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价值危机

2024-10-12

审计价值危机(共7篇)

审计价值危机 篇1

一、引言

为加强对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在内的会计估计审计的严密性, 2008年2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下属的独立的准则制定机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IAASB) 发布了重新修订并起草的国际审计准则第540号《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的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审计》 (以下简称ISA540) 。对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是对其他利益相关方要求对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提供更进一步指南的呼吁所做的回应。公允价值的估计和披露在许多财务报告框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审计师也应当清楚的了解公允价值的相关的会计原则和规定, 包括披露和对披露的恰当性做出充分的考虑。市场缺乏充分有效的信息时, 现有的市场经验突显了金融工具估价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审计挑战对金融市场和公允价值计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 IASSB一直致力于制定新准则或修订旧准则, 其目的是通过制定高质量的审计和鉴证业务准则促进各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进而提高世界范围内业务的质量和一致性, 增强社会公众对全球审计和鉴证职业的信心, 以更好地为公众利益服务。IAASB发布了修订后的新准则为会计估计的审计提供更进一步的指南, 尤其是复杂估价模型或重大不可观察参数为基础所决定的公允价值估计审计的指南。该准则起到加强当前实务和促进全球一致性方面的作用。

二、新修订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国际意义

重新修订并起草的ISA 540采用风险导向方法对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在内的会计估计进行审计。它解决了诸如审计师如何评估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评估的影响、管理层进行会计估计的方法、管理层假设的合理性以及披露的恰当性等问题。该准则提供了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的广泛指南, 其中包括与会计估计有关的财务报告框架要求的恰当应用以及估价中模型使用相关的审计考虑。它要求审计师关注高风险、会计判断以及潜在偏颇等方面, 从而帮助审计师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框架内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形成恰当的结论。尽管重新修订并起草的ISA 540对2009年12月15日或之后开始的财年审计有效, 但是它对现实的重大问题的解决将起到效果。在这一大环境下, 审计师将充分意识到理解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相关原则和规则的必要性, 并对其应用予以适当的考虑。因此, 审计师在计划和履行2008和2009年度的合约时, 会考虑ISA540的内容, 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

三、新修订ISA540对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的对比分析

新修订ISA540结合了原来的ISA 540《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的审计》以及I S A545《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IAASB认为, 通过合并这两个准则, 会计估计和公允价值会计估计之间的类似之处可能会得以强调, 同时重复之处也将得以剔除。内容更科学更完善, 可操作性更强。新修订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程序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之处。

(一) 会计估计的性质

由于企业活动固有的不确定性, 一些财务报告项目只能被估计, 这些被估计的财务报表项目被视为是会计估计。管理层用会计估计信息的性质和可靠程度各不相同, 因此会影响到与会计估计相关的估计的不确定性。估计不确定性的程度相应又会影响到会计估计的重大错报风险, 包括它们对管理层无意或有意的偏见的敏感程度。新准则具体区分了低的估计不确定和高度的估计不确定性的情况。

由于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和被报告的财务项目不同, 会计估计的计量目标也有差异。有些会计估计的计量目标是对需要会计估计的交易或事项结果的预测。而对于另外一些会计估计, 包括许多公允价值会计估计, 根据计量目标的不同, 它表述为在计量日现实条件下交易或财务报表项目的价值, 如对特定类型的资产或负债估计的市场价格, 而不是一项交易在过去和将来的清偿。会计估计的结果和财务报表中初始确认或披露的金额之间也可能会有差异, 特别是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估计, 因为已观察到的结果总会受到一些日后事项的影响。

(二) 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控制活动

在履行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控制活动时, 审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和它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了解, 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 正如ISA315所要求的, 为了有助于识别和评估会计估计的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师应当了解以下几点:

1、会计估计及相应的披露与所应用的财务报告框架的要求相关;

2、管理层如何识别那些在财务报表的确认和披露中需要会计估计的交易、事项和条件。为了了解这些, 审计师应当询问管理层有关会计估计的变更情况 (新的会计估计或者修正现有会计估计的需要) ;

3、管理层如何做出会计估计, 对所使用的数据的了解, 包括做出会计估计应用的模型 (特别是公允价值的个别模型) 、相关的控制、管理层使用专家的情况、会计估计的假设、是否对前期使用的会计估计模型做出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管理层如何评估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

管理层还应当对前期的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估计进行复核, 或者以当期为目的对前期的应用进行后续的重新评估。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其他的会计估计是基于计量日的现有条件, 而会计估计的计量目标是在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师主要集中于利用相关的信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的风险。审计师对前期公允价值会计估计的结果的考察, 可以了解管理层估计过程的效果。

(三)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与原来的ISA540相比, 新修订ISA540加强了对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这一过程。按照ISA315的要求, 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 审计人员应评估与会计估计相关的估计不确定性的程度, 并根据自己的判断确定, 存在高度的估计不确定性的会计估计是否将导致特别风险。表面看来并不重要的会计估计可能由于估计不确定性导致潜在重大错报, 也就是说, 财务报表中确认和披露的会计估计金额的大小并不能代表估计不确定性的大小。在某些情况下, 估计不确定性程度相当高, 以至于不能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因此, 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可能将该项目的确认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 或不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此时, 特别风险不仅与会计估计是否应确认, 或是否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 还与披露的充分性相关。对于此类会计估计, 所应用的财务报表框架可能要求对会计估计和相关的高度不确定性做出披露。当确定会计估计将产生特别风险时, 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包括控制活动进行了解。在某些情况下, 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 ISA570制定了相关处理要求并提供了指南。

(四) 重大错报评估风险的应对措施

在应对重大错报的评估风险时, 根据ISA330的要求, 审计师应当考虑会计估计的性质,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决定在审计报告日是否有支持会计估计的审计证据的事项出现;

2、测试管理层如何做出会计估计及其所依据的数据。审计师应当评估: (1) 计量方法是否恰当使用; (2) 根据财务报告框架的计量要求管理层所使用的假设是否合理;

3、根据管理层做出会计估计和恰当的独立程序, 测试控制的操作效果;

4、确定一个点估计值或者区间评估管理层的点估计。目的是: (1) 当审计人员确定的点估计值或区间以及使用的假设或方法与管理层不同时, 审计人员应对管理层作出会计估计的假设或方法进行充分的了解。这一了解可以为审计人员确定恰当的点估计值或区间提供相关的信息, 也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和评价与管理层点估计值的重大差异。 (2) 当审计师认为有必要使用一个区间时, 审计师为了获取有效的审计证据应当不断缩小估计的范围, 直到区间中所有的结果都是合理的。

(五) 管理层有偏见的现象

审计师应当检查管理层做出会计估计时得出的判断和决策, 以识别是否存在管理层偏见信号。当会计估计在合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管理层出现的偏见并不会构成错报。管理层偏见是指管理层在编制和表述信息时缺乏一定的中立性。在审计过程中, 审计师可能会注意到管理层在作出判断和决策时带有偏见, 这样的行为将影响审计师对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是否恰当作出结论, 而且审计师也必须考虑其对剩余审计工作和对财务报表评价的影响。

IAASB同时还提醒审计师关注其他组织已经发布或将要发布的相关指南, 比如,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于2007年12月发布的审计实务警示公告第2号《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审计和利用专家工作的相关问题》。该提示的目的在于提醒审计师在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现有的准则下, 进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审计以及利用专家时应尽的责任。本公告重点关注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 很可能增加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相关的审计风险的特定事项。在计划和执行审计程序来应对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风险时, 审计师应当了解客户公司做出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决策的过程, 包括相关控制。除此之外, 审计师还应当: (1) 评估管理层的假设是否合理, 是反映了市场信息, 还是与其不一致。 (2) 如果管理层依赖历史财务信息来确定假设前提, 那么应当考虑该依赖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3) 评估客户公司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是否有一致性。

四、新修订ISA540对我国的指导作用

(一) 新修订ISA540对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完善

目前我国有关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的准则主要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会计估计的审计》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随后又发布了增强准则可操作性的指南。在会计准则大范围的使用公允价值的情况下, 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我国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与ISA540和ISA545的趋同性很高, 但是目前我国有关的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准则是在缺乏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制定的, 审计准则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制定的, 审计准则超前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这一重大缺陷将直接导致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局限性。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匹配度影响了审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方面进行完善。同时IAASB为帮助审计师应对审计公允价值会计估计的挑战, 及时修订了国际审计准则第540号《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的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审计》。又于2008年10月发布了一份新的审计实务警示公告《应对当前市场环境中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的挑战》, 对审计师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作用。而我国也应当基于新修订ISA540对我国相关公允价值审计准则做出修订, 以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

(二) 识别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改进现有的审计检查方法

为应对金融危机环境的改变, 新准则ISA540在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时引进了新的审计检查方法, 即确定点估计值或区间估计以评价管理层的点估计值, 审计人员开始可能确定一个初步的点估计值, 然后评价点估计值对假设变化的敏感程度, 以确定管理层点估计值可能落入的一个区间。这个区间应包括所有合理的结果而不是所有可能的结果, 因为包含所有可能结果的区间太宽泛, 不能有效地实现审计的目的。当审计人员确定的区间不断地缩小, 能帮助审计人员判断会计估计是否被错报。可以将这一方法逐步引入我国现行准则, 为审计人员评估管理层的风险提供依据, 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框架内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得出适当的结论。

参考文献

[1]、IAASB.ISA 540, Auditing Accounting Estimates, Including Fair Value Accounting Estimates, andR elatedD isclosures[EB/OL].http://www.ifac.org/, 2008

[2]、PCAOB.Matters Related to Auditing Fair Value Measurement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the Use of Specialists[EB/OL]. http://www.ifac.org/, 2008

[3]、中注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EB/OL].北京.http://www.cicpa.org.cn

[4]、谢诗芬.公允价值审计的国际研究与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5 (5)

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研究述评 篇2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审计委托模式,审计业经营模式,审计公司组织形式

一、引言

近年发达和新兴的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的公司财务欺诈 (Accounting Fraud) 案例 (Enron、Xerox、Worldcom、Qwest、Sunbeam、Parmalat;银广厦和红光实业等) , 由于都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不具公信力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严重失真审计报告而导致审计失败 (Audit Failures) 。现代审计制度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防止公司财务欺诈而作的制度性安排, 其生命力是审计的独立性。然而, 随着一些审计公司卷入公司财务欺诈案并因此而倒闭, 从而动摇了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审计公司的公信力乃至于对整个审计市场的信任, 侵蚀了资本市场投资秩序的基础, 从而引发了审计市场的信用危机。由于审计信用危机, 各国纷纷加强了对审计市场的监管体制改革, 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审计市场信用危机形成机制、如何监管的讨论远未停止。学术界对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研究的共同指向就是审计独立性风险性越来越大。按Watts and Zimmerman (1983) 的定义, 所谓审计独立性, 是指审计师能揭示已经发现具有重大违规造假财务报告的可能性。这说明尽管审计独立性是审计业生存之本与应有的核心价值追求, 但并不是审计业必然具有的内在品质, 而是由多种基础性制度因素共同决定的。用数学函数式表示, 则审计独立性应该是:Audit Independence=f (A、B、C、…) , 其中, A、B、C、…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一些客观因素。事实上审计独立性正在遭受其内在的不断出现的反独立性因素的侵扰, 存在许多导致社会公众和投资者不相信审计独立性的环境因素, 所以, 审计市场信用危机从本质上讲, 就是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对审计独立性及其相应的审计报告产生不信任的危机。尽管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客观因素比较复杂, 但归根到底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基础性制度因素主要是:审计委托契约模式、审计业经营模式和审计公司财产组织形式。纵观近十年内所形成的关于审计独立性问题的研究文献, 可以发现, 国内外关于审计独立性风险性的研究大体上也是基于这三个维度之一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的。基于此, 本文以这三个维度为研究框架, 对近十年内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审计信用危机及其制度弥合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类与评析。

二、审计信用危机评析

(一) 审计委托契约模式、审计独立性风险与委托机制重构

审计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金融中介机构, 即经纪人中介机构, 其主要功能就是向投资者出售真实会计信息, 以供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它是解决投资者和公司实际控制人 (如控股股东或管理者) 之间代理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多德, 2004) 。因此, 当审计独立性风险性越来越大时, 国内外学术界无疑开始重新审视现代审计委托契约模式内在缺陷, 并寄希望从中找到重构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冯均科, 2002;朱星文, 2005;蒋尧明和郑佳军, 2005) 。从契约关系上讲, 审计公司作为鉴定财务信息真假的金融中介机构, 接受所有者的委托对被审计对象进行财务审计。所以, 审计市场的合理的、均衡的稳定审计契约关系模式应该是, 审计公司接受投资者审计需求,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供投资者进一步投资决策参考, 并向投资者收取相应的审计费用。这种稳定的三角型审计模式不仅确保了审计的形式独立性 (Independence in Appearance) , 也为实现实质独立性 (Independence in Fact) 提供了制度上的条件, 杜绝了审计师或审计公司与被审计对象进行财务欺诈合谋 (Collusion) 可能性, 维持了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保护了投资者利益。然而, 当公司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时, 审计需求产生变异, 形成了审计的实质需求方与形式需求方裂变 (李洁和刘桂良, 2007) , 其中证券市场上的公众投资者为审计的实质需求方, 而被审计对象即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如控股股东或管理者) 则成为审计的形式需求方。审计方与这两种审计需求方相应地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契约形式。一方面审计供给方与审计形式需求方之间以“业务约定书”形式签订的是显性的私人契约 (谢荣, 1998) ;另一方面审计供给方与审计实质需求方之间以“注册会计执业准则”为依据确定的是隐性的公共契约 (陈汉文, 2002) 。由于现实资本市场公众投资者高度分散, 普遍存在“搭便车”的现象, 实质需求方往往缺位。因此, 现代资本市场上的一种奇特现象是被审计对象即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自己聘请审计公司审计自己财务报告的现象, 从而使原来的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变成为审计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直线形的失衡结构 (冯均科, 2002) , 这至少破坏了审计公司形式独立性。由于审计供给方和审计形式需求方均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契约人, 因此, 现代资本市场上这种普遍存在的脆弱性审计契约模式, 本身就隐含着审计供给方与审计形式需求方之间的合谋的内在缺陷, 即审计形式需求方与审计供给方依靠自己的信息优势合谋造假欺诈公众投资者, 从而造成审计实质独立性丧失的可能性。当直线型审计契约关系成为现代证券市场上普遍契约关系模式时, 审计独立性能否成为审计业内在价值取向, 完全取决于两种契约关系给审计公司及其审计师带来的激励机制比较。审计供给方与审计形式需求方即上市公司之间签订的是显性契约, 上市公司控制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满意或基本满意审计公司进行审计, 这就决定了审计公司现实生存, 在生存压力较大, 审计市场成为买方市场情况下, 审计供给方会向上市公司妥协, 放弃高层次的独立性价值追求转而向现实利益让步。当然审计供给方也会面临来自审计供给方与公众投资者之间的隐性公共契约约束, 公共契约约束力来自于市场机制和制度机制。但近年来审计线形模式内在缺陷不仅存在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而且同样广泛地存在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成为世界性的资本市场“通病”。这就说明, 基于市场的约束机制并没有形成对审计业有效约束。所以, 为了解决审计实质需求方缺位, 而被审计对象与审计委托人重合造成审计委托契约关系扭曲的制度性弊端, 学术界开始思考关于重新构造现代审计委托模式的问题 (蒋尧明、郑佳军, 2005;蒋尧明、谢周勇, 2008) 。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割裂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审计公司之间的直接联系, 寻找一个独立的第四方, 由其来行使审计委托权, 并由其直接支付审计公司或审计师的审计报酬。由于对独立的第四方选取不同, 形成了三种可供选择的审计委托模式: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证券交易所招投标制度。综合比较上述三个方案, 相对而言, 证券交易所招投标制度, 不仅能更好地保持审计公司的独立性, 还具有执行上的高效性和可操作性。而且, 这种模式有利于审计市场走向垄断或寡头垄断的理想状态。

(二) 审计业经营模式、审计独立性风险与监管机制重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原“五大”审计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审计业经营模式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走向审计业务 (Audit Services) 与非审计业务 (Non-Audit Services, NAS) (如会计、簿记服务, 税收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 相结合的混业经营, 并且利润高、风险相对较低的非审计业务收入在审计公司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为被审计对象提供非审计业务成为一些大的审计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长点和价值追求。1993年, 整个审计业只有31%的收入来自非审计业务, 但到了1999年, 国际原“五大”审计公司的非审计业务收入均超过审计业务收入。如普华只有40%的业务收入来自审计业务, 其余收入大都来自管理咨询、税收咨询等非审计业务 (叶少琴和刘峰, 2005) 。无疑, 非审计业务 (NAS) 扩大了审计的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 (Knowledge Spillerover) , 但非审计业务 (NAS) 给审计独立性带来的可能负效应是造成社会公众和投资者不信任审计独立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也引起了管理层越来越多的忧虑。关于非审计业务是否损害了审计独立性, 以及审计业是否应该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的论战再次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但学术界关于非审计业务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的研究仍未形成一致结论。相当多的学者认为, 非审计业务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Abbottet al. (2001) 从代理理论视角验证了审计委员会特征与购买非审计业务重要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完全由独立董事构成的审计委员会购买非审计服务的比率较低, 这说明独立董事认为非审计业务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Frankeletal. (2002) 以可操纵应计项目 (Discretionary Accurals) 的数量为盈余为管理标志, 对3074家公司范围内就非审计业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购买较多非审计业务的企业, 其盈余管理的程度也相对较高, 这同时表明, 购买的非审计服务越多, 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越大。还有许多学者 (Krishnan et al., 2005;Gul et al., 2006;Francis and Ke, 2006) 通过第三方 (如投资者) 对独立性的感知 (Perception) 来进行检验, 即第三方是否感觉或认为审计师在某种条件下是独立生。对“感觉”进行检验实质上是对审计形式独立性进行检验, 即审计师在外观形式上是否给社会公众和投资者一个“独立”的印象。这些研究都证明了非审计业务损害了审计形式独立性。但也有不少的学者认为, 并未找到充足证据证明审计公司的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混业经营损害了审计独立性。De Fondetal. (2002) 以审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倾向性作为独立性标志, 对非审计业务是否影响了审计独立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没有发现可以归因于非审计业务损害审计独立性的证据, 并且发现当审计费用较高时, 审计师更愿意出具保留意见。这些发现可能表明, 基于市场的激励机制如声誉损失和法律诉讼成本超过了审计师放松独立性所获得的收益。Buddock Taylorand Taylor (2004) 将稳健原则作为审计独立性标志, 对审计独立性与会计稳健原则之间关系进行了经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当非审计业务比重增大时, 并不会导致审计师接受被审计公司更为激进的会计政策, 因此, 他们推断非审计业务并不会损害审计独立性。类似地, 其他学者 (Ashbaugh etal., 2003;Chungand Kallapur, 2003;Larckerand Richardson, 2004;Kinneyetal., 2004;Reynoldsetal., 2004;Antle et al., 2006;Huanget al., 2007) 的研究成果表明, 非审计业务不一定影响了审计独立性。导致目前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至今仍未达成共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非审计业务与审计独立性之间关系本身的复杂性外, 还在于不同学者研究视角, 选取数据时间跨度、样本所在制度环境和度量审计独立性标志各不相同, 因而使研究结论往往难以达成一致。所以, 关于是否对审计业经营模式实施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自然就存在不同的观点 (叶少琴和刘峰, 2005) 。大多数学者对审计业的混业经营持比较理性态度, 王光远 (2004) 认为, 既然审计混业经营是否损害了审计独立性问题长期为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关注, 本身就说明社会公众对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存在疑虑。因此, 在目前无法从理论上论证非审计业务是否损害审计独立性时, 仅从加强审计形式独立性需要, 维持社会公众对审计业的信任出发, 也应当对审计公司对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业务加以限制。也有学者 (叶少琴和刘峰, 2005) 指出, 审计业是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 也不应强制推行, 恰当的方式是由会计职业界在法律等框架的约束下, 通过市场竞争来自由选择。同时监管部门通过相应监管机制确保审计公司在从事非审计业务时的独立性不会受到损害。为此, 必须在如下方面进行监管机制创新:充分披露审计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经济利益往来, 让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来对审计公司的独立性作出合理判断;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 通过管理机构和审计业界共同努力, 让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相对独立, 采用目前SOX法案办法的规定, 审计公司不得同时为一家审计客户提供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为了保证审计公司在今后执业过程中不会出现一些“精心安排”的违规现象, 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审计市场的监管, 另一方面加大审计公司机会主义行为的法律风险。

(三) 审计公司法律组织形式、审计独立性风险与赔偿机制重构

长期以来金融经济学家 (Benston, 1975;Watts and Zimmerman, 1983) 坚信, 基于市场的约束机制 (如声誉机制和集体诉讼机制) 能有效地促使审计公司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发现基于市场制约机制并不健全, 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尽管对审计违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 但审计合谋欺诈现象并未因此减少, 特别是目前我国审计公司以有限责任组织为主的状况下, 即使启动民事责任——给违规的审计公司一定的经济处罚, 也不会对审计公司或审计师过去违规所获得收益产生太大的影响, 并且这种罚款力度远远小于其违规所获得收益的强度, 特别是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 对其惩罚的上限只是审计公司的净资产, 这并不影响审计公司从审计欺诈中已经获得收益 (李洁和刘桂良, 2007) 。从总体情况看, 在我国实行合伙制的审计公司要比有限责任审计公司谨慎, 目前发现的在上市公司审计中造假的审计公司基本上都是有限责任审计公司。于是, 国内学术界将研究视角投向了我国现有审计市场上审计公司法律组织形式上, 试图剖析我国审计独立性风险性及其信用危机产生的特殊原因。在论证不同的财产组织形式对审计公司及其审计师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效果上, 国内学术界从两个方面论证了重构我国审计公司法律组织形式的必要性及其可能的组织形式选择。一是基于审计公司与外部投资者关系及其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视角, 论证了合伙制在风险约束机制上优势, 因而, 主张在我国推行审计公司合伙制。其中刘斌、王杏芬和李嘉明 (2008) 基于两种财产组织形式——有限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给审计公司及其审计师带来的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效果比较研究表明, 由于不同的财产组织形式对审计公司及其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约束机制不同, 因此, 产生的审计质量就不同。在有限合伙制和赔偿机制完善的前提下, 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多, 审计公司的审计质量上升, 发生审计失败的概率下降;建立有限合伙制和实施赔偿机制等都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李洁和刘桂良 (2007) 从防止审计师合谋欺诈行为角度上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我国审计市场中, 应该以审计师私人财富作抵押是实现有效惩罚的物质保障机制, 因此, 无限责任审计公司比有限责任审计公司更有利于防范审计合谋, 保持审计独立性。二是基于审计公司特殊的生产要素构成视角来阐述审计公司这类金融中介机构应有财产组织形式及其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朱小平和叶友 (2003) 运用企业理论, 从审计公司所有权结构、内部代理关系、企业重要生产要素和决策程序出发, 剖析了审计公司为什么应该采取合伙制这个命题。其结论是:审计公司生产要素特征决定了审计公司符合合伙制的要求;审计公司的法律组织形式的确定事关审计业兴盛衰亡, 所有其它方面的制度包括行业监管、诚信制度建立等都是建立在审计公司财产法律组织形式这个核心基础之上的。第一种视角是从审计公司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关系角度, 与第三方关系角度探讨审计公司应有的法律责任, 其实质是认为, 审计公司应该对社会公众和投资者承担某种形式的公共责任, 若不能有效承担, 将会危及社会和谐和审计业自身发展, 而驱动审计公司有效履行其公共责任有效方式就是合伙制这种法律组织形式;第二种视角从审计公司内部关系角度, 从审计公司本身要素构成角度出发探讨采取合伙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无论是从哪一种角度研究, 其结论都是基于市场的激励机制 (声誉机制和法律诉讼机制) , 必须是以审计公司财产组织形式的合伙制为前提条件的, 因而主张我国审计业应该推行审计公司合伙制, 以加强审计公司或审计师自律机制。

三、总结

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即审计委托契约模式、审计业经营模式和审计公司法律组织形式上分别梳理与简要评析了近十年内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的内在原因及其制度弥合的理论成果。认为从这三个维度探索近十年内关于审计独立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当独立性只是审计业一种核心价值追求与生存之本, 并不是一种必然行为时, 这三个方面任何缺陷都会成为审计业内在的反独立性的不利因素, 即这三方面任何裂缝都会成为滋生审计业道德风险的温床, 使审计丧失客观性 (Objectivity) 与公正性 (Integrity) , 因而引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对审计业的不信任。因此, 维持审计独立性, 只有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基于这三个方面提出来的重构现代审计委托契约模式、加强审计业混业经营监管和推行合伙制法律组织形式无疑是推行基于市场激励机制 (声誉机制和集团诉讼) 和加强公共监管的制度基础, 当然也是维持审计独立性和重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对审计业信任的基石 (Cornerstone) 。目前这三个方面研究并没有穷尽审计独立性研究, 未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 在这三个维度下,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其一, 针对目前学术界关于非审计业务是否影响了审计独立性上仍然未有定论的现状, 需要学术界研究一套衡量审计独立性的标志, 进一步从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两方面进行剖析论证, 从而为合理的金融监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其二, 在上述三个维度一定的情况下, 进一步研究审计公司品牌、规模大小等非制度性因素对审计独立性影响效应;其三, 在上述三个维度一定的情况下, 考察不同制度环境 (如法律、政治和文化等) 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汉文:《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准则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2]蒋尧明、郑佳军:《改革现行审计委托模式的思考——兼论证券交易所招投标制度的设计》, 《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7期。

[3]蒋尧明、谢周勇:《上市公司审计代位委托: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途径》, 《财会通讯》2008年第5期。

[4]凯文·多德:《竞争与金融——金融与货币经济学新解释》 (中文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叶少琴、刘峰:《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混营抑或分拆-》, 《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6]朱小平、叶友:《会计师事务所法律组织形式的企业理论观点》, 《会计研究》2003年第7期。

[7]朱星文:《董事责任及其追究:现行审计委托关系缺陷的弥合》, 《审计研究》2005年第5期。

[8]Abbott, L., Parker, S., Perters, G., and Raghunandan, K.,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Relative Magnitude of Non-audit Service Provision.Available at:www.ssrn.com.2001.

公共危机审计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3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者外部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 导致的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或紧急状态, 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扩散性等特点, 给社会和公众带来巨大损失, 若不及时加以解决, 将会给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带来巨大威胁。公共危机管理是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害, 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积极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灾后恢复和监督等管理行为的总称, 由政府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公共危机审计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公共危机审计的定义

公共危机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构和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反应和恢复等各个阶段, 对被审计单位公共危机管理活动所进行的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 以促进被审单位有效履行公共管理责任, 实现信息公开透明。

(二) 公共危机审计的理论依据

一是受托责任理论。该理论认为, 审计因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 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当受托责任关系确立以后, 客观上存在委托人对受托人实行监督的需要, 其本质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对于公共危机审计, 审计机关在接受社会公众的委托之后, 承担者监督灾难救助款物合法合理使用的责任, 也就产生了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通过危机审计, 审计机关一方面监督和评价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对财政拨款和救助款项的使用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有关救助款项使用的信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从而保证信息透明和社会稳定。二是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 西方国家兴起了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 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浪潮。该种模式是在公共责任与顾客至上理念的指导下, 借鉴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在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来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以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 提高政府的职能和合法性。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集中于政府管理的效益性, 它要求审计机关在危机应对过程中, 致力于对风险的重点关注, 督促有关被审单位通过对有限的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最大程度的效果, 并要求审计机关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私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集思广益, 共同致力于公共危机的管理和应对工作。

二、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成立之始, 审计机关就陆续地开展了公共危机审计工作, 并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为其提供实施依据。如1993年《审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1996年颁布的《审计机关对社会捐赠资金审计实施办法》对《审计法》的第二十四条均做了细化规定, 要求审计机关对接收、分配、使用和管理社会捐赠资金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监督, 并对审计报告做出了基本规定。《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亦明确指出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实行全程跟踪审计。这不仅将公共危机事项纳入审计的范畴, 而且明确了具体的审计实施方式。

(一) 1998年抗洪抢险审计

1998年夏秋季节, 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 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做好抗洪抢险任务的同时, 积极展开对救灾款物的审计监督工作。审计署先后发布通知, 要求对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总会等部门、单位接收、管理、分配捐赠款物的情况进行审计;同时要求地方审计机关加强对救灾款物的审计。湖南、湖北、江西各省审计部门根据审计署的通知, 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审计探索, 如采用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审计方式, 实现对救灾款物的全面审计;全省上下贯通、及时反馈审计信息, 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成立监督小组, 增强监督合力等。

(二) 2003年云南大姚抗震救灾审计

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 云南大姚相继发生了里氏6.2级、6.1级地震。2004年3月18日到4月30日以审计署社保司司长为组长、由来自昆明特派办、长沙特派办等6个单位的22名审计干部组成审计组, 对大姚县及其他一些县区接受救灾款物的情况开展了审计。通过反复核实证据和深入灾区现场, 查出了部分以权谋私、管理渎职等损害受灾群众利益的问题。2005年4月27日审计署公布了大姚地震审计结果, 披露了未及时下拨中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等不良情况, 要求有关被审单位进行整改, 将有关违法违规人员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并建议云南省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管理机制。

(三)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审计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发生, 有关救灾抗灾工作陆续展开。为确保救灾款物的合理管理、发放和使用, 审计署在事发后短短数天之内就成立了由审计长任组长、两位副审计长任副组长和有关司局长为成员的抗震救灾款物审计领导小组, 并派出3个督导小组到审计一线督查和指导工作, 对抗震救灾款物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同时审计机关注重同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和配合, 实现了监督与管理的并行, 共同服务于抗震救灾大局。审计署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网址, 还专门开通了一条免费长途举报热线, 接收社会各界人士对发现的挤占、挪用、贪污、侵占、浪费、虚报冒领救灾款物问题的举报。至当年12月31日, 审计署发布了4次审计公告, 除第一次审计公告外, 其他审计公告中都表明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此次审计在地震刚发生不久即刻展开, 将关口前移, 提前介入, 并对救灾款物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 有媒体称, 此次审计是“国家审计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跟踪审计工作”。

三、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现状评价

纵观上述事例可以看出, 我国的公共危机审计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 审计水平不断提高, 审计质量越来越有保障。但我国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还存在着不足,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审计法律依据不够健全

我国有关公共危机审计的法律法规多为分散的个别条款, 这些规定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持, 但还存在下列不足:规定条款过少, 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匹配性不足, 无法形成有力的制度支撑;规定内容笼统, 与开展非常规性的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相比, 其可操作性程度相差甚远;规定范围过窄, 局限于基金、资金财务收支审计, 对捐赠物资审计也是笼统概括, 未能涉及绩效审计;规定被动应急, 针对特定非典、地震等危机事件, 被动出台临时应急性通知或文件, 提出开展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 缺乏强制性、延续性、前瞻性和一致性。

(二) 审计组织机制不完善

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具有临时应急性, 缺乏前瞻性、规范性、预见性;审计机关与司法、纪检等部门的协调联动较薄弱, 未能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功能;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利用不足, 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组织和配合审计工作的有力展开。

(三) 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面对突发性危机事件, 审计小组往往是临时组建, 审计小组成员在意识上缺乏对突发事件特殊性的认识, 在平时缺乏应急审计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训练, 在审计中不得不面对被审单位陌生、恶劣的环境, 审计工作的开展会面临诸多困难, 导致较大的审计风险。

(四) 绩效审计理念滞后

审计机关对危机事件审计仍旧以财务审计为重点, 以查找救灾款物流转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为目标, 尽管审计中已经开始注意从机制、体制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但对于救灾款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对被审单位的管理制度、对危机管理的整个运行机制关注较少, 审计的覆盖面狭小, 审计结论的建设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五) 审计方法存在缺陷

在程序方法方面, 由于危机事件紧急, 审计小组往往在未进行审前调查、没有评估审计风险和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情况下制定审计计划, 导致审计工作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对审计事项的考虑也难免欠缺周全。就技术方法而言, 传统的以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为基础的审计模式, 恐怕难以在危机审计中得到有效贯彻, 也并非能得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所以在审计人员面临挑战;现代审计以计算机审计和网络审计为主要辅助手段, 而在危机审计中, 面对危机事件事发后的待处理和审计事项, 审计人员要利用自己的职业判断筛选合适的审计对象, 其中难免收到被破坏和损毁而导致收集证据的不利影响。

(六) 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

审计机关在危机事件中表现的临时应变, 使得他们未能对这种突发事项缺乏日常的警惕和关注, 导致危机发生时审计工作安排上较大的盲目性与被动性;由于危机审计主体目前仍是政府审计, 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参与较少,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整体力量的联动作用的有效发挥;群众参与线索举报的激励机制不足, 审计工作量较大, 而对审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不够广泛深入等等。

四、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改进对策

基于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开展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应采取如下解决措施。

(一) 建立公共危机审计法律法规

鉴于公共危机审计的特殊性和所具有的重大社会影响, 在远期规划中, 应研究制定《公共危机审计法》, 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实现与其他公共危机管理法律的相互协调, 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在近期规划中, 应研究制定《公共危机审计实施条例》, 明确审计的职责和权限, 强化审计责任追究机制, 确定审计效果评估标准, 为公共危机审计法的制定提供经验基础;在当期工作中, 应抓紧制定《公共危机审计准则》和应用指南, 明确公共危机审计的目的、对象、内容、程序和方法等问题, 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可操作性依据。

(二) 健全公共危机审计组织机制

首先协调好审计机关与政府的关系。在危机审计中, 要及时与政府沟通, 以了解危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作为审计工作的参考, 审计机关也要及时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情况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 以听取有关指示, 同时通过呈报审计成果体现审计机关工作绩效, 获得政府更多的肯定与支持;其次审计机关要协调好与纪检、监察、财政、民政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建议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 以做好应对危机的工作准备, 同时审计要与其他部门之间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共同合作努力来实现危机的顺利解决;再者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优势。促进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作,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审计效率。另外审计机关还要协调好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新闻舆论, 主要面向广大社会人群具有巨大力量, 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 公众对涉及切身利益的信息需求逐渐增强, 通过及时公布危机审计信息, 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危机进展状况, 还能增强对审计机关和政府的信任。

(三) 提高公共危机审计人员素质

为进一步充实危机审计人力资源, 选拔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知识多元化的审计人员, 有利于保证审计工作实现专业分工, 审计人员各展所长。关注和重视危机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实务的日常培训, 锻炼他们的工作熟练度和对危机审计执行工作的敏感度, 尽可能的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实施审计人员定期轮岗、交流, 使审计人员有机会接触多行业审计, 拓宽他们的审计视野, 不断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为应对危机审计中来自各方不同的挑战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危机审计演练, 对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归纳总结, 并提供解决方案, 以此不断检验和提高审计人员的应急能力, 逐步提高审计人员临时应变的能力。

(四) 树立公共危机绩效审计理念

美国审计署在2003年颁布的《政府审计准则》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照客观标准, 客观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证据, 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价, 对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评估或对有关最佳实务的综合信息或某一深层次问题进行的评估, 其目标一是评估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二是评估内部控制、法律和其他规定的遵循情况。对照该项定义和目标界定, 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救灾款物跟踪审计, 更多关注的是对法律的遵循情况, 远未能达到对于危机管理这一“项目”进行绩效和管理方面的评价, 也未能开展危机预警这一“前瞻性问题”的评估, 同时也缺乏对于行之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典型经验这一“最佳实务综合信息”的评估, 绩效审计的理念未能在现有的公共危机审计中得到体现。《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到2012年, 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这说明在公共危机审计中贯彻绩效审计的理念, 不仅仅是国外经验的简单借鉴, 而是我国审计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五) 改进公共危机审计方法

审计机关应开展对民政、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的日常调研, 在促使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同时, 注意收集相关应审资料, 做好平时资料储备;建立基层审计机关零时报告制度, 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 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危机状态和相关信息, 为审计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资料基础, 同时根据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 及时调整审计工作方案;针对危机审计手段落后的实际, 审计机关应尽快开发危机审计专用软件, 并结合采用远程审计技术, 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针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相关资料被损毁的状况, 审计人员在更多地采用现场核实、调查、询问等取证方法的同时, 还应将审计关口前移, 促使被审单位在危机管理开始, 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最大限度地提高救灾款物管理的效率、效果, 将重大错弊和损失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 前提是将相关成本控制在被接受的范围内。

(六)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公共危机审计公告制度, 通过制定危机审计公告准则, 对公告主体、公告内容、公告时间、公告范围、公告形式等做出明确规定, 为审计公告的规范化、统一化的出具提供标准。建立公共危机审计案例库, 不断进行审计工作总结, 为审计人员培训提供素材, 为审计工作实施提供经验参考。明确和深化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要认清我国审计信息化滞后的现实, 认识到实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结合对危机审计的认识和了解, 探索公共危机审计实现信息化的最佳路径。针对危机审计手段落后的实际, 审计机关应尽快开发危机审计专用软件, 通过快速和精确的数据分析来增强审计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审计跟踪的主动性和审计评价的客观性, 并结合采用远程审计技术, 突破审计空间环境的局限, 实现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 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创新和推广先进的审计方法, 为审计信息化工作提供支持。我国已在有关自然灾害的救助中使用了GIS等先进技术, 可以在此基础上仿效国外的做法考虑将GIS、RS等技术方法应用到相关的灾难救助审计中去, 克服地理空间的限制, 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充分的证据资料, 将该技术获得的电子资料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审计评价工作,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审计价值危机 篇4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全力推进中央应对金融危机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提出扩大内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2008年11月12日审计署随之发出了《贯彻落实中央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认清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2009年5月,审计署发出了《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强调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应当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求全体审计人员着眼于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揭示、深入剖析、积极建言,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及时调整审计计划,科学确定审计项目。审计署积极调整审计计划安排,于2008年下半年组织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影响的审计调查,揭示和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不同行业的影响以及对部分国有骨干企业的冲击情况。同时,审计署组织了对境外投资风险以及能源安全的审计调查,以摸清金融危机影响状况,为中央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2009年各级审计机关在所有的审计项目中,都着力关注了中央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审计署于2009年初统一组织了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收入状况的影响、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情况、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等审计调查。2009年9至10月,审计署组织对一些省市和企业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有关政策的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在调查了解这些地区、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了1 770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211个政府核准或备案的社会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等情况。对148个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二线、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等重特大投资项目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审计。同时,坚持跟踪分析商业银行每季度新增贷款的结构情况。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加强了对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和调查,采取了同步跟进、上下联动的审计模式,与监察、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实行了实时通报制度,并积极研发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在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审计署注重整合中央和地方审计力量,审计署建立起覆盖中央和地方、资金和项目、管理和制度的全方位审计监督网络。

(三)及时上报和披露审计情况。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开展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实体经济、财政收入以及境外资产投资风险等情况的审计调查,从审计的视角及时上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状况,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促进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落实,国家审计机关加强了对中央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各级审计机关既加强对中央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又及时揭示和反映扩大内需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政策、制度和管理上的问题。通过审计,2009年共核减投资或结算额300多亿元,挽回或避免损失100多亿元,提出5 600多条审计建议,促进有关部门和地方健全完善制度近700项。审计署注重及时将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告,重大事项做到随时公告。在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增强了审计的透明度,扩大了审计的影响力。

二、国家审计应对金融危机应当发挥的作用

(一)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审计人员应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范围,密切关注金融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密切关注其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及时提出建议,防范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一要关注银行资产质量,不仅关注银行的信贷资产,还要关注银行的对外投资,特别是海外投资和股权投资。二要关注金融机构的创新产品,加大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审计力度,研究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促进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三是要以服务金融改革为目标,推动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强化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促进提高金融业的发展水平。

(二)加强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以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为审计核心任务。一方面,应把审计与审计调查、检查面上情况与审计重点项目、揭示问题与推动完善制度、促进当前发展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及时揭示和反映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执行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分析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并从体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为中央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扩大内需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对重特大投资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从项目资金、项目管理、质量、进度、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立体式审计监督,揭示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和损失浪费现象。从项目评估、审批、建设程序以及节能减排和生态效益等多个环节保证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三)审计机关应进一步加强对民生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审计机关应围绕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强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项目的审计监督,关注改善民生情况,揭示和反映落实国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审计价值危机 篇5

1 CPA审计诚信现状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 上市公司黑幕频频曝光, 证券界的“假账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CPA审计诚信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信心。2001年的“安然”事件成为审计诚信问题的引芯, 引起业界对“五大”等违规事件的关注。

“银广夏”造假案中, 对银广夏1999-2001年翻了近二十倍的业绩, 许多业界行家当时都表示极大怀疑, 而负责年度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至少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过三次全面审计, 却都出示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若排除业务水平原因, 则只能认为事务所和CPA缺乏诚信观念。2002年的蓝田股份案, 其虚拟的业绩增长似“放卫星”, 直至2000年后才出现回落。为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华伦会计师事务所是采用何种方法核实水塘里有多少鱼、又有多少固定资产?相信蓝田股份财务报告的签字CPA缺少的不是财会知识, 而是诚信和公正。2006年的科龙事件, 让外界看到的不仅是CPA不够谨慎或有意识地被蒙蔽, 而是主动参与造假甚至操纵审计报告, 完全置诚信于不顾。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可谓件件触目, 财务会计造假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CPA审计诚信危机也又一次引起人们关注。如何摆脱诚信危机并重塑CPA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 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 CPA审计诚信危机的原因分析

CPA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其行为必然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影响。我国诚信收益的市场条件还不完善, CPA行业诚实守信的作用条件尚不具备, 必然导致CPA审计诚信危机。

2.1 诚信收益的市场条件不完善

在有效资本市场中, 有诚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人能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能收取更高的审计公费收入、能节约更多的谈判成本等, 这就是审计的诚信收益。资本市场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是产生审计诚信收益的根本动力。

在我国审计实践中, 独立审计质量不是寻求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的成本效益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相反, 一些独立性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审计意见, 甚至会降低那些自身质量不高的待上市或已上市公司的利益, 那些能提供符合客户要求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反而最受欢迎。诚信并未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什么好处, 上市公司新股发行价格并不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公信度高而提高, 我国现实的市场并不真正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人诚实守信。此时,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合伙人当然不会“逆势而为”关注审计质量的提高, 而是与企业的代理人和大股东“合谋”, 为客户获取银行贷款、争取上市资格、配股资格或者逃避“ST”、“PT”或“退市”处罚提供方便, 从客户“购买审计意见”中获得不当利益。这样的市场情况, 怎能培育、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人的诚信呢?

2.2 委托代理关系失衡

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前提。审计关系由审计委托方、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三方组成, 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股东委托CPA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审计。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现实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扭曲简化成管理当局与CPA二者间的关系, 即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委托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对自己进行审计, 并且决定相关的审计费用等事项。管理层既是审计对象, 又成了审计委托人, 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续聘、费用支付等事项, 事实上已经成了CPA的“衣食父母”。尤其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 收入严重依赖于某一客户的情况下, 事务所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公司管理当局就有可能通过提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威胁来影响CPA决策, 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无诚信。

2.3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不合理

《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取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组织形式。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采取的是有限责任制, 且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资本仅30万元。也就是说, 在有限责任制下, CPA和会计师事务所无论给第三方造成多大损失, 其经济赔偿责任只限定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这显然不能满足投资者特别是资本市场中公众投资者的赔偿诉求, 反而使专业人士逃避社会责任, 不利于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相比之下, 为降低成本而减少甚至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 弱化甚至放弃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或者与审计客户共谋而得到的好处远大于30万元。既定成本与或有收益不配比显然不利于约束CPA的行为, 甚至使CPA抵御不了利益的巨大诱惑而置诚信于不顾。

3 构筑CPA审计诚信防线的对策

要使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实质重于形式”, 使诚信行为得到补偿和鼓励, 使不诚信行为受到惩罚和唾弃, 使无力履行诚信义务者没有机会“承担”诚信义务, 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来共同支持。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3.1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政府应加快CPA行业法规政策和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 加大对虚假会计信息的综合整治力度, 促进企业对高质量审计报告需求的增长, 同时加重企业责任人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 从根本上治理审计市场虚假财务信息需求问题, 从法规制度上体现坚决支持守信、严惩失信, 给CPA行业一个充分竞争的平台。

3.2 改进委托代理关系

针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现状, 应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如降低大股东控股比例, 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以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在选举独立董事投票时应建立控股股东及其委派董事的回避制度, 同时采取一人一票制, 使中小股东与大股东在独立董事选举上有同等的表决权。

在董事会下设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 以保证CPA审计独立性的发挥。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对公司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进行监督和控制, 并履行选择、聘用、解聘CPA以及支付审计费用。而实际上聘请或更换CPA的最终决定权仍居于董事会, 被审计对象和委托人合二为一。因此, 建议在CPA与上市公司的业务约定书及审计报告中应写明委托人是公司审计委员会, 明确表示CPA不受管理当局操控, 并要求上市公司在管理层声明中声明其没有操纵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

3.3 鼓励有限责任合伙制

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 已成为当今CPA职业界组织形式发展的一大趋势。迄今为止, 英国、美国绝大多数州和加拿大都颁布了《有限责任制合伙法》, 国际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重新注册为有限责任合伙制, 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欧盟一些成员国也已经采取事实上类似的制度。在这种组织形式下, 会计师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无限责任, 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从而提高了违规成本, 进而提高了CPA行业的执业质量, 有利于减轻CPA行业的诚信危机。

随着政府有关部门、证监会、证交所和中注协对包括CPA行业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管理的逐步完善, 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及CPA对行业的忧患意识的加强, CPA审计必将彰显其“独立”之魂, 重建其“诚信”形象, 真正成为支撑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市场经济之基石。

参考文献

[1]张涛, 吴联生.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一个理论分析[J].审计研究, 2010, (2) .

[2]李娜.新审计准则下独立审计的独立性思考[J].财会研究, 2008, (2) .

[3]宋小彩.浅谈契约关系下的审计诚信问题[J].财会月刊 (综合) , 2007, (2) .

[4]张亚军.刍议注册会计师诚信体系的重新构建[J].财会研究, 2007, (8) .

[5]朱晓.刍议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J].经济师, 2008, (1) .

金融危机对中国政府审计的启示 篇6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 (价格) 、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 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 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 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 失业率提高, 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 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二、金融危机的类型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金融危机形成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外债危机、银行业危机与资本市场危机。其一, 货币危机主要是由于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或者外汇市场严重失衡, 导致本币汇率高估, 引发投机性攻击, 然后通过传导与扩散机制, 加剧原先的失衡, 引发股市和银行业危机, 再形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外债危机主要是过度地利用外资, 导致本国支付能力不足和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削弱投资者信心, 造成资金外逃, 进而引发外债危机, 再通过外债危机的传导与扩散引发全面金融危机。银行业危机源于金融机构过度信贷形成大量不良资产而引发的银行系统的内在脆弱性, 导致银行无力支付存款人存款, 引起个人和企业破产, 进而引发货币危机, 乃至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危机是指由实物经济和产业结构失衡、货币政策调整、债务危机等带来的信心危机所致。当人们对经济预期不乐观时, 会在短时期内采取一致行动, 抛售手中资产特别是有价证券, 这种“蝴蝶效应”导致了资本市场危机爆发, 进而引发全面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根源

(一) 社会历史矛盾发展的结果

人类现在面临着由以往的精英时代向大众时代过渡, 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一套有效的约束精英的制度。而今天金融的高度发达已经形成了精英团队或者精英阶层对整个社会的控制。由于整个社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 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里是最为明显的, 而他们又不承担责任。这次就很明显, 以往是公司发生危机破产, 往往是老板自杀或者是流落街头。而今天相反, 今天控制公司不是以往的资本家, 而是管理层, 而今天管理层不仅在危机当中遭受损失, 而都获得了一笔补偿金, 就是他们事先制定了一个“经济降落伞计划”。

(二) 虚拟经济超过实体经济

西方人消费观念与我们不同, 他们主张提前消费。换句话说, 就是透支。拿美国来说, 美国低储蓄率和举债消费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而美国的虚拟经济也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最大的国际事件就是苏联垮台和东欧剧变。当时就意味着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取代, 这就是资本主义一下子自我膨胀达到了顶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资本主义对整个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充满信心, 虚拟经济有一个特点, 预期决定价格,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高度预期, 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所以开始抵押未来的希望, 过度透支, 一下子衍生品的债务膨胀到极端, 虚拟经济泡沫太大, 超过了实体经济承受的限度, 最后形成泡沫的破灭。

(三) 放任的市场机制

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就是新自由主义的主张, 把人类的命运完全交给市场支配, 这样一来, 社会迅速拉成两个极端。在另一个极端的精英阶层, 也是没有任何约束, 资本、管理的财富也是在极端膨胀, 最后导致断裂, 形成这次金融危机。

四、中国政府审计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及启示

(一) 中国政府审计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经验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从审计署到各级地方审计机关, 都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署组织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影响的审计调查、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收入状况的影响、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情况、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等审计调查。在应对2007年发轫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过程中, 中国审计机关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危机意识。在危机传入中国初期, 审计署及时安排了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审计调查工作, 有效摸清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渠道及其危害程度。2008年, 该省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额达35 696亿元和6 832.6亿美元, 分别占全国的11.87%和26.67%, 外向型经济特征相当明显, 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2008年中期, 当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日渐显现时, 中央领导人纷纷到广东东莞等地调查研究, 了解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在此背景下, 审计署审时度势, 组成专项审计组展开“金融危机对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专项审计调查”工作, 沿着摸情况、判趋势、提建议的思路, 从出口贸易萎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房地产交易低迷、就业形势严峻等方面反映中国当时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 并从加强金融监管、拓宽贸易渠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审计建议, 为中国尽快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审计依据。在危机影响加剧的情况下, 审计署开展了对广东等省份的地方财力状况调查和部分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的调查工作, 从财政和金融等视角剖析危机状况下地方财力的可支配力及金融衍生产品可能产生的最大危害。美国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因金融衍生产品杠杆风险无限放大引起, 因此, 及时掌握中国实体经济所拥有的金融衍生品, 避免其危害无限扩大就显得较为重要, 基于此考虑, 审计署展开了对有关中央企业从事衍生品业务调查工作, 在较短时间内摸清了衍生品规模, 把握了存在风险, 提供了重要决策。

(二) 中国政府审计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启示

1. 重视政府审计的职能。

中国政府审计履行着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责, 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金融监管以及促进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 刘家义审计长明确提出, “未来五年, 中国审计署的总体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体而言, 政府审计是怎样履责和作为的呢?据有关学者分析, 政府审计职能主要是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监控, 保证和促进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全面履行。政府审计的监控活动主要发挥五个作用, 包括监测、预防、预警、控制及修复作用。其中, 监测作用是基本层次, 是其他作用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预防、预警、纠偏及修复作用则属于衍生层次, 是监测作用有效发挥的功能结果。

2. 重视风险导向政府审计方法策略。

一是尝试建立多维金融预警体系, 揭示系统性风险。建立多维金融预警体系, 首先要设置科学合理预警指标:从反映单个金融机构经营绩效和风险状况的各类微观指标, 到各个金融行业, 如银行、保险、证券等中观指标, 再到关注GDP增长率、CPI增长率、政府赤字额、出口增长率、国际储备额等宏观指标变化;其次是通过科学建模方法, 利用预警指标进行风险预测, 利用时间序列等高级计量方法, 对预警指标同风险状况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实证分析, 使预警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关注金融创新, 揭示金融创新品种的风险。在日常审计工作中, 应将规范金融创新品种作为重要内容, 研究其创新机理, 关注风险控制点、风险传导机制和风险防范策略。相对国外来讲, 现行的金融市场还不是很在成熟。因此, 对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这样有杠杆放大效应的创新产品应适度引入, 逐步放开。不应是全部控制, 也不应是全部放开。三是加强政府审计对国际游资监督。国际游资投机运作是最近几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欧洲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等都出现过国际资本冲击迹象。国际游资具有投机性、短期性和大规模流动性等特征, 流入时产生的“马太效应”、“羊群效应”和流出时产生的“蝴蝶效应”都可能对一国金融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因此, 加强研究国际游资运行特点和规律、汲取国际教训、做好及时有效监管, 对于确保中国经济金融的安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是改进审计手段。在金融运行信息化的条件下, 必须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 否则, 连“账”都打不开、读不懂, 何以谈审计?加快金融审计信息化建设, 目前主要包括继续开发、推广运用和改进完善有关金融审计软件, 逐步建立金融审计数据库, 积极试行网上远程审计。只有实现了金融审计数字化、网络化, 才能使现在单一的事后审计、静态审计和现场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真正做到以金融业务循环为轨迹, 实现对其资金流、业务流、控制流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 充分发挥审计“保障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的作用。

总之, 为更加有效地保障金融安全,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政府审计部门必须与时俱进,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创新监督机制, 准确审计定位, 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审计目标, 抓住审计主线, 突出审计重点, 改进审计方式, 充分发挥其免疫职能。

摘要:面临全球竞争和金融危机, 加强审计监督, 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在金融全球化尤其是全球性金融大调整以及中国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加入WTO等大环境下, 金融审计面临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明确提出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研究危机状态下政府审计的行为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安全,政府审计

参考文献

[1]周新生, 等.财政审计的未来发展与对策思考[J].审计研究, 2009, (2) .

[2]唐建新, 等.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和作用路径[J].审计研究, 2008, (5) .

[3]冯晓华, 等.政府审计国家经济安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思考[J].审计文汇, 2008, (6) .

[4]史成志, 张爱珍.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伞的作用[J].当代审计, 2009, (1) .

审计价值危机 篇7

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并提高运营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等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最大化地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盈利的经营目标。传统的内部审计职能偏重于财务的查错纠弊职能,对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错误和舞弊进行查实和纠正。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对内部审计进行重新定位,特别是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企业内部审计应当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防火墙”。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建立由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工程。企业首先应对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最后,还要设置一道关键的防火墙———内部审计,根据内部审计结果,改进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从而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转变问题

作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丰富,包括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建设项目审计、合同审计以及专项审计调查等。内部审计的内容尽管广泛,但缺乏重点,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危机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该转变内部审计的重点,从以财务为导向转变为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经营活动为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应是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以及管理审计,为企业防范危机、控制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率和效果服务。

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要真正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把握宏观经济形势,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经营风险献计献策。风险管理审计就是内部审计师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企业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过程是否适当和有效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而管理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高层次审计,倾向于事前、事中审计,紧紧围绕控制风险、提高效益而展开审计,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机构与分权管理情况的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和制度管理情况的监督、企业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的分析、企业目标制定和实施情况的评价等。这种审计具有及时性、预防性、前瞻性和效益性等特点,能真正帮助企业持续经营,促进企业价值增值。这就需要内部审计转变工作重点,做好知识准备和方法技术准备,掌握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办法,以便对国内外上市的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且能够担当好此重任,恰当评价,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使企业能防范危机、控制风险。

另外,内部审计还应积极开展咨询服务。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企业有必要构筑全新的风险控制体系,这是大多数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内部审计要针对企业面临的形势,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作用,这也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逐步与国际内部审计接轨的最佳契机。

三、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和方法转变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模式应转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多是制度基础审计或账项基础审计,强调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和完善,更多地着眼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财务制度的遵循,工作重点是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而不关心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状况等对企业的影响,不参与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笔者认为,应基于风险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设计和完善,旨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促进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面对金融危机和企业经济困境,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完善、业务顾问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职能履行已显不足,不能帮助企业持续盈利和实现总目标。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模式必须改变,应转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引进相应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分析复核方法、信息技术审计,为企业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强化内部控制和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模式,它要求审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根据审计结果出具恰当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审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审计师在审计的每个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等。这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完全适合内部审计新的工作重点———风险管理审计、管理审计等内容,即对企业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过程是否适当和有效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二)内部审计方法的转变

内部审计要注重审计手段的提升和创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导向模式转变必须考虑审计技术的提升和创新,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要提倡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审计。信息技术审计是指内部审计师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相关业务的真实、合法、效益及其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和服务的行为,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对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审计,二是不仅对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审计,也对产生数据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信息技术审计使审计活动转化为检查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以及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程序合法性、正确性,从而使审计效率更高,审计效果更好。

四、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内部审计工作是否有效,内部审计是否充分发挥关键作用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应提出新要求。

第一,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内部审计人员要学习、掌握风险管理技能,强化风险意识、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是能帮助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面临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与挑战,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风险和管理的知识,关注风险的动因。如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正因为如此,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内部审计人员通过风险管理审计,发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从客观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来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二是能对企业风险进行事前监控。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风险管理审计能力,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战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实现的调节,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出谋划策,直接提供信息,强化监督;也可配合财务控制,在筹资、投资等方面强化监督控制职能。

第二,提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形成战略性思维。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较好地掌握金融、财务、投资、营销等经济管理知识,通晓财经法规,对本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环节比较熟悉等;要具备全局观、大局观,才能以更广阔的全局视角和战略思维将内部审计纳入企业的战略目标及持续性发展。

第三,内部审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关注舞弊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过硬的前提下,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随时注意防止工作中的疏忽或差错;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高度的职业警觉性,善于察觉企业可能发生风险的迹象;要有勇气深入调查,及时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检查、分析经济效益不高的背景和原因,并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努力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对话思想下一篇:税收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