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年调查分析

2024-07-25

合同年调查分析(共9篇)

合同年调查分析 篇1

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严重, 在各个精神病专科医院是一个共性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对造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因素依次排序, 并提出合理的对策,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解决精神科护士流失问题, 稳定精神科护理队伍。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我院10名在职合同制男护士和2008年1月—2012年5月相继流失的26名合同制男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 (2) 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半年以上; (3) 自愿接受问卷调查。

1.2 方法

向被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 并当场回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排除不同护龄、学历人员间的差异, 按百分比对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承受的压力进行排序, 确定造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因素的前4位。

2 结果

2.1 不同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年限合同制男护士承受压力调查结果见表1。

2.2 不同学历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承受压力调查结果见表2。

2.3 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承受压力排序见表3。

3 讨论

3.1 薪酬低、待遇差是造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的首要原因 薪酬、待遇不仅用于满足护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要, 还被看做是社会对他们所做贡献的肯定和尊重[1], 是衡量业绩大小的重要指标, 也是个人成就和他人认可的象征。长期以来, 各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的问题, 护士薪酬、待遇明显低于临床医生。

3.2 职业风险大是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又一主要原因 护理工作已被公认是一种伴随高度压力和耗竭的高风险职业, 在130种压力较大的职业中, 护士名列榜首[2]。而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护士的压力水平通常高于一般人群[3], 精神科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 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一旦发生意外, 护士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甚至是法律责任。职业风险大使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紧张情况堪忧[4], 离职愿望增强。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 而良好的应对方式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最主要因素[5]。

3.3 工作不被理解和感觉受歧视、社会地位低, 也是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重要原因 不少医院长期以来受重医轻护的观念影响, 独尊医, 忽视护士的劳动成果[6]。加上精神科护理大多是生活护理, 医院领导、医生、病人家属都认为精神科护理技术含量不高, 护士的社会价值感得不到认可, 产生厌倦、懈怠感, 以致心理失衡。因为精神科护士和其他各科护士不一样, 既要具备全面的护理理论及技能, 又要精通精神专科知识。

3.4 没有足够的编制, 夜班多, 工作时间不规律性 护士长年累月三班倒, 特别是许多年轻护士夜班频繁, 遇到有危重病人或有其他护士因病因事休假时, 还要临时加班, 打乱了生物钟, 休息不好, 身心疲倦, 从而不愿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

3.5 合同制护士是精神科男护士流失的主流人群 近年在我院就有26名合同制男护士流失, 现在职合同制男护士只有10名, 很大程度影响了我院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也影响其他合同制护士的士气及工作积极性使流失率增加, 极大地制约了精神护理工作的发展, 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研究在借鉴其他文献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对造成精神科合同制护士流失的因素进行了排序, 总结出薪酬低、入编难是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首要原因, 精神专科护理风险大是又一重要原因, 而失落感、社会地位低、自我发展受限、夜班频繁、也是造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的重要因素。双轨制用人制度造成了合同制男护士流动性大, 工作不稳定。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 改善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 解决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问题, 稳定精神科护理队伍, 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 更好地为广大精神病患者提优质的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原因, 以期找出解决办法。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 对我院10名在职合同制男护士和26名流失合同制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总结出造成精神科合同制男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结果 按百分比对调查结果进行排序, 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薪酬低、入编难, 精神专科风险大心理压力大, 失落感、社会地位低, 自我发展受限, 夜班频繁、焦虑。结论 薪酬低、入编难, 精神专科风险大, 以及合同制护士过多是造成精神科护士流失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精神科,男护士,流失,原因,数据收集

参考文献

[1]张茜, 李杨春.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8 (9) :12-14.

[2]华小芳.美国护士职业压力与护士短缺危机的最新研究[J].护理与康复, 2003, 3 (2) :133-135.

[3]赵然, 方晓义.护士工作压力、A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 (2) :153-155.

[4]张红云, 张红梅, 梁炜, 等.精神病专科护士职业紧张对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8 (9) :1-13.

[5]张清华, 刘小华.不同科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6) :18-20.

[6]孙月芬, 康福霞.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2) :93.

合同年调查分析 篇2

2010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好“十一五”收官战,创新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从不同角度,实施了多项富民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热点频现,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一、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据10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居民家庭总收入28904.36元,同比增长9.38%;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222.09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了平稳增长。收入四项构成呈全面增长态势,2010年,我区居民家庭总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人均分别为15241.36元、4460.30元、630.55元和8572.15,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00%、12.14%、17.47%和6.42%。

(一)多点撬动,工资性收入稳健增长

工资性收入作为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拉动点,在2010年保持了稳健增长,全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241.36元,同比增长10%,工资性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比重为52.73%,拉动增长5.2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形势持续好转,有利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职工工资和年终奖有所增加;根据江苏省统一政策,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3%,带动中低收入群体薪资水平的整体上升;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不断到位成为居民家庭收入有力增长点。

(二)富民政策得力拉动转移性收入增长 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8572.15元,同比增长6.42%,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比重29.66%,拉动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为7148.4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6%,是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构成。富民政策得力是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增长,基础养老金和养老补贴标准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等。

(三)经济环境好转促进经营性收入增加

2010年我区人均经营性净收入4460.3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4%,是拉动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的有力因素,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比重为15.43%,拉动增长1.87个百分点。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及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地方经济迅速复苏,呈较快发展势头,城镇个体和私营业主的从业人数与收入均相应增加,有力促进了经营性收入的增加。

(四)出租房市场升温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

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630.5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47%。一年来,国家不断加强房地产调控力度,在打压了房地产交易热度的同时也产生了出租房市场升温、房租价格上涨的副作用,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增幅较大,达423.64元,同比增长41.43%,大幅提升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速。

二、居民消费活跃,热点频现

纵观2010年,居民消费活跃,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9318.96元,同比增长10.22%,其中服务类消费支出5588.68元,同比增长18.98%。八大类消费性支出呈“七升一降”,其中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及家庭设备用品等消费项目增长较快,而其他商品和服务同比略降。

(一)食品类支出保持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

今年以来,受通胀影响,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居民家庭食品类消费,全年人均食品类消费达6053.75元,同比增长3.17%。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由上年同期的33.47%下降到今年的31.34%,同时食品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表明居民的饮食结构更加健康,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肉禽蛋水产品以及蔬菜水果的人均消费量均呈增长态势,并且在食品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奶及奶制品消费在单价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增长了5.82%。

(二)居住类支出增长较快,支出结构受房市调控影响明显 受今年4月和7月两次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我区房产交易趋冷,在参与抽样调查的100户居民家庭中无一户在今年购置房产,与之相应的,居民家庭的装潢类消费支出直线下降,人均仅33.87元,同比下降79.17%。但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成本下降,使得一些大功率高能耗的高档家电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家庭能耗,居民家庭水电燃料支出增长明显,人均达811.57元,同比增长19.15%;新小区入住率的提升对物业服务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相应支出,全年物业管理费人均108.36元,同比增长近一倍,共同拉动人均居住类支出达到1098.44元,同比增长10.86%。

(三)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消费增势明显,2010年我区居民家庭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消费增势明显,人均达1261.96元,同比增长15.29%。

随着技术的进步,家用电器更新换代迅速,功能不断增强的同时成本也更加低廉,在社会消费品一片喊涨声中,家用电器的价格一直保持着稳定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同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家电优惠政策和家电大卖场层出不穷的促销手段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居民家庭设备的消费,而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一些过去价格高昂的高档家用电器如中央空调、地暖等也开始逐渐普及,全年我区市居民人均家庭耐用品支出为590.9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2%。

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开始选择通过家政服务来使自己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2010年我区居民家庭人均家政服务支出达184.91元,同比增长56.48%。

(四)交通和通讯类消费强势上涨。

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为3726.1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24%,增势强劲。

今年以来,受国家购车优惠政策即将到期的传言影响,家用汽车市场持续火热,全年居民家庭家用交通工具支出1854.49元,同比增长26.28%。

2010年居民用于通讯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45.55元,同比增长54.64%,主要原因是高端智能手机的大众化以及3G网络和高质量家庭宽带的普及带来的电信费用的增长。

(五)居民更加注重文化和教育消费

2010年,我区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的人均消费支出为2922.23元,同比增长23.31%,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5.13%,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个百分点。上海世博会对于常州旅游服务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全年人均团体旅游支出为536.16元,同比增长了25.52%。教育方面,受国家政策影响,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下降,人均仅为0.96元,基本杜绝了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现象。但是居民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升温,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兴趣班以及出国留学等,非义务教育费用、培训班费用、家教费等支出增长较快,同时车市的火爆也拉动了驾驶培训市场,受其影响,居民家庭成人教育费用大幅提升,共同拉动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增长24.57%,达1450.33元。

(六)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同比略降

合同年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 对全社会劳动关系作出了重大调整, 这对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在该法草案讨论、通过及公布生效之初的各个环节, 都引起了企业、职工、管理部门的强烈震动, 各类媒体上频频出现企业界、学术界代表和职工热议《劳动合同法》的报道。劳动保障部门据此认为, 对于这部法律, 应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针对该法实施一年来企业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推进各方继续建设性的执行。

广州市施行《劳动合同法》一年来,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后, 其正面效应已经开始凸显,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明显受到重视, 守法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幅不大, 主要压力来自“心理成本”。我们对广州的部分企业、相关组织的人士、企业主及企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 调查结果及分析、启示如下。

1 调查结果统计

(1) 对《劳动合同法》的总体反映和评价, 反映“很好”占25%, “一般”占55%, “很差”占10%, 另有10%认为“说不清”。

(2) 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反映“非常好”占45%, “一般”占50%, 仅5%认为“不好”。在推行书面合同方面, 认为“有困难”有30%, “暂时没困难”有50%, 受访者大多认为“小企业有困难”。

(3) 在劳动争议方面, 6成受访者反映“发生过, 很好的处理”。4成左右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没有增加”劳动纠纷。一半左右认为“明显增加”劳动纠纷。

(4) 在《劳动合同法》是否明显增加用工成本方面, 75%受访者认为“明显增加”, 25%认为“不大明显”。增加成本来源于劳动管理费用以及工资支出。在用工成本负担方面“没有困难”占45%, “有困难”占30%, “其他”占25%。在缩减和节制用工方面, 3成企业“没有”行动, 而4成“有”缩减和节制用工, 另有3成“不确定”是否缩减和节制用工。

(5) 在劳动合同续订方面, “完全续订”的有30%, “基本续订”的有55%, 另有15%“等等看”。关于固定期限合同因续订等原因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 认为“合理”的30%, “暂时不好说”的50%。“不合理”的20%。对固定期限合同因续订等原因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是否会形成合同解除和优化管理上的困难或障碍, 认为“会”的占40%, “不会”的占30%, “其他”的30%, 有些受访者反映“小私企可能会”、“对转订的理解不明确”。

(6) 关于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问题, 认为操作上“有困难”占40%, 困难主要有劳动合同的范本问题、补偿金的适用、补偿金的计量。

(7) 在社会保险方面, 认为在社保办理和缴纳方面, 30%认为“没有负担”, 50%认为“可以接受”, 20%认为“有困难”。在社保的登记、缴纳和转移方面, “存在困难”占50%。社保的转移是存在最普遍的困难 (30%左右) , 外来工的社保问题和社保时间的确定也是企业办理社保的困难。

(8) 近半成受访者认为使用了劳务派遣、非全日制、弹性工时制度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工程项目用工) 等灵活用工方式, 部分用工比例达到30%左右。在该法实施后, 一半左右受访者对以上用工方式已经做出或将要做出大幅度调整。

(9) 在工资薪酬的成本负担方面, 70%认为“可以接受”, 仅25%觉得“负担很大”, 另有5%觉得“无所谓”。在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合同法》要求的试用期最低工资待遇方面, 认为“合理”占90%, “无所谓”占10%。在派遣工等灵活用工人员在实行与正式员工的同工同酬方面, 一半左右受访者认为“存在困难”。在加班工资支付和劳动定额管理上, 认为“没有困难”占60%, 困难主要有“节假日的加班问题”以及“企业规范执行问题”。在加班时间限制问题上, 部分企业提出该规定不符合企业的要求, 希望增加每周加班时间。

(10) 在员工流动方面, “流动很大”占30%, “流动不大”占50%。6成认为存在人才流失, 4成认为暂时不存在人才流失。在人才培训、特殊待遇提升、保密与竞业限制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约定的实施现状方面, “很好”占10%, “一般”占70%, “较差”20%。在操作上4成左右反映“存在困难”, 部分企业反映有些员工常常“不辞而别”。

(11) 在内部规章、劳动合同、岗位分类、薪酬分配、绩效考核、生产安全与职业卫生方面的管理现状, 反映“很好”占30%, “一般”占70%。操作上, 一半左右存在困难。

(12) 关于企业在工会组织与活动、职工民主参与方面的现状, 认为“很好”占20%, “一般”占50%, 有30%认为“不好”。在集体协商开展和集体合同签订方面, 反映“很好”有10%, “一般”有40%, “较差”有50%。在工会和集体合同操作方面, “存在困难”占60%, 其困难为工会组织不健全以及对相关规定不明确。

2 分析及启示

(1) 总体评价一般。据调查, 多数企业对于《劳动合同法》的总体评价一般, 部分企业对该法的总体评价并不明确, 而认为该法“非常好”或“很差”也并不多见。企业普遍希望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 尽快出台实施细则, 帮助企业更好的解读和实施该法。

企业对《劳动合同法》若干条款反应比较强烈, 希望能重点修改或者在出台该法的实施细则时加以补充和解释。

第一、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款。企业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有所质疑, 对该规定是否能适用于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并不肯定。企业对固定期限合同和非固定期限的转换上的解读存在一定困难。其中有一半以上受访者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有异议 (包括可行性、由固定期限合同转订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 , 希望重点修改和完善。

第二、关于对加班的限制条款。由于各地区、行业企业实际的差异, 部分企业对于加班时间的限制条款存在异议, 认为该条款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存在负面影响, 希望实施细则根据具体情况对该条款进行完善。

第三、关于社保的条款。劳动者未参加社会保险, 企业应该承担责任, 但对于由于劳动者自身原因而未参加社会保险的, 企业是否免除责任的规定不明确, 企业希望这方面规定更为具体合理。目前企业所反映的种种压力, 排在首位的, 并不是因《劳动合同法》而增加劳动成本, 企业最担心的, 是对违反劳动法规的“历史旧账”, “一怕算加班费, 二怕补社保费。”

(2) 用工成本有所增加。多数企业感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这种成本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工人工资以及劳动管理费用的增加。同时, 这种成本的增加大部分是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绝大多数企业可以接受目前工资薪酬的成本负担;企业并没有明显感觉到在用工成本负担上存在困难;企业对试用期的最低工资要求以及加班费的支付方面基本认同。但是, 企业对于加班时间的限制以及节假日的加班费的支持方面还有异议。另外, 有部分企业有了缩减和节制用工的行动或打算。

(3) 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续订良好。广州市企业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较好, 除部分小企业在签订书面合同方面有一定困难外, 大部分企业对该规定的执行暂时没有困难。劳动合同基本能续订, 部分企业完全续订了劳动合同。对于劳动合同因续订等原因由固定期限转为无固定期限, 多数企业对该方面规定的合理性并不明确, 也有部分企业认为该规定是合理的。对于固定期限合同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否引起合同解除、优化管理以及用工僵化方面的困难, 企业意见并不一致。但部分企业认为该方面条款规定不明确, 需要实施细则进一步补充完善。而在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终止方面, 不少企业感到操作存在困难, 主要是合同范本、补偿金的计量和发放方法不明确。

(4) 社会保险事项有待细化。企业在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方面,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但大多数企业认为这种成本负担是可以接受的。但在社会保险的缴纳、登记和转移上, 企业存在一定困难, 主要是:外来工的保险问题并不明确;保险的区域间转移操作上并不了解;劳动时间和保险时间的确定等方面, 有待实施细则进行详尽的规定和解释。

(5) 员工流动较为严重。广州市企业普遍存在员工流动现象, 不少企业员工流动较大, 部分企业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企业对《劳动合同法》赋予员工充分的辞职自由的规定基本认同, 但要求员工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该权利。企业在人才培训、特殊待遇提升、保密与竞业限制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约定上的实施情况一般, 在依照《劳动合同法》操作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困难, 但企业反映一些人才不遵守法律和合同有关规定, 一走了之, 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6) 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在内部规章、劳动合同、岗位分类、薪酬分配、绩效考核、生产安全与职业卫生方面情况良好,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并没有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有部分企业认为在这方面还有操作上的困难, 具体是何困难还有待调查。

(7) 企业工会有待健全。在工会组织与活动、职工民主参与方面总体情况较好, 在集体协商开展和集体合同签订方面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法》关于工会和集体合同方面的要求, 企业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 其主要原因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工会组织不健全, 很难开展工作;二是企业对集体合同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操作性不强, 需要在实施细则中加以补充和解释。

(8) 劳动关系基本稳定。在受访企业中, 大多数企业曾经有过劳动争议, 但都能较好的处理。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多数企业的劳动纠纷并没有明显增加, 部分企业劳动纠纷有所增加, 可能原因在于该法实施后, 企业需要对劳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修改, 短时间内会与劳动者产生劳动争议和纠纷。对于《劳动合同法》是否能促进劳动关系的长期和谐稳定, 多数企业并不肯定, 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2017年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结果 篇4

(一)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学习压力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适中。27.8%的学生觉得目前的学习压力过大,4.5%的学生觉得目前的学习压力过小,67.7%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还可以。

调查还显示,家庭的期望与自己的期望是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只有5.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望,而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的期望和自己的期望学生分别占72.9%和21.7%。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会主动学习的学生占21.8%,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占32.6%,而极少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最多,占45.6%,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问及目前影响学生学业的最大因素时,选择最多的是情绪,占54.3%,第二是学习方法,占31.4%,而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学校学习环境分别占11.2%和3.1%。因此,老师平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适当地给予关心。

3、学习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82.00%的学生知道生活习惯对学习有影响,但是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并不多。80%的学生在家没有学习的习惯,课余时间69.43%的学生会去网吧消遣,35.93%的学生不能很快的进入睡眠。

随着初中学习的不断深入,压力也随之而来,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38.88%的学生没有向人倾诉的习惯,35.93%存在失眠的问题。(二)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没有与同伴和父母相处时的亲近感。在问卷中,学生选择对师生关系很满意的只占12.1%,而选择满意程度一般的比例高达78.6%,其他的9.3%选择对师生关系不满意。学生对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中,很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选项的比例分别为44.5%、51.5%和4%,对父母亲近感的程度中,很亲近、一般和不亲近的比例分别为41%、52.2%和6.8%。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大部分人对与同龄人和父母的交往比较满意,而与老师之间则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种现象对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不太有利,所以老师应该尝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三)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挫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强。47.4%的学生表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听朋友意见,但以自己为主,20.8%的学生选择独自面对,只有2.5%的学生会完全依赖朋友。在问卷中,表示受过挫折并能承受的同学和未受过挫折但自认可以承受的同学分别占37%和26.4%,只有22.2%的同学表示所受过的挫折在其心理留下了阴影,而剩下14.4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挫折。

五、对策及建议: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学习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根据中学生心理状况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从以下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跑线,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的气氛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在民主家庭中,孩子有安全感、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气氛紧张、人际关系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则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个性品质可塑性极强时期极力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除了给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外,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适当,要有益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切记不要将事业、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负面情绪疏导给孩子,而自己应该用积极心态和情绪去面对,从而为孩子树立榜样。特别是有的家长在受挫折后形成的生活偏见,不能当成“人生经验”,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孩子,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些不正确的生活信念。

(二)在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是人生的又一重要课堂。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心理健康理论部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个体学习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短、长期学习计划,寻找稳固的学习动机;二是实际操作训练部分,训练活动内容包括话题辩论、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从而能认识自己,自主分析自身问题产生原因,进而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压力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是学生进步的推动器,它也可以是学生放弃的助燃气,关键就在与老师如何去引导。针对学生普遍信心不足这个问题,应当引起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高度重视,要求老师在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在指出学生不足的同时,别忘鼓励学生,给学生打气。

(三)孩子越是能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习能力也就越强。学生的生活习惯应从小培养,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家长以及小学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导致目前高中生普遍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严重的窒碍了学生身体、学习的成长、提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提醒学生、培养学生去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持之以恒的保持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对于部分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他人交往的学生,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当密切关注,经常同这部分学生交流沟通,时刻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做好疏通、引导的工作,让他们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生活当中去。

合同年调查分析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0年1月-2012年7月广西发生的892例职业中毒病人列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对2000-2012年广西发生的892例职业病中毒个案卡及其职业中毒有关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undefined表示。

2 结果

2.1 企业规模分布

892例职业中毒患者中,急性职业中毒人数为213人(占23.9%),死亡人数为18人;慢性职业中毒人数为679人(占76.1%)。大型企业职业中毒病例数为349人(占39.1%),其中急性中毒人数为48人,慢性职业中毒为301人;中型企业人数为261人(占29.3%),其中急性中毒人数为61人,慢性职业中毒为200人;小型企业255人(占28.6%),其中急性中毒人数为85人,慢性职业中毒为170人;企业规模不详的有19人(占3.0%)。见表1。

(例)

2.2 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公有经济型企业职业中毒病例数为306人(占34.3%),其中急性中毒79人,慢性职业中毒227人。非公有经济型企业职业病例数为586人(占65.7%),其中急性中毒134人,慢性职业中毒452人。见表2。

(例)

2.3 地区分布

河池市报告职业病人数为430人(占48.2%),其中急性中毒37人,慢性职业中毒393人。梧州市报告职业病人数为203人(占22.8%),其中急性中毒7人,慢性职业中毒196人。柳州市报告职业病人数为56人(占6.3%),其中急性中毒43人,慢性职业中毒13人。其他城市职业病分布见表3。

2.4 行业分布

职业中毒病例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7人(占40.8%),其中急性中毒49人,慢性职业中毒298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12人(占36.7%),其中急性中毒37人,慢性职业中毒275人。轻工98人(占11.5%),其中急性中毒66人,慢性职业中毒32人。其他行业分布见表4。

(例)

(例)

3 讨论

随着工农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职业性毒物种类在增多,发生中毒事故的潜在威胁逐步增大,职业中毒约占各类职业病发病总数的20%[1]。广西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企业数量较多,而且多数企业规模小、流动性强[2]。从本次调查得知,广西2000-2012年急、慢性职业中毒多数发生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这些企业防护设施简陋,对职业卫生防护不重视,职工对职业卫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少,工作中不注意卫生防护,人员整体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等[3,4,5,6,7]。广西职业中毒行业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邱毅等[8]调查一致。集中分布于河池市和梧州市,需加强对该地区中小型金属矿采和冶炼行业的监管。

针对本区职业中毒的发病特点,为有效降低职业中毒的发生和危害,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对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监督;二是为企业提供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支持,提高企业的职业中毒防护意识和加强企业的职业中毒防护措施;三是加强重点毒物的职业卫生监督,督促企业安装通风排毒措施,配备毒物泄露自动报警仪;四是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加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法律主体责任意识和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五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强化救援人员的救援知识,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救援成功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中毒的危害。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职业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笔者对2000-2012年间发生的892例职业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广西职业中毒以慢性职业中毒(占76.1%)为主,其次为急性中毒(占23.9%)。企业规模分布以大型企业为主(占39.1%),其次为中型企业(占29.3%)。公有经济型企业职业中毒报告例数306人(占34.3%),非公有经济型企业职业病报告例数586人(占65.7%)。地区分布主要在河池市(占48.2%),其次为梧州市(占22.8%)。行业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40.8%),其次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36.7%)。结论 需加强对河池和梧州地区的中小型金属矿采业和冶炼行业的监管,同时加强对接尘工人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

关键词:职业,中毒,广西,调查

参考文献

(1)孟庆普,李勇强.尘肺村的无奈(N).健康报,2005,8.3,7426.

(2)葛宪民,江世强,韦波,等.广西3起有毒化学品重大事故的救治方法和控制体会(J).中国职业医学,2003,30(4):55.

(3)秦克江,蒋东方,葛宪民,等.某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4,30(2):108-110.

(4)张翠萍,刘喜房,黄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前后保定市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情况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9,25(2):133-135.

(5)房云,杨冬梅,郭宗萍,等.中小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调查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9,35(2):102-104.

(6)余丹,刘敏,蒋然子.个体民营企业职工职业卫生问卷调查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1):33-34.

(7)朱琳,魏云芳,宋月.北京市朝阳区2004-2008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1):81-82.

合同年调查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延期归档病历定义

以患者出院当天起计算, 7d内 (5个法定工作日) 未完成由临床科室转交到信息科的病历称为延期归档病历, 遇上法定长假相应顺延日期, 但5个法定工作日保持不变。

1.2 方法

按临床科室分为妇科病房、产科病房、儿科病房和新生儿病房分类统计。统计起止日期:2011年3月1日-6月18日出院的病历。统计源资料为由信息科提供与保存。

2 结 果

2011年3月1日-6月18日出院病历共4149份, 延期归档病历495份占11.93%。延期归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妇科病房18.86% (113/599) 、新生儿科病房18.49% (127/687) 、儿科病房9.20% (87/946) 、产科病房8.76% (168/1917) 。

3 讨 论

病历是患者在医院就诊或住院过程中全过程的真实记载[1]。病历必须按时按质完成各项病历书写, 病历书写必须具备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病历是正确诊断疾病和决定治疗方案所不可缺乏的重要依据, 也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是医院医疗管理信息和医护工作质量的客观凭证, 是进行临床科研和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资料[2];对于医疗事故争议, 不论是行政处理, 还是司法解决, 病历都是重要法律依据。中国医疗法律方面实行举证倒置, 在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医疗意外, 若无足够的证明医师及医院方无过错, 就要医师和医院共同负担医疗意外的所有责任, 数以百万计的医疗风险由医师和医院共同负担[3]。病历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归档, 无足够的依据证明医师及医院方无过错, 对医护人员、医院不利。病例归档入库后还在修改是一种不安全行为, 在公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 病历修改所引起的患方对病历真实性的质疑往往导致医疗机构处于非常被动甚至败诉的境地。修改病历应把握修改的时机、方法和程度, 从管理模式上探讨如何从根本上杜绝病历归档入库后的修改[4]。

病案管理是一个流程化的工作, 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卡壳”, 就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工作。病案管理工作中, 一个突出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已出院的病历无法及时归档, 现在我院上架存档的病历都是3个月前的病历, 前面的工作流程不能及时完成, 严重影响后面流程的工作。出院病历无法及时归档的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科室人均住院时间短, 病床周转快, 临床医师工作量大, 不能按期完成病案记录。 (2) 病案资料不完整, 如各种病理检查和细菌培养, 因其检查的特殊性, 有的无法在患者出院前出报告单。 (3) 签字环节多。住院医师、质控医师、质控护士、科主任, 其中任何一位忙碌、休假或外出均无法及时签名。 (4) 医师重视度不够, 责任心不强, 未意识到病案及时归档的重要性。

我院妇科病房和新生儿科病房延期归档病历率较高, 建议优化与改进工作程序, 提高病历档案质量, 降低延期归档病历比例。

参考文献

[1]徐铼媛.病历归档错位原因分析及对策[J].兰台世界, 2008, 11:25-26.

[2]肖相云, 张宁.3412名活产儿产妇市区与乡村分娩方式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17) :107-108.

[3]张勇, 黄雄, 林毓群.加强出院病历归档管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24) :5901-5902.

合同年调查分析 篇7

1 上海市自然概况

1.1 自然概况

上海市位于30°40'~31°53'N,120°51'~122°12'E,主要是由长江带来的泥沙冲淤而成的平原,地势平坦。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5.2~15.9℃,1月份的平均气温3.1~3.9℃,极端最低气温-12.1℃。

1.1 2008年雨雪冰冻天气状况

2008年初,发生于上海的雨雪冰冻天气主要集中在1月25~29日,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事件表现为(1)平均气温明显偏低。上海全市1月下旬至2月上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1~2.9℃,平均最高气温偏低3.4~4.6℃,为30年来最低。(2)雨雪量大。1月下旬上海市区累积雨雪量114 mm,为190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1月25日至29日,市区累计雨雪量达54.4 mm,积雪最深达4 cm,为1991年(雪深5 cm)以来最大,郊区雪深17 cm,与1984年17 cm相当。(3)持续时间长。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持续26天,上海市辖区雨雪日长达21天,其中雪日达12天(上海市气象局)。

2 方法与材料

2.1 调查方法

2008年2月初至3月下旬分别对上海市四季生态公园、延中绿地、中山公园、鲁迅公园、植物园、南北高架绿地、某居住区绿地、园林学校绿地、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浦东世纪大道等10处绿地进行3次抽样调查,以5~15株为一个样方,随机抽样,记录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园林植物的枝叶冻害情况,并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

2.2 调查材料

参考上海绿地最新骨干树种规划及使用频率最高的园林植物(上海市绿化局,2007年),根据2008年雪冻灾害后受灾植物普查结果,确定调查对象。普查发现,150余种落叶树种未见明显受害,因此,确定调查树种主要为常绿木本植物及部分新品种植物,如:女贞(Ligustrum lucidum)、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紫竹(Pbyllostachys nigr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红花檵木(Lor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茶梅(Camellia sasanqua)、天竺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含笑(Michelia figo)、栀子(Cardenia jasminoides)、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椤木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银荆(Acacia dealbat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地中海荚蒾(Viburnum tinus)、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花叶蔓长春(Vinca major cv.Variegata)、华盛顿棕榈(Washingtonia filiferan)、金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水果蓝(Teucrium fruitcans)、苏铁(Cycas revolute)、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银海枣(Phoenix sylvestris)、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var.nana)、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美洲茶(Ceannothus pall)、红叶石楠(Photinia glabra)、蚊母(Distylium racemosum)等38种。

2.3 雨雪冰冻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物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物候观测网中冻害观察分级标准,结合本次灾情制定2008年上海城市绿地植物冻害等级划分标准:0级,植株基本无冻害表现;1级,<25%叶片受冻;2级,25%~50%叶片受冻;3级,>50%叶片受冻;4级,全部叶片受冻脱落;5级,植株死亡。

3 结果与分析

3.1 冻害调查结果

10处绿地共调查常绿园林木本植物38种,0级无冻害15种,占39.5%;受冻植物共23种,其中1级冻害6种,占15.8%;2级冻害5种,占13.2%;3级冻害7种,占18.4%;4级冻害3种,占10.5%;5级冻害2种,占13.2%(见表1)。

3.2 冻害影响因子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上海城市绿地植物的冻害程度与树种、耐寒度、栽植时间、种植方位、土壤条件、防护措施等有关。

3.2.1 树种。

调查结果表明,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在雨雪冰冻灾害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6种乡土树种中,无冻害者13种,占50%,12种外来树种无冻害者仅2种,占16.6%;3级以上冻害,严重影响园林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26种乡土树种中仅6种,占23.1%,12种外来树种中多达6种,占50%(见表1)。因此,从较热地区引进的植物更容易遭受冻害袭击,而乡土树种能适应当地气候变化,其抗逆性和稳定性比较强。

3.3.2 耐寒度。

上海冬季极端低温为-12.1℃,调查的38种常绿植物耐寒度在-12℃以下的有15种(见表2),其中11种无冻害表现,4种植物遭受冻害,其中1级冻害1种,2级冻害2种,5级冻害1种,该4种植物均位于郊区,而且为新植未渡过缓苗期者;耐寒度在-12℃以上的植物共23种(见表3),其中仅4种无冻害表现,19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中1级冻害5种,2级冻害3种,3级冻害7种,4级冻害3种,5级冻害1种。因此,耐寒度高于上海冬季极端低温的植物更容易遭受冻害袭击,耐寒度低于上海冬季极端低温的植物抵抗冻的能力明显增强。

3.3.3 栽植时间。

调查显示,同一品种,秋季新植者较已过缓苗期的容易受冻。如红叶石楠、蚊母一般无冻害,而某居住小区花坛内秋季新栽植的红叶石楠、蚊母有冻死现象发生;四季生态公园内秋季新植的地中海荚蒾有1级冻害、扶芳藤有2级冻害、水果蓝有3级冻害,而渡过缓苗期的一般无冻害;某居住小区内秋季新植的蒲葵、加拿利海枣有4级冻害,而已过缓苗期的一般为2级冻害(见表4)。

3.3.4 种植方位。

相同条件下,同一品种,栽植于上海郊区的加拿利海枣、蒲葵受害等级为4级,栽植于市区的冻害等级为2级,因此栽植于郊区的受害严重于市区,这是因为城市的热岛效应,市区温度要较高一些[3]。栽植于空旷地美洲茶、蒲葵的冻害等级为4级而栽植于向阳背风处的冻害等级为1级和2级,因此种植于空旷地的较向阳背风处的冻害严重;种植于风口处的银海枣、凤尾竹冻害等级为4级,而避风处的冻害等级为2级,因此栽植于风口处的较避风处冻害严重(见表5)。

3.3.5 土壤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生长在含水量高的土壤比生长在干燥土壤中的植物容易受害。如表6,种植于水岸边的苏铁(四季生态公园)、凤尾竹(园林学校绿地)冻害等级为4级,较栽植于草坪上的受害严重,这可能是由于土壤湿润时,水分供应充足,植物体内含水量较高,容易结冰受冻。

3.3.6 防护措施。

在上海,棕榈类的植物(除棕榈)入冬前一定要采取正确的防寒措施,尤其是2~3 a内栽植的。某居住区绿地内同样是秋季新栽植的银海枣,采取薄膜包扎防寒者冻害较轻(2级),只采取草帘包扎树干者叶片基本冻死,冻害严重(4级);同样是中型的加拿利海枣叶片未采取防寒措施的冻害为2级,而将整个植株罩在编织袋搭的“房子”内的未有冻害(见表7)。因此,对易受冻的植物入冬前采取正确的防寒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或避免冻害。

4 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调查了上海市近200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园林木本植物以及新品种植物,其中落叶树种无冻害表现,常绿树易遭受冻害袭击。因此,在上海绿化树种规划和绿地建设中,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要合理,当前上海绿地中常绿树种占57%(上海市绿化局),要适当控制常绿树的使用。

调查发现:1)耐寒度低于上海冬季极端低温的植物抵抗冻害的能力较强,耐寒度高于上海冬季极端低温的24种植物有79.2%遭受冻害,易受冻。因此,引进品种要慎重,应严格遵循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4],充分调查植物原产地与引种地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温等限制植物引种的主要生态因子,并进行严格的引种驯化。2)秋季新栽植的树种易受冻害,因此,绿地建设中对易受冻害植物或新品种植物最好在春季栽植,使其在冬季来临前能渡过缓苗期。3)同种植物栽植于郊区较市区冻害严重;空旷处、风口处较避风处冻害严重;水岸边较远离水处的植物冻害严重。因此在植物造景设计时,要实地调查立地条件,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调查结果显示,对易受冻害植物采取正确防护措施能减轻其冻害级别或免受冻害。因此在入冬前,对易受害的植物应采取覆盖草席、塑料薄膜等方法提高树体的抗寒能力。

摘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2008年初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上海城市绿地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害较为严重的是耐寒度高于上海冬季极端低温、从较热地区引进的常绿植物,冻害程度与树种、耐寒度、栽植时间、种植方位、土壤条件、防护措施等有关。

关键词:冻害,常绿植物,调查,城市绿地

参考文献

[1]吴际友,王旭军,廖德志,等.冰冻雨雪灾害中城市森林抗雪压特性及评价[J].林业科学,2008(11):59-63.

[2]李燕山,刘水萍.江西安福湿地松冰冻雪灾调查分析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9-25.

[3]张庆费,吴海萍,许东新.上海引种的7种棕榈科植物冻害状况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1):110-114.

合同年调查分析 篇8

2008年1~12月每月随机抽取门诊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处方数进行登记, 1年累计13426张, 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360张, 占处方总数的2.68%。以药品说明书,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期刊、药物配伍禁忌表及相关的药物工具书为评价标准, 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将360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统计, 结果见表1。

3 不合理用药分析

3.1 配伍不当

3.1.1 配伍后药理拮抗、稳定性下降、疗效降低

硫酸镁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用:产生浑浊、变色, 镁是钙的拮抗剂, 它能影响钙离子的膜通透性及其结合分布和交流[4]。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或维生素B6注射液联用;因含钙药物与含磷酸盐、硫酸盐、琥珀酸盐及一些弱酸弱碱盐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这些药物配伍后会产生不溶于水的钙盐。

炎琥宁和穿琥宁与酸性、碱性及含抗氧剂 (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 类药物配伍会使其稳定性、溶解度降低。临床常见炎琥宁或穿琥宁与维生素B6注射液 (酸性药物) 、维生素C注射液 (酸性药物及含抗氧剂) 配伍联用或与抗菌药物配伍联用。而抗菌药物大多偏酸性或碱性, 也不宜配伍, 建议炎琥宁和穿琥宁单独输注[6]。

常见辅酶A注射剂、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与肌苷注射液联合配伍使用, 经查配伍应用检索表, 肌苷注射液不宜与上叙药物配伍, 配伍后会使药物的稳定性及疗效下降。也可见能量合剂中加入西米替丁注射液的处方, 但西米替丁注射液与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故应引起注意。

维生素C与维生素K配伍, 两类药物易溶于水且极性较大, 相遇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致作用效果减弱或失效[8]。

利巴韦林与青霉素钠配伍, 抗微生物作用有所减弱, 稳定性稍有降低, 还有易增加不良反应的报道[4]。

维生C与青霉素联用可发生化学反应而致效价减低或失效, 而配伍禁忌表上未标明禁忌, 故目前临床上仍常有盲目配用现象[4]。

青霉素钠与氨苄西林青霉素均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而发挥抗菌效应, 两药联用可因竟争同一结合点产生拮抗, 甚至导致耐药菌的产生故不宜联用。

辅酶A不宜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用, 因为辅酶A为水溶性具有生理活性物质, 如溶液PH值升高时不稳定, 易产生沉淀。

氨苄青霉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 其中维生素B6可使氨苄青霉素活性丢失[10]。

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为解痉止痛药物, 处方中多见其与维生素B6注射液、辅酶A注射剂等药物合用, 然而此种配伍会出现理化、药理等配伍禁忌, 应分开使用。

阿洛西林钠与维生素B6配伍会产生沉淀, 与维生素C配伍时pH变化>0.2, 宜少配伍。

头孢他定与维生素C注射液合用时会使维生素C含量下降, 宜少配伍。

黄芪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合用时输液瓶中有混浊物产生。

胰岛素是一个双链肽, 有一定的等电点, 和其他电解质等药物合用容易发生变性, 降低疗效。

3.1.2 配伍后毒副作用增加

西咪替丁注射液与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用, 西咪替丁与氨基糖苷类有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 这种作用不被新斯的明对抗只能被氯化钙注射液对抗, 因此与阿米卡星合用时, 可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地塞米松注射液与庆大霉素注射液联用有所致软瘫的文献报道[4]。

地塞米松注射液与克林霉素磷酸酯, 两药联用可抑制免疫作用[4]。

地塞米松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伍用可诱发kitamuru综合症[6]。

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药联用会增加肾毒性, 对老年人用药尤应注意。

克林霉素磷酸酯与阿米卡星注射液联用对神经肌肉阻止作用增加[3]。此两药联用在妇科处方中比较多见。

3.2 溶媒使用不当

3.2.1 溶媒使用量不当

按规定的溶媒量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避免血药浓度过低。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2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成人应将每次量溶于50~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

克林霉素磷酸酯1.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应将本品0.6g溶于100mL~200mL0.9%氯化钠注射液。

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3.2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本品的一次量3.2g应溶于100~150mL稀释液。

3.2.2 溶媒选择不当

5%葡萄糖注射液与青霉素钠或氨苄西林青霉素, 此2种药遇酸、碱易分解, 它的最稳定的pH值为6~7, 而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是3.5~5.5易使药物分解而降低疗效, 故青霉素应选用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7]。

10%葡萄糖注射液与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配伍,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 故本品不能与含上述物质的溶液混合。

0.9%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氟罗沙星配伍, 氟罗沙星为第三代哇诺酮类药物, 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 遇强电解质如氯化钠、氯化钾会发生同离子效应析出沉淀, 因而忌与含氯离子的溶液配伍。

丹参酮IIA磺酸钠与10%氯化钾注射液或10%氯化钠注射液等配伍会发生盐析, 出现絮凝现象, 建议与高浓度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应先稀释后混合。

阿昔洛韦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会变色。

氨氯西林钠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 会降低疗效。

头孢曲松钠加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会产生乳白色混浊。

红霉素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会析出结晶、沉淀。

表阿霉素加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会产生呈红色漂浮状不溶物, 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会降低疗效。

3.3 给药间隔时间不当

处方中常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6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缓慢静滴, 1d1次;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6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缓慢静滴, 1d1次。然而, 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属繁殖期杀菌剂, 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 其抗菌原则是将用药时间间隔缩短, 保证在短时间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 而不是将每次剂量加大, 可将每日用药总量分次给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要求每12小时1次,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要求每6小时1次, 而处方中“每日给药1次”出现频率较高, 并且溶媒使用量偏大 (而两者半衰期仅为1h左右) , 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滴完, 无法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还可能增加药物分解所产生的致敏物质, 导致热源反应的发生[7]。

3.4 给药剂量不当

给药剂量过大易造成不良反应, 剂量过小疗效就不理想。

12岁儿童用氢溴东莨碱2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而成人用量才10~20mg属超剂量用药。

头孢美唑钠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d2次, 而成人最大日剂量为2g分2次注射。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日最大剂量为20mg, 而临床上有医生用1d1日1次剂量30mg。

成人用氨苄西林青霉素2 g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d1次, 剂量过低血药浓度达不到治疗剂量。

3.5 联合用药品种过多

有的医生或护士为求方便, 将好几种药物注入同一输液瓶中使用, 尽管有时不存在配伍禁忌, 但药物过多, 难免会加重病人肝、肾的负担, 有时甚至得不偿失, 因此, 建议药物品种较多时分开使用。

3.6 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

中药注射液成份复杂一般都含有微量鞣质、蛋白质等具有双键化合物的成分, 容易受pH等因素影响, 而使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 甚至可能与其它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使药效降低或增加不良反应。

灯盏细细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出现黑色沉淀[2]建议用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等含有电解质的输液配伍, 一些微量杂质与电解质易发生盐析或与钙离子形成溶解度较小的络合物, 聚集的络合物会使混合体中的微粒增加。因此无特殊需要求时丹参类注射液应选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

参麦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配伍, 参麦注射液因含有皀苷不能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中药注射液配伍时除了注意混合液外观发生的变化外, 有时也会出现虽然外观无变化但用仪器实测发现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因此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应按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采用规定的输液载体, 在输液配伍时若没有足够的研究文献支持, 宜单独使用。

4 讨论

总结2008年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处方合理用药分析调查结果, 分析我院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点:

(1) 部分临床医师用药经验不足, 对新药信息不够了解; (2) 部分临床医师或护士对药物的理化性质了解不够深入, 药物的配伍知识缺乏; (3) 药师和临床医生缺乏交流, 不能将药物信息有效反馈给临床医师; (4) 中药注射剂应用于临床较普遍, 使得药物间的配伍变化更复杂。

通过这次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 给临床医生提供了较多的建议, 避免了许多不合理配伍, 提高了我院输液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因而, 我们认为, 静脉药物配置处方调查分析很有意义。通过它, 我们能够运用药学知识对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干预, 起到把关作用。因此, 建议药师审方时若发现不合理或有争议的用药处方要告知临床医生, 并及时登记。每月由临床药师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并组织科内学习讨论, 把不合理用药信息每月一次总结后反馈给各临床科室供医生、护士共同参考学习。这样, 药师审方在医疗机构中就能充分发挥本职作用, 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也将成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重要内容, 药师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并督促药师不断更新药学知识, 更好地保障病人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但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我们的工作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通过审核静脉配置中心输液处方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将任重而道远。

摘要:目的通过对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分析, 加强与医师沟通, 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使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方法每月随机抽取门诊输液配置处方进行登记, 1年累计共13426张, 找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并记录其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 总结统计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我院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 主要表现为: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当、剂量不合理、给药间隔时间不当、联合用药品种过多等。

关键词:门诊输液配置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参考文献

[1]夏近春.我院2006年不合理用药调查与讨论[J].VOL20NO2, 2008.

[2]李雪松, 杨伶例, 李小平, 等.我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房, 2008, 19 (5) .

[3]张建民, 冯玲玲.静脉输液药物配伍禁忌调查[J].中国药房, 2006, 17 (20) .

[4]贾公民, 谢惠民.药物联用禁忌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2001:5ISBN~81072~210~7.

[5]蔡卫民, 郭菁, 杨婉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浅析[J].中国护理, 2007, 7 (2) .

[6]吴瀛达, 计佩影, 王增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J].药事组织, 2007, 16 (6) .

[7]姚艳冰.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福建中医药, 2005, 36 (3) .

[8]刘雯静.医院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J].药物与临床, 2008, 46 (7) .

[9]姜建芳, 何新军.7874张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5 (2) .

合同年调查分析 篇9

1 不同地区各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产量及综合表现

2014年济宁市水稻总面积4.77万hm2。其中, 鱼台县2.15万hm2, 任城区1.58万hm2, 嘉祥县0.41万hm2, 微山县0.44万hm2, 金乡县0.10万hm2, 梁山县166.67 hm2, 北湖区320 hm2, 曲阜市413.33 hm2。2014年济宁市各水稻品种种植情况见表1。

常规育秧人工插秧面积3.53万hm2, 主推品种:津稻263、淮稻11、宁粳4号;搭配品种:大粮202或大粮203。塑盘育秧机械插秧面积0.35万hm2;主推品种:苏秀867、润农10;搭配品种:山农601。直播稻面积0.80万hm2, 主推品种:屉优267;搭配品种:津原85。

2 各种技术的面积、产量及应用效果

各种技术推广面积及应用效果见表2。

注:防虫网隔离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产量分别为增加的产量。

3 2014年济宁市水稻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发生现状

3.1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5月灰飞虱不仅直接吸食水稻秧苗, 还是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传毒媒介[1,2], 1代灰飞虱在水稻秧田中等偏轻发生。据市县植保部门近日调查监测, 稻茬麦田有灰飞虱若虫90万~225万头/hm2, 较常年减少80%以上。6月经调查得出, 济宁市水稻秧田有虫25~30头/m2, 防治不及时的达50头/hm2以上。

根据市县植保站田间调查基数、两迁害虫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外地虫源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 预报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 防治适期7月29—31日;稻飞虱中偏轻发生, 防治适期8月20—23日。叶瘟病病田率64%, 略高于2013年同期, 全部为慢性病斑;水稻纹枯病病墩率5%~8%;稻飞虱 (以白背飞虱为主) 数量平均为46头/百墩, 重发地块80头/百墩以上。

根据市县区3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量, 成虫 (蛾) 发育进度、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 预报4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 防治适期为8月22—25日。8月15日为田间叶蛾高峰日。由于管理水平不同, 地块间蛾量差异大, 蛾量7 500~15 000头/hm2的地块占38.60%, 15 000头/hm2以上的地块占12.86%, 最高的达41 250头/hm2。成虫发育进度:据鱼台县植保站8月15日捕蛾解剖:一级蛾占46.2%, 二级蛾占38.5%, 三级蛾占15.3%, 全部为本地蛾。

稻瘟病主要指穗颈瘟、叶瘟、谷粒瘟、枝梗瘟等。其中, 以穗颈瘟危害程度最大, 侵染水稻穗颈部和穗轴, 后沿穗颈向上、下扩展蔓延, 病部呈黑褐色, 发病早易形成白穗, 发病晚谷粒不饱满[3,4]。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 严重的达50%以上[5,6]。自9月8日以来, 济宁市阴雨天气较多, 空气湿度大, 稻瘟病菌的侵染危害发生较多。2014年稻瘟病发生严重, 发病面积大。

3.2 自然灾害

2014年济宁市前期总体积温常年偏低, 造成抽穗、成熟期后延, 对产量影响不大。全年没有较大自然灾害。

4 各类农业机械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

全市水稻插秧机保有量684台, 完成机插秧面积0.35万hm2, 机插率达到8%。水稻联合收获机保有量830台, 小型割晒机逾2 600台, 完成机械化收获3.37万hm2, 水稻机收率突破80%, 联合收获面积1.63万hm2。但是, 与小米、玉米机械化水平相比, 水稻生产的机械化发展明显滞后, 特别是栽植环节, 远远低于全国28%的平均水平。济宁市水稻插秧使用的主要是久保田和井关洋马公司生产的水稻插秧机, 水稻收获有久保田和井关、国产陵锋水稻收割机。

水稻机械化的高效, 让农民心动。但是机械的成本和使用率让农民望而却步。比如, 一台小型的水稻插秧机, 市场售价2万元左右, 除去农技补贴30%, 每台约1.4万元;一台大型水稻插秧机除去农机补贴后, 需要6万元左右。相对单个家庭来说, 成本还是比较高[1,2]。目前, 水稻插秧机购买者, 一般是专业农机户和农村合作社。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水稻插秧机大体分为2种:小型插秧机 (0.067~0.100 hm2/h) 、大型插秧机 (0.47~0.53 hm2/h) 。人工插秧4 500元/hm2, 机械育插秧3 900元/hm2。与人工相比, 机械化插秧省时、省力、高效、快捷, 成活率相对也高, 因此水稻插秧机的前景十分看好。

摘要:阐述了2014年济宁市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产量及综合表现, 分析各项技术的推广面积、产量及应用效果, 总结济宁市水稻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发生现状等, 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推广应用,效果,山东济宁,2014年

参考文献

[1]吴修, 杨连群, 陈峰, 等.山东省水稻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13, 45 (5) :119-125.

[2]潘学彪, Rush M C.美国的水稻抗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7, 18 (1) :57-63.

[3]L EE FM, RUSHM C.Rice sheath blight:A major rice disease[J].Plant Disease (USA) , 1983 (67) :829-832.

[4]BATEMAN D F.Rhizoctonia salani:Biology and Pathology[M].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 Press, 1970:161-171.

[5]PAN X B, CHEN Z X, ZHANG Y F, et al.Preliminary evaluation for breeding advancement of resistance to rice sheath blight[J].Chinese J Rice Sci, 2001, 15 (3) :218-220.

上一篇:伽马射线辐射下一篇:双语类藏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