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监测系统

2024-07-23

症状监测系统(精选6篇)

症状监测系统 篇1

近年来, 随着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和已有传染病的卷土重来, 以诊断为基础的传统疾病监测系统已不能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要求, 症状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陷[1]。从荆门市近8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结果看, 80%以上的发生在学校。以往学校的疫情和学生的缺勤报告, 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模式,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严重滞后、效益低下。为此, 开发一个系统, 通过学校输入学生相关信息, 及时、准确掌握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现状, 达到早期预警、有效防控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软件开发平台及运行条件

该系统采用B/S架构, 应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的ASP技术, 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而成。Microsoft Sql Server为其后台数据库。软件运行环境:Windows Server 2003。硬件环境:CPU:PⅣ, 1.7GHz;内存:256M以上;硬盘:80G以上。

1.2 材料

电子化调查表主要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五部委 (局) 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湖北省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规定 (要求) 设置的。症状监测信息录入表主要通过收集、整理包括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的病例临床表现、缺勤及治疗情况等设计而成。

1.3 方法

每天由班主任统计学生出勤情况, 对因病缺勤者实行追踪, 填写疾病症状报学校卫生管理人员, 由管理员核实并在系统上准确填报, 系统自动汇总生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如超过事先设定的阈值, 则在GIS上发出预警信息;每年秋季入学时, 由班主任或卫生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录入学生预防接种信息, 然后由系统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 (后台录入) 进行比较, 分析判定学生漏种的疫苗针次, 并通知其到疾控机构补种;每年学校应至少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 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抽查, 并将结果进行汇总统计、通报, 对特大、重大、较大风险隐患单位提出整改措施, 要求及时整改到位。

2 结果

2.1 症状监测信息录入

主要录入学生所在的学校、班级信息, 学生的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学号、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 , 疾病症状信息 (发热、咳嗽、咳痰、咽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鼻塞、流涕、哮喘、头晕、头痛、黄疸、眼红肿痛、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斑、牙痛、其他) , 缺勤信息 (因病、因事、因伤、不明原因) , 治疗信息 (暂未治疗、住院治疗、门诊治疗、居家隔离治疗) , 住校信息 (是否住读) 。

2.2 学生健康体检档案

设置健康体检表, 然后由学校负责录入健康体检结果和预防接种信息, 以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预防接种现状, 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和预防接种工作, 避免安全事故和接种事故的发生。

2.3 风险隐患排查

制定湖北省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表, 通过学校自查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抽查等形式按表格内容填入, 通过系统统计分析, 掌握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的级别, 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 防患于未然。

2.4 预警信息

利用第三方开放式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GIS) , 与症状监测信息结合, 超出阈值的疾病症状信息即在GIS上显示出来, 以提醒相关人员密切关注疫情。

2.5 数据分析

能及时统计出学校每天、某个时间段学生出勤、发病情况以及出现疾病不同症状的人次数, 并自动生成统计图表, 供管理人员决策使用。

2.6 试点应用结果

荆门市从2011年11月1日起在市直部分学校开展试点应用, 经过1年多时间的运行, 取得了一定成效: (1) 使用该系统一可节省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 (以往采用手工报告, 每天派人送报告到管理部门) ; (2) 可减少公共卫生资源的支出; (3) 可减轻学生及家长的医疗费用支出, 保护有效地劳动力; (4) 能指导疾控机构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帮助流调人员及时判定疫情流行性质; (5) 能为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疾病防控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 讨论

症状监测的定义尚未统一, 狭义上指不依赖特定的诊断, 对指定人群中特定临床症候群 (如发热、腹泻、呼吸道症状等) 的发生频率进行监测, 强调非特异的症状为基础的监测。广义上不仅指临床症状, 还包括许多与疾病相关的现象, 主要有: (1) 医院急诊室 (ED) 病人访问情况 (包括访问量、病人的主诉和医生的初步诊断) ; (2) 药店非处方药 (OTC) 的销售情况; (3) 医疗相关用品 (包括医用口罩、卫生纸的销售量等) ; (4) 学校或单位的缺勤率; (5) 动物患病或死亡; (6) 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结果; (7) 不明原因死亡的法医鉴定结果; (8) 紧急医学救助120电话记录情况[1]。目前认可的定义为:症状监测也称为症候群 (综合征) 监测, 是指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特定疾病临床症候发生频率的数据, 及时发现疾病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常聚集, 以期对疾病 (生物恐怖袭击、新发传染病、原因不明疾病及其他聚集性不良公共健康事件) 暴发进行早期探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监测方法[2]。根据荆门市近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0%以上发生在学校的实际, 选定学校开展疾病症状监测预警工作, 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能达到“早期预警、有效防控”的目的。全方位开展症状监测工作, 需要多部门配合, 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得不偿失且不实用。开展疾病症状监测的目的是有效降低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更好地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弥补症状监测的不足, 我们增加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学生健康档案、风险隐患排查、疫情处置辅助模块, 以满足新形势下疾控工作的要求。系统采用“模块化”的拆分机制, 通过自定义的“数据字典”, 可根据不同省市区域的应用需求进行组合并展现, 因此极易推广使用。

作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补充的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构建, 结合第三方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应用, 使疾病症状监测信息在地图上实时显示, 可早期发现学生中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聚集性, 为学校传染病多发、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识别、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要:目的 为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疾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数学、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多学科知识, 结合现场流行病学等工作实际, 建立学生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数据模型, 各学校通过B/S平台输入指定网址, 即可实现学生信息录入、疫情预警、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结果 利用该系统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接种现状;可以判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的级别;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学校疾病发生、流行情况;初步判定某种疾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大小。结论 开发学校疾病症状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及时、有效、准确掌握学校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现状, 达到早期预警、有效防控的目的。

关键词:疾病,症状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家发, 谭晓东.卫生应急指南[M].第一版,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93-194.

[2]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M].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9.

症状监测系统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深圳大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团随行人员、大运会奥林匹克理事会成员、国际和国内要人和嘉宾、注册媒体和赞助商、大运会工作人员等 (以下简称涉大人员) 。

1.2 监测点

深圳大运会涉及的70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 43个接待酒店、6个定点医院。

1.3 监测时间

2011年7月29日-2011年8月26日。

1.4 监测内容

具有发热、皮疹、腹泻、结膜红肿和黄疸任一症状, 到场馆/酒店医疗点或定点医院就诊的涉大人员。症状病例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ID号码、国籍、身份、参赛项目、抵达时间、发病时间、就诊时间、主要症状、密切接触人员、联系电话、住址和调查人员信息等。

1.5 监测症状定义

发热:腋下体温≥38℃;皮疹:颜面、颈部、躯干、四肢皮肤出现多个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水疱等异常;腹泻:腹泻次数≥3次/天, 粪便的性状异常;结膜红肿:单眼或双眼眼睑内方及眼球正面的薄膜血管充血发红、浮肿等异常;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聚集性症状:同一个团队内部, 或者同一个场馆1天内有3例, 或者连续3天内有5例相同症状。

1.6 质量控制

监测点信息报告人员为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的公共卫生或临床专业技术人员。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分析组每2小时浏览症状监测系统, 并于每日下午17:00前核实分析当日全市各驻点团队的监测数据。

2.1统计分析方法

对每日报送的涉大人员症状监测病例进

2 结果

2.1 涉大人员症状监测结果

7月29日-8月26日, 累计报告症状监测病例171例, 累计症状数176人次, 双症状5例。其中腹泻113例 (64.2%) 、发热37例 (21.0%) 、皮疹13例 (7.4%) 、结膜红肿12例 (6.8%) , 黄疸1例 (0.6%) 。双症状为发热伴腹泻4例, 发热伴皮疹1例。

报告症状病例中男性116例, 女性55例, 性别比为2.1:1;年龄主要介乎15~35岁之间 (77.2%) ;病例主要集中于龙岗区 (大运村、大体中心所在区) 和南山区 (开闭幕式所在区) (69.0%、16.4%) ;外籍人员发病较少, 主要为中国国籍 (91.8%) ;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发病较少 (7.6%) , 主要为媒体工作者 (15.2%) 、志愿者 (14.6%) 和其他涉大人员 (50.9%) 。

症状监测病例主要集中于赛时阶段 (8月12日-8月23日, 占79.6%) 。8月6日运动员村开村, 运动员和媒体工作者等陆续抵达, 症状数小幅度上升。8月12至8月23日为正式比赛阶段, 症状数明显上升, 14日达到高峰16例。8月24至8月26日, 随着深圳大运会闭幕, 症状数明显下降 (表1, 图1) 。症状监测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共发现法定传染病3例, 分别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例, 慢性乙型肝炎复发1例。

注:共171例症状病例, 其中5例为双症状, 故176个症状数。

2.2 聚集性疫情监测结果

7月29日-8月26日, 对171例症状监测病例通过“第26届大运会疾病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时空分析, 病例较分散, 无明显聚集性。所有涉大场所均无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2.3 症状监测系统敏感性分析

在报告的涉大人员症状监测病例中, 通过场馆报告111例 (64.9%) , 定点医院报告34例 (19.9%) , 接待酒店报告26例 (15.2%) 。所有报告病例从症状发生到报告最短的0.18小时, 最长的44.5小时, 中位数为7.0小时。经核对症状监测病例的临床初步诊断, 报告一致率为100%。

3 讨论

深圳大运会的症状监测系统是借鉴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经验而建立, 症状监测方案中五大症状联合可探测到法定传染病37种, 占总数39种的94.9%[2、3]。通过对症状监测系统的病例发现方式、就诊至录入报告时间和报告一致率分析, 深圳大运会期间建立的症状监测系统覆盖面广和敏感性高, 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传染病病例。70个场馆、43个接待酒店和6个定点医院累计监测171例症状病例, 3例传染病病例, 均无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与国内外大型综合赛事的症状监测结果相比较[2、4、5], 疾病防控成效显著。比赛期间, 症状监测主要为腹泻和发热, 可能与深圳持续高温, 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和饮用大量冷饮降温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6、7], 应注意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相鉴别。另深圳大运会只报告1例黄疸症状病例, 北京奥运会[4]、广州亚运会[2]则无黄疸病例, 对于开展黄疸症状监测的意义仍需进一步探讨。为使症状监测系统更具灵敏性和代表性, 应根据举办项目和规模的不同, 举办地的气候和文化特点, 以及当地近期和以往同期的疾病监测规律, 筛选合适的症状进行监测[8]。

通过对深圳大运会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运行评价, 基于场馆、接待酒店和定点医院建立的五大症状监测模式是可行有效的, 能有效减少传染病发生的风险, 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活动的疾病控制保障中。

参考文献

[1]Agis T, Panos E.Mass gatherings and public health:the experience ofAthens 2004 Olympic Games[R].WHO/EURO, 2007.

[2]肖新才, 陈纯, 李意兰, 等.广州亚运会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运行评价.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 12 (11) :932-936.

[3]谢学勤, 高建华, 杨晓英, 等当前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J].首都公共卫生杂志, 2007, 1 (5) :205-206.

[4]黎新宇, 高婷, 杨鹏, 等.奥运食品ATP检测与人员症状监测结果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38 (4) :735-736.

[5]L R Jorm, S V Thackway, T R Churches, M W Hills.Watching theGames: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for the Sydney 2000 Olympic Games[J].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03;57:102-108.

[6]K.E.Enock, J.Jacobs.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2012: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logistical planning and operational challenges forpublic health[J].Public Health (2008) 122, 1229-1238.

[7]Hill MD.Sizzling special events.Does air temperature affect patientencounters at mass gatherings Emerg Med Serv 2000;29:74-76.

症状监测系统 篇3

为及早发现学校的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现象, 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学校发热呼吸道疾病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 该系统在流感疫情的早期监测预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学校和托幼机构建立学生、教职工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每天对全校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及发病情况进行登记排查, 并将监测指标信息进行日报告, 其中教职工视为一个特殊班级。托幼机构、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及其他人口聚集性单位通过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每日进行网络直报。对学校班级或宿舍在短期内出现的聚集性病例、传染病疫情、严重病例及其他异常情况随时进行电话报告。如核实为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或PCR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者, 则相应启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或/和流感专报系统。

1.2 监测指标

包括因病缺勤数、发热 (≥37.5 ℃) 、咳嗽、咽痛4个指标。

1.3 信息统计审核

实现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浏览审核制度, 每日专人逐校统计缺勤率、各症状发生人数、与前日相比增减数及各症状聚集班级等信息, 该信息可导出Excel文档。某学校1个月内多次被核实为重点关注单位计1校次, 若超过1个月则相应增加累计校次。

1.4 重点关注单位及预警提示

任意一种监测指标每班超过3人时则列为重点关注单位。系统自动以flash闪动、短信提示等方式提醒管理用户。

1.5 信息反馈

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预警信息后, 对其进行核实, 如有聚集现象, 则进行相关处置。同时,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E-mail也将每日重点关注单位协查函发给相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实信息最好24 h内反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监测结果及监测质量进行日、周、月分析、总结, 并将结果通报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和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局。

2 结果

2.1 用户数量

截至2011年1月20日, 网络直报系统注册报告单位3 401家, 其中大中专院校、中学校、小学校、托幼机构分别为32, 453, 1 529, 1 351所, 此外还有36家大型企业自愿注册为报告单位;注册管理账户75个, 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市教育局以及24个县级卫生局、教育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2 监测结果

2009年9月2日至2011年1月20日, 该系统共监测发热、咳嗽、咽痛学生和幼儿分别为304 827, 315 176, 256 719人次, 因病缺勤339 457人次。达到重点关注单位标准的是5 997校次, 核实属实的为2 738校次, 其中323校次具有实验室证据, 涉及咽拭子标本725份, 检出甲型H1N1、季H3、季A、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学校、托幼机构分别为187, 59, 25, 46所。

2.3 监测效果评估

2.3.1 实用性评价

利用该症状监测系统, 基本掌握了学校流感样病例的时间分布, 可探测其聚集现象的趋势及流行状态。5 997校次达到重点关注单位标准的聚集现象, 均引起了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达到控制和预防的目的, 并可以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 也提高了监测系统相关人员的实践水平。

2.3.2 系统属性评价

该系统发现了监测期间发生的全部学校聚集性发热呼吸道症状现象, 灵敏度为100%。就疫情发现的及时性而言, 与当天报告采集咽拭子的RT-PCR检测结果的哨点医院监测相比, 该系统最短可提前1 d, 最长可提前15 d, 平均提前4 d, 提前时间的众数为2~3 d (占核实为症状聚集单位的70.32%) ;如果标本采集日非实验室检测完成日, 则提前时间更长。经核实, 发布重点关注单位的准确率为45.66%。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出现, 学校成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及时发现处置学校中的发热呼吸道疾病聚集现象, 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适合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处置的监测系统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所指学校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是指在学校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核对、分析学生、教职工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及缺勤在内的各种与健康相关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个人, 以指导学校公共卫生行动的早期开展, 从而达到降低患病率、死亡率及促进健康的目的。

实践证明, 利用该症状监测系统, 能够探测到学校流感样病例聚集现象的趋势及流行状态;出现的聚集现象, 引起了疾控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达到了控制和预防的目的, 并可以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此外, 也提高了监测系统相关人员的实践水平。而属性评价的关键指标有系统侦查暴发的及时性、阳性预测值以及有效性等, 其中及时性最为重要[1,2,3]。通过系统监测, 初步掌握了石家庄市学校发热呼吸道症状者的时间分布, 发现此类症状增多的时间比基于医院门诊诊断的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约早1周;与当天采集标本当天签发PCR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报告的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相比, 能够提前发现学校、托幼机构的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聚集现象;在学校开展症状监测, 起到了监测关口前移、及时预警、快速反应的作用。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日期非哨点医院标本采集日期, 其及时性特征将更突出。因此, 学校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对将学校聚集性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与潘松[4]、梁自勉[5]、郭舫茹等[6]的研究结果类似。

石家庄市学校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源于石家庄市学校、幼儿园的缺勤信息监测系统[7], 增加了相关症状信息监测, 克服了单一缺勤监测的不足。该系统涉及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 数量多、范围广、难度大, 其正常运转得益于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相关文件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试行) 》[8], 也得益于当地卫生、教育部门的良好沟通合作, 这是整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该经验值得手足口病等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仿效。

参考文献

[1]王玫.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7, 24 (5) :193-197.

[2]SOSIN DM, DETHOMASIS J.Evaluation challenges for syndromicsurveillance-making in cremental progress.MMWR Morb Mortal WklyRep, 2004, 53 (Suppl) :125-129.

[3]BUEHER JW.Review of the 2003 national syndromic surveillanceconference-lessons learned and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MMWRMorb Mortal Wkly Rep, 2004, 53 (Suppl) :18-22.

[4]潘松, 王宏伟, 李威, 等.学校症状监测系统预警传染病爆发的实例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12) :1107-1108.

[5]梁自勉, 黄祖星, 陈抒豪, 等.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作情况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 (3) :454-455.

[6]郭舫茹, 王志荣, 杨娜, 等.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小学校发热监测.首都公共卫生, 2007, 1 (6) :262-264.

[7]郭建花, 何义芳, 周吉坤, 等.时间序列模型在流感症状监测信息分析中的应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 (7) :752-753.

症状监测系统 篇4

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 为尽早预警学校传染病疫情, 前移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辽宁省自2010年4月起在7个城市选取部分监测点校, 开展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现以本溪市某监测点校发生腮腺炎疫情为例, 结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 对症状监测系统进行效果评价。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溪市6所监测点校的传染病症状监测数据和国家疾病监测信息传染病报告系统信息。

1.2 方法

每天上午班主任或者班级考勤负责人记录当天学生因病缺课相应的症状和疾病的人次数, 上报至校医处, 校医汇总当天该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于当日10:00前将数据通过FTP服务器上传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 统计分析

应用Excel 2003建立因病缺课系统数据库, 通过描述性研究并应用SPSS 13.0软件对症状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症状监测报告基本情况

2010年9月28日至12月24日 (共12学周) , 本溪市腮腺炎疫情点校症状监测系统共报告腮腺肿大症状1 178人次, 发热190人次, 国庆节学生放假, 无监测报告, 见图1。

监测数据表明, 从10月18日开始腮腺肿大人次数大幅增加, 20日达到一个高峰阶段, 然后曲线回落, 直到11月2日开始缺课人次数又开始增加, 到11月8日又达到高峰, 之后曲线有所回落, 11月23日开始增加, 12月10日达高峰, 11月下旬到12月底缺课人次数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一般间隔2周左右就能到达一次高峰, 曲线符合腮腺炎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的基本特点。

2.2 传染病网络报告病例与症状监测数据的比较

2.2.1 周内累计报告情况

本溪市监测点校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腮腺炎病例94例 (同期无其他传染病流行) , 以周为单位, 统计症状监测系统腮腺炎相关症状的累积人次数和传染病网络报告累计病例数, 见表1。

2.2.2 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病例数与腮腺肿大症状累积数相关分析

12周内的网络直报病例数与腮腺肿大症状人次数做Pearson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r=0.61, P<0.05, 说明在0.05的检验水准上, 传染病网络直报病例数与腮腺肿大症状人次数有相关性。

3 讨论

由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可以全面了解疾病的流行过程。以往的监测通常无法发现传播期, 只有暴发后才能采取隔离措施, 此系统监测结果出现腮腺肿大症状2次高峰2次回落的表现, 结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 说明第4~7周是暴发前的接触传播期, 如能在此期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第8周以后的疫情就可以控制住。

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在10月8日 (第1周) 便出现腮腺肿大症状和非特异性症状 (发热) 的班级聚集性,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无法显示病例的班级信息, 只能周内累计学校的病例信息。从发现传染病的及时性来看, 对于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 如果出现, 疾病相关症状而缺课情况并且当日能及时上报, 学校因病缺课系统发现疫情可能会比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

前1~2 d, 与基于医院急诊的症状报告较病例报告的提前天数相似[1]。通过周内累积数据的相关分析, 因病缺课症状监测数据与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存在高度正相关, 提示该症状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反映传染病的流行发展趋势。以“周”为报告周期也增加了数据的稳定性[2]。

通过学校症状监测系统腮腺炎暴发实例分析, 只要学校症状监测上报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保证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不但可以全面了解疾病的流行过程, 还可以更早发现疾病聚集性, 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3]。

参考文献

[1]SOSIN DM.Syndromic surveillance:The case for skillful investment.Biosec Bioterr Biodef Strategy, Practice Sci, 2003 (4) :247-253.

[2]潘松, 王宏伟, 李威, 等.学校症状监测系统预警传染病暴发的实例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12) :1107-1108.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浅析 篇5

1腹痛

大多数腹痛由腹腔内脏器官的功能失常或器质性病变引起, 也可以由腹腔外器官的病变引起, 患者感到腹部某一个部位或不固定的部位及腹部弥漫性疼痛。根据病变及其程度不同, 腹痛的性质及表现也不相同, 临床上所用描述腹痛的名称也不一样。例如:“绞痛”可使患者坐卧不安, 多见于胆道蛔虫症及胆道结石病等;全腹“剧痛”, 患者不能转动身体, 双腿屈曲, 常见于急性胃肠穿孔;上腹部“钝痛”、“刺痛”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隐痛”并放散到背部见于慢性胰腺炎。腹痛的伴随症状有:

1.1 腹痛伴发热

伴急性发热者常提示腹腔脏器急性炎性反应;伴缓慢的不规则发热多见于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及结核。

1.2 腹痛伴呕吐

主要见于腹腔脏器炎性反应, 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 以及胃肠梗阻、胆道结石梗阻等。

1.3 腹痛伴腹泻

见于各种原因的食物中毒及肠炎、肠肿瘤、肠结核等。

1.4 腹痛伴便血

突发者可见于急性痢疾、肠套叠、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慢性者可见于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肠道肿瘤等。

1.5 腹痛伴腹部肿块

炎性反应性肿块常伴发热及明显的腹部压痛, 可见于阑尾脓肿、腹腔结核等;非炎性反应性肿块可见于蛔虫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及腹腔肿瘤等。

1.6 腹痛伴黄疸

可见于肝、胆道炎性反应, 胆石梗阻, 胰腺炎及胰头癌等。

1.7 腹痛伴休克

可见于急性腹腔内出血、感染性休克 (多为化脓性胆管炎、中毒性痢疾、急性腹膜炎所致) 、急性胃穿孔、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

2恶心、呕吐

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 但也可单独出现,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特殊的不适感, 常伴有头晕、脉缓、血压降低等。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小肠内容物的一部分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 多与进食有关。呕吐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其作种用是将有害物质排出。常见的呕吐原因有胃黏膜炎或刺激、 幽门梗阻、 反射性呕吐等。恶心及呕吐的伴随症状有:

2.1 呕吐伴肠绞痛

可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他原因的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肠梗阻等。

2.2 呕吐伴黄疸

可见于继续黄疸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等。

3腹泻

肠管蠕动增快而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或有脓血、粘液相杂者称为腹泻。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肠管蠕动亢进和分泌功能旺盛, 以及消化与吸收功能障碍, 致使肠内容物迅速通过肠管, 水分营养物不能充分吸收所致。临床上分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等。腹泻的伴随症状有:

3.1 腹泻伴腹痛

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 肠鸣音亢进, 排便后腹痛不能缓解, 常见于小肠炎性病变;脐下疼痛排便后疼痛缓解, 一般为结肠病变。

3.2 腹泻伴呕吐

进食后数小时内呕吐、腹泻、腹痛, 常见于食物中毒等。

3.3 腹泻伴里急后重

提示病变在乙状结肠下段或直肠, 如细菌性痢疾、直肠癌等。

3.4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常见于肠结核、结肠过敏、结肠癌等。

3.5 腹泻伴发热

常见于细菌性痢疾。

3.6 腹泻伴腹部压痛

脐周压痛常见于小肠病变;左下腹压痛常见于细菌性痢疾;右下腹压痛常提示有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

3.7 腹泻伴腹部肿块

下腹部肿块常见于结肠癌、增殖性肠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等。

4便秘

肠内容物在肠内运行迟缓, 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坚硬、干燥, 排便困难, 如超过两天无大便排出者称为便秘。便秘的伴随症状有:

4.1 便秘伴腹泻

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者多考虑为肠结核、结肠过敏、结肠肿瘤等。

4.2 便秘伴消瘦、贫血

粪便扁小呈带状, 表面带血丝或鲜血者, 应考虑为结肠癌或直肠癌等。

4.3 便秘伴偏食

活动少或无固定排便时间者应考虑习惯性便秘。

4.4 便秘伴急性腹痛、腹胀、呕吐或腹部肿块

对此须考虑到肠梗阻的可能。

5呕血

当上消化道 (食管、胃、十二指肠、胃肠吻合术后的空场) 大量出血时, 胃内或反流入胃的血液、经口腔呕出称为呕血。如出血量大且在胃内停留时间短, 可呕出鲜红或暗红色的血液;如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 由于胃酸的作用使红细胞破坏, 血红蛋白变成酸性血红素而成棕褐色;未被呕出的血液, 随大便排出, 可有黑色大便。呕血的伴随症状有:

5.1 呕血伴规律性上腹痛

患者已有溃疡病史, 并有饮食不当等诱因者, 多为溃疡性出血。但也有少数患者无溃疡病史,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5.2 呕血暗红色、量多甚至呈喷射状

过去有黄疸、肝病或血吸虫病史, 伴有肝脾肿大、蜘蛛痣或腹水及肝功能障碍等, 常见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3 呕血疼伴慢性无规律性的上腹痛

患者服碱性药物疗效欠佳, 上腹痛区域较广泛时, 应考虑到慢性胃炎出血的可能。

5.4 呕血前有发热、黄疸、胆绞痛或伴有胆囊肿大, 呕血后绞痛缓解

多提示胆道出血。

5.5 呕血伴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或心窝部烧灼痛等症状

提示为食管病变 (食管炎、食道癌等) 所致的出血。

6便血

消化道出血经肛门排出体外称便血。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便及隐血便 (只有靠隐血试验方法才能检出) 三类。鲜血便一般来自回盲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等处的病变;柏油便一般来自上消化道, 多见于溃疡病、肝硬变、胃炎、胃癌出血等;凡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均可出现隐血便, 如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缓解后则转为阴性。便血的伴随症状有:

6.1 便血伴规律性上腹痛

一般多见于溃疡病出血。

6.2 便血伴上腹痛, 且病程短而无规律性

应考虑胃癌出血的可能。

6.3 便血伴急性上腹剧痛

见于胆道疾病、溃疡病活动期、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症、食管裂孔疝等。

6.4 鲜血便伴急性下腹剧痛

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6.5 粘液血便及脓血便

便次频繁, 伴有里急后重及发热者, 一般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6.6 暗红色血便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

应考虑到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等。

6.7 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伴有便条变细

常为直肠癌或直肠息肉出血。

6.8 便后滴血或射出鲜血, 与粪便不相混

多见于痔疮或肛裂出血。

6.9 便血伴发热、休克

多见于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也常见于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

7结论

症状监测系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化疗患者132例,男79例,女53例;年龄18~69岁,其中有乳腺癌、胃癌、肺癌、食管癌、直肠癌、结肠癌、膀胱癌、肾癌等。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口腔溃疡,便秘,吞咽困难,腹泻,口干;应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紫杉醇(泰素)、健泽、顺铂等。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与对照组66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对策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的饮食护理:(1)食欲不振、厌食:癌症患者化疗后食欲不振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这主要是恶性肿瘤生长破坏过程中,毒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同时,化疗药物会造成暂时性味觉改变,从而抑制食欲,笔者给予更换食谱,改变烹调的方法来增加食欲,多食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不但可以增加抵抗力,而且还可增加食欲。患者之间交流饮食经验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增加食欲,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吐剂。另外应少食多餐,给予温和无刺激性食物,避免太油腻或太甜,防止患者热量摄取不足。(2)口干、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化疗后7~15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粒细胞绝对值下降,加之饮水减少,口腔积聚的正常菌群大量繁殖,口腔的自洁作用减弱,口腔内环境破坏,导致口腔黏膜受损而形成口腔溃疡,该类患者应避免太热、酸性、粗硬、刺激性的食物与饮料,如咖啡、辣椒等,同时应补充维生素。口腔溃疡同时应予积极抗炎,如超声雾化,加强漱口等对症治疗,不能耐受者,应停止治疗,补充维生素,保证溃疡面尽快愈合。化疗后期引起口腔黏膜发炎,使喉部有灼热感,引起口干。改善方法: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湿润,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液体入量最少保持在5000ml,尿量最少3000ml;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食物可制成果冻、肉泥冻等,亦可和肉汁、肉汤或饮料一起进食,有助于吞咽。茶与柠檬汁有助于减低口干的感觉,可经常饮用。(3)吞咽困难、疼痛:是食管癌或食管外肿瘤压迫食管常见症状,应视病情不同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配以清淡、少油、稠流质食物如牛奶、藕粉、面糊、冲鸡蛋、碎烂面等,总之应少食多餐,保证患者的热量摄取。(4)腹泻:饮食上多选用纤维含量少的食物,避免过量的油脂、油炸物或太甜食物,如患者腹泻严重时,考虑清淡饮食(如过滤米汤、清肉汤、果汁等),同时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选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如蔬菜汤、桔子汁、番茄汁等,并设法排除可能引起腹泻的食物,避免乳制品[2]。(5)便秘:癌症晚期患者由于机体受肿瘤细胞的损害,肢体无力,活动减少,加之某些镇痛药物的神经毒性,肠蠕动减慢,而致便秘[3]。饮食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新鲜蔬莱、水果及含有粗纤维的糙米、豆类等食物,多饮水或果汁,多食萝卜、蒜苗、果昔、生黄瓜等可产气食物,以增加肠蠕动,同时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6)胃部不适:部分患者在化疗后出现胃部不适感,饮食方面应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避免过多调味品及油腻食品,饮用少量牛奶可减轻症状。(7)恶心及呕吐:在接受化疗前后2h内应避免进食,同时,在治疗后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提供患者温和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太油腻和太甜,为防止患者摄取不足,在起床前后或运动前可进食较干的食物,如干面包片、脆饼干等。限制含5-羟色胺(5-HT)丰富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茄子等及含色氨酸的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少体内游离的5-HT含量[4]。对于呕吐严重不能经口进食者,则给予全静脉营养。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饮食护理对缓解化疗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效果明显。2组患者化疗过程中消化道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于化疗后7d按孙燕教授设计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5]评分,试验组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7.64±9.01)分高于对照组的(38.18±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试验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消化系统反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其营养摄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于阻碍患者进一步治疗[6]。消化系统反应是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由于化疗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直接刺激所致,大多数化疗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口腔黏膜炎或溃疡。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胃肠出血及腹痛也可见到。同时,化疗药物会造成暂时性味觉改变,表现为厌食现象。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毒素作用于机体有关,也会刺激中枢神经或胃肠道的细胞,引起恶心与呕吐。这些均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机体的耐受力。在整个化疗的进程中,缺少合理足够的营养保证,将不能顺利实施治疗计划。因而,无论在医院或在家,饮食护理都不可忽视[7]。临床研究资料也显示,患者在良好的营养状况和饮食方式下较能承受肿瘤或其治疗对身休所产生的种种压力,同时患者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的效果也会更好[8]。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在对患者消化系统症状的对症护理基础上,还要注意加强患者的营养全面均衡,才能真正发挥饮食护理的重要作用。对于化疗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肿瘤患者,笔者针对病因、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症状的类型和发生率。方法 将132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比较2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7.64±9.01)分高于对照组的(38.18±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病因、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等护理对策,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化疗,消化系统症状,饮食护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晓燕.饮食疗法护理//赵曦广,杜五奎.疗养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6.

[2]陈金凤,李红,胡雪慧,等.癌症化疗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观察及饮食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42-43.

[3]刘岩.对362例化疗患者的饮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7):102.

[4]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76.

[5]黄象谦.内科临床与新进展[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240-248.

[6]王庆华.恶性肿瘤化疗中的恶心呕吐-预防及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1992,19(5):386.

[7]陈淑红.癌症病人的营养管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17.

【症状监测系统】推荐阅读:

激越症状05-17

发病症状06-05

症状控制07-02

发作症状07-22

阴性症状07-25

病变症状07-27

伴随症状07-29

神经症状08-24

缺乏症状09-05

不完备症状07-22

上一篇:语言纠错法下一篇:改良利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