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通用9篇)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1
所谓精细化管理, 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 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效率, 从整体上提高工作的效益[1]。精细化管理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四个字:精、准、细、严, 精是精益求精, 追求最好;准是准确的数据和计算;细是措施细化, 特别是把执行工作细化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严是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2]。精细化管理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 柔化工作流程及岗位管理体系, 加强协调配合, 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 抓住科室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我院手术室根据自身实际工作情况, 涉及精细化管理的精髓, 将其运用到仪器设备的管理中来,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为三级甲等专科性医院, 共有15个手术间, 手术室护士共48人, 仪器设备共134台。 (1) 手术室基本仪器设备:无影灯17座, 手术床15台, 转换床5台, 外出车15台, 墙壁吸引器15台, 电动吸引器8台, 器械清洗机1台, 高温低温灭菌设备1台。 (2) 分离、切割、止血设备:高频电刀16台, 超声刀8台, 氩气刀2台, 能量平台3台, 血管闭合系统3台, 脑科双极电凝1台, 超声吸引刀1台, 双极脚踏5个。 (3) 动力系统设备:气动钻1台, 西山磨钻3台, 美敦力动力系统1台, 小骨动力系统1台, 电动胸骨锯1台。 (4) 冷冻机设备:肋间冷冻机1台。 (5) 腔镜系统设备:腹腔镜4台, 胸腔镜2台, 电切镜2台, 鼻内镜1台。 (6) 定位系统设备:C-臂X线机1台, 伽马探测仪1台, 显微镜1台。
1.2 手术室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
1.2.1 护士手术床不定时充电:
术中使用时打开开关不能操作, 需要连接电源线才能使用, 导致耽误手术时间。
1.2.2 护士违规操作:
(1) 护士用外出车接患者后不用转换床进行转换, 直接推入手术间。 (2) 手术结束后不关闭设备电源、直接拔掉电源线。 (3) 仪器设备用上放其他物品:如在设备上放盐水瓶、器械、敷料等。
1.2.3吸引器不按要求进行安装或没有将吸引器处于备用状态:
(1) 将带有防溢装置的负压盒与不带防溢装置的负压盒随意安装。 (2) 安装后不将负压盒充满。 (3) 不关闭吸引器阀门。 (4) 不安装吸引器连接管, 给第2天手术人员造成忙乱。
1.2.4 科室无专人负责检查仪器设备:
(1) 设备用后不清洁擦拭。 (2) 电刀负极板导线及设备电源线随意缠绕, 导致线路寿命缩短。 (3) 仪器设备登记本不登记或记录不全:一旦设备有故障时无从查证。 (4) 仪器设备所携带物品不全:例如设备配有登记本、电源线、脚踏、分电盘、地线等, 护士使用时不检查设备携带的物品, 丢失时也不知道, 导致以后使用者再寻找时无从查证。
1.2.5 科室对设备培训及考核少:
导致护士对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不熟悉。
1.3 方法
1.3.1 2013年6月~12月份对手术室仪器设备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进行干预, 比较干预前后手术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情况的比率, 以及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对仪器设备考核情况的比率。
1.3.2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间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手术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情况的比较:
在检查过程中手术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共计153次, 干预前118次, 干预后35次。干预后出现问题的比率为22.87%, 显著低于干预前77.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2 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对护士仪器设备考核情况的比较:
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对全科47名护士 (除护士长) 进行理论考核, 干预前考核成绩为85.6±3.11, 干预后考核成绩为94.6±1.81, 干预后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2) 。
3 讨论
针对手术室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 科室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 使设备存在问题的错误率由77.12%降至22.87%。
3.1 建立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1) 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标准:每位护士进行学习, 按照科室规定的标准执行。包括设备的名称、设备的分布、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 (包括术前、术中、术后) 、设备登记本填写的注意事项。 (2) 建立仪器设备评分标准:每种仪器设备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 科室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检查, 每周护士长安排检查日期或不定时抽查, 每周将检查结果发布到科室群共享内, 并纳入到绩效。 (3) 手术床及外出车的规定:a.手术床每周一、周四术后进行充电, 第2天手术将电源线拔下, 这样能保证手术床的电瓶处于有电的状态, 在术中需要调节位置时直接使用。b.护士使用外出车接患者时到换车间必须用转换床移动患者。 (4) 设备上严禁放任何物品, 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5) 规定设备线路缠绕方法, 增加其使用寿命:电刀负极板导线和设备电源线按照统一要求顺式缠绕或排布, 以延长使用寿命。
3.2 建立手术室仪器设备组织管理制度, 做到四定:
(1) 定专人管理:实行分级管理, 护士是直接操作者, 为一级管理;房长及专科护士定期检查, 定期抽查, 为二级管理;护士长为三级管理。 (2) 定位放置:a.建立仪器设备分布一览表:由于手术室设备较多, 分布位置较广, 所以科室建立仪器设备分布一览表, 包括设备名称、放置地点。将一览表每个手术间放1份, 方便护士工作, 更快的使用到设备, 不耽误手术的时间。b.大型仪器、设备一般不随意搬动, 以免造成损坏, 由于日常养护及术间清理的需要, 推送仪器要做到轻、稳、准、快, 养护完毕要及时归位。 (3) 定时检修、维护及保养:定时检修以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使用频率高的仪器应每季度检修一次, 使用频率低的仪器每半年检修1次, 并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 重点是开机时的噪音、零配件的固定情况、输出功率、电源等。排除故障,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 定时培训及考核:完善上岗培训制度及考核制度, 特别是加强对新仪器设备的培训, 到位后于使用前请工程师或专业人员面授讲解、操作示范, 通过培训使大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连接方法、参数设置、简单的故障排除等[3]。科室培训后要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 对于不合格者重新培训, 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 以免给手术和设备本身带来风险。
3.3 重新设计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
(1) 仪器设备登记本内容包括日期、产品批号、病历号、台次、术者、性能是否良好、设备携带物品是否齐全、清拭者 (洗手/巡回) 、备注, 科室还规定在本手术间的所有设备, 如未使用, 护士都要检查设备所携带物品是否齐全, 并清洁, 在备注上标明未使用。这样设计是如果设备携带物品丢失时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寻找;另外当设备有故障、问题时在备注上标明, 方便下一台使用者注意。 (2) 由于高频电刀与墙壁吸引器每个手术间都有, 所以科室设计电刀吸引器登记本, 这样能规范护士检查电刀的同时也能检查吸引器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3.4 将设备粘贴标签:
科室制作统一标签, 并粘贴在设备机身以及所携带附件上, 包括脚踏、登记本、分电盘、电源线, 这样即使物品丢失或串入其他手术间, 护士看到标识也会送回。
3.5 制定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保养事项和操作内容, 悬挂在设备上。严格要求使用者按操作规程使用。
随着外科手术新技术的开展, 进入手术室的设备越来越多, 而且向着越来越精密、贵重的趋势发展, 怎样使仪器能长期在手术室发挥应有的作用, 并把损耗度降至最低水平, 这与手术室对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密切相关。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 科室对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改善了手术室原有存在的不足, 增强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意识, 注重了对各类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操作技能的学习, 增强了工作责任心, 对设备用后登记、及时检查、损坏维修, 责任到人, 使每名护士的目标、职责和分工明确, 有效提高其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与默契性, 使手术仪器设备发挥了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莉丽, 李道平, 金新政.精细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6, 13 (5) :72.
[2]杨剑锋.借鉴精细化管理应对新的挑战[J].中国社区医师, 2013, 15 (4) :397.
[3]吴晓蓉, 蒋旻, 钱萍, 等.护理人员对常用医疗仪器设备维护的认知与现状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11) :1286-1288.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2
扬州市中医院手术室
徐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已进入微创时代。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各科室,成为多种疾病诊断治疗的常规方法。如何对腔镜仪器与器械进行正确的保养和管理,延长腔镜器械的使用。成为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技术,现将腔镜仪器管理和器械保养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1.仪器管理
1.1 熟练仪器操作
腔镜专科护士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及常规操作步骤,以及常见的仪器小故障的排除方法。严禁非专业人员盲目操作使用。新进的设备应先组织科室业务学习,由厂家讲解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1.2合理摆放仪器
我院是在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腔镜仪器有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胆道镜、鼻内窥镜、电切镜、输尿管镜等,根据管理系统目的性、层次性的特点,将腔镜仪器分别摆放在统一设置的移动车上,定点放置于专科手术房间内,放置区有防尘、防潮设施,每台移动车的右上角贴有一个醒目的标牌,做到了仪器设备相对固定,既方便操作,又便于管理。如腹腔镜则可分别放置显示屏、摄像机、气腹机、冷光源;鼻内镜则可放置显示屏、摄像机、冷光源、动力系统。总之仪器设置摆放要整齐有序。
1.3仪器统一调配与保管
系统化管理打破了分科室管理的概念,对一些使用率低的仪器设备,由内镜仪器负责人根据手术需要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每次使用后,巡回护士负责仪器的清洁保养工作,并在登记本上记录使用情况、使用者姓名,仪器物归原处。内镜仪器负责人每周定期检查仪器运转情况,为防止零件遗失,做到“三查”(即准备消毒灭菌前查,使用前查,清洁后查),发现问题,及时请专业人员维修,及时补充,以保证手术正常开展。
2.器械管理 2.1 器械摆放
将各类内镜及器械分类放置于特制的不锈钢储存柜内,放置时注意镜头、光缆的保护、严禁受压,光缆、导线类应盘旋,严禁成角,防止光纤折断或转动轴内的纱网断裂。此柜长120 cm、宽50 cm、高192 cm,分5层,使用此柜既节省占地面积,又能够分门别类地摆放器械和腔镜附件,每层还贴有特制标牌,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还可以防止器械混放。储存柜由内镜负责人每周清洁消毒一次。2.2 器械发放
将每个摄像头盖、光纤线尾端和观察镜的尾端分别用数字标号,一旦出现问题便于查找,也便于管理。内镜负责人每天准备次日手术所需的消毒器械,并由其发放,配合腔镜手术的巡回护士领取准备好的器械,两人共同核对消毒器械的名称、数量和灭菌效果(包括外包装有无破损,包装内、外指示卡,带变色情况及有效期等),核实无误后并登记签字。2.3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为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凡穿破黏膜的内镜及器械,应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2.3.1 清洗是消毒和灭菌的一个重要环节,若清洗工作不到位,将会影响到下一步消毒效果,进而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医疗安全。[1]通过清洗可以去除器械99%的病原体,手术完毕应及时用流动水冲洗器械的表面血迹,将各部件拆卸,各阀门打开,管腔用高压水枪冲洗→多酶溶液中浸泡10 min,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流动水下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压缩空气吹干,再整框浸入1:200的润滑剂内10分钟,取出后放置打包台晾干、打包;准备进行灭菌处理。如有特异性感染及其他传染病人所用的腔镜器械应先浸泡在2 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
器械清洗刷的处理:器械刷不容忽视,刷洗器械的刷子使用后,应先在清洗后同器械一起用多酶清洗剂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刷洗,条件许可则应高压灭菌或干燥放入清洁加盖的盒内,切勿把刷子放在水龙头下方、旁边或挂在附近墙上而造成交叉感染。
2.3.2 灭菌
当前腔镜灭菌的方法最安全最可靠的是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与传统的灭菌方法相比较具有灭菌效果确切、快速、安全等优点,也有效地减少对腔镜的损坏。由专人负责管理低温灭菌器,将腔镜器械放置在设有稳固器械安全摆放锐性器械的内镜器械盒内,包装成一个包,包装外注明使用腔镜器械的手术名称、灭菌时间及有效期。
2.3.3 做好登记工作
我科设有内镜手术使用登记本。内容有手术日期、内镜名称、手术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由手术医生与巡回护士两人共同核对消毒器械,无误后,签字。巡回护士做好登记工作,护士长定期检查监督。3.小结
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结构复杂,各部件之间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关系,操作程序过失往往直接破损仪器性能,影响其寿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平时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的培训,并由专人负责;需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及时总结仪器发生故障的原因,积累维护仪器的经验,确保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手术的正常使用。
对腔镜仪器进行系统化管理,腔镜器械进行定期保养后,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设备、器械准备完好率也明显提高,加强了手术室护士对腔镜器械的责任心,延长了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麻醉科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 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产业也在飞速崛起,大量高新技术的医疗设备逐步应用到临床诊疗活动中。麻醉科手术室虽然是手术辅助科室,但其仪器设备数量和价值远远超过其他手术科室。根据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统计,仅在1991年和1992年这两年中,美国共发生医疗设备引起的严重医疗事故56220例,其中造成人身死亡事故3838例,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20世纪90年代,北美国家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引入了风险管理的概念,目前有的美国医院已采用了基于风险评估的医疗设备管理办法。
麻醉科手术室仪器设备偏大,种类繁多。包括:血管造影机、C型X光机、G型X光机、体外循环机、左心辅助机、胸腔镜、腹腔镜、B型超声机、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电温毯、电脑等。根据手术的需要和病人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麻醉机,和相应的监护仪,比如,小儿手术应选择适合小儿的麻醉机。
2000年7月1日,我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并实施YY/T0316-2000“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第一部分风险分析的应用”行业标准。这个标准的实施,表明国家已经注意到医疗器械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风险,要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通过定性甚至定量分析,判断医疗器械的可接受性和决定其预期用途的适宜性。
全美技术评估权威组织对风险的定义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医疗技术用于解决特定的医疗问题时,对相关人员所造成伤害的可能性的程度”。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正在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分析,定期进行风险评测,建立档案,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能保证设备应用的安全性,以便降低使用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风险管理由风险分析,风险评分和风险控制三部分组成。其中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分就是风险评估,而风险控制对风险评估又有反馈作用。根据风险控制的反馈信息,对风险评估进行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包括使用前的风险分析和使用中的风险评分。
1 仪器设备使用前的风险分析
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应在使用医疗设备前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对其中提到的安全风险和警示内容要充分了解。对其应用环境,如湿度、温度、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电气安全性能,如电磁干扰、放射线、电离辐射等其他未考虑到的复杂风险进行分析防范。
2 仪器设备使用中的风险评分
医疗设备在使用当中,由于自然磨损和使用者不合理操作,可引起医疗设备不稳定工作,甚或发生故障。这些情况一旦发生都会影响诊疗质量,特别是在手术当中,如果发生设备故障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风险评分是整个风险管理中最难的一步,这一步要根据风险的可承受程度确定权重。
David.Yadin博士的风险管理理论将设备风险分为动态风险和静态风险。静态风险是设备所固有的风险,如设备属性、使用环境、潜在危险程度等;动态风险是与使用年限、故障率有关风险,是需要经常调整的,如使用年限、每天连续使用时间、维修史等。
根据本人多年来对麻醉科手术室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参考美国德州医院中心David.Yadin博士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加拿大弥尔顿市立医院医工部主任Mike Capuane等人的著作中所叙述的风险管理模型,制定出适应麻醉科手术室设备特点的风险评分方法。
根据David.Yadin博士的风险管理理论将动态风险分为4项,包括已使用时间、月累计使用时间、维修史和正常工作时间;将静态风险分为4项,包括属性、用途、特征和安全自检报警。
⑴已使用时间(1)使用十年以上10分;(2)使用九年以上9分;(3)使用八年以上8分;(4)使用七年以上7分;(5)使用六年以上6分;(6)使用五年以上5分;(7)使用四年以上4分;(8)使用三年以上3分;(9)使用二年以上2分;(10)使用一年以上1分;使用一年以下0分。
⑵月累计使用时间(1)累计使用200小时以上5分;(2)累计使用160小时以上4分;(3)累计使用120小时以上3分;(4)累计使用80小时以11上2分;(5)累计使用40小时以上1分。
⑶维修史每维修一次3分。
⑷正常工作时间每半年1分;上月未做维护1分。
⑸属性(1)与病人直接接触5分;(2)与病人无接触0分。
⑹用途(1)用于生命维持设备10分;(2)抢救用设备8分;(3)监护用设备6分;(4)检查用设备4分;(5)辅助用设备2分。
⑺设备特性每一项2分,(1)用电设备;(2)机械设备;(3)有活动关节的设备;(4)需定期更换零件或耗材的设备;(5)可用于婴幼儿的设备;(6)需定期进行定标的传感器。
⑻安全自检报警每一项2分,(1)没有病人情况报警;(2)没有故障报警;(3)无声光报警;(4)没有故障说明;(5)没有机械安全保护;(6)没有连续的操作报警;(7)没有开机自检;(8)没有手动自检;(9)没有蓄电池。
风险值在20分以下说明该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比较低,在这月的维护计划中可以暂不考虑;风险值在30~40分之间说明该设备有可能出现故障,需要安排在这个月的维护计划中;风险值大于40分说明该设备在使用中存在风险,需要马上做维护。
每月月初,对每台设备进行一次风险评分,制定出这月的维护计划。例如:一台已使用五年的麻醉机,在上月做过维护,根据评分结果,其风险值为26分,说明这台麻醉机可以正常使用,本月可以不列入维护计划当中。
3 风险控制
根据设备的风险水平确定采取的技术保障措施,同时监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对风险评估和分析进行调整。
每月制定维护计划进行预防性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前,预先对仪器设备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检查维修,达到消除隐患,防范于未然的目的,是医疗仪器设备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预防性维修包括: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内外除尘清洁、机械件润滑、机械件紧固、电源系统检查、接触件检查、管路系统检查、光学系统检查、易损耗材的检查和更换、报警装置的测试、软件系统的测试、数据整理和备份。
通过对手术室麻醉科仪器设备进行风险管理,不但规范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完善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提升了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隐患,有效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丹,David Yadin,朱晓纬.基于风险评估的设备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0(9):42-43.
[2]曹德森,刘光荣.基于风险分析的医疗设备管理[J].中国医院院长,2007(特刊):50-54.
[3]顾成雄.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3):23-25.
[4]ISO-14971医用装置风险管理[S].第一部分:风险分析应用.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4
一、确认管理
1.严格按照医院《医疗设备验收制度》进行验收,器械科参与验收人员、生产培训厂家人员与手术室使用与管理人员均到现场,完成对新设备的验收和培训工作,确保设备可正常正确使用后,才认定为设备验收工作的完成。
2.未完成验收的设备不得应用于手术室临床使用。
二、维护管理
1.器械科每月派专职人员检查手术室医疗设备的日常运行使用情况。如有异常,挂“待修”牌,待修复完好后,方可正常使用。
2.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立即响应,及时检修,尽可能排除故障。不能修复时立即与设备供应公司维修人员联系。
三、校准管理
1.全院的计量管理工作由器械科负责,并配有专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管理全院的计量管理工作
2.按照检定规程严格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定期将强检器具送制定检定部门进行检定与校准。
四、持续监控管理
1.手术室日常开启后,必须打开各手术区的监控设施,待观察完监控情况正常后,方可正式进行持续作业。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5
1 基层医院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手术室的仪器设备较多, 基层医院手术室缺乏管理意识, 未对仪器设备制定使用保养制度, 无专人进行管理, 日常维护未落实到位。
1.2 专业培训不够
仪器设备进入手术室后, 多是在初次安装使用时由厂家技师进行1次专业培训, 由于学习时间短暂, 讲解培训不能细化, 同时未将注意事项逐一说明, 使手术室工作人员掌握不牢固。日常工作中, 科室未加强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重点学习培训, 出现小问题时不能自行解决, 影响手术的正常使用。
1.3 未做到定期保养
基层医院手术室内无专业技师, 一般维护由设备科负责, 但设备科的仪器专业技师人员匮乏, 同时承担全院各个科室专利号的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不能做到专一, 对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只能在出现问题时给予维修, 其保养工作不能做到定期维护, 对仪器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1.4 不重视日常维护
手术室工作人员缺乏对仪器设备的管理, 不够重视对设备最基本的保养, 仪器常因螺丝松散脱落甚至丢失, 从而影响了设备的完好性及部件的连接, 长时间得不到复位, 使仪器整体结构受到损坏, 缩短其使用寿命。未经常给设备上油保养, 使设备的关节灵敏度降低, 出现生锈现象。设备的轮轴在使用中受到挪动, 易被缠绕一些缝线等异物, 未及时处理掉, 可使轮子制动差, 最终轮轴不能转动而影响使用。无影灯的转杆螺丝不经常加固, 会使其固定性差, 术中不能保持灯光的位置, 给手术顺利进行带来不便。仪器插头电源线出现小破损, 如不及时修理, 会造成短路的危险。
1.5 技术指导协同性难
由于交通及环境影响, 基层医院购置的设备在售后的技术指导上欠缺, 日常使用时不能现场指导, 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 多是通过电话指导, 有的仪器故障需寄回厂家, 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使用。
2 对策
2.1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制定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购进新仪器时均请生产厂家的工程师或设备科的技师示范讲解新仪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性能、操作方法及使用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并做好现场笔记。制定该仪器的正常使用、消毒、保养制度, 并将其塑成卡片, 固定在该仪器上, 便于查对和维修。认真组织学习设备使用说明书, 结合实际在全科人员中进行培训, 学习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熟悉要点知识, 以便于使用时能做到随机应变, 保证手术正常使用。
2.2 定期组织学习培训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仪器知识的学习培训, 由于仪器设备较多, 不能人人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我们采用定人管理与培训的方法, 每人指定一台仪器, 对自己所管理的仪器进行专一的学习培训, 认真掌握该仪器的所有功能、保养维护方法及易出现的故障及处理等, 将使用心得运用文字表述, 用作学习教材, 并负责培训科室的其他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后, 护理人员相互转换, 交换管理仪器, 逐步达到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每台设备性能维护掌握的程度, 提高护理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和排除仪器故障的能力, 减少因仪器使用操作不当引起的工作隐患。
2.3 加强技术指导
与设备科技术人员加强协作, 协调医院有关部门与厂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上加强技术指导。在使用过程中多与工程师沟通、联系, 了解运行中出现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掌握可以自己处理的方法, 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工程师定期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 以提高设备的精准使用, 避免因操作不熟练而造成对仪器的损耗。
2.4 专人定期日常维护
对仪器设备制定日常维护保养措施, 由专人进行维护, 制定利于工作需要的维护方法, 每天使用前做好术前清洁, 并检查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各开关的正常性, 以保证手术的正常使用。每周对手术室的设备彻底清洁处理1次, 清理轴轮上的异物包括缝线等, 检查所有仪器设备的各个旋钮、每个部件、每个电源插头是否处于正常, 配件面板有无破损现象, 发现异常及时与设备科技师联系, 及时处理, 及时完善。每月把仪器上的螺丝旋紧, 包括无影灯、手术床, 各个轴关节处上油、除锈, 再次检修手术室全部仪器设备, 按照每个设备说明书上要求的保养措施, 进行1次全部的维护工作, 每个仪器按照使用操作流程运行试用1次, 检查有无异常, 并做好记录以备查。定期调查科内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无异常, 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进行维护处理。
3 体会
通过对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 改善了手术室原有存在的不足, 小细节处理不及时易造成大隐患, 增强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意识, 注重了对各类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操作技能的学习, 增强了工作责任心, 对设备用后登记、及时检查、损坏维修, 责任到人, 使每名护士的目标、职责和分工明确, 有效提高其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与默契性。日常维护措施落到实处后, 减少了配合手术时临时故障的出现, 使护理人员避免了因设备准备不充分对手术造成的影响, 提高了满意度, 保证了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仪器设备,手术室,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使用相关医疗仪器设备的病例资料320例, 按上半年与下半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16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手术室医疗仪器设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针对出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1.3 问题分析
1.3.1 医护人员操作失误
1.3.2 在医疗仪器设备购入、安装之后, 没有对操作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具体的培训和讲解, 导致仪器在使用中出现一些的违规操作, 减少了正常的操作步骤, 长时间的作用下造成仪器设备不能正常的使用, 出现故障, 给手术的进行带来障碍, 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1.3.3 缺少检查与维护
医疗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后, 没有安排专人负责, 更没有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仪器的零件出现严重的磨损, 导致在仪器使用的过程中临时出现故障, 给手术的进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1.3.4 仪器管理失误
医疗仪器设备在使用中使用的医护人员没有认真地写使用记录, 对仪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没有做记录, 造成在紧急手术中出现仪器故障时阻碍手术的顺利进行。对出现故障的仪设备, 没有责任人进行保修, 耽误仪器的正常使用。
1.4 质量控制方法
1.4.1 建立使用SOP
手术室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制定SOP, 手术中的医护人员需要在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使用和操作, 针对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作出明确的说明, 医护人员在使用中对注意事项需要仔细阅读。
1.4.2 责任制度
对手术室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分配责任医师与责任护士, 每天仔细检查仪器的使用记录, 对出现的故障问题及时联系仪器工程师来对问题及时的解决, 为仪器的正常使用争取有效的时间。仪器设备责任到人后, 对疏漏的故障, 责任人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并进行维修。
1.4.3 人员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 针对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日常维护进行定期的培训, 培训后进行考核, 对考核不通过的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再培训或者限制仪器设备的使用权。
1.4.4 建立使用记录
仪器设备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及时的记录, 对仪器的正常情况进行说明, 出现故障进行记录, 说明出现的现象, 方便负责人和工程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 及时解决问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我院在2015年6月底对手术室出现的医疗仪器设备使用故障进行统计分析, 提出解决的策略, 于2015年7月1日开始对医疗仪器设备制定了规范的质量控制, 对选入的手术室内仪器设备使用病例资料中出现的故障率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对照组发生的医疗仪器设备使用故障76例 (47.5%) , 研究组发生的医疗仪器设备使用故障16例 (10%) , 两组比较, 在对医疗仪器设备制定了规范的质量控制后, 手术室中的故障率降低了37.5% (P<0.05) 。
3 讨论
医疗仪器设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使用率在不断增加, 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 同时存在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中出现故障的情况, 为临床手术治疗带来了麻烦和危险[4]。因此, 在医院内针对于医疗仪器设备需要进行规范的管理,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方案, 完善使用中的记录与维护, 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 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便利。特别是在手术室, 进行手术的患者病情较为危急, 需要顺利进行手术方案,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疾病的有效治疗, 在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医疗仪器设备较多, 手术室中工作的医护人员较多, 多是流动性的, 因此, 在紧张复杂的手术室环境中发生仪器设备使用故障的情况更多, 需要医院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5]。包括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使用记录的规范记录, 设备的维护和检查, 严格的使用流程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研究针对医疗仪器设备在手术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 合理解决了问题, 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在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控制之后, 研究组仪器设备发生故障率较对照组仪器设备发生故障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 医疗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为手术室的质量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可以明显的降低故障率的发生, 帮助手术顺利进展和完成。
参考文献
[1]戴捷, 冯璐琼, 苏磊, 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模式[J].中国医学装备, 2011, 8 (1) :32-34.
[2]杭建金, 张超群, 吴向阳, 等.浅谈我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10) :115-116.
[3]秦妍滨.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质量安全[J].沈阳部队医药, 2012, 24 (2) :96-97.
[4]鲁永杰, 金伟.麻醉科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方法[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11) :49-51.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设有34个手术间, 年手术量大约5万台, 手术室的设备仪器种类繁杂, 数量约100多台, 其中大部分是高精尖设备, 如显微镜、手术导航系统、电生理系统等。这些设备需要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1.2 研究方法
(1) 结合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 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 (2) 分析现状。分析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仪器设备完好率小于85%, 仪器设备操作正确率小于84%, 手术医师满意度小于81%。 (3) 分析原因: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 造成护士不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护士的专业素质不高, 职业能力与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维护故障仪器设备。 (4) 组建手术室设备管理小分队, 由护士长、各专业组长以及设备管理员组成, 完善管理分配, 进行全面监控管理。五是, 工作计划与质量管理目标的制定。
1.3 计划实施
(1) 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管理: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 仪器的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制度的建立, 以及系统专业培训考核制度的建立;建立使用登记本、维修登记本、仪器交接登记本、仪器设备巡查登记本;仪器设备运作状态表的建立;分组管理仪器设备, 落实到专人负责;根据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的频率, 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的置放点。 (2) 加强系统专业的培训, 使全员都可熟练操作:对于新购置的仪器设备, 需要对全员进行培训, 在专业人员讲解后, 要进行现场操作的考核, 以达到全员都掌握的目的;对于不同科室的专用仪器, 要由专科组长来对组员进行培训, 理论实践都合格后才能进行独立操作;加强新人入职培训, 对于新入职的护士, 由专业人员进行分层训练, 培养新人对相关仪器设备操作的熟练度, 并且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经过考核合格后, 仍需要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才可进行操作;对于贵重高精尖仪器设备需要固定人员来操作, 对固定操作员进行专门的强化培训, 使其能够熟练、充分的掌握操作技术以及掌握应对突发故障的解决办法, 并且可以指导医师如何正确操作设备。 (3) 加强检查力度, 促进计划得到有效落实:护士在使用前后都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责任人每周定期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护士长对仪器设备进行随机抽查, 每周定期点评管理质量;管理小分队每月检查仪器设备管理质量情况1~2次, 并作好记录;每个季度对各科室仪器设备的操作情况, 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的满意度进行考评, 并对结果进行公示。 (4) 结合反馈结果, 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 并且设置为质量管理下一个循环的检查重点。
1.4 效果评价
采用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运用PDCA循环管理手术室仪器设备后, 所有各类效果评价与使用前相比都有提高 (P<0.05) , 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 可以使得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在本次研究中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后, 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仪器设备的操作正确率、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的满意率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P<0.05) ,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室仪器涉笔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 建立了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使用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以及培训制度, 促进对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维修保养、以及合理使用, 达到了对仪器设备保护的目的, 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利用性, 并且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利保障。PDCA循环法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值得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手术室贵重仪器的保养及管理 篇8
1 各种仪器系统学习、规范操作
精密仪器大多为不同国家进口的设备。各种仪器在性能、使用方法上有所不同, 操作不熟练, 易发生使用故障。所以各种新仪器在使用前组织全科室人员认真听取厂家业务人员讲解仪器的构造、使用及注意事项, 排除故障的方法等内容。把保养方法作为重点来学习, 并且在厂家指导下按程序操作, 同时详细记录操作步骤, 供工作中参考。
2 建立专人维修制度
大型仪器由院内器械师定期维修保养, 机内故障由厂家专业维修师维修保证正常运转。
3 建档室
将仪器的生产厂家、购进时间、名称、规格、型号、价格记录在案, 并将每种仪器使用的电压、保险度数贴在机身外面。为便于查寻档室内容, 使机内、档室仪器标签内容一致, 使用说明由专人保管。
4 制定操作程序
将仪器操作程序按操作步骤逐条打印, 贴于仪器醒目处, 供操作时参照。并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排除方法一并列出。
5 专人操作
选择经过培训的护士, 在其能够准确掌握仪器性能、操作程序后, 经工程师考核方能进行操作。使用中认真记录运转情况, 如仪器的工作声音、亮度、温度、速度出现问题及时记报。
6 使用前管理
根据仪器建立配件库存, 消耗性材料保证随时更换, 用完及时补充, 放置固定位置。外包装标明使用仪器型号, 避免安装错误造成仪器损坏, 大型仪器使用前一日由操作人员做充分调试, 保证性能完好。
7 使用环境的要求
长期空气消毒可造成仪器某些部位的老化, 使用后将仪器遮盖, 防止灰尘的侵袭。手术室封闭严密, 术后擦地湿度大, 防止仪器受潮。使用后仪器在可靠位置可收缩部件折叠放置, 避免碰撞, 为仪器创造良好的环境。
8 建立消毒制度
大型仪器长期固定于手术室内, 有可能因消毒不彻底成为细菌的宿主, 而引起手术后的感染。严格建立消毒灭菌制度, 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根据不同的仪器、设备, 按照厂家提供的消毒灭菌要求, 建立消毒灭菌方法, 例如手术用环氧乙烷、常温等离子等灭菌消毒。
9 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
专人管理, 每日总结贵重仪器的使用次数, 出现问题次数并分析原因, 操作中不能漏掉每个细小环节, 提高工作质量, 增强对仪器的保养及使用熟练程度, 提高工作主动性。要求操作者学会并熟练掌握排除仪器常见故障的能力。定期参加专业培训, 更新知识内容, 提高工作能力。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 年6 月 —2014 年4 月进行的腹腔镜手术95 例作为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手术治疗患者都采用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术前、术中、术后腹腔镜设备器械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
1.2 方法
规范设备和器械的使用流程, 制定管理制度, 设置腹腔镜手术巡查人员。在手术之前要对设备和器械进行全面的检查, 保证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要正确使用设备和器械, 充分的发挥设备和器械的作用。手术之后要对设备和器械进行全面的清洗, 高温消毒杀菌。要建立腹腔镜手术管理制度, 对于腹腔镜设备器械的使用要记录档案。并且在使用设备器械的时候要由护士长、设备科室主任共同清点。并且将设备器械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 同时将设备器械领取、报废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规范使用流程, 在采购腹腔镜设备器械的时候要聘请生产厂家工程师亲自讲解设备器械的使用, 医护人员要充分的了解设备器械的基本构造、明确工作原理, 保证操作方式的正确性, 能够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对设备器械进行充分的保养。根据设备器械的使用状况制定保养制度。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腹腔镜设备器械的使用效果, 可以设置专门腹腔镜手术间。腹腔镜设备器械价格昂贵, 精密性高, 需要特定环境下储存。并且要派遣专业人员及时对腹腔镜设备器械进行登记检查, 发现损伤要及时的进行上报处理, 全面检修, 实行责任分包管理。
设备器械的正确使用与保养:①术前认真测试各设备器械的性能是否良好, 设备器械使用前必须先接通电源, 再开设备器械开关。使用完毕后, 应先关设备器械开关, 再断电源, 以免长时间使用突然断电而损坏电器。使用冷光源时, 将亮度旋扭回复零位后再关电源, 以免下次突然开机时冷光源亮度太大烧坏灯泡。气腹机使用后, 应先关CO2 总开关, 待气腹机内的CO2 排出后再关电源开关, 以免机器内残留余气损坏设备器械。②摄像头线, 冷光源线, 多功能单、双极高频电刀线术毕用柔软、吸水的布擦拭干净, 勿折叠, 无角度旋转后置入盘内。③术毕做好设备器械使用登记, 详细填写每台手术的设备器械运转情况、使用时间, 操作医生及配合手术护士签名。
2 结果
医院人员在管理制度下规范应用腹腔镜设备和器械, 保证了设备和器械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正常适应。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手术过程中没有发生因为设备和器械故障导致的事故。规范管理制度建设, 能够有效的避免腹腔镜设备和器械耗损情况的发生, 提升了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年限, 保证了手术质量, 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避免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设备器械科技性较高的精密仪器。腹腔镜手术能够在你密闭盆腹腔内进行手术, 这是传统开腹手术所不具备的特点。由于腹腔镜手术的特殊性, 在手术过程中更多的依靠专业设备器械完成, 因此设备器械的优质情况直接的影响着手术的完成情况。同样设备器械的维修保养状况同样影响着手术的进行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手术室腹腔镜设备器械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腹腔镜设备器械正常适应, 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腹腔镜设备器械的使用要建立档案, 这样能够避免遗失情况的发生, 同时根据记录的损害情况及时的进行修正, 增添全新的零部件。这是对腹腔镜设备器械进行维修的重要依据。设置专业腹腔镜管理部门, 对于腹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人员组织学习, 并且要定期开展聘请生产厂家工程师对于腹腔镜设备器械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增强腹腔镜手术人员对于设备器械的科学管理意识。这样能够规范操作技能, 避免出现操作不当引发的设备器械事故状况。腹腔镜设备器械价格昂贵, 精密性高, 并且很容易受到损害。因此要派遣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看护, 负责对腹腔镜设备器械进行专业清洗、消毒、保养。这样能够降低腹腔镜设备器械的损耗, 提升设备器械的使用寿命。能够在今后的手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提升手术质量,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增强患者的安全。术前护理人员要对腹腔镜设备器械进行认真检查, 测试设备器械的基本性能, 保证设备器械能够正常运转, 提升设备器械的手术配合性, 避免延误手术。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腹腔镜设备器械的正确使用方式, 能够在发生故障的时候进行简单的处理。不断强化新设备器械的使用能力, 保证设备器械在运行时的安全性。在工作过程中培养独立完成的能力, 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积极的配合好医生开展腹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周海宁, 关惠军, 丁景华, 陈雪燕.手术室腹腔镜设备及器械的管理[J].护理学杂志, 2012 (6) 25--26
[2]李书强, 耿淑琴, 陶仁海, 张学玲, 李淑军.腹腔镜设备及手术器械的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24) :254--255
[3]江燕华, 林惠梅, 白雪玲, 付文红.腹腔镜设备及器械故障的规范化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3) :28--30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推荐阅读:
手术室精密仪器的管理11-06
手术室仪器设备01-02
手术室的管理08-29
门诊手术室的管理08-20
手术室物品的管理10-09
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07-21
洁净手术室的器械管理05-13
手术室的使用与管理05-24
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