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2024-12-07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精选12篇)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1

随着人们反省人与环境关系的程度日渐深入, 环境保护的概念深入人心, 人们日益关注企业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 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环境意识越强, 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需要就越强烈。在此背景下, 环境会计应运而生。会计界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该和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成为会计界思索的问题。而环境会计的目标则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满足环境保护相关利益方需要的高质量环境会计信息。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 宏观环境会计——绿色GDP的核算与披露

绿色GDP的提出源自人们对传统GDP的质疑。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准。但GDP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 从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 无法了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而饱受指责。绿色GDP是在传统的GDP中扣除环境成本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增量, 但扣除的环境成本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至今并无定论。

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2006年9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向媒体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以下简称《报告》) , 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布绿色GDP核算报告。但《报告》只计算了一部分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 因而并不完整。对此, 《报告》也列举了各国开展绿色GDP核算时遇到的问题:一是将实物量转化为价值量困难;二是环境价值的经济评价, 特别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损害的经济评价问题;三是污染损失评估问题。简言之就是绿色GDP核算需要以资源和环境实物量核算为基础进行价值量核算。但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 使价值量核算几乎不可能。即使能找到计算资源价值的方法, 其结果也可能因为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其可比性无法保障。由于这些问题, 绿色GDP的核算和报告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环境会计在许多国家的许多企业都已经实施。披露的形式包括在原有的财务报表中增加环境信息的内容和独立披露环境会计报告。我国也有部分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者专门的企业环境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 但披露的信息不可比。与绿色GDP一样,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面临着确认与计量难题。许多人“借鉴”环境经济学, 介绍了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等方法和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 计量对象往往是森林、矿产等公共自然资源。这些方法适用于宏观环境资源评估, 但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必须采用简单易行并尽量一致的方法, 这些复杂的方法很难被一般会计人员掌握并低成本地使用。

罗伯格瑞和简贝宾顿认为:大多数公司和会计师不愿意采取自愿披露的方式, 只有法律明文要求, 公司才会改善报告质量。这一论断得到了肖华、李建发 (2002) 调查数据的支持。他们认为, 由于没有现成的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可以依据, 企业在近期内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 现在引进环境会计的原因在于成本与效益变化的逻辑结果, 而不是因为绿色理想主义。尽管鼓励组织注意“三维底线” (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 , 但财务底线仍然左右着企业的思维, 而且当今仍是企业行动的主要动力。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 环境压力不够——不情愿的披露

解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原因最被人接受的理论是外部压力论。该理论认为, 绝大多数企业之所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是迫于来自法规及企业相关利益方的压力, 是试图通过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行为向社会传达一个企业关注环保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形象, 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很少有企业是出于纯粹的理想主义。这一理论对宏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同样适用, 绿色GDP的核算和披露直接影响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 从而影响其利益。

从国外实践来看, 发达国家一般都立法规定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环保执法和处罚力度很大, 其中对上市公司和强污染行业公司的监管更严, 给相关公司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而我国一直缺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条件, 直到1998年才设置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目前, 我国虽有环境保护法, 但环境保护往往屈服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衡量环境保护社会意识的重要标志——环保NGO组织为数甚少, 影响力也还不足, 这些都意味着外界给环境信息披露主体施加的压力不足,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就不可能主动。

(二) 环境会计信息——货币计量难题

货币计量是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 但环境会计的出现对这一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各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来看, 美国的环境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中心, 欧洲是以非货币计量为中心, 日本在2000年之前主要是非货币计量, 之后实行双重计量模式。总体上, 西方国家相关研究更加重视用实物量进行披露计量。用实物量计量解决了环境影响难以货币化的问题, 却又导致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实物量之间不能比较, 因此这种信息实质上是没有价值的。实物计量的信息不具备相关性, 货币计量又不便计算, 即使计算出来也不客观。尽管排污权市场交易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 但目前并没有得到推广。

(三)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的衡量

由于上述环境会计在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方面都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许多学者呼吁要加强环境会计准则制度的建设。这种建议强制披露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会带来两个新问题:第一, 强制披露出来的信息是否可以验证, 如何验证, 验证的成本是否小于效益;第二, 是否会导致会计超载。

准则制定机构发布大量的准则, 目的是不留下过多的判断和减少与会计原则相涉的诉讼数量;为保护公众利益和帮助投资者个人, 产生了各种各样、数目众多的政府和专业性规章制度与披露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需要更为详尽的准则和披露, 结果就出现了复杂和麻烦的情况。指令性的公认会计原则无论其数量、复杂程度以及专业性方面都有所增加, 无论是对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而言, 对其编制财务报表的成本都产生了影响。环境会计的会计准则制定, 无疑将加重会计超载的程度。

事实上, 会计被认为是一种源自经济活动的商品, 它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特定的信息存在着需求, 会计人员乐意并有能力生产它。企业环境会计目前仍不符合这个条件。由于环境成本及其经济影响计量的困难, 披露环境信息的成本过高, 加上其他相应的顾虑, 导致相应的会计主体不愿意披露相关信息。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 多管齐下, 施加环保压力

环境会计的发展, “功夫在诗外”。要使企业在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 需要外界给予足够的压力, 在一切为GDP服务的经济环境下, 在一个环境污染不受惩罚的法律环境下, 没有企业只是出于道德上的自律去主动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会计要发展, 必须在法律、行政、舆论各个方面施加强大的压力, 包括: (1) 及早启动对于环境污染的民间诉讼立法。民众的诉讼对企业是最大的威慑力量。建立一个完备的民间诉讼赔偿机制, 势在必行。 (2) 各级政府在治理污染的问题上态度不坚决, 为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 纵容了企业违法排污的行为, 使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因此在制定较为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的同时, 还应加强法律规章的执行力度, 政府应采取坚决的态度严惩违法企业与部门。 (3) 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 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一些企业的做法。

(二) 推行绿色GDP的核算

人民是整个国家环境资源的所有者, 政府代替人民行使管理权, 因此, 宏观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政府。政府作为环境的管理者, 对环境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实施绿色GDP, 主要是将其纳入现行政府官员考核体系, 使行政系统对此提高认识, 通过行政系统的传导作用, 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我国绿色GDP的推行固然有技术上的障碍, 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地方政府的不合作, 这是因为推行绿色GDP会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 影响其利益。必须意识到, 宏观环境会计信息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精确地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 而是从机制上唤起相关群体的重视。绿色GDP的推行与否, 直接验证各级政府是不是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

(三) 推广排污许可权交易

解决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个解决方案是审计, 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对信息提供鉴证服务, 以提高信息含量, 但这同样面临着环境会计的核算难题, 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 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尽可能重合, 让代理人有动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有利于委托方的行为。笔者认为, 环境信息披露的重点应该适时转移到第二种方案上来, 即致力于提供相关的激励机制。由于污染具有外部性, 因而经济学家认为可以通过经济手段使企业为污染付费, 有效地解决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 并达到让企业减少排放的目的。各国政府除了采用行政指令控制手段和法律手段来控制企业和其他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外, 出于效率的考虑, 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如通过收取排污费、排污权交易等手段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以寻求用较低的治理代价, 减少社会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从而实现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排污权交易出于这样的构想:为了实现对污物排放的有效控制, 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和环境的监管者, 可以向污染者出售一定的污染权, 这种权利可以在持有污染权的污染者之间交易。这样, 通过市场交易潜在的“污染权”, 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总量控制, 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污染权”的优化配置, 提高全体排污者的总体经济效益。

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通过引入市场, 较好地解决了环境会计信息货币计量困难的问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步得到实践和应用。在我国, 上海黄浦江水源区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初步的排污权交易, 上海、深圳等地也在积极探索可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污染控制方面的实践应用。但目前排污许可权交易还在探索中发展, 我国也远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排污许可权交易平台。

(四) 重视企业环境管理会计

企业会计可以分为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和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管理会计。由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加强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也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公司内部成本, 不包括企业难以确认的外部社会成本或外部环境成本;强调与环境有关的成本, 如废弃材料的损失价值、废物管理成本;强调以实物量表示的材料和能源流动的信息;强调在环境管理中的运用, 但也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许多领域, 并日益用于外部报告。环境管理会计的主体是企业自身, 企业对自身的情况最为了解, 出于管理的需要而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 无疑是最切实可行的。目前, 西方学术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 特别重视环境问题的管理决策与控制, 主要将环境问题视为环境管理会计重点考虑的内容, 因此, 格外重视环境成本、环境影响内部报告。环境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一整套方法依据, 使企业在决策时考虑环境因素, 从而从源头控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著, 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罗伯·格瑞、简·贝宾顿著, 王立彦、耿建新译:《环境会计与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史迪芬·肖特嘉、罗杰·布里特著, 肖华、李建发主译:《现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郭晓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耿建新、房巧玲:《环境会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 《会计研究》2004年第1期。

[6]牛文元:《“绿色GDP”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7]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 《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8]李连华:《论环境会计的概念及学科特征》, 《当代财经》2000年第7期。

[9]许宪春:《解读绿色GDP》, 《光明日报》2002年4月29日。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2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中,开始出现新常态特点,公共管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解决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问题,并且探索针对性解决方法及措施,才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目标全面落实。本文在对新常态内涵进行剖析的`前提下,对我国公共管理所存在的困境进行全面分析,最终提出针对出路,希望对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新常态经济形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共管理工作主要研究对象为社会公共事务,其中包含社会资源、社会问题等多个内容。公共项目主要是按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政策,采取的相对应行为规范。社会问题实际上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文化、基础设施、交通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公共管理范围之内。

一、新常态发展和理论内涵

新常态实际上是借助全面变革形式,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及模式,构建全新思想观念及模式,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新常态是一种经济术语,第一次出现在美国主流媒体中。我国在对新常态理念研究内,首先也是按照国际经济态势研究,逐渐赋予中国经济本土化内涵。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具有四个特征,分别为低经济增长、高通货膨胀、公平收入划分、平衡经济结构。笔者在对新常态理念在国内外历程梳理之后,发现新常态理论内涵已经初步成型。新常态有效与社会发展规律相吻合,将经济建设转变为常态化,通过有效规范手段,构建社会经济发展途径,指导不同领域界定自身角色,进一步保证问题决策选择科学合理。

二、新常态背景下公共管理的现状和困境

(一)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及困境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分别为,博大精深及源远流长,但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内,文化发展速度要远远滞后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同时由于受到外部文化因素影响,部分传统文化逐渐丧失。

(二)中国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及困境

我国公共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人才就业、电子政务及社会农村服务。公共服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主要具有三方面优势:首先,政府优惠政策制定之后,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大众就业压力;其次,政府在制定电子化政策,可以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最后,公共服务政策在制定之后,公民生活水平可以显著提升。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情况来说,城乡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就业难度较高,百姓疾病治疗难度较高,这些公共服务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三)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困境

在社会经济新常态整体环境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发展也逐渐表现出新常态特征。就以金融经济层面来说,金融体系市场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构建中国特色金融制度。除此之外,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建设中,市场内主体范围逐渐拓宽,金融市场逐渐向多层次方向转变。

三、规范公共管理措施

(一)推动中国文化新常态发展

推动中国文化新常态发展,实际上也就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经济全球化发展建设历程中,我国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情况之下,也应该借鉴西方文化内精髓,去除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糟粕,积极创新文化,推动我国文化多样化及多元化建设。积极提倡文化创新建设,提升对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视程度,构建具有重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建设

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人才就业难度较高,医疗资源紧张,公共服务电子化发展进程缓慢,这些问题都在约束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发展。想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新常态发展,就必须提升社会公共顾问质量,解决公民在就业及就医方面存在的生活问题,减少公民生活中存在的基础常见问题,进而提升公民的生活水平,最大程度缩短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动社会经济新常态发展

要推动中国社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推动社会经济建设,构建多样化金融市场体系,减少社会经济出现动荡问题。提升金融监管制度管理水平,为金融体制建设提供公平公正投资环境,真正做到诚实守信,提升金融市场资源分配合理性,保证收支相平衡,让价格适中处于稳定状态下,积极转变社会资金流动困难问题,有效降低市场经济运营风险。

四、结论

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社会治理

自从十八大召开后,不断推进全面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完全进入了新常态。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引导和阐释,让新常态快速地传遍我国报刊和媒体以及互联网,使其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时代热词。下面将站在公共管理的角度,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突破困境的途径,旨在提升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有效性,突破其在新常态下面临的困境。

一、新常态公共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现代治理水平和社会现实逐渐拉开距离

基于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整体的目的就是要使治理体系和能力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公共治理现代化指的是必须逐渐达到社会管理以及治理水平民主和科学以及制度和法治、协同化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始终处于健康的发展转台,我国治理体系以及能力也在日益升高。

(二)社会发展使公共管理工作面临更高的挑战

由于科技革命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行着发展,给达到现代管理以及优秀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现代技术和措施。目前我国每一级政府都逐渐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工作管理工作的巨大功能,并且投入了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以及共享平台。但是和社会发展脚步与人们群众期望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公共部门目前的管理水平还较为单一,并且不够新颖,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三)公共管理组织任务和个体自觉差距逐渐加大

目前,中央组织党风廉政构建以及反腐败斗争,查证并处罚了各种贪污受贿以及违法乱纪的党政干部,而公共管理属于公共组织当中的一部分,深深处于组织文化以及理论价值系统这一大染缸当中,一定会存在染缸效应。良好的组织文化西戎能够让公共管理人员自身产生积极的反应,自觉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并且也受到社会道德的强烈约束。反之,若组织文化与价值系统处于病态情况,那么十分容易导致公共管理人员自身面临道德困境,不管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方面的约束,出现权利寻租以及贪污受贿等一系列的违法乱纪行为。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打破困境的出路

(一)尽可能地提高公共管理组织治理能力

由于是公共管理部门,更应该去适应新常态,积极转换角色定位,对于其职能和职责进行不断调整改进。使用加大管理能力学习以及职业伦理培训力度以及构建有效干部选任和激励机制这些方法,提升公共部门工作者的综合治理能力以及职业操守,提升其服务意识、应变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公共管理人员解决多项问题的能力及水平。

(二)更新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及方式

必须要积极主动的适应新常态,提升部门管理职能,满足其新技术提出的需求,建立高素质的公共管理技术队伍,最大限度地将GIS和数字处理以及互联网和智慧政务以及绩效治理等一系列的相关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在现代公共治理实践的时候应用上面这些技术,能够提升公共管理绩效以及效率提供一定的技术方面的支持。并且加强对于全部公共管理人员现代技术运用的培训工作,提升整个公共管理团队运用现代技术的综合能力及水平,保证现代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新常态的发展。

(三)加强制定公共管理中心价值体系

必须在健全公共管理人员待遇和改进公共管理人员违法乱纪体系的基础下,不断提升对于公共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教育,给公共管理人员确定正确的权利和征集以及管理和发展等观念提供有效的帮助,使用道德和制度来约束权利,让公共管理部门与管理工作者可以一同收到法律以及道德方面的制约及监视,进而达到社会公共价值以及自我价值二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确保其能够适应新常态。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困境和出路的进一步分析与阐述,使我们了解到新常态环境下,公共管理面临巨大的困境,想要突破这一困境,必须要尽可能地提高公共管理組织治理能力,更新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及方式,加强制定公共管理中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共管理在新常态在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适应时代,找出其在面临困境时候的出路,发挥出公共管理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分析以及提出的有效出路,能够给公共管理面临困境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伶,单婧文.新常态下经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以辽宁经侦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视角[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5,(4).

[2]张丙宣,周涛.智慧能否带来治理——对新常态下智慧城市建设热的冷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作者简介:杨瑛,女,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4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引进了很多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并制订了针对我国企业的相关条例, 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对财务会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 对管理会计的研究积极性并不高, 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到2014年,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再次强调了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管理会计的发展才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此可以看出, 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相关完善的理论体系, 更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 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这需要引起财政管理部门、学术理论界和实务界及企业的重视。

二、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

(一) 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理论基本是引进西方国家的, 但我国实行的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直接引进使用西方欧美国家的理论体系显然不适应国内的实际。另外, 国内的研究一直偏向于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对管理会计研究没有充分的给予关注。

(二) 忽略了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

国内现阶段依然重视财务会计,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 无论是构建数据库的存储设备, 还是为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培养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性人才, 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员, 成本太高, 大多数企业都认为没必要研究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 更加认识不到其重要性。

(三) 相关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我国人口基数本来就大, 加之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来会计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但我国会计人员的节后比例严重失衡, 大多数都是掌握传统基本简单基数的会计从业人员, 但是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中高端会计人员却严重短缺。

在大数据时代, 各类数据数量巨大, 但并不是企业所采集的所有信息都是对其有用的, 要通过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对其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挖掘才能转化为对企业有用的会计信息, 很多企业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 不注重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有些甚至认为这些人才是专门的IT技术公司的员工才需要的, 专业人才的短缺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四) 会计信息存储空间不足、分析方法不完善

大数据时代要求信息的充分性、持续性, 现在数据的存储单位都使用T B来计量了, 而现有的数据库基本无法处理T B级别的数据, 加之数据每时每刻都在更新, 随时都会有更多的数据产生, 对数据的存储成为企业最先应解决的问题, 只有能存储相关的会计信息数据, 才能分析挖掘得到对自身有力的会计信息。

大数据时代虽为企业带来了大量相关的会计数据, 但这些数据并不是直接可以能被企业利用的, 都要进行深度的分析挖掘才能供企业使用。企业收集的信息首先数量巨大, 给数据的分析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其次, 在收集到的这些数据中, 大多数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 利用分析结构化数据的分析方法无法对其进行分析。因此, 现在虽然大多数企业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信息, 却没有完善的数据分析方法, 也无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三、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出路

大数据浪潮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 必须解决在大数据时代所遇到的问题,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行动, 积极应对所遇到的困境。

(一) 加强理论研究

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才是最好的, 只有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理论才能真正给企业带来好处, 不能直接照搬西方的理论。企业应该联合高校共同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 理论结合实践经验来建立, 也可以设立激励机制,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研究管理会计理论。

(二) 树立在大数据中运用管理会计的意识

大数据浪潮给管理会计带来了巨大挑战, 更为其创造了机遇, 将大数据运用到管理会计中能提高其效率与效果, 在企业中应定期给员工发放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相关书籍或定期举办相关方面的讲座等, 让员工认识到其重要性。其次, 管理层应带头主动学习大数据方面相关知识, 带动基层员工学习, 逐渐培养员工在管理会计中应用大数据的意识。

(三) 注重培养掌握大数据知识的管理会计人才

企业要尽快弥补既掌握大数据知识又懂得管理会计的交叉型人才的缺口, 主动提高企业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加工、挖掘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推动整个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提升经营业绩。一方面, 企业应积极从社会招募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壮大企业专业团队;另一方面, 企业应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学习交流, 使他们成为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快速提高企业的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

(四) 构建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系统

面对海量数据, 企业必须拥有足够大容量的信息储存工具, 要能容纳T B级别的数据, 并能快速分析。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云计算就可以处理PB级别的数据储存, 也可以分析ZB级别的数据分析, 不仅能分析结构化数据, 还能分析非结构化数据。企业应积极构建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系统, 这样不仅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存储难题, 还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的分析挖掘, 给企业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更有利于企业决策。

总之, 大数据时代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 但它同时为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企业应分析所面临的困境, 并对症下药, 积极应对,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机遇, 不被大数据凶猛的浪潮击败, 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宁宁.开启会计大数据应用新时代[N].中国会计报, 2013.

[2]梁勇.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变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23) .

[3]程平, 赵子晓.大数据时代助推财务决策[N].中国会计报, 2014.

[4]姚璐.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及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 2014 (1) .

[5]万红玲.大数据时代下的精准营销[J].新闻传播, 2014.

[6]姚璐.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 2014 (1) .

[7]傅红彬, 官登水.大数据浪潮下的管理会计对策与发展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3) .

[8]张慧德, 陈文新.大数据冲击下的会计信息变革[N].中国会计报, 2013-10-18 (6) .

[9]李义梅.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审计, 2014.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5

微博这个新型信息手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其作用能有效创新高效管理服务体系,有助于完善管理服务。如何应用微博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并且把它作为高校管理创新的新手段积极地研究,意义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困境及出路进行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时代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微博这个信息手段,已经成为新型舆论阵地,一些政府和企事业等都成为他们的一种管理途径。他们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思路变更,让这一新潮的资源发挥作用,让工作服务能更好地有效开展。作为高校这样的组织机构,承担着公民的教育,各项工作可以通过微博进行教育管理。

一、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显现的问题

1.多元的价值观念冲击着主流价值观。

社会主义有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成为人们的主流价值观,随着微博这个信息平台的飞速发展,这些新特性影响着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自由、开放和共享等特性是微博的特点,在这样的沟通平台下,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交流,且获取信息便捷,与此同时,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和互相交融。在新事物的接触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对信息的辨识度低,很容易让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冲击主流意识的形成。一些用心不良的人通过微博这样的渠道向学生传递一些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受到这种信息的影响,容易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冲击高校的政治教育工作。

而且微博具有匿名和开放等特性,这就使一些学生可以把现实中的情绪发泄,甚至是发表过激言论,在这种信息平台上,发泄这些不满的情绪,在一定环境下也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世界等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1]。另外,西方国家的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利用这样的优势可以通过微博传播西方文化价值观,打着普世的口号,利用微博宣传不良信息,欺骗在网大学生。

2.信息在微博上便捷快速的传播使得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的难度加大。

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微博渐渐成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网络交流平台。这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范围,从而使高校难以充分监控微博网络平台。在数亿信息中寻找辨别可用内容变得困难,对于负面信息屏蔽也变得困难。由于微博这类网络交流平台的出现,使得高校在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传播方面,遇到困难。例如有一些高校发生一些不良事故之后,一些好事者发表一些消极的言论误导群众。因为注册微博是开放且匿名的,所以出现了情绪化且不负责任的言论。如果高校对于舆论发展的预测不到位,没有做到在事件发生时和事件发生后进行正确引导,就会导致高校突发事件变得难于处理[2]。

3.教学管理与微博教育联系不够密切。

在传统的高校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将课件以PPT形式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且在传导PPT时还需要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转移,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微博虽然只能够写140个字,但是其具有的外部链接兼容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教育信息资源共享途径。虽然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开始应用微博的这一功能,但是真正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仍然少之又少,凸显出目前高校教学将微博教育功能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的意识较差,教学管理与微博教育联系不够密切,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挖掘微博的教育功能,切实发挥微博的教学用途。

二、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新兴媒体的出现,对高校舆论阵地提出了新要求。以微博为例,在引导大学生舆论,树立主流价值观、形成新型的`教育教学平台和危机管理的工具方面提供了一种大众舆论与公共参与的新途径。

1.利用微博引导舆论树立主流价值观。

随着微博的出现,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但是高校在利用微博的服务享受便捷的同时,不得不接受一些挑战。因此高校在利用微博的同时应该实现对微博进行合理管控,即对于微博的价值多元化及冲击主流价值等方面问题,以控制舆论为手段进行对微博的绝对管控,从而使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更明确。大学生在微博上发表的各项言论,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

在微博应用上,对学生的言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不良言论及时屏蔽并进行正面引导。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和自律意识,使得微博平台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尽管在高校进行思想教育,而微博为其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沟通渠道,但如果在此平台之上缺乏正确的监管引导和管理者的正确声音,就会出现一些混淆视听的传言。所以对于微博动态,校方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转发一些阳光的有利于成长的消息;而对于那些负面言论应该快速处理。

2.加强微博的管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高校官方微博的管理人员应注重加大对微博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处理好突发事件对高校带来的冲击。

(1)在加强对微博的管理方面,高校微博的管理人员应该落实以下几点:一是要及时撤销那些不符合发展前景的微博,调整那些长久不更新和内容不合理的微博,使得官方微博保持新鲜性、及时性与合理性。二是应对微博发表的时间合理规划使之适应学生的作息,将固定类型的微博信息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例如将文体类带有娱乐性质的微博消息发布在晚上及周末,将通知类型的微博在早晨上课之前发布,这样使这些信息的发布一方面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使得课堂教育中缺失的教育信息更好地得到弥补,实现教育的多维方式。三是要把握微博的准入机制,严格把控微博的质量和内容使其在源头上被控制,传播积极向上的内容。四是对于官方微博的管理要具备合理性,且必须进行统一管理,不得使管理分散混乱,要建立统一且合理合法的管理运营机制。

(2)为了有效应对微博突发事件,应构建一系列合理的突发事件、运营机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微博降低事态的严重性。例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与学生沟通,控制舆论导向,一方面可以主动承担责任消解误会使真相大白,将事态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周期使校方和学生的关系更亲密。在学生工作生活中出现疑虑时学校应主动在微博上对其进行帮助并解决问题[3]。例如学生在某一阶段,发生群体性的对学校规定不满之后,校方应尽快寻找自身所欠缺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在微博平台上及时发布相关消息,给出学生合理公正的解决态度和对策。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生的心理走向,在工作中有的放矢,才能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融洽。

3.将课堂教学与微博教学相融合。

只有课堂上把信息技术的微博平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发挥网络课堂教育作用。课堂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微博这一信息工具,它们之间的融合能有效加强信息化课堂教育,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不断提高二者融合的程度,扩大融合的范围,加深融合的深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者融合之后,我们应该根据教育各项目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构建于微博之上的新型教育教学平台,形成课堂教学新方法及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规划教育设计,它是一种新型的、合适的、因人而异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实现教学最终的目标。类似于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模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不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都表现出极大差异性。并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发育、兴趣爱好等都大不相同。

这将导致对于统一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也将不同。对于教师而言,应努力摆脱单一的黑板加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学习方法,通过微博平台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微博反馈的信息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课堂反馈和课后调查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在微博上发起实时投票,搜集学生关于本课的有关信息资料。

这种直观的数据信息可以使教师在上课之前对学生的了解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模式[4]。微博同课堂的默契结合,一方面使其激发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新态度,并将微博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大大提高其教育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微博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使得教学效果大大增强,并促进教育体系的快速建立,也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三、结语

择校的困境与出路 篇6

无论哪个国家,只要教育资源存在不均等的现象,人们就会择校,选择教育资源比较优厚的所在。所谓教育资源的优厚,无非是师资和教学环境与设备的优越。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日本式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多少私立学校,所有的公立学校资源均等化,教师各个学校轮岗,任何一所学校不会跟别的学校有什么不同。还有一种是美国式的,公立学校资源均等,但同时存在大量的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可以存在巨大的资源差异,但家长得另外付费。

然而,在中国,却既不像日本,也不像美国。公立学校的资源差异巨大,别说城乡之间,就是同一座城市,好学校和差学校,师资和设备差别巨大。一些教育部指定的示范学校,在资金和别的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政府的倾斜性支持,因此吸纳了最好的教师和学生,升学率每每是同城其他学校的几十上百倍。每年北大和清华在北京招生指标大约200多,但当下北京最好的中学人民大学附中,升入这两所名校的学生,就能占到一半以上。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这样的差异也是同样存在着,好的小学和好的初中,能升入名校的比率,要比差学校,高到不可以道里计。

显然,在这样的状况下,让人们不择校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三令五申,下多少禁令,择校都势不可挡。

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当然是解决择校的一个办法。但是这样的办法,实行起来很有难度。漫说在全国,就是在同一个城市,实行教师轮岗,都会遭遇巨大的阻力。实行了几十年的单位体制,在轮岗面前怎么办?教育行政部门,怎样实行以往盯人头式的管理?如果打破单位体制,教育行政部门自身是不是还有必要存在?一旦触及到了行政部门的利益,改革就会立即遇到肠梗阻。

更进一步,说到底,当下所谓的中小学名校,无非是在教人应付考试方面比较有功夫而已。好学校的所谓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能较大幅度提高学生考分上。但是,考分高,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定就优秀,甚至很可能相反。中国的教育喊了这么多的素质教育,但实际上素质教育到今天还是一个幌子,骨子里还是应试教育。即使是名校,在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研究性学习方面都没有多少办法。如果真的有一天应试教育改变了,那么当下的所谓名校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人们也就不会这样疯狂的择校了。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7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困境,出路

近年来, 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而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其中一项最为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就是要重视和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通过科研来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形象、扩大知名度, 突出内涵建设是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民办高职院校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科研管理成为内涵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当前, 诸多民办高职院校深陷管理困境之中, 找不到出路。因此, 如何突破科研管理“瓶颈”, 摆脱困境, 成为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拟从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实际出发, 探索适合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出路, 以期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率,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困境分析

(一) 科研管理态度消极

传统观念认为, 科研是本科院校的工作,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很难搞好科研工作, 故而持不管不理的态度, 科研工作全凭教师的兴趣而为。例如, 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建立晚, 且大多是科级建制, 直属于教务处, 科研管理工作在地位上从属于教学, 属于教学的附属品。

(二) 科研队伍素质偏低且不稳定

科研队伍素质低从管理层来看,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中具有高学历 (硕士、博士) 或高职称者少, 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能力培训, 没主持过科研项目, 甚至没参与过科研项目, 对于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中期检查、结项流程都不清楚, 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和管理经验。而从被管理层来看,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远远低于高校教师的平均水平。据安徽省教育厅2011年11月公布的2012年高等学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结果公示情况看, 立项资助的重大项目5项, 民办高职院校0项;立项资助的重点项目59项, 民办高职院校1项;立项资助的一般项目320项, 民办高职院校2项;专项课题30项, 民办高职院校0项, 民办高职院校的立项率为0.72%。而安徽省有高校104所, 民办高职院校15所, 占14.42%。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科研素质偏低的现实。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偏低的原因固然很多, 如学历层次不高、进修培训机会少等等, 但笔者认为, 与公办高职院校教师相比, 工作内容变动性大是民办院校科研队伍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很多都是“双肩挑”, 甚至是“多肩挑”, 既要搞教学, 又要搞管理, 甚至还要去招生。加之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快, 课程设置变化大,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

科研队伍不稳定教师永远是科研队伍的主体, 科研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然而,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大, 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民办院校不存在编制问题, 名义上是事业单位, 实际上执行的是企业标准, 上至院长, 下至普通员工, 皆采取聘用制, 而且大多是年轻教师, 教职工的归属感不强。而科研工作周期长,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好的, 往往需要年复一年的累积, 才能做出研究成果。科研队伍的不稳定与科研工作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 是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又一大困境。

(三) 科研经费困难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 30~50万元的占10%, 10~30万元的占20%, 不足10万元的占50%, 有的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甚至是零, 教师只能用自己的工资搞科研, 严重挫伤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 (1) 而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本身工资收入微薄, 搞科研工作又没什么功利可图, 做科研不如多教课, 毕竟工资主要与教学工作量 (即课时) 挂钩, 而与科研无关。而且,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周基本教学工作量均在12学时左右, 基本工作量内的课酬比较低, 超工作量的课酬相对高些, 课酬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收入的主要来源。出于经济利益考虑, 教师愿意多上课, 因而无暇顾及科研。这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个别有科研兴趣或有评职称需求教师的个别行为。

同时,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十分困难, 科研是个软指标, 常被看作锦上添花的事情, 搞也行, 不搞也行。更何况科研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 举办者甚至认为加大科研投入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教师科研能力增强了, 更容易“跳槽”, 因而不愿往科研方面投入。科研经费不能落实到位, 兑现困难, 更别谈科研经费的配套, 甚至省级立项项目直拨经费都不能做到及时发放。经费问题是目前困扰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一个瓶颈。

(四) 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民办高职院校搞科研往往关起门来做, 缺少与其他单位的合作, 尤其是校企合作, 产、学、研不能做到有机结合。从我院2012年科研立项项目来看, 申请的科研课题大多涉及教学、教法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项目的层次来看, 大多是一些校级课题, 省级课题如凤毛麟角, 更别提国家级项目。这就说明民办高职院校在科研过程中并没有与企业联合, 没有形成合作机制, 单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承担大的科研项目的。 (2) 激励机制不健全。科研不算工作量, 不与评优评先挂钩, 很难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3) 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 民办高职院校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重数量而轻质量, 重立项而轻过程管理和成果转化。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出路

(一) 转变领导对科研管理的态度

近几年, 随着民办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开始流入民办高职院校, 并涌现出一系列研究成果, 科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民办高职院校领导亟须转变科研管理的态度, 要强化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意识, 把科研当成学校的一件重要工作来抓, 确立科研工作的地位, 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去, 加大科研投入。

(二) 加强科研人员 (尤其是科研管理人员) 的培训和引进

首先, 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各专业领域的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科研骨干等, 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平台, 教科研资源分配要向他们倾斜, 使他们能够长期安心地做科研而无后顾之忧。其次, 学院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要重视引进人员的科研素质和潜力, 有意识地引进具有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可从其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或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另外, 还可实行“一导一”或“一导多”的导师制, 让有高级职称的教授或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老专家采取传、帮、带的方法促进重点培养对象科研素质的提高。

(三) 加强科研经费的筹集与管理

设立“民办高职院校科研专项基金”学校从学费中单独抽出固定比例的资金设立专项资金, 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监管, 保障科研经费的落实。

政府特别投入如国家级、省级等有资助的项目在审批上适当向民办高职院校倾斜, 甚至可以设置一定比例, 特别是对围绕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开展的研究项目要给民办高职院校开绿灯。因为要搞好民办高职院校, 就要鼓励一部分人来研究民办高职院校的问题;反过来, 研究成果又会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每年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经费预算;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 并且落到实处;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 确保科研项目合理使用。

(四)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 营造科研生态环境

与名校名企合作, 建立健全科研“手拉手”式的合作机制民办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公办高职院校, 尤其是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立起科研合作机制, 借鉴和学习他们的经验。科研管理人员更要主动走访兄弟院校, 并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优势, 为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创造条件。同时, 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因为校企合作的科研之路是提高师资队伍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完善和推进竞争与激励机制首先, 科研工作应计算工作量, 与绩效工资挂钩, 与教师聘任制度结合起来;其次, 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的奖惩制度, 推出奖勤罚劣措施, 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再次, 科研工作应与评优评先挂钩, 凡是年度没有学术论文发表 (获奖) 的, 年度不得评为优秀;最后, 应设立“科研新秀”奖、科研标兵奖等专项科研奖项, 营造一种对科研人人争优的大环境, 推动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对民办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与导向作用。民办高职学院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及科研定位决定研究项目的审批与推荐, 不能盲目而无限制地立项, 以防止不讲质量的急功近利倾向, 节约有限的科研经费。同时, 要将科研业绩本身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及课题成果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 切实提高科研工作的内涵和质量。

鉴于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 我们无法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建立一套适合民办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管理体系, 摆脱科研管理困境, 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钟衍寰.高职学院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学术版) , 2006 (S1) :76-77.

[2]孟学英, 黎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7) :45-46

[3]唐锡海.高职科研工作的特征与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9) :36-37.

[4]胡洁.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7) :114-119.

[5]左海云, 宋伟.论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策略[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118-119.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8

一、档案管理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管理活动的开展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据。从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观念上缺乏足够的重视。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就需要从管理模式着手,但是很少有管理者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认为应当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企业的资产建设中,而档案资源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提升,无法看到显性利益。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下,企业的管理者将投资更多地放在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方面,甚至将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精简,以此减少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本投入。同时,这种落后的管理思想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自身的工作无法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反而时时受到约束,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十分混乱,也无法形成系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了很大阻碍。

(二)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

当前,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通常有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模式,集中型强调的是不同层级管理者的职责划分,每一层的工作职责都要明确;分散型的档案管理模式注重的则是档案资源和信息的管理,通过不同的管理形式之间的配合完成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档案管理模式的运行情况来看,当前的档案管理模式显然缺乏灵活性,虽然可以赋予档案管理人员足够的自主性,但是这种自主性在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下就演变成了松散、随意的管理模式,无法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现有的集中型档案管理模式主要由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联合完成,这虽然可以体现档案管理的宏观指导作用,但是却缺少实际的、可行性较强的管理措施,无法推进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

二、推进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出路

当前,企业正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档案管理模式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改革,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一)形成正确的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理念。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下,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重要,因此关于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受到了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树立正确的理念是推动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持续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新时期,企业必须要摒弃传统的错误理念,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并且给予档案管理工作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在知识资产日益丰富的同时,不断丰富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将知识库管理与档案管理进行有效结合,为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基础。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

如今,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这为新时期的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档案管理模式,构建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推进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而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采取有效的推动措施,可以加快档案管理模式的完善。另外,在档案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法律体系的保障作用,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提供更多保障。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影响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效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强化。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整顿,对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且通过相应的学习和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则要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培养,让他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观念,并且增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信心,进行深入的价值挖掘,才能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档案管理改革的持续推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要重视推进档案管理改革的进程,制定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关于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主要针对档案管理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裴友泉.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创新[J].中国档案,2014(6).

[2]束维兵.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山西档案,2013(05).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档案管理,困境,出路

学生档案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系部中心工作之一, 是考核系部学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 是进行学生工作改革、学生工作研究、学生工作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借助于各种学生档案资料, 各项学生工作才能少走弯路, 才能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和提高。

一、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1. 对学生档案重视度不够。

从新生入学到学成毕业, 学生档案材料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平时对学生档案的需求不是很大, 因此在学生在校期间很少被利用, 也就很少有人关注学生档案的重要性, 只有在毕业生择业时才被用人单位调阅, 大部分时候这些丰富的档案资源均被闲置, 没能发挥更多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出现了务实的趋向, 就业领域日益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进入私人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公司的越来越多, 但此类企业往往重使用、轻培养, 对学生的档案、人事关系重视不够, 意识不强。这就客观上造成毕业生档案流失的现象, 形成了档案可有可无的观念。

2.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相关部门颁布有《档案法》, 一些省市也有相关的档案管理条例。但是, 在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方面, 没有统一的、详细的、符合实情的、可以遵循的管理规章制度, 而一般都是沿用以往的老办法,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样收集的档案材料也就不可能齐全;在整理学生档案的环节上也没有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 造成鉴别核对、归档整理、保管保密和信息使用等方面的管理不规范。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方法上随意性较大, 致使学生档案材料杂乱。另外, 在组卷装订上也不规范, 没有严格的规定, 虽然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案卷没有规范的装订, 也没有统一的查寻标准, 形式上既不美观, 查询时又影响工作效率。

3. 学生档案材料不全面。

多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没有明确的学生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与要求, 使得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材料得不到及时归档, 不利于高校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同时学生档案中的主观评价材料内容过多, 而客观评价的资料不够,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档案中最多的是上学阶段老师、学校的操行评语, 缺少深刻、全面反映学生素质的客观材料。

4. 学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够。

收集学生档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存, 更重要的在于利用。而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需要使用时却发现没有的或者资料不全的事情时有发生, 因此未能发挥学生档案的应有作用。学生档案是学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产生于学院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 又服务于学院的学生工作。学生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情况, 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尤其在当今高等教育大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的阶段, 学生档案的作用就更加突出。

二、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出路

1. 学生档案管理要规范化、制度化。

高职院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学生档案管理部门, 制定学生档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不仅学院学生档案管理部门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系 (部) 更应有学生档案管理的相应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规定。各系部都应至少有一个档案室并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 而且要有相应的监督措施, 以保障学生档案的完整性。

2. 提高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创造条件,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通过系统进修、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兼职档案管理者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将兼职档案管理者的培训进修纳入学院师资培训整体计划;三是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者素质评价体系,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素质评价、职责评价与绩效评价, 通过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评价体系, 有效地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自觉提高素质, 从而提高教学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3. 注重学生档案的利用与开发。

学生档案的作用是通过其开发与利用工作来实现的, 否则只是把它锁在档案柜里, 成为“死档案”, 就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因此学生档案工作人员要大力开发学生档案资源, 关注学生工作的进展, 对学生档案提出的新要求, 制定相应的学生档案管理和开发措施, 及时对学生档案进行二、三次加工, 将静态的档案转化为动态的信息。通过档案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加工、编纂, 把原始的、分散的、零碎的、静态的学生档案加工成为系统的、整体的档案信息, 为学生工作提供有力的资料。

参考文献

[1]贾静.试论职业教育的档案专业改革[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

管理会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10

一、困境: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困境与实践难题

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Rosenthal)认为,公共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P8)中国著名学者薛澜等人认为罗森塔尔的定义准确地反映了公共危机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公共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2](P25)从上述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抽象特征上,公共危机一般具有公共性、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极大的危害性等特点。而从字面上看,危机既意味着危害,也意味着机会与转机,即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影响上的双重性的特点。正如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诺曼·R·奥古斯丁(Norman R.Augustine)指出的,“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蕴藏着成功的种子。”[3](P2)转型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利益格局的解体、权力体系的瓦解、社会结构的分化、人口流动的加剧等一系列剧变,加之全球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又引发了社会文化的激荡、传统思想观念的嬗变等等。所有这些剧烈的变化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中国因而进入了公共危机的频发期。就现实观察而言,全球化浪潮下和转型期中国的公共危机形态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1)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2)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大规模;(3)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加强;(4)危机波动方式多元,震动频度增大;(5)危机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4](P7-8)鉴于公共危机本身的复杂特性及当前中国公共危机高频发生的现实,对公共危机实施及时、妥善而有效的治理就至为重要。

实际上,“9·11”事件和“SARS”危机之后,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比如诸多研究机构的成立,众多研究成果的涌现,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的颁布与施行。但由于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晚,实践经验不足,当前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依然面临一些理论上的困境与实践中的难题。有学者曾将当前国际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困境与实践难题概括为:“(1)在危机管理体制上,存在着‘集权化’和‘分权化’的结构性矛盾;(2)在危机沟通上,存在着危机信息公开与封闭的伦理性冲突;(3)危机管理路径上,存在着经验主义与演绎主义的逻辑矛盾。”[5](P26-27)还有学者将当前中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如下8个方面:“(1)公共危机意识薄弱;(2)缺乏组织保障;(3)各部门横向协调不够,资源共享程度低;(4)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5)危情发布行政透明程度不够;(6)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战略和政策规划;(7)缺乏法制保障;(8)社会与公众参与不够。”[6](P21)应当说,这些分析有一定道理,但就当前中国公共危机管理而言,或难以简单套用,或尚未抓住问题的关键。在笔者看来,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观之,当前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困境与实践难题的本质或根本原因在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均陷入了“国家或政府中心论”的窠臼。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国内学界较为普遍地认同张成福教授所作的界定,即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7](P7)。而用以指导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其工作原则的第三条明确规定:“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在组织体系上,明确规定:“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公共危机管理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中心”的。这一点,也可从公共危机管理在中国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常被称为“政府危机管理”上得到佐证。这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中心”的公共危机管理或政府危机管理必然造成现实中“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诸多问题,降低公共危机治理绩效。公共危机不仅是对政府能力的挑战,更是对全社会整体能力的综合考验。没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仅靠政府的力量想完满地解决公共危机是不可能的。也正因此,张成福教授本人也指出,“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的协作伙伴关系。”[7](P9)

实际上,单一的治理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无论是国家、市场还是被许多人寄予厚望的公民社会都无法单独承担应对风险的重任,因为他们本身也是风险的制造者。”[8](P73)若仅依靠政府或国家,会使公共危机的治理失效。具体来说,“以国家或政府为中心”的公共危机管理或政府危机管理的失效有三种基本形式:“(1)结构性失效。结构性失效常常是整体性的,涉及到以国家为中心构建的整个治理结构,其影响通常也是社会的整体安全。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国家治理能力软弱,无法担负起应有的提供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的功能,更无法保证市场和公民社会的正常运行;另一种是国家与公民社会、市场的关系不平衡,挤占了后两者的边界,超越了他们的功能,从而诱发后两者的失效。(2)制度性失效。它通常指某些规则和安排存在明显的缺陷,其表现形式有三:一是在安全问题上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存在制度真空;二是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无法实现其应有的绩效,制度不到位;三是已经建立的制度不适应具体条件,存在制度的不适应。(3)政策性失效。它是最具体的,其出现的可能性和频率也最高。通常来说,政策性失效会削弱社会安全,但不会直接导致社会不安全。然而,周期性的政策失效必然会导致制度失效,甚至影响到整个治理结构的运行。”[8](P73-74)

二、出路:革新中国公共危机治理范式与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

既然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困境和现实难题的本质或根本原因在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均陷入了“国家或政府中心论”的窠臼,那么,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跳出“国家或政府中心论”,实现公共危机治理范式的变革与创新。这需要突破现有理论视野,以一种科学的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和理论研究。而作为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协同学理论”和晚近兴起的治理理论恰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新的研究视角。

协同学(Synergetics)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Haken)创立了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兴系统学科。协同学即“协同合作之学”[9](P2),其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它“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采用不同领域分析类比的方法研究各种复杂系统共同演化规律,是一门研究不同系统中存在某种共同本质特征为目的的综合性横断科学。”[10](P65)现代协同学理论认为,那些“与外界有着充分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它们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即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构成系统的大量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的作用,在临界点上质变,使系统从无规则混乱状态形成一个新的宏观有序的状态”[11](P41)。可见,协同即“相互协调、共同作用”,表示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整体的、集体的或合作的效应,它有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能从质和量两方面放大系统的功效,创造演绎出局部所没有的新功能,实现力量增值,是辩证唯物主义量变引起质变哲学的生动体现。

“治理”则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科学中最时髦的术语之一。英语中的“治理”(governa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和古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关于“治理”概念的界定,学界意见纷呈。而在众多关于治理的定义中,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2](P23)简言之,“治理是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13](P22)

基于协同学理论和治理理论,我们认为,在强调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努力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形成全民动员、集体参与、共度难关的局面,群防群治,协调合作应对公共危机,构建社会整体的公共危机应对网络,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这里,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是指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社会多元要素参与合作,相互协调,针对潜在的和当前的公共危机,在公共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不同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公共危机,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之目的。具体来说,其有如下4层内涵:(1)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除了政府之外,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庭、公民个人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和行为者都是公共危机治理的参与者。(2)治理权威的多样性。公共危机协同治理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其他主体都可以在公共危机治理活动中发挥和体现其权威性。(3)强调各主体之间的自愿平等与协作。政府不再仅仅依靠强制力,而更多的是通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企业等的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建立伙伴关系来共同治理公共危机。(4)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直接目的是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公共危机,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主体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知识、技术等优势,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挥出对公共危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治理功效。这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那样:“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14](P469)因此,可以说,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是治理公共危机的理想模式。

从上文对“协同”、“治理”以及“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讨论和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实际上强调的是公共危机治理活动中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而理论研究与实践均表明,“在一个拥有大量社会资本存量的共同体中,生活是比较顺心的。……公民参与的网络孕育了一般性交流的牢固准则,促进了社会信任的产生。这种网络有利于协调和交流,扩大声誉,因而也有利于解决公共事务集体行动的困境。”[15](P167)“只有在公民社会具有高密度社会资本的条件下,才会产生社会对协同治理的要求并达到与政治国家之间的良好合作。”[16](P25)很难设想在一个充满怀疑、猜忌和相互陷害的环境中,公民个体之间能够形成协同一致的发展目标,能够具有团结、合作和信任的公共精神,能够形成各种自主、自愿的民间组织网络,从而达到与政府公共组织的合作。换言之,社会生活中那些表现为“信任、互惠规范和网络”[17](P195)等特征的社会资本的状况决定了公民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而也最终决定了协同治理能否顺利实现。而观照转型期中国现实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社会资本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并存、分布不均、发育不良”[16](P26)的状况,这一状况显然不利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在中国的实现。因此,就当前中国来说,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需要从以下五方面着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资本,特别是培育和发展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的社会资本。

第一,提高政府行为透明度,营造信任氛围。“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一个共同体中,信任水平越高,合作的可能性越大。”[17](P199-200)因此,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尊重民众的社会主体地位,提高透明度,让民众看到政府相信民众、依靠民众、积极为民众利益努力的作为,塑造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良好形象,吸引社会民众团结在政府周围,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强化培育公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是一个具有多维结构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参与合作意识等。“公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积极的参与合作态度直接决定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而在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强弱体现着公民彼此心理认同、相互团结、信任合作、互惠互利的水平,是整个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表征。”[18](P226)可以说,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育,将为中国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将直接催生全社会对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的诉求。

第三,精心培育和发展非政府公共组织。作为公民社会主体的非政府公共组织既是凝结社会资本的网络,又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治理的主要载体,还是公共危机治理多元主体之一。因此,必须在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公共组织,提升其广泛性和行动的有效性。一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规范政府权力运行,避免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过多干预,提高它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非政府公共组织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特性、职能和优势,逐步转变对政府的依附思维,并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等途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第四,关注弱势群体,营造更多的社会共同利益。“目前,包括下岗职工、低收入人群、贫困农民等在内的弱势群体,不仅掌握很少的经济资源,而且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度很低,其不满程度较高。如果形成大范围的不满情绪,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或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扩大危机的范围。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关注弱势群体,缩小各社会阶层的差距,构建共同利益,有助于将相对封闭、分散的社会资本整合为共用的社会资本,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民众的一致性,使整个社会处于稳定状态。”[19](P128)

学术出版的困境与出路 篇11

关键词:学术出版;困境;出路;路径选择

近年来,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数量增长惊人,但是与数量剧增相伴的,并非是学术图书质量的同步提高和学术精品图书的不断辈出。相反,因为学术出版低门槛和学术研究大氛围的影响,学术图书出版正逐步滑入一个平庸化、功利化的危险通道,逐步丧失了其提振学术的导向功能。大量缺乏创新价值的研究,出于职称评聘、项目结题等现实需求而轻易地充斥于学术出版市场,不仅挤占了稀缺的出版资源,也稀释了很多出版物的学术价值。正如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所言:“这既是急功近利、沽名钓誉习气在学术思想类图书生产上的反映,也是劣币驱除良币、不奖励优异制度设计社会状态的缩影,是蔑视文化建设的必然结果。”①

一、学术出版的困境与自身不足

笔者认为造成学术出版“情况堪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压力下的学术出版无法保证出版企业合理的利润

在当今这个责任感日渐式微、思想快餐化的时代,学术出版的市场号召力今非昔比:大多数学术著作由于受众相对固定,往往是小众的选择,故印数少;同时考虑该特定读者群的购买能力,图书定价相对图书成本而言往往偏低;加之学术图书市场占有率低,库存的压力大,出版企业的正常利润往往得不到保证。这无疑加大了出版企业的经营风险。

2.学术规范的肆意践踏严重威胁到学术图书的生命力

与“不赚钱的优质学术图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资助书,这些“出书全不费功夫”“书成每为职称谋”的学术出版,往往鱼龙混杂,让利润成了出版什么书和不出版什么书的指挥棒。结果是出版社出书“不差钱”,想出书的人也“不差钱”,但出版的学术著作却“差了学术”。正如学者王焱所言:“无论阿猫阿狗,长三矮四,几乎所有人都在忙着写书、攒书、出书,这固然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民主化的大趋势,但无人倾听,无人阅读,写书出书也就变成了一种災难。”②

同时,选题同质化、不符合学术规范,且内容乏善可陈、无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充斥学术出版市场。一些在课题基础上出版的图书,以结题为主要目的,内容比较粗糙。更为严重的是,低水平的相互抄袭、自我重复、学术造假也时有发生,学术出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正不断受到挑战。

3.学术出版编辑人才流失

学术出版的编辑要扮演好各种角色:既是发现作者的“狩猎者”,又是对学术书稿进行批判性分析的“治疗师”。③但学术编辑面对时下的碎片化、快餐式阅读,面对严峻的经济考核指标,往往无所适从,进而角色迷失,或转换角色,追逐畅销书的策划与编辑,长期坚守学术出版的编辑可谓凤毛麟角。可悲可叹的是,许多学术编辑在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下,“没有时间思考”“没有职业的荣誉感”“成了出书机器,只当谋生的职业,而没有什么理想”。这既不利于学术出版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出版企业图书品牌的形成,更不利于我国的学术传承。

4.学术出版评价标准体系的缺失

当前我国学术浮躁之风盛行,学术研究也不能独善其身。现行的学术评价体制和存在较多问题,偏离了对内容的审查和评价,更多地关注数量。研究人员争取项目时花费精力大,拿到项目后下的功夫少,导致不少论著“水分”大,缺乏含金量和独创性。而学术出版尚未形成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出版企业往往注重经济效益指标和发稿量指标,学术质量指标则被冷落,从而降低了学术著作的出版质量。这既有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制度设计的原因。

二、学术出版的出路与路径选择

如何改变这一令出版人忧心的局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出版企业亟须增强学术著作的出版精品意识

优秀的出版企业,特别是大学出版社应有更多的担当与自觉,学术出版不宜以赚钱为第一要义。而且对学术出版而言,低水平重复没有意义,专业化比规模化更加重要。北大社张黎明总编讲过:学术出版的真正实力,不在于规模的扩张,而在于特色和水平。④

我们知晓的国外很多著名的出版社,像麦格劳希尔、爱思唯尔、圣智集团等,它们都以出版专业参考书著称。哈佛大学出版社一年出书虽不到百种,但它的图书品质相当不错。而反观国内,出版企业的考核大多重量不重质,逐利化趋势明显。出版企业片面追求短期的、眼前的市场效应,放弃了对学术著作严谨、创新的追求。更可忧的是,很多出版企业忽略了文化传承中出版人所应承担的人文精神,忽略了专业高度才是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源泉。

2.建立学术出版的学术规范迫在眉睫

学术出版处在出版业高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英在这一领域的原创成果、思想文化的贡献。这一类图书的出版,在学界和出版界都应有严格的评价和遴选机制。出版界以往对学术图书质量好坏的判定仅限于编校质量的客观考察上,而对其是否遵守学术规范并无考量,致使大量不符合学术规范的图书不断出现,败坏学术出版的形象与声誉。当然对此并非束手无策,我们可以努力对学术图书加强学术规范的审核,如依托大学,由业内专业研究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尝试事先进行专家匿名评审,通过专家评审的才予以出版;学术图书必须符合统一的学术出版规范要求,如附有翔实的参考文献和关键词检索等。对于不符合学术规范的作品,出版企业可以坚决予以退稿。

3.培养和补充学术出版的编辑力量

学术出版的繁荣,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出版人的专业素养和价值导向,是为读者提供有益精神食粮的重要保障。而时下,许多长期从事学术出版的编辑,由于各方面的考虑,不再从事学术出版工作。这对出版企业而言,无疑是人才的流失,学术出版也因此成为无人问津的“黄花”。另一方面,学术编辑的学识水平和学术鉴赏力的提升也不是一时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聚沙成塔,方能成就勇于求知、求新又坚定信念、擅于学习的学术编辑。出版企业只有不断培养出一批学术编辑带头人,才能满足学术出版发展的需要,进而为学术出版的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

4.建立健全针对性的学术出版考核制度

学术出版由于其局限的受众和重要的学术传承功能,而有别于常规的出版。基于经济绩效的考核管理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学术出版。要想保持学术出版的良性发展,激励机制必不可少。这种激励既包括物质激励,坚持按劳分配的机制,改变急功近利、唯码洋论英雄的考核体制;也包括对学术出版的认同和支持,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另外,出版单位还要鼓励学术图书的编辑多参加学术研讨会,聆听专家学者讲座,密切和学者的交往,加深对学者本人能力、贡献和价值取向的了解,并让学者认可编辑的同时也认可其出版单位,进而能自主策划并争取到优质的学术出版资源。

在消费时代,由于图书出版的经济功能被空前强化,由此引发了学术出版在商业利润和社会责任层面的双重挑战。笔者提出的一些突围之法是否有实效尚待检验,但笔者坚信,加强学术出版建设是文化企业义不容辞的担当!

(作者系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

注释:

① 庄建. 学术著作出版: 缘何“不差钱”却“差了学术”?[N]. 光明日报. 2012-03-19.

② 王焱. 社会思想的视角[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待出).

③ 吴耀华. 今天,我们该怎样当编辑?[N]. 光明日报. 2009-06-20.

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12

一、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所遭遇的困境

1. 管理人才奇缺, 员工素质良莠不齐

较晚起步的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员工素质较低的问题。就业容量大是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大容量的就业优势未能吸引高素质人才, 对从业者的技能培训也不够, 这将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和从业者难以适应物业管理行业新发展等问题。

2. 相关法律制定落后, 科学理论体系的缺乏

九十年代, 我国相继颁布了《物业管理条列》、《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但这远远落后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实践, 对于期间所出现的新问题, 没有相对应的法律条文, 适用不了物业管理各主体间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样, 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无疑起着阻碍作用。此外, 我国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缺乏协调性、配套性, 未形成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成熟的法律框架。

3. 业主对物业管理相关知识了解太少

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的物业管理, 我国的物业管理发展面临着经济状况不良, 业务管理覆盖率低, 业主缺乏对物业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 对物业管理费用表达出明显的抵触情绪, 且缺乏对物业管理人员的尊重, 甚至辱骂动手。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难以获利, 企业经营困难。

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服务类型少、质量不高是导致物业管理企业难以获取利润, 经营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起步晚, 一些企业对物业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 思考范围窄小, 缺乏创新精神, 收入途径单一, 难以增加新的服务类型, 且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再者, 业主对对物业管理行业的不了解, 心存敌意, 拒绝缴费, 造成企业收费难, 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企业急功近利, 没有长足的发展计划, 工作效率低下, 学习能力欠缺, 竞争意识不强, 难以散发思维模式,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对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没有长远利益思考, 使得物业管理行业甚至整个企业都停滞不前。

二、实现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 提高人员素质, 创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在注重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同时, 也要加大力度培养具有革新精神, 具有创造力的企业家。建立和完备就业框架, 提高员工待遇, 鼓励员工学习新的技术, 增设奖励机制, 增强专业领域关键岗位的竞争力。创优良好的工作环境, 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造就一支专业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 造就复合型人才。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企业文化, 具有自己的管理方式, 经营理念, 规则条列和思维方式, 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 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要求。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中提升个人情操。

2. 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改进物业管理环境

我国物业管理环境中的种种问题, 如法律制度的建设滞后、建管之间的衔接不畅通、低程度的物业管理市场等不足之处阻碍了物业管理的发展。为了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 改进物业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加快立法步伐, 大力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 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保证了物业管理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进物业管理的宏观环境, 业管理条例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必须严肃认真的执行。物业管理企业宽松的经营环境创造则依赖于社会宣传的强化, 密切相关联的社会监督和教育。关于物业管理微观经营环境的改进, 则离不开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自律, 积极、努力争取业主的理解与支持, 获得媒体与开发商的善待和认可。同样, 政府的监督与行业服务也必不可少。

3. 建设竞争机制, 创造物业管理行业提供公平的竞争氛围

作为市场经济产物的物业管理, 它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竞争。不断竞争才能不断提高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水准, 是整个行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建设竞争机制, 本位主义与保守主义必须破除, 为机制的建设创造条件, 拿出符合条件的业务项目, 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向获得成功经验的企业学习, 自我探索,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规则的制定, 实现规范化、有序化的物业管理, 走上物业管理的竞争规范化道路, 做到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4. 以业养业, 实行多元化经营方式

对于自身的优势与资源, 公司企业应该充分利用, 努力打破常规思维模式, 更新管理念, 以业养业, 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方式, 实现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经营渠道, 破除保守老旧的管理思想, 在完善物业服务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企业的潜力, 如财力、人力、信息灵通等方面的, 最好能扩展经营范围。苦练扎实基本功, 内部建设必须抓牢、抓实, 通过一定的改革, 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产业结构, 精简管理部门, 避免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坚持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收费合理, 充分考虑业主的需求, 维护好业主的利益。经营行为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与规章制度, 通过依法经营谋取利益, 从根本上解决业主与管理方的矛盾, 兼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切忌急功近利。

5. 实行诚信建设, 加强行业自律

要实现业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自律机制必不可少, 诚信表现为行业的自律性, 要成为行业的整体特征。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除了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外, 要健全信用制度、塑造企业的诚信形象, 从多个方面实行自律机制。

三、结束语

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城市管理水准的提高, 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城市质量, 美化小区环境, 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格局构建下一篇:22@新区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