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技能人才

2024-06-07

青年技能人才(精选12篇)

青年技能人才 篇1

1 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现状

专业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必须注重科技, 而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最重要的是通过专业技能人才去实现。然而如今, 我国青年技能人才的紧缺却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技能提升的瓶颈, 技能人才的短缺现象愈发明显, 并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向更高技能结构的发展。

近年来, 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一支规模较大、门类较为齐全、整体实力稳步提升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但还是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新技能、外贸、矿业等行业人才严重不足;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 技能人才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等。我国要应对国际人才竞争, 就必须努力建设更高素质、更社会化的专业技能人员队伍。

2 青年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

2.1 传统观念的制约

长期以来,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把技能型人才看作是低层次人才, 往往以其职位的高低去衡量人、看待人, 而这种观念至今也没有太多的转变, 导致许多青年片面追求高学历、高学位, 而不愿意去从事第一线的技能性劳动。

2.2 人才教育体制的缺陷

目前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使用过度浪费。虽然目前一些省份高、中等职业教育虽已初具规模, 但教育模式严重脱离企业生产实际, 极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 一方面, 高级技能型人才奇缺, 另一方面, 现有的高职院校却未充分发挥作用。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高职教育院校布局大多以行业为主, 过于集中在大城市, 与区域经济未能很好地融合, 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大打折扣。

2.3 评价管理机制不完善

青年技能人才的短缺还在于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不统一。对于高技能人才, 企业有企业的评价标准, 管理部门有管理部门的评价标准。虽然近几年各种技能认证考试不断推出, 但在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上, 还存在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 没有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以工作业绩为重点, 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

2.4 政策制定不到位

政府体制问题表现在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 政府资源没有做到最优化配置。有关部门虽然提出了“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把高技人才的培养”作为本省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但与企业实际联系不是很紧密, 甚至相脱节, 同时, 很多企业只是把工人作为工具, 没有考虑他们的学习问题, 在人才培训方面十分顾虑培训后的人才流失, 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3 解决青年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媒体宣传,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树立“高技能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 打破“重文凭、轻技能, 重设计、轻工艺”的现象, 营造有利于高技能工人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身怀绝技的技能精英的环境, 为“高级技工”健康成长铺平道路。如浙江宁波率先评推出的“首席工人”评比, “首席工人”可以享受特殊津贴、疗养休养以及优先评选市劳动模范、优先获得培训机会等待遇。类似“首席工人”的出现, 有助于提升技能工人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从而改变高级技能工人短缺的现状。

3.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第一, 依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 为社会、为市场提供实用人才。第二, 根据专业技能需要调整课程体系结构, 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或适当超前发展。第三,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前瞻性开发, 强化高职专业及课程、教材的适应性。第四, 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职业技能实践课, 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终形成具“学研产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3 健全人才评价体系, 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政府要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纳入到本地区本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中, 在制定规划时可将高技能人才队伍纳入专业技能人才队伍统筹规划, 全面推进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面贯彻实施《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 落实中央提出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目标。

全社会要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评价标准, 按照实际贡献兑现人才报酬和待遇, 使其劳动得到应有的报酬和尊重, 可根据各地实际, 制定高级技能工人的津贴指导标准, 并规定技能工人在从事相应技能岗位工作时享受该津贴。完善技师和高级技师评审专家队伍, 建立专家库及管理办法, 改进现存的评审办法, 降低理论考试的份量, 加大技能考核的力度。

3.4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完善激励机制

职业生涯是人一生极为关键的重要阶段。青年技能人员的职业发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成功, 因此如何引导和合理规划青年技能人员的职业生涯, 是企业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应做的事情。

同时, 合理的激励政策能最大限度地激励青年技能人才, 使他们安心于工作和岗位, 立足岗位成才, 把自己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 做到和企业共同成长和进步。因此, 要大力推广行业和企业在关键职业、岗位设立“首席工人”的经验做法, 并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表彰工作。对有绝招绝技、先进操作法的创造者、操作技能的领头人和独立开展技能创新的技能人才给予重奖。企业要积极组织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 不断发现和培养具有绝招绝技、突出业绩和品牌影响的技能人才。

3.5 增加经费投入, 促进人才培训的全面发展

增加对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 一是合理分配和使用国家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国债资金。二是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开设专项资金科目, 用于经济发展急需的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补贴、特殊贡献青年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等。三是引导和督促企业落实职教经费, 制定经费使用办法, 保证职教经费足额提取和一定比例用于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

同时, 企业要将职工培训与职工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探索建立培训、鉴定与使用相结合与相关的激励机制, 激发了青年技能人才学技能、比技能的积极性, 推动企业的技能进步和经济发展。现行单一的职业教育行为有待改进, 主要可体现为办学参与社会化、教育集资社会化和教学管理社会化, 促进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等职业技能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能教育, 2004, (4) .

[2]戴国强, 林颖.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做好高职学生就业工作[A].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研究优秀论文集[C].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3]邢永富, 吕秋芳.素质教育观念的交革与创新[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

青年技能人才 篇2

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支持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交流与访学,为教师提供教学咨询与诊断等服务,以满足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和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发展

一是加强培训。学校建立了新引进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双语教师培训制度,使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了面向全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师德师风等系列网络培训。

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分层次选派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重点学科骨干教师,到关键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上挂职锻炼;选派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深入企业进行考察研修;安排中级职称及以下教师,到校内外工程实验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上盯岗锻炼等。共派出65名教师,到不同的实践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

三是加强教师盯课。分层次选派骨干教师、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和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盯名校、名专业、名师的课程。共派出盯课教师57人,教师无论在专业课程建设中还是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方面均得到全面提升。

四是加强进修访学。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省教育厅和学校的相关项目到国内外交流学习。共有39位教师赴国内外进修访学,137位教师开展国外交流活动。

青年技能人才 篇3

【关键词】技能比赛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25-0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而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青年教师普遍学历较高,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教学理论和观点更新快,但是他们的教学技能发展也存在不足,因为青年教师大部分教学方法和经验相对薄弱,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传授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如何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尽快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实践表明,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一、运用技能比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势

(一)技能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有竞争才会有动力,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能体现青年教师的能力和价值。教师技能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同时也成为青年教师培养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方式。青年教师通过技能比赛这个舞台,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技能有了较深的感悟,对赛后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技能,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有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在具体的技能比赛过程中,青年教师“以赛促教”,既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课程教学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的教风教态,又能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和同行们的切磋和竞技,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在比赛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二)技能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契机

在技能比赛过程中,通常各学校、各部门在选派参赛选手时都会先进行选拔、择优推荐参赛,每位青年教师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会和其他教师一起共同切磋、共同交流,这就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的平台。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每个学校都会有集体备课、教研室学习等形式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的研讨,但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他们需要走出自己的所在的学校,需要更多机会与其他兄弟院校、同行前辈多交流多切磋,而教师技能比赛正好为他们搭建了一条和外校同行与前辈之间研讨教学经验和方法技能的桥梁。一般来说,参加技能比赛的教师来自全区甚至全国各个教学单位,参赛人员来源的多样性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教学交流机会。多个教学单位的教师参赛,使得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可以呈现百家争鸣之势;比赛过程中,大家同台竞技、互相切磋,赛后结合经验丰富的专家、评委的进行评判与点评,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得到及时反馈。因此,参赛的青年教师既能跟同台比赛的教师相互切磋,又能向专家评委请教,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交流契机。

(三)技能比赛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基本功

教师技能比赛注重的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基本功的呈现,参赛的青年教师在赛前要做具体的教学准备工作。参加教师技能比赛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青年才俊,经过所在系部推荐、学院评选、全校公开比赛、省级比赛再到全国的环节,在层层筛选、层层竞技的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在层层竞技比赛过程中,青年教师会结合比赛要求,通过积累参赛的经验,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途径等。同时,通过比赛,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教学过程的整体组织、教学教案的整体设计、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师生的课堂互动等环节会逐步得到提高。比赛还能提升青年教师的人格品行、教学教态、专业知识水平、专业研究、课堂讲授艺术等方面。

(四)教师技能比赛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技能比赛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教师技能比赛,青年教师会无形中形成苦练教学基本功、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技能的状态,在比赛中也会认识到教学水平和技能是体现教师职业价值的重要方面。青年教师意识到在教学技能比赛中能真实反映出自己教学的水平,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青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教师技能比赛,参赛的选手都是各个学校选派出来的优秀青年教师,大家一起同台竞技,既能展示各自的教学水平,又能激发青年教师勇创佳绩的竞技精神,为青年教师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运用技能比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路径

通过参加各类型的教学技能比赛,青年教师可以不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并不断增强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参赛中,也能从和其他教师的比赛切磋中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弥补自身的不足,由此通过技能比赛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整体的教学技能。

(一)运用技能比赛,增强青年教师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程受众的特点要有清晰的认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程受众的特点科学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情境要有较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青年教师在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前,会对参赛内容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与规划,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赛前的准备阶段,青年教师会对参赛环节进行不断的研究与练习,通过反复多次练习,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的掌控能力都会逐步得到提高。同时,青年教师在赛前对参赛内容的选择、教学素材的搜集、教学设计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综合教具的采用都会精心进行准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具体参赛时,青年教师通过结合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在参赛内容上会选择更能体现课程专业性、最能代表专业学术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凸显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以具体的教学环节体现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在比赛过程中尽可能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更能在教学中体现青年教师参赛者的整体教学技能与水平。

(二)运用技能比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结合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各个要素进行合理优化,形成整体完善的教学方案的过程。青年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可以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剖析,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宗旨,逐个解决在参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教学原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青年教师在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时首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对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进行具体安排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会发觉教学设计与常规的授课教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设计要避免与授课教案相混淆,它不是简单地在课程的整体授课教案中抽出一部分。虽然教学设计和授课教案均包括了对课程每个学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等,但教学设计相对于教案来说在教学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都高于常规的授课教案设计,尤其在技能比赛时,更要发挥课程的专业特性。在教学设计中,对参赛课时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应该深入挖掘,要体现出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整体把握。青年教师在对参赛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但高于教材,应综合自身的专业特性和教学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对教学的创新,突出对参赛知识点的创新性把握,充分展现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技能比赛,提高青年教师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一般的教学技能比赛包括多个环节,例如有现场授课,还有教学设计评比、说课和现场答辩等。这些环节都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使用已经很普及。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对多媒体的操作得心应手,在教学中学会大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随着教学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技能比赛,青年教师大多会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知识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参赛时以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可将课程中涉及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以更灵活更直观的方式演示,能够全面展示教学知识点彼此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俗易懂。参赛过程中,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青年教师要明确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同于普通的研究报告、项目总结等,不能简单地将教材内容复制到多媒体课件框架中,尤其是参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教学内容、突出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目的。参赛内容的多媒体设计,应避免一张PPT里有过多的文字,要有效地将文字内容以图表、有声视频演示等方式直观呈现。同时,也不能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不能有了PPT课件就完全放弃传统的板书,应该把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课堂板书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因此,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更能熟练地将多种教学方式相融合,不断提高综合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

(四)运用技能比赛,增强青年教师的个人修养

举行各类教学技能比赛的目的和意义除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之外,也在于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发扬教师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精神,让青年教师能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以赛促教,让青年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本人的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会有效地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引发互动和共鸣。就学生方面而言,个人修养高、有人格魅力、有涵养的教师更能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人格来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比赛时,教态是参赛者给评委的第一主观印象。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不仅仅是对教学技能的比拼,在规定的参赛时间内,青年教师除了要全面展示自身所具备的教学技能,更要体现自己的整体教学素养。教学技能比赛不是一场演讲比赛,亦非个人能力表演,技能比赛体现的是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个人涵养与人格魅力。青年教师在比赛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首先应该精神饱满,说课时要落落大方,教态应该亲和大方,避免频繁出现不必要的手势,语言表述尽量精练和准确,少用或不使用口头禅,不要频繁走动,肢体语言运用要合理恰当,着装整洁得体。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现场的掌控能力,通过语言、眼神与听众及时互动,依据现场反映及时调整参赛的各环节。通过参加教学基本技能比赛,青年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增强个人修养。

教师技能比赛是一个平台,比赛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比赛“以赛促教”,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师的个人教学素养。在各学校积极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阶段,以教师技能比赛为依托,借助技能比赛的大平台,既能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也可以推动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从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最终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丹.“以赛促教”激励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以“学术特长型”青年教师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8)

[2]颜研.讲课比赛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3]熊志勇.讲课比赛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新形势下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广西为例”(2015C486)

【作者简介】卢 轶(1981—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商务部助教,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梁 剑(1981—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技能人才 篇4

1 公司人员现状

2006年6月水管体制改革后成立的聊城安泰黄河养护公司, 现有在职职工164人, 其中有141名工人, 这些工人中有修防工技师6人, 高级工98人, 中级工12人, 初级工5人, 无等级人数20人 (主要是05、06年参加工作的退伍士兵) , 可以看出工人中技师和高级工的数量能够占到74%, 这表明该公司高技能人才较多, 数字令人欣喜。但是让我们再看一下公司人员的年龄结构, 51岁以上40人, 41岁-50岁41人, 31岁-40岁23人, 30岁以下50人, 在职职工平均年龄41岁;并且年龄较大的多数在维修养护一线, 从事体力劳动。而且工人文化水平较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49人, 占47%;综合分析一下, 现状就令人担忧了:技能人才较多但年龄普遍偏大, 再加上体弱多病, 已不适宜从事体力劳动, 承担繁重的养护任务, 力不能及。水管体制改革后的维修养护企业人员结构相差无几, 技能人才的开发, 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2 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要“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 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重视技能、重视技工, 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时尚。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 也要尊重那些自已动手、实际操作, 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 扫除重学历轻技能、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落后观念, 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 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从事工程维修养护为主的企业, 特别是将来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维修养护体系, 高学历、高理论素质人才固然重要, 有实际操作技术的技能人才更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操作技能人才素质的高低, 决定着工程质量、决定着市场占有率、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 技能人才的开发、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建设技能人才队伍的做法

怎样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实现维修养护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增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发挥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公司可以结合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并纳入公司发展总体规划。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 加强上岗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可以推行名师带徒制度, 并通过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通过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术比赛等形式, 促进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成才。

3.2 重视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法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 结合公司对人才的短期需要和长期需求,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与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 提供实习场地, 选派实习指导教师, 组织学员参与技术攻关。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而对年龄长技术熟练的职工, 多从实用技能方面进行培训, 使其有一技之长, 提高工作效率。

3.3 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钻研岗位技能, 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 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为鼓励职工学习, 公司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参加培训人员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办法, 对参加公司紧缺职业 (工种) 高级技能以上培训, 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且回公司继续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

3.4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

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 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 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结合生产和服务岗位要求, 强化标准, 健全程序,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符合高技能人才特点的业绩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 反对和防止高技能人才考评中的不正之风。对在技能岗位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作出重大贡献的骨干人才, 可进一步突破工作年限和职业资格等级的要求, 允许他们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各养护公司可以联合在维修养护工作任务不是很繁重的时节, 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对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 在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同时, 可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或优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积极组织高技能人才技术交流活动。通过科技协会、技师协会、职工技术协会、职业教育培训协会以及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等, 举办各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主题活动, 为高技能人才参与高新技术开发、同业技术交流以及与科技人才交流、绝招绝技和技能成果展示等创造条件。

3.5 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机制, 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 以及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精品工程项目和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 在进行重大生产决策、组织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时, 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头人的作用, 并给予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公司应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 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 对高技能人才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休假、出国进修等方面, 制定相应的鼓励办法;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 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 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奖励。

3.6 加大资金投入, 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职工工资总额1.5%—2.5%) ,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 应按相关规定提取职工技术培训经费, 重点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S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总结 篇5

评委及听课教师:

1、要公正、公平;反对一团和气。评判要认真,意见要中肯。听课的关键在于评课。

2、关闭手机。不管是授课老师还是听课老师,都不应该让手机在课堂上响起来。

3、老师之间不准交头接耳,也不要与学生随意交谈。

4、遵守秩序,不迟到、早退。

5、不打瞌睡。

参赛人存在的问题经过这一轮的听课,发现了很多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在就存在的问题简单的跟在座的老师探讨一下:

1、精心设计课堂。

①课型要典型,是习题课、讲评课、复习课、新授课、阅读课,一定要明显,不能似是而非。

②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我们要知道学生错了错一个,老师错了错一片。因此,我们老师在讲课时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③重点要突出,观点要鲜明。一节课不能突出重点内容,绝对是一节失败的课。重点内容一定要讲透。

2、提问的有效性。指令要明确、简洁、干练,不能拖泥带水。

(1)其他同学还在回答问题,老师在提问,不好;老师的提问太笼统,“大家思考一下”,但思考什么没说清楚,不好;“这是为什么,是…”老师随即答出来,自问自答,学生没有思考,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然后学生齐答或老师自问自答,不好。

(2)提问一个学生,不要问太多的问题,一问就是七、八个,这样不好;按顺序提问也不好。因为其他学生就不思考了。

(3)主张抽签式提问。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写在号签上,抽签提问。不要让学生自己自觉地主动回答,因为这样的话,会的学生只答会的,不会的学生干脆就不思考了,这样的话不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4)常识性问题、认知性问题随问随答,理解性问题讨论后再答。更难的问题,老师提示后学生讨论再答。有提问一定要有回答,不能半途而废。只问不答或自问自答,效果都不好。

3、立体利用时间。比如在找某些或某个学生在黑板上写题或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干什么了,是在思考、在练习还是瞪着眼玩?有不少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这种情况,在提问一个学生时,其他学生在玩;或按次序提问时,学生只思考自己的那个问题。这样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学习效率的下降。我们要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都动起来。

4、充分利用学案。

(1)利用学案,不是拿着学案对答案。把新授课讲成了习题课,这绝对是个错误。学案是老师讲课的思路,是讲义;是学生预习的思路,是学习的参考。我们不能只是把学案上的答案给学生讲一讲、对一对就完事。该挖掘的东西还要深挖,该仔细讲解的地方还得认真讲解。

(2)有些问题可以一步到位,有些问题不能一步到位,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蜻蜓点水式的全面讲解,面面俱到,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着更累。与其两方都累,不如减轻负担,减少内容来的轻松。试想你一节课讲六、七个知识点,大多学生能掌握几个,两、三个而已。不如只讲三、四个,多练,多记,当堂让他记住。

(3)必须精心设计学案。学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设计学案之前一定要把课本上的内容、课后题、习题等都得做一遍。不能从网上找一篇就完事,要结合咱们学生的实际。学案不实用,讲课就大打折扣,课堂效率就受到影响。必须指明,陶校长也早就说过学生基础已经不可改变,基础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现在还存在抱怨学生基础差的想法,我觉着太不应该了。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把差生教会,把差生教好。

5、要有激情。

(1)声音要洪亮,语言要简练。老师的声音要让全班学生听见,学生听不见或听不清,他怎么跟着你的思路走。

(2)要有抑扬顿挫。重点内容提高声音、加重语气或必要重复,这就给学生一个信号――这是重点。如果你的声音一个调下来,试想结果会如何。再美妙的乐器只弹一个音符也是单调乏味的。

(3)不要一直讲。你的声音再有激情,但是一直讲,学生也会疲惫。我们不能去灌输你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动起来,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老师授课内容的倾听者。

6、加强互动。加强互动不是在课堂上多提问几个学生,多讨论几个问题就行了。在这里,我说的.是互动的有效性。新教师讲课最大的问题是互动少,有很多老师光怕内容讲不完,而不敢让学生过多的参与。你想一想,你是讲完了,但是学生学会了没有,就是说效果如何?若没有效果就等于白讲。老师受累,学生受累,何苦呢!不要说高考要考,就是原题学生学不会也是白搭。课堂教学不是老师讲多少,而是学生能学会多少。因此,必须让学生动起来。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老师讲的多精彩,而是学生学会了多少,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一节课,老师把学生讲的昏昏欲睡,很少配合,这就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有效性有很大关系。好课堂老师是导演,而不是演员。正如寇老师所言,原来的教学时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现在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7、多媒体的使用。使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更直观化、形象化,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听课,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1)运用课件,不是展示课件。有的老师只是利用课件把要讲的内容给展示了一遍,相当于罗列了一系列知识点,照本宣科是没有意义的。该提问的时候也得提问,该讨论的时候也得讨论。

(2)也需要板书。

(3)内容并非越多越好。安排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有关,要为教学服务。一句话,要注重实效。

8、个别细节问题:

(1)上课前实施起立,学生在状态不起立也可,不在状态则一定要起立;

(2)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一下,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3)课本上有的、简单的问题不要大讲特讲,该记忆的东西干脆课堂上就让他记下来。

(4)注重教学效果。一节好课关键是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只要学生参与了、动手了、动脑了,效果应该不错。

青年技能人才 篇6

The foundation and its staff of professional surfers and skateboarders work with the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 of Central Florida in downtown Orlando. Each Friday the instructors take 20 youth from one of the coalition’s shelters to the local skate park for skateboarding lessons. Once a year, the youth get a chance to learn surfing, too.

We talked to Campbell about his found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he’s seen it make in young people’s lives.

NCFY: Tell us about a young person who improved their skateboarding skills and also overcame adversity in your program?

Campbell: We had a youth participant who had some skills in skateboarding, but we helped him develop his skills further. Tank was a trouble maker; once he began participating in the Getaboard Foundation Skateboard Program he became a leader. Tank began to show promise as a great skateboarder and eventually a junior counselor, teaching the younger children the skills he knows. By the end of the program, Tank had done a complete 180. He had a purpose and an outlet.

NCFY: What skills do the youth in your program learn that can be used outside of skateboarding?

Campbell: The participants learn many skills by being in the program, but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s we see are, on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When the youth learn how to skateboard and become comfortable with the board it gives them a sense of pride. Two, self-identity. Skateboarding also helps youth create their own identity outside of being in a homeless shelter. Most kids in care don’t have much to do, so this is a great resource that they can not only use to build skills but as a form of transportation. Three, self-discipline,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positive peer pressure techniques. These skills are developed when a youth is unable to master a trick. They must practice. When youth in the program are able to attain new skills, it helps other youth work harder to learn.

Most importantly, we are trying to help the kids we work with to be able to have an outlet and overcome their circumstances through hard work. Our main goal is to work with youth during a six to eight week time span to make an impact in their lives. At the end of the program each participant is given their own skateboard.

NCFY: How can communities replicate this program?

Campbell: We plan to expand the program to implement it in schools, as well as trying to branch out nationally by having communities start Getaboard chapters in their states. That way they don’t have to reinvent the wheel. In order to get supplies, such as skateboards and safety equipment, we set up stations around Florida where the community can donate these types of items. Programs who want to start a similar program can also connect with skateboard shops and local programs for at-risk youth to make the connection.

青年骨科医生的专科技能培训探讨 篇7

1 与解剖学教研室合作互动

青年骨科医生阅读解剖书籍后印象深刻, 但到手术台上仍难以辨认。临床解剖基础知识对许多青年医生, 甚至中年医生来说也是难点之一, 所学解剖知识多停留在二维平面上, 缺乏三维立体空间概念, 所以扎实的临床解剖知识是骨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青年骨科医生应在解剖学教研室工作半年以上, 与解剖学教研室建立合作互动关系, 让骨科青年医师进行人体解剖标本制作, 并带一轮局部解剖实验课。带局解实验课是教与学的互动, 为学生讲授、操作演示、疑难问题的解答, 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解剖学知识, 提高自己教学水平。解剖学的知识大多看得见、摸得着, 边讲、边看标本和边作标本、边读解剖学, 使书本知识与实物形象密切结合, 经过实地的解剖训练培养了骨科医生的解剖技术的基本功, 达到对解剖各结构的剖割方法和各种常用器械的使用, 并能精确辨认解剖出的结构, 为临床提供透视眼功能、一摸准功能, 随机分析、灵活运用功能。建立空间想象和空间记忆能力。经过实地解剖, 培养了自学和独立工作、科研工作能力, 这种能力的训练将使青年骨科医生终身受益, 储备潜能。进行实地解剖、由浅入深逐一解剖, 辨认各结构, 仔细观察各器官之结构、形态、构造及毗邻关系, 从而做到正确地理解, 牢固记忆, 这种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很好的骨科解剖学基础, 很难做好骨科临床诊治工作, 然而要全面掌握骨科的解剖知识谈何容易, 需要医生长期不断地反复学习解剖学理论及解剖图谱、解剖标本、进行临床实际操作, 才能建立对人体的三维立体思维。通过实地解剖、训练和培养医生的解剖技术的基本功, 达到“熟、精、巧”。“熟”指对解剖的内容、各结构剖割方法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精”指精确地辨认割出的结构, “巧”指熟练运用解剖器材。我国著名外科学教授裘法祖经常这样讲, 一位训练有素的骨科医生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手术技能, 而且需要非常熟悉局部解剖知识, 这样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即使颇有经验的骨科医生, 术前复习与手术有关的局部解剖才能做到手术层次分明而不会损伤重要的解剖结构。

影像学是建立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基础上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是以人体不同部位断面影像为基础的, 只有熟悉人体解剖和断面解剖, 才能对影像学资料正确认识和详细分析, 才能对病变作出准确定位。如传统的X线、CT、MRI能提供的是二维影像学资料, 经医生综合分析整合后建立起三维立体空间概念。临床即使提供三维重建图像, 建立立体感也必须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立体思维。

现代先进的手术导航系统可提供三维立体模型, 实时采集三维图像, 但也必须建立在具备解剖学基础上的立体思维。目前国际对脊柱导航系统应用的热点在于椎弓根螺钉的内固定技术, 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率达到95 %以上 (传统手术准确率10 %~40 %) , CT导航系统将术前的CT影像资料与术中的解剖空间位置联系起来, 术中能更好地观察到复杂的解剖结构, 并对其进行操作[2,3]。

2 建立骨科培训实验室

随着骨科技术不断进步, 尤其是手术入路、手术方式的不断更新, 特别是近10年来骨科对国内外新型医疗器械的引进、研制与应用, 增加了骨科治疗的新手段。如何把这些新技术更加规范、合理地用于临床, 以求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患者, 严格正规的培训是现实提出的新问题, 因此我们对青年医师的培训还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2.1 骨科器械使用技能训练

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指导技能训练, 每周2次, 连续3个月。分三阶段进行: (1) 基本器械的使用; (2) 成套内固定器械的使用; (3) 模拟手术。这样可以避免手术器械使用方法不当, 术中误切、误刺, 过度牵拉神经、血管等重要脏器事故的发生。

2.1.1 骨科基本器械的使用

在模型骨、动物身上练习使用器械, 达到熟练掌握如骨钻、骨锤、骨凿、骨刀、骨剪和咬骨钳, 椎板咬骨钳、刮匙、骨膜剥离器、椎板拉钩、持骨器、牵开器的使用。利用模型骨、动物进行基本器械的训练, 主要是常规器械的使用。如熟练使用锐利的骨刀切除松质骨和坚硬骨 (皮质骨) ;使用Cobb骨膜剥离子应持于右手象握螺丝刀一样旋转;使用刮匙应旋转刮匙;使用高速磨钻时肘部不应悬空, 应靠于身体侧壁, 应双手持钻;使用椎板咬骨钳切除椎板时应握紧手柄, 轻柔地旋转, 不应有推拉动作。严禁动作粗糙、用力过猛, 每个动作要轻柔, 做到稳、准、用力均匀, 控制深度, 心领神会, 逐一掌握动作的协调性及熟练程度。

2.1.2 成套内固定器械的使用

骨折内固定包括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外固定支架的使用等, 要正确使用完整的配套器械及充分理解器械特点。 (1) C臂X线透视机的使用:在放射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中定位、骨折复位内固定离不开C臂机, 如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医生应基本掌握C臂机的使用, 基本达到独立正确操作C臂机。 (2) 模拟骨科手术培训:在动物或解剖标本上模拟手术全过程, 训练达到纯熟程度, 再应用于临床, 如利用狗的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掌握手术入路器械的规范操作, 准确的测量深度, 利用解剖标本行颈椎前、后路手术。骨科手术入路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解剖途径, 尽可能避开重要的组织结构进行手术。骨科的手术暴露, 通过尸体解剖逐一验证, 初步掌握骨科常用手术入路和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只有熟悉各部位的解剖, 按照正确的手术程序, 手术时规范地仔细操作, 就能避免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前进行模拟训练, 也为今后开展高风险、高难度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骨科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的顺利完成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外还与手术操作的技巧性密切相关[4]。

另外青年医生应多参加各种骨科手术, 不管是第一助手、第二助手都应认真对待, 亲眼看到上级医生操作, 亲身经历手术全过程, 寻找动手机会, 多动手, 持之以恒。同时, 行一般常规骨科手术时, 上级医生应做到放手不放眼, 给予青年医生具体技术指导。只有这样青年医生才能成长起来, 逐渐向主治医师水平靠近。

2.2 显微外科基本技能训练

配备手术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 利用小鼠、家兔的血管进行吻合血管训练。经过1~2个月的训练, 学会使用显微器械, 基本掌握显微血管、神经、肌腱的吻合或缝合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对外科各专业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 为现代外科医师的基本功之一, 其精细操作的观念有利于外科各专业低创或无创手术水平的提高。这种训练使骨科医生今后吻合肌腱, 吻合大、中血管、吻合神经时更精确, 吻合质量更好, 不必请显微外科医生就能独立完成手术。首先练习在显微镜下使用多种显微手术器械, 逐渐习惯在放大和小视野下操作。然后进行各种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如进行切开、缝合、引线、打结和剪线等, 再在离体血管上进行血管外膜剥离、断端修整和吻合, 最后在活体大鼠、家兔身上上进行血管吻合, 基本掌握显微外科操作。

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继续教育的终止, 初期集中培训为临床骨科奠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基础, 终身继续教育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王素英.临床专科医生培养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7) :64.

[2]王亭, 邱贵兴, 李其一.CT三维重建在先天性脊柱侧凸诊疗中的价值[J].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 (8) :449.

[3]裴国献, 朱立军, 顾立强.中国创伤骨科发展历程[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 7 (1) :628.

青年技能人才 篇8

技能是侧重于动作或心智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关键活动,其中,简单重复的练习不能形成技能,有目的的练习才能完善技能。在活动中,不断地练习也会出现瓶颈,突破瓶颈,对于技能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技能不能与知识等同,技能主要是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以行动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并得到预期中的结果。民办高职青年教师的技能形式多样,但作为教师,最主要的还是专业技能。民办高职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从事民办高职教师职业要求具备的专业技术———教学能力及技巧。

二、我国民办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概况

1. 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

在现今的民办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观念大部分来自传统的师能观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播和积累,就是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的发挥。以专业知识传授、学生知识积累的多少来衡量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这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和现代的教学理念不一致。

2. 民办高职院校注重课堂教学,缺乏实习实践,限制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技能要在实习实践中经过不断练习、经验积累才能形成。当前的教育机制使得青年教师侧重于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教学技能、专业技能。此外,民办高校也缺乏对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投入。

3.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中以青年教师为主,师资质量参差不齐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流动性比较大,青年教师比重也比公办高职院校偏高,尽管近年来对青年教师的学历要求逐步提高,要求本科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但大多数青年教师在攻读本科、硕士学历期间只接受了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缺乏企业实践和系统的教学能力培养,长期下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教学技能、专业技能并不只能用学历水平、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以及工作态度来衡量和评价。很多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背景、理解能力;不能具备独特新颖的教学视角,课堂气氛不轻松融洽,不能协调控制好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教学过程中单方面地传授知识,照本宣科,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不上,实习实践技能差等。以上种种情况都会给青年教师与学生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

4.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流程不严密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是青年教师不断促进专业技能发展、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民办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支持明显不足,缺乏支持企业实习实践的机制。此外,在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由于课程压力大,追求专业技能提升的积极性比较低,很多能提升、发展技能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三、民办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策略

1. 积极学习当前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树立科学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民办职业院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学习,也可以到国内做得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参观学习,以树立正确的职业教学理念。有了好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师才能明确社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健全培训制度,制订科学可行的培训方案,探索青年教师专业培训的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是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把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对于构建青年教师良好的素质,培养新一代技能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培训方面应健全培训体系,形成严格的培训流程。培训的形式多样,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应注重专业技能和人才素质的培养,注重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民办高职院校要根据当前青年教师可能存在的问题制订可行的培训方案,满足教师的需求,做到青年教师培训的程序化和制度化,通过建立培训制度,让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鼓励其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此外,民办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可由本校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开展短期、不定时的培训,也可以让青年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企业组织的培训。构建长短结合、校本培训及后续支持结合的青年教师培训模式。

3.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鼓励教师主动提升相关专业技能

民办高职院校应当为青年教师提供制度保障,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技能的发展。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其学科授课能力,能否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现状、了解社会职业需求,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紧跟行业发展的情况来衡量评判。在教学技能的评定过程中,以学生、教学专家、行业专家、校方的意见为主,科研能力为辅。

4. 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

专业技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与提升,而教师下企业实践就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民办高职院校应该确保青年教师每年都能有1~2个月的时间在企业实践,学习到最先进的企业生产管理理念及最前沿的应用方法;确保青年教师掌握行业发展现状,了解社会职业需求,同时,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对此,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对下企业的青年教师进行课时补贴,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实践时间,这既解决了激励性问题,又解决了青年教师授课工作任务重不能参加企业实践的问题。

5. 聘请企业专家开展“传帮带”活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建设

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一线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这些人员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战工作经验,通过对青年教师开展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以及开展相关产学研的合作,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建设,来提升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

四、总结

民办高职青年教师应掌握相关行业需求及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民办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培训机制及考核机制,主动聘请企业工作人员对青年教师开展培训,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从而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摘要:民办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发展,为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授课质量及整体办学水平提供基本的保障。文章分析了我国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民办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培训机制及考核机制,主动聘请企业工作人员对青年教师开展培训,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书敏.高校教师专业技能开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

青年技能人才 篇9

一、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 坚持贯彻“先培训后鉴定, 以鉴定促培训, 以培训带动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略

1. 立足企业现有工艺水平,培养和构建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相对稳定的兼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为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考评员队伍,更好地健全考评员管理制度,公司以各鉴定分站为单位,定期组织考评人员进行业务交流活动,加强考评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考评员的业务素质水平。

2.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准则,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完善企业自备题库的建设。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每年对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冶金行业分库的理论知识试题进行修改完善,并编制、完善企业自备题库,组织专家严格按照《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编制试题,试题编制既要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又要涵盖指定教材内容,还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工培训相衔接,坚持先培训后鉴定,以鉴定促培训,以培训带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随着公司的发展,新上项目及技术改造需要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公司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本着培训是基础,鉴定是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最终目标的原则,加强职工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坚持“鉴定先培训、培训须达到规定课时”的鉴定原则。为了解决工学矛盾,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脱产和业余相结合、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学习形式,立足企业生产实际,实行公司、厂矿、车间三级办学。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教材建设是搞好技能培训的前提。为此,组织有关单位本着与国家标准、企业岗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筛选培训教材,教材确定后由单位统一为职工购买,指定为职业技能鉴定前培训教材,并作为公司技术比赛、晋级考试专门用书,做到人手一册,为职工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严格执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保证技能人才的鉴定质量

为了保证鉴定过程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公司本着“公开、公正、公平、质量第一”的原则,严密组织、严格操作程序、严肃纪律,统一鉴定安排、统一标准试题、统一考务,保证鉴定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操作规范。

1. 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职工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认识,营造钻研技术、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通过公司有线电视台、公司日报等新闻媒体采取专题采访、知识问答等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目的、意义,鉴定方法、申报程序。使大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认识到技术工人也是人才、是企业宝贵财富,钻研技术业务一样可以岗位成材,激发了职工参加技能鉴定的热情。

2. 健全规章制度,规范鉴定行为。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水平,完善鉴定运行机制、工作流程,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公司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颁发了《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细则》、《关于开展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安排意见》、《技师、高级技师评价实施办法》等文件,真正做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章可循、操作规范。

3. 坚持标准、规范操作,严格执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保证鉴定质量。

为了保证命题、考试、评卷、登统每个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在组织过程中公司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命题”,命题严格按国家题库随机抽题占70%内容,公司自编题库占30%内容由考评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题;“统一食宿”,采取集体食宿封闭式管理;“统一考试”,不论是哪个专业工种的考试鉴定,都由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统一组织;“统一评卷”,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由考评员3人以上组成考评小组,采用流水线封闭评卷,并在试卷上签字确认;“统一登统”,拆封试卷前由2人对试卷份数进行汇总签字确认,然后再由2人进行成绩登统;“统一公布成绩”,考试成绩出来后,由职业技能鉴定站及时向各单位公布成绩。

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

通过职业资格的最低技能工资等级线制度、岗位技术津贴制度、操作专家制度激励职工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操作技能,为技能人才的个人生涯发展搭建了成长平台,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深入,公司已建立起“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依据职工技能水平、职业资格、业绩贡献来提升技能工资、享受相应的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以及专家津贴等激励机制,发挥了职业资格证书在职工培训、考核和工资分配中的杠杆作用。

四、坚持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 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 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 加强、规范工人考核工作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新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切合企业实际进行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方式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考核突出特色、分类实施对劳动者的技能评价。公司制定相关制度,对提高工资待遇后职工日常考核、重点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职工工作表现、完成生产任务、工作能力、技术改革攻关、表彰奖励、培训工作的考核标准等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各单位工人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职工工作业绩考核工作,制订因职工违反公司和厂矿规章制度造成各类事故取消待遇后的考核办法等相关规定。

青年技能人才 篇10

焦伟在解读“十二五”规划中指出, “还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及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调整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 提高专业和行业的吻合度,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术工人、服务经济社会, 是历史使命。

钳工是机械制造过程中广泛应用的金属加工技术, 钳工作业主要包括錾削、锉削、锯切、画线、钻削、铰削、攻丝和套丝 (见螺纹加工) 、刮削、研磨、矫正、弯曲和铆接等。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钳工基本技能》教材大多采用高职院校编写的教材, 专业理论知识抽象、深奥。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基础薄弱, 学习习惯较差。这就形成学生基础与教材知识的严重不对等, 抽象性、专业性很强的课本知识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望而生畏;使原本对学习就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学生更加感觉到学习的枯燥、乏味。因此, 寻求适合中等职业学生实际、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的《钳工基本技能》校本课程是职业教育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 更是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专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和新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学生要适应当前的新形势, 必须深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开发过程

(1) 《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以中职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钳工基本技能任务为引领, 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工具钳工的考核要求为基本为依据, 确定培养目标的十个项目, 以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载体, 将围绕项目或工作任务的相关知识、加工方法步骤、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构成基本项目或任务单元, 通过完成一个个基本项目或任务单元来完成项目目标。同时采用最新的国家技术标准, 使新课程更加科学规范。

(2) 旧版《钳工基本技能》理论性强, 学习难度大。旧版《钳工基本技能》按照錾削、锉削、锯切、画线、钻削、铰削、攻丝和套丝 (见螺纹加工) 、刮削、研磨、矫正、弯曲和铆接等顺序编排, 理论性强, 需要学时较多。中职学校由于其他课程的限制, 不能够开设以上全部课程内容, 学生从旧版教材里学不到想学的内容。我们几位专业教师通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 淡化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在新版课程结构上, 从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能力出发, 遵循专业理论的学习规律和技能的形成规律, 特别加强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的训练, 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 设计了十个项目:台虎钳的拆装、钻床的拆装、刀口角尺制作、划规的制作、手锤的制作、创意开瓶器、六角螺母的制作、锉配凹凸体、燕尾圆弧配合、五边形配合。学生在各个项目引领下学习钳工技能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避免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脱节。如钳工工具、锉削等知识, 教师应该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 讲授前应补讲或先上好复习课 (讲授过的班级) , 这样就把枯燥无味的知识放置于项目化教学中, 使学习既生动有趣, 又能完成预定的操作技能。通过训练各个项目, 能够培养学生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 利用钳工基本技能制作加工每一个工件的能力。新版教材的最后附有巩固练习 (共六个练习) 、历年机电 (包括机械) 类钳工技能考试试题、全国钳工技能鉴定理论试题、技能大赛试题, 各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操作。

(3) 旧版《钳工基本技能》文字性概念过多、内容陈旧, 中职学生难以理解接受。旧版《钳工基本技能》每一个章节有大量的文字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这些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滞后, 而且教学要求比较死板。中职学生看到这些大量文字概念,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即使学好, 到毕业时, 这些知识已经过时, 他们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学效益也得不到体现。为此, 我们几位专业教师在《钳工基本技能》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处理上删除过时的内容, 增加先进的内容, 合并类似的内容, 去掉重复的内容, 减少理论烦琐的内容, 增加实践个性的内容, 拍摄了大量的加工图片。贯彻“循序渐进”“少而精”“以例代理”和“以图代理”的原则, 力求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做”, 使学生的技能构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整个项目课程图文并茂, 一目了然, 有利于学生自身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例如项目六创意开瓶器的制作, 学生通过创意开瓶器的构思设计、余料的去除、内凹表面的锉削、刨光等任务导学、动手制作, 在过程中相互交流, 制作出了不同的开瓶器。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的开瓶器可以用来打开啤酒瓶等, 心里很是满足、自豪, 觉得学到的知识非常有用, 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每个项目的最后附有拓展阅读, 就是针对各项目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或者超纲内容, 同时尽可能多地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和新管理技术等内容, 在项目的最后作出了延伸或补充, 使教材富有时代感, 以使学生更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各项目中的问题、发展前景。

(4) 新版《钳工基本技能》每个项目在形式安排上, 通过项目目标、实践操作 (包括任务、所需材料设备和工量具图标、加工步骤:图样分析→操作) 、检测评分表、注意事项等形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突出关键部分和重点、难点。在编排过程中力求遵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规律, 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 尤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导学形式, 让学生能比较轻松自如地学习操作。

三、新版《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教材实践优势

新版《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教材在我校中职机电专业三个班级中试行实践应用, 学生100%通过国家钳工中级工考试。在我校高三对口三个机电班中推广使用, 学生顺利通过江苏省技能考试, 平均分远远超过省控分数线。总之, 从机电专业《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结果看, 取得的效果有以下几点:

(1) 中职毕业生直接就业, 可以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我校加强了与本市内的著名校企 (双钱集团、英田集团、熔盛重工) 的合作力度, 中职机电班级直接以企业命名, 比如双钱机电班、英田机电班、熔盛机电班, 学校分批派钳工专业课教师到这些企业挂职锻炼, 且经常组织定点班级学生下厂参观或实习,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模拟双钱、英田、熔盛重工班组流程模式, 能真正构建“生产第一线”的真实情境。学生能根据加工图纸, 完成每一个项目任务。这样, 我校的学生一毕业能直接到相关企业就职, 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2) 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过程有利于等级工考核。新编《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教材编写思路是以中职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钳工基本技能任务为引领, 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工具钳工的考核要求为基本为依据, 确定培养目标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过程都有利于钳工等级工考核。如钳工中级工的技能要求, 在新编教材最后都附有, 各类考生可以根据相关需要选择练习。

(3) 课程中的典型案例项目可以推广加工。新编《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会聚了多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专业教师, 集合了他们较强的实践经验, 比如刀口角尺的制作, 划规的制作, 手锤的制作, 六角螺母的制作等, 都是属于典型的案例项目任务、典型的零件加工。项目化课程已经在全校和全市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全面实践应用、推广,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摘要:教师要通过对中等职业机电专业教育的前景规划和对原先使用的《钳工基本技能》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结合机电专业教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 设计制定《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的新的项目目标, 并制定新开发教材编写内容, 开发中职机电专业《钳工基本技能》特色校本教材。

关键词:中职机电专业,《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开发实践

参考文献

[1]姜波.钳工工艺学 (第四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晋机:技能人才培训有方 篇11

抓观念转变,奠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基础

解决认识问题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科研、轻操作”的认识。领导层不转变这种认识,就不能在选拔使用、收入分配方面一视同仁地对待技能人才;员工不转变这种认识,就不会心甘情愿地从事技能岗位工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就无从谈起。为了适应研制生产国家高新武器装备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我们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时,把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放在首要的位置。

一是落实“科技领先、人才先行”战略,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公司战略规划之中。“十五”期间,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从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和高科技现代化兵器工业的目标出发,实施“科技领先、人才先行”战略,把加强人才工作作为解决发展问题的头等大事。作为重要的成员单位,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和专门技能“三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从制度层面把技能人才放在与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对“三支骨干人才”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经营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10%以内,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控制为20%-30%,专业技能人员比例为60%左右。

二是努力改善技能人才队伍结构,鼓励高学历人才从事技能岗位工作。针对技能工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状况,为了尽快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对大学本科生从事技能岗位工作给予鼓励扶持,积极培养造就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复合技能型人才。这种做法在近年来公司快速发展中收到了明显效果,高新产品的试制,大量进口设备的引进,大量先进工艺技术的采用,高学历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积极进行舆论引导,营造技能人才光荣的文化氛围。为了鼓励人们安心技能岗位工作,我们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报导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引导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鼓励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厂电视台开办的“打造职业生涯”栏目,目前已播出38期,介绍了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38人,对转变人们的观念起到了推动作用。

抓教育培训,畅通技能人才成长的途径

近年来,我们本着“学用结合、按需培训”的原则,按工资总额1.7%的比例提取培训经费,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训、关键人才重点培训、急缺人才加紧培训,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训的思路、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较好地打通了技能人才成长的途径。

一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强化技能人才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公司每年都与中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对一线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脱产培训。140人在中北大学进行了数控车床培训;18人赴沈阳理工大学学习数控机床维修技术;13人赴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了数控机床编程课程;50多人赴上海交大学习CAD、UG软件应用;27人分别在北京外语学院和新东方进行了英语强化学习。邀请太原理工大学热处理专业、中北大学弹药武器专业、太原科技大学焊接材料专业等方面的专家来公司进行新工艺、新方法以及技术革新等相关内容的培训。

二是坚持培训“经常化、规范化”,提高技能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公司建立了两级培训体制,形成了总部与基层相结合的培训网络。综合性的培训,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统一组织,涉及具体生产过程的工艺培训、新产品试制培训,以及具体业务培训,由基层单位自己组织,公司培训中心负责过程控制和结果验收。集团公司还统一编制了员工培训的中长期计划,按照“需求牵引”的原则,形成了制订计划、意见反馈、调整计划、组织实施等管理体系,促进了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有序开展。2002年以来,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班65期,接受培训的人数近3 000人次。

三是开展职工技能鉴定工作,强化持证上岗。特种岗位持证上岗是国际制造企业通行的做法。为了与世界接轨,加快技能人才取证步伐,我们投资数百万元建立了焊接、钳工、车工、铣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工种的培训基地,取得了山西省劳动厅批准的“山西省太原军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山西省安全监察局批准的“三级安全培训机构”、太原市质量监督局批准的“特种设备作业培训机构”等资质,从2003年开始对8个工种的1200余人进行了鉴定,鉴定合格人员1053人,为实现特种岗位员工持证上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进行内部职业鉴定的同时,成功地承办了中国兵器集团公司、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总工会、山西省国防科工办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

四是采取“一对一”培训,促进关键岗位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所谓一对一培训,就是在工作现场一名教师针对一名学员进行互动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具有针对性强、受训人员与培训人员直接交流的特点,因而培训效果十分明显。一年多来,我们聘请太原理工大学专家和公司具有丰富理论及实践经验的高级技能人才,对数控车工、A类设备责任人、关键质量特性责任人、压塑操作工等岗位的近200名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是推行“青年技能振兴计划”和“导师带徒”活动。从2005年开始,由公司团委和人力资源部联合开展了“青年技能振兴计划”和“导师带徒”活动,分别在14个单位确定了60对师徒关系,并按有关制度进行严格管理、考核。导师带徒突破过去单纯义务行为的作法,对导师给予适当津贴,按年度进行鉴定评价,对没有完成带徒合同任务的导师,解除其导师资格。通过一年来的运行,导师带徒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机加分厂青工王玉峰在全国首届“振兴杯”青年技能大赛中获得了车工组第8名的好成绩,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兵器集团公司第二事业部职业技能大赛和第二届“晋机杯”数控技能大赛上,共有5名导师带徒摘得名次。

抓制度创新,规范技能人才工作机制

几年来,我们坚持进行制度创新,不断规范和改进技能人才工作程序,初步实现了有人管、管得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公司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技能考核鉴定专家委员会,从组织上保证了技能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2002年以来,公司用于改造教室、建设各种培训基地的资金达300余万元,这些硬件设施为技能人才快速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司每年按工资总额的1.7%拨付培训经费,但需要超支时上不封顶,为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建立关键技能带头人制度,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按照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我们实行了关键技能带头人、三支骨干人才等制度。目前,有3人被选拔为兵器集团公司级技能带头人,享受公司助理级待遇,有4人被选拔为公司级技能带头人,以及56名技能骨干人才,42名A类设备责任人,72名关重质量特性责任人

三是严格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公司对技能带头人、三支骨干人才队伍、A类设备责任人、关重质量特性责任人、质量内审员、高级技师、技师、导师等技能人才,都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人力资源部按照公司下发的有关文件进行严格考核,胜任职务要求的,享受岗位津贴,并保留任职资格,不胜任职务要求的,取消其任职资格。

抓技术竞赛,搭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

为了培育技能人才公平竞争的环境,近年来,我们认真抓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员工学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一是广泛开展公司内部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举办了公司级技术比武,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部分业务部门都推举选手参加了比赛,竞赛工种涉及公司的主要工种,每年参赛选手都超过2 000人,规模之大,气氛热烈是历史上罕见的。公司对参加技术比武获得名次的员工制定了奖励政策,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获得前三名的选手还被吸收进骨干技能人才队伍中。

二是积极组织员工参加行业和省市组织的技术比武。2005年,公司选派选手参加了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钳工、焊工比赛和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取得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第一、第三、车工第四和兵器集团公司钳工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焊工第二、第三、国防工办焊工第一的好成绩。有10人分别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三晋技术能手”等称号。去年7月,我们又组队参加了兵器集团公司第二事业部举办的钳工、焊工、数控车工、铣工四个工种的技术竞赛,包揽了全部第一名。能够屡屡在各种大赛中获奖,是我们赛前进行充分准备的结果。

大力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具有企业认识人才和人才认识企业的双重效应。一些过去在本单位没有得到重用的员工,通过参加技术比武显露了头角,逐步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有一些外单位的选手,通过参赛了解了晋机,也被我们所了解。2005年,在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之后,我们先后招聘了13名获得名次的社会选手。比武获得好名次, 对树立公司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激励更多的员工钻研技术,都具有巨大的作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青年技能人才 篇12

1职业技能鉴定现状

1.1组织建设

1) 强化组织机构。近年来,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领导, 加强机构建设, 强化机构职能, 下设办公室, 专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2) 加强队伍建设。学校不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队伍建设, 学校从事职业技能鉴定专兼职工作人员逐渐增加到8名, 培养督导员1名, 考评员21名。3) 加强制度建设。学校不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建设, 在严格执行上级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的法规制度的同时, 还制定《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关于开展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管理办法 (试行) 》等18个规章制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职责》等7个职责。4) 加强鉴定信息化。学校创建了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网站, 现已完善上网相关资料, 分管领导正在审核, 批准同意后即可上网, 促进学校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

1.2鉴定总结

1) 扩大鉴定范围。近年来, 开展的技能鉴定工种如下: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工、无线电装接工、音响调音员、实验员、商品营业员、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现代教育技术操作员、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网络安装与维护扩大到钳工、车工、数控车床工、机械制图员、仓库保管工、计算机高新技术、服装制作工等。

2) 鉴定具体情况。

备注:以上数据不完全精确, 仅供参考。

1.3情况分析

1) 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次逐年增加, 鉴定规模总体扩大。

2) 有些教学部积极宣传、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 学生参加率较高, 极个别教学部不重视技能鉴定工作, 学生参加率低。

3) 学生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认识不平衡, 有些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技能鉴定, 考多证书, 有些专业的学生几乎无人参加技能鉴定。

4) 有些技能鉴定的试题不是题库抽题, 技能鉴定培训完全是为了学生通过鉴定而培训, 导致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 企业对该证书认可度不大。

5) 校外技能鉴定很少, 基本没有开展。

1.4存在的问题

1) 学校没有高度重视技能鉴定工作, 虽然提倡“双证制”, 但没有严格执行。

2) 师生对技能鉴定不是很重视, 认为企业用工紧张, 没有技能鉴定证书也能找到工作, 有无证书在获取就业岗位时没有区别。

3) 对技能鉴定的培训没有纳入到实践教学中去, 有些实践教学教材和教学内容跟职业技能标准脱节, 导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普遍不高。

4) 新开专业的技能鉴定工种没有明确, 这些专业的技能鉴定没有开展。

5) 对外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很少, 现有的软硬件设施不能对外有效开展。

2开展鉴定的对策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严格执行学生毕业“双证制”是学校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的客观要求, 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2.1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网站等宣传载体, 宣传技能鉴定基本知识 (包括什么是技能鉴定、技能鉴定内容、技能鉴定特点及层次、报名条件等) 、技能鉴定生源、政策法规、社会用人要求等, 提高师生对职业技能鉴定重要性的认识。

2.2做好规划

1) 校内规划。根据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 对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进行总体规划, 并分解到各教学部, 要求各教学部完成硬性指标。在规划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规划初、中级技能劳动者的培养, 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

2) 校外规划。根据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情况, 规划对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同时尽可能整合校外资源, 联合培养技能人才。

2.3建好队伍

1) 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理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严格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 主动对外联系业务,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2) 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根据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实训设备, 结合学校发展实际, 把真正懂专业技术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送出去参加培训, 获得考评员资格, 充实考评员队伍, 为开展技能鉴定储备人才。

3) 加强培训师资建设。建立一支理论和实践双达标的岗位技能培训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要不拘一格, 从工人技师、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 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 并组织到生产一线跟班实习, 增强岗位技能培训教师队伍实践的能力, 以有效保证岗位技能培训的顺利开展。

2.4加强技能培训

1) 职业知识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考核大纲的要求, 实行模块化教学, 组织理论培训。

2) 操作技能培训。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建设功能齐全、软硬件配套的仿真职业环境;规范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实训基地开放制, 低价开放部分实训基地,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对应国家、市里和区县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 积极组织校内的预赛和培训活动;制定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完成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2.5强化顶岗实习

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从组织管理、企业和学校指导教师职责、学生职责、考核评价等细化, 学生要完成“学生顶岗实习申请表、顶岗实习考核表、顶岗实习汇总表”等资料, 既保障较大范围的顶岗实习管理, 又落实单一实习的跟踪监控, 促进学生将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迅速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 进一步增强实践技能。

2.6落实“双证”制度

严格推行“双证书”制度,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全校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要求体现双证或多证书制, 建立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奖励积分体系。

2.7健全激励机制

1) 课程融通。学生已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课程, 在中 (高) 职阶段的对应课程可免考, 且该科理论和操作成绩可评为优秀。

2) 资金奖励。对于正在参加或已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养的学生, 优先参评国家资助, 国家奖 (助) 学金。

3) 评优推先。对于正在参加或已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养的学生, 优先参评三好、优干、优秀 (优良) 毕业生。

4) 就业。对于已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养的学生, 负责就业的职能部门协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规划设计, 优先安排就业, 安置到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发展潜力大、待遇好的岗位。

学校只要通过抓内涵促发展, 完善技能培养软硬件需求,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就能培养出企业争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 (国发[2005]35号) .

[2]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 (国发[2010]36号) .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5]赵居礼, 贺天柱.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上一篇:政策过程论文下一篇:河道生态水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