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2024-11-29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共10篇)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篇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课程历来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难点之一,由于其涉及的哲学理论和历史因素较多,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理解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发生混乱和理解错误,使得这一章节的学习不仅进度缓慢,学习效率也不高。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课的有效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的关键第一步,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利于接下来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目标确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知识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确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明确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范围。在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课程时,通过对教学目的的探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哪些是识记的内容,哪些是需要理解并熟练运用的内容。例如,基本的相关概念学生需要识记并理解,同时会区别两种思想的不同,最终达到理解并能够通过实际事实来进行说明和运用。第二,能力目标的建立。学生对两种哲学观念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其他哲学思想的分析能力等目标的确立,即是有效能力目标的建立。第三,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目标。通过对先进理念进行学习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就本课来说,学生需理解客观的哲学思想是科学的,不应坚持盲目的主观唯心主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观念和情感目标。

(二)分析教学内容

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板块划分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课本结构的分析。本课程内容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即是唯物主义,体现了其三种基本形态以及主要观点和缺陷性;第二个部分是主观唯心思想,展示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二是对课程重点难点的划分。本课的难点是对两种思想不同的理论的区分,只有理解其区别,才能将其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可通过历史典故或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以加强学生对其理念的理解。三是教育性因子的划分。该课程的教育性因子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理论点上,学生通过对理论饿学习,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科学的、合理的客观唯物主义思想。

(三)选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式。第一,讲授法教学。讲授法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对知识点的传授。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教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讲授,通过对基本理论的区分,对知识点的梳理讲解来帮助有效的获取知识,并逐渐系统化。另一方面,教师也可根据实际的学生学习状态来进行讲授,根据学生对相关哲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来进行讲授。第二种方法是探究法。探究法相对来说较为开放,本课程针对性较强,学生科教材知识点进行理解并互相交流和讨论,从而解决疑惑或得出答案。此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形成。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课的有效实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可对教学问题和探究情景进行创设。针对两种哲学思想的对立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向学生展示相关材料,通过材料来反映出两种哲学思想的区别。而探究情景的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进行提问“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吗?”学生科根据这一问题进行展开和思考,并积极发表观点。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讲授,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二)建立学习小组

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向学生分配学习任务,例如“对两种哲学思想进行异同点分析”,并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可选择成立固定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之后,根据各个成员的情况不同分配不同的探索任务,进行讨论和总结,成员之间还可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另外,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也可选择临时分组,即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的建立,形成了又一个集体,教师可对这些集体进行知识点理解程度的考察,并根据各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点拨。

(三)总结教学结果

教学成果的总结不仅需要教师进行总结,学生也需要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学生的总结主要是为了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再次梳理和理解的加深,并通过总结明确还有哪部分的知识理解的还不到位,需要继续学习和理解。例如,除了对基本思想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学生还需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哲学思想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等。教师在进行总结时,应向学生强调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来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哲学思想为个人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帮助学生善于将科学的理论应用于生活和实际。

结束语:

笔者以高中政治教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为例,详细分析了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的措施和建议。目前,有效教学的实施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问题和缺陷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有效教学的实施和改进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文喜.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能否突破传统式的对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2-16.

[2]唐怡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对高中生上好马克思主义唯物论[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01:71-75.

唯物论和辩证法复习要点 篇2

(一)唯物论

考向走势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从内容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三大考点:世界是物质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这三个问题是高考的主干知识。

2.从能力来看,近几年高考侧重于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虽然非选择题少,但这类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能力层次较多较高。

3.从形式上看,非选择题大多结合国家社会重大热点问题考查,但选用材料都是“小”而“具体”的,命题形式灵活,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简答题和论述题也不少。

考训指南

1.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论的根本的方法论要求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高考有关唯物论的考题中几乎都要涉及这一观点,尤其是非选择题。

2.把握两个基本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是对世界物质性原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概括,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理论依据。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这是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原则的理论依据。

3.突出两个重点理论——世界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世界是物质的,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承认其客观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正确意识的作用。

4.关注以下热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弘扬“抗日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的提出;“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等。

真题探究

例:(2006全国文综Ⅱ)3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结合这个事例,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12分)

【命题意图】ヅ┮档幕础地位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始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三农”问题是长效热点,始终不能忽视。

【解析】ケ咎馍栉屎苊魅罚要求学生掌握“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这一知识点,再联系材料加以阐述。

(1)准确地把握客观实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2)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全面地把握客观事实的总和,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3)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规律方法揭秘】ズ蜕咸庖谎,本题也是对一个哲学知识点的深入剖析和运用。,要求考生在结合材料的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地解决办法及措施,基础知识要扎实,思维要扩展。

【参考答案】

①从实际出发,就是使主观愿望和认识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主观符合客观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②从实际出发,就是从本地区具体的特殊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考虑和制定发展规划,把普遍原则与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③当地政府在调查本地资源优势和特点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树、鱼、豆”为重点的发展规划,这一规划较好地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正确原则。

(二)辩证法

考向走势

近三年高考针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从内容来看,近年高考命题对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都有涉及。其中,联系的观点侧重于考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发展的观点侧重于考查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原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的观点侧重于考查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从能力来看,本专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给定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地揭示出题中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3.从形式上看,选择题或选用漫画图表,或引用诗词语录,或结合现实背景,一般从具体情境切入;非选择题往往提供时政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指定的哲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考训指南

1.抓住一个核心——矛盾分析法。

2.掌握两个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3.全面把握各唯物辩证法道理之间的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关注社会热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也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旋律。为此,一系列重要时政都体现着丰富而具体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真题探究

例:(2006全国文综Ⅰ)39.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10分)

【命题意图】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5年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的高考,尤其是文综题,均涉及到了对外开放和对外关系的内容。如2005年全国文综Ⅰ第39题:“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2004年全国文综Ⅰ第38题:“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问题‘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2002年全国文综Ⅰ第39题“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等等。

【解析】ケ咎馍栉时冉现苯樱考核内容明确,“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哲学依据很明显是运用内外因相结合的原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体现的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体现的是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体现的是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规律方法揭秘】ニ淙辉理单一,但是要取得高分,必须将“内外因相结合”的原理的三个方面内容阐述准确,材料结合到位,采用层层分解的方法。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紧密结合材料,避免出现材料与原理的脱节。

【参考答案】

①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构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篇3

一、马克思辩证法的特征

马克思辩证法从其形成到成熟有其特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历史性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人的历史性存在方式为对象揭示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真理, 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揭示了资本运动与人的根本对立与矛盾、人在其中的全面异化以及扬弃异化的可能性道路, 马克思的辩证法必然具有历史性的特征。马克思汲取了黑格尔辩证的人自我创生又自我回归的历史想象, 创立了他的唯物辩证法, 这里的“物”就是社会关系, 唯物辩证法就是要揭示这种作为关系的存在, 而关系是在人们的生产中形成的, 是生产方式的演变的产物, 而生产方式的更新就是历史, 就是人的历史性存在的内容, 所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历史辩证法, 具有历史性特征。

2. 超越性

马克思辩证法扬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精神自我推动的非批判性, 描述了人自我诞生的现实, 也描述了人在现实中被压迫的异化和颠倒的状态, 其核心就是革命性, 也即批判性,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人的生存经验和历史有批判性关联, 这种关联来自生活本身的超越性, 马克思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超越性原则, 它不是神秘的精神历程和纯粹的自然规律, 不是抽象的和形式的, 而是具体性的实践性的批判, 是指向人的自由王国的历史运动。马克思辩证法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共产主义运动本身, 使人们对现实的批判性的改造, 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真理的探索和实现, 马克思对于自我创生的辩证法的指向深深地扎根于人的异化之现实土壤, 个体存在的真理性被寓于普遍劳动中, 个体的片面性将逐渐被扬弃。

二、黑格尔辩证法特点

在《小逻辑》第81、82两节中, 黑格尔明确把辩证法的运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辩证的阶段”, 亦可以叫做消极理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 “有限的规定性扬弃它们自身, 并且过渡到它们的反面” (3) 。第二阶段为“肯定理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 “在对立的规定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 或在对立双方的分解和过渡中, 认识到它们所包含的肯定” (4) 。黑格尔也说过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他明确指出, 矛盾是运动和生命的根源, 包含矛盾, 忍受矛盾, 理解矛盾正是有生命有活力的事物的本性, 黑格尔一方面说“上帝是理性”, 一方面说“矛盾时上帝的力量”, 此时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逃不出上帝力量的范围。他用“上帝的力量”这样的宗教术语将其辩证法神秘化, 使之成为唯心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把辩证法理解成了客观的活动, 即有生命的东西的创造活动, 绝对精神是不断地都走出自身、又不断地返回自身的过程, 同时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绝对精神不仅在不断否定和扬弃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丰富, 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认识, 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 自我认识的过程表现为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辩证法是精神自己的活动, 而不是外部的活动, 是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内在灵魂, 这种内在的生命体现在观念的东西中, 辩证法在本质上就成了思维的本性, 本质。恩格斯说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 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绝对概念不仅是从来就存在的, 而且是全部现存世界的灵魂。” (5)

三、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

1. 出发点的差异

马克思辩证法的出发点是物质存在, 是现实的客观物质世界, 他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背后的东西是封建腐朽的专制制度和残酷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 他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发现资产阶级对工人剥削的事实, 用理论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他深得黑格尔辩证法要领, 并将其运用到对当时现存的国家制度以及经济制度的分析上, 从而得出了作为一阶段的资本主义为在此制度下产生的庞大的无产阶级所推翻。在黑格尔那里, “在自然界和历史中所显露出来的辩证的发展, 即经过一切迂回曲折和暂时退步而有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运动的因果联系, 在黑格尔那里, 只是概念的自己运动的翻版, 而这种概念的自己运动史从来就有的”。 (6) 黑格尔把概念的辩证法当成了现实世界的辩证法。

2. 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别

剥离了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的外壳, 也剥离黑格尔将其辩证法用于和概念间的逻辑演绎, 剥离黑格尔对于其母国的神圣而丧失理智的信仰, 只剩下辩证法作为一种逻辑论证方法的本质时, 那么这便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 “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了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 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 或者宁可说, 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 (7)

黑格尔的理论无论多么庞大, 多么精深, 如果不能反应现实, 不能立足于现实, 不能将其哲学抽象思辨同现实生活世界结合就流于空洞, 更何况再给他加上唯心主义的外衣。只有将其血淋淋的现实袒露在人们面前, 人们才会从根本上认识到套在头上的枷锁不是国家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国家, 才会把对概念的批判引向现实的批判。作为一个思想家, 黑格尔用概念粉饰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普鲁士王国, 而马克思则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 将罪恶袒露在人民面前, 使无产阶级奋而起之, 为自己的权力而斗争。那么这个程度上, 黑格尔用辩证法这块遮羞布维护祖国残存的尊严, 而马克思则更加现实的将其呈现在众人面前以兹观瞻, 渴望用自己的思想武装无产阶级奋起反抗, 将这改变世界的运动从哲学界引向现实世界。

3. 辩证法作为方法在运用上的差别

如果仅将辩证法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就其本身来讲是没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马克思对于辩证法的应用是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 不是出于将辩证法运用于哲学唯心和唯物派别斗争的需要, 是他出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需要, 当然科学研究必然以现实为出发点。哲学研究需要概念分析作进一步阐释, 而马克思则把辩证法从哲学研究的天上拉到了人间,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 就不能消灭自身”。 (8) 马克思对辩证法的使用时认识到了辩证法的革命本质这一点, 将概念间的否定拉回到现实世界即是革命, 对于现存的腐朽制度的宣战,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宣战。黑格尔用辩证法证明了绝对精神最后却归于一套理论循环, 在此意义上他并未彻底坚持辩证法, 因为就其本质而言, 辩证法代表的是革命, 是死亡, 是新生, 而不是循环。马克思坚信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正生成无产阶级这一强大的否定性力量, 而这一力量的最终目的不是复归而是新生, 以一种新的姿态演绎世界历史。如果说黑格尔概念的批判使人们安于现状, 那么马克思的辩证法则是让人们推翻压迫, 挣脱牢笼, 获得新生。

对马克思来言, 哲学不仅仅是知识, 而是用来反映现实, 批判现实的工具,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反思, 更是反思过后的实践活动, 如果哲学仅在抽象的高度解释世界, 就走不出理想世界的美梦, 从而无法回到现实这个此岸世界。黑格尔用辩证法支撑起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 绝对精神自为自在, 在其辩证逻辑中得以可能, 并在理念王国演绎了完美的精神盛况, 拿到现实中就脱离了生活世界的种种基础, 如果说一套理论脱离了现实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那么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展开的宏大的战场。“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 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 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9) 这才是马克思的辩证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1-1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8-579.

3[德]黑格尔, 贺鳞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77;1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6.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篇4

小时候似懂非懂地读郑昕(原名秉璧,别名汝珍,一九○五—— 一九七四)《康德学述》一九八四年重印本,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的学生齐良骥所写《重印感言》里面的一段回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郑昕在沙滩北大红楼讲康德哲学,态度近乎虔诚,令人萦怀难忘。更可贵的是,他不只一次向学生赞扬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说它是一本了不起的书。他之赞扬《唯批》,和他与革命志士早有交往并接触到进步思想有关。

二○○七年十一月,我意外地购得郑昕遗留下来的一批外文藏书,内有五种与马列主义有关。除列宁的《唯批》(德译本)之外,尚有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译本,扉页(见图)上题有“郑昕 1959,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英译本,扉页上题有“郑昕 一九四九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英译本,扉页上题有“郑昕 一九五一,六,廿一”)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康福斯(Maurice Cornforth)的原版《唯物主义和辩证方法》(扉页上题有“王太庆赠 1955,6,2”。王太庆是郑昕的学生,著名西方哲学翻译家)。

这部列宁《唯批》德译本,来自一九二七年德文版《列宁全集》。虽然扉页上没有郑昕的签章,但正文中几乎每页都有铅笔批注,全是他的手迹。郑昕一九二七年赴德国留学,先入柏林大学,一九二九年转入耶拿大学,一九三二年回国,执教北京大学哲学系。这本《唯批》可能是他在德国留学期间购买的。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篇5

一、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两个认识误区

1.片面强调了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差异性, 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共性。一是特征上的区别。高校档案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内容上的区别。高校档案是以档案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管理经验、科研成果等为主要内容, 而校园文化是以开展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内容。三是形式上的区别。高校档案是以提供历史资料和信息为平台, 而校园文化是以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为平台, 这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其共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是一致的, 都是以校园为依托, 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文化知识、社会知识、培养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都是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发奋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其真正实现人生的有效价值。但现实中有些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由于对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深入的研究, 缺乏对两项工作的实质认识, 没有在内涵和精髓上认识到两者共性, 而只是从外在客观形式上, 人为地将它们分为两个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 出现在具体的工作上就是:将这两者分开, 互不干涉, 割裂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 影响了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健康发展。

2.把两个相融概念变成了从属关系, 忽视了互为因果的属性。有人认为,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伴生物和副产品, 只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档案也自然丰富多彩起来。在此, 笔者并不反对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活动的伴生物的提法, 但绝不认同把高校档案说成是校园文化的副产品的观点, 因为, 在一所高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丰富的档案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是实现文化兴校的重要基石。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两个重要基础, 此种观点, 主观地把校园文化放在了主导地位, 而把高校档案建设放在了被动的从属位置。势必使两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发生偏离。要知道, 校园文化绝不等同于高校建设, 而是在高校建设的同时产生了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 二者并列关系不容置疑, 如果在认识上还存在偏误, 那么工作中就会产生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轻视高校档案建设的行为。现实中, 重此失彼现象屡见不鲜。

二、二者相互促进, 成为高校建设的两把利器

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档案资源的内涵。档案资源是矿藏, 校园文化就是矿藏中的珠宝, 一方面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均为高校建设的潜在、隐形内容, 都是通过历史的传承, 人文的积淀, 环境的熏陶、活动的开展, 调动人们的情感体验, 达到情感的交流、沟通、净化和升华, 从而为他们在政治思想和价值取向的选择上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审美根基;另一方面, 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为促进。学校档案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资源之一, 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多么丰富璀璨的校园文化, 都要靠档案记载传承。几十、上百年的校园文化, 相对后人来说, 也许只是道听途说, 或者只知道些粗枝大叶, 只有校园档案, 才能再现当年辉煌的全貌, 才能呈现波澜壮阔, 感人致深, 撼人心魄的细节。高校档案, 清新详细地描绘了一个高校的发展轨迹, 循着这条轨迹, 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一个高校文化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 高校档案对校园文化的传播、丰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档案资源内涵的校园文化, 它是校园发展的灵魂, 一所高校如果没有了鲜活的灵魂, 作为载体的档案就必然地显得干瘪和苍白。因此说, 校园文化的健康向上, 丰富多彩, 不但能振奋大学生的精神, 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净化大学生的灵魂, 而且对充实和丰富高校档案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将内涵丰富的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这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需要, 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品德的修养、文化的积累、知识的拓展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得出: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范畴中两个不同属性的载体, 二者相互区别, 又相互统一, 相互依存, 又相互促进, 生硬地把二者割裂开来, 或者把一个概念变成另一个概念的从属, 只能会阻碍高校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把握好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的契合点, 使二者相得益彰

高校的任何活动, 无不是为教书育人而服务, 这是高校办学的宗旨, 也是校园文化之目的。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道者, 乃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治学之道, 何以把传道置于授业解惑之前, 可见传道之重要。知识无高低贵贱之分, 人有高尚低劣之别。知识为高尚之人所用, 便能造福于人类, 为低劣之人所用便会贻害社会。如何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打造品德优良的英才, 只有把握好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的契合点, 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 事半功倍。

1.以古励今熏陶人。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有与众不同的创业史, 都或多或少地培养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名家名人, 这些伟人伟绩、名人轶事都是通过档案中的原始记录和大事记, 以及声像、照片等传承下来, 这些有着丰厚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教材, 它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 勇于拼搏的意志, 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道德情操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用。如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在2010年百年校庆时, 就编纂了“优秀校友名录”, 其中汇集了学院办学百年来培养的一批批, 值得学院骄傲的成功学子的成才业绩。

2.以史为鉴塑造人。高校档案不但记录了名人大师的成功历程, 同时也记载了先人的失败经验和沉痛教训。比如以“至公天下”为办学宗旨的云南大学, 不但有董泽、熊庆来、李广田等知名校长执掌, 而且培育了华罗庚、严济慈、吴晗、冯友兰、姜亮夫、费孝通等大师执教。近百年的建校历程, 几百年的校史渊源, 诞生了多少名人志士, 但就是这样的名校, 也同样产生了马家爵等之流的社会败类。我们要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人物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以及学校档案中前人总结的管理经验、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用的管理方法, 拓展高校管理育人平台, 引导学生懂得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懂得学会克己、检点、反省, 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言行举止得体、治学之风严谨、虚怀若谷, 行为规范的当代大学生典范。

3.以绩为荣鞭策人。高校档案汇集了高校办学历史长河中取得的辉煌荣誉和历年来成功人士的各类学术成果、论文、著作、手笔、字画等, 它是一所高校办学光荣和有志之士呕心沥血、刻苦钻研, 潜心治学的结晶, 也是高校引以为荣的资本。充分地利用这些可贵的档案资料, 再现学校办学辉煌、再现仁人志士立志攻读, 报效祖国的辉煌历程, 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爱校情怀, 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科研的创新精神都有着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2010年百年校庆时, 就编纂了一本“学校荣誉册”, 汇集了学院百年来, 所获得的集体和个人荣誉。

综上所述,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没有校园文化的高校档案是无源之水, 必然干瘪无味;没有高校档案的校园文化是无果之花, 难以传承、难以发扬光大, 只有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其相互融合, 才能使二者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吴加琪.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6) .

[2]丁进.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档案管理, 2008 (6) .

[3]范红.试论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

《道德经》中的本体论和辩证法 篇6

当然, 众所周知的, 在西方近现代哲学史背景下, 以上这些观点已经受到了致命的挑战, 如西方近代哲学对人的存在和理性的怀疑, 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对西方传统本体论的消解等等。但是, 什么是“道”仍然是当前爱好和研究老子学说的学者们要回答的首要问题。能否对“道”的内涵给予一个合理而精确的解说, 已经可以作为评估任何一本老学著作的实际价值的根本标准了。目前, 随着当代中外学术史的拓展, 我们已经具备对“道”有更新和更深入的讨论的条件了。本文认为, 造成传统上的道论长期辨析不清、徘徊不进的局面的症结在于解老者们没有清晰的区分“老子论道”和“老子所论之道”这两者的差异。何以这个问题会如此关键呢?因为这个问题牵涉辩证法和本体论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问题。正是由于当前学界对辩证法和本体论的本质和关系问题达到了基本的澄清, 才引发了本文对“老子论道”和“老子所论之道”, 即对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和本体论二者关系的特别关注和思考。

按照美国当代哲学家蒯因的理论, 学者们在探讨本体论问题时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是何物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们说何物存在的问题。前者是关于‘本体论的事实’问题, 后者则是语言使用中的所谓‘本体论的承诺’问题。”[2]“一个理论的本体论承诺问题, 就是按照那个理论有何物存在的问题。”[3]。这也就是“老子论道”和“老子所论之道”问题。“老子所论之道”就是“何物存在”问题, “老子论道”则是按照老子演绎的哲学思想, 对“道”何以存在、是什么等核心问题的合逻辑、合目的讨论过程。前述几种传统的老学本体论的根本症结就是没有对此二者进行明确的区分。不管是把道看做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质、本体或本因, 还是“道统有无论”, 实际上都属于“老子所论之道”的范畴。而实际上老子论道, 也并没有清晰地说明“道”是什么, 最知名的莫过众说纷纭的第1章中的“道可道, 非常道”的说法了, 其他像“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第14章) 或“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第21章) 等, 同样几乎难以用理性把握。这都是老子本人都竭尽智慧想要描摹和勉强命名的无形无质之物。可以说, 名词概念意义上的“老子所论之道”是无法清晰地呈现其全部内涵的。当学者们穷其心智想要把老子本人都认为“道冲而用之, 其可左右”的模糊内涵弄个量质分明、清楚明白的时候, 就难说不是陷入了老子早已划界清楚的流沙陷阱之中了。这说明传统学者或许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人类的思维有其止于其可不止之局限。

关于“老子论道”的过程, 这个问题既容易回答, 又不容易回答。容易之处在于, 《道德经》作为道家思想基础经典在中华流传两千五百年以上, 并大有流通全球之势。我国历代文人名士当中, 都不乏《道德经》的拥趸, 凡读此书受益终身者都对老子诚敬有加, 似乎至今还没有人敢自命智慧居于老子之上的。事实证明了“老子论道”有着丰富和雄辩的内容, 也证明了老子拥有空前绝后、卓越的“论道”水平。不容易回答之处在于“老子论道”的具体内容。《道德经》体大思精, 精辟微明, 历代学者, 各随所解, 几无见全豹者。如梁启超晚年为学生开列“国学书目”推荐《道德经》时说:“道家最精要之书, 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 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3]老子所言简洁而富于文学修辞, 因此本身有其不易索解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关于道的本体论认识误区会造成根本的“误读”, 哪怕有些“误读”是合理的或有益的。但是, 对一种哲学体系来说, 再合理的误读都是遗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这方面必须劳神苦形穷究其极了。这就引出了如何理解“老子论道”的过程和内容的问题, 其核心是如何理解老子的“朴素辩证法”问题, 这也必须引入当前哲学理论界中的一些新成果方能事半功倍。

毋庸置疑, “朴素辩证法”是老子思想方法的核心。要想弄清老子思想必须首先对老子独特的辩证法有深刻认知。邓晓芒认为辩证法, 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存在有两个前提, “语言学起源”和“生存论起源”。邓晓芒先生认为, 语言学起源导致黑格尔辩证法的“逻各斯”主义、理性主义和方法论倾向, 生存论起源赋予黑格尔辩证法以“努斯”精神、历史主义和能动的本体论特征。[5]也就是说, 辩证法本来具有方法论和本体论的双重意义, 不过, “语言的逻辑本能恰好是出自于语言中所积淀下的生存论 (或目的论) 本能”, [6]方法论本质上是受制于本体论的, 也即辩证法是以本体论作为前提的。辩证法和本体论天然就是这种纠结关系。可以认为, 黑格尔辩证法的“语言学起源”是以“生存论起源”为前提和制约的。这种判断不难理解, 语言为意图服务, 形式服务于内容, 上到文化典籍, 下到日常言谈, 概莫能外。

老子哲学思想的辩证法也是为本体论服务的。老子的辩证法的核心范畴是“有无相生”, “《老子》提炼的所有表示事物矛盾的范畴,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都是有与无这对范畴的演绎和展开, 有无这对范畴是《老子》辩证法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老子》以无与有的关系来描述宇宙本体同宇宙万物的关系, 描述一源与多物的关系;其对道的规定从一个最高的层面上肯定了事物的相反相成, 这是《老子》肯定事物的矛盾及其普遍性的一个重要根据。”[7]而老子的本体论就是“道”, 对道的根本规定性就是“上善若水”、“天之道, 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道德经》中老子的本体论对其辩证法的根本制约的例子俯拾皆是, 暂不举例。可以说, 中国学者中, 对老子的本体论进行了最细致分析的要数萧天石先生了。萧先生认为老子道论是一种独一无二、极特殊的世界观, 无法归入西方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范畴, 可以概括为“三宗九观法要”:“三宗”是指“有宗”、“无宗”和“玄同宗” (亦即有无对立之统一律, 亦即本体与现象、心与物、神与世界等传统哲学中之二元观念之统一) ;“九观法要”包括:立“无有观”, 以破有障, 而遣有执;立“无无观”, 以破无障, 而遣无执;立“无名观”, 以破名障, 而遣名执;立“无道观”, 以破道障, 而遣道执;立“无相 (象) 观”, 以破相 (象) 障, 而遣相 (象) 执;立“无生灭观”, 以破生灭 (死) 障, 而遣生灭 (死) 执;立“无知见观”, 以破知见障, 而遣知见执;立“无人我观”, 以破人我障, 而遣人我执;立“无时空观”, 以破时空障, 而遣时空执。[8]萧先生还反复提醒对“道”的认知最关键处是“破道执”、“破名执”, “无道可道, 无名可名, 便不至死于书下矣”, 唯一可走的途径是“自参自悟自修自证”的“知行合一”的路途。[9]即便如萧先生, 启蒙开智, 煌煌圣解, 也仍然是没有曲尽本文探讨的老子本体论和辩证法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 借鉴当代学术新成果解老是极具价值、也是必须开拓的课题领域。

阿多诺认为, “早在柏拉图之时, 辩证法就意味着通过否定来达到某种肯定的东西”[10]。无疑, 这里说的“肯定的东西”就是辩证法所服务的对象——本体。通过“否定”或批判来加强或建构本体的合理性是辩证法和本体论的本质关系模型, 本体论不能脱离与之相应的辩证法。西方传统本体论走过了相当长时期的把本体实体化的过程, 总是习惯构建一个人为主观设立的“本原”、“始基”或“本体”, 用以解释世界的一切存在和变化。而人类的历史发展不断地向这种貌似合理的“终极解释”提出挑战, 不断地否定各种类型的“本体”, 恰如哲人所说的, 西方哲学史就是在错误的河岸中流过的一条河流。不断地设定或修正人为设定的本体, 这是哲学和思想的一般发展规律, 而辩证法, 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出现, 使这条错误的河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使本体论阐释跃升到更高级的阶段。辩证法是使各个历史时代和民族地域中相应的人为设定的“本体”不断被否定的关键因素, 使本体论有条件从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转变。西方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的核心也就是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和否定, 是辩证法或认识论的自我反省。黑格尔说过:“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 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 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11]但是,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并不代表人类的实践, 仍然是缺少现实性和创造力的。马克思认为它是“头足倒置”的形式自足的辩证法, 还要对其进行批判和拯救。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脱离历史和实践的哲学观念, 把“人”还原到一定的社会历史关系中, 人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受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相应的生产关系等的制约, 人不再是抽象或理念的存在。马克思说:“一旦人已经存在, 人, 作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 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 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12]马克思揭示了辩证法的主体是人, 是人在实践当中的主动创造物, 人类活动的客观进程决定了“历史”辩证法的真实性。马克思颠覆了一切先验和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及其本体论学说, 人的“实践”创造了历史, 创造了辩证法的历史, 人的实践才是合法的“主体”。因此可以说, 马克思的理论并非解构主体, 而是在驳难和解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前提下建立了一种新的“人的实践的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和相应的唯物辩证法“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了新世界”, 怀疑并否定了人类发展史上与阶级剥削和压迫相关的人造的和虚假的本体论学说, 并与其相适应的辩证法, 建立了否定一切不合理的存在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本体论和辩证法。可以说, “在马克思这里, 实践批判的辩证法不是‘实践的本体化’, 而是‘本体的实践化’。”[13]

对《道德经》而言, 老子的“道”确实有唯心主义内涵, 但是它是经过了老子辩证法的严谨论证的, 尤其重要的是, 老子的辩证法的论据多是从对历史和社会人生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得来的, 至今难以推翻, 富于浓重的实践论色彩, 同时不缺少逻辑思辨的力量。从逻辑思辨角度来说, 老子的辩证法符合邓晓芒总结的辩证法的两个前提——“语言学起源”和“生存论起源”。《道德经》第一章、第二章蕴含着关于语言的高级认知。首章首句“道可道, 非常道”指明“道”的不可言说性, 原因在于“名可名, 非常名”, 即语言概念的不稳定性和人为规定性。概念是人定义的, 人又通过概念去推论和演绎“真理”。我们不可否认人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客观进程的渐进性, 很多的看似颠扑不破的概念都已经被历史证明是谬误。因此, 我们怎样克服从错误认识和错误概念推论或建立的煌煌理论体系呢?往往形而上学体系都难免这个“阿喀琉斯的脚腫”。现在我们知道, 唯有批判的和实践的本体论和辩证法能够克服它。而老子的本体论和辩证法正具有这种素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第二章以精辟的实例证明了人形成错误概念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人不能克服或避免错误概念!何况是人类历史上满载的都是鲁迅先生指出的“吃人”的文化和理论呢?这就是老子对辩证法“语言学起源”前提的深刻置疑, 同时也是思考大道哲学的“生存论起源”的开始——在错误和虚假的重重迷障里寻找真和善。这也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是以其本体论为服务对象的。除了寻找真和善, 老子为什么不寻找美呢?因为美是人为界定的。老子本体论和辩证法的深刻之处更在于其“去人为、尚自然”的属性。老子正是通过批判和实践达到这样的目的的。

还是要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 老子的本体论, 即“道”到底是什么呢?从文本出发, 按照道经在前的版本顺序, 《道德经》开始并没有给“道”下定义, “道”的内涵是在八十一章中渐次获得归纳并被充分演绎的。略去从文本梳理老子论道的过程不谈, [14]单看与“道”相关的最根本命题“道法自然”。此“自然”不是“顺其自然”的“自然”, 而是对“自然界 (nature) ”和一切社会存在的总括, 类似于哲学概念“存在 (being) ”, 也就是本体。“道”是对“存在”和本体的抽象概括和把握, 是依存客观物质世界的本体而存在的, 它并非是实体本体, 而是辩证法论证其存在的本体。“存在”神秘莫测, “道”相应的也有“说不清、测不准”的内涵。老子的道, 是经过了实践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的“本体”。说道是作为本体而存在, 同时也可以说它是作为辩证法而存在的。“道”实际上是依托“自然”而存在的“概念”, 是人类认知一切客观存在的手段。在这方面, 有学者已经指出, “它是包含了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价值论的存在论”[15]。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认为, “道”不能作为《道德经》严格意义上的本体论, 它是老子本体论和辩证法的综合体, 同样道理, 我们也不能认为“道”和“自然”可以构成严格意义上的二元论, 老子哲学也不是二元论哲学。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是一致的, 老子的哲学明显应该归类于以“自然”为核心的唯物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范畴。

摘要:《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本文结合当代学术新成果, 尤其是从本体论和辩证法的本质内涵和相互关系角度出发, 辨析《道德经》, 也即讨论“老子论道”和“老子所论之道”的各自内涵和相互关系。得出以下参考结论:“道”不能作为《道德经》严格意义上的本体论的核心, 《道德经》不是以道为中心的一元论, 也不是以“道”和“自然”为核心的二元论, 其可以归类于以“自然”为核心的唯物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很大程度上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范畴。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篇7

1 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和实质。这一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化学发展的始终。例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吸引与排斥等。

辩证法的重点论告诉我们,在研究复杂矛盾体系时,要着重抓住事物的根本的、基本的、主要的矛盾。无机及分析化学是近化学类工科专业本科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开课学期为第一学期,课程时数一般为52~60学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利用辩证法的重点论,对该门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整体的剖析,抓主要矛盾,从而能够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部分[3]: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分析化学基础、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理论以及元素选论,其中物质结构理论和化学平衡理论是该门课程的主体,在授课时数的安排上要进行大胆的倾斜。在具体每一部分的讲授过程中,我们也要着重地抓住它的主要方面,以便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进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比如在化学平衡理论部分,化学平衡原理是共性,而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解离平衡是共性制约下的个性,共性对个性有普遍适用性,而个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化学平衡部分教学过程中,首先重点讲授化学平衡常数以及有关计算,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理论、计算步骤、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化学平衡的共性。在讲授四种具体的化学平衡时,首先以化学平衡的共性作为指导,以此引出各种具体化学平衡的个性。同理,在讲授滴定分析时,首先重点讲授酸碱滴定,使学生熟练掌握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滴定突跃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在后面讲授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时,共性的理论部分可以略讲,重点强调共性基础上的个性,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在讲授元素周期表以及元素分论的时候,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同样适用。对于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基本相似,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具体原因(如原子半径的特殊性、核外电子构型的特殊性等),会有一些元素呈现出特殊性。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把握普遍性,即某一族元素的通性,在此基础上,掌握其中某些元素的特殊性。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无处不体现出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同时,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也同样适用这种辩证关系。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主要讲授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该部分是各种化学反应的基础,也是各种具体化学反应的内部决定因素。例如对于一个热力学上来说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无论我们如何改变化学反应的外部因素,都不能使该反应进行;而有些化学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进行,升高到一定温度就可以使该反应正向进行,这正是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原理的具体运用。在物质结构理论部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明白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事实,然后结合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层次上予以解释,从而引出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在各种物质结构理论的具体讲授过程中,也要适当结合学生熟知的各种实例,从内因决定外因的视角,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元素分论的教学中,可以先从各种元素的价电子构型、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等内因先大概推测这些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然后对每一族的代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进行讲解,以此作为共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同族其它元素的个性。这样就能够使纷繁复杂的元素分论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

2 质量互变规律的应用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因素和矛盾必然产生负面影响转化为对立面。事物的发展和随对立面的转化表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又由质变到量变的回归[4]。这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即质量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在1869年首先提出的,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元素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指出: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伴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依次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发生的量变过程。而元素由典型的金属变成典型的非金属,继而变成零族元素,就是完成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后,元素又进入到下一个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又依次逐渐增加,即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5]。共价键到离子键的逐渐过渡也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又一个典型实例。当形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值为0时,该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随着电负性差值的逐渐增大,共价键极性增强;当电负性的差值大于一定的度(1.7)时,化学键则发生了质变,共价键变成了离子键。这也正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质量度的辩证关系。

3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肯定和否定的方面,它们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就形成了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和自我充实,这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原子结构理论,无不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6]。首先是化学的发展史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古代炼丹家企图用传统的化学方法,由硫、汞、铅等物质炼出真金,历经一千多年而无法实现。而到了二十世纪,人工核反应实现了中子轰击汞原子生成了金元素,这也正是对过去“点石成金”不可实现观念的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7]。现代化学的发展同样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如量子力学理论对经典牛顿力学理论在微观世界的否定,共价键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等。在原子结构理论中,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周期表同样是体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典型实例。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蕴涵和渗透着许多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我们应将这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同时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分析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兴太,金俊岐,张纯成.自然辩证法原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7.

[2]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3]倪静安,商少明,翟滨.无机及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11.

[4]曹艳萍.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有机化学教学[J].榆林学院学报,2003,13(3):73-74.

[5]王仲南,袁华.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高校基础化学教学中[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9):112-115.

[6]倪静安,张默英.辩证的唯物的化学科学——化学科学及其发展中的哲学思想(上)[J].化工高等教育,2004,(1):27-29,47.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篇8

1 普遍联系与外科护理学

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 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 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外科护理学中关于普遍联系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总论与分论、医学基础知识与外科专业知识、外科理论与临床、疾病局部与整体、疾病病因与临床表现、诊治与预防之间的关系均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规律。下面仅以总论与分论之间的关系详细介绍普遍联系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总论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外科疾病的共性, 分论部分则详细介绍具体疾病, 这是个性部分, 因此, 在总论部分的介绍中, 为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 应用分论部分的具体疾病作为例子进行介绍, 而在分论部分的介绍中, 又应用总论知识进行引导。

2 永恒发展与外科护理学

唯物辩证法认为, 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永恒发展的观点看待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 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中, 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加强社会服务等, 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随着外科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外科护理学的领域不断扩展, 新的技术不断应用, 新的护理方法不断形成, 在教学实践中, 加强学生对这些先进知识的认识, 使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科疾病往往有危、重、急等特点, 病情变化较快, 需要密切、及时、敏锐观察, 及时进行正确诊治与护理,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加强学生护理评估意识与评估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

3 质量互变规律与外科护理学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发展首先是从量变开始,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例如, 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乙型肝炎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会转变为胃癌、结肠癌、肝癌等。外科护理学中一些量的改变常会引起病情质的变化, 需要加强观察与检测, 并给予相应处理, 如出血量增多、体温突然升高、麻醉剂量过大等, 往往会引起出血性休克、全身性感染、麻醉中毒等, 应给予及时干预处理,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另外, 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 涉及领域广、内容丰富, 需要教师加强学习, 注意知识量的积累,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质的提高。

4 对立统一规律与外科护理学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就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体,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推动矛盾发展的主要因素, 矛盾的两方面在某些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 外科感染就是由致病微生物的致病力和机体防御能力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当致病力超过防御能力则感染就会进一步加重, 相反则感染就会减轻或被控制。再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生发展是由梗阻、感染、休克、中枢神经抑制等多个矛盾共同决定的, 其中梗阻、感染、休克往往是其主要因素, 在处理上需要在抗休克的基础上解除梗阻才能收到疗效。又如手术、麻醉、换药等外科治疗手段, 如果操作适当就会治病, 相反则会致病。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篇9

【关键词】工程材料  唯物辩证法  思维能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硅藻群落生物再生水玻璃旧砂机理研究(51405348);湖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32400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24-01

《工程材料》是机械及材料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同时有些理论又具有很高的认知难度。由于学生的生活、生产经验有限,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上又有所缺乏,造成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非常吃力,难以理解。

对于这样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给出一种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学习和理解工程材料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唯物辨证主义思维,揭示、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工程材料学中的内在规律。这样,不但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唯物辨证主义思维运用于自然学科教学的意义

在自然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合理的运用唯物辨证法,关键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纯的专业视野拓展到哲学视野,站在哲学的高度重新看待自然科学知识,运用哲学思维进行自然学科课程的解读与教学,它具有新的意义和价值。

1.1提升了理解方式的新高度。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很大成分上就是记忆,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所学课程涉及到许多艰深晦涩难懂的理论,且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所以理解的重要性远大于记忆。但是,理工科学生的理解视野往往是不够宽广的,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制度使得他们较少接触人文思想和哲学思维,他们的理解层次主要集中事实和自然科学定律、简单逻辑、数理方法等几个方面。但这对于大学生及研究生来说远远不够,有必要把理解的方式提升一个高度,从哲学和方法论的层面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水平。

1.2提供了通识教育的新思路。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大学教学中,大家逐渐认同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1],但实践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识教育价值在于“通”字,一方面指的是各门学科之间的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指的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由于不同门类、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的巨大差异,很难直接相通。而哲学是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因此本文提出把自然科学的知识进行哲学凝练,用哲学的观点来阐释自然科学的原理和规律,在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为解决大学通识教育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2.工程材料中的唯物辨证主义思想

工程材料学是一门技术科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具体实践,是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工程材料科学当中蕴涵着丰富的唯物辨证主义思想[2、3]。

2.1内因和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液态金属材料凝固时,在液相中会产生具有固相结构的小核心,这就是凝固的内因,足够大的过冷度是凝固的外因,当外因条件具备时,这些小核心就能长大,直至完全凝固。

2.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就不会生搬硬套同义词。例如,热处理的根本原理在于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冷却的过程,来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获得所需的性能。一般教材中,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都是以碳钢为例来讲的,但是这种普适性的原理不仅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甚至某些非金属材料也是适用的,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对于淬火这种热处理工艺而言,用在碳钢上可以使组织转变为马氏体,提高了硬度;而用在奥氏体不锈钢上则使组织转变为单相的奥氏体,提高了耐蚀性。这就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2.3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首先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另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零部件正确的选择不同的工程材料非常重要。对于需要受力的机械零件而言,保证所选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使用性要求就是主要矛盾,首先必须满足;但对于在腐蚀环境下使用的机械零件而言,对材料耐蚀性的要求就上升为了主要矛盾,应选用耐蚀性较好的材料。

2.4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一对矛盾,也可以统一。例如,碳钢的力学性能中,强度、硬度与塑性、韧性是一对矛盾,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趋势,强度、硬度越好,那么塑性、韧性往往较差,要提高强度、硬度就会降低塑性、韧性,这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

2.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避免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例如,在常用的工程材料中,不锈钢是耐蚀性较好的材料,但是,在富含Cl-的环境中它很快就会被腐蚀。因此,对工程材料的耐蚀性评价必须针对不同的具体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

2.6 事物的两面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缺点用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变成优点。例如,在碳钢中,硫元素和磷元素一般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硫会引起钢的“热脆”,而磷则会引起钢的“冷脆”,并且这两种元素均降低钢的焊接性能。但是换个角度思考,所谓废品只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是否有能够用到这些“缺点”的地方呢。利用这种易脆的特性,用来制造炮弹的弹壳,不是正好可以增加弹片的碎化程度,提高炮弹的杀伤力。

3.结语

人们进行任何活动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在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把哲学的基本原理与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然科学课程知识的理解,还能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吴锵.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到人文素质教育[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2): 71-75.

[2]王慧龙,丁一刚,郑家,等.新材料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 18(2): 26-29.

[3]陈美宝,蔡强,江宇蓉.关于材料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9(4): 31-34.

作者简介: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 篇10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思想体系,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 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在源泉。首先是它具有彻底的自我批判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最终完成的理论体系, 他们依据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对自己的观点和体系进行辩证的否定。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过程中, 他们经历了从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派, 最后创立了唯物史观。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是严格的实践批判精神。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 这就决定了它要在对现实问题的批判过程中来发展、完善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实践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点在列宁对物质范畴的丰富和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物理学危机对哲学观念带来的影响, 列宁从当时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出发, 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概括, 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它毫不畏惧从错误和自己的对立面中学习有益的东西。

首先, 要从错误中学习有益的东西。恩格斯指出:“要获取明确的理论认识, 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学习, ‘吃一堑, 长一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正是在勇于、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有益的东西的过程中, 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认识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认为只有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作历史的考察, 才能找出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规律。他深刻地指出:“在民主革命时期, 经过胜利、失败, 再胜利、再失败, 两次比较, 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 我写了一些论文, 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 替中央起草了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 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 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 在以前不可能, 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 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 还没有充分的经验, 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建国以后在对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初期, 我国的经济建设在接受苏联援助的同时, 也较多地照搬了苏联的发展模式, 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如过多的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造成一定程度的关系比例失调等。与此同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错误, 也在苏共二十大后大量暴露出来。这些情况促使中国共产党人重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我们党开始思考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 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也更加明确。为此, 毛泽东接连写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等重要文章, 这些文章中所包含的重要思想都成为今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 不难开出毛泽东之所以会思考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毛泽东勇于和善于从苏联的错误中学习有益的东西。

新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其中,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善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失败的经验,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反面的经验的基础上, 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指出实行改革开放, 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他说:“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 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 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为什么我们能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提出现行的一系列政策, 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他在总结建国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他认为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 就能统一全党思想, 达到新的团结, 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深刻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敏锐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反映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形成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新世纪新阶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为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奠定了基础。

其次, 要从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资本主义中学习有益的东西。在当代,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重点要求我们能以宽广的胸怀对待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 勇敢地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有益的经验。可以说, 没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深入剖析, 就不会有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 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正确认识和借鉴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 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 既有巨大的成功, 也有很大的失误。列宁正是在深入研究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新变化的基础上, 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列宁主义的新阶段。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二战结束后,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高歌猛进的过程中, 其政治、经济体制建设方面不能以发展了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 这种教条主义的态度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世界在新的科技革命的不断推动下, 在生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调整,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 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苏东剧变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繁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还行不行?怎样看待资本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毛泽东在建国后曾经明确提出从对立面中学习有益的东西的思想。他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苏联的同时, 指出“还一定要学日本和美国, 这是我们的敌人”, “资产阶级的东西也要认真学, 非学不可”。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的限制, 毛泽东没能解决好这个课题。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重新审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提出对外开放的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他认为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江泽民在新的时期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都涉及到如何认识、学习资本主义的重大问题。胡锦涛在面临全球局势和国内局势日趋复杂化的今天, 对如何认识和学习资本主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对立面, 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 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20世纪上半叶,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逐渐被其腐朽性、反动性所取代,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即是证明。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承认在20世纪下半叶, 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二战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同社会主义斗争的过程中, 对其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 甚至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 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局面。现实告诉我们, 资本主义目前还处于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时期, 它还有相当的生命力。当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其本质, 也不可能消除其所固有的基本矛盾, 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雇佣劳动者的地位也没有改变。因此,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 积极探究资本主义进行市场调控的有效手段和机制, 通过学习资本主义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完成民族复兴大业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上一篇:裸眼立体显示下一篇:高职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