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保险监管(共3篇)
生猪保险监管 篇1
江苏省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合同对猪粮比价设定为5.8∶1。目前, 保险金额设600元/头、800元/头和1000元/头三档, 保险费率为5%, 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按苏南20%、苏中30%、苏北50%的标准执行。按照条款规定, 出栏月当期猪粮比价低于5.8∶1时, 保险公司应立即启动理赔程序。保险合同在不同价格波动情形下采用不同的赔偿比例系数, 猪粮比价在5.3~5.8之间时为60%, 4.8~5.3之间时为80%, 小于4.8时按保险金额赔偿。
四川省由四川锦泰保险推出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 以生猪出栏价格 (四川省农业厅官方网站发布的该月出栏肉猪价格) 为参考, 约定初始保险价格为14.8元/公斤, 约定生猪出栏重量为100公斤/头, 单位保险金额为1480元/头, 年费率为6%。当发布数据低于保单约定的保险价格时, 系统将自动判定保险案件发生, 通过立案、查勘、核损、理算、核赔等全自动环节, 在24小时以内将赔款划转到养殖户银行账户。
根据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的规定, 在美国所有开办生猪价格保险业务的州, 其辖区内任何从事生猪养殖的养殖户都可以申请购买该款保险产品, 但一个农场每年最高承保的生猪头数不超过3.2万头, 每个保单不超过1 000头。
养殖户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参保申请, 但该保单须在农业部风险管理局审批同意的次日生效。投保时, 养殖户首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情况在4个保险期间 (13周、17周、21周和26周) 内进行选择, 同时选定保险的保障水平 (70%~100%) 。
农业部风险管理局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瘦猪肉保单到期日期货价格、固定膘重比0.74和农民选择的保障水平 (a) 计算得到该保险合同的保障价格, 即保障价格=保障水平a×瘦肉期货价格×0.74。一旦市场价格低于保障价格, 投保人便可从该项保险中获得相应补偿。
美国农业部对该款价格保险产品提供13%的保费补贴。
(新闻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生猪保险监管 篇2
根据全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意见,按照本人分管的工作,就全县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定点屠宰场(厂)4个,分布在城关镇、河西堡镇、朱王堡镇和焦家庄乡4个乡镇。这些定点屠宰场基本是能够按照国家有关生猪防疫屠宰加工、检疫(验)等有关法规要求进行生猪的屠宰加工、检疫(验),检出的病猪及产品都能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肉品安全和放心消费。同时,县生猪管理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生猪屠宰的法规、法令、和食品放心工程实施要求以及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采取积极、果断的措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专项整治和经常性的监管、执法检查工作,使得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健康有序地展开,私屠滥宰及病死猪上市现象得到遏制,保证了上市猪肉的安全、放心,生猪市场流通秩序得到了全面的规范。但没有建立定点屠宰场的红山窖乡、新城子镇、六坝乡、南坝乡、东寨镇、水源镇仍处自购、自宰、自销的状态。
二、目前执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生猪定点屠宰场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县10个乡镇建立定点屠宰场有4个乡镇,6个乡镇还没有建立定点屠宰的,这些没有建立定点屠宰场的乡镇猪肉食品安全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二)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市场监管意识不强,根据《屠宰管理条例》规定:工商、卫生、农业、税务、质监、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并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生猪屠宰活动进行巡查。但我县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如对没有建立定点屠宰场屠宰的肉品运到县城销售现象无法制止;对学校和企业食堂、宾馆、饭店所购进的肉食品无法进行肉源落实和查处等。
(三)执法工作难度较大。一方面社会对定点屠宰管理认识不深。屠宰经营户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受利益驱使,依法经营意识不强,偷漏税费,不服从、不支持执法查处,甚至以各种刁难、辱骂、恐吓威胁执法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执法检查私屠滥宰的做法不理解,抵触情绪大。另一方面执法队伍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人员偏少,力量不足。近年来,虽然我县成立了生猪屠宰执法队,但实际上执法人员只有2人,而且是
兼职,在人员配置和精力投入上受到局限,加上执法人员没有配备必要的取证器具,给执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四)硬件投资不足,定点屠宰设施条件差,无害化处理设施和肉品品质检验仍设备不健全。由于资金不足,无力进行场内设备更新、技术改选,定点屠宰场仍然是“一把刀、一口锅”进行传统的手工操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一是开展定点乡镇生猪定点屠宰,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理流通、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在水源镇、六坝乡等乡镇建立生猪定点屠宰场;二是积极推行农村屠工管理制度。在没有建立定点屠宰场的乡镇,实行农村屠工屠宰,并对屠工进行培训,加强农村屠工的屠宰管理;三是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生猪定点屠宰重要性的认识。
(二)加强肉品市场整治和整顿。一是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县生猪屠宰厂应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供驻厂实施检疫工作必要的办公场所和条件,理顺屠宰检疫与肉品品质检验的关系,保证出厂肉品检疫率100%。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措施,落实生猪凭产地检疫证明屠宰、生猪产品凭检疫证明及验讫印
章出售、运输的规定。二是加强对定点屠宰厂的监管。严格肉品市场准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私屠滥宰、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的肉品不得上市销售。三是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暴力抗拒执法行为。针对我县存在的少数私屠滥宰、抗拒执法等现象,各有关部门、乡镇要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出发,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依法取缔私屠滥宰窝点,重点打击城乡结合部规模大、危害性强的私宰窝点,对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的不法经营者以及阻碍执法、暴力抗法者,要依法严惩,确保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执法顺利实施,保证上市肉品质量。
(三)加强监管和执法队伍建设。一是健全屠宰管理机构。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本乡镇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建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组织,切实开展本乡镇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要将此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对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二是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强化屠宰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引导生猪养殖和屠宰行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信息证集、披露、信用综合评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要积极探索建立学校、机关、医院和宾馆
等集体伙食单位生猪产品统一配送制度。四是加大资金投入。要强化检疫检测工作,落实开展“瘦肉精”等禁用药物残留的检测及肉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费,对日常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统一着装、取证器具及交通工具等。
(四)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是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农牧、卫生、工商、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定点屠宰厂(场)的管理工作。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商务局的职能是管理屠宰环节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定点屠宰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肉品检疫规程进行生产、检验、加大对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商务局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突击检查,并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生猪私屠滥宰行为。县公安局积极配合打击私屠滥宰的行政执法活动,严厉查处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经营,诚信经商。县卫生局负责餐饮等消费环节的整治,依法查处采购和使用未经检疫和非定点屠宰的肉品行为。县农牧局负责生猪生产环节及进厂宰杀前的检疫、杀后的检验工作,认真做好瘦肉精的查处工作。
(五)严格规章制度。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和《动物防疫法》等文件规定,从生猪收购及检疫、屠宰加工、肉品检验等方面搞好管理工作,严防病死猪肉、注水肉、劣质肉出场上市。屠宰场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有良好的屠宰环境,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屠宰、检疫、检验,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肉类产品。健全屠宰管理报告制度对执行管理政策不严及严重违规者,依法追究违规场(厂)及责任人责任,坚决停止其屠宰经营活动并进行整顿,整顿后仍未达标或敷衍及至拒不执行的,撤消其定点屠宰场资格,以此净化肉类市场。
生猪保险监管 篇3
1 健全监管制度
要求各县 (区)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督促辖区内的生猪定点屠宰场 (厂) 迅速完善生猪屠宰检疫、生猪屠宰检疫与瘦肉精同步检测、生猪定点屠宰场 (厂) 病害生猪和产品生物安全处理等事关生猪产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制度, 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记录、表格等软件资料, 实现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2 完善相关设施
督促生猪屠宰场 (厂) 配齐病害生猪和产品生物安全处理销毁和高温化制等相关设施设备, 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条件, 限期达到规范化标准, 为确保病害生猪和产品实施生物安全处理创造必要条件。
3 强化落实责任
要求各县 (区)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积极配合商务部门,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场 (厂) 病害生猪和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责任体系;落实专门的现场处理监督责任人, 负责生猪屠宰场 (厂) 病害生猪和产品的生物安全全程监督处理工作。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对驻场检疫人员、现场处理监督人员、屠宰场 (厂) 业主的技术培训以及生物安全处理工作的督导, 确保生猪屠宰检疫及病害生猪和产品生物安全处理工作实施到位。
4 规范处理行为
对病害生猪及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 必须严格按照《病害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8-2006) 规定的技术要求, 严格把好“三关”。一是严把“运送关”。运送病害生猪尸体或产品时, 应采用密闭、不渗水的容器;装前、卸后必须做到严格消毒。二是严把“技术关”。驻场检疫人员要按照新颁布的《动物屠宰检疫规程》要求, 认真履行动物屠宰检疫职责, 完善生猪屠宰检疫结果判定制度和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核查认定制度, 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且严格科学地判定病害生猪及产品, 并按程序严格把关, 依法出具《病害生猪和产品生物安全处理通知书》。三是严把“监督关”。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全过程监督相关人员严格按照《病害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8-2006) 规定, 分别按病害生猪所患疫病的类别及病害生猪产品类别, 因地制宜采用焚毁、深埋、化制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 将病害生猪尸体和病害生猪产品或附属物实施生物处理, 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 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同时, 要加强生物处理后续管理, 对销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毁类生物处理应严密现场、跟踪监控, 对化制类等生物处理后的非食品产物要加强流向监控, 防止其流入食品流通领域。
5 搞好记录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