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习与实践

2024-09-19

综合学习与实践(共12篇)

综合学习与实践 篇1

考点透视

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积极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考查考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重在引导考生开阔视野, 发现并利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 注意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 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

综合性学习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联系生活实际, 真实性强, 地方特点明显, 乡土气息浓郁, 内容涉及学习交流、推广普通话、采访、写公益广告、设计栏目、提建议等, 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相比, 内容更加丰富, 覆盖面更广, 综合性更强。

考点透视:

试题的类型有单一式和综合式两种。单一式包括如下几种:

语言创作类:①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②拟写对联及创作赏析;③心愿表述;④主题访谈;⑤话题辩论;⑥景点介绍。

材料整理类:①语段压缩;②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图表转述类:①表格分析;②图表理解。

活动参与类:①拟写活动方案或计划;②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而综合式是指多种类型融为一体, 在设置的情境或活动中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备考策略:

1. 实际操作, 贮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强, 必须去经历、去探究, 有了活动的积累和贮备, 就不会担心临场考试, 从一定程度上说, 考试是对过去语文活动的回顾及梳理总结。

2. 吃透教材, 提炼主题, 适当归类。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掌握, 注重在教材所体现的几大主题 (体验成长类、语言文字类、历史文化类、专题探究类、科技生活类、其他类) 上培养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剖析考题, 紧抓考点。通过对典型考题的剖析, 从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规律。

4.精选试题, 强化训练。选择典型试题, 实战演练, 将方法规律内化为能力。

真题回放

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5·江苏宿迁) 综合性学习。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别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并完成相关任务。

(1) 活动一:拟写宣传标语。经学校同意, 学生会准备把学校那些冷冰冰的“禁止吸烟”标志, 换成富有人情味和启发性的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条这样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

(2) 活动二:分析数据材料。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 活动小组从网上查找了某市有关被动吸烟的调查统计数据, 请你分析这组数据材料, 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活动三:现场劝阻活动。5月31日, 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 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

_________________

2. (2015·江苏盐城)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 请你参与, 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文化论坛。活动中, 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就古代经典的一番讲话展开了热议。请阅读下面的材料, 结合自己的理解, 说说“去中国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新闻链接:2014年9月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谜语擂台。团委组织猜谜语擂台赛, 你看到了下面的四个谜面, 请选择其中的两个, 猜出谜底。

图________, 谜底________;图________, 谜底________。

【活动三】精品点评。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画线的文字, 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

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 面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 嘉宾梁宏达点评说:“我想作一下比较, 3号的歌就像老家的东北小烧一样, 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的杏花村汾酒一样, 刚入口时挺绵的, 但是后劲儿挺大。如果说3号是‘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6号就是‘洞庭波涛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建言献策。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这个话题, 向学校李校长提一条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

3. (2015·江苏泰州)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2014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这一天, 学校开展了“情暖盲道”专题实践活动, 你也参与其中。

(1) 【“展板”再现】请你把“展板二”上漫画的讽刺意思向新华中学的学生代表晓华做一个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宣传倡议】参观结束后, 晓华随即代表自己的学校草拟了一份倡议书, 请你帮他完善。

①结合“展板三”上漫画的寓意, 补全倡议书中的第二项条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倡议书的格式要求, 按序补全缺漏的两个项目的具体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展板四”图片中, 两句标语的结构形式不一致, 根据“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一句的结构特点, “行人请勿占用盲道”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

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1. 这道综合性学习题包含的内容丰富。第一小题考查标语的拟写, 要注意拟写的标语应符合要求, 即体现人情味和启发性。第二小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先要读懂表格, 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注意不要出现具体的数字。第三小题考查口语交际。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说话的语气, 还要符合说话时的情境。

答案示例: (1) 示例一:有时候相爱是一种无奈, 有时候离开是另一种安排。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 请不要吸烟。示例二:现在吞云吐雾, 以后病痛缠身。示例三: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 又何苦?示例四:让你的肺清亮一点。 (2) 近年来, 在被动吸烟人数逐年递减的同时, 青少年被动吸烟的人数却逐年递增。 (3) 示例:“大爷, 您都咳嗽成这样了, 还是别吸烟了吧, 何况这里是公共场所呢。”

2. 答案示例:【活动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 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粮,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有所缺失。【活动二】图1 :岩;图2:老舍;图3:势如破竹;图4:新浪 【活动三】示例:在说话或写作中, 要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 使语言富有内涵和美感。【活动四】示例:李校长, 您好!我建议学校开展“传承文化, 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 这对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会有促进作用, 您看行吗?

3. (1) 标题中的第一个“盲”指少数摊贩缺少关于盲道的知识, 第二个“盲”指过路的盲人。

答案示例:晓华:你看这幅画中, 个别摊贩缺乏对盲道知识的了解, 随便在盲道上设摊, 甚至还对过盲道的人大声训斥。对这种“盲”对盲现象, 需要好好治理!

(2) ①盲道的设计原则是尽量利于盲人出行。图中弯弯曲曲的盲道, 让过路的盲人拐来拐去, 像“也喝醉啦”一样, 就是对这种弯弯曲曲的盲道的讽刺。②倡议书中缺少落款和日期, 可根据上文来补。

答案示例:①尽量减少曲折, 以方便盲人出行。 (意思对即可) ②新华中学2014年10月15日

(3) “关心他人”与“奉献爱心”是并列结构 (联合结构) , 它们内部又各是动宾结构。

答案示例:吁请行人勿占盲道 (结构一致、意思正确即可)

总之, 语文综合性实践题目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 都体现了对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考查, 是语文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在平时的学习中, 考生要扩大阅读面, 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常识, 还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更要重视能力积累, 边学边习。

专题强化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回答各题。

有关部门对儿童接触和使用电子科技产品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 数据显示:67.28%的孩子接触过类似i Pad的平板电脑;84.14%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QQ;80.08%的孩子每天都会上网看视频;71.21%的孩子每天都会玩网游;42.02%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腾讯微博;50.41%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 或与父母争夺手机玩网络游戏。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4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

(2) 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请你给家长或孩子提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

2. 综合性学习。

参与还是拒绝?沉默还是制止?请你结合下面材料, 完成后面的习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13日晚, 一则数名学生殴打一名同学的视频被发到网上。视频中, 至少有4名女生对一名女生扇巴掌、脚踢达2分钟以上, 周围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整个视频中, 旁边站了不少女生, 大家都无动于衷。该视频由一个男生笑着拍完全程。据其中一位女生说, 主谋因为看不惯那位女生的衣着, 才“邀请”她们教训该女生。

材料二:1962年6月1日, 犹太人大屠杀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被执行绞刑。在此前的庭审中, 艾希曼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在执行命令……我不做, 也会有别人去做。”汉娜·阿伦特在观摩了庭审后提出了“平庸之恶”这个词。它指的是正常普通人自以为无力左右大局, 于是麻木、顺从, 沦为极端之恶的帮凶。

材料三:有些事情你知道是错的, 但是你接到权威的指令, 或是朋友邀请你参与, 你会怎么办?右图是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1) 请为“材料一”拟一则新闻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阅读“材料三”, 对统计图表进行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班上准备以“拒绝平庸之恶”为主题召开班会,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 写一段发言稿, 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新课的学习结束了, 老师将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列成一张表 (见下) , 并布置了三项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

(1) 活动一:经典重温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 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 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表中的任一篇作品, 就你最难忘的内容, 仿照示例, 续写一句话, 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示例:一件长衫, 尽显迂腐落魄。 (《孔乙己》)

仿写:_________________

(2) 活动二:观点争鸣

活动过程中,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 老师摘引了三句话 (见下) , 组织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来发表观点, 并结合材料②③陈述理由。

①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 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 更悲壮。 (《致赵其文, 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故乡》)

③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生命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活动三:薪火相传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 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 挥泪宣誓:“先生, 没有死;青年, 莫彷徨!花谢, 种子在, 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 种子在”的黑板报, 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表中的任意两篇文章, 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学习与实践 篇2

第八课 “广告创意无限 ”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广告,广告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了解什么是创意和创意的作用,广告的分类有:环保公益广告、讲文明公益广告、产品广告等。

教学重点: 了解广告创意中的一些要素。

教学难点: 能理解广告中运用的创意手段和广告中的寄语。

教学全过程:

一、什么是广告?广告的概念?

广告:广而告之,广义的广告指的是向公众通知某一件事,狭义的广告指的是广告主为 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介,公开而广泛的向公众传递某种信息的宣传手段。

(教师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见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广告呢?

学生们自由发言,有动画广告、图片广告„„)

二、利用PPT 出示一些环保公益广告的图片,学生们说一说对图片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创 意在广告中的作用。(教师语言:请同学们一一欣赏以下的公益广告的图片,然后逐一评一评。)

三、广告为什么要有创意

在广告中,创意其实是种沟通的艺术。(如来灵山说法,拈花微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创意地完成了禅宗衣钵的传承。)

创意的上层境界:广告不一定要让人看得到,但一定要让人感受得到,引发共鸣。广告是由心到心的过程,直指人心。

四、利用PPT 出示一些讲文明公益广告的图片,学生们说一说图片的寄意,有创文明城市 广告、“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公益广告、关爱自然广告、传递爱心广告„„

五、展示PPT , 出示一些产品广告的图片,进一步了解产品广告的意图。

六、独具慧眼

把书上30页和31页的四幅广告图片分类: 画面最优美的广告: “3.21”世界森林日

最引人深思的广告 : 粗茶淡饭 最有创意的广告:珍惜资源 爱护地球

最感人的广告:爱心传递

七、完成书上33页的练习题:

向你挑战

1.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根据你对各种广告的了解,请你在下面的题目中选一选。

1、“我们每一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这是谁在公益广告中说的?()

A、刘德华 B、濮存昕 C、李素丽 D、毛泽东

2、哪一位中国著名的篮球明星参与了预防艾滋病公益广告的拍摄?()

A、姚明 B、易建联 C、王治郅 D、乔丹

3、“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是谁提出来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胡锦涛

八、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广告图片,说明寄意,要求同学们也做一做,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思想内容健康、新颖、有创意

九、总结本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广告的分类有:环保公益广告、讲文明公益广告、产品广告等。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升学习品质 篇3

动手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掷一掷》教学的引入环节中,笔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玩飞行棋”情境,公布规则,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依规而动”,激发学生“掷一掷”的实践兴趣,感悟掷一个骰子朝上的面可能出现1—6中的任意一个数,而哪个数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则需要进一步探究。

在第二个环节中,笔者直接提出问题:一起掷两个骰子,得到两个数,它们的和可能有哪些?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顷刻间,学生像炸开锅似的,七嘴八舌。紧接着笔者宣布:分组研究,选定方法,制订规则,带着问题探究。不一会儿,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组合”知识,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教师适时提问点拨。

师:刚才我们用掷骰子、列举的方法,得到多个和,那么和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我们发现一起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数,它们的和在2到12之间,这11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生2:两个数的和不可能出现1,也不可能大于12。

生3:我们掷了15次,得到好多和,有时还重复出现。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猜”“列举”“掷”等活动,尝试着如何用数学方法去思考。

搭建“学习支架”,发展学生思维。

学习支架是提供给学习者认知加工的支持,便于学习者学习那些单独靠他们自己的认知不能掌握的复杂知识,在学习者需要帮助的地方有选择地提供辅助。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我们考虑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支架”,才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其次要怎样利用“学习支架”促进思维的发展。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认为:一是在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提供两类“支架”,第一类,通过操作统计,进行基于有限次实验结果的合情推理;第二类,在进行穷举,列举了和出现的所有情况之后的演绎推理。二是让学生在探索出“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两个数的和中,有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有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小”的结论后,拓展应用,举一反三,更深层次思考,“如果将5、6、7、8、9减少一个数,这个游戏谁会赢呢?减少哪一个数?”

这一环节以学生探索为主线,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或列举。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实验”方法自然成了首选,教师因势利导设计了有趣的“哪组会赢”比赛活动。学生在猜想“哪组会赢”的争论中,进行合作学习,有掷骰子的,有记录点数的,有监督数据的,活动有序地进行。当游戏结束,学生借助统计图表直观地发现“掷出的和是5-9的次数多”,与自己原先的猜想“和的个数多赢的可能性大”不一致,产生认知冲突。于是,学生更主动地进入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要求:

(1)小组每位学生轮流掷,每人同时掷两个骰子,共掷20次。

(2)安排一人做记录并确定记录方法。

(3)在掷完规定次数后,汇总实验结果。

(4)安排一人汇报。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可以用统计图的方法记录吗?从统计图中你发现哪些和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怎样看出来的?掷出和是5、6、7、8、9的次数是多少?掷出2、3、4、10、11、12的次数呢?

(2)如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掷出和是5、6、7、8、9的次数是多少?掷出2、3、4、10、11、12的次数呢?

这些学习支架的设计,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质疑、争论,进行有一定思维深度的对话、辩论,学会理性概括,加强语言提炼,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发展其良好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武汉市育才小学)

综合学习与实践 篇4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对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途径、方式和意义有明确的表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是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载体。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两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一定的联系:(1)两者都注重把科学、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在一起。(2)语文学科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3)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两者之间缺乏整合而造成了诸多的困扰。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活动的主题内容重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分属不同的学科,各自按照自己的课程编排思路设计活动主题,有些主题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造成学习内容重复,耗费学生过多的精力。

二是实施活动的渠道分离。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有自己的课程实施时间、独立的实施渠道和实施方式;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语文课程中的一个板块,主要是依托语文课程学习这一渠道进行实施。这样两者的实施渠道呈现“井水不犯河水”的状况。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进而更有效地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呢?笔者阐述自己如下的看法。

二、整合的策略

1. 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课程整合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某些主题有学科交叉点多、实施难度大、探究性强等特点,无论是时间还是操作,这无疑都给教师们带来极大的挑战。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家乡环境”这个主题,美术课、音乐课、品德与生活课、科学课甚至数学课都有可能涉及,单凭语文学习活动难以做到深刻和透彻。这时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资源整合意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把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的实施策略。这样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形成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创新语文学习理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为了防止教学时主题的重复,同时也为了促使各学科教学形成合力,各学科教师应增强课程整合意识,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例如,学期起始阶段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教师要进行共同备课,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否有相同主题的教学内容,然后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确立各自教学的侧重点,同时切入,联合突破,这样就能把综合性学习开展得更深更透。

2.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而合作学习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加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将有效地促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从接受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是学生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一般情况下,传统科目的教学主要是围绕课堂中的某个问题并按座位就近组合而展开小组合作。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结果看,学生可自主选择设计学习方案,其结果呈现方式也丰富多彩,如调查报告、展示、表演等,所以传统学科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远远满足不了综合性学习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故而分组前,需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根据性别、学习成绩、性格、爱好、兴趣、能力倾向等因素的不同进行搭配分工,在合作过程中做到优势互补。这样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借鉴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展的主题为“中外童话”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的一个任务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整理好装订成册。教师可按照上述的原则进行分组,各小组根据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让擅长写的学生写序,擅长绘画的学生插图,书写漂亮的学生负责封面设计……这样一来,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就形成了互相依存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由于各小组的实力相当,因而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才有了可比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活动才能开展得更有水平,学习效能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3. 转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为综合性学习没有专项的考试,活动效果也难以考察,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低,活动开展往往只是走过场。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法是依据“注重过程”“全面评价”“尊重多元”等思路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所以适当借鉴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笔者设计了以下的“综合性学习评价表”,评价表从内容、对象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价,这无疑给综合性学习注入了活力。

附:综合性学习评价表

说明:此表采用星级评价方式,评价为一般的给予★,评价为比较好的给予★★,评价为优秀的给予★★★。“我想说”为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反思,还可以对本次活动提出意见或建议,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本次活动写写评语,总评分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尝试的。教师应好好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与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整合,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断深入。

综合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体会 篇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入了高中的必修课程,综合高中也不例外, 我们在01级综合班开展了以《南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实践与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一).课题选择设计方案

我们采取的是“师生共同启动课程” 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并根据综合高中班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遵循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问题性、实践性、探索性的原则,我们教师指导小组经过反复比较遴选后,确定研究的主题为《南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南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研究,使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南宁,增长知识,培养主人翁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题指导小组的六名教师,来自不同的学科。为了做好开题报告,大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撰写讲稿,制作课件,我则负责上台演讲。终于,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师开题报告成功了,在五个研究课题当中,选择我们课题的学生占了三分之一。

接着,课题组的学生进行了自由分组,利用暑假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社会调查,讨论子课题的研究方向。经过归纳、提炼,确定了八个相关的子课题:“南宁生态旅游现状的调查”、“扬美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埌东开发区的环境与发展”、“南宁市特色食品”、“南湖公园固体垃圾处理现状及意见”、“中山路小吃的品种与历史”、“南宁交通干线空气的监测情况调查”、“扬美古建筑研究”等。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讨论,修改拟定了子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

课题组举行了学生子课题开题报告会,各小组的代表纷纷上台演讲。

(二).课题实施自主探究

1.实地考察

课题组师生利用周末赴扬美古镇参观考察,扬美的古朴民风、文物古迹、碧水金滩、特色小吃、宋代民居、清朝一条街等使学生们大开眼界,大家拍摄了照片,采访了当地人,品尝了小吃,得到了第一手资料,满载而归。此外,各子课题的同学还分别到了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农科院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南湖公园、埌东开发区、中山路小吃街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2.走访专家

研究“生态旅游”的同学采访了农科院的工程师;研究“扬美”的同学采访了我校的班校长(正好班校长就是扬美人);研究“古建筑”的同学采访了注册建筑师;“埌东开发”小组的同学到新城区政府有关部门去调研;“空气监测”小组的同学到市环保局走访专家,并跟随技术人员到民族大道进行空气监测的取样及实验;“小吃品种”小组的同学走访名家小吃的传人;“南湖垃圾处理”小组的同学咨询了环卫部门的负责人。

3.收集资料

各个小组都进行了分工,同学们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有的上网查询、下载资料,有的到图书馆、书店查阅相关书籍报刊,还有几个小组的同学自制了调查问卷,对不同层面的对象(老师、同学、家长、亲友、市民等)进行了调查,获取了许多相关数据与信息。

(三).课题总结展示成果

各子课题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归纳、提炼,完成了结题报告或论文,各学生结合参与研究的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收获,写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小组对各子课题及个人的研究性学习状况,按照重过程、重实践、重科学、重创新的原则,进行评价。

为了课题的顺利实施,我们通过各种量表来监控和管理。建立了课题档案,研究的全过程及时做好记录。经统计,课题组共完成了师生活动记录表45份,研究计划9份,访谈、调查表28份,实验记录 9份,教师指导表 12份,结题报告或小论文8 篇,研究学习体会 36篇,拍摄相片68张。

二.研究性学习的成效与体会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与教师的收获与体会不少。

(一)培养了学生自主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

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综高学生往往习惯于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习缺乏自主意识和主动性。而研究性学习是在开放的环境,自主探索过程中学会学习,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用自己的理解去思考问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强化了自主意识。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小组确定子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实地考察、走访专家、撰写结题报告等,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使同学们体会到了“学到用时方知少”,激发了求知欲,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综高学生大多数学习基础较差,普高教材相对他们来说,偏深偏难,学习成绩的不近人意,导致了对文化课学习没有信心,没有成就感。而研究性学习给了他们动手实践,获取成功的机会,使之得以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比如王庆庆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大理想,这次活动当选为小组长,她兴致高、干劲大,负责拟定子课题研究计划、撰写结题报告,带领组员多次到实地考察、拍摄照片,走访专家等,很能干。她说:“研究性学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最重要的收获是使我恢复了自信心,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看到大家通过各种努力所得到的成果,我很开心,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种活动。”

(三).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加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同学们学会了从图书馆、网络、电视等获取信息,采访专家,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并且学习如何对各渠道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截取、归类、整合、分析。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提高了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外出调研采访,要求学会人际沟通,学会交往。合作探究,同学之间要搞好团结。研究“南湖公园固体垃圾处理现状及意见”的小组当初在活动中,曾出现一些矛盾和争吵,阻碍了课题研究,小组长周美兰同学及时协调,大家化解了矛盾,统一了思想,齐心协力,按质按量完成了子课题的研究。

(四).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而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就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不再充当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平等、民主、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回想在课题活动中,不少学生想去扬美古镇考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决定利用周末组织课题组学生去扬美。然而偏偏 “扬美古建筑研究” 子课题的几个学生临时变卦,找借口不愿与大队伍去,我当时觉得他们无组织纪律性,太不应该。过后一反思,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拥有自主探索权,他可以不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去活动,而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

(五).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让教师激发起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提高了科研意识和能力。作为指导教师,我们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提高了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熟悉并掌握课题实施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同时学习借鉴上海、江苏等地先进学校的实践经验,结合综合班的实际,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由于课题是跨学科的,研究的问题和指导的内容都超出教师的专业领域,因此指导小组的教师经常集体备课,商讨解决问题,研究指导工作。指导研究性学习使教师从个体走向了合作,从单学科走向了多学科,通力合作,联合攻关。指导研究性学习,使教师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性学习的启示与思考

(一).选题要切合学生实际

综高学生在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比普高学生差一截,他们好动,兴趣广,社会调查型的研究课题比较适合他们。可选择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性、实践性较强的课题,研究的内容应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起点低,易入手,便于每个综高学生都能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满“研究”的信心,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要加强指导

强化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篇6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通常表现在综合性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综合性学习,就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综合培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综合性知识的涉猎领域和层面,增强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初中语文综合性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综合性学习还注重语文知识和外界之间的关联,因为语文在未来社会中的应用也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够单纯的灌输,而要将语文知识充分的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对于初中生来说,实践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来验证知识,更可以通过实践将课堂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实践过程的重视程度,从而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1.从教材中衍生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是内容十分充实和广泛的,因为教材内容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时接受更多的知识,所以,初中语文教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成为综合性语文学习的基础,这对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综合性学习语文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材自身的优势,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增加学生综合知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2.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探索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语文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将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相整合,合理的进行规划和利用,通过这些方式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综合性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实用的学习语文综合性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随着新课改对教育方向的改变,学生应该作为教学的主体,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 的弊端,通过新的教学方法设置新活动,让学生通过愉快的氛围来学习,因此教师要选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互相讨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能力,通过搜集的各种资料拓宽知识面,增加视野。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计划

1.计划阶段

计划是一个成功目标的前提,因此,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通过确定主题和制定学习目标,规划教学内容等计划来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做铺垫,教师在计划中要将分成几个小组讨论,那几个学生在一组都分好,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合理有效的进行分配。

2.实施阶段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教师一定要监督学生按照教师的计划逐步实施,循序渐进,以免出现问题打乱学习计划,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课外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对所学知识更加了解,也更能够通过一些指导方式优化语文综合性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应用更加广泛。

3.展示阶段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效果的展示时,要通过对学生的努力进行表扬,并且深入分析应用效果带来的优点和不足,这个结果的展示,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展示,通常由教师独立完成,从而使学生明白自身不足和自身优点,取长补短。

4.评价阶段

学生通过对自身语文水平的了解,通过客观的分析,了解自身不足,从而使学生明白综合考虑问题才能准确回答问题,教师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今后的努力方向,并且能够在精神领域对综合性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明白其重要性。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在综合性活动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能力,使得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稳步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篇7

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语文教学要有生活味, 要摆脱以往高冷的形象, 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所以, 我们要大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研会议上, 组长这样说。坐在台下的教师却一头雾水, 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能力中的听说读写, 把它们揉到一起就行了吗?那这样的事情每堂课都在做啊!听———老师在一次次对话中, 不断引导学生倾听;说———学生的每一次回答, 老师都鼓励其朝着更响亮、更完整的目标努力;读———自主读、整班读、分角色读, 一篇篇课文, 扎扎实实地训练;写———每堂课十分钟的习字时间, 读帖、描红、仿写、反馈, 扎扎实实地进行。可是, 真正的综合性学习要怎么操作?要以什么为载体?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关键词有:综合运用、整体发展、沟通、结合。这庞大的目标, 是要贯穿于一堂课, 还是要渗透于整个活动?作为一线语文教师, 通过教学实践, 通过查阅资料和学习课例, 对于综合性学习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在课标中, 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和口语交际并列, 是语文能力素养的一个方面。它更像是一种学习的理念, 没有固定的形式, 但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导向。

二、如何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

作为一线教师, 最关注的还是怎样做。综合性学习可以以活动为载体, 即通过开展一定的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提升语文能力。以张锡伟老师的《常州地名的研究》教学设计为例, 他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1) 调查地名的由来, 感受“巷”“路”“桥”的区别;了解地名背后的传说故事、时代背景、风土地貌、名人思想等。 (2) 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常州市的地名, 研究地名的由来;提高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地名研究, 了解其中蕴藏的文化,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很显然, 调查研究必须在课前完成, 学生要通过网络搜索、实地调查、采访人物、记录整理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这本身就是听、说、读、写等多重能力的综合锻炼。活动要求学生将平日语文课堂上的能力素养运用到生活中, 例如, 在对路人进行采访时, 如何合理组织问题并且应答, 就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在进行网络搜索时, 如何理解信息并加以整理, 就要求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等等。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也围绕同样的目标进行。比如课堂上, 学生汇报常州地名的研究情况, 总结积累、收集地名的途径, 举行猜地名比赛, 创作常州地名小广告等,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并为其树立这样的信心:学以致用, 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能为自己的兴趣所用。课后, 学习仍在进行, 比如汇编研究成果、推广展示, 又为学生提出了新的研究主题。可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长线过程, 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的整体能力, 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推进“小综合”教学实践

综合性学习的益处显而易见, 但在教学实际中, 一些教师却轻易不敢尝试。因为他们认为, 组织这样一个长线的学习活动, 实在是太劳神费力了, 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太多了。任务布置下去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必须细致地帮助学生推进, 这对教师来说, 确实是不小的挑战。那么, 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节奏来安排, 让综合性学习变得接地气些呢?考虑到目前各校都十分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语文作为母语, 常常会参与到这些活动中。长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频率不可过高, 毕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 容易形成负担。但在课堂上, 可以引进一些小活动, 开展“小综合”。例如, 时下课堂流行的读写结合就是一种综合性学习, 即将读与写结合起来, 这是语文学科范围内的综合;将课外的生活经历引进课堂, 也是一种综合。以执教《赶海》一课为例, 文章中语气词的使用是一大妙笔。学习过课文后, 教师可以引进“途迹”软件, 让学生给图片添加文字, 鼓励学生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将故事进行分享。学生的创作热情立刻高涨起来, 将音乐、图片、文字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了语文意识, 在网络交际的大环境中, 懂得了斟酌、美化语言。有了这样的“小综合”, 就不难将综合性学习的意识贯穿于每一天的语文课堂中, 这对于学生来说, 收获会更大。

摘要: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费时费力、难于实现的问题, 提出了相对用时少、效率高的“小综合”教学方法, 让综合性学习更接地气, 将综合性学习意识贯穿于每一堂语文课,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综合,语文意识,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根福.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03)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篇8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课题组确立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如何拓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建立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等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要。

三、研究的内容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师生成长的影响。

四、研究的成果

(一)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

1.以整合课本资源为主的主题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认真挖掘并把握每单元内容上的“主题特色”,发挥其编排优势,将阅读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设计系列实践活动。如第七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古诗二首》《走月亮》《飞向月球》三篇课文和“语文天地”这个大板块组 成。围绕“明月”这一主题,李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了“月之思”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有:“词中月”———搜集带月的词语、“诗中月”———诵读带月的诗句、“歌中月”———吟唱带月的歌、“故事中的 月”———关于月亮的故事。学生搜集的资料非常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仅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而且增添了学习的乐趣。

2.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结合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如 刘老师在“端午节”来临前夕,让学生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途径了解节日的来历,还让学生现场学包粽子,过节时则让他们尽情玩耍。之后又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各自是怎么过节的, 有什么新收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体验到了节日的快乐,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增长了很多知识。

3.以经典诵读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把语文学习与经典诵读紧密联系起来,如刘老师结合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设计了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了“金话筒”诗歌朗诵会、“谁是小博士”诗歌知识竞赛、“好诗大家读”推荐活动 、“画中寻诗情”画配诗活动、“争做小诗人”儿童诗创作展示。学生们抢答 试题,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一个个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

4.以观察实验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结合语文学习,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从中获得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如汪老师组织一年级学生开展了以“美丽的花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植物的种子,种在了花盆里,引导他们观察并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以本土文化为主的主题设计。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开展了以“知我家乡,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李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特产”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有关酒泉特产的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并给酒泉特产做广告。学生汇报出了很多本地人所不清楚的特产,写了很多有特色的广告词,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

6.以调查研究为主的主题设计。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对 校内感兴趣的现象进行调查,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如刘老师常引导四年级学生对身边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生们纷纷行 动,有的调查了校门对面新开发的“金水湾小区”不按时给住户交钥匙的原因,有的调查了“康盛花园”冬天暖气不热的问题。针对调查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虽然学生的调查报告还显得有点稚嫩, 但我们从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结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教学模式

课题组实验教师经过三年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展示教学法”。它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激发兴趣,确定研究主题。低年段可以由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 中年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议确定; 高年段则重点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主题。

2.确立小组,选择研究方法。师生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和任务,选择学习内容、形式以及活动程序,划分活动小组,分配学习活动任务。

3.合作探究,整合处理材料。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调查、访问、观察、搜集资料,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等。可以课内课外结合进行。

4.汇报展示 ,共享研究成果。在教师的参与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开展成果展示活动, 让每个学生既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又能充分分享他人成果。

5.评价反馈,指导付诸实践。通过生生互评 , 师生共评,形成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的确立 及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1.融汇听说读写训练 ,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综合性学习过程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如汪老师在组织开展以“地名”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时, 让学生上网或实地调查搜集资料。课堂上学生们争着展示交流,最后学生撰写了简单的调查报告, 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 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综合性学习中, 教师尽量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从而促使个人的创新潜能与集体的智慧相互补充,相互调节。

3.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 ,充分展示出学生的个性。李老师教学《特产》时,有的小组选择了酒泉特产———夜光杯。他们现场上网查找资料,搜集夜光杯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幻灯片,还从网上在线链接了宣传夜光杯的视频, 并给视频配了一段精彩的广告词。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夜光杯。

4.积极参加实践及课外活动 ,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教师除了利用自然资源之外,还把综合性学习与乡土风俗等人文资源紧密联系结合, 鼓励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游览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深远

1.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而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兴趣盎然,“工作成果”也往往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2.不断提高整合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它要求把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 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

3.享受快乐,师生徜徉知识海洋。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向身边的人请教,会从书籍、网络上搜集大量相关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常常会有孤陋寡闻的惭愧,有茅塞顿开的惊喜,也有学海徜徉的快意。

4.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 教师也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样,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综合学习与实践 篇9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和表现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行为。这种学习方法建立在学生某种学习动机基础上,建立在学生把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具有意志坚强的信念的基础上。它是一个系统性的任务,需要每个学校的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规律,探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能够使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了解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自主学习的表现

做好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是让学生独自获得基础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提前预习的提纲,例如,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去探寻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学知识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提前预习时,让学生学会练成提纲,最后使得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会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对于自主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二、自主学习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的表现

(一)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设定所要授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的授课时,要提前备好课,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分析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形成一条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最终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小组讨论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小组讨论的自主学习形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上的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课堂上做自己的主人,使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对班级里的其他同学的学习思路进行分析。这种合作学习给予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也使他们更加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比如,以前的老师在评讲小学数学试卷的选择题时,都只是老师在课堂上详细地分析,不管学生懂还是不懂,都得努力地听,学生的表现都很被动,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教师每次评讲试卷都花费大把的时间,这让老师和学生都觉得有点烦躁,没有耐心。然而,若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老师可以先给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进行正确答案的校对,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意见。这样,大部分数学题目学生都可以自己解决,老师只需要解决学生不懂的题目就好了。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当今必须提倡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小组分组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在学习课堂上担任小老师,做自己的主人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担任自己的小老师,把一部分数学题目分给学生自行解决,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得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理解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思路,有些学生的表现非常好,不仅说出他们的学习目标,还谈论他们存在的困惑以及在学习中做错的原因,让其他学生受益匪浅,教师可以从学生口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然后抓好重点,调整教学方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的主人。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当今所提倡的教育模式。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又可以调节教学课堂上的氛围,所以老师要加以重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龚夏凤.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教学案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综合学习与实践 篇10

二、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准备阶段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共同学习,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合理分组, 教学中可采取小组 (4~6人) 合作学习的方式。在编组时, 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差异, 为了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分组原则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4]即小组间水平相近, 每小组中尽量使成员在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性差异。综合一切可能影响到合作学习方式的因素, 搭配协调好每个小组成员, 使每个组员能融入集体, 自觉的参与小组学习活动。

(二) 合作学习的具体形式

1. 课前演讲。

每次上课拿出10分钟由一个学生演讲。演讲的内容由小组成员课下共同准备完成。演讲本身5分钟, 之后的提问讨论5分钟。组员准备演讲时挑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然后翻阅适合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杂志和报纸。选中喜欢的文章, 调整文章的长度和语言难度。做演讲前把生词写在黑板上。演讲开始时首先介绍演讲的概要。过程中, 演讲人将重点呈现板书, 其他学生则适当地做些笔记。结束后由演讲者向听众提问有关讲座内容方面的问题。或回答听众的提问。

2. 学生组织课堂教学。

将阅读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布置给各小组, 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单词和词组等等。共同合作然后把收集好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做成PPT, 在教育过程中, 所有团队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论述。老师按照课堂展示来评定成绩。推动其他团队表明自己的观点, 结合观念的水平做出一定的奖励。在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的地方应及时开展辅导。在团队活动环节内老师应实时进上的语言文字与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修辞学、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相加式配伍要广阔得多、深刻得行监督, 推动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团队活动之中。老师对学生进行实时检测, 向学生提问其他部分的难点, 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

三、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

1.合作学习能够推动所有受教育者真正投入到教育过程中。从合作学习起步阶段, 学生自身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的增强。通过此类方式能够推动学生树立主体观念, 因此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合作学习能够从不同角度产生关键的影响, 除了能够增强受教育者语言文化表达能力, 同时能够增强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由于掌握沟通交流技巧为当今社会必然的要求。合作学习给受教育者进行沟通交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推动学生能够和另外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处理难点。因此能够推动学生树立合作观念, 给学生未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摆脱“因材施教”造成的束缚。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内有效普及“合作学习”, 能够在不同角度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

合作学习从大学英语教育过程内得到了明显的展示, 同样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老师要勇于研究, 科学有效的从教育过程中借鉴合作学习,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推动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能够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推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推动学生树立协作思想。同时应当了解到大学英语呈现了非常突出的整体性, 英语教育通常而言非常繁琐, 不管通过何种手段开展教学均将产生一定的约束。所以, 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展示灵活性、多样性、全面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2, (2) .

[4]庾鲜海, 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 2003, (3) .

多。要践行新课程的大语文观, 我们应突破了传统语文学习的标准化模式, 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一、注重教材为本, 挖掘课程资源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以单元的形式, 将不同类型的课文分门别类, 更具系统性。既体现了教材编写“应为学生进行自己的语文实践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的指导思想, 也为实施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以教材为本,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由教材内容延伸拓展更多的学习内容, 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 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组课文时, 我们根据此组课文的历史性、故事性、趣味性和人物形象性强的特点, 围绕课文内容, 设计大量的补充性阅读, 指导学生在课前“薄书厚读”, 以延伸课文内容。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 我们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补充阅读, 设计编写独幕剧, 并以小组合作表演独幕剧的方式, 表现某一段课文或某一个故事。

二、利用各种活动, 开发学习渠道

大语文意识就是在课堂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渠道, 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比学科课程更宽松、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此,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 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 自行组织活动过程。使他们在活动中情绪高涨, 兴致盎然,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例如:我们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前提下, 组织开展了演讲、办手抄报、演课本剧、社会调查等活动, 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参加。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在不同的侧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加演讲活动的同学, 口语表达能力、随即应变能力和语感、语调及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力明显提高;自办的手抄报《蓓蕾》做到了每周一期, 从内容选择、版面设计到内部协调、统筹合作都越来越完美;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演的课本剧达到了十几部;而社会调查小组针对社会普遍存在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记录和归纳, 整理、汇总的成果在全校展出, 得到了学校的赞许。

三、依托网络平台, 拓宽学习空间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充分依托网络平台, 拓宽学习空间, 已成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驱动。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信息时代给语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会查找、运用资料, 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延伸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如《荷塘夜色》一课描写的是作者月夜观赏荷塘的经过和月下荷塘如画如歌的清幽、朦胧境界, 对于没有见过真情实景的学生来说, 光凭课本上的语言文字描述去想象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们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搜集《荷塘夜色》一文的相关资料。在网上, 同学们得到了大量关于《荷塘夜色》的文字、音频资料, 有的同学还下载了文章关于荷塘景物描写的视频资料。还有同学在更大范围内查找资料, 得到了朱自清当时漫步的是圆明园遗址里的一个长满荷花的水塘。作者既是借“月”抒发了由于孤独苦闷引发的内心忧愤、凄苦、寂寞之情, 也是由于对故去的前妻的自咎、愧疚引发的因婚姻状况的不理想而产生的孤独、苦闷之情等知识。对网络资源的驾驭和利用, 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和问题意识, 开辟了一片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四、参与社会活动, 走进现实世界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关注语文知识学习的结果, 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 强调学生亲自经历和参与。社会生活是学生存在的方式, 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在对社会生活的“考察、实验、调查、交往、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在现实世界中发现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学完《宇宙的边疆》一课后, 有同学提出“太阳能有什么优缺点?我们怎样才能更多地利用太阳能?”由此我们指导学生设计了《关注太阳能的利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深入社会进行调查, 观察有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太阳能的利用状况;通过采访父母、长辈、邻居分析用太阳能取代其他传统能源的可行性;查阅书籍、报刊, 点击相关网站, 了解世界范围内利用太阳能的先进技术。调查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才能为太阳能的合理开发利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实践活动, 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促进了学生学习应用性的形成, 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传统语文课本学习内容的提升和拓展, 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但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 缺少现成的模式和案例, 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积极开展探究与实践, 以更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策略, 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和升华, 进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 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大力倡导大语文理念的背景下, 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的科学探讨, 构思切实可行的策略,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 全面开发和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初探[J].新校园, 2011, (7) .

[2]李艳艳.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J].现代教育探索, 2011, (10) .

综合学习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 ; 语文综合性学习 ;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35-02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年段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为: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对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其他语文教学形态有更大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实施等弹性空间较大,给了教师、学生极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由于较强的自主性,加之没有考试作为有效的监控手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实施无计划、操作随意的现象,操作层面的随意主义终将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流产。因此,规范操作、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十分必要。

为了确保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能得以实现,必须遵循能力递进原则。心理学家燕国材将智力与能力做了严格的划分,他的能力理论认为“能力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逐渐形成起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而这种综合足以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他把能力分为定向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基于小学中年段背景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真实任务,在这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沟通、合作,直至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2.有丰富的能力培养因素及丰富的问题“因子”。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习的情境应当有充足的能力培养因素,有利于定向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当具有杜威所言及的问题情境的特征,有丰富的问题“因子”,等待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3.有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打开学校的大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开展学习活动,其情境应有充分的语文实践,通过充分的语文实践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实际的语文实践能力。

案例

又是菊花盛开时

活动目标

1.围绕“菊花”主题,通过开展一系列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菊花的美,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菊花文化。

2.通过对菊花文化的研究,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3.通过对菊花文化的研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会观察生活,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

1.积累菊花有关知识

2.菊文化与生活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思想动员——给学生说明学习的目标与原则,鼓励学生积极收集中国菊花文化相关内容。

学习指导——为学生推荐相关主题网络资源,如中国菊花网。

教师资源提供——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大胆请教各科教师,教师愿意配合。

2.学生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通过网络、书籍、报纸等方式收集关于菊文化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关于菊花的资料,老师也收集了一首关于菊花的诗。听老师读,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教师吟诵诗。

2.指名学生复述,出示整首诗,朗读。

3.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喜欢菊花?

二、诵菊

1.菊花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诗词来赞美菊花。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喜欢的写菊诗。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请2-3组展示。

三、赏菊、写菊

1.出示不同颜色的菊花

句式训练:这些菊花颜色各异,好看极了。有_____,有_____,还有_____……

2.菊花不仅色彩各异,而且姿态万千。出示不同形态的菊花。

句式训练:菊花千姿百态。它们有的_____,有的_____,还有的_____……

3.出示范文,比较,有何不同?范文中用了古诗,你觉得怎么样?

4.你也来试一试,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5.展示学生作品,修改,评价。

6.刚才,我们只是着重写了菊花的形态,再把古诗运用到文中去。其实我们还可以写菊花的香味、用途等。用心的同学会发现,这张任务学习单只要花点心思,就是一份很好的项目作业。

四、课后拓展

1.你还想了解菊花的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菊花的世界,感知菊花的品质。

2.以“我为中国菊花文化出谋划策“为题,设计完成项目作业。

小学中年段,学生年龄较小,语文综合性能力还有待提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特点。活动组织模式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重在一般能力中搜集资料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形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为今后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

上述案例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很好地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相沟通,有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时将重点放在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上,要求仔细观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教学设计以语言智力为核心,统整了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多元智力,活动过程中实现了跨学科的学习。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学习中不仅注重独立学习,更强调了同伴之间的和谐互助,将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放在有价值的实际活动中进行,促进了学生实际活动中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2]燕国材《智力因素与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

综合学习与实践 篇12

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语文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互相渗透,更是体现了语文教学中提倡的大语文观:“把全世界当教科书,而不是把教科书当全世界。”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生活、对世界都有了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和见解。如果仅以一本教科书为教学阵地,势必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更无法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本为圆心,引领学生将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得更远、更长,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尝试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语文,使二者相得益彰。

一、群文阅读进课堂———个性阅读,感受世界之美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得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实际上就是在阅读中,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课下学生的阅读积累,又需要课上教师的方向指导。高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积累,对阅读内容有了自己初步的见解和认识,这个年段的语文课堂对于开展群文阅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尝试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参与更积极,收获更丰富。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第四组“外国名著”这一单元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每人推荐一篇自己喜欢的外国名著节选,从作者、内容和推荐理由三方面进行交流。学生提供的众多的精彩片段,使外国名著不再神秘,外国泰斗级作家不再遥远,学生深深地被外国文学的魅力所折服。笔者借此机会引领学生学会从内容、作者、译者等方面,有选择地阅读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从而将群文阅读从课堂牵引到课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之美,世界之美。

二、因材施教促表达———说写相长,体会表达之乐

语文,从狭义来说,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第一工具。因此,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备课时总会在教材中挖掘设计出相关的训练环节。在语文教材中,任何年段,任何单元,任何一篇课文,都有取之不尽的口语表达训练内容。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华民风民俗”这部分教学中,笔者以介绍家乡民风民俗为话题,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课上请几名学生来介绍。这一活动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润物无声地渗透了单元主题思想,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实,这样的表达训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语文教师稍加用心地设计练习,便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更流畅、更得法。另外,教师还应借助迁移,及时指导学生将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以口头表达促进书面表达。说写相长,何乐而不为?

三、主角体验悟真情———培养情操,静享心灵之韵

语文教学有能力培养的工具性需求,更有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人文性特点。语文课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应该让学生浸润于文字背后的情感之美。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易于学生获得幸福的感受。如,六年级最后一个单元的综合学习便是“难忘小学生活”。这段时间,笔者完全让位于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单元板块,自己策划实践活动,自己主持课堂环节,以“依依惜别”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活动便拉开了序幕。学生完全沉浸在自编自导的兴奋中,也沉浸在即将离别的愁绪里。在活动开展中,学生体会到了六年相聚的不易,也感受到了师生情谊,母校情深,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信、自强。一封封写给老师的书信,一句句留给同学的赠言,一本本精美的毕业纪念册,见证了学生在毕业季里最纯真的感情,也见证了学生内心的充盈美好,更见证了他们身为主角的光彩照人。

上一篇:联盟学习能力下一篇:国家医药卫生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