不同病原实施治疗。
3.2预防分析流产发生的原因, 根据具体原因提出预防办法, 杜绝母猪流产的发生, 以减少损失。预防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杜绝因营养、饲料、应激、损伤而造成流产; (2) 加强对种用母猪繁殖障碍病的免疫接种, 制定适合本地的免疫程序和驱虫程序, 定期对种母猪进行免疫和驱虫, 减少传染性、寄生虫性流产。
家畜外伤溃疡的症状与治疗 篇2
1 病因
(1) 即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和物质代谢的紊乱。 (2)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的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神经营养紊乱。 (3)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 (4) 外科感染和炎症的刺激。 (5) 维生素不足和内分泌的紊乱。 (6) 伴有机体抵抗力降低和组织再生能力降低等消耗性疾病;如衰竭、严重消瘦及糖尿病等。 (7) 异物、机械性损伤、分泌物及排泄物的刺激。 (8) 防腐消毒药的选择和使用不当。 (9) 急性和慢性中毒和某些肿瘤等。
2 分类、症状及治疗
2.1 单纯性溃疡
溃疡表面被覆蔷薇红色、颗粒均匀的健康肉芽。肉芽表面覆有少量粘稠黄白色的脓性分泌物, 干涸后则形成痂皮。溃疡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肿胀, 皮肤发绀, 上皮形成比较缓慢, 新形成的幼嫩上皮呈淡红色或淡紫色。缺乏疼痛感。上皮有时也在溃疡面的不同部位上增殖而形成上皮突起, 然后与边缘上皮带汇合。与此同时肉芽组织则逐渐成熟并形成瘢痕而治愈。
治疗的着眼点是精心的保护肉芽, 防止其损伤, 促进其正常发育和上皮形成, 因此, 在处理溃疡面时必须细致, 防止粗暴。禁止使用对细胞有强烈破坏作用的防腐剂。为了加速上皮的形成, 可使用加2%~4%水杨酸的锌软膏、鱼肝油软膏等。
2.2 炎症性溃疡
溃疡呈明显的炎性浸润。肉芽组织呈鲜红色, 有时因脂肪变性而呈微黄色。表面被覆大量脓性分泌物, 周围肿胀, 触诊疼痛。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是长期受到机械性、理化性物质的刺激及生理性分泌物和排泄物的作用, 以及脓汁和腐败性液体潴留的结果。
治疗时, 首先应除去病因, 局部禁止使用有刺激性的防腐剂。如有脓汁潴留时应切开创囊排净脓汁。溃疡周围可用青霉素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封闭。为了防止从溃疡面吸收毒素亦可用浸有20%硫酸镁或硫酸钠溶液的纱布覆于创面。
2.3 坏疽性溃疡
溃疡表面被覆软化污秽无构造的组织分解物, 并有腐败性液体浸润。常伴发明显的全身症状。它常见于冻伤、湿性坏疽及不正确的烧烙之后。组织的进行性坏死和很快的形成溃疡是坏疽性溃疡的特征。
此溃疡应采取全身和局部并重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全身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中毒和败血症的发生。局部治疗在于早期剪除坏死组织, 促进肉芽生长。
2.4 水肿性溃疡
肉芽苍白脆弱呈淡灰白色, 且有明显的水肿。溃疡周围组织水肿, 无上皮形成。常发生于心脏衰弱的病畜及局部静脉血液循环被破坏的部位。
治疗主要应消除病因。局部可涂鱼肝油、植物油或包扎血液绷带、鱼肝油绷带等。禁止使用刺激性较强的防腐剂。应用强心剂调节心脏机能活动并改善病畜的饲养管理。
2.5 蕈状溃疡
其特征是局部出现高出于皮肤表面、大小不同、凸凹不平的蕈状突起, 其外形恰如散布的真菌故称蕈状溃疡。肉芽常呈紫红色, 被覆少量脓性分泌物且容易出血。上皮生长缓慢, 周围组织呈炎性浸润。常发生于四肢末端有活动肌腱通过部位的创伤。
治疗时, 如赘生的蕈状肉芽组织超出于皮肤表面很高, 可剪除或切除, 亦可充分搔刮后进行烧烙止血。亦可用硝酸银棒、苛性钾、苛性钠、20%硝酸银溶液烧灼腐蚀。有人使用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在溃疡周围封闭, 配合紫外线局部照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有人使用CO2激光聚焦烧灼和气化赘生的肉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2.6 胼胝性溃疡
肉芽组织血管微细, 苍白、平滑无颗粒, 并过早地变为厚而致密的纤维性瘢痕组织。不见上皮组织的形成。不合理使用能引起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坏死的药品、不合理的长期使用创伤引流, 以及患部经常受到摩擦和活动而缺乏必要的安静 (如肛门周围的创伤) , 均能引起胼胝性溃疡的发生。
条件许可时, 切除胼胝, 以后按新鲜手术创处理。亦可对溃疡面进行搔刮, 涂松节油并配合使用组织疗法。
2.7 褥创及褥创性溃疡
褥创后坏死的皮肤即暴露在空气中, 水分被蒸发, 腐败细菌不易大量繁殖, 最后变得干涸皱缩, 呈棕黑色。坏死区与健康组织之间因炎性反应带而出现明显的界限。由于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溶解遂沿褥创的边缘出现肉芽组织。坏死的组织逐渐剥离最后呈现褥创性溃疡。表面被覆少量粘稠黄白色的脓汁。上皮组织和瘢痕的形成都很缓慢。
褥创是局部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后所引起的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的皮肤坏疽。常见于畜体的突出部位。
平时应尽量预防褥创的发生。已形成褥创时, 可每日涂擦3%~5%龙胆紫酒精或3%煌绿溶液。夏天应当多晒太阳, 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可大大缩短治愈的时间。
2.8 神经营养性溃疡
肉芽苍白或发绀见不到颗粒。溃疡周围轻度肿胀, 无疼痛的感觉, 不见上皮形成。溃疡愈合非常缓慢, 可拖延一年至数年。
牛球虫病症状、诊断及治疗 篇3
1病原
寄生在牛体内的球虫有10多种, 牛球虫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和常见。
邱氏艾美耳球虫, 卵囊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为无色, 在高倍显微镜下呈淡玫瑰色。原生质团几乎充满卵囊腔, 卵囊壁为两层, 光滑, 厚0.8~1.6μm, 外壁无色, 内壁为淡绿色, 无卵膜孔, 无内外残体。卵囊的大小17~20μm。孢子形成所需时间是2~3 d。主要寄生于直肠, 有时在盲肠和结肠下段也能发现。
牛艾美耳球虫, 卵囊呈椭圆形, 在低倍显微镜下呈淡黄-玫瑰色。卵囊壁两层, 光滑, 内壁为淡褐色, 厚约0.4μm, 外壁无色, 厚1.3μm。卵膜孔不明显, 有内残体, 无外残体。卵囊的大小为27~29μm, 孢子形成所需时间为2~3 d。寄生于小肠、盲肠和结肠。
2生活史
各种牛球虫在寄生的肠管上皮细胞内首先反复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 继而进行有性的配子生殖 (内生性发育) 。当卵囊形成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约经48~72 h的孢子生殖过程, 卵囊发育成熟 (外生性发育) 。如牛只吞食了孢子化的卵囊后即发生感染重复上述发育。本病通常流行于4~9月温暖而潮湿的季节。
3流行病学
各种品种的牛对本病均有感染性, 但以2岁以内的犊牛患病严重, 死亡率也高。成年牛多半是带虫者。本病一般多发生在4~9月份。在潮湿多沼泽的草场放牧的牛群, 很容易发生感染。冬季舍饲期间亦可能发病, 主要由于饲料、垫草、母牛的乳房被粪污染, 使犊牛易受感染。
4病理学
牛球虫寄生的肠道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 其中以直肠出血性肠炎和溃疡病变最为显著, 可见黏膜上散布有点状或索状出血点和大小不同的白点或灰白点, 并常有直径4~15 mm的溃疡。直肠内容物呈褐色, 有纤维性薄膜和黏膜碎片。邱氏艾美耳球虫病尸体消瘦, 可视黏膜苍白。后肢和肛门周围污秽。直肠黏膜肥厚, 有出血性炎症变化。淋巴滤泡肿大, 有白色或灰色小溃疡, 其表面覆有凝乳样薄膜。直肠内容物呈褐色, 恶臭, 含有纤维素性假膜和黏膜碎片。
5症状
本病多见于2岁以内犊牛, 常为急性发作, 急性的病期通常为10~15 d, 也有在发病后1~2 d犊牛即发生死亡的。病初期, 病牛表现为精神沉郁, 被毛松乱, 体温略升高或正常。粪便稀薄稍带血液。约1周后, 症状加剧。病牛食欲废绝, 消瘦, 精神萎靡, 喜躺卧。体温上升到40~41℃, 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 肠蠕动增强。排出带血的稀粪, 其中混有纤维素性假膜, 恶臭。病末期粪便呈黑色, 几乎全是血液, 体温下降, 在恶病质状态下死亡。但也有慢性的, 病程可长达数月, 主要表现下痢和贫血, 如不及时治疗, 亦可发生死亡。
6诊断
在综合性诊断的基础上, 镜检粪便或直肠刮取物, 发现大量卵囊即可做出确诊。
7治疗
7.1磺胺二甲嘧啶 (SM2)
剂量按犊牛100 mg/ (kg体重) , 连用2d, 灌服。
7.2氨丙啉
治疗剂量按20~25 mg/ (kg体重) , 连用19 d;预防量按5 mg/ (kg体重) , 连用21 d, 灌服。
7.3林可霉素
剂量按犊牛每头1 g, 饮水投服, 连用21 d。
7.4呋喃西林
剂量按7~10 mg/ (kg体重) , 连用7 d。
7.5莫能霉素
剂量按20~30 g/ (t·饲料) , 连喂7~10 d。
7.6生霉素
剂量按犊牛20 mg/ (kg体重) , 2~3次/d, 连用3~4 d。
8防制措施
奶牛流产症状及治疗方法 篇4
由于奶牛流产发生的时期、原因及怀孕反应能力不同,流产的病理过程、胎儿的变化及临床症状也不一样,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1 隐性流产
胚胎在子宫内被吸收或在下次发情过程中随尿排出。往往表现为已诊断为怀孕,但过一段时间后奶牛又发情。
1.2 排出不足月的胎儿
分娩预兆不明显,只是在排出胎儿前2~3d,乳腺突然胀大,阴唇稍肿胀,阴门内有清亮粘液流出,排出胎儿是活的。
1.3 排出死胎
胎儿死亡后成为异物刺激子宫,引起子宫收缩反应,将死胎排出。有些胎儿死亡后未能排出,可根据乳房增大,能挤出初乳,在腹部看不到胎动所引起的腹壁颤动,在直肠检查时,触摸子宫感觉不到胎动。
1.4 延期流产
胎儿死亡后,由于子宫收缩无力,子宫颈口未开或开口不大,未能将死胎排出,死胎长期停留于子宫内,称为延期流产,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胎儿干尸化:怀孕中断时,黄体机能仍促使子宫继续维持妊娠状态;子宫不收缩,宫口也不开张,没有细菌侵入,死胎停留在子宫内,组织内水分和胎水被吸收,变成棕黄色或棕黑色,体积缩小,好象干尸一样。奶牛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直肠检查时感觉子宫膨大,象一圆球,内容物很硬,摸不到胎动。
(2)胎儿浸溶:妊娠中断后,死胎被非腐败性细菌发酵分解,软组织变为液体被排出,而骨骼仍留在子宫内,称胎儿浸溶。患病奶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经常从阴门流出红褐色粘稠流体,气味恶臭,努责时流出量更大,其中常有小骨片,最后仅排出脓液。直肠检查时,可摸到子宫内参差不平的骨块。
(3)胎儿腐败:腐败细菌通过开张的子宫口侵入子宫内,使胎儿组织腐败分解,产生多量气体,使胎儿体积显著增大。患病奶牛腹围增大,精神不振,呻吟不安,频频努责,从阴门流出污红色恶臭液体。
2 治疗
应首先确定属于何种类型的流产以及怀孕是否继续下去,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2.1 先兆性流产
怀孕动物未到分娩期,出现腹痛,起卧不安,呼吸脉搏加快等流产征兆,但子宫颈口粘液尚未液化,子宫颈口紧闭,直肠检查胎儿仍活着,应全力保胎,避免发生流产。
西药:黄体酮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用药一次,连用2~3次。
中药:当归3g、川芎20g、炒白术25g、熟地30g、白芍30g、甘草20g、炮阿胶20g、苏梗25g、黄芩20g、党参30g、艾叶20g。上药共煎取汁,候温灌服。隔日1剂,连服3剂。在注射黄体酮的同时,此方效果更佳。
2.2 延期流产
以迅速排空子宫及控制感染扩散为治疗原则。
(1)胎儿干尸化:若子宫颈口开张不足,可肌肉或皮下注射已烯雌酚30mg,隔日注射1次;子宫颈口开张后,再注射催产素100U,增强子宫收缩,将胎儿排出。
(2)胎儿浸溶及腐败:首先将死胎组织及胎骨取净,再用复方碘溶液400倍稀释后冲洗子宫,导出冲洗液,放入金霉素胶囊或将青霉素、链霉素溶解后注入子宫内。
母猪假怀孕的症状和治疗 篇5
1 怀孕的判断
1.1 根据发情周期判断
一般情况下, 母猪发情配种后, 经过一个发情周期 (即18~25天) 不再发情, 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该母猪已经怀孕。特别是对配种前发情周期正常的母猪比较准确。
1.2 根据母猪的外部表现判断
凡母猪配种后表现贪吃、贪睡、膘情恢复快, 性情温顺、行动小心, 皮毛光亮紧贴身躯, 腹围逐渐增大, 阴门干燥, 缩成一条线, 尾巴下垂。如果再经过18~25天, 母猪仍不表现发情, 就可以判定母猪已经怀孕。
1.3 根据乳头的变化判断
约克夏母猪配种后, 经过30天乳头变黑, 轻轻拉长乳头, 如果乳头基部呈现黑紫色的晕轮时, 则可判断为已经怀孕。但此法不适宜长白猪的妊娠诊断。
1.4 检验尿液
取配种后5~10天的母猪晨尿10ml左右, 放入试管内测出比重 (应在1.01~1.025之间) , 若过浓, 则须加水稀释到上述比重, 然后滴入1ml5~7%的碘酒, 在酒精灯上加热, 达沸点时, 注意观察颜色变化。若已怀孕, 尿液由上而下出现红色;若没有怀孕, 尿液呈淡黄色或褐绿色, 而且尿液冷却后颜色会消失。
1.5 观察法
母猪配种后及时观察猪体外部形态的变化, 如果毛色有光泽, 眼睛发亮, 精神很好, 阴户下联合的缝隙向上收缩, 形成一条线, 说明已经妊娠。
1.6 直肠触诊
对经产大母猪适用, 手经消毒后伸入母猪直肠, 掏出直肠内积粪, 触摸子宫。妊娠子宫内有羊水;子宫动脉搏动有力;未妊娠子宫无羊水, 弹性差, 子宫动脉搏动微弱。此法准确率高达95%以上。
2 假孕的临床症状
母猪在发情配种后, 没有出现明显返情症状, 呈现受孕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 母猪出现一系列类似正常妊娠的症状。妊娠期满, 临产时虽有分娩的症状出现, 结果却没有产出仔猪的一种综合病症。病猪发情表现近似正常, 配种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母猪有类似正常妊娠的表现, 行动迟缓, 膘情逐渐恢复, 腹部略有增大, 但不明显。分娩前, 病猪有衔草做窝行为, 走动不安, 排泄次数增多, 阴户肿胀, 但无粘液流出。乳房虽明显膨胀, 可挤出乳汁, 但乳汁较少且稀薄。分娩时母猪有明显分娩症状, 有阵缩表现。
3 假孕的综合防治
做好分阶段饲喂工作, 防止母猪膘情过肥或过瘦。要尽可能供给青绿饲料, 要注意VE的补充, 添加亚硒酸钠VE粉, 或将大麦浸湿发芽后, 补饲母猪。
如果母猪是异常发情, 不要急于配种, 应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在自然状态下正常发情后, 再进行配种。
做好断奶母猪的“短期优饲”。刚断奶隔离的母猪, 应强化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适量补充蛋白质饲料。每次断奶隔离后, 都要进行一次驱虫、防疫。对于膘情特差的母猪, 要在膘情得到有效恢复后, 再进行配种。
仔细观察母猪配种后的行为, 发现假孕母猪及早采取措施, 终止伪妊娠。
预防生殖道疾病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 在母猪分娩后肌肉注射青霉素, 每天两次, 连续3天。
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激素类药物催情, 最好在自然发情状态下进行配种。
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症状 篇6
皮肤瘙痒症状病因复杂, 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理论依据确凿, 疗效可靠, 是治疗皮肤瘙痒安全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 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升高, 人们盼望能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没有任何痛苦和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来解决现有的病痛。尤其对于皮肤瘙痒性疾病, 病程长, 病因复杂, 少有特效药物[1], 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见效较快, 但不宜长期使用。针对这种情况,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的方法, 成为皮肤科医生和患者探寻的方向和目标。目前, 作为生物全息疗法之一的耳穴疗法, 成为治疗皮肤瘙痒的手段之一, 也成为人们追求绿色医疗的一个途径。为此, 笔者进行此课题研究, 以期能为临床治疗皮肤瘙痒寻找安全有效的途径。
1 耳穴疗法的理论基础
耳穴疗法源远流长, 用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疾病也早有记载。其作用机制在于耳穴与经脉、脏腑、神经均有密切联系[2]。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 就提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 但未查及更多的关于耳穴治疗的内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内经》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而且在十二经脉循行中, 有的经脉直接入耳, 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围, 如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经脉、经筋分别入耳, 或循耳之前、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则分别上耳前, 至耳上角;手阳明大肠经之别络入耳, 合于宗脉。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 或分布于耳廓周围, 但均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所以, 《灵枢·口问》曰:“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云:“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由此可见, 耳穴与经络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3], 并且在临床实践中, 针刺耳穴或做耳压治疗, 其得气感传由耳廓沿着一定路线向身体某一部位放射, 其经过路线大部分与经脉循行的路线相似, 说明耳与十二经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故而刺激耳穴, 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效, 从而达到治疗皮肤疾病的目的[3]。从另一角度讲, 耳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 如《灵枢·脉度》曰:“肾气温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厘正按摩要术》进一步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证治准绳》亦云:“肾为耳窍之主, 心为耳窍之客”, “耳珠属肾, 耳轮属脾, 耳上轮属心, 耳皮肉属肺, 耳背玉楼属肝”。这些论述, 体现了耳与脏腑在生理方面是息息相关的, 在临床实践中, 针刺或耳压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疾病, 对其功能改善和机能恢复具有明显作用。因此, 针刺或贴压耳穴可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 从而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4]。从现代医学角度讲, 耳穴的代表区与神经密切相关, 耳廓内脏代表区由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支配;躯体代表区由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支配。此外, 耳廓皮肤尚有颈外动脉发出的耳后动脉及颞浅动脉耳支分布, 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亦随小动脉分布于耳廓。耳廓的神经很丰富, 有来自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随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 从耳廓神经分布可以看出, 耳廓与全身有密切联系。从耳廓神经分布的显微方面观察, 更可以看出耳廓和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神经进入耳廓后, 从表皮至软骨膜中, 会有各种神经感受器, 如游离丛状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神经感觉末梢及环层小体;耳肌腱上和耳肌中存在单纯型和复杂型丛状感觉神经末梢、高尔基型腱器官、露菲尼样末梢及肌梭。由于耳廓含有浅层和深层感受器, 在耳穴治疗中, 如手法行针、耳穴按压、电脉冲、激光、磁力线等不同刺激方法出现的“得气”, 可能是兴奋了多种感觉器, 尤其是痛觉感觉器, 接受和传递各种感觉冲动, 汇集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然后, 由该核传递冲动至脑干的网状结构, 从而对各种内脏活动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重要的影响。综述以上文献资料记载, 笔者得出, 耳穴与脏腑经络及神经相关性确凿[5], 耳穴疗法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
2 皮肤瘙痒症状
瘙痒是皮肤病特有的自觉症状, 绝大多数皮肤疾病都会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 并且由于瘙痒的反射性反应, 搔抓可以引起许多继发性皮肤损害, 导致病情加重。到目前为止, 瘙痒的病因病机众说不一, 既有禀赋不耐的先天因素, 又有多种后天因素[6], 如外感六淫之邪、饮食不节、内伤七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等。现代医学研究将皮肤瘙痒病因归纳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首先, 皮肤瘙痒常常是某些疾病在体表的一种症状表现[7], 常见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肝胆疾病、内脏肿瘤、血液病、甲状腺疾病、变应性疾病、肠道寄生虫、习惯性便秘、月经不调、妊娠、精神焦虑、神经性疾病等。研究表明, 瘙痒可能由中枢机制引起, 也可能与某些代谢失衡有关。其次, 皮肤瘙痒的外因常与皮肤状态、功能异常及气候改变相关。另外,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粉尘、纤维、尘螨, 食用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 某些药物、某些贴身穿着的衣物均可致皮肤瘙痒。
从古至今, 皮肤瘙痒研究甚多。春秋战国时期, 《内经》即对瘙痒性皮肤病有了记载, 称为“苛痒”。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于“瘾疹”的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甲乙经》中已有许多关于针灸治疗皮肤疾病的记载。中医学认为, 内因是瘙痒发病的基础, 外因是发病的条件,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即是此理。现代医学将此类疾病之病因统之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有实验证明, 犬的皮肤存在痒感感受器, 并通过神经末梢传向大脑。患部组织胺的释放能促进痒感。抓痒或压痛有止痒作用, 但又促进释放更多的组织胺, 加重痒感, 形成痒-抓的恶性循环[8], 导致更为严重的皮肤损伤和炎症。由于该病症病因病机的复杂性, 导致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关于其治疗方法, 各家说法不一, 且各有所长, 选取患者容易接受的耳穴疗法用于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几种常见病的瘙痒治疗, 疗效确切[9], 发挥了中医廉、便、验的优势, 取得较满意效果。
3 耳穴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由于耳穴与神经、经络、脏腑都具有密切联系, 故应用于内外妇儿许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疗效都非常确切, 本文旨在探讨其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3.1 取穴原则
3.1.1 辨证取穴法
中医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所谓辨证取穴, 就是根据中医理论, 对各种瘙痒症状患者进行辨证, 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例如, 藏象学说认为,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故“心”穴可以用于治疗瘙痒、疼痛、疖疮等皮肤病[10];又如治疗皮肤病, 藏象学说认为, “肺主皮毛”[11], 故取“肺”穴治疗各种皮肤病, 诸如此类。
3.1.2 部位取穴法
部位取穴是根据现代医学全息疗法的内容, 将耳廓看作一个倒置的胎儿, 根据皮损所在部位, 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取穴。如下肢瘙痒, 取耳部下肢穴位区域, 或取耳部反应点, 这种取穴方法, 是应用耳穴治疗疾病时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3.1.3 循经取穴
即依皮损所在部位、形态、色泽, 辨其所属经络, 根据经络学说取穴的方法。
3.1.4 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耳穴中有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12], 如交感、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 这些穴位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理论一致。如交感穴, 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又如肾上腺穴, 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肾上腺的功能。因此, 必须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理解和运用这些耳穴。因为皮肤瘙痒症状与植物神经功能有关, 可取“交感”穴;又如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作用, 可取“肾上腺”穴来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
3.1.5 经验取穴
根据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某个穴位对治疗某种皮肤疾病有效, 取而用之。
3.2 影响耳穴治疗效果的因素
皮肤瘙痒症状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症状, 饮食、环境、生活习惯、体质状态等各方面因素均可对其治疗产生确切的影响。耳穴疗法的效果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与疗法本身关系密切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3.2.1 诊断明确
正确诊断是提高耳穴疗法疗效的基础和前提, 是提高耳穴治疗疗效的第一个环节。
3.2.2 辨证准确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 熟练、灵活地辨证取穴是取得预期疗效的保证。
3.2.3 穴位精准
穴位准是提高耳穴疗法疗效的另一个基本因素。在治疗前, 仔细用压痛法寻找其压痛点, 或用肉眼观察法寻找其阳性反应, 或用良导法探测其敏感点, 然后再准确地施治于敏感点。在临床治疗疾病时, 不论是耳针或是耳压, 取准反应点[13], 提高疗效, 这已为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所证实。
3.2.4 手法适度
手法是指耳针手法、耳压手法等, 重点从针刺方向、针感和刺激量3个方面加以论述。 (1) 根据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病种选择针刺的方向, 临床经验证明, 按这样的方向治疗效果较好。 (2) 耳针与体针一样, 要求获得一定的针感, 疗效才好, 针感最好能到达病所。若无针感, 则应调整针尖方向, 或拔出针另寻敏感点针刺或捻转针, 以获得预期针感, 达“针到病除”的良好效果。 (3) 刺激量是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的乘积, 各耳穴的刺激量就是指对各耳穴给予多大的刺激强度, 以及刺激时间和留针时间的长短。对皮肤病进行临床辨证后, 正确决定对各个耳穴的刺激量[14], 是耳针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诊断明确、辨证准确、穴位精准、手法适度是提高耳穴治疗皮肤瘙痒症状疗效的基本因素。只有认真抓住这四个要素, 并且注意避免其他影响因素, 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无症状治疗】推荐阅读:
有无比较性07-18
互通有无 资源共享06-05
有无专项自查自纠报告06-28
退休返聘人员有无病假工资08-14
有无之间的一点感受作文1000字10-23
乡村医生前途如何?对村不是定点医疗机构的乡村医生,国家有无补助政策?08-24
呼吸症状10-18
激越症状05-17
发病症状06-05
症状控制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