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成长档案袋

2024-07-05

电子成长档案袋(精选12篇)

电子成长档案袋 篇1

一、概念界定

1.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上, 我国学者顾荣芳教授认为,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指幼儿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1]。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段的划分上, 美国学者费兰西斯·富勒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关注阶段理论, 分别是任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生存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教师的职前教育阶段、初入职教师阶段、成熟教师阶段和教学专家阶段[2]。对于新入职的教师, 处于角色的适应期, 他们更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 压力较大;成熟教师则比较关注自己的教学, 关注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下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专家阶段的教师, 不仅关注自己的教学, 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的需求等。

2. 电子档案袋

档案袋最初设计为能带着走的作品, 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子档案袋应运而生。美国教育评价领域学者Helen C.Barrett将电子档案袋描述为:电子档案袋是学习者利用电子技术收集与组织以多种媒体形式 (如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等) 编辑的各种内容和素材。

20世纪80年代末,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评价项目组的James barton和Angelo collins第一次探索和尝试了在教师教育中使用档案袋进行评价的可能性。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教师成长档案袋主要作为一种评价工具被使用, 美国一些权威教师资格评定机构都采用电子教学档案袋评价方式评定教师资格[3]。在我国, 某些学校开始使用教师成长档案袋, 提供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代表性材料,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某些商业化组织开发出一些商业化的电子档案袋系统用于教师或学生评价, 而在云环境日益广泛的今天, 电子档案袋的建立变得更简单、便捷和高效。

二、利用电子档案袋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1.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

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规定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其中不仅强调幼儿老师应具备的理念和知识能力, 也重视幼儿教师的反思和自主专业发展能力[4]。

幼儿园的教育过程特殊, 涉及专业化内容广泛, 目前对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刚入职的新教师需要重新进行规则的学习, 二是教师专业成长内容难以形成一个渐近持续的过程, 自我知识管理困难。三是优秀教师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共享, 效率低。四是幼儿园常会为了评价而评价, 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不高, 难以得到专业化发展。因此, 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较急迫的问题。

2. 使用电子档案袋评价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电子档案袋作为发展性评价和知识管理的一种方式, 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过程的整理和收集, 帮助教师发展。鉴于以上的讨论, 电子档案袋的方式能够较好地促进幼儿教师从知识管理、理论提升、评价反思和合作交流等方面专业成长。

(1) 个人知识管理。幼儿老师的工作过程材料很多, 但这些凝聚着教师辛劳的材料却常常被当做废纸卖了。电子档案袋系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长期知识管理的空间和环境, 教师在构建电子档案袋的过程中, 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工作资料和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 并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反思, 深入总结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目标的实现度, 完成对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2) 实践理论提升。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 将实践能力提升到理论层面的能力不足。电子档案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具有记录, 管理, 合作, 保存效果好等优点, 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 教研实践活动是专业发展的载体, 通过教师自身行动的开展, 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反思, 教师的能力结构才能不断得到优化。

(3) 合作交流。通过电子档案袋形成教师共同成长的空间和环境, 利用互助讨论等手段有效解决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从他们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强化。

(4) 评价反思。幼儿教师常常是做得多, 说得少;经验多, 总结少, 自身的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较弱。教师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通过回顾、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 总结经验教训等, 教师才能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掌握实践性知识, 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3. 设计策略

(1) 内容灵活自选。每个教师在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表现需求有所不同, 应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灵活设计, 有其个性的开放性结构。一是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进行内容栏目的选择, 二是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大, 同时承担着幼儿生活的照顾者, 活动的准备者、组织者, 幼儿的观察者, 家长工作的合作者、反思者等角色。因此, 通过个性化分类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使之成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助手。

(2) 多种媒体形式。电子档案袋初始设计时就以作品的展现和管理为主, 而幼儿教育的特点是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居多, 因此, 针对幼儿教师工作特点, 电子档案袋应加入图片、视频和观察日志等多种媒体形式。

(3) 共享合作交流。因为有了网络技术的加入, 教师电子档案袋已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档案袋, 其具有合作共享的功能, 这里是新手教师向专家教师学习的场所。同时, 除了横向形式关于同一主题的整理之外, 还可以将不同时期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实现了资源共享。

(4) 凸显园本文化。通过电子档案袋的设计, 可以全面展现教师风貌, 幼儿园的园本特色在教师对日常工作的整理和创新中能较好地得到体现。

三、幼儿教师的电子档案袋评价

1. 设计维度

针对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 电子档案袋的设计应以减轻教师文本负担, 加强园本合作为主。

(1) 基本信息。每个教师的基本信息、特色介绍和目标计划, 由教师自己设计。

(2) 日常工作。日常工作是幼儿教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包括周计划、日计划, 班级计划、案例或教养笔记、游戏观察记录、主题资料和家园资料等内容。

(3) 科研工作。科研工作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成熟型教师和专业型教师。

(4) 创新特色。每位教师将自己个性化的活动资源进行上传。例如选择比较优秀的教案、课件、活动照片等资源上传, 供全园教师共享, 并逐渐生成全园共同的园本资源。

(5) 合作交流。以年级组为单位, 建立合作交流群, 以老带新, 使每位教师能够充分讨论。如公开课的资源可以先上传至档案袋, 由大家组成讨论组事先了解探讨。

2. 电子档案袋使用方式

(1) 要求分层化。每位教师的个性、背景、所承担工作有一定的区别, 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并不科学。

例如针对教龄三年以下或实践经验较弱的新入职教师, 需要一个详细的案头工作辅助实践教学。他们在文档中要加强教学活动的构思与记录, 在活动设计的教学准备、环节过渡、设计提问等方面有详细的思考, 同时应构想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境, 并提出较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对于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 过程设计可以相对简要, 应设计主要提问, 注重活动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而专业型教师的过程设计要注重领域间的渗透, 注重后续反思和延伸活动, 把握预设和生成活动, 重点放在与幼儿互动的工作上。

(2) 评价过程化。评价方式应采取过程性、动态性和持续性的方式进行。幼儿教师的电子档案袋评价应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通过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全面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扩展到除督导团队之外的同行教师、家长及教师自己。量化评价包括幼儿教师可测量工作的数量与质量, 新入职教师对活动流程并不熟悉, 经验少, 因此主要工作应该集中在一日生活的设计, 活动的开展和反思之上。而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 作为教育理念的积极实践者, 不但要做好日常工作, 还要作为一个经验的提炼者和专业的引领者定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 这种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园本合作教研的方式必将成为未来评价的主体方式, 而如与职前培养和教师资格证制度结合将更规范教师的专业行为,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3) 教研团队化。在调研中, 我们发现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 他们更需要直接的经验学习和实践观摩, 而优秀名师的电子档案袋汇集教师的日常工作、实践过程, 案头文件等全面的信息, 十分利于新入职教师进行学习。每次评比时, 也可将优秀教案通过置顶的方式集中在某个区域中供大家共享。电子档案袋应既有个人成果, 又有年级组和团队成果。个人内容可以包括教学工作、班级管理、科研工作等, 周计划等则由团队共同完成。

电子档案袋作为较好的知识管理和评价的工具, 非常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国内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和水平不均衡, 使得电子档案袋的推行并不是特别顺利。但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完全可以依据现有网站平台的拓展鼓励教师建立电子档案袋, 从而带动整体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本质[J].幼儿教育, 2005 (3) .

[2]罗晓杰.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7) .

[3]刘礼明.美国电子教学档案袋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8 (7) .

[4]教育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教师[2012]1号[Z], 2012.

电子成长档案袋 篇2

我的封面正中有几句话,是别人的赠言

在成长的路上,要学会在没有人喝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加油。

不用畏惧,不用担心,要勇敢,坦然地面对成长中的一切,给自己鼓励,给自己信念,经自己快乐

在成长的旅程中,我们需要的是

从容地经历,平静地感知,勇敢地面对。

在封面上有两张我的学校的图片各一张自己的照片

我刚去请教别人,他说,封面的文字最好写些自己的格言什么的,附上一些照片就不会显得单调了。

二、里面的内容有 1我的名片

2轻松学习篇{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考试心态与调整。成绩分析}

3快乐成长篇{高中的变化,成长轶事,我的实践,我的荣誉} 4多彩人际篇{我的同学,班级轶事集锦,寄语] 5描绘生涯篇{我的理想,}

我的有100页,做的时候用A4的纸应该会比较好,封面一定要用硬皮的,比较不容易坏,设计封面最好是彩色的。然后就是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写了。好好干吧 高一年级3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为强化班级管理,规范学生行为,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使班级更具凝聚力、向心力,特制定本方案。第一章 班级基本目

一个中心:以学习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纪律和卫生;

三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

学会做人:道德上做个好人,学习上做个能人。

学会学习:学习上能不断进取,培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并能持之以恒。

学会处事:

学会处理与老师的关系:珍惜老师劳动,服从老师分配;

学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 班级在一个和谐、团结的、正气的环境中发展。

学会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孝敬父母,珍惜金钱,勤俭节约,为父母争光。第二章 班级精神 自信、合作、务实、奋进

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考大学的信心。

合作: 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予,加强合作与互助。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层;积极肯干,苦干加巧干;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激励他人。第三章 班级制度 一)、学习:

1、在指定时间内无故未能交上作业者每人次扣0.5分。

2、不交作业,抄作业者每人次扣1分。

3、课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凡课上不认真听讲惹老师生气者一次扣2分,自习课交头接耳或假借商讨问题说话影响到别人者,随意下位者扣1分,不听从管理者扣2分,顶撞班干部或教师者一次扣3分并报学校给予处分

4、凡正式考试中,有作弊者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2-5分,然后依据考试纪律给予一定处理。

5、考试结果出来后,凡前进5个名次者加2分,凡前进10个名次者加3分。

6、无故不上课者酌情扣1分。超出4节课视情节轻重处以停课、签定试读协议书等处分。有事必须先请假,经班主任批准后方可离班,否则一次视情况扣1-3分,不得捎假或电话请假(有病等特殊情况除外)。以上扣一分者抄一页英语词汇表单词,每个单词抄5遍 二)、卫生:

1、不注意个人卫生,穿着打扮不合中学生要求者(留长发、穿拖鞋、带首饰、带手机等)扣1分。

2、无故不打扫卫生者扣2分,打扫不彻底、不认真,打扫不积极,耽误上课 者扣1分

3、随地吐痰,扔纸屑或杂物者每人次扣0、5分。

4、学校通报表扬,组长加1分,组员加0.5分,通报批评反之。

5、注意维护卫生工具,损害赔偿并扣量化分2分。以上扣一分者扫一天公共区,以后类推。三)、两操及集体活动:

1、整队要求行动迅速,纪律严明,做到三个字:快、静、齐。

2、迟到、早退、无故不到者、做操不认真者扣0.5分。

3、凡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获得优异成绩者,酌情加1—5分。

以上扣一分者跑板梯1-6楼两个来回。四)、好人好事:

1、凡学校通报表扬者加1分,学校有加分奖励加倍。

2、参加义务劳动者(如打扫卫生死角、自觉捡拾废纸、打扫教师办公室等),加0.5—3分

3、值日期间表现积极者,酌情加0.5—1分。(必须由组长申报,负责人批准才可加分)五)、其他

1、班干部认真负责视情况加1-5分,工作不积极者扣1-3分并通报批评。

2、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者视情况扣1-4分。

3、对于一贯违规、违纪且屡教不改者通知家长带回家劳动教育一周,并报学校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六)、说明:

1、本条例仅适合本班使用。如个别条例与学校规定不一致之处,最后按学校 规定处理。

2、由班主任负责将每周量化成绩及管理情况做班级通报。

3、每月分组统计,评出最佳小组1个,优秀小组2个,4、本班量化成绩将作为期中、期末学生考评(如三好学生、模范团员、优秀班干部、进步奖、学习奖、撰写学生评语)的一个重要依据。

5、本条例执行由各组组长具体执行,由纪律委员、班长、班主任监督执行。

高一年级三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目的: 品质生活、品质人生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和梦想。每个人都梦想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同样,我们每一位在校求学的学子都渴望拥有一个整洁、有序,并且充满浓厚学习氛围的优秀班级。

学校德育处于2008——2009学年(上期)提出了全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设想理念,它必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气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此高一年级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进一步促进 “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高一年级组也对此项工作做了精心的准备,指出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思考如何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示青少年特有的风采。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校园“人文、和谐”的氛围,更让洁美的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墨香!二:预案;

各班通过近一个月筹划准备,师生共同参与,制订了以下方案:

(一)班训设计;

(二)教室南北两侧墙面布置:学生的名言警句、书画、作品等;

(三)读书角:书架的布置、生课外读物的种类和分类;

成长档案 见证成长 篇3

近年来,我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注重发挥评价的多元化功能,充分利用幼儿成长档案体现幼儿的自我成长。

一、多角度建立幼儿个体发展档案,记录幼儿成长点滴

孩子的“档案”就是孩子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并记录了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它既记录了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又搜集了幼儿的典型作品,还包括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我将成长档案分成了以下几部分:

1.我的写真。收集幼儿生长发育的材料,主要反映幼儿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长、体重、视力、牙齿、动作、血色素等方面的指数。

2.点点滴滴。通过一些个性化资料,反映幼儿的喜好、认知发展、智力发展。如幼儿对数、物体形状、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认知,幼儿户外的自然探究活动等。体现幼儿值日、同伴之间合作,互助与协商的活动等可以代表幼儿的社会性和社会认知发展的资料。

3.幼儿观察记录。记录孩子取得的进步以及孩子在日常活动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典型事例。

4.我的作品。收集孩子日常活动中的各种作品,有照片,有实物。如把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用积木、积塑等操作材料来拼插的作品进行拍照,使幼儿、家长及老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比较。

这些内容有的由家长提供,有的来源于老师在幼儿园对孩子的观察,全面记录孩子在园与在家的生活,记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的描述,也有照片的体现。既有老师的记录,也有家长的反馈,更有孩子发自内心的稚嫩表达,体现了记录形式的多样性。在成长档案中,教师、家长、幼儿三者的共同参与,提高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使教师和家长投向孩子的目光更多了,并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了教育的真正含义。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我们多以鼓励的语言,共同关注、凸显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从中挖掘出每一个幼儿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的异同。

二、多平台聚焦幼儿个体发展档案,发挥评价多元功能

幼儿的自我认知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在不断地与人交往和共同活动中获得发展,而幼儿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又体现在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中,同时,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也是自我反思能力发展的表现。在成长档案的建立过程中,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认识自我,并尝试进行自我评价。

从“单一”到“多元”,评价的主体进行了革新,使评价更为多角度,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个体的成长轨迹,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在实施幼儿成长档案中,我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展开评价。

1.展示性评价。我们展示孩子们平时的活动、各种难忘的瞬间,在档案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如:照片的收集、作品的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记录、调查的结果等均是幼儿自己在活动中的资料。

2.激励性评价。在展示的同时,教师剔除消极的观念,正确看待孩子的问题和缺点,将评价的目光聚焦于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特长与成就。通过让幼儿自己进行纵向的比较,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使幼儿得到无形的激励,发展其积极的自我意识。如: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点滴进步,记录幼儿自己比较过去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时的态度等。

3.调节性评价。在评价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幼儿参与评价活动,在自然的、真实的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如:在成长档案中收集的资料都是幼儿自己参与并提供的材料,幼儿可以通过以前与现在的材料比较发现自己过去与现在的差异,从而认识并思考自己的行为。

4.导向性评价。评价不再是从个别典型的活动中获得,而是依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和积累,全面地评价幼儿的发展,使成长档案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我们整合多方资源,记录幼儿成长的点滴,老师评价为主,幼儿自评为辅,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从幼儿自我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照片、作品、家长老师孩子对其的描述,发挥着评价多元性的功能,引导幼儿更客观地了解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相信自己,提高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如:在“我的作品”一栏中,呈现着幼儿自己在各项活动中的作品、调查表、记录表、照片,通过翻阅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变化,回顾活动过程,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长的快乐;在“点点滴滴”中家长、老师可以向其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使其悟出失败、享受成功;在“幼儿观察记录”中通过直观的图片让幼儿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评价自己在各项活动及在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培养幼儿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

爱因斯坦曾说过:“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幼儿成长档案记载着孩子的足迹,见证着孩子的成长,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与实施是幼儿之间既相对独立又能够互相交流与合作的活动。幼儿成长档案让幼儿凸显了自己独立的个性,让每个幼儿都享有相当的自主权。在档案中,教师、家长的建议、帮助与支持,同伴之间的合作与评价可能会随时出现,以此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人际认知和自我认知。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幸福档案”。

(陈月芳,扬中市实验幼儿园,212200)

电子成长档案袋 篇4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电子成长档案

现代教育评价非常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合作性、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提倡多角度、多主体、多方法地进行评价。档案袋评价, 又称为“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 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档案袋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强调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动态的评价。档案袋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传统评价方式中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化、重“评价的结果”而轻“评价的过程”、重“认知发展评价”而轻“情感和社会性评价”等局限性, 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于是就被借鉴到学前教育领域了, 并获得了许多幼教工作者的认可与好评。于是幼儿成长档案袋一下子就风靡全国, 各大幼儿园都纷纷效仿, 这看似简单实则艰巨的工作无疑落到了各位一线教师的头上。教师的负担也就随之增加了不少, 每天除了备课上课, 准备各种玩教具和活动材料以外, 还要写各种各样的计划……教师就像一个忙碌的陀螺在不停地转动, 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 许多教师不免产生工作懈怠, 不管工作质量如何, 简单应付, 完成任务。许多的幼儿成长档案其实已经演变成了一些孩子平时作品的简单堆积, 甚至几乎每个孩子的档案都一个样。

为了把教师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也为了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幼儿成长档案袋的作用, 我们开始尝试巧用各种电子软件, 制作成集声音、视频、图像、照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电子成长档案。

一、电子成长档案的概念

电子成长档案, 是指以整个班级的儿童为对象, 以活动为单位, 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和积累儿童的各种作品和相关资料, 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 相互关联的通过电子图像文件结合, 为科学、全面地评估幼儿发展水平提供丰富、生动的信息。

电子成长档案, 不同于我们的相册, 也不同于我们的家园联系册, 更不同于我们的教科书, 它并不仅仅是一种评价工具, 也是幼儿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 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 创造适宜的环境, 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等, 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幼儿在亲自参与电子成长档案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它不仅是一个幼儿展示自我的平台, 更是教师呵护幼儿, 父母关爱孩子的成长过程的再现。

二、电子成长档案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的意义

班级电子档案, 经济实惠, 生动形象, 易操作, 易储存, 易修改, 将电子档案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 对教师、对幼儿、对家长、对幼儿园管理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对教师而言, 有利于教师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师工作繁忙, 任务重, 容易出现为收集而收集的现象, 抱着应付的态度往档案袋里塞一些资料, 致使档案袋形式化, 失去了记录成长档案的意义了。档案袋成了应付检查的一个工具, 成了记录孩子的一个账本, 教师和儿童无法从中得到任何收获, 演变成了教师的一个累赘。电子成长档案可以将教师从中解放出来, 变负担和任务为支架和平台, 在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同时, 为教师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引导孩子进一步的发展。电子成长档案还可以促进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对幼儿而言, 可以更真实、全面、多角度的记录幼儿成长轨迹,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电子成长档案制作过程的积极性。幼儿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 其自我评价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电子成长档案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幼儿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 尽可能地帮助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发挥成长档案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3. 对家长而言, 可以引领家长转变观念, 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校情况, 方便在家复习幼儿学习的内容, 与幼儿也有更多的共同关注点, 更有利于亲子感情的培养;电子成长档案, 还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能与幼儿、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 使家长更关注学前教育和幼儿的成长, 促进家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4. 对幼儿园管理而言, 有利于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教师的日常工作情况, 有利于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考核, 有利于幼儿园的现代化的科学管理。

三、如何在幼儿园建构电子成长档案

一个好的电子成长档案, 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四化:

1. 目标明确化———准确定位。

约翰逊根据收集材料的性质的不同为标准, 把成长记录袋分为三种类型: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我们在设计班级电子档案时, 首先要明确应用班级电子档案的目的, 认真规划, 定位准确, 不同种类的成长档案, 其目的不同, 内容、方式方法、功能也是不一样的。譬如, 同样是在幼儿园进行赣南采茶戏活动, 如果我们的定位是最佳成果型, 那我们的成长档案主要就要通过收集幼儿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赣南采茶戏活动中最优秀、最满意的作品, 来对幼儿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评价。如果我们的定位是精选型, 那我们的成长档案袋就不仅要求收集幼儿最满意、最优秀的作品, 同时还要收集他们觉得最为困难的典型作品, 其目的是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进步过程、成长历程。如果我们的定位是过程型, 那我们的成长档案则主要让幼儿在进行赣南采茶戏活动时, 从起始阶段开始到最终结束阶段, 一步一步地收集一切能够体现出他们成长过程、进步过程的作品和成果。其目的在于寻找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发展性的成果证据。

2. 内容条理化———搭好框架。

按照一定的线索将所要记录的内容用不同的文件夹进行标注, 如我们可以按时间顺序, 以时间为线索, 也可以按照活动形式的不同, 以幼儿的主题活动或区域活动为线索, 用不同的文件名标注各个文件夹, 确定档案的内容。这个框架的建构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 因为档案袋的创建本身就包括在使用中不断丰富其内容。内容不断的变化, 框架也需要不断的调整。通过建立超级链接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作业、视频、照片记录以及相关资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中班幼儿赣南采茶戏活动为例, 我们可以中班赣南采茶戏活动为一个文件夹, 其包含子文件夹有:班级主题活动、家庭活动、家园合作活动三个文件夹, 班级主题活动中又有子文件夹:教学活动, 一日生活, 环境创设, 游戏活动等, 家园合作活动中有子文件夹:亲子活动, 家长开放日, 家长会等。每个子文件夹中又可以继续按照活动图片, 视频, 宝贝名, 作品集等文件名命名子文件夹。如此细化, 一个网络框架就搭好了, 条理化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搜集和管理各种资料, 并为调整进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

3. 主体多元化———全员参与。

切记制作幼儿成长档案不是教师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千万不要教师一个人包办, 这样做只会吃力不…………………………………………………………………………讨好。制作幼儿成长档案是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事情, 需要调动大家全员参与。幼儿是成长档案的主人, 成长档案一定要以幼儿为核心, 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到本活动中来, 积极鼓励孩子去主动记录下自己和他人的点点滴滴和精彩瞬间。孩子的热情也会感染家长, 家长的积极参与会进一步激励教师的参与, 如此一个良性循环就产生了, 这样的电子成长档案想不好都很难。

4. 反思常态化——反思、分享与调整。

要想从电子成长档案中获益, 对其进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档案袋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内容的搜集是否合理, 框架结构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的要求, 评价主体的参与程度, 以及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等等。经常反思, 不断基于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 搭建桥梁, 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不断调整进程, 也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努力。

我们还可以经常将电子成长档案与幼儿、家长、教师同行等进行分享, 在分享中获得快乐, 在分享中求进步。

参考文献

[1]司进立.运用成长档案袋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J].兰台世界, 2013 (10) .

[2]王丽霞.电子档案袋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7) .

教师成长记录档案袋 篇5

摘要:教师成长档案袋是在教师角色重新认同、课程发展以及学校管理转型等大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价值: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有利于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感;教师本人是档案袋的主人,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反思成长;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一种实质性文档,学校能够为教师的个体专业化成长提供帮助;教师成长档案袋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彰显教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教师成长档案袋;专业发展;职业幸福感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是一个教师代表性工作的集合,是教师提供的对自己工作进程的记载,是教师对自己的成就、风格、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人化的描述。“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职业有自身的发展理论,有自己的追求理想,有自觉的职业规范,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保障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的自身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对课程改革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基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迫切要求,人们期待教师成长档案袋的研究与利用能够在实践中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教师成长档案袋的解读

“档案袋(portfolio)”是一个舶来品。从构词法来看是port(携带)+folio(页码),意思是“带着走的作品集”。原意主要指画家、摄影师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收集起来,带给自己的委托人看,并争取出版或展览。艺术家们常常通过这种意识保存个人的作品,表现个人的艺术追求、设计风格、创作成就、涉猎领域和艺术探索历程等。人们可以据此了解艺术家的成长道路,对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发展作出质性的分析与评价。档案袋的这种汇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的功能后来引起了社会其它许多领域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评价项目组的J.巴顿(JamesBarton)和A.柯林斯(AngeloCollins)第一次探索和尝试了在教师教育中使用档案袋进行评价的可能性。当时的档案袋既包括教师的成长记录,也涵盖学生的成长历程,后来在实践中逐步细分为学生成长档案袋和教师成长档案袋。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袋开始作为一种评价的工具在大中小学广泛地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档案袋的真正产生源于行动研究的传统。

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提出者勒温(Lewin)1946年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只凭个人兴趣,就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实际工作者如不去研究自身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就无法做出有条理有成效的行动。他进而提出了„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强调了行动与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勒温(Lewin)的研究发现:通过辩论等公开交流的方式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可以将多种智慧和能力凝聚一体,解决实际问题,也更容易在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理解或认可,为行为的改变奠定基础,实际上在群体中的个体更容易改变个人的行为。因此,行动研究不是某个人的专利,人人都能做相应的研究,都是研究的主体。自行动研究的概念及其理念提出并应用于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以来,我们在教育行动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教师而言,它要求教师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回应方式及过程以档案的形式予以保留,以便于作为对教师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诊断和指导的依据,有目的地解决学生教育、课程教学等实际问题,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而,教师档案袋成了描述教师生涯中专业发展的有效工具。教师成长档案袋呈现方式有:纸质档案盒、电子文件夹、网络化平台、实际意义的袋子等。

二、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内容

1.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

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与其专业成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它不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也可以预测其将来专业成长的发展态势。它包括教师的个人简历,如:姓名、年龄、所学专业、获得学位、最高学历、教师资格类型、专业技术资格级别、聘用岗位、教学年限、教学特色、工作简历、个人爱好等等,也有教师对工作和学习背景的清晰描述,如:出生地区、任教社区、所在学校、班级人数、开设课程、教学理念等等。以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及阶段性目标为例,教师档案袋内应该存有:发表的教科研文章;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奖励证书;参与的课题研究,开设的研究课,讲座等活动的记录、报告、证明、评价表等;反映个人教育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反映个人教学水平(专业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专业成长要事活动和典型事件记录;教师专业学习、培训作业及考试考核记录、继续教育证书等;教育教学案例及个人反思的相关材料;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教师个性化发展记录。通过自我分析与比较,尽量能够做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科专业教学标准等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融合。

2.教师工作的范例寻找

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其资料可以包括:自我推荐的教案、课件,承担的公开课的影像等。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其资料可以包括:发现和研究的教学问题及过程,参与或申请的课题及成果,发表的论文或著作及摘要,课堂观察的记录,个人的教育教学哲学等。教师作为反思者的角色,其资料可以包括:教学反思笔记,自我的成长史分析,名师传记分析等。教师作为评价者的角色,其资料可以包括:阶段工作的自我评价,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对教研组同行的评价等。

以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角色为例,档案袋包括五个要素:背景、目的、读者、证据和反思。背景:档案袋是一个连贯的故事,包含教师作为反思性的学习者是故事变得有意义的过程。教师可以希望通过建立教师档案袋,表明其教师生涯的进步过程。目的:当读者评论档案袋时,读者会逐渐了解到描述的教师的工作和成就,并且对他的学习情况也有清晰的感知。读者、证据和反思:由前述可知,档案袋提供了反思的实质性证据,反思除了对教师的“学习过程进行描述外,还包括对其优势和值得改进领域所作的评价”。教师明确地“评估了其满足评价目标的程度,并为扩展其学习而制定明确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同时还确定了需要作出反应的具体领域”。

以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为例,档案袋包括教学哲学:课堂教学不是塞给学生静态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获得体验的知识,从中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责任履行:任教科目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总体情况,对个别学生的课业辅导、职业建议,在教学策略方面的新尝试。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家长和社会的评价及学校管理者的评价。教学成果:学生的进步和成功,教师的精彩教案或课件。附件或展示:荣誉证书、表扬信、表现性作品。3.教师成长的反思记录

档案袋不仅记录和反映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包括教师对学科专业发展、对制作档案历程进行反思的证据。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对话,是教师以个人的教书育人活动为思考对象,研究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实践行为以及教育教学效果,对自己在教育

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及相应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人。自我反思可以通过写个案研究、教育教学笔记、阶段总结、教育教学论文等形式进行。在教师专业成长手册中,要求教师必须留下自己的反思记录与经验积累的迹象。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新课改倡导“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教师也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建立科学的具有发展性的教师成长档案袋,一方面需要学校

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向一个持续的、有目的、有系统的过程中来,引导教师积极地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如,学校可以通过为教师免费订阅报刊杂志、购买图书资料,要求教师观摩优质课堂、反思教学问题、记录教学日志、进行课题调研、撰写教育论文等措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帮助或服务。另一方面,教师本人要能够客观地保存档案袋的内容,真实地描述成长历程和所得成绩,如记录自己在师德修养、业务学习、课程开发、教学活动、师生关系、团队合作、教学研究尤其是能够体现出个体差异性等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为教师本人进行准确地自我评价提供翔实的依据。

三、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价值

1.让教师享受到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工作的胜任感、喜人的成就感是其核心。过去,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只看教学成绩,让很多教师丢失了原本由职业带来的幸福感。现在,我们应该把目光适度地转向教师的专业成长上,要让教师看到自己教育教学思想和能力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因为积累着教师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进步,从而使教师能够看到自己的发展乃至成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领悟心灵的感动,获得职业幸福感。

2.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反思成长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记录袋,是教师“工作和思想的博物馆”,展示着他们的成果、经历和梦想,记录着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感悟与感动、知能与情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建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反思学习、表现学习的过程。换言之,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建设就是要培养教师善于反思勤于发现、乐于分享的学习习惯,它是教师反思的“引擎”。

3.促进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帮助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所有教师诸多成就的记录,学校领导可以全面了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了解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与不足,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但是,由于档案袋开发的主人是教师本人,教师个人之间的认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如果对档案袋的认识不够成熟,教师在建立成长档案袋时就会有困惑。因此,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在建档案袋之前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供档案袋开发的指南,引导教师挑选存档的资料。这样,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使用才能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能够为教师的个体专业化成长提供帮助。

4.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彰显教学的艺术性

学生成长档案袋的管理及运用 篇6

一、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要做”和“要我做”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建立“档案袋”之前,我们可首先向学生介绍它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讲明建立“档案袋”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也能够这样去想——“哦,这个我也会”,从而使其萌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二、自由命名

个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个性孕育创新,创新体现个性。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资料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好,档案袋的外包装要尽量体现个性化,不求风格的统一,并根据自己的爱好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材料搜集站、成长树、足迹、迎奥运等)。取好名字以后,同学们还用简短的语句附上了自我介绍:可写出自己的爱好,或写上自己喜爱的名言,或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丰富内容

教育学生按照每一个学习内容及过程的先后精心采集相关资料,档案袋中的资料内容包括课内学习情况记录与课外学习情况记录;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成绩;体育考核成绩;本人的运动特长、爱好与潜力、健身体验、健身方案;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体育日记;同学、教师、家长的评语;体育学习与其他学科和生活整合的作品(体育摄影、漫画、新闻等);参加重要体育活动的记载;参加各项比赛取得的成绩、名次;有关部门颁发的证书、奖状、奖牌,等等。这些材料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体育中的成果、收获和进步,可以成为他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认真督查

学校要建立以体育教师为主体、班主任为协助,共同协调、齐抓共管的督查组织,定期督促检查评比,及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每一个活动内容及过程的先后分类整理装订。如果能让学生学会对资料进行保存、分类整理,学会归纳,必将为更好地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准备。

五、及时反思和评价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为了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还采取了多种方式及时对学生的“档案袋”进行评价。

1.自我评价多反思

学生的自我评价包括“周评”“月报告”。“周评”是对自己一周来科学学习情况的全面反思;“月报告”主要是对本月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以及对入选作品的反思(如:选择这些作品放入学习档案袋的理由;对教师和家长看了这些作品后的愿望等)。我们应特别重视对每个学生周评、月报告的指导,不能千人一面,让他们掌握评价自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即评价维度)、能找到自我评价的重点和个性特色,能知道可以采用哪些具体的词汇、哪些激励自己的语句。下面摘录的是一个学生的周评,也许能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看到学生通过档案袋评价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自从我校开展了档案袋评价的活动之后,同学们都关注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当然我也不例外。从前,我只知道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够了,下了课就放宽心去飞,充分享受玩的乐趣。可是现在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如果明天要上体育课,我就会精心准备体育材料;如果进行探究学习,我会主动上网查阅更多的资料……这些事我以前从未想过,也从未做过。

2.小组评价促发展

要在自评的基础上搞好互评。如:张伟同学刚升入一年级时设计的手抄报不够新颖,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他设计出了一份精美的手抄报,收藏在成长记录袋里。小组评价时,他得到了组长的大力表扬:“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一张高质量的手抄报,真不简单!我们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为咱们小组争光添彩!”小组长饱含期待的话语使张伟明确了自己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3.教师评价指方向

教师定期抽查学生的档案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辅导,可以使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更加完善,更加多彩。

4.展评活动显本领

学生争胜好强,适当地进行展览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的水平。学校可在学中或学末分别进行一次“档案袋”展评活动,对优秀档案袋可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建好档案袋的积极性。

总之,在体育学习评价中采取档案袋的方式,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强了,合作学习的机会多了,也变得更自信了。以前,学生回家没事干,天天围着电视转,现在,他们成了大忙人,逛书店、上网查资料、观察生活……学生乐在其中,家长乐观其成,老师也倍感欣慰。档案袋给体育学习评价送来春天的新绿,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电子成长档案袋 篇7

一、前期研究工作进展

(一) 确定研究对象, 完善研究方案

课题立项后, 课题组在全校农村留守儿童中随机抽取30人参与课题研究, 首先建立基础性档案, 对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了解基本情况, 写出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报告。结合问卷调查报告, 根据专家建议召开了研讨会, 对原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改, 使研究目标、方向更加明确, 研究方法更为科学, 明确分工, 落实任务, 严格依据实验步骤开展课题研究。

(二) 加强理论培训, 促进理念提升

随着研究人员对方案的理解,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 提出了各自的疑惑和问题。课题组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3月, 分别邀请重庆市教科院王伟虹、张宏等专家, 针对研究的困惑与问题开展专题培训, 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研究方法, 以及研究经验的提炼、研究文章的写法等, 同时对本课题“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做了具体的指导。课题组每学期至少两次召开课题研讨会, 学习课题研究相关理论, 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关于成长档案袋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经验, 交流研究进展和心得体会。2012年5月组建课题博客和QQ群, 搭建现代信息交流平台, 课题组成员不断学习, 在反思交流中提升理论水平。

(三) 培训代理家长, 共同开发成长档案袋

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 仅靠学校努力是不够的。课题组制订了《农村留守儿童每周习惯养成培养点》, 在校期间效果很好, 但是, 一部分留守儿童离开学校后,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失去了监控, 无人能管。为此课题组每学期召开留守家长培训会, 向家长传授家教知识, 展示留守儿童档案袋, 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优秀表现, 提出家庭教育的职责任务。还通过每周校讯通和亲情电话指导家长与孩子交流, 要求家长平时多关心孩子, 假期接孩子外出观光, 与家人团聚, 将孩子的照片、见闻日记、家长评价等资料纳入成长档案袋, 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 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 精心策划活动, 丰富档案袋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是留守儿童成长正能量的积累, 课题组根据“留守儿童成长计划”, 研究制订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册》、《留守儿童心理访谈记录卡》和《留守儿童学习辅导记录卡》;组织了留守儿童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自愿者感恩回馈行动、参观档案馆等活动;邀请代理家长参与“挑战自我勇攀高峰”户外‘亲子’体验和庆“六·一”留守儿童亲子游戏等活动, 使孩子感受家长的关爱与呵护, 让家长与孩子心灵交融。课题组成员全体参与, 跟踪研究, 写出活动反思。另外, 每年针对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开展“雏菊自理之星”、“雏菊阳光少年”、“模范家庭”和“书香之家”等评选活动, 以此来激励留守儿童和家庭朝着良性方向健康发展。

二、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一) 开发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促进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 经过研究开发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参与研究的留守儿童人手一册。依据档案袋的基础性、目标性、过程性、展示性和评价性, 分别对应设计为:“我型我秀”、“我的梦”、“成长小脚丫”、“金色记忆”和“收获的天空”。“成长小脚丫”呈现着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满意的作品, “金色记忆”存放着孩子生活学习的精彩瞬间, “收获的天空”展现孩子们获得的奖励以及素质记录卡。所有的成长档案袋平时都存放在留守儿童亲情室, 学生随时可以记录, 随时可以翻阅, 还定期向家长开放, 由老师、家长、学生共同补充生活中的每一份精彩, 丰富档案袋内容。

2.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 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成了主角, 可以尽情地宣泄自己、展示自己。当学生从老师、家长那里得到赞扬时, 他们感受到了被重视、被尊重, 开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随着档案袋里梦想的一步步实现, 孩子们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潜力, 渐渐地收获了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激情, 自卑、冷漠、任性等缺点慢慢减少, 开朗热情、文明有礼、懂得合作等优点逐渐增加, 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表现明显进步。

(二) 教师科研素养得以提升,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更具实效

1. 通过课题组定期的培训、专家的引领, 通过自觉地学习和辅导案例、研究感悟的撰写, 老师们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通过研究留守儿童, 特别是通过问卷调查、教育实验和行动研究, 在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 总结提炼出许多共同性和规律性, 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 提高了与家长沟通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课题组有七位教师的文章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有五位教师在县级以上教学技能或录像课比赛中获奖。

2. 通过课题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三结对双代理”做得更实了, 老师们自觉走进留守儿童家庭家访、节假日带领留守儿童“走亲戚”、每期集体生日和留守儿童才艺展示会等, 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 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感悟, 学校获得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三) 家长参与研究, 更新了家教观念, 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 通过图片、文字、家长会、校训通等方式, 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 呈现孩子学习生活的闪光点, 参与的家长越来越多。通过留守儿童家长专项培训会, 监护人懂得了合理搭配健康膳食, 注意安排有规律的生活, 创造良好的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在结对“走亲戚”活动中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家教方法。一系列活动使留守家长家教观念明显转变, 家教责任心明显增强, 懂得了关心孩子, 遇到问题能主动跟老师联系寻求解决的办法, 主动寄来照片等资料丰富孩子的档案袋, 许多家长能根据学校的要求, 在重大节日和孩子集体过生日时从千里之外赶回来, 参加亲子活动。

三、今后研究工作打算

老师、家长、孩子都参与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的开发, 然而, 真正起主动作用的还是老师, 大多家长和孩子处于被动地位。今后在档案袋应用方面加强研究, 考虑更加开放的方式, 利用网络等平台, 使留守儿童更多的亲戚、朋友了解档案袋内容, 调动邻居、社区等资源参与留守儿童档案袋的开发和应用, 扩大宣传影响,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袋的评价激励作用,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成长档案”也需要成长 篇8

一、“成长档案”建设的过程是理解儿童的过程

“成长档案”是理解儿童的窗口。多角度地了解、观察, 有助于理解儿童。为了理解儿童, 首先要保证档案的真实性。任何一份档案的涂抹或美图, 都会导致对儿童的理解产生误差。真实性包括档案的含金量, 同样是“一等奖”是哪个等级的、获奖比例是多少。其次要保证档案的全面性。成长档案不是光荣册、荣誉簿, 也不单是学科分数、各项评比的结果, 不仅是数据, 还应该有现象的描述、事件的记录。档案的多样性, 才可能体现儿童的客观性。

“成长档案”的建设遭遇了现实难题。极少数学校是奉命搞“成长档案”, 学期初提要求, 学期末收上来检查归档, 这是为档案而档案。有的学校第一年“轰轰烈烈”, 有动员、培训, 中期有检查, 期末有展示交流, 装帧得漂亮、装得厚的被评为“优秀”, 等“成长档案”风刮走, 就冷下来直至无声无息, 这是为展示而档案。

也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努力地探索怎么建设“成长档案”, 也有不少心得和经验, 但因为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应试压力大, 使建设“成长档案”力不从心。分数是硬的, “成长档案”是软的, 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只能选择放弃或随意应付。忙碌确实是一个问题, 但如果我们仍然坚持建设“成长档案”, 会发现, 我们把成长的背景也归档了。我们理解儿童, 是要置放在一个背景中去理解的, 这个背景越广阔, 我们站得越高, 我们对儿童的理解越理性。

每一次搜集、整理和归档, 都是一个和儿童对话的过程。儿童用自己的档案默默地告诉你:他 (她) 在想什么, 他 (她) 此刻是这样的人, 他 (她) 在成长, 也渴望成长;档案更告诉你, 儿童的成长之路很多时候是不平坦的, 但一路的风景很美。

二、“成长档案”建设的过程是发现儿童的过程

儿童世界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他 (她) 不是缩小的成人, 他 (她) 自有自己独特的世界, 有着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成长的规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漠视甚至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当下, 更显走近儿童发现儿童的紧迫性。

通过档案, 去发现儿童的学习规律。学习是儿童的主要任务, 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是儿童最重要的体验。事实上, 学习不应仅以分数论英雄, 教师通过档案, 努力发现儿童的学习潜能, 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把潜能发挥出来变成特长。

每一门学科都有学习规律。如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学中年级的作文可以称之为“写作”, 到了高年级, 只能称之为“作文”。前者, 能自由书写;后者开始“察言观色”。这实际上不是儿童成长误入“歧途”, 是教师作文的评价标准出了问题。如果教师始终把好作文的标准定义为“写真事、说真话、抒发真情”, 顺应儿童写作规律, 学生的作文只会越写越好。

如儿童的美术作品, 有些教师往往用“画得像不像”作为标准, 那就很难读懂儿童的画了。儿童画的线条、色彩等, 是他 (她) 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他 (她) 们表达的自由, 是读懂他 (她) 们的作品, 而不是“指导”。

通过档案, 去发现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的心灵世界, 受生活体验、学识水平、家庭教育等的影响。我们要努力发现儿童人格发展的状况。由于生理原因、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因素, 一些儿童的人格发育状况令人担忧, 像一颗小苗受到了病虫的侵害。如, 有的儿童具有“暴力倾向”, 有的“懦弱”。深入了解发现, 原因之一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手段简单粗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 会缺乏同情心, 心里总是留有阴影。因此, 建设“成长档案”, 不能忘记搜集儿童家庭、周边环境的档案。

通过档案, 去发现儿童的需要。儿童的成长是满足儿童需要的过程。如低年级的儿童, 更需要“玩”, 高年级的儿童需要“有趣、思辨”, 禁锢就不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安全需要尤其重要, 每一次考试后报分数, 每一次教师请家长处理不当都是损害儿童的安全需要。如, 题海战术、加班加点, 导致大量儿童的厌学, 就是损害了儿童学习的需要。

三、“成长档案”建设的过程是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

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正因为每个儿童都不一样, 我们的世界才绚丽斑斓。在平常的教育中, 发现一些教师“插手”太多, 包办代替太勤, 反而成了儿童成长的负面因素。随着成长, 儿童有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能力, 何况, 能力也就是在解决“成长的烦恼”中得以培养的。

学校要陪伴儿童成长。很多成长档案都来自于学校层面, 如各类检查评比的结果。一所学校管理学生越细越严, 所谓的“半军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等, 档案袋是厚了, 但反映的却是对学生的严格的控制。不可否认, 有些学校的“成长档案”是为学校的“严格”管理服务的, 档案的内容涉及学生在校一日的全部内容, 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和自主活动的时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取消不利于儿童成长的检查评比, 把成长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社会要陪伴儿童成长。现实是, 由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原因等, 造成了教育的不均衡。有的地方只能满足儿童“长”的需求;有的地方达到了研究“成长”的层面;有些区域探索“成长档案”, 研究如何让儿童成长得好、成长得符合规律。因此, 建设“成长档案”从某种角度来说, 是一件奢侈的事。一份好的“成长档案”必定有社会各界的身影和声音。学校不是真空, 何况教育本来就是为培养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人做准备的。

教师要陪伴儿童成长。教师是儿童成长最近的人, 也是儿童影响最大的人之一。有人说, 儿童是教师的镜子, 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也可以说, 我们播下什么, 就收获什么样的档案。档案, 只是一个结果, 它会提醒我们尽量少去打扰儿童的成长。很多时候, 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们能够做的是安静地陪伴在身边, 有时帮他 (她) 擦去眼泪, 有时扶一把, 有时饱含着哀伤默默地注视他 (她) 们, 有时为他 (她) 们祝福……他 (她) 们的心灵世界之门, 我们最好不要轻易敲响, 但要努力温暖他 (她) 们, 与他 (她) 们同在;因为他 (她) 们在成长。

说到底, 建设“成长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儿童的成长。

四、建设“成长档案”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教师的成长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在建设“成长档案”的过程中, 教师要向儿童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 不仅是“教学相长”。要学习儿童的纯真, 特别是在当下, 师德状况令人担忧, 教师更应该向儿童学习。要学习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很多教师因为年龄等原因, 过早地丧失了想象力。事实上, 无论是教育工作还是生活情趣, 都离不开比较丰富的想象力。要向儿童学习求学的欲望。只有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 教师的思想才可能保持年轻状态, 老有老的美丽, 主要指的是气质———气质来源于思想。

在建设“成长档案”的过程中, 教师要培养捕捉、分析“档案”的能力。教师要有“大档案”的意识。一种档案是纸质的, 是可以放进档案袋的;还有一种档案是需要捕捉的, 如儿童的表情、儿童的声音、儿童的感情。从某种角度来说, 后者更为重要。纸质的档案、相片甚至视频, 虽然越来越丰富档案, 但无法替代教师观察的现场感、亲近感。不是每一份材料都有必要归档, 因此, 教师要有选择能力, 标准理应是“成长”, 因而必须真实、必须全面、必须典型、必须有史料价值。

在建设“成长档案”的过程中, 教师要具有人文情怀。要尊重“成长档案”, 从内心深处懂得它的珍贵。“成长档案”也有私密性, 切不可未经儿童同意公之于众, 也不能在同事之间流传, 有的档案要永远藏在心间。“成长档案”应该在儿童离开母校后带走, 它永远属于儿童自己。教师的人文情怀还表现在, 儿童的成长是要有榜样的, 最好的榜样是教师。要用教师的美, 装扮“成长档案”的美;用教师的文明, 装扮“成长档案”的文明;用教师的勤奋好学, 装扮“成长档案”的勤奋好学;用教师的成长, 装扮“成长档案”的成长。

浅谈幼儿成长档案袋的制作 篇9

幼儿成长档案袋的内容可以覆盖幼儿的身体、动作、认知、言语、情感及社会能力等多个发展领域, 其目的在于“通过幼儿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意收集, 反映幼儿的兴趣、态度以及在特定活动中的表现表达”, 同时也反映了幼儿的发展水平。

幼儿成长档案袋真实地记录了幼儿的成长轨迹, 既关注记录, 又关注评价, 是科研活动最直接的第一手素材, 应该成为我们日常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制作幼儿成长档案袋有哪些步骤呢?

一、确定幼儿成长档案袋所包含的内容

(1) 教师要规划幼儿成长档案袋的基本内容, 包括封面、基本情况、进步足迹、各种成果等。封面主要体现幼儿的姓名、性别、所在班级的情况, 并在适当的地方设置粘贴照片的位置, 让记录册封面更体现个性化和纪念性, 也为教师使用时的查找提供了方便。基本情况就是关于档案袋主人的简介, 把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的说明。基本情况可包含人格特质、“我的家人”“我的老师”。“人格特质”中,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例如乳名、血型、最爱吃的东西、最喜欢的人、幼儿自画像等, 尽量多元化, 最好由幼儿、家长、教师共同设计完成。“我的家人”可包含全家福、家庭介绍、家长期望等。全家福可以是照片、幼儿画;家庭介绍的内容可以让幼儿口述, 家长记录;家长期望体现的是家长对幼儿的美好祝愿和希望。进步足迹是对幼儿进行个案记录, 体现个体差异。教师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过程, 以叙述或照片、作品记录、逸事等多元方式呈现给家长, 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内容和历程。幼儿在家庭有关活动也可以用以上多元方式呈现给教师, 如童言稚语、值得纪念的时刻、一件有意义的事。成果展示当然就是保存幼儿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如对幼儿的大型手工、绘画等进行完整的保存。

(2) 教师要明确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幼儿的成长轨迹。常规的手段有文字轶事记录、幼儿各类作品的收集、相片或者图片记录。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用视频、音频方式来记录幼儿的成长瞬间, 将更直接、客观和生动。

二、收集素材

教师在收集素材时, 要有一双慧眼, 能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亮点, 对每个幼儿行为和心理特点了然于心;要有发展的儿童观, 能辩证地、动态地看待幼儿的成长;要有持之以恒的行动力, 做好长期收集素材的心理准备。

教师要发动班级成员一起收集素材。在当下许多幼儿园幼儿人数超额、师生比超限的情况下,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现实的。不管是主教、配教还是保育员, 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 分工合作及时收集相应工作范围内的素材, 然后再统一整理筛选。

教师要积极引领家长参与幼儿成长档案袋的制作, 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是最了解的, 他们收集的素材更具及时性、全面性、完整性和鲜活性。家长座谈会、幼儿园的开放日、手机短信和班级QQ群等都是向家长传递有关幼儿成长档案袋的制作信息的有效方式。

三、制作幼儿成长档案袋

当素材储备到一定的程度, 就要开始对其筛选。整理素材时, 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1) 及时归类整理并注意收藏方式。教师要养成及时筛选的习惯, 筛选的频率一般以每两周一次为宜。筛选好的素材要分类进行保存。收藏作品方法很重要。对幼儿手工、绘画、纸工等作品保存, 首先将其折叠, 放入形状、大小适合的塑料袋中, 再用硬纸板、双面胶等进行必要的固定, 这样可以避免因多次撕贴造成对作品的破坏或丢失。立体的幼儿作品的收藏, 可以使用记录盒来分类保存。记录盒就是将大一点的废旧纸盒, 将幼儿立体作品按大小、形状放入其中的方法。记录盒还可以设计大小套盒的方式, 这样既能扩大容量又便于管理。

(2) 重视过程记录。档案袋不是“幼儿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而是幼儿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一种收集, 它提供给教师的, 应该是能进行综合分析的最直观的素材, 是能作为参考来提出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建议和目标的素材。

(3) 材料的选择和记录方式要有目的性。例如在观察“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时, 选择用视频记录的方式能最直观地反应幼儿听到音乐后的表现。同时选择不同年龄阶段的几组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拍摄, 以获得纵向和横向比较的第一手资料。

(4) 对作品进行必要的说明。作品的时间、地点、记录者、来源和背景等是对档案袋里素材必备的说明要素。只有图文并茂予以呈现, 才能再现活动的情景, 才更有价值和说服力。“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一句真诚的鼓励与赞扬对幼儿自尊与自信的养成具有超凡的力量, 它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在幼年时期的成长, 而且会让他们在暮年之时感到温馨与荣耀。

(5) 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个案记录”。例如在记录“关于引导阳阳控制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个案时, 可以按“发现问题→采取常规教育手段→深入调查→家园沟通→合力教育”的事情发展顺序来进行文字记录。

教师要定期对幼儿成长档案袋进行分析、交流。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可进行一次以小组、班级为单位的交流讨论活动, 让幼儿相互看看成长档案, 并将幼儿的想法和计划记录下来。这种持续的记录是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和碰撞, 能让教师有新的发现和理解, 保存幼儿理解和思考过程的轨迹, 并为后续的设计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

教师可利用幼儿成长档案袋适时向家长传递教育理念。家长在看幼儿带回家的画时, 有的觉得乱七八糟, 置之不理;有的虽然装订成册, 但不知所云。教师可利用素材收集的时候, 选择有代表性的幼儿画作进行分析, 帮助家长从幼儿的思维角度来看待其作品, 了解幼儿特有的生理结构 (手掌小肌肉发育不完全) , 导致其对绘画工具的掌控、颜色的运用、技能的掌握欠缺, 促进家长更理性地对待孩子的进步和不足。幼儿成长档案为家长、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既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同时也将幼儿的在园表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等展现在家长面前, 帮助其获取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以保持教育的延续性、一致性, 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创造我们自己的“瑞吉欧教育”——家园同步“学会生活”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3) :41—42.

[2]郑三元.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3) :5—7.

电子成长档案袋 篇10

我没有多少经验,摸索着尝试。初一的时候,我结合班级创“和谐”特色班级的活动,为每位同学每周都建立了一个小档案,内容包括作业情况、课堂纪律、迟到早退、好人好事等10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交给10个班干部负责打分,每周五由班长总分并将每个学生每项得分情况通过短信汇报给家长。每一个学月为一个阶段,每学月末将每位同学四周的得分汇总,评选出“和谐”文明学员,并请同学们每个学月为自己一月的行为写总结,我则在每篇总结后面加上鼓励的话语。这样的小档案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实行的量化考核!在学生进校初期,对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学们参与性很高,积极地多加分,少扣分,班干部管理能力大大增强,每个学月的“和谐文明”学员人数呈上升趋势,到后来,每学月的“和谐文明”学员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人数在30人至40人之间。通过量化考核对学生进行文明和谐学员的评比,让班上更多的同学成为“和谐文明”学员,使得“和谐”概念深入学生心中,从而达到对班级的和谐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深感到建立这样的档案太过于理性,也许感性的档案材料才是有血有肉,值得回味的东西。于是在后来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收藏某个同学一篇作文的心灵表白或是某个同学一次进步非常大的作业(随付上一句评语:你今天的进步让我感动和惊讶,你真乖!);我细心拍下学生们在军营军训时、在五云山寨素质锻炼时、在学校艺术节表演时的一张张照片并让同学们为这些照片取名后存进我的电脑里;我摄下孩子们在运动场上的矫健身影,录下孩子们在250周年校庆对歌比赛中的高昂歌声;我保留着他们参加摄影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的作品照片;我还保留着他们初三百日誓师大会时的誓师词和誓师签名;我甚至还保留着他们写的违纪检查……这些文字、照片、声像资料我都分门别类地以时间先后顺序保存着,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性档案材料是量化考核表的有益补充,它们生动地记录了无数个感动的瞬间,是一部师生三年的成长史,是一部班级的成长史!

我认为,建立这样的学生成长档案是班主任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种教育手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剖析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班张伟(化名)的母亲生下张伟的姐姐和张伟后,又与现在的继父生了一个弟弟,由于这样比较复杂的家庭背景,张伟性格表现非常多面性:时而很听话,渴望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时而很调皮,故意违反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初一时学习成绩比较差,并经常在老师面前用恶意的语言攻击母亲。我经常与张伟的母亲交流,叫她多与孩子沟通,特别不能忘了孩子的生日和“六一”节,在处理张伟和弟弟的日常纠纷时,尽量公平些,不要过度呵护小的,训斥大的,甚至偶尔满足一下他不合理的一些小要求……我在中间当润滑剂,经过我和他母亲一年多的努力,我得到了一张来之不易的照片:在学校运动会的趣味比赛中,他们母子腿绑着腿,手挽着手,彼此搀扶着参加趣味接力赛!由于他过度的虚荣心,在初二时不思学业,一心想充当年级一霸,为此惹了不少事情,也写了不少检查,妈妈甚至想到为他转学。我联合科任老师的力量关注他的上课状态,从他喜欢物理学科找到切入点,让物理老师和他建立起信任的师生关系,让他从物理学科的成就感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继而利用他性格中耿直,讲义气这些优点让他多帮助老师(特别是物理老师)做事情,让他多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同时叫他的妈妈配合学校注意上学和放学时间的管理以及加强周末时间管理,避免与社会上的混混交往,在初二下期,他两次赢得“和谐”文明学员的称号,并在期末,他为自己赢得了一张“成绩进步大”奖状,我为这张奖状照了相,并在下面注明:巨大的成功,新的开始!五月初,进入初三的他随着中考的临近,变得心浮气躁,爱发脾气,头发留很长也不理,并在课堂上发生了数次与老师顶嘴,不服从教育的事情。我将他叫到办公室,待他冷静下来后请他坐下来,给他看他以前写的检查,和妈妈运动会上的趣味接力赛照片,五云山寨上和同学们一起推豆花摄影以及那张“进步大”奖状,还有一张小纸条,是有一次我声音嘶哑地上完一节课后,他塞在我办公室里抽屉里的一瓶西瓜霜润喉露,并附上这张小纸条:“老师,注意您的嗓子,我听着难受。”西瓜霜我吃完了,纸条我一直保留着。我们共同看完后我说道:“从初一到现在,你一直在走一条正确的道路,虽然走得有些坎坷,但毕竟坚持到了今天,老师相信你会坚持到初三的最后关头,偶尔发发脾气,老师可以宽容,但你三番五次这样使性子在班上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使你心情更糟!你是知道心疼人的,也不愿意故意气老师,所以要学会调节自己,从改变精神面貌开始!以前照片上的你头发短短的,多稚楞、多精神的小伙子啊!”他低下了头,然后迅速转过头去抹去眼中的泪水……第二天,他剪短了头发,安安静静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成长细节是我这三年来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尝试和摸索,我认为建立这些档案后,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们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从而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星迷成长档案 篇11

生肖:马

生日:2002年1月1日

爱好:运动、国际象棋、葫芦丝、笛子、二胡、写作

成长小趣事:有一回同桌和我挑战跳绳,我们摆开架势准备PK,同桌跳坏好几次了,我一次都没有停下来。我更加得意扬扬了,好像胜券在握了。我甩开臂膀大跳起来,觉得越跳越轻,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周围的人开始大笑,我这才觉得不对劲,停下来仔细一看,原来不知何时这根跳绳已经断成了两段……

浙江省绍兴县行知小学 王曦元

姓名:刘芯如

生肖:马

生日:2002年4月17日

爱好:唱歌、跳舞

成长小趣事:每次妈妈很辛苦的时候,我总会端一盆热水给她烫烫脚,她总是说我是她的贴身小棉袄。有一次我又给妈妈洗脚,她看着我说:“宝贝给妈妈讲个故事吧?”我说:“好啊!妈妈我给你讲个小鸭子的故事吧。”妈妈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这张照片是爸爸偷拍的。我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更爱我。我们永远是幸福的一家。

江西省南昌市珠市小学四(6)班 刘芯如

姓名:谢 仪

生肖:龙

生日:2000年9月13日

爱好:写作、看书

成长小趣事:要知道吃自助餐不是看你的“肚量”如何大,而是尽可能多地品尝美味。如果你也为抢不到爱吃的食物而苦恼的话,那就看看我们的经验,加入我们“超级五人组”吧。我们可都是有分工的哦。我负责抢薯片,就是一到餐厅直奔那个柜台;储XX负责拿鸡块;刘XX负责接每个人爱喝的饮料;吴XX的任务则最艰苦,去端五碗面条,不但排队很长时间,还要记住每个人的口味,真辛苦!

安徽省岳西县实验小学603班 谢 仪

姓名:董逸然

生肖:龙

生日:2000年9月3日

爱好:写作、竖笛、钢琴、看书

成长小趣事:Hi!我叫董逸然,我爱看书,可也曾为此而闹笑话哦!以前,常在书中看到“佚名”的文章,我不禁感叹:真了不起,那么多文章都出自他笔下!后来,我才知道“佚名”才不是那回事呢!呵呵!

电子成长档案袋 篇12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几乎每节课都会涉及到课堂练习提交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只凭一份终结测试题就给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应该把对学生学习和评价从行为注意转向认知注意, 注重过程性评价, 将评价整合到学生们日常的学习活动中, 对“做”的过程进行测量, 这也作为平时成绩或作品以电子档案袋的形式保留下来。尤其电子报刊和网页制作不是一次能完成的, 单纯的多媒体控制软件不便于反复修改和保密。

目前学生提交的课堂练习和作品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其一, 通过网络教室局域网的“网上邻居”在教师机上创建一个完全共享的文件夹进行收、交。但这种情况下, 时常遭遇个别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或恶意删除整个文件夹等事件,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其二, 通过Internet传到教师的博客、邮箱、论坛或网络硬盘上。有时会受到外网网速或作品大小和格式等限制。

其三, 通过多媒体控制软件接收学生的作业。虽然解决了保密问题, 但只能是接收当节课的, 不便于反复修改。

其四, 借助FTP服务器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需要给每位学生分配账号和密码, 也可以限制在本教室局域网。这样每位学生的所有作品或作业都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便于多次下载、修改之后再上传保存。因而, 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方法。

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一个人执教一个年级课, 多达几百人的信息难以一个个输入。从教务处拷贝到的学生EXCEL文件名册, 能不能批量导入学生的信息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笔者就抛砖引玉介绍一种用FTP管理学生电子档案袋的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实际帮助。

一、FTP服务器的设置

Serv-U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FTP服务器端软件, 支持Windows系列, 可以设定多个FTP服务器、限定登录用户的权限、登录主目录及空间大小等, 功能非常完备。

第一步, IP地址和端口设置。

假设FTP服务器在网络教室局域网中, 安装好ServU软件, 这里设置内网IP地址为“192.168.4.12”, FTP端口为“21”, 如图1所示。

第二步, 基本权限设置。

Serv-U用户属性的“目录访问”选项包括文件的“读取”、“写入”、“追加”、“删除”、“执行”、目录的“列表”、“建立”、“删除”和子目录的“继承”, 全部默认勾选 (如图2) 。

第三步, 设置最大用户数和每个用户分配的空间。

Serv-U在本地服务器“设置”中的“常规”选项可设置最大上传速度、最小下载速度和允许同时连接到本服务器的最多的用户数目。这里根据人数设为“500” (如图3) 。

第四步, 用户属性的“配额”。

在Serv-U用户属性的“配额”选项中勾选“启动磁盘配额”同时可设最大上传空间, 如:“10240”KB。如图4。

第五步, 用户和组的建立。

不同的年级可以设置成若干个组。这里笔者以一个年级为例, 所有的学生在此组内 (批量生成) , 在这里每个学生可以自行设置个人密码 (如图5) 。

二、用户名和属性的批量生成和导入

第一步, 停止服务器的运行。

按下“停止服务器 (s) ”以终止服务器的运行 (如图6) 。

第二步, 把学生的全部信息按下列EXCEL表格进行排列, 按公式生成序号和路径 (如图7) 。

其中:前两位01, 02, ……为班级, 也可按学号排列, 后两位01, 02, ……49, 为班里的排序。

d:zyq1张三, “d:”为要保存的那个盘符 (请注意:英文输入下的冒号) , “zyq”要保存的该盘符下的文件夹为zyq, 01为zyq文件夹下的班级文件夹, 现在是01班, “张三”为01班文件夹下的学生姓名。也就是说把学生作业保存在d:盘zyq文件夹下按班级01, 02, 03……分别存放的。

第三步, 先保存, 再在菜单“工具”→“宏”→“VB编辑器”中输入如下代码:

说明:第一段为常改的内容, 第二段如果保持密码不变不要变, 追加其他年级只要第一段改变即可。

第四步, 运行VB中的子过程 (点击箭头) , 生成的运行文件在“D:Program FilesServ-U”的asdf.ini中, 将其打开并拷贝到该文件夹下的“ServUDaemon.ini”[Domain1]下方, 保存。注意:如添加其他年级可再增加一个[Domain2], 同样将其运行的asdf.ini拷贝到[Domain2]下方, 然后保存。

第五步, 恢复服务器的运行。

第六步, 每个人自行设置密码。

当然, 每个人都自己在服务器上设置密码工作量很大, 若为每人预设, 则学生必须在DOS下去修改。经考虑权衡, 可以让每位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密码, 由教师统一输入。

三、客户端修改FTP密码

上面已提到在DOS下可以在客户端修改FTP个人密码。只要服务器统一预设一个密码, 可使用客户端软件修改密码 (注意:客户端改密码的前提是您所使用的这台服务器开放了客户端修改FTP密码的权限) :一般学生机上都安装有软件或硬件保护卡, 不便于再安装其他软件, 所以最好用Windows自带的工具修改FTP密码。方法如下:

第一步, 在“开始”→“运行”中输入“ftp”后按回车运行, 看到提示符“ftp>;”。

第二步, 输入命令“open ancool.com”, 按提示输入User (用户名) 、Password (密码) (注意:屏幕并不显示您输入的密码) , 屏幕上出现“230 User logged in, proceed.”表示已连接成功。

第三步, 输入命令“quote site pswd旧密码新密码”回车, 屏幕上出现230 Password changed okay。表示密码已经修改成功。

第四步, 输入bye, 退出。

总之, 使用FTP服务器管理学生的电子档案袋, 学生拥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避免了抄袭和删除的可能, 具有安全、数据量大、便于反复修改、有效上传下载的特点, 简单又实用。这种批量导入的管理思想源于一位协助笔者管理网络教室的学生。这种思路完全可以在校园网或有独立IP地址做FTP服务器的外网上实现家校沟通。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之家.http://www.gaopeng.com

上一篇:经济运行功率下一篇:人才资源综合竞争力